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劳动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时间:2023-07-21 17:13:40

导语:在劳动教育的重点与难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劳动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第1篇

一、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

要办好一所学校,要搞好学科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从而达到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目的。

1.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解脱出来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然是当前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一个公开的或潜在的不可低估的主要因素。这种“分数第一”的教育思想及其陈规陋习,限制着人们的思想与眼界,成了坚持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思想障碍。为了端正教育思想,搞好劳动技术教育,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树立“三个面向”的教育观念。

2.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各级各类学校要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并适当加强劳动教育。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我们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育规律

掌握学科特点,探讨劳技课的一般教学规律,对加强劳技课的教学管理、提高劳技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1.注意知识性,坚持培养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它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但这门课程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巧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书不忘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单纯的劳动观点,也要克服“为了钱而劳动”的思想认识。只有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2.注意实践性,坚持传授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单纯的文化课,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所以,我们必须拓宽和延伸劳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完成不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劳技课常常以校办工厂,校办农场、果园或挂钓厂以及手工作坊、养殖场、试验田等处为课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基地来组织教学和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3.注意趣味性,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现行的劳动教材,根据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和注意力易转移等特点,注意趣味性,尽力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技课教师就要从这一特点出发,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注重在培养劳动习惯与劳动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把课堂学到的劳动技能与技巧充分地在课外或校外施展出来。我们曾到一所乡村中学参观教育成果展览,栩栩如生的泥塑,形象逼真的根雕,惟妙惟肖的小制作,精巧的图案设计与刺绣,妙趣横生的剪纸和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标本,都从不同的侧面坦露着青少年儿童一颗颗纯洁、善良的心灵,洋溢着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走过这样的展室,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每一个少年儿童都从小打下扎实的劳动技能的基础,那么对他一生的发展就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抓好教学的常规管理

劳技课的常规管理,同其它学科一样,必须抓好四个方面。

1.抓备课

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好课就要做到:第一,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重点难点;第二,学习劳技课的教学大纲,明确目的和要求;第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及知识现状,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学科、某些知识查漏补缺;第四,备方法,教学方法要因课、因人、因年级不同而不同;第五,要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坚持写详细教案;第六,要备教具。

2.抓讲课

讲好课,是一门了不起的教学艺术,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和内容,要敢于创新教法,不照本宣科,要注意摸索和研究劳技课的课堂结构类型,努力提高劳技课的讲课艺术。

3.抓辅导

劳技课的课上辅导和课下辅导,与其它文化课相比尤为重要。因为劳技课的讲授、演练、实践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这种辅导,更多的是在实习的各种基地里进行,教师的辛苦程度是很大的。

4.抓考核

第2篇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做任何事都没有一帆风顺,在普通中学开展正规劳动技术教育,更是如此。

刚起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学校领导通过多次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我们感到,把传统的升学教育,转移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上来,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非抓不可。由于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达到了共识,决定由一名业务素质较强的主任主抓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大纲要求,开足课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课教育。

二、因地制宜,抓基础建设

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经过多次研究,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加强了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选择了有特长、责任心强、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在培养和使用劳技教师上我们突出抓了三点:一是保证劳技教师的政治地位,在每学期评优时都给劳技教研组一个名额。二是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估中劳技教师和其它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三是为劳技教师创造专业技术提高培训条件。通过这些措施,扭转了教师中存在的轻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偏见,调动了劳技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劳技教学大纲要求,给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现有实际条件,安排以生活服务类为主的教学内容。初一学习织物洗涤技术和烹饪技术。初二学习缝制技术和手工缝制工艺、家用电器使用与保养等。重点从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入手,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再次,加强劳技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劳技教学经费的投入。我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学期定期投资,逐步武装,建设了两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实践操作基地:一是缝纫基地,二是烹饪基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到现在为止学校为劳技教学购买专业用书、教具和基地设备总投入资金近6000余元,使我枝劳技课教学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否理流程,抓工作职责到位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管理工作,劳技课也是如此。我们对劳技课的管理流程主要抓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

目标管理:劳技课教学与文化课教学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总目标而服务的。分目标越具体明确就越靠近总目标的实现。我校针对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学习烹饪技术这一章后,要求学生除了解、掌握一些烹饪常识外,最终要使每个学生学会一两种主食和以蛋、蔬菜、肉类作原料的菜肴制作技术。这样,教师在制定实现此目标的教学计划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增加实践操作课时,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管理:首先,是开满课时,每班每周两节的劳技课时必须保证,不许随意串课、空课,没有教案和课前没做实践操作准备者不能进入课堂。几年来,由于劳技课教师工作的努力。从没缺过一节课,在学生评教活动中,所有劳技教师都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和赞扬,都非常喜欢上劳技课。其次,把劳技课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针对目前家庭教育状况,多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多数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结合”五心”教育,开展孝心献父母活动,要求学生应用劳技课掌握的劳动技能做到脏衣服自己洗,每周末或假期期间帮助父母清理房间卫生,制作可口的家常饭菜,以此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教师通过家长反馈表了解学生在此活动中的表现,做为评定学生劳动态度的依据。

行为管理:对劳技教师在教学行为要求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入门,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含义,提倡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洗涤时,教师先拿出有墨水、油渍、水果渍的衣服,现场操作洗涤办法。开始学编织技术和服装裁剪与缝制时,先拿出几件毕业生的手工制品,让学生欣赏。通过直观的教法和感性认识,把抽象的理论变成有血有肉的实体,激发了学生对劳技课的浓厚兴趣。荫生他们想动手掌握劳动技术能力的欲望。

四、分步实施预定目标,走向良性循环轨道

劳动技术课教学是一项系统教学工程,同样受到教学规律的制约。为使劳动技术课教学系统化,管理科学规范化,我们从长远观点看问题,制定出三步走的工作路数,使目标分步实施,初见成效。

从90年开始转变观念,摆正了劳技课的位置,当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配齐教师,筛选补充了教材,因地制宜,开设了织物洗涤、花卉栽培、棒针编织、手针缝制工艺、小手工制作等课程,在教室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开展成品制作展览比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标志着我们劳技教学迈出了第一步。

在烹饪课教学中,老师们又摸索出了一整套成功的教学经验。学生们了解掌握了一些菜肴烹调常识和切配工具烹调工具使用方法后,刀工则是学好烹饪技术的难点,很多学生刀工水平很低,不是切得慢就是切的规格不合标准,粗的粗,细的细。为了加强对学生刀工训练,我们增加了一门主食课一面食制作。从和面,做面片、烙饼、切面条(切面条是为了练刀工)。从擀饺皮、拌饺馅到会包饺子,按制作程序来教学生。为了使学生的实习材料不浪费,排成大课(两小节连在一 起),并且把课安排在上、下午的后两节,这样不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操作,而且课后还可以把学生练习后所擀的面片、面条等加工成熟食,学生可以饱餐一 顿。在练切土豆、萝卜、白菜时,教师紧接着就教给学生怎样炝土豆丝、拌成小咸菜等,课后就成为学生膳食的小菜。这样就可一举两得,不但学到了操作技能,又掌握了一些小菜的制作,还解决了吃饭问题,使学生吃得开心,家长满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思想。现已有80%的同学基本接受和掌握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我校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又上一个新台阶,迈出了第二步。

第3篇

合作探究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学派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学会与他人合作”已成为全球教学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能促进学会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合作学习非常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通常表现为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合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人才奠定基础”。从这个指导思想看,培养目标更多的体现于社会的需求,事实上,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各种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宠爱,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别人以他为中心、尊重他的一切。他们的知识面广,独立思考能力强,反映迅速,胆量大,发言积极,他们所欠缺的是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2.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践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多元化素质和适应多样化新课程的必然途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历史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方式,我的尝试以高二(1)班为课题研究的对象。选择这个班有以下原因,①大家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历史课上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只是我一个人在前面唱独角戏;②1班人数比较少,结成小组便于管理。在与科代表协商后,我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历史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选择或设计一些具有可参与性、趣味性,并且易操作的小型学科活动,营造轻松、活跃、高效的课堂。通过这几种教学方式,来实施课题研究。

2.1“说一说”——交流型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说”的主角,而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应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型活动在这方面效果显著,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尊重、宽容等健康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讨论是课堂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新课程下要更好地强化广泛参与、成果共享。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到集思广益、交流共享才能共同提高。如学完人教版经济史(II)第二单元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每组综合列出本组同学的观点,看哪个小组列的最多、最有道理。小组成员为了本组能总结得更全面,结合教材,查阅资料,积极思考,为小组“献计献策”。并列展示各组成果后,再引导学生把所有成果进一步综合归纳,最后完善的是所有同学思考的结晶,因此也最为系统和深入。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合作的经验,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甘甜。

2.2“比一比”——竞赛型活动;竞争是激发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了增强实用性,竞赛型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目的,设计成不同的形式。

针对史学争鸣的观点采用历史辩论赛的形式。如: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为了弥补辩论形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以组为单位,课前让小组自己分工搜集资料,组织辩手阐述自己的论点,在自由辩论的环节,双方轮流发言,人人都是辩手,调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还可以设计一些细节,增强趣味性,如由学生事先自行制作获胜方和最佳辩手的象征性奖品。这些纸做的王冠、幸运花环、泡沫雕刻等,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的竞争、合作与交流,每次课堂辩论都十分激烈,得奖的备加珍惜,没得到的立志下次夺回。

复习课和检查课采用填图、填空游戏或者趣味竞赛的形式。如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把本阶段的知识设计成竞赛题目,选择、改错、简答题型多样,赋以相应分值,由学生分组抢答,累积计分。这样的活动与简单的提问相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填图比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观念。

2.3“秀一秀”——展示型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历史课课前充满期待,课上兴致盎然,课后回味无穷,课堂效率自会倍增。展示型活动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课上给学生以表现的舞台,还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于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

第4篇

【关键词】:技能培养;实践;教学方法

1、课程特点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图能力、房屋构造认知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基础。教材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建筑构造”;第二部分“建筑识图”。传统职业教育在教学现象上的特点有:一是内容主要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重点,二是方法以教师授课和学生记忆、理解为主。而大部分学生由于初中成绩较差,对学习没有上进心,对全新的专业课程学起来既新鲜又费力。教师的教学手段多是课堂授课,主要载体是大量的文字和辅图片、视频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渗入则十分有限。学生多数时间被淹没在抽象的知识点、大量的专业术语与名词中,尤其建筑构造部分,包含诸多构造做法和工艺,内容复杂,数据量大且易混淆,专业性强,对没有施工现场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构造做法多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知识体系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高,收效不理想。做为教师,应突出知识和技能,尽量做到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手段,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技能实践的重要性,利用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的特点,1是用橡皮泥做建筑物分部分项的简单模型,(梁板柱等)最后利用专周实训制作建筑模型2是改变教学方法,先做后学,让学生先绘制16张建筑图形,在进行讲解。将教学重点放到岗位所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标。

2、目前中国建筑识图和构造课程中的问题点分析

实践证明,整合之后的教材缺乏了整体性及系统性。教师目前因为教育进行改革,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选择的上较为灵活,最大化调动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教学需要使得学生明确操作中的具体思路,需要将教学变得更为合理化。

3、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建筑识图和构造课程

项目教学法的本质是使用模拟项目的模式进行教学。就是人们说的使用一个完整的方式对问题急性解答,教学的问题需要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新思维明确教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将自身定义为一名导师,教材项目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对于项目的分析,将自身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设计和探讨,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内容开展方案的设计和实践最后进行评价。项目教学法在实施中仍有很多的漏洞。实践中无法引入其他案例进行教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主探索能力发展,学生在对于一个问题出现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回答。建筑识图和构造课程作为面对着当今学生的重要课程,将制图环节及计算机技术进行尖端结合,使其成为较为灵活化的融合,最终成为较为实用化的课程。课程不仅是重要的,同时也是较为专业化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将知识点之间进行结合,随后将其进行分解,综合及分解。最基本就是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分开。教师的教学可以以学生先行自主学习,然后再进行教学,教学法的根本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进入教学环境。并且教师也有很多的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

4、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化应用

第一,项目教学法使用是为了解答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该目的的达成需要教师积极提升自我水平,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拉近,日常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将教学的项目进行分析后,将其代入项目教学法的任务中,让学生积极自主进行学习。通过制作模型,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激励。对学生进行任务的时需要联系实际和日常,使得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日常中,明确知识的作用性,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教师将技能考核和教学进行融合,考核明确学生的技能和知R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更好地将教学优化。第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内容项目化,可以让学生明确知识点关系到的项目内容,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加入项目教学法中,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明确专业技能。第三,教学将建筑识图和构造课程教学任务进行更深层次的分解,依据课程的分解对于任务开展较为合理性的分配。第四,考核可以反映出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根据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化后续教学内容,保障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将教学更加完善化和课程内容相符的评价系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的各项自主能力发展,同时可以使得学生获得专业素养的提升。

5、实践教学的效果

5.1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5.2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死记硬背变为勤动手,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不再对课程感到抽象和茫然,“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本课程与岗位能力的紧密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科学性的教学方式,其作为一种将各种教和学进行融合的教学方式,作用在于让学生加强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进一步巩固,探索新知识,在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同时养成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相信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该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美育教育 化学教学 情感

1.挖掘化学的内容美。

在备课中,教师应当从教材中挖掘出美的东西,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帮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激励学生不断学习的精神,最后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长处,享受认知,才能让其带来,牢固地掌握知识。元素周期律给人以节律和秩序美;CO:,CH.,P等分子结构给人以对称美;同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给人以整齐美;NaCl,KAI(S04):等晶体结构给人以均衡美。S在0:中燃烧的火焰、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给人以色彩美;Fe在0:中燃烧、铝热反应给人以壮观美;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给人以静态美;化学平衡的有规律移动给人以动态美;氧化还原反应又给人以辩证统一美;等等。事实上,化学的实际应用,正表明人类有关无限丰富的想象与智慧,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挖掘美的内容,能够起到“以美激情”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发动自己的动力系统,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寻求美的兴趣与信心。

2.掌握化学的语言美。

课堂语言,一要清楚明白,详略得当,要给学生一个严谨而活泼的语言影响,让学生在老师的语言严谨中学会思之有序、言之有理、论之有章。二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鲜明、有针对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诱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热情。三是语言要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使学生随教师的思路而学习,在不知不觉之中,已学会课文知识。在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时,这样描述了物质世界的图景:日升月沉,斗转星移,星河灿烂,天外有天,这是天体大自然,即宇观物质世界;山岳合流,沧海桑田,百草丰茂,燕舞莺歌,这是地球小自然,即宏观物质世界;借助电子显微境,洞察物质构造,小小微粒,历历在目,运动不止,瞬息万变,这是粒子小世界,即微观世界。字美,句美,意更美。它不仅使深奥的理论变得形象,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而且使学生如亲临自然界美的境地,产生了美的情感。再如,学生在解答“为什么误服氯化钡等可溶性盐之后,可服用硫酸钠解毒?”时,常会这样回答:“硫酸钠可能和氯化钡等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硫酸钡。”我们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中毒的是钡离子,再分析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本质,最后启发学生精练为“硫酸根离子可沉淀钡离子。”这样,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准确和精练,有一种简明的美感。

3.探析化学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现实美的主要方面,它是现实生活的美和社会事物的美。如果说雷利发现氩气、拉瓦锡测出空气成分的故事包含了严谨美,那么凯库勒“梦”到苯的环状结构则包含了神奇美,如果说侯德榜痛斥德国化肥商表现出了民族气节的崇高美,那么玻尔在法西斯眼皮底下保存诺贝尔奖牌,则表现出了大智大勇的美,如果说海边、湖边盐田给人的壮阔中充满了勤劳美,那么小猫立在2200C火焰(绝热板)上给人的神奇中充满智慧美。所有这些,又构成了一幅幅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追求真理、不屈斗争的壮丽景象,这其中既有波澜壮阔、慷慨悲歌的斗争,也有富于诗情画意、优美典雅的生活。发掘社会美,能够起到“以情喻礼”、“以情喻德”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4.鉴赏化学的艺术美。

艺术美作为美的反映形态,它是艺术家们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和现实美相比较,它具有“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特点。艺术美不仅加深人们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和体会,而且更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进行“碳酸钙”教学,向学生展示出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大理石柱照片,那栩栩如生、穿云破雾的飞龙,集中体现了一种庄严、向上的美,巨龙腾飞的民族精神强烈地感染着学生;把学生曾学过的《石灰吟》巧妙地与教学结合起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全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教师吟来抑扬顿挫、情调激昂,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韵律美,并且领悟了诗人经受考验,坚强不屈,廉洁奉公、胸怀坦荡的崇高品德的美。“铁和铜”及“合金”教学,可以联系青铜器艺术;商代的司母戌大方鼎突出地表现了威严、神秘、活泼的崭新面貌,成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的艺术标志。鉴赏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性情的陶冶。

5.揭示化学的真、善、美。

第6篇

学校品牌是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并被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教育性的一种无形资产。在教育倍受关注的今天,学校品牌形象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师生家长而言,良好的品牌形象具有强大的教育能量,能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师生家长置身其中,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规范行为、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对学校而言,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硬件建设的影响力越来越有限,品牌已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成为赢得家长信赖的重要“软实力”,不管是优质学校还是薄弱学校、新创办的学校还是筹设中的学校,都应坚持用品牌的标准来衡量办学成效;对金牛区域整体而言,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品牌学校,才能增强区域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以优质的教育服务带动高端人才聚集、吸引高端产业聚集,推动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抓学校品牌建设,必须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一是大局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更加自觉主动地深度融入大局、真情服务群众。特别要认真思考如何围绕金牛产业升级优质配套、城市转型先行配套、社会转轨系统配套这个大局来建设品牌学校,认真思考如何通过创办优质品牌学校来服务产业功能区建设。二是责任意识。“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在金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校长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和执着的坚守,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自信、拼搏进取的毅力和韧劲、奋力创业的激情和干劲,只有尽心尽责“经营”学校、打造品牌,才能成就学生、成就自己。三是机遇意识。建设品牌学校,既是区委、区政府对金牛教育的新部署,也是金牛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更是学校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新机遇。纵观成都教育,已经有很多历史悠久、积淀丰厚或勇于创新的学校,在品牌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并创造出了良好的社会口碑。而我们在全市全省叫得响的品牌学校还不多,必须把握和珍惜当前的大好机遇,否则就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四是发展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前,我们的一些学校发展意识、品牌意识不强,办学理念传统守旧,甚至还停留在仅靠规模和外延的扩张来取胜、仅靠人为的宣传和拔高来取胜的阶段。学校品牌建设是发展人、成就人的过程,是以育人为基础的复杂、综合和长效的工作。必须切实遵循人才规律、教育规律和品牌建设规律,才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二、理清思路明方向,切实优化学校品牌建设路径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品牌建设路径,在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学校内外部因素,根据学校实际选择恰当的建设路径,并且在实践中适时调整、择优使用。

(一)积淀传承的内生路径

根正苗红花才艳。内生路径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立足学校传统的“根”,以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为基础,经过一代又一代校长持续的传承提炼、充实升华和发扬光大,最终形成学校品牌。最近《成都商报》报道了成都二十中的劳动教育,学校延续近20年的传统本身就是一种传承,这种积淀传承的过程是对“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理念的实践,是帮助学生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关注未来的过程。再比如成都八中建设的校史陈列室,成为对学校光荣爱国传统和深厚历史积淀传承的有效载体。

(二)名校孵化的集群路径

集群路径就是以名优品牌学校为龙头,采用“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集团化方式,充分发挥已有名优品牌学校的示范辐射功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扩张。名校集团好比是一个“孵化器”,将集团成员学校“孵化”成熟后再“单飞”。因为一所新学校单打独斗往往收效慢,而将名校先进的文化、理念、管理方式等资源进行迁移整合,就会缩短成熟周期。比如我们的“锦西”系列品牌,锦西中学、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锦西幼儿园分别是由金牛实验中学、石笋街小学、十六幼孵化出来的。再比如华侨城小学,就是由人北小学孵化出来的。我们正在建设的金牛教育网络集团学校也是实现品牌延伸的创新方式之一。

(三)优质嫁接的外引路径

外引路径就是通过引进优质品牌名校的方式,把区外知名学校品牌嫁接到区内学校或新建学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办学校,最终形成新的品牌名校。比如我们已经建成的成都七中万达学校,以及下一步将要引进的成都市实验小学和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品牌等。再比如成都铁中、人北中学分别引进北京四中网校资源,为自身品牌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

(四)自主联姻的合作路径

开放的尺度决定着学校品牌建设的高度。合作路径就是要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善于借对外交流之力,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请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寻觅发展的契机和伙伴,持续创新教育理念、机制和办学模式,推动学校品牌建设。比如二十中与中科大、铁中与北大附中、石笋街小学与北师大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机关二幼与东北师大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联姻,大大提升了学校发展水平。此外,缔结国际友好学校也是自主联姻的合作方式之一。

(五)科研引领的创新路径

科研引领的创新路径就是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通过教育科研在某一方面探索出创新性、开拓性的贡献而形成品牌。以科研引领来培育品牌学校,既可以是对成功经验的提炼研究,也可以是对突出难题的攻坚突破。比如石笋街小学通过狠抓教育科研,逐步从当时西城区的落后学校跨入了市、区先进学校的行列。再比如四幼坚持科研强园,通过在家庭教育指导、幼儿独立性培养、社区早期教育、婴儿教育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品牌特色。

三、突出重点抓关键,切实细化学校品牌建设举措

建设品牌学校应突出重点和关键,针对性地细化举措,切实提高学校品牌建设实效。其中校长是核心、文化是灵魂、质量是根本、特色是基础、资源是保障、传播是桥梁。

(一)校长是学校品牌建设的核心

校长作为学校品牌建设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学校发展和品牌建设的核心。校长应具备时代的眼光和专业的底气、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思想、坚韧的品格和广阔的胸怀,切实做好“扛旗人”和“引路人”;应认真梳理分析,着力找准突破口,制定好学校发展和建设“两个规划”,扎实推进学校品牌建设;应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善于调动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措并举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主张转变为师生家长的自觉行动。稳步推进“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开展“影子校长”培训,抓好“先锋校长”和“启明星”行动计划,遴选15名金牛先锋校长实施双导师制和订单式培养,持续提升校长综合治校水平,尽快培育一批在市上、省上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名校长。同时,善于打造校长个人品牌,特别是围绕“争当金牛先锋校长”这一目标来制定和落实个人发展规划,通过校长个人品牌的打造提升自己、成就学校。

(二)文化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灵魂

“一种好文化才能造就一所好学校。”学校文化作为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信念,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只有围绕“文化育人”目标,进一步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切实让每一所学校都打上自己特有的印记,让每一所学校出来的人都能够打上这所学校的印记,都能够一辈子记住学校、为学校骄傲,学校才能持续拥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办学理念作为学校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的集中表达,是校长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深层次思考的结晶,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愿景。应从办优质学校、树教育品牌的高度出发,认真提炼办学理念,并以办学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三)质量是学校品牌建设的根本

教育教学质量是支撑学校品牌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一切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出发,着力构建全面均衡的课程育人体系,切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品牌建设的落脚点。应将教育科研作为动力,着力破解制约质量提升的障碍,多角度、多举措推进高效课堂实践。应坚持“大教育观”,积极创设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立体化学习环境,特别是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切实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来”。应围绕全国“教育评价与质量管理”改革实验区建设,构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抓好常态化质量监测。

(四)特色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基础

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的“风景线”,是学校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不同类型、不同处境的学校,品牌建设也应该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一化、模式化的。这其中,学校特色是品牌多元化的重要支撑,尤其是面临这样一个发展日趋多元化、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更要立足区域和学校实际,通过集中力量来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项目,尽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比如成都十六幼的游戏教育、全兴小学的田园教育、人北小学的儿童阅读和幸福教育、茶小的敬人教育、锦西小学的生命教育、解北一小通过棋类引导学生走好人生每一步增强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三十六中的国防教育等等。我们应从特色切入,努力把这种特色发展为办学优势,最终形成系统化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进而成就品牌。

(五)资源是学校品牌建设的保障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高效利用显性资源,还要善于挖掘隐性资源。学校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每个个体都是一个零部件,要想使这台机器良好地运行起来,需要每一个零部件的密切配合,要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整合人才资源,多方听取师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成为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支撑。现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与社会、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我们应不断拓宽视野,勇于打破自我封闭和保守的“关门办教育”模式,牢固树立“无围墙教育”的理念,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社区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校外资源提升办学水平,使学校品牌、特色建设有稳固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六)传播是学校品牌建设的桥梁

第7篇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48-01

晋江市作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在防艾组织管理、宣传干预、监测检测、关怀救助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着进一步蔓延传播的可能,基层防艾工作能力还需提升,农村、企业防艾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为进一步推广第一轮示范工作经验,探索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2009年晋江市选择紫帽镇作为基层防艾示范镇,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强化宣传干预等,推进落实基层防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就晋江市通过紫帽防艾示范镇,推动基层防艾工作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示范镇建设主要工作)

1.1 组织实地调查研究

为做好基层防艾工作,政府分管领导前往基层召开卫生工作现场会议,并将紫帽镇列为防艾工作示范镇。防艾办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紫帽镇现场考察当地防艾工作情况,充分了解当地人群分布、企业特点、经济结构、医疗卫生资源和和艾滋病流行状况等,强化与基层政府、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明确防艾工作重点难点,充分调动各种可利用资源。紫帽镇人口1.5万人,以外来流动人口居多,工业以陶瓷建材为主,紫帽山是晋江旅游景区之一,高尔夫休闲球场、市学生劳动技能社会实践基地也在紫帽镇,当地政府和部门重视防艾工作。当地艾滋病处于低流行阶段,共发现1例感染者(外来流动人口,2008年已死亡)。经调查分析,确定以农村和外来流动人口为工作重点,通过多种渠道强化防艾宣传干预工作,推动落实基层防控措施。

1.2 提高防艾管理能力

1.2.1 充实调整镇级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完善协调工作机制,发挥多部门优势开展防艾工作。在镇卫生院成立两支防艾宣传干预工作队,干预队伍成员在有关科室人员中挑选,明确了干预队伍职责,组织开展规范化培训。

1.2.2 组织对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干预工作技巧培训。

1.2.3 做好日常活动资料收集整理,活动应有相关文字记录、图片资料,按规范对资料进行分类管理,做到一事一档、规范完整。

1.3 强化基层防艾措施

1.3.1 强化农村防艾宣传。以村卫生所为重点依托,结合日常诊疗工作,通过面对面宣传、分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大对农村防艾宣传力度。镇卫生院深入农村开展防艾知识讲座,在各村卫生所、村委会、老人会、菜市场等场所张贴防艾宣传海报,在村居主要场所共刷写防艾宣传标语,在镇主要路口和紫帽山共设置防艾宣传牌。同时,发动广大老年人组成老年防艾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向广大群众宣传防艾知识。

1.3.2 加强企业专项宣传。组织深入企业开展防艾知识讲座、卫生防病展版宣传、义诊咨询等活动,对企业外来员工进行防艾宣教。宣教活动过程中注意发动活跃的企业员工,组建同伴教育宣传小组,组织同伴教育宣传员专题培训、重聚会,逐步在企业推广同伴教育宣传工作。同时,选择部分企业免费安装安全套自动售套机,依托企业工会组织做好安全套管理工作,加强安全套推广工作。

1.3.3 加强多部门防艾宣传。镇卫生院和各村卫生所结合日常诊疗活动进行宣传;镇计生办结合计生两查等时机开展各种形式防艾宣传,镇村妇联组织开展妇女预防艾滋病“面对面”宣传活动;工会组织组织开展企业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共青团组织结合三下乡活动,推动“青春红丝带”青少年防艾宣传活动。

1.3.4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组织对镇村医务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全员培训,强化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和孕产期保健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及时抽检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初筛实验室检测,做好检测结果保密和信息管理工作。同时,卫生院加强对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环节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

1.3.5 推进基层特色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当地作为旅游景点的优势,在紫帽山脚和山顶设置防艾宣传广告牌、刷写防艾宣传标语,在山腰设置防艾果皮箱,加强广大登山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开展紫帽高尔夫球场工作人员防艾知识讲座。同时,发挥当地劳动教育基地作用,依托晋江市劳动技术社会实践基地,加强青年学生防艾宣传教育;镇教委组织学生开展“防艾禁毒遍万家”等活动,对家庭和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1.4 建立支持保障和反馈监督机制

市镇两级每年给予防艾工作所需的资金支持,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妇幼机构给予了必要的技术支持。镇卫生院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市防艾办报告工作进展,市防艾办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检查,并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对镇防艾工作进行督导,促进工作持续有序开展。

2 结果

通过实施紫帽镇防艾示范镇工作,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有效落实,取得较好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基层防艾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成立了防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宣传干预工作组、老人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等工作队伍,明确基层组织职责分工,卫生、计生、妇联、工会等部门的防艾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2.2 防艾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强化医务人员防艾业务培训、规范档案资料管理、组织现场宣传活动等形式,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基层人员主动参与防艾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责任心得到加强。

2.3 宣传干预覆盖面进一步拓宽。通过组织开展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村居防艾知识宣传覆盖率达100%,村居张贴宣传海报、刷写标语覆盖率达100%,为孕产妇提供咨询检测率达100%,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覆盖率达100%,进企业宣传覆盖率达86%。在宣传前后,工作组组织对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企业员工防艾知识知晓率从宣传前的58%提高到86%,青年妇女从67%到93%,知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 讨论

3.1 强化组织领导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艾工作,市防艾办制定紫帽镇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印发紫帽镇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和责任单位,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3.2 落实保障措施对推动落实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市防艾办为紫帽镇防艾工作提供部分专项经费支持,紫帽镇政府配套一定工作经费,经费由镇卫生院设立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市防艾办、市疾控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结合日常工作,加强对紫帽镇防艾工作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措施对基层防艾工作的持续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3.3 提升基层防艾能力有利于工作持续开展。卫生院建立防艾工作机制,成立了防艾宣传干预工作小组,明确人员职责分工,组织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防艾知识技能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基层防艾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对今后工作持续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基层防艾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基层示范镇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如在基层可能存在的易活动的小理发店的干预工作方面还需加强,对宣传干预的评价体系还需健全,村卫生所室在防艾工作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等。

参考文献

第8篇

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教师德育工作2020年终总结五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1一、学生方面:

(1)日常习惯的培养,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各种活动。如:教师节活动,使学生学会尊重和敬爱每一个老师;中秋节活动,使学生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和传统佳节的韵味;大型实践活动收获,使学生明白了劳动的光荣,劳动的喜悦.依稀记得我们班一些孩子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时,脸上洋溢的笑容;在圣诞节主题队会上,使我充分领略了孩子们的聪明机智与多才多艺。这些活动不但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知识。

(2)课堂习惯的培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课堂习惯的培养是班主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从刚开学那天,就开始训练一些课堂常规。我几乎每天都是7点左右来到学校,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评选“今日读书之星”,培养孩子们早读的意识。然后一周再评选出“每周读书之星”,这样每个孩子,在这一学期里都有机会获得读书之星,不知不觉中,我们班的孩子有一半以上已经会自觉读书了。在课堂上,我利用最简单的方法发红花,从听讲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两方面鼓励孩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自己掌握学习方法。

二、个人方面

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案认真完成,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低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3、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半年来的教学中,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通过以上工作,本班学生纪律、学习、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有了较大转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总之,半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和课堂学习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2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现将本年度幼儿教师德育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经过一学年的德育渗透,我班的孩子已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能判断日常事件的对与错,说话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正确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懂得谦让和尊重劳动者等等。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班安排的系列活动和我们平时的点点滴滴随机的品德行为的培养。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

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化。

(1)节日活动

一年四季,有不少节日,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2)参观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小区风光,认识各种花草。让幼儿了解珍惜人们的劳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

(3)娱乐活动

幼儿喜欢看表演,也喜欢参加表演,因此,在娱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4)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

(5)“大带小”活动

由大班哥哥姐姐为主角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最感兴趣了。看着大哥哥姐姐们精神地升旗、敬礼,让孩子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二、把德育渗透到幼儿家庭教育中去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群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习惯、爱好特长,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努力做好幼儿家长工作,如家访、、电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情况,向幼儿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幼儿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点,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通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感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尽管,我们已初步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点滴,今后将更深层次地研究幼儿德育的问题,做好德育工作计划,继续寻求幼儿教育整体优化的途径。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3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下期的德育工作,在学校领导、学生处教育部门及园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加之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为了发杨成绩,克服不足,以利用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大家都知道,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幼儿正处于学期晚期,是由学期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我们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诚实有礼、敢作敢为、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也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

晨间活动:我们让起得早的幼儿为小朋友们整理桌椅、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浇水、对星期日返园的小朋友。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点名方法,让幼儿自己来报数点名,使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热爱集体。

课间活动:在这时,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照顾小一点的孩子,帮助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

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

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

二、节日中的品德教育

1、学期一上来,就是教师节。

在教师节的那一天,教师们收到了无数的鲜花,有的小朋友送的是一朵香水百合,有的是一束康乃馨,有的小朋友虽然没有送花但却送了张亲手做的贺卡,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忘了今天是教师节了,我没带什么来,今天就送你一个吻吧!”礼轻情义重!简简单单的一束花、一张贺卡、更或是一个吻,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之情。

2、中秋节的那段日子里,各班开展了一次班级自助餐活动。

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佳肴,虽然这些菜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但在活动之中,孩子们吃得都很开心。你尝尝我的,我也尝尝你的,孩子们邀请着好朋友一起吃,大家聚在一起,非常和睦,真像个大家庭。

3、“十一”国庆节到了,我们开展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和小朋友一起了解祖国的美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动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为了打扮教室,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了有自己特色的灯笼,还做了小国旗,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格外美丽。

4、九九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在一周里,孩子们纷纷讨论这要为家里的老人、长辈做点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我回家帮爷爷敲敲背”,有的小朋友说:“我爷爷奶奶不在家里的,我就帮妈妈爸爸做家务了”。

在这一周里,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到社区里去看望一些爷爷奶奶们,还给他们画了张相,爷爷奶奶们可高兴啦,都觉得我们的小朋友们特别的懂事。

5、同时,在有小朋友生病的时候,如:住在山庄的柳童小朋友,他病了,孩子们纷纷和教师一起自制玩具,送给他,每人还说了一句祝福话。

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之间纯真的友情。

三、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家长会议、家长开放日及家园联谊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

1、孩子的学习态度始终是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通过家长会,我们和家长讨论了如何让孩子自己要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强加于他们。

2、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

于是,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3、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在落实各项德育措施时,老师的思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后还应该拓宽思路,寻求德育教育的各种新方法。

总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走向社会、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4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构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是孩子理解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有职责和义务帮忙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构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德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幼儿园德育资料与方法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如在德育资料上过于抽象,德育资料不遵循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将幼儿品德教育与幼儿社会教育相割裂。在方法上以教师主导为多,忽视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以群众教育为多,忽视了幼儿的个体特点和差异;以道德知识灌输为多,忽视了幼儿的内在需要。幼儿园中“重说轻行”的倾向,使得有些孩子讲起来头头是道,而行动却是另外一套,德育成效不高,现行的德育资料和方法亟待更新。因此,我园也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不断地摸索着。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它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例如在晨间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主动地和老师同伴打招呼,来得早的幼儿还会主动关心班级的自然角,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浇水。我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点名方法,让幼儿自己来发现班中哪个幼儿没来园,使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同伴,热爱群众。自由活动时,我们引导孩子学会互相谦让,学习与人交往的语言,并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午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等,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每两周的升旗仪式也是我园的亮点,因为它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途径,在活动前我们会结合相应的季节和月教育重点,以及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制定相应的方案,并选取幼儿喜欢的形式,如儿歌、歌曲、表演等形式,在宽松、幽默、愉悦的氛围中使幼儿受到启迪。

二、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活动时,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活动要改变形式化、单打一的现状,与各科活动有机整合,开展综合性活动,要走到儿童生活中去,重感悟、体验,并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幼儿探究性研究、终身发展的潜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与处世。

我们不是透过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在于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我们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如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资料:给老奶奶让座、帮小弟弟穿衣。组织幼儿参加自助餐、玩具大家玩等活动,从中幼儿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一个个故事的表演则让幼儿体会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园德育活动不枯燥乏味,幼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在德育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教育

新学期一开学,就迎来了两个新小班的小朋友,幼儿园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为了帮忙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融入群众中,我们中大班的小朋友充分发挥了他们做哥哥姐姐的作用,带领弟弟妹妹参观了幼儿园,透过才艺展示,帮忙弟弟妹妹简单了解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在大带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交往潜力得到了培养,中大班的幼儿在活动中也逐渐学会去关心照顾弟弟妹妹,学会了谦让。

中秋节我们则是以年级组的形式开展大活动,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月饼和糖果,在活动中,孩子们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学会了与人分享。国庆节到了,我们开展了“我是中国小娃娃”的德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和小朋友一齐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民族文化,深深促动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了打扮教室,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了有特色的灯笼,还做了小国旗,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格外美丽。而“秋天真美丽”“迎新年长大一岁”、“寒冷的冬天”等活动也都充分体现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四、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建促教育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幼儿园一方面的努力,必需持续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德育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透过家长园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来进行教育。

此刻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于是,我们透过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群众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群众、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礼貌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德育工作年终总结5在开学初期,我们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班级的德育计划,并将它贯穿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德育工作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将德育工作渗透与游戏中

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多讲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不讲脏话,不争抢玩具,大家一起玩,轮流玩,并鼓励幼儿试着协商解决。

二、把德育工作贯穿与教育教学环节中

1、在九月份,我们以“我喜欢”拉开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题。

主要活动有“抱一抱”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友谊的温馨,并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和他人分享快乐。“甜蜜手语”体验关心残疾人的情感

2、十月份,在“感官总动员”中的“嘘,仔细听”的活动中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上课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知道倾听的重要性。

3、在“伞的世界”中“伞下的家”“伞下的感受”等活动中培养了孩子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制作伞的过程中学习小组的合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

4、十二月份的“给你一封信”中,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信的交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机智,勇敢等优良品质。

三、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通过”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教育幼儿尊敬长辈,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第9篇

关键词: 互联网+ 育德 学生发展

W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秉承“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以“和谐课堂、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阵地,致力于“微心”德育尝试。“微心”德育一是见微知著,谋事在先,依纲施教,以确保德育的针对性;二是以微育人,精细管理,小事入手,努力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结构要素与生成环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三是以心育心,知情意行,及时引领,促进学生身心智的协调统一。推进“微心”德育,遵循道德品质的生成规律、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文化引领的育人规律,强化课程育人与实践育德,从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起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优势,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以心育心、以情激情,挖掘学生潜能,有效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知识的和谐发展、思与行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品德成长和学业全面进步

一、见微知著,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课堂内外知识的和谐。

1.关注学情就是注重学生道德成长。

“微心”德育的含义之一,即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在教师的核心素养中,师德师能是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一位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时时处处关爱学生固然可贵,但是更重要的是解决“怎样的学生需要关爱”、“在什么时候需要”、“应该怎样关爱”等问题。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是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最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教育过程言传身教最好的范例。学生课堂困惑少,勤学乐学的热情就高;教师花时间想办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学困生、问题生就少了。教师一方面熟悉学生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帮助其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学校利用课改契机,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引导教师备学生、备学情,转变教学模式,激情引趣;科任老师开设微信公共账号,每天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到该账号中,利用微课、微视频、微电影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微课作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疑难的“点睛之笔”,通过微课等学习资源,帮助学优生进行知识的提升与迁移,对学困生及时进行指导与点拨,大大降低问题学生的比例。

2.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小孩画的这些公仔还能获奖上教育网。”,家长会后,一位成绩平平但酷爱漫画学生的家长对班主任说。课堂归课堂,活动归活动,在校就是搞好数理化等文化课的学习,如果有哪位学生有文化课之外的爱好,便被看做是不爱学习的问题生。这也许就是传统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新课程改革指出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始终是德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德性养成的主阵地。初、高中学生在知识、情感上需要什么?个人品格和能力方面应该着重发展什么?这是课程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尤其注重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发展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标准与内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将心育课程、青春期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和其他德育主题活动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人尽其才,发挥特长优势,实现课堂内外知识有机衔接,既锻炼思维、增长见识,又丰富阅历、提高实践能力。对新入学新生,开设军事训练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系列选修课程;对初、高中低年级开设三防教育课程、青春期教育课程、法治教育课程;对高年级开设系列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励志教育课程。而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感恩教育课程、安全教育课程等德育课程则贯穿于全校三个年级每个时段。

二、以“微”育人,精细管理,促进学生思与行的和谐。

1.实施精细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

粗放、层级多是传统管理低效的根源,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看一级抓一级,但部门多,指令在传输过程中经历环节复杂,导致内耗增加,传输信号失真。我校从2010年开始实施分部管理,学校按年级分为四个工作部,每一个部各配备一位副校长和德育、教学行政,设置两名年级主任,五个人组成部委领导本部教育教学工作,其中副校长为部负责人。分部管理是学校扁平化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领导下,形成简政放权、各负其责,工作上又相互良性竞争的一种工作格局,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特长的发挥更直接恰当;学生思想状态、学习状态的把握更精准到位,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持续推进“微”德育。

三国刘备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细微处入手”,以身边小事教育学生,促成学生展开思考和行为纠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从大处着眼,就要明确一个目标:实现学生思与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有认识、有行动、有提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把握一个理念,即良好的品德养成从细微处做起。在这个理念指导下,遵循三种策略:一是“微而精”的策略,取材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小而有针对性,对学生有教育意义;二是“微而实”的策略,篇幅小而完整,适合学生年龄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三是“微而活”的策略,小而新颖,有创新性,不枯燥乏味,对学生有吸引力。在实施的途径上,注重坚守五个节点:课堂、操场、食堂、课间和家庭。校园内以学生干部队伍为主力,在学校、管理部和班级三个层面加强人力管理的同时,分门别类地制作大批德育微视频、微课,利用班会、级会、校会、家长会开展教育。这些教育素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三个维度展开,促进学生“学、问、思、辨、行”。

三、以心育心,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促进身心智的和谐。

1.加强心育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配备了两位专职心理专业教师;所有班主任、科任教师通过了心理教师C证培训,30%的在职教师参加了A、B证的培训课程;有三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在编撰心育校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普及性心理n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了更大的心育课堂。在全区中小学中首先配置了专业心理分析软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在新生入学时通过网络测试,收集学生数据,为每一名入学新生建立追踪性心理档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心理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传播健康心理理念,为学生舒缓青春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减轻学习和家长期盼等方面导致的压力;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QQ群、微信群等途径,将心育课堂延伸到家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做到教师、家长和学生心理问题全覆盖,从源头上杜绝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2.整合资源着力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幸福感,通过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学校持续推进心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发挥心理教师的专业优势。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不但借力于市教体局、卫计局通过专题培训、专家巡回沙龙向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消除亚健康心理状态,而且发挥区“心理医生进校园”、家庭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等专项活动效能,在教师中定期开展团康拓展训练,开设十几个教师社团,活跃教师身心,使教师心理发展力不断增强。同时学校通过家委会、社区等途径,积极引进社会公益机构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团康活动,帮助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家庭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保障师生身心发展的和谐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以文化育人,构建育德多维网络,促进育德环境的和谐。

文化,是一种内心认同,是心灵深处的感触、思考,然后外显于行的过程。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沃土,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心育的过程。

小丽是个娇小秀丽的初二女孩,最近在学生中十分活跃,不但生活用品成人化,还经常呼朋唤友地开Party,很舍得花钱。但是她的课堂表现却令班主任担心,经常打瞌睡,学习每况愈下。更糟糕的是,有一天学校德育处老师接到一个邻近城市中学生打来的电话,向学校投诉小丽网络欺骗,网购一件化妆品收了钱没发货。经过了解,小丽的父亲说小丽假期与表姐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回来用妈妈的身份证开了一个淘宝账号,自己做起了“网商”,在网上推销化妆品之类的日常用品,能赚点钱零花。这次被人投诉是汇了钱去上家,但对方迟迟未能发货,导致不能如期交货给买家。

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普遍性工具,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商业性、便利性等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网络和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学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甚至家长不甚了然,在学生使用网络从事不该做的事情时,起到推动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另一方面要提防学生网络运用不当形成网络污染,严重陷入网络欺诈乃至犯罪等消极因素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联系,发挥各级关工委、社工机构和心理辅导机构作用,关爱特殊家庭学生和学困生、贫困生;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建构和谐班级,开辟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新媒介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以心育德,则心通、理顺、行端、学成。“微心德育”,使德育工作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让传统德育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杜时忠,著.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