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区消防管理

时间:2023-07-21 17:13:45

导语:在社区消防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区消防管理

第1篇

1.1政府干预严重,消防设施缺乏

大部分小区在建立之前多是由政府招商引资而来的项目,开发商与地方政府之间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因此,在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审核方面,地方政府干预过多,使得一些应该设计上的室内外消火栓、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被无情的去掉;另外,某些地区的消防部门在收取开发商的一些赞助费及其它费用后,就降低标准审核,应该设计的没有设计上,复杂的设计变成简单的设计,数量上也减半,从而使得消防设施缺乏。这些都留下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1.2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

物业管理公司遇到实质性问题时,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一些借口、托词,把矛盾上交或把矛盾转移到上级单位。如某小区室内消火栓损坏,反映到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公司以原来的开发商在验收时没有通知他们到现场,移交时没有这方面内容为由不改正。另外,很多地产商为解决燃眉之急,边销售边开发边进住,临时搭配班子,注册公司,组建队伍,成立了开发商领导下的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开发完毕,物业管理也就延续开展工作,出现问题时开发商与物业管理“一个鼻孔出气”,贯彻执行的不是居民业主的意图和想法,业主的利益得不到维护,涉及居住者与开发商的矛盾时,物业管理公司则站在上级单位的一边帮忙,形成“亲缘式”的局面。

1.3管理标准不一,要求不严

小区少则几千人,大则上万人,甚至十余万人,在小区内居住的人数众多,层次不齐,有的是穷人,有的是富人,有的人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有的和小区物业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小区物业公司在进行管理时也存在着差别,针对有着一定社会地位或者与物业公司有着密切联系的住户,在管理过程中,标准较低、要求不严。如在参加消防培训时,这类人往往很少参加,要求配置消防器材时,这类人则可不配,要求整改火灾隐患时,这类人可以不整改,这使得一部分愿意整改火灾隐患,愿意接受消防培训,愿意配备消防设施的住户也攀比起来,变得不服从管理,从而形成了消防安全不关己,漠视消防安全的局面。

2.对社区消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2.1社区是公安派出所的直接管辖对象

公安派出所则要切实履行起职责,按照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对村(居)民住宅和三级消防重点单位实施消防管理。因此,在社区建设中,消防工作的内容必不可少。由于基层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消防部门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工作指导力度,通过社区消防建设,实施消防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居民和社区自治的原则,共创消防平安社区。

2.2要确保社区消防工作的资金来源

实施社区消防硬件建设稳步发展近年来,社会消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消防事业经费也逐年得到增长,但是在进行社区消防建设初期还是普遍遇到了经费紧张的问题。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难以解决老城区新器材投入资金和新建社区设施维护资金。因此,公安部门应建议通过采取政府预算、驻区单位、保险公司和广告公司赞助、物业管理单位和居民家庭出资等措施,筹措消防经费。同时应明确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费中的比例,不足部分可采取适当调节收费标准或共建单位支持的形式加以解决。并可通过协调进一步将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等其他管理规定中,确保社区消防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

2.3要定期开展查隐患、保平安活动,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在社区消防工作中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组织志愿消防队伍对各家庭住户进行安全检查,主要对其用火、用电、用气情况,以及电气线路的维修和家庭装修等造成的隐患等进行检查;重点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可组织联检互查,不断查改本单位和部门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拆除或改造影响居民安全疏散的防盗窗,消除居民楼梯内的堆积物品,消除地面垃圾、高空障碍等阻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保持安全疏散和消防车道畅通无阻。

2.4抓好对特殊人群的服务

在社区、城镇逐步建立健全老年人救助网络,为孤寡老人提供包括防火在内的全方位服务。社区要对老人进行统一登记,按情况实施管理。有子女照料的老人,社居委要与其子女或照料人签订协议,加强其日常对老人日常防火安全管理。没有子女照顾的独居老人,社区应制定特殊保护方案,尽可能为其住地配置灭火器,实行一对一上门或电话服务,定期对老人提供防火服务,如每天定时打电话或上门查看提醒老人注意用火、用电、用气,注意安全。

3.结束语

第2篇

2011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胶州路一栋公寓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救援部门虽然动用了直升机、消防云梯等,但面对这栋28层高的大楼,救援仍显乏力,事故造成58人遇难。这一事故,再次引发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关注。

所谓高层建筑一般是指,10层(含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属于高层建筑,高于100m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是有所保障的,因为高层建筑在建好后,要经过严格的消防把关,大都会采用一些阻燃材料,火灾发生率较小。而且,高层建筑都配有完善的消防设施,每个楼层都有墙式灭火栓,可最大限度地提供水源,同时还备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但现实中,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特点形成的先天火灾隐患比较多,灭火是国际性的消防难题,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产生‘烟囱效应’扩大灾情。高层建筑中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这些成为火势、浓烟迅速蔓延的途径。据测定,烟气竖向扩散速度为3m/s~4m/s,最高可达8/s,一座100m高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气就能顺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层数多,人员集中,垂直疏散距离远,发生火灾时,遇险人员的迅速疏散十分困难。成百上千人若想从整幢大楼疏散到地面,难度可想而知。此外,高层建筑比其他民用建筑潜伏着更多的火灾危险性,如电气故障、机械故障、吸烟不慎、明火管理不善、施工违章作业等。

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之后,各地痛定思痛,纷纷对辖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状况进行细致检查,结果令人堪忧。一些建筑未依法履行审批手续,形成先天性火灾隐患。一些高层建筑施工前未依法申报消防设计审核手续,或经审核合格但未按图纸施工,也有的建筑竣工未经消防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有些高层建筑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未委托统一的管理单位,有些经消防部门监督检查要求整改,却因整改经费难以落实,造成火灾隐患整改进展缓慢。一些高层建筑逃生设备几近空白,高楼内根本没有救生绳、防烟面罩和救生软梯等专业逃生设备,消防通道问题多,防火门损坏、没有安装安全指示灯、通道被堵等比较普遍,消防通道俨然成了摆设。还有一些开发商与物业公司互相扯皮,消防管理薄弱。由此可见,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干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损失,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慎重对待。

2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主体责任

201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指出,消防管理是政府统一指导、各部门、单位、公民共同参与和配合的一项事业。可见,消防管理工作是个体系,需要各方的参与合作。以往由于法制不健全,出现相关部门个人推诿扯皮现象,导致消防管理工作差强人意。为此,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主体责任。消防部门作为依法履行消防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职能监督,建立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完善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网络。质监、工商、消防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监督检查;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要按小区、楼栋号统一设置永久性标识;建设部门要将消防设施、器材配备纳入工程质量总体验收,并加强动态监管;物业服务企业要为业主提供合格的消防安全服务包括日常的消防巡查检查,要保证专人值班、专人负责制度,消防控制室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必须经消防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因客观原因无法安排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的建筑,可申请政府派遣公益性岗位,由安保公司统一培训、统一派遣、统一管理;业主是消防管理的直接受益者和最大关系人,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对居住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承担一定的费用,按时缴费,配合消防管理工作的安排,例如听讲座、消防演练、爱护和学会使用消防设施等等。

2.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业主消防意识与能力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业主面临灾难时都会表现得手足无措,许多在高层居住的居民面临起火等灾害,不知道是该往上跑还是往下跑,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楼里配置的消防设施,当问及万一遇上?“大火和浓烟已经封闭通道”、“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等情况,该怎么应对时,大部分住户更是不清楚,浪费了逃生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情形出现。上海大火致58人死亡,充分说明人们的逃生意识和技能不完备,防火意识差、逃生技能匮乏。而美国的火灾发生率是中国的1 000倍,但死亡人数寥寥无几,因为人们普遍掌握有正确的逃生与自救知识,灾难来临时他们会形成正确的条件反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业务的消防知识教育,通过小区墙报、发放宣传单等为宣传阵地,加大消防宣传,通过教育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例如高层建筑火灾危害最大的是有毒气体,据统计,火灾中死亡人数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直接致死,或是被有毒气体熏晕后烧死的,火灾中要注意设法躲避烟气侵袭,防止窒息。高楼火灾逃生的原则是,突发大火后,要冷静地观察火情和环境,选择合理的逃生路线和方法,可以用一条或几条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烟气吸入,也可以用大透明塑料袋,灌满空气套在头上,捏紧下口,呼吸袋中的空气可以赢得约5分钟的时间;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先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争分夺秒地逃离火灾现场,千万不要迟疑或又返回抢拿财物,以免贻误最佳逃生时机。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高层建筑中遇到火灾后不要贸然开门,以防大火、浓烟蹿入室内;一定要紧靠通风的窗户,可以大声疾呼,并挥动一些颜色鲜艳的衣物,如红围巾、花衣服等,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若时间允许, 可以走消防电梯、室内楼梯逃生,绝对不能乘坐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电梯就有可能“卡壳”。不要轻易跳楼。如无法冲出房间,应迅速采取防火堵烟等措施,如关闭门窗,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床下、桌下、洗漱间和走廊不能作为避难场所,这些地方可能没有明火,但烟气足以致命。

2.3 加强高层住宅筑的防火检查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检查应该常抓不懈,相关单位应每日进行巡查,把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现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及消防通道、人员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等,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是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二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三是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四是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高层建筑内的单位员工应每日进行岗位自查,检查包括下列内容:一是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二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三是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由使用人或管理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并落实整改资金。整改期间应采取临时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建筑的使用寿命都在几十年,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也要随着变化和更新。管理人员要与有维护保养资质的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把现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充分发挥其效能。检查不仅仅管理人员进行检查,还要教育和引导业主进行自我检查,告诉业主,火、电、气是家庭防火的中心,要把用火、用电、用气作为家庭防火工作的根本点,做到人走火灭、电断、气断,提倡家庭配备小型移动式灭火器。特别针对室内装修中可燃材料的使用,电线、插座及电源开关敷设, 家用电器、 燃气的使用等火灾的主要成因进行检查,帮助居民形成良好的自防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居民家庭制定火灾逃生预案, 让居民在遇到各种火灾时有心理准备,能保持镇静,遇险不慌,将报警、扑救与逃生同步进行,充分利用消防人员赶到前的有利时间,避免各类火场悲剧的发生。

2.4 提高物业人员消防管理水平

上海特大火灾事故初步调查结果,起火原因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火花引燃了易燃物。而我国《消防法》明确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同时,焊接现场不仅要配备灭火器等消防防护设备,还得设有专门的现场监护人,不得在可燃物旁或大风天气下作业。正是这些无证电焊工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给消防安全带来了隐患。物业管理人员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其消防管理水平如何更是关乎到消防管理的效果和成效。物业管理人员应该配备一定的消防管理员,要具备系统的、完善的消防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充分掌握一些现代化的消防管理手段和技术,例如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都配备自动报警系统,要求物业管理人员能够熟悉其功能与特点,还要精通火灾的扑救和设备的操作,并且能够排出初级的故障。会报告火警并会疏散群众,有效协助消防部队扑救火灾。为此,物业公司要加大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没有达到上岗要求的坚决不能允许从事相关消防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一些责任心比较差,发现自动报警信号也故作不知,对报警情况不予理睬的人员要加大惩罚力度。对一些工作积极负责、工作突出的要予以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奖励,在整个单位内部形成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3 结论

总之,一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诫我们,高层住宅的消防管理工作关乎到住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丝毫马虎不得。尽管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健全各种法规制度,充分发挥各单位、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也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章为民.现代高层住宅人性化消防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

第3篇

为了加强学校水电、消防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用水用电正常和消防安全,压实主体责任、落实监管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区域划分:

第一区:1号教学楼、1号宿舍、2号宿舍、电房、卫生报表、水电报表。(刘武广)

第二区:2号教学楼、艺术楼、新行政楼、4号宿舍、图书馆、浪美工作用房、建新村周转房、校门区域、前广场、水泵房、后门卫室、南围墙、体育馆、看台。(钟晓东)

第三区:3号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3号宿舍、5号宿舍、地下停车场。(黎伟民)

以上区域包括建筑物四周的水电消防设备设施

二、水电工主要职责

1、每月最少检查一次消火栓、灭火器,并分别签名,检查结果形成报表上交总务处。

检查要点:

消火栓:外观是否完好;内部配件是否齐全、完好;开关是否闭合自由。

灭火器:气压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橡胶管是否老化裂断;是否超过使用有效期(两年)。

2、每周巡查一次逃生指示牌、应急灯(是否完好、能否正常点亮)。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3、每周巡查一次公共区域用电器(包括线路、路灯、走廊灯、厕所灯、地灯等)和用水设备(包括水管、水龙头、饮水机、太阳能热泵、水泵房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4、及时回应网上报修系统教职员工的相关报修信息,并按轻重缓急及时处置。

第4篇

关键词: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社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在我国多见,在其他国家也是一种常见病,它的特征就是常见性、 普遍性和具有代表性。很多心脑血管疾病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给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也是各种疾病死亡的主要死因[1]。它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控制的因素以及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高血脂,缺乏运动等可控制因素。高血压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控制。通过改变可控制因素及降压药物治疗来达到预防和控制血压作用,改善血压之后,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在高血压防治方面,都在不断的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如何更加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2-4]。

社区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是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级别以及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级,然后进行不同程度的随访管理, 使参与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患者不仅了解有关高血压的基本知识,还能知晓血压监测的意义, 进一步了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层的概念和防治高血压的意义, 非药物治疗和长期随访相结合的重要性,需要坚持进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 并且需要正确的认识抗高血压药物的基本作用,以及他的疗效和所会产生的副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吴江区松陵镇各社区为目标对象。吴江区松陵镇共11个社区,在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大约4000人。2013~2015年,每年随机抽取3个社区的全部随访高血压患者作为目标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赘龇矫妫孩僖话闳丝谘ё柿希盒员穑年龄等;②饮食习惯:一天几餐,饮食量大小等;③吸烟、饮酒等;④主要的运动方式;⑤高血压患病情况,既往史;⑥高血压相关因素的认知情况,知晓率;⑦高血压的相关治疗以及血压监测情况等

1.2.2高血压的分级标准 血压由参加高血压管理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测量并记录血压值。

1.2.2.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5] ①血压值保持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 mmHg的并且服用抗高血压药患者。有患过高血压,并且近2 w内曾经服用过降压药物, 血压能够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患者。②高血压的血压值分级:1级血压值为收缩压140~15mmHg,舒张压90~99 mmHg;2级血压值为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 mmHg;3级血压值为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 mmHg。如果收缩压与舒张压不属于同一个级别,以较高级别为准。

1.2.2.2高血压患者分级随访管理的标准 ①第一级管理:对于达到1 级高血压但是无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 主要进行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非药物治疗,并监测其血压情况, 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如果3~6个月控制无效则建议进行药物治疗。②第二级管理:对于达到 1级高血压且伴有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1~2个的患者和2级高血压并且伴有2个及以下的危险因素的患者,主要的重点是进行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指导,监测其血压情况,并且2个月随访一次。③第三级管理:纳入第一级管理和第二级管理以外的高血压患者,除了进行高血压相关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指导外,还需要强调规律的进行降压的治疗,并且提出靶器官损害的预警和相关的评价,加强随访,并且监测其血压的情况,1个月随访一次。

1.2.2.3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控制效果标准 ①良好:所有随访记录中符合标准的次数大于75%;②尚可:所有随访记录中符合标准的次数在50%~75%;③不良:所有随访记录中符合标准的次数小于50%。

1.3效果评价 对2013、2014、2015年的目标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高血压的不同研究因素进行分析。通过3年的对比,来分析高血压在松陵镇社区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整个社区的三间分布情况。通过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评价松陵镇社区的高血压现状的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

2 结果

见表1~3。

3 讨论

通过对松陵镇社区2013、2014、2015年的高血压患者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3年中,男女患者的比例基本持平,高血压在男女中没有差异性。在各个年龄阶段分层中,60岁以上的人群仍然是高血压的高发群体,但是从2013~2015年的分析中可以看出,40岁以上的人群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从2013年的6.00%到2014年的8.69%,再到2015年的13.48%,可以看出,松陵镇社区高血压患者人群正在向中青年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饮食,健康锻炼,抽烟,喝酒等因素中存在差异,松陵镇社区高血压患者年轻化的现状是否和其中的因素存在着联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对我们社区的管理,如何能更好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表32013~2015年间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通过3年的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松陵镇社区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分级管理良好控制率逐年上升。

通过对松陵镇各社区不同年龄、不同管理分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了解松陵镇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现况及其高血压控制情况,为随访管理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在随访管理的基础上对松陵镇各社区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对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对进行随访管理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松陵镇各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分级随访管理在不同时间段的血压状况,从而对高血压患者通过分级随访管理后的血压状况进行整体的效果评价。随着分级随访管理深入社区,管理的方式方法得到高血压患者的认可,如何能更好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我们社区医院的重大的责任,通过本次的初步调查,希望能在其中找寻出更加合理的管控方法,让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翟屹,胡建平,孔灵芝.中国居民高血压造成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经济负担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44-747.

[2]王琼力,张凡萍,向燕萍,等.社区控制高血压五年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6):501-503.

[3]徐亮,李芳健,王文,等.广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效果初步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8(254):564-565.

第5篇

关键词:社区规范化管理;糖尿病;社区随访;评估门诊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运用规范管理中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治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行控制,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1]。笔者选取某社区60例糖尿病患者,运用正规管理、定期随访以及参加社区讲座等方式进行管理,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2012年4月~2013年2月12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管理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55~90岁,平均(61.2±5.3)岁;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57~85岁,平均(59.6±6.3)岁。所选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愿接受随访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运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法,不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和干预。

1.2.2管理组 管理组糖尿病患者运用正规管理、定期随访,以及参加社区讲座等方式进行管理和干预,主要运用以下措施:为60例糖尿病患者制定健康档案,运用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登记,以患者血糖值、并发症情况作为依据,将管理组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与强化管理组,常规管理组:患者血糖、并发症较稳定;强化管理组:患者血糖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低,有早期并发症[2]。如患者出现血糖高于16.7mmol/L,低于3.9mmol/L;心律、呼吸与意识发生变化等情况,则需要对其诊治。对两组进行随访观察4~12次。另外,对糖尿病患者宣讲健康教育,按个体制定三餐食谱,早餐以高纤维馒头或者饼为主食,食用鸡蛋、牛奶以及蔬菜等;午餐食用高纤维米饭,适当食用鱼、鸭、瘦肉、蔬菜、豆制品等副食;晚餐以高纤维面条、蔬菜、豆制品、粥以及瘦肉等为主。对患者症状、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体征等情况进行分析,分类采取干预措施。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FPG、HbAlc、2hPG以及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实验结果对比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情况 干预之前,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管理组患者60例,知晓糖尿病知识为58例,知晓率为96.7%;对照组患者60例,知晓糖尿病知识为42例,知晓率为70%;管理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得到了一定的转变,日常饮食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提高了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3]。在本组研究中,对某社区选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运用社区随访和评估门诊结合法进行治疗,管理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总之,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运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葛承辉,潘雪凤,宋亚琴,等.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26-2828.

第6篇

关键字:小区建筑方案设计问题理念

Abstract: A good architectural work is accumulation of life and the result of precipitation. Only in constant construction practice always adhere to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correct way of thinking, deepen the thinking of the design function of building, the pursuit of innovation in architectural styl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will really improve themselves, to mature.

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problem; idea;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人性化而且生态节能的居住小区日益受到亲昧,本文通过对特定环境场地的某居住小区进行建筑方案总体构思、功能和造型设计,探索了功能布局合理、功能配置完善、人性化以及生态节能的居住小区,从而创造一个极具生活品味的居住小区环境,以供同行借鉴。

1方案设计理念

1.1以人为本原则:规划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空间布局、景观设计、设施配套、步行系统设置等各方面,均应立足于人的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营造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

1.2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为达到建筑设计注重节能与生态效果,空间布局最大尺度的因借自然,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融为一体,并采用现代节能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又可创造美观的建筑立面效果和舒适、健康的室内空间。

1.3信息化——高端的服务、高科技的建筑材料。为使规划创造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为居民提供高端的服务。建筑设计运用现代新型高科技建筑材料,做到先进性与可靠性相结合,真正实现生态和环保,并创造美观的建筑立面以及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

2总平面设计方案

主要是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图底关系及竖向设计等。通过分析人从哪里来以确定主、次出人口的定位范围。分析人、车、建筑物三者的关系,确定图的位置,图的形状,主要人流从哪一个方向、哪一个部位进入用地,这是做任何一项建筑设计首先要分析的内容,是一个事关建筑布局成败的第一关键问题。总图出入口的设置除了做到图面布局的美观和满足城市规划退让距离的要求,还应满足消防规范对出入口数量、位置及大小方面的要求。出入口应尽可能设置于项目内部与外部环境能紧密连结的位置,并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设置,这样,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可以做到安全原则,满足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在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可以考虑设置独立的垃圾出口,减少垃圾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空间。基地内的道路应通过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道路设置应满足人、车通行的要求,并尽可能避免回环曲折,缩小交通流线长度,在建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道路占地面积,可以种植绿化,以提高项目环境品质。图底关系分析:首先,把设计建筑的所有房间看成是一个设计要素,把室外人流集散活动区域和停车区域作为另外两个设计要素,这样,我们面对三个设计要素来考虑设计问题,就把矛盾简化多了,也抓住了这一设计阶段的主要设计矛盾。但是,这种图底关系的分析一定要在建筑具体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并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和前述已确定的两个出入口大致方位的前提条件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确定“底”上“图”的位置、形状。场地的竖向设计:控制场地的坡度与建筑各出入口连接道路的坡度,原始地形为坡地的要优化场地设计,尽量合理地运用场地高差关系减少土方量以降低建设成本;沿海或者沿江地区的项目应该注意当地防洪标准;平地项目应注意设置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的措施。总平面图除了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图底关系及竖向设计等设计内容外,还必须按防火和规划的相关规范要求控制建筑间距、建筑与周边道路间距,同时把握建筑形态、建筑类型的合理分布、小区气候的利用、改造等。

3建筑方案构思

3.1总体构思

保证景观的连续性和让建筑与街道空间、自然空间对话,处理好规划地块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块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将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引入到住宅的内部环境设计中去。

3.2方案特点

西区是中山市城区的西大门,面积26.7平方公里,辖9个城市社区、6万多人。西区具有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是中山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岐江河西岸车水马龙,人流如鲫、货如轮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岐江畔矗立起一颗璀璨的明珠—富华道商业圈。这里商贸繁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观光设施完善,购物区、特色公园、健身广场等商务、娱乐场所林立。这里交通、通信十分便利,105国道、广珠公路、中江公路、北外环、博爱路、富华道、中山路等主干道路纵横穿越。这里政府服务诚信高效,企业创业空间广阔,是海内外客商投资置业的首选之地。

2006年,第二届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名单中西区名列第87位,是上升最快的镇区之一。西区成功创建为市经济强区,形成了西区片商贸文化产业组团,以及沙朗片以工业、汽贸、农副产品批发为主导的产业组团,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如图1

图1透视效果图

4其他方面

现在的建筑方案中,人们常常关注的是建筑风格的独特和极具感官的立面效果。但是一些方案过分地看重立面效果,却把实际的作用忽略了,在设计的施工图中,就发现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有时连施工图的设计也产生了很大的困难。商场部分主要为销售专业性的产品,因此采用小开间的商铺。商场设有三个入口,有利于商业的多元化利用,便于商铺功能性分开,并可以转变为其他商业形式。而商场三层的天面,面向岐江河,景观优美。因此设置了直通三层天面的室外扶梯,可开发三层用做商业用途,将商业的价值带上三楼。小区分设商业和住宅用的两个车库,将车库出入口设在小区出入口附近,有利于保持小区绿地和人行道路的完整性,住宅下面采用架空层与半地下室相结合的立体交通模式,并利用架空层屋顶设置活动平台,将景观最大限度地引入家家户户的门厅入口,将以人为本的精髓体现到设计之中。再举个例子,两层的一个商店,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为了将建筑物的立体效果体现出来而采用了两处大型的构架。其中一处建筑物是两头之间采用架空楼板,单体的跨宽为9米,跨长为47米;另一处的建筑物成斜跨的拱形。如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为了确保构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柱和梁就需要做得大一些,这样构件就变得特别笨重,就失去了原方案中的立面效果。所以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一定要做到细致。

5结语

总之,建筑方案设计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长期的设计知识、资料、经验积累和建筑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建筑创作,不仅仅是遵循规范,还有无限的内涵在其中,灵感来自生活。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是生活的不断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只有在不断的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运用正确的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加深对建筑设计功能的思考,追求对建筑设计风格的创新,在成功或是失败中总结经验,才会真正提高自己,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王辉,吴龙洙.建筑设计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第7篇

[关键词] 社区; 全科团队; 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93-02

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常住人群6.1万人,从2006年起组建了覆盖全镇的全科服务团队。2008年始,本中心引导8支团队实行户籍制服务模式,虽然进行了分片包干和项目管理等办法,但离预期目标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现将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有的绩效体系所面临的挑战和中心全科服务团队特点进行分析,并介绍中心2008年开始开展全科团队服务绩效改革的相关方法。

1 绩效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全科服务团队是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主力军,而全科医生及护士等是全科服务团队的顶梁柱。如何提高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之一,而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是促进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积极主动进入社区开展工作的重要激励措施。之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服务团队的绩效体系所面临的挑战是:社区服务中心基本上沿用了原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绩效与薪酬体系,把社区科、预防科、医务科等单独进行考核,这种体系建立以基本医疗为主体的运行基础上,全科服务团队成员分配主要以医务人员的工作数量为依据,医务人员的收入和当月所看的病人数量相关,提取诊疗费、挂号费、辅助检查提成费等。这种绩效管理体系向医务人员传递了一种信号,即多看病人、多做检查化验就能得到更多的薪酬。但随着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由“疾病需求”向“健康需求”延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已经拓展到“六位一体”,不仅涵盖基本医疗,也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1]。原有的绩效体系显然制约了全科服务团队的积极性。

2 中心全科服务团队特点 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理位置相对城市来说偏僻,交通欠发达,居民要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路程才能到达二级以上的医院,这样促使大部分居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相关医疗。农村不像市区人群居住集中,农村地域面积广大,而人口分布疏松,居民居住以村庄形式一家一户散居为主,这种形式给团队医务人员进入社区服务带来很大不便。随着团队服务内容形式不断改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团队工作。然而中心全科医生人数有限,平均每支团队拥有不到三名医生,而每支团队管辖范围内最少的也要有三个行政村,平均约八千人。因此,居民多,分布广,医护人员少,医疗资源薄弱是我中心团队服务面临的困境。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全科医生不仅要满足临床医疗工作,还要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每一名全科医生必须在完成相关岗位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或利用休息时间入社区服务,远不能满足户籍制管理的服务需求。综合上述情况,农村相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人口分散、医疗工作量大,造成让医务人员积极主动进入社区开展工作难,然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式服务各项工作相继开展,医务人员工作量更是明显加大,但全科团队成员的收入与现在明显增加的工作量、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相比却没有相应的增加[2]。这也是制约全科服务团队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这些不利因素,在新的形式下要做好全科服务团队工作,必须通过有限的资金鼓励有限的人力主动进入社区。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绩效改革也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探索了一种全科服务团队绩效管理体系。现将中心开展全科服务团队绩效管理的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3 方法

3.1 人力资源调整 传统的排班制度是定岗制,八小时工作制度。医疗、护理、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社区团队单独开展。现在是把这些全部整合到全科团队,每支团队由3名全科医生、3名社区护士、2名预防医生,1名中医医生,1名妇幼保健医生组成。采用是的一个团队一个服务诊室,依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午就诊人员集中,下午基本空闲的特点,适当缩减下午坐诊人员,在保证医院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组织其余的全科团队成员进入社区,这样就把有限地人力充分地进行利用,从而来弥补人力上的相对不足。目前中心医疗人力安排是由医务科根据中心患者就诊时段的特点,排出每日上午及下午多少岗位需要多少人,然后具体的上班人员再由团队组长进行安排。例如,全科门诊上午安排四个诊室,需要四个人员,下午因为病人少,安排两个诊室,二个人员,这样下午就节省了两个人力,而非改革前的全员八小时工作制,下午相对多余的人力再由团队组长进行安排。这样在满足医疗的情况下,尽量把多余的人员挤出来再由团队组长安排进入社区,从而达到人力上的有效利用。

3.2 工作量计算的改革 以往工作量的统计是依据诊号量、辅助检查多少、打针数、补液数、住院数等进行医护工作量统计,而预防及辅助科室在平均奖上进行打折计算,现在运用时间服务量来统计,强调工作的时间效率。同时在服务用时设定上加大了社区服务的给予时间力度。服务量的衡量单位:引入标准服务量的概念,以核定团队总标准服务量。

团队总标准服务量=团队总服务用时÷标准服务量;

团队总服务用时:团队所有项目总服务用时的总和;

标准服务量:单独设力的一个统计衡量单位(1个标准服务量=10分钟);

团队单个项目总服务用时=该项目核定用时×服务次数;

核定用时:完成单个此项工作平均大概需要的时间(表1为部分项目核定用时)。

例:表1

4 考核体系

4.1 绩效考核的原则

4.1.1 通过对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的绩效管理,保障组织的有效运行,组织职责与使命的实现;

4.1.2 通过对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的工作效果、工作态度及综合能力的客观评价,确定组织人才开发的方向和培训计划,为职工能力的持续提高及组织人才提供保障;

4.1.3 根据职工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潜能的发现,为组织合理利用及配置人才,即为员工换岗及职务升降提供参考或依据;

4.1.4 根据职工贡献给予相应的激励以及公正合理的待遇,体现绩效管理和激励的公开、公平和客观,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效率;

4.1.5 通过奖优罚劣,及时激励对于组织战略及使命有利的行为的重复出现,对于不利于组织战略及使命的行为进行警告或处罚,以使其降低出现频率。这样,持续努力,促使组织职责的履行及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4.2 绩效考核主客体

4.2.1 绩效考核主体:考核小组(质控考核)、科室负责人/团队组长(专业考核)、第三方机构(满意度评定)。

4.2.2 绩效考核客体:全科服务团队成员。

4.3 考核结果的权重

考核小组(质控考核)0.3

科室负责人/团队组长(专业考核)0.4

第三方机构(满意度评定)0.3

4.4 绩效考核周期及工作安排 1)此绩效考核为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全员考核。2)每季度进行一次。3)分别为3月、6月、9月和12月。

4.5 奖金分配

4.5.1 可分配奖金数=总标准服务量×标准服务量值(元)

4.5.2 质控流程及奖金分配流程:

4.6 系数划定 以团队为中心,根据团队内部各部分生产要素如管理要素、风险要素、劳动强度、技术要素确定岗位基本系数、管理风险系数、职称系数和工龄系数,团队各成员由上述各种系数累加形成个人系数。(见表2)

表2

4.7 分配公式

4.7.1 全科服务系统绩效奖金分配公式:①团队总标准服务量=团队各成员所有服务项目×各服务项目核定用时的总和÷标准服务量②团队绩效奖金总额奖=团队总标准服务量×(团队考核分÷考核总分)③团队各成员奖金=该成员总标准服务量×该成员个人系数×(团队个人考核分÷考核总分)。

4.7.2 未参加全科团队的医疗、护理、预防人员奖金分配公式:该人员总标准服务量×该成员个人系数×(个人考核分÷考核总分)。

5 结果 经过此绩效考核评估中心全科服务团队成员总标准服务量明显高于相对未参加全科团队人员。参加全科服务团队的成员的绩效工资较之前平均提高了20%左右,同时进入社区开展工作越多绩效工资越大;而未参与全科服务团队的人员较改革前基本不变。通过此方法促进了全科服务团队人员主动进入社区,加入全科服务团队的人员也逐步增长;同时社区满意度调查居民满意度明显提高,对中心的知晓率和卫生保健常识普遍提高。

6 讨论

6.1 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下如何提高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如何解决吃大锅饭的现象? 必须从社区卫生机构的功能定性定位、服务项目设置、定岗定编定酬、绩效考核体系等内容出发,建立和完善了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优质优酬的激励机制,将业绩、贡献与待遇挂钩,能力、才干与岗位职务挂钩,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做到奖罚分明,才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和效果、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6.2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广泛、方便群众,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建立优质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的作用,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佳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具备 “社会满意、符合实情、执行有效、发展持续、职工认可”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3]。

6.3 作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面对地区广泛 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因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就会出现作假或者遭遇抵触;目标定得太低,肯定就会养闲人,所以这个度需要进行科学地测量,才能让社区全科团队式服务可持续开展,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将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功能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从而提高全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鲍勇.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完善公益公平中国社区卫生服务模式[J].实用全科医学,2007,2:95-96.

第8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奥曲肽;有关物质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八肽环状化合物,是生长抑素的类似物,其半衰期(1.5小时)比生长抑素长。其临床主要用于:(1)食道-胃静脉曲张出血。(2)预防胰腺术后并发症。(3)类癌综合征的类癌瘤。(4)经手术、放射治疗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失败的肢端肥大症等。本文根据拟定的奥曲肽注射液的反相高效液相色法(RP-HPLC)有关物质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研究,为奥曲肽注射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及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MS105型精密电子天平(梅特勒);脱苏氨醇8奥曲肽对照品(2mg,批号140795-201001,中检所);醋酸奥曲肽对照品(20mg,批号140730-201303,中检所);醋酸奥曲肽注射液(1ml:0.2mg,自制,批号:20150101、20150102、20150103);四甲基氢氧化铵、磷酸、乙腈均为色谱纯,水为注射用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kma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以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取10%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20ml,加水880ml,用10%磷酸溶液调pH值至5.4)-乙腈(900:100)作为流动相A;以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取10%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20ml,加水380ml,用10%磷酸溶液调pH值至5.4)-乙腈(400:600)作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μl。取脱苏氨醇8奥曲肽与醋酸奥曲肽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各约含脱苏氨醇8奥曲肽10μg和醋酸奥曲肽0.1mg的混合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理论板数按奥曲肽峰计算不低于3000;脱苏氨醇8奥曲肽与奥曲肽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2.2 检查方法

取本品适量,加水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除去相对保留时间小与0.5的色谱峰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2.0%),各杂质峰面积总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4.0%)。

2.3 专属性

照2.2 检查方法中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另取本品处方制剂的空白辅料适量,按上述方法制备成空白辅料溶液。

酸破坏溶液:取本品适量,加入0.1mol/L盐酸溶液1ml,室温放置120min后,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按上述方法稀释制备成酸破坏溶液。同时不加本品制成空白酸破坏溶液。

碱破坏溶液:取本品适量,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l,室温放置120min后,用0.1mol/L盐酸溶液中和至中性,按上述方法稀释制备成碱破坏溶液。同时不加本品制成空白碱破坏溶液。

氧化破坏溶液:取本品适量,加入0.5%过氧化氢溶液1ml,室温放置30min后,按上述方法稀释制备成氧化破坏溶液。同时不加本品制成氧化破坏溶液。

高温破坏溶液:取本品,置于60℃条件加热120min后,按上述方法稀释制备成高温破坏溶液。

光照破坏溶液:取本品,置于4500±500lx光照条件下照射15天后,按上述方法稀释制备成光照破坏溶液。

取上述溶液及系统适用性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结果表明:本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条件下,空白辅料溶液不干扰主峰及杂质峰的检出。能够有效检出各破坏性试验溶液中产生的降解产物。且降解产物峰均能与主成分峰达到基线分离。系统适用性溶液中,脱苏氨醇8奥曲肽与奥曲肽峰的分离度大于2.0,表明本方法对相关降解产物及已知杂质检查的专属性较好。

2.4 最小检测限考察

取本品适量,加水进行梯度稀释,按检查方法色谱条件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当信噪比约3:1时,该检查方法最小检测限为6.5ng。

2.5 耐用性试验

取本品适量,按检查方法色谱条件,分别变动条件为波长±5nm,流速±0.2ml/min,柱温±5℃及不同色谱柱,考察各变动条件下有关物质检查结果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有关物质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该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耐用性良好。

2.6 有关物质检查

取本品,按“2.1”、“2.2”项下方法制备溶液并进行检查。

3 讨论

综上所述,本检查方法是检查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的一个准确、可靠、操作性强的方法,对于该品种的杂质控制及产品稳定性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琼珠,戴永健,刘卫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曲肽注射液的含量[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23(3):144-145.

第9篇

关键词:社区;消防;问题;对策

社区消防工作是城市火灾防预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了社区服务体制,一些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转由依托城市社区来承担。但由于社区消防工作仍处在研究探索阶段,整体发展仍不平衡,消防工作和社区其他工作尚未有机融合,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自我管理水平并未得到相应的发展,大力强化社区消防组织、消防设施、消防教育,防火管理功能,建立新型的社区消防管理网络、消防保障服务体系,已成为一种经济建设发展必然要求。笔者结合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有关要求,在分析社区消防工作存在困难及问题的基础上,试探讨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社区消防建设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消防工作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社区体制改革后,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转化为社会服务职能。但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不少社区没有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的内容,仍然依靠民政等上级部门的通知等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注重工作的突击性,忽视工作的连续性,工作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管理长效性。譬如消防宣传工作,有的社区仅在“安全月”、“119消防宣传日”期间开展几次活动,地处郊区偏远的社区甚至根本就未开展消防宣传,没有将消防宣传纳入社区教育等日常性基础工作,工作运行机制整体还不协调,横向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而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往往注重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忽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定、消防规划的完善等工作,对全局性工作的把握和参与程度不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具体工作虽不少,但未能形成良性工作运行机制。派出所、社区,物业公司、业主之间也有类似问题,由于缺乏沟通协调,时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消防工作难以落实到位。此外,公安派出所在对社区业主实施消防监督的过程中,由于社区民警承担着专项治理、治安防范等大量工作,在社区工作的时间一般很难达到规定要求。同时由于重罚轻奖的考核机制,使社区民警对消防执法的积极性不高。

(二)消防组织网络“头重脚轻”,消防工作难以经常化。

虽然大多数社区按要求建立了消防安全组织网络,但没有进一步细化落实到最基层,部分社区居委会没有将消防组织网络建设延伸到居民小组、楼道、经营单位,各级消防安全职责还不够明确,直接影响到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社区群众性志愿消防组织普遍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削弱了社区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社区志愿消防队员主要由老人以及社区管理人员担任,大多数有名无实。且由于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有限,基本上没有财力实施奖励和开展正常的消防活动,即使部分社区居委会消防组织网络相对较为健全,但开展消防工作的积极性还不高,消防活动偏少,工作存在形式主义。此外,社区还没有充分从内部挖潜,将社区服务人员、志愿人员组织起来,将消防安全职责落实到位,形成多层次的消防监控网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三)消防软硬件不完善,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以及各地对社区资源的整合,社区的消防硬件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整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一些未改造的社区不仅消防基础设施完善,而且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建设早的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先天不足”,电气线路老化、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通道不畅现象十分普遍,居民尚未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社区居委会很难实施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目前,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功能的齐全、社区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社区内学校、医院、商店,小作坊也不断涌现。社区的功能由单一的供人居住向产业、经营、生活等多方面结合转化。社区内的各种行业虽然规模不大,却应有尽有,相当齐全。从而使社区的火灾危险性也不断增大,增加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加之社区体制改革仍处在磨合期,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实施监督和管理的法律依据不够全面具体、操作性不强,无法有效地贯彻实施。

(四)物业管理部门经费不足,消防设施维护经费入不敷出。

目前,许多社区特别是新建的社区,其消防设施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运作机制不规范、整体水平低等原因,物管费收缴率低,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生存危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更是举步维艰。部分社区消火栓损坏、消防器材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物业管理公司对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积极性不高,投入较少。运行相对较好的社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费用主要依靠收取业务费的办法来解决,部分亏损的物业公司消防设施维护费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补贴。而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的目的是从售房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社区内住房一旦售完,开发公司势必停止补贴,因此物业公司难以长期保证消防设施维护费用的落实。这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火灾防范和自救。

二、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的对策。

(一)推动消防工作与社区工作的有机融合,努力构建群防群治的新局面。

社区消防工作是社区治安防范的一项内容。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孤军作战”,难以打开社区消防工作的局面。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只有总揽全局。找准消防工作的切入点,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要坚持把社区消防工作纳入“安全文明小区创建”、“社医治安联防”等工作中去。逐步和社区其他工作接轨,使消防安全成为社区各项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实施中要注意把握好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激励机制三个环节。首先在抓好季节性消防宣传的同时,要把消防安全教育作为社区文明学校、青少年教育中心、夏令营、幼儿班等授课内容,对各类社区居民进行消防法制、消防常识的培训教育。要把消防安全作为治安防范、严打斗争等工作的一项内容,补进公安工作宣传资料中进行宣传。其次要把火灾防范纳入治安检查、义务巡逻、保安值勤等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社区内的消防问题。第三是要将举报火灾隐患、扑救火灾有功人员的奖励,纳入到“见义勇为”表彰,文明家庭评比等工作中。同时,根据居民小组长、楼长等义务负责人的工作情况,由社区居委或受益单位出资,对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二)从源头上健全机构组织,改善消防基础设施。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依据《消

防法》,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标准或细则,明确社区消防管理职责。利用现有社区的组织机构,建立社区消防网络,实行社区消防自治,形成一个新的长效社区消防管理格局。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社区消防工作,成立相应的诸如社区消防(防火)安全委员会或建立消防联席会议、社区代表消防安全议事会的消防组织,并层层明确各类职责。明确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职责:将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内容,制定社区消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社区消防工作会议;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与驻区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状等。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制定防火公约,定期对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住宅楼院及消防通道开展防火检查,对辖区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等。并在健全社区组织的同时,要挖掘潜力,着力改善社区落后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社区消防工作纳入城市规划、社区建设各个环节之中。新建小区或旧城改造,要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消防通道、消防给水等公共消防设施必须与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三)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建立顺畅的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社区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要通过多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工作的互补性和延续性。因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改进“条线作战”的单一工作模式,主动参与社区全盘工作,增进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进一步理顺关系,在整体上形成畅通有序的工作模式。具体地说就是要抓好点、线、面的有机结合。首先,在起点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协调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社医的规划、建设、验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解决好社区消防软硬件环境“先天不足”的问题。其次,在纵向条线上,县(市、区)政府、街道、社区之间,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派出所、社区警务站之间,社区、居民小组、楼道负责人之间以及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要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等形式,总结了解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情况,剖析存在问题,对工作作出部署,有序推动工作落实。第三,在横向层面上,社区、派出所、物业公司、业主要通过定期召开四方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沟通交流,协调动作,保证工作畅通有序,形成良性的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四)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组建消防立体组织网络。

社区消防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化工作,必须依靠社区内的各级基层组织才能保持活力。而消防组织网络是支撑社区消防工作的骨架,针对社区管理人员少的实际,应从社区内部充分挖潜,大力发展消防义务、志愿人员,形成立体的消防组织网络,才能使社区消防工作更加稳固。主要应建好“四张网”:一是要建好组织管理网。通过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构建社区、居民小组、楼道三级管理网络,负责社区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同时,明确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责任和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二是要建好自救网。把社区志愿消防组织建设作为扑救社区初起火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以发展,组织妇女、物业管理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经营业主等常备力量,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社区扑救火灾的能力。三是要建好防护网。在发挥社区保安作用的基础上,把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共青团员等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建立消防志愿巡逻队、值勤队,增加消防巡查密度,进一步严密火灾防护网络。四是要建好监控网。通过采取加大返还罚款额比例的措施,调动派出所、社区民警做好社区消防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依法强化对社区业主的消防监控。同时,在社区保洁员、收费员等服务人员中建立“分布型”的流动消防监控网,使其成为安全防范的“耳目”,派出所定期组织活动,了解掌握社区治安、消防动态,形成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立体组织网络,夯实社区消防工作基础。

(五)扩展消防宣传覆盖率,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宣传的形式不能仅仅依靠以往的挂些标语、横幅等,应紧跟时代步伐,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宣传。一是在社区合适的位置,如小区健身场、娱乐室、小区门卫等处设置固定的色彩鲜艳的消防宣传栏,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火灾案例、幽默故事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提醒居民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防火事项,传授灭火和疏散逃生的各种技能,强化消防安全意识。二是结合评选文明户、文明单位,张贴消防安全提示卡,对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宣传消防知识,发动查找和消除隐患。三是利用社区内的现有的电子广告屏插播消防宣传警语,提醒市民关心消防。四是可以通过张贴消防公益广告标牌进行宣传常识。五是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少年儿童,老弱病残人员要加大消防常识的宣传力度,依靠群众自我宣传、自我发动,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六是要加强消防站的对外开放力度,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到消防站参观学习,并适时宣传推广社区消防工作的新事物、新经验,以使全社区形成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使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监督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