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文献管理

时间:2023-07-23 09:24:46

导语:在档案文献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文献管理

第1篇

1.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档案管理诸多原理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含义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将所有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科学地汇聚成一个整体,通过对整体工作内容的划分和整合来实现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有效规划,充分地发挥档案管理过程中每一个工作环节的作用,清除掉档案管理工作中重复和不必要的内容,从而有效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

2.整合分原理和反馈原理

整合分原理和反馈原理是档案管理原则中重要的两项内容。其中整合分原理是指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在系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档案管理整体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序规范地工作划分,安排档案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内容的负责人,针对他们不同的职责义务分派不同的资源和权利,制定不同的任务目标,根据这些分项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档案管理工作整体任务目标的达成;而档案管理中的反馈原理则是指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对档案管理共同完成目标以及完成的过程进行综合的工作反馈,通过反馈的信息来显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缺点,来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上和效率上的进步。

二、现代化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措施

1.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与计算机科技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相关科学技术以及先进设备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达到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科技设备和技术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和目标。对此,档案管理单位和部门应该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矫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以及档案管理工作严肃性的认识,使其能够以对档案管理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基础,以熟练掌握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为介质,以档案管理单位和部门分派的任务目标为目标,使用各种档案管理技术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对自身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贡献自身的力量。

2.加强对纸质资料的保护

现代化档案管理的主要主体包含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来说保存的难度更大,但保存的价值也更高,更具有历史意义。因此,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对纸质资料的保护,首先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做好纸质资料的数字化录入工作,对纸质资料记载的档案信息实现与电子内容一样的共同保护和管理;其次,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建立纸质资料的管理条例和保护原则,对纸质资料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效益性和价值性作出相关的约束和责任,对纸质资料管理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做好相应的监控与保护工作,保证纸质资料的任何管理内容都能够有清晰的记录;最后,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加强纸质资料的保护工作,对能够影响到纸质资料存放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证纸质资料存放的安全性。

3.加强电子档案资料的保护

对电子档案资料的保护工作首先应该做好电子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对电子档案的诸多内容进行规划整理,清晰明确的做好电子档案的归档记录;其次应该为电子档案的保存磁盘和光盘做好保护工作,保证其清洁性和实用性,对磁盘和光盘的存放位置应该保证磁盘和光盘各自存放空间的洁净,保证其不会在存取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摩擦和划痕损伤。同时对存放在计算机网络空间上的电子档案资料应该设置好相应的控制密码,拥有更加先进设备的档案管理单位可以采用指纹识别或者眼膜识别的方式来做好电子档案资料的保护工作;最后,档案管理单位应该定期对磁盘和光盘内的电子档案内容进行检查和对照,在保证磁盘光盘储存安全的同时对电子档案的内容进行检查,保证电子档案资料不会在保存的过程中出现质量上的问题。

三、结语

第2篇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量大、内容繁多、手续复杂。对医疗保险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是优化医疗保险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强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首先是深化国家社会保险改革的需要。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覆盖范围最广、涉及的人员类别最多的险种,它不仅涵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在职职工,同时还包含离退休人员与灵活就业人员。对城镇在职职工而言,医疗保险需要履行保障责任;对离退休人员而言,医疗保险还要履行社会化服务和管理职能。若缺少完整的档案管理,不仅阻碍医保部门的工作,甚至影响社会保险改革的推进。其次可以充分发挥医保档案的实用价值。建立规范化的医疗保险档案,可以为医保数据统计和医保基金管理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建立科学、高效的医保管理机制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此外,规范化的医疗保险档案,准确记录了参保单位和个人的参保情况、费用记录等信息,在方便参保人员查阅的同时,普及医保知识、了解医保信息、维护自身权益。

二、县域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医保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医疗保险档案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从门类上来说,包括文书文件类、业务财务类、设备声像类等,每个门类中包含多种资料,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不统一,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规范化标准。同时,医疗保险档案因涉及“医、保、患、药”四个方面,涉及面广,各县域医疗保险档案归属的管理科室不尽相同,同一人的保险档案保存于不同机构,同一类档案分属于不同部门。

(二)医保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

由于医疗保险服务人员对医保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而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本身较枯燥,很容易致使工作人员产生厌倦的情绪,无法调动工作积极性,造成医疗保险档案在最初的收集环节不顺畅,档案信息不完整。特别是在县域范围内,部分医疗经办机构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对医保档案的保管不善,收集不齐全,归档不及时,应归档的档案分散在各科室和个人手中,造成参保单位档案信息不完整。医疗保险原始档案涉及面广,信息分散,收集起来耗时长,时效性不突出,同时对档案信息的准确性把握较困难,无法为建立科学、高效的医保管理机制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实效性小。

三、规范县域医保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制度建设

根据我国《档案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规,在省级层面制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办法,统一医保档案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在市、县域范围内,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统一医保档案管理科室,并将医保档案管理纳入科室综合考核范畴,规范档案管理人员职责,从制度上健全医保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让医疗保险相关人员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针对不同门类档案,从其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到存档,制定标准化管理流程,做到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二)完善档案收集

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广泛收集各类档案资料,使各类档案系统完整,这是提高医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和前提。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的收集,首先要在“医、保、患、药”四个方面达成共识,从思想层面重视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医保管理当局,应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渠道,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医保工作全员认识,统一档案管理思想,增强医保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积极性,加大对医疗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加强医疗保险档案收集工作的实效性。由于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分散,涉及面广,具有隐蔽性,有时很难判断信息的准确程度。在医疗保险档案收集的过程中,要及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原来的信息进行判断、调整,以期达到最佳实效。

(三)加强队伍建设

第3篇

关键词:医院 档案管理 现存问题 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000-00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是档案,医院档案是用来记录医院的发展历程的,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对于档案管理中尤其重要的是患者的病例,病例中记载的是患者就医的整个过程和阶段,从病人的基本信息到最终的治疗结果都是记录的重点内容,这是医院的档案中最应该受到重视的[1]。对于档案的创新探究,是为了患者提供更好地就医条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为医院的医生提供准确可靠地依据,以便医生快速做出诊断,以免耽误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增加内在优势。为了强化医院的服务水平,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需要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首先分析出医院档案的存在问题及现状,根据现状总结出问题的导致因素,最后提出针对医院档案管理的改革和对策。

1医院档案管理的现存问题

1.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医院档案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因此对于档案管理的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认为它不重要,这就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2]。此外,目前很多医院都有档案的管理人员,但是部分医院却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再加上医院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医院缺乏专业的设施建设,使得一些档案的后期管理受到影响,失去档案的存在价值。

1.2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够高

很多医院的档案工作人员并不够专业,缺少专业管理人员,这是很多医疗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人才匮乏问题。一方面,医院的档案管理是由非档案专业的人来进行担任的,这里的从业人员,很多都是从别的专业转过来,或者从一些不知名的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并没有非常专业的管理知识面。缺乏工作责任意识,也没有及时的更新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医院由于对档案管理不是很重视,所以在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方面做得也比较少,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跟不上时展的节奏,从而引起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够高。

1.3 医院的档案在分类比较混乱

大多数医院档案的管理是凭借着经验来掌管,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这就造成档案的分类缺乏科学性,界定不明确[3]。档案的分类范围界定不清楚,使许多重要内容或者应该记录下来的内容缺失。造成档案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下降。使档案管理混乱分散,使档案的利用价值下降。

1.4档案管理逐渐呈现信息网络化管理的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跟不上信息的发展,没有合理统一的发展计划,缺乏动态性管理,缺乏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对档案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造成滞后。从而无法实现医院的档案的信息共享。

2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

2.1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档案的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管理的考核制度,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加,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同时医疗服务机构中也增加专门的管理人员,建设专业的设施建设,有效地规划,促进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4]。加大管理规范意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各部门要正确有力的贯彻落实关于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医院等卫生服务机构的广大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管理档案的重要性。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整个社会。

2.2有效而广泛的开展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

通过有效地培训工作,要增加管理专业人员的队伍,加强医院等卫生服务机构专业的高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能胜任所在的岗位,很好地承担岗位上的工作。这需要我们积极丰富培训的形式,扩充培训的内容,同时注意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帮助他们树立自学的意识,切实形成自学的习惯,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促进各政策的落实,促进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并有章可循。

2.3 创新档案管理的模式

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借鉴,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创建一种新的档案管理模式,为真正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来说,新的档案管理模式需要工作人员重视病例等的整理和交接,划分档案的界限要明显,使每个档案都有其应有的价值。严格分类存档,使档案管理完善化。这不仅会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还会提高医生治疗患者的效率。

2.4加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化管理规划

建立合理统一的发展计划,加强动态性管理,招聘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对档案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资源进行高效利用。要各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医院的的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医院的档案的信息共享[5]。培训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促进医疗的全面发展。

3讨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此时若是把握好机遇就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创新管理,档案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都要及时更新,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程度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也涉及到工作人员是否有责任感。对于档案的创新探究,是为了患者提供更好地就医条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为医院的医生提供准确可靠地依据,以便医生快速做出诊断,以免耽误患者的病情[6]。同时也会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增加内在优势。所以强化医院的服务水平,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就成为一项很必要的工作。

4结语

对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找出其根源,并适当的进行创新改革,把握住机遇,不断地加强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加强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不仅会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还会提高医生治疗患者的效率。医院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是档案电子化。最终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健康质量,这才是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陶弘,李善,刘转平.浅谈档案管理对医院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J].管理观察,2015(32):186-187+190.

[2] 李娜.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6(07):122.

[3] 方敏.刍议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J].中国外资,2013(13):225.

[4] 陈囡囡.浅谈医院基建档案的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44-46.

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书管理;创新

文书管理工作是单位各类档案资源的分类整合,是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很好的记录着各单位的各项工作的具体事项,可以反映出企业单位的规划发展和对历史资源的合集。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派的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要求。文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存的文书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甚至许多企业对文书管理的工作不加以重视,这些种种不足之处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及时对文书管理工作的创新,使其提供的档案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和完整,足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和当今形式的需要。

一、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及意义

企业文书管理工作分为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两大部分。文书处理是进行档案管理的基础,另外,档案管理是文书处理的延伸及其发展。档案是由许许多多的文件所组成的,文件的完美处理能对档案工作进行良好的支持。对管理者来说,正确理解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如有发现文书处理部分的不足,可以及时调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更加多且杂的文件处理,需要管理的档案工作日益增多。在信息社会中,档案作为重要的资源,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另外,现在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声音、图像和计算机应用等都可以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为档案管理提供新的形式[1]。

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及分析

(1)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滞后表现:紧跟时展的步伐,企业的各项制度都在慢慢创新,但在管理制度方面,尤其是对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不能及时的得到改进。比如说企业中许多部门和企业已经整改重编,在新的制度下进行新的工作,而档案的管理工作仍然止步不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而且文书档案的管理注重于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忽视了其工作上与其他部门工作的连贯性,明显滞后于当前发展的脚步。

(2)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检索效率不高:文书档案检索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式,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后基本处于放置状态,只有当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进行相应的查询。以目前的企业查询来看,档案的检索方式大部分属于手工检索。首先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码,当需要寻找指定的档案时可以很快的进行查找。但随着档案的数量不断的增加,检索的效率会越来越慢。计算机检索是一种良好的检索方式,但这种检索的方式需要对档案的内容在计算机中输入,并进行特定的编码,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需要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拥有相应的技术的支持。

(3)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由于目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所以在各个企业单位缺少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许多在管理工作中的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档案的归类整理、编码放置都不够熟练,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相应的降低。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更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熟练各种计算机的应用。只有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相对提高的情况下,才能把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三、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措施

(1)管理理念的创新:文书档案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拥有创新意识是一切工作拥有鲜活生命力的前提。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新思想,紧跟时代的潮流,总结以往的经验与不足,时刻报以学习的状态,学习新的管理模式运用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去,以不断学习的姿态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新的创新[2]。同时文书档案管理在创新的同时,应该遵守以大局出发的原则,坚持以单位企业的利益为中心。而且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创新,还必须有宣传意识,档案管理的工作并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合理的对档案管理进行适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档案管理的工作。

(2)管理形式的创新: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可以是对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所谓数字化的管理就是将所有档案都输入至计算机中,使纸质稿在计算机中备份,这样更方便进行查询工作。因此,在输入过程中应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将纸质稿转化为电子稿,这样可以省去人工的输入麻烦[3]。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只需要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进行该档案的调用,这样既不会在拆开与封口的过程中造成档案的损坏,还能省时省力。

(3)协调各部门工作及完善文书与档案工作的衔接:文书档案的许多利用价值都来自于各部门,因此积极主动的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各部门工作的内容和进展。还需要在日常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及时与各部门进行联系。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合作,保证文书档案管理的收集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各单位企业应该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足够的重视,在对文书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和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运用新型的计算机应用,紧跟时代的发展,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达到更好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玲.文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J].山西档案,2009,51

第5篇

关键词:发展中高校 档案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76-02

近十年来,发展中高校队伍迅速壮大,发展中高校这几年优先发展的是师资力量、学生数量、教学设备、基础建设等方面,而档案工作的发展则落后于其他方面。从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从硬件设备和资金投入都制约着发展中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随之出现的档案管理上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发展中高校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意识淡薄。发展中高校从教师队伍到行政人员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和档案的重要性、意义缺乏认识,没有认识到档案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近几年来,发展中本科院校为提高竞争力,将发展重点都放在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之上,而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则严重滞后于其它各项工作。在这种发展影响下,再加上档案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指导,各级领导、院系、处室和管理部门往往都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用方便将一些重要的文件的和材料自行保管,不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导致档案材料采集困难、不齐全、不完整。

2.档案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发展中高校虽然也有专门的档案机构,也制定了各种档案规章制度,但整体来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贯彻力度不够。发展中高校档案制度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等国家对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校本特色的相关档案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一些档案管理制度,但执行起来不严格,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有效的制约手段,档案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导致档案工作职责不明确、材料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管理混乱,最终难以发挥档案服务作用。

3.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不到位。大多数发展中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真正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员十分缺乏甚至于没有,大多数兼职档案管理员没有经过正规档案管理教育与培训,业务素质偏低,专业性不强,工作意识落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对档案工作只停留在常规管理上,对档案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而进行改革缺乏思考,严重影响到档案的利用和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结构亟待调整。

4.档案立卷质量差。发展中高校在档案的立卷上质量差,使档案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在档案原始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有的部门兼职档案员鉴别能力差、缺少经验,造成一些档案材料的原件缺失,在今后的档案利用中出现不完整性、不连续性,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失去了意义。

5.硬件设备条件差。发展中高校的档案管理经费投入较少,使得一些硬件设备达不到要求,在档案工作中处处捉襟见肘,使得档案工作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例如档案库房的规划不到位、保存档案的环境条件不达标、档案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空调、复印机、照相机、电脑、扫描仪等必备硬件短缺等等。

6.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步伐缓慢。随着近几年的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迅速成为了高校档案发展的新趋势,而发展中高校的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却显得有心无力遥不可及。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数据库建设难度大。目前发展中高校甚至于好多老牌高校只是简单的档案数子化,并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化档案馆。第二,档案利用共享目的难以实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数字化档案馆建成后数据库只在本校局域网使用,不敢共享给外界,影响了数子化档案的利用率。第三,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所需的资金不到位,阻碍着数字化档案馆的发展进程。数子化档案馆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发展中高校的主要资金流向还不能兼顾到档案部门。

二、发展中高校档案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加强档案管理意识,扩大宣传。学校领导要重视档案的建设,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及时研究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置,各管理部门实行领导负责责任制。增强全校师生档案意识,增强兼职档案员的档案责任意识,建立档案分室,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本部门档案材料,按期向学校档案科移交档案,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并在年终实行考核机制和绩效挂钩。学校档案部门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深入宣传《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法规及档案基本知识,让档案贴近教职工,提高大家的档案法制观念,使大家逐步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理解、支持、参与档案工作。

第6篇

论文摘要: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人事档案内容失真、材料不全、管理政出多门、档案利用范围狭窄等一系列问题,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就必须采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等措施。

一、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事档案内容失真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的生命,而现有的档案材料中内容的真实性却不高。有的档案中材料内容前后不符,如时间方面,出生年月公历、农历填写随意,且没有说明;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入团时间也是大致一个年月,每次填写时也往往不一致。姓名改变后不写曾用名,也不加以说明,这给材料的归档造成麻烦,尤其是一些比较常用的名字,如:建平,建红等,更是容易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档案中的考核鉴定材料大多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成绩,没有差错。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干部职工在填写材料时没有实事求是,只看重自身的利益,怎么有利于自己就怎么写而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则随意性较大。人事档案部门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任其一错再错,致使人事档案不能如实反映本人的真实情况,给档案的利用带来困难。

(二)人事档案材料不全一些本该有的履历表、年度考核表没有,一些本该有的学历、职称、工资材料也不全。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干部职工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像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等类似的表格已填过不少了,自己近年来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填也罢。有的人在填写表格时能省则省,履历表中学习简历从高中或大学开始填,家庭成员及社会主要关系都没有。还有一些如学历、培训、职称等材料,一旦落在个人手中,他们就紧紧地放在自己身边,认为这样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二是分管人事的部门没有将材料及时收集归档。一些单位分管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并非专职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于是有时只是将档案材料仅仅作为要保存的资料加以收集堆放,没有及时归档,导致个人档案中材料内容不全,更严重的是当有同志调离时也没将归档的材料放入其个人档案中。

(三)人事档案管理政出多门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袭旧体制,但又有突破旧体制的趋势。人事档案总体上是单位、部门管理,分别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中心、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有人事管理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事档案的多头管理是传统“档随人走”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反映,它既是束缚人才流动的障碍之一,又是影响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逐步推行,在大中专毕业生学籍档案的管理上,个别部门拘泥于传统管理模式和自身利益的诱因,档案管理权限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

(四)人事档案利用范围狭窄人事档案的利用是所有人事档案工作的目的。从我国人事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人事档案强调保密性,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小,利用频率低。按照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主要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最多的主要是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范畴。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社会化中介组织等成为吸纳人才资源的重要渠道,而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大中专毕业生要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流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社会化中介组织等,而市场化配置人才资源又加快了人才流动的频率。显然,传统人事档案的利用制度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人事档案的利用应当延伸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化中介组织甚至外资企业,人事档案的利用频率应当适应人才流动的频率,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作为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责任感,把人事档案工作看作一项政治工作,在平常的管理中体现它的严肃性,能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在繁杂琐碎、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差错。有了责任心,才能不厌其烦地去收集材料,才能认真鉴别材料的真伪,才能按照要求将材料及时归档、整理成册,才能将人事档案材料当作一种资源。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材料的鉴别、分类,更是要了如指掌。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人事资源。

(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员是基础,制度是保障。人事档案的性质决定了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办事,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是非常必要的。遵循《收集制度》,建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明确收集的范围和要求,让制度使人事档案内容充实,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遵循《鉴别归档制度》,明确鉴别的内容和归档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有效的鉴别,及时存真去假、查漏补缺;遵循《保管保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保障人事档案的安全,延长使用的寿命;遵循《查阅制度》,明确人事档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重质量,抓管理,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以制度来维护管理,以管理来保证质量,切切实实做好管理工作,让人事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四)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要改革现行“人档合一”的单位、部门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按照“人档分离”和集中统一的改革思路,将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以及政府其它部门所属的相应机构承担的人事档案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权重新上收归政府所有,成立政府所属的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除公务员身份的人事档案仍由党委组织部门管理外,企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改制破产的企事业单位置换身份后的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非公有制单位的人员以及其他社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统一由政府所属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应设立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在建立档案管理相应设施和提供服务的经费来源方面,从初始设置的“以档养档、适当收费”逐步过渡到由公共财政全额提供经费,从而以机构的独立性、职能的专业性、服务的无偿性为基础,逐步建立为社会公信力强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陈小薇.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初探[J].就业与保障,2006(2).

[2]吕春影.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蹼阳职业技学学报,2004(11).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化远程特点电子媒介

一、现代化远程教育档案的特点

远程教育的学籍档案由于教学、教务管理形式上的特殊性,因而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远程教育采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和管理,学生与老师见面少,学籍管理分层次、分级别进行,管理涉及各层级之间的关系,管理难度较大。而且远程教育学生是成年人,来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实行完全学分制,8年内学分有效,时间跨度大,教学计划变动大,学分替换情况多,毕业审核内容庞杂。这些决定了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2.形式不统一、利用率低远程教育办学点由中央向省、市、县辐射,教学点多,学籍档案归档标准、形式不一,现在大多为电子档案,但也存在纸质化档案,或无档案现象,有的即使有档案,但有些点开办远程教育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注重学生学籍档案的建设和利用,档案利用率低,形同虚设。3.动态性远程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学生的成绩和操行评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教学点必须通过一级一级向上报送学籍管理信息,成绩异动、补考、缺考、重修、重考多,再加上课程滚动开设,可变性大,使得远程教育档案管理随时处于动态的变化中。4.周期性学籍档案伴随学生从入学到在校学习再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要持续3~8年的时间,因而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二、现代化远程教育档案管理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也面临全新的挑战。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一样经过高层次的培养教育后,将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但我国现代化远程教育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档案管理观念落后:远程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档案意识淡薄,对学员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责任心不强,给学员填写归档材料时不积极主动,材料不完整、不规范等,给学员就业或晋升埋下了隐患。其次,档案管理内容不完善:1,在现代远程教育下,大多数学校建立的学员档案仍只包括报名表、审核表、入学通知、注册表、花名册、成绩册、学籍卡、学员证、准考证等证件和文字资料,没有形成电子档案。2,能够反映学员综合素质的各种材料也还未进入归档的范围,比如,学员在校期间,许多评先评优材料应该进入学员档案的没有进入学员档案。又如,因为就业压力较大,某些部门为了学员能顺利就业,一些处分文件就没有进入学员档案。由此,档案材料无法具体地反映学员综合素质。3,有些学员在填写档案材料时不认真、不仔细,有的字迹潦草且模糊不清、有的不按要求书写,使用圆珠笔,有的项目填写不全、不准确,有的基于连名字都写错或写别名等。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做法,造成了档案材料质量不高、不规范。再者,档案管理模式陈旧:随着远程教育招生人数的扩大,学员档案也随之不断递增,加上存放时间短、流动快、分配去向广、投寄单位多等特点,层层叠叠的档案管理全都是靠管理人员手工操作完成,致使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不能为用人单位及时有效地提供所需信息。最后,档案管理队伍薄弱:高校档案管理队伍作为高校学员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加强,高等远程教育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

出。据调查,由于人力、物力所限,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还不能尽如人意,教管人员紧缺,信息技术掌握的还不适应试点工作的要求:有的学校由教师和辅导员兼任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工作头绪多,忙于应付,没有时间也无力探讨研究学籍电子档案工作,有时甚至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

三、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契机——充分利用电子媒介的技术平台

电子文件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数码序列。由于计算机

应用的迅速普及,电子文件的生成量已经非常可观。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档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课件、辅导网页、学生基本情况档案、课程注册信息、考试成绩、毕业生基本情况等等。从文件格式来看,有文本格式文件、数据库格式文件、图形格式文件等等。这诸多的电子文件,必将给现代远程教育和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因此,首先,我们要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把这项工作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抓。当前,电子文件的不断产生已经成为文件管理的主要问题。其次,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电子文件,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电子文件管理法制体系。健全规章制度是电子文件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电子文件管理不善,同没有一个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规章制度有着重要关系。因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教学教务管理部门及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联合制定电子文件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在电子档案管理中应负的职责,做到有章可循,使电子文件的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再次,从电子文件的形成,运行到归档管理,应当由教学教务主管部门或负责人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指导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职权。在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保管过程中,应及时登记设备环境、相关数据等,以保证电子文件归档的质量;生成电子文件的专用软件必须一同归档,以确保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史淑琴.试论高校远程教育学员学籍档案的管理.科教文汇,2007,(03)

[2]樊润华.对建立高校学生电子档案的思考[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文泽华.高等院校档案网络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甘肃科技,2007,(4).

第8篇

1 献血者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1.1 血液质量安全的保障

血液工作性质和血站工作流程环环相扣的特点决定了血站在血液质量安全方面不容出现任何问题。献血者档案作为血站整个大质量系统中的最起始阶段,是关系血液全面质量管理成败的基础环节。

1.2 献血信息的真实记录

血站是一个对法制性要求较高的单位,随着人们法律知识不断充实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中举证倒置的实施,献血者档案必将成为分辨涉血各方责任的依据之一。献血者档案中各项纪录的原始真实、完备可查作为一个历史的记载与见证具有长期甚至永久性的保存价值。

1.3 兑现献血优惠政策时的依据

根据《献血法》对献血者奖励的有关规定,我市中心血站和市献血办执行“本人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5倍量免费用血,5年后等量用血;直系亲属自献血30日之后等量免费用血。”的优惠政策。用血时以献血证、身份证及献血档案信息为凭据。

2 献血者档案材料归档范围

无偿献血的整个流程包括血源科、采血科、成分科、检验科、供血科5个科室。应归档的献血者档案材料包括:无偿献血健康征询表(包括献血者姓名、地点、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采血记录、检验记录、成分制备记录、出入库记录,用血记录、各环节质控等。

3 安全管理献血者档案的主要方面

3.1 数据信息形成的安全管理

血液数据的正确采集是保障献血者档案安全的前提。血站档案信息具有环环相扣、分散处理、信息共享的特点,这就要求血站工作人员必须首先要在本部门形成的档案资料上签字,以示负责;同时,各部门(环节)间做好交接,下一部门(环节)必须对上一部门(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核对,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字交接。分层把关,相互约束,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

3.2 数据信息录入查询的安全管理

加强对信息录入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使其熟练信息数据的录入。利用条形码读出速度快、准确可靠的特点,用条形码技术进行管理。实行“谁操作、谁录入、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坚持核对制度,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性数据,要由不同的工作人员录入两次,且坚持对姓名、对条码、对原始登记的“三对原则”,并经计算机系统对两次结果自行核对。

由计算机网络系统专职管理人员设定各部门用户终端的使用权限,并实行用户密码管理,各部门用户终端不得越权登录、修改或查询,以确保数据录入和查询的准确、安全。

3.3 档案保存的安全管理

3.3.1 纸质档管管理

把好收集关,抓好整理立卷质量。原则上由档案形成部门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并由立卷人在每卷档案后签字,以便日后的责任追溯。其中,《献血者健康征询表》以400张为一卷,其它资料以月为单位立卷归档,按要求编目、装订后于每年的一定时间内交站综合档案室,签字办理交接。综合档案室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按档案“八防”的要求负责对案卷的管理。

3.3.2 电子档案管理

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定期将各部门用户终端的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管理机上,并进行光盘和硬盘备份。以防计算机病毒侵袭及系统故障时造成大量数据丢失。

3.3.3 档案资料的保密管理

对一些记录有个人隐私的文档或含保密信息的资料要进行特别管理,纸类档案要专职负责,责任到人,计算机文档要进行加密处理。

第9篇

摘 要 随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群以及覆盖人群的不断增加,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日益繁重,原有的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档案管理的要求,需要加强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不断提高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的水平,因此本文针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有效对策。

关键词 养老保险财务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不断完善社会的保障体系,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建成能够体现出社会公平的新型财务档案管理体系。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养老保险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需要及时解决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

随着科技的进步,财务档案管理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电子财务档案信息的数据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纸质化的会计财务档案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财务发展需要,装订时分类的麻烦,更新信息的困难,都给财务档案的管理带来了不便,另外,财务档案管理信息的透明化以及科学化较低,为了谋求巨大的利益,存在着对客观数据的篡改以及随意操作,违反财务档案管理的规定,这给财务档案管理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作为会计凭证、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的会计档案,它是记录和反映档案信息的重要证据,它是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反映,因此会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要始终核查是否财务活动遵守财经纪律,在会计资料中有无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行为。

(二)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管理力量薄弱

财务档案工作管理力量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管理手段的落后,财务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落后,工作环境较差,由于管理资金的限制,在财务档案管理上投入不足,尤其是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尚未建立起来,系统化的管理缺乏,现代化的管理设备还没有投入到使用,这给数量较大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过分地依赖人力以及物力,也给会计凭证以及报表资料的整理带来困难,给会计档案的查阅以及保管带来不便;第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档案管理的制度是规范档案管理的重要保障,目前的管理制度上,还没有比较明确的责任划定,工作职责范围,管理制度在档案的处理方面还没有较为详细的规定,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造成档案管理较为混乱,给档案的查找带来不便;第三,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档案管理的领导机构的健全对于加强档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的制度的严格落实与执行,另一方面是管理机构的有效监督,缺一不可,同时,管理机构在考核机制方面还要继续完善,对于档案管理的若干指标严格把关,严格核查会计凭证以及报表等资料,为以后的核查提供依据,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稳妥的解决,管理机构在协调沟通方面还有着一定的缺陷。

(三) 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直接接触档案的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目前有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只是为了应付财务档案管理的大量工作从其他部门调配过来的,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经验以及知识,不能彻底地档案管理中的问题,造成问题的不断积累,同时,由于档案管理工作量较大,给这些管理人员的培训时间也就一再缩短,给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潜在的问题。

二、养老保险财务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

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从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网络建设两方面进行,第一,财务档案数据库的建立,档案信息化是财务会计顺利进行工作的基础,改变了传统的纸质资料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财务工作者的工作,财务档案数据库要从数据的采集、储存、录入与管理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来,方便财务工作者对档案的查询、搜索、处理以及进一步的挖掘与管理,由于信息化建设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的真实完整,妥善保管档案信息;第二,网络建设,财务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有利于档案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提高档案材料的利用率,财务档案经过网络传输再经过财务人员的处理,就可以进入财务档案数据库,档案的处理时间将会缩短,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财务档案重复录入的工作量,方便会计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等资料之间信息的传阅。

(二) 完善财务档案工作的管理

财务档案工作的管理可以从信息化管理、完善制度以及加强领导等方面做起,第一,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采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实现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增加硬件设施,投入计算机、打印机以及扫描仪等设备,建立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室,引入档案管理软件,解放人力资源,妥善解决会计凭证以及报表资料的快速装订以及保管工作,最大限度地完善档案的管理工作;第二,健全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档案管理能够按章办事,有所依据,严格管理,明确档案管理的工作责任与职责范围,另外还要积极探索档案管理的有效制度,使档案工作能够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使得会计档案资料的录入、保管、借阅以及销毁有据可依,保证会计凭证以及资料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第三,增强管理机构的建设,财务管理机构的建设有赖于管理的考核,通过考核加强管理的积极性、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另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财务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组织座谈与工作交流会,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处理,定期检查档案管理,开展评选先进、考核奖励等活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 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需要从职业道德与技能两方面同时入手,要教育工作人员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待每一位参保人,强化财务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念,坚持据实立档的作风,另外还要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利用讲座培训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实践性操作水平,丰富理论知识,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打造高素质团队,聘请专业教授进行实地指导,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