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13:54
导语:在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智慧城市》:您如何看待“互联网+农业”?
杨学山:“互联网+”是我国最热的词汇之一。但是,各方对于它的理解确实并不一样。“互联网+”的概念有大、小两种不同说法,从大方面来说,它是一个相对于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形成的新生产力和新技术体系代名词,就像我们今天把“互联网+”看作是信息技术取得的巨大标志性产物一样。但是我比较赞成小概念,将“互联网+”理解为“3+3”,即三个要素和三个构成部分。
其中,三个核心要素是指联接、信息和平台。联接是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个东西加起来,不仅是物相联,也是人相联,所以联接是“互联网+”最主要、最核心的要素。正是这个最基本的要素产生了很多原来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更不用说做的事。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泛在的联接,当把几十亿、几百亿的物联接在一起时,我们所看到的就不仅是农业,且农业本身也在这个连接中被改变。第二个要素是信息,互联网汇集、提供了极其广泛的信息,不要小看了这些信息对大家的影响,它将是极其深刻和巨大的。第三个要素是平台。以农业部的信息中心为例,若在二三十年前,想要建立一个全省和全国的联接平台是很困难的,但是到了今天,我们任何企业要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平台,甚至延伸到国外去,也很容易。
那么,既然有了“互联网+”,我们就要抓互联网的机遇,利用互联网来加快农业的发展。在这里又要谈到三个部分,即互联网、互联网+和+互联网。
众所周知,互联网基地首先要有互联网,它能够支撑联接、信息、平台三个要素为我所用。但是目前对于农业、农村、农民来说,无论是信息还是平台方面都还不够。所以发展互联网+农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更高性能、更广泛普及、能让所有人都能用的基础设施。
第二就是“互联网+”。有人会问“互联网+”和“+互联网”究竟有何区别?在我看来,它们之间既可以区分,也可以不区分,既可以这样区分,也可以那样区分,就看你如何定义了。在我的理解里,“互联网+”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和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如果你做这件事是基于互联网的,那就是“互联网+”;如果是基于原来领域、原来技术,是把互联网的三个要素+进去的,就是“+互联网”。
大家对于互联网企业都不陌生,尤其是互联网提供了如此方便的平台、信息和联接。所以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正是中国,也可能是世界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方,这一点都没错。在全国有多少地方,多少人正在基于互联网走向创业,这将使我们原本很多没有想到要做的事都在网上实现,同样也给我们的传统产业发展带来了希望。
但是,“互联网+”和“+互联网”是要连在一起看的。因为通常此时,很多传统的企业会很着急,“他们怎么把我们的领域也做过去了。”其实不要紧,我们还有“+互联网”。因为当互联网成为了一种社会基础设施,如果你不用它,别人就会用。不仅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要做,你的竞争对手也会做。所以不管是什么行业,我们必须要进行“+互联网”,用它的联接来为我们的销售、创新商业模式服务,用它的信息为我们的决策、管理服务,用它的平台实现我们商业模式服务的转换。
这一段时期以来,有些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非常焦虑,好像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其实不然,想想在你擅长的领域中,在你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里,在你的市场里,你要比别的企业熟悉得多,你在这些方面的基因要比他们强大得多。千万不要以为互联网基因可以同化所有一切,这是不可能的。互联网基因是一方面,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则是另一方面,只有这两者相加才能变成农业企业活下去的真正发展力量。
《智慧城市》:工业4.0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杨学山:当农业现代化和互联网新技术相结合时,用什么样的旗帜和口号十分重要,特别是工业4.0给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和启迪,在此我觉得农业4.0的概念运用还是挺合适的。但农业4.0绝不是工业4.0,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工业发展路径也不一样。可工业4.0里的核心概念和核心理念,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来说是十分有用的。
还记得在《德国的工业4.0》一书中,第五部分是整书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两个整合。其中,垂直整合是从工业链开始一直到自身产品再到用户这一侧流程的无缝整合。而横向整合是从用户角度提出新的需求,企业根据这一需求来安排工艺生产,然后再把产品卖给用户。它们在整个企业的制造、加工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化的无缝连接。这是工业4.0的核心理念。
那么对于农业来说,就要在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在生产者、农民、农业企业之间实现真正无缝数字化的高效对接,使我们的生产过程,从种子栽种到最后收获都有一流的科学、精准信息指导。实现了这样的链环,是否就可以说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如果抛开具体的形态不说,这样的思路和抽象化的工业4.0几乎完全一样。
所以说,我们要用这样的方式使到现在为止,组织化、企业化程度还不高,且千家万户的现有状态还要延续很长时间的农业生产,与现今互联网提供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要走向农业4.0的基本含义。
《智慧城市》:在“互联网+”服务“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中,有哪些关键的事情需要重视?
杨学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建议里已经明确了两个核心指标:第一个是产业迈向中高端,农业也是产业,所以也要研究如何让农业迈向中高端;第二个是2020年时GDP和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两项任务实质上是硬指标,2020年时都要进行考核。所以在此过程中,如何把“互联网+”与完成如此既是历史性的,又是具体的,且很快就要到考核期的任务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我提几个自己的想法:
首先,农业、农村、农民这些概念中的灵魂是“人”,即无论农业的生产条件、组织形式或市场规模如何,最后都是人在做。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农民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有时我在想,当5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不能干农业了,农村的面貌将会怎样?当80后为整个社会挑大梁、成为主力时,农业又将会怎样?因此我觉得要农业现代化与互联网结合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所以不管是互联网亦或是大数据,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和最值得下功夫的事,就是怎样利用互联网来使具备了足够能力的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而服务。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干农业没有退休一说,因而从今开始,如何让包括在城市中操作农业和从事农业发展的人在内的群体,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是第一件要事。
关键词:农业产业;电子商务;契合度;前景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农业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电子商务是指买卖双方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商品或服务的出售、电子支付、物流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的过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互通性实现了快速可靠的电子化商务交流。以此为例,农业电子商务就是以农业生产和贸易为基础而发生的农业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农业产品推广、管理、买卖交易、物流和客户关系维护等,利用网络系统作为支撑,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完成销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二、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与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息息相关,但是我国农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迟缓。虽然国家不断出台各种补贴和鼓励政策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这种政策的持久性和实用性并不强,补贴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象,更没有办法建立健全的农业产业模式。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归根结底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产业结构制约。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主要是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是我国自古以来都以种植业为主,这是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造成的。传统观念中,五谷基本上代表了农业产业,虽然其他种类农业产品都在建国以后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体上比重还是非常的少,达不到均衡发展的规模,有很多农业产品需要进口,达不到国内需求状况,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不规模。农业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化,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和西方社会的最大的差距;我国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业产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并不能形成规模化,这也就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中的工业现代化和销售、管理层面向现代化发展,所以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三)生产效率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机械化程度低;这和上面讲到的第二点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家庭式的农业生产制约了农业发展之间的互相协助和发展,造成了现在机械程度底,效率低下等突出的特点,家庭小农经济是我国现在农业产业的主要模式。
(四)市场化发展效率低。农业产品中相当一部分产品的销售都要有季节和保鲜方面的考虑,所以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产品不能更加合理高效的完成整个流通过程。这也就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进程。
三、两者契合的意义
农业产业是关乎国民生活日常的重要产业,农业产业发展是关乎国民生计的重要问题。电子商务是已经被证明改变了中国很多产业格局和产业发展的极有效率的发展平台,所以在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瓶颈的时候,与电子商务的契合会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契机。新鲜血液的注入会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十分重要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农业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契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农业产业链十分长而且复杂,而且农业产业在现代技术手段上的落后造成了农业产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给涉农的企业甚至到一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电子商务可以搭起一座信息交流的桥梁将市场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农业产业的各方手中,企业通过网络安排生产、宣传、分配资源;互联网将所有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各方的手中,缩短了所有相关商户之间的距离,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营销和管理成本,提高了农业产业的效率。
(二)打破传统限制。农业产业传统中交易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地域限制极为明显;而依托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产业中各地分割的市场格局,摆脱区域性的市场限制,形成了国家级甚至跨国市场体系,是交易双方的选择性扩展到最大。
(三)实现农业产品流通和产业的规模化。电子商务采用的网络化的交易平台可以将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集中在一起,集中形成规模化、组织化。农民可以在一起将各自的少量的产品集中起来与物流配送中心合作,进行批量化的配送,使得农民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利益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而且弟子商务平台上规模化的需求的会使得农民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社或者是成立企业来进行规模化的生产、统一定价,质检、分级,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了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发展,使得农业发展达到新的层级中去,规模化的实现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使得农业产业有质的提升。
四、实现两者契合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农村和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异,已经被证明改变城市生活和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是否也能去改变农业产业的发展呢?农业产业和传统工业和第三产业都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就要求电子商务要能够与农业产业有很好的契合度才可以,所以必须要解决目前阻碍两者契合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集中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较低的集中化表现在生产单位大部分都是较小家庭单位等,造成没有集中的产品集散地,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没有形成统一定的产品标准来对产品进行定级和定价,所以就无法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规模。这就要求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将先进的产业思想和产业文化植入农村农业产业体系中去,制定相关标准和品牌,以政府牵头农民组成企业的形式来开展农业生产和贸易,形成集中程度较高的农业企业,来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并且形成更加标准化的产业发展。
(二)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农业产业大部分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和小农经济思想的作祟也会阻碍农业产业集中化的过程,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的限制会阻碍电子化的进程,所以从业人员整体的素质对于实现农业产业的电子商务化契合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的现实状况中,政府的公信力是非常值得利用的资源,电子商务要发展,观念要先行,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来对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思想灌输以及相关技术的培训,指导他们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与先进电子科技的结合。
(三)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由于政府财力物力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相对成熟的城镇和产业中,致使农业产业没有资源去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网民弄够获得有效信息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政府要能够合理的调配社会资源,将资源倾向在农村地区,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覆盖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扶持农业产业网站和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成本降低到合理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农业产业在我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农业产业在中国目前并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形势,所以农业产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会给农业产业带来飞跃式的发展,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刚,王巍,石宇良,马兴.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对策研究[J].北京 农业,2011(03).
关键词:农村流通;流通网络体系;创新发展;体系构建
引言
加快农业发展,盘活农村流通,促进农民消费,繁荣城乡市场,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是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的重要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制约我国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瓶颈的金钥匙,也是党和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受到我党及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改革不断涉入深水区、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历史转型期,高效、发达、顺畅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在促进农业生产、引导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由流通体制、流通企业、流通渠道与环节、交易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和技术五方面构成的完整流通体系,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及商贸流通等多个环节打通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先导引领作用,强力推动农业集中化、产业规模化,达到效益最大化。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相关理论评述
我国拥有最为广阔而极具潜力的农村市场,农村流通事关农业生产、农村消费和群众生活。而考察流通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看到,现代化大生产呼唤现代化大流通,而现代化大流通又反过来可以更好的促进现代化大生产,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大事,是发展新农村的好事,是让农民增产又增收的喜事,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办的实事。农村流通网络(Rural circulation network)指以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作为主要流通对象,在农村生产主体、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方式、流通网络、流通基础设施、流通环节等要素参与下,共同构成完整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就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武装,信息技术为支撑,物流配送为基础,连锁经营为手段,标准化管理为特征,为农产品全球流通提供服务的平台,以解决流通过程中涉及的生产、销售、市场、信息、组织、推广、加工、包装、检测、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是集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多样化服务为一体的现代新型流通方式。通过改造、提升传统经营业态,打造大型的、规范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由农业合作社、营销企业、批发商、龙头企业、超市百货零售商等多元渠道主体,形成便捷完善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
我国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现状
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跨越式大发展,传统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农村也逐渐过渡到现代经济社会,并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新格局。表现在以下方面:农村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总量大幅度攀升,农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经营网点增多,外资和合资连锁经营企业触角向农村延伸,社会化服务如日中天;交易方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由传统单一的农产品集贸市场扩展到综合市场、专业批发、订单式购销、拍卖以及期货交易等现代方式;流通业态升级,突破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商品种类限制,农资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大行其道,冷链物流体系初具规模;经营业态转型,连锁经营、百货商超、便利店从城市走向农村,取代传统的小百货、食杂店、夫妻店,创造方便、安全、实惠的农资购买场所;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农村流通合作组织等多种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通过“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等工程建设,农村流通服务环境大为改善,服务体系逐渐健全,市场秩序逐步完善。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行政推动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完善,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有限,监管职能履行不到位,农村流通网络未纳入当地城乡发展总体规划,选址存在随意性,布点处于“小、散、乱”的无序状态,造成交易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第二,流通网络建设责任主体多头,政出多门,组织化程度低,有限资金摊开分散,落实责任难,资源消耗多,流通市场难以形成合力,农村流通法规不健全,流通政策不完善,流通业态落后,经营方式单一。第三,农村现代化物流、配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功能齐全的大市场偏少,缺乏与现代流通相适应的信息化平台支撑,经营业态发展后劲不足,交易方式尚显落后,城乡与区域差距明显且呈现持续扩大趋势。第四,农产品季节性强,农民购买力水平较低,农村消费需求相对分散,流通成本高、耗时长、风险大,导致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进驻农村流通市场的动力不足,农村流通龙头企业培育更是难上加难。第五,在工业化、城市化碾压下,城乡市场规模差距持续扩大,并可能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深层次矛盾,而富饶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贫瘠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而西低,区域竞争力东强而西弱,地区差距也逐步拉大趋势。
国外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经验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流通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流通模式、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欧盟流通模式,其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强盛的大国,其农产品生产稳定,拥有庞大、畅通且高效的商品流通体系,究其原因,一是部分生产者在产地直接将农产品分级、处理、包装,送往零售终端,这种直销的市场模式,渠道短平快,中间环节少,大大缩短了流通时间,降低了流通成本;二是农产品区域化程度高,产地批发市场较为集中,便于信息化、规模化管理,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流通运输费用;三是专业化分工较细,服务型渠道组织齐全,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包装、销售、贷款等各个环节,都能看到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各种专业性组织和公司;四是农场主合作社体系完整,农业供销合作社占有最重要地位,涵盖物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与供销有关的合作社等。
(二)日本
日本属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且可耕种地较少,农业生产规模不大,也不如美国集中,由于政府严格管理,采用规模化、系统化网络体系,较好的缓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农产品以全量出售为原则,市场价格采用公开拍卖、投标、预售、样品交易等制度,保证了农产品价格公正,提高了批发流通效率;二是实行价格立法,全部农副产品按照品种、门类的不同及生活必需程度的轻重,制定不同的价格管理制度;三是特别重视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日本的流通基础设施发达,拥有现代化的保鲜、加工、冷藏、物流、信息网络,便于将农副产品集中统一销售;四是覆盖全农村,形成从地方到中央三级农协组织,构成完备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韩国
韩国的农村农副产品流通方法较有成效,其创新的流通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拓宽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农副产品一部分由农民自己在农贸市场销售,大部分由批发商到农副产品生产者处收购后再运到农贸市场进行集中批发或零售;二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并以此作为打进国际农副产品市场的突破口,逐渐由单一的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这样既扩大出口又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农协要确保农副产品从集中收购到上市交易整个阶段的流通顺畅,并尽力减少流通环节的不必要支出,同时控制农副产品价格。
(四)欧盟
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欧盟,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在农业和农产品方面,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为支撑,形成严密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二是欧盟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即便在村镇,也有非常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欧盟国家也大都建有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三是农业合作社、农业工会、农业公司、农产品专门协会等农业合作组织机构发达,为农产品顺畅流通创造了条件;四是欧盟农产品商业化程度很高,一般经由大型批发市场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销售,销售方式公平、有序、高效。综合农业发达国家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的做法,启示如下:一是产销一体化。鲜活农产品鲜嫩、易腐,故要求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各个专门环节紧密衔接,以保证鲜活农产品的价值;二是流通主体组织化。生产领域的农户、流通领域的经营户,大都加入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通过规模化以节约交易费用,同时取得竞争优势;三是市场流通现代化、商品流通规范化。美国的农产品集中批发,日本的中央、地方相结合的批发,是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代表,欧盟的流通立法体现了流通的行业规范化,韩国充分发挥农协组织的作用,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发展。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构建策略
“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业生产与农村流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整个国家经济循环,解决农村流通问题,建设完善的农村流通现代化服务网络体系。第一,明确政府指导、监管职能定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优化流通发展环境。政府要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做好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的主导者、管理员、服务者的角色;通过宏观谋划、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环境创建等惠农、利农、为农举措;准确界定政府权限,优化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做好政企分开、权力分开、职能分开;健全农村流通法律法规,从源头治理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将农村商品流通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当中,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第二,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农村现代流通主体,探索创新多元化经营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流通效率。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流通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巨大、实力强劲、管理科学、辐射明显的流通龙头企业,打破行业、区域界限和层级差别,参与农村流通网点的投资改造;鼓励中小流通企业整合分散资源,采取兼并重组或携手联营等方式,实施跨区域战略联盟,快速做大做强;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下进行大胆创新,通过定单交易、期货交易、竞价拍卖、远期合约等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效率和流通效能;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村流通所需的供水、供电、道路、仓储、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手段,提高配送效率。第三,发挥农村供销社骨干带动作用,提升农村市场经营规模,缩小区域、城乡差距。作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在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村日用消费品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等社会化服务方面功不可没,通过点多面广、扎根基层的优势,成为服务“三农”、平抑物价、消费便利、繁荣农村现代流通的重要力量;供销社有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品牌人才优势、产业链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供销社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发挥供销社骨干带动作用,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扩大农村市场经营规模,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第四,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建设,大力发展“农超对接”,为农副产品进城入店铺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转型,对现有流通网络重新布局改造势在必行,建设能满足现代流通需要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小超市、大连锁”、“小终端、大网络”,开展“农超对接”,打造“超市+企业”、“超市+农户”、“超市+基地”模式,推行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经营流通业态,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壮大合作社综合实力,加大农产品经纪人鉴定工作力度,强化中高级经纪人培训工作。第五,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推行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对优势产区进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对名优特农副产品进行GAP认证,鼓励生产经营者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引导企业对商标、商号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推广,支持企业申报驰名商标、知名商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提升农副产品整体品质,以品牌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建立农副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农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专业服务,建立农副产品质量价格网络信息平台,确保农副产品安全、流通顺畅。
结论
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村流通现代化是重中之重,盘活农副产品流通,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流通体系,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客观需求,也是国家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农村流通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完善,通过“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工程等,建立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流、产业信息灵通、城乡商贸顺畅、国际国内市场无缝衔接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杨宏伟.农村商品流通渠道创新研究—兼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
2.白全礼,郝爱民.国际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3.高道友.构建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瓶颈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
4.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4)
5.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C].第二届中国中部产业积极论坛论文集,2007
一.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很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矛盾是城乡矛盾。这些矛盾是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矛盾多发性所决定,是中国制度改革滞后导致了矛盾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实施的是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导致了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城市是发展中的赢家,享受了发展中的绝大部分成果;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与农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财政等优质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使各类社会问题在乡村中不断积累。在城市化的时代,乡村的问题反过来又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传统的以城市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必须改革发展方式,将乡村发展统一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框架,谋求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农村和城市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就是要把城市的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转移到农村,就是要借助城市的力量带动农村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发展的孪生姐妹,统筹城乡发展是手段,城乡一体化是目标,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第五,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的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二是社会一体化——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三是制度一体化——为农村地区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四是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淡化与消除。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也和全国一样,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县城得到发展的同时,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群众的整体素质严重滞后,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没有达到全县经济增长水平。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全县农村的倾斜力度,加快全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实施“四步走”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县城石碌人口不足四万,二十多年来全县农村人口快速向县城转移,目前达到了七万人,说明解决人口流动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实施“四步走”战略:
第一,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扩大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发展空间,解决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流”的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起点。
第二,通过城市的户籍制度创新和改革,使进入城市的人口及其家属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解决富余劳动力如何“留”的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三,“三个集中”谋求规模经济效益,解决全县富余劳动力及乡村入口往“哪里流”的问题,这是统筹城乡高效有序发展的关键。
第四,为全县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解决“不流入城市留在乡村”的居民的发展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
“四步走”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使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到一个很好的循环,我们需要把这4个环节有机串联,成为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三、构建新型健康的人口管理制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既是城乡发展的动力,也是城乡差距的矛盾所在。所以,统筹城乡发展不能就农村论农村,一定要将城市的发展、以及建立城乡之间开放的人口流动制度纳入框架之下。
现存人口管理制度与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大制度障碍。例如,我县城市居民贫困补助是每月440元,高于乡村居民人均收入,城市医疗补贴、教育资源远好于乡村。这就决定了城市户口还不能完全放开,全县乡村人口只能有条件向县城迁移。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构建新型户籍改革模式。新型户籍改革模式是:就业+社会保障+健康合法住宅=户籍。
这个城市户籍管理改革模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门槛,农村要向县城石碌流动,必须满足新型健康户籍的三个条件:就业、社会保障、健康合法住宅。我们要构建新型户籍改革模式,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创造条件:一是扩大就业。要完善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和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流动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要完善企业职业培训制度,将全体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纳入常态管理,保障将新增城市人口及时培训为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减少失业。要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创造财富,为未来社会积累财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考虑企业效益与社会公平的问题,减少低效的经济增长,构建健康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构建全县统一的跨区域、行业、单位的转移制度框架与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三是自建、购买、租赁健康合法住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政府规划住宅小区,储备建房用地,出售给进城农民,用于自建住房;(2)政府可以通过行业规范认定、引导民间提供低价格合法健康住宅;(3)满足“就业+保障”条件达到特定年限的人及其家属可以申请公共住宅;(4)建设以普通住宅为主的住宅体系,努力开拓城市房屋租赁市场,建立规范的租赁、进退机制;(5)政府与民间合作发展公共住宅。特别是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借助郊区民间力量合作发展公共住宅租赁产业。
四.大力发展中心现代服务业,促进农村人口在城市的良性管理
市场规模及其和专业化水平是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城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具有较低的技术门槛和投资门槛,但由于其不可运输性和不可储存性,只是其需要较高的本地化市场门槛。鉴于××的情况,我们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四大市场:(1)为钢铁、水泥等制造业发展提供的生产业市场,如运输、建筑等;(2)居民提供的生活业市场,如宾馆,为企业职工提供食品等;(3)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的综合性高层次服务业市场,如金融、保险等;(4)服务于基本民生的公共服务业市场。当市场规模充分大的时候,就发生细分的市场,城市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变得更加昂贵,效率也更高。通过做细、做好、做高,促进服务业做大做强。
五、推动公共政策向农村的转型,构建城乡均等公共服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我国的公共政策,在过去长时间里和很大程度上傾向城市,忽视了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推动公共政策向农村的转型,将乡村发展规划统一纳入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框架下。
(一)调整公共政策,构建城市与乡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建设。一要全县各级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农村的优惠的公共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二要不断丰富农村优惠政策的内容,加大经济社会规划及其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建设作为乡村地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实现以下的农村公共体系:
关键词:保定;休闲农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日
一、前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近一年,三方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和产业转移方面正在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具有“首都南大门”之称的保定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如何与京津实现有效对接呢?
(一)休闲农业概述。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让都市居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按照环城游憩带理论(RBD),出游半径在25~50公里之间的城乡结合部逐渐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由此催生了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以农村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乡村风情风貌为依托,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娱乐健身的新业态。它既是旅游者传统旅游空间的延展,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仅2014年上半年,全国休闲农业已接待游客5亿人次,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休闲农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休闲农业共有五种经营类型:农庄经济型、园区农业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和农家乐型。保定休闲农业主要为特色产业型。
(二)保定市休闲农业概况。保定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栽培种植。依托原生农作物,保定农业资源经过开发形成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整合节庆、人文景观和农业意象衍生出相应的休闲农业园区以及节庆活动。(表1)
通过对保定旅行社的调查发现,保定休闲农业客源市场呈非均质化特点。对于资源依托型的休闲农业园区(野三坡和白洋淀),客源市场以省外团队游客为主,多为周边邻近地区如山西、内蒙古和天津等地;对于保定生态观光园、大午温泉度假村等产品依托型景区,市场以本地为主,游客多是自驾出游,当天往返,旅游消费仅限于刚需门票与餐饮。
二、保定市休闲农业开发优势
(一)资源优势。保定地形多样,辖区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作物,比如满城草莓、顺平的桃花、涞水的虹鳟鱼等,为开展观光、采摘、垂钓和溯溪等休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区位及交通优势。保定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市区距离京、津、石均在140公里左右,能广泛吸引京、津、晋、蒙等周边客源。高铁的通行使保定抵达北京、石家庄仅需半个小时;保定与北京相接的国省干线多达四条,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路网格局,北京南下的京港澳、京昆、大广高速公路均经过保定。同时,保定谋划建设白洋淀第二码头,加快与北京公交对接,将保定打造成接轨京津、接轨沿海、西联晋蒙的京、津、冀、晋、蒙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便利了保定与周边地区的零距离接触和无障碍通行。
(三)政策优势。保定休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天然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与政策驱动密切相关。早在2004年京津冀三方达成“廊坊共识”,正式确定“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同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启动,规划范围“2+8模式”,即北京、天津和河北的8个地市;为了响应政策号召,2009年保定市政府提出 “对接京津”的发展策略;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首都经济圈”概念;2014年提出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来看,保定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在政策的引领下,近几年保定在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和产业融合方面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客观上为休闲农业的发展积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产业优势。休闲农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涉及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保健、养生、仓储以及加工等众多产业链条,具有较大的延展性,既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为现代都市群体拓展了旅游空间,满足当前旅游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五)文化优势。保定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农业文明,依托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农业大市的优势,易水砚、曲阳石雕、顺平桃木雕刻将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项目引入休闲农业,既传承和弘扬了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提升了休闲农业文化品位,同时打造特色招牌,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为保定市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建构和智力支持。
三、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浅表层次开发,精品不足。囿于土地规模和资金实力,保定休闲农业开发普遍存在规模不足、品位不高、形式单一、同质同构、科技含量低、季节性明显等问题。为了规避停留时间短的缺陷,旅行社在产品开发上多为两个同类或毗邻景点的组合,比如顺平桃花节+腰山王氏庄园一日游;满城草莓采摘+顺平桃花节一日游;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鸳鸯岛一日游等,价位在60~100元之间,虽然迎合了大众旅游消费需求,但活动缺乏创意,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不足。在建项目缺乏对农业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凝练,导致游客引不进、留不住和难再来。
(二)缺乏政府层面的统一指导。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呈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公司主导开发,比如大午温泉度假村和润生生态观光园;第二种为公司和农户联合开发,代表性的有永轩生态园等;第三种是政府主导开发,如保定市生态观光园是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核心竞争力做出的建设工程。其余多为自主开发,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存在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现象。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初级粗放,缺乏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景区服务功能不健全。
(三)营销宣传不到位。保定不乏资源禀赋高、吸引力强的景点,比如白石山、野三坡和白洋淀,但由于营销和宣传的滞后在全国还没有形成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客源市场。同时,由于地缘关系保定旅游一直处于北京屏蔽之下,到访北京的游客很少到保定旅游参观。只有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实施一体化战略,对接京津,整合资源实行区域联合营销,保定才能突破北京“空吸效应”,带动外部旅游市场升温。
(四)客源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将客源市场分为本地市场(保定市)和外部市场(保定以外地区),当前保定休闲农业开发比较成熟的客源市场只有顺平、保定市和安新县,内外市场规模兼具,尤其是安新县依托白洋淀景区,吸引了天津、山西和内蒙古等外地客源;本地市场较多的有顺平、清苑和满城,三地以桃花、葡萄和草莓等特色农业观光与采摘吸引众多本地市场;徐水大午温泉和安新芦苇画颇受外地市场青睐;安国虽以中医药闻名,但与之相关的旅游观光还未开发,客源市场亟须培育,与之类似的还有曲阳的鸭梨产业和阜平的大枣产业。
四、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惠共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定最为迫切和现实的路径选择。保定应如何与京津冀实现有效对接呢?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适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保定休闲农业开发应参与到三地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统筹三地农业和旅游资源,深化政府间合作,根据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合作共赢原则明确统一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从京津冀总体规划出发,制定政府层面的休闲农业开发指导性纲领和框架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入园道路和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引导工商、社会资本投资,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闲置楼房出租或入股等方式参与建设,合理开发乡村山水、人文景观和林果资源。充分利用农村闲置人力、房舍、场地资源,推动、引导和促进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强化对休闲农业的审批,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加强安全与生态环境的监管,引导保定休闲农业规范经营与持续发展。
(二)发展规划要对接。休闲农业开发涉及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园林规划、经营管理与旅游交通等众多产业,必须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切忌盲目开发,重复建设。遵循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与京津两地协调对接,特别是毗邻两地的涿州、涞水应明确各自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重点,从基础设施布局、路网框架、城镇村庄改造、产业布局等具体方面主动配合,通过知己知彼提高京津保之间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三)建立区域营销战略联盟。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因城市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较高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两地要服务于北京。保定休闲农业无论专业生产、产业化运作还是科技支撑都逊于北京,若要突破本地市场局限就要充分发挥北京的辐射效应,组建区域营销战略联盟,发挥同城效应,联动促销,互送客源,向北京游客积极推介保定,提升保定休闲农业品牌形象。
(四)技术与人才要对接。产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保定现有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者或雇工文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技术有限,市场信息采集能力较弱,园区规划建设意识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克服技术和知识短板,必须着力提升技术支撑和人才素质,培养适应现代休闲农业需要的高端人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加速保定休闲农业发展。加强与京津农业科研机构的对接,利用政策、土地、空间优势,创造宽松的产业孵化和创业环境,招徕或吸引两地投资保定,联合共建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共享农业技术人才和旅游资源,提升自主开发能力,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精品园区。
(五)配套服务要对接。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结合,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看,保定休闲农业在接待设施上还亟须完善,园区停车场、住宿环境以及公共卫生设施还没有与京津实现接轨,有的园区因位置偏远无法保证信息的有效畅通。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服务设施首先要无缝对接,重点建设为游客提供休闲、游憩、观光和度假功能的设施,满足游客对文化与教育的旅游诉求,加大对体育、娱乐和休闲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购物场所及导览服务,强化游客旅游体验。
五、结语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在服务居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保定市休闲农业开发要统一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之中,对接京津、服务北京,借力于周边成熟的客源市场与区位条件,遵循“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将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着力提升保定休闲农业文化品位,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卫国.休闲农业展现美好乡村锦绣画卷[N].芜湖日报,2014.12.15.2.
[2]刘泽,曾晓强.2013年休闲农业接待9亿人次[N].人民日报,2014.10.12.3.
一、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制约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制度变迁的一些基础因素都处于变化之中。农业生产要素以及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在逐步发生变化,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农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专业化和分工不断深入。当农村经济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以后,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组织制度框架也将会与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矛盾。
(一)家庭分散经营,经营规模狭小,不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许多生产经营活动,其收益都是与规模经济密切相关的。规模经济是假定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要素配置同比例增加引起的超额收益增量,这在大工业生产中是非常普遍的,农业生产同样适用于规模经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指与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相适应,在保证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前提下,使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得到适度扩张,从而使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的农民取得规模经济收益,收入水平达到或略高于其他行业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我国,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各种质量的土地均匀搭配。80年代中期,平均每户所承包的土地只有835亩,分成9.7块。到了90年代中期,我国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下降到6亩,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人均耕地则在0.6亩以下。如此细小分散的农田结构,耕作经营十分不便,农民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农业技术进步的成果无法体现出来。而且由于每户的农田分散,给日常的经营管理造成很多麻烦,浪费了很多人力。同时在管理上还会造成上下左右邻田之间的矛盾,引发许多冲突与纠纷,这一切都导致我国农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显现出来。
(二)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经济制度,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农民没有对土地的自由处置权,土地既不能转让,也不能出租。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一方面限制了农田的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及其选择谋生方式的自由。甚至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片的田地被荒芜的现象。
(三)农村基础设施日益破旧,农业抗灾害能力减弱。
在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中,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靠集体组织来进行的。因为一方面农户个体能力有限,无力单独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农民每年都按耕种面积向国家集体缴纳多种税费,其中一部分就是用于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再者,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品,在公有制下,由私人建设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可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乡政府、村组织都是赤字运作,每年收上的提留还不够偿还上一年的债务,他们哪有资金用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即使上面拨下了这笔款项也会被挪作他用。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抗灾害能力的减弱。
(四)家庭小块田地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的现代化离开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寸步难行的。在农业发达国家,其农业的发展大都充分考虑了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推广,它们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的灌溉事业,普及机械化,推广生物技术和改进耕作方法,使其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我国由于是家庭分散经营,每家每户分得的土地极其有限,每户的总产量不高,在当前的衣产品购销政策下,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比较收益低。因此农民一方面是缺乏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难以进行更大更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我国农民也缺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动力。因为每家每户土地有限,只要靠部分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就可以耕种过来,不需要普遍使用机器等新技术,也不便普遍采用机械化耕种,因为小块土地分割阻碍了机械化的推广。再者从收益成本上看,使用机械化是需要成本的。而我国农村的劳动力是不计成本的(既使其想计,也是没法计),机械化意味着所需劳动力的减少,其支出费用将会增加,因此单家农户不会愿意使用机械化耕种。
(五)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缺乏与政府谈判的能力。
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政府对某一行业的支持与该行业的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某个行业在政府看来很重要,并且该行业还有很强的与政府谈判的能力,那么该行业就有可能在一定时期从政府那里获得较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如果某个行业对经济的发展也很重要,但是该行业非常分散,缺乏与政府谈判的集体力量,那么该行业就很有可能得不到政府的特殊照顾,甚至连应得的待遇也无法充分享受。中国农民单家独户,分散经营,规模极其有限,单个农户每年的产值是微乎其微,因此单个农户在政府眼中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发生其他阶层侵占农民利益的情况,单个农民对此不愿意也无能为力去与政府谈判,都想“搭便车”。虽然农民现在的负担与以前相比有所减轻,但是现在仍然还有许多税费是不应该的,是不公正的,农民个人无法从政府那里讨回公道,也不可能集体去要求,因为这样成本太高。
二、发达国家农场制成功的启示
美国较早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空间结构上表现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在经营体制上,表现为集约化的农场经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农场数达到681万个的最高峰。后来,农场数目不断减少,而农场面积则不断扩大。到三十年代后期,农场数减少30%。到1950年,农场数尚有560万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农场数继续缓慢下降(七十年代农场数减少39%)。1981年到1987年,美国农场数目减少了26万个,其中1986年比1985年减少7万个,是十年中农场减少最多的一年。1987年,美国共有农场约217万个。农场数目虽然大量减少,而农场平均规模则不断扩大。十九世纪,美国农场平均面积按政府土地分配法政策一般都在200英亩以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美国农场平均规模迅速扩大。从1975―1987年间,美国农场每年的平均规模分别为420、422、427、429、428、427、425、428、432、438、446、456、461英亩,均在420英亩以上。必须指出,美国农场面积之间的差异很大,如美国1978年的农业普查表明,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农场面积少于49英亩。
我们再来看看农场规模与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表一是1983年的欧共体10国不同规模农场的经济效益比较。
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劳动生产率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而提高。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中所使用的劳动力减少,因此单位劳动力所耕作的土地面积增加,单位劳动力所收获的产值提高。
在欧共体10国内,土地的生产率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而逐步提高,但是这一点并不适用于世界各国。如1984年美国按占地面积分类的水稻农场中,小农场每公顷的产量最高(5.83吨),大农场其次(5.81吨),中等农场最低(5.39吨)。如果按播种面积分类,其结果相反:大农场最高(5.83吨),中等农场其次(5.63吨),小农场最低(5.34吨)。
大农场由于实现规模经营而在生产成本方而具有优势。大农场由于集中,大批量地采购农药、种子、化肥,有能力与供应商谈判,因而成本较低。同时,大农场在生产经营的管理方面也可节约人力,因而也减少了一部分成本。如根据1980年得克萨斯州南部高原的皮棉生产成本资料,占地321-640英亩的农场比占地320英亩以下的农场可节约费用25%,961-1280英亩的农场可以节约30%,4401英亩以上的农场可节约成本40%。同样,1986年,日本耕地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最大农场的大米生产费用只相当于耕地面积03公顷以下的最小农场生产费用的557%。
注:① 1个欧洲规模单位合1000欧洲货币计算单位(1972-1974年平均价格)的销售毛利。
资源来源:欧共体委员会《共同农业现状:1983年报告》第210页转引自《世界经济年鉴》(1992)
关键词:农村市场;流通体制;商品流通体系;政策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026-03
一、开拓农村市场与创新农村流通体制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随着中国农村商品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市场将是中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村商品和劳务的流通,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增大了流通企业的发展空间,促进流通企业为了适应农村市场的不断开拓,而不断创新流通体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创新农村商品流通组织与流通渠道,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进而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覆盖率。可以看出,农村市场与流通体制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
因此,以创新流通产业为先导带动优势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加快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流通方式势在必行。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应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促进农村市场开拓,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农业的发展,发展农村综合产业,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市场的不断开拓与其流通体制的不断优化,能够加快农村市场经济繁荣,有效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这对中国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中国农村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正在完成从自然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过渡,市场机制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并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快了市场化进程,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随着农村市场的不断开拓,一些问题的复杂程度呈现综合性的特点,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大。
1 农村商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农产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拓。目前农村市场化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广大农民合约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流通主体多为个体经营,缺乏与城市大型流通组织相融合的衔接点,同时城市大型流通组织也缺乏进军农村市场的动力,降低了农产品竞争力;同时,农村商品流通主体是由小规模、分散的广大农户构成,这将引起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影响到整批农产品的质量,以致出口贸易和在国内市场流通受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不够密切,农副产品的销售风险、价格风险仍很太,难以迅速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在农村市场交易中存在欺诈行为,小规模农户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就会选择地方性市场进行交易,很难获得国内外市场大流通带来的效益。
2 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目前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方向为构建连锁经营与现代流通渠道。然而,从中国农村整体上看,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还未达到理想状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全国农村日用品的连锁经营发展很不均衡。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日用品连锁经营还几乎是空白。比如“十五”末,亿元以上农用产品成交额,东部地区占全国的78.9%,而中部和西部地区仅占12.4%和8.7%。第二,农村商品市场存在着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农村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目前,中国未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多年国家投入不足、建设滞后问题严重,致使广大农村市场不仅设施简陋,这成为制约农村商品流通的一个主要障碍。表现在:一是农村存在商品流通网络薄弱、商流不畅的局面。商业网点布局散乱、缺乏规划,同时未形成流通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良性竞争。二是农村商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道路建设滞后,交通运输线路短小,物流专用线配备欠缺;农产品运力发展滞后,农业运输专用机械设备落后,导致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流通或终端消费,不少农产品的附加值收益丧失。三是农村缺乏高效信息流平台。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绝大部分还处于搜集、整理、保存、交换和初加工阶段;农业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农业信息部门各自为政,行政“割据”地区封锁现象依然存在;垄断信息和行政干预时有发生,劣质信息、虚假信息不时坑害农民。
4 统一的大市场环境尚未形成,限制农村经济向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中国目前各地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尚未完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也不高,使得商品流通的体制环境在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方面无法达到理想状态。首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城乡收入、消费水平差距显著,城乡市场间梯度转移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其次,农村市场管理滞后,行政分割,地区封锁依然严重。地方保护与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阻碍了外地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叉限制本地资源、资金合理流动;管理行为及管理标准地方化,适用期和适用范同受到限制,不能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和法律约束力的流通体系,进而限制了大市场、大流通局面形成。
5 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阻碍农产品流通效率。从长期来看,农产品流通的生产先导功能和价值实现功能最终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社会分工的推进以及农村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中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会严重阻碍农产品流通效率,阻碍农村市场开拓,最终阻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表现为: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贸易严重受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滞后等。
二、创新流通体制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
针对上述农产品流通体制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分析,通过创新流通体制、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不断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可从市场建设及宏观调控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农村市场建设方面的对策
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载体,发达的市场体系是农产品得以顺畅流通的前提条件。市场建设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交
易场所的建设,第二是参与交易的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
1 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1)建设大型批发市场和大型物流企业主导的快速通道。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市场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完善批发市场的设施,强化其功能,健全其制度,推进市场管理现代化。鼓励有实力的批发市场采取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创建跨区域的批发市场中心的形式,方便广大的农民经纪人与销售商在区域市场的集聚,从而扩大市场购销网络。同时,对于创建的大型批发市场中心应配置大型的物流中心,从而加速农产品流通。大型物流中心以规模效应表现其优越性,可以结合当地的交通地理环境以及供需等方面因素,由多个经销商联合起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完善的农产品配送中心网络,实行联合配送。并且遵循“前伸后延”的原则,向“前”则是伸人到农产品基地,配送车产销地直达运输,缩短农产品运输链条、减少成本;向“后”则是面向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的拓展农产品配送直销。(2)在较发达地区超前发展适应现代消费习惯的超市连锁配送。根据当前的消费与流通形势,农产品新利润空间的开拓主要来自于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的加盟。发展农副产品连锁超市,形成专卖及特许农产品品牌,打造具有规模化、集群化的农产品连锁超市群。当前的“绿色”、“生态”食品为广大群众所需求,对于绿色农产品进行精细加工、清洗,以净菜、包装上柜,达到品牌化超市经营。(3)创新具有农产品价格“航标灯”作用的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独特自钮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前者反应未来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的基本趋势;后者为农民和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企业提供规避价格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机制。扩大期货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国外市场农产品交易数量,并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多样化主题的期货市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使用套期保值交易手段,在回避价格风险时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同时,粮食期货交易品种的多少,决定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及其功能的发挥。因而中国应培育和发展更多的粮食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通过交易信息国际化,与国外大型农产品期货市场接轨,进而减少农产品出口价格风险,增大农产品出口数量。
2 建立专业化的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建立专业化的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解决中国小规模分散的农户与市场的连接,促进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发育以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建立跨区域的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对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尽量给予便利。建立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二是创新农村流通合作组织的方式。合作组织包括: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第一购买商应该扩大个体经营规模,达到规模经济,加强农户与运销大户的联合,形成多种形式农产品运销大户联合体,向前延伸与农户形成稳定供销关系,改善运销手段和交易手段;可以是农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礼;可以使一些协会、研究会吸收农民入股发展成合作社;也可以是龙头企业吸收农户入股,组建股份合作之企业等。与此同时,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支持其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三是积极培育和引导一批具有品牌效应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以直接投资或特许加盟的方式,将现代流通方式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并且使农产品流通从国内市场参与列国际市场竞争中。四是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一体化流通渠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各种行业协会和社会性中介组织,带领农民走出国门,到国外市场销售农产品并建立种养基地。在市场准人、信用担保、金融服务、人才培训、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强对于农产品质量检验以及有关农产品质量信息,这样有利于生产者通过生产优质的农产品活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也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供销合作社应该推进开放办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宏观调控方面的对策
农产品流通,需要政府通过不断创新财政、金融等多种经济手段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1 加大政策对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鉴于当前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要创新农村商品流通机制体制,开拓农村市场,政府需要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制定优惠政策,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的政府扶持手段。针对当前情况,财政支持对象是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促进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建设。
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主要涉及交通、通讯、仓储等领域,这些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财政投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在此类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大对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促进流通企业高度重视先进技术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应用POS系统、EOS系统、MIS系统,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运用;中国除了采取传统的税收、信贷等传统手段,应该利用一些商业化运作方式。比如,由国家出资兴办专门的机构,以租赁的方式向企业提供信息化设备和有关技术,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技术指导。对农村市场的流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向,应从商流设施转向物流设施。吸引民间资本介入,在农村商品流通枢纽中心建设大型物流中心,由地方政府在地区农产品集散地兴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形成统一有效的物流网络系统。流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另一个重点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除继续做好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应有计划地进行流通和商业的专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创建一套具有电子商务特色的现代流通基础设施,达到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的目标。
2 加快政策创新、完善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市场向国际化发展。(1)创新贸易政策调节农产品供求。一是要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比重,力争尽快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资比重由现在的8%提高到10%以上。应整合项目,突出建设重点,主要是农村等级公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农产品贸易条件,特别是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研发和引进农业先进技术;二是用足“黄箱”政策,“黄箱”补贴对提高农民竞争力具有直接作用。建立一套以有效的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国家税收支农、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为主体的有效的“黄箱”补贴机制,构建农民收入安全网;运用技术性措施推动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出口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内市场,引导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鼓励农产品大流通的形成,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中国的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产品、水产品及部分畜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要采取优惠政策措施,努力扩大出口。(2)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优化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推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就是要立足长效,着重治本,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建立并执行农产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履行农产品质量把关义务,树立良好的农产品信誉;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类似美国农业部信息系统的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信息制度,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引导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同时,成立重要农产品调控综合协调机制,进行科学地决策和宏观调控。在价格上涨过快和下跌过猛的情况下,运用储备、进出口、价格引导等手段进行调控。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更应该建立快捷、权威的市场信息体系,为农产品市场交易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
参考文献:
[1]马龙龙,流通产业组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郑光财,流通创新机制探析[J],改革探索,2007,(10):43-4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河南物流业;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87-02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从其功能定位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提升迫在眉睫。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的河南,在物流建设与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这也必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助力河南。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中原经济区建设将会产生巨大的物流服务需求,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首先,中原经济区建设可以扩大中原区域经济同国内外的经济交流,由此产生的物流需求,将会拉动中原区域物流业快速发展;其次,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吸引大量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从而促进企业间深入的合作和业务的拓展,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再次,中原经济区建设还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一些新的产业,这些新产业对物流业的需求程度、技术和水平要求较高,从而促使物流业不断优化提高;最后,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物流网络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商贸流通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1.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必然性。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基本前提是提升区域竞争力,而现代物流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条件、媒介和重要手段。首先,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而现代物流业恰恰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中介。其次,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建立在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上,而发展物流业正是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应有之义。最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三、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发展现代物流业十分优越的优势,具体体现在:
1.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网络完善。河南省地处中部核心区域,承东启西,陆路交通发达。全国铁路主通道有“三纵三横”贯穿河南,铁路通车里程近4 000公里,郑州是全国唯一的“双十字”铁路中心;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 841公里,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全部省辖市和90%以上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郑州国际机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货吞吐量快速增长,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区域枢纽机场之一;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的天然优势。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流基础设施,这是河南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物质基础。
2.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雄厚,生产物流发展空间巨大。河南是经济大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未来的制造业大省,经济总量、制造业规模、商贸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五位,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发展现代物流的产业基础雄厚。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和“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步伐加快,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全省生产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3.物流资源丰富,物流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河南省拥有3个一类口岸、9个二类口岸、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另外,建设中的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全省“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电子口岸、行业信息平台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4.人口多、市场大,消费品物流发展前景良好。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经济腹地广阔,近1亿人口本身就可以带来庞大的消费市场,2012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 800亿元。近年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快速提高,对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随着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业态不断创新,消费品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5.劳动力、仓储等成本低,物流人才可得性高。河南省仓库租金水平、在岗职工工资水平都比较低,具有物流成本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全省高校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达12 000多人,其中郑州高校占90%以上,发展现代物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可得性较高。
四、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河南省物流业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物流发展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物流企业急需结构调整、模式突破和业务提升,传统的、不规范的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淘汰出局,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所以,一些有实力、有前途的物流企业必须紧抓机遇,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在省内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扩大自己的实际竞争力。
2.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特别提出要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国内很多省市都建立了相应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一些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也建立起了以企业品牌冠名的物流信息网站。这些信息类网站的建立无疑为现代物流打开了便捷之门。
3.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未来贸易发展的趋势,河南省必须抓住机遇,在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建设网上交易系统、网上支付系统及相关的物流配送系统,建立物流网、贸易网、结算网、信息网的互联互通,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业务流程,推动物流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素质,使信息技术与企业物流的发展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4.创新金融工具,积极发展物流金融。在中国,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处在直接压缩物流基础作业成本以换取微薄利润的阶段,对金融服务这块利润的“新大陆”却很少涉猎。物流业作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未来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必将快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物流企业规模普遍不足,资产势力比较薄弱,而且很少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定位自身的服务功能造成的。
5.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发展协同,物流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同。完善供应链管理,以物流业务整合为基础,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要鼓励制造业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将物流相关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建立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沟通机制,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现代物流业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又必然给现代物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因此,现代物流业发展应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设相协同。
6.统一物流管理,加强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设立跨行业、跨部门的专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府协调机构。深入研究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打破物流管理上的行业分割、地区分割,确定由某一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物流网络的规划和布局。加快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清理和规范已有的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省标准、行业标准,以利于跨地区、跨行业、全省统一的物流市场的建立,为物流企业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行业协会监督、自律力度。
7.充分发挥省政府的规划和投资作用。省政府可以发挥规划者的角色,客观地评估河南发展物流业的优势和劣势,由河南一些较具实力的物流公司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建设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省物流业的发展。政府也可发挥投资者的角色作用。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鼓励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扶持物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物流设施的现代化水平,由政府出资,高起点地组建一至两家现代物流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带动全省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希玲.物流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J].经济导刊,2011,(5).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特色优势;区域品牌;产地品牌;名优产品;特色农业;品牌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35-1
保护和开发有传统特色的区域品牌和产地品牌,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形成优势产区,是一些发达国家增强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经验。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已经形成了有竞争力的适合本国的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和柑橘专业产业带,法国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酿酒葡萄优势产业区域。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选择一些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在一些最能够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地区,进行集中生产,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有效抵御国外农产品冲击,扩大农产品出口,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我国具有许多著名的名、优、特农产品,比如说,我国各地的水果品牌:山东的苹果、莱阳的梨、河北的磨盘柿、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香梨、浙江胡柚等,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著名品牌:西湖龙井茶、古井贡酒、茅台酒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而培养的优秀品质,现代人有责任保护它的优良性状和品质,并将其发扬光大。
1 以区域传统名优为基础,为区域名优农副产品注册证明商标,形成区域品牌
以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名优传统农产品的优势。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土壤、日照等多种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了各地具有资源特色的农产品分布格局。因此,保护和开发有传统特色优势的区域品牌就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挖掘资源潜力,在保护发扬传统品牌正宗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使区域品牌产品更加适销对路。同时要为地域性名优、传统农副产品创立品牌注册证明商标,形成区域品牌。
2 充分挖掘区域品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态,形成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区域特色是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通过市场交换,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因此,在农产品品牌创建时,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区域品牌的地域特色,保护发扬传统品牌正宗特色。同时,也要利用好当地的历史、文化等资源,在文化内涵上适当创新以增强品牌的文化品位,使消费者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上也获得了享受。
3 提高传统特色优势农业的科技含量
品牌之争,归根到底就是科技的竞争,因此,应强化依靠科技创品牌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是要增加品牌农产品开发的科研、推广经费的投入,尤其是龙头企业更要增加名牌开发投资力度,支持科研院所以知识、技术为资本,投资开发品牌农产品。二是要大力推广运用农业高新科技,注重培养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精深加工新技术,促使农产品品质的升级升值。三是要注重从基础环节抓起,搞好农民专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的科学和技术水平。
区域特色产地品牌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所用的公共品牌标志,它以特定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集聚为基础,做强区域特色产地品牌是实现农产品品牌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区域特色产地品牌要围绕主导产品、主导产业、主导品牌和区域自然经济条件建设。
(2)区域特色产地品牌要以政府为主体进行建设,要在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技术推广、执法监督和公益宣传推广等工作上入手,加大扶持力度。
(3)区域特色产地品牌要支持区域内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农民合作组织等非政府机构的发展,促进区域内的合作与自我监督。区位品牌的经营与管理可由各种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或专门的公益性机构来承担,具体组织形式可根据地方和产业特征来决定。
(4)区域特色产地品牌要坚持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地品牌进行统一的注册和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区域特色农业,降低注册成本,并在统一的管理下,将品牌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可避免众多分散的农户各自为政,从而导致品牌过多过滥,注册成本过高,品牌形象难以统一且管理困难的局面,从而使处于分散状态的单个经营者可以在虚拟状态下实现集中,区域内企业获得聚集效应。还有就是产业聚集可以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使该产地品牌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聚集系统内产业对产品的有效供给,并创造需求,从而从根本上增强产业的生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4 整合区域优势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