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4:54
导语:在化学式与化学价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高考化学实验设计型试题考查内容
高考化学实验设计型题目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下面所列的一个或几个方面:
1.确定实验原理。要求学生在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确定(选择或拟出)实验原理。
2.选择实验用品。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合理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选用的实验仪器和用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并绘制或识别相应的实验装置图。
4.观察现象和数据。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过程,预测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现实验目的将要记录哪些数据等。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得到的现象和数据,通过分析或计算、审读图表、推理论证等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6.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根据题目所要求的实验目的,对实验所采取的原理、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作出优与劣、好与坏等的分析和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作出改进等。
二、实验设计与评价试题的类型
(一)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1】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
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填代号)。
a.KMnO4b.(NH4)2S
c.H2O2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装置回收(填代号)。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直到。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参考答案:(1)cd
(2)冷却结晶引流
(3)NH3 (或NH3・H2O)b
(4)平视凹液面(或平视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酸式
启示: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巩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掌握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全面训练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条件合适,操作方便;②原理正确,步骤简单;③原料丰富,价格低廉;④产物纯净,污染物少。即从多种路线中选出一种最佳的制备途径,合理地选择化学仪器与药品,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二)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2】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加入的物质是,其作用是。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参考答案:(1)固体NH4Cl和Ca(OH)2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碱石灰(或CaO)除去NH3气流中的水汽(或干燥NH3)
(3)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
2NH3+3CuO N2+3H2O+3Cu
(4)出现无色液体氨水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用无水CuSO4粉末检验,无水CuSO4变蓝
启示:对于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特点或从物质的属类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可能具有的性质。该类试题的关键是设计出简洁的实验方案,要求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
解答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的基本流程为:研究物质结构预测可能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现象及分析、结论等)实施实验结论。其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三)物质(离子)检验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3】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 HNO3、1.0 mol・L-1盐酸、1.0 mol・L-1 NaOH、3% H2O2 、0.1 mol・L-1 KI、0.1 mol・L-1 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现象是。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步骤2:步骤3:……参考答案: (1)CO2和CO
(2)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3)①假设1: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单质
假设2: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O
假设3: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与FeO的混合
③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 1:取适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K2CO3完全溶解。分离不溶固体与溶液,用蒸馏水充分洗涤不溶固体固体产物部分溶解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溶液,再加入少量上述不溶固体,充分振荡(1)若蓝色溶液颜色及加入的不溶固体无明显变化,则假设2成立
(2)若蓝色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暗红色固体物质生成,则证明有Fe单质存在步骤3:继续步骤2中的(2),进行固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H2O2,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结合步骤2中的(2):
(1)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1成立
(2)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假设3成立启示:解物质(离子)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试题的思维程序如下:(1)先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颜色、气味、状态等。(2)准备试样,并进行检验。当试样是固体时,应先取少量配成溶液,同时观察试样是否溶解,在溶解时有无气体产生等,以初步判断试样可能含有哪类物质。(3)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四)综合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4】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乙二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1)向盛有少量乙二酸的饱和溶液的试管内滴入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2)向图甲的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醇、浓硫酸和乙二酸,用酒精灯小火均匀加热该试管3~5 min,在B试管中有油状液体产生,若反应中生成了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B试管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3)已知:草酸在约157℃时升华,在175℃时受热分解可生成H2O、CO2和CO;草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该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验证草酸受热分解并检验产物中有CO2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你如何进行尾气处理。②依据题给数据,请分析根据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能否确定草酸分解产物中有CO2(填“能确定”或“不能确定”),理由是。
参考答案:(1)还原性
(2)COOHCOOH+CH2HOCH2HO浓H2SO4COOCH2COOCH2+2H2O防止加热不均匀而使碳酸钠溶液倒吸入加热的A试管中除去酯中混有的乙二酸和乙二醇,同时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酯分层析出
(3)①在装置的尾端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②不能确定因草酸升华后可能有部分进入D试管,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对CO2的检验造成干扰
启示:对于综合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类试题,其解题思路一般为:
(1)巧审题,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境(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洁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
(2)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由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有许多综合探究实验题图文结合,思考容量大。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
(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在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等。
根据对以上试题的分析可知,解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类试题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1)原理恰当;(2)效果明显;(3)装置简单;(4)操作安全;(5)节约药品;(6)实验步骤简单;(7)误差较小等。换句话说,就是要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注:“绿色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使化学反应以及其产物具有以下特点――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减量、循环、重复使用;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物、甚至实现零排放;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满足价廉物美的传统标准)。以上几个方面不仅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同时这些标准也是对实验设计优劣进行评价的相关要素。
三、常用解题策略及思想
(一)类比思想
不同物质的属类、结构、性质、制备等诸方面可能有某些相似甚至相同之处。类比是学习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可将不同物质进行由此及彼的联系,可以简化思维过程,提高思维效率。
【例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后,为了解Cu的常见化合物性质,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提出如下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协助该小组的同学完成下列研究。
【提出问题】
①Cu的金属活泼性小于Al,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
②通常情况下,+2价Fe的稳定性小于+3价Fe,+1价Cu的稳定性也小于+2价Cu吗?
③CuO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H3还原吗?
【实验方案】
(1)解决问题①需用到的药品有CuSO4溶液、(填试剂),同时进行相关实验。
(2)解决问题②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
(3)为解决问题③,设计的实验装置为(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实验结论】
(1)Cu(OH)2具有两性。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是。
(2)根据“实验方案(2)”,得出的+1价Cu和+2价Cu稳定性大小的结论是;。
(3)CuO能被NH3还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问题讨论】
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NH3与CuO反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A:。
解析:(1)类比Al(OH)3的实验室制法和两性的检验方法,可以利用CuSO4溶液和适量的NaOH溶液制得Cu(OH)2,把制得的Cu(OH)2分成两份,一份加盐酸,另一份加NaOH溶液,观察蓝色沉淀是否溶解。
(2)98 g Cu(OH)2固体受热分解可以得到80 g CuO,CuO在高温条件下继续受热分解如果全部生成Cu,应得到64 g Cu,但实验中A的质量为72 g,且加入硫酸溶液变蓝,说明有Cu2O的存在,Cu2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由此证明A应为Cu2O,质量恰好为72 g。该实验说明在高于1000℃时,+1价Cu比+2价Cu稳定;在溶液中+2价Cu比+1价Cu稳定。
(3)NH3通过加热的CuO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CuO被还原,还原产物可以根据(2)的实验现象进行验证。
参考答案:
【实验方案】(1)盐酸、NaOH溶液
(2)Cu2O
【实验结论】(1)Cu(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2)在高于1000℃时,+1价Cu比+2价Cu稳定;在溶液中+2价Cu比+1价Cu稳定
(3)3CuO+2NH33Cu+N2+3H2O
【问题讨论】取NH3与CuO反应中生成的红色物质少许,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A,反之则无
(二)控制变量思想
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设计类试题中的一种常用思想方法。当影响实验某项内容的变量有多方面(个)时,往往先控制某些变量不变化,而只改变某个变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相关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
【例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灯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了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①
②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类试题,以日常生活中的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为情境,以探究Fe(NO3)3溶液中何种因素蚀刻银为研究课题,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并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科学举证的能力,以及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进行表述的能力。
第(3)问,考查学生运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是该题的核心。本题中有两个变量,如下表所示:
实验变量Fe3+的氧化性NO-3的氧化性能否蚀刻银能不确定现象或结论银溶解无法测定还原产物由于NO-3的氧化能力随着溶液pH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在验证假设2即Fe(NO3)3溶液中的NO-3能氧化Ag时,就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控制溶液的pH进行实验,这是考查单一变量控制法。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需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然后配制相同pH的稀硝酸溶液,再将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内。显然,这是该实验的最佳设计方案。
参考答案:(1)ade
(2)Ag+Fe3+Ag++Fe2+
(3)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①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
②配制相同pH的稀硝酸溶液,将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内(4)不同意。甲同学检验出了Fe2+,可确定Fe3+一定氧化了Ag;乙同学虽然验证了此条件下NO-3能氧化Ag,但在硝酸铁溶液氧化Ag时,由于没有检验NO-3的还原产物,因此不能确定NO-3是否氧化了Ag
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高考试题中屡屡出现。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要注意题给数据的有效性。
(三)分析、推理思想
当实验设计类试题涉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特别是利用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酸碱反应、水解等反应原理)来解释有关过程或现象时,我们可利用相关原理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相关结论。
【例7】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2-3>I-
3I2+6OH-IO-3+5I-+3H2O
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
A.Na2S2O3B.AlCl3
C.Na2CO3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解析:(1)①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的是Fe3+,它与SCN-的配合物有多种,中学阶段一般写Fe(SCN)3;I2的CCl4溶液显紫红色。
②应用信息“氧化性:IO-3>Fe3+>I2”,说明IO-3和Fe3+均能氧化I-生成I2,由题意,加碘盐中可能含有KIO3、KI、Mg2+、Fe3+杂质,故此处反应有两个。
(2)据题意“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则可推断KI被潮湿空气氧化,但反应不能写成“I-+O2+H+…”形式(因此处没有酸性环境)。若联系金属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则能顺利写出有关反应。
KI3・H2O作加碘剂问题,可由题中“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进行分析推理。因为加碘盐受热时,KI3・H2O不稳定生成KI和 I2(这一性质可从题中“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分析推得),KI被氧气氧化,I2受热易升华。
(3)根据信息“还原性:S2O2-3>I-”,可判断Na2S2O3能作稳定剂; C中 Na2CO3水解呈碱性,能实现“I2+OH-I-”的变化,故也可作稳定剂。B中AlCl3水解呈酸性,使I-易被氧气氧化,D中NaNO2能氧化I-。
(4)实验方案简答要注意规范性。
本实验中I-对Fe2+的检验有干扰(因还原性:I->Fe2+,加氧化剂时应先氧化I-,所以应加入适量氧化剂),因过量氧化剂可能氧化SCN-,所以后加的检验试剂KSCN溶液应加至过量。
参考答案:(1)①Fe(SCN)3∶I・・・・∶I・・・・∶
②IO-3+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4KI+O2+2H2O2I2+4KOH否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KI和I2,KI易被O2氧化,I2易升华
(3)AC
(4)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氯水(或H2O2),再滴加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2+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或思路为:
(1)明确目的原理
首先必须认真审题(如要求采用最简单或最佳的方案,制取纯净的某物质等),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或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范围,给出的药品、仪器或装置是否足够,需要补充还是筛选,仪器药品的规格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
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简单的实验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4)记录现象和数据
根据观察,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学生互评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否准确、科学、全面地实施,直接影响学生积极主动性和课程教学质量。因此,为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实现教学评价价值,必须在已有基础之上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加以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现状
近几年,教学工作者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化学实验教学评价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评价方式方面,普遍采用纸笔测试和实验报告的形式考核化学实验教学;评价内容方面,忽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绪、态度、习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偏重学科知识,尤其陈述性知识;评价标准方面,强调学生的一般趋势和共性,忽略学生间个体的差异。实验成绩考核仍以实验报告和期末成绩为主,成绩及格,则这门课通过;评价主体方面,仍以老师的评价为主,学生更多的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问题和当前化学教育评价发展特点不相符合,是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障碍和绊脚石。
二、互评教学评价体系
为优化当前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不足,引入学生互评的教学评价体系,学生互评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学生互评内容包括:语言能力评价占20%,主要是对实验过程中阅读实验材料、掌握实验操作要求、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撰写等整个实验过程的评价;观察与空间分析能力占20%,主要是学生对实验仪器及实验装置选择意图的理解,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和变化的过程,具体包括实验桌面仪器布局的摆放、仪器组装的完整美观、实验现象细节观察的到位、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分析处理能力、强烈的探索精神等;逻辑推理能力评价占20%,是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揭示和探索现象本质的能力,是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建立数学模型、寻找事物内在联系的抽象思维,并总结出研究相似问题方法的能力;习惯与模仿的评价可占20%,主要包括:在实验过程中,按规定的程序操作、规范的动作、良好的习惯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合理改进仪器及对仪器功能的创新等;与同学合作能力的评价可占10%,实验过程中,热心帮助同学、虚心向同学学习、理解尊重同学、主动交流、不计较个人得失等,强调实验过程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体现团队精神;自我能力的评价可占10%,包括对实验成败的总结、实验装置改进的探索和对实验结果不罢休的精神等。
(二)实验课开展互评的方法
成功实施学生互评的评价方法,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完成这项工作量巨大的评价方法。首先,学校按以上互评标准制定出一套学生互评的网络系统,学生在校园网登陆此系统,用自己的学号注册账号,设置密码,经过老师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对本班学生运用此方案,每上完一节实验课,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每位同学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对本班所有学生进行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评价,依据实验课堂表现,给予每一个同学及自己一个综合评分。全班互评完成后,一次性提交,提交后不得更改。学生的成绩由系统自动生成,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一是全班同学对该生评分平均值的70%计入,二是学生评价其他同学能力占成绩的30%,学生评价每一位同学的平均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生评价他人的态度和能力。最后,用该生评价全班同学、包括评价自己的平均偏差计算该生评价其他学生能力的得分,即(y)。计算公式:
(其中:xa是该生给其他学生的评分;xn是某学生的平均得分;n是参加互评的总人数;2是调节系数。)该生评价其他学生的平均偏差直接影响该生对他人的评价得分,所以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全班学生都参与,而且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完成互评工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之间多交流讨论、多观察,做出符合事实的判断。通过互评方案的实施,不仅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术水平,而且提高对他人的评价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课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锻炼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互评方案操作简便,评价内容全面客观。教学互评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而且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便于指导和帮助。同时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环保意识
人口、能源、环境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树立环境意识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中学化学教学应与时俱进,加强环保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这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燃煤和机动车辆尾气对大气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污染,收获季节浓烟滚滚,温室效应加剧。一些化工产品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环保教育必须从他们抓起.
二、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优势
1.生活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自然学科,最终目的是创造新物质,改造自然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它同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特别是物理、生物、医学医药卫生、环境地理,可以说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一些药物的禁用(如,含PPA的感冒药)、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皮革胶囊事件等无不充分说明这一点。
2.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化学的方法,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当讲到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时,可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补充一些环境污染的实例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例如,讲到“空气”时,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初步了解空气污染;学习“二氧化碳”时,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措施……这样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既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课堂教育可把环保作为自觉行动
我国公民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就要从学生抓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CO、SO2、H2S等气体实验时,应强调气密性检查、药品用量(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尾气处理的装置等。每次实验完成后,应将废液集中处理,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化学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在教学中涉及环保问题的知识时,应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设计改进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在讲“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石油”等内容时,就应适度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SO2、NO2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之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学习环保知识
1.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
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学生了解到由于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2.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设计生态环境教育的主题活动。如,结合“限塑令”讨论: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塑料袋?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在使用?当你看到你的家人还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时进行劝解了吗?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倡低碳生活。针对这些话题,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反思,想想自己和家人低碳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3.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投身生态环保实践的自觉性,维护和提升生态环境教育的信度。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实地考察,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现场对比,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环保护知识问答。例如,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有哪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结合有关时事生态信息,升华环保意识。比如,日本福岛核污染事件及我国出现的“碘盐荒”,帮助学生分析事件的原因、机理及危害,填补知识空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不盲从。
四、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缺乏环境意识,全国各地滥用剧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极大地危害了我们的健康。通过学生向亲人、朋友及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知识,不仅可以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可以推动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和使用。
早在2002年,毕华林和亓英丽依据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将化学课程知识的价值界定为“迁移价值、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等3个方面。[1]从哲学的角度看,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一个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主要是看它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探寻知识的价值,应该考虑知识价值的存在、人的需要的存在、课程知识对需要的满足和影响等多个方面。为此,亓英丽和毕华林于2012年又指出,应该“从社会视角、文化视角以及学生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他们“依据科学知识价值认识的多维视角构建了科学知识价值分析模型,提出科学知识具有信息价值、应用价值、探究价值、认识价值和情意价值等多重价值”,[2]从而对科学知识的价值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细化和分析。
当今世界的知识正以几何裂变的速度急剧增加,面对“无限”的知识,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学习,是现代人必须做出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体制中,“选择”的任务往往交由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学过程中,课程专家在“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对学科的研究”[3]的基础上,对学科知识进行价值判断与类型划定,从而编订出相应的课程标准,成为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可见“课程知识是专门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而组织的知识,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根据知识的性质、作用和教学目的组织的知识”[4]。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范畴内课程知识的价值,可以通过使人追求真、善、美来实现,也就是说“课程知识具有育智价值、育德价值和育美价值[5]。”还有学者认为知识的多维价值包括“知识的育智价值、知识的育德价值、知识的育美价值、知识的育体价值”,“由于知识属于‘精神形态’,因此其教育价值集中体现在它对个体智慧、情感、审美发展的独特功能上”,而且“知识的育智、育德、育美价值相互渗透,三者有机地统一在具体的知识形态之中,共同滋养着学习者的思想、情感和人格,使其日趋成熟与完美,促进着个体精神的丰满与人格的健全”。[6]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高中化学课程而言,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鉴于化学课程实施对学科知识的依赖,化学课程知识的价值应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表现为全面提升学生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品质等在内的学科素养,这也正是化学课程知识的教学意义之所在。
二、实现课程知识价值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知识的教育价值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价值,要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把这种潜在的、可能的教育价值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个性素质还需要通过教与学活动。”[7]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中,要实现相应知识的价值主要有设置探究活动、渗透科学史实、引导反思感悟等教学策略。
1.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再生产过程
科学探究原本是指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究,不仅锻造了自身的科学能力和科学品格,而且还丰富了人类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理论是生物学上的“重演律”与科学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重演是“根据教育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它对实际的科学活动过程进行了加工改造,使之成为典型化、简约化了的活动过程”。虽然如此,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仍具有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类似的功能,能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实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等诸方面的有机统一”。[8]
《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是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的主要内容。教科书在“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部分,首先说明需要知道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才能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然后在“你知道吗”栏目让学生思考“有机物燃烧的产物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有机物组成方面的信息”,并在“信息提示”栏目介绍了燃烧法、钠熔法和铜丝燃烧法等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元素分析仪在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方面的应用。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部分,首先说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再在“化学史话”栏目介绍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之后,介绍了研究有机物所具有的基团对结构研究的意义以及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然后在“观察与思考”栏目让学生观察乙醇和甲醚的核磁共振谱图,认识核磁共振谱征峰与氢原子化学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乙醇的红外光谱说明其对测定有机物中基团的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了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还在“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3位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为了使学生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探究一个具体对象的组成和结构。选择在食品、医疗等行业有广泛应用的乳酸(α-羟基丙酸)为探究对象时,可以按图1所示的程序组织教学。
选择乳酸为探究对象,不仅是因为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更是因为对它的结构探究需要综合运用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多种方法,学生需要克服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整个知识再生产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研究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知识与方法,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2.渗透科学史实,让学生感悟学科发展历程
就化学学科而言,许多化学家为了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在每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成果之前,都有一条曲折而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求索之路;在它的背后都有一段生动、真实、发人深思的人生经历。所以,相对于科学知识,科学史也是科学家留给人类的丰厚的宝贵财产,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促进科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全面了解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基本掌握科学方法,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9],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教科书编写理念的影响或篇幅的限制,科学教科书往往以逻辑结构的形式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这种“仅向学生呈现知识,而不涉及科学家所处的历史境况、思想和生活”的做法,“将使学生难以理解科学的真髓与实质”。[10]为此,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设置了“你知道吗”“信息提示”“拓展视野”“调查研究”“资料卡”“化学史话”等栏目,以改变过去教科书的传统结构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实现了化学史与化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为了能让学生站在化学知识形成的背景中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中,可以对教科书所提供的科学史实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关于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燃烧法,可以在教科书介绍李比希方法的基础上,拓展介绍盖・吕萨克和泰纳以及贝采里乌斯前期所做的工作,让学生通过对相应方案的比较,认识到李比希对前人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并体会到李比希方法的简单和精确。关于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可以介绍他从苯甲醛(C7H6O)、苯甲酸(C7H6O2)、苯酰氯(C7H5ClO)的结构中发现均含有的苯甲酰基C7H5O,以及通过与H2、H2O、HCl中H的类比发现“基团”的思维过程;在介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方面的贡献时,可以补充介绍化学诺贝尔奖中在葡萄糖、叶绿素、胰岛素、蛋白质等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结构分析方面的成果。由于科学史实是科学家们秉着科学精神和坚强的信念以伟大的人格魅力谱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对科学史实的适当拓展,可以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感悟学科的发展历程,同时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品质,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3.引导反思感悟,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显化
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又称言明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或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主要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的“一种未成型的观念、经验、智慧”。[11]在化学课程知识体系中,学科观念和科学方法属于相对隐性的知识。
对于相对隐性知识的教学也有“隐性”和“显性”的两种方式。以科学方法为例,隐性方式是“用反映科学认识基本过程的科学方法的一般程式去组织对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模拟科学探究过程。但教学过程中并不明确地去揭示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一般程式的原理、各阶段具体方法的名称和有关知识”。显性方式是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明确指出这种科学方法的名称,传授有关该方法的知识,揭示方法的形式、操作过程、说明原理”。其实,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方法与一般的科学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果只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组织教材,而将科学方法隐在其中,学生也可能学到一些科学方法,但往往印象不深,难以真正掌握。所以,科学教育应该“把方法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视为知识的脉络,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进程”[12]。为此,化学教学必须对典型的学科观念和科学方法在恰当的时机加以显化。
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蕴藏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中的有关学科方法、学科思想,或形成相应的学科观念,教学中除了模拟科学探究过程设计教学程序以外,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感悟,学会用语言等形式对隐性知识进行概况和表达,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化。如对于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燃烧方法要认识到两点:(1)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进行成分测定是以转化为前提的,转化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2)实验法是包括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在内的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如关于李比希对“基团”的贡献也应该获得两点重要启示:(1)类比思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思想,有机化合物虽然种类繁多,然而通过将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中的相同基团C7H5O与无机小分子中氢原子的类比,有利于人们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2)基团理论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思想,不同的基团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转化法、实验法和类比法对化学学科的意义以及相关方法的某些操作要领,而且还能使学生巩固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观念。
三、结语
知识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具有多重的意义、作用和功能。在学校教育范畴内,课程知识一方面“是学科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阿基米德点,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课程知识,对课程知识具有绝对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课程知识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育人价值,是课程知识的主体性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基于知识价值的化学课堂教学,既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正确审视课程知识的功能,充分发挥课程知识的育智价值、育德价值和育美价值,从而实现课程知识价值的最大化;还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知识类型选择教学策略,如事实性知识多用探究法,科学方法和学科观念等隐性知识要注意恰当显化,并发挥科学史实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亓英丽. 化学课程编制中的知识价值观[J]. 化学教育,2002,23(7-8):20-22.
[2] 亓英丽,毕华林. 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2,41(2):61-66.
[3] 施良方. 课程理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
[4] 郝文武. 教育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7.
[5]宋艳梅. 论课程知识的价值[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7):9-12.
[6] 潘洪建,吴中才. 知识价值:教育学的视野[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4):9-12.
[7] 王道俊. 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14-32.
[8]陆 军. 实施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条件――基于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12(12):60-63.
[9] 蔡铁权.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J]. 全球教育展望,2009(1):55-59.
[10] 亓英丽,毕华林.基于知识价值开发的理科教材内容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6):68-71.
1.德育的特点
德育是个常提常新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标准会发生变化,但是不可否认德育在培养社会人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是一种艺术。只有在人有内在的感受、属于自己的感受时,道德才能在人的心灵中扩散。这种内在起变化的质性特征,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性特征。朱小蔓说过,道德教育的核心主题就是讨论人性向善,是引导社会向善,引导个体人凝聚成一个有秩序、有效率、有整体精神风貌的社会集群。可以认为,德育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师生关系把可见的、显性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无形的、隐性知识;把社会所公认的观念转化为个人的独特的缄默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将人教育成为社会的人。
2.化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它是以道德的化身在新课程中出现的,是在教师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合一起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可是教学中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教师像讲解知识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产生实际效用。甚至有时候,这种做法会成为学生说大话的潜在的诱导因素。
调査显示,化学教辅图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不容乐观。认为化学教辅对增强环保、爱国意识,形成科学观念非常有帮助的只有7.2%,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31.7%,认为几乎没有帮助的占60.2%。化学教辅是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料,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材料,它在强化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效果也比较明显。所谓温故知新,就是要在掌握化学知i只之时再生成情感态度,而现行的教辅图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方面对学生没有多大作用,这是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背景下,许多功利化的教学随处可见,现今的培训机构和家教又能带给学生多少有益的道德教育?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用化学知识体会到的自然美和感受生活中的美都被解题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磨灭了。
3.高中生德育关键期的讨论
3.1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是个性张扬和性格逐渐趋于稳定的黄金时期,不同于初中生极其叛逆的心理特点又区别于成人成熟的心理机制,是大脑开发和思想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快乐、幸福的现实感受更加迫切,对周围的事情脆弱而又敏感、易激动又充满柔情,同时还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和较强的自尊心,这时候对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个关键期。
3.2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高中生学习呈现出自主意识增强、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竞争与合作并存、问题意识增强等特点。高中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思维发展基本成熟。髙中生在潜意识当中已经形成自己较稳定的目标价值评价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明辨是非,这与周围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直接相关。同时高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大大提高,希望自己和社会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性。
4.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中的时机
4.1在化学教学中德育时机的出现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通过有关课程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明显地将学生的情感教育摆在了首位,而其他模块中则是分散渗透化学科学与个人生活、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联系,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握时机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德育不是单独地从知识体系中分离开来,它总是以知识为载体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点拨,由学生自发地产生内心情感的触动。化学史中著名的爱国人士的事迹和为我国做出的重大贡献都是德育的良好素材,我国近几年特别是建国以来各领域的突出成绩都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征,这对学生进行国家荣誉感的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鲁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的图1-1-6“有机化学应用示意图”中,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框架图很好地说明了有机化学在知识层面的结构关系,同时也含有德育的内容。有机化学应用在其他领域中还有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医药和农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和制备军用材料等。这正是德育的时机,这时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唤起学生的道德感、国家荣辱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具体事实触动学生敏感的神经,同时为学好化学科学知识确立自己努力的目标。或者有些教师认为这本身和化学科学没有较大的关系,在有限的课时穿插收益不大的德育内容会得不偿失。其实,花一定时间在化学课堂进行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髙中生巳经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所以只有和认知主体的情感发生碰撞的教育才是永恒的教育,也会加深化学知识在各领域的应用的印象,有助于记忆,也利于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知识、兴趣和情感的种子。
4.2要善于捕捉化学教学中的徳育时机
(1)在兴奋点捕捉德育时机
学生在对某项活动或某种事项特别关注时,会激发出其极高的热情,在思想上产生兴奋点。这是极好的教育时机。“金属钠的性质”的教学,通常有教师在导课时引人装有金属钠的铁桶在河中发生剧烈爆炸的片段,这无疑把学生的兴奋点提到了最高,这种兴奋点会伴随着教师整个授课过程,这时候对学生进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责任感的教育,是个最佳时机。学生的责任意识将对学习钠的性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在情感点捕捉德育时机
高中生情感丰富而且敏感,在他们表现出了感情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实验室时,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违背实验操作规则、破坏仪器或者伤着自身的事故。这时教师应该耐心教导而不宜大声呵斥。只有在友善地引导时,学生才不会感到委屈和生气,这时候的德育才是有效的,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操作的鲁莽和不守规则的后果,从而也让他们意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真正懂得违规总是会受到一定惩罚的。
(3)在求异点捕捉德育时机
高中生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喜欢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这也是捕捉思想进行有效德育的时机。
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总有自己的想法而与同组同学的思路和方法不同。这是德育的好时机,因为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往往表现在他如何对待别人的反对和批评中。所以教师应该抓住事件的突破点,教育学生要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戒急戒躁、博采众长、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化学科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需要认真的态度和耐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得出科学结论。而在探究过程中也要教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在任何情况都不要弄虚作假、口是心非。
4.3化学教学中德育的关键点
敏锐地认清社会变化形式,扩大德育的深度。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化学时刻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影响着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更深层地把德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生命道德教育关注人与自己生命、他人生命以及与他类生命之间的关系,它至少包括下面3层含义: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意义。享乐主义、去道德化现象已严重冲击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三聚氰胺的事件还余波连连。要在化学课堂给学生上一堂深刻的敬畏生命的道德课,要教会学生清楚地认识化学物质的不当使用对生命的危害。大自然巳经开始向人类发出警告,各种污染和不合理的应用化学品必须得到重视了。
在化学课堂中要根据时事对学生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合谐共处的意识。
5.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绿色化学已成为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提倡环境保护的同时要身体力行。在教育实习的时候,有的老师天天用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吃完就放在宿舍门口等值日的学生带走。而笔者自己在超市买了饭盒和调羹。化学课上,笔者在讲到汽车尾气排放处理的方法时,穿插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号召大家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所以老师自己买了饭盒!”一个调皮的学生叫了出来,笔者冲他笑了笑,笔者知道自己已经给大家做好了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德育的教材,只有化学教师本身做好环保,学生才能信服你上课的内容。
6.化学教学中的德育也需要教学机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心理效应,优化化学课堂。“南风效应”告诉我们,快乐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学生的各种操作认知活动,而悲哀恐惧的消极情感是阻碍学生的认知操作活动的。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式,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捕捉兴奋点、情感点和求异点进行德育。过多的语言有时候会成为一种累赘,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恰为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然,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很重要,除了在课堂上教师有意地给学生德育外,还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好的图书,在阅读中自我领悟、自我建构、自我教育。
关键词:英语 文化教学 文化意识
中国“入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影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增进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使学生扩大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语言技能是交际的必要手段,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社会背影知识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文化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化教学,这已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在教学的点滴中渗透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提高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使学习者掌握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该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
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应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形式所负载的内容,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如一位学生向外教请教了几个问题后说“I’m sorry to have wasted your time。”这样的回答往往会使外教很尴尬,他会认为如果你觉得问我问题是浪费我时间,你就不应该来。而这位学生其实本意也是出于礼貌,但因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思维的迥异。恰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time”。由于语言所具有的作为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的特征,所以不了解该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语言。英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听,说,读,写“四会” 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在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达到语言使用能力的形成。
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一个层面和细节。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言使用为目的,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教学中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自始自终注意结合语言使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言使用功能的背景下让学生掌握,就能使学生所学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言使用能力。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真实交际中。一个教师在教学生一天中如何对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言使用角度讲是正确的,就是传授了语言使用原则与文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这一形式的使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文化语言使用能力。尽管这种学习和掌握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教师不应要求学生学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去学习,发展语言使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个角度强化文化意识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例如:中国人向来习惯用牛来耕作,所以牛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动物,而英国人则更多地用马耕作,这就是为什么在汉语中很多用“牛”构成的表达法在英语中都说成了“马”,如:中国人表示力气大时说“力大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又比如中国人表示嫉妒用“眼红”一词,而英美人却用“green-eyed”,从中不难找出两种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文化冲撞过程中的震惊程度由重变轻,慢慢树立起自己的文化意识,从而达到文化交融。只有实现了文化交融,学生的语言实践才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操练,不再是纯粹的语言知识的模拟,而是成为一种由封闭转向开放型,从静态型转向动态型的语言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而且也是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英语的关键所在。
语言是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习得的,文化是从社会获得的知识(George Yule,2000)。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有着种种深刻、广泛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英语学习的障碍是多方面的。因此,只有真正减少和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学生才会对英语民族抱有友好和开放的态度,积极主动学习国外文化背景知识,吸收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随时把学习到的东西融合于创造性的英语学习中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安全意识教育;必要性;措施;普及性;持久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73-01
在新课程实施及深入的今天,如何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已是摆在广大农村化学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目前,由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众多安全事故已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有必要、有义务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这也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1 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的矿难、火灾及食品安全等事故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要求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呼声日益高涨。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安全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我们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是对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光荣使命,同时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意识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创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一课。
安全教育与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作为一种实用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学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著,它与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科学的相互渗透,使我们接触了更多的化学产品。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学物质,改善了我们生活的质量,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化学物质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产生许多安全隐患。从现实生产中的煤矿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掌握的化学知识较少,安全防护能力较差。因此,以化学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事,而在农村中学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更有其深远意义。
2 加强对农村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措施
2.1 课堂渗透:即在目前化学教材中直接同安全意识教育有联系的知识很多,但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1)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2)消防安全知识;(3)吸烟危害知识;(4)食品安全知识;(5)居室内安全知识;(6)日用化学品使用安全。
在课堂教学中,我联系教材及农村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以上内容整合为各个专题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呈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一方面使学生对安全意识由初步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较系统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因化学物品造成的安全问题的原理及防护办法,从而也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化学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能借助多媒体列举一些重大事件及热点问题进行渗透,甚至在布置作业时也可涉及以上问题那样效果会更好。
2.2 理论联系实际在活动中渗透安全意识。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本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积极开展了与安全教育有关的科学探究:(1)在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的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而且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2)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空气质量的探究即对雨水PH值定性测定及分析,帮助加深对酸雨形成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及实践能力;(3)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辩论会、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宣传,使安全教育更具广泛性。
3 通过学生学向社会宣传安全知识及相关法规,以促进全民安全意识提高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家长绝大部分是农民,他们主要靠种植、养殖业为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他们常将施用农药不久的蔬菜直接上市销售。这些蔬菜看上去很新鲜,质量很好。但市民食用这种蔬菜后,健康会受到残余农药的毒害。经过学生回家向家长宣传,使村民了解到农药施用后会产生残余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喷药后应等达到安全期后,再将蔬菜上市。通过我和学生们的努力,很多村民不再把含农药的水随意排入河中,不再把生活垃圾随便往河中倾倒,也不再将刚施用农药或化肥的蔬菜上市。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大学化 学业评价
一、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内涵
教师教育大学化,通常指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通过建立教育学院举办教师教育对师范生进行职前培养和教师入职及职后培训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这时期他们将师范教育培养体系纳入到综合大学之中,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正式出现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并在实践中对教师教育进行改造,由大学的教育学院承担教师培养的职能。“教师教育大学化”运动改变了以往只由师范学校举办教师教育的单一模式,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分离,达成了教师教育一体化,包括教师教育目标一体化、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教师教育方法一体化等具体层面。这种模式的转变对教师教育、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影响深远。
二、教师教育大学化后影响学业评价的新因素
(一)学术性要求的增强影响学业评价标准
随着国家就业政策和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成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而新的教育体系内容之一就是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而实行非单一师范教育走向大学化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以往师范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存在过于专业化的弊端:无论课程设置还是学业评价无不以“教书技能”为惟一的标准,而单纯的“教书技能”已不能满足当今教育的需求。而且在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教师教育的基本课程老化,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这些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多已陈旧,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造成了未来教师视野狭窄、基础知识薄弱、迁移能力不强等不良后果。特别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开设了综合性较强的社会和科学学科,这些学科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综合知识与综合能力。可是,在科学课或社会课上,很多中小学都是由几位教师轮流上课。比如在社会课上,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的教师在课堂上交替讲解,这不仅达不到让学生学习综合性知识的目的,甚至原先单科知识的系统性也无法保证了。而在初高中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学术水平不高,对学生提出的一些超出课本知识范围的学科问题往往难以完满解决。这种现象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以往的外语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外语系,在校时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训练,这种传统模式造就的人才基本“不懂理工科知识,科学素养差”,踏上教学岗位后,也只能“一脉相承”地延续原始而刻板的教学模式,致使创新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学术水平,强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综合大学办教师教育就有了优势。综合性大学可以为教师教育提供一个多学科的文化环境,这个环境能够满足教师知识的通识化和能力的综合化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未来教师的个性和心理发展提供更多的知识支持,从而使教师更好地走向专业化。而且综合性大学一般均是研究型大学,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其学术氛围优势对于提高学生学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证书制度的建立影响学业评价
以往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教师资格,进而可以从事教师工作。但教师教育大学化后这种情况将发生很大改变,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可以从事教师工作。但如何保证这些非师范学生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能力呢?推行教师资格证制度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选择。“教师专业化主要表现在,教师要在专业化的制度当中进行专业化培养和培训,培养和培训的内容是专业化的职业,即教学;与此相关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教师专业资格的认可,在教师职业中就是资格证书或执照证书”。这就意味着综合性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应具有很强的教师专业性,而衡量这种专业性强弱的标准就是能否获得教师执照——教师资格证书。可见教师资格证书也是教师教育大学化后学生成绩的一个衡量标准。
(三)培养模式差异影响学业评价标准
一般而言,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实施具有两种模式:“连续性教师教育模式”和“并行性教师教育模式”。“连续性教师教育模式”是指大学生在完成本科课程取得学士学位后再继续两年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教师教育课程采用师范性课程和学术性课程分开的方式进行。这种模式的主旨是通过实施宽泛的人文科学课程为学生夯实宽厚的学术基础;在学术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为未来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知识与教育经验。由于这种方式既使学生具有一般本科的素质与文凭。又使他们具有师范专业教育背景,因此,协调了学术性与专业性矛盾,同时还有一个益处就是可以为学生将来选择第二职业或者第三职业做好准备。“并行性教师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学术性课程的同时学习教师教育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将教师教育课程与学术性课程整合贯通,学生一般在大学的最初两年开始学习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并行性教师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可有不同做法,学生在学习专业学位课程时,可以选择教师教育课程,也可以在获得教育学位后在其他学院继续学习两年。当前我国学者提出的或正在大学中实验的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种是“2+2模式”:前两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第三年学生选择教师教育后加人教师教育课程,一般教师教育课程(含教育实习)占总学时的1/4,学生在第四年完成教师教育课程后,获教师资格证书。第二种是“4+1模式”:前两年通识教育。接下两年专业教育,获专业学士学位。第五年学习教师教育课程(含教育实习),获教育学学士学位或教师资格证书。第三种是“4+2模式”:前两年通识教育,接下两年专业教育,然后再两年教师教育课程(含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获教育硕士学位。以上三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为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为教师的专业生涯打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学校会以其中的某种模式为主,也可能三种模式在一个学校中并存。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非均衡性,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各类教育所处层次不同,因此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差异较大。正是教育模式的较大差异,必然导致学生类型存在较大不同,而这又使学业标准肯定不同,这种不同必然导致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存在不同。 转贴于 三、具体的学业评价标准
(一)学术性评价
大学办教师教育的一个“卖点”就是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可以提高教师学术修养,拓宽知识面,主要体现是学生要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并获得学位证书。应该说,在这方面,对大学中的师范生与其他非师范生的要求应该是一样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意义得以体现,也才能培养出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够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适应多学科教学需要的教师。因此,各科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相应学位证书就成了,评价学生学术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专业性评价
专业性评价即教师专业强弱的评价。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能力如何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专业性评价的标准应该是教师专业课程成绩、教学工作能力等的综合评价,其中教学工作能力应居于主要地位,而这种能力可通过实习成绩体现出来。所以,教育实习成绩可以作为专业性评价的基础。然而,决定师范生实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备课情况、讲课情况、辅导与批改作业情况、班主任工作能力等。上述每一个因素又可分为几个具体的子因素。例如,学生的备课情况又可具体分为研究理解教材、了解学生接受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教案情况等4个方面。因此,对师范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工作能力的评价事实上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属性综合评价问题,需要全方位进行。
(三)教师资格的获得
在我国由于教师职业逐渐实行准入制即资格证书制度,所以资格证书的获得同样可以作为学生专业性评价的一个主要标准,而且与实习成绩同等重要。资格证即一般意义的“执照”,它是由政府权力行使的质量控制。其重要性表现在:有了它就意味着一个人有了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否则,即使其他方面的成绩再好,也没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由此。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成了一个人成为教师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既然如此,教师资格证书能否获得便成为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自然而然的标准了。当然,这个标准是对初为教师者的要求,而对那些继续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不适合了,还需要以学术性评价标准和专业性标准为主。
(四)应变式评价
关键词:国学 家庭教育 孝道 尊重 平等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25-02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国学文化的回归,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注意到了国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很多家长也把《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当做了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这是国学复兴的一个契机,也是一个难得的希望。同时,各种各样的国学讲堂也慢慢地占据了电视内容的一部分。可以说,自1949年以来,国学获得了空前的重视。国学的回归,也是中华民族人性的一次回归,更是被破坏了的家庭教育的回归。
“”破掉了“四旧”,同时也破掉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和文明。街头打人就是其中一个家庭教育缺失的例子:
前几年,在深圳,有一个叫做潘博彬的临时工,依仗着岳父是某局局长,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一丁点的事情打人。一个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人的男人,他既然敢打别人,那么打打老婆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打完老婆就该打父母了,然后就是岳父母啦!那岳父就是劳动局局长啊!如果没有这些长辈的宠爱,哪来今天的嚣张?嚣张的背后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失败。
还记得20多年前,我在《法制画报》里看到“知心姐姐”的信箱里有个很有趣的对答:――
问:我儿子18岁了,今天他竟然打了我。我该怎么办?
答:该打!子不教,父之过。
当时我也认为当爸爸的该打―― 当然现在也还是认为该打!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能怪谁呢?
虽然几千年来,儿子打老子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但是,就目前看来,儿子打老子、抛弃老子的现象似乎越来越严重了,原因是什么,我想很多明眼人应该都知道―― 小时候缺少正确的教育引导和过度的宠溺必定会带来恶果。
所以说,家庭德育的缺失或不正当是造成“打人事件”的直接原因。如果要杜绝或者说尽量避免打人事件的发生,那么就要从家庭的德育着手。
那么,国学教育是否就是万能灵药,只要沾上点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想把国学教育准确且正确地运用到家庭德育中去,还得注意以下三点。
1 把国学中的精华部分与德育内容结合起来
对待国学的态度,中国人经历了几个阶段―― 由最初的不经意(宋代以前)到重视(宋代到民国初年)再到抛弃(以来)。这几个阶段应该说是中国国学发展的一个轨迹,而今,中国人再次认识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重要性,所以再次把国学从故纸堆里挖掘起来,想从中再次获得在教育、政治、军事、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启发和帮助。而教育,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国学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儒家的学说。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学说直到今天都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效果。
国学跟所有的学说一样,既有精华部分,也会掺杂一些糟粕部分。作为新时期的家长,应该根据当前的时展,有所选择,有所舍弃。
我们当代人所说的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笔者认为,家庭的德育重点应该是国学中关于精神塑造方面的内容。例如《弟子规》里提到的关于“礼智仁义信”,就可以当做家庭德育的重点来进行。特别是关于“礼”方面关于对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品德修为等等都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当然,里面有一些涉及到男尊女卑就不足取了。
因此,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把儒家学说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然后经过加工和改造,当作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有用的。
2 在家庭德育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步骤和方法
国学教育最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所以,在家庭德育中,父母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在家庭中实施国学教育,家长自己本身也要加强国学的学习和运用。很难想象对国学一无所知的家长能够培养孩子懂得“礼、义、仁、智、信”的真谛。
2.1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国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家庭国学教育中不求多,也不求深,只求实。实,就是一事一议,就事论事,以身作则。经常有看到做父亲的一边用《弟子规》的要求“父母呼,应勿缓”来教育孩子要对父母孝顺,一边却把自己的亲妈的呼唤当耳边风。这种教育,能算得上好的教育么?
2.2 家长要注重国学教育中的度的把握
国学不是万能的。不要指望一部《论语》治天下。以前古人认为一部《论语》就可以修身、齐家、平天下了,那是夸张的说法。《论语》《孟子》《荀子》《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都是很不错的指导性著作,但是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所以,在进行家庭德育的时候,家长应该学会有所取舍,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更多的精华,去除不必要的纷扰。就比如说女孩子的自重和自爱教育,《烈女传》只能当作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而不能让新时期的女性也如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般非得“以身殉节”不可。
2.3 家长在实施国学教育的时候应与孩子共成长
“活到老,学到老。”短短一部《论语》,即使是大学教师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够真正领会,何况普通的百姓家长?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家庭国学教育的时候,家长不要忘记随时要跟孩子共成长―― 以家庭讨论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国学文化的渗透。
国学,不是无生命的纸张,她应该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这个传承不是单纯的传达,而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传递。每一次的传递都应该增加个人的理解和解读。就像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样,在李商隐的诗句里,可能只是表达一种至死不渝的爱情,但是到了我们现代,就可以理解为那些为国家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内容。这就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创造不能替代,只能由个人去理解和表达。所以,家长不能只是要求孩子会背几首唐诗就算了,应该让孩子跟你的交流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理解。
3 国学教育应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就像家庭教育不能代替学校教育一样,学校教育也不能代替家庭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不能完全脱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个互相交叉的圆,它们之间是有交叉点和共同点的。这个交叉点和共同点就是双方的教育目的是一样的、教育的对象是一样的。既然目的和对象是一样的,那么教育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一致的。比如国学教育中的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看法就应该统一起来。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爸妈的,都听老师的。其实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从角色上看,爸妈毕竟没有老师威严;从教育的角度看,爸妈没有老师严肃。所以,学生对爸妈的话就不那么听了。如果要改善这样的情景,爸妈可以考虑从教育的内容上去和学校、老师相统一。那样,孩子自然而然地感受到―― 爸妈说的和老师说的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么孩子也就会像听老师的话那样听爸妈的话了。因此,家庭和学校的沟通是教育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以当我听到家长很“自豪”地说他从来没有被老师请去学校的时候,我就觉得担忧―― 如果他不仅没被请去,也从不主动前往学校校访,且从来不打听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甚至家长会都不参加,那么,孩子的成长肯定受到影响。就像我在家长会跟家长说的那样――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得到家长的重视的,如果你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会大打折扣。”
4 结语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贯彻国学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而学校教育的国学教育更加应该把范围推广,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素质。从这一点来看,国学教育任重而道远呵!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国学与时代精神[J].学术研究,2008(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