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语文课文故事

时间:2023-07-19 17:12:19

导语:在小学语文课文故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语文课文故事

第1篇

“故事化”课堂教学要如故事般具有连贯性、节奏感、故事核。但是,由于在教学中教师脱离阅读、忽视本位、囿于模式,导致课堂出现图花哨舍意求形、显个性破碎解读、守旧法照本宣科等问题。在“故事化”教学尝试中,我们持原味故事贯之、激趣味故事引之、扣字词故事阐之、学语用故事拓之,力求形成吸引孩子的课堂魅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多彩的故事之旅。

[关键词]

“故事化”;连贯性;节奏感;“课堂核”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儿童天生是热爱阅读的,从咿呀学语开始,他们就期待着每天的睡前故事,尚未识字时,绘本是孩子们的最爱,一旦拥有了自主阅读能力,书中那丰富多彩的故事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新世界的神奇之窗。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课堂,是否也能像故事一样,拥有深深吸引孩子的课堂魅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多彩的故事之旅?

课堂“故事化”,首先应使课堂如故事般具有连贯性,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既拥有外在的连续性,又拥有内在的逻辑性;其次,课堂要如故事般具有节奏感,行云流水,高低起伏,激昂处还他个激昂,悠扬处还他个悠扬;再次,要如故事的重要元素之一“故事核”一样,课堂也要拥有“课堂核”。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细节,合理运用蕴含其中的生成契机,避免课堂学习平铺直叙、平淡无味,这些契机也许是本课重难点的突破,也许是语文知识的延伸,也许与教学功利丝毫无关,只是语文素养某一方面不起眼的小小提升与淬炼。但是,正视现下的语文课堂,就“故事化”而言,我们可发现不少问题的存在。

一、正视课堂现状

(一)图花哨舍意求形

花哨课堂,在低年级大多显现为活动过繁过多,在中高年级显现为多媒体粗用滥用。

教学中倡导“以活动为主体”是顺应儿童天性的,但若活动过多过繁,使课堂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便会违背以活动培养兴趣、提升素养这一初衷。一方面,读、说、演、画、比等活动面面俱到,易使每个环节的学习变得浮光掠影,无扎实之效,虽热闹却并无深度;另一方面,课堂失去了节奏的把控,学生会在所谓气氛之中变得心浮气躁,难以有静心的思考。因此,即使是低年级,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安静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活动之中必备的一个环节。

在高年级,教师更倾向于借助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这对于课堂表现不似低年级那般活泼的大孩子来说,确是一种极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精彩课堂的产生。但若使用不当,《二泉映月》必要听曲,《西湖》必要赏景,《荷花》必要观舞……语文课便失去了语文的本质味道,得形忘意。

(二)显个性破碎解读

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其独立思考、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我们不乏听到许多类似的自主性学习引言:“文中哪一处最令你感动,说说理由”“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读一读,说一说”……在经过一系列颇具撞击感的智慧交流之后,学生的思维开始天马行空般自由驰骋,如若教师的阅读功力不够,此时往往无法在适当时候将学生引领至思辨的安全轨道上来。

其实,个性化阅读不代表解读可以散漫无边、不受约束,文本解读应建立在作者写作、编者改编、教师导读的基础之上,并不是越与众不同就越能彰显个性。破碎的解读既曲解、颠覆了作者和编者的本意,也破坏了文本与课堂的整体之美。

(三)守旧法照本宣科

还有一类课堂,可谓之波澜不惊。这类课堂,无论何种体裁的文本,教师都能上得四平八稳,毫无悬念。我们在学期初常常可见,拿到新书时,学生最爱翻的往往是语文书,他们非常爱读其中的故事。但到了课堂上,教师却并没有能够将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反而抿灭了不少,这就是忽略了“课堂核”的发掘与延伸。教师照本宣科讲的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常识,若是他们能自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则是可喜的,但相比之下,教师本身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未知点”,鼓励他们用适合的方式去探究“未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终的发现固然能给学生喜悦,但探究中所带来的各种能力的提升则是终生有益的。

二、诊视课堂根源

当课堂不能如故事般保持连贯性、节奏感、故事核,追根究底,问题出在何处?基于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失内涵脱离阅读

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鲜活个体,触及的内核是生命成长的难题,所以,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和阅读脱离的人。碎片化、浅层次的阅读只能让我们跪着教书,终其一生成为重复某一日劳动几十年的艰辛工作者。

失去源头之水的课堂,要么平淡无奇,因为只能照本宣科;要么热闹贫乏,因为只求形而不得意;要么解读无忌,因为无知者尚能无畏。因此,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拥有理性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当我们在书中站起来,课堂也将更稳重、更高耸。

(二)轻本位忽视天性

“天地之性人为贵。”既然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以人最为尊贵,那么,学校作为培育这万物之灵的圣土,就要以人为根本,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人及生命更自由的发展建构平台。但是,由于教师忽视了儿童的天性,本位的缺失又使课堂主体发生了偏移。我们可以看到,年级越高,课堂氛围越沉重,学生被迫成为了课堂的接受者。这一切都因为背离了儿童最初、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儿童被迫离开了生命的本源地带,也许他们的童年就这样被扼杀在了课堂教学的摇篮之中。

(三)囿模式创新失真

伴随教育改革浪潮而诞生的种种教育模式令教师们耳目一新,应接不暇。行政推动、区域整体推进在模式尚未成熟、效果有待拭目、教师对其尚是一头雾水之时,教学改革已轰轰烈烈拉开帷幕。要给学生自主,教师只得退居讲台之侧,因为那是课堂主体的位置,教师引导不当或是言语过多就触犯了自主的高压线;以活动串联教学,课堂必成几大板块,语文课的情感色彩骤减,只因为课堂需要合作式的理性学习。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模式的课堂学习,它都以课标为导向,在共性中追求与个性的统一。教师在领会模式理念精髓的同时,要巧妙融合自己的特色,创设课堂之中最精彩的“故事核”。

三、探视课堂新法

在课堂教学与故事之间寻求共通点,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持原味故事贯之

对于一些故事性不强的文本,教师可创设一条引线来贯穿其中。比如,低年级识字教学,十二个词语之间含有某些内在联系,教师若能以主题贯之,学生学习的趣味会更浓,印象也会更深刻。再如,学习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关的词串时,教师可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引进课堂,随场景变化推移镜头,请他带领孩子们领略自然风光之无限美好;还有,“节日风俗”词串,可以“小小节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学习,这样,既是轻松有趣的民俗交流,又是扎实有效的读写训练;另外,形近偏旁的识字,在了解实物到古文字、再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时,可为学生展示一次神奇的由古至今的时光之旅,在时光隧道中感受祖先的智慧、汉字的变迁。

除整体贯穿,也可中间顺承。例如,二年级《会走路的树》,结合课题所隐含的疑趣,教师将自己编写的儿歌融入课中操:“会飞的灯笼是什么?会飞的灯笼萤火虫;会游的喷泉是什么?会游的喷泉是蓝鲸;会跑的电线杆是什么?会跑的电线杆长颈鹿;会走路的小树是什么?会走路的小树是驯鹿。”在猜谜互动后,配以轻快的音乐,师生以对答形式随着律动轻快道来。这样的课中操扣题眼、活思维、循律感,为课堂教学服务,更与之融为一体。

(二)激趣味故事引之

课堂伊始,教师以与文本相关的故事引之,既紧扣主题又激发兴趣,情意兼得。在《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前预热时,老师请学生念了一首儿歌《进城怎么走法》,并随着朗读有节奏地走动起来: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在这简单又充满趣味的抬脚、放脚之间,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快乐,也对文中反复结构的句式运用有了初步印象,由此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除引入新课,也可穿插中间环节。如二年级下册《新补充读本》中《夏夜真美》一文,讲述了小蚂蚁掉进池塘,睡莲姑姑、小蜻蜓、萤火虫热情帮助它,并送它回家的故事。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将这个小故事演一演,在表演之前,师生之间进行了一段即兴采访。

师:你最想演谁?

生:小蜻蜓。

师:小蜻蜓,当你看到睡莲姑姑愁眉苦脸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我很疑惑:睡莲姑姑,你发生了什么事?

师:(继续采访睡莲)睡莲姑姑,当你刚刚睡醒,听到小蚂蚁在哭,你觉得――

生:我觉得小蚂蚁很可怜,我会问他:小蚂蚁你怎么了?

师:听出来了,你很关心它。

师:(继续采访小蚂蚁)当你掉进池塘孤独无助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依次说出)伤心、着急。

学生读小蚂蚁的对话,但未能体现出心中的伤心、着急,教师进一步引导:将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你就能体会到他的内心了。

有了这样采访式的演前指导,学生对各角色的内心把握更加到位,对表演的投入也更加专注了。这种采访,相当于一次比较完整的故事式小指导,将课堂更好地串连了起来。

(三)扣字词故事阐之

课堂教学中,有时一个字、一个词的学习若创设巧妙,也可成为一个精妙的故事,为课堂添彩。

生动活泼的识字形式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且印象深刻。在学习“游”字时,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识记方法,将它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清凌凌的水,流入方方的游泳池,大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游泳比姿势。再如,学习“帽”字时,教师利用课堂学习中使用到的荷叶,请学生根据描述做出相应的动作:“一顶大大的荷叶,遮住了头发和眉毛,只露出下面的眼睛。”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画儿般画出古文字,最后在旁边加上巾旁。这样的识记方式生动形象,把字面变成了一幅图、一个故事,学生自然记得又快又牢。

学习《放飞蜻蜓》一课,围绕“七嘴八舌”“异口同声”两个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在陶行知问孩子们知道蜻蜓吃什么的时候,请5名学生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孩子们按照课文顺序中规中矩地读完了。老师停了停说:“我觉得换一种方法读也许更符合课文的描述。”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后,师生进行第二轮合作,此时已有学生扣住了“七嘴八舌”和“抢”这两个关键词,他们抢着读完了自己的部分,没悟过来的学生还在发愣,有些莫名地看着抢读的人。这种情况下,兵教兵的效果显然就是最好的了。课文最后一部分对话,由6名学生完成,他们整齐划一地读完了,老师顺势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不抢着说了?学生很快说出:刚才是“七嘴八舌”,现在是“异口同声”。在这样的课堂里,课文是故事,孩子们的学习就是故事中的小故事。

(四)学语用故事拓之

在文本留白处进行故事化教学,鼓励学生想象、表达,能彰显课堂语文味儿,将语言文字运用落到实处。

学习《九色鹿》,围绕“谁救了九色鹿”这个问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思考、辨析,懂得了是九色鹿的一段话让国王改变了想法。为什么这段话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学生通过朗读,品悟出了设问与反问在表达中的作用,感受到了九色鹿的语言智慧。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设问与反问,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下课时,两个小调皮在教室里追逐,不小心把张明的桌子碰翻了,东西撒了一地。热心的李红赶紧过来帮忙整理,不巧被刚进来的张明看到了。张明便责备了李红几句。李红会怎么为自己辩解呢?请学生练习说一说两人接下来的对话。在李红辩解时,要用上反问与设问,并用上“竟然”这个词。学生有了课文的依托,在迁移运用中澄清事实,观点明确,表达恰当,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会走路的树》一文体现了小鸟与驯鹿深厚的友情,但文中对于两人感情的递增部分描述较简单,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来说,在这里可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时,教师辅以几张场景图,如花园、(下转第21页)(上接第18页)果园、山间、草原等,请学生为场景中的两位主人公配上对话,这是小鸟与驯鹿在果园里的一幕:

生1(小鸟):小树你看,那圆圆的、绿绿的是什么?

生2(驯鹿):那是西瓜,到了夏天就会成熟。

生1:成熟了就可以吃吗?

生2:是的,西瓜很甜,里面是红的,还有黑色的籽呢,特别香甜解渴。

生1:我好想吃西瓜啊!

生2:等到夏天,我再带你来这里吃西瓜!

生1:好,一言为定!

简单的画面、温情的语言,不经意间,小鸟与驯鹿的足迹似已踏遍千山万水,感情也日渐深厚。

莫言称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尔文学奖。笔者认为,教师也应力争成为讲故事的人,不是为了获奖,而是遵循学生成长的需求。让课堂成为故事的落脚点,成为助飞孩子梦想的双翼,这样的课堂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融会贯通,张弛有致,永远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灿烂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因此,加强古诗词教学,重视古诗词习诵,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培养人文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学习《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设下一疑:对诗句中这个“晚”字,有人认为是“傍晚”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晚秋”,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你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于是学生又沉入到对诗句的品读中去。在对诗句描绘的意境进行反复体味后,学生们开始发表他们研究的结果了。有同学支持“晚秋”的说法,他从“霜叶”一词中领会到当时肯定的深秋,到了“晚秋”,经过霜打的枫叶才会红得像二月里的花;也有的同学认为“晚”应该是傍晚的意思,其理由是因为当时夕阳将落,在火红的霞光映衬下,枫叶才会红得快要燃烧一样,几乎超过了二月里的鲜红的花朵。双方争持不下,各从诗句的字词中,从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中,寻找说服对方的证据。不管结果怎样,这种学习方式对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肯定大有好处。

二、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1.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庙。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也相继营造宅第,杭州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具有了当年汴京的规模。而当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适当补充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还可锻炼学生课外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2.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蝶和莺,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春晓》,课外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中,再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四、古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第3篇

一、新课标下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感悟自然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诗人在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感时较为隐晦,往往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个人思想。很多爱国主义诗人在抒发自身的爱国情怀时,往往会添加对美丽自然景观的描述。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达到诗人那样的丰富,便会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来勾勒出诗中的自然情景,通过自然情景的想象使学生对自然感悟的能力得到培养。

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古诗词人文教育中所展现出的思想文化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与诗人自身心理的反映,其中蕴含着诗人写作时的心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领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让学生在空间想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诗人所宣扬的情感中被感化,逐渐形成古诗词中诗人的良好修养,对一些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进行创造性的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小学诗词课程资源涉及历史、科技和文化,这些课程资源中也包含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强化小学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将古诗词中人文素养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渗透,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使自身的思想观念得到矫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形成全新的经验与理念,做到有所思、有所感和有所悟。

二、新课标下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径

1.融入古诗词的背景文化,强化学生人文情怀的感受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材都是经典古诗文化,每一首诗词的发生背景都有极大的差异性。古诗词的表面文字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在古诗词中要尽量将每首诗词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诗词讲述的故事中进行深入学习。当学生对每首诗词的背景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便能更加准确地体会当时诗人作诗时的心情,进而透彻地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好相关的语言,确定科?W的教学目标,并强化学生对人文情怀的感受。

教师在对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古诗《别董大》进行教学时,学生只能对其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进行字面理解,而不明确高适对景物的描写是出于什么原因。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此诗的深层内涵,教师便可以将《别董大》的故事发生背景进行简单陈述,使古诗词的背景文化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按照 由大到小的方向进行介绍。例如,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之后再详细地介绍。如此一来,学生在详细的文化背景下便明确了古诗的产生背景,使学生的人文情感得以强化。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能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古代诗人在进行作诗作词时,往往会融入个人的生活感受,然而其所描述的生活又高于其生活。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第一,导入情境,教师在对《商山早行》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将创设出的情境定位在烟雾蒙蒙的早晨,通过各种动物的叫声打破宁静,这种画面感十足的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之前情境的创设,学生便会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早行?要去哪里?这种求知欲望便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创设的情境进行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著,虽然唐代离我们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通过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

3.对古诗词的诗句细化解析,提高学生文化情感

对于学生而言,古诗词中的诗句十分抽象,但从字面的理解很难明确诗词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涵。这是因为古诗词是诗人通过文字的浓缩形成的,在诗词的制作中,很多诗句还采用倒装的方式进行组合,并对一些潜在的含义进行省略。这正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的障碍。为此,教师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时要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对古诗词形成正确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对李白的《赠汪伦》进行讲解时,要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让学生体会到诗句中抒发的友情。同时,教师也要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自然景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深入感悟李白内心情感世界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国诗词文化中那种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还要对诗词中的特殊表达形式进行解释,例如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教师便需要对“踏歌”进行单独的解释,即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

4.深入探究古诗词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4篇

一、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多了“肢解”,少了整体意境感悟

古诗由于音韵齐整、结构简洁、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这些特点,因而便于朗诵,是一种朗朗上口的语言材料,历来受人欢迎。也正因此,学生学习古诗并非开始于小学阶段,一般的孩子在幼儿阶段便已接触古诗了,背诵古诗被很多家长当作是培养子女的一项具体措施,很多家长把子女会背多少诗当作“教子有方”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孩子是否聪明的一个重要参考。但只需稍微冷静思考,这种古诗学习只是停留在“朗诵”的层面上。当然,限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宜作过深要求。可是,对于古诗创作原意――诗以言志,表现一种意境、境界,这种古诗学习无疑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花费了家长的诸多精力,倾注了家长满腔热情,牺牲了儿童诸多玩耍嬉戏时间,有的还可能是以违背儿童自身意愿为代价,却仅仅得到这种低水平的效果。这样的投入和这样的教育,可谓事与愿违。

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因现今的教学评价体制得不到根本变革,考试仍是主要手段,大多教师还处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水平。教师们不得不将精力放在与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上,如要考默写故要求背诵;要考重点词意故要求个个词语掌握;要考诗句意思故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将其抄下来并背出;要考中心思想故要求死记“表现了什么”“歌颂了什么”,等等。至于龚自珍为什么会写《已亥杂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为什么要倒装,这些不会考的内容,则忽略去教。@样的教学势必带来这样的后果:生吞活剥、肢解诗意。

其实,古诗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最讲究的是在简练的区区几十字中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意境,用司空图的话来说就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很多诗歌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千古传诵,就是因为诗内蕴含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所以学习古诗,仅会背诵诗句,机械地记住意思,而不去考虑寓于实境中的虚境和化为景物的情思,从审美角度看,显然达不到目的。把握诗歌的竟境不仅仅在于感知,主要靠感悟,只有“悟”才能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透过“境”见出“情”,那种要求学生记住什么、背出什么的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领悟到神形兼备、虚实相生的意境的。

这种多了肢解、少了整体意境感悟,只求“是什么”而不顾 “为什么”的古诗教学现状,不能不说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遗憾。

二、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新课改要求小学古诗词教学培养小学生感受古文魅力的能力。小学生年龄尚小,古诗词对他们来说显得比较晦涩难懂,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将古诗词编成故事

听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鉴于小学生不易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古诗所述内容,发挥想象力,将诗歌编于一个小故事内,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古诗内容描述出来。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可编成这样一则故事:唐朝时,有个诗人叫王之涣。有一天傍晚,他去登游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站在楼上,诗人极目远眺。向西看,只见一轮红日已经接近了山头,并且正在逐渐往山后落下去;向东望,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一直向遥远的大海流去。于是便得到了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此时可及时向学生指明诗句中的“白日”“入海流”等词语与所述故事内容的对应处,并简要介绍之所以用“入海流”而不写“流入海”是古诗在用词的对仗、音韵平仄上的要求所致)诗人在楼上看到了这么壮观的景色后想,如果还想看得再远些、看得再多些,就像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要再取得更大成绩,该怎么办呢?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于是他又得了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时须向学生交待“千里目”并不仅指看到的景物,还隐含着事业方面的积极进取)教师以这样的故事将《登鹳鹊楼》一诗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并了解诗句是如何写出来的,然后再根据诗歌进行教学,为学生学习远离生活实际的古诗创造了一个感性的环境,使小学生感受到古诗中隐含的道理和韵味,在这“故事引入”的基础上,再进行“熟读理解”和“品读背诵”这两步教学环节,所花力气不大,学生却学得饶有趣味,远比一开始就“就诗歌进行教学”的效果好得多。

2.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绘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所写对象以图画的形式再现出来,化文字为图像、化抽象为形象,充分利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一心理特点来为古诗这一抽象学习材料的学习服务。画图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去进行;可以在“引入”“讲授”等过程中出现,也可以在学完全诗后作为“巩固”手段而采用。如学完《咏鹅》一诗,我便让学生画一幅简单的彩色画,学生都能在画中表现出“曲项”“向天”“浮”“白”“绿”“红”等词的意思。学生的绘画过程,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的过程,更是一次进行感受美、表现美的审美教育过程。又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我结合自己的介绍、讲述,在黑板进行简笔画:柳树上的黄鹂、青天上的白鹭、窗外可见积雪的西岭、门口停泊着的船只(要注意所用粉笔的颜色必须和诗中所述一致)。此时我的板画首先可让学生感知诗歌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形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在两者的同化中获得成功感,产生愉悦感,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图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首诗以区区28个字容纳了这么多事物,感受到中国古诗巨大的容量,感受到中国古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

3. 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纷呈、气象千万,有不少诗歌内容充满生活气息而富于童趣。在这一类诗歌教学中运用表演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表演法指的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表演动作,充分利用直观动作思维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咏鹅》一诗,所描写的对象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物――鹅,它长而弯的脖子、雪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在水面自由自在游泳的形象为学生所熟悉。在学诗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肢体语言(如向上伸手臂为鹅的脖子;并拢的五指为鹅头;大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微开微合为鹅在唱歌;双手前后轻轻拨动为鹅掌拨水)来表现“曲”“向天歌”“浮”“拨”等动作,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学完后让学生一边念着古诗一边以动作表现,这种操作实践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精神的培养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则是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其效果当然是远远超过死记硬背了。

4.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古诗的特点,运用范读、齐读、串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文合辙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深入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如我在教学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时,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第一、第二、第四句的“晓”“鸟”“少”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我强调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教育。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虽然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留于形式,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下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进行古诗的教学呢?

一、自主感悟,读准诗句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犹如吃饭,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过故人庄》的重点字、词:过、鸡黍、合、轩、圃、桑麻。需要学生自己感情、读准,根据现在含义了解字义和词意。

二、自主理解,画诗意图

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能自主地理解知识,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自主理解问题,发现问题的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自主理解,就是自己已有的知识去体会古诗的妙句,想象古诗的意图。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我们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资料理解古诗的妙句,想象古诗的意图。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杜甫的《客至》时,让自主理解杜甫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古诗的妙句。

三、画演古诗,探究诗意

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究,自学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陆游的《游山西村》时,让学生探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神。

四、讨论交流,体悟情理,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引导学生放宽思维,说自己想说的,不要盲从于书本。事实上课堂的讨论与交流,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具体表现。通过讨论与交流,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当中去,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听取别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在讨论与交流中,共同体会和领悟古诗中的情感和事理,共同品味古诗中绝诗妙句的语言美。

五、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感受意境美、音乐美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曾几的《三衢道中》时,可以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浙江衢州的三衢山,让学生在优美的三衢山情境中,感情朗读,感受意境美、音乐美。

六、改写古诗,体验创新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在新课改要求的贯彻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古诗词阅读教学为例,也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古诗词教学内容在语文课程当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怎样提升小学生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逐成为了渐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一、小学阶段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传统的古诗词阅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枯燥,基本上是以分析古诗词的内容以及中心思想为主,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不断地强调学生对古诗词的运用,而忽视了学生对诗词本身所包含的情感的理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课堂上过多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未让其领会诗词所具备的深刻寓意,即便背的滚瓜烂熟也无益于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因而,现阶段开展古诗词教学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创新教育手段和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诗词当中丰富的情感。

二、小学古诗词实际教学策略

文章结合自身经验并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朗读感受文字之美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内容内有着许多的优美的古诗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筛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导学生多多阅读,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关注度。例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该句便非常具有意境,将大自然的景色巧妙地融入诗句中。且这句诗句表述较为简单易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明白诗句的涵义。当学生将自身的情感放入诗句中时,便能够感受到经过新雨洗礼后美丽的山林之境。再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学习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时,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大声 、反复的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朗读能让学生对诗句的文字之美产生共鸣,更能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帮助学生构建古诗词画面

在古代,诗词是人们表达感情,阐述思想的途径。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诗词本身的涵义,教师应当在解析诗词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诗词所描写的画面,尤其在描绘大自然的美景时,此种方法更加能够发挥其效果。例如,杨万里的小池当中写到“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教师可以为学生描述诗句中呈现的画面,这样一幅宁静的画面便会逐渐浮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泉眼里流出来的清澈细细的泉水缓慢的流着,这样的感觉就好像是泉眼非常珍惜溪水一般,不愿它就此溜走。岸边栽种着很多很多的绿树,水面上全是绿树的影子,看起来也非常像是绿树正在抚摸那一池清水。在水面上,荷叶才刚刚长出来,非常青绿好看,虽然还没有长大,但是蜻蜓已经迫不及待的停在了上面。这是一幅多么美丽雅静的画面,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之景,也能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三)注重古诗词所传递的情感

我国古代大部分的诗词都是在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古诗词,记忆古诗词,教师可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以情感表现非常丰富的《七步诗》为例,曹植虽然在诗中写的是豆茎燃烧自己,煮熟豆子的普通景象,但是更为深层次的含义是其将二者的关系比喻为自己与兄弟的关系,“本是同根深,相煎何太急”一句正是全篇诗词感情的爆发,即表现了自己对当前境况的尴尬与无奈,也表现了自己对骨肉兄弟之间相互残杀的愤怒之情。教师在讲述该诗时,应当结合曹植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同兄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尽可能地将曹植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情感全面的展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也能感受到那种无奈与愤怒之情。如此,学生在学习诗词时便会更加的记忆深刻。

(四)寓意的重点掌握

我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很多充满寓意的诗词。掌握这类诗词既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宽,也能让学生学习到众多的优良品格。例如《竹石》当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便展现了竹子坚韧的品格,即便是在艰难的环境当中也能够茁壮的成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教师通过对诗句寓意的讲解,能够培养小学生在逆境中成长,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

结束语:

我国古诗词浓缩着古人的精神与智慧,其不仅仅在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此外,古诗当中包含着非常多的人生哲理,有助于学生精神品质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古诗词阅读教学工作更应当全面深刻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辉.古诗词现实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10(3).

第7篇

关键词:内蒙古 少数民族预科 应用文写作 职业教育

一、研究现状及背景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内蒙古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 在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促进人才能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新形势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因此,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改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主干课程之一,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担负着汉语补充学习和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双重任务,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社会交际及沟通能力,进而影响高质量的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具备应用文写作技能,它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交际的重要能力,是人们自由生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工具。

目前高职院校预科生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缺少专门针对预科生的应用写作教材,课程设置及讲授方式和高职学生无异,课堂教学方法单调、没有关注到预科生特有的认知思维方式及其母语负迁移对于汉语写作的影响。结果导致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排斥。

更为重要的是,学术领域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国内学者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领域的讨论大都集中于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研究,并没有关注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本文借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写作领域研究成果,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学习汉语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教学现状,改革教学方式,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

本研究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写作教学理论、语言心理学等理论,立足于内蒙古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应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预科生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培养为研究内容,重点解决目前高职院校中,预科生应用写作教学中与高职学生教学模式无区分、无专用教材、教学方法单一、任课教师不关注预科生特有的认知方式、学生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在分析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方式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预科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一)前期调研

首先,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2012级少数民族预科生为样本,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全面调查他们的基本情况,包括教育背景、认知基础、课程设置及应用写作学习心理等。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预科学生认为应用写作课太难学,语言、格式规范性要求极其严格,往往与现实生活难以联系,从而失去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对应用文的写作成绩也不满意。有些学生甚至建议用蒙语授课大家更易接受。对教师而言,因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课时少,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堂活动不易组织,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相对于其他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应用写作课的关注度都比较低。

(二)开展教学实验

针对预科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提出的教改方案和策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并展开行动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教学方式改革,随机抽取四个预科班,两个作为实验班,另两个作为传统教学班。在实验班推行新的、符合预科生认知基础模式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班仍以目前授课方式,即将教学过程分为“介绍写作知识、阅读并讲解范文、提出写作要求、学生模仿写作、作文批阅讲评”这五个环节进行讲授。

1.逆向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采取反传统的逆向思维,将常规教法倒过来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以写促学”“以错促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训练学生使用语言,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请假条、借条、启事等相对简单的文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写作,然后模拟生活现场,从中纠错,再告诉学生正确的写法。

2.合作教学法。合作学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由多名教师同时授课,在课堂内“师师互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师生互动”;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性活动的“生生互动”。合作性学习属于经验语言学习模式,它侧重以群体为主,学习者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弥补自身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并各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能力上的提高。

3.生活情境教学法。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写作教学的任务被局限,学生相对处于被动状态,降低了写作课的效率。如果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情境,如会议现场、丢失物品现场等,对于会议记录及寻物启事的写作应该大有帮助。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进行“生活中的写作”。

4.角色扮演法。预科学生入校年龄一般在十八九岁,爱玩好动,性格单纯,喜欢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快乐的氛围中。课堂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表演欲望,通过自身角色的变化,体会写作材料的有效程度。如对求职材料的写作教学可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分两组,一组扮演求职者,一组扮演招聘者,模拟招聘会现场,从中分析自己求职材料的优劣以及在就业竞争中的成功指数。又如对凭证性条据中借条的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两种角色,借条写得怎么样,能否出借钱物,让学生在实际效果和责任风险中,自己衡量与判断。事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播放学生的情景表演录像,既激发了兴趣又加深了印象。

5.运用多媒体动画教案。从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看,多媒体对写作知识的学习有积极作用。它集视频、图像、声音、文本、动作、色彩等形式为一体,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也便于教师把写作知识转化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能直接感受并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可以达到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直观地领会文体写作知识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班采用诸如以上种种注重生活实际应用性的教授方式,传统教学班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讲授,期末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观察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实验班与传统教学班接受的教学内容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结果差距很大。实验班的接受效果更强,对应用文各个文种掌握牢固,学生明显对应用文写作课很感兴趣,表现为课前已经在期待新鲜的创意。尤其是对于每个文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得很好,相对于传统教学班,期末考试成绩更为理想,不及格率为零。学生并没有因一味热衷课堂活动而影响学习质量。传统教学班因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单一的讲练,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学生对应用文实际运用能力较差,单纯理论不容易记忆,所以,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教学效果仍不明显。以下表1为两组学生学习效果调查,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分析见表2。

调查显示,应用文写作开课一学期后,两组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的兴趣差异很大,实验班有83.67%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很感兴趣,他们表示非常期待应用文写作课的创意教学,喜欢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模拟生活场景式教学,课堂参与率达到89.19%,总体满意率86.70%。而传统教学班因理论讲授较多,练习时间少,实践活动更少,只有51.74%的学生感兴趣,课堂参与率为54.32%,总体满意率为63.91%,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期末考试情况也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实验班考试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教学班。由此得出,对于预科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具体意义:首先,立足、立足民族教育,专门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这一特殊群体,探究符合其心理特点、认知基础的汉语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填补了学术界空白。其次,本研究选择应用文写作进行教学研究,一方面是因为应用文具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和惯用表达,与命题作文相比更适合放在预科生写作学习的初始阶段。另一方面,应用文是交际性很强的文体,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几乎在人们正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文写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工作、交往的重要能力,是人们自由生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工具。而目前学术界针对少数民族预科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旨在提高内蒙古少数预科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及主动性,并使其社会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实际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高职院校少数预科生职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基于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职业技能教学背景,建立汉语基础写作课程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完成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实际教学效果补充、完善教学理论模式这一科研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3

[3]王玉明.高职高专预科汉语写作教学浅析.语言学研究,2008(17)

第8篇

在多种导入的手段当中,音乐导入法是几乎所有导入手法当中最引人入胜的。音乐对于人的感染能力很强。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大多都是用有趣的故事来抒发一定的情感。教师通过理解相关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来完成对课文的引导和阐述,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增添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

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手段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给学生带来一种较强的感染能力。不仅如此,音乐的运用还会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课文中的真情实感。

小学生还处在容易被故事情节的趣味性所吸引的年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小学生所喜欢的故事来导入教学内容。通过选取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有趣故事,在课堂开始前进行讲述,可以让学生很快地专注到教学内容的学习当中,并且对于故事情节所引发的教学内容更有兴趣去学习。这样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辅助手段,例如,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讲故事,让学生对于课文的关注力度更加集中,也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也常常运用图像导入的手法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导入。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或者采用教学挂件来完成图像导入工作。前者由于其优秀的文字和图像的组合能力已经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后者则是在方便性上更胜一筹。

第9篇

因此,构建小学课堂有效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智力、情感以及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理念最早源于20世纪上半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影响教学效能的运动,并受到世界各国关于教学效能的关注,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有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系统性的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满足社会或个人对教育价值需求的活动。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提出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使小学生的行为、认知及情感等全面参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智力、情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是起着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此外,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要注重教学教育效能,实现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情操,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转化适宜小学生理解的课堂表达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弱,如果小学语文课堂采用成人的教学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小学生就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教师所讲的课文,使小学生逐渐厌学,甚至弃学。小学生通常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能将小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中,使小学生深刻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在故事中能有效学习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教学,转化成适宜小学生理解的课堂表达方式,使小学生能理解课堂中教师所讲的课文,并且喜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点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