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4:58
导语:在工程项目能源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根据企业现有状况, 推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照明、工业节水等工作,对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瓦斯利用、电机系统改造、工广电网动(静)态补偿系统、信息集成控制系统、老旧高耗能设备淘汰更换、绿色照明、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工程项目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通过与EMC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利用EMC提供技术改造资金、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审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培训、运行维护、节能量监测等一条龙综合,集团公司通过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达到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节能工作水平,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大型集团企业,并分享项目投产后的节能效益来实现自身的滚动发展。
一、项目如何确定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方可申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1.技术上需要。一是,自己没有技术能力来实施,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来实施;二是,该技术为合同能源公司的专有技术,技术不转让,或转让费高、不如直接由合同能源公司实施。
2.管理上需要。一是自己管理水平或工人操作水平不够,造成能源浪费不够,需要通过合同能源公司实施过程中学习提高;二是,自己实施不如委托合同能源公司实施更经济,或造价更低。
3.资金需求。一是项目投资收益不确定,或有风险,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承担投资风险;二是企业无力出资建设,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投资。
二、项目如何立项
合同能源项目比照重大项目立项程序,与重大项目一起下达立项计划,每季度研究下达一次,一般在上季度末(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下旬)集团公司办公会研究下季度项目,下季度初(10号之前)与重大项目立项计划一起下达合同能源项目立项计划。立项程序:
首先,项目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自行编制或委托编制(委托编制费用由委托单位管理费支出);其次,《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分管领导或技术负责部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后,项目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形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免标的需办理免标手续,并在申请报告中说明);第三,建设发展部根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编制“立项建议”上报集团公司办公会研究,同意后下达立项计划。
三、如何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必要性:通过简要阐述现状,说明项目地点,目前的能耗情况(具体指标,能耗评估详细报告可作《可研报告》附件),管理情况,存在问题,节能空间;通过对可用于项目建设的节能技术、管理水平和节能效果的描述(或调研结论,详细《调研报告》可作《可研报告》附件),说明项目实施的技术途径、预期节能效果或经济效益;综合结论(或立项建议)。
2.实施方案
(1)技术方案选择。有多种技术或方案可选的要进行方案比对,比选出推荐使用方案;没有多种技术或方案可选的,直接描述方案和工艺。
(2)详细描述所采用方案需的工程内容、工程量,需购置的设备规格、数量,需发生费用的设计、咨询、办证等其它事项。
3.投资概算
对项目所需投资做出概算或估算。两种情况:
(1)采用免标实施的,说明已办理免标手续,描述与实施单位洽谈(按合同签订程序,最终确定的合同价格)的合同总价和价格构成,以及合同价格的调整因素(如:说明哪些主材和设备为暂定价,需以后招标确定的等)。
(2)采用招标实施的,描述概算总价和价格构成,以及说明对概算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如,基础可能遇流砂层需增加施工措施等增加造价)。
4.实施效果
描述项目实施将带来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安全效果,生产效果等,重点是效益计算、投资回收期、合同期满后的延续效益;有可能带来风险(如对投资风险,将来需恢复的描述恢复成本)的描述可能的风险及影响程度。
5.合同方式
两种情况:
(1)采用免标实施的,描述所选择的合同单位的主要理由(技术、信誉、业绩、合作历史等),以及洽谈的主要合同条款(效益分成方式、工期、付款方式、合同期满后技术服务约定等)。
(2)需招标的,描述招标方案,如主要技术规格,招标方式(公开、邀请),拟采用效益分成方式和理由,主要约定条款(如工期、付款方式、后期技术服务约定)等。
6.实施计划建议
建议实施时间和理由。
四、项目组织实施
1.项目立项计划下达后,即可组织实施。免标的直接组织签订合同,招标的组织编制招标书,执行集团公司招标规定。
2.项目按照合同约定的实施工期计划进行的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安全、质量监督,计量检测,安排专人负责跟踪项目进度,布置计量器具,统计能耗数据,做好能耗评价,保证项目按期按质完成。
五、竣工验收
对于新建建筑要严格管理,必须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目前在许多地区对于实行65%或者更高的节能标准都存在困难。在操作方面,我们要从建筑保温材料着手,加强管理,达到国家要求的技术标准来衡量。对于既有建筑,在逐步改造过程中,要按照先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后住宅的顺序进行,房屋建造同时要主要解决窗门隔温、外墙保温等相关问题.另外,如果建筑能利用太阳能,应使用这一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尽量实现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重点节能考虑。建筑中节水考虑也是节能的一部分,在雨水以及中水的收集与利用上多做文章,还有已经废弃的建筑材料也可以进行加工再利用,充分节约能源。建筑节能工作空前艰巨,由于涉及到政府、企业以及每个公民,在建筑方面,涉及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因此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建筑节能方面如果仅仅靠简单的操作或者办法就想完成国家要求的节能标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一直在思索,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找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那么当前形势下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就很有必要。
2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在全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节约能源消耗问题已近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首要问题。从上各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市场上出现一种新的投资机制,这是一种全新的节能模式,人们称为“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PC)。这种模式新颖独具创新,很快在许多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伴随着它的出现一种全新的非常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简称(EMC)迅速的发展起来,尤其是在一些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EMC已经遥遥领先,称为大家追捧的节能产业。
2.1关于EMCEMC又被称为能源管理公司,它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运作的、并且以赢利为目的专业化公司,通过这种运作方式可以使项目的节能效益提高很多占总效益的一半以上。节能服务公司与市场上很多亟待改造争取节能的建筑商或者其他用户签订合同。然后为客户制定相适应的节能方案。前期的调研,可行性研究,到后期的节能设计方案,甚至项目的实施过程材料的采购,施工的管理和节能的检测等等一系列的流程都由节能公司进行包装设计。最后产生的节能收益以此获得利润。节能服务公司要求在合同期内,他们拥有节能改造的设备,并且分享的足额效益。但是在合同结束以后,节能设备和全部节能效益都要全部移交给客户。
2.2节能服务公司带给能耗客户的效益(1)能耗客户不用任何资金投入,便可以完成节能技术改造;(2)节能工程施工完毕,便可以分享项目的部分节能效益;(3)在合同结束以后,节能的设备和全部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所有;(4)节能服务公司可以为能耗客户承担很多技术风险以及一定的经济风险。
2.3关于EMC的运作流程EMC在市场上与能耗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以后,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EMC在市场上运行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样是企业它销售的却不是某种具体的技术或者产品,而是一系列的节能“服务”,换种说法是EMC向耗能客户销售节能量。节能服务公司在市场的上的全部服务内容:在项目前期准备中,根据用能诊断报告,提出项目建议方案,并且测出项目能耗基准线。在项目过程中,与客户签订合同并进行融资,同时工程设计,以及设备安装和调试,最后项目验收。项目效益分享、项目的维护以及设备的操作说明最后全部移交客户。
2.4示范工程上海浦江金融广场就是典型的示范工程,在其设计之初相关部门就建立最终的节能目标,并且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后期的运营和管理中都始终严格执行。人们称之为“全生命周期”,这也是我国节能项目中首创此举的新建建筑工程项目备受瞩目。在这个基础上以这个项目为起始,周边很多新建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都探索推行这种模式,使上海的北外滩成为我国领先的节能建筑示范区。从建筑设计角度,我们在前期策划阶段就把节能问题考虑进去,对于以后的节能举措将是一帆风顺。在上海浦江这个项目建设阶段,相关的生产和技术部门通过智能服务管理监控新建建筑的能耗,在运行中不断调整方案。在运营过程中采取同一时期同类建筑的能耗水平为准则,通过第三方托管服务的形式托管能源费用,最终实现在同类建筑中能耗最低为目标,从而建立完善的综合节能系统实现全面智能化的能耗监控。作为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我们应该在建筑设计初始阶段就应该联合不同的节能机构针对新建建筑的不同部分进行评测,然后根据国家要求的相关建筑节能标准还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标准来设计建筑方案。通过建筑能耗的数据模拟,最后来确定建设项目总体的节能标准和实施方案。
3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相关问题
虽然我国的节能服务全面推行,但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还有很多问题:(1)国内信誉环境不利于EMC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境内由于EMC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还没有完全投入市场,没有有利的信誉知名度,对于这个问题很难扭转市场的尴尬局面,很多能耗企业怀疑EMC公司的承诺的真实性,然而EMC公司也怀疑客户能否真正按合同分享节能效益。(2)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使EMC公司难于为政府机构实施节能项目。国内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国外不同,EMC公司很难与政府分享节能效益,政府在EMC公司运营中如果不增加能源费用才能切实与EMC公司分享节能效益。另外政府机构关于节能效益没有建立奖励制度,从事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工作积极性。(3)融资困难重重。EMC的融资过程困难重重,很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为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项目进行融资,他们认为原因是:在我国EMC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很难让金融系统信任;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评估部门由于不熟悉EMC公司的业务很难操作;节能项目不是形态物品,不能形成抵押物。但是在发达国家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鼓励金融机构为节能项目融资。(4)节能服务产业运行不规范。EMC还是属于早期发展中的中小型产业,目前处于鱼目混珠的市场混乱状态,即使有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我国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有很多经验,但是它毕竟没有非常成熟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服务标准,节能多少的测量和方法都没有成型的管理规定。还有很多的EMC没有很强的专业化能力和市场经济下的运营能力,那么复杂的运营机制导致在市场上很难生存。如果加强相关的行业培训,增强市场的开拓能力,并且在财务和技术上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完全可以大大提高耗能客户的服务水平。规范行业运行轨迹使得EMC更容易在国内的市场条件下生存。
4结语
公司是国家节能行动“千家企业”之一,为切实加强节能管理,促进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节能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入扎实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努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2007年上半年公司产值及能耗指标完成情况
2007年1―6月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6022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8.65%;生产用能源消费量为8.63万吨标煤,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78%;实现产值能耗0.1433吨标煤/万元,同期比下降了15.83%;实现产值电耗424.9kwh/万元,同期比下降了12.8%;矿产粗铜综合能耗完成562.8kg标煤/吨,同期比下降了1.6%,比年初计划下降了9.22%;铜冶炼综合能耗完成542.7kg标煤/吨,同期比下降了13.68%,比年初计划下降了25.6%。
二、能源管理基础工作普遍得到加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公司建立和完善了节能管理机构,成立了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的节能、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管理小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和能源考核办法。各单位根据公司下达的能耗指标和《节能管理考核细则》,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并将考核指标逐层分解,签订经济承包责任书,逐月考核兑现。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员工的业绩考核范畴,严格考核,节奖超罚。
二是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为创建节约型企业提供计量保障。公司现已全部配备了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达到国家标GBl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一级、二级配备率均达到100%。公司还根据GBl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细则》的有关内容在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进一步明确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准确度要求。各单位编制了重点耗能设备清单,绘制了能源三级计量网络图等。
三是加大对能源使用的检查和整改力度。铜绿山矿投入130余万元对工人村2000余户照明低压主干线、计量表计及3台淘汰型变压器进行了改造,使变、线损降低了5个百分点。动力厂对工人村居民用水、用电进行水、电表集装改造。已完成1000户的水表和2936户的电表集装改造,使电量回收率提高了4.8个百分点,水量回收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三、节能技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降低单位产品的电力消耗。
2006年公司在节能技改方面共投资近1000万元。2007年上半年公司投资近1700万元。
二是充分利用余热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工业窑炉的高温烟气、炉渣以及高温产品的余热,减少各项热损失。
三是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四是对新、扩、改建工程,积极推广节能“四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有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或节能篇),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国家节能方针、政策。
五是积极应用和推广新的节能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余热发电项目的方案正与伊卡发电公司进行充分的交流;冶炼厂硫酸四系循环水泵电机加装变频装置改造方案正在审定等;项目实施成功后逐步在其它节能项目上推广应用。
核电空调优势明显
新能源项目是未来储备
当前股价:元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公司作为我国空调制冷配件领域垄断寡头之一,截止阀市场占有率第一、四通阀市场占有率第二。近两年在不断扩大自身截止阀、四通阀领域的优势外,积极向多晶硅、污水源热泵等领域进军。
在新兴业务的开拓方面,公司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2010年公司成功中标了多个核电空调项目;收购江苏大通风机为公司实现核电暖通总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成功收购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战略性布局可再生能源领域;在移动通信领域,2010年公司分别进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的基站空调以及基站精密空调的采购名单。总体来说,随着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带动,公司销售收入将实现可持续增长。
可再生能源业务发展超预期
盾安环境在2010年上半年成功收购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战略性布局可再生能源领域。太原矩能目前生产销售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个系统是通过两家公司合作研发的,可以为北方需要集中供热地区通过处理吸收污水中的热量直接给小区和商业设施供热,公司的产品不仅在能效方面优势明显,而且还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目前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太原市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推广,未来该模式将可能推广到其他省市。
2010年6月中央财政决定今年安排20亿元,用于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实行节能改造,旨在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也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对节能服务公司以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含)、10000吨标准煤以下的工业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奖励,其他节能改造项目的节能量下限放宽到100吨标准煤 以上(含)。此外,利用污水资源的成本比一般燃煤的成本要低很多,加上政府的财政补贴,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较强,估计2-3年可以收回设备成本。
2011年1月14日公司公告在山西省平定县获得价值10亿元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合同。工程建设总规模为建筑面积1080万平方米的平定县城镇建筑供暖(包括居民小区办公及商用建筑、学校及卫生部门等),建设施工周期为2011 -2015年共5年,进度规划暂定为:2011年完成建筑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2012年完成建筑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2013年完成建筑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2014年完成建筑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2015年完成建筑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合同总投资额为10亿元人民币。2011年供热收费标准按照使用面积,民用建筑为4.2元/月/平方米,商用建筑为7元/月/平方米,以后各年收费标准按照当年《物价局批准的集中供热收费标准》的规定执行。根据公司的收入确认原则和合同履行期限,本合同从2011年度开始形成收入,粗略估算新增营业收入5600万元,利润3148万元。自2008 年太原炬能成立以来,已建、在建和已签合同工程项目10多个,协议供热面积近1600多万平米,累计合同额已超过12亿元,具有非常强的社会资源优势和经验优势。
核电空调优势明显
2010年7月1日公司中标宁德3-4、阳江3-6、防城港1-2号机组LOT12B核岛制冷机项目LOT15Bb标段、防城港LOT12C项目、大亚湾冷水机组项目,合计金额4022.63万元。我们认为,此次中标又一次体现了公司核电空调领域的优势。
从2008年底打入核电空调主机市场以来,公司在核电空调主机领域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考虑到公司整合大通风机后有望成为核电站通风和空调控制系统总包商,我们认为公司的核电暖通系统设备未来有望爆发式增长。
核电暖通系统由空调主机、风机、风阀和末端四部分构成,公司具有核电制冷主机和末端的生产资质,并具有风阀的生产能力。另外,公司控股大通风机,拓展核电风机领域。大通风机曾为秦山核电站各期项目配套超过1亿元风机,并承接过出口核项目风机订单,目前公司正在申请核电风机和风阀的生产资质,预计年内可以取得。中广核等大客户有意在核电暖通系统领域培养两家以上具备总包资质的供应商,我们认为公司在取得风机风阀核级生产资质后,有望打破南风股份在核电暖通系统总包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
核电系统总包将大幅提高公司核电空调业务盈利能力。一台百万千瓦核反应堆机组的空调主机为1000多万,而系统总包价值可达1-2亿元,成为总承包商后,公司核电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将明显提升。
新能源项目是未来储备
公司在2009年11月公布多晶硅项目,计划在内蒙古建设3000吨多晶硅项目,在进军多晶硅行业的同时,公司也获得了一定的风险回报,首先是受让金牛煤电23%的股权,参与投资城梁井煤矿,该煤矿探明储量为22亿吨,2-3 年内将达到800-1000万吨的产能,并能为公司贡献接近1.5-2.0亿元的投资收益。由于是新建生产线并且采取最先进的制造方法,因此公司多晶硅达产后的成本将有一定优势,通过成本控制,按照目前的价格来看,多晶硅产品毛利率可以达到20%以上。
投资建议
制冷业务未来稳定增长。2010年制冷配件销量增速很高,由于配件售价与铜价挂钩,目前来看铜价同比有一定的上升,因此配件业务的销售收入会出现40%以上的上升,即使在毛利率有所下滑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也将出现30%的提升。随着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家电下乡政策的持续,2011年整个空调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
业之道,是战略之道。企业的发展战略只有站上了道德高地的出发点,才会衍生无穷的活力。
“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双良的发展战略核心,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合作+全球市场+资本推动,“双良制造”奏响了模式创新“三重奏”: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紧跟中国改革发展大势,一个“绿色双良,健康双良,国际双良”正在茁壮成长。
30多年来,双良交出的不仅是一张不断刷新的“经济版图”,更是一张可圈可点的“企业公民”答卷――从单一的溴化锂制冷机制造商,转变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节能环保系统集成商、投资运营商和能源服务商,累计为社会提供了30000多台节能设备,相当于少建了25个600兆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节约3800万吨标准煤,减排1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再建27万公顷森林,为超百家用户提供了空冷系统,总容量73500MW,累计实现节水24.6亿立方米。
专注专业,“知”能“善”用
很难想象,一家民企在行业内能够获取如此高的声誉:被中国制冷协会誉为“挽救了中国溴化锂机行业”,被央视誉为“造福人类,大国重器”,为全球超过30000家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
双良的成功,被企业老总缪双大归结为:“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双良将企业使命定位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提升人类生活品质,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30多年来,双良打好“绿色牌”,始终专注“节能、节水、环保”领域。
从单冷到冷热两用,从单一溴冷机到各类热泵、大型空冷器、高效换热器、高盐废水零排放等,从单纯设备提供到节能环保系统总集成,从民用领域走向工业领域,双良以真空换热技术为核心,围绕节能、节水、环保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工业余热利用、城市集中供热、雾霾治理、工业节水,海水淡化、农村污水处理,智慧能源管理等利国利民、接轨国际的绿色产业,成为城市治水、治霾、节能等领域的“急先锋”。
余热利用变废为宝
为彻底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双良利用工业企业余热、大型火电厂余热等,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提供大面积集中供热,为西北工业城市节能减排、安全供热量身定制了一个个“样板工程”。这一自主创新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重点节能推广目录(第二批)节能技术。目前,双良已在山西朔州及太原、内蒙古呼伦贝尔、甘肃兰州等城市成功运营了多个集中供热项目,已入网3000万平米供暖面积,全部建成后可达到2亿平方米以上供暖规模。
双良还在全球成功投入营运100多个冷热电联供项目,提供200多套冷热电联供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北京会议中心、北京火车南站、北京中关村国际商城、中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迪斯尼乐园、西安华南城等多个特定场所,在分布式能源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即将梦幻开园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就是采用了双良参与制定与建设的环保能源定制方案,一期工程采用了5台双良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项目总制冷量达到19604KW,是目前国内第二大冷热电联供项目。该分布式能源的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比传统供能模式效率提高了大约1倍。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万吨,相当于每年少砍伐木材4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5万吨。
烟气余热回收成城市治霾“利器”
2013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对“兰州市2013年优良天气已达292天、占全年天数80%、成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进行专题报道,首次提及“引进双良余热利用技术”助推兰州拨霾见日生态逆转。双良作为兰州治霾背后的“幕后英雄”正式浮出水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北方雾霾重灾区城市的聚焦关注。
由于地处“两山夹一河”的高原狭长盆地,冬季无风,污染物很难消散,雾霾一直是兰州的“老大难”。从2014年10月份,双良50多个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改造工程项目同时开工,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成为兰州市实施“蓝天工程”的治霾“利器”,整个工程将改造燃气锅炉吨位2000蒸吨,单个采暖季可减少燃气消耗1459万立方米,减少烟气17507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879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2.9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6吨,减少烟尘排放2.295吨,回收冷凝水16.2万吨。2014年8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兰州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兰州市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经验,来自14个城市的市长、环保局局长到会“取经”,双良烟气余热深度利用项目再次成为治霾聚焦点。因为除霾成绩杰出,2015年12月3日至10日,受巴黎气候大会相关主办方邀请,兰州市市长袁占亭率团参加巴黎气候大会系列活动,与国内外嘉宾分享了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做法,以及低碳城市建设实践。
智能互联,专家“管家”
双良设立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从事节能减排项目、绿色环保领域内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双良发起设立20亿元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意在收购和孵化节能环保、新能源、物联网、能源管理、精密制造、新材料等低碳产业高科技项目,打造智能互联的大环保和大能源平台。这再次彰显了双良专注节能环保领域,做节能环保“专家”的雄心壮志。下一步,双良将依托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与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积极引进、孵化和产业化相关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确保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
在精心布局全产业链,做强节能环保专业的同时,双良加快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通过系统集成、合同能源管理和服务托管的运营模式当好“管家”,致力打造国内外最优秀的节能系统集成专业供应商。双良SL4000节能管理平台融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模糊控制、网络云平台技术,全面监测和控制制冷(制热)系统运行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综合系统冷(热)量需求,结合气候补偿,保证系统在各种负荷条件下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降低能耗,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2015年,双良专门成立了智慧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着力开展以能源系统托管服务和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为核心的建筑节能服务和工业节能服务,并通过与施耐德电气强强合作,针对双良庞大存量客户群推广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在内的智慧能源管理服务。未来,智慧能源管理服务不仅仅服务于双良现有客户,更有可能成为双良节能产业服务化转型的有力推手。
通过智能互联,实现对海量客户数据的集成和长效管理,“互联网+”大背景赋予双良“知”能“善”用全新内涵。双良已经为超过30000家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真正成为“专家+管家”式的能源服务运营商、环境治理运营商。
“一带一路”布局全球
外需放缓、国内产能过剩、经济运行的新常态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新挑战。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带来了新的机遇。双良借力“一带一路”东风,创新合作“走出去”,助推“中国智造”深耕全球市场,在节能环保国际市场叫响“中国声音”。
“一带一路”向西一直延伸至欧洲,双良也在这片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大陆上开拓求索。从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到意大利、德国,双良已成功开拓出一条高端节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新路――一举拿下意大利米兰国际机场三联供和沃达丰米兰总部项目,确立了双良在意大利市场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制造业强国德国,更是开花结果,
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依赖型发展特征比较明显的河北省来说,推进两化融合的需求尤为迫切。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党组书记王昌指出,当前河北工业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弱、行业技术水平低、领军企业和名牌产品少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两化融合的全面推进,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发展,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催生新兴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其实,一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为了让两化融合工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河北省从实际条件和需求出发,卓有成效地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12年底,全省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率分别达到75%和65%,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门户网站应用率分别达到90%和85%,48%的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河北省的主要做法是按照国家“点、线、面、体”全方位的推进思路,并结合自身实际,从企业、行业、区域、环境等层面进行整体推动,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结合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现状,河北着力开展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专项工作。目前,河北有43个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和清洁生产项目列为国家级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共计3.414亿元。
根据王昌介绍,河北省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工信部的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而“河北省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初步构想和框架也已经形成。
“河北省两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深化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工艺改进、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和融合,积极推动各环节的综合集成应用,大力发展面向企业、行业、区域的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工业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服务化发展转型。到2017年,主要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达到120个,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1.8万亿元。
其中,重点实施五项工程: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改造提升工程、节能减排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工程、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和产业聚集区信息化提升工程。
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改造提升工程提出每年抓好100项两化融合重点工程项目。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重点支持产品创新研发、生产过程先进控制、MES\ERP\SCM集成、能源管理、电子商务等应用。在车辆装备、能源装备、工程装备、专用设备、船舶产业和基础产品等领域,重点支持数字化协同设计、PLM、虚拟制造、柔性生产和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产品,以及基于物联网的售后服务等方面应用。在纺织、食品、医药、轻工等行业,重点支持研发设计、原料控制、品牌建设、质量管理、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应用。
节能减排信息化工程鼓励高耗能企业采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建立管控一体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减少空载率;分级建设区域能源消耗在线监控平台和能源整合与交易平台,提高节能降耗调控能力和能源综合利用率。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工程将重点培育100个电子商务平台,支持钢铁、煤炭、纺织、建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鼓励大中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与企业ERP系统集成应用,以产业链为依托,引导上下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同时加快物流信息化发展,重点实施主制造商供应链信息化提升、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重点领域物流信息化提升、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物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工程,提高物流行业综合服务水平。
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是面向大型制造集团企业,研究基于数据中心的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选择钢铁、医药、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应用示范。积极推进云制造、制造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制造物联等制造业信息化引领技术的研究,以及机械制造企业全信息化精益管理、基于三维实体特征的3C集成系统、基于知识推理的大型阀门设计等软件产品的研发推广,增强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
产业聚集区信息化提升工程以十大工业基地和重点工业园区为着力点,完善提高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支持建设具有信息咨询、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检测、商务服务、产业链协同、园区管理等功能的园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吸引和衍生关联企业加速聚集。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及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把节能降耗作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坚持源头控制与优化存量、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局面,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完成年全市工业节能降耗目标,推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
“”期间,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号)和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节能工作的部署要求,节能降耗意识不断强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项节能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市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测算,五年间,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累计下降38.5%,较节能目标多降8.5个百分点,全面超额完成“”工业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为全市确保完成“”GDP能耗下降28%的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期间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主要得益于大量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改工程的实施。期间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的空间变小,加之系列重化工项目投产,节能难度加大。为此,开局之年,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放松。
根据年度节能工作要求,结合市工业节能工作实际,确定年市工业节能目标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5%。
(一)科学确定工业节能目标,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行政问责制。根据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各重点用能企业经济发展实际,科学确定并将工业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和重点用能企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大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评价考核和督查力度,严格实行节能行政问责制;对耗能量大、目标落实不到位的企业,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实施重点挂牌督办;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在国家千家企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已实施的基础上,今年将扩至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其他重点用能企业。
(二)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年重点关闭淘汰列入计划的炼铁产能60万吨、电石产能8.5万吨。着力实施主城区“三片一线”两高企业的治理,继续加大清理和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落后生产能力,为新上项目腾出用能空间。各地区要严格按照和市统一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淘汰落后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确保淘汰计划的按期实施。同时,各重点用能企业要在2010年用能设备普查工作基础上,按照相关要求,限期分批淘汰落后用能设备。
(三)狠抓节能技术改造。一是积极推进市传统产业装备水平的改造提升。通过对钢铁、电力、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生产工艺和生产装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实现市传统产业投入产出效益的大幅提升。二是着力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加快成熟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年继续组织实施30项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以国家“十大节能工程”为导向,围绕工业锅(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等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积极组织申报一批重大节能技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府财政补贴和奖励资金支持。
(四)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方式,加强节能技术产品的应用和推广。根据国家和节能工作安排,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社会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引导一批节能服务机构和公司开展节能技术产品的应用和推广示范,加大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力度,在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行业组织实施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使企业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同时,加强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培育市专业化的节能服务机构,搭建节能服务平台,促进节能先进实用技术在企业的快速推广。
(五)切实推进企业节能行动。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降耗的主体,是工业节能目标任务的最终承担者。工业各项节能措施能否得到有效落实,事关工业节能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提高重点用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继续全面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编制工作。年,组织完成重点企业能源审计10家。三是全面开展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提高节能基础管理水平。重点落实国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指导企业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对照国家公布的钢铁、电解铝等22项主要工业产品能耗限额,积极开展能耗限额核查和对标活动,对产品超限额的企业及时提出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改造。培育10家先进节能降耗示范工业企业;选择部分年用电1000万千瓦时以上重点用电单位开展电平衡测试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开。
(六)全面推进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一是依托现有的两户国家级和四个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建设一批既有行业代表性又有地区特点的循环经济深加工产业示范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示范工程,使之成为全市推广工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今年将重点培育包头装备制造园区、包头特钢产业园区、包头九原工业园区,使之尽早成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支持东方希铝、神华煤化工等企业申报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二是重点抓好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物的综合利用。年继续围绕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组织实施30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积极落实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税收、财政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加强粉煤灰用、排灰市场的管理,为粉煤灰综合利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三是加快余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积极推广高炉煤气回收利用,重点推进包钢集团TRT扩能改造、冀东水泥余热回收等节能项目建设,积极鼓励支持热电联产。
(七)加强节能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信息平台,加强节能指标监测和运行分析工作;加大节能培训力度,开展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培训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工业节能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年是全面实施节能目标任务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年节能工作对确保全面完成工业节能目标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多措并举,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更加扎实的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千方百计确保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不断加大节能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在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节能资金对市节能技改项目支持的同时,不断加大市本级节能专项资金的投入,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节能领域;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各重点用能企业要加大节能资金投入,提高节能所需资金的保障水平。
(三)建立健全节能监察机构,加大节能监察队伍建设力度。按照要求,进一步加快旗县区节能监察机构的组建步伐,并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能源消费量相对集中的地区先行开展试点,条件成熟后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开,逐步形成政府节能管理、执法监察和节能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市节能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四)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号)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对在市范围内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并将其作为各地区和相关部门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严把项目入口关。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核准、备案,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能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越来越为突出,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当前我国建筑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投入量越来越大,而建筑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又十分巨大,因此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加剧了我国能源的减少及生态结构的破坏。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保护能源已是势在必行。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1.1绿色施工管理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得我国经济市场良性循环发展,建筑市场也不例外。通过绿色施工管理,有助于引导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中健康、持续的发展,绿色施工管理亦是施工管理创新及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
1.2绿色施工管理有利于保护能源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然而,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不容小觑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活环境。通过绿色施工管理,以绿色材料及绿色施工工艺开展建筑施工活动,减少建筑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破坏,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能源。
2.优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加大绿色施工管理的宣传力度与培训
要提高相关人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宣传和培训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企业切莫因为麻烦而省去这一个重要的环节。施工单位应当丰富宣传绿色施工管理的形式,加大力度对工作人员及施工管理者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的专业化培训,加强施工人员及管理者对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正确认识。
一方面,通过定期为施工操作人员与施工管理者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培训,由专业化的施工专家及施工管理专家向其传授具体的绿色施工知识,包括绿色施工的具体标准、要求及原则,重点讲解绿色施工的方法及手段。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操作及施工流程,以便将绿色施工管理真正落实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上来。
2.2加强施工扬尘的控制
由于施工的特殊需要,施工现场产生扬尘在所难免。一般来说,粉尘的主要来源是有: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施工工艺所产生的扬尘,比如说挖掘、钻孔、翻土、机械破碎等;某些物质运输和存放所产生的扬尘;对大锅炉灶的使用所产生的扬尘。这些扬尘严重污染到空气质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在现场采用设置围挡来覆盖容易产生扬尘的物体;利用洒水的方式来沉降空气中的扬尘;对于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将工地上泥土等带出现场;在生活上要使用清洁燃料,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烟尘;对于已经堆放的渣土需要在有防尘措施的基础上及时清运,以尽可能的减少扬尘给大众带来的不利影响。注重绿色现场施工,尤其是在开展建筑施工活动时,施工单位应当尽量减少粉尘、噪声、废物、光及污水等污染。尤其要注意减少混凝土、砂浆,砖、瓦、砂、石等固体废物,并及时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3加强水污染的控制
这里所说的污水主要是指天降雨水及生活和施工中所产生的污水两大类。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则会污染河流,污染海洋,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造成巨大的隐患,同时也直接或是间接的危害到水中生物,进而危害到整个生态系统,最终可能导致地球的毁灭。因此,对于施工现场的污水,需要进行过滤,或者通过物理方式使大颗粒沉降,吸附一些重金属,或者通过化学试剂改变一些有害物质的性质,是具有酸性或碱性的污水中和,避免排放出去的污水成为不可收拾的污染源。
2.4研究、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2.4.1制定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通过健全相应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充分结合施工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要求,提倡使用与节约能源及环保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力求促使工程项目朝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用地、节约材料、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发展,将施工技术不断改进、研发,针对具体的施工专项工程,采取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技术制度,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系数。
2.4.2广泛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
施工单位应当大力开发相应的绿色施工新技术,吸收并借鉴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更多的科技研发人才,增强企业的科研力量,研发出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新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施工项目中,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投入,缩短施工周期,从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展施工前,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并通过审核,制定合理的绿色施工方案,切实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2.5.1加强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的方式加强环境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污染的防治,进而降低建筑活动给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性,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在现场对绿色施工管理计划进行有效落实各个部门和个人根据所涉及的施工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和工作计划。
2.5.2加强现场施工能源管理
其一,注重节材,施工单位应当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制定节材措施,可以通过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并同时回收利用固体垃圾,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垃圾。其二,注重节水,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尽可能地循环利用水资源。其三,注重节地,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策略等。其四,注重节能,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节能策划,制定相应的节能策略。
2.5.3施工噪声的控制
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建筑施工噪声发生在施工期间,其特点是时间集中,位置多变。另外,建筑设备陈旧,安装不当,且缺少必要降噪手段,造成施工工地的附近居民生活受不同程度的干扰。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进行夜间施工,这也是建筑施工扰民的一个主要原因。其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宣传,扩大公众影响;从严审批夜间施工;选用低噪音设备和机械,对噪音进行监测等。
3.小结
在当前21世纪新时代,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活动是建筑单位不可推迟的责任。因此,建筑业必须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全面贯彻落实绿色施工。通过广泛宣传绿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从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事项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科]
【参考文献】
[1]夏青,于洁,徐成.环境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郁超.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J].建筑技术,2009(21):124-127.
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主要针对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一般可分为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行阶段、项目后评价等阶段。就机电安装行业而言,结合机电安装工业化,全寿命周期管理又可以筒化为:技术深化、预制生产、施工总装、运营服务等四个阶段。当前,随着机电工程项目的大型化,专业分工的细化,项目的参与方逐渐增多,项目管理越来越困难,使得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增多,造成工程寿命缩短,“未老先衰”、“病入膏肓”,不得不提前退役。其结果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机电工程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延长有价值的运行为目的,进行项目的前期、设计、施工阶段实施,是项目实施的目标。所以,加强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对工程界乃至整个社会意义深远。
二、运行维护是保障机电工程顺利运行的主要因素
机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项目的正常运行,而运行维护是保障运行阶段能顺利运行、延长有价值运行时间的主要因素。机电安装企业必须在机电安装施工后继续从事项目的运营维护,才能真正体会到施工前期和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根据国外经验,机电安装企业在机电安装施工后继续从事项目的运营维护,是今后机电安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机电安装行业必须向两端发展,即前端向产品、施工技术研发、技术设计、工艺设计、深化设计方向发展,后端向服务、运行维护和保障方向发展,而向后端的服务、运行维护保障方向发展,应逐步向运行、经营方向发展,从单一的运行维护向全方位管理方向发展,最终使安装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机电管家。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是有效进行运行维护的关键
在国外同行中,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已有一整套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首先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所有的运行设备(包括配电、变电、机电、给排水、空调等)进行运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不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处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实现远程故障保护功能。其次系统可以承担自动化信息管理任务,对运行设备的运行信息、故障信息、能源效率信息和设备管理信息进行综合管理,自动形成各类管理数据,并根据管理权限进行有效管理。同时,系统能够形成能源管理网络,实时监测各项耗能数据,在确保功能需要的前提下,以能耗管理(成本管理)为中心,采用节能降本措施,提高能源运行效率。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机电安装企业,已经逐步在承担机电工程安装任务的同时,承担变电所、隧道设备、中央空调等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工作。但由于维护设备的分布比较分散,各个设备的运行维护点都需要派员二十四小时三班运转值守,增加了大量维保人员和运行费用,也不方便运行维护监督管理,往往造成运行维护不及时、不到位;而人工费的不断上升,运行维护成本增大,使运行维护无法独立生存。所以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机电安装企业能否有效进行运行维护的关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是以用于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管理和监督管理综合信息采集、分析、传输一体化的模块化设备,以及后台的一体化集合式数据中心为基础,并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中,是一个全新概念的设备和系统。它是一个设备运行管理、能耗监测和系统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综合系统,它融合了BIM技术、物联网技术、能源检测技术、自动运行管理技术、设备信息化管理技术、远程通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要素,形成一个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化技术为核心,自动化技术为手段、以快速响应和节能降本为目标的综合性运行管理系统。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及前、后台设备,可以实现对运行设备(包括配电、变电、机电、空调等)进行运行管理,及时发现不正常运行状态,处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实现远程故障保护功能。系统还可以承担自动化信息管理任务,对运行信息、故障信息、能源效率信息、设备维护保养信息、设备管理信息进行综合管理,自动形成各类管理报表,并根据管理权限进行有效管理。系统能够形成能源管理网络,实时监测各项耗能数据,在确保功能需要的前提下,以远程信息管理(成本管理)为中心,采用节能降本措施,提高能源运行效率。
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和运用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研发的方向
1)研究物联网运用于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理论和发展趋势,研究BIM技术应用于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可能性,以及推广的可行性。研究与其相关的技术、工艺和设施。
2)研究开发:变配电远程监测监控系统模块、给排水远程监测监控系统模块、空调远程监测监控系统模块、消防远程监测监控系统模块、安防远程监测监控系统模块、机电设备远程监测监控系统模块。
3)研究远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转换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应用层。研究适用于机电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和运行维护保养的远程信息管理及监督管理系统的综合信息采集、分析、传输一体化设备;研究后台一体化集合式数据中心。
4)研究开发远程监测监控系统的界面显示功能。
5)研究利用远程信息管理系统对所有设备进行运行管理,并实现远程故障保护功能。
6)研究远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信息管理功能。
7)研究利用远程信息管理系统节能降本,提高能源运行效率的措施。
8)研究各类传感器和变送器,以及执行器的选用、集成、使用和安装技术。
2.已研发的无锡公路隧道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
无锡公路隧道控制中心将蠡湖隧道、惠山隧道、青祁隧道、金城隧道、太湖大道隧道、隐秀路隧道等七条机动车通行隧道,以及三个下穿及七条地下人行通道一并集成管理,以政府监管,专业分包的形式,通过招标分别委托本地区相关行业内的专业性强的企业负责隧道内的专项维护。无锡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对隧道管辖范围内所涉及的机电及土建设施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定期保养维护以及各类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具体有:变配电设备、照明系统设备、空调、送排风设备、给排水系统设备、隧道内消防设施,隧道主体结构、装饰、地面、墙体、墙面及通道门。隧道内各类主要由设备引起的突发应急事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如:隧道防洪排涝、火灾、防火板脱落等。通过多年的运行、维护,公司决定在机电管养服务平台基础上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来达到远程信息化管理目的,以此提高机电系统养护管理水准、减少值班人员、降低运行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以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公司对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信息化管理:一是实现对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仓库物品进行管理,及时反馈仓库信息;三是加强对巡检车辆的管理,在巡检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系统,进行对车辆的即时监控;四是对管养现场的设备运行状况以及人员行为的远程管理和数据的传输处理,包括对变电所、水泵房、射流风机、照明设施等的运行状态远程通讯连接,五是加强对巡检人员的工作情况及相关记录和数据的了解。采集现场运行数据及视频信号,通过本地服务器和数据转发服务器用以太网线式光纤将信号传输到公司信息中心的服务器,完成视频信号和各主要机电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整合,并在公司总值班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公司技术人员也能通过远程信息管理系统,监控、指导现场维修人员正确操作。采用远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大量减少企业成本支出等优点。公路隧道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将分两期实施,目前已结合公司管理系统后台的建设,开始进行远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第一期实施。
五、前景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