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

时间:2023-07-20 16:25:19

导语:在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综合分类;控制模式;策略集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1)02-0045-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了金融经济时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活动的组成部分和内在属性,它的存在和管理也成为金融市场的核心内容,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也成为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必然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不同时期金融风险管理的需要,各种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也相继产生。根据风险管理的主体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层次的金融风险管理,前者是针对国家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管理,后者是以金融机构、企业为中心的微观主体的风险管理,不同层次的风险管理具有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然而,这些技术只是侧重于风险的反映、检测功能,同时本身在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时也存在模型风险、估计风险。鉴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风险分类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的特点及风险主体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分类方法的风险控制模式。

一、金融风险常用的分类方法

对风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风险的识别和对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和集约成本。一般来说,按不同的原则和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风险有着不同的分类,金融风险常见的分类如表1所示。

上述基于单一标准的分类,其优点是便于经济主体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缺点是不利于经济主体综合权衡其所面临的风险,容易造成顾此失彼,而且这种基于单一标准的分类方法,由于对风险的作用层次和作用方向把握较难,不利于有效管理工具的选择,降低了风险监控的效率。

二、基于综合分类方法的金融风险分类及策略集

综合分类方法是基于上述单一分类方法,按照风险管理的主体、风险形态、风险可管理性及风险作用层次将金融风险分类,具体如图1所示。

对于金融风险而言,这种多层综合分类方法有助于金融风险管理主体有效识别所承担或面临的风险,并通过判别其是否可管理、作用程度的大小来快速、准确地采取措施。

同时,上述分类最关键的就是每种风险选择下策略集的构建。在构建策略集以前,经济主体必须认识到风险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损失,金融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其突出的风险特征,风险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管理是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形成组织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而其整合资源的功能集中体现在资源配置的优化,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因此,管理风险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

在上述认识下,不同策略集的风险控制如下。

策略集一:当金融机构面临可管理的高度风险时,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如果对该类风险处理得当,其对风险资源的高效整合能与组织目标有效的融合。当然,在这里风险管理作为一种艺术性技能,非程序性操作就体现的特别明显,对于这种风险,可以通过一些诸如风险规避、对冲策略及反向运作方式来平衡风险。

策略集二:面对可管理的中度风险,经济主体在准确判断风险形态后,对其进行动态监测、控制,一方面要防止其恶化,另一方面也要从效率的角度考虑该风险。对于这类风险,可以用多样化的资产组合来分散风险,也可以考虑选用适当的金融衍生工具来转嫁、对冲风险,从而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策略集三:这一策略集主要用来控制可管理和不可管理的低度风险。需要强调一点,低度风险并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风险,而是以其可预见的波动性大小来划分的。这类风险往往带有隐蔽性,对这类风险主要是预防,或者可以将这类风险纳入到经济主体常规风险中自动监测。

策略集四:经济主体在面对不可管理的中度风险时,由于无法实现风险管理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此时,应该适当采取一些补偿策略来进行预防,运用动态跟踪的监控手段尽量将损失控制在最低。特别是当国家的基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不利于自身发展时,一定要对这种影响动态跟踪,不断的调整自身策略,向政策利好的方向转变。

策略集五:对于不可管理的高度风险而言,很难做到风险资源配置和组织目标的一致,同时管理技术也显得无能为力,此时,经济主体必须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进行风险控制,进行金融安全检测,通过创新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经济主体应该主动申请金融监管机构来协助管理。

三、基于综合分类方法的金融风险控制模式选择

实践中,应用综合分类方法进行风险管理的流程如图2所示。

1.金融风险的识别及其综合分类

(1)金融风险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在这里主要是指相关时间序列数据的收集,为分类和分析提供资料。

(2)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此处主要是对风险形态的识别。经济主体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和前期运作情况分析自身的风险暴露,找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金融风险形态及其可管理性,进而分析其所面对的金融风险的特性。

2.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定量测试

(1)金融风险的定量测试。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波动的增强促进了新的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技术创新、数理金融的发展也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表2给出了金融风险分析工具的主要发展过程。

上述这些风险分析工具,并不是以其提出时间的远近来衡量其可用程度,而是这些工具对不同的风险形态各有其针对性。当然,有的工具适应于多种风险形态的分析,比如VaR通过数据集成集中反映金融主体所面临的风险能量的大小及其可能性,因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也被巴塞尔委员会选定为金融风险分析的标准方法。

(2)进行金融风险综合分类,形成分类报告,为经济主体的决策提供依据。对于经济主体的高级管理者而言,需要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报告及风险综合分类报告。理论上,应该把数据放到过去报告的观点上来看,以便观察到反常现象。对于风险管理者而言,除了风险综合分类报告外,还需要一个能显示逐日交易头寸变化的系统,也需要风险综合分类报告的“逐层显示”功能,以便反映对公司风险影响最大的头寸变动或者超额交易限额的原因。对于交易员而言,需要有关他们自己头寸的详细、实时的信息,他们也需要对潜在的交易定价或对冲进行检测。当然,如果他们的操作违反交易限额,风险管理系统应该自动提出警告。对于其他的报告使用者而言,他们需要明确投资机构所面临风险的强度及风险的利好变动,因此,要提供能反映公司整体风险水平、基本交易情况和发展趋势的报告。

3.经济主体的风险控制过程

(1)针对可管理的高度风险,力求做到风险资源配置与经济主体目标的一致性,采取对冲、反向运作等方式进行管理,并制定和执行策略集一。

(2)对于可管理的中度风险要进行动态监测,可以考虑通过资产的分散化来降低、平衡风险,制定并执行策略集二,对于这类风险一定要注意风险性和收益性之间的权衡。

(3)对于低度风险主要是预防,要进行常规检测。特别是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对这类风险要重新分析、评估。

(4)对于不可管理的中度风险,要进行动态跟踪,尽量通过自身政策体系调整、预防来配置该类风险,制定并执行策略集四。

(5)对于不可管理的高度风险,就应当引起高度注意了,要借助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政策性控制,需要时要上升到金融安全级别,以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通过模式创新来配置风险。

4.回测

按照指定的风险控制策略集对风险进行管理,并将结果进行反馈,来回测管理效率,以便于管理水平的改进。其中关键的环节是策略集的构建集成,这里需要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技术、行业专家等进行集成,形成模块化管理系统,以便于在风险分类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策略集,实现风险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结论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刺激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会群众对金融机构提出了全新的服务要求,促使我国金融机构不断深化改革自身的发展模式,创新推出更多元化的服务以及金融产品,使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极为丰富,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做出了重要的作用。但金融市场在不断创新服务与内容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更新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导致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影响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1金融创新下我国金融活动的特征

1.1金融业务无纸化、便捷化、高效化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国内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13.45亿户,其中使用3G和4G用户的人数为9.97亿人,占移动电话用户74.1%,并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中。而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3.1亿户,而目前我国家庭户数约为4亿户,占比约77.5%。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从2015年底的40.1%提升到61.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从2015年底的50.4%提升到71.2%而根据联合国旗下机构优于现金联盟的报告称,2016年我国社交网络支付市场规模达到了2.9万亿美元,在过去的4年之中增长了20倍,而2016年全国的GDP总量约为10.79万亿美元(人民币74.41万亿元),网络支付占比达到了26.88%这一惊人的数据。综合以上报告数据可见我国线上市场的巨大,而金融业务的重心也已经逐渐由线下转至线上。为了占据这巨大的线上市场,各家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纷纷向线上转移。在服务方面,商业银行在续网银之后,开始推行手机银行APP;而业务方面,则推出了诸如快贷、闪电贷、浦银点贷等一系列以手机银行为基础的业务。其他金融产品还有支付宝借呗、微众银行微粒贷、京东金条等。一改以往由传统的线下办理签订纸质合同、放款的方式,转为电子渠道自助申请、在线受理审批、线上签约、放款的模式。办理过程中,所需提供材料极少,而整个业务信息都转变为电子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业务办理的效率也有了大大提高,办理时程由以往的数周缩短到数日,甚至数分钟。

1.2金融产品多样化、复杂化

金融应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金融存在的根本价值。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各行各业的实体经济都在积极进行转型,而国家也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各种金融创新,以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互联网P2P贷款、众筹,借呗等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模式及产品不断涌现,甚至还有平安陆金所推出了挂钩美股苹果财富汇、联结黄金指数等挂钩类结构性的金融产品。这些挂钩类结构性的金融产品,其产品结构、运作方式、收益计算方式、收益不确定性程度复杂难辨。

1.3金融机构集团化、综合化

在传统金融市场的调控下,不同的金融机构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金融服务,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业务界限,使我国金融机构发展较为独立,较少受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所波及,但是随着众多的创新型金融机构涌入,给我国传统金融市场带来极为强烈的影响。加剧了各个细分金融领域的竞争,导致仅依靠单一业务经营的金融机构发展越发困难。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2016年上市银行的整体利润为1.3万亿,净利润增长率为0.91%,而2014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润为1.18万亿,净利润增长率为7.29%,下降幅度高达87.52%,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而为了提高自身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不断调整自己的金融服务,增加自己的金融牌照,使业务界限逐渐淡化,开始进行多元化经营,实施集团化运作。

2在金融创新条件下我国的金融风险

2.1信息安全风险及风控机制弱化风险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金融服务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业务数据泄露的信息安全风险。小有层出不穷的银行卡盗刷;大到如SWIFT系统风波导致各国银行损失上千万美元,这样惊人的事件。业务流程的便捷化、高效化,也就意味着流程简单化。金融行业多年来所经历的各种风险事件,导致其业务流程办理的每个环节,每个内容,在其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损失教训。因此,流程简化也就意味着风险防控机制的弱化,会导致业务风险的增加。

2.2授信误判风险

多元化金融创新产品的产生,虽然给金融服务消费者提供不少便利,但对于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却带来了新的风险。不少创新性金融产品,如阿里巴巴的借呗、京东的金条、各互联网平台的P2P贷款等,由于诸多原因,未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进行对接,其业务信息未反映在征信报告上,是仅存在其体系中的信息孤岛,对主要依靠征信报告判断企业负债情况的传统金融机构,或是单纯依靠大数据模式的普惠金融机构等,都会极易形成信息失真的情况,导致做出错误的增信判断,从而加大了损失的风险。

2.3集团化多元发展带来的经营风险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必然会导致资源分散化,此外各项经营成本控制;新旧业务转移的合法合规性;新业务开展的考核制度、指标;盈利状况不佳的业务的取舍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

首先,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是处于对立的关系,金融产品的创新,首先是为了服务于实体经济,解决其资金需求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或转移风险的目的上进行的金融创新。这就导致两者在产生本质上的对立。其次,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创新在给客户带来新的产品之时,也会带来全新的金融市场风险。因为旧金融产品的风险虽然得到了降低,但同时也将其原有部分金融风险进行转移,使得一些金融风险偏好者成为了新的风险承担者[7],从而有产生了新类型的风险。为了应对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新型风险,风险管理也在不断提高,使金融市场可以处在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中。虽然一些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但金融风险管理也要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对自身进行完善[8]。

4金融创新条件下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强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构建完善的防范制度

数据泄露,既有可能是用户金融知识缺少、信息保护意识淡薄、自身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也有金融机构信息系统不完善(如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数据提取及使用、密码管理、网络访问等环节管控不严等)造成的,或者是内部员工为一己私利泄露所造成的。因此要分为两方面进行管理防范,对外,通过开展理财沙龙、发送短信微信金融风险提示等模式,加强对用户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内,则要不断更新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岗位监督机制、责任约束机制,通过长期性、连贯性的培训,强化员工金融知识,学习违法违纪案件的警示教育等方式,降低信息外漏的风险。

4.2把握核心兼顾全面,业务流程再造

首先,要对整个业务的流程进行梳理,把握各环节内容意义及重要性;其次,在兼顾各方要求,保留重点数据环节后,再对重叠、次要的部分进行精简压缩;最后完成整个业务流程的再造。再造过程中,金融机构可引入科学的管理机制,也就是“程序化”准入授信管理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对信贷程序的审查工作效率,并且要对创新性的金融产品,进行全面的监督与评估工作,使我国金融信贷流程在不断简化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信贷信用审查质量,对资金安全的保障以及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4.3重视机构之间的信息合作,建立金融风险防火墙

首先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合作模式,从而在多元化金融创新产品不断产生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机构之间的控制与监督管理工作。其次,要针对创新金融产品出现的特征,将不同产品的业务信息进行有效联系,逐步搭建强大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使传统的金融机构改变信息失真的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授信判断。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提高金融市场的把控与监督效果。

4.4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内部运行管理

首先金融机构不能盲目地开展金融创新活动,要寻找科学的创新规律,促进金融创新健康发展,要重视金融机构内部的协同运行管理,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其次,要建立抵御金融风险的制度,尤其是在金融机构集团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科学的金融风险防御体系,并尽可能的降低金融机构内部风险发生的概率。再次,要深入分析金融机构内部创新业务,将重叠业务进行整理,取缔重复出现的金融业务,精简业务条线,提高管理效率。最后,要依据内部实际发展情况来考核创新业务,也深入分析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方案,从而在依据相关法律要求的情况下,扎实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5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中,我国金融行业与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朝着一体化方向进行,从而使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为了能够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同样需要我们重视起来。因此,积极分析金融创新下我国金融活动的特征以及金融风险,并简单阐述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从而寻求金融创新条件下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此提高金融创新条件下我国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思齐.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24).

[2]宫超.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

[3]刘玲.浅析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J].品牌(下半月),2015(08).

[4]杨巍.基于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5).

[5]杨闻,杨茜.浅谈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4(29).

[6]彭超.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我国小微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4.

[7]何朋.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33).

第3篇

[关键词] 宏观审慎管理;压力测试;系统性金融风险;逆周期调节

[中图分类号] F830.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5—0037—07

一引言

从风险防范和控制角度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可以产生两点启示:一是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上,至今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暴露之后,欧美金融机构及监管当局普遍对风险控制准备不足,从而造成事态进一步升级。前者源于以往对金融风险的监管认识主要还是停留在微观审慎性管理层面,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缺失。后者在于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像宏观压力测试这样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工具,或是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压力测试并非两个孤立的概念,其本质上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宏观审慎管理要求从整体上对金融风险实行监管和控制,需要了解经济周期变化和宏观经济因子对金融系统的潜在影响,评估这一潜在影响正是宏观压力测试的基本功能。宏观压力测试对于监测金融体系整体的脆弱性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 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基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金融压力测试的新理念。首先分析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改革及其发展趋势,然后探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金融业宏观压力测试内涵的深化,最后从压力情景设置、风险指示器的选择、风险传染与风险反馈效应等不同环节分析宏观压力测试研究的新进展。

二危机后金融风险管理的新趋势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金融监管是一场重大考验。危机发生以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纷纷提出了针对金融风险管理的改革构想,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以微观审慎管理为单一主导的风险管理体系已不适合金融业的发展要求,这体系在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针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需求,金融改革提出了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体系的要求1。从目前来看,部分新的理念和方法已转换为现实法规条例,部分新的理念和方法仍在探讨之中,但不容置疑,以宏观审慎管理为基础的风险管理体系将主导未来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在已成型的金融改革文件中,以《巴塞尔协议III》、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和欧盟《泛欧金融监管法案》最具代表性,其主要内容体现了宏观审慎管理理念。

1. 《巴塞尔协议III》2,3通过引入系列逆周期调控措施,缓释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效应,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巴塞尔协议II》(原称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相对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强调了风险计量的精细化和全面风险管理,但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风险计量参数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导致了明显的顺周期效应。《巴塞尔协议III》针对《巴塞尔协议II》和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缺陷,引进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以防范和控制由顺周期效应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具体包含确定逆周期缓冲资本标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标准、杠杆比例标准、流动性比率标准等调控措施。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5期彭建刚,易昊等:基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金融压力测试新理念

2. 《多德—弗兰克法案》4提出建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其职能为识别和应对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性的风险。该委员会在财政部领导下工作,由15个部门组成,有权对任何金融机构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行为进行评估,共同完成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该法案体现了整体性监管理念;单一金融机构的“理”可能造成“合成谬误”,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累积效应,应充分考虑由单一金融机构的“理”所导致的金融机构群体的“集体非理”。 

3. 2010年9月,欧洲议会通过《泛欧金融监管法案》,即《Reg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Community macro prudential oversigh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a European Systemic Risk Board》,根据这一法案,于2011年1月成立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负责欧盟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管理,包括完善预警机制、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分级、向金融机构提出警告和建议,等等。英国于2010年7月公布了该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金融监管的新方法:判断、关注和稳定》5(征求意见稿),明确由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2010年1月,法国颁布金融改革法案6,建立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包括审慎监管局、金融市场监管局在内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7指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以金融稳定为主,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我国中央银行行长的这一段表述明确了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内涵及意义。构建包括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在内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金融压力

测试内涵的深化

第4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金融风险;金融工具;实际应用

一、企业管理中金融风险的发展和演进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1.金融风险的含义

众所周知,在众多企业管理风险中,金融风险是企业的金融贸易活动中频繁出现的一种风险。从广义上讲,我们可以把金融风险分成三个要素:第一,经济性风险。例如,企业汇率变动、利率变化、产品售价变化、发行证券改动等经济因素(或称“经济事件”);第二,政治性风险。举例如,国内外发生的某些局部战争、冲突或者引起的政治格局的变化等;第三,夹杂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等因素的社会性风险。

1.2金融风险的具体特征

金融风险的特征根据不同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想要深入地认识金融风险,就必须分清它与企业其他风险,特别是可保风险的区别。具体来说,两者有以下不同:一,引发因素的差别。金融风险一般由经济因素导致,比如:市场利率、货币汇率、证券相关变动等因素。而可保风险则是由地震、洪水等客观因素及火灾、偷窃等主观因素引起的;二,货币偿付手段上的差别。可保风险又被称为“纯粹风险”,其货币支付要么是负的,要么是零,投保人无法从中赚取其他利润。金融风险是投机风险的一种,货币偿付可正可负;最后一点,就是二者减少风险的方法上的差别。可保风险是借助投保人将保费转到保险公司;而金融风险则通过套期保值建立合同市场抵减损失。

(二)金融风险的发展和演变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金融风险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上世纪70年代之前,企业金融风险类型主要为证券价格风险;之后,则演变为了汇率风险及利率风险。两者都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前一阶段主要是由于自由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后一阶段则是顺应世界金融领域的巨大变动而出现的。

二、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况及影响要素

(一)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况

1.金融工具的具体内涵与分类

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性的金融资产,是用来证明借者和贷者之间融通货币余缺的书面证明,它最基本的要素为支付的金额与支付条件。

类似股票、期货、黄金、外汇、保单等金融工具也被称作金融产品、金融资产和有价证券。由于他们在金融市场可以进行买卖,因而为金融产品。广义上的金融工具包括现金、合约规定的从其他某企业单位获得的金融资产、潜在条件下同其他企业金融工具的权利、其他某个企业的权益工具等。

金融工具依据其流动性,可被划分为法定货币符号(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和有价证券(短期和长期)两类。

2.金融工具的特征

一般来说,金融工具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偿还期。即为债务人从借款开始到还清所有款项花费的时间。不同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期限。有二十年、五十年甚至是永久性的长期债务,也有几个月的短期债务;其次,流动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会使得金融工具拥有比较高的流动性:一、金融资产发行人信誉很好,能够及时地履行义务。二、债务偿还期较短,其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也变小,变现时可能发生的损失也相应减少;再次,风险性。风险性是指投资在金融工具中的本金会否发生损失。具体可分为债务人爽约和市场危机风险两大类;最后,收益性。具体指标包括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平均利率等内容。

3.金融工具的创新发展与影响因素

在金融风险管理中,金融工具的应用和发展主要受金融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结合西方国家的实例进行分析供需因素对金融工具的具体影响:第一,从需求方面来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利率等起伏较大,同时通货膨胀现象比较严重,加上后来一段时间内,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能源市场的衰退等都需要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的创新。第二,随着通讯技术的创新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金融工具的创新进步,电子通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金融交易的支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符合市场供需变化的要求,西方国家的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交易市场的整体进步,加速了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交流与往来。

4.金融工具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

金融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企业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来讲,其作用更不可忽视。金融工具的使用能够完善金融贸易市场中的交易方式,有利于企业规避金融风险、获取更大的收益,扩展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规模,还能够推动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基于这些意义,我们不得不在金融风险管理别关注金融工具的应用状况。下面我们就具体地针对金融工具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金融风险控制中金融工具的正确选用等问题进行探讨。

三、金融工具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与联系

(一)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的联系

作为套期保值工具的金融工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各项金融风险的规避。金融工具出现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不断有新的类型、新的使用方法的金融工具问世,带动了金融交易市场的蔓延、扩展。但是,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金融工具在企业投资获取利益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例如:上世纪90年代令世界震惊的“巴林银行倒闭”,就是一个金融工具使用不当而造成公司银行等倒闭破产的教训。不过,是企业金融风险出现的不是这些工具本身,而是不适当的金融工具投入及应用引发的。

企业要想很好利用“杠杆性”强度较大的金融工具更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就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的金融交易及风险管理机制,谨慎选取金融工具,以达到套期保值的本质目标。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刨除市价变动带来额外利润的想法,因为这是最大限度规避风险、降低损失必要的措施。只要企业在不违背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适当的投机,从狭义上,更加有利于金融工具对金融交易的促进、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广义上,则更能促进本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另外,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适度应用金融工具来控制、管理各种金融风险,实质原因是通过市场中的金融交易等方式转嫁风险的缘故。

(二)金融工具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

1.分散和转移风险

上面我们提到企业通过金融工具的合理选用来规避和转嫁现在或以后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就是对这一点很好的诠释。我们之所以应用这些金融工具,根本目的就是想要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金融风险,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更好地发展和经营。所以,若依照相关准则制度进行合理、适当的金融工具的选择,将会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大大降低遇到金融风险的概率,或者将风险进行分散和转移,减少自身承受的风险压力。

2.加强抗干扰能力,控制经济损失

合理、有效地将金融工具对应运用在金融交易中,能够提高企业管理、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也可以加强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力度,为企业减少更多风险、获取更多机会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它为企业降低受到周围市场环境和不利因素影响的程度、减少经济损失、清醒地认识当前形势并作出决策和判断提供了有力保障。

3.提高经济利益,增强金融交易安全

考虑到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环境、形势等因素,要想尽可能地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的安全性、稳定性,就必须重视企业内部的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尤其是能够根据具体的金融环境和发展情势作出正确的选择,并使用适当的金融工具进行辅助,促进金融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国内有些企业二三十年前,曾借助日本的力量(包括吸引投资、投资建厂、借鉴学习技术进行创新等)变换模式进行发展,结果导致了很重的债务负担。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对国外金融风险认识的匮乏、对日本金融市场具体形势的含混不清、忽视日元汇率及利率变动的客观影响、盲目地选取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等因素所致。

四、金融工具在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一)我国金融工具应用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欧美债券市场的动荡,世界经济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动,特别是金融领域,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金融工具的应用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已经颁布了具体的相关制度准则,但仍然存在着某些环节上的不足,比如:市场机制的完善、会计模式计量的不健全、公允价值评估体系的不完备等。无论是哪个方面的缺失,都无法使现有的金融工具准则的作用完全体现并发挥出来。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从容地应对企业金融管理及金融贸易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下面就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具体地剖析,并提出了相关改革方案。

(二)金融工具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具体改革措施

1.完善、健全金融工具的管理机制

由于金融工具的规章准则改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的会计核算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对这些部门机构的核算发生不小的影响。为了实现严格有序的监控管理体制,企业应当及时地调整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提前对以后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进行合理估计、确认。针对国内预期IFRS9的难处,我们必须首先从细节方面着手,反思现有的一些规则制度,对其中的具体规定内容应该全部保留还是有选择地接受,并在根据自身实情做出决策的基础上,继续对现有的金融工具的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处理。只有这样做,才能够适应迅速变化的金融环境,降低企业的金融风险,稳固企业的营运状况。为了让金融工具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分析目前国内外的金融环境及发展状况,保留自己原有的长处和优势,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形成一个更有效的东西方经验相结合的金融管理模式。例如,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做的长期规划:在进行投资、融资时更加注重考虑自身利益、研发支出、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问题。

二、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首先考虑到不同类别的行业和企业间的差异,特别是综合、复杂的金融行业,转变传统的、一成不变的金融模式,为之提供详细的指导。改革、创新之后的金融工具准则体系一定要与国际接轨、迎合国内外的需求,并努力做到宏观和微观全方位的准备。最后也是最需注意的一点,应当立足于基本国情,不盲目跟风、盲目同质化。

三、增强金融工具业务管理的规范性。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的发生,一成不变的传统管理模式无法再适应当今金融业务变革的脚步。所以,假如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政策调整、系统机制崩溃等情况时,将导致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因此,为尽可能降低损失、规避金融风险,我们应当更加严格、规范地管理金融工具,发挥其套期保值、定价的优势。

2.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评估及监管

虽然我国受到通货膨胀以及债务危机的影响,金融领域的情况越发变得复杂多变,但是我国仍旧保持相对较低的外债能力,经济增强趋势稳定地领先与绝大多数国家。依据统计机构的统计资料,本年度中国金融交易带来的收益虽然同比有小幅度的下跌,但仍然高出预期值。客观上反映了通货膨胀严重的现象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市场供需也进一步满足。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参与世界金融机构的评估活动,实行有力监管。例如,在两年之前的德国,当罗兰贝格希望通过自己对各大金融机构进行游说活动而使欧盟成立的评级组织得到外界认可时,由于当时有人估计这将耗费几亿欧元以上的开销,将会不利于企业经济利益的增长以及金融贸易投资和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于是,该计划被否决。又例如,中国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共同对中国几家大型的商业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虽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银行都可以防止像汇率、利率变动等单个冲击,但当同时遇到几个问题时,则很难应付。

3.加强分析和判断金融工具,健全金融风险管理机制

随着金融领域越发激烈的企业竞争,特别是越来越多新型金融工具使用过程中,一系列金融风险的出现,使得不少金融机构濒临破产和倒闭。所以,对金融工具的监管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报告体制等相关工作机制,准确及时地将金融工具管理与应用的具体情况及相关信息上报。如下表所反映的就是某金融机构各类风险详细的管理机制。

4.风险管理中金融工具从业人员的合理配置

适当地选取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较高的金融工具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将金融工具适当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之中的首要条件。对此,我们强化对有关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工作。考虑到国际准则的变化对经营水平及金融政策的影响,企业金融贸易的稳定发展,受到金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修养的作用,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但是,我国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职业修养的财务人员严重匮乏,基于此前提,金融机构和企业需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应用金融工具的相关准则。与此同时,还应加大信息系统等重点项目的投资力度,给预期金融工具规则的变革和创新奠定基础。

5.整合金融机制,丰富投资融资手段

众所周知,金融工具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但我国市场经济的成果并未得到很多其他国家的认同。当然,现存的体制自身具有很多缺陷和漏洞,致使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等工作的进展十分艰难。所有事情都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包括风险控制中所使用的金融工具。所以,如若金融理论不能立足于基本情况、符合相关准则和规范或不适应金融市场环境的话,那么就无法很好地运用金融工具来获取利益、推动企业发展。例如,金融部门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投资扶持等,可以推动这些企业的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金融工具革新坚持的原则是依赖国内部分成功经验,借鉴国外其他优秀的成果,遵循国际规则,最后实现与国际的接轨。虽然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健全,金融工具改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最近几年,我国也不断努力尝试金融工具形式的创新。举例说明,进入本世纪以来,央行对试行住房贷款证券化的批准,表明了资产证券化的成熟。之后不久,华融、信达等公司分别提出的资产证券化方案却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退一步讲,假如可以更可靠地完成公允价值的计量与评估,所有资产证券化碰到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风险管理;对策探讨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快速发展起来的,2013年是互联网改变最为迅速的一年,这一年中互联网上出现了阿里巴巴等目前规模极大的商业金融平台,如今仍然对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的金融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互联网金融因为其独特的性质,更高效于传统金融业,具有更强的人性化设置,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效果极好,但是在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在这个阶段,互联网金融有着很多风险因素存在,解决风险是重要发展方式,针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必不可少。

一、互联网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时间不长,正处于发展中状态,在这个阶段,不仅需要创新,最需要的就是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现阶段,我国的风险管理还远不如美国以及欧洲,不仅如此,甚至在风险管理上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方式的选择上也处在起步探索的阶段上。

依托在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结合了金融管理和互联网管理,更多的采用了全新的技术,通过各种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的交易,相较与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加的便捷,它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为客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可以更高效的给客户提供想要的信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二、互联网下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

1.互联网下的法律制度风险管理对策

法律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保障,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制度,所以就需要不断的将现有的法律进行改进完善,减少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有利于互联网上金融行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法律的制定,国家应该设立一个专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部门,制定对应的规章制度,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

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和传统行业不同,它的参与者更多,客户可以选择的交易的方式更多,途径更多直接导致风险更大,采用有效的监管进行协调就显得极其重要。互联网的功能不同,设立的监管机构也应该是不同的。在几年前,国家机构就发现了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利用互联网的金融行业进行高效利用,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有效的将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在法律上将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对策的研究,严格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的犯罪行为,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和国家的司法部门进行高效结合,实现网络金融稳定发展,保证金融的风险管理得以实现。

2.互联网下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

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互联网的技术,技术是基本。互联网应该在金融方面设定一个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将互联网的金融行业变成一个整体,方便管理,将整个互联网系统的安全性能都进行提高,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网络之所以发展的迅速,能够受到大家的支持,原因之一就是互联网上的资源极其丰富,将各种资源进行利用整合,建立一个给客户提供便捷的交易方式的数据库,在后台建立一个监管的系统,实时对互联网上的金融数据金银监控,防止出现安全问题。信息技术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提升,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技术研发工作,对于容易发生风险以及安全问题的地方加强防火墙或加密等技术的处理,保证金融行业在互联网上的工作是安全性高、风险低的。

互联网的金融安全还受到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工作的企业实力的影响,运营商的技术实力强,就可以构成一个强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保证金融行业在互联网上持续稳定的发展,选择自身能力强的企业加入也是对弱小企业的负责,因为技术能力不够强大的企业,即使加入了互联网金融机构中也无法保全自身,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资金安全。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风险的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内部的控制机构,这个机构的作用是尽可能的在风险发生前进行规避;在风险问题发生时降低损失,尽快解决;在风险问题发生后将影响降到最低,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下一次风险的出现。首先要有一个对风险进行控制管理的安全风投部门,设立数据库进行企业信用的评价工作,对互联网的金融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建立预警体系,在金融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测,及时处理,将风险有效规避。金融产品的设计也影响着互联网的风险,金融产品虽然有着高收益的特征,但同时也具有极高的风险,降低风险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到一个收益和金融风险共同的平衡点,将双方都进行考虑,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自己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

3.互联网下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我国市场经济在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在迅速发展,征信的体系是否完善很是重要,目前,传统金融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因为银行对贷款对象的信用判断仅仅是依靠之前的借贷情况进行的,这种体系还存在着漏洞,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可以利用科技,采用电子平台,对客户进行信用的判断以及整体的分析,虽然如此,但是实际上,金融平台的很多数据并没有加入到整个征信的体系中,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由此可见,将征信体系进行完善的重要性。征信体系是基础,还要加以辅助的机构进行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征信工作数据平台,平台要求是适合应用于互联网体系下的金融行业的,在平台上加入对客户的信用认证以及等级评估等内容,方便征信体系的进行。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最大差距就是大数据,互联网对于大数据的处理以及搜集的能力很强,将其充分利用,可以有效解决互联网上金融信息的信用问题,直接的将互联网上的交易风险降低,切实的将金融服务给客户创造便利,将服务的范围扩大。想要将金融信用风险进行规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对贷款对象进行审查的工作要严要求并且标准化。将不同等级的用户分散开,防止出现风险问题后果严重、无法挽回。将贷款标准提高,从本质上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

4.互联网下的其他风险管理对策

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作用远没有行业自律的作用大,优势也极其明显,行业自律可以对更大范围的内容体现其作用。在互联网上的金融业的行业自律甚至可以对整个金融业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出台一个互联网上的金融风险的防控对策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协会,给予其促进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制定行业标准和规则的权力,并且这个协会应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引领的作用。还要在金融业中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对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建立一定的标准,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以及最为重要的服务社会工作,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业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互联网中最容易发生的风险往往是带给消费者的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证很有必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在互联网的体系上要建立一个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机制,这种机制要满足跨行业以及地区的要求;第二种是建立一个用来解决消费者在互联网上产生的金融纠纷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安全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第三种是从消费者方向出发的,在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金融消费的安全教育,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可以直接有效的减少消费者的权益遭受损害的现象发生。

消费者选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前提就是信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口碑是最为重要的财富,因为它影响着在互联网上的金融用户对企业的信心,也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就是谣言带来的不良后果,一个谣言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到这个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实的谣言是导致企业产生声誉上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互联网的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的良好口碑进行树立,让消费者对企业有着信心,不会在谣言产生后立刻放弃企业,相信企业的声誉,减少风险发生的后果。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针对互联网上的金融行业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从信任、法律、政府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不同的风险种类,探讨出合适的、高效的解决对策,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并且有着在风险问题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洋,汤珂.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本质与风险管理[J].探索与争鸣,2014,11:65-69.

[2]陈秀梅.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4,10:122-126.

第7篇

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 进行风险识别研究,了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形成机理、传导方式和路径。然后研究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测量理论、测量方法、工具及技术,并从银行失败的角度对其金融风险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Z值模型1的原理进行介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分析了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风险管理 Z-Score模型 资产

一、引言

前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指出:“显然,银行之所以能够为现代社会做出这么多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风险”。这表明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善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命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及形成机理分析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金融风险分类及特征分析

根据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将其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与操作风险等。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具有潜在性,企业资金越是困难,越是希望从银行贷款。信用风险还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预测性。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通常是由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一般又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等。资金价格的市场波动造成证券价格下跌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

银行的流动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

4.操作风险

以上三种风险都具有不可预测性,大多是由于外部原因。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计算机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由此可见,商业银行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绝对不能忽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综述

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因为期货交易员杰罗姆·凯维埃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他错误地估计市场将出现上涨,最终在最近一轮全球股市大动荡中“血本无归”,形成了49亿欧元的巨额亏空,直接导致了发行银行的倒闭,给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敲响了警钟。

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去年我国银行业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同比2008年多增4.69万亿。大量信贷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1年我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33亿元,比上一季度末增加686.9亿元,不良贷款率1.1%。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及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的深化以及金融业对风险的认识深化而不断发展,主要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阶段。

1.资产风险管理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在银行业发展初期,银行只进行基本的存贷业务。银行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贷款,因此极其重视对资产的风险管理这种资产风险管理模式是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措施来减少、防范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安全度。这种管理强调的是资产业务,强调资产的流动性,限制了银行的高盈利资产的运用,减少银行的盈利。

2.负债风险管理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银行为应付客户提款不必保留较多的流动性储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完全可以满足银行流动性需要,同时银行在争取到优质客户时可以不局限于银行本身的流动性资产。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随着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导致汇率变动不断增加。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者负债风险管理都是不合适的,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利率自由化使得银行家必须同时关注资产和负债。利率自由化使得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有些差别,导致银行利润波动加剧,对银行股价也有较大的影响。利率成为调节货币市场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更加注重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之间的矛盾,洗去了前两种理论的精华。使得银行经营更加科学。

4.资本管理

资本管理阶段也成为全面风险管理阶段。随着银行业竞争逐渐加剧,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增多,所以银行面临的管理风险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多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法国兴业银行的倒闭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说明风险是由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共同造成的。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标志着国际商业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强调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除此之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引入了市场约束机制,让市场力量来促使银行稳健、高效地经营以及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要求银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外界对它的财务、管理等有更好的了解。新巴塞尔协议对旧巴塞尔协议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它充分考虑了银行可能面临的多种风险;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监管力度太大,由监管当局设立标准,难以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过于的监管制度还有限制金融衍生品的产生,限制了金融业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

商业银行需要盈利,就要衡量外部市场、衡量负债对象的财务情况,更需要用模型精确的测量公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还债能力。在此,我主要介绍Z-score模型来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测量公司的还债能力,并采用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票交易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

Z-score模型4是一个多变量财务公式,运用计算比较简单,它是用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以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并对公司在2年内破产的可能性进行诊断与预测。Z—Score模型判别函数为:

Z = 0.012X1 + 0.014X2 + 0.033X3 + 0.006X4 + 0.999X5

其中X1= Working Capital / Total Assets,反应了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总营运资本的流动性。如果公司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状况,就表明公司的运营资本减少。X2= Retained Earnings / Total Assets,反映了公司的累积获利能力,也是公司的剩余支付能力。留存收益越多,表明公司支付股利的剩余能力越强。X3=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 Total Assets,反映了公司的收 益率大小。X3避免了期末大量购进资产时使X3降低,不能客观反映一年中资产的获利能力,衡量上市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X4= Market Value of Equity / Book Value of Total Liabilities,测定公司的财务结构,反应公司财务的稳定性。X5= Sales/ Total Assets,即总资产周转率,X5越高,表明公司运用其资产运营的效率越高。该模型是通过5个财务指标来综合分析公司财务失败或者破产的可能性。若企业的Z值高于2.675,则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若 企业的Z值低于2.675,则公司财务状况较差,可能面临破产危机。

四、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与应用

从上面的Z-score模型可以看出,获取上市公司的数据都比较容易,直接从公司的每年的income statement和balance sheet和公司股市的数据就可以客观的找出。所以,这个模型很好的分析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信用度(主要是指偿债能力)。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过热,很多人都贷款买房。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占比过大,一旦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过大,市场形势出现逆转,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坏账,损失将极为惨重。

总之,在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多元化的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我们需要从每一种金融风险着手,防范于未然,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最大化的减小银行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胡磊.Z-Score模型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探索.2008.08.

[2]吕晓蔚.巴塞尔协议的修订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05.

[3]Santomero. A. “Modeling the Banking Firm: A Survey,”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November.1984.

[4]Altman.E. “Valuation, Loss Reserves and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Bank Loans” Journal of Commercial Bank Lending, August.1993.8-25.

[5]王高伟.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和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中国经贸.2010(03).

[6]郑新广,刘义成.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国商界.2009(02).

[7]牟霖子.浅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和对策.经营管理.2010(06).

[8]郑新广,刘义成.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NEW FINANCE.2009(02).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防范路径

0引言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中流砥柱,它的安全问题事关一国的经济盛衰,事关一国的生死存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业务的内容也不断扩充和丰富,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管理风险问题也随之而来,且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商业银行运作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构建一个健康、稳固的银行业体系对其长远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同时,在这样一个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提出解决方法,做好内部的管理工作也是每一个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

1商业银行实行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金融业界的风险管理日益显得复杂和困难。在现代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银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如果银行业出现危机,不仅会直接影响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而且会严重损害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加强银行业风险的管理便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银行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风险管理于是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银行界人士日益关注的话题。良好的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业的经营来说既是必要条件,也是必备条件。2007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已再次充分说明,对商业银行实行良好风险监管的必要性和对经济的重要性。所有的银行业机构都应当努力改善其风险管理机制体制,加强管理过程运作研究,而作为主要借贷机构的商业银行,其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深入研究并有效规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于增强金融系统安全性,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深化银行内部改革,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文化,加强自身应对决策等方面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银行的风险管理所面临的环境是极其复杂而充满变化的,银行系统性的风险暴露隐患不容忽视,很多存在于银行管理之外的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制度上的建设依然没有依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其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管控缺乏灵活性、系统性、程序性。总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体制机制。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也是其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社会信用水准是衡量银行业整体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中介服务还没有全面普及,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级机构,银行有效社会信用体系的匮乏进一步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2.2存在风险管理制度性的障碍。我国虽已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商业银行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产权不清晰,责权不明确,尤其在风险量化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缺少一套相对完善、合理、健全的针对银行业监管的制度规范,体制建设滞后于银行实际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薄弱。

2.3资本金配置明显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在资本金配置方面涉及很少,至2008年年初,我国的金融机构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百分之七点一。此外,银行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的考核偏向于存款增量、贷款规模和银行效益等方面,而忽视了对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的考核,这就容易导致银行轻内部资产的集约化配置,忽视内控机制的健全,弱化对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

2.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才的缺失。目前,现有的银行管理人才数量尚不能较好满足当前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需求,很多银行管理高层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对银行潜在风险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风险管理自身特有的复杂性、技术性和专业性,体现在对风险管理人才的整体要求较高,从事风险管理的人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同时还需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眼光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因此,这类人才往往在短期内难于培养,引发了银行风险管理人才数量的短缺。

2.5缺乏科学先进的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由于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性和全局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先进的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突发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不仅严重危害银行自身体系安全,而且将严重危害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加剧国家政权动荡不安。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防范路径

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商业银行必须拓宽信贷风险管理的关注范围,通过分析引起商业银行不确定性的内、外部变量,持续地关注其变化趋势,力求在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间找平衡,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地发展。

3.1打破信息垄断,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制机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特别作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尤其注重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制机制,必须有立法基础。目前社会信用体系无法可依的状况必须改变。必须用行政手段以及商业手段,把现在分散在税务机关、银行、工商机构的企业、个人等各种信息收集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数据库。

3.2建立敏锐的风险预警机制。一是要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加快建立和完善预警通报、确定高风险范围的风险预警机制;二是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真正发挥风险监测的预警功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三是针对目前市场信用环境差、企业存在贷款欺诈等不良行为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

3.3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欲使商业银行这一特殊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就必须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推进其自身免疫系统──内部控制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以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此外,应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与监督防范体系,提升监督效能。

3.4构建动态的银行金融风险评估模型。鉴于商业银行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加之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联系的紧密性,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深入研究其管理风险的诱发和传导因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金融风险评价标准和科学的内部评级体系,对金融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以实时反映和控制银行的金融风险,真正实现评级的制度化、规范化,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3.5重视能力养成,提升银行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银行管理高层应加深认识,不断提高风险意识,加快建立并完善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扩充招收风险管理人才的数量,多渠道、全方位、广层次地吸纳来自国内外的各类高级风险管理人才。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银行内部高级风险管理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强化专业性培训,确保充足精锐的后备风险管理人才储备。

第9篇

内容摘要: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只有在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细致的分类辨别、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实证调研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对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因子分析 农产品物流 物流金融风险 风险识别

农产品物流金融是金融机构(银行业)面向农产品物流业的运营过程,有效地组织和调剂农产品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运动。开展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能够体现重要的社会价值,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以及彰显和谐的生态环境价值。然而,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给农产品物流企业、银行及工商企业带来“多赢”绩效的同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农产品物流金融实际运营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尚缺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这些物流风险缺乏细致的分类辨别,对风险的度量缺乏科学的方法,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尽快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农产品物流企业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本文结合对我国部分较早开展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相关企业的实际调研内容,并综合其他行业风险管理的内容,提出农产品物流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模型。

如图1所示,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风险识别主要是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风险因素。应设置信息管理部门,对相关风险信息及时收集,并进行分类。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给出风险因素或事故发生机制的描述,作为风险识别的前期工作。风险评价则是已经识别出相关风险因素后,对事件、过程、现象、后果进行观测、记录和分析,然后进行评估诊断,以便根据风险级别进行相应的风险分级管理。风险控制是经过评价后所采取的具体风险控制手段。实践中,应采取多种相应的控制手段,确保相关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检查审核作为风险管理过程的监管环节,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目标、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风险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在该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识别是前提,风险评价是保障,风险控制是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至关重要。

因子分析法在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识别中的应用

(一)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及模型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由心理学家Charles Spearman和Karl Pearson在1904年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因子分析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缺失,将众多原始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变量,以及如何使因子变量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设有原始变量:X1、X2、X3、…、Xm。原始变量与潜在因子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其中z1…zm是m个潜在因子,是各原始变量都包含的因子,称共性因子;e1…em为m个只包含在某个原始变量之中的,只对一个原始变量起作用的个性因子,是各变量特有的特殊因子。共性因子与特殊因子相互独立。找出共性因子是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计算出结果后要对共性因子的实际含义进行探讨。

(二)样本及指标选取

根据研究内容,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并与相关领域专家沟通交流的基础上,选取河北省为代表地区对区域内物流企业进行初步实际调研,结合调研结果,最终确定影响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风险因素共有10个。X1:法律风险、X2:管理水平风险、X3:客户资信风险、X4:质物风险、X5:技术风险、X6:不可抗风险、X7:信用风险、X8:业务服务风险、X9:市场风险、X10:监管风险。

法律风险(X1)主要是当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或监管部门授予的交易权利时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即合同的条款规定和对农产品质物的所有权问题。管理水平风险(X2)是指农产品物流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往往较多地存在组织机构陈旧松散、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决策发生错误等带来的风险。客户资信风险(X3)是指农产品物流金融运营过程中, 如果客户资信水平低,如借方企业出现严重经营问题(如倒闭),则会存在客户资信风险。质物风险(X4)指农产品物流金融企业的质物在库期间,由于员工的诚信、提单的可信度、对质物保存的设施能否有效防止损坏、变质等带来的风险。技术风险(X5)指农产品物流金融运营过程中,因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而引起的技术风险,如价值评估系统不完善或评估技术不高,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造成信息不完整、业务不畅等。不可抗风险(X6)主要指农产品的特殊性,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冰雪、火灾引起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信用风险(X7)主要是由于借款人或农产品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的损失可能性。它涉及农产品物流债券投资和农产品物流贷款发放等多种物流金融活动,包括绿色农产品货物的合法性,客户的诚信度,还包括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财务、运营、安全等方面的诚信度。业务服务风险(X8)包括仓单风险、提单风险、信贷风险等。其中仓单风险体现在仓单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方面。目前,虽然农产品仓单的应用已经拓展到现货交易和资金融通领域,但是由于农产品仓单市场在我国刚刚兴起,其流通机制、标准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和经验存在着相当不足。提单风险指使用虚假提单造成银行损失的风险,是农产品仓储企业开展业务遇到的经常性风险。信贷风险主要包括应收帐款质押融资产品的信贷风险,如欺诈类风险和业务类风险。市场风险(X9)指由于农产品物流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股价的波动等,而导致的农产品物流金融资产的变化风险,主要针对农产品库存质物的保值能力,包括农产品质物市场价格的波动,农产品金融汇率造成的变现能力改变等,尤其是农产品质物的市场价格下跌,造成农产品质物价值缩水。监管风险(X10)指由于监管人员等内部道德风险。

基于以上风险都是难以量化的,本文采取模糊评价法对这些定性指标划分为9个等级,即极高、很高、高、较高、一般、较低、低、很低、极低,分别对应[1,10]区间的9、8、7、6、5、4、3、2、1。采用德尔菲方法选取农产品物流、物流金融相关研究学者、行业管理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共31位专家分别进行打分,并反复征询,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得到河北省11个市的各指标的得分样本。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因素识别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的Factor过程,对河北省11市110个企业样本的10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抽样适度测定值KMO为0.659,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入了3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率达到了85.013%。各主因子对应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1。

为使求得的公因子具有较为明显的意义,可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F1基本支配了客户资信风险(X3)、质物风险(X4)、技术风险(X5)、信用风险(X7)、业务服务风险(X8)(绝对值较大的系数),它反映了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业务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此所以可称为运营风险因子。由上述分析可知,第一公因子(业务服务风险因子)是反映河北省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主要因子。

第二公因子F2,基本支配了法律风险(X1)、不可抗风险(X6)、市场风险(X9),这些指标代表了农产品物流金融环境风险,因此可以成为外部环境因子。环境风险有长期或短期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

第三公因子F3,基本支配了管理水平风险(X2)、监管风险(X10),它代表农产品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情况,因此可以成为内部管理因子。

最后输出因子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3),得到公式如下:

将河北省11个市的企业的样本数据带入方程,便可计算出各因子得分,就可以对该市各企业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诊断分析及评分。运用总方差解释表中3个公因子方差的贡献率,可以构造出河北省各市物流企业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F=0.55020F1+0.19921F2+0.10073F3

式中F代表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总得分,Fi(i=1,2,3)是各个因子得分。将各因子得分代入上式,可以计算出某一物流企业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综合得分,据此可对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

综上,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是一种典型的多指标问题,其中涉及大量的不可定量因素,决定了分析中的复杂性以及指标间的多重相关性难题。因子分析法是一种指标约简和消弱指标间多重相关性的优良工具。通过因子分析法的运用,本文在对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诊断识别过程中能够基于原始调查数据本身,使评价结果更加趋于实际,通过对多指标的降维处理降低了评价的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指标间的多重相关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发现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中的关键风险因素,有利于企业改善现有状况,有效的优化自身以及选择合作伙伴,从而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