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4:50
导语:在古希腊建筑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谈到人像柱,必言及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建筑精神里,人体结构始终贯穿于建筑设计的理念之中。希腊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柱式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并被赋予了人的形体。把人体艺术同建筑艺术融合为一体是希腊建筑师的伟大创造之一,这一时期颇为盛行的人像柱和人像柱廊更是别出心裁,体现了古希腊建筑师对人体艺术的崇拜和绝妙表现力。其中被称作“苔拉蒙斯”(telamones)的男像柱,将建筑承重构件雕刻以奋力托住重物姿势的男子形象,承受着外檐的重量,并与其身后的建筑形成空间过渡。此外,以雕刻女性形象来替代圆柱而支撑檐部的女像柱在这一时期的神庙建筑中也十分盛行。维特鲁威认为,女像柱一词来源于一位名叫Caryae的妇女,她因支持波斯人而被罚负重为奴;至于男像柱,维特鲁威认为还找不出其它原因。可见,以人像代替柱子是以表示惩罚或象征力量的方式“进入设计问题”的。除了人体形态的具象表现,模仿人体和量化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在古人看来并不矛盾,因为他们认为,人体的美也是由度量和秩序决定的。源于此,古希腊的三种柱式才打破了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森严感,雕塑柱式显得开朗、明快而富于生机,充溢着青春的美与入世的热情。古希腊神庙建筑盛行的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也与人体相似,好似正确分配的肢体,其生命力令人叹服。来源于/
事实上,人像柱并非源于古希腊,而可追溯到史前的非洲。非洲原始部落的住宅中所使用的人像柱表露了雕塑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其中女像柱多取跪姿,头顶短柱支撑屋顶;相比之下,男像柱则显得硕大而有力。有些建筑则周匝树以木桩为墙,每根木桩朝外的一面均雕刻成十分夸张的女性形象。这些人像柱有些是祖先形象,有些是其它的神,而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宅居的安全,并非出于审美的需要。中国汉代的房柱虽非具象的人形,但其柱身、栌斗也均含有人像的意向。虽然说作为柱廊或墙壁的人像柱并非像位于建筑中心的雕塑一样具有统领全局的含义,但它也绝非简单等同于柱子或一般的装饰。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考证,无论是柱子的纯粹功能概念,抑或雕刻的美化装饰概念似乎都出现较晚,而当时的人像柱可以说既具有力学的支撑功能,又兼备了保护房屋安全的巫术功能。这与我们今天将柱子上的雕刻视作多余的累赘,甚至会破坏其力学性能的看法大相径庭;被雕镂了人像的柱子不但没有削弱柱子的力学功能,反而因其神性而加强了安全防护的整体功能,将“雕刻”与“柱”二者完美结合为一个互补实用的功能系统。而以上种种现象也令人不禁产生疑问,人像柱的起源究竟是在何时呢?
二、从人牲到图像的转化
人像柱与建筑有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作为从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代替或加强了建筑的局部功能,与之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满的整体结构图式,二者相得益彰。人像柱的出现有着深刻的人类学渊源,人对神的顶礼膜拜,对神庙建造的巨大热情,始终是推动柱式语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这种动力根植于人类心灵深处,并具有普遍性。来源于/
论文摘要:原始社会至今,作为建筑承重构件的柱式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同时从人体形态出发历经了种种演变,其功能也由最初的祭祀、防御保卫等逐渐向视觉上的审美转化。本文追溯人像柱发展的历史渊源及隐藏在其背后的人类学根源。
论文关键词:柱式人像柱
一、建筑中的人像柱
谈到人像柱,必言及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建筑精神里,人体结构始终贯穿于建筑设计的理念之中。希腊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柱式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并被赋予了人的形体。把人体艺术同建筑艺术融合为一体是希腊建筑师的伟大创造之一,这一时期颇为盛行的人像柱和人像柱廊更是别出心裁,体现了古希腊建筑师对人体艺术的崇拜和绝妙表现力。其中被称作“苔拉蒙斯”(telamones)的男像柱,将建筑承重构件雕刻以奋力托住重物姿势的男子形象,承受着外檐的重量,并与其身后的建筑形成空间过渡。此外,以雕刻女性形象来替代圆柱而支撑檐部的女像柱在这一时期的神庙建筑中也十分盛行。维特鲁威认为,女像柱一词来源于一位名叫Caryae的妇女,她因支持波斯人而被罚负重为奴;至于男像柱,维特鲁威认为还找不出其它原因。可见,以人像代替柱子是以表示惩罚或象征力量的方式“进入设计问题”的。除了人体形态的具象表现,模仿人体和量化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在古人看来并不矛盾,因为他们认为,人体的美也是由度量和秩序决定的。源于此,古希腊的三种柱式才打破了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森严感,雕塑柱式显得开朗、明快而富于生机,充溢着青春的美与入世的热情。古希腊神庙建筑盛行的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也与人体相似,好似正确分配的肢体,其生命力令人叹服。
事实上,人像柱并非源于古希腊,而可追溯到史前的非洲。非洲原始部落的住宅中所使用的人像柱表露了雕塑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其中女像柱多取跪姿,头顶短柱支撑屋顶;相比之下,男像柱则显得硕大而有力。有些建筑则周匝树以木桩为墙,每根木桩朝外的一面均雕刻成十分夸张的女性形象。这些人像柱有些是祖先形象,有些是其它的神,而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宅居的安全,并非出于审美的需要。中国汉代的房柱虽非具象的人形,但其柱身、栌斗也均含有人像的意向。虽然说作为柱廊或墙壁的人像柱并非像位于建筑中心的雕塑一样具有统领全局的含义,但它也绝非简单等同于柱子或一般的装饰。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考证,无论是柱子的纯粹功能概念,抑或雕刻的美化装饰概念似乎都出现较晚,而当时的人像柱可以说既具有力学的支撑功能,又兼备了保护房屋安全的巫术功能。这与我们今天将柱子上的雕刻视作多余的累赘,甚至会破坏其力学性能的看法大相径庭;被雕镂了人像的柱子不但没有削弱柱子的力学功能,反而因其神性而加强了安全防护的整体功能,将“雕刻”与“柱”二者完美结合为一个互补实用的功能系统。而以上种种现象也令人不禁产生疑问,人像柱的起源究竟是在何时呢?
二、从人牲到图像的转化
人像柱与建筑有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作为从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代替或加强了建筑的局部功能,与之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满的整体结构图式,二者相得益彰。人像柱的出现有着深刻的人类学渊源,人对神的顶礼膜拜,对神庙建造的巨大热情,始终是推动柱式语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这种动力根植于人类心灵深处,并具有普遍性。
为追求神的庇护和转生来世,人牲殉葬、献祭、奠基这些看似残暴的行为在古代颇为盛行。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房屋遗址下及周围,两千多年来一直流行着埋藏儿童的瓮棺葬,而瓮棺中的儿童和埋在殷墟基址门侧及当中的武士极有可能就是门神最早的原型。无独有偶,这种以人作为奠基、祭祀的行为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上也十分普遍。如在非洲原始社会的城市奠基仪式上,有将杀害的儿童埋在城市的西门一侧作为祭品的记载;古代日本在建桥时,曾将人牲奠祭桥下;古代苏格兰流行以人血来浇铸建筑基础的迷信活动;在德意志、斯拉夫也有此“劣迹”;在加里曼丹群岛上,甚至还实行过用女奴为大房子的第一根房柱奠基的残暴仪式。
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以战俘和奴隶充当祭祀人牲的方式逐渐被其它手段所取代。例如,墓葬中的“俑”原本是活人,其原型为“方相”——一位能摧毁强敌的勇士。
从上述分析出发,不难对人像柱的起源进行如下推测,即作为建筑中一部分的人像柱极有可能经历过一个从人牲——俑——人像柱的发展演变过程。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上从用人牲殉葬、奠基到偶人、雕塑的转化过程中,“始作俑者”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带头作某种坏事的人,而是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作出伟大贡献的雕塑艺术家。由于时代的发展将人们彻底从精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最初作为雕塑构件的人像柱也逐渐摆脱了抵御、祈求等精神功能,而逐渐将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审美与愉悦作为其主要功能之一,甚至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将人体美的形态抽象出来,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同时以多样化的手法营造着高贵、典雅和优美的建筑,展现着自身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①乔弗莱·司古特:《人文主义建筑学》,张钦楠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9。/
②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
③昌平先生:《中国避邪术》,新疆大学出版社,乌鲁木齐,1994。/
④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1988。/
⑤(英)爱德华·泰勒,刘魁立主编:《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⑥杨伯峻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北京,1960。/
⑦(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⑧EnricoGuidoni,PrimitiveArchitecture,RizzoliInternationalPublications,1987./
关键词:建筑文化技术
文化是文明中对民族和地域的凝聚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因素,如哲学和政治观念、、语言文字、艺术和建筑等。而文明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文化范畴中有关建筑领域所体现和表达的民族或地域的特征。
一建筑学综述
所谓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其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
建筑学这门学科以设计建筑为主,同时包含其它相关技术。可以通过对一块空白场地的分析,同时依据其建筑对房间功能的要求,建筑的类型(如体育馆、电影院、住宅、厂房等不同类型),建筑建造所用的技术及材料等,对建筑物从平面,外观立面及其内外部空间进行设计。其范围小到简单的房间布局,大到城市数个街区的建筑群体的设计。我们说,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
二建筑学的艺术性
(一)建筑学在艺术中产生。建筑学有很强的艺术性质,这一点区别于其它学科,它需要大量的财富和技术条件,大量的劳动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实现。它的物质表现手段规模之大,为任何其它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宏伟的建筑建成不易,保留时间也较长,这些条件导致建筑美学的变革相对迟缓。建筑艺术还常常需要应用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创造室内外空间艺术环境。因此,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我们知道,莫扎特堪称是位伟大的建筑师。当然他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旋律、和声和节奏,以及音的高低、时间的长短和音量的大小等。“广义的建筑师”是个很有用的术语。他们常说“谁要是想把握无形的世界,必先考察有形的世界。”1782年26岁的莫扎特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自白:“我经常后悔我没有学建筑而是学了音乐。”也许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但在莫扎特的心目中,音乐和建筑在结构和美学境界上必定有相通处。由此说,建筑学是一门艺术,但不是纯粹的艺术,它与国家的物质和技术资源发展水平紧密联系。
例如,西方的建筑风格,同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所以莫扎特音乐的根也可以在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中追寻到,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在它们的造型背后,是稳定的和谐以及对称美。其实奠扎特音乐也拥有古希腊神庙建筑的对称美和稳定的和谐。
古希腊建筑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国寡民,也反映了当时兴旺的经济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反映了国力雄厚、财富充足以及统治集团巨大的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气魄和奢华的生活;拜占廷教堂和西欧中世纪教堂在建筑形式上的不同,原因之一是由于基督教东、西两派在教义解释和宗教仪式上有差异;西欧中世纪建筑的发展和哥特式建筑的形成是同封建生产关系有关的。封建社会的劳动力价值有所提高,再加上在封建割据下,关卡林立、捐税繁多,石料价格高涨,促使建筑向节俭用料的方向发展。同样以石为料,同样使用拱券技术,哥特式建筑用小块石料砌成的扶壁和飞扶壁,这同罗马建筑用大块石料建成的厚墙粗柱在形式上大相径庭。
(二)建筑学立足于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总结各种建筑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建筑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类是探讨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平面布局、空间组合交通安排,以及有关建筑艺术效果的美学规律等等。后者称为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分化出来的,它主要研究室内的艺术处理、空间利用、装修技术及家具等问题。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指导建筑细部设计和施工,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
三、建筑学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由两个渠道组成:一是国内兴办建筑科、建筑系;二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在时间程序,留学在先,办学在后,国内的建筑学科是建筑留学生回国后才正式开办的。从现有资料看,我国最早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都始于1905年。
1902年建筑学第一次纳入了中国教育体系。1928年5月定名的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国第一个设立建筑系的高等院校。建国初期,中国建筑学专业的发展获得更快的进步,在以梁思成等知名建筑学专家的带动下,中国的建筑学专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在某一建筑物中可能某些因素很强而其余因素很弱,但在其它建筑物中情况则可能迥异。事实上,作为专用词的“建筑学”所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建筑物本身,更主要的是研究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及其如何满足、研究建筑物实体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中分别对应的策划、设计、实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建筑同其它有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结构理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运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发展,体现了新技术的魅力。建筑工业化体系的运用,加速了建筑事业的大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建筑设计领域所引起的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势必深刻地影响建筑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密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当代建筑师、规划师和园林设计师面临的共同课题,同时也为建筑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建筑和建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断探索建筑学的未来,为这部巨著撰写新的更加瑰丽的篇章。
四、结语
建筑学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一座出众的建筑就有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种文明的神奇作用。例如提到澳大利亚,人们禁不住想到悉尼歌剧院;提到埃及,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t至于伊斯兰的圆顶、中国的飞檐、美国的摩天高楼更是深深地融进了民族性格之中,成为各自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再也不满足于火柴盒式单一的建筑模式,各种个性化、艺术化的地标性建筑,优美、舒适的小区层出不穷,建筑师这个职业也逐步热了起来。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的建筑制图方法问世,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更加精确的表达手段,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学的发展。国家有关政策对建筑学专业的规划前景也很乐观,中国的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将会使建筑学者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出现更多的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
参考文献: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的速度缓慢,严重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只有生产少量的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超细玻璃棉、矿渣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在综合产品指数上都远远弱于国外保温隔热材料生产技术,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其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招商引资的深入,在这之后其技术得到飞速的前进,有矿棉、岩棉、玻璃棉、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微孔硅酸钙等主要产品及其制品等多种保温隔热材料的出现。
防水材料作为基本的建筑用材,以前的建筑设计多半会出现下雨天漏水的尴尬,这往往是因为没有选到好的防水密闭材料而引起的。随着高层电梯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提出对防水材料更高更多的质量要求。当代的防水材料已从纸胎油毡发展到了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的进阶中,可以说现代化工技术给防水密封材料的发展注入新细胞。
2新型建筑材料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思考
2.1生态建筑技术的方法
要实现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单靠态建筑理论是有限的,也需要思考实现设计目标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如何有效的将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到绿色生态建筑是有方法和根据的。从人类的学习和认知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模仿是是一种人类获取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方法国内外著名建筑群就都存在各种模仿,如古希腊建筑中的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分别模仿男性和女性的体态,北京奥运主要场馆“鸟巢”就是模仿了鸟窝而设计的。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生态技术大多是模仿学习的结果。根据模仿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模仿生物(仿生)、模仿机器、模仿传统建筑等三类。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模仿是学习生物、机器和传统建筑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资源与能源使用的合理与高效性等,将这些特性结合到新型建筑材料的用于生态建筑设计中,实现生态设计高效组合。
2.2生态技术发展策略的有效实现途径
要想实现我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选择和发展本国经济技术条件适合的生态建筑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下,要应地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发展策略。一般来说,在效仿传统建筑优势基础上进而突出新型建筑材料的可用性,特别适合欠发达地区,属于高技术的模仿生物、模仿机器具有复杂多样性,主要能运用在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效仿传统建筑,重新挖掘、评价、改进与发展传统建筑的生态设计经验、方法和技术,从而建立生态低技术体系;通过仿生和学习机器等手段建立生态高技术体系,这样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筑技术体系,从而解决我国由于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建筑策略与技术而造成的生态建筑发展的种种问题,实现生态建筑的普及。
3加强新型建材发展投入到绿色生态建筑中的建议
3.1加快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应用步伐
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诸多特点:耐用、环保、健康等,因此要加大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尽快落实新型建材应用到建筑规程和管理办法,加到校企合作的力度,真正将研究成果与建筑实践相联系。不断更新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利用国外科学技术,提高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力度。
3.2树立典型,重点推进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也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对于不同地域,选择有针对性的新型材料,在我国大城市先实现新型材料的应用,结合住宅产业化试点工作,抓好一线城市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以典型带动其他二三城市的新型材料的应用步伐的走向,对全国其他大中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3.3调整新型建筑材料结构
新型建筑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孕育而生,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多种功能的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氯醋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醋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
“缩板以载,作庙翼翼。”这出自《诗经・大雅》中《》一诗,描述周代的人们建造宗庙的盛况,可见在当年,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已经颇具规模。无论是故宫、颐和园那样雄伟的皇家建筑群,还是老北京恬静的四合院,抑或深山中的寺庙宫观和江南婉约的私家园林,都有着从3000多年前一路传承下来,让人一眼便可认出的“中国风”。它们往往有曲线优美的屋顶,像鸟翼一般舒展,呈现出木结构独有的魅力。晚唐文学大家杜牧在其代表作《阿房宫赋》里,对中国建筑风格极尽溢美之词:“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的壮美跃然纸上。 南京江宁织造府,中国传统的官府和园林建筑
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最鲜明的风格之一,或许就是兼顾实用和礼数的屋顶体系。根据不同的屋顶式样,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房屋的大体用途,或者说它们(及其主人)在城市中的“等级”。而在屋顶内部,精致的榫卯结构,让木制构件彼此结合,无需钉子或粘合剂,也同样坚固耐用。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中国式大屋顶也是科学的设计。以木材构造房屋主体结构的建筑模式,意味着防腐是建筑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古代建筑拥有了独特的大屋顶设计,这样的屋顶不仅笼盖了屋身,挑出较远的屋檐,也会对墙体、(木制)门窗和夯土台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消除了大屋顶给人们的压抑感。屋顶四面的屋檐,配合交错相扣摆放的圆弧状瓦片,可以让雨水由拱起的瓦片流到下凹的瓦中,从而被导到屋檐的边缘流到地下,保证了房屋本身的干燥。因此,尽管中国传统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分成了多个“流派”,但大屋顶仍然标示着它们“出自同门”的“血统”。
四合院背后的管理科学
除了标志性的大屋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北京四合院,它充分反映出元明两代建筑管理科学的成就。
元灭金战争之后,位于今天北京城南部的原金中都迅速衰败,新建的元大都因而成了“白纸上画出来”的城市,拥有先规划再建设的优势。当年的城市设计者选择了《周礼・考工记》中给出的“棋盘式”建城方案,先规划贯通城市的主干道,再规划与它们平行或垂直的不同等级的道路,最后根据基本一样的图纸,用一个个院落迅速“填充”被道路分割而成的地块,打造一座模块化的城市。明初营建北京城时,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将整座城市当成巨型四合院来设计。紫禁城是北京城里最大的四合院,也相当于北京城这座四合院的内院。而在城市的其他区域,不同等级的四合院成为贵族、各级官员和平民等不同级别的人员的居所,城市结构同样是模块化的。 标题 四合院为一家人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棋盘式”的建城方案,让人们不易迷路,而这种安全感又被四合院本身的规制所强化。四合院分为内院和外院,只要关闭大门,路人就不可能看到院内的情况;即使有宾客来访,大多也只能停留在外院。于是,四合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居住者的私密空间。
但对于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来说,他们的居所又为他们提供了颇为宜居的环境。在几乎没有公园,只有皇家园林的古代北京,四合院就如同一个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不仅满足了人们居住和饮食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观看绿色植物和鸟、鱼等宠物放松心情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四合院内院的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这就为居住在院内的一家人创造了大量交流的机会,使几代人之间保持着浓厚的感情,也让北京城的氛围变得安详起来。
知识链接 “唐风”影响下的日本古建筑
基于日本列岛盛产木材的特点,日本人喜欢建造通透轻盈而且工期较短的木构架房屋。隋唐时期中国的建筑风格在中日交往中被日本引进,极大地改进了公元1世纪基本成型的日本传统木建筑风格,使日本建筑也采用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也有斗拱;但日本建筑同样也保持着自身特色―尤其重视并擅长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
木结构建筑因为“以柔克刚”而利于抗震,能够适应日本列岛多地震的环境;但因为木材易燃,如果房屋过于密集,也容易成为火灾的温床。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江户(今天的东京)因为要优先保证武士和僧侣的用地需求,使町人(平民)居住区极端拥挤,时常发生火灾,以至于在日本有“火灾与斗殴是江户之花”的自嘲性说法。日本的城市消防体系,也在木建筑与火灾的“斗法”中逐渐发展起来。 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华回乡文化园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阿拉伯建筑风情
雪域高原上的建筑奇迹
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高海拔环境塑造了这里的建筑风格。首府拉萨的海拔已经高达3650米,是典型的高原城市;而比拉萨海拔更高、空气更稀薄的城镇,在也有不少,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绒布寺甚至位于海拔5100多米的地方,被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宗教建筑群和居民点。
青藏高原由于高海拔而寒冷,也比较缺乏采暖所需的燃料,但又因为空气稀薄使得日照更为强烈。在这样的条件下,房屋的光照就成为温暖的关键。为了拥有更好的光照条件,绝大部分传统的建筑,都会采用南向建筑,而且尽可能避免纵向尺寸大于横向的房屋设计,减小房屋进深(与房间的主采光面垂直方向的深度)。而且,传统的民居建筑通常不会超过3层楼,彼此间尽量避免相互遮挡,以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即使在严冬也不会让室温过低。 巴黎蒙马特高地的圣心大教堂内景 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玫瑰窗和彩色玻璃画是其亮点
出于保温的需要,传统建筑的窗户尺寸都比较小。窗户黑色的边框,民间传说取法自象征吉祥的牦牛头,但也因为黑色吸热而无形中增强了房屋的取暖能力。如果建筑物不止一面开窗,那么朝南的窗户通常会相对放大一些,在接收阳光和保暖之间寻求平衡。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建筑,还可能会在东南方设置“拐角窗”,由此利用初升太阳的光芒,以求尽快度过最为难熬的黎明。
尽管环境艰难,建筑仍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使相当多的建筑融合了中原地区、本地,以及与中国相邻的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建筑风格,成为喜马拉雅山脉两侧文明交往的见证。坐落于拉萨市中心,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昭寺即是如此。
位于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更是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建筑瑰宝。由于需要承担重要的宗教和政治职能,布达拉宫修建得极为坚固。它的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为了进一步加固墙体,一部分墙内还被灌注了铁汁。在寒冷而缺乏氧气的青藏高原上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其艰辛是难以想象的。也正因如此,布达拉宫被认为是雪域高原上的建筑奇迹,成为拉萨乃至的象征。 在挪威特罗姆瑟北面的岛屿上,沿着海岸公路分布着众多的木屋
沙漠绿洲别样建筑风情
沙漠中星星点点的绿洲,同样孕育着适应这一环境的文明。几千年来,不同的文明在沙漠中谱写了种种建筑史上的传奇: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还有后来居上的阿拉伯建筑。
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为阿拉伯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公元751年怛罗斯战役之后,阿拉伯人学到了中国造纸术,极大地方便了书籍的著述、抄写与文化的传播。在吸收了储存于波斯的古希腊人的科学著述,并汲取了古印度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阿拉伯科学体系逐渐发展起来,于此后的几个世纪,在医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阿拉伯建筑也得益于科技特别是数学的发展而大放异彩。
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因此传统的阿拉伯建筑,通常会以复杂的几何分形图案、艺术字体和书本形状的设计元素来进行装饰。这样的设计思路,让阿拉伯建筑既令人着迷又引人深思,在庄重和变化之间形成出色的平衡。而想要做出这样的设计并将其付诸实施,显然有赖于数学的支持。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西亚、北非和中亚的很多清真寺,以及其他一些地标建筑上,看到复杂而精致的几何图案装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禁寺(大清真寺)、麦地那先知寺,以及伊朗的伊斯法罕清真大寺,都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而在中国和西欧等地,也有不少采用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以及其他一些地标建筑物,呈现出浓郁的中东风情。
阿拉伯人的科技成就,不仅体现在建筑物的装饰设计方面。沙漠地区水源极为珍贵,这让人们喜爱郁郁葱葱,充满生命气息的园林。在建造园林时,阿拉伯人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特别重视对水的运用和控制。封闭式的建筑群与特殊的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在沙海里难得的绿洲之中,打造了由人造水体、凉亭和人工栽种植物组成的美丽花园,成为引人入胜的安逸所在。
知识链接 地窝堡机场的独特含义 在挪威特罗姆瑟,木屋并不鲜见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机场名叫“地窝堡国际机场”,而“地窝堡”这个名字,就记录了这座沙漠城市的郊区曾有不少“地窝子”的历史。所谓“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比较简陋的民居,其主体是一个深约一米的坑,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半米高的矮墙,房顶用草叶、泥巴和树枝等物混合构成。这种半地下式的原始建筑,却可以有效抵御沙漠附近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只是通风条件比较差。如今,这样的居所在乌鲁木齐已经基本消失。但机场独特的名字,保留了这座城市艰苦奋斗的印记。
砖石建筑营造欧式浪漫
从南欧的雅典和罗马,到西欧的巴黎和巴塞罗那,许许多多的欧洲城市,都洋溢着“浪漫”的气场。前往这些城市的游客们,往往会为城市中古老而华丽的砖石建筑而倾倒。
欧洲式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从那时起,欧洲大型建筑就开启了使用砖石建构的定例。古希腊人的审美观,让建筑的外观简洁大方,有着极具冲击力的明快线条。而古希腊人的数学成就,也影响到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黄金分割率的引入,让建筑具有了视觉上的和谐;尺规作图“三大不可能问题”中的“倍立方问题”,也就是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体积的两倍,传说也源自于一项神庙改建工程。如今,位于雅典市中心卫城山丘上的雅典卫城,被认为是古希腊建筑水平的代表。虽然它的一部分建筑在历史上遭到破坏,但幸存至今的部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壮美。
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建筑设计思路,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立柱同拱券的组合,让建筑结构拥有更好的承重能力。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万神殿,以及分布在西欧各地的剧场和引水渠遗迹,都宣示着这项创新的生命力。然而,随着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特别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一部分古罗马的建筑知识逐渐散佚甚至失传。漫长的混乱年月之后,在公元10世纪,欧洲效法昔日罗马建筑的“罗马风建筑”逐渐定型。此后,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风格建筑与洛可可风格建筑各领,在砖石建筑这条主线之上加以创新,营造出一脉相承、绵延至今的欧洲式建筑文化。
或许是出于对古希腊科学与理性传统的珍视,在走出西罗马灭亡后的“黑暗时代”,重新恢复秩序之后,欧洲人致力于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与建筑物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和艺术效果。
比如说,在哥特式建筑兴盛的时代,彩色玻璃被大量引入,成为兼具艺术和实用的装饰物。12~13世纪修建的巴黎圣母院,作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精致的彩色玻璃“玫瑰窗”不仅代表着当年的建筑师对用光的探索,也因其华美而成为教堂的重要“标签”。而在巴黎的国立中世纪博物馆里,也有很多来自被拆解教堂的玻璃画,让人们得以回望当年充满虔诚气场的欧洲社会风尚。
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是摒弃了当年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回归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它的标志性房间“镜厅”,则与17世纪法国在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密切相关。在那个电灯远未发明的时代,让皇家舞会会场兼顾容量和亮度,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为了满足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心目中的“极致奢华”,法国建筑师朱尔斯・阿杜安・芒萨尔(小芒萨尔)运用当时前沿的光学理论,设计了别出心裁的“镜厅”。厅内长廊的一侧,是17扇朝花园而开的巨大拱形窗门;另一侧则是由483块镜片镶嵌而成的17面落地镜。这些镜子与拱形窗门一一对应,把窗门外的蓝天、景物完全映照出来。同时,厅内3排挂烛上的32座多支烛台,以及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所点燃的蜡烛,也经镜面反射,形成约3000烛光(物理单位)的亮度,把整个大厅映照得金碧辉煌。即使在今天,镜厅也仍然是凡尔赛宫最为闪耀的瑰宝。
拓荒与探险,木屋做前哨
在中国式建筑、欧洲式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这3大体系之外,世界上还有一些建筑,似乎不属于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这些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便是看似平淡无奇,却最为质朴实用,在人们探险、拓荒时提供贴心帮助的木屋。
美国西部片的场景,通常是由若干木屋组成的沙漠小镇。这些简陋却实用,而且易于搭建的房舍,却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真实写照。如果说19世纪的美国拓荒者钟爱木屋,并将其传承至今,更多是因为木屋易于搭建而且冬暖夏凉;那么北极圈内的居民选择木屋,就更多是为了适应极地的严酷环境。
一、城市之美的表现形式
城市之美的表现在于其蓬勃的生命力,但构成生命张力的条件取决于各要素形成的结构意义。故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把握与解读城市之美的构成。美虽然经常带有宗教般神秘主义的倾向,但经过科学合理的解析,人是可以掌握其客观规律的。美毕竟是科学的、生命的、人性的,美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和鲜明的独特性。
1、城市规划美
不同的国家与城市,由于民族、气候、时代、环境及历史变革、文化遗产、意识形态、地域等等不同,显现出不同的城市格局与规划。中国古代城市具有重要的文化与政治职能,由于长期处于统一的帝国之下,规划呈现出的是以皇权政治为纲,形成方正威严、层层递进,壁垒森严,君臣尊卑分明的内城、皇城、外城的城市格局。古城规划基本上遵循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布局“辩方正位”,动静分区,行政、商贸互不相扰;政府、社区各居其位。以“天人合一”“顺天循理”为规划理念,反映出古代城市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方古城的杰出代表古希腊城市则始终延续“人神合一”的人本主义思潮。这种观念在城市设计中则表现为古希腊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力求体现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视觉感受为构图的基础,以人的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斯的城市设计思想也集中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和人本主义。他所规划的米利都城和普南城都采用方格形道路网、城市的中心广场是市民活动的中心。他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几何形体的和谐、秩序、不对称的均衡。这和中国封建都城的轴线对称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手法,极大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尊重和理解。
比及至今,各国对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从未停止过脚步。值得思考的是,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在二千多年前已经基本形成,而西方规划思想却一直进行着自我否定和更新的变化。然而相比欧洲众多城市对既有历史城建遗迹的保护,中国自“五四”起到解放后,一直对新建设盲目崇拜,由于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使历史古城受到摧残。每个占城都要追求、发掘、提炼、升华自己的特色,在古城改造中不能赶时髦求功利,要做出城市的特色,突现地区的特点,符合城市风格的新建筑和新的城市结构规划及新的城市艺术。
2、城市结构美
城市之美犹如人体之美,体现于整体的和谐一致。城市之美,呈现于城市结构布局的各个部分的和谐秩序,体现出深奥性与科学性,能够通过理智把握它。甚至其所拥有的精巧结构本身便具有令人震撼的形式之美。实践证明美就是科学的、合理的。
城市形式结构合谐美还体现在城市硬件建设如道路的规划、公共设施等是否合理完善;建筑风格与人文历史、社会风俗是否和谐一致以及城市的人为物理结构与原始自然环境的能否和谐共处等许多方面。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历史,我国城市建设近年来取得比较大的进步,但同时过分西化的建设风格,影响了城市文化的承继,使中国城市产生“千城一面”的负面影响。其实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视和谐,如中国代表古建天坛以圆为主体,展现出祥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哲学命题。大到中国北京的故宫规划布局、小到浙江兰溪的诸葛村规划及山西的王家大院,不都闪烁着人类共同的结构肌理之美么?
因此,注重城市的结构之美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将城市文化、城市地貌特征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创造协调、融洽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风貌才能呈现出和谐之美。可见,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城市雕塑等专项规划显得多么重要。
3、人文精神美
每一座城市的形成均受地域、历史、人文等多方面影响和制约,与其他城市产生相异的特征,显露出“千城千面”的丰富情感。从这点来讲,城市如同人一样有风格、气质,以及人文精神之美。
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与神韵不仅同地域有关,更与时代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如鬼神崇拜的原始时期,人们建造有关信仰的神与灵魂的建筑,代表建筑有古埃及的金字塔群、卡纳克阿蒙神庙等等;及至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便有巴黎圣母院、圣玛丽亚教堂等等显示教会权威的建筑堂皇林立。而在战争动荡时期,却是英雄辈出,各种英雄史诗般的纪念雕塑应时而生,街道、建筑被赋予新的名字来予以铭记,无不体现出当下时尚与人文精神之取向。
城市的审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城市未来发展与其地理、经济、历史有着直接关联。比如古代中西方的城市建筑与规划在规模、材质、造型上区别很大,古代东方是木结构建筑体系、而西方多采用石结构建筑体系,与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建筑材料多寡有关,更与西方激情、冒险、热烈的阳文化;与东方含蓄、空灵、深沉的阴文化所属的精神本质相通。城市的建筑艺术及公共艺术均取决于其民族、气候、时代这三大要素,而由此产生出东西方、南北方、国内外等城市格局、精神文化之不同。
城市人文精神之美的重要内涵是表达出人类共同关注并向往的思想情怀与精神境界,同时力求能够代表绝大多数民众意志和人民普遍能够接受的审美样式的作品。同时,兼顾弘扬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共同体现。她真实地表现在城市的结构布局、建筑、装饰、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之中。
4、公共艺术美
从城市产生的第一天,就有了城市的公共艺术,城市的性质就决定了其广泛的公共性和持续的发展性。公众等社会活动必然产生各种规模的“仪式”,而这些“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公共艺术。如人类最早敬天畏地的各式原始崇拜“图腾”,典型的城阙、城门、塔、桥以及祭祀器具“石器”“青铜器”等等。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出现的各类人物、动物、神等雕塑造型,无论古今中外,皆属此中,公共艺术从小到大,从单一简陋到复杂普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而更加突出和重要。城市的规划、结构是城市的经济基础,城市的人文、艺术是城市的上层建筑,以城市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是完成城市肌理之美的高度结晶“手段”,是城市之美的光芒“名片”。
二、城市之美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市与人一样具有独特的情感与风格,透过城市肌理质 感的皮肤呈现的是一种人性,是城市集体意识的外化。她的结构形式与追求是一种面向完美的积极追求,升华为现代人的精神符号。而现代城市的发展必将由功用性的物质城市转向专注审美的精神城市,所以城市之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是创建与人和谐共生的未来城市之要点。
1、城市之美是城市繁荣的标志
城市之美不仅决定着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标志着城市的兴衰。古今中外,国富民强的时代便有恢宏的伟大城市构想和杰出的建筑。老北京城如是、现代纽约城如是,罗马竞技场、埃及金字塔都是城市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城市之美是脱离满足基础需要的更高级的精神享受,它需要一个开放的富裕的环境。而只有城市物质极大丰厚,才能付出许多精力去彰显人类智慧与伟岸。城市之美更表现在民族复兴、盛世和平这一基础之上,譬如说中国现代的城市之美离不开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和强盛。
城市之美需要审美经验的积累,体现对人的尊重。喧嚣并不完全代表繁荣,中国古代虚静之美,便表达出在城市中自由舞蹈的人生趣味。而脱离物质,求索人类灵魂自由与未来幸福,无论如何都是城市物质极大富足之后呈现精神上的一种高度浓缩。
2、城市之美是城市现代文明的体现
城市之美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而符合当下人审美趣味的城市风格代表着现代的城市文明。星巴克、大型超市、五星大酒店、酒吧等现代场所是对传统的乡村文明的突破,因此,城市美学揭示的是人类在拥有城市现代文明以后的审美经验,而不是一种以乡村文明为摇篮的传统的审美经验。
城市之美促进着城市文明的进程。没有美感的城市是冷漠而单调的,美是一种高级的审美体验,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发达文明、城市的地盘规模也就相应扩张,其功能就越先进发达,基础配套设施、文化娱乐场所也就越完备和规范。城市的功能解放就是人类的更加自由。现代文明必将更加强化和彰显城市之美。
3、城市之美是城市特色的体现
城市之美是城市特色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时期文化传统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的美感也千差万别。对城市之美的发掘,要找出最明显、最独特的文化特色,并在规划中加以继承和发展,扬长避短。那种不顾本地实际照搬硬套,甚至不惜毁坏文物古迹,把旧的东西统统推倒重来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破坏自然和人文景观。
城市之美不是空洞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鲜明特色。城市的结构、城市的建筑、城市的历史、广大的市民共同形成了城市的内容。城市因民族而不同,因气候而环境,因时代而变化。
艺术美的本质是创新,而优美的城市环境正是由丰富多彩的不同特色内容而构成,而这正是城市之美的本质。请设想千城一面的城市会是什么感受呢?
4、城市之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美与文化相关联,构成城市美的内在要素,文化的极致就是美。城市美是城市经济吸引力与辐射力扩大的基础,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当代世界城市的发展进程已经充分证明,城市之美既是城市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城市经济、政治发展的表现,美是最好的广告,纵观那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致力于城市美的创造。
【关键词】高句丽遗址 虚拟再现 保护与研究 展示与传播
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同时,它更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
一、虚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虚拟技术最早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的航天航空领域,并用此技术来模拟培训宇航员,为之提供了一种省钱、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现已经被推广应用到诸多领域当中,陆续得到广泛应用。如军事领域应用虚拟再现技术可以多快好省地研究战争、演习推演和训练;科技开发应用虚拟现实可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费用;娱乐领域应用虚拟技术可让人足不出户就身临其境地感受交互游戏或体验训练技能;建筑与城市规划应用虚拟技术为城市的风格和合理布局,以及旅游交通等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医疗领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培训、临床诊断、手术治疗提供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虚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正是基于虚拟技术的高度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实时交互的体验等功能,这项数字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古迹遗址和文物保护领域。虚拟技术同时借助全息影像技术以及网络媒介,可以将古迹及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展示与传播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例如,希腊科学家利用虚拟技术建立了一个古希腊建筑的影像系统,让古希腊的古迹原貌真实、鲜活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戴上导游仪装置,就可以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璀璨的古希腊文明。
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达30余项,很多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建筑遗迹以及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图片与文字的记录等原始的管理形式, 文化遗产的展示也大多是建立在游客与珍贵文物或遗迹直接接触的基础上,一些遗迹或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还有很多消失的遗迹需要复原以供开发与研究,这些都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等手段介入,因此应用虚拟技术再现遗迹,保护和展示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古建筑已经开始陆续将虚拟技术用于保护与开发,如故宫博物院运用虚拟技术成像系统展示了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和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构造方法;陕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方圆100平方公里的乾陵进行了三维数字化虚拟,真实再现了气势宏伟的乾陵,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乾陵的外形和内涵,利用交互技术,让参观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观看乾陵;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院利用虚拟技术将大成殿制作成影像系统,使游客在计算机上便可浏览大成殿的建筑细节,同时可以在虚拟的大成殿内进行漫游。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古迹建筑运用虚拟技术的案例,如圆明园遗址的复原、消失的阿房宫、虚拟再现紫禁城以及尚未发掘的秦始皇陵,等等。穿越了时间的壁垒,历史得以数字化再现,文化得以信息化传承,虚拟技术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再也不用抱着化石想象着恐龙的模样了。
二、虚拟现实技术对吉林省集安高句丽遗址的作用
吉林省很多精美的古建筑或历史遗址,由于观念落后、资金缺少、人才匮乏、保护不当等问题,正面临着被遗忘、破坏甚至逐渐消失的严重威胁,局势不容乐观。目前,吉林省运用虚拟技术还局限于地产与规划领域,在虚拟技术运用于古迹复原与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尝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于交互体验或网络旅游还停留在尝试层面。作为吉林省重要的古迹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2004)的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亟需借助虚拟技术实现多方面的应用与支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高句丽遗址的全面三维再现,不仅可以真实复原遗址的历史原貌,为文物保护与研究、展示与传播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而且对修缮、保护吉林省古迹和古建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体现在数据存储与保护研究方面
高句丽遗址位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这里作为高句丽政权的都城长达425年之久,东邻朝鲜,保存着世界上最多的高句丽文物古迹,包括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两座高句丽早中期都城)、陵墓(14座王陵和26座贵族墓葬)、碑石、上万座古墓和众多的出土文物,构成令世界瞩目的洞沟文化。这些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为世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获取数据与相关资料,在充分研究遗址的历史与考古方面的成就基础上,借助安全的三维激光飞行时间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对高句丽遗址进行高精度的全面测绘,同时通过影像采集周围空间关系的真实图像等资源,记录原有各项相关真实数据,并为此建立模型数据库,实现高句丽遗址相关数据资源科学的永久保存,以便以后的人们能更好地学习和传承。
首先,这些精准科学的数据是高句丽遗址建筑与营造、文物物品等图像复原的基础,利用数据可以把遗址建筑设计的模型内容、古老的施工工艺、搭接手法等用三维图像软件进行精确的实体建模,从而更好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伴随着虚拟技术所推出的衍生产品,旅游产品也将得到极好的推广。其次,可以用来提高遗址和相关文物复原的精度,以及为选择将要采取的技术手段做出预先判断和提供依据,并可以节约成本、缩短修复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那些出现脆化、脱色、剥落等现象的易损文物,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修复和保护,从而检验修复保护技术和手段的可行性,考察修复保护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和修复保护后的耐久性,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保护方案。总之,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遗址和文物多方面的研究带来便利。最后,建立古代建筑保护修复信息服务平台把古代建筑知识库信息录入管理,可以为古代建筑知识库查询服务和古代建筑多媒体知识提供检索服务。
此外,虚拟技术还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的模拟, 旅游模拟系统中按高句丽遗址地理信息建立了计算机模型, 记录了每个王陵的位置、路线等。通过该系统模拟各个环节、不同管理策略,合理高效利用各个环节硬件设施的最优管理策略。通过虚拟技术呈现的规划方案可以进行预判或做出决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体现在遗址展示与文化传播方面
高句丽遗址在我国属于闭塞地区,地表遗址与建筑是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址本身又缺少展示环节,由于时空的限制使遗址及文物的文化价值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博物馆式的展示方式和手段已跟不上当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此,需要对遗址及文物的展示注入新的元素与形式,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在不移动文物本身的情况下,真实地再现遗址和文物,从而使高句丽遗址和文物有了更丰富的展示途径和办法。
一方面,在展示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遗址和文物构建的影像系统,借助全息影像技术呈现出更大范围的立体感展示,产生真实的视觉效应,使得展示遗址和文物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体会到这个令人惊异的三维空间所散发出的恢宏之感。还可以结合并运用媒体交互技术,参观者通过立体眼镜或操作传感装置,在现场三维场景中进行虚拟漫游,在立体的虚拟世界中充分感知信息,并做出选择或相应的动作,体验交互带来的感受。像在现实生活中游览名胜古迹那样,走过每一条游览线路,而比现实中更吸引人的是,在虚拟世界中,游客可以走进宫殿,看到每一处内部细节,甚至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身份,如官员、宫女、嫔妃、武士等,选择各自所需的方式和进程,让自己置身于神秘的虚拟情境中,引领观众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中,既获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遭遇和感受,又了解了历史遗迹的兴衰发展过程。因此,虚拟技术的应用,使古迹及文物的展出频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它充分调动了参观者的热情,使观众对遗址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并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体验遗址和文物的非凡魅力。
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来整合、统一大范围内的文物资源,是传播和推广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全面地展示遗址古迹,宣传历史文化资源。参观者还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方向盘等操控工具来控制虚拟环境,同遗址及文物进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行走、飞行,并能直观地查看各个古建筑、物品的详细信息。使高句丽遗址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媒介或虚拟博物馆参观、浏览遗址及文物,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虚拟技术可以不受时间、距离、费用以及意志力等限制进行旅游,在将来只需要带一台有卫星定位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小村落、墓群和遗址进行旅游。
由此可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旅游能为旅游开发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化的虚拟现实能够更好地宣传文化遗产,现场的虚拟展示则能带给用户更丰富的交互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一起,成为人类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三大手段。
目前,虚拟技术在国内很多领域已经逐渐普及开展起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时代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技术研究、设备的研发已经接近成熟, 如激光飞行时间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新媒体交互技术等,极大地增强了虚拟技术应用的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虚拟技术应用于遗址再现成像系统等方面涉及很多考古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单纯依靠数字领域的技术运用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更需要文物研究与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提供相关专业理论支持,并加深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是创作完成课题的关键,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和谐共生、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文化传承做出贡献。探讨高句丽遗址虚拟再现,可以将吉林省古迹与遗址的保护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层面,为吉林省历史遗迹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214号)
参考文献:
[1]鲁东明,刁常宇.数字化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J].旅游学研究,2007(01).
[2]高高句丽遗址址:百度百科词条.
[3]郭云仲, 方兴.虚拟现实对中国文物古迹的作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2).
[4]杨宝容.基于文化体验的古建筑虚拟系统交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出.从可视虚拟书店到虚拟图书馆――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9(7).
关键词: 建筑色彩 情感作用 人文特征 环境
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浅灰中散发金属光泽的鸟巢、以蓝色为主色调的水立方、2010年上海世博会红色调中国馆,都是世界标志性的建筑,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建筑。让我们首先记住它的,是建筑的外形和色彩。建筑的形象是通过形式、质感和色彩三要素来表达的,其中色彩是最具造型活力、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因素,也是引起共同的审美愉快的,是我们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它的性质直接影响我们的感情。
一、建筑色彩的发展
建筑色彩的应用不仅体现人文特征,反映城市的时代风貌,而且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色彩在建筑中起着区分、标识和强化的作用。它可以传达出多种信息,区分功能、结构、部位、材料,表明用途,划分空间,引导视线。个性化的色彩形成明显的标识,使人们能够准确辨认建筑,并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古典建筑素以色彩丰富、用色鲜明、设色大胆而著称于世界,并且利用色彩来加强建筑造型。我国早在3000年前已形成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封闭的院落为基本的群体布置方式的独特风格。在战国时期,建筑木构件上不仅使用了色彩,而且涂上油漆加以保护。秦朝的彩绘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代将色彩与阴阳五行理论相联系,并用色彩代表五行及方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彩绘和雕刻技术日趋完美,色彩辉煌夺目,丰富多彩。隋唐时期建筑采用以橙黄、绿色为主的琉璃瓦,唐代建筑木结构外露部分都用朱红上色,这种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宋元时期,建筑色彩注重清淡高雅表现品味,强调色彩的冷暖变化,重视色彩的整体构图与局部的映衬关系。明、清时期建筑色彩的等级区分更加明确,清代的宫殿、庙宇色彩丰富绚丽,多用油漆彩画装饰,青、绿、红等颜色被运用广泛。而同一时期的民间建筑则尽显质朴、淡雅的风格。
在西方,古希腊建筑色彩明快、艳丽、华贵。古罗马时期建筑装饰奢华。中世纪拜占庭艺术源于地下室宗教文化,故色彩沉稳、庄严神秘。12世纪中期哥特式建筑色彩装饰走向华丽、柔美。文艺复兴时期,色彩科学理论日益发展,配色更加大胆,对比逐渐强烈。洛可可时期常用金、银、灰、淡蓝、草绿、紫灰等色作为建筑的色彩装饰。走进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色彩调节技术,建筑更加讲究科学用色,色彩从心理学、生理学、工效学方面为建筑服务,给人们提供了合理、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建筑色彩的情感作用
通过色彩的装饰,建筑可与环境相融合,传达感情,营造气氛。建筑色彩的架构离不开色彩视觉空间的规律,而建筑色彩的准确设色是以建筑的精神定位为依据的,建筑色彩是引起共同的审美愉悦的、我们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的情感作用是基于人们对色彩的生理、心理反应而逐渐形成的。这是因为色彩能引起人的冷暖、轻重软硬、远近等方面的心理感受,并能通过心理反应作用于人的生理,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色彩还往往和特定的联想和意境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方面的作用和心理暗示效果。
三、建筑色彩的人文特征
建筑色彩还有着明显的人文特征:当色彩的联想、象征,上升到文化层次,便形成民族和个体之间的种种差异。色彩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受地域、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社会进步程度的影响,形成相应的建筑色彩文化,不同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对建筑的色彩有一定的影响。建筑用色充分反映了色彩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所寄托的情感内容和心理作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传统习惯不同,发展演变的历史不同,对色彩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对色彩有不同的偏好。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和古代罗马历来受到帝王的尊宠,象征尊贵和权威,但在伊斯兰教国家则象征死亡。白色在我国古代是死亡的象征,而在西方则代表纯洁。
四、建筑色彩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色彩设计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不单指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指建筑周围的山水及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包括民居、古建筑、商业区等。在组织建筑色彩时,要尽可能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彼此尊重,达到协调一致的色彩效果。根据色彩规律,正确地运用色彩,对表现建筑的功能,反映建筑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探求美的本质,一直是人类,尤其是美学界、艺术界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是真善美的统一。人类在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按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两个尺度的基础之上建构自己的行为准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两个尺度的统一即是和谐。而和谐则是所有审美原则中最核心的元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人与人的关系是否和谐?个人的身与心是否和谐?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同时也是贯穿艺术设计领域的时代主线。
一、对美与和谐关系的探讨
毕达哥拉斯认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符合规律性的东西才可以称之为“美德”,“美即和谐”。毕达哥拉斯曾实验证明,用三条弦发出一个乐音以及它的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三条弦的长6:4:3,得出结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变化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谐调。” 可见,和谐是毕达哥拉斯论美、审美的一个重要维度。古希腊建筑帕提农神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非常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苏格拉底立足于生动浅显的生活实际,从人本主义的功利论和价值论角度出发,提出了“美即有用”的观点,即事物美与不美,关键在于它对人是否有用。柏拉图则认为“尺寸”、“比例”、“和谐”、“秩序”、“整体性”是决定着美的本质的重要属性。他说,美一方面可理解为表示部分之间特定组合方式的一种属性,有序而和谐的组合即是美的;另一方面,美也可以理解为能够以数字关系表示的一种属性,尺寸合度、比例合宜的事物即是美的。这一思想,在他的《斐利布斯篇》、《蒂迈欧篇》、《政治篇》等著作中都有阐述。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主要保存在他的《忏悔录》当中。他给一般美下的定义是“整一”或“和谐”。给物体美下的定义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悦目的颜色”。
休谟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指出,美是某种形状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心的特殊构造”。可见,休谟强调的是心理对于产生美的作用。
康德在美学的问题上,根据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他的美学著作《判断力的批判》基本立场是:审美判断主要内容是情感()而不是概念。显然,康德强调了心理和谐对于美的重要性。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指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自然与理想的结合。
马克思是通过研究美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密切关系,从“ 审美生产”或“审美实践”出发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认为,人的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自己的审美意识“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
当代美学研究专家陈望衡先生说过:“所谓美感,就是人在自己的创造物身上观照到自己本身而产生的一种感情上的愉悦”。[2]
纵观古往今外对美的本质探求,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美之所以美,或是人的欲求与物的呈现之间达至了契合;或对物赋予情感使之成为人与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媒介;或是对美之载体进行改造使之实现了人在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之间的互补。总之,或契合,或共鸣,或互补,和谐是贯穿其间的共同点。
二、“和谐”与当代艺术设计
在“和谐”成为人们生活中高频关键词的当代,“和谐”也已经融入到了艺术设计理念的骨髓之中。在设计实践中,“和谐”成为设计者们恪守的“第一定律”。设计的产品中更是处处呈现着设计者们力图注入的“和谐”元素。
艺术设计中的“和谐”主要体现在设计产品人性化。产品是否人性化,或者说产品从视觉上是否容易帮助消费者做出据为己有的选择,产品的功用是否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或该产品是否比其它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该产品是否促生新的消费欲求等等,已经成为衡量设计工作成败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了。这个重要指标的内核就是“和谐”。
美国当代设计家德瑞福斯说过:“要是产品阻滞了人的活动,设计便告失败;要是产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更快乐,设计便成功了。”显然,德瑞福斯是从设计功用角度言明了“和谐”的重要性。
“和谐”在设计上表现为产品功能更人性化
这里的“人性化”,是指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衡量尺度。或者说,最大化满足产品多层次消费者需要的功能性设计目标,是评价产品设计优劣的重要尺度。功用或功能和谐,体现在生理和谐与心理和谐两个方面。
随着现代迈向后现代的步伐,人们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趋向科技含量高、小巧、精细、便于携带、方便使用等。这些特点总结起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理念――“和谐”。因此,以“和谐”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在设计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和谐”理念在产品的表现形式上是产品的“人性化”。
在建筑设计上面,动静区域分开、公私区域分开,残疾人扶手、残疾人楼梯入口出现在房产销售单的显著位置上。在室外、室内的装修设计中更多地表现出环保、节能意识。机械、家电以及日用品等,从颜色、线条、高度、操作方法等层面,处处可见设计者们对于人性的关怀,显现“和谐”内质的闪光。
在汽车设计方面,人性化理念在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的汽车结构和功能设计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大的方面,缜密的发动机舱内,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各种液体存储灌,还是电线的排列,都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配合发动机盖的防撞钢梁,能够有效消减撞击能量,增加安全系数。保险杠下的红色钢梁,有足够的抗撞击能力,而配合外部相对柔软的材质,又能起到很好的行人保护效果。加上后备箱盖内的防撞钢梁,可以有效减轻后车追尾带来的损害。提高后排乘客的安全系数。线条流畅的车身设计更是体现了柔和、圆润,加上车内许多小巧、轻便,多功能的人性化设施设计,如此设计的汽车,使得它已经不仅是交通工具,而变成了美的艺术品。
电脑的演变,从起初重达三十吨,占地170平米的庞然大物到十公斤左右的台式电脑再到微型的笔记本电脑,还有触屏式电脑、声控电脑的接连诞生,以及脚触键盘的出现等,这个过程凝结了科技与设计艺术的成果,充分证明了设计人性化的高速进程。
现代设计将科学进步与艺术、技术及人性有机地的结合,实现了产品结构、功能和愉悦的多元统一,即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使用者更舒心愉悦。所以,人性化设计不仅仅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同时还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人性化设计在关注个性发展中的体现
个人的经历、经验、习惯或情绪等多种因素是因人而异的。人对深层内心和谐要求的关注是社会认知和实践上的双重进步。个人心性和谐、身心和谐在设计上体现为,设计将个人个性需求纳入考量的范畴之内。脑白金、黄金酒广告设计打的是亲情牌;茅台啤酒利用茅台白酒的文化底蕴,打的还是感情牌;与当代年轻人强调个性相适应,一些张扬个性的品牌更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如运动产品类阿迪达斯宣扬的“没有什么不可能”;移动通讯类产品宣扬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广告词。“女性内衣店在街头巷尾大方登台亮相,说明中国新一代的年轻女性已经扔掉了女性长时期固守的拘束和古板,她们正变得越来越时尚。中国开放后,这股趋势就变得不可阻挡,新一代的人们更爱享受生活”。[3]
在产品上赋予意义,使之既承载传统文化又不断吸取时尚精粹、溶入趣味性和人情味等元素,使人感到安慰、亲切和舒适,产生认同感,获得荣誉感,尊贵感,使人从对物的友善情感中移情到人对人的友善和相互尊重中来,达到给静物以激情,给线条以血液,给语言以生命,给产品以人情的目的。
人性化设计在关怀弱势群体中的体现
将设计目标还原到人,是后工业时代人类对于科技理性弥久反思后的一种迷途知返。而设计对于弱势人群的关注也正在使得设计获得新的生长点。对于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的人性关怀,不仅是要在社会保障机制层面填补以往的缺漏,更要在实际生活中给予生理上的救助和心理上的安抚。残疾人键盘、鼠标,残疾人台阶、残疾人坡道、盲道、儿童楼梯扶手、公用卫生间中的残疾人便池或儿童洗手池,残疾人投票箱,老年人和孕妇在新加坡能成为交通工具减速或停车让行的活标志,这些充分说明,对于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已经被纳入了设计目标考量指标体系,体现了人间温情、人格尊严已经走下神坛正步入寻常百姓生活。
人性化设计在关注人类终极问题中的体现
在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不可持续陷阱,人类文明持续性遭致普遍忧虑时,艺术设计界审时度势,提出了“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的原则。 [4]将社会职责和公共道德、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传统之化的传承、人性的回归等诸多技术外的元素,纳入到设计理念中来,在设计材料上多运用生态型,在产品包装上多运用环保节能型的,这些设计风格的改变,是艺术设计理念与设计科学在关注人类终极发展问题和人类文明延续问题等方面,迈出的重大步伐。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7页。
[2]陈望衡:《试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美学》,载程代熙编《马克思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7页。
[3] 《环球时报》2006年10月1日第6版。
[4]陈志强:《人性化:设计艺术的表现与发展》,《装饰, Art & Design》,2006年10期,第13页。
On the Essence of Harmony of Art and Design
―― Humanity and harmony is the main theme of modern design
SHENG Zhong-yi
(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8 )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beauty at different times has different forms. Art and design is linked to its own unique form of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for the demands of the beauty. Today, when harmony as is reported as a key word in people's lives, Harmony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ncept of art and design. In the theory of art and design, humanity as manifestations of "harmony" concept, has become the ‘First Law’ of the designers’ work. In Practice of the art and design, it is reflection of humanity, personality, vulnerable groups, as well as the ultimate issues of human concern.
Keywords: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object, harmony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humanity, 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