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会计记账借贷关系

时间:2023-07-19 17:12:18

导语:在会计记账借贷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会计记账借贷关系

第1篇

摘要:借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实在意义,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借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但是对借贷记账法却一直没有一种好的理解,为此,本文拟从现金流入流出角度来阐述借和贷的本意,对于人们理解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金 流量 会计 记账 规则

1 借贷记账法的提出

当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教授不无遗憾地感叹:借贷记账法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账户的左方代表增方,而在其他账户,增加额却记入右方。这种安排太复杂了,以至于试图将它合理化成为徒劳无益的事。我们别无他法,只好接受它并记住它的增减法则。

借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实在意义,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借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

2 会计记账中如何理解借贷

诚然,借贷记账法的借与贷,在客观上是充当了记账符号,但它又决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纵观借贷记账法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12世纪末与13世纪初的欧洲,严格地讲是欧洲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则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借贷业主记录款项的借出和贷入的需要。借贷业主的账户按人名设置,分上下两个记账地位:账户的上方登记客户的借款,称为借主方,账户的下方登记客户的存款,称为贷主方,从银行角度讲是借出贷入。

借——指借出款项,即债权增加(应收款),表示现金流出。

贷——指收入款项,即债务增加(应付款),表示现金流入。

可见借贷最早是用于记载现金流量的方向,贷主贷出和借主归还表现为借贷业主(以下简意称商业银行)的现金收入;贷主收回和借主借入则表现为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出。在商业银行与借主和贷主的借贷业务中,现金流量方向与借贷记账方向的关联是:商业银行一身而二任,作为借主的代表,商业银行从贷主处贷出款项和向贷主归还款项;作为贷主的代表,借主从商业银行处借入款项和向商业银行归还款项。这时,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尚无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之分,而只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之别。凡是涉及现金流入的业务,如从贷主的贷出和借主的归还,都记为贷;凡是涉及现金流出的业务,如借主的借入和向贷主的归还,则都记为借。商业银行的借或贷的记账方向是以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方向为依据的,而并不与资产负债的增减相关联。这样,借贷记账方向就与借贷业务的现金流量方向相一致,呈现为完全的对应关系,而不存在以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为依据时借贷记账方向与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相矛盾的状态。显然,现金流量方向体现了人们最初设计借贷记账法则的依据和前提。因此,以现金流量方向作为认识借贷记账法的基点,并进行借贷记账规则的讲解,不仅能充分揭示借贷记账方向与借贷业务的完全对应关系,而且比死记硬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用现金流量方向记录借贷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方向与现金流量方向表现了完全的相关一致,因此,我们就有理由根据现金流量方向来确定经济事项的借贷记账方向,合理解释借贷记账规则。

3.1 借、贷表示意义的说明

3.1.1 现金流出、流入和资产、费用的关系

在现金流量规则中,所有能增加现金支出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出,而增加现金支出的业务主要是资产(非现金)与费用的增加,当企业购置非现金资产,发生作为费用的支出时,不论该现金流出是资本化形成资产,还是收益化形成费用。其主要表现是现金的流出。因此,当资产(非现金)与费用增加时,因为导致现金流出,记入借方。

反之,所有能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对资产和费用来说,增加现金流入的业务主要是非现金资产转换为现金,因此当非现金资产包括费用减少时,表现为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

3.1.2 现金流入、流出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关系

增加现金收入的业务,主要包括负债的增加、资本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对企业来说,债务、资本的增加,表现为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增加,因此产生的是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而收入的增加,带来的也是现金的流入,与费用的增加正好相反,因此记入贷方。

反之,向债权人归还借款,投资人撤回投资,即负债减少、资本减少,表现为现金的流出,因此记借方。收入的减少,表现为现金流入的减少,也即现金流出,记为借方。

上述规则可总结为:资产、费用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出,记入借方,反之记入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可见,采用现金流量规则对账户区分借和贷,只需对经济业务导致的现金流向进行判断,就可决定借贷记账方向。

3.2 由会计基本等式推导借贷记账规则

动态的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即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对企业来说,任何业务的变化都只能是导致等式两边同增或同减,或是一方内部的一增一减,增减的金额相等。对等式两方同增同减的业务,由于左方增加记借,右方增加记贷,因此记账时必然出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情况。同样,一方内部一增一减时,由于等式中的任意一方的增减记账符号恰好相反,也会出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情况,使记账工作变得非常科学、简明、方便。

4 采用现金流量方向解释借贷

根据现金流入流出的方向讲解借贷记账规则,不仅使老师的讲解容易许多,还有诸多的优越性。

4.1 真正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借贷涵义

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弊端,而且将借贷的本意与其现实意义相联系,避免了人为对借贷历史渊源的割裂,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

4.2 更好的理解资产和费用的关系

不论资产还是费用,实质都是支出,资产和费用实质本是一个概念,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都是企业为取得一定的效用而付出的代价,只是资产的支出带给使用人的受益期较长,而费用的支出带给使用人的受益期较短。因此可以说费用是瞬间的资产,或者说资产本身也要分期转作费用,因此费用账户的性质与资产是一致的,其账户的设置与资产相同。

4.3 更好的理解收入与权益的关系

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收入导致的现金流入流出方向是与权益一致的,即权益增加,现金的流入增加,收入增加也表现为现金流入增加,反之都表现为减少。而且收入本身就归属于所有者,是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其设置也同所有者权益一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编.《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P14-21.

第2篇

[关键词] 借贷记账法;会计核算对象;经济利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9. 001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9- 0002- 02

0 引 言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一种专门方法, 它产生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银行业。它是为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当时,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银行业极为发达。他们根据存放款的要求, 以人名设账, 以借贷反映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经济往来, 借者表示债权, 贷者表示债务, 以反映债权债务的发生与变化。现在保存在意大利威尼斯文库中的佛罗伦萨银行1211年的账簿遗物, 就是历史的见证。佛罗伦萨银行的记账方法就是借贷记账法的起源。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记账方法日益完备,后传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被广泛应用。从19世纪中叶开始,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我国,借贷记账法随同西式会计理论与方法, 在我国广泛传播应用。

1 借贷本意

借贷记账法的借与贷,在客观上是充当了记账符号,但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记账符号。纵观其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则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借贷业主记录款项的借出和贷入的需要。

借——指借出款项,即债权增加(应收款),会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即经济利益增加。

贷——指收入款项,即债务增加(应付款),会增加一定的利息支出,即经济利益减少。

可见借贷最早是用于记录款项的借出和贷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反映经济利益的增加和减少,贷主贷出和借主归还表现为借贷业主(以下简称商业银行)的款项借出,经济利益增加;贷主收回和借主借入则表现为商业银行的款项收入 ,经济利益减少。在商业银行与借主和贷主的借贷业务中,凡是涉及借出款项,经济利益增加的业务,如从贷主的贷出和借主的归还,都记为借;凡是涉及收入款项、经济利益减少的业务,如借主的借入和向贷主的归还,则都记为贷。商业银行的借或贷的记账方向是以经济利益的增加和减少为依据的,而并不与资产负债的增减相关联。这样,借贷记账方向就与借贷业务的经济利益增减一致,呈现为完全的对应关系,而不存在以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为依据时,借贷记账方向与资产负债的增减方向相矛盾的状态。显然,经济利益的增减体现了人们最初设计借贷记账法则的依据和前提。因此,以经济利益的增减作为认识借贷记账法的基点,并进行借贷记账规则的讲解,不仅能充分揭示借贷记账方向与借贷业务的完全对应关系,而且比死记硬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借贷记账法面临的困惑

借贷记账法迄今为止一直是困扰授课教师的难题。当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教授甚至不无遗憾地感叹:借贷记账法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账户的左方代表增方,而在其他账户,增加额却记入右方。这种安排太复杂了,以至于试图将它合理化成为徒劳无益的事。我们别无他法,只好接受它并记住它的增减法则。

为此,很多老师在讲解时告诉学生,借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没有实在意义,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借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贷方,这是规定,没有道理可讲,一定要熟记。 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

2.1 某些特殊账户无法用此规定来解决

如“累计折旧”这个账户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计提折旧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对“累计折旧”这个账户,“贷”却表示折旧增加,而不是表示折旧减少;又如“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也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在盘盈原材料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对“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贷”既不表示增加,也不是表示减少,“借”也同样如此,在这里“贷”表示材料盘盈,“借”表示材料盘亏;再如“利润分配”这个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但在给投资者分配利润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利润分配;贷:应付利润”,对“利润分配”这个账户,“借”却表示分配利润的增加,而不是表示分配利润的减少。

2.2 账户之间余额(发生额)的结转也难以用此规定来解释

如月末(或年末)必须把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转给“本年利润”,但是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等都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又如月末应把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转给“库存商品”(即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但“生产成本”却没有减少,前面的规定根本就说不通,学生也很难理解。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对初学者来说,不能真正理解借和贷,只是死记硬背的话,不利于对会计知识的掌握和融会贯通。

3 如何正确理解借贷含义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其总体即为资金的总额。借贷记账法核算的对象也就是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政部在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各要素是这样定义的:

第12条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3篇

在人们心目中,“借”、“贷”总或多或少地与剥削连在一起。如今的会计借贷,也常会给人一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朦胧感。显然,仅从字面去解释,并没有什么说服力。要想深度感知借贷记账法,需要从对复式簿记的渊源来追溯其演变进程。借贷记账法自其萌芽状态到接近于完备形式,大约经历了从13世纪初至15世纪末的300年左右。这一演变过程曾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商业城市威尼斯、热那亚等地发生。当时,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发达的商品经济,特别是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中十分活跃的商业和银钱兑换业都迫切要求从簿记中获得有关经济往来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经过一段孕育时期以后,簿记的方法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的复式簿记法在意大利诞生了。这一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是佛罗伦萨式,这是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1211―1340年)。这一阶段以1211年佛罗伦萨银行家采用的簿记为代表(这是目前保存的意大利最古老的会计账簿,现收藏于佛罗伦萨梅迪奇・拉乌莱芝纳图书馆)。其主要特点是:记账方法――转账;记账对象――仅限于债权债务人(人名账户);记录形式――叙述式(借贷上下连续登记)。

二是热那亚式,这是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1494年)。这一阶段以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为代表(这是会计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明显具备复式记账所有特征的会计记录,现收藏于热那亚古文化馆)。其主要特点是: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人名账户)外,还包括商品、现金(物名账户);记录形式――左借右贷账户对照式(两侧型账户)。

三是威尼斯式,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1494一1854年)。这一阶段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著名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出版为代表。该书的问世,使得复式簿记的优点及方法很快为世人所认识,并广为流传,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至1854年,爱丁堡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出现,会计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其主要特点是:记账方法――复式;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现金(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外,还包括了损益与资本(损益账户与资本账户);记录形式――账户式。

第4篇

论文摘要:会计的记账方法很多,基本思想是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单式记账法而言。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化,必须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货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农业中,进行经济核算广泛应用,本文就借货记账法,在农业企业核算中应用,谈一谈看法,以求利于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1.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1.1东方国家的复式记账法

中国是东方国家的代表,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和文化,我国官厅会计在汉代就有文献记载,“月计岁会”是我国会计核算的写照。我国官厅会计也是复式记账,具体表现为中央政府财政收人总账与地方政府省、府、县财政收人的明细账,要在总额上相等,只是记账方法是“收付记账法”。而民间商号会计核算方法,在明、清时期,会计核算中“龙门账”,在盐商、票号等等商人会计核算中应用,记账方法,也是复式记账的“收付记账法”。

1.2西方复式记账法与借贷记贷记账法

(1)西方海洋新航路出现以后,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造就一大批制造业大公司和对外贸易的大公司,比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对外贸易公司,会计核算上采用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

(2)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意大利,成为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发源地。

自从迪亚士·达卡马·哥伦布·麦哲伦在巧世纪一16世纪相继开辟西欧通往世界的新航路以后,世界贸易空前扩大川,欧洲的对外贸易空前高涨,会计核算也应运而生,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产生,也在情理之中。

1494年在威尼斯出版的路卡·巴其阿勒的《算术·几何与比例的概要》〔幻,不仅是关于代数的最初印刷文献,而且其中设《计算与记录要论》这一章,论述复式记账。巴其阿勒的著作,是关于复式记账的最初印刷文献,为以后的复式记账法的普及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巴其阿勒不是复式记账法的创始人。与此相比,作为记账、算账的方法,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米兰的商人已经能够解决实际业务了,而借贷记账法是应用了复式记账原理,最早在意大利借贷商人及早期银行家们所使用。复式记账原理在西方一也是源远流长,人们给以高度评价,19世纪的数学家阿瑟·克里(Arthurcayley)说复式记账原则“像欧几里德比例理论一样,是绝对完整的”。歌德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和漫游年代》一书中说,复式记账“是人类心灵中产生的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东方的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复式记账的国家之一,只是记账方法是收付记账法。比如:我国明清时期商业活动中的“龙门账”和“四脚账;是我国固有的复式记账方法。

(3)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所谓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2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点

2.1在账户中,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把每个科目所属账户的账?都区分“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以反映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

借贷记账法使用的“借”、“贷”二字,已同本来的字意(即“借主”、“贷主”)相脱节,演变成了一对单纯的记账符号,有其专门的含义。“猎”、“贷”的含义因账户性质不同而恰好相反。在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账户)中,“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力口。

2.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用相等金额,一方面已人1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人1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人借方贷户与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这就形成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3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试算平衡

由于借贷记账法在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时,都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方向相反,金额相等。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如1个月),所有账户的借贷发生额双方合计必然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计数也必然是相等的。其试算平衡公式是:

期初借方余额合计二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本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利用这种平衡关系,就可以检查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以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2.4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按经济性质一般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类。但为了灵活地处理账务,也可以设置和运用,既可以是资产又可以是负债的双重性质的账户(共同性账户),如设置“待处理财产授意”等账户。双重账户(共同性账户),应根据他们期末余额方向来确定其性质,如果是借方余额,则资产类账户;如是贷方余额,则负债账户。  3借贷记账法在农业企业核算中应用

现举例说明农业企业的会计分录的编制:

例1某种植玉米农业企业20XX年6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由上级主管部门投人资本金2万元,存人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所有者权益账户“实收资本”增加2万元。同时,使资产账户“银行存款”也增加了2万元。两类账户同时增加。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编辑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0, 000.00

贷:实收资本20, 000.00

(2)企业以银行存款1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着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负债账户“短期借款”减少1000()元,同时,使资产账户“银行存款”也减少1000元,两类账户同时减少。根据记账规则,编辑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10, 000.00

贷:银行存款10, 000.00

(3)企业以应付票据100()元,偿还应付账款。

这项经济业务,只涉及到负债账户。“使应付票据”增加,同时,使“应付账款”账户减少。根据记账规则,负债类账户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编辑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1000.00

贷:应付票据1000.00

(4)企业开转账支票一张,以银行存款5000元买玉米种子。

借:玉米种子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然后,将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以后,即应记人有关账户,这个记账步骤通常为过账,内容略。

4借贷记账法在农业企业核算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4.1必须清楚农业企业的会计科目(或称账户) 的设置,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是有很大的区别。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国家财政部有规范性规定,一般有规范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表、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表。而农业企业会计科目表,国家一般不作硬性规范性规定,只是参照工业会计科目表,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比较灵活的仿照执行。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影响;变革;核算

信息新技术促使人们改变原先的思维方式,重新考虑新的会计方法。美国前会计学会会长井尻雄士教授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三式簿记”新概念,美国的阿妮塔,霍兰德等教授提出基于事件驱动法的事项会计,主张打破原有复式记账原理,变原有的货币反映为多维反映,他们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信息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之上的[1]。虽然信息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会计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重构未来的会计格局,但这种重构必须是会计科学性与信息新技术科学性的相互融合与完美结合,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使会计的发展受到影响。基于这一认识,这里对电算会计中的若干会计方法加以探讨。

一、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

1.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科目设置的影响

手工会计条件下,我们用会计科目,直接写出该会计科目的名称即可,对科目代码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实行电算化后,凡是有会计科目的地方,我们就会使用科目代码来代替科目名称,从而使电算化会计中的会计核算体系较之手工会计核算更方便、更合理。因此可以说科目编码方式的变化是会计电算化以后对会计实务最直接的影响之一。 另外,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不仅会计科目要用到编码,对操作人员、往来账单位等也会用到编码。

2.会计电算化对凭证的影响

原始单据承载的信息量加大,记账凭证添加了“科目代码”栏,凭证中各数据项根据类型、范围和勾稽关系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一些不合规范的录入不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大多数会计核算软件都提供自动转账功能。在结账后,手工条件下可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并需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电算化条件下,有些核算软件提供了反结账的功能,可对已发生的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能删除原错误凭证,或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进行修改。

3.会计电算化对账簿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登账时,总账和明细账由会计人员登记入账,月末检查两者是否相等,平行登账可以检查错误。但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与明细账均由计算机内部来完成的,所以总账恒等于明细账,平行登账的校验功能失去作用。

4.会计电算化对对账工作的影响

手工会计核算的对账工作,一般可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四个方面。在电算化条件下除账实核对以外,其他三个方面的核对要求及核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1)账证核对,需进一步加强;(2)账账核对基本可以取消;(3)账表核对要区别对待。

二、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方法的变革

卢卡.帕乔利提出的复式借贷簿记方法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正是因为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锱铢必较、泾渭分明的科学原理。不管是在手工会计中,还是在电算会计中,衡量记账凭证是否采用借贷记账法,主要看其是否体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基本原则。在电算会计中,尽管记账凭证库文件的数据结构有“借贷金额”型、“借贷方向”型和“借贷科目”型等几种,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实质都是通过记账凭证编号维系着凭证的借贷记账法。

有人以会计软件常以正、负号分别替代借、贷符号为由,企图说服人们相信这一记账法已经难以胜任新形势。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借、贷符号在数据库中不采用“借”和“贷”加以表示,也并不表明借贷记账法就可放弃。不可否认,在将借贷记账凭证的发生额登录到总账之后,对于登账后所结计的期末余额往往以正数表示借方余额,而以负数表示贷方余额,甚至在借贷库文件中只设一个金额字段,在该字段中分别以正负号表示借贷方。但所有这些标记都没能改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其实质仍然是借贷记账法。这里的正、负号与增减记账法的增减符号的属性风马牛不相及[2]。事实上,过多地去研究借贷记账法与增减记账法如何在计算机中运行是不明智的。

至今,尚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设置“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设置的确给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带来许多方便,尽管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但不少实务工作者却对其依依不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反记账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记账凭证,如果不施行反记账的做法,则将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所谓电算化会计中“反记账”,事实上也就是将一批原先已经登录到账簿上的发生额从各该账户再予以扣减,使各该账簿恢复至该批凭证登账之前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状态。毋庸置疑,没有人会赞同手工会计下采用“反记账”。对手工的账簿记录,为了保证其有案可稽,当其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同时,对两种出错情况的更正应当分别加以严格处理:一是登记账簿时所发生的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二是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错误的,则“应当按更正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记账凭证出错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差错时而发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修改:一是红字冲销法,二是补充更正法。这些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所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对出错之处必需留有修改的痕迹。

虽然红线注销法在电算会计中难以操作,但对出错的电子数据,却不能不留下修改的痕迹。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保留错误电子数据,另作更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录账簿,换言之,要将正与误两张凭证同存于会计档案之中,同时,其所登录的正与误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八条也做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用‘-’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事实上,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迹予以强调。

反结账的错误做法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期末已经结账并编制企业会计报表之后,如果将其“反结账”,则意味可以对该月继续输入凭证数据,无论这些新凭证是否已经记账,都存在账表不一致的错误,而当根据其登账后的账簿重新编制报表,摆在人们面前的两张报表是绝不相同的。如果某一会计期反复操作结账与反结账,并生成相应会计报表,会计信息的生成不啻是在搞数字游戏!

进而言之,将“取消审核”、“反记账”与“反结账”同时使用,它只会给制假者提供机会,而对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只顾及方便操作者而不考虑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做法,还需要会计工作规范吗?承认这种逆操作的合法性,又置会计的证、账、表勾稽关系于何地?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首先要评审,正说明会计软件必须遵守包括证、账、表等操作在内的工作规范之重要。无论是结账前作为当月凭证的更改,还是结账后作为下月的凭证的更改,对会计人员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何况证、账的错误毕竟不会太多,因而不至于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由于各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致使至今难有通用的成本核算软件面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活动的普遍展开,成本核算受外部环境影响与日俱增。首当其冲的是,定制式的生产方式及由此而形成的“适时生产控制”(JIT)等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在定制式生产情况下,按批量计算的分批法似可适用,然而,由于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生产组织特点之外,还应当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而定,即使未来企业生产快捷,但其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差异却永远存在。无论是单步骤连续式生产,还是多步骤连续式生产,抑或是多步骤装配式生产,都必须在这分批法前提之下再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求确定各车间、部门的成本计算方法。看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诸如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考虑如何将新酒装入旧瓶而已。

成本信息细化也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市场的竞价、压价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挖掘潜力。以产品为主线,集成了产品设计/制造/控制层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问世,使产品的管理决策、设计开发、加工制造等过程和经营控制等过程通过计算机科学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把管理和技术的信息直接用来控制机器进行加工,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纵向集成,进而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在这一背景下,以作业成本管理(ABCM)与”成本企画“(TC/CD)为代表的两大成本管理方法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并以此为基础,”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ABC)和”目标成本计算“崛起而成为成本计算的生力军,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无论从其形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挑战。

同时,由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联机分析处理(OLAP)等技术的采用,成本信息的电子化与实时化呼之欲出,成本计算方法可望日趋准确、科学,成本分析与管理也必将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5-36.

第6篇

【关键词】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教学

在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对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及其具体内容“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记入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记入贷方;反之,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转销记入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转销记入借方的讲解主要依据于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及以其为编制依据的静态/动态资产负债表为理论根据来讲解的。这一具体方法的讲解理由如下:

因为在静态/动态的账户式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费用、成本就其性质来看属于“资产”)列示在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列在右边。如图1所示:

依照这一常例,资产(成本、费用)的余额/发生额就应表现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借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的余额/发生额就应表现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右方(贷方);但这只有在资产(费用)的增加数也是在账户左方(借方)的条件下,资产(费用)余额/发生额才能表现在账户左方(借方);同样的道理,只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数记在账户的右方(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发生额才能表现在账户的右方(贷方)。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考虑动态会计等式,若只就静态会计等式的存在而言,由于在所有者权益账户中,贷方记增加数,借方记减少数,按照这一道理亦有:1. 销售收入的增加,由于它们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应记入贷方,销售收入的转销记入借方;2. 费用的增加,由于它们可以减少所有者权益,应记入借方,费用的减少或转销记入贷方。同样会得出相同的记账规则。也就是说,只有按照下述(图2)几条规则来记录经济业务,各账户的记录才能在每个会计期间末(内)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正确的数据,这样看来,这几条规则也是合乎逻辑的。

以上这种对于借贷复式记账方法记账规则的解释都遵循数百年来习惯上所形成的一些规则,而多数情况下对这一习惯如何形成却未能解释,尤其是对于“借、贷”这一对记账符号因何与复式记账相联系,并如何影响了记账规则不能解释,而往往认为“借、贷”自从应用于会计上以后,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字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会计的专门术语,它们是一对纯粹的记账符号,没有实质意义,上述记账规则中左右方向的记录只是不同的分工而已。当然仅就账户的结构并遵循账务处理流程规则的本身来讲也可以解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但这对初学者却不易理解,显得比较抽象,而若能结合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作进一步的解释则会给初涉者以比较直观的理解。

我国现行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借贷复式记账法源于13~15世纪的意大利,主要产生并流行于当时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会计发展的基本历程是:官厅会计(单式簿籍)银钱业簿籍(复式簿籍)商业簿籍工业企业会计(成本会计)公司会计集团会计(电算化会计)国际会计(趋向)。而在当时奠定了西式复式记账全部基础的意大利广泛应用并日臻完善的就是其中的银钱业簿籍,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商业比较发达,应运而生的银钱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银钱业不同于生产业和商业的主要方面在于它以货币资产作为资本,以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而取得利息收入为主要目的,经营钱业的商人一方面收存经营商的游资,给以利息;另一方面又把钱贷给其他经营商,收取极高利息。他们把吸收的存款,记在贷主的名下,表示欠人即债务;对于付出的放款,记在借主的名下,表示人欠,即债权。“借、贷”二字表示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由于当时的经营商往往以高额利息为代价向银钱业商人取得一定时期货币的使用权,换句话说这实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一借一贷的信用行为,我们称钱商贷钱给了经营商,而经营商向钱商借得了钱,可见“借”和“贷”站在同一主体的角度表示两个方向相反的资金流向。因此这种经营银钱的商人即钱商就称为高利贷主,而取得资金的经营商就称作借主。站在银钱商的角度(会计主体即钱商)把这种自身的借贷业务给予记录并逐渐的形成体系和专业化就是银钱业簿籍的雏形,我们把这种记录和发展过程举例并用图式给予表示:

例1.假定钱商夏洛克以较低利息(利率为10%)为代价从经营商卡娅那里吸收游资£10 000;同时以较高利息(利率为20%)为条件让渡给经营商安冬尼奥£3 000。我们来考察钱商对这两笔经济活动所做的记录。

①吸收游资形成债务

钱商自身(夏洛克)债务人称借主(Debtor)

存钱商人(卡娅)债权人称贷主(Creditor)

这表示钱商夏洛克向经营商卡娅借得£10 000;换句话说,经营商卡娅贷给钱商夏洛克£10 000。可见“借”在这里表示资金的流入,而“贷”表示资金的流出,正好表示的意义相反。银钱商所做的记录如下:

借主(Debtor)是夏洛克,借得现金£10 000

贷主(Creditor)是卡娅,贷出现金£10 000(以后应付给其的款项是£10 000)

进一步简化记做:

借主(Debtor):夏洛克现金£10 000

贷主(Creditor):卡娅应付款项£10 000

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夏洛克)£10 000

贷:应付账款――卡娅 £10 000

即:借:现金£10 000

贷:应付账款――卡娅£10 000

在这里资产(现金)的增加记入借方(借主的名下),而对应的负债(应付账款)的增加记入贷方(贷主的名下)。

②出让资金形成债权

钱商自身(夏洛克)债权人称贷主(Creditor)

获资商人(安冬尼奥)债务人称借主(Debtor)

这表示钱商夏洛克贷给经营商安冬尼奥£3 000;换句话说,经营商安冬尼奥向钱商夏洛克借得£3 000。可见“借”在这里仍表示资金的流入,而“贷”表示资金的流出,意义相反。银钱商所做的记录如下:

借主(Debtor)是安冬尼奥,借得现金£3 000(以后应收其的款项是£3000)

贷主(Creditor)是夏洛克,贷出现金£3 000

进一步简化记做:

借主(Debtor):安冬尼奥应收款项£3 000

贷主(Creditor):夏洛克现金£3 000

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安冬尼奥£3 000

贷:现金(――夏洛克) £3 000

即:借:应收账款――安冬尼奥£3 000

贷:现金 £3 000

在这里资产(应收账款)的增加记入借方(借主的名下),而对应的另一项资产(现金)的减少记入贷方(贷主的名下)。

例2. 假定钱商夏洛克归还从经营商卡娅那里吸收游资£10 000,并支付利息£1 000(£10 000×10%);同时收回让渡给经营商安冬尼奥的£3 000,并收回利息£600(£3 000×20%)。我们来考察钱商对这两笔与以上对应的经济活动所做的记录。

① '归还吸收的游资解除债务

钱商自身(夏洛克)资金流出称贷主(Creditor)

存钱商人(卡娅)资金流入称借主(Debtor)

由于“借”表示资金的流入,而“贷”表示资金的流出,正好表示的意义相反。这里钱商夏洛克归还向经营商卡娅借得£10 000并支付利息支出£1 000;换句话说,经营商卡娅收回贷给钱商夏洛克的£10 000并取得(收回)利息£1 000。银钱商所做的记录如下:

借主(Debtor)是卡娅,收回现金£11 000(£11 000=£10 000+£1 000;以前应付给其的款项是£10 000,现在的利息支出为£1 000)

贷主(Creditor)是夏洛克,归还现金£11 000

进一步简化记做:

借主(Debtor):卡娅应付款项£10 000

利息支出£1 000

贷主(Creditor):夏洛克现金£11000

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卡娅£10 000

经营费用――利息支出(――卡娅)£1 000

贷:现金(――夏洛克) £11 000

即:借:应付账款――卡娅 £10 000

经营费用――应计利息£1 000

贷:现金 £11 000

在这里负债(应付账款)的减少、费用(经营费用――利息支出)的增加记入借方(借主的名下),而对应的资产(现金)的减少记入贷方(贷主的名下)。

② '收回出让的资金注销债权

钱商自身(夏洛克)资金流入称借主(Debtor)

获资商人(安冬尼奥)资金流出称贷主(Creditor)

这表示钱商夏洛克收回贷给经营商安冬尼奥£3 000并取得(收回)利息收入£600;换句话说,经营商安冬尼奥归还向钱商夏洛克借得的£3 000并支付利息£600。在这里由于“借”仍表示资金的流入,而“贷”表示资金的流出,意义相反。故银钱商所做的记录如下:

借主(Debtor)是夏洛克,收回现金£3 600

贷主(Creditor)是安冬尼奥,归还现金£3 600(£3 000=£3 000+£600;以前应收其的款项是£3 000,现取得的利息收入为£600)

进一步简化记做:

借主(Debtor):夏洛克现金£3 600

贷主(Creditor):安冬尼奥应收款项£3 000

利息收入£600

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夏洛克)£3 600

贷:应收账款――安冬尼奥 £3 000

经营收入――利息收入(――安冬尼奥)£600

即:借:现金£3 600

贷:应收账款――安冬尼奥£3 000

经营收入――应计利息£600

在这里资产(现金)的增加记入借方(借主的名下),而对应的另一项资产(应收账款)的减少和收入(经营收入――利息收入)的增加记入贷方(贷主的名下)。

用以上这种记录方式来表示钱商债权、债务的变化,钱商在中间划账,由此而产生“借、贷”一对概念。这种反映记账内容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当钱商收回贷出款项,或偿还借入款项时则作相反的记录,以表示原来人欠我、我欠人的抵销。由于人欠我和我欠人的数额(或者是资产总值与对资产总值有相等价值的求偿权)能够得到对比,这就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建立了平衡理论基础,即:

一个人所有财物=其人所有权总值

一个人所有财物=自己留存+人欠我-我欠人

净值=资产-负债

资本=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从而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平衡式,作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确立了借贷记账法则:资产增加记入借方,减少额记入贷方(这样负债表示从他人那儿借来的,资本则是投资者投入的(可理解为向投资者借入的,因为投资者既可能是经营者,也可能是其他投资者));与此相反,负债和资本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

[参考文献]

[1] 贺溥仁,潘一丹.新编会计学原理[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第7篇

    在借贷记账法中,“借”既可以表示增,也可以表示减,而“贷”既可以表示减,也可以表示增,卢卡?帕乔利提出的复式借贷簿记方法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正是因为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锱铢必较、泾渭分明的科学原理。尽管我国会计实务也曾一段时间对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情有独钟,但最终仍达成共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借贷记账法。有人以会计软件常以正、负号分别替代借、贷符号为由,企图说服人们相信这一记账法已经难以胜任新形势。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借、贷符号在数据库中不采用“借”和“贷”加以表示,也并不表明借贷记账法就可放弃。不可否认,在将借贷记账凭证的发生额登录到总账之后,对于登账后所结计的期末余额往往以正数表示借方余额,而以负数表示贷方余额,甚至在借贷库文件中只设一个金额字段,在该字段中分别以正负号表示借贷方。但所有这些标记都没能改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其实质仍然是借贷记账法。这里的正、负号与增减记账法的增减符号的属性风马牛不相及。

    从长远来看,随着原始凭证的逐步电子化,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势在必行,届时,何种记账方法使自动生成更可行,当然要根据其科学性而定。智能软件的设计凭借的是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思维与推断,而经过了数百年磨练的借贷记账法,无疑是未来智能专家设计会计软件的最佳选择。当然,一味否定增减记账法的科学性也是错误的。在计算机之中,当采用增减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编写一段简短的程序将其转换为借贷记账法下的相应记账凭证。其转换的主要依据是各该科目的记账符号与所属科目类别。以从银行提取现金为例,在增减记账法下,增记“现金”,减记“银行存款”。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科目,对资产类科目,其增加就转换为“借”,其减少就转换为“贷”。依此,也可将借贷记账法下的凭证转换为增减法下的凭证。

    二、“反结账、反记账、取消审核”的可行性

    至今,尚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设置“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设置的确给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带来许多方便,尽管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但不少实务工作者却对其依依不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反记账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记账凭证,如果不施行反记账的做法,则将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所谓电算化会计中“反记账”,事实上也就是将一批原先已经登录到账簿上的发生额从各该账户再予以扣减,使各该账簿恢复至该批凭证登账之前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状态。毋庸置疑,没有人会赞同手工会计下采用“反记账”。对手工的账簿记录,为了保证其有案可稽,当其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同时,对两种出错情况的更正应当分别加以严格处理:一是登记账簿时所发生的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记账凭证出错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差错时而发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修改:一是红字冲销法,二是补充更正法。这些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所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对出错之处必需留有修改的痕迹。

    在电算会计之中,记账错误和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仍然在所难免。虽然红线注销法在电算会计中难以操作,但对出错的电子数据,却不能不留下修改的痕迹。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保留错误电子数据,另作更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录账簿,换言之,要将正与误两张凭证同存于会计档案之中,同时,其所登录的正与误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八条也作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用‘-’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

    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事实上,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迹予以强调。

    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改弦易辙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由于各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致使至今难有通用的成本核算软件面市。首当其冲的是,定制式的生产方式及由此而形成的“适时生产控制”(JIT)等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在定制式生产情况下,按批量计算的分批法似可适用,然而,由于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生产组织特点之外,还应当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而定,即使未来企业生产快捷,但其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差异却永远存在。无论是单步骤连续式生产。还是多步骤连续式生产,抑或是多步骤装配式生产,都必须在这分批法前提之下再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求确定各车间、部门的成本计算方法。看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诸如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考虑如何将新酒装入旧瓶而已。

    成本信息细化也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市场的竞价、压价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挖掘潜力。以产品为主线,集成了产品设计/制造/控制层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问世,使产品的管理决策、设计开发、加工制造等过程和经营控制等过程通过计算机科学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把管理和技术的信息直接用来控制机器进行加工,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纵向集成,进而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在这一背景下,以作业成本管理(ABCM)与”成本企画“(TC/CD)为代表的两大成本管理方法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并以此为基础,”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ABC)和”目标成本计算“崛起而成为成本计算的生力军,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无论从其形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挑战。例如,采用分批法虽然按产品生产周期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最终产品,但借助于计算机的海量存储的优势,将周期再分割成若干时间段(甚至以天为单位)进行明细计算、汇总与报告,无疑更能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以最终产品为计算对象也显得粗糙与不适时宜,代之而起的则可能是细分至工序、半成品、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如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也必然要赋予新的内容。

    EXCEL表处理软件在会计中的使用似乎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财务会计报表上的各项信息,尽可以通过公式定义的方式对其取数来源详加规定,继而运行报表生成模块,瞬间编制出所需的报表。从本质上说,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以及成本计算单等账表数据都是一系列关系型二维数据,均可以使用EXCEL软件定义、计算并生成用户所需的成本信息。随着表处理软件功能的日益增强,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可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频道点播”。

    同时,由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联机分析处理(OLAP)等技术的采用,成本信息的电子化与实时化呼之欲出,成本计算方法可望日趋准确、科学,成本分析与管理也必将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光正浅谈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西部资源》2011年第5期

第8篇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会计科目;白话解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2

众所周知,“万事开头难”,对于刚接触会计的人来说,会计学原理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于一直固步于学堂,没有接触到社会的学生来说,会计学原理更是用来描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语言。而现在的学生最突出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最不能接受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讲授基础概念和专业术语时不能太教条,应尽量采用一些比较直白、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和会计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对部分名词的白话解读,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一、“钱”的不同会计名称

同样都属于企业的钱,由于存放的地点不同,称呼它们时使用的会计名词却不同。如果存放在企业财务部门,比如出纳的保险柜内,我们称其为“库存现金”;如果存放在银行常用账户上,我们称其为“银行存款”;如果被他人借支或存放在企业其他部门,我们称其为“其他应收款”(当然“其他应收款”不仅仅指企业借出去的货币),比如个人出差借支或企业其他部门领用备用金,会计记账时,一方面是增加“其他应收款”,一方面是减少“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如果是企业销售自己生产的商品应该收“钱”但对方却暂时没钱支付,这种状况下的“钱”则有一个专有的名字,叫做“应收账款”。

即使同样是存放在银行的钱,因存放地点及用途不同,财务核算时使用的会计名词也会有不同。存放于企业常用账户,比如企业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所储备的资金,我们称其为“银行存款”;但企业还有一部分货币资金,同样也存放在银行,我们却称其为“其他货币资金”,这类资金一般有:(1)企业因临时或零星采购需要,在注册地或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开设银行账户,存放在此类银行账户里的资金,会计上核算时称其为“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2)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或银行本票,按规定在银行存入相应款项,由银行出具汇票(或本票),企业即可持此票据在异地(银行汇票)或同城(银行本票)支付相应购货款。规定了这种具体用途的存款,会计上核算时称其为“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或本票)存款”。

二、“物”的不同会计名称

采购的材料,尚未运回企业或已运到企业但还处于挑选整理状态,只要没有进入原材料仓库,会计上核算时称其为“在途物资”(实际成本核算)或“材料采购”(计划成本核算)。采购回来的材料经过挑选整理或不需要挑选整理直接进入仓库的,只要进入材料仓库,会计上核算时便称其为“原材料”。还是这些材料,如果被生产车间领用了,材料实物的位置从“材料仓库”转移到“生产车间”,相应的会计核算时,材料成本也要从“原材料”科目转到“生产成本”科目。接下来,这些材料经过生产车间加工完成形成成品,这些成品的实物形态会被人从“生产车间”转移到“成品仓库”,在成品仓库里等待出售。这个转移过程,会计核算时是将“生产成本”转到“库存商品”。企业销售产品,发出商品后,该部分实物资产的价值又从“库存商品”账户转移到了“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在该流程中,其实物的位移和账户转换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反过来,如果有人想知道一个企业下阶段有多少材料可用,就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和“原材料”账户去查找;想了解本时点生产线上有多少未完工产品,那就去查看“生产成本”账户;想了解尚有多少货物可供销售,那就要翻看“库存商品”账户了。

三、会计等式的白话解读

众所周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原理中最重要的等式,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但对于刚接触会计知识的人来说,这个等式无异于天方夜谭,总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等式。大多数会计学原理的老师在讲授这个等式时,都要求学生把它当做一个公式先背下来,然后照着套就行了。其实,这个公式和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谋而合,那就是“物质不灭定理”。

这个等式右边,是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资金来源途径有两种。

第一种是欠别人的“钱”。如果是欠银行的钱,时间在一年以内,称为“短期借款”,时间在一年以上,称为“长期借款”;如果是欠企业内部职工的工资,就形成了“应付职工薪酬”;如果是欠个人除工资以外其他的钱,则称为“其他应付款”;如果是因为买其他企业产品而形成的欠款,又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应付账款”……

第二种是股东的“钱”。如果是股东在公司设立时就投给公司的钱,叫“注册资本”;如果是公司运营期间赚钱后累计存留下来的钱,属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企业的资金来源明白了,那么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呢?等式的左边就清晰了列明了这些资金的去向。你看,如果这些“钱”还躺在企业保险柜里,就是“库存现金”;如果保险柜不安全,“钱”放到银行去了,就是“银行存款”;如果拿去买了材料,或者用去生产成了产品,就形成了企业的“存货”;如果拿去买了房产、设备,就形成了“固定资产”……

如果某个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不一致,那只能说,要么这个企业的会计糊涂,要么这个企业存在贪污现象。

四、借贷记账符号的非白话解读

在整个会计学原理基础理论的讲述中,这个知识点是最难用白话语言解读的。但如果了解了记账方法形成的历史过程,也许就不觉得那么迷茫了。

我国先后沿用过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复式记账方法,无论哪种记账方法,记账原理都是一样的,其中的“增”与“减”、“收”与“付”都是一种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是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借贷资本家最先采用的一种记账的方法,他们从贷主处借入款项,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还记借方;将款项借出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记贷方。贷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这时,“借”和“贷”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以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账符号。记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在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中,等号左边的资产类和费用类是“借”增“贷”减,等号右边的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是“借”减“贷”增。

再次友情提示,请千万记住,“借”和“贷”其实什么也不是,只是符号而已。如果不考虑会计语言的通用性,而只是用来记录你自己的家庭开支,你可以用阿凡提,或者白毛女,也可以用阿诗玛,你爱用什么用什么,并无本质区别。

五、“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会计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对于初学者来说,毋庸置疑,是一定要记住的。该规则充分体现了会计复式记账的科学思想,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的描述了下来,向我们展现出了企业运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对称的平衡美。

概括的说,企业的资金运营一般都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企业的资金占用形态发生了改变,资产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比如用企业存在银行的钱去买原材料,由会计语言描述为: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在该业务中,企业资产内部一增一减,一借一贷,数量相等,资产总量保持不变。

第二种情况是企业资金来源和占用相互促进,资产和权益同时发生改变。比如企业运营中缺少流动资金,由老板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一部分钱借给企业周转,由会计语言描述为: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在该业务中,由于企业资金来源的增加带动了企业资产占用的增加,资产和权益一借一贷,数量相等。

第三种情况是资金来源途径发生了改变,由一种新的资金来源替代了一种旧的资金来源。比如上述业务中,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流动资金缺口成持续性发展态势,企业老板想在短期内收回自己刚借出去的钱似乎没太大的希望。这时,老板就可以把自己原来暂时性借给企业钱转变也对企业的增资,这个过程用会计语言描述为:

借:其他应付款

贷:实收资本

在该业务中,权益内部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一增一减,一借一贷,数量相等,权益总量保持不变。

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人士,不仅要能看懂报表,解释报表,最终还要学会编制报表、运用报表。而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看会计报表确实是一件很让人窝火的事。但是如果用白话来解读会计报表的话,却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了。

你看,资产负债表清楚的记录了在某个时点(一般是某个月的月底)企业静态的财务现状,表的右边描述了在这个时点上,企业的资金来源的各种渠道,以及截止到这个时点上从每种渠道聚集到企业的资金量;表的左边则描述了在同一时点上,这些聚集来的资金以何种姿态在企业展现。由于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静态的报表,是同一时点同时出现的一种状态,所以表中以数字形式记录的各价值量可以互相累加。

而利润表中各数量都是企业一段时间内运营过程中某个财务指标的发生额累加形成的,是一种动态的时期指标。利润表中的各种价值量之间通过固定的勾稽关系最终计算出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用大白话的描述也就是“这个企业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

当然,对于会计名词的含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描述。以上笔者对部分会计名词的白话解读只是向会计入门者打开了一个通道,不至于让初学者看到条陈繁多的会计专业术语产生为难情绪,以至于发展成排斥心理。无论怎么解读,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真正掌握这门会计语言,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在练习中不断强化。

作为授课老师,我们不仅要在语言上尽量采用直白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解释清楚,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讲述理论知识和演示实训过程,把一个生产型企业的资金周转周期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同学们追逐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脚步一步一步去感受资金运营的过程,进一步理会这种全新的会计语言。

参考文献:

[1]刘建胜.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4).

[2]田丽娜.本科《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财会月刊,2011(11).

第9篇

说明:

1、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的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分别记录增加和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哪方记增加或减少,是根据账户的性质和用途而定的。

2、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首先人为规定了等式左边的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那么,等式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则与资产类相反,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