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茶艺礼仪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7-21 17:13:50

导语:在茶艺礼仪的基本要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茶艺礼仪的基本要求

第1篇

关键词 能力本位;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22—03

根据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方法(DACUM)的步骤和程序,课题组对苏州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和外国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掌握了苏州对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证书的最新要求[1],并通过分析影响入境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2],确定了旅游职业的能力标准,提出优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措施。

一、能力本位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一)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

掌握国际、国内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则、技巧及相关业务活动,熟知旅游服务三大核心环节(旅行社、饭店和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操作规程,具备较强的涉外旅游组织策划能力、出入境旅游接待能力。具有导游、计调、前厅服务、客房服务和推销旅游产品的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涉外接待、涉外旅游、涉外参观活动:能听懂看懂饭店、旅游目的地的英文标识语和介绍;能用英语撰写欢迎词、导游词等与涉外旅游相关的旅游业务信函和文件。能够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具备旅游电子商务运营能力: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会旅游网站网页制作和网页的基本操作,会收发电子邮件,会用聊天工具在线与客户联系,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分析旅游市场信息,会航空票务操作系统应用操作,会网上国际酒店预定、国际机票预定、酒店销售和机票销售等网络营销。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安全救护知识与应急救护能力,能恰当处理游客提出的问题,正确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了解国际、国内旅游活动的基本礼仪、法律法规;能参与组织国际会展,具有会展旅游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旅游企业财务核算能力;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等。

2.方法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技能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查找、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制定合理工作计划的能力;具有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公关活动策划能力和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有适应工作和环境变迁的能力。

(二)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1.公共课和职业拓展课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公共必修、公共选修和职业拓展课程实现。公共必修课由学校根据国家规定统一开设,包括英语、中文应用文写作、普通话、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包括与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关的课程,有利于提高汉语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有关宗教知识、旅游急救知识、吴文化、学说苏州话、各小语种等的课程。职业拓展课主要包括讲座、社会实践、专题教育、实习等。

2.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

专业能力培养除了职业拓展课中的实习环节,主要通过职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两个模块来进行。涉外旅游企业所有的职业岗位人才应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和其他小语种),对应的课程分别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综合英语、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导游英语、英语视听说及小语种。

涉外旅游职业基础课主要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客源国概况、旅游市场营销和策划、旅游服务礼仪与形体、旅游心理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管理、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服务用语、中国旅游文化、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会计基础、会展旅游等。职业核心课可以分为各个方向,表1列出了各职业岗位及其对应的专业能力和核心课程。

二、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措施

(一)专业群建设和课程模块化设置

从表1可以看出,涉外旅游服务职业岗位很多,学生就业面向广,因此应该建设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群,如可以设置导游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等。“宽平台或宽口径、多方向”是专业设置的改革方向,与此改革方向相配套的课程结构可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3],“宽基础”注重通用职业技能的训练,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活模块”侧重从业能力强化,强调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追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应,与岗位需要一致。

(二)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建设

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如课程的基本信息、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目标、定位、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等。涉外旅游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可以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编制。课程标准制定后进行教材建设。首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其次,教材编写应尽量减少系统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训比例。另外,涉外旅游专业应强调“涉外”,强调用英语或其他小语种为外国游客服务,应适当使用双语教材或引进原版教材。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更多发现、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苏州本地高职院校可以围绕苏州文化旅游产业,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主线,在校内建设各种专业实训室。如模拟导游厅、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旅行社实训室、模拟前台及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及酒吧实训室、插花茶艺实训室、苏州景观景点活动沙盘等。学校自办的相关产业,如旅行社、酒店等也是很好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侧重于岗位培训,学校应与各知名旅行社、酒店和相关企业合作,推荐学生到知名企业实习就业。

(四)评价体系改革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苏州市旅游服务业技能大赛和明星导游员及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等,把比赛结果纳入考核成绩。实施“1+X”多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除毕业证书外,还要求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导游资格证(中文和英文)、出境领队证、普通话等级证、职场英语证、饭店经理人职业资格证、旅游咨询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等,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恩,周广海,励莉.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调查[J].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25.

第2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 设计任务

高等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教育是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为一体的教育,多年以来,无论在构建课程体系、扩展课程内容方面,还是在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手段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改革,收获了一些成果。但是,酒店管理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学生无法把所学知识与职业需要联系起来,导致缺乏学习主动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为解决许多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途径,下面就以酒店管理专业来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涵义

任务驱动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形式,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完成序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体现了“主导——主体结合”的教学设计原则,既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图1简要归纳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图。对于酒店管理这一实践性强的岗位能力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与学生日后就业密切相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它独有的教学特色。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掌握酒店各部门对客服务和基本管理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酒店服务和管理中的问题。在方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对各个部门不同业务流程的体验,掌握本业务的知识、熟悉服务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基础能力课程和专业外语能力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酒店常识、礼仪规范、沟通交流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熟悉了酒店管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小任务,整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配合情境式等其他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确定教学时数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究和思考,教学时数相比传统模式下的要慢,因此要认真研究每个课程的教学时数,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设计任务,任务的优劣直接影响模式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设计任务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任务要紧扣目标,层级分明,难易适度。教师设计任务时,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遵循“主导——主体结合”,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一般可以将任务分成基本任务和提高性任务,基本任务立足于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全体学生,难度较小,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提高性任务是在基本任务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主要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促进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2)突出任务的趣味性,注重任务的开放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要适度“留白”,让学生有发展的空间,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发展能力。

(3)注意任务的实用性和关联性。设计任务时,应较多联系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其它学科的知识。现在以酒店管理专业岗位能力课程《客房服务与管理》第三章中的“客房介绍”为例,设计任务:通过分组编写客房介绍词和PPT展示,掌握客房介绍的方法,思考客房分类。这个任务的设计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基本任务——掌握客房介绍的方法,又给予了具有较高能力的学生探究的空间——如何通过介绍不同客房从而掌握客房的类型;既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片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又注意了关联性——与PPT制作、演讲等学科有机结合。

(四)合理组织课堂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第二步,是根据设计的任务合理组织课堂,这也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要向学生明确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模式,展示任务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应落到具体的某个点上。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任务应有它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且有大有小,学生有时不能理解任务提出的目的所在,所以任务的提示一定要明确和具体,避免流于形式,走传统授课的老路。

(2)要适当指导学生,提供完成任务可能的途径。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所以上课时应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分析,必要时要提供完成任务的多种参考途径。有的任务可能只有一步,有的任务可能要结合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而学生的基础有各不相同,因此要适度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

(3)要尽可能提供教学条件,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与企业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每门课程的实训课时所占比例很大,几乎都占总课时数的50%甚至以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所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学生要完成任务,要具备必要的硬件条件(例如前厅、客房、西餐、中餐、茶艺、酒水等多个实训实作室、各个校外合作实习企业、各种设施设备用品、)和软件条件(例如前期贮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要给予肯定的检验与评价。任务的完成好坏也要在任务设计中予以考虑。不同的学生完成同样的任务,效果的差别是比较大的,这取决于学生的重视程度、对任务的理解程度、原则上教师在检验与评价时,以鼓励和赞扬为主。

(5)要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好坏,拓展任务或细化任务。教学的结束并不是任务的完成。任务的设计是有弹性的,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是有差异的,那么完成的好坏也是有差距的,要根据任务完成的好坏来决定是拓展任务还是细化任务,即对完成得好的学生应提出扩展的意见,对有难度的学生应给出细化的要求。以酒店管理专业岗位能力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第二章中的“客房预订”内容中“预订员向客人推销客房时必须掌握客房类型”的任务为例,当全体同学都完成了既定任务,教师视完成情况的差异,可以对完成较好的学生在评价后引导他们尝试设计客房内的功能布局或者归纳出客房布局的要点;对还没有弄清楚客房类型、完成任务效果不好的同学,不妨让他们先区别图片中各客房的房间数和装修装饰档次的不同。

三、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本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许多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都有较好的效果,是优化模式之一,但并不是每门课程的每个内容都适用的,简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就不适宜。

(2)教学中尽量采用小组协作式学习。所谓“小组协作”是指以几名学生为小组组成学习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写作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合作。

(3)传授多种获取资料的方法。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尽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多种获取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文献、搜索网络资源等方法来获取多种资料,这也使任务能够进一步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

(4)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对学生而言,学习热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真正使学生能够自由学习,多一点宽松和自由,少一点教条和沉闷,积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成为教学的合作者。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