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时间:2023-07-23 09:24:58

导语:在城市建设工作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第1篇

[关键词] 信息化;智慧城市;城市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129

[中图分类号] F299.24;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221- 03

0 引言

随着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信息化和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极大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出现和智慧城市新常态的发展,促使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实质上,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互联网+”、工业4.0等新技术理念的出现以及在社会上的渗透,对我国城市化建设以及智慧城市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极大推动了智慧城市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在对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以及信息化建设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困境等问题进行适当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希望能够在信息时代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1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受到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影响,中国城镇建设逐渐开始步入到新的历史时期,信息技术开始对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并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进步,城镇化和信息化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社会发展趋势,正在“智慧城市”的作用下发生交际并实现深度融合,对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智慧城市是一个国家城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在智慧城市的研究中,全球智慧城市思想之父倪会民曾针对智慧城市的概念进行了准确而完整的阐述,即各个城市结合自身发展要求、建设条件以及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整体目标等基本情况,充分应用人类社会现有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管理模式等最优质的资源,全面推进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如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基础设施安全、方便和舒适特点的追求以及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等。

从另一个层面进行分析,如果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在社会建设发展进程中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那么智慧城市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表现,是城镇化建设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重要表现。早在2012年,我国就已经积极引入智慧城市建设思想,并且将其应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工程中,先后在400多个城市开设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程,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阶段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已经存在部分城市取得了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当前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城镇化建设工作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 信息化建设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城镇化建设为重要的载体和依托,并且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内,城镇化建设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借助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城镇化建设在信息时代能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出正确的指引。

2.1 智慧型城市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发展主线

从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智慧型城市的构建是城市化建设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呈现出的高水平发展态势,因此必然会涉及到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甚至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基本发展主线。如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基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就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极大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

2.2 智慧城市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智慧城市的建设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中,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建设资源会在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应用,并且不同技术和资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而推动城市运行的“智慧性”得到相应的凸显,促使城市建设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2.3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是新出现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并且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以城市主体为标准,主要服务对象为城市的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结果是对城市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善。从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智慧城市在现阶段内表现出信息化和城市化的高度融合,因此也可以说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在较高阶段上的具体表现。

3 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困境

受到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影响,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逐步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效果的凸显。

3.1 没有综合分析实际情况,部分城市建设措施流于形式

一些城市在推进智慧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盲目的追求建设效果、随意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没有对本城市建设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导致所制定的智慧城市建设措施缺乏可操作性,部分措施流于形式,对城市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无法得到顺利推进。可见,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应该以地区实际情况为依托,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探索更为科学的建设措施,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3.2 统筹管理效果较差,顶层设计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加强智慧城市的建设,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地统筹管理和完善的顶层设计工作,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总体规划不够清晰的问题,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我国在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尚未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对部分地方的智慧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直接导致部分地方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一哄而上,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信息孤岛问题,严重限制了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也产生着一定的不良影响。

3.3 过于依赖政府部门,缺乏建设主动性

受到经济条件和不良管理理念的限制,我国部分地区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独立自主性相对较差,无法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实施综合管理,资源供给能力也相对不足,往往更加倾向于借助政府投资推进建设工作。这一问题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该地区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社会力量也不能真正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中,对智慧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说,城市建设本身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城市化建设工作相对较为缓慢,因此无力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强行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只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不利于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良性开展。

4 信息时代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措施

作为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重要的创新和投资驱动力,尽管智慧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面对着诸多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智慧城市仍然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随着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视以及各地区试点工程的开展、阶段性成果的获取,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标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促进智慧城市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新时期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充分利用城市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就应该积极探索更为系统完善的建设措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4.1 以信息技术作为建设依托,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工程

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逐渐凸显出来,社会建设过程中城市化和信息化建设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信息化特征。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构建应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构建系统、科学的管理系统,进而保证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对各项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集成城市建设资源,实现对有限建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同时,逐步完善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产业经济、市政管理、资源环境和技术支持等多种管理模块,实现对城市建设过程中产业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以及市政问题的综合管理,增强城市管理的智慧性,有效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

4.2 以城市实际建设情况为基础,探索科学化管理

智慧城市的构建应该以智慧城市的本身发展情况为依托,结合城市建设背景、经济情况以及信息化建设水平等,对智慧城市建设资源实施优化配置,进而有效发挥出智慧城市建设资源的价值,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在兼顾城市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还应该针对现代管理理念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科学化管理思想,进而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统筹安排,以更为科学精细的管理手段实施动态、全过程管理,促使政府部门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用得到充分激发,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借助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不仅智慧城市建设进程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凸显,整体社会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4.3 将落实民生作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质上表现为一种相对科学的城市化建设工程,即将智慧、幸福、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有机融合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并且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这一层面进行分析,智慧城市的建设关注公民的幸福指数,关注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因此具有一定的民生属性。所以在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将以民生为本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进而有效推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新形态城市,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唯有如此,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5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新时期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应该积极探索相应的建设措施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湛泳,李珊.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6(2):4-15.

[2]程小燕,张所地.信息价值链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4):190-194.

[3]王静远,李超,熊璋,等.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2):239-259.

第2篇

[关键词]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也开始向生态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世界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智慧城市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提高经济的发展,也能更好的改善目前城市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我国建设智慧生态城市更加注重的是环保问题,并以此建立新时代的智慧生态城市。

1建立智慧生态城市的准则

智慧生态城市是集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数字城市、园林城市等特点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状态。所以智慧生态城市的建立要有一定的准则。

1.1符合公共利益

建立智慧城市就需要满足公共利益,关于个体的需求、人与人之间需求、个体与外部之间的联系等都进行相互的协调,这样才能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公共利益主要是指通过协调资源,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体现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同时也要实现人和城市之间的和谐,达到人文、科技产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1.2提高自律

想要保护城市的生态问题,主要还是靠行为的自觉性。在建设智慧生态城市中,要发挥自觉维护的优势,对行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方式进行有效控制,对城市的人口、居民的生活状况等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自律性,从而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我们可以通过道德思想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提高人们的自律性,从而实现城市和人的和谐共处。

1.3符合智慧生态

智慧生态城市就是要体现智慧和生态的建设,通过生态思想和智慧理论,实现关于人们的地理、人文、气候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对生态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智慧生态城市体现在城市的持续发展方面,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提供更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城市服务的效率和优势的最大化。

2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分析

2.1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分析

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建立了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根据这些试点的城市建设情况,可以看出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建立智慧城市需要实现全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比如:城市服务、环保、交通、工商业活动、公共安全等方面实现智能反应。只有这样,智慧城市的建立才能更好的存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改善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情况。建立智慧城市同时也需要合理的配置城市的资源,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改进。目前我国已经有将近200多个城市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主要面对的问题还是传统城市存在的问题,各种污染现象和交通资源等问题的破坏。建立智慧生态城市就是要实现信息化,将农业的发展、工业化技术、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等,建立智慧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必然,同时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从而提高城市的智能作用。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改变城市的功能和发展面貌,提高城市的便捷性、高效性、宜居性等。

2.2智慧产业建立分析

实现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提高智慧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生态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创新性的产业模式,减少工业化发展制造的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智慧产业链的建设,融合生态产业发展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比如:根据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城乡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清洁技术的研发,减少工业污染;发展高新技术型的产业,实现高的附加值等。

2.3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当然也要以人为本。首先在建设生态城市时,要充分融入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整体提升智慧城市的建设。其次就是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文化、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再则,就是加强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

3积极应对政策

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建设向生态化、智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环境建设不断进行机制探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善,为了使其更加规范,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大力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加快构建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智慧生态发展模式。同时吸引各种各样的资本,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得到大量的支持。

4结语

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智慧生态城市,也将开辟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现象,现在为了做好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就要强化智慧生态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且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推动我国智慧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屈振辉 单位:邹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参考文献:

[1]冯琪.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智能城市,2017,(02):213.

[2]徐振强.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生态文明协同创新关键路径的思考[J].城市住宅,2016,(03):6-10.

[3]袁业飞.智慧城市建设:还需量力而行———聚焦智慧城市热潮[J].中华建设,2013,(03).

第3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感知基础层;网络中间层;智慧应用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一、引言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世界各个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纳入到新一轮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中。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什么是智慧城市这个看似简单但又非常关键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厘清。也就是说厘清智慧城市的内涵、本质特征以及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关键问题,认清智慧城市的本质就可以防止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盲目性,从而实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全局性和可行性。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一)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智慧城市”首次出现在198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以智慧城市命名的产业技术协会组织,欧盟在2007年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创新构想,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从2005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借鉴国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经验。2009年,国家总理在北京科技界大会上作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中诠释了“物联网”、“智慧地球”等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关键概念,标志“智慧城市”的研究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从2010年开始,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进入了研究者视野,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了“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上海浦东新区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2010年,《中国智慧城市(镇)建设行动纲要(建议案)》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制定完成,提出未来5年发展100个智慧城市(镇)、200个智慧城区示范区的建设构想。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国内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创新点和有力支撑。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IBM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北京大学朱跃生教授认为: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胡宝钢教授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对于城市发展过程的集成和复合,即智慧城市是对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互联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五个阶段的集成和复合。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智慧城市的“智”指智能化、自动化,是城市的智商;“慧”指灵性、人文化、创造力,是城市的情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智慧城市人类城市建设的延续,是从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一直到数字城市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本质特征是以传感器、物联网、高速无线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精细、准确、可靠的传感网、互联网等多网融合为传感经络,以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智能技术等为神经中枢,以智慧经济、智慧产业、智慧技术、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总之,智慧城市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与环境、人与城市、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更高阶段。

三、智慧城市的特征

(一)全面感知

更全面更加透彻的感知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也是其基本特征,即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和设备,使城市中需要感知和被感知的人与物可以相互感知,且能够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要想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传感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是关键,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是基础,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

(二)可靠传递

在广泛的联接基础上形成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融合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可靠传递。基于广泛联结的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信息来源的基础,广泛联结如同智慧城市的“经络”,而可靠传递如同智慧城市传递来自外界的准确“刺激”信息,是智慧城市对外界信息的准确通信。

(三)智能处理

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计算的智能处理能力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和标志,是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关键点。

(四)人性化管理与服务

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即城市像人一样也有灵性也有智慧。当城市的运行建立在全面的感知、可靠的传递以及智能的处理的基础之上时,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智慧城市。

四、智慧城市的要素构成

(一)智慧城市的“躯体”:感知基础层

感知基础层是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如图1所示)。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感知基础层的功能是收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含各种物理信息量、坐标信息、身份信息、声音、视频数据等,感知基础层成了决定物品是否能感知、能说话的前提条件。数据采集与执行主要是运用智能传感器技术、身份识别以及其他信息采集技术,对物品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同时接收上层网络送来的控制信息,完成相应执行动作。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互联网、通信网等数据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感知基础层使整个城市有了“躯体”和“感觉器官”,整个城市既能向网络表达自己的各种信息,又能接收网络的各种控制命令。

(二)智慧城市的“经络”:网络中间层

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的“经络”,即信息传导系统。它将完成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范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通过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传递,把信息安全、快捷、可靠的送到城市的各个地方,使物体自己之间能远距离、跨领域通信,从而实现城市之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中间层形成了智慧城市的“经络”,“经络”的形成使信息传递有了通道,智慧城市中可靠的传递是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强大的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可靠传递的保证。

(三)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

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完成物体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等功能,智慧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控制层、决策层。物联网的最终服务对象还是人,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涉及到当今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如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等。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使城市具有了灵性,实现了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使城市更具有人性化和创造力。

五、结论

随着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掀起,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已成必然,各级政府已经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新一轮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推动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弄清楚智慧城市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要素,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充分借鉴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结合各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的特点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探讨出一条可行之路,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城市特色:建绿色、泛在和协同的智慧城市[N].文汇报,2011,12

[2]张毅,唐红.物联网综述[J].数字通信,2010,8

[3]马文刚.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的DNA[J].上海信息化, 2011,3

[4]谢昕.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上海信息化,2012,1

[5]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

[6]本.物联网综述(1)[J].有线电视技术,2011,1

[7]胡宝钢.什么是智慧城市?[EB/OL]. 省略/Group/Topic/60724/

[8]国脉互联:中国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本质特征[EB/OL].finance.省略/a/20110303/005226.htm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物探技术; 城市地下工程;电磁感应法; 探地雷达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1引言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需要对地面下的东西进行详细的勘探,城市地下工程在建设中出现的大面积地表沉陷,会使得地面建构筑物、交通设施、生活基础设施、土地等遭受到严重破坏, ,不但影响着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而且严重影响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随着地下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对于地下空间的探测也越来越重要,物探技术凭借高效、 经济、施工灵活、信息丰富,探测效果好等优点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应用广泛。

2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规划

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离不开科学的规划指导,而实现科学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获取地下空间现状信息。通过调查分析现有的地下管线,能够为城市地下工程的的建设提供依据。城市地下建设的第二步就是对城市工程作业的地基进行勘察,地基勘查是城市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城市地下建设中,第三步是对导致城市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勘查。

3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物探技术应用

3.1地下管线探测的应用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地下管线的材质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管线,材质也有多种,如:铸铁、钢、混凝土、塑料、铜、光纤等目前每条高架桥、地铁、隧道、高速公路以及各类非开挖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开展地下管线探测。

3.2电磁感应法

电磁感应法是以岩(矿)石的导电性、导磁性和介电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应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或天然源形成的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或频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寻找良导矿床或解决有关的各类地质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查的重要分支方法。电磁感应法是目前探测地下管线最成熟、操作最方便的方法,管线探测仪能基本准确定位地下金属管线,但对于非金属管线没有探测效果,尽管管线探测仪生产商配备探测非金属管道的示踪探头,但在一些非金属给水、高压污水和燃气管道缺乏应用条件。由于城市大部分区域缺乏开挖、打样洞探查条件,使用探地雷达进行无损探查成为唯一有效方法。实验研究表明应用探地雷达可以获取地下管线的断面尺寸、材质以及其中的充填物和其他信息

3.3城市工程地质勘查的应用

工程地质勘查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地下空间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工程地质勘查包括探测地下管线、人防工程、地基检测等。

3.4探地雷达法

探地雷达方法是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地面的电磁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波形、振幅强度和时间的变化等特征推断地下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探地雷达可用于检测各种材料,如岩石、泥土、砾石,以及人造材料如混凝土、砖、沥青等的组成。雷达可确定金属或非金属管道、下水道、缆线、缆线管道、孔洞、基础层、混凝土中的钢筋及其它地下埋件的位置。它还可检测不同岩层的深度和厚度,并常用于地面作业开工前对地面作一个广泛的调查。

探地雷达技术能反映和区分不同地下介质层的界面,指出其精确深度、厚度和介质性质;同时其探测结果能反映与实际连续变化的地下剖面相符的图像。大量实践表明应用探地雷达进行地基勘查可以缩短工作周期甚至不施钻孔达到满意效果。例如:利用探地雷达探测浅埋人防工程对于高层建筑地基危害性,探地雷达剖面不仅能精确显示人防工程的平面边界位置,而且能够有效的提供快速无损、分辨率高、实时剖面记录图像清晰直观和受外界干扰影响小的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图。

3.5城市工程建设次生地质灾害勘察的应用

城市建设中,不合理开发易导致城市次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的形成,严重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地面沉降波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往往不易察觉,对建筑物、城市建设危害极大。地裂缝宽度极小,埋深变化大,延伸较长,严重破坏地面及地下各种建筑设施。

3.6高密度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法实际上是集中了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其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高密度的观测点。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与常规的电阻率法相比,它在野外信息采集过程中可组合使用多种装置形式,在电性不均匀的探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一次布极,可以完成纵、横向二维勘探过程,既能反映地下某一深度沿水平方向岩土体的电性变化,同时又能提供沿纵向岩层的电性变化情况,具备点剖面和电测深两种方法的综合勘探能力。高密度电阻率法则能够快速查明地面沉降的诱发机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探测城市工程次生地质灾害易发生的位置,不仅效率高,耗资小,而且分辨率高。

物探技术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地位已越来越重要,许多探测成果可以直接为城市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但物探技术也有局限性,实际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物探方法,使物探技术更好地,更准确地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4总结

综合物探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中,在不同的建设阶段,选择不同的物探技术,能够更好的为城市工程建设提供依据,笔者认为在城市工程建设中,大多存在比较复杂的地质和工程问题,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一般难以查明或解决有关地质和工程问题。实际时应采用综合探测方法互相佐证,并紧密结合相关资料综合分析,提高探测结果精度和成果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传逢,张云霞. 物探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J]. 城市勘测,2015,02:168-172.

[2]马建,孙守增,赵文义,王磊,马勇,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魏雅雯,叶飞. 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中国公路学报,2015,05:1-65.

第5篇

0 前言

生物多样性本身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资源消耗性经济的发展,资源总量严重下降,许多生物濒临灭绝,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与此同时,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水平实现根本性的提升,促进我国的发展。

1 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现状

城市作为当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其本身在进行人工建筑规划的同时,又融合了许多自然因素,从而保证城市整体生存环境上的平衡性。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需要,在城市中建设了许多大规模的工厂,由于其本身没有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处理工业废料、废水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净化,被污染的土地和水源给生物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许多生物因此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致许多生物被灭绝。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不断向外延伸,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公路以及房屋建设,土地资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下降,基于此,生物本身的栖息地就会逐渐减少,城市建设中留给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空间越来越小,许多生物无法在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中找到属于自身的定位,逐渐消亡。随着生物的逐渐减少,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城市本身的发展,给城市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

但是,经过有效的调查,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虽然对城市生物多样性有着一定的认识,并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然而从认识的整体上而言,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未做到健全和完善,保护的整体水平未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在这样的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化的措施,促使其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全面性的认识,促使其自主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2 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城市的环境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处于发展建设的重要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够有效缓解当前不断恶化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对其进行保护,保证城市生态平衡,为城市的健康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另外,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能够保证当前生存区域的平衡性发展,并且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本身的科学性,通过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建设水平,推动城市的发展。

3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性应用

3.1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注重物种多样性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物种的多样性,在工作过程中,对不同物种在当前区域中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全面性的分析和研究, 从而保证其引种和繁育工作的成功,为物种多样性的实现奠定基础。多样的物种构成对城市中的园林绿地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而单调的物种构成使园林系统相对脆弱,一旦发生不可抗的灾害或者病虫害,就可能失去原有的功能,如美国白蛾这种灾害性的病虫害。

另外对各种不同种类的物种进行有效的利用,并且通过对乡土性物种的科学性驯化,促使其生物多样性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不同种类的乡土植物有机组合搭配,不仅起到了绿化、美化作用,还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较好地反映该城市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使城市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采取有效的办法增加园林绿化中的种类,从而实现植物上的多样性,利用植物,吸引不同的动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其的均匀性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此同时,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并有效保证其整体的生态平衡性,保证其实现长效永续性发展。

3.2 在城乡交错区域进行园林绿化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增强其功能,首先必须保证各个绿化带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各个区域绿化带上的联系性,有利于各个不同种类的物种进行迁移,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第二,在城乡交错的地带,同时也是城市和乡村重要的分界线,在城乡交错地带进行生态工程建设,能够保证其实现各种动物之间的迁移活动不会受到限制,从而保证城市生物多样性,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城市实现健康高效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绿化趋势是多样性、群落性、生态性和功能性的,乡土树种将更受重视,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景观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4 结语

总之,城市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片面性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促使人们进行自主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运用生物多样性保证园林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园林建设水平,并且为城市整体性的生态系统平衡奠定重要的基础,最终提升城市整体的大环境的目的,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周福波. 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J]. 绿色科技. 2015(5)

[2] 陈晓菲.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海绵城市景观途径探讨[J]. 生态经济. 2015(10)

[3] 邱玲,陈泓,高天. 融合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认知评价的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之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 2016(1)

[4] 沈清基. 土地利用规划与生物多样性——《针对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规划和发展部门的生物多样性指南》评介[J]. 城市规划汇刊. 2004(2)

[5] 张军,董彩丽,王崇,李治阳. 生物滞留设施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6(07)

[6] 张翔,王雪松. 台湾地区EEWH绿建筑评价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演进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5(3)

第6篇

摘 要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目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 对策

目前城市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化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多等。要想使我们的城市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生态园林城市无疑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理想的城市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生态园林城市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生态园林城市还能够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河北省广泛的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河北省综合实力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概况

河北省简称冀,位于东经113°04'至119°53',北纬36°01'至42°37',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面积为18.47万平方千米。全省最高峰小五台 (海拔2870米),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是我国惟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与高原的省份,自然资源数量众多,类型齐全。

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名列全国首位,著名的还有沧州铁狮子、定州塔、赵州石桥、正定隆兴寺等。在悠悠历史古迹的背后,河北省也不乏拥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北戴河、南戴河的天然海滨风光,辽阔壮美的坝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涞水野三坡,险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等等,山、水、草原各种景致相映相成,为“燕赵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

二、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

生态园林城市评价体系主要是从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这四项来对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的,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下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

(1)经济环境。河北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发展圈中,中环京津,东临渤海,是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大省、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在经济形式逐渐好转的同时,河北省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挑战,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国内许多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前进,而河北省经济相对其他城市来说却发展缓慢。

(2)生态环境。近些年来,为了改善河北省的生态环境状况,河北省采取了各种各样有效措施,加强了生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地区的生态压力,生态状况有所改善,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提高。但从总体来看,河北省生态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该省仍是我国生态灾害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与此同时,城市绿化工作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

(3)环境保护。近年来,河北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是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和城市污染得到控制,一些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的环境质量开始好转,初步遏制了全省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但是,河北省的环境安全仍然面临严峻形势。目前,河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虽然得到了控制,但绝对量仍然很大,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大气环境处于较重污染程度,除秦皇岛、廊坊两市外,全省其他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同程度和时段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4)基础设施。“九五”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纷纷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尽管如此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近年来,河北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对于社会发展需求而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施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

三、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河北省各市各项经济指标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出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下降慢,第三产业比重小,增长慢。河北省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比较高但财政收入和人均财力较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比较低这一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足以说明我省居民人均收入和我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2)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河北省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存在城市总体绿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截止2008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中只有秦皇岛和廊坊达到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等于百分之四五的要求。同时各市在生态园林建设由于急功近利出现了许多问题。河北省城市绿地规划中还存在城市绿地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和管理,是全省环境保护中一个薄弱环节。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很低,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仅为33.1%,综合利用率不足30%。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不仅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全省固体废弃物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4)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河北省大部分城市存在公共交通系统线路网密度不足、部分地区空白及部分地区过于集中等问题。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普遍存在公交车辆配置不足的情况,导致平均发车间隔延长,乘客待车时间增长,并且存在公交车站设施缺乏的情况。

四、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相关对策建议

(1)从经济环境方面着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前,河北省仍以传统产业为支柱产业,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利于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转变人们观念,依靠科技进步等手段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我们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完善经营者年薪制考核办法,调整工效挂钩基数和比例,扩大工效挂钩企业面,并在税收政策上适当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加职工工资。

(2)从生态环境方面着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想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由于公园绿地在一个城市中所占面积较大,功能也较齐全。做好公园绿地建设对增加一个城市的绿地面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道路绿化在城市绿化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城市道路绿化面积广并且均匀对改善城市面貌有着很好的作用。我们在道路的绿化应以美观为主,应尽最大努力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满足道路遮阴需要。

(3)从环境保护方面着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促进各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我们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是产品生产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是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进步,即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与无废少废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循环利用、重复利用、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生态技术和生态工业。

(4)从基础设施方面着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想要彻底改善我省城市公共交通问题首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公共交通基础实施落后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公交优先策略势在必行。同时,还可以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和场站设施用地,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合理高。要想改善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5.

[2]王林,高向丽,郝建清.解读生态园林城市.河北林业.2008.2.

第7篇

[关键字]地域文化;城市建设;影响;关系

任何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城市是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伴生、相互影响的。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品牌以及特色,直接体现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上。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城市文化的沉积、衍化又促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城市的拆迁、重建的速度逐步加快,地域文化的特点也随之渐渐淡去。而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正是其地域文化。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大。城市的发展须要在人、城市与地域文化中寻求平衡,三者的平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地域文化指人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经过历史的演变,由劳动创造产生并不断发展、沉淀下来的全部劳动和精神成果。地域文化是对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文科技、宗教、饮食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因此,地域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文化特点,而这一文化特点是一个地区的特殊符号、象征,有别于其它区域文化。某种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同样也会有较长的年代延续性。现在,中国几个比较有名的地域文化区有“华夏文化区”、“岭南文化区”、“西北文化区”等。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发展演变的产物。最初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而建立的良好、稳定的人居环境。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现代的城市建设以城市规划作为依据,之后通过城市的建设工程来对城市内的物质设施进行改造、修建等工作,它的过程性和以及周期性都比较明显。

一、地域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地域文化形成城市与众不同魅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人文气息都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地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是一座城市特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表现。城市的古老建筑、历史文物、饮食文化、民风民俗、景观风貌等都是一座城市的烙印和特有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城市形象的表现,更是城市地域文化的物化。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失去了这些符号,那么人类的发展便失去了前提。忘却历史、抹杀历史遗留文化的发展将会导致历史发展文脉的缺失,导致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消失。即使城市实现了良好的规划,实现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也必将迷失方向,失去灵魂。

2、地域文化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生产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极大潜力。我国历史悠久,很多城市文化底蕴丰厚,在美食、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将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宣传,形成城市的新型支柱产业,带动城市服务产业等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带动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建设对地域文化的作用

1、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城市空间的扩展,形成新的地域文化。在构建和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建设用来构建城市空间和城市特色。一些城市特殊的标志性建筑和特殊的建筑风格形成城市的新印象和新形象,加深人们对于城市新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新旧文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结合更能从多角度展现一个城市的多面性和文化意蕴的丰富性,从而更好地诠释了城市的形象。与此同时,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要找准城市的文化定位,形成地域特色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

2、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发展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是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时代的进步,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城市不断更新,城市的布局、规模、建筑风格、人文气息都随着时代而不断前进。城市的建筑在物态形式上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融入到新事物、新思想中去。城市的新建设应该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正确处理现阶段地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1、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城市的整体文化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宣言。城市建设要做到合理、科学规划,将城市的现代化和地域特色巧妙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展现出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提升其价值与品位。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设计一方面要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要体现出城市的活力和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气息;一方面要表现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要表现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既要考虑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性,又要考虑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性。考虑到以上几点,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地域文化,彰显城市底蕴;狠抓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坚持科学发展观,兼顾生态平衡,实现城市平稳可持续发展。

2、认真规划城市文化建设

首先,城市的文化建设要立足眼下并兼顾长远发展,在总体上认真规划,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城市的文化建设要整合城市资源,从大局上做出统一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加强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连带的文化产业链,并在城市的饮食、景点等方面有所突出,形成自己的品牌。再次就是打造城市特色建筑群。每个城市的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特色建筑群就会不同。比如北京的胡同,西安的回民街等等,这些建筑群落真实地还原了现代化都市中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古老的建筑等。还有就是构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符号,是一个城市留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比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西安的明城墙、台北的101大楼等等。这些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旗帜,是引领一座城市发展的向导。

3、遵守基本原则

一方面是要弘扬主旋律。中国正处于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阶段,我们对待城市地域文化不能一味盲目弘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具有浓厚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积极的进步性的文化大力弘扬,将一些腐朽、消极、退步的文化舍弃,从而使得城市的建设更美好。另一方面是突出城市特色,打造精品文化。城市文化要重点突出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不一定要“广”或“大”,贵在“精”。从而保证地域性文化的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地域文化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融合要找准切入点,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城市建设要有正确的地域文化定位,有科学的谋划,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有所注重和突出,要不断吸取新的文化并一直前进和发展。这样我们要才能很好地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从而增添城市的气质、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吴衡.伦忠胜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J].经济师.2010.8:67-68

第8篇

1、课题背景介绍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下辖3区9县,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临沂城水资源丰富,纵贯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龙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涑河等5条河流在中心城区交汇,位于临沂城区段的沂河橡胶坝长1248米,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万平方米,湖水碧波荡漾,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2001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过去由于只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被忽略,市区滨河地段杂草丛生,1片荒芜;挖沙船到处挖沙,使河边变得坑坑洼洼,脏乱不堪;1些不法单位拉来建筑垃圾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坝上,许多工厂将废水也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污染严重,无法饮用。不少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使河边变成了垃圾场,1到夏天,熏人的气味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临沂市政府决定投入巨沂资规划建设临市区内的滨河区域。

2、课题拟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我这次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滨水空间的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是这次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多种属性,被当作理想人格的的1种象征,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逐渐成为1种根源性的隐喻,是代表自然与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说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礼制以外,对城市规划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从饮用、灌溉、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提供活动、景观的载体,故滨水空间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也陷入了不断趋同、特色危机重重的窘境;在工业化时期几近湮灭的水的特性再次成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城市与水的“骨架”与“血肉”关系,因地制宜,融合水与空间、文化的时空联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市区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终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体与绿地相互依托并融为1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城市”而贡献1份力量。

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题所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测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严密的验证。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风水分析、构图分析、植物配置几大方面展开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设计理念:沂河贯穿临沂市区,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较近的生态系统之1,是

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市渗透的区域,这种渗透体现的是1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本方案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为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a、生态原则:维持沂河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

b、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关注人的活动周期和季节

变化,创造出适应季节变化的景观。

c、经济原则:通过设计对环境的改造,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

境,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土地升值。

风水分析:风水上讲究,曲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线(主路)来化解直线带来的煞气。

构图分析:本方案设计设计地段位于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汇处,河道比较弯曲,因此在设计中,以北斗7星为主构图元素,根据人文和地理将其分为3个区域:

a区:古文化区,临沂市是1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3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b区:自然生态区,以沂河自然风光为主题,以生态亲水公园为中心,形成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

c区:沂蒙革命精神区,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3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1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植物配置:从人性化、乡土性、生态原则3方面进行植物配置。

3、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汤振宁编著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1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上海,韩国等地的1些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本书内1些优秀设计作品的作者分别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士,使该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给我这次所做的课题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滨水区域景观规划》1书,挑选了如“广州市番禹区桥河——河两岸城市设计”,“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滨海生活服务区设计”等34个典型滨水区域,对照其不同的设计思路历程,阐述了滨水景观规划的设计着眼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的解析,使我对滨水景观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该书中强调的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要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使我深入地去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景观的设计要求,以便于做出更好的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蔚、李竹等编著《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书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这门涉及生态、园林、建筑、结构、材料、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实质是以现实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基础,人性化地对环境进行科学和艺术改善及创造,使之更适应于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等各种社会生活和人文交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阅读该书使我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元素、手法、进行的基本程序、表达的方法,以及设计的实施,尽可能实现它的功能性、艺术观赏性、科学合理性、经济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此书,使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更专业的认识。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卢新海、杨祖达编著的《园林规划设计》介绍了园林设计的要素、方法、步骤等具体的内容。内容包括中外园林、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设计的原则与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构成要素的规划与设计及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其中我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优秀手法,布局形式,依据与原则等给我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启发。

第9篇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研究领域,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历史时期土地覆被和全球环境变化的最直接和主要的驱动因子,是土地利用者、人和利用对象、土地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表现。土地的利用与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对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故土地利用研究在国内外倍受关注,已经成为当今土地资源管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国际国内范围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又可以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阶段。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的理论标进行综合分析,并加以总结归纳,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外主要研究现状

从时间上来看,最早对土地利用进行研究的是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其提出的杜能环模式,为以后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由此拉开了世界范围内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序幕。综合来看,国外关于土地利用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利用调查、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展。

1、土地利用调查研究

国外早期土地利用研究主要是土地利用调查。之后,亨丁顿、堪达尔等学者对农业生产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标志着人们已开始考虑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问题。上世纪40年代,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1946年澳大利亚完成了1/3以上地区大、中比例尺的土地调查。之后,英国、加拿大、荷兰以及东欧一些国家,亚洲的印度、日本,北美的墨西哥、南美的巴西等先后对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

2、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工业革命后期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初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在研究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时提出了“土地集约经营利用”的概念。区位论的萌芽产生在18世纪的德国,继承与发扬是在1826年。从区位的角度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到20世纪中期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这个时间段分别有Hoover和Losch.A.两位经济学家根据当时市场的需要提出了运输区位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以区位理论做指导,虽然本质上是为了引导厂商合理布局,实现利润最大化,但究其根本是从空间布局上为土地集约利用指明了方向。英国学者霍德华Howard JE.的“田园城市”理论是城市规划论中提出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内容的先驱。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开始以市场平衡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区位理论,运用系统的数理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以及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相关因素上。之后有用描述历史形态的方法直观地辨别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和空间分布,其中有同心圆模式、轴向模式、多核模式、扇形模式等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土地有优化配置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4、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二战后,由于土地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上逐步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为政府规划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起土地利用由土地调查向土地评价研究发展。1976年FAO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是世界上土地评价研究广泛开展并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其对象仅针对农业用地。随后,土地评价研究扩展到对城镇、工业区、开发区等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呈现综合化研究的趋势。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已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各国参与者的认可,随即可持续发展迅速成为地理、环境、经济、规划等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可持续的土地资源管理也被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广泛关注。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土地利用研究相对而言起步较晚。20 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最早开展土地利用研究的专家以地理学家胡焕庸、任美锷和农学家张心一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土地建设规划研究。80年代以后,土地利用研究与国土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提出治理与保护的理念,并提出以协调好人地关系矛盾为基本思想的土地利用研究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建立土地利用度、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的定量化模型及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奠定了基础。综合来看,国内对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对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诸多因素的研究。

1、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上,早期的研究土地利用效率的文献大多采用单一投入与产出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单一要素投入与产出角度转向多要素的投入产出,并且将土地投入纳入到研究的体系,摒弃了过去单纯的资本与劳动投入的研究。由于研究角度的转变也使得在研究方法上得到了很大的创新。杜官印运用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CCR模型对1997—2007年28个省份建设用地在经济增长中的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多数省份的建设用地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较低,且存在着建设用地投入过量的问题。同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整体上表现为外延式扩张。何格、欧名豪运用DEA方法对青岛市1997和2004年建设用地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认为青岛市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效率比较低,是影响建设用地效率高低的主导因素。此外,梁红梅等也运用DEA方法对浙江省1996—2005年的新增建设用地做了分析。

2、对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上,周鸿飞认为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的处理以及权重,二是去量纲处理和综合汇总。他同时还指出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评价应该借助产出率和边际产出率来评价。方先知认为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思路应该首先建立在一定的角度和标准的基础上。研究角度决定了所选取的指标体系的特殊性,要求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出研究的角度,而且能够满足的评价的需要,同时要尽量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为了体现科学性,在选取指标要综合考虑区域的特点以及可操作性,达到系统、科学和全面的要求。在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时可以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水平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这几个角度来考虑指标的选取。

3、对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诸多因素的研究

王晓青等(2010)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建设用地的jeffry模型测算,指出工业发展状况、城镇化进程、土地市场交易程度、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耕地这5个显著因素影响着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并且影响效果表现为前三者为正相关,后两者为负相关。姜海、曲福田(2008)认为影响江苏省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人均产出水平以及固定资本的丰裕度,而其他因素如产业结构、技术效率以及土地政策影响程度也较大。

三、结语

综观国内外土地利用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的研究,笔者认为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未来的土地变化研究要加强精度的要求,促进土地变化科学的发展,同时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导土地利用规划。其次,要逐渐重视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变化、地区生态环境及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影响,要发展更好的土地利用变化经济模型,这就需要比较成熟的空间经济理论作为支撑,这样便能更好地解释移民、雇用增长、政府行为的时空类型。鉴于我国目前土地利用研究的现状,应加强开展多层次、分区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邹彦岐: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8(7).

[2] 傅小徐:基于DEA模型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3] 约翰·冯·杜能著,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1997.

[4] 邹彦岐、乔丽: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8(7).

[5] 刘彦随: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M].学苑出版社,1999.

[6] ACIAR/IBSRM.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valuation for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Z].Technical Papers,1991(2).

[7]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for 21st Century[Z].Plenary Papers,1993(2).

[8] 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 李超、冯琳:马克思地租理论与边远农村土地流转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2009(2).

[10] 杜官印、蔡运龙:1997—2007年中国建设用地在经济增长中的利用效率[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

[11] 何格、欧名豪: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J].商业研究,2007(10).

[12] 梁红梅、刘卫东、连纲:浙江省1996—2005年新增建设用地效率分析[J].技术经济,2008,27(4).

[13] 周鸿飞: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构建及对浙江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2).

[14] 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4,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