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时间:2023-07-20 16:25:16

导语:在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导学案”;课前;课堂;“导学案”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95-01

传统的教学与新课改相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为主的课堂,值得每一个教师探讨。

下面,以高中必修一的《常见物质的检验》为例,谈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的几点体会,与同行们交流。

一、“预习学案”――课前自主预习的“抓手”

自主先学,首先体现在课前的预习。自主先学的有效性,核心在于教师的“预习学案”的设计。

为了使“预习学案”,有助于学生的乐学、乐于探究、主动学习,“预习学案”既要体现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重问题的设计,以提纲的形式而设计,利于学生“提纲挈领”预习,课前对知识了如指掌,并且,导学案的设计,应突出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以确保学生产生“乐学”的欲望。

如《常见物质的检验》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预习学案:

1、学前想一想,旧知是新知的依托

(1)氧气的检验方法:将_____插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____,则证明该气体是____;

(2)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如果_____,则证明已满;

2、读后填一填,把握本节知识主干

A、常见离子的检验

(1)NH4+的检验

试剂_____;现象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2)Cl-的检验

试剂_____;现象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3)SO42-的检验

试剂_____;现象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B、焰色反应

(1)______是焰色反应;

(2)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颜色:Na____、K_____、Cu____

C、现代化学分析测试元素

(1)用_____测定物质中含有C、H、O、N、S、Cl等;

(2)用_____确定物质是否含有某些原子团;

(3)用_____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等。

二、课堂“导学案”――课堂有效教学的“依托”

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教师心中有“教材”,按部就班从头至尾讲一遍的做法,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剥夺了学生探究、研究学习的自,剥夺思考、创新的权利,学生的素质难以提升。

新课标倡导教师的“导学行为”的变化,走出讲授的方式,转变为精心设计问题或者活动,巧设妙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实现“乐学”的转变。而“课堂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要依托,否则,容易出现“信马由缰”的不良现象。《常见物质的检验》的导学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A、知识先导

1、离子检验的方法分类:

(1)生成沉淀;

(2)生成气体;

(3)显示特殊颜色;

(4)焰色反应。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H+:___、___、____;

(2)K+:焰色反应火焰呈___色;

(3)Na+:焰色反应火焰呈___色;

……

3、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Cl-,遇硝酸银产生不溶于硝酸的____;

(2)SO42-, ,有____沉淀生成;

……

B、实验设计

如果说知识先导,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那么,针对知识点设计“即学即练”的习题,可以起到巩固新知识、强化新知识之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而灵活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实现“学以致用”。

C、巧合问题,注重问题的探究

教师在导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培养实践、实验、探究知识的能力。

如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固体――Na2SO4和NH4Cl,你如何鉴别出Na2SO4和NH4Cl?实验的方法有多个,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三个实验,简单叙述操作过程、实验显现和结论。

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而完成。并且,这个实验的操作前,教师的引导也很关键,如方法一:根据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而设计实验证明;方法二:根据NH4Cl与碱共热产生的气体而鉴别;方法三:根据Na2SO4遇可溶性钡盐产生白色沉淀而鉴别……这样的方法的提示,为学生设计实验、实验的操作等提供方法的指导。

“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是目前“学讲计划”下的必然产物,导学案,不同于教学案,导学案,以突出“导学”为主,兼顾“导”和“学”。“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预习学案和课堂导学的不同和衔接,让二者彼此遥相辉映,预习提纲服务于课堂导学提纲,课堂导学提纲基于也高于预习提纲,教学中,再兼顾“导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便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 刘同萍.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5).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化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032-01

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应联系当代科技、社会的发展现状,重视学生经验的积累和兴趣的培养,从而满足他们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情境化教学非常必要。

1 高中化学课堂情境化教学的具体形式

高中化学课堂情境化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问题情境,即在学生求知心理与教材内容之间营造出一种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索。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认识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科学的思维模式。其次是事实情境,即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与所学化学内容有关的现象、经验、故事和热点问题等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主动思考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再次是实验情境,即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直观、生动、真实且富有启发意义的情境,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进步。最后是模拟情境,即根据化学学习对象的特征,通过拟人化的方法来模拟出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融入到化学学习中去,如卡通图片、模型和流程图示等都是模拟情境的一种。

2 高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的途径探析

2.1 结合社会与生活实际组织情境教学

一方面,化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涉及到化学知识的应用,立足于生活实际来创设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化学知识,化学和社会生产、环境发展以及生命进化等多个科学问题联系紧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实际问题,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现代社会关注的温室效应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认识到所学化学知识与人类的实际发展息息相关。

2.2 运用化学实验和问题来开展情境教学

科学的教学情境通常和实际问题有所关联,运用化学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探究、理解、讨论以及问题解决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在化学学习内容以及化学发展史中,有着丰富的问题素材供教师选择,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中,模拟化学家科学探索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有效而真实的问题情境。同时,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相比枯燥的化学知识来说,形式多样、内容有趣,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设出富有实践性、情感性和真实性的教学情境。

2.3 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实施情境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能将优美的声音、清晰的文字和生动的图像直观的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抛开一些次要的、表面的因素,将最重要的、内在的、本质的要素展现出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实施情景教学,是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教师在讲授两种物质的反应时,可以利用网上的图片资源和文字资源,通过flas的演示,向学生形象而直观地展示物质反应前的颜色、状态以及它们结合反应后所生成新物质的颜色、状态等,从而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和深入的理解所学化学知识。

3 高中化学课堂情景化教学例析

本文以物质组成成分的检验为例,来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

教学内容:有固体混合物,可能是KNO3、CaCO3、BaCl2以及Al2(SO4)3中的几种或者一种组成,请利用实验来检验该混合物的具体成分。

实验仪器和试剂:BaCl2与Al2(SO4)3的混合物;Al2(SO4)3与CaCO3、BaCl2的混合物;KNO3与BaCl2的混合物;Al2(SO4)3与

CaCO3的混合物以及Al2(SO4)3与KNO3的混合物。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物质组成检验的常规过程,并学会利用实验现象来进行化学推理。

首先,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境,组织他们讨论本节课的实验任务并确定实验方案: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该混合物可能含有的物质都会出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实验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蒸馏水来制成溶液?如果制作溶液,这些物质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以后,会按照讨论意见,确定一到两个较为合理的方案来进行实施。其次,在实验开始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探究情境,让学生亲自开展实验,增强所学内容的趣味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并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最终学会独立思考。最后,在实验结束后,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最后公布该混合物正确的物质组成,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各自的实验过程,并总结归纳出物质检验的常规顺序,提出利用离子特征反应来开展离子检验需要关注的问题。这样的情境教学,能为学生创造足够的交流空间和良好的交流氛围,让他们体验化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实验、思考、观察、讨论和交流中,提升综合能力。

第3篇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化学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普通高中学生化学学业基础会考是考核学生化学学习能否达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的内容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命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使绝大多数认真学习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考试目标要求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下列四个层次。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了低层次的要求。

A: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即识别“是什么”)

B: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即明确“是什么”)

C: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即懂得“为什么”)

D: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即能够“综合应用”)

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应用”三个由低到高水平层次的要求。技能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纸笔测验和实验操作考查进行考核。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相关的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渗透到“考试内容”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

四、考试内容

化学1

主题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备注

1

 

1.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

3.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

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 化学变化的本质 

6.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7.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8.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

等方法

9.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

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A

A

 

A

 

B

B

B

 

B

 

 

 

B

 

A

 

 

 

 

 

 

关注现代化学发展的新成就

 

 

 

 

 

了解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

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化学科学研究的作用

    能说出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化学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化学在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懂得赞赏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

 

1.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物质的检验(Cl-、Ag+、SO42-、CO32-等离子)

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实验安全与实验工作习惯     

 

 

 

6.实验能力

 

 

7.实验方法

B

 

B

 

B

B

B

 

 

 

B

 

 

A

 

 

    有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初步学会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初步学会过滤、蒸发等方法

    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

具有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常见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会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学习化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

 

1.物质的分类

 

 

 

2.胶体

 

 

3.钠的物理性质

4.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的反

应)

5.钠的重要化合物

过氧化钠(颜色、状态)

碳酸钠(物理性质、与酸的反应、热稳定性、用途)

碳酸氢钠(物理性质、与酸的反应、热稳定性、用途)

6.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7.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

8.铝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氧化铁、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9.铝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铝(两性氧化物;与强酸、强碱的反应)

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与强酸、强碱的反应)

10.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1.铁的化学性质(与氯气的反应)

12.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相互转化

13.铜的物理性质

14.合金材料(铝合金、铁合金、铜合金)

15.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1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7.离子反应

 

 

 

18.氧化还原反应

 

 

 

19.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0.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铁、铜、钠、氢气、水、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

21.次氯酸的漂白性

22.溴和碘(颜色,状态,在水、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性,氧化性强弱比较)

23.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氢

气的反应)

24.氮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颜色、

状态、气味;二氧化氮与水的

反应)

氨(物理性质、与水、氯化氢、

氧气的反应)

铵盐(受热分解、与碱反应)

硝酸(浓硝酸与铜、木炭的反

应;分解反应;使铁、铝钝化;

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25.硫(颜色、状态、用途、与氧

气反应)

26.硫的重要化合物

二氧化硫(颜色、状态、气味、

溶解性;与氧气、水的反应)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浓硫酸(与铜、木炭的反应、

使铁、铝钝化)

27.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28.硅的物理性质

29.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与氧化

钙、氢氧化钠溶液、焦炭的反

应)

30.硅酸盐(玻璃、水泥和陶瓷)

 

B

 

 

 

A

 

 

B

B

 

 

A

B

 

B

 

A

B

 

 B

 

 

B

 

B

 

B

B

B

B

A

 

A

 

 

A

B

 

 

 

B

 

 

 

B

B

 

 

B

A

 

 

B

 

 

B

 

 

B

 

B

B

 

 

A

 

 

B

 

B

B

 

A

A

B

 

 

A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常见化学反应分类(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还原和非氧化还原;离子反应)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别溶液、胶体和浊液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能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可溶性正盐的电离方程式

 

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有难溶性物质、气体、水生成),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能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能判断氧化剂、还原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氮氧化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了解铵态氮肥

认识氨氧化法生产硝酸的反应原理

 

 

 

 

了解二氧化硫气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认识由SO2生产硫酸的反应原理

 

 

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知道二氧化硅可以制造光导纤维

 

 

了解玻璃、水泥和陶瓷等硅酸盐产品的用途

化学2

主题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备注

1

 

1.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

知识

3.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4.元素周期律

 

5.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6.周期和族

7.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8.化学键

9.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10.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

特征

12.同分异构现象

A

B

 

B

B

 

A

B

A

 

 

A

A

B

B

 

A

 

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能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

 

 

知道碱金属、ⅦA族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感受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了解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

能以丁烷为例说明同分异构现象

2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原电池

 

5.电池的应用

 

6.化学反应速率

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的性质、浓度、接触面积;反应的温度、压强;催化剂)

8.可逆反应

9.化学平衡

A

 

A

B

 

A

 

A

 

A

A

 

 

A

A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知道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

 

1.烃、烷烃

2.甲烷的化学性质(燃烧、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3.乙烯的结构

4.乙烯的化学性质(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溴的加成反应)

5.苯的结构

6.苯的性质(燃烧、与硝酸的取代反应)

7.石油炼制(分馏、裂化、裂解)

8.煤的干馏

9.乙醇的结构

10.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1.乙酸的结构

12.乙酸的化学性质(酸性、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13.酯和油脂(酯、油脂的组成和油脂的水解反应)

14.糖类 [组成、分类(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15.葡萄糖的性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16.蛋白质的组成(组成元素、氨基酸)

17.蛋白质的性质[在某些浓盐溶液中的析出、变性(凝聚或聚沉)]

18.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

 

19.乙烯、氯乙烯的加聚反应

 

20.海水的综合利用(晒盐,氯、溴、镁的提取)

 

 

21.酸雨的防治

 

22.绿色化学

A

B

 

A

B

 

A

B

 

A

A

A

B

 

A

B

 

A

 

A

 

A

 

A

 

A

 

A

 

 

A

 

B

 

 

 

A

 

A

 

 

 

 

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糖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认识聚乙烯、聚氯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能以海水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方法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能以酸雨的防治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知道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化学与生活

主题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备注

1

 

 

 

1.食品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2.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3.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特点(蛋白质的盐析、变性、水解)

 

4.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5.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6.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7.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8.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9.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着色剂、膨松剂(疏松剂)]的组成和作用

10.膨松剂:NaHCO3的性质

11.某些药物(胃舒平、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A

 

A

B

 

 

A

 

 

B

 

 

B

B

A

 

A

 

 

B

B

    知道食品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知道人体共有八种必需氨基酸,知道哪些常见食品中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

知道常见的几种人体必需维生素及其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了解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知道维生素C的还原性

知道常见的几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及其主要来源和摄入途径,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知道淀粉、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在人体中消化和吸收的某些反应

知道防腐剂、着色剂、膨松剂(疏松剂)的合理使用

 

 

知道安全用药常识和医疗保健的重要性

2

 

 

1.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2.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

3.金属和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4.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5.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铁、铜的化学腐蚀;铁的电化学腐蚀)

6.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

7.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8.生活中常见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A

 

A

 

A

A

A

 

A

A

 

A

 

    知道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化学在发展生活用材料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居室装修材料可能对居住环境造成的影响

   

 

 

 

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知道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3

 

1.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2.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3.大气主要污染物

4.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5.主要的居室空气污染物

 

6.“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7.废水处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B

A

 

A

A

 

A

 

A

 

A

 

 

 

 

 

 

 

 

了解甲醛、一氧化碳、苯等主要居室空气污染物对人体能产生危害

知道“白色污染”,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知道防治土壤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能举例说明废水处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说明: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本内容标准时,还参考了我省应届学生使用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即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化学与生活》等相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考试形式

普通高中学生化学学业基础会考采取闭卷、纸笔测试方式进行。对化学实验技能部分另以实验考核的方式进行。

六、试卷难度

容易题(难度值0.80以上) 约80%

中等难题(难度值0.60~0.80) 约10%

稍难题(难度值0.40~0.60) 约10%

全卷难度值约为0.80~0.85

七、试卷结构

1.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模块知识内容比例

化学1 约40%

化学2 约40%

化学与生活 约20%

4. 试题知识内容比例

(1)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约30%

其中:化学概念、理论 约22%

化学计算 约8%

(2)元素化合物知识 约50%

其中: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约36%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约14%

(3)化学实验 约20%

5.试题题型比例

(1)选择题 (共22小题) 44%

(2)非选择题 (约11小题) 56%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361-01

很多学生认为高中化学比较的枯燥和无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给激发出来;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展开学习活动,解决问题。

一、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激发出来;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感受,对学生探究性进行强化,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大力发展,来对学生创造能力有效培养;化学知识紧密联系着日常生活,因此情境的创设,就需要有效融合学生生活,借助于常见的化学事实或者生动的自然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产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铁和铁的化合物”讲解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相信大家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苹果削皮之后,放置一段时间颜色会发生改变,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感觉比较的疑惑,虽然经常遇到,但是却不明白其中道理,产生探究和学习的欲望;这个时候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在溶液中,Fe2+和Fe3+分别呈现出什么颜色?它们的化学性质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明白空气的氧气会氧化苹果中的二价铁离子,有黄色的三价铁离子形成,这样削皮后的苹果就发生了变色问题;而苹果汁为什么不会变颜色呢?因为将维生素等还原剂给掺加了进来。这些问题紧密联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们充分重视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来有效解决。

二、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角度来讲,要充分结合学习内容和学习人员的经验以及自然情境,这样方可以迁移所学习的知识;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学生们方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解决。而这些情境的设计,也可以将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给激发出来,主动投入到化学知识学习当中。

以近些年来的某一个新闻为例,某河段出现了6个铁皮水桶,里面装满了金属钠,三个发生爆炸,三个被打捞出来;将桶的盖子打开之后,有白烟冒出,并且与桶内物质发生接触,会有疼痛感产生,而消防队员则是用煤油来浸泡打捞上来的铁桶。结合这个新闻,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铁桶中装满了金属钠,为什么不会下沉?为什么铁桶在水里漂浮也会发生爆炸?而消防队员为什么会用煤油来浸泡打捞上来的铁桶?将盖子打开之后,为什么会冒出白烟?而与桶内物质发生接触,为什么会有剧烈的疼痛感产生?

在这些问题下,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全班已经形成了探究心理氛围;在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找出问题答案;学习了本章节的内容之后,部分学生发挥创造精神,还设计了其他一些新颖的实验,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方可以主动探究,并且快乐学习。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将学生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如化学故事、卡通图片等。那么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就可以借助于生动的故事来实现。以“维生素”方面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冷藏设备是没有的,那么远洋轮船上的船员吃的食物都是面包、饼干、咸肉等,在船上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在航海过程中,经常会生病,如脸色暗黑、牙龈渗血等,甚至还会葬送生命。而在一个荒岛上,船员们为了充饥,吃了一些红红绿绿的野果;过了几天出现了奇迹,这些船员居然康复了。学生们知道船员们得了什么病?为什么野果可以治疗这些病呢?

通过这些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们十分好奇野果,这个时候加以引导,了解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得到了激发,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综上所述,将问题情境创设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在具体实践中,要 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策略来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情境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刘海英.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2(10):123-125.

第5篇

知识使人愚蠢,知识会使人们的敏感度迟钝。知识会填塞他们、会变成他们身上的重担、会强化他们的自我,却不会给他们光明、不会为他们指出道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1常见物质的颜色

1、有色气体单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O3(淡蓝色)

2、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黑色粉末)

3、无色气体单质:N2、O2、H2、希有气体单质

4、有色气体化合物:NO2

5、黄色固体:S、FeS2(愚人金,金黄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见的黑色粉末为MnO2和C)

7、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

8、蓝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矾或蓝矾)化学式:

9、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矾)化学式:

10、紫黑色固体:KMnO4、碘单质。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离子(溶液)Cu2+(浓溶液为绿色,稀溶液为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Fe(SCN)2+(血红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S、AgBr、AgI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2化学的基本守恒关系

质量守恒:

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化合价守恒:

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

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电子守恒:

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能量守恒:

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

电荷守恒:

①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②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正负电荷数值相等,符号相同。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3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4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

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 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5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第6篇

【关 键 词】 学习方法;化学;高中

高一新生,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会普遍感觉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是理科,如化学,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内容庞杂多而且深、难度大。在做习题或实验时,常常感到茫然而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之初中时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初高中学科之间的知识过渡问题,对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和方法认识掌握得不足。那么,如何做好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的过渡呢?在此,我依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过渡的建议。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差别

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科研方面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只要求学生认识表面现象及结果即可。而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既掌握所学知识的内部联系,还要学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差别

进入高一,化学首先学习物质的量,打破了过去以质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体系,介绍了阿佛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要求学生尽快掌握五个新概念和四个基本公式,掌握关于他们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懂和不适应,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良好习惯

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要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①课前自主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②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踊跃参加课堂精彩展示,提高听课效率;③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筛选试卷,收集经典好题以及建立错题本。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④在总结归纳中要做好评价,查缺补漏,坚决做到日清周结。

(二)要科学地阅读教材和用好资料书

新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学科特点、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课前阅读能把握好重点方能提高听课效率,课上阅读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思考问题,发现疑点,展示其特长,减少惰性,减少两极分化,高三第一轮复习时,老师经常讲回归课本就是这个道理。课后充分利用资料书,可以及时弥补课堂上因疏忽等原因而产生的疑惑,并使已有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安排阅读应抓住时机,应本着阅读后能解决问题,能再提出新问题,再阅读再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阅读仔细推敲,全面准确地领会知识的内涵,明确联系,掌握规律,使知识成块、成串,逐步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三)课上注意学习化学方法,课下注意搞好复结

高一新教材以化学基本理论开始,指导学生认识概念的涵义,理解概念的本质,明确概念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重视概念的运用和迁移,促使概念系统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指导学生采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找出知识的共性、差异性及递变规律。如卤族元素要善于从代表物――Cl2出发,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递变性、特殊性,做到掌握基础,举一反三。高一新生常出现“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知识不系统,知识点不到位,方法不灵活等,为了避免上述现象,要经常复习。首先,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又如化学计算题也可将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集中在一起,体会其适用范围和运用等。

(四)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

初中学生只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能力,其他各方面的方法和能力还未形成,新教材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一方面,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请同学们多参加实验活动,这样,可以给自己创造一片广阔的天地,多动手、勤动脑,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开发内在的潜力。另一方面,要能从实验中去除干扰,归纳提炼出自己所要的结论,并能用比较准确规范的语言运用化学理论,描述或解释实验结论。

总之,有了良好的方法,再坚持配合有效的练习,就一定能实现化学学习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龚荫樵,阳光. 实用高中化学学习方法[M]. 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第7篇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改;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133-0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讨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的过程。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化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希望能给同行以参考借鉴。

一、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化学教材资源

化学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国家颁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我们使用的化学教材是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课程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进行的具体化、系统化的材料。所以化学教师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要处理好化学教材和化学课程标准的关系,深入研究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高中化学教材为载体,努力挖掘教材中能够探究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中已有的化学知识。例如,对于教材中铝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过去主要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和性质,但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就要注重从科学领域全方位地引导学生跨学科、综合性地进行探究。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探究无处不在的铝及其化合物”,“厨房中的化学——探究铝的物理性质”,“用多媒体观看高铁铁轨的无缝焊接——探究铝的化学性质”,“黏土中的白银——探究铝的制备”,“银粉漆的主要成分——探究铝的用途”,“璀璨的宝石——探究铝的氧化物”,“掬我以甘泉——探究氢氧化铝的净水原理”。由此可见,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知识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不再以单纯的化学知识呈现给学生,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中可以供学生们探究的知识点设计为探究性的问题,以探究性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挖掘隐含于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素材来创设问题,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多角度的训练,帮助学生学好科学探究必备的基础知识,既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兴趣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原始动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实验法。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疑法。“学则需疑”,在化学课堂上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达到开展有效教学的目的。

3.竞争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竞争,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化学方程式的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课外活动的方法。通过举办化学讲座,开展化学课外实验,制作模型、教具,写化学墙报等,让学生感觉所学知识的有理,有趣。这些活动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大多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或者是早有现成的结论,但是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则是新鲜的,当他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和科学家当时遇到这些问题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化学教师把探究问题周围的环境设计得越逼真,越接近科学家当时探索的环境和过程,学生们在心理上探究的欲望就越强烈,探究的动机就越大,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大,化学课堂也就越有效。例如,在学习“盐类的分解”的时候,首先可以提供一个实验情景:用PH试纸检验相同浓度NaCL、NH4CL、CH3COONa三种溶液的PH,然后引导学生观察PH试纸颜色的变化并提问,也就是设置问题情景: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度,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阅读教材,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的知识,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氯化铝、硫酸铝两种溶液分别加热蒸发至干,所得固体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这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后,理解水的分解原理就可以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是运用水分解原理来解决问题,需要学生进一步探究思考,跳起来“摘桃子”,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探究,教学的实效性就显而易见了。

四、结论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教学过程,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在实践中多思考,多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马秀芳.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J].林区教学,2010,(4).

[2]王林法.中学化学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0,(17).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105-02

化学知识渗透在我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涉及的化学元素、符号及方程式较多,导致学生在理解及记忆上感觉比较困难,再加之化学学习比较枯燥,进而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及信心。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策略,从生活现象入手,解释化学知识和导入新知识,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问题,实现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让化学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化,帮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从而爱上化学、学会化学、运用化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从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在高中化学中,将课堂新知识与生活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由此及彼,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化学现象及性质,进而引出学习的课题,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不会让学生仅仅是对抽象的概念及规律进行死记硬背,了解生活现象及背后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涉及丰富的微量元素,而碘元素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比较常见的含碘元素的就是碘盐,也是平常摄取碘元素的主要来源,在炒菜时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炒菜时,碘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KIO3,由于I元素具有不稳定性,盐放早了,KIO3受热会分解,可能会造成维生素的流失,所以在菜炒好之后再放盐,可以降低KIO3的分解。由此可见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让我们深刻了解到碘元素遇热不稳定分解的性质,也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了炒菜放盐的时机,同时也引出了对碘元素新课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听着有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化学学习中。

二、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主动性

(一)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因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比较熟悉的生活事物就是很好的教学活动素材。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探讨知识和发现知识。例如,在学习“铁与铁的化合物”内容时,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土豆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表面就会变色?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但是市场上销售的苹果汁却是色泽鲜艳呢?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很少会有学生去深入探究,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述生活现象设计问题情境,在给予适当的提示之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在溶液中分别呈现什么颜色?具有哪些化学性质?然后再探讨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是加入了还原剂的原因,才能保持其色泽。通过这种类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倍感亲切,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化学知识,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利用热点新闻、电视广告等创设问题情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新闻、电视广告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只要我们仔细挖掘,并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课堂上学的化学知识和社会密切地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加了化学学科的人文性和形象感,从而让化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例如,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雾霾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酸雨腐蚀建筑及农作物等,而其中,酸雨现象和全球变暖问题,可以充分结合高中化学中的C与S元素来进行讲解,C+O2=CO2,S+O2=SO2,于是,笔者首先通过一段环境问题的微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哪些现象的发生与化学知识有关?其原理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相同化学反应原理的现象呢?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进行改善呢?这样结合新闻进行化学学习,可以锻炼学生从理论的角度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同时还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环境保护中,强化了学生知识的应用性。

(三)利用生活化实验创设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非常大。选择与日常生活中联系紧密的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且积极地参与进来。例如,在学习氧化钠的性质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都知道水可以用来灭火?但水是否可以生火呢?有没有同学见过呢?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种与生活常理相违背的话题给吸引住,于是,笔者开始为学生演示用水是否可以生火的实验。首先取适量的氧化钠,然后利用疏松的棉花将其紧紧包裹住,并放置在石棉网上,接着在棉花团上滴了少量的水,这时,棉花团立刻燃烧起来。这样无须教师的引导,学生都被这个新奇的小实验给吸引住了,并思考怎么会燃烧呢?议论纷纷,都急切地想知道答案,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及现象,开展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地对接起来,进而消除对化学学习的畏难感,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化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回归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回归生活,就是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最佳途径之一。布置生活化的化学作业,不仅能一改以往单一、枯燥的习题练习,还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并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化学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例如,在学习CaCO3的溶解原理时,我们发现日常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利用清水是难以洗干净的,但利用醋来洗就能达到很好的去垢效果。这一生活现象就说明了CaCO3难溶于水的性质,但遇酸就會发生化学反应,而食醋中含有酸性物质,用醋来清洗水壶就能去掉水壶中的水垢了。那么,在学习完这节内容后,让学生回家帮助家人快速地清除水壶中的水垢,而这一操作过程,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了CaCO3遇酸分解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CaCO3的认知和理解。又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建立微型实验室,可以利用家中的装修材料、食品添加剂、日化产品、调味品等作为化学药剂,而一些比较常见的物品如塑料吸管、易拉罐、可乐瓶等可以作为化学仪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这个过程能让学生研究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化学问题,感受到化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将高中化学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实生活引入新知,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能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真实体验的环境,将化学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化学知识,同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1) 

[2]黄亚伟.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5(1)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082-02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化学是一门在生活中运用很广泛的重要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内容中都蕴藏着大量的化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把教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把化学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学生感知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一 开展生活化的情境教学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教师在课前要注意收集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化学情景资料,设计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学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理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如在学习运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时,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小明家要装修房子,请大家帮他采购材料。学生们纷纷提议:安装门需用使用木质材料和金属材料、安装窗户会用到玻璃和金属合金……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完成接下来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初步的认识,轻松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还可选取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通过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并理解化学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买的漂亮草帽没用多久就发黄了?自来水为什么有时会出现白色浑浊?草木灰能洗去手上的油脂,是什么原因呢?此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选取日常生活素材进行实验,如“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自制肥皂”“研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时发生了中毒事故。这是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果2种清洁用品混合后,产生了黄绿色的氯气。氯气是怎样产生的呢?接着教师顺理成章地沿着原理分析,探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通过生活化的实验,可以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好化学。

二 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

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有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是枯燥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鉴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往往能够引发其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从中挖掘出可用的生活化教学元素,通过提炼为教学所用,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让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来促进知识的消化和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臭氧时,教师可引入雷雨天气过后,空气变得清新的现象,解释臭氧的形成过程:雷雨天出现闪电,空气中的一些氧气变成了臭氧,而臭氧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从而使得空气变得清新。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对臭氧的性质、作用有了实质性的了解。在教学有机化学基础乙醇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白酒,引导学生思考白酒的成分是什么,然后进入学习乙醇相关知识的状态中,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食盐(氯化钠)这种化学物质时,教学中可引入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盐水对新买的瓷碗进行水煮不容易破裂?为什么用盐搓洗鸡鸭鱼肉以及动物内脏可以去除腥臭味?为什么用盐水浸泡衣物能减少褪色现象?为什么说把浓盐水喷洒在木炭上既能节碳又能减少浓烟?通过生活中一些妙招与小常识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时,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诸多实例,如:棉花、羊毛、蚕丝、橡胶等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合成高分子材料,开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生活化教学。在学习乙醇乙酸这一课时,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厨房里的油污可用什么去除?并让有兴趣的学生尝试在家里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加深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活学活用化学知识。

三 渗透社会热点进行教学

化学作为一门在不断发展的学科,成果层出不穷。作为化学教师要密切关注化学热点,了解最新的化学动态和化学成果,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在学习食品添加剂这一课时,教师可结合违规甚至违法使用添加剂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教学,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唯利是图的商人违法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和发色剂,非常容易变成亚硝胺,造成人类肝脏细胞的DNA突变,具有一定的致癌特性。甲醛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塑料以及人造纤维的原料,它们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残留的未参与反应的甲醛,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现在很多装修的房子一般都会甲醛超标。在教学居室污染物时,可让学生讨论甲醛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减小甲醛的危害。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外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走在大街小巷不难发现,染发特别是染彩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教学染发剂时,通过与学生讨论染发剂的危害,让学生明白染发剂中多含铅和对苯二胺,苯化合物有强致癌作用,容易引起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教师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通过化学的形式展开,学生既能学到知识点又能学会以化学的角度看事情,还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的教学作用。

四 拓展课外教学活动,加强生活体验

课堂教学是高中化学的主阵地,但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时,除了要以教材知识为基础进行知识的讲解外,还应当适当地拓展课外内容,给学生创造进行实践活动或者课外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动手操作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或者让学生选择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试着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等,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如学习环境保护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的成分,对自然界的污染情况以及如何防治进行思考。另外,也可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工厂,了解污染物处理和工业产品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了解化学知识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励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学完垃圾资源化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社会小调查,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这种学习形式,感受化学科学的应用价值和独特魅力,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环保意识以及卫生意识。教学卤族元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一些氧化性,可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牙膏清洁白色的鞋子,观察会有怎样的现象,使学生理解与体会到牙膏中含有微量的氟元素,因此能够进行氧化还原,起到一定的漂白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不同品牌的消毒剂的成分和功效,并进行一定的比较,然后写一个调查报告,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一些化学小实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摄影冲胶卷、化学小制作。学习化学能与电能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在课下制作水果电池。在讲解皂化反应时,让学生在实验室自己设计,然后自己动手做一块有颜色、形状、香味的肥皂。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考,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五 结束语

总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当中去搜集信息,善于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学会使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有效地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娟.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