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村发展新面貌

时间:2023-07-21 17:13:29

导语:在农村发展新面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发展新面貌

第1篇

过去的发言经常需要事先指定人选,因为自愿报名的人很少。但今年一改风气,一个小组里就有10多个人报名,简直是场场“爆满”!听说、同志要来会场,委员们更积极了,结果许多没能“如愿”发言的委员只有交上早已准备好的提案――今年的提案也特别多。

我属于农业界别,最关心的提案还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 的重头任务,关系全国8亿多农民的利益,这是今年“两会”的焦点,但如何在众多提案、建议中挑出最可行的?

我觉得关键是不能把所有的农村归到一个发展路子上来,各个村的情况不一样,因地制宜才是真正为农民着想。这几年我多次去一些偏远乡村调研,发现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难处,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在盼望住进好房子、手里有钱花,起码这不是他们最盼望的。比如有一个村,水源几乎断绝了,吃水要跑到很远的地方一点一点挑回来,这样即使给他们盖上高楼大厦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最需要的是水,引来水源对他们更实惠。如果这个村再不用为水发愁,那么它已经是“新农村”了,接下来再发展其他的,这样是否更合理呢?还有一些山区里的村庄,它们无法生产更多粮食,但依着山地可以引导它们多种植果树,只有这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不会把新农村建设的“车”开到并不存在的“高速公路”上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研究员的建议很好,他认为建设新农村最基本的在于农业科技创新,没有农业的科技创新,改变农村面貌只是空谈。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很实在。

第2篇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知”和“行”的统一。县委农办作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牵头部门,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价值取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来说,要在四个方面出新为荣。 一是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富民优先”结合起来,突出在培植新农民上要有新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培育新农民为根本,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大户培植、农民投资创业等四大富民工程,切实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二是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重点在建设新村镇上要有新面貌。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益、最紧迫的事情做起,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载体,以新农村12件为民办实事工程为抓手,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版权所有

三是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注重在营造新风尚上要有新起色。开展文明农户等创评活动,将科普教育、道德建设、文明风尚、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等纳入创评内容,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的道德文明风尚。进一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市场、法律、政策“六下乡”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同时保障“四民主两公开”各项制度和村规民约的落实。

四是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关键在构筑新机制上要有新成效。建立“县乡共建”联系机制。实行挂钩式联系。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钩指导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实行选派式挂职。从县级机关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村(居)挂职服务。实行结对式扶持。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在示范村(居)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构筑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

第3篇

根据区年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建设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实际,继续在新农村中开展“三新”示范村的创建活动,现将活动的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严格按照《双照镇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创建实施意见》精神,对照《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新阵地创建实施办法》,扎实推进计划生育“三新”建设,年,庞西村、庞南刘2个村,创建“三新”示范村,达到区“三新”示范村。

二、具体措施

(一)、成立“三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担任,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计生办加强对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指导。

(二)、扎实开展“三进”活动(既健康服务进户门,致富信息进家门、计生文艺进村门)。

1、年镇村聘请区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4月、10月份组织二次,对龙南村,庞西,庞南刘村示范村已婚育龄令妇女进行二次免费健康检查,扎实开展优质服务。

2、与农业组联合,聘请区农业技术人员到龙南,庞西,庞南刘村,结合“三新”村实际,组织科技致实培训班,对计生户种植果树,养殖等方面进行科技知识培训,并请农业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帮助计生户致富,同时各示范村还要开展计生新家庭等贫困家庭一对一结邦扶对,不断地提高计生家庭的致富能力。

3、“三新”示范村,必须有醒目国策一条街和生育文化大院,镇、村组织计生文艺队,开展以婚育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文化活动,到村上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各项优惠政策。

三、创建“三新”示范村“五个有”(即:生育有新观念,致富有新发展,家庭有新变化,家风有新风貌,环境有新改善)。

1、生育有新观念

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政策和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使计划生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创建计划生育和谐之家。

2、致富有新发展

通过科技致富培训和宣传,从根本上解决致富无门的困难,创建计划生育富裕之家。

3、家庭有新变化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培训和竞赛活动,使群众从致富技能,经济能力,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根本变化,从而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生活宽裕,创建计划生育幸福之家。

4、家风有新面貌

通过开展计划生育新家庭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以及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等评选活动,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创建计划生育文明之家。

5、环境有新改善

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播,改善群众生存环境促进农村育令妇女身心健康,创建计划生育健康之家。

四、几点要求:

1、各“三新”示范村两委会一班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创建“三新”示范村的标准,真正达到“四好”,基础设施好、环境整治好、宣传教育好、优质服务好,达到区“三新”示范村标准。

2、各村要制定措施,在全村扎实开展“三进”活动,真正实现“五个有”进农村。

3、各示范村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人口学校作用,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惠政策,宣传“三新”建设要求,使社会群众自觉自愿地投身到“三新”建设活动中来。

第4篇

1、实施“一建三改”,整治村容村貌。一是坚持以村容村貌和城镇街道卫生整治作为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以示范村、镇为主战场重点实施以住房改造、通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__年完成了西汉高速沿线及××××华路沿线11个村840户村容村貌整治,实现了统一美观的新面貌。二是加大全县村庄及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力度。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原则,编制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20__年,全县投资126万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编制73个。三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投资580万元建沼气池2540口、垃圾池120个。实施“一建三改”1300户,改造露天厕所750户,植树200余万株,实现了农村净化、绿化、美化。

2、抓点示范,打造新农村亮点。一是落实了县级领导联系和县级部门包抓新农村示范村制度,帮助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二是建造一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村),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按照建设实用、安全、美观的农村住宅要求,免费送文秘杂烩网设计图纸到村,引领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对建筑瓦工、沼气技工培训和管理,为村镇规范有序建设、提高建筑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完成第一批示范村任务。

3、实施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县上出台了《××××县整合涉农资源项目集中支持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实施办法》,将交通、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群众主动投劳、财政投资帮扶的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年,全县共投入资金6805.3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投资804.8万元实施通达工程项目7条55.5公里;投资3780万元完成通村水泥路路基整修本文来源:文秘站 185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255.56公里。三是积极实施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整修大塘10口、改造抽水站2座,新打机井10眼,整修、疏浚渠道58公里,衬砌渠道54公里。投资73.3万元,新修基本农田8100亩,治理水土流失62平方公里。投资650万元,新建安全人饮工程37处,解决了15100人饮水困难。四是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依托,推动贫困山区面貌实现新变化。20__年新启动扶贫重点村20个,累计启动扶贫重点村122个。三年共完成投资6800万元,拓宽改造村级道路480公里,新修道路48公里,水泥硬化道路150公里,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63户685人。

4、主导产业支撑力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__年,共落实设施栽培7.3万亩;新发展果园2.16万亩;中药材留存6.2万亩;生猪饲养量100.9万头;劳动技能培训3.2万人,劳务输出9.78万人,劳务创收5.8亿元;向12个“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发放贷款资金268万元,贴息12万元;发展“农家乐”59户,创收118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的1711元增加到2313元。

5、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推动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投资1431.5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24630平方米。新建乡镇文化站2所,村两委活动室2个,文化广场6个,篮球场5个。规范村标准化计生服务室25个,卫生室25个,文化室11个,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60套,新建信息化村126个,移动基站30个。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0%。创建村务公开示范村25个,卫生示范村43个。“平安××××县”创建和“五五”普法活动有序推进,全县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8099户31556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338475人,参合率达95%。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政策操作难度大。土地流转没有可操作的硬性政策和文件,基层干部面临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以及加快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一村一品战略落实难。

二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大。市、县建设项目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自筹资金落实难度较大。

三是工作机制不顺,统一协调工作难度较大。一些群众“等、要、靠”依赖思想严重,投资投劳不积极,个别基层组织也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进展缓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权威职能机构统筹,使项目资金按规划要求集中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才能保证建设效果。

三、设想与建议

1、积极落实土地政策。建议由土管部门尽快开展村组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今后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打好基础。

2、整治理顺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一是成立新农村建设涉农资源整合机构,统一统筹提调,由新农办落实,真正实现资金捆绑使用,发挥项目最大效益。二是建议每年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县上出台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减少财政压力。

3、加大平川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力度,塑造我县新农村建设对外形象。一是重点加大城区及周边农村“一建三改”实施力度,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二是集中精力 ,打造龙亭等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小城镇,有助于旅游开发战略的实施。

第5篇

采访之初,七十三岁的姚老先生向我们叙述了五四农场及其周边地区的兴起历程。此地位于临近杭州湾的濒海之处,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人开始围塘于此,1954年建五四农场。初时,这里的土壤因海水浸润而盐碱度高,不宜种水稻等重要农作物,后来经过数年雨露浸泡,逐渐达到了种植此类农作物的标准。又有崇明、江苏移民迁至此地,知青上万人也曾上山下乡在这里劳动,于是慢慢的发展农业,减低村庄,开始兴盛。

解放后,农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下三方面:

第一是生产的机械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农民耕种多靠人力,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农业发展。而后来政府积极引进机械化生产,并给予农民4%~5%的设备购置补贴,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轻农民的辛劳。

第二是农村生活现代化。上世纪中时,这一地区的村庄几无电器,夜里路上黑灯瞎火,无以照明。指导国家开始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才渐渐通电通水,有了电灯、电话、电视,过去的茅草房变成了砖房,可以抵御大风大雨的侵袭,“农保”则保障了农民基本生活。

第三,农村与外界通讯、交通的联系日益紧密。过去闭塞的村落如今修起大道直达城中:每天有邮递员送报寄信,公交站点亦可见于存钱村后,十分便利。

从以上变化中,农村的新面貌展露无疑,令人惊叹。然而与此同时,新农村却又面临着“老去”的危险。

据姚老先生说,现今留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幼童,年轻力壮的往往入城安家落户,打拼赚钱,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也不是卖农产品了。农村活力因而下降,虽然有老年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但日常生活仍不可避免的让人感觉枯燥。他还提到了“看病难”的问题,最近的小医院要走个七八里才到,不由怀念“赤脚医生”存在的岁月。这种种现象,皆体现出农村“老去”的不可否认的实事。那么,针对此趋势,究竟该怎样使市郊农村重获新生?

诚然,我们不能回避农村个体户不比五四农场一类大型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往往仍多为自给自足、少量买卖获利的小农经济,但也要学会利用农村的独特优势,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农村未来发展。对此我综合了姚爷爷的言谈与自己的简介,提出以下方案:

一、 农村地价、房价偏低,而上海正处于郊区化进程中,吸引城中及郊外省市打工者,白领长期居住在这些市郊农村地区,增加农村人口密度,可以为农村注入新鲜活力

二、 现在怀念农村平静生活的思潮兴起,一些地区已经打造了“农家乐”的特色农村体现项目之品牌,可以借“农村”之旗帜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旅游项目和推广相关民俗(手工制品)产品,使农村既保留其独特风格,有能可持续发展。

三、 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减小城乡人口生活基本保障和生活水平差异,促进某些建设农村地区人员回流。

第6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业的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一部分就是农机的使用,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浅谈如何有效的创建农机推广体系,对以后开展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创建;农机技术;问题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农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我国农村经济面貌已焕然一新,新的面貌势必要有新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来匹配。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在摸索中前进,早日完善此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1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核心内容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需要一套完善的体制。首先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机部门制定农机技术的推广方针和实现推广农机技术的方案,再者是通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所制定的方针与方案。这一系列过程需要针对农机技术推广的各项活动所建立起来的农机技术推广管理体系,它包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实施活动的整个过程,相应的职责,所需要的资源,以及最终评估和改进所需的组织结构。

2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待解决的问题

2.1有关行政部门对农机技术推广的制约性我国在管理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主要设置有两个部门,分别是行政部门和农机部门。这种格局设置在管理中需要两个部门相互配合与协调,配合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与冲突,尤其是行政文件的差异。在管理过程中的差异性与冲突性自然也就造成了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制约性。

2.2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落后性传统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虽基本适应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要求。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市场经济模式不断进行深化与改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调整。过去的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些地方已经实行农业合作制,将农户承包的土地进行统一管理科学化播种,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已出现弊端,不再适应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2.3农机技术推广人员低素质性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起步较晚,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不够完善。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较差,不具备聘用高新技术人才的各项条件,即使某些乡镇地区拥有较高农机专业素养的技术人员也容易流失,因此专业的农机技术推广人才很少。当地农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并不能做到科学熟练的操控农机,农机使用出现问题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这些要求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增大农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建立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具体方案

3.1加强有关行政部门对农机技术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国家和政府应将对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支持落到实处,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各级农机部门的工作开展更有主动性,地方政府应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农村农机技术推广的现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来推动农机技术的推广。通过开展有当地领导参加的农机技术学习经验交流会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而且方便地方政府了解农机技术推广的最新动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以促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积极主动地解决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2建立符合当地情况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机部门应清楚的认识到农民是农机的直接使用人,农民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要不断调整和改革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彻底摒弃传统的不适应当前情况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大胆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尝试新型农机,将农机大户设为农技示范户发挥其带头作用,从而实现将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应用到农村千家万户的目标。适应性好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更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建立州、市、县乡(镇)四级农机农艺相融合的、为农服务体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体系,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集中先进的机具,作为先进农机技术示范和孵化的基地,从而带动本地区农机化发展。

3.3提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提升农民使用农机的能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有高素养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和熟悉农机操作的农民。当地农机机构应该定期组织现有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学习专业技能,追求更高目标,不断提升专业操作能力。地方政府应在必要时吸收新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新旧人员相互学习,共同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农机部门可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管理和激励农机技术推广人员主动学习农机操作新技术,适应农机类型的发展,为农机技术推广打下坚实基础。农民在使用农机时不盲目操作,详细阅读农机操作说明书,听从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指导,不断提高操作农机的熟练程度。

3.4建立农机技术信息更新站点每年都会有新型农机的问世,新型农机必然有新技术的操作。地方政府可在当地建立农机技术信息站,信息站搜集当地农机技术推广有关信息,可与农机企业和有关科研所相互联系,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可在信息站获得新型农机的相关信息,及时引进新技术。实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一体化。

4结语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应相互配合,抓住机遇,提高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改变传统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建新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适应当前形势,开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马永康.山西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09-17.

[2]林育,张超.浅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与主要经验[J].农业机械,2014-11-08.

[3]徐林芳;木合甫力•亚生.乌苏市皇宫镇农机推广站服务能力体系建设与新技术推广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15.

第7篇

市实施六项突破:一是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实施突破。强化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理念,突出新型工业的主导地位,领导精力向工业倾斜、各类人才向工业集中,各种要素向工业聚集,尽快做大做强工业支撑。二是在重点领域和县域经济发展上实施突破。主要是在培育壮大支撑产业、规模企业和力促重点县域发展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谋求率先突破。三是在大上项目建设上实施突破。千方百计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占地等瓶颈制约,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加快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政策和环境上为项目引进和落地创造条件,力争引进一批立市立县大项目、好项目。四是在招商引资上实施突破。以更加开放的眼界和思维,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建强招商队伍,开展新一轮招商引资出击战,让开放这片云下更大的雨。五是在深化改革上实施突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同时,积极探索市、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它各项改革,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六是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施突破。以企业经营环境和项目建设环境为重点,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继续下大力推进“责任风暴”和“效能革命”,消减审批事项,减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真正把保定建设成为投资者的乐园、创业者的天堂。

市通过解放思想,集中力量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点燃发展激情,大力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二是进一步提高工作定位,切实树立勇创一流的更高发展目标;三是进一步加快市场化进程,不断破解影响生产要素聚集的体制机制障碍;四是进一步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五是进一步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努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六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下大力提高各级干部的执行能力和落实能力。把解放思想的成效,体现到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上,真正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

市在经济发展上,突出抓好“六新”:一是产业升级要有新突破。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依靠科技,尊重规律,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节能减排要有新成效。把节能减排作为攻坚战,加大力度,进一步强化问责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三是服务业要有新跨越。着眼于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把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提升全市竞争力的支撑要素来抓,作为增强综合实力的新型支柱产业来抓。四是城市建设要有新形象。按照“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加快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档次。五是新农村建设要有新面貌。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六是民生问题要有新改善。坚持用爱民的情怀关注民生,用惠民的政策改善民生,用利民的行动体现民生。

第8篇

今年以来,乡纪委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全面完成组织工作,通过个别谈话、召开谈论会等方式,现将2019年上半年本单位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总结如下: 

一、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政治站位不高,“遗忘性”放松要求的问题。

我乡纪委开通前后多次召开了党员大会,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统一,组织领导抓责任制落实不力,走形势的多,政治展位不高,效果不好。疏忽遗漏之处颇多,责任担当不够,重视程度应再加强一点。

(二)宗旨意识不强,“应付性”疏远群众的问题。我乡纪委部门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思想上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对上一级的工作安排,仅仅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上面,监督力度不够。

(三)担当精神淡化,“选择性”做做样子的问题。我乡纪检队伍力量薄弱,担当精神弱化。乡纪委既要负责县纪委各科室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又要安排乡内其他工作,还要下村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导致一部分干部选择性的办公,做表面功夫。

(四)能力水平滞后,“局限性”简单作为的问题。个别干部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理论能力水平和政策水平得不到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等不够理解,导致能力水平不够,没有什么大作为。

(五)纪律意识淡薄,“叛逆性”逃避监管的问题。 我乡利用每月定期上党课、政治学习,制度管理的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意识学习,但干部进行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教育还不够全面,教育宣传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广的情况,导致纪律意识淡薄,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品德修养不够,“利己性”歪风作祟的问题。干部没有发挥好自己职责的功能,一味用老好人思想工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且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纠正改过。

二、原因分析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准确定位,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加强党建工作,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找准目标,服务服从于发展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充分调动各部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的培训和教育。

继续宣传发展教育问题,加强管理措施。

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设计;因地制宜;城乡一体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居住环境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新农村的景观设计是我国建筑设计中的新兴领域,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住宅条件的改善,新农村建设中室外环境的景观设计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更注重于结合当地环境和人文风情,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创造优美的环境,在新农村建设改造等方面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整个乡村增添新的活力,有效地平衡了乡村与城市的差距。

一、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原则

(一)尊重历史文化

不同的乡村景观建设都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载体,都可以通过景观的方式加以装点来表现区域人文景观关系。在景观设计中要能够传承农村的历史文化,使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充分研究和发掘当地的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尊重历史。对于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村镇要能够重点保护规划,在新农村的建设和规划中对其进行独立的规划。比如西安曲江新区的规划建设,曲江地区集中着众多的古村落,在古代是天然的湿地和洼地,在秦代就建有离宫,因水曲折才有了“曲江”的美称,在隋唐时修建园林,皇家和文人雅士聚集曲江游玩踏春。在历史上曲江是以自然景观为主,有“春日插柳”“曲江流饮”等传统风俗,为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色彩,因此在曲江地区的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历史文化的体现。

(二)保留当地特色景观

每一个地区都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和宗教影响,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一些具有特色的景观建筑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雨,无论是否破落陈旧,都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这些当地的乡村景观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留下了历史的痕迹,都是我们应当保留的文化遗产。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注重保留当地的特色景观,在设计规划中要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而不是利用工业化、标准化的设计模式去规划或管理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在保留当地特色景观的基础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体系,因为景观空间是活的,活的社会载体是人和景观分不开的一部分。当地的特色景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体系,局部的文化态度扭曲的现象只能是一个静态无生命的文化特色。

(三)与时代相结合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传承历史文化、美化农村景观,还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设计人员应发挥主动创造性,使设计的重点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特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出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当引进新兴技术或者是外资支持,将自然村改建为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小区形式,全面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的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要点

(一)合理的景观规划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建筑景观规划。农村的住宅建筑一般存在杂乱无章、布局混乱、无人管问的现象,景观更是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可以使农村建筑合理配置,节约很多的土地资源,更具经济适用效果,促进农村与城市建筑的接轨,建筑风格更具现代感。在建筑景观的合理规划下,其他农村建设如盖房、修路、建村、修建基础设施等都可以有规划的同步实施。同时利用“绿道”的形式来连接各个村落和各种自然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线性生态景观系统。通过整个有机的绿色交通要道来实现更有人文历史的村落、来带动缺少人文历史景观的村落一起发展,这样有效地控制在新农村建设后所产生的各个村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同时也可以使新农村建设中人文历史景观得到更好表现。

(二)景观设计的节能环保化

以前的农村建筑在资源利用上没有节约环保的意识,存在着很多能源浪费的现象,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节能环保。合理的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冬季对于木材或者煤的损耗,节约了能源,还可以减少由于燃烧煤炭而产生的废气,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农村地区拥有着特有的乡村景观,如农田、果园、沟渠和山水等,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对这些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可以提高新农村的景观水平,保护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当地景观旅游。农村的原生态景观传递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是城市景观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在景观设计中要尊重和保护农业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使设计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性。

(三)景观设计需因地制宜

不同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历史和经济发展都不相同,如果采取同样的标准和模式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发生很多矛盾,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农民的发展需要和利益关系,能够顺应自然、合理规划、就地取材,立足于农村的基本特点,绝不可以为求效果盲目地增大建筑形式和规模,充当门面工程。新农村建设也要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景观规划从实际出发,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立足于农民的基本利益,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因地制宜考虑农民的需要。

(四)突出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一个长期自我演变和完善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形成的个性文化特征。突出地域特色,对于一些地区的人文环境来说,在历史上受到了不同时期的民俗、经济和宗教等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的地域特色也有所不同,景观设计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不是通过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嫁接或者移植,这样的景观设计才会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例如:江西的婺源,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去那里旅游,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游客,正是因为它所传递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景,更呈现出其历史的辉煌。婺源县是典型地域文化的体现,乡村古建筑上不同纹样的马头墙不仅具有文化审美价值,还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防火作用,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另外,体现地域要素的还有对于当地植被的应用,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田植被的规划,这样的规划设计可以体现乡村的文化主题,更是对于乡村行为方式的延续,在新农村的环境景观设计中要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植被规划,如江西婺源地区有着丰富的耕地资源,油菜种植面积很大,新的建设规划中保留了婺源农业的自然属性,并且根据地貌特点进行了新的景观设计,使婺源形成了春季万亩油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是一道乡村景观变化的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这不仅提高了景观环境的观赏性,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已经渐渐脱离农事活动,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全国大力发展。在新农村的建设下,农民生活有了更好发展,生活更加舒适,不再以传统自然村的形式居住,而是向城市化小区形式的生活方式发展。这是为最基层的农民劳动者建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新农村的景观设计也要以当地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来丰富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植被内容,创造优美的环境,打造新农村的新面貌。

作者:杜炎林 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倩.新农村景观设计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