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13:52
导语:在基础统计学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统计课;教学;有效性
统计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门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及统筹兼顾的综合能力。因此,统计课的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有关专业课的学习及走向社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提高统计课教学的有效性,将统计课的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基础知识课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以下是我对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见解。
一、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统计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并且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反思、批判,一步一步得到提升。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众所周知,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及文化水平都参差不齐,统计基础知识又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且该学科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前面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章节的学习。所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好学、会学、乐学,最终提升学习统计专业课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传统备课理念是提高统计课教学有效性重要保证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而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的,这势必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备课时必须提前了解分析学情,因为只有了解学生认知特点,才能从德育、知识、技能等方面来阐述教与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备课时,要想办法先让学生重新认识甚至喜欢这门课。可以搜集统计重要性的案例,如,用一副为常人所乐道的对联来阐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搜集一些统计学的故事,让学生喜欢上统计,如,护理学的创始人、著名统计学家南丁格尔的故事,“若想了解上帝在想什么,我们就必须学统计,因为统计学就是在量测他的旨意。”莱布尼兹的故事,“音乐是人类灵魂从计数中感受到而没有意识到这是计数的那种快乐”。诚然,小到居家生活,大到国情国力,都离不开统计。家庭生活,包里有多少钱,缸里育多少米;企业的生产、销售等都离不开微观统计。一个地区,有多少城市和农村人口,就业率多少,多少人均收入,价格水平多高;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多少,财政实力如何,能源供给,外汇储备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宏观统计。可以说,统计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国民经济的每一个行业,重要性非同寻常,等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备出学生喜欢的课,否则课堂讲解、讨论都很可能难以落实。即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进行教学反思,写出自己课堂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误体会。这样准备的课既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学生喜欢的,一定也是能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
2.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时,不用老师教,他也会自己去学,不懂会去查、去问。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知识的来源。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讲究方式方法,创设情境就是方式之一。这样通过巧设情境,学生会愉快地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学生的学习不但与学习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教学结构或者说教学环节组织得严密与否有很大关系。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不断地纳入新鲜的学情、灵活的因素。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课堂教学自然是在有效中进行的。当然,课堂教学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时都处于发展变化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调整、丰富和更新,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创造一个灵活、充满活力的课堂,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灵感,让课堂紧紧围绕预设的目标发展。
3.关注学习过程、加强学法指导是提高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如何发挥学生统计课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统计课程的学习中有章可循,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及规律性,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承载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的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来。要做到这点,一是要尊重学生人格,二是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最终,多数学生不但会计算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等指标,基础好的学生还能够明白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就是动态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具体应用。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明显提高。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教学的共同追求,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观念,统计课教学的有效性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真正有所学、有所得,让每一位学生增值,使他们真正成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基础;美学;关系
前言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向来主张从实践哲学中探求美,寻找美的本质。而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上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则克服了以前传统美学的种种遗漏,是中国当代美学的新发展。
的伟大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而且相应地揭示了人类意识,包括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对文学艺术的论断是整个学说理论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和阐述一切文艺现象。文艺理论的出现是文艺理论史上的伟大变革。
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的实践哲学,是哲学的核心所在。离开人的实践没法谈哲学,也没法谈真、善、美。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人的本质就无法寻找美的本质。因此,自觉地把美学奠基在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基础上,从主体实践对客体现实的能动关系中寻找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整个哲学的重大发现和核心观点。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之上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在突破了近代以来形成的认识论美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1.哲学基础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放映。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社会意识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政治,法律,伦理,哲学,宗教思想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方面反映社会存在,并通过各自的特点影响社会。社会意识还包括人们在日常活动和相互作用,直接形成社会心理学。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的差异包括一致性,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应提倡自由讨论,百家争鸣,调动科学文化工作中一切积极因素,有利于发展正确的东西,克服错误的东西,迅速发展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2.哲学基础和美学的关系
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也不可能有理性的凝聚和意志结构的构建。要从抽象到具体、从观念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看,哲学基础和美学的关系。审美认识始终不脱离感性形象,始终包含中情感是一种具有形象性和情感体验性的特殊认识。
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的主题特具实力,使人们的“命运敲门”的协会,建立强烈的反映、心灵的震撼,与巨大的社会变化对每个人造成心跳的感觉,在心理运动幅度有同构的经验,使命运主题与社会动荡的联系。我们谈论美学和艺术,往往会隔靴搔痒,我们谈谈艺术不谈社会,将失去一切。因此,审美和社会关系,更换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众所周知,每个人对美的感知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有些人认为美,但有些人认为是不美的,甚至在同一个人,他的审美观的过程中,生活会改变,以前认为是美的,后来会觉得原先认为美是错的,甚至后来所说的美。美是人的主观反映,是一个概念,任何想法是以社会活动为基础形成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思想。
唯物史观对于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丝毫不逊色于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们的差别仅仅表现在对这种“精神力量”的根据说话不同,唯物史观认为归根到底,“精神力量”来自一定的物质根源,而主观唯心主义者则不承认这个“根源”。文学与艺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促进劳动的思想和语言的发展,使完美的艺术的可能实现。这也是解释了花能引起美感的根源不在花的身上,花的文化意味完全是由欣赏花的人的审美欲求来提供的。
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不可能带来任何直接物质利益,但审美活动也绝不是人性中华而不实的虚荣心表现的,原始人的协同工作与劳动节奏,形成原始的音乐和诗歌。审美正是对优质人性的向往和感悟,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以至于人类通过某种对象直接和间接地来欣赏自身、感受自己优秀的质,就不言而喻地成为引领人类及其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意义重大的行为。
只有在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才能调动艺术家和广大群众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并且只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社会主义的文艺才能繁荣发展。
3.哲学基础对美学的作用
在美学研究史上做出了贡献。艺术的生产和人的社会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在原始社会的大早期阶段就出现了艺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艺术逐渐成为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而社会活动是艺术的唯一源泉。各种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美学基础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相辅相成而逐渐形成的!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有两位重要的奠基人:唯心主义的代表伯拉图,唯物主义的代表亚里斯多德,虽然说他们是哲学家,但是美学的最开始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只有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才能调动艺术家和广大群众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并且只有不同的风格、不同形式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社会主义的文艺才能繁荣发展。
黑格尔,康得,叔本华、弗洛伊德等等,都是沿着他们的思想延续的,西方的美学基础应该是整个的西方哲学思想,而西方哲学的基础就是那两位大哲学思想启蒙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美学的发展和哲学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 。哲学意味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现实世界而非在它背后还有一个产生和决定现实世界的世界,物质存在的优先性是作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最终根据和来源,对整个哲学体系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意义。
哲学基础对美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新的研究视野,艺术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但每一时代都有一些好的艺术作品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消逝,这些作品长期在人民中间流传,成为宝贵的艺术遗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欣赏的。这些对美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亮,陈刚;试析葛兰西的全球治理思想[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2]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董学文;陈诚;“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实质与思想渊源——对一种反批评意见的初步回答[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恰当地整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营造一种富有情感氛围的活动。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快乐地感受知识、探究规律、体验成功。在《统计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比较真实地创设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广州现代信息技术实践校社区网站有许多与统计有关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还有直接与《统计基础知识》相关的统计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生动地引导学生进行统计案例分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能降低问题的难度,易于学生接受。如在学习统计数据整理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播放一段校运会的视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视频的内容做一个统计数据整理报告。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参与其中的画面,纷纷与其他同学交流。在分享美好回忆的同时,学生们也开始讨论画面里面出现的观众人数、比赛运动员人数、后勤工作者人数、教师人数、参赛项目数等的内容,有的小组开始动手统计数据,有的小组将所得数据分组归类,有的小组已经开始撰写整理报告。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传统课堂延伸到数字课堂。传统的《统计基础知识》教学都是在课室中完成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利用限定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课堂平台则打破这种局限性,使教师以信息化手段呈现出具有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活动设计共享和重复使用。教师通过自己设计的动态课堂教学可视化界面,使数字化教学设计可以直接用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在学习统计调查步骤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模板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统计调查的计划、调查步骤和注意的问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师个别辅导转变为数字化辅导。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外辅导平台可以支撑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辅导。教师既可以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解答学习疑难,也可以通过在线辅导工具对全班同学开展专题知识辅导。除了实时的辅导外,借助课外辅导平台,教师和学生还能够进行非实时的答疑,以网上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学习抽样误差计算时,有些学生只会计算平均数,后边就做不下去了;有些学生则会运用标准差计算抽样误差;有些已经会用极限误差求抽样误差。我就利用课后时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外辅导平台给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有不明白的地方让他们及时在网上向我求教,我利用在线音频对话和发帖的形式给他们进行单独的辅导。通过这个课外辅导平台,班里绝大部分的学生最后都能熟练地计算抽样误差,使日常教学变得高质高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关键词]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厂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化学水处理的作用就显示更加的重要,化学水处理的控制系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们要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对化学水处理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保证其应用效果。
二、化学水综合控制系统是发展的有效选择
1、化学水综合化控制可达到完善的控制工艺
(一)控制工艺
原有的化学水处理各系统的可控设备采用的设计不够合理,因此,要在改造工艺上进行创新,可以选择增加电动门或气动门的方式,完善各个子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功能。
(二)加药工艺
原有的加药点和加药方式设置的不够合理,需要进行很好的改进,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加药装置,统一进入PLC进行控制加药,提高自动加药水平。
(三)监测参数
重新按综合系统考虑各子系统测点及监测参数的合理性、可靠性及准确性,优化国产和进曰仪表的使用,使化学水系统在线监测的工艺参数可靠而经济。
2、通信网络的适用性
各PLC厂商为适应未来联网需要,开发出具有多种解决方案的网络模式,可根据电厂各化学水系统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综合化控制配置方案。对各化学水子系统不同厂商的PLC产品和相应的通信协议,可采用网关技术或专用以太网卡进行联网,将化学水集控化;针对各子系统采用同一家PLC厂商的产品,通过厂家局域网的方式,使化学水集中化。
3、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综合控制系统全部采用PLC。硬件的平均故障率大大下降,同时由于控制功能、运算功能等模块化消除了由于连线不当或接触不良引发的事故。综合系统完善的自诊断功能使维护人员及早发现设备故障,从而缩短设备平均修复时间,提高利用率。
三、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系统类型的多样集点
在电厂的生产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水可能包括许多种,而相应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则是由较为复杂的多个处理装置构成,将这类多样化的处理设备通过化学水处理系统的集中化设计,使得电厂的化学水处理形成一个独立集中的庞大系统,形成化学水处理系统内设备“多而不乱”的特点。比如水处理系统中的净水预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各种废水处理系统等等,虽然各自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对于整个化学水处理系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这种多样化设备集中控制的特点,不仅能够方便日常的化学水处理工作进行,在应对一些突况的时候,也能够针对突发的情况做出更快的应对措施,是化学水处理过程系统化的直接表现。
2、处理系统工艺的实时更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传统的化学水处理工艺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电厂生产发展的需要,需要更多新型的化学水处理工艺来满足电厂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不断完善,根据电厂的生产需求,化学水的处理工艺越来越多样化,许多从前没有使用过的新技术在现在也逐渐成为了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必需工艺,完善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为电厂的经济效益提升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比如将超滤、反渗透膜处理以及EDI电除盐等技术应用到化学水处理中,代替原来离子交换除盐,就是化学水处理系统中新工艺应用的最直接表现,不仅提高了化学水处理效果,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更重要是杜绝了离子交换处理时,再生交换器所产生的酸碱废液,避免了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提升了经济效益,还简化了离子交换化学水处理设备的繁琐系统,使化学水处理工艺变得更加高效,也更加简单高效。
3、处理系统理念的生态环保特点
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化学水处理理念已经并不适用于当今的电厂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针背道而驰。为了响应国家生态环保的经济发展理念,在化学水处理系统中,也应该以生态环保为基本原则,实现化学水的零污染排放。如今,生态环保理念下的化学水处理系统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正是其“绿色处理”的特点,也是化学水处理工艺改进的主要依据原则。
另外,除了化学水的零污染排放之外,电厂化学水后处理系统的“绿色处理”特点还表现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及节约使用水资源等方面,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
四、化学水处理全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1、系统概述
化学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采用”集中监测,分散控制”的方式。主要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现场控制层,该层是生产控制的执行层,包括锅炉补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等各子系统的PLC,以及就地控制室上位监控系统;第二层为系统监控层,采用光纤、光纤收发器、交换机、服务器及工控机,构成第二层完整的监控系统。监控层与现场控制层之间采用冗余星型网络连接,使得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2、网络结构
各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或光纤形成网络,通常采用双缆冗余星形拓扑结构。星形拓扑中的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点,此点称作网络的主交换机。各子系统就地控制室均配置有冗余以太网交换机和PLC的冗余以太网接口模块。PLC的以太网接口模块与现场交换机连接,再连接到主交换机上。根据化学水系统的大小,选择网络结构和主交换机。当系统所含子系统不多时,可以选择一个主要子系统的交换机为主交换机,其他子系统均与此主交换机相连,形成星形网络。当系统所含子系统较多,系统庞大时,可以单独设置主交换机,其余子系统均连接到此主交换机上,设置专门的冗余数据服务器,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模式。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
(一)控制室中的操作员站仅与两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
(二)只有服务器与各个辅助车间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避免了网络负荷的过度集中及冲突;
(三)数据采集及存储仅在服务器上进行;
(四)系统维护及安装方便。
3、硬件配置
各子系统尽量选择同一品牌的PLC、交换机、工控机。这样,一方面同一品牌的PLC通讯方式相同,提高了服务器和操作员站的效率和实时性。另一方面,选择同一品牌的硬件,备品备件可互相使用,减少业主维护成本。各子系统配置就地工程师站,方便在就地进行操作,也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主控制室设置至少一台操作员站,一台工程师站。硬件配置时要考虑留有与上一级网络(DCS,SIS或辅网)的接口。
4、程序设计
根据不同系统的控制要求,实现对系统的流程及设备的自动控制。流程控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控制方式:手动、自动、半自动。在自动、半自动方式中,将仪表参数、设备状态考虑在控制流程当中,当仪表参数超限,设备发生故障时,对流程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产生报警,提醒运行人员。泵、电机的控制:当泵、电机处于连锁状态时,可根据液位、压力等连锁信号实现自动启停;当运行设备发生故障时,备用泵自动启动。调节阀门、变频电机的控制:可根据设定值以及实际值实现自动调节。
5、监控画面
主要包括系统画面、操作画面、报警画面、历史趋势画面、报警查询画面、参数设定画面、报表画面、登录画面等。画面要求有中文说明,便于操作;每操作一个设备,不超过3个操作步骤。监控画面要求设置权限,防止误操作
五、化学水处理中膜技术的运用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采用的化学水处理技术,其较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在传统的化学水处理当中,特别是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存在着较多的手段,通常情况下会经过过滤-软化-分离等一系列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项工艺都是会应用到酸碱再生电子传递树脂,从而实现性能的恢复,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会有酸碱化学污水的排放,而其工艺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处理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占较大的面积及投入较高的成本才能完成。最主要的是其所排放的酸碱废液无法满足当前环保的排放标准要求。而利用膜分离技术则可以有效的将传统水处理技术的弊端进行克服,其不仅操作较为简单,同时其所需分离设备较少,结构简单,不需要占有大面积的地方,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控制,劳动强度较小,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在整个处理的过程中都没有酸碱废液排出,对环境的污染极小,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实现了高效率低能耗,同时有效的保证水品的质量。
六、结束语
我们要不断对化学水处理的工艺进行优化,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化学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鼻出血 止血方法 施必止
资料与方法
2002~2005年耳鼻咽喉科门诊收治鼻出血的儿童青少年179例,男94例,女85例,年龄3~18岁,平均11岁,左侧鼻出血71例,右侧鼻出血102例,双侧鼻出血6例,排除由于全身其他疾患造成的鼻出血,黎氏区163例,鼻中隔偏曲部位16例,其中151例有反复鼻出血症状。
治疗方法:用前鼻镜可窥及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溃疡面,清除表面血痂及鼻痂,对于有活动性出血者用1%麻黄素滴鼻液棉片收缩后,施必止或止血菱剪成略比出血溃疡面大的2层,在其表面均匀涂以红霉素眼膏,贴敷于黎氏区及鼻中隔偏曲部出血溃疡面,隔日换药1次至鼻黏膜恢复正常无出血,年龄较大者换药7次,平均换药5次,174例治疗后痊愈,11例鼻中隔疾患1个月后再次出血进行治疗。
讨 论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可由鼻部及全身疾病所致。我院地处西北,每年冬季寒冷,春夏秋季干燥,风沙较大。小儿及青少年鼻出血大多在鼻腔前部及利特尔区,鼻腔前部血管丰富、表浅、吻合支多,易受干燥空气刺激,鼻中隔部表面黏膜菲薄、毛细血管容易暴露,血管易扩张、脆性增大等解剖特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从而导致炎症充血糜烂,造成鼻出血发生几率增加。在179例患者中,31%有不良的挖鼻习惯,从而加重了鼻出血。由于儿童及青少年对于疼痛的耐受性较差,情绪紧张不配合,对传统的填塞、烧灼术易产生恐惧心理,指导家长在鼻腔贴敷治疗后禁止或克服不良的挖鼻习惯。
我科在门诊采用施必止贴敷治疗鼻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施必止具有水溶性和血小板功能,遇血后逐渐自溶,能激活多种凝血因子加速凝血,促进溃疡愈合,加之红霉素眼膏抗感染及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疼痛感较轻,儿童及青少年易接受,疗效良好。避免了由于填塞、烧灼、微波治疗时对鼻黏膜的损伤,此药安全、无不良反应,适用于各级基层医院使用。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浅谈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的制作与系统开发,以期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优势,同时使每个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工作者受到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剪辑式课件;制作开发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启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小学迅猛发展,它以其贮存信息量大、画面丰富、动态直观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 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无统一计划、无明确目标,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多以“观摩课”的方式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点缀,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 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自己开发课件,而一个课件从设计脚本、编制程序到最后完成有许多复杂的过程,即使教师计算机应用熟练程度再高,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大大抑制了教师自制课件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课件的成套开发. 虽然网络上和书店也有以盈利为目的的课件光盘,内容很全面,但缺点也非常明显:1. 课件的使用是有偿的;2. 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一般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一线教师没有亲历亲为,对知识点的讲述平铺直叙,基本没有设问、思考,课堂缺乏设计与变换,容易沉闷;3. 课件一般用Flash做成,由于Flash软件制作的起点较高,教师只能用,不能改,缺少个性和灵活性,最重要的是由于课件不能轻松修改而缺乏不断完善和升华的空间,因而失去了使用的周期性.
能否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制作和开发一整套初中数学课件?作为一名初中数学的一线教师,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一套简单而便捷的数学课件制作方法,即“1+2”剪辑式课件的制作. 我在教学中坚持运用此方法开发课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与广大教师朋友一起交流、分享.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的内涵界定
1. “1+2”的内涵界定“1”是指PowerPoint. 课件的制作以PowerPoint为必用工具软件,每一课都用PowerPoint按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做成课堂演示型课件,教师上课时以幻灯的形式向学生展示. “2”指几何画板和Flash,这两种工具软件作为课件制作的辅助软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性地链接运用,作为对PowerPoint的一种补充. 所谓“1+2”,并不是三种软件按“拼盘式”组合,而是以一种为主,以另外两种为辅的使用模式,旨在方便、快捷地实现三种软件的优势互补.
2. “剪辑式课件”的内涵界定在课件的制作中以较容易掌握的PowerPoint为基本软件,几何画板和Flash作为辅助软件,教师并不扮演完全的课件制作者. 在本课题研究的“1+2”剪辑式课件制作模式下,教师只需收集PowerPoint几何画板和Flash素材,熟练掌握三种软件的运用技术,在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素材剪辑、修改或链接、插入,便能非常快捷地制作教学演示型课件,与自己的教学安排有机整合起来.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与系统开发的原因
1. 课件的系统开发可以收集和保存初中数学教学资料
(1)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教材经过修改,近期估计不会有大的调整. 即便以后改变版本,数学知识的呈现顺序虽有调整,但每个知识点的内部构造变化并不大,有整理保存的必要.
(2)理科相对文科来说,知识本身的客观性较强,不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课件制作后的兼容性较高.
(3)有利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所有的新授课内容利用电脑一旦形成资料可随意增添、删减、润色,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更新与完善、提炼与升华的良性循环.
2. 运用制作的课件上课可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1)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学习. 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生动形象的CAI课件远比单调的单一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因为根据心理学知识,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上课时间一长,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这时适当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色兼备的特点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创设新的兴奋点,以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动态、清晰,可以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几何图形的变化、运动过程演示出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3)投影屏幕可发挥小黑板的作用,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学生人数较多,看不见黑板的情况发生.
(4)课件的程序是事先设计,内容及顺序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利用课件上课,相对传统教学来说,整个课堂更加流畅而富有逻辑.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的具体环节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和开发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好是同一年级组的数学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培训课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在教研会上一起讨论,集体备课. 课件的制作最好一个教师负责一章的内容,以便形成统一风格.
具体的制作环节如下:
1.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顺序建立与之配套的文件夹.
2. 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多媒体光盘素材,大量下载各数学网站上的课件,保证充分的信息量. 根据课件名称将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放入自己所建的文件夹内,以便使用时能很快地提取.
3. 遵循先设计后制作的原则. 先看教材,集体备课. 把这章的内容、例题、习题集体讨论,做到心中有数,有思路以后再看别人的课件,这样制作课件时才不会被别人的思路牵着鼻子走,任何时候都会有自己的风格.
4. 整合已下载和收集的课件. 在下载的本课时的课件中选一个最好的作为模版,将其他课件中较好的内容按原课件顺序全部复制或链接集中至这一课件中.
5. 修改课件. 这是所有步骤的重点,需要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 但要注意:教学课件的设计一定要考虑有效性,而不是无原则的拼凑和粘贴,课件绝不是简单的资料存储器和播放器,具体步骤如下:
(1)删除画面中不必要的东西. 比如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图案、动画、声音,以便学生集中精力在所关注的要点上.
(2)在把握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后,按自己的思路组合幻灯片中的内容,缺少的内容自己添加,把重心放在内容中的重、难点突破方法的推敲上,同时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注意力规律,使课件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成为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
(3)统一每一页幻灯的模版、字体、字号、图形色彩,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6. 将修改好的课件重命名,注明(已修改),放在年级组(已修改)文件夹内,供年级组成员上课循环使用.
7. 根据上课使用时的反馈信息,年级组成员每周要集中研究,集体修改课件,将修改后的课件压缩后放入校园网指定位置,供学生周末上网下载后再次学习.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与系统开发的原则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件的制作中须坚持以下原则:
1. 分类设计的原则教师必须研究和掌握代数课、几何课、统计概率课等基本课型的特征,根据课型的特征从不同的侧重点入手制作课件,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主体性原则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课件设计时要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3. 反馈与调整的原则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课前的信息加工,更要重视课件在课堂中使用的反馈信息,通过教研小组成员课后集体备课收集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课件的再次理解、构建与应用.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和系统开发的意义
1. 对教师而言(1)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3)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材,修改课件,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2. 对课件而言(1)形成一套初中数学系统、完整的课件体系;(2)可适性强,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对课件进行修改或重组,根据需要删减,突出个性,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以达到资源共享;(3)生命力强,具有使用的长期性、周期性.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容易走入的误区
1. 制作课件前备课和教研不充分,使教研组内课件的风格和水平不一致;
2. 制作和开发课件时,无原则的拼凑和粘贴使课件缺乏逻辑性;
3. 制作和开发课件时,过分追求内容的大而全,没有考虑课件的有效性;
信息产业部经过综合分析,估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仍非常广泛,其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速的两倍左右,像多媒体、互联网、数据通信、多媒体、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互联网等这些新型通信业务在不久的未来也将快速扩大、发展。电子类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从长远来看依旧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报考这类专业的学生人数会逐年增加。作为通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通信系统基础的课时量适中,对于刚进入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且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中,也是作为专业常识理论知识直接使用的。高职高专学生比本科院校学生的基础稍差,关于如何启发学生入门并把《通信系统基础》这门课程学好,为了使学生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素质与能力,结合对该课程的教学体验和探究,本文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1 加强实训环节,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培养岗位技能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通信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很多,比如: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尺度、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但缺乏专业是实训设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1.1 注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数字通信行业的认识
专业词汇及缩写繁多,内容抽象,抽象思维与理解能力要求高等都是《通信系统基础》课程的特点,所以第一次接触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系数是相当大的。那么授课老师就面临了一个相当大的难题: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内容。对所要讲的内容,要求老师做到简单化:用简炼易懂的言语讲解繁杂的内容,用简单的文字分析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四个环节进行学习。要求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教材和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关于移动通信的常识以及应用也是要向学生普及的。
1.2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校内讲授及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课程设计上采取工学交替、任务引领教学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包括教室、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学习基地。在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真实环境中进行通信系统的认识、通信网络维护等知识和实训教学内容。使学生融入体验式学习,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3 新旧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分别在课堂讲授和实训室中开展,教学中建议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提出问题,课堂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和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对相关理论正确性的验证选择在现有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另一方面,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相关的通信技术原理为指导,仿真设计实验关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是以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 Sinmulink仿真软件等)为平台来进行的;掌握程度好又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相关项目开发的实验是创新性实验,创新的或现有的实验都可以,一般是和各类电子竞赛及职业资格证书相关。
2 优化教学该改革,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2.1 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平台,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与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质量若想得到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是重要手段,优质教学资源要提高其使用效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要时刻增进,最大程度的扩展受益面。可以将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建成具有反映学生要求,问题解答及提供的3G系统知识与技术更深更广等功能的一个平台。一方面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以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异及减少课时的需要,以便深与浅、学时与教学量的矛盾获得很好的处理和解决;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动态教学反馈机制的形成,其目标是建一个最优的教学模式。以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使网络教学的特点得到充分地利用,把一个完整的虚拟教学课堂建立在共享教学资源平台上,提供一个课下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具有自主性,师生间的双向反馈进行及时,强化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2 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与分享
通过课程建设,最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企业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训场所,提供实训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与培训服务。改进课程考核评价制度,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注重对考评方式的改革,不但要考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评。
3 结语
关键词: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志码:A
知识溢出是指知识从存量高的个体或组织向存量低的个体或组织流动,是知识的无意识传播与扩散,是知识作为一种准公共品的外部性表现。一些个体或组织可以无偿地得到知识生产者的知识,而知识生产者却没有得到完全的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生产者提供知识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又使搭便车的知识接收者产生依赖心理。获取知识溢出效应是高技术企业聚集,成群成族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一个显著特点。许多经济学家们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强调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
著名经济学家Marshall就认为集群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中得益于“产业氛围”的影响。这种“产业氛围”使得集群企业可以象获得空气一样免费地获取某些技术和知识,而集群以外的企业却很难获得这些知识。Freeman认为,产业群落内部存在知识溢出效应,该效应的存在是促进群落创新、网络发展和群落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是群落创新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源泉。Grossman等人,Fallah和Sherwat认为获得同行或相关企业或机构的知识溢出是高技术企业集聚成群的主要动因,知识溢出效应可以增加集群的知识积累和新知识创造,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提高创新能力,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也是其持续高速发展和繁荣的原动力。Todtling等认为:“知识的溢出构成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知识溢出是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变的动力源泉,是集群所在区域创新效率与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此可以看到,人们对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作用已是毋庸置疑,但事实上,知识溢出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正如著名经济学家Giuliana所说,“关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过程依然是一个黑箱(black box),知识如何在集群组织之间传导及再生还很不清楚,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因此,为了揭示集群中知识溢出的传导机制,也为了测度知识溢出效应的必要,本文认为必须首先弄清楚在整个知识溢出的过程和链条中,知识溢出受到哪此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作用的效果。本文将通过构建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这些问题。
1 文献回顾
如上所述,知识溢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发生、传导和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早在1960年MacDougall第一次提出知识溢出效应时,就注意到知识溢出的地理空间局限性,他认为技术的扩散和R&D的溢出具有很强的空间局限性,外国R&D投资对本国生产率的效果随着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地理距离而衰减。后来许多学者注意到知识溢出的地理空间局限性,认为邻近创新源的经济主体比位于其他地方的主体具有更好的创新绩效,由此吸引更多同专业的企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如Lucas[33研究了由知识溢出的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Jaffe等通过研究认为,技术密集产业比其他产业更趋于集中化,当地的信息流动比远距离的信息流动更容易,个人联系,无论是会议、贸易事务、学习或销售会议,地理上的集中都有明显的传导机制。
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值突破1000亿元;2010年,手机出版产值达414亿元;2012年,预计手机阅读用户规模达4.4亿。根据第九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1年,中国手机阅读人群达到2.6亿,已经超过电子购物人群和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群体。中国将在2015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电子阅读器市场。
传统作家眼中的数字出版
传统作家们对在屏幕上阅读这件事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叶兆言直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己偶尔在电脑上看过一点文字,其他则几乎没有任何电子阅读体验。陈村受访时说,自己用iPad下载过书,以供出差的时候看,但是“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他还是觉得纸书最舒服。毕飞宇则称,自己还在当小说编辑的时候就要求投稿都打印出来才会看:“读电子文档,我看后面就会忘掉前面。”
陈村至今只授权过“榕树下”刊登自己的作品,他觉得作品一旦上了网,就太容易盗版:“复制变得很容易。”叶兆言则不太清楚自己目前有没有做过电子版权的授权:“我对新东西不是那么跟得上,而且有人跟我谈到合同我就很烦,我觉得合同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好像也有我的一些作品在网上?我不太愿意过问。”毕飞宇倒是很乐见自己的纸质作品再卖出电子版权,尤其是这几年价码变好了:“都是有偿的,而且这几年价码越给越高,那吗不给呢?”
面对复杂新兴的数字出版行业,埋首写作的作家们常常搞不清楚游戏规则。“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直接在微博上展示了一种可笑现象:“有的作家会重复授权,导致版权不清晰。有的内容商取得授权后又授权给别家,形成一连串的授权关系,最终导致同一本书出现在某一阅读平台时,竟然出现了被上传十多次的状况。”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
有关数字阅读的一种描述是:“手机上看的都是网络文学。”这并非毫无依据。以凭借网络文学起家的“盛大文学”为例,截至2012年1季度,共有160万作者在“盛大文学”创作了600万部作品,副总裁宁九云不无自豪地称:“这个海量作品库还在以每天8000万字的速度在增加。”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也号称是“最大的中文正版数字图书库”,共有超过百万部作品。
从网络文学开始,盛大文学也开始涉足线下的图书出版策划,从蔡康永、韩寒一路出到高晓松。“云中书城”也联合了330家出版社以买断或者分成的模式合作。尽管如此,传统出版物转换成数字出版的比例,在“云中书城”中也只有10%,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网络文学。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各种数字阅读产品中,“清宫”、“王妃”、“孽缘”、“帝王”、“魔仙”之类的小说名字充斥。为此,网易云阅读特别推出“公民阅读”,意在讲究人文关怀,但“公民阅读”一边推荐《尤利西斯》、《乡关何处》,一边也不能免俗地推销励志读物和畅销小说,有使用者委婉地批评这样未免“口味太杂”。网易云阅读内容中心负责人聂蔚更愿意将这样的内容展示称为“兼收并蓄”。
但是,阅读《尤利西斯》的读者和阅读宫斗魔幻小说的读者真有重合之处?宁九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网络文学用户有2亿人,有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有年轻的IT男、中年白领女、青春校园学生等。在‘盛大文学’里,网络原创内容的读者群和传统书的读者群大部分是重合的。他们既阅读网络作品,也阅读传统图书。”
小众的游戏?
从去年5月开始,“豆瓣读书”开始策划阅读器和免费作品商店“豆瓣阅读”,同年11月正式推出。今年5月,“豆瓣读书”又推出付费作品商店。这个项目一度被认为是“文人”和“科技”之间的某种连接—和在“盛大文学”上阅读宫斗小说的读者相比,混迹豆瓣读书的用户显得高端许多。与此同时,“豆瓣读书”规定了投稿资质:“至少写作出版过一本图书(编著图书不计),或者至少在杂志上发表过2篇以上原创或翻译文章(新闻类文章不计)。”这个准入门槛的潜台词是:必须传统阅读的认可。
据豆瓣读书产品总监戴钦介绍,“豆瓣阅读”和个人作者间的分成比例为3:7,即个人作者可以获得作品销售收入的七成。从去年11月正式发出征稿信开始,路内、周嘉宁、虹影、盛可以等传统作家都提供了自己的小说。有人担心这是文人的小规模游戏,戴钦却对形势估计乐观:“目前豆瓣阅读上的付费作品商店有400多部作品,而豆瓣阅读移动应用在iPad、Android手机和平板上的安装量大概是45万。”
戴钦觉得最受鼓励的是读者愿意付费:“在付费作品商店上线的2个多月来,我们通过实践证明了,用户是愿意为高质量的数字阅读付费的。在‘豆瓣阅读’售卖的作品一般定价为1.99-2.99元人民币不等,但是用户的平均充值金额至少是单篇作品价格的10倍,这证明了用户愿意为高质量的内容和良好的阅读体验付费。”
盗版,还是盗版
今天,如果在淘宝上买一个kindle,卖家会很自觉地告诉你:到哪些网站上可以找到免费的电子书。中国出版业辛辛苦苦地打击盗版多年,最终仍让人泄气。去年,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博客上发出“拒绝中国”的消息,称将不再授权给中国出版新作品—导火索就是国内盗版电子书的泛滥。
不管是网络小说还是传统人文读物,盗版都是巨大的烦心事。宁九云说,现在“盛大文学”最大的障碍就是盗版。在百度的搜索结果中,“盛大”最热门的10部作品,平均每部被盗版达800万个链接以上,盗版与正版的比例达到9:1甚至更高:“如果没有盗版,在数字出版领域,中国完全可能出一个比亚马逊更伟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