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13:54
导语: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206-02
一、当前大学生易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分析
一般来讲,毕业时的大学生年龄都不大,心智还不成熟,生活阅历不够,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倍感吃力,出现偏颇。同时,就业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很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内心出现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焦急的情绪反应。在就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心理。毕竟就业需要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两情相悦”——彼此认可,相互满意才能成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否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用人单位会不会因为自己性格内向、外貌不佳、不善言辞而直接拒之门外?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再投被拒绝怎么办?难道“毕业就失业”的戏言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整日过度焦虑加重了精神上的负担,手忙脚乱,焦躁不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就业过程中不愿承担责任,不愿主动争取就业,独立意识薄弱,进取精神缺乏,只是依赖父母等为自己谋求工作的心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父母补偿心理作用,部分大学生过惯了衣食无忧,大事小事由父母包办的生活,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临找工作的时候茫然无措,他们能做的也就是让父母“托关系,走后门”为自己安排一份工作,这在发展学院或者高职高专院校更是普遍现象。从中也可以看出,依赖心理主要出现在独生子女或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群体之中,社会生活和家庭教育环境造就他们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差的心理特点。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随大流,盲目从众。不顾及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不了解就业岗位的相关信息,应聘必备条件;不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究竟自己想找什么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明确答案。这类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主见,容易受到社会心理或者身边朋友、同学等的观念影响。从而导致就业时到处碰壁,走了不少弯路,也浪费了许多其他就业机会。
(四)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个体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悲观,自我否定的心理。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因自己读的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等全国重点大学,所学的专业比较偏,觉得就业前景不明朗;有些毕业生,特别是女生,自认为长相一般,就不敢去争取就业机会了;有部分出身贫寒,穿戴寒酸,就觉得处处都不如别人,优势也发挥不出来了;还有部分由于就业竞争激励,一时求职未成功,开始怀疑自己能力。种种求职表现都反映了自卑的大学生不够自信:轻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高看别人,看到别人全是优势。面试中也不能充分展示自己,过分拘谨,即使能胜任的工作,也没有勇气说行,严重影响了自己顺利就业。
(五)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对自身缺乏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和分析。有些毕业生,特别是优秀生,自恃自己专业知识扎实,工作和社交能力较强,又是老师眼中的“香馍馍”,同学眼中的“精英”。就目空一切,藐视一切,尽往“牛角尖”里钻——工资要高、环境要好、位置要佳。基层艰苦的工作不屑一顾,不愿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对招聘单位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儿不如意,那儿不顺心。求职不顺利,到处碰壁后,缺乏自知之明,从不自我反省。自负的大学毕业生往往职业期望值定得过高,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求职中迷失了方向,不幸成为就业难中的一员。
除了以上五种心理问题外,有些大学生还存在悲观、急躁 、攀比、抑郁、矛盾、挫折、不公平、无所谓等等不良心理。当然,不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程度也不一样。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与自身素质以及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氛围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业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也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产生了消极作用。下面仅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具体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培养、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过程,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始终保持稳定、积极、乐观的择业心态,最终成功就业。
(一)努力学习和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面对激励的竞争,没有真才实学,即使幸运找到工作,在正式工作期间也会丑态百出,处境尴尬。作为学生,基本要务就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内功”是关键。对于非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出身贫困等等大学生,更应该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加求职竞争的砝码。同时,身体健康是前提,没有健康的体魄,想从事工作、有所作为,均无从谈起。目前,就业竞争已趋白热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愈高了,复合型人才是今后用人单位选择的必然趋势。因此,大学生必须要努力学习,拓展知识面;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积极参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全面加强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
>>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效探析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干预研究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研究 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干预研究 浅析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与对策 论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对策略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论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为”与“不为” 从高校辅导员角度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 高校辅导员综合能力培养研究 高校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及策略研究 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提高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对策探讨 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途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05-19.
[5]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6] 张治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EB/OL].http://.cn/rmlt/html/2009-08/11/content_3182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弗洛伊德曾断言:“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压力越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载了社会和家庭的较高期望,自我定位较高,成才欲望强烈,但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和稳定。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犯罪、自杀的事件不断被曝光。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2013年6月,复旦大学一名历史系学生留下遗书跳楼自杀。
这些事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我们在对这些事件痛心的同时,也需要去认真的思考。如何促使大学生的心理早日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素质优秀的高端人才,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1 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 环境适应问题
心理学的很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人所处的环境如果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应激。刚入学的新生,最先要面对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譬如,刚入学与同寝室的同学作息时间及语言隔阂等生活习惯是否能一致,如不一致能否相互融合及适应;发现大学并不是想象中的“人间天堂”,对现实产生失落感,一些大学生正是由于难以适应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才出现了孤独、焦虑、不安、沮丧等心理不和谐的情况。
1.2 学习适应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挂科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没办法给自己定位,也无法为自己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不明确,开始变得松懈和懒散,加之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效率不高。因而导致很多大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患上焦虑症,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1.3 恋爱方面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就在这普遍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失恋问题特别值得注意,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情感的发展阶段,失恋会让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如果没有对这份阴影进行很好的梳理,往往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1.4 就业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十分突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的评价不够确切,无法确认自己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从而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的情绪,使他们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感到前途一片渺茫。
1.5 人际关系问题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和深刻,角色呈多元化。大学生们往往缺乏必要的交往经验和技巧。现今的大学校园里,90后已经成为主流军,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合作,易于自我封闭。还有些大学生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在人群中感觉不自在,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与人相处容易情绪化,进入“羡慕妒嫉恨”的心理定式等等。
2 塑造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分析
2.1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1)正视和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心态;及时完成角色转变,确立目标;(2)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学习负担要适量、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张弛有度、要学会科学用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来面对生活;(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与自己、与他人、与整个社会和谐相处;(4)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培养健全的自我认知,理性面对客观现实。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能仅局限于自我认识,还要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要客观、理智地正视挫折和压力,实事求是地分析产生压力的原因,保持乐观开朗、坚强自信的心态,来迎接生活的挑战。
2.2 从学校角度来看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3)努力构建和谐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4)坚持个别辅导(如心理谈话和咨询、心理行为训练、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苗头及时给予沟通与辅导。
2.3 提倡科学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
树立一个良好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再像传统的“棍棒”教育,也不因是独生子女而过分溺爱,父母与儿女的沟通方式应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对于涉世未深的子女,要多告诉他们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使他们对社会能有更深刻的看法和认识,比较及时的洞察自己孩子的各种心理动向。
2.4 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的心理保持和谐稳定,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活泼开朗、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政府要继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财政支持,为大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从客观上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人才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 李鑫岩.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吉林农业学,2013(6).
[2] 曹艳艳.当代大学生心理奉质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研[D].山东大学,2013.
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在自我意识太强、承受能力较差、学习压力大和独立生活能力差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自我意识太强,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许多高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太强的问题,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不会换位思考。在与人交往中,常常将自我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遇到矛盾时,不能够做到与人交流与沟通,相互包容和忍让,往往造成彼此之间矛盾的激化。同时,一些大学生在与陌生人沟通时,会感到胆怯、紧张、拘谨,甚至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障碍。
2.承受能力较差,团队协作意识不强
一些大学生在校园中往往遇事任性固执,缺乏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现在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尽可能遮风挡雨,殊不知家长的过分溺爱会成为阻挡孩子进步的荆棘。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一帆风顺的成长道路容易使学生心灵变得脆弱,不能够承受困难与挫折的打击,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遇事便手足无措,逃避现实,甚者出现过激行为。
3.来自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初入校门,面对生活环境以及学习模式的巨大变化,大学生的心理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一些学生高中阶段成绩优异,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原本的优势失去,心理上产生了落差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节,势必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巨大压力。
同时,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对他们而言,学费、生活费等是一笔很重的负担。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他们往往不愿与人交往或参与集体活动,甚至出现逃避或自闭等现象。此外,一些学生出身单亲家庭,承受能力较弱,也会因来自生活或学习的压力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主要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1.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和媒体是从社会层面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两大主体。从政府角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保证大学生能够在安全、稳定、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将育人与励志相结合。从媒体层面,应侧重关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正面宣传,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专题式的报道,树立阳光正气的形象,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2.学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高校领导应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通过校内广播、微博、专题式网站等各种宣传手段,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专题式讲座,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一些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注重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教师,应主动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尽可能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3.学生应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学生的自我调节,主要应从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增强耐挫力以及调节情绪入手。
一是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步入大学,大学生应正视环境的改变,完成心理角色的转换,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期间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二是敢于面对挫折,增强学生的耐挫力。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正确的态度应对环境的变化,敢于承受挫折,能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与社会协调一致。同时,在遇到挫折时,应努力利用困难与挫折磨炼自己,完善自己,增强耐挫力。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
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
进入大学阶段,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他们远离了家乡和父母,来到全新的环境学习和生活,难免会产生许多的困惑和不适应,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会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在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否能够培养高尚、坚韧的意志品质,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处事方法,都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变能力,往往比掌握专业知识更为重要。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不同年级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和克服,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中的时候,老师和父母时刻都在身边督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有的家长甚至包办一切家务,生怕占用了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差,不仅生活上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不会合理安排生活费,不会洗衣服,爱丢东西等等,在学习上也容易因为缺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管而产生懈怠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2.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的人际关系要比中学时期复杂许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像高中时候那样简单,需要具备一定的交往技巧和能力,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宝贝,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忍让,难免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和同寝室或者同班级的同学发生矛盾,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3.无法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
在大学里面,人才济济,众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一些在高中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后,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原来备受关注和赞扬的宠儿,突然变得很普通,不受人关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很容易产生失落和沮丧的情绪。在生活方面,学生的家境和背景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学生家境贫寒,在经济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学生会因此变得自卑、沉默,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些学生还会产生怨恨和报复的心理,甚至走向犯罪。
4.就业焦虑
随着大学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经过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最后却一职难求,许多学生不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在择业的时候,一些毕业生会因为面试的失败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有的还会因为急于就业而草率签约。就业心态的不成熟,会导致人才的配置严重不合理,也让毕业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个体学习与生活的部分背景材料,心理发展变化特点简介,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检验结果等。建立并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快大学生个体与整体心理素质的切实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学生进行全程心理疏导
目前,许多院校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但整体来说,还是缺乏比较成熟的服务体系,也缺乏专业的心理医生和指导人员。教育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就业指导等等,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从学生入学到就业,进行全程的心理干预和辅导。
3.丰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
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应该经常安排一些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术讲座,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社团等各种学生团体,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也可以获得更多和其他同学交往的机会,培养自信力,提高自我效能,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养。
总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心理辅导教师和学校的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并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和引导,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露,邢庆.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2] 徐素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 文教资料. 2011(14)
[3] 李世芬,辛欣.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教育对策[J]. 长春大学学报. 2006(01)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46-04
【关键词】 适应,心理学;方法;研究;学生
自20世纪50年代应对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应对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中,应对方式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心理学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应激源与心理健康之间并非是直接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作为中介机制在其中起了调节作用。换言之,个体的应对方式不同,相应的应激反应水平不同,从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Andrews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2倍以上[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后期,面临大学校园里人际关系、学业、自我发展和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的应激源。如果应对不当,可引发一系列的内在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障碍。为此,笔者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综述,以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应对方式的提出与发展
应对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Freud对自我心理学的研究。Freud认为,个体通过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歪曲现实以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尤其是焦虑[2];个体是通过潜意识的心理冲突来反映外部世界的,尽管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不自觉的心理活动,但它通过行为可以继发地被意识到。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Seley通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应激是人或动物对环境刺激的生物学反应,可由人或动物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是非特异性的,包括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3个阶段[3],可见Seley是把生理系统的变化作为应激的突破口和客观指标。当应激反应的持续时间和反应强度过度时,会引起多种身心疾病。显然,这样就通过生理系统的变化把应激和心理反应联系起来。但应激仍然是一种无意识的消极适应,只是个体先天具有的一种保护机制,无助于个体的成长。无论是防御机制还是应激反应,都是个体面对外部刺激,为保护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免受损害而无意识做出的应答,可以帮助个体保持心理平衡和适应环境,尽管是无意识的,却具有应对的性质和功能。
人的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主要标志就是目的性、意识性,所以个体应付外部刺激的主要活动就不仅是防御与应激反应,还应该包含有目的、有意识的认知和行为努力[4]。到20世纪50年代有关防御机制及其核心概念“无意识”的研究逐渐淡化,大批心理学家在研究应对问题时开始转向从意识领域进行研究。这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应对的理论研究是以Lazarus和Folkma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他们提出的场合模式(contextualmodel)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广泛采用的一个概念模式。该模式将个体在外部刺激引起的心理紧张面前为保持心理平衡、适应环境的活动用 “应对(coping)”概念来表达。他们认为,应对是当个体意识到紧张情境对自己具有挑战性时,所做出的调整内部或外部要求的认知与行为上的努力[5];应对是复杂的,应对策略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体所处的情景,而且各种应对策略在不同情景中各有效用。与此同时,应对方式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所谓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6]。
自我心理学模式强调应对方式的无意识的行为,并将其看作人格的一部分,认为应对方式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场合模式强调应对方式的意识行为,认为不同应激情境下个体的应对方式不同。这两种模型的研究暴露了各自的缺陷之后,在吸收彼此长处的基础上开始走向整合,出现了应对的交互作用模型。应对的交互作用模型认为,个体应对方式的选择是人格特质、个体差异和应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着重研究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不同应激情境下的应对方式,探讨人格特质与情境因素在应对中的交互作用及在应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个体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和发展[7]。应对的交互作用模型的出现,理清了应对方式的研究思路和影响机制,使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借鉴、利用和拓展了应对方式及其研究领域。
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分类
按照后果将应对方式分为3类:(1)积极应对,以进取、主动、活跃、向外为特征;(2)消极应对,以回避、被动、抑制、向内为特征;(3)综合应对,同时或先后采用以上2种方法。Lazarus和Folkman按照应对方式的功能分成2类:注重问题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注重情绪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8]。近几年,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的分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而且涉及的群体较为宽泛和具体,包括医学生[9-10]、师范大学生[11]、高职大学生[12]、军校大学生[13]、体育院系大学生[14]、中师生[15]。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分类,如张建卫等[16]借鉴Carver编制的量表,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出大学生应对方式的8个因子,分别为积极筹划与行动、寻求社会支持、接受、求助宗教、停滞与放弃、主动克制、情绪宣泄、心理解脱。王海民[17]对师范大学生的应付方式进行问卷的编制,结果发现,大学生使用的应付方式包括6个因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在6个因子的基础上又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种应付方式,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合理化为混合型应付方式。邢建辉等[14]认为,体育院系大学生应付应激时通常采用3种应付方式,即进攻、逃避和静观等待,但这种假设缺乏经验性证据的支持。韦有华等[18]的研究发现,大学生面对压力时,主要采用的应对方式包括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付、寻求社会支持、逃避和听之任之。张林等[8]通过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大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经常采用的应对方法和行为措施,经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确定了13个因子,分别为调整心态、推诿、总结经验、转移、否认、调整情绪、宣泄、倾诉求助、调整认知、压抑、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其中调整心态、调整情绪、调整认知和总结经验4个因子构成了“心理调节机制”的维度,主要反映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压力时所采用的积极主动的自我心理调节措施;压抑、推诿、否认、合理化、幻想、退避6个因子构成了“自我防御机制”的维度,主要反映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适应方式;转移、宣泄、倾诉求助3个因子构成了“外部疏导机制”的维度,是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压力时通过将注意力转向外部,借助外部手段减少压力的行为方式的反映。李伟等[19]修订了Carver编制的COPE量表,经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可分为4个因子,即积极解决问题、消极解决问题、寻求情感支持和转移注意力。张敏等[20]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由8个因素构成,即攻击、求助、自责、退避、转移、幻想、问题解决和消极情绪反应,而且编制出的大学生应对量表可适用于团体之间的比较。刘春燕[21]调查发现,师范大学生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努力去改变现状,如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89.7%)、吸取他人和自己经验(88.7%)、从失败中吸取经验(86.8%)、能理智应付困境(85.3%)等。
目前有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分类结果差别很大,不能有效、全面地反映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压力应对方式,无法准确地揭示我国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
3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3.1 性别 传统上,人们认为男女之间的应对方式有较大的差异,但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梁执群[22]、戚少枫[12]、王海民[17]的调查显示,女生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更习惯于采取不成熟的、消极的应对方式。张林[8]调查显示,女生的应对方式比男生更积极,男生在面临心理压力时比女生更多采用否认、推诿等自我防御机制;女生面临压力时比男生更多采用倾诉求助、调整认知、合理化与幻想等应对方式。李伟等[19]的研究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接近问题的应对策略,而女生除采取有效策略积极解决问题以外,还注重于从他人那里获得情感支持,来调节问题情境带来的心理感受。谢琴[23]的研究结果表明,求助分量表上的差异却表现为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林春梅[24]研究发现,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在应对方式的性别问题上,研究者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
3.2 年级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个体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高,对社会人生的观念会变得更为广阔和现实,相应的应对方式也更为成熟。张林等[8]对大学一到四年级学生的应对方式研究发现,年级越高,采用应对方式越成熟、越有效;在压力的应对方式上,大一学生以外部求助、压抑、幻想和调整情绪方式为主,大二、大三学生以自我防御方式和总结经验为主,大四学生较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的方式。原因是大一新生面对的主要压力源是来自于适应方面的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不多,只能采用比较被动的应对方式;大学二、三年级是大学阶段心理压力感受最强的时期,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应对机制,只能采取消极回避、推诿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应对方式,包括宣泄、总结经验等;大学四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应对方式,在面临压力时主要采用心理调节机制,较少采用自我防御方式。韦有华等[18]的研究认为,高年级学生更易采取“逃避现实”、“听之任之”的应付策略,而低年级学生更易采取“针对问题主动应付”的策略。提示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客观准确地把握年级间的不同应对方式,确实是值得深思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3 父母养育方式 父母养育方式是父母的养育观念、养育行为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对稳定的、潜移默化的。父母的养育方式不仅体现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子女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子女的应对方式。沈晓红等[9]的研究表明,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助于大学生采用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积极的应对方式,如致力于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着眼于积极因素;而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和偏爱,会导致大学生采用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消极的应对方式,如希望性想象或自我封闭。马伟娜[25]的研究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助于大学生采用成熟的应付方式,如解决问题;而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偏爱则会使大学生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如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以上研究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要使大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父母健康的养育方式至关重要,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尊重、鼓励、情感的温暖,是子女应对方式的良好调节剂。
3.4 人格特点 人格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人格特点与应对方式最初的研究集中于应对的特质论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人格变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沈晓红等[26]认为,个性和心理控制源是影响医学生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王海民[17]则认为,在人格维度上,神经质和内外向对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影响显著,神经质分数高的大学生求助因子得分显著低于神经质得分低的,内外向分数高的大学生求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内外向得分低的。苗丹民等[27]以失眠自我报告作为个体应付策略有效性的指标(排除习惯性和遗传性失眠)。研究发现,具有内向人格和情绪稳定人格特征的学生,应付策略的有效人数均少于无效人数;外向伴情绪稳定人格特征的学生,应付策略有效人数是无效人数的2倍多,印证了Rapson[28]的研究,即不论男女,处理应对方式与外控呈负相关,回避应对方式与外控呈正相关。梁立夫[29]研究发现,医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点的相关系数不高,人格特点不是影响人的应对方式的唯一因素。
3.5 组间差异 在应对方式的研究中,许多研究也进行了不同分类组之间的对比研究。张建卫[16]的研究表明,贫困生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心理与行为解脱”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李恒芬等[30]的研究发现,有心理问题组和无心理问题组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有症状组采用消极应对者较多,且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消极应对因子分呈正相关关系,但2组积极应对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谢琴[23]对体育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应对方式的比较发现,体育院校学生在成熟的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表明体育院校学生在面对困境与压力时,较多采取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等积极的方式去对待遇到的问题。施承孙等[31]研究发现,易羞耻者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多地使用否认回避问题、求助他人宣泄情绪、转换视角自我保护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应对方式,说明易羞耻者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陈莉等[32]研究了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在各个应付因子上的区别,发现高焦虑组较少地使用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但较多地使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低焦虑组正好相反。张雨新[33]在3种应激情境(学习、人际关系、社会与家庭)下考察个体的应付方式,发现在处理社会和家庭方面遇到的令人烦恼的事件时,使用非适应性应付策略的被试有较多的抑郁症状和躯体化症状,在人际方面使用非适应性应付策略的被试有较多的恐怖症状;然而,学习方面的非适应性应付行为与被试报告的身心症状严重程度没有联系。总之,这些差异可能与个体不同的归因方式有关,也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及人格因素有关,进一步提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
4 应对方式的研究方法
目前,应对方式的评定主要有3种途径:心理生理和表情测量、行为测量、自我报告测量。自我报告法又可采用2种不同的路线:一种是开放式的、非结构式的评定方法,即让被研究者描述其在具体应激情景中的应付行为;另一种路线是采用问卷法,利用事先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让被研究者回答[34]。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大多采用自我报告法作为评估应付方式的工具。如王宇中等[35]用访谈法,借鉴有关应对方式问卷及心理咨询笔记档案材料,选出由跨情景应对问卷和情景应对问卷2部分组成的“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让来自17个城市2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自我报告,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问卷,编制“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张敏等[20]在问卷调查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技术,对443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编制成“大学生应对量表”,此量表适用于团体间的比较。以上研究都采用了自我报告问卷法,封丹王君等[36]提出问卷法与生态瞬时评估法、关键事件分析法、日记记录法结合使用,将更为科学。其次,这2套问卷都是“当时当地”情境调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由于应对方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能否普遍适用于国内大学生群体及其推广和使用价值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个体的应对方式将对其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并由此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如沈晓红等[26]报道,致力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着眼于积极因素3种应对方式有利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希望性想象、自闭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吴素梅[11]研究发现,应对方式的选择与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显著性相关。解决问题和求助是一种积极的、具有较好适应性、反映成熟人格特征而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是消极、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孙桂月等[10]的研究发现,个体采取的消极应对越多,心理痛苦分越高,即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刘春燕[21]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明显改善了团体成员的应对方式,在提高团体成员的社会支持程度和减少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李俊丽等[13]报道,心理健康组的军校大学生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多,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心理问题组的军校大学生正好相反,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多,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说明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心理健康水平不同,个体使用的应对方式有差异;而个体使用的应对方式不同,对心理健康的水平又有着重要的影响。李艳红[37]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疾病症状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关关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为不同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归因条件,提示引导贫困生选择积极性的应对方式是对贫困生心理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蓝劲松[38]的研究发现,积极应付方式对大学生自我认可有显著的主效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张雨新等[33]将被试使用的应付策略能否促进问题的解决作为判断应付策略是否适应的标准,结果显示,被试应付策略的一般非适应性与BDI(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得分和SCL-90的抑郁分量表、恐怖分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张月娟[6]采用路径分析方法研究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影响发现,应对方式对抑郁产生直接的影响;自动思维可以直接影响抑郁,同时也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生活事件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其影响是经由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而间接实现的。不同的应对方式可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影响应激和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显然应对方式是作为中介变量对抑郁产生影响的。提示积极应对方式使个体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比较成熟的行为方式和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不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相对的,并不是积极应对方式一定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而消极应对方式一定能产生消极的效果。根据Folkman等[39]的应激和应付认知理论,只有对那些被个体评价为重要的事件来说,个体的应付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才是重要的。
6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笔者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进行了考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分析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大多采用相关的方法考察应对方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属于相关研究,一般在于揭示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有一定刻板的局限性,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即理论构建不足,不宜揭示应对方式的心理实质。这些相关研究常导致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毕竟有相关关系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存在。在问卷的考察上,研究者大多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因子数,因素分析的方法尽管是统计中比较好的工具,但是仍然具有局限性。
其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评定效果难以统一。由于应对方式的有效性是相对于特定情境而言的,不存在任何情境中都有效的应对方式,在一些情境下成功的应对方式,在另一些情境中则可能是失败的,很难抽象地说哪种应对方式更有效,这同时也说明了应对方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再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的内在机制探讨较少。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应对方式的分类与影响因素上,而对应对方式作为心理应激中关键性的中介变量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却很少探讨。毕竟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因素是很多的,而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抑制的,需要通过内在机理的探讨进一步完善。
大学阶段是应对方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年龄与知识经验使得他们面对压力可以进行很好的应对。但大学生同时又是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仍然是应关注的对象。以上关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大学生应对方式与某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密切,不能表明因果关系,甚至有一些就是互相影响。对于心理健康工作者来讲,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具体指导,分析哪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哪些因素是有效的,从而建立适用于具体情境下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达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7 参考文献
[1] 曾荣侠.大学新生应付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233-234.
[2] MARK R,SOMERFIELD,ROBERT RM.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Metholological challenges,theoretical advances,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Am Psychol,2000(55):620-625.
[3] 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心理科学,1998,21(5):441-444.
[4] 王云霞,万明钢.应对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河西学院学报,2002(3):46-49.
[5] 杨昭宁.个体应对紧张情境的两种理论述评.心理学探新,1999,19(3):53-57.
[6] 张月娟.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96-99.
[7] 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2,25(6):755-757.
[8] 张林,车文博.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1):36-41.
[9] 沈晓红,黄丽.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67-68.
[10]孙桂月,冯向先.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2):153-155.
[11]吴素梅.广西高师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62-863.
[12]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8(3):21-26.
[13]李俊丽,梅清海.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600-601.
[14]邢建辉,谷朋超.体育院系大学生应激应付策略的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8-11.
[15]杨明辉,黄高贵.中师生考试焦虑与应付方式和自我接纳的相关性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92-393.
[17]王海民.师范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47.
[16]张建卫,刘玉新.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61.
[18]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心理学报,1997,29(1):67-73.
[19]李伟,陶沙.大学生应对策略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68-73.
[20]张敏,雷开春.大学生应对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2):834-837.
[21]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75-81.
[22]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07-108.
[23]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49-51.
[24]林春梅.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情绪稳定性的民族差异.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29(3):102-107.
[25]马伟娜.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216-217.
[26]沈晓红,黄丽.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及有关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4):25-26.
[27]苗丹民,游旭群.军校大学生应付策略有效性与身心状态.心理科学,1995,12(2):112-124.
[28]Rapson G.Locus of control and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s predictors of coping styles among adolescents. Pers Indivi Diff,1997(23):391-398.
[29]梁立夫.医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特点关系的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2):190-192.
[30]李恒芬,姚丰菊.新乡市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紧张性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3,24(2):116-117.
[31]施承孙,钱铭怡.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193-195.
[32]陈莉,付春江.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学生焦虑状况和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46-48.
[33]张雨新,方新.大学生应付策略的适应性和身心症状.心理学报,1990,22(2):217-222.
[34]高艳玲.我国应对方式量表研究述评.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1):115-118.
[35]王宇中,赵山明.大学生成套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郑州大学学报,2003,38(6):917-920.
[36]封丹王君,石林.应对方式的生态瞬时评估法及其他测量方法简介.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429-434.
[37]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2,18(9):566-567.
[38]蓝劲松.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对其自我认可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3):21-23.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24-02
“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大学教育阶段则是大学生学习技能,走向社会的重要时期,掌握好扎实的知识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当今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所谓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具体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2]。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属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一个方面。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自主性,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主动对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知识进行探究。然而,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初高中那种“灌输式”的学习方法,面对这种对自主性、探究性、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大学学习,一些大学生难免会在心理方面出现波动,如果没有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就会导致大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导致大学生因为无法接受学习上的退步,继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关注,而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关注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进行及时引导,对大学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表现内容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在学习动机的指引下发生的一系列学习行为以及学习心理状态变化[3]。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根据专家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大学生的学业行为以及大学生的学业情感。下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对大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
(一)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在大学生学业行为方面的表现
大学生学业行为是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具体体现,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系列反应,通过这些行为可以展现出大学生对待大学学习的一种态度,体现了大学生对学习的认可程度及投入程度。当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越投入,其在学业心理方面就越健康,反之,如果大学在学习过程当中“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得“形同虚设”,或者是大学生不能安静下来学习,那么大学生在学业心理健康方面就表现为不健康。
(二)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在大学生学业情感方面的表现
与学业行为不同的是,学业情感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各种各样的情感体现,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这些情感态度主要分为三种基本的情况[3]。第一,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大学生通过学习找到了乐趣,从而表现出一种开心、愉悦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了乐趣,并沉浸在学习当中,对学习表现为一种享受,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强,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二,大学生学习纯粹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对于学习既不排斥,也谈不上喜欢,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平静的心态,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这种状态下的学业心理健康仍旧属于健康状态。第三种则是一种消极的学业心理健康状况,在这种状态下,学生非常厌倦学习,在学习上表现为失望、焦虑、厌倦,甚至是一种气愤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学业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差,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三、影响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状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生理现象,除了受到生物体自身原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会对生物体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生物体出现心理波动[4]。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变化也是同样的道理。下面本文将会对影响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很大的差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那么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5]。如果让一个讨厌物理的学生去学习物理,那么就会出现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招生过程中,由于调剂,一些原本学习理科的学生被调剂到了文科专业,尤其是外语专业当中,这些学生可能天生比较排斥语言,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大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出现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当然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那么他们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例如,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英语特别感兴趣,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就会表现出近乎疯狂的状态。因此,学生们的兴趣会对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来自社会观念的影响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学业成绩一直是社会评价中国学生的主要标准,通常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就会被社会认为是好学生,而学习差的学生就会引来社会的歧视,甚至是周围人的排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并致使学生产生一种焦虑、孤僻、自卑的心态,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不珍惜生命,走向不归路。因此,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的观念也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挫败感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失败,受这种挫败感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慢慢丧失兴趣[6]。在大学教育期间,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宽松,大学老师不再像初高中老师那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困生受挫败感的影响,不愿意学习,再加上大学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会进一步增强学困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在恐惧感和挫败感的双重影响下,学困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焦躁、厌倦等消极心理现象,产生学业心理不健康问题。
(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影响
对于优等生来说,一些优等生天生个性比较好强,对自己的成绩要求比较高,甚至不允许自己失败,一旦面临失败便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甚至会出现一蹶不振的现象[7]。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优等生就会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学习。因此,大学生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四、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社会观念
传统的将成绩作为评价大学生优劣的观念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业心理状态,就需要对这种传统的观念进行改变[8]。首先,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一方面老师需要正确对待优等生和学困生,以平等的观念看待他们,使他们不会感受到差别。另一方面,老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学生们的优点和特长,并且对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进行赞美,让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并且还能把学生的优点传递给家长。此外,老师还要观察学生们的潜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其次,家长也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发现孩子的兴趣,并给予鼓励。
(二)重视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开通专门的咨询热线,及时帮助学生们排解不健康的学业心理状态。此外,学校也需要开展相关的讲座和宣传,对大学生开展学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后,学校还需要对辅导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辅导员老师掌握一些学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五、结束语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比较突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笔者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相信通过教师、社会、家长的配合,对促进大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发展会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路平.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
[2]崔伟.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科教导刊,2014,(11).
[3]张美艳.大学生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济南大学,2010.
[4]丁冬红,董超.浅析大学生学业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师,2014,(2):6-7.
[5]周小梅.大学生学业拖沓心理及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3,(3).
[6]孔令敏.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 心理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落脚点是学会做人。如何引领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作为承载着家庭和社会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因其身处社会大变革的变迁时期,加之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发展的欲望强烈,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成人成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向来重视青少年的成人成才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途径,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重要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督促青少年成人成才提出来了明确要求。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一、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二、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三、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五、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六、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七、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青少年作为时展的风向标,电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当前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渠道。网络、电话等媒介因其具有隐蔽性、自由参与性、便捷性,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相连,日益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点。通过开辟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热线等,给有心理援助需求但又不愿当面咨询的青少年一个平台,供其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bbs,由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发起讨论话题,与青少年在线进行互动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客观看待当前的种种社会现象,鼓励青少年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掌握青少年的真实心理需求,为现实中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参考,多方位收集信息,为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八、建设学生心理社团,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互助。
新时期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方兴未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却一直存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不深、亲和力不够等问题。为有效应对上述情况,学生心理社团应运而生。学生心理社团一般有心理卫生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是经过精心选拔并予以培训合格的主要负责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的学生干部群体,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互助。心理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其与周围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十分了解,因此,心理上更加亲近、更容易理解和沟通,且其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经验也使得他们成为朋辈心理辅导的最佳载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亲和力不够、涉及面不细等不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学校如能真正把学生心理社团组织有效开展,必将极大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速青少年成人成才。
九、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加速构建全员育人新局面。
学科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心理健康培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顺利开展可以保证在不给学校增加课时、人力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知识—心理教育的相互促进,加速青少年的成人成才。实践证明,学科教学渗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渗透。大力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提升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质量和效率,构建新时期背景下,多学科、多角度育人成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良,张大均。近20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与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1)。
[3]王丽敏,王琪,王燕等。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
[4]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 (5)。
[5]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4.
[6]袁红梅,赵嶷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
一、“90后”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表现
(一)难以适应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每年的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教育情况、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特别是“90后”大学生普遍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弱、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当他们面临学业、生活、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时,一些人就会显得无所适从,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二)学习状态消极,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有一部分同学在高考填写个人志愿时,没有进行细致的了解,对所报考专业只停留在字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认知。进入大学后,学习的模式较高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同学甚至放松了自我,学习懈怠,导致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喜欢,缺乏学习兴趣,因而照成情绪低落和烦躁,进而使一部分学生对大学期间的学习产生了厌烦和抵触心理,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压力。
(三)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困难。“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且多为独生子女,在相对优越的社会大环境中,他们往往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在自己的家庭中往往“说一不二”,造成了他们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而大学校园里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学子,性格、背景、习惯各有不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能以某一个人为中心,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困惑、问题和困难。“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人际关系紧张,造成“不合群”甚至被“边缘化”,从而导致其心理压力加大,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甚至抑郁。
(四)受情感问题困扰。大学生处在青年期,性发育成熟是他们的重要特征。况且“90后”大学生普遍早熟,特别对于一些在外求学的学生来说,精神上的空虚和寂寞,形成了他们对感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异性的渴求。但由于经验的缺乏和处理恋爱问题能力的不足,常使他们为感情问题困惑。有时,他们处在感情漩涡中面对一些情感的挫折而难以释怀,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五)性格与情绪障碍。性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也比较复杂,个别“90后”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自卑、怯懦、依赖、猜疑、偏激、敌对、孤僻和抑郁等,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和教育方法
(一)正确对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过多地去批评和指责“90后”大学生种种我们看不惯的行为和性格特点。我们应首先承认他们的个性特点,应该抱着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并适当地利用这些特点对他们采取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和帮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高校应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高校应高度重视“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建立综合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学生接受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经常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通过个别询问、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引导“90后”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