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13:35
导语:在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和属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初等教育学;养育;逻辑起点
1998年,小学教育专业呱呱坠地。从此,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本科教育范畴。然而,小学教育专业就像一个先天缺陷与后天营养不良的“婴儿”,在学科建设层面几乎处于“失语”和“空场”状态。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境地,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小学教育专业踏上了艰辛而漫长的学科诉求之旅。经过18年的探索与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构建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并将其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搭建初等教育学这栋“学科大厦”,首先必须厘清其逻辑起点,这是构建学科大厦的基石,也是初等教育学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
一、肇始: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
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它的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然而,自从1986年瞿葆奎先生首次提出关于探讨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命题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学界已持续讨论了30年。梳理30年间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寻历程,其中有分歧,也有共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当前,教育学界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教育学逻辑起点蕴含在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之中,并且必须遵循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当然,要探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必须明确两个前提性问题:一是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的标准有哪些?二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关于逻辑起点的质性规定,一般以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和瞿葆奎先生提出的两条补充规定为标准。黑格尔提出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具体内容是: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1]。而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则是:第一,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即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应受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限制——既不可抽象不足,也不应抽象过度);第二,逻辑起点应当以“直接存在”形态承担一定的社会关系[2]。因此,有关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探讨和研究,都应该以这五个方面的质性规定作为考量的依据。
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主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教育活动观”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范畴就是“教育”活动[3]。这种观点主要以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标志,认为“教育学的对象是青年一代的教育”[4]。巴班斯基则认为,“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科学”[5]。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也认为,“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6]。在这里,他们所说的“教育”其实指的都是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教育现象观”将教育学界定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7]。教育现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二是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三是教育现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教育问题观”则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种观点主要以日本大河内一男等学者为代表,他们提出,“我们没有把教育学的对象称作现象,而是特地采用‘教育问题’一词来表示,并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11]。这种观点对我国教育理论界的影响颇深,以至于有学者直接断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这已成为我国和日本、英国等教育学界的共识。”[12]
我们认为,无论是教育现象,还是教育问题,其本质都是教育活动。首先,从“教育现象观”来看,在教育现象的三种类型中,无论教育现象即教育形态的存在问题[8],抑或教育现象是“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9],还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在教育学问题中的教育现象”[10],究其实质,它们都是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次,从“教育问题观”来看,教育问题的本质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亦即教育活动问题。由此可见,教育活动才是教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既然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那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就应该从“教育活动”范畴之中寻求。“教育活动”是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基石。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活动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13]。由此可见,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培养人”。鉴于逻辑起点应该是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中的关键概念,因此,我们可以从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培养人”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培养”作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徐东[14]对“培养”是教育学逻辑起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证,颇具说服力。
很显然,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应该从“培养”中去探寻。
二、辨析: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厘定
关于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目前只有刘慧教授对其作过简单的描述和分析。她提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初等教育,小学儿童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15]。虽然她同时也指出逻辑起点必须具备四个要件: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的规定;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16]。但她并未对该观点进行详细和具体的论证。我们认为,刘慧教授将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初等教育,继而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从研究对象层面看,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其母学科研究对象系统中的某个要素或者特定的部分。按教育层次维度划分,教育一般可分为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中学教育(或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或高等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活动分别为幼儿教育活动(或学前教育活动)、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中学教育活动(或中等教育活动)和大学教育活动(或高等教育活动)。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肇始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界定为初等教育,而应该确定为小学教育活动(或初等教育活动)。
其次,从逻辑起点层面看,将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界定为“小学儿童”,我们姑且不论其是否合适,单就“小学儿童”本身而言,也既存在“抽象过度”又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初等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小学儿童,也要研究小学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它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这种观点明显存在“抽象过度”的问题。同时,小学儿童不仅是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范畴,也是儿童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因此,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又明显存在“抽象不足”的问题。此外,这种观点也有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等同的倾向,混淆了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的区别。我们认为,分支学科的逻辑起点肇始于母学科,但又区别于母学科,是母学科逻辑起点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它既有母学科的共性,也有子学科的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合金”。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共同逻辑起点是“培养”,但具体到各个二级学科,它们的逻辑起点又各有侧重。初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其逻辑起点应该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发轫,源于教育学但又有其特殊性。
最后,从本质属性层面看,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小学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它既有一切教育活动所共有的属性,也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与规律。具体来说,小学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培养”小学儿童知识和能力的属性,还具有“抚育”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属性。前者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固有属性,后者则是小学教育活动的独特属性。两者的整合,即构成了“养育小学儿童生命”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可以从“养育小学儿童生命”这个本质属性中抽象出关键概念——“养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三、论证:养育是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养育”是否可以担当起初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的“重任”呢?下面就以黑格尔提出的逻辑起点的三条质的规定性及瞿葆奎先生补充的两条规定加以考量。
首先,从黑格尔第一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1]来看,“养育”是“培养”和“抚育”,是养成教育。具体来说,“养育”就是培养小学儿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抚育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全面丰富,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但其都是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的养成教育。“养育”是小学教育的主线。“养育”可以说明“小学生”——小学生是接受养育的儿童;可以说明“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是实施养育的教师;可以说明“小学校”——小学校是实施养育的场所;可以说明“课程”——课程是实施养育的内容和载体;可以说明“教学”——教学是小学教师和小学儿童共同参与的养育活动;可以说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养育的预期结果,等等。“养育”本身是不需要说明的,如果要对它进行解释,就必须引入比“养育”更繁琐的概念。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一条质的规定性。
其次,从黑格尔第二条规定“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1]来看,“养育”是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细胞”,是初等教育学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全部蕴含在“养育”这个胚芽中。我们可由“养育”推演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养育原理,包括小学生生理学、小学生营养学、小学生卫生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社会学、小学教师学等课程;第二大模块是养育内容,包括小学生德育、小学生智育、小学生体育、小学生美育、小学生劳动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三大模块是养育方法,包括小学生学习论、小学生教授论、小学各科教学论等;第四大模块是养育评价,包括小学生学业评价、小学生品行评价、小学教师评价、小学课程评价等;第五大模块是养育管理,包括小学生管理、小学生班级管理、小学生活动管理、小学课程管理、小学教师管理等。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二条质的规定性。
第三,从黑格尔第三条规定“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同”[1]来看,“养育”与小学教育活动的历史起点相同。从小学教育萌芽伊始,就出现了“养育”活动。当时的养育活动是在儿童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儿童的生活时间就是养育时间,儿童的生活空间就是养育空间。养育成为人类最早认识的小学教育现象。可见,“养育”符合黑格尔提出的关于逻辑起点的第三条质的规定性。
第四,从瞿葆奎先生补充的第一条规定“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性”[2]来看,“养育”本身就是从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养育小学儿童生命”中抽象出来的关键概念。在这里,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养育”符合瞿葆奎先生补充的第一条规定。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实践活动;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长发育、个人品质等多方面培养的初级阶段,同时小学生又是处于思想、活动较为不受控制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调动其积极性。针对这一特殊性,只有通过其他方面来加强小学的德育教育力度。在传统中国式教育方法中,需要每一个学生端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课,但是小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生长阶段,思想和行为不受控制很难保证注意力集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希望以一个更加灵活、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更多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加入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接下来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说明。
1 德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德育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德育题材的广泛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素材十分广泛,大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小到教育学生厉行节约,勤奋学习,规范行为,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题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其一,社会资源。如通过“家乡民俗有哪些”“养殖与环保的探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深入所在社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品质。其二,自然资源。如通过“亲近校园植物”“河水变臭的原因”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投入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以此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1.2 德育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新的概念,其中包括信息科学、研究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因为综合实践课的多个方面这就可以促使德育教育从各个方面很好的融入综合实践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例,让每一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德育知识,促使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牢记德育知识,还可以通过以后的生活当中更好的熟记,并且加以应用。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在网上下载关于德育教育的视频或者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沟通探讨。或者通过综合实践课上组织编排关于德育教育相关的小品、演讲、歌曲在学生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德育教育知识。最后学校组织大型的宣传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组织游行活动让学生派发关于正面的德育教育知识,在宣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身去宣传了解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1.3 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传统课堂的教育方式显然难以控制现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和灵活多动的状态,小学的德育教育之所以将其融入到综合实践课程当中,是因为德育教育本身就是与每一个人生活的环境的国家密不可分的,德育教育不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空想教育。德育教育主张每一个学生在本质上得到好的思想教育,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得到应用。例如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不是说在老师面前或课堂上表现得状态,而是在生活当中真正的做到帮助别人。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2.1 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必须有好的德育课题。好的德育课题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其一,要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即所选课题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这是德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和要求;其二,要具有贴合性,即所选课题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这样无法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如果仅仅用书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材料,显然是无法让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感同身受的。在组织学生开展“粮食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农民伯伯调查和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或者通过新闻然学生了解到非洲一些国家孩子吃不上饭的状况。
另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因此,我在本学期实施了以“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打扫学校公共卫生,修缮花坛,张贴名人画像和宣传标语,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公物、珍惜时间、节约粮食、团结同学学校走廊、橱窗、板报、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作用。
2.2 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经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总结等,这些活动对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往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开展方式。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4~6人为一个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如在《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中,将本班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让其中一组的五名学生分别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以及处理方式,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交由组长写出调查报告。其他组的学生有的调查水污染,有的调查废气污染,有的调查绿化情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3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关心他人品质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新型的课程形式授课,目的就是以一种类似于课堂又区别于课堂环境的教育方式,通过对于生活中小事的关注和讨论,从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积极性、主动性、逻辑思维能力和责任感。在通过灵活的课堂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小事或者是老师列举的案例,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从小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
结束语
结合以上叙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利用与学校课程方式相近却又相较于普通课堂环境较为灵活轻松的一种课程方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灵活轻松地在课堂之中学习到德育知识,让学生的德、育、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同步发展,进而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特征;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51-0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分支,其载体的形式、特征及应用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所类似,但也有其特殊化的一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形式包括理论传输载体、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媒体载体四个方面。
(一)理论传输载体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传输也相应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讲授可以大致分成理论课和讲座两种形式。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在高校的理论教学中会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学生讲授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基础与常识等。通过理论的灌输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正确认识国家政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吻合的世界观、价值观、成才观。讲座也是理论传输的一种形式。讲座的内容会针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特点、学历层次、存在问题进行,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说清一个问题或者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相关讲座越来越多,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趋势。
(二)实践活动载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学科建设的完善成熟,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越发丰富,专题研讨、读书活动、志愿服务、竞赛竞技、参观调研等均属于实践活动载体的内容。教育者借助活动形式对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并与其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2]。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群体容易接触新鲜事物,信息交流通畅,能力素质较高,加之受教育者社会背景多元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也呈现丰富性。
1.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可以使学生就某一思想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与他人交流看法和观点,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吸取有关思想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形成优良的政治素养。
2.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将读书活动而不是书籍,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因为虽然书籍本身承载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但书籍本身不能担负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功能,因此,只有读书活动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3]。
3.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又一种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备受推崇。志愿者通过社会服务工作,能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树立为他人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成贡献社会的思想觉悟。目前,高校志愿者服务实践主要体现在“三支一扶”,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推动高校大学生为边远地区、基层组织进行服务。通过思想和物质的双方面激励,使在校学生建立服务基层的信念、理想,在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4.竞赛竞技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还有一种形式是竞赛竞技,使学生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形成潜在的思想政治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比如,五四演讲比赛、歌唱祖国合唱比赛、党建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使参与者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全面了解相关内容,从而在思想觉悟上、理论体系上、政治感悟上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活动使国家政策、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大学生活之中,既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举而多得。
5.参观调研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研,能够促进学生在观察调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在实际观察调查中寻找真知,从而树立牢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信仰,为校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现在许多高校会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旧址,倡导各种形式的红色旅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参观考察中形成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三)校园文化载体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进行教育,以达到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4]。在校园生活日益精彩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理论灌输和教育教化,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探讨的话题。
校园文化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归功于各类校园文化产品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和养成。美观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和谐宁静的校园文化底蕴都能够对在校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消除思想偏差,引导正确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规范;坏的校园文化环境会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从而走上弯路,产生不良行为,危害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心理、个性、人格。
(四)校园传媒载体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呈现出了新趋势、新变化,以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媒技术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传媒载体主要包括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形式。
1.校园网络
为方便信息的传递,现阶段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形成自己的网络站点。在网络逐渐普及的发展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领域也相应得到了扩充。利用网络传媒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辅导和政治教化,同时,通过视频、图画进行直观的思想、心理、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吸收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校园传媒中的又一种形式,以广播的形式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广播作为高校校园的主要传媒工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学生进行信息的传递。比如,午间新闻报道,使得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探讨和思考;再如,校园点播,可以无形中形成友爱和谐的校园气氛,使学生养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3.校园报刊
校园报纸、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另一个阵地,占领了校园报纸刊物阵地,更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报纸、刊物以文字为主,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和意图。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对象具有能力看懂报纸、期刊的内容,因此,克服了社会中报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与网络、广播分庭抗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又一项关键形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多重特性,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探索和分析,不难发现其具体属性可概括为:内涵丰富性、目的明确性、创新发展性。
(一)内涵丰富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多样,内涵不断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分支,其载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致可以分为校园理论传输载体、校园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传媒载体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涵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体系中有动态载体也有静态载体;有传统载体也有现代载体;有显载体也有潜载体;有物质载体也有精神载体。这些载体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和引导作用,通过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配合,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目的明确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的特定性,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能够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工具,具有特定的目的,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很明确。衡量一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可以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取、设计和采用方面,载体的形式、内容都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生密切相关的,一切均以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和道德规范,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宗旨。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标,有利于考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适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和应用提供了引导和规范。
(三)创新发展性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吸收消化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高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接受过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纳基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和要求。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创新和发展。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数以理论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主,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无论从整体的形式、类别还是从某类载体的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社会的前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具有的创新发展性使之能够围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端人才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道德素养方面不断上升、不断进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原则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发展快,没有特别要求如何进行使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在对载体的使用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际应用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可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遵守和维护。
(一)重视载体结合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丰富,形式多变,载体的功能和特性纷繁复杂,为使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方面,应当将有效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一类载体都有其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文化载体虽然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化,但其也存在着引导速度慢,见效期长的劣势。又如,理论传导载体能够很快地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主流意识传达给教育对象,但是,它也有可能会引起教育对象的不满和排斥,使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阻碍。因此,如果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仅靠一种载体来对教育对象进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多种有效载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类载体的优势,弥补不同载体劣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佳、见效更快。
(二)把握载体适度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育者在载体的选取和应用上会出现迷茫,也有部分教育者会存在采用载体多多益善的误解,企图用各种载体的罗列来达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变化快,但是在使用上,依旧存在适用性原则,教育者需要把握好载体使用的度,才能够得心应手,相得益彰。如果不经过思索和筛选就将各类载体进行应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果,造成教育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目的,对载体进行差异性选择,确保“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三)注意载体互动原则
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要满足对教育对象的教化和引导作用的条件,还要满足主客体之间产生互动作用的条件才能够称之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使用,增加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运动,达到感情的交融和人格的升华[5]。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上,要特别注意主客体间的互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载体使教育主客体间产生联系,互相作用,充分发挥载体的传导、枢纽功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联系方面以及教育功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各种形式,掌握载体的特征,遵循载体应用的原则,从而承担起高等院校培养思想品德、政治素养、道德规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万长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刍议[J].社科纵横,2008:(5).153-156.
[2]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7):115-119.
[3]王升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几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3):112-115.
关键词 导游;薪酬收入;激励;指标体系
一、前言
导游是旅行社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二者作为旅游系统中两个重要的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目前,旅行社与导游的合作关系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二者的利益分配上:旅行社认为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存在着频繁的违规行为,不但使旅行社经济利益受损,还损害了旅行社的社会形象;而导游则认为旅行社现有的管理机制存在弊端,其中不公平的薪酬制度致使其支付与收益失衡。由于导游特殊的工作背景,即长时间、独立在外工作,从计划、组织、领导到控制等工作环节基本依靠导游自己完成,其工作量的大小及服务质量的好坏难以量化。全国各地旅行社,除部分旅行社的固定导游每月有约200-400元的基本工资外,其余的专职和业余导游既无基本工资又无劳务费[1];此外,大多数旅行社对正式在职的导游和其他职工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2]。这样,对导游的薪酬管理缺乏统一性,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导游薪酬的支付与收益失衡,无保障,迫使导游利用工作性质之便谋取私利,如随意索要小费,收取购物回扣等现象屡禁不止[1],探究其根本原因,这是由于存在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引发的[3]。因此,对导游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并为旅行社推行导游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近几年,国内学者从研究旅行社与导游关系,提升导游服务质量,分析回扣现象存在的经济根源等不同角度对导游薪酬收入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的导游薪酬制度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4];有的学者认为,导游的全年收入应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使旺季的高收入能弥补淡季的低收入[5];此外,还有学者建议建立导游合法佣金制,实施“高薪养导”政策等等[6],对建立新型的导游薪酬分配制度提出见解。但是,目前的研究都未明确指出决定导游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途径。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与市场要求的薪酬分配体制,充分发挥薪酬机制对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人才竞争的实力。本文以旅行社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专职导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影响导游收入的要素,阐述导游薪酬收入改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导游薪酬指标体系。这对于有效改善导游谋取私利的局面,提高导游服务工作质量,发挥旅行社对导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导游薪酬收入的要素分析
1.成本要素
导游的智力成本首先应在其收入中有所体现。智力成本是指导游的职称、工龄和教育经历等,这些因素与其服务质量的高低成正比关系。其次,导游在工作过程中为便于展开工作、联系客户、扩大业务范围等所支付的业务成本,如交通费用、通讯费用、加班以及因加班引起的餐饮费用,这些业务成本是由导游职业的特殊性造成的,所以,其工作成本也应在其收入中有所体现,并与智力成本一起体现在底薪收入指标体系中。底薪收入即无论旅游淡旺季,导游作为旅行社重要的人力资源所应得到的固定收入。
2.脑力与体力支付要素
导游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脑力和体力的高度结合和巨大支付[7]。这种支付应该成为导游收入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导游出团,就应该得到相应的、体现其脑力体力支付的出团补贴,而且出团补贴会根据脑体力支付的不同有所不同。如导游出团时间越长,艰苦程度越高,所获得的补贴系数就会越大,出团补贴收入就会越高。此外,导游在每次带团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其脑力支付的体现,如使用国语讲解与使用外语讲解,使用大语种外语讲解与使用小语种外语讲解的脑力支付都是不等的。还有,每个团队的组成特征不同,给导游带来的工作强度也是不同的,如团队客人由年轻人组成还是由中老年人组成,导游支付的体力和脑力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在出团补贴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并直接影响导游的薪酬收入水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导游为旅游者提供的导购服务不但是其脑体力支付的组成部分,而且也为旅行社等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商店等旅游产品供给机构带来实际收入,带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根据导游促销旅游商品额度的大小予以提成,使旅游商品促销提成成为导游合理收入的组成部分,这不但是对其劳动支付的尊重与肯定,也是防止导游私拿购物回扣等违规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总之,导游带团工作中的脑力、体力支付,以出团补贴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导游对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有了可以参考的标准,这对于激发导游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导游与旅行社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
3.工作绩效要素
工作绩效也是决定导游收入水平的重要要素之一。工作绩效是指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质量,即由于服务对象的肯定或投诉而受到的旅游主管部门的奖励或处罚。工作绩效包含3个含义:一是工作绩效是其脑体力支付的直接结果,并与其脑体力支付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导游在带团过程中脑体力支付越多,就越能得到服务对象的肯定。反之亦然。二是工作绩效除了有奖励和处罚两种表现形式之外,最可能的结果是导游既不受奖励,也没有受到处罚。所以一旦导游受到旅游主管部门的奖励或处罚,旅行社就应以绩效津贴的形式增加或减少导游的薪酬收入(处罚时指标权重为负)。三是工作绩效的结果受相应的旅游主管部门的认可并由其授予,具有公开和公正性。总之,导游薪酬收入可由图1表示(见图1)。
三、导游薪酬收入改革的基本原则
导游薪酬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旅行社业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反映出中国旅行社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在推行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图1 导游薪酬收入的影响因素
1.关系和谐与利益均衡原则
旅行社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即旅行社、导游队伍和旅游团(见图2)。旅行社系统的健康、快速发展依赖于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利益均衡。所有的矛盾冲突和利益失衡都来自于三者的目标不一致。
图2 旅行社系统三要素
旅游团希望用最低的费用实现必要的旅游服务。来自旅游团的压力,旅行社必然采用低成本运营策略,如降低导游队伍的薪酬(甚至实行“零”费用政策),对导游采用非固定用工制度,减少服务项目等。但低费用必然导致旅游服务的低质量。在三角关系中,导游处于最弱势的地位,如旅游企业采用临时用工制度,导游的收入极不稳定;几乎没有固定收入,导游收入主要来自于“购物回扣”等。
旅行社与导游的矛盾冲突主要来自于薪酬体系。构建旅行社的新型薪酬体系的基础是利益均衡。均衡的薪酬体系要体现:企业利益与导游利益相均衡,增加导游的收入,加大导游的固定收入部分,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薪酬体系要体现对导游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以结果考核为主;薪酬体系要体现企业的价值取向,起到导向作用,能够使导游的短期利益服从于企业的长远利益。
2.薪酬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化原则
不同国家之间,或者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工资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差别甚至很大。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平均薪酬收入依旧存在差异,因此,各地旅行社在推行导游薪酬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劳务价格浮动、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同等行业工资水平等经济因素,使导游的实际收入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在本文指标体系中,为了反映这一原则,我们分别设定底薪系数q1,绩效津贴系数q2和出团补贴系数q3,各地旅行社可根据当地居民收入的具体情况改变各项系数的数值,使导游薪酬收入合理化,更好的体现经济学中费用有效性的原则。
3.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美国学者斯塔亚-亚当斯(J.S.Adams)的观点,企业员工会将自己的投入与所获得的产出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当员工依据自己的教育经历、能力、努力、经验等来衡量自己所获的报酬时,如果认为其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情绪会受到打击或挫伤,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对企业的信任感、忠诚感和归属感。导游工作是综合的脑力支付和体力支付的过程,工作性质要求导游必须具备综合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高服务水平,这种工作属性决定了导游的工作不但应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而且无论如何导游职业都不应该是低收入职业的象征。因此应该普遍提高导游的薪酬水平,使导游产生安全感和满足感,体现对导游工作价值的肯定,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作用。
另外,因为每个导游在每次出团工作中的实际支付是不等的,所以其收入必须反映层次化特点,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在本文指标体系设定的各项权重中,考虑了导游出团次数、出团时间、带团人数、工作强度、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鼓励导游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同时改变了以往强度大,艰苦的工作要靠行政命令或管理者的精神鼓励和号召来执行的局面,也增加了导游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工作强度的自由,使薪酬体系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四、导游薪酬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1.导游薪酬指标体系
2.导游薪酬指标体系的说明及应用
(1)薪酬指标体系的说明
首先,导游的薪酬具有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在旅游淡季,即使导游处于闲置状态,也可获得底薪收入,这是导游作为旅行社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支付了职称、工龄和所受教育等成本后所必然获得的收益。在旅游旺季,导游收入会成倍增长,额外的收入来自于出团补贴和绩效津贴。由于个体能力存在差异性,即使在相同的岗位,对企业的贡献也会不同。因此,出团补贴指标体系中导游收入与其出团时间、艰苦程度、使用语言及团队客人的不同特征等因子紧密相关。由于大部分导游的工作绩效大致趋同,即既不受奖励也没有处罚,因此在受到奖励或处罚时,权重q2的设定应适当增大,以表明旅行社对导游不同行为结果所给予的态度。当然,导游受到严重处罚时,旅行社可直接采取解聘手段,但本文只讨论与导游薪酬有关的因素。
其次,鼓励导游薪酬存在差异,并应使差异公开化。这样不但满足了员工们关心薪酬收入的心理,也是有效监督旅行社实现薪酬公平的重要手段。薪酬收入差异公开化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薪酬政策公开化、薪酬管理操作公开化和信息传递公开化[8]。导游薪酬差异公开化,包括外部公开和内部公开。外部公开是指向社会公开导游职业的薪酬体系。这样不但可以使导游工作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导游工作。内部公开是指在旅行社内部公开薪酬发放的标准,让每个导游明确知道自己每一项行为与所获薪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外部公开还是内部公开,都是要体现和提高导游薪酬收入政策的公平性。导游薪酬差异公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稳定人心,增强团队间的团结与协调;传扬实事求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企业文化精神;增强导游安全感和满足感,保证导游队伍的稳定;实现经济学所谓的信息的对称性和最大化,为个体作出利益最优决策提供依据等。
最后,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方法来确定各项指标。这是因为导游工作的强度和绩效具有不易控制、并且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主观判断的特征。量化导游工作需要对工作内容加以细化,对每一项内容均依据难易度设定一个权重,最后综合权重得出结果。在确定各项指标时应尽量实现量化指标。例如,导游服务工作的艰苦程度是一个不易确定的因子,需要借助交通工具的状况加以衡量,根据进入旅游目的地需要使用的交通工具是飞机、火车、火车加汽车、还是汽车与徒步结合,把导游每次带团工作划分为易进入,较易进入,较难进入和难进入,每个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但是,4项指标之间还是难以细分。这样,不但需要统一划分标准,客观公平地对旅游目的地性质加以说明与分析,而且要使各项指标的确立具体化和简单化。此外,导游薪酬制度改革是依靠旅行社内部管理层实施的。人的因素的介入,势必会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和感情倾向。为避免工作中这些因素的影响,应该使各项因子指标尽量公正化,要广泛听取导游的建议和意见,让导游参与到改革工作中,这样不仅使薪酬制度更加切合实际,同时也有利于新的薪酬制度的推行。
(2)薪酬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以江苏省导游Y为例对本文薪酬指标体系加以说明。Y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并在旅行社做了6年导游,那么Y每月的底薪收入为权重0.087、0.054、0.09与特种工作补贴的权重0.1之和与底薪系数q1的乘积,结合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给定系数q1为3000,那么Y的底薪为每月993元人民币。Y6月出团一次,操国语带27人国家公务员团游览九寨沟7天,团队客人平均年龄在18-50岁之间,九寨沟需借助多种交通工具方能到达,属于较难进入的旅游景点,另外Y为旅游团提供导购服务,促销旅游商品达5000多元人民币。那么,Y的本次出团补贴为0.036、0.062、0.032、0.08、0.0084、0.0084与0.024之和与出团补贴系数q3的乘积,给定系数q2为5000,Y本次的出团补贴应拿到人民币1254元。绩效津贴的算法以此类推。
五、结语
建立导游薪酬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不但使旅行社在确定导游薪酬时有据可依,而且还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规范了整个旅游市场中导游的薪酬水平,使其收入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导游队伍,增加了旅行社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效改善了导游谋取私利的局面,提高了导游服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旅行社对导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 苗学玲.对旅游业回扣现象的反思[J].旅游学刊,2001(2):32.
[2] 王国红,孙莉.旅行社导游服务质量问题与对策[J].中国质量,2003(10):44-46.
[3] 严梅.旅游业中回扣存在的经济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2):155.
[4] 经圣贤.对“旅游回扣”现象的经济学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3(9):64-66.
[5] 吕宛青.旅游导游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254.
[6] 肖佑兴,吴玉琴.导游人员违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商论,2003(10):155-156.
[7] 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导游业务[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7):50.
[8] 李严锋,麦凯.薪酬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90-292.
[9] 刘宇舸,中小旅行社的薪酬体系对其发展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02(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