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时间:2023-07-23 09:24:43

导语:在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第1篇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承接业务 一、 国家投资体制与基本建设的改革

国家投资项目的计划体制与条块分割的基本建设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建设项目的一大特点。从五、六十年代的拨款到拨改贷,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投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基本建设的模式也由没有竞争的国家下达基建计划的模式向以市场为核心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逐渐成为了基本建设的主流。

1、 完全的计划体制

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只有国家投资,无论项目的大小、投资的性质如何,只有国家基建拨款一条出路。这时候基本上没有工程咨询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存在的必要。国家投资基本上是由各个行政单位控制的,政府对于投资的控制采用计划方法。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都采用了“跑计划”的方式,争取国家投资。在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投资的效益是较低的。由于国家经济上是计划控制的,产品极其匮乏,一般不愁销路。大中型工程建设采用大会战的方式,由各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基建指挥部。工程结束后,基建人员回原单位工作。工程设计按照苏联模式组建了勘测设计单位从事专业设计。施工也是任务划拨的,各部门成立自己的施工队伍,按统一施工定额统一的计划安排施工,采用法定利润的模式。这样的体制的最大弊病是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了积极性。

2、 拨款改贷款的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前那种完全的计划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国家开始了拨款改为贷款的改革。伴随着拨改贷的,是实行项目法人(业主)责任制。社会投资的出现和外国投资、合资企业的出现,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大成就。工程咨询单位应运而生,并且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1982年,国家要求重大的建设项目,都要通过咨询公司的可行性分析。伴随着这一改革,监理企业也开始出现,对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此,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市场经济为主的道路。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地方政府的投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但这一阶段也大量存在投资的效益问题,产业的趋同性致使重复建设一再发生,大量的极为宝贵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从基本建设角度看,大会战性质的基建指挥部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建设发展的要求。而先进的、以鲁布格模式的招标投标、业主责任制、施工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新的建设监理制逐渐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3、 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立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到目前为止,国家绝大多数的商品已经由市场自主定价,投资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的自主行为。国家开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了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应该说,这一改革是十分深刻的革命。我们国家在基本建设方面也开始与国际接轨,大量的国外承包商进入中国,他们带来了施工管理方面的很多新的东西。随着许多大的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项目管理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工程咨询企业、监理企业也逐步打破了旧的行业垄断,一种全新的以项目管理的制为特色的行业产生与出现,并由此引发了建设管理行业的一场大讨论,人们对于监理企业是否应该成立和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人士如咨询公司、注册造价师等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我认为,这场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现实的需要。中国的工程咨询行业和监理行业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即对于建设项目管理,应该是从头至尾的管理,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咨询工程师的道路。这场争论目前尚未结束,但对于建设行业必须实行从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研究等的施工前期的咨询服务到设计、建设期的全过程管理服务,大家取得了一致性的认识。

二、 项目管理与咨询、监理的关系

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与多个专业,业主往往由于自身时间、精力、和专业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全部管理工作由自己来完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一般通过各种委托合同,把工程管理的各项任务交给不同的专业单位完成,项目的业主只承担协调和监控,以实现其原计划目标,保证达到质量好、速度快、投资省的建设目的。

咨询单位是随着国家对于可行性研究列入基本建设程序而产生的,主要承担的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决策的评估任务,一般隶属于国家计委系统,有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综合工程咨询公司或咨询中心。

监理单位是专为项目实施阶段提供施工监理服务的咨询机构,一般隶属于国家建设部。监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根据建设监理合同、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实行监督管理。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咨询单位和监理单位都是对工程建设实行咨询服务的,但两者的服务内容和工作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咨询单位主要是做项目的前期咨询服务,而监理单位主要是项目施工阶段的咨询服务。两者的隶属管理单位也分别是国家计委(发改委)、国家建设部。但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两者都是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从工程咨询公司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是向后发展,而从监理公司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是向前发展。在项目管理发展的今天,有条件的工程咨询公司和知名的监理公司都应该向项目管理公司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业主的要求,把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搞的更好。

三、 代建制项目管理的内容与操作

对于目前的项目建设,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代建制的出现。所谓代建制,是指业主不直接出面组织施工,而是把施工项目管理的职责交给一家项目管理公司,由项目管理公司代行其职能。代建制代表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工程管理单位已经逐渐取得了信任。实行项目的代建制的单位目前并不多,但由于它的明显的专业性的优势,它是我国工程建设走向成熟的标志。目前,在北京市范围内,笔者已知的代建制项目有回龙观医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新办公楼、德国菲斯曼厂房等一批项目。

代建制的管理,具体表现为:在委托管理合同中均明确规定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项目投资分解控制计划及项目管理架构(合同网络图)等重要工作文件由管理公司编制,但要报业主批准生效;各项管理工作虽多由管理公司完成,但一切合同的签署与款项的支付均在业主与有关方间直接进行,这就是说业主虽然将项目的各项管理目标作为考核管理公司工作的合同根据,并授权管理公司展开工作,但仍保留了在重要具体工作方面的最终决定权。委托管理合同的基础在于委托与受托双方间的信任,只要业主保持对管理咨询公司的基本信任,能够按管理合同的约定正常审批管理公司报送的文件,基本正常地签署与执行各类经济合同,管理咨询公司就可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委托管理合同约定的项目管理目标。

我公司在代建制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1、项目管理模式及管理架构的设立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及建设项目投资与管理的一般作法,每个项目都有业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咨询与监理公司的参予,又因分包制是在分工细化、专业水平提高与相对费用降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合理性,所以上述设计、施工、咨询等方面工作又常常派生出一系列的专业分包。建设项目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这个体系就越是庞大复杂。

由于上述多个单位共同参予同一个项目的建设,就必然产生各个单位间的关系,也必然形成该项目的管理架构,无论其形成是主动的、有序的、明晰的、科学的,还是被动、无序、模糊的。良好的项目管理,其管理模式与架构的形成必然属前一种情况,而模糊混乱或不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与架构则必然造成各参建单位工作责任、工作界面及相互关系的混乱,使生产与管理资源浪费,其结果是建设项目设定工作目标的落空。

建立项目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架构,以往是业主的管理的首要工作任务,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也是需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每一个项目介入管理的初期,具体说就是在详细了解初步设计内容后最短的时间里,经过与业主单位的必要沟通,都要完成项目组织架构的制定工作,形成合同网络图。

2、推行项目施工的总承包制

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一般作法,投资人与工程咨询管理公司在确定工程组织架构时,非常注意由一个有实力的施工承包商承担实现项目总工期及项目整体质量目标的责任,并由其协调管理其他分包商的工作。这是因为如果按建设工程技术上的可分割性,强行将工程分解招标施工,虽可能在单项专业工程上降低造价,但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工程内部界面过多,没有单位对工期与质量控制总目标负责的不利情况。我们非常注重以国外惯常采用的总承包方法解决确立项目管理总目标责任人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总承包制相适应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文件,如总包/分包合同条款就很好地解决了项目总包方与业主指定分包方对业主的直接责任与连带责任问题。

3、项目工作进度计划体系

我司通过已建和在建的十多个建设项目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已形成项目参与各方共同制定的三级计划体系:

a. 一级计划:由业主、管理/监理、设计及施工总承包四方共同确认的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内容涵盖项目开发整个过程所有影响进度的工作。突出业主及管理公司的职能工作,如前期手续、招投标工作等。

b. 二级计划:由各专业分包编制,并由总承包汇总,监理核定的专业工程施工网络计划(仅限一级分包),主要目的为划分流水、协调专业内施工内容与顺序。

c. 三级计划:由业主与管理公司编制的月/周计划体系,依据前述项目进度总控计划进度要求并结合当前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将业主与管理公司的工作任务分配到每一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并列出每天应实现的进度要求。

4、项目投资控制总计划

作为项目管理公司,要有高度的投资控制意识,才能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满足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我们的投资控制主要手段是:

① 采用积极的预前控制方法进行投资控制,根据建筑市场的成本经验数据,在工程大规模实施前,先根据项目设计的情况(类型、规模、标准等)将工程的主要成本构成按合同网络方法来进行分解,形成项目成本控制总计划,该计划及所有细化的成本预算估算指标将作为此后工程招标时的可承受报价的上限,对当时尚未完成施工图设计的工程,该指标可作为指导设计单位掌控设计标准的主要依据(如通过招标竞争,某专业工程仍严重超过指标,一般应考虑调整设计标准,以调整实际合同造价)。

② 采用合同条件来控制工程洽商,采用此方法,有利于将承包商的索赔精力用于避免共同损失,减少承包商与业主的冲突。

③ 为便于业主掌握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进程,进行筹资融资安排,在项目编制出项目成本总控计划的基础上,对照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的内容,并依据拟定各类合同付款的具体条件(分期支付安排)编制项目工程费用年度、季度或月度付款计划。

四、 目前工程管理公司承接业务的方式

在现阶段,工程管理公司承接业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管理加监理型(2)管理加咨询型(3)纯管理型(4)纯监理型

所谓管理加监理型,即上述的代建制方式。它是比较理想的模式,最适宜工程管理公司的运作,便于发挥项目管理公司的优势。而管理加咨询型是业主已有一定的管理力量,但自身存在一些不够完整的缺陷,请项目管理公司协助其管理。在有的资料里,也称为项目顾问公司。纯管理型在实际工作中不经常遇见,它往往是业主已经选定了施工监理公司,但在运作中发现监理公司对于施工进度、造价的控制不力,又回头与项目管理公司签订合同。纯监理型的,是业主已有较强的 工程管理力量,对于施工招标、采购等比较熟悉,或者工程相对简单,请常规的监理公司已可满足要求。

第2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柔性管理;异同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70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目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内容依然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公共事业与行政管理的现行管理范围不同,但无本质上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多作为管理内容出现,而行政管理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存在,认清公共事业的本质,如何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公共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实际上,公共事业管理无处不在,目前对公共事业管理尚无完整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是,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以公务员所涉及的项目管理为内容,实现政府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共同发展。政府有权力与职责对公共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涉及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即公共关系管理是社会为公众生活质量提供保障的一种手段,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服务体系。在我国大学专业教学中,公共事业管理的设置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开设这一课程,但由于对管理概念的认知不清,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缺陷,另外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异同区分不清,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缺失,影响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发展。近几年,高校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迅速,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输送上,必须弄清一些问题,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差别,以及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统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稳定,笔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性质及内容,在高校中设置合理的专业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2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异同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整合性,包含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是一种管理方式。笔者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子领域进行研究。当然,二者都是以政府事业为中心,以提供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为目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技术,都具有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与义务。当然,要确保二者的和谐发展,还需要对二者的差别进行研究,笔者对其具体差异做了分析与调查,并阐述如下。

2.1 管理的范围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大学广泛开设的专业,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更大,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涉及政府机关的管理项目与管理方法,与公共事业管理之间并不冲突。目前,我国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具有相对明确的规定,包括体育、教育、文化、卫生事务及保险行业,另外物业、邮政、电业局等都属于公共事业范畴。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以服务性质的国家行政单位为主,涉及范围广。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部门,是公共管理范围的一个分支。管理范围小于公共事业管理,但是行政单位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模范和引导作用,加强公共事业的管理需要必要的行政管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军事与国防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范畴,并且对于管理手段具有较高的要求。

2.2 管理的主体不同

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的管理范畴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经济、政治和行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公共管理具有更广泛的主体,涉及项目涵盖了大部分的领域。上文笔者分析了其涉及范畴,凡是涉及的范畴均属于公共管理范畴。行政管理的范畴则相对固定,主要是以独立的行政机关为主。公共事业的主体为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公益性组织,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为事业单位和不具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2.3 管理手段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结合了宏观和微观上的管理概念,涉及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方法以树立榜样,影响民众价值观和说服为主;研究方向以综合性的基本理论为主。近年来,随着管理的不断发展,开始增加了行政管理手段,也就是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交叉。事实上,二者之间在管理手段上也无明显的差别,主要是行政手段强调强制性,而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强调服务性,法律是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共同遵循的规则。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实施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将柔性的管理手段与刚性的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突显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政策以及行政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 结 语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在内容、形式上有一定区别,但二者在目的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促进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理清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但要以和谐发展为主。借助行政管理手段,Y合公共事业管理的柔性管理,达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使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高效性。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而言,要承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型特征,并且具有创新精神,逐渐实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

众所周知,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现实而言,公共管理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期,对此的研究还在薄弱环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含糊,存在一定分歧。因此,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构建至关重要,并把培养模式加以运用并付诸实施。

一、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社会高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学校评价体系比不上社会评价体系,学校是以学生通过规定专业培养目标为尺度,而社会则考虑人才是否适应市场,国家的需求。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社会则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人才贡献社会的角度进行选择。这也必然导致社会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存在差异,这种不协调会带来一些弊端。如果不加以协调,会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正常需求产生差距,长久发展下去,会带来高校人员不断涌入,社会此类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公共管理学科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其发展时间较短,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学说等不够丰富,有些课程内容设置的相对浅显,知识体系不够丰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探究者和学习者的思维,很难激发他们探讨和学习的兴趣。这些情况是一些潜在的社会隐患,可见,公共事业专业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人才的要求。

1.具有乐于服务社会的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

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是为了满足社会全体的需求和协调发展。乐于服务社会是指关心公共事务,热心公共事业管理,与人合作,认识到公共利益与自己息息相关,维护公共利益,自觉承担作为公民的责任,热心参与公共事业的管理。同时,也要具有社会感,从心底愿意去关心和帮助他人,愿意为社会做贡献,坚持原则,坚持正义,服务社会。

2.具有管理公共事业的能力。

公共管理不同于一般管理,它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管理的内容比较繁琐,符合法律要求,遵循监督制度,要求管理者必须对民主下的政府有个全面的认识,自己要时刻树立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程序意识。作为管理者,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组织公共事务的能力,具有宣传学习,交流沟通的能力。

3.乐于学习,具有工作执行力。

工作中,要自觉学习,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并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在管理中,融进单位文化中,不断巩固自我,提升自我。同时,对于单位领导布置的任务,要无条件执行,按时完成。遇到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魄力,把较强的执行力贯彻到工作中,做一个合格的公共管理者。

(二)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

公共事业管理是对社会控制,调节,协调的过程,它服务的对象可谓各行各业,领域广泛,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修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探究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实际运用能力和策划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公共事业管理涵盖社区事务管理,企业行政,人事劳动等方面,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案。人才培养是一幅动态图,不可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就业市场及用人单位的评价做出及时调整。

三、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付诸实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既包括科学,教育,卫生,资源等公共事业又涵盖水,电,交通等企业管理,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工作中少不了计算机的运用,公文的起稿,调查研究等,它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特征。由于此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跨专业比较多,要明确其目标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建立合理课程体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四大,四小门平台课程,四大门平台课即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小平台课是,组织行为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各大院校要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生意愿,自身发展等方面因素,选出符合自身的课程体系。

(二)完善核心教材,凸显其独立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教材需要及时完善,教材需要高规格的。教材上的科研课题较少,只有部分高等教育的高校设的公共事业管理教材体系较为完整,其他教材系统性不强,缺少学理性。在教材的完善中,要不断探索并汲取经验,组织高水平人员,根据实践经验和心得编写和完善教材,反应其固有特征和规律。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兴趣,并能系统的了解知识点,掌握专业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吸收了很多学科的知识,使其独立性不明显。教学过程中,只是介绍该专业的核心知识点,对于如何展开更深度的理论分析则进展不大,更谈不上理论的相互争鸣了。加强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了解和认识,促使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公共管理体制的发展。

(三)扩大师资力量,完善教学结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学科,必然有一定的弊端和一些薄弱环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为了满足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在职老师进行强化培训,通过自学,交流,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老师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借鉴他人教学经验,安排时间统一培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当地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有经验的官员去学校培训,举办讲座交流会,弥补老师实践上经验不足的缺陷,整体上提高师资水平。

结语:

在培养人才方面,尽管高校和社会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随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建立及实施,促进了学校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其核心课程使学生明确公共事业管理的秩序,任务和使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2]徐子东,王国辉,林媛媛,李木子.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60-03

社会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被寄予了很高期望的课程在教学中不断遭遇学生积极性难以持续、学习效果不佳的挑战,如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始终是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需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设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以新图式整合旧图式,从而建立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图式就要被重新组合与构建,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将得到发展。前一个过程被称为“同化”,后一个过程被称为“顺应”。“同化”是认知发展的量变阶段,“顺应”则是认知发展的质变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同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说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成长。当然学生的学习必须要以预先设定好的学习“情境”为基础,通过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协作”、“会话”,最终才能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就是学生的建构能力,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发展建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建构主义与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

社会调查课程的核心价值需要在行动中去体验、去建构。离开了学生的实际行动、亲身体验与感受,教学只能沦为形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流程,即便是教师在每次课堂讲授时都能够精心设计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1]如下:

从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状况来看,传统教学流程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什么、怎么教由教师来确定。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所以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激发。第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部分课程实训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只能在课后做。这部分课后进行的实训处于无人引导和管理的状态,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学生对社会调查知识或方法的认知体验不完整。这个教学流程帮助学生们完成从已有经验到调查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却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过程(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课堂上的实践并不充分)。而对于社会调查课程来说,实践检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学生认知建构的状态和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然而受到已有教学系统中教学时间、空间、资源等的限制,我们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

社会调查课程“以行动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特点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认知模式有相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强调体验和建构。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重新设计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正是课程改革取得突破的希望所在。建构主义在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曾经遭遇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旧有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并应用的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教育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已经发展为一股强有力的浪潮推动着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教学理念,而且强调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智能化,形成了具有教育技术学意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这对指导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信息技术在社会调查课程中的应用将会为课程发展形成新的支持,开辟新的方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已经不是在已有的教学技术系统内能够解决的,而是必须跳出原有的系统,进行系统流程重新组合与建构才能够解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的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将是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

该教学流程的最大优势是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课程框架内进行认知建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依据情境设计开展实际的社会调查行动,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由于它是以实践为先导,理论为终结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情志被激发并贯彻,所以理论的内化过程是很积极而迅速的,比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要高很多。但是,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图突破原来的教学思维,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教师们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状态的激发和引导上,支持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学生则要摆脱原有的学习习惯,转变依赖心理,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因此该教学流程能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和理解,并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配合,将是其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学流程实施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即创设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实际状态。当然,要构建这样的学习情境必须要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支撑,最直接的方法是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调查实验室。实验室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也要有虚拟化的实践平台供学生演练,学生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和力量能够完成情境任务。

四、新流程实施效果及改革方向

本课题组于2012年下半学期开始实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实施对象是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实施地点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该实验室有81台电脑,可实现网络连接,电脑上安装有基本的教学软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参照班级,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实验班级,行政管理专业采取传统的教学流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新的教学流程在实验室上课。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学生个人学习评价、小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课程参与积极性来看,最初两个班级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都很高,随着课程的推进,行政管理班的学习积极性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课堂理论学习占用时间较多,课后实践缺乏管理和引导。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则比较稳定,由于每次课堂都充满了挑战和刺激,学生们必须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才能和智慧才能完成有限时间内的课堂任务,当然,学生们也反映课堂学习比较累。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班学生的理论学习更为系统、完整,但实践效果不理想;而公共事业管理班的理论学习则比较零散,但实践效果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大部分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并能保持对调查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而一小部分学生则不太能够认同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不高。行政管理班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感到不太满意的占多数,他们认为自己的课程体验不深入。从小组合作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合作情况更好,学生参与度更高,这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有很大关系。行政管理班的合作情况不太理想,由于大部分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留在课后完成,学生们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放松,参与度明显不高。

新教学流程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推进。首先,新教学流程实施中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学生们对新教学流程的接纳和认可。与新教学流程理念相一致的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所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继续努力的方向。其次,新流程对教师的新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建构意义的课程情境,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的课堂调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娴熟掌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再次,新流程要求进行小班级上课,人数最好控制在40人以内。而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大班授课,这给课堂管理、教学组织、活动安排带来很多困扰,学生们的课程体验也受到一定影响。最后,软件配备还不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实验室配置都是最基础的配置,它只能满足一般的课程教学体验,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教学效果需要在软件配置方面继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

[2]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第5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70-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向前推进,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重要,对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明显加大。但目前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安排上,对培养应用型技能的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存在实践教学理念滞后,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力度,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包括专项技能训练,办公系统软件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一体性的教学,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环节,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各有不同,必须从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认真加以研究,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

一、更新教学思维方式,确立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体系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能力”为中心,侧重操作技能训练。目前我国的本科院校属于传统型即研究型的类型居多,其教育理念是“崇学为上”,侧重学术研究,无论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还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均以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校文章为标准,这使得教师的工作重心偏重在研究方面;而应用型本科即教学型的教育理念应为“学术并举,崇术为上”,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在美、英、日等国的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已达50%以上,已形成了一整套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案,而我国不少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时数仅占总学时的20%左右,而且缺乏整体性的安排。

2.不能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应把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有必要从追求普遍原理、固定的概念、内在的因果关系等转向实践兴趣,使教学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整个社会,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把理论教学充分带入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养从事管理工作及科研工作的人才,尤其是要为基层组织培养实用型人才,进入企业、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工作。因此,在课程的开发上,不能几十年一贯制,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应根据基层组织工作的特点,开发出具有操作技能的课程,并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缩短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

3.实践教学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而不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应用型人才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而能力培养的兴趣点不是首先来自于理论教学,而是丰富的社会实践以及对实践技能的要求。现在许多学校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先确定理论教学,再安排实践教学,这实际上是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这是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上的误区,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应有的地位上,所以常常是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不是实践中出理论,而是先入为主,用理论框定实践。有的学校虽然对实践教学做了相关的规定,但随意性很大,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习、训练等实践教学偏少,对老师也没有任何约束力,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与考核标准,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老师不是“教书匠”,而是精通实际操作技能的行家里手。一些学校中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多年在学校工作,有的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高校中任教,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一些学校在聘用新教师时,想侧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阅历,但由于一些政策原因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条件约束,还是过分强调了学历、职称条件,无形中弱化了对实际工作经历和社会工作经验的要求。一些学校也从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及企业中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但因受制的条件多,操作困难和经费制约,数量少,时间也难以保证,使得兼职教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重组教学模块,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面,可以设计以下6个模块。

1.基础训练模块。公共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主要应包括: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的基础类课程模块,以公共行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为主的专业类课程模块,以公共政策分析技术、政府部门会计技术等为主的技术类课程模块,以应用写作、英语、计算机操作等为主的能力类课程模块等。应结合各自实践教学目标的特点,提出可行的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2.实验教学模块。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按照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实施实践模块教学。加快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社会保险管理实训平台、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等。目前,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兴办的时间较短和经费等原因,实验室的建设十分不完备,需要大力加强。

3.实习(实训)模块。主要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在实习场所进行模拟或实际的工作。公共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块主要包括校外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以及校内的集中实训环节等。校内的集中实训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学校在正常教学周内安排出两周的时间,确定一些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中性的训练,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毕业论文模块。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完成学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门课程学习任务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论文和一些学年论文、调查报告等)。现在对学生写毕业论文的不同意见较多,认为抄袭的现象多,学生对写作论文不重视等。这要求学校和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把关。公共管理类学生的一个基本功就是公文和各种文字材料的写作能力,这要求在实践环节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这种技能。教师要在平时多进行训练,批改,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学生写作,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写作中,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结构,这对学生参加工作后,在处理文字材料和提高行政能力方面都是有益的。

5.第二课堂模块。第二课堂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组织为主开展的在课堂之外的一些活动,如程序模拟赛、时事热点事件辩论赛、即兴演讲赛、公文写作赛、办公软件操作赛等,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受到较全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锻炼,也是学生展现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

6.社会考证模块。很多学校已开始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本科教育,推行“双证书”模式,使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在一起,学生毕业后可以拿到本科的毕业证,又取得了“上岗证”。推行“双证书”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体系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考取的社会证书有: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秘书证等。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的证书考取,如会计类、国际贸易类、工商管理类、法律类等。“双证书”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践,要涉及课程设置、教材研发、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的等各方面,难度较大,但又是一个方向性的改革措施,因此,应把“双证书”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三、创新考评方式,规范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理论课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试卷等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实践课的考核评价应该与理论课的考核评价有明显的区别,要通过现场考核,提交现场报告、课程设计、实践报告等来检查,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搭建评价体系时,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在评价的内容方面,应尽可能多考核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包括对理论的综合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协作和创新能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

2.在评价的形式方面,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成果形式。可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侧重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贡献以及创新能力等。

3.在评价的结果方面,学生撰写的论文公开发表,或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参加各类竞赛的成绩,考取资格证书的成绩,都可以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

4.在评价的主体方面,除了学校和专业教师外,还要侧重听取实践单位的意见,校外指导教师的意见以及同项目组同学的评价。

5.在评价教师的工作方面,主要是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学生的实践成果。健全教师在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总结等方面的具体考核标准。对学生实践成果较多,成绩较为突出的教师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学校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掌握教师实践教学的情况,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问题较多的教师,予以调整工作岗位。

四、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1.改革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教学制度。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下,多数学校是一种“虚拟的学分制”,学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上课,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非常小,不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和“完全学分制”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承认学生取得学分途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当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规范,以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主要规范担任实践教学工作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实施细则;实践教学评价及奖惩方面的若干规定等。

2.开放校内实验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是借助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公共管理教学的综合性场所。对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进行有效的利用,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加大开放的力度,同时,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力争尽快建立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的实验室系统。目前学生实习多是以自己联系为主的分散性实习,稳定性差,实习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脱节,不利于老师的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核难度大。因此应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发挥学校与社会的人脉资源优势,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等组织,建立较稳定的基地,双赢互惠、共同发展,切实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韩国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颁布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职业证书方面的要求。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具有工程师资格。因此,我们也应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对校内教师,鼓励他们经过实践学习,考取相应的技术证书;要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定期选派教师到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可以邀请公共管理部门的人才或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或是已卸任的官员进入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使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优化和加强。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践教学开展。学校应设立发展基金或实践教学基金,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师,增加社会调查经费、增加师生的教育实习经费,支持实践教学项目的开展,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或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出发,进行较多的实践教学研究,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总结,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邵丽平.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1):68-70.

[2]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 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4-55.

[3]朱正伟,刘东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1):46-48.

[4]彭未名,余芳.论公共管理教育的中国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第6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过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79-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当前已有多所高校实行了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对2012级同学大类专业分流,分流率达到了95%。三年来,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和目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系统总结。

一、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创新实践

通过努力探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过程要求,即“三课(课程、课堂、课业)”培养要求。

(一)完善学院课程组建设,逐步搭建公共管理课程群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经2013年12月13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自2013年12月16日起全院范围内正式启动课程组建设工作。为此,学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大类培养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资助及管理办法(2013年版)、关于加强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经全院公开报名、自主协商和演讲竞聘,2014年1月7日确定学院103门课程(含双语课,课程代码不同但名称相同的课程合并统计)的课程组建设清单,其中公共管理大类课9门,专业重点课15门、专业特色课79门,随后,学院先后完成了124门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的撰写工作,并要求通过分类、分层、分级管理,依据课程组组长岗位职责,通过教材、教案、教法、师生互动、案例分析等环节,完善每一门课程组的建设过程和推进机制,在全院范围内互通有无,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逐步搭建学院课程群。

(二)建立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机制,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中心环节。在课程组建设推进的同时,学院拟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工作重心,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1.沟通学院各系,筛选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整理个人教学效果体会,准备交流。

2.拟定于每年4月召开学院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效果会,进行教学经验效果交流。

3.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考核机制。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建立定期、定人、定系随机听课制度。

4.定期开展院、系两级校外名师交流活动,拟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效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院、系两级学院课题教学效果反馈活动,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

(三)建立课业检查考核机制,逐步提高学习质量

针对国内外以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Class Model)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教育方式深刻变化、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现实情况,学院拟逐步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业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管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要求学生准备课程学习本,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记录课堂教学内容。

2.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检查课堂笔记,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予以打分。

3.要求各系定期检查该系课程修读同学的课堂笔记并整理汇报。

二、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系统目标创新实践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学院力图实现“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水平。

(一)根据教育部2012年最新专业目录调整院系设置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系有不同专业系、所合并而来。为理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于2012年进行了全院人员调整,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以教育部专业设置为基础,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

1.根据“学科建院、专业建系”原则理顺学科、专业、课程归属关系,据此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范运行流程。区域经济学科按照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要求确立研究方向和建设重点,公共管理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交叉学科按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

2.根据教师本人意愿,确立归属单位。根据学术成果和专业兴趣申请职称、岗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归属学科,学术委员会审议。根据教学业绩和教学效果申请加入课程组、教学项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3.以专业和研究兴趣为纽带,以课题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放多元的柔性科研团队,如研究中心或研究所,设中心主任(所长)和副主任(副所长),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团队培养。

4.以“课程组”建设教学团队,“课题组(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力量、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授课教师等多种形式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梯队,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两大学科相互借力、优势互补,稳定和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

经过全院参与,顺利将学院调整为行政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分别对应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

(二)选拔行政管理国际班

行政管理(国际班)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经多次讨论拟定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国际班选拔办法》。该办法指出办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国内国际公共管理理念、规则与实践,具备良好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自2013年开始设班,根据招生工作需要,经和学校教务处协商,学院拟定了《致2013级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的一封信》,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院2013年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要求的国际班学生报名资格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专业,有国际交流愿望或出国深造意向。

2.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北京市口语测试成绩在4分以上,或英语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或具有IELTS、TOEFL、PETS等参考成绩。

3.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能够负担出国交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截至2013年8月10日共报名20人,经审核符合考试条件19人。8月29日,由学院行政管理系负责,在学校外语系教师协助下,经集体抽签、英语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选拔工作顺利结束,最终确定录取14人。

由于行政管理国际班试点2013年首次举办,鉴于选拔标准、宣传力度、报名过程、专业方向等因素,录取人数不是很多。但本着公平公正、宁精勿滥和重点培养的原则,经学院讨论并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系意见,决定不再进行补充录取,即按14人单独成班,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2014年3月,根据国际班发展情况,学院又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9名同学补充到国际班的决定,随学校大类分流时间表进行。

(三)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4月,在学校教务处布置推动下,学院开始修订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前后经过22次修改调整,最后定稿。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的教育思路,突出内涵式持续进步,强调经、管、文、理等学科间相互渗透,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坚持了倡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国际化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等原则,并建设国际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的窗口;进一步开放办学,突出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提高双语(全英文)课程比重;鼓励突破院系壁垒,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根据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经和学校统计学院协商,并召开了包括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娄成武教授在内的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讨论意见和教务处修改意见,最终拟定了学院2014版行政管理(国际班)、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2,(10).

[5]邱成岭,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

[6]邱梦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例[J].教学研究,2012,(2).

[7]曹凌,杨玉麟,林强.社会需求导向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8).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围绕申硕,搬迁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为创建和谐校园,为我系各专业的协调,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申硕,搬迁新校区,迎评整改为契机,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著作水平为突破口,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稳步,扎实,全面地推进我系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辱观.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同心同德,创一流工作,争优秀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 借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整改阶段的东风,进一步强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重点坚持教学督导检查和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继续举行观摩教学,教学竞赛或教学培训,相互取长补短,使全系教师的授课水平普遍提高;改进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从而准确掌握本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进一步规范任课教师报表,教学日历,教学周历,教师日志,实验课运行记录等教学文件以及毕业论文选题申请表等毕业论文档案材料;着重改进教案书写,实验报告批改,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薄弱环节.

3.更好地发挥教研室职能,完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 强化"教研室主任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研室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基础"的意识.从有利于学科建设出发,适当调整教研室设置,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合理定岗定编,实行用人机制的改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巩固和发展教学基地 开辟市卫生局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的实习基地.对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要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尝试采取"双向流动"的方式提高实习带教和理论授课的水平,即基地教师讲授部分理论课,院部教师参与实习带教;做好基地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培训提高工作;探讨与基地联合开展科研工作.

5.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开展pbl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积极探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逐步更新实验课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继续完成已经立项的教改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年内结题2~4项,并申报教学成果;做好新的教改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 

6.抓住新校区建设和搬迁的机遇,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 建设资料室,增加实验室功能,增加大型设备和常规仪器,并且要通过教学,毕业实习,科研等全面提高设备使用率.

7.继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为中青年教师成才营造宽松环境 按照学院规定,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读研,本年度推荐2名符合条件的教师考研;采取骨干教师进修培训,在职培训以及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实际工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中青年教师,年内选派1~2名骨干教师短期进修,联系1~2项课程培训,选派2~4名教师到基地带教和从事公共卫生体系的实际工作.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强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学习,注重创新型,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新教师的培养继续实行导师制,专业上从难从严要求,杜绝流于形式;生活上热情帮助,为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仪器培训,脱产进修途径,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8.加强教材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 继续鼓励教师参编高质量的教材1~2部;争取申请参编或自编预防专业实验教材.在2门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建设1门院级精品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争取申报1门省级精品课程.

9.做好XX级预本,XX级管本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 重点抓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规范化和质量.对毕业专题实践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毕业专题实践的具体工作任务及经费要下移到教研室,系里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组织答辩;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的补偿机制和优秀论文的评选;将毕业论文质量与教师的报酬挂钩,鼓励教师在提高质量上花力气,下功夫,综述,设计,开题报告,原始记录,论文,参考文献齐备. [nextpage]

(三)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的水平为突破口,推进科技工作.

1.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科研课题为主,力争2011年省级立项1项,市级立项3~4项;计划结题2项,并完成相应的成果鉴定,申报1~2项科技成果奖.在国内科研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以中美合作项目"达斡尔族聚居地农村居民饮酒与农业伤害的相关性研究"为突破口,开展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2.加大科技论文撰写力度 力争年内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争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2~4篇论文. (1)

以下内容与本文公共卫生系2011年工作计划相关,可查阅参考:· · · · · · · · 

查看更多>>

3.加强学术交流 在学院和科技处的支持下,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院讲学,年内至少举办2次学术讲座;年内至少参加2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4.做好市营养学会的日常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通过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参加科普宣传和营养咨询,加强对居民的膳食指导;年内承办2期公共营养师培训班,为社会输送营养专业人才.

(四)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加强师资和学术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研究生人数和比例,优化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争取再引进1名博士,2~3名硕士;进一步发挥兼职教授的作用.形成学术梯队和相对稳定的3~4个研究方向.积极为博士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创造条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2.增加硕士生导师数量 2011年争取新增硕士生导师1~2名,联合培养1~2名硕士研究生.

3.建设1个重点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该学科的学术队伍,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基础条件,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学质量等要做到基本达标.

4.在稳定,提高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增强专业培养的适应性.为申办新专业(专业方向)做好调研准备工作.

(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工作,强化学生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1.抓好学风建设这件头等大事 继续开展树优良学风的"比,学,赶,超"活动和"评学"工作;严格考勤,请假制度,将学习态度与综合测评挂钩;继续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违纪者取消参加综合测评的资格,并实行班主任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考试作弊.从而在全系真正树立勤奋刻苦,求实上进的良好风气.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生的科研意识,采取"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指导教师的队伍,扩大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和范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把课外科技活动的良好风气发扬下去,坚持下去.

3.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发动群众做好2011年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年底就业率继续保持在80%以上.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利用本系现有专业的互补优势,注重并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职业生涯教育讲座,结合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4.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创建先进班集体 经过申报,创建,立项,考核,评选,表彰等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被动评选变为学生的自觉创建,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达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目标.

5.完善家长联系制度 要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院的要求,交费情况,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

6.继续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在学院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尽力自行解决一部分勤工助学岗位,辅以适当地捐赠,救助方式,保证贫困生完成学业;同时,激励他们自强自立,勤工俭学,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7.以学团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完善学团网页及就业指导网页建设.

8.及时更新,补充学生管理数据库,上报有关数据和信息;认真做好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学院学生工作规范的要求,及时完成其它方面的学生工作. 

(六)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和搬迁后的安置工作 搬迁是2011年中心工作之一,为确保顺利完成搬迁,必须提早准备,周密安排,领导带头,发动全员.2011年3月开始着手实验室的搬迁准备工作,专人负责做好大型设备,玻璃器材的包装,力争把破损降到最低;2011年5月初步确定搬迁后安置方案;2011年6月召开师生搬迁动员会,并根据学院搬迁的总体安排,具体落实搬迁任务;2011年8月底完成搬迁后的安置工作,保证新学期按时上课,保证毕业专题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公共卫生系

XX年年12月31日

  2  

第8篇

经过4月学生会激烈的竞选工作的顺利完成,我院成立了新一届学生会。其中学术部的成员有:分管副主席——李宗伯部长——王灵珊副部长——张若芸、杨阳、齐潘。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本部门的基本任务,更有力地支持学生会的全局工作,更全面地为同学们服务,做好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工作,我们共同为2005-2006届的工作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2005年5月,承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魅力文化节”系列活动。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本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著名老师李晶于5月19日晚19:00在教五-413教室举办一场名为“有礼更精彩”的社交礼仪讲座。此次讲座除了会有主讲人精彩的讲授外,还将设置师生互动环节,请主讲人对参与同学在不同场合中的礼仪方式加以点评,并将颁发纪念品,以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活跃现场的气氛。

二、针对本院04级公共管理类的同学们召开一次对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具体介绍的交流会。

举办目的:04级公共管理类首次依大类招生,大一的同学对其中三个专业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举办此次专业具体介绍的交流会对同学们大三时选择专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本院对公共管理类三个专业的研究方向、就业前景等问题有较深入了解的老师在院办201教室与公共管理类三个班的同学们进行交流。

三、于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寒、暑假时间除外)每月中下旬举办一次“风云”

系列时事讲座。

具体实施方案:向广大同学征集意见,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时事话题,邀请院内外的著名老师,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或教五、教四其它大教室召开讲座。

四、组织填写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表。

五、构建我院学习信息反馈员体系,参加《明镜》刊物反馈会。

根据《武汉大学大学生信息员实施细则》,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营造优良风气,

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学术部配合校教务部,建立我院的学生信息反馈员体系。学院信息员及时将现实中的问题反馈到教务部,学术部应做好本院体系的保障工作。

六、于期末考试之际宣传考风考纪、明确奖惩制度。

七、组织学院同学参加武大学习竞赛等各类知识比赛,并负责管理和服务。

八、组织学院代表队参加武汉大学英语月比赛。

九、于2005年10月中下旬举办一次与优秀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会。

具体实施方案:邀请我院在不同方面很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或有某项艺术特长或在学生工作方面做得很好)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一次访谈会。

访谈会的环节大体上包括:1.邀请到的优秀学生的自我介绍及特长现场表演;

2.在访谈会前对这些优秀学生的家长用电话的形式进行采访,在访谈会上播放电话录音;

3.请这些优秀同学进行经验介绍;

4.观众对这些优秀同学进行现场提问。

举办目的:经过与大多数的同学交流,他们很期待能够与我院很优秀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方面获得一些经验。而且这种大型活动能够丰富大家业余生活,提高大家参与积极性,提高学院知名度。

十、于十二月中旬在教五多功能报告厅召开一次本院同学的知识竞赛。该知识竞赛的涉猎面以综合性知识为主,也包括一些我院的专业知识。

该知识竞赛的环节主要有:1.必答题(范围是综合性知识);

2.英语平台(每两个同学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用英语描述给定的英语单词,但不能说出该单词也不能用肢体语言,另一个同学猜,在限定时间内猜出单词多的组获胜。)

3.抢答题(范围是我院的专业知识)

4.风险题(范围是综合性知识)

第9篇

一、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削弱

从经济理性人的理论假设来看,要想发挥农村基层干部在“难点村”治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从目前来看,农村的激励约束机制由于现实的各种原因呈现出不断削弱之势。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变迁

2006年伊始,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这给我国农村原本的治理生态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随着农业税费的取消,村干部面临的来自于上级税费征收任务的压力以及预期农业税费提留的激励都不复存在,村民和村干部关系紧张的隐患得以消除,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进行农村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难点村”问题凸显。

(二)村落衰败,农村精英不断流失

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城市丰富的工作机会、雄厚的教育资源等因素使得农村人口,特别是其中的精英阶层不断流失,进入城市定居。作为农村的精英阶层,这批人往往有着较强的个人能力,较为现代的思想意识,在村级事务中充当着“积极分子”(贺雪峰,2005)的角色,在村民中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和信任度。随着农村精英阶层的流失,原本“施加”在村干部身上的激励约束机制也随之削弱,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舆论压力减小。2、竞争压力减小。这种压力消失,村干部便会放松在工作方面的努力。

(三)乡镇和村庄合并导致的管理幅度扩大,给“难点村”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管理幅度的扩大,基层干部疲于管理的同时,上级部门对于基层干部的指导和约束也会放松。这使得合并后的乡村地区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无为而治”状态,进而导致许多“难点村”问题逐渐凸显。

(四)基层干部激励政策的扭曲

周黎安(2004,2007)在论述我国地方政府的官员晋升机制时认为,中国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地方官员的晋升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让地方官员为了政治晋升而在经济上互相竞争,形成了政治竞标赛模式。和这种政治竞标赛模式相类似的是,我国乡镇政府在考核基层干部的工作绩效时,往往将考核指标集中于经济发展方面。这导致基层干部在进行村庄管理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只专注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治理和改善。然而,“难点村”的出现多数是由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因素所导致的,这与基层干部的“毕其功于经济发展”的治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得“难点村”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完善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治理“难点村”

在我国,农村治理一直是困扰基层干部的难题之一。而作为其中的典型,“难点村”的治理难度显得更为艰巨。面对目前不断弱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村基层干部对于“难点村”的治理动力和积极性将会不断消减,而这对于有效解决“难点村”问题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重新焕发村干部的治理激情和动力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难点村”治理绩效基金,完善村干部工资结构

根据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2006)的调查,2005年全国各地区村干部的工资水平根据地区发达程度从3000元到1万多元不等。低薄的工资收入使得大部分村干部不得不开辟“副业”,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庄治理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可以在有条件的“难点村”地区尝试建立治理绩效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奖励那些在“难点村”治理方面有贡献的村干部,作为他们的绩效工资,从而打破原先僵化的固定工资制度。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考虑上级政府部门拨款、村级集体财产以及村民筹资这三个方面。这样的资金安排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对于“难点村”治理的积极性:作为上级政府部门,为保证绩效工资的合理有效发放,势必会建立健全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村级事务的关注和指导力度;而作为出资方之一,由于普通村民在村干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有发言权,因此他们的评价将会对村干部的治理行为选择产生较大影响,这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存在的“唯上不唯下”的弊病,充分调动基层民众在“难点村”治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是通过这样的运行机制,使得上级政府和基层民众对于村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得以有效的建立。

(二)改革基层干部考核指标,实现基层干部激励政策的合理化

针对目前“难点村”问题的现状,我们要逐步完善基层政府对于村庄干部的考核指标,合理弱化经济指标的比重,相应扩大社会、文化等指标的分量,从而正确引导基层干部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干部激励政策,着手村干部的职业前景规划。美国学者Fama(1980)认为,只要存在一个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公司的经理为了确立自己在市场上的声誉就会有充分的激励努力工作。这成为后来职业前景理论(Holmstrom,1999)的雏形。这一观点给我国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启示在于,要想充分调动村干部在“难点村”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就必须为他们设计一个有效的前景规划。在为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资激励的同时,还必须给予他们一定晋升发展空间,努力推进村干部的职业化改革。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推行的优秀村干部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政策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三)完善农村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参与“难点村”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