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

时间:2023-07-20 16:25:18

导语: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应用

0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国内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医疗领域也不例外,数字信息化技术常常被应用在医院的档案及人事管理方面,使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变的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效率,减少了医院在此方面的时间消耗,为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1]。本文就医院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时候对数字化信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指出当下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1现阶段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情况

1.1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医院内的人事档案内会记录医院内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情况,如学历、工作情况、擅长领域、当下职位、个人性格、家庭住址、年龄姓名以及在职期间的各种奖励与处罚等信息,是医院了解院内职工的重要途径[2]。以往在对这些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医院内所有员工的资料都需要进行手工抄写、记录。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且还存在很大的差错风险,长时间的抄写很容易出现抄写错误的现象,一旦抄写错误,在想进行修改也非常困难,耗时又费力,并且在后期进行查找时还不方便,很难快速的找到医院工作人员的个人档案,需要长时间的翻查,极其符合医院的规范化管理。而数字化信息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的出现,则有效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出现,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变的更加高效,更加规范,为今后的医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4]。

1.2人事档案管理资料的利用率较低。大多数医院都不重视院内职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保管,但却没有将其充分的利用,另外,纸质的人事档案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占用大量的医院空间,使医院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量大幅提高。

1.3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5]。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医院在对其自身人事档案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都没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与系统,尤其是院内的临床科室,其基础设施更加落后,信息基础也极不稳定,难以跟随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手工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是限制医院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绊脚石。

2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发展中的应用

2.1提高医院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医院应当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保持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提升相关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与数字化管理意识,打造一个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号召全院所有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发挥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6-7]。

2.2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医院再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数据化信息档案形式的重视程度,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实现对医院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8]。

2.3创新医院服务模式。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来说,对档案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是其主要目的。医院在对自身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不断完善档案资料的数据信息,对一些非保密档案实施透明化、公开化、共享化管理[9]。

2.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要想使医院的人事档案得到更加规范的管理,就必须要选择高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此外,还需要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心,确保其能够掌握最先进、最科学的电脑操控技术,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质量。

3数字化信息给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优越性

3.1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档案能够有效提高录入效率,便于后期的查找与更新,有效防止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出错现象,大幅提高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2信息储存更全面。数字化信息档案记录方式不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只需一台计算机设备即可,且储存空间很大,可以储存各个方面的信息。

3.3促进医院考核的公平公正性。纸质档案在查阅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在医院进行考核查阅工作人员的个人资料时,往往都会一带而过,不会在审阅上投入大量时间,因此很难确保考核的公正性,而信息化档案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考核人员可以快速找到被考核者的档案资料,减少了在查找资料时的时间浪费,有充足的时间去查看被考核者的档案资料,从而间接的提升了考核的公正性[10-11]。

3.4信息提取更加快速。以往纸质的人事档案资料在查找的时候非常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找到需要的档案,且还存在一定的丢失风险。而数字化信息档案在查找的时候则不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只需要点击查找就能够显示出需要的档案资料。

4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安全防范对策

4.1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虽然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能够使医院更快速、更高效的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不过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如今,随着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快速发展,不发黑客与病毒也变的越来越猖獗,给档案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安全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防止黑客与病毒的侵袭[12]。

4.2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想使数字化信息档案管理变得更加安全,更加规范,相关部门一定要在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与稳定。可实行数字档案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包干到人,责任明确;并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体系。

4.3使用安全性技术手段。首先,需要确保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合理性,避免因硬件建设不合理而导致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其次,需要引用现代化先进的加密技术对保密档案进行加密处理,并对加密技术进行不断地维护与升级,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防止黑客及病毒的非法入侵。

5结论

总而言之,医院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利用好数字化信息档案管理方式,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推动医院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更加高效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梁华.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6):71.

[2]官瑞霞,李冬盎.浅议数字化信息应用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70-71.

[3]张清云.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7,(04):276-277.

[4]胡玉娥.浅谈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07):689-690.

[5]马宏凌.人事档案信息在医院人才管理中的应用[J].兰台世界,2011:89.

[6]雷蕾.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学家,2013,(8):364.

[7]胡玉娥.浅谈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7):91-92.

[8]黄莉.浅谈人事档案信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9):160.

[9]王艳丽.试论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J].经济管理:全文版:00166-00166.

[10]赵海龙.试论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J].信息记录材料,2018,(2):238-239.

第2篇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日益丰富的工作实践表明,虽然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人事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的最大问题。实现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这样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所依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较快。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得以正常运行来源于所依赖的与之相匹配的相关设备、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等,这也是人事档案数字化信息在读出和检索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日新月异,计算机升级速度不断更新,从而致使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之间不断的出现不匹配的问题,可能会让存储在u盘和光盘上的信息无法读出,有时新的操作软件和原来的操作软件没法有效转换等等问题,使得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样的问题和状况,在对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操作系统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系统在技术方面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以及是否具有前瞻性。

首先是安全性。即选择操作管理系统时注意该系统相关信息和数据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安全性是否可靠。由于现代人事档案信息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的存储载体的特性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这将会对原有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该系统的操作技术必须要能够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避免产生数据丢失或者数据失真的问题。

其次是可靠性。即选择操作管理系统时注意该系统在进行更新的时候,必须是安全的和可靠的。操作系统会因其他原因而进行更新,在进行技术更新换代的同时也会因为新的操作系统不稳定和不成熟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从而造成数据被窃取的问题。所以,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要有一个十分完善的操作技术才可靠,避免人事档案信息外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第3篇

一、调查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网站调查、邮箱、电话等调研方式,调查分析了广东省62所本科院校的高校档案机构、人事档案归属、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档案网站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62所本科院校包括37所公立本科院校,占59.7%;25所民办本科院校,占40.3%,其中16所独立学院,2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

1.高校档案机构

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本次调查的62所本科院校中,如表1所示,20所(32.3%)高校设立了独立的档案机构,其中2所是民办高校,分别是是广东理工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所高校的档案机构挂靠其他部门,广东海洋大学档案馆挂靠校长办公室,韩山师范学院综合档案室挂靠图书馆。这些独立的档案机构命名各有不同:广东理工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档案室,韩山师范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是综合档案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档案管理中心,其他高校独立的档案机构都是档案馆。

另外,42所(67.7%)高校未设立独立的档案机构,其中公办高校19所、民办高校23所。这些非独立的档案机构设在高校的学校/院办公室或党委办公室。中外合作办学的民办高校又有不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联合国际学院由秘书处负责公文审批的信息化管理和立卷归档工作,香港中文大学各个机构形成的档案一般都保存在各个学校机构手里,无专门的学校档案保管机构。

2.干部人事档案归属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除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民办高校,广东省的本科院校都已设立高校档案机构,接近1/3的本科院校设立了独立的档案机构。高校人事档案有两种管理模式:一是归入独立的档案机构统一管理,一是归入人事部门管理。

此次调查的62所本科院校中,仅有6所(9.7%)高校的人事档案归入独立的档案机构管理。41所(66.1%)高校的人事档案归入人事部门管理,其中公办高校31所,民办高校10所,如表2所示。另外,有13所民办高校的人事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员工并无人事档案,但对于受聘的员工,人力资源部门在聘期收集其相关的个人信息资料并建立仅供内部使用的个人档案。

人事档案归入独立的档案机构管理的六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这六所高校的教工人事档案并入独立的档案机构之前也都是由人事组织部门管理,中山大学档案馆是最早并入人事档案的,其次是华南农业大学,其他四所学校都是最近几年才将人事档案移交档案馆。

3.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档案管理系统是档案馆数字化、自动化管理的主要应用软件。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专门针对干部人事档案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有利于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国内许多高校采用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广东省采用该系统的高校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韶关学院等,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系统是自主研发,如暨南大学(独立开发),还有一些高校的系统开发外包,如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

本次调查的62所高校中,24所高校建有档案管理系统,其中公办高校22所,民办高校2所是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有独立的档案机构的高校中仅15所有档案管理系统。人事档案归属档案馆的6所高校中,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5所高校建有档案管理系统,其中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建有教工人事档案系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正在建设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4.档案网站建设

档案网站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能把数字化加工整合之后的档案资源,通过档案网站以各种形式和展示出来。62所高校中,24所高校通过档案网站提供了网络平台,既有独立档案机构的高校,又有非独立档案机构的高校。20所有独立档案机构的高校中,18所高校建有档案网站,其中2所民办高校是广东理工学院、中山大W南方学院。非独立的档案机构的5所高校,五邑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工商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在所属的院办、档案网站上设置了独立的档案管理、档案工作或档案业务栏目,广东财经大学综合档案室隶属学院办公室,建有独立的档案网站;其他非独立的档案机构在所属部门的档案网站上则只有零星的简介。

24所高校建有档案管理系统,24所高校建有档案网站,19所高校既建有档案网站又建有档案系统,5所高校建有档案系统但无档案网站,5所高校建有档案网站但无档案系统。20所高校的档案管理系统在档案网站上提供登录链接或登录平台,其中包括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的档案系统挂在学校网站主页。建有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3所高校中,中山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提供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登录链接,广东工业大学档案网站未提供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入口。

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广东省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独立的高校档案机构建设、人事档案归属、人事档案系统建设、档案网站建设都存在诸多问题。

1.人事档案分散管理问题严重

人事档案是专门档案的一种,专门档案的管理仍然按照全宗原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许多省份的高校的人事档案纳入到了独立的档案机构,如四川、湖北、重庆、江苏、上海、陕西、山西、浙江的高校。从广东省高校档案机构调查情况可知,广东省独立的高校档案机构的建设比例(32.3%)低,而且大都是公办高校,只有两所是民办高校。其中,54.1%的公办本科高校有独立的档案机构,6%的民办高校有独立的档案机构。从人事档案归属的调查情况可知,6所公办高校人事档案归属独立的档案机构,占广东省本科院校总数的9.7%、占广东省公办本科院校总数的16.2%;而52%民办高校的人事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超过半数的民办高校的人事档案挂靠在校外。从整体情况来看,广东省独立的高校档案机构偏少,而且只有少数几所本科高校人事档案归属档案机构,民办本科高校的独立的高校档案机构极少,人事档案管理更加分散。

无论人事档案归入人事部门还是人才市场管理,档案都得不到统一保管,档案工作投入偏少,整理不规范,专业化建设滞后。这种低水平重复的分散管理,不利于人事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独立的高校档案机构才能承担起归属人事档案的能力,独立的高校档案机构建设比例低,是干部人事档案分散管理严重的原因之一。

2.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滞后

目前广东省大部分高校仍没有启用档案管理系统,62所高校中只有24所高校有档案管理系统,保管的档案主体仍然是纸质档案。大部分(75%)有独立的档案机构的高校已建有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目录的数字化,有些高校已扫描部分综合档案,能进行全文检索,如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中山大学已完成全部馆藏党政类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和挂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完成了部分教学类档案原件的数字化扫描、著录、校验和挂接等工作,基本实现了部分行政、党群档案与学生学籍档案的全文检索。

广东省高校的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还限于人事档案的检索和档案目录的数字化,绝大多数高校档案馆至今还没有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只凭借 Excel或 Word等常用办公软件进行人事档案目录管理。人事档案已归属独立的档案机构的高校,83.3%的高校建有档案管理系统。建有教工人事档案系统的3所高校中,中山大学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但只是目录的数字化,广东工业大学的人事档案系统正在完善,并且正在进行人事档案内容的数字化扫描工作。总的来说广东省的本科高校还没有针对档案目录和内容数字化的成熟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而综合档案则已部分实现全文检索,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远远滞后于其他综合档案。

3.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网站建设脱节

人事档案信息化,是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将纸质型档案转换成电子型档案,并通过一定的网络平台提供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化不仅要建设档案管理系统,而且要通过档案网站这个网络平台提供利用。

调查发现,62所高校中,38.7%的高校建有档案网站,这些高校中83.3%的高校档案网站提供档案管理系统入口;建有独立档案网站的有19所高校(30.6%),既建有档案网站又建有档案系统的比例30.6%,有独立的档案机构的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的比例90%;民办高校档案网站建设比例(16%)低。从调查可知,广东省本科高校档案馆 (室 )独立的档案网站建设比例还不足1/3,而独立的档案机构已普遍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且大都已启用档案管理系统。

仅3.2%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挂接到档案网站,人事档案信息化的数据不能通过档案网站对外提供利用,也不能提供全文检索。即使已开展人事数字扫描工作的高校也未能及时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挂接到档案网站。

三、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人事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刻不容缓,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从加快制度建设以及软件硬件建设等方面着手。

1.加快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滞后,是由于硬件条件差,档案人员业务不精、档案不受重视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关键是制度的缺失。因此,必须自上而下建立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度,包括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材料收集归档制度、人事档案审核制度、人事档案归属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进修培训制度等。

首先,人事档案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需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把所完整的档案信息录入系统,必须建立严密的材料收集归档制度,审核收集的散件,查看是否缺少签名、公章、时间,复印件未盖与原件相符的章等,增加电子归档,收集电子目录、建立规范化的电子档案、纸质档案收集渠道。定期审核档案,查漏补缺,防止档案造假。

其次,人事档案归属高校档案机构是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有条件的高校应加快推进独立档案机构的建设,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归入独立的档案机构有利于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能有效利用人员和设备,节约经费,并且有利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更快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档案工作的整体协调发展。从近几年高校独立档案机构成立的时间、人事档案并入独立的档案机构的时间来看,独立的档案机构统一管理的模式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由独立的档案机构管理人事档案更加科学合理,也是大势所趋。

再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信息化人才短缺,制约着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范化的管理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应配备具备档案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加强交流学习,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

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才有保障,推进人事档案归属合并的进程,加快启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2.加快人事档案内容的数字化建设

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人事档案目录和内容的数字化,数字化的档案目录和内容还能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利用。广东省干部档案目录管理系统2005年就已投入使用,人事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内容的数字化建设还处于零基础的起步阶段。人事档案内容的数字化是将档案材料逐一扫描后,挂接到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扫描进入系统的档案才能进行全文检索,全文检索实现了利用者对档案信息快速检索和方便利用,有利于档案的永久保存。

人事档案内容数字化建设的缺失是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人事档案全文检索的重要因素,应加快人事档案内容的数字化建设,确保人事档案整体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大经费投入,灵活运用外包方式

第4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网络化;人才

一、实行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简单的说,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就是通过将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建立分属于各级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的数据库,然后将孤立的数据库连接成网络,为社会提供网络化的调档查档等服务。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建立在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实行档案网络化管理十分必要。

(一)实行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人才强国战略具有以人为本的重要特点。人才资源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资源的开发是其他一切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据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人才流动性也明显加快。要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就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保证选拨程序的公平公正、真实可信,杜绝档案信息失真的现象。要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流动,促进人才在城乡、区域、行业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离不开档案的网络化。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利用集中管理的制度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符合要求的人事档案信息以多媒体的形式汇集,借助于计算机统计分析,为人才选拨提供科学的建议,同时为制定教育、就业等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支持。

(二)实行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打牢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和推动信息化战略的重要一环。人事档案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交流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当前,以“数字校园”和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数字化建设浪潮在高校和政府部门方兴未艾。部分高校更是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了“数字校园”的建设格局,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局域网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走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列。清华大学档案馆自2002年以来在原单机人事档案Foxpro数据库管理的基础上,研发了网络版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THPA-MIS。该系统是在清华大学档案馆人事档案部内部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应用环境,借助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目录信息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管理[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做为人事档案形成的摇篮,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在数字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问题更不容忽视。由于各个高校自身条件不同,数字化建设快慢不一,其内部数据库和局域网没有统一标准。如果等到数字化建设全部完成再去推行网络化建设,势必会因标准不一致无法有效共享数据库资源而导致重复建设,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应抓住数字化建设的契机,及时建立统一标准,使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同步推行,用网络化推动标准化。

(三)实行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提高人事档案优质服务的最佳选择。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加快, 2011年全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全覆盖。聘用合同制的推行,突破了传统的事业单位铁饭碗体制,使能者尽其才。事业单位改革是人事管理机制的进步,为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使流动人员的队伍进一步扩大,也要求人事档案能够更加灵活的流转,更加详实的反映人才各个方面的能力,对传统的人事档案服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才能提高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在人才强国战略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双重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构想。人事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有助于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统筹人才,实现人才的最优化配置。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宏观的思路,既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化管理,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才的最优化配置。

第5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引言

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的一项基础性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实施“大力推进信息化,加速建设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对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任务,也为档案部门信息管理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人事档案管理也应抓住这一机遇,实施由传统管理到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充分发挥人事档案信息的作用。

1档案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换句话说,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档案部门,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目前的信息技术已经能够很好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开发来处理现实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工作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馆藏各类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电子文档管理一体化及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网络化。

2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2.1信息化建设是信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事档案信息社会化的需要。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显现出来。满足群众需求,为社会服务,既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我国迅速发展的政务信息化对档案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和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

2.2信息共享,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事信息,提高劳动效率与工作质量。人事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了人事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全方位的人事信息。我们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人事的自然情况、简历、素质、特长以及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还可以随时查询人事诸如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声音和影像资料,了解人事全方位的综合信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从纸面上静态了解人事的传统方式。通过网络可以使信息共享,避免各部门重复录入相同的信息,减少重复劳动。

3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目的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以提供利用为目的,还体现在要通过信息维护,及时更新档案中变化的信息数据,使人事档案信息与原档案材料保持一致,从而达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管理之中,让人事档案由传统的手工管理向信息化方向转换,这是对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事档案信息在激励人才和人力资源组织管理与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服务于人事管理工作。

4人事档案信息化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规范性原则:制定和实施人事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人事档案工作信息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通过馆藏档案数字化接收电子文件,应该坚持规范性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

安全性原则: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充分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效益性原则: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遵守效益性原则,讲究信息化工作的效益。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馆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考虑馆藏档案的利用率。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利用率不高的档案则无需数字化,否则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馆藏信息和特色服务往往是赢得用户和创造效益与价值的关键。

5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又把信息化建设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归纳其主要内容有: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区域网络,建立全国档案信息网络,并入国家信息网。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5.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辨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人事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都网络化,加强人事档案的利用。

5.2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5.2.1人事档案的电子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人事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人事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查找利用。

5.2.2加强人事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需要加强人事档案日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标准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加强人事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

5.3人事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人事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人事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人事档案信息化了,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人事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人事档案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为了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各级人事部门应当重视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大智力投资力度,优化智力投资方式,以最新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充电,使他们胜任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要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条件,以便在人事档案信息利用的权限范围内,建立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提供信息服务的更科学、更快捷、更方便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模式,满足社会对人事档案和人事工作的需求。要关心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尽快培养一支适应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队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屹.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沈潇.浅析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探索【J】.管理探索,2007,4.

第6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服务意识;强化对策;学校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开展其他工作的基本保障,对于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对人事档案服务功能的管理,促进其工作规范、科学、有效的进行,通过对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师生的共同利益,由于学生换届的流动性较大,所以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就成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对人事档案管理认识不够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把精力放在教学活动上,完全忽视了人事档案服务功能的作用,以至于在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弊端,在遇到问题时才发现人事档案服务功能的缺失,导致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的管理者不够重视,只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一味地看重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没有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放在日常的管理当中,事实上这一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基本利益,在出现问题时他们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是领导层不够重视,导致在资金的投放比例上分配严重不均,在设备上难以保证正常的工作需求,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工作量大,就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长此以往,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逐渐被弱化,近而就形成了档案管理的混乱局面。

(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者服务意识差管理水平落后

由于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所以在教师投放的力度上也比较薄弱,经常把一些二线的教师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平时也很少组织教师培训学习,对于一些档案管理的先进方法根本不掌握,再加上其自身的专业不对口,对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较差,二线的教师本身年龄较大,对一些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所以难以掌握一些先进的工作方法,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只有教学活动是最重要的,这种思想意识更加导致了服务功能的弱化,难以适应学校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档案收集、归档意识差

学校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把大量的经费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在原有设备的维护,和新兴设备的购买,恰恰忽视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学校的重视度较低,档案管理在制度上就缺乏有力的支持,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有依据可循,这样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散漫,对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不及时,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很多时候都把重要的信息档案放在个人手里,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校其他工作的有效开展,因为个人在保存档案时通常会出现破损、丢失的现象,在发生问题时就会严重影响办事的效率,而很多学校的内部员工宁愿把档案放在自己手里,也不愿意交由学校管理,可见学校在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二、强化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意识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一直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所以学校必须要在师生面前强调该工作的重要性,让其对这项工作形成新的认识,观念上的转变才是加强管理的首要前提,特别是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使其拾起他们工作的信心,让其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让其他部门协助好档案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通过加强教师和学生对这项工作的认同,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个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改变传统思想的影响,树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告知各个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性质,其是为教职工及学生储存重要信息的部门,近而加强各部门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邀请教授的讲座来增加说服力度,让大家主动的把档案交由档案管理部门管理。

(二)强化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主动服务意识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中服务对象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有人需要办理档案工作人员就会满足其需要进行办理业务,要想提高档案管理部门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工作理念,让工作人员形成主动地服务方式,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因为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服务型的工作性质,以往的工作态度导致很多人都不愿意把档案交由他们管理,因为在查找的时候工作人员的态度很不积极,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树立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为职工查找档案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这样才能改变档案管理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才能促进档案工作进一步的发展。

(三)强化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面临机遇也迎来了挑战,档案管理数字化已经成为时展的需要和大势所趋。在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建立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也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建设成高效的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包括档案数字化采集系统和档案数字化查阅系统以及档案日常管理系统,各个系统应当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数字化采集系统不准确、不及时势必影响档案数字化查阅系统对信息的准确、快速获取;不能及时分类管理采集系统收集的档案也造成档案数字化查阅系统的使用效率。

(四)强化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服务接待水平

要做好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爱岗敬业、为师生服务的态度和决心。档案接待工作是学校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因此,要做好档案接待工作首先应当具备一颗热爱这个工作岗位的心。其次,在日常工作岗位中要用良好的仪表仪容和文明礼貌的用语服务教职工和学生,要耐心细致地解答师生的提问。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为学校师生服务的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中的服务接待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档案接待工作的服务性质,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礼貌的用语,以及专业的档案管理服务,使师生能够在接触档案管理时感受到温暖和便捷。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对高校的要求也是如此,由于升学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所以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原有的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合学校的发展建设,因此必须要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使其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白杨,孟繁英.关于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4)

第7篇

一、当前我国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致使弃档、死档等现象已成为档案管理中普遍的一个难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才流动壁垒的减少。我国档案实施社会化管理成为最终的必然方向。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中的“人档分离”[2]、“死档弃档、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出现一些“自持档案”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本身的严肃性、准确性以及唯一性,逐渐已经被很多人视同为“鸡肋”。

(一)“人档分离”。因为传统档案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加上目前的档案流动性比较大,因此档案内容和个人之见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部分档案,比如认识档案就不能够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体现,作为人事档案应该要能够对当事人的各项基本资料体现。档案一旦何其主体之见失去了联系,就会出现人档分离的情况,档案的价值自然就没有了,因此档案必须要和实际相符,这是其特质也是其要求。

(二)“弃档死档”。在我国各类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单位网络上,已经长期开始定期公示“长期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名单”。每年我国在各类社会保障网及人力资源网站将很多这样失去联系超过5年且被公示又无人认领的档案最后都被入库封存,成为“死档”。当前我国面临的该类弃档现象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人才档案管理部门的普遍遭遇。2002年我国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就做过一项不完全统计,当年在全国范围内就至少有超过60万的“弃档族”[3]。自从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用工制度就让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得更大了,企业单位对档案的管理也开始采取了分离模式,一些单位公职人员的档案从单位中分离出去,因此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始产生了变化。加之,我国自九七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办理退休以及养老保险也逐渐开始与人事档案脱钩。

目前社会的流动性比较大,很多的地方都有了相应的服务机构以及档案管理机构,这样档案就会逐渐的和其主人失去联系,导致了目前的很多档案均是没有用的“死档”,而档案管理机构对于这些联系不到本人,无法收取档案费用的部门也是比较严重的损失,档案是不能够随意的丢弃的,即便是当事人不进行手续的办理亦是如此,所以档案部门只能够将这些档案进行封存,随着档案的积累越来越多,这样的弃档也在增加。导致了档案价值的丧失,其实档案在我国来说,因为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存在,要在这些单位工作必须要有档案。

二、我国人事档案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展望

(一)人事档案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因为人事档案中对个人的过往记录比较多,虽然是纸质的,也是具备了唯一性,其管理会有问题,增加了风险性,而且遗失后的补办也是比价困难的,这是目前档案管理比较常见的问题。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后,政府部门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的关切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发展和利用。但要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绝非易事,尽管由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档案人员管理的问题以及人事档案信息化软件发展的制约不足,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实施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已初现成效,并在全国各地逐步开展各类“社会人才人事档案电子化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将分类整理的纸质档案进行电子扫描等信息化处理,形成与实物档案内容相对应和一致的“人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轻易通过进入到“数字档案库”中查询当事人的档案,并显著提升了日常的办公效率,如可以及时为当事人或查询单位开设证明。

(二)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是其主要的方向。我国的电子技术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而数字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方向,其更加的高效,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加上我国的人口多,档案信息资源也比较多,比较复杂,如果不进行数字化管理,将会是非常庞大的工作,因此电子化在很多的地方都相继的投入使用,在部分的单位、企业中也是使用比较多的,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是单位对档案个人进行了解的一个窗口,实际的应用价值比较大。

第8篇

【关键词】新形势;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人才工作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为人们提供人事档案查询,人事档案记录学习、生活、工作经历等重要数据,能够真实地体现出个人实际情况,也关系到在社会中参与就业,是用人单位聘请人才非常关键的依据。由此可见,人才服务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非常必要。此外,人才服务中心连接了人才与用人单位,是两者之间非常重要的连接载体,因此必须要保证人事档案内容完整性与真实性。一方面能够为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能够使用人单位了解到更加详细的人才数据。现阶段,实施人事档案管理在新形势环境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以滨州市沾化区人才工作管理服务中心为例,围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展开讨论。

一、新形势下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背景

人事档案在我国有相对久远的发展历史,在一直以来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思维模式与管理体系。新形势下人才服务中心内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大数据技术等多项因素影响下,逐渐体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为此,人才服务中心也必须要结合周围环境做出改变,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考虑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才服务中心在实施该项工作时,务必要将重点放在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上,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在线共享,可以更加高效地查询所需要的数据,为人才服务中心工作提供便利。

二、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问题

结合滨州市沾化区人才工作管理服务中心现状,总结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人档分离、管理方法以及档案管理人员数量这四个方面。

(一)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缺乏正确认知。进入到大数据环境之后,人才服务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要积极引进大数据技术,但个别管理人员对于数字化转型缺乏充分认识,认为人才服务中心只需要暂时保管人事档案即可,导致其他管理并没有得到深入展开。例如,档案数字化管理人数较少,掌握大数据技术的操作不够熟练,对今后档案管理深入实施造成阻碍。

(二)依然面临人档分离问题。人才服务中心内部人事档案管理经常面临的问题,即为人档分离,该问题主要出现在毕业大学生群体中。当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其个人档案会寄存在人才服务中心,如果毕业生所参与的工作缺乏稳定性或者更换工作岗位频率较高,那么这一部分群体档案便会在人才服务中心滞留。面对长期无人过问的档案,人才服务中心在档案信息更新这一方面也会滞后,从而出现人档分离问题。

(三)档案管理模式需要创新。新形势对人才服务中心管理提出新要求,实施人事档案管理,必然要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变。虽然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已经全面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层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数量缺失。人才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但随着工作环境与社会形式的变化,人才服务中心内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极大的转变,工作内容更加细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也逐渐增多,面临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理念等多方面要求。但是在人才配备方面依然不足,例如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以及人数较少,甚至存在一人兼任多岗的现象。

三、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建议

(一)正确认识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服务中心在新形势下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务必要对该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人才服务中心的管理者,要分别从人员编制、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培训等多个方面给予重视,并且增加成本投入,能够在新形势环境下了解人事档案管理要求,明确个人承担的职责,从而提升档案管理的专业性。面对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融入,需要建立全新的人事档案观,这就需要加强宣传,明确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创新档案管理方法与理念,真正体现出人事档案的实际应用价值。另外,人才服务中心必须要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凸显人事档案利用价值,作为管理人员也要明确个人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档案对应的“人”。通过人事档案记录的政治面貌、工作经历等重要数据,可以帮助用人单位筛选需要的人才。

(二)拓宽人事档案管理的宣传范围。针对人档分离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档案的使用价值。人才服务中心可以到所在城市的社区、企业、高校中进行宣传,特别是高校学生群体,通过人事档案使用价值的宣传,可以了解档案、明确档案流转过程、毕业后档案管理作用,从而能够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理个人档案,这也为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同时,人才服务中心利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体拓宽宣传途径,最大限度地杜绝人档分离和弃档等现象,尽可能地提高人才服务中心内部档案资源的使用价值。

(三)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全方位展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引用大数据技术。人才服务中心作为连接用人单位和人才的载体,在大数据时代深入推进档案管理转型非常必要,需要在软硬件设备升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更新等方面增加投入,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全方位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率。除此之外,人才服务中心还应该保证储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避免重要档案信息流失,给广大服务对象带来损失。基于新形势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人才服务中心需要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重点突出档案管理的开放性,这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种新型模式,是以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为基础进行补充与调整。人才服务中心内部储存人事档案向全社会开放,所有人都能够了解档案内容,通过开放性档案管理模式,无论是个人还是用人单位都能够享受到专业服务,满足档案使用需求。

(四)创建人事档案管理团队。人才服务中心要想保证人事档案管理质量与专业性,就必须要创建专业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员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例如在人才服务中心内部,根据档案管理要求明确相应数量的编制,聘请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分别从公开招考、人才引进这两个方面加大力度,双管齐下,引进大量有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切实提高管理团队专业水平。所有档案管理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要接受培训,如果人才服务中心条件允许,也可以为其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或者聘请档案管理行业领域的专家现场授课,帮助档案管理人员了解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在实践管理过程中总结经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够为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专业服务。为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人才服务中心中的人事档案要在各个时间段呈现出独特性,要由管理人员了解对应使用时间政策规范与变动,这就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视,从人事档案材料的采集、审核、使用等方面着手予以完善。除此之外,作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开展跨专业学习,了解与人事档案管理相关的其他行业领域知识,通过管理团队内部交流丰富个人的管理经验,将管理经验、管理技术充分融合,在新形势下推动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发展。一方面能够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今后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积累切实可行的经验。特别是档案交接环节,交接双方除了要重视档案数量、内容等这些基础项目,还要了解档案材料有关政策变动,确保后续个性工作能够有序展开,以免因为档案管理人员变更信息或者信息断层,致使前期档案遗留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333-02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高校的人事档案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一般由高校组织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它是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字材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合起来的个人档案,直接与个人职务晋升、工资待遇、组织关系等紧密挂钩。另一类是高校学生档案,一般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

1 高等院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1)相关部门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甚至中高层行政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认为与教学、科研工作没有直接联系,不能为高校创造经济效益。只在干部晋升、人员调动或学生毕业时才会被人想起。这就直接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2)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只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和规定进行具体的实务操作,缺乏针对性。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加以落实,也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人事档案材料不全面、不真实。

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往往造成很多材料没有收集齐全。有些职能部门和个人缺乏档案意识且对归档内容的不了解,使一些本应归档的重要材料仍然留在相关部门和个人手中甚至遗失,直接造成档案材料的残缺。另外,有些个人缺乏对自身档案的重视,在填写相关材料时应付了事、马马虎虎。更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伪造一些相关的材料甚至恶意地改写档案,而档案保管部门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直接影响了部分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要求。

很多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馆,人事档案库房大都直接采用普通办公用房,有的甚至直接把教室或宿舍当作库房,造成库房的先天不足,使纸质的人事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另外,很多库房都缺乏防火、防光、防盗等设备,造成人事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5)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

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受重视程度不够,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大都使用编制外的人员,这些人员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无法高质量的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这些编外人员的待遇往往较低,也挫伤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人员流失情况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连续稳定地开展。即使有些高校配有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但大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教师甚至是工勤人员转岗而来,缺乏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其个人精力也无法满足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不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6)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整理和保管层面上,没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开发和利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仅局限于统计档案数目和打印档案目录,无法对人事档案内记录的重要信息进行录入、存储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和统计,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这也直接导致了在高校中大量涉及到教职工和学生的统计工作只能依靠手工完成,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2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在高校中很多行政教学工作都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似乎始终游离在信息化的浪潮之外,还停留在打字、打印目录等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上,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和优质,所以人事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显得尤其重要。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将信息技术和成熟的档案管理软件运用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利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

2.1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纸质档案无法对信息进行系统地分类和汇总,我们要查询某人相应的人事信息,只能单纯地依靠人工进行翻阅,极大地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依靠计算机系统强大的存储、检索、汇总、统计等功能,我们可以将人事档案中关键的信息作为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通过成熟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存储、检索和分析。随着条件的成熟,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出具有B/S架构的档案管理系统,对整个学校的人事档案进行系统、统一的管理。各类管理人员只须维护好与自己工作对应的部分人事档案信息,统一存储在服务器上提供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利用。这必将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2.2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人事档案的接收、保管、传递等流转环节以及纸质人事档案的借阅、复印等利用环节。但由于人事档案中的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隐私,故绝大多数人事档案只提供给组织人事部门人员查阅,服务范围很小。人事档案信息化后,可以将不同的信息分类存储起来,按需要利用档案人员的权限提供查询,供不同需求的人员加以利用,拓宽了服务范围。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可以将原来被动的服务变为主动的服务,为部门或学校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提高服务质量。

2.3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档案自身质量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以后,可以将高校各类人员的基本信息及其在学习、培训、考核、职务变动、工资变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及时地录入系统,打破了纸质人事档案材料收录范围的限制,进一步丰富了人事档案信息的来源。同时,通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查询、统计功能,可以使管理人员和个人了解档案的缺损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提高档案自身质量。

2.4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原始档案的安全

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改变了原来依靠人工翻阅纸质档案查询信息这一单一的人事档案利用模式。依靠计算机系统的人机操作界面可以直接提供给档案的利用者进行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而无需再翻阅原始纸质档案材料,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原始档案的人为损耗,保证原始档案的安全。

2.5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为高校数字化建设提供数据保证

近些年来,各高校掀起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热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整个部门的信息系统中。人事档案是个人信息最权威、最具法律效力的来源之一,这就使人事档案信息化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对人事档案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可以直接为高校数字化建设提供各类人员最基本的基础数据,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同步建设和发展。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2008年10月,上海市教委、市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转发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制定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不断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探索电子文件的集中管理、长久保存和有效利用,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基础档案数据库建设,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敢于将信息技术利用到传统的档案工作中,尽快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根本变革。

参考文献

[1]贺焱.改革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