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理财规划与实务

时间:2023-07-23 09:24:48

导语:在理财规划与实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理财规划与实务

第1篇

公私理财有差异

公司理财与私人理财是有本质区别的。作为公司,它的财务目标是公司价值与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它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设置,必须为公司的目标服务。比如,为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公司必须降低一切可能降低的成本,有的公司甚至不惜批量裁员。又比如,在公司财务中,固定资产就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企业经济实力的象征。

而私人理财则不同,它的财务目标是“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快乐”。比如,为了加快家庭或个人的资本积累,家庭或个人可以节衣缩食,然而却不能为了减少开支而抛妻弃子、实施“裁员”。又比如,私人理财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向前看”,是合理布局和分流家庭或个人的流动资产和收入。至于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固定资产,如果不打算变卖,那么它只是理财需求分析中的一个参考,而无需评估它的原值、净值和折旧率。说白了,私人理财首先关注的是消费,研究怎么花钱、花多少钱来满足家庭或个人的即期消费需求,使生活舒坦滋润一些。与此同时,为了维持这种生活的平衡与和谐,应该考虑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和适量的资本投入,来规避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以增强家庭或个人抗风险的能力,确保个人或家庭在任何一个时点、任何一种风险面前,都能闲庭信步。在这两者基础上,人们才可能考虑私人资本的获利和效益最大化,用一部分私人资本去逐利,使未来的家庭或个人经济更加活跃、富足、充满活力。

私人理财不同于公司理财,倘若我们硬要拿公司理财的模式往私人理财上生搬硬套,其结果是两种:一是不少人参加了理财师培训课程,也拿到了理财师资格证书,但就是不知道怎样制定理财规划,或制定的理财规划不具操作性,甚至还误导了客户,另一种是理财师为客户制定了理财规划,但客户看了头晕脑胀,不知所云。

国外模式不能套

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国民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建立起步早,且大都采取了高税收高福利的政策,他们在失业、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也能通过社会福利保障体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起步晚,保障程度低,死角多。与此同时,社会征信体系也才刚刚起步。如果我们将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那么,要么国家或企业吃亏,要么老百姓吃亏。

比如,基金定投在发达国家是普通国民进行获利投资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渠道之一。这是因为,在资本市场规范运作的条件下,老百姓可以通过这种投资方式来分享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的运行与国民经济的运行呈分离状态,是一个投资功能缺位、投机色彩浓厚的融资市场,因此并不具备积累财富的功能。又比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国民储蓄很少,且超前消费、信贷消费流行,不少人还成了“卡奴”。这是因为,在这些国家的国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着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构筑了一道经济生活的“防火墙”。与此同时,完善的社会征信体制,也使银行家们敢于放贷让国民超前消费、信贷消费。而这些,我们似乎还先天不足。近年来,抢滩中国市场的一些外资银行,以房贷、车贷等在内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作为市场的主打。零门槛、低门槛的信贷方式虽然使这些业务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同时,不良资产的攀升也在突飞猛进,最终使房贷、车贷这个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可见,理财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理财产品和市场,又必然导致理财规划的差异,理财师培训体系不能照搬国外模式。

理财实务最重要

理财师的全部活动都是以消费和投资市场为依托的,而这些消费和投资市场及其工具,都具有自身鲜活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作为理财师,应对这样一些市场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了然于胸: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权证等在内的资本市场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债券型基金等在内的债券市场;包括银行存贷款、货币市场基金、央行票据等在内的货币市场;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市场;包括实物黄金、纸黄金等在内的黄金市场;包括储蓄型保险、健康型保险、投资型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财产保险等在内的保险市场;包括邮票、金银纪念币、普通纪念币、人民币连体钞、字画、古玩等在内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包括商铺、写字楼、住房等在内的房地产市场;包括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等在内的信托市场等,并能比较筛选,熟练运用。

然而,从目前一些理财师培训课程设置看,基本上都是将大学经济类教科书中的内容移植过来,既缺少针对性和实践性,又不可能让学员短期内消化。因此,不少人课程学了,证书有了,却连保险条款都读不懂,这又怎么为客户制定理财规划呢?

在业务素养上,理财师既应掌握基本的经济运行理论,又应掌握各类市场和各类工具,还应掌握理财规划实务。很显然,这需要学习和实务训练。而目前,培训课时都明显偏少。有的机构干脆用3~5天时间就让一批又一批理财师“新鲜出炉”了。从长远看,这是要砸理财师这块牌子的。

课程设置应科学

从战略发展方向看,打造理财师,还是应坚持“既好看、又好吃”的原则。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一是要对口,要有的放矢,要符合私人理财的客观要求;二是要实用,要让学员通过课程的培训,能为客户提供科学、全面、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财规划。只有这样,这个行业和靠这个行业发展而获利的培训机构才有活力和生命力。

中国理财师的打造,还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从实践的情况看,在课程的设置上,应涵盖4个部分。

基础经济理论 主要是宏观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对各类市场的影响,让学员能够高屋建瓴、洞察各类市场的发展走向。

消费、投资市场和工具 主要是各类消费市场、投资市场及其工具的特点、运行规律,比较筛选和实务运用。这其中还应包括税务筹划,合理融资等。

第2篇

在此,笔者想分享三个观点:一是保险是个人理财规划的基础配置,不涉及保险工具的理财组合绝对不是一个正确的综合理财设计;二是从现财的发展实践来看,保险从业者是理财规划(或者说是理财经理)的积极推动者;三是我国已经具备了保险持续快速发展的稳健基础,宏观环境为这份美丽的职业更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保险是构建个人理财规划的基础配置

首先,从实务角度而言,理财规划就是对人的一生的现金流量和风险的管理。说到底,还是对人的一生的财务风险的管理,因为通过消费和投资对现金流量进行调控,还是要规避人的一生的居住、子女教育以及养老等可能产生的风险。而保险,作为管理风险的基本产品,在理财规划中的作用可想而知。从理财规划的定义或者说是基本作用,可以看出保险在理财规划中的重要性。

其次,根据家庭理财金字塔的原理,理财规划应先搭建一个稳健的基座,再逐步增加高收益产品。金字塔的底部是面积最大,也是最稳健的一层,是构建理财规划的基石。通常来说,这一层的配置标的是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包括储蓄、保险、国债等。保险之所以位于基础层级中,是因为它具有管理家庭财务风险的基础功能。但这种功能却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人类先天就存在“短视”与“自大”的基因。千万注意,如果没有保险,就等于缺少坚实的底座,家庭的财富金字塔就很容易倒塌。理财金字塔模型也说明了保险对任何收入阶层的人都不可或缺。

再次,从收入分配的4321经验法则来看,人的可支配收入的10%需要进行保险支出。这是目前国际保险业界的公认标准。

最后,从理财规划的角度看,人生的5张保单是必需的,他们分别是买给父母、配偶、子女、房子,以及自己。用自己一定的财务资源,去规避亲人和财产的风险,是每个成熟家庭必须考虑的。

保险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理财规划的启蒙

理财规划思想早在欧洲的私人银行就有所体现,但一般认为现财规划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国将要走的道路,而且现在已初露端倪。

1929―1933年美国股票的暴跌引发了经济大萧条,使人们普遍丧失对银行和券商的信任,经济危机又使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加深,由于保险的稳定器功能及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其地位空前提升,部分保险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业务,开始对客户进行一些简单的个人生活规划和综合资产配置咨询,这部分保险人就是今天美国理财规划师的前身。之后,因为理财规划成为推销各种金融产品的外衣,理财规划师也曾遭遇低潮。1969年12月,为推动理财规划行业的健康发展,包括保险人在内的13位金融专业人士,提出了“关注客户目标比关注单一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服务理念,开始推广“理财规划”的概念和方法。随后,即1970年,首家金融理财专业协会IAFP宣告成立。自此,理财规划作为一门独立职业在美国迅速发展,1990年以后开始全球化。

可见,保险业是激发真正的理财规划的最肥沃的土壤,期待每一位保险从业者,开始运用理财的思维来推广保单,当然,一定是适合客户的保单。否则,我们还难以称为一个理财顾问。

把握保险理财的黄金发展期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保险密度为1766.49元/人(折合271.77美元/人),同比增长19.44%;保险深度为3.59%,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而同期,全球市场保险密度为662美元,其中,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保险密度约4000美元/人,我国与其相比相差10多倍。全球保险深度为6.2%,其中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平均保险深度在10%左右,我国与其差距非常明显。

据国内某商业银行对中国1000个家庭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家庭财富健康参考指数为58.12,表明目前中国家庭财富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家庭金融资产分布无法与个人生命周期、家庭财务状况和宏观经济变化趋势相匹配,财富结构亟待优化。其中,保险产品的配置被严重忽略,66%的家庭对保险产品的配置比例不足10%。

据最新凯石财富的统计,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稳步上升,而保险增速最猛,私募紧随其后。不同市场相较2015年末有增有减。增加方面,保险由12.4万亿元增加至14万亿元,私募基金由4.2万亿元增至4.6万亿元,信托由16.3万亿元增加至16.6元,保险增加最多,私募紧随其后。私募、信托虽然规模有所上升,但占比却有所下降,私募由6.42%降至6.39%,信托由25.19%降至24.89%。可以看出,保险产品的重要作用已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

第3篇

1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

培养目标为依据设计项目目前市场上对理财人才的需求呈现两极化趋势。高端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扎实雄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好的经济判断与分析能力,能够研发理财产品;而一线的零售岗位以及一般管理与业务岗位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分析个体客户的财务状况及风险偏好,结合客户的理财目标或帮助客户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财目标,为客户制定理财规划,或是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挑选出适合客户实际需求的产品进行销售及后期维护。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一线工作,在对毕业生回访调研过程中及访问相关金融机构的行业专家后,对理财业务岗位群进行了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确立了项目开发的依据,即以银行助理理财规划师、理财经理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理财服务岗位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应用写作、规划能力为基本职业能力,以沟通、分工合作、创新、管理这四种能力为职业拓展能力。同时,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考虑以下的因素:项目内容应包括教学计划中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学习内容;项目要具备完整性,项目内部各个子项目要具备逻辑连贯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认知常理,从浅入深;项目多少、大小要与课时匹配。由此,确定了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整体项目———设计个人的理财方案,编写理财规划书。

2分解整体项目,提炼相关知识点

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由浅入深的,在学生对什么是理财、为什么理财、如何理财等基础知识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在学期初就让学生做整体项目显然是不现实的。鉴于此,将整体项目根据授课内容的递进性、授课计划及项目内在的逻辑性,将整体项目进行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对简单的子任务,能够增强学习的信心,为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整体项目打下比较好的基础。根据理财工作的一般流程和工作内容,结合讲授的知识点和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个人的理财方案,编写理财规划书。整体项目可以分解为“制定储蓄计划”“贷款与你的生活”“制作合理使用信用卡的小贴士”“在投资中生活,在生活中投资”“安居乐业———制定房地产规划”等子项目。学生在完成每个规划项目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点,又培养并锻炼了岗位能力。

3有效组织项目实施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及项目介绍。通过知识铺垫及项目介绍,学生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较好地了解项目的内容、目的以及为完成项目需要做的工作。例如,在完成“房地产规划”这个子项目上,先向学生讲解房地产的概念、类型、相关专业词汇、选择适合房产的原则、购房与租房的抉择等基础知识,然后向学生介绍房地产规划这个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即要求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一套目标房产,向大家介绍这套房产(如从面积,单价、户型、地段、周围配套、容积率、绿化率、物业公司资质、历史价格走势等方面),同时说明选择的理由及房款偿付计划。其次,项目的实施。在教师介绍基础知识之后,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堂下,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实际情况分析、社会调研等方式,形成可视化成果,如Word或PPT形式的规划报告等。以“房地产规划”子项目为例,学生在完成规划的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容积率、历史价格走势等知识内容,这样能够锻炼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写作、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展示工作成果。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并形成可视化成果后,需要在班级中展示自己或团队的工作成果,教师再对此进行必要的点评。这一环节既为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以便为后期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基础。

4采用多元化评价

方式为了客观评价学生对各个项目的参与及完成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平时不用学,考时背背书”的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在个人理财实务课程中,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采取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具体做法如下:将每个子项目均作为考核单元,即每个子项目完成情况良好与否均以一定比例影响到总评成绩,除此之外,对于结果性考核主要看整体项目的完成情况。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四维评价模式确定每个学生在每个子项目和最终整体项目的成绩。评定因素除了项目成果的展示效果外,还包括参与积极度、团队贡献度、其他成员的满意度等。

二教学效果评价

第4篇

拥有总经理头衔的理财顾问

拿到王政的工作简历,一连串的头衔映入记者眼帘:山东省MBA职业经理人理事会副会长,山东省社科院经济所特约副研究员,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高级经济师,博士,多家企业管理顾问,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心理咨询分析师,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CCTV证券资讯频道特约嘉宾、特约分析师……其中,国家理财规划师特约资深讲师的头衔赫然在目。记者了解到,王政曾是东方华尔组织的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认证培训班学员。

金融潮头弄潮人

王政在资本市场上摸爬滚打16年,参与了最初的证券发行,熟悉股份制改造工作,见证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曾主办过济南轻骑等多家企业在一级市场发行股票,并协助多家企业管理金融资产,为企业提供金融咨询服务、购并重组中的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工作。现执掌齐鲁证券德州三八路营业部,各项指标连续多年在公司130个营业部中名列前茅。

他因对股市的独到见解和准确预测而常为人称道,几乎每回涨跌节奏都拿捏得很准。2001年7月2日上证指数2200点时,王政预测大盘见顶要回调。2007年王政预测大盘到3000点应有回调,整理充分后再稳步上行,最高点应在6000点左右。2007年11月1日,王政提出大盘一段时间内不会再见到6000点,至少要回调到3860点,调整3~5个月时间。2008年1月15日大盘5500点时,王政提出大盘还要大跌,最少跌到3860点的观点。

证券经纪人向投资顾问转型是必然

光鲜的履历和耀眼的投资业绩背后,让人不禁疑惑,一个券商营业部的老总,缘何想到要成为理财顾问?

王政归因于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近年来,作为中国主流投资渠道的证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大众从原来的盲目投资转变为理性投资并注重资产配置。其实,像王政这样,身任金融中层乃至高管身份,并对理财顾问情有独钟的人并不是个例。“总经理的头衔与投资顾问的角色并不矛盾,业务精通才能更好地做好管理。”王政说,“我从事证券业务多年,发现证券公司业务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券商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的经纪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必然要求证券经纪人转型为综合素质更高的投资顾问,而且这将成为券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证券经纪人转型为投资顾问,必须具备全面的金融知识,才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不仅要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同时还能基于基本财务状况,量身定做专属的理财规划建议,在保障基本财务安全基础之上,降低投资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最大限度了解和引导投资趋势。“从第一季度银行的年报来看,理财业务收入比重明显上升。举一反三,在券商中这也将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

王政清醒地看到,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必须积极应对资本市场变化,紧贴当前经济热点,分析宏观经济未来走势,把握当前个人理财的方向和策略技巧,从而对券商的战略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参加高级理财规划师培训,除了能在知识领域充实自己,更是因为它所配备的师资是顶级经济学家与来自金融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高管,其中金融监管机构领导对政策的解读和未来政策的预期对我们做宏观经济分析具有指导意义。另外,符合资格报考高级理财规划师的学员大部分就职于金融机构的管理层,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跟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界精英沟通交流,并能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

理财事业一生为之

投资本身也是理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政一直走的一条理财金光道。他至今在这条道上越走越宽,并且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和感悟。

理财让每个人受益

王政说,中国的老百姓都有财不外露的习惯,很多理财师在给高端客户做理财服务时发现,客户的资产分散得不够科学,比如一位客户在外资银行和国有银行都有存款和理财产品,另外还有一些实体投资项目,但他却说自己只有百万资产,并不愿意将实际资产情况告诉理财师。

目前有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理财等于投资,其实不然,投资只是理财规划中的一项内容。王政认为,理财其实涵盖了人生的各个阶段,并且涵盖了法律、税务、信托等很多领域。“随着市场的发展,股票、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已经不再是投资者的唯一渠道,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推出,QDII、DFII投资额度的放宽,很多新兴理财工具和手段出现在中国市场上。普通百姓想了解每项投资工具的特性和风险是很难的,这就为理财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财商培养从孩子做起

王政介绍说,在美国,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和理财能力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且家庭教育占主导位置。例如,父母们普遍认为对孩子财商培养的基本步骤是3岁时开始辨认钱币,7岁时能够看懂价格标签,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等,到14岁具备一定的投资理财能力。这就是说,从3岁开始的财商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依次进行。让孩子知道金钱的重要性,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之一。现在我国父母多数重视智商、情商的培养,而忽视财商培养,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孩子很有可能变成“高智商的穷人”,例如,我们说的月光族、赖贷族,都是有能力挣钱,却没有理财观的人。财商是孩子终生受用的财富,应当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财商教育要贯穿于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

第5篇

名实不符

⒈从业资格与经历难以令人信服

我国目前尚未加入国际注册财务策划师理事会(international CFP council),也还没有自己的CFP专业资格标准。虽然我国各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与国外的CFP服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理念上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其从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资格。各家银行均对外宣称自己的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都是持证上岗,但获得银行业务证书,现在只须通过银行的内部考试,考试的内容也只涉及到个人银行业务,并不包括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领域的相关知识及产品,其专业性难以令人信服。

⒉ 重产品推销,轻理财规划

个人理财业务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为客户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理财规划。可现在,很多客户经理扮演的不是理财规划师的角色,而是银行产品的高级推销员。

目前,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收入主要是通过销售银行产品,包括银行自有产品及代销的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来实现。银行一般会给每个客户经理分配一定的产品销售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客户经理的收入挂钩,这使得客户经理们必须想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销售任务。

这样,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客户经理夸大产品投资收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在2003年各家银行热卖分红型保险及今年一季度的基金热销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个人理财业务难免名实不符。

⒊ 风险提示不足,客户利益受损

不同的投资产品风险不同,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未来希望达成的财务目标,为客户设计不同的投资组合,帮助客户实现预期收益。客户经理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主动向客户全面揭示不同产品的投资风险,并结合客户的具体情况配置资产投资比例。但现在能做到的人却不多。很多客户经理只是从银行及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不愿去帮客户控制风险;还有一部分客户经理追求的是短期营销业绩的最大化,甚至以牺牲客户利益为代价。

⒋ 局限于本行产品,对市场整体状况不甚了解

一个好的客户经理,需要对宏观经济走势、微观经济形式、各金融子市场的运行情况及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新的金融产品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根据获得的各种金融市场信息对市场的未来走势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在寻求金融咨询服务时,客户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客户经理获得市场上相关产品的情况,但客户经理能够提供的往往只是本行的产品,对于银行较少的各种人寿保险、信托产品等几乎一无所知。以基金投资为例:今年4月后,股票市场受宏观调控影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即使不在深度调整中进行基金赎回,也不应在这个阶段增持股票型基金。可很多客户经理却还在本行代销新的股票型基金时建议客户继续买入。

专家为何不专?

⒈客户经理个人能力不足

虽然国内各家银行的客户经理都经过较为严格的选拔与考试,但由于人才的选择局限于银行内部,绝大多数是仅从事过个人银行业务的人员。虽然他们对银行业务及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及分红型保险较为熟悉,但对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接触很少,有的甚至连这些领域中的基本原理、术语、产品都不了解,也就不可能为客户提供相关分析。

此外,客户经理的学历与能力的匹配也是问题。虽然大部分客户经理拥有本科学历,但其中一大部分毕业不足两三年,且很多不是金融相关专业,在个人理财理论与实务方面,都有较大的欠缺。银行如能适当选择一些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甚至法律人才,与银行的客户经理组成理财团队,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专家不专的问题。

⒉ 银行指标单一

近一段时间内,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各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的核心任务,变成了稳定和吸收存款。甚至已经有国有商业银行停止代销基金、保险产品的宣传,给每名员工分配30万元存款的指标,并辅以重奖重罚。银行任务指标的单一性,限制了个人理财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⒊ 个人理财理念有待发展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营销产品,但现在,银行理财过分强调产品的销售成果,忽视了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缺乏获取客户长期利益的能力。理想的情况是,客户经理要结合客户的自身状况,引导客户进行理性投资,在客户的需求下营销银行产品,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银行个人理财理念如能改短期营销为长期合作,将有利于改变个人理财名不符实的状况。

⒋ 激励不到位

好的客户经理必须具备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但由于现在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效益核算上,仍主要以存、贷款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个人理财业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收入上,同时个人客户经理的效益又不能独立核算,使得银行个人客户经理的收入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及付出并不十分对等。

在某些国有商业银行,一个客户经理的效益工资可能还没有一个储蓄网点的储蓄员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客户经理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自然不高。

5. 产品体系不完善

任何一个客户经理在为客户制订好理财规划后,最好的情况就是这个理财规划中所涉及的各种投资产品都能在自己的银行买到。这样,既能保证客户顺利组建投资组合,不会因产品的缺失导致客户向它行的流失,也可把客户所有的利益都留在自己的银行,实现单一客户带给银行效益的最大化。

但各银行的产品体系还很不健全,可供推荐选择的产品太少。虽然现在国内银行除了储蓄产品、银行卡、国债之外,也已代销了十几甚至二十多只基金,并代销一些分红型保险,但在集合委托理财、代销信托产品、非分红型的人身险、黄金买卖等产品方面还有很多欠缺,经常出现一个银行推出了一个好产品,马上就出现客户资产搬家的情况。

第6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金融机构;理财产品;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4-0023-03

一、引言

个人理财, 尤其是以投资和退休储蓄为核心的生命周期理财,在国外是长期受人们关注的话题。最近几年,中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产品,尤其以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中心”和不断创新的理财产品为典型代表, 居民对个人理财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个人理财的热潮在中国迅速兴起。

个人理财在中国兴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1)从微观层面上看,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国民财富的迅速积累, 客观上要求财富得到有效的管理;中国自2000年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① ,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加大了人们对退休养老、 医疗的担忧,而高昂的房价更是加重了国民的财务负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使17万亿居民储蓄存款损失严重 ②,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保值增值;金融改革和创新使金融产品日趋丰富,更需专业的理财服务来合理配置资产。(2)从宏观层面上看,通货膨胀率的走高、人民币升值的持续、证券市场的动荡、金融改革和开放使金融风险客观上不断加大等都需要金融机构为国民提供专业的个人理财服务, 帮助居民家庭做好理财规划和安排,合理配置家庭金融资产,降低家庭财务风险,顺利实现家庭理财目标,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质, 从而提升整体国民的福利水平和幸福指数 ③ 。正是这样的背景,促使个人理财在中国迅速兴起, 其突出表现为近几年国内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和旺销以及证券市场的持续繁荣 ④。但是,考察国内个人理财的发展状况,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二、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研究明显落后于理财实践的发展

从实务的发展情况来看, 个人理财业尽管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迅速升温甚至有过热的现象,以至于有人将2004年称为“理财元年”。与之相比,个人理财的理论研究要冷清许多,尽管相关文献不少,但很多个人理财的文献都是关注理财实务发展或者是理财从业人员对理财业务的探讨, 而高质量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太少, 特别是对个人理财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关注几乎是空白。近年来,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对个人理财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产生了如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习惯养成、生命周期理财新旧范式、多期风险对冲技术、状态求偿权分析、连续时间金融模型等理论。此外,国内对个人理财业制度设计、个人理财业比较研究、 个人理财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也明显不足。

(二)只重产品不重理念,只关注产品销售不关注客户需求

从目前各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服务来看, 很多金融机构的理财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产品组合上或者开发一些理财新产品, 理财理念反而被理财产品淹没了。 仅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来看,2003年,在外币存款利率很低的背景下, 银行大量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尤其是结构性外汇存款)来吸引客户,一时间外汇理财产品铺天盖地, 但很多外汇理财产品设计复杂, 普通投资者很难理解。 在银行的个人理财中心,理财专员(客户经理)主要给客户介绍和推销理财产品(主要是储蓄、银行开发的外汇和人民币理财产品、代销的基金、保险和国债等),很少介绍和传播理财理念。而且,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客户经理通常只是简单地将产品推销给客户, 并不考虑不同的客户对象和客户的需求, 理财服务还处于产品推销的阶段。个人理财中心仅是理财产品销售中心,只是传统产品销售渠道的简单延伸。

事实上,理念是第一,产品是第二。在个人理财发展的起步阶段, 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比了解理财产品本身更重要,况且国内很多人(包括不少理财从业人员)对理财的内涵把握并不清楚,没有掌握正确的理财理念。 目前国内对个人理财的理解存在两种典型的误区:一是将理财简单等同于投资,突出表现在理财就是买股票、基金、炒房产等;二是认为将金融产品堆在一起卖的“金融超市”就等于理财。因此,在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时, 金融机构如何帮助人们在分析家庭的财务状况、合理配置资产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不同家庭的理财规划方案, 以此来推广正确的理财理念,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而不仅仅是简单推销理财产品, 是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急需补上的一课。

(三)产品同质化严重

从理财产品本身来看,也存在诸多问题:不少理财产品的设计缺乏长远的考虑,往往寿命不长;竞争的加剧迫使不少金融机构在设计理财产品时过多地关注收益,对风险的重视和揭示不够;不少理财产品的开发带有打“球”的嫌疑,最终难逃被监管部门整顿的命运;在保险市场上,很多长期的储蓄性险种未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年金产品的研究开发明显不够, 而险种结构的失调所导致的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1} 。考察国内个人理财行业,近几年理财产品迅速增加的同时, 却存在明显的产品同质化倾向。以商业银行为例,目前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集中于外汇理财产品、 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信用卡业务,这些产品的设计上大同小异,功能几乎相差无几,并没有什么个性化的特征,客观上也导致了商业银行间的过度竞争。产品的同质化倾向,也反映出创新不足的问题, 在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缺乏有效法律保护的情况下, 很多银行只是简单地复制其他银行的产品。

(四)理财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理财人才缺口大

个人理财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得益于理财的教育和培训。目前,国内理财培训市场已经兴起(其中包括不少国外理财协会推出的理财培训),但培训水平参差不齐,高质量的理财培训太少。而且,目前的理财培训显然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兼容问题。 个人理财业是本土化特征非常明显的行业,因为受制于各国的法律、政策的差异, 理财服务内容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 个人理财业的发展还有国际化的趋势,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FPCC) {2} 已经于2004年9月正式成立,且中国已经加入国际注册金融理财师(CFP)理事会 {3} 。因此, 未来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如何实现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兼容是FPCC和相关管理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理财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同时, 理财人才的数量也明显不足。 个人理财在中国有着现实的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在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各金融机构也急需个人理财专家(客户经理),但目前的理财培训(包括各金融机构内部举办的理财培训) 远满足不了市场发展对理财师的需求,理财人才缺口巨大 ④ 。

(五)分业经营的限制

个人理财主要涉及到投资、保险、退休、税务、遗产等方面。目前,国内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也直接受其影响, 这是对个人理财发展最大的制约, 这将使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遇到很大障碍, 而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又是个人理财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已经进入加入WTO后的深度开放期,越来越多的国外金融机构将进入中国,在个人理财业务上,国外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而且从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现状来看,个人理财业务贡献了相当大的利润。此外,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使得国外金融机构在体制上具有比较优势, 更容易实现一站式综合理财服务; 而跨国金融机构遍布全球的分支网络,更使其对资金的运作具有更大的空间。因此,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必然将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重点拓展领域,事实上,部分国外金融机构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视已经初见端倪。 如花旗银行进入上海多年, 正采取各种对策从中资银行挖走高级人才和VIP客户,积极开发理财产品,推广理财理念和品牌,与国内银行合作拓展信用卡业务,花旗人寿保险也在上海正式开业。因此,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背景下, 中资金融机构如何来推进和实施一站式综合理财服务, 如何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个人理财业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六)理财经营模式的问题

美国是个人理财最发达的国家, 其理财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独立理财体系(主要在咨询公司、理财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从业)和机构内部理财体系(主要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内从业)。在机构内部理财体系中, 理财通常被作为促进本机构商品销售的手段或仅给VIP客户提供。理财策划、咨询等通常免费,但策划内容通常与本机构的业务相关, 因此独立公正难以保证。在独立理财体系中,理财被作为其本身的业务,由于没有自身的产品兜售,因此相对公正。其收费项目有以下几种: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方案、撰写理财规划书而收费; 通过为顾客管理和运用资产而按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 当出售特定的金融产品时,会从该金融产品的所有权人处(如某一银行或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的手续费(佣金);以小时为单位,收取顾问费(咨询费)。美国有超过2/3的理财师在专业理财公司从业或者是隶属于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属于独立经营型理财师。另外约1/3是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业,属于机构型理财师。

目前,国内主要是金融机构理财(特别是银行理财、保险理财),金融机构在开展理财服务时如何能做到公正、客观,保证客户利益至上,而不是借理财的名义推销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理财模式面临的突出问题。至于独立理财的发展则明显滞后,国内的理财公司才刚刚兴起,在市场上影响还微乎其微。尽管独立理财的发展有助于个人理财业的竞争, 有利于提高整个理财服务的水准, 但独立理财体系对理财师的素质要求通常更高, 而且理财公司在国内个人理财业刚起步的背景下, 如何设计自身的经营模式和业务范围以维持其生存本身就是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此外,理财公司的信誉和规范经营也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七)监管滞后,风险防范问题凸显

个人理财业近几年发展迅速, 不少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竞相给客户以高回报承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严重, 不少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视为竞争资金的手段, 在回报率上恶性竞争, 而不考虑其后果。在个人理财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人理财业的监管明显滞后, 尽管2005年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但个人理财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适应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综合性的个人理财法规还几乎是空白, 这显然不适应个人理财监管的需要, 不利于个人理财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 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也不利于个人理财业的风险防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个人信用体系是信用经济的保障和基础, 个人理财的最高层次是财富管理, 因此个人理财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个人信用体系是个人理财风险防范的有效载体, 也是制约个人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尤其是商业银行开展的部分个人理财业务如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业务, 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对这些业务的顺利健康开展至关重要。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期,2000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 而全国性的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还很滞后。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都在酝酿成立各自所辖区域内的征信机构, 这不仅会造成重复投资,甚至会严重影响未来征信系统的质量,可能会导致风险信息的标准不统一、风险信息的共享差,使个人征信系统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因此,加快个人理财法规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是关系到个人理财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结语

个人理财业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以上问题是难免的。同时,中国个人理财业的未来发展还有一系列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个人理财业制度如何设计; 金融机构理财业务能否作为独立业务发展; 金融机构间如何合作来实现一站式综合理财服务;独立理财是否有发展必要和空间;个人理财业的监管及立法;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兵.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需求分析[J]. 上海投资,2005(3).

[2]陈兵. 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陈兵,Alfred Wong. 澳大利亚个人理财业的发展与启示[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1).

[4]陈兵,李莉. 加拿大个人理财业的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J]. 海南金融,2007(8).

[5]陈兵,李莉. 我国个人理财业经营模式选择[J]. 现代金融,2007(10).

[6]杜莉,姜峥睿.美、日、澳金融策划业的发展与中国本土化发展设计[J]. 东北亚论坛,2004(1).

[7]黄向阳. 西方生命周期理财概念的评析和启示[J]. 中州学刊,2004(3).

[8]赵建兴. 生命周期理财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 经济师,2003(5).

第7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150-0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为主要目标,培养的是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个人理财实务”课是针对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培养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突出的作用。

1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基本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考取各种金融保险从业资格的能力,能在各级各类银行、保险公司、企业集团等单位从事管理类、营销类、操作类岗位等相关工作,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就“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其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个人理财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具备能够从事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一线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理财规划的建议,即根据客户的信息、财务状况及理财目标能够为客户提供科学、合理的综合性理财方案。

作为针对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个人理财实务”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吸收。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基本采取讲授加板书的方式,课堂氛围较为死板,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教育学家弗莱雷指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沦为被压迫者,成为牺牲品,思维和创造精神受到极大的摧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加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本身在实际的操作中就有诸多偏差,更是让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继续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将使其教学效果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距离越来越远。由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在“个人理财实务”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个人理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通过学习,能够具备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业务的岗位工作的能力。因此,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对“个人理财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科学灵活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方法的种类较多,例如: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等。教育家巴班斯基将教学方法分成三大类,即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基本采取的是讲授法和讨论法等,由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即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目标,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在教学方法的选取方面向多样化、灵活化转变,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转变,向能够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典型教学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类。

2. 1 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个人理财实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课,囊括了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税收学、法学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因此,要以这些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掌握个人理财的相关理论知识。而这些课程的讲授过程都脱离不了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在不同章节的讲授中引入不同的案例,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最具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个人理财实务”以这些课程作为基础,在具体规划的内容的章节中,即现金规划、住房规划、保险规划、税收筹划、子女教育金规划、退休规划、财产分配和传承规划中都可引入适当实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达到掌握规划方法的目的。例如:在个人财务分析的内容中,可以引入不同的家庭案例,不同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水平的家庭,根据案例资料中的数据,让学生做出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然后对该案例家庭的各项财务比率进行计算、分析和诊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税收筹划中,可以引入不同的纳税筹划的案例,让学生自行计算比较分析哪种筹划方案的应纳税额最少。在退休规划中,引入不同客户的案例,根据案例的资料让学生计算该客户所需准备的退休基金、退休资金的缺口以及如何弥补该缺口。在财产分配和传承规划中,引入不同的离婚财产分配的案例及遗产继承的案例,让学生根据《婚姻法》及《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来对案例进行分析。在课程教学的后期,可引入综合性较强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资料来帮助客户确定理财目标、分析家庭财务状况、提出各项理财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复习与启发。案例教学法在“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但它要求教师对于案例的选取做大量的工作,案例应该具备严谨性、现实性和恰当性。选取案例的工作也可以由学生自行完成,这可以较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2. 2 特色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个人理财实务”是一门现实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应围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理财岗位的具体工作来进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取能够发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项目教学法是可以采取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教学方法。教师在相应的章节设计典型的理财实训项目,并将该项目做出细分,由学生分组来完成。项目的确定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安排和协调工作。例如:在住房规划这一章,教师可以设置住房规划的项目,在这一项目下设置多个子项目,可以包括:客户租房与购房的财务选择;客户购房目标的确定;客户还款方式的选择等。教师提供学生完成项目的客户资料,由学生分组确定各自的任务,确定实施方案,最后完成项目报告,由各组学生代表来做项目总结。在综合理财方案的制定中,教师可以设置项目任务,根据不同理财阶段的客户群做综合理财方案,即按照单身期、家庭与事业形成期、家庭与事业成长期、家庭成熟期及退休期进行分组布置项目。学生分别针对处在不同理财阶段的客户群进行实际调研,可以选取特定的客户目标,调查其家庭财务信息及生活目标,并据此来分析该客户家庭财务状况及理财目标,并发放问卷来帮助该客户确定风险偏好,帮助其构建投资组合,提供具体的理财建议,并且最终完成项目报告,由该小组代表做项目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帮助。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特色教学方法,在“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采取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更可以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标。

2. 3 现代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

“个人理财实务”课程因其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其教学方法应该突破以往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个黑板的教学模式,积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即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弥补板书教学的缺陷。例如,在讲到货币时间价值理论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如何运用Excel软件进行理财计算的操作。在讲到案例资料时,可以将大量的案例数据资料显示在多媒体课件上,节省了教学时间。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软件让学生收看最前沿及最流行的理财新闻,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特定内容自行制作PPT通过多媒体现场播放,并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学习内容组织、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多媒体教学法对“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教学来说起到必不可少的积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方法。

3 从考核方式的角度看“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由上文分析内容可以看出,“个人理财实务”课程因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改革方向应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着手,而改革的途径就是要完善考核的方式。传统教学考核的方式是将总成绩分成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的构成一般包括考勤、平时作业等方面。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个人理财实务”课程因其应用性、现实性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考核方式方面也应做出必要改革。考核方式是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情况的检验,不仅应该包括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也应该包括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考核内容应该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应该包括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所以,应该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提高到40%~50%,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应该扩大,囊括出勤、课堂发言、平时作业、完成项目等内容,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到总成绩的考核中,更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而不仅仅注重期末考试的成绩。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动性,重视平时知识的积累,从而避免考试前突击复习的现象。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个人理财实务”课程,应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高“个人理财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为经济社会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的理财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惠芳. 《个人理财实务》教学实践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13,(6):131.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的收益逐渐减少,为改变传统盈利模式,增加利润空间,商业银行不断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个人理财业务是在传统的银行业务扩展基础上,为资金充足客户提供的资产保值、增值等需要而提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有效的财务规划、财务分析、资产管理、投资顾问等专业化服务。它要求商业银行运用各种专业优势,在综合分析客户的投资目的、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个人偏好的情况下,为客户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随着人们对理财业务的认识深入,对专业理财管理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仍是发行主力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理财产品发行总量明显增加,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近两万款,年均增长70%;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20万亿元,年均增长一倍。不管是产品发行规模还是产品发行数量,其同比增长速度均大幅提高。2011年,大型银行占据个人理财市场的主导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6500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年产品发行数量为7300款。城市商业银行异军突起,2011年市场份额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产品发行数量超4000款。可见,随着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张,股份制商业银行仍为发行的主导力量。

(二)理财业务向综合性转变

我国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机制,银行的投资渠道狭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多是对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的重新包装和组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个人金融需求的日益多元,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品种逐渐丰富。商业银行逐步实现向综合理财业务的转变,加强了与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投资者可以根据风险偏好和心理收益预期选择所需的理财产品。

(三)个人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明显

短期理财产品由于具有高流动性和高收益性普遍受消费者欢迎。2008~2011年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占市场份额从10.64%上升到30.28%,虽然银监会为防止商业银行变相高息揽存,规范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 2011年9月,提出对“利用短期产品进行监管套利行为”进行限制,但当月发行的1~3月期的理财产品占比仍接近60%,其中32~45天期的理财产品占比更高达30%。可见,在银监会的严格监管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仍然属于短期性质,发行期限仅仅避开1个月以下期限的监管红线。

(四)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成为理财产品市场的主流

在近年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半以上。保证收益型产品市场份额则小幅下降,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数量在10%左右。从各类风险收益特征产品的市场占比变化形势看,固定收益类型的产品市场份额呈现萎缩趋势,浮动收益类型的产品越来越被认同。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明显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业务逐年增加,品质繁多,但总体看,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大同小异,相互效仿,而质量不分上下,产品营销的目标市场和客户大体一致,仅局限于利率、汇率挂钩与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等理财产品,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

(二)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比较落后

个人理财业务曾经被当作扩大银行存款规模、提升业务模式和实现业务转型的一种手段,仅仅是依赖产品导向的发展模式,因此,至今仍未能成功的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型发展模式。落后的经营理念使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第一,由于银行间及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激烈, 落后的经营理念造成银行一味追求市场占有率,不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导致同质化现象问题严重。第二,银行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顾客户的投资需求,给客户带来一定的损失。第三,在产品导向理念下,银行不能对客户进行明确的定位,市场细分不够严格。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难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难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营销过程是根据产品的特点来寻求合适的客户,这是很难完全匹配的。

(三)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个人理财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一项综合。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前后台业务条块分割,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中间业务、资产、负债分别由多个不同部门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建立适应理财市场变化的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模式,整合前后台业务,使个人理财业务形成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

(四)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一些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忽视风险评估环节,理财产品风险超出客户承受的范围。同时,大多数理财产品效仿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和风险对冲手段,缺少自主设计的产品模型和对冲技术,未能建立风险损失抵补机制,因此一旦发生风险,就只能动用现金来弥补损失,这样会直接影响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尤其是对资金头寸相对比较紧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大。

(五)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要求理财工作人员在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以及理财目标的情况下,向顾客推荐合理的理财产品,因此理财人员首先应熟悉银行业务,还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了解税务、投资、证券、保险、法律等相关知识,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我国金融业长期以来实行分业经营,复合型人才奇缺,而且理财人员基本都是由传统银行业务分支出来的,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正规培训及专业理财知识,仅能提供基本的理财产品的推销和较低层次的理财业务的介绍,达不到专业理财师所要求的能力。

三、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

(一)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

银行应该积极有效的拓展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点资源、渠道资源、客户资源,逐步改变销售渠道单一的现状。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信函等方式,建立起立体、全方位的销售体系。同时,大力加强对各类理财产品的宣传,细分不同的客户群体,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异化适合客户本人的个人理财产品。还要培养一批可以熟练掌握理财产品知识、产品的营销技巧、对业务了解过硬的理财专家。

(二)完善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建立理财规划中心

一是加强引进可以方便让客户进行交易和可以增加客户额外价值的技术,如增加网上银行、自助银行服务,提供电话银行的理财服务。二是加强客户关系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个人客户信息管理仍较粗放型。如今,部分银行已经开发了个人理财客户的信息管理系统,然而大多数的商业银行仍然没有完善的个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而且对于客户信息的动态管理、个人理财方案的设计和个人理财策划书的编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需要人工来操作。当代社会的个人理财业务面对的是庞大的客户群,需要提供的是长期的动态服务,所以要大力开发个人客户信息的管理系统。三是建立完善的理财规划中心。理财中心不仅应有为客户理财及培训的功能,还应具备对市场热点行情的预测和及时相关信息的功能。理财中心可以解决由于单人理财业务的不专业导致不能满足客户的各种需要,进而把理财人员整合成一个强大的团队,以团队的形式为理财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

(三)组建业务娴熟的理财专业人才队伍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一项崭新的业务,由于其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泛、服务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对理财人员也提出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只有组织出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家型理财队伍,并且需要有更多的分析型的综合性人才,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理财业务和咨询服务,才能在银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建议优化现有的人员结构,吸收一批优秀柜员,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通过国内外培训相结合,加强理论研修和实务的操作,实施个人客户经理制,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理财队伍,以适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远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组合设计与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09(12).

[2]陈睿,金红卫.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J].企业导报,2009(05).

[3]丁建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J].企业研究,2012(02).

第9篇

2、职业经理人CCMC,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其分为四个层次:初级商业职业经理人、中级职业经理人、高级职业经理人、特级经营管理大师。CCMC职业经理人资格评价体系包括:知识评价考核体系、管理和领导能力测评体系、经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综合评价模式,被国内外专家认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3、证书类别:分高级经理CEO、高级营销经理CMO、高级人力资源经理CHRO、高级财务经理CFO、高级信息经理CIO、高级技术经理CTO、高级环境质量经理CQEO、高级项目经理CPO八类。

4、申报条件: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有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