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4:58
导语:在休闲农业发展阶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休闲农业是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形态,也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近年来,在福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和处于起步阶段,水平有待提升。与福建仅一水之隔的台湾,发展休闲农业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这,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营模式、理念和技术。加强与台湾的合作,是未来福建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一、闽台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禀赋差异
福建和台湾两地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地理条件相近,休闲农业资源享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素水平的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资源要素禀赋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资源禀赋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目前,闽台休闲农业要素禀赋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台湾资金、休闲农业技术等生产要素较丰富,休闲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由于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稀缺而降低;福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对丰富,休闲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由于资金与技术等要素的缺乏而难以提高。
从现实条件看,福建耕地总量相对较多,是台湾的1.4倍,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山地资源丰富且自然条件优越;台湾土地狭窄,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得到提高,地价亦不断上升,土地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要素。近10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但文化素质较低。台湾则在精致农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下,实行外向型的市场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受比较利益驱使,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农业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另外,从技术水平看,福建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足,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技术水平低,农民缺乏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的经济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台湾经过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已进入了“科研投入较高,技术支撑体系完备,管理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成熟阶段。
二、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潜力与基础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双方在某个方面存在互利互惠的互补关系时,双方才会走向相互合作,并且互补性越强,比较利益越大,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就越紧密。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资源整合是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关键,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优势更突出地表现在休闲农业资源优势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明显差异上,这种显著差异是极强互补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合作潜力大的表现。
(一)闽台休闲农业资源要素互补的基础
从闽台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看,两地主要存在三大差异:一是休闲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二是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三是休闲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有差异,就可能存在互补。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基础是闽台休闲农业资源要素的极强互补性。根据闽台休闲农业资源禀赋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理论,闽台休闲农业资源要素的互补性可归结为:台湾资本、休闲农业技术对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福建土地、劳动力对承接台湾休闲农业产业转移的支撑作用。
经济产出总是一定的资源要素以某种组合方式形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某一资源要素的过多或过少,都不能达到资源要素的有效组合,从而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此时,资源要素的流动与整合就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台湾由于土地与劳动资源的稀缺,农业资本要素相对过剩,无法达到最优配置状态,同时,由于农业投入机会成本的提高,使农业资本要素投入失去相对优势。随着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土地与劳动力资源要素稀缺性的提高,台湾休闲农业增长面临高成本的挑战。目前台湾农地利用己进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面发挥阶段,即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一方面要让部分农地的利用发挥环境保育、休闲观光的功能,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又必须为总体经济的发展逐渐释出部分农地,这使岛屿台湾原本就十分有限的农地变得更加稀缺。台湾相对富余的资金与技术等生产要素由于土地和劳动力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缺乏,使投入的边际效益开始不断下降。因此,如果台湾休闲农业产业不向外拓展,特别是向福建拓展空间,就将限制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台湾的农业资金、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开始向岛外移动,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福建的休闲农业发展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和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缺乏是限制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相对于台湾而言,福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土地综合利用与集约利用还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同时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价廉。这种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形成的资源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增强了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互补性。
(二)闽台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的技术条件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涉及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目前,福建休闲农业整体发展较快,但不少休闲农业项目技术含量偏低,景观特色单一,面临着发展上的瓶颈。休闲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的一种重要实践模式,而农业多功能性的深度开发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未来的休闲农业将是科技参与型的,是融休闲、娱乐、艺术观赏、科普教育、现代管理等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的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技术集成化,综合构成了休闲农业的高技术化。因此,福建要发展体闲农业,就必须加强科技投入,加快人员培训工作,提高科技含量,并建立休闲农业技术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台湾的休闲农业起步较早,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众多,经验丰富,加之近年来台湾面临着休闲农业生存空间相对饱和的问题,台湾优秀的休闲农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在这一背景下,有利于推进两地休闲农业的技术交流,并通过技术交流全方位深化休闲农业的合作。
(三)闽台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的资源环境优势
福建与台湾相似,沿海构景岩石与构景地貌特别齐全。而且从总体看,福建地文景观的种类和品位均在台湾之上。福建溪谷、景观、漂流湖之多在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少见。福建是全国海岸线最长最曲折的省份之一,岸线长度为台湾的3倍,侵蚀和堆积海岸相间,海蚀、海滩景观优美。尤其是拥有作为世界最大天然深水良港的海湾,面积大、风浪小、休闲旅游价值高。福建气候为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台湾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相比,气候差异较大。与气候有关的休闲旅游资源种类更为丰富。福建不像台湾那样各地都很湿润,而且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多,构成了多样的反季节旅游气候,这在沿海地区是少见的。福建的森林高覆盖率达62.96%,为全国之最,生物景观的多样性、珍稀性等乃全国少有。福建是台湾居民之根,也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的积淀超过台湾。福建乡村文化,对既保留中原古风,又对外开放吸收海外文化,形成我国独特的乡村文化区,特色之鲜明,在全国独有。从乡村文化的品位和多样性来看,福建文化是源,台湾文化是流。福建已有我国少有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为乡村休闲资源的丰富多彩奠定了基础。福建可利用“五缘”相近、气候相宜的优势,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开创新的天地。
三、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把“休闲农业”列入对台招商引资的重点行业领域
福建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加之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休闲农业所需的资金缺口较大。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胞主要祖籍地,800多万侨胞不仅是来闽观光旅游较为稳定的客源市场,也是投资大户。因此,应要做好宣传,打好这张“侨牌”。闽台两地具有良好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优势,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公众大陆探亲以来,台湾客源市场一直是福建省重要的境外旅游客源市场,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台湾休闲农业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逐步建立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区,海峡两岸优势互补、合作领域十分广泛,积极吸引台资,开展闽台休闲农业合作有着良好的前景。由于休闲农业行业本身就是招商引资最好的行业之一,所以,应积极吸引台商到福建投资开发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区。特别要把福建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地价低廉、劳力成本低,且自然条件优越等优势条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推介,积极吸纳资金雄厚、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一些台商来闽发展。
(二)强化政府服务,形成有利于休闲农业合作的运行机制
首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休闲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和大力扶持。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统筹协调。农业、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内外贸、科技、证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保证两地休闲农业合作能顺利推进。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虽然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对于休闲农业这个系统工程来说还远远不够。鉴于政府财力有限,政府不要成为投入的主角,而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推动各级财政逐步增加休闲农业专项扶持资金规模,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
再次,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和多功能性开发的基本条件,而且休闲农业也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所以,政府应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教基地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休闲农业区的硬件条件。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台资涉农企业转向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休闲农业把农户的生产活动与游客的消费活动结合在同一时空,农业生产过程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紧密结合,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各种社会风险。目前,福建是全国台湾涉农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台商投资农业首选福建,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窗口、示范、辐射”作用得到明显体现。近年来,已落户福建的台湾涉农企业,开始慢慢转型升级为多功能性产业,把原来的科技型种养业和加工业、旅游业结合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工商一体化,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成为了发展休闲农业最有潜力的主体之一。而且产业链的延长,可以加快吸收劳动力。实践证明,这些涉农企业产前和产后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产中部门的近十倍。延长农业产业链,不仅拓展闽台农业合作的空间,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培育和发展。当前,福建应抓住这一契机,着力促进台资涉农企业转向农业多功能性开发,把已落户福建的台湾涉农企业培育成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先锋队伍,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加快休闲农业合作步伐;另一方面可以巩固合作基础,实现跨跃式发展。
(四)在已具备条件的区域先试先行,建立休闲农业合作示范区
近年来,福建省按照区域地理条件、休闲资源特色和旅游发展条件,有计划地建设闽南金三角商贸滨海休闲旅游区、闽北绿三角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区、闽西客家文化红色旅游区等区域,形成东部滨海蓝色生态旅游带和西部绿色生态旅游带。从区位、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条件来看,这些区域是两地休闲农业合作的首选地,可以先试先行,建立休闲农业合作示范区,探索适合两地合作的模式。休闲农业合作示范区的建设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休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带动农村各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秀琴.台湾观光农业的几种形式[J].海峡科技,2002(3).
2、林志达.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邹芳芳.以台湾经验促福建休闲农业发展[J].台湾农业探索,2009(1).
4、陈励颖.福建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开发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9).
5、郑青.闽台农业资源配置模式演进及前景展望[J].亚太经济,2010(4).
1、休闲农业的具体内涵休闲农业源起于19世纪的欧洲,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引导着城镇人口探寻返璞归真的脚步,因此,欧洲众多国家兴起了休闲农业模式,来确保城镇人口舒缓压力,重返自然的需求得以被满足。休闲农业的具体定义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向城市民众展现农村风光与农村劳动,来达到城市人口返璞归真的目的。休闲农业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以休闲观光为手段、服务城市人群为方向,最终达到农业生产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与农业旅游的其他旅游形式尚存在一些差异,这类差异令休闲农业区别于其他旅游产业。其中,休闲农业是以农村劳作为与农村生活为主要卖点,相对的乡村旅游则是更加看重乡土民情、文化历史等内容。相对的,农家乐与休闲农业之间,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其二者应为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农家乐应囊括于休闲旅游之中,是确保休闲旅游的趣味性与劳作行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
2、休闲农业的功能特征休闲农业作为陶冶人们情操,提供人们返璞归真渠道的重要休闲劳作项目,其重要的特征在于其产业集合性强。休闲农业不但融合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同时也将第二产业涵盖其中,从而达到了劳作、产品加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产业类型,有效地推动了三方产业发展。同时,借助我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文化各异的情况,休闲农业拥有着极为丰富的地域性差异,这种差异随文化不同、劳作方式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会为参与休闲农业活动群体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另外,休闲农业作为依托于第一生产力的第三产业性质活动,其受季节影响性也较大,因此,在不同季节参与休闲农业活动,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生活体验,同时也确保了休闲农业的丰富性。休闲农业的特征也注定了其功能性的多样,首先休闲农业的经济功能带动了三项产业的共同发展,其强大的影响力与影响范围,无论是提升社会精神状态还是经济状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其社会功能带动了参与者精神文化建设,从而确保了其精神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社会稳定的基础。第三,休闲农业活动确保了其文化教育传承功能。在参与休闲农业活动的过程中,参与者可以充分体验农村劳动,并且感受农村文化,无论是对休闲农业参与者的身心体验,还是对其接受相关教育,都有着极为有益的帮助,同时也能确保传统农业文化与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3、休闲农业与体验经济的关联性体验经济是建立在原有三大产业基础上的全新经济形势,其囊括了众多行业种类,目的在于亲身体验某些事物,从而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当前,体验经济逐渐成为了现行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休闲农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休闲农业是体验与感受农村劳动与农村生活的重要劳动活动,而这种体验与感受则是体验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建立在体验经济下的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认可,而重视体验、重视弘扬农业文化的休闲农业如何发展,则成为休闲农业开发发展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课题。探寻体验经济下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方向,成为了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认知不到位休闲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尚处于发展阶段,其各项职能与管理方法尚属于试水阶段,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管理人员认知不足,管理方法无法推进休闲农业有效开展,管理结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滞后了休闲农业的前进脚步,影响了休闲农业的正常发展。由于休闲农业本身的新颖性与特殊性,加之人们对体验经济这一全新经济体系认知不全,因此管理没方向、没方法等情况并不可避免。这是新型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需要经济发展组织高度认识,并合理解决,才能有效地促进休闲农业发挥作用,推动市场经济整体发展。
2、休闲产业单一化当前,休闲农业的试水性导致了其管理人员管理认知不足,管理方法与方向不到位,从而造成了休闲农业产业模式单一,经营方式类同的效果。完全无法凸显地域性与地区特色,无法真正地吸引消费者,没有利用好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未体现休闲农业丰富性的特点,从而桎梏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另外,部分管理者将休闲农业与其他农业旅游项目相混淆,因而导致了农业旅游项目经营方法雷同,经营模式相似,无法很好地发挥各自的旅游特色重点,令消费者产生了审美疲劳。
3、土地供应困难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拥有足够的土地作为活动运营基础,才能实现其农村劳动与农村生活体验的需求。然而,当前社会形势并未给予这类活动足够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支持。多半的休闲农业活动并未拥有足够的土地分配来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同时,无论是植物生长还是动物养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而这些时间的消耗使土地的租借环节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传统农业发展来说有一定的影响性,从而使分配给休闲农业的土地更加不足,影响休闲农业整体发展。
4、环境保护方法不科学环境保护在任何一项经济发展中都是重要的探讨课题,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之下,由于体验农村生活的城市居民本身并没有良好的农业知识,其种植方法不当,思想认知不到位,进而引起当地环境发展与资源维护的不良后果。对此,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休闲农业无法有效应对与处理此类问题,从而造成了环境资源保护方法的不科学,不但影响了当地的环境建设,同时也不利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造成环境与经济的双重压力,不能及时有效地寻求科学的保护方法,对于休闲农业发挥其本来作用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
5、政府政治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在休闲农业建设中的支持力度不够,也是影响了休闲农业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政府作为执政部门,其本身有一定的指导性与权威性,由其引导的经济建设普遍能受到良好的成效。然而,在休闲农业项目上的认知不足,令其忽视了对休闲农业的扶持与引导,从而导致休闲农业走入误区,无法借由政府的支持达到招商引资或者政策优化建设等结果,不利于其本身发展的同时,也容易误入歧途,最终失去了其原本先进而科学化的存在价值。
三、体验经济下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1、加强管理人员认知培养加强管理人员认知培养是从根本上改变休闲农业的有效手段,也是确保体现经济与休闲农业相融合并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管理人员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道标与指挥者,其优秀的判断力与精明的决断力可有效的推动整个经济政策的发展,而休闲农业作为新兴经济形式,其需要拥有精明而果断的管理人员指引,才能冲破发展瓶颈,走向完善大关。因此,加强对休闲农业的重要性与特征的认知培养,确保管理人员对休闲农业拥有足够的理解与思想,才能确保休闲农业在体验经济下茁壮成长,不断完善。
2、明确休闲农业功能,丰富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加强管理人员认知培养的同时,要对休闲农业的经营群体灌输休闲农业的具体功能与具体特征,使经营者明确其与其他农业旅游项目的差一点,深化休闲农业的侧重点,确保休闲农业的特征性得以发挥到极致。丰富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并且开拓思路,创造全新的合作理念,保证休闲农业可以成为消费者真正休闲的场所,而不是徒增厌烦的无聊旅游。对此,开展承包果树或田地的方式,促进消费者的季节性消费;或者借由当地特色,组织节日性消费等,都可以很好的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并确保休闲农业多种功能发挥实际作用。
3、土地供应合理化对于休闲农业用地,各级有关部门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优待与扶持,确保休闲农业可以有效的开展,且达到对外经营的规模。要将休闲农业作为发展该地区经济建设,弘扬该地区文化传承,展示该地区农业风貌为主体,积极配合休闲农业建设,敦促休闲农业带动三产发展,为三产达到实际性创收。与此同时,对该地休闲农业经营人员要进行合理化培养,使其可以优化土地使用,确保土地合理利用,从而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休闲农业的开发价值。
4、确保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并非仅仅存在于休闲农业之中,而是存在于多种形式的经济发展项目之中。然而,休闲农业所倡导的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等理念却要架设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下,由此可见,休闲农业的环境资源保护是不容忽视,且势在必行的。对此,各级有关部门应加强环境宣传与环境建设,其环境宣传与环境建设不能单单针对乡村,同时要拓展到城市社会的各个角落。使每个人了解文明出行的必要性,确保其成为环境资源保护的一份子。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破坏自然环境人员的惩处力度,以规治行,从而确保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政府加大政治扶持力度经济发展促进我国人群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高强度的社会压力也急需相应的排解方式来达到舒缓精神的效果。因此,对于休闲农业的推广与建设,政府应作为最坚实的支撑与最可靠的引导。身为行政职能部门,政府部门内部应高度重视其自身职责,了解休闲农业对整个地区经济的带动以及对全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合理发挥自身领导责任与决策责任,为休闲农业发展大开绿灯,从而确保休闲农业可以有效推动三产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
国内休闲农业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但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国内休闲农业已经初具产业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休闲农业分布地区不断拓展。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突破地域局限,从东到西遍布全国各地。据农业部农业休闲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登记的693个休闲农业点中,东部地区占47.5%,中部地区占27.1%,西部地区占25.4%[2]。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国内休闲农业已从大城市逐步向中小城市拓展,从城市近郊向城市远郊区农村发展福射,从而实现了城乡经济互利共赢。休闲农业产业规模逐年壮大。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为12000家,年营业收入1200亿元,从业人员仅500万人[3]。而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过8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3.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80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6.9%[4]。休闲农业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壮大区域经济和扩大内需的朝阳产业,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支柱产业。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和经营模式丰富多样。2005年以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是以传统农业的观光采摘为主,发展模式比较单一,产业类型不够丰富。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开发休闲农业产品新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由观光旅游阶段发展到农事、民俗体验阶段,消费者参与性日益增强。在经营模式上,国内休闲农业也由原来的单一的农家乐模式发展到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多种模式并行发展阶段。休闲农业品牌效应开始初步凸显。品牌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否打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休闲农业品牌是休闲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为了推动国内休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引导休闲农业从业者重视产品的品牌效应,农业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展开,评选结果在相关网站公布。此项活动对于增强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具有良好信誉和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品牌不断涌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前往消费。
2当前国内休闲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态势喜人,成绩斐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制约我国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也初步显现,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国内休闲农业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国内休闲农业开发基本上是以农民或乡镇企业自主开发建设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彼此之间又缺乏相互协调,从而导致各地开发项目大同小异,经营方式过于单一,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都不强。有些地方在发展休闲农业的时候,贪大求洋,开发的休闲农业产品失去了乡土气息和农业特色,无法提高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从整体上看,国内休闲农业还处于简单仿效和粗放经营的低级阶段,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产品同质化严重。休闲农业从业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不少地方,农民是经营休闲农业的主力军,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从事过经营休闲农业的专门训练,经营活动还停留在简单模仿阶段,休闲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此外,由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和资本逐利的本能,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缺乏合作,整个产业出于无序竞争状态,这在增加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政府扶持休闲农业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休闲农业主要靠市场,但是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与休闲农业发展相配套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税收在内的各项政策优惠都需要政府统筹协调。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唯GDP是从,热衷于通过招商引资大上快上工业项目,对发展休闲农业缺乏足够重视。在对休闲农业的管理上,往往是政出多头,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使从业者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资金投入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不到位,农民虽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观愿望,但受制于资金缺乏的限制,无法顺利从事该项产业。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使土地呈现出碎片化的分布格局,不利于整体利用,而休闲农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将土地连成一片开发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5]”这对于突破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加快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3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休闲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业主管部门和休闲农业从业者,只有在准确把握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国内休闲农业的科学发展。休闲农业发展理念必须与时俱进。首先,要坚持突出市场导向的竞争发展理念。休闲农业从业者必须要逐步摆脱低水平、同质化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休闲农业消费对象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其次,要坚持突出农业文化发展理念。文化是休闲农业的灵魂所在、关键所系,发展休闲农业,必须高度重视挖掘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休闲农业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休闲农业物质产品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再次,要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搞竭泽而渔式的盲目开发,那样只会断送休闲农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有在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最终推动休闲农业的科学发展。政府管理引导更加科学规范。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市场和计划2种手段,单一的市场调节容易导致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无序竞争的态势,政府管理对于克服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至关重要。针对当前休闲农业领域出现的问题,政府应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各级政府可以探索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行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对休闲农业的领导机制,加强对休闲农业的规划和管理。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积极引导鼓励被征地农民集资入股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再次,政府要大力加强休闲农业人才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从业质量和水平,为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休闲农业经营方式更加多元。一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成立休闲农业经营的专业合作社,以克服一家一户经营的局限,推进休闲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二是探索实行休闲农业业务外包制。不同产业间的社会分工和协作在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它可以显著提高各个产业的综合效益。休闲农业企业可以探索将部分业务对外承包,充分发挥分工协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和生产费用。三是探索组建休闲农业企业集团。现代社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休闲农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休闲农业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相对比较优势,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休闲农业企业集团,从而提高休闲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效率,以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郑州市作为河南这一农业大省的省会城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理论研究仅停留在对概念的解释和现象的描述上,在实践探索上还处于随意模仿状态,缺乏对目标市场的调研和科学规划,发展模式与社会环境的相容性低,亟待从理论上对其加以“梳理”。因此,通过对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调研分析,来探讨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选择中的某些规律,便成为本文的研究动机。
1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现状
根据休闲农业的结构、功能、投资主体和空间分布,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开发模式、经营模式和空间分布模式。
1.1开发模式
郑州市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类型多样,通过笔者调研,可根据休闲农业的结构、功能来分,主要分为三类:
1.1.1农业观赏型开发模式
(1)自然景观观赏型。这类开发模式是以当地的原生态的农业自然资源为主要开发内容,属于观赏型休闲农业,经营主题以农业景观和当地特产为主。郑州市北临黄河,有丰富的沙滩和较好的湿地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许多休闲农业旅游景区,如雁鸣湖生态风景区、黄河生态游览区等,这些景区由于具有自然、原生态的景观,得到了市民的青睐。
(2)畜牧养殖观赏型。具有观光性的养殖场、牧场、森林动物园以及有关畜牧养殖场所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及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乐趣。此种观光类型开发较好的有位于郑州市南郊管城区的南曹金鹭鸵鸟观赏园,还有位于郑州市南郊的新郑野生动物散养园等。
(3)现代农业观赏型。这一类型主要是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和农业的最新成果。如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金水区庙李镇的蔬菜科技示范园、河南绿色中原食品公司等。
1.1.2参与体验型开发模式
(1)农园采摘型。主要是开放成熟期的瓜果园、菜园等,供游客入园观赏、摘果品尝和购买,从中体验自摘、自食、自乐的果农生活和享受田园风光等。这一类型开发比较成功的有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的樱桃和葡萄采摘园,以及新郑大枣观光园等。
(2)渔场垂钓型。利用水库、池塘、河流等水体进行观光、垂钓、驾船和水上娱乐活动,游人除享受观光休闲外,还可以学习有关渔业养殖及捕捞技术,并品尝水鲜。郑州市可供观光休闲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市区内就建有尖岗、常庄、金海、龙岗等水库,还有西流湖,其不但是郑州市的城市供水源地,而且还可以供人们休闲垂钓。
1.1.3综合型开发模式
主要以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为主,兼顾餐饮、休闲度假、农业观赏体验、休闲娱乐、企业培训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园区。园区内规划比较合理,分区明确,有农业观光体验区、儿童游乐区、现代化餐饮区、烧烤区等,受到郑州市民的青睐。这一类型主要有:丰乐园农庄、富景生态游乐世界、黄河生态游览区、雁鸣湖生态风景区等。目前这些园区已成为郑州近郊的旅游热点,特别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园内的游客平均每天可达2万人,门票收入近百万元。由于园内服务设施相对齐全、环境优美,现已成为企业培训、生意洽谈的理想场所。这种类型一般由企业投资,发展比较平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此类园区多为旅游景点式开发,往往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不大,有的甚至还会侵害农民的利益。此外,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园区人工化严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1.2经营模式
郑州市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经营模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模仿性,从投资经营主体来看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见表1):一是以分散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如在城市近郊的旅游点及鱼塘附近,由农户组织兴建以农家风情和吃乡村饭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园,富有特色和灵活的吃住形式,深受都市人的欢迎,如金水区黄河渔场休闲垂钓园。农家乐园在满足城市各种层次消费者休闲、娱乐的同时,让很多农民能以离土不离乡的便捷方式参与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城乡互动,也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以企业集团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一些企业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投资、自主开发、自主经营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项目。如丰乐园农庄、富景生态游乐世界、金鹭鸵鸟游乐园等。三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在原国有资源(如林场、湿地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如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
1.3空间发展模式
从郑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地域布局来看,主要分布在以中原区、管城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上街区6区为主的郑州市近郊,均属于依托大城市来开发的近郊型模式,距市中心大多只有30-40min的车程距离,不少园区已有公交线路直达,交通条件较为方便。郑州市的休闲农业分布极具地域特点(见图1),可表现为“两圈、一带”:以郑州市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上街区为主的近郊休闲农业圈;以中牟、新郑、巩义、荥阳、登封、新密6县市为主的中远休闲农业圈;以黄河为依托的休闲农业带。由于郑州紧临黄河,形成了特有的黄河滩地、湿地,是休闲农业观光的好地方,因此许多休闲农业园区都建于此,形成了特有的空间分布模式。
2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思路
从以上分析可知,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初步成型,但由于尚处在初级阶段,发展模式的选择还需进一步探究。参照国内外的经验,结合目前郑州市休闲农业所处发展阶段及郑州市各区、县市的现状,今后一段时间郑州市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模式的选择思路如下:
2.1以观赏性、体验性休闲农业开发为重点
目前郑州市休闲农业开发模式比较单一,制约了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保持优势项目的条件下,应开发更多的项目类型:
(1)农业科普教育型。目前,郑州市休闲农业园区不少,但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型园区却不多,因此,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发展。农业科普教育型园区应兼顾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的功能,在建设上注重知识性、科技性、趣味性的挖掘。
(2)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型。这种类型一般是依托生产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兴建起来的,本身隐含着较高的观光游览价值。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优美的田园风光,还可以购买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同时,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是对农业企业的宣传、产品的推广,二者相得益彰。这类园区在郑州市发展得比较成功,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今后发展应注意以农业生产为主,以旅游活动促进农业生产,同时要增加农业生产过程的观赏性。
(3)特色农业基地型。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目的,依据地域特色、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围绕市场需求,集中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而形成的适当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基本点就是要满足游客求“特”、求“奇”的心理需求。这类休闲农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因此,该模式应得到大力开发,更加注重突出特色,延长产业链,增加游客的安全度。
(4)农家游型。最经典的农家游是城市人到农村去与农民“三同”——同吃农家饭、同住农民屋、同干农家活,是由农民提供或出租耕地,让市民参与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参与家庭养殖的农业休闲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享受由播种、管理到收获的农作乐趣,在此过程中农民得到一定的收入。农家游现已成为许多城市人双休日消除身心疲劳、远离都市喧嚣的一个常设旅游项目。目前郑州市农家游型模式开发的深度不够,游客的重游率较低,今后应注重保持淳朴特色,维护农家原本的“绿色生活”,提高服务质量,使游客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2.2适当发展综合型休闲农业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人的需求层次会随着环境的改善而不断提高。休闲农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需求变化,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休闲农业品质的需求层次也会不断提高。因此,郑州市休闲农业应立足于社会经济环境,在满足中低收入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适当发展高级综合休闲农业,以适应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
目前,郑州是休闲农业的开发呈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传统农业休闲项目开发不足,另一方面,已有的项目偏向于城市游乐公园,偏离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郑州市不宜开发较多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否则,会造成客源不足,效益低下。
2.3经营模式的选择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按照投资经营主体不同,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可分为三种:以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而其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经营模式由于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能作为长期的发展模式来考虑。因此,鉴于郑州是休闲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并考虑综合条件,笔者认为今后郑州市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选择如下:
首先,在政府引导下,发展以分散农户为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即可以在不破坏农业环境的前提条件下,由政府引导,在有条件的农户自有农业资源基础上进行休闲农业开发。这样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符合休闲农业的开发原则。但在我国,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农户没有能力进行休闲农业的开发,在此情况下,可以按照农业产业化这种组织制度的创新,来增强分散农户的投资开发。如可以引入“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这样不仅避免了农户交易的市场风险,还降低了农户交易频率,减少信息成本和农户经营的交易风险损失。从而使以分散农户为主体的投资经营模式,最终向以“农民经济组织+农户”为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转变,农民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真正主体。
其次,在政府统一规划管理下,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模式。政府应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在具有一定资源条件,但并不侵占农用耕地的地方(如黄河滩、盐碱地、荒草地等),可考虑以企业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化发展模式。这样不但不会侵占优良的农业资源,还可以对不良的资源进行开发,从而形成休闲农业整体的合理开发。企业也可以降低其承包土地的费用,集中资本投入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最终能够形成效益的外溢,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2010年1月25日至2月5日,应台湾中华知识产学合作交流协会的邀请,以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为团长的贵州赴台农业考察团对台湾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台北、宜兰、花莲、台东、高雄等县市,并拜会了高层人士。双方进行了全面广泛的农业交流洽谈,达到了扩大交流、推进合作、发展共赢的目的。此外,考察团还向台湾客人宣传和推介了贵州。
近日,本刊记者就此次赴台交流活动专访了省委副书记、贵州赴台农业考察团团长王富玉。
一次收获颇丰的考察之行
《当代贵州》:富玉书记,作为推进两岸和平发展、开展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1月25日至2月5日,以您为团长的贵州赴台农业考察团对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广泛交流,重点考察了其农业和旅游业。您能否和读者分享一下此次赴台考察的主要收获?
王富玉:好的,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次赴台考察的收获。
一是对台湾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总体印象是台湾岛内城镇化水平高,交通通讯发达,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旅游景点特色突出,设施功能配套,旅游产品档次齐全,环境舒适。民众友善,言谈举止文明。企业文化氛围浓厚,服务热情周到。
二是加强了双方的交流。考察团先后与台湾高层人士、企业家、农会负责人、农场主和技术员、高校和科研机构教授等一百多位各界人士进行了交流,共同召开座谈交流会、研讨会、签约仪式共计14场次。代表团抵达台北当天,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携夫人一行在台北会见了代表团领导并宴请了代表团全体成员,高层人士王金平、江丙坤、林丰正、曾永权及20位有影响力的农业企业家和旅游界人士参加了会见和宴请。连战先生还当场推荐了台湾著名农业专家、台湾世界蔬菜研究中心理事长孙明贤先生作为我省农业经济顾问。台湾朋友表示,贵州发展潜力大,期盼到贵州投资兴业。
三是取得了丰硕的经济成果。考察期间,举行了黔台农业合作座谈会,双方签署了涉及养殖业、蔬菜、花卉、茶产业和马铃薯加工废水处理合作项目共12个,签约金额达1.5亿元人民币。同时举行了现代农业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交流座谈会,双方签署了“黔台现代农业发展合作框架意向书”,共签署了 10个意向性项目。考察团还为2010年3月初在贵阳举办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做了充分的沟通准备,并商定于4月底组织我省旅游企业参加台北观光博览会,8月组团参加台北旅展,邀请台湾旅游业界参加9月中旬在铜仁举办的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及相关活动。
四是进一步宣传推介了贵州。考察团每到一地,都向台湾各界朋友发放宣传资料,介绍贵州省情和发展前景,诚邀台湾朋友访问贵州。1月26日,考察团在台北举行了“多彩贵州旅游推介答谢会”,把贵州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向台湾业界和公众进行推介,将贵州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变化的新信息传递给台湾业界和媒体。考察团还为2010年3月下旬我省在台湾举办的“感知多彩贵州”宣传周作了前期沟通。受宣传推介的影响,3月份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正式来函,拟于今年7月中旬由局长康宗虎先生率台北市高、中、小学校长及教育行政人员约35人访问我省,并表达了与我省建立教育交流平台的愿望。
台湾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对我省农业发展的启示
《当代贵州》:台湾的农业产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迄今为止已有半个世纪,并且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目前已达到一定水平。在此您能否为读者介绍一下台湾农业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王富玉: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四大部分,种植业和渔业产值各占30%左右,畜牧业产值达到35%左右,林业产值比重一直很小。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台湾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90年代初提出发展“精致农业”,近年来又提出发展休闲农业,引导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已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明显。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台湾积极推出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以县、乡为单位,按不同区域条件,积极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现已经形成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南部的屏东县以热带果树为主,中部彰化等县市形成全台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交易集散地、花卉出口基地,还有阿里山的茶叶等等,农业区域化特色十分明显。
农会组织功能齐全且运行规范。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农会分为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指导。各级农会既是独立法人,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业务,又可与上级及其他农会之间相互配合,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组织网络。
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台湾从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源资源,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采用航空遥测技术能迅速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而准确的信息。还采用农作物受灾预测及地理资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并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出抗虫白菜、甘蔗,以组培方式培育出果树、花卉的种苗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健全。食品卫生、蔬菜安全都有专门法律法规,针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委员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负责,相应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并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进入市场的产品均依据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注明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产品等级、供应市场,这样在产品检测发现有质量问题后,就很容易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者。
农产品产供销体系运行高效。近年来,台湾提出了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发展理念,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发展策略,使产、加、销一体化,通过发展食品加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农产品销售形式主要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各农会下设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销班,专职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各类产后业务。台湾当局对农产品的运销组织体系十分支持,在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的同时,从规划、建设、运行、资金、税费等各方面都予以大力鼓励和扶持。农产品运销组织运行较为规范、高效,完全实现了货畅其流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顺利发展。
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台湾的休闲农业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等几种类型。我们此次参观位于南投县的台一休闲教育农园,拥有各类蔬菜、花卉种苗的培育、蝶舞馆及户外教学园区等,是一座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观光景点。
《当代贵州》:台湾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科技和管理水平较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此次台湾之行,对我省的农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启示和建议?
王富玉:这次考察,大家体会较深,普遍认为台湾农业对我省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黔台农业、旅游、科技、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第一,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广辟渠道,多方面争取资金,形成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田间地头的道路硬化。强化农业综合管理部门,弱化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农业的宏观管理和服务,注重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把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市场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在特色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上大做文章。深化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降低信贷门槛,发挥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作用。
第二,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我省的各类农业合作组织仍然存在着普及面不广、组织网络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尤其缺少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组织机构。大力培育规范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组织、技术服务、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从组织、网络、服务功能、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提高,推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制度创新。同时加快同产品、同产业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组建和运作好专业协会,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植和扶持发展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体。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水平。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藏运输,降低农产品保鲜、运输消耗,实现错时销售,提高附加值。综合运用多种营销策略,加强农产品市场宏观指导,努力实现农产品产需基本平衡。加强产地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鼓励发展农产品配送、营销中心,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和市场之间搭建多种形式的对接平台。
第四,强化农业基层科技服务。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工作,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对我们很有启发。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科研机构和农技人员参与农技创新,建立“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模式,加强适用技术和技术模式研发攻关,力求在种子种苗、质量安全、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以产业为主线,组建农业技术创新团队,着力破解防灾减灾、社会化服务、农作制度创新等领域关键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织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第五,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台湾的休闲农业对我们亦是一种启迪,发展休闲农业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新方向。休闲农业一般具有提供休闲场所、教育市民认识农业、体验农村生活、维护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提高农业收益等多种功能。要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景观资源、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建设一批集生活、生产、生态于一体,使市民能体验农耕、休憩健身、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场所,促进农业多样化功能的有机融合。
加强黔台合作,
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当代贵州》:可以说,此次我省赴台对其农业和旅游的考察,收获颇丰,意义深远。当前,在黔台合作上我们最需要做的应该是什么?
王富玉: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强黔台农业、旅游、科技、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我省与台湾在地理、农业自然条件方面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合作投资共同开发蔬菜、水果、花卉等产业的条件较好,双方合作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1―0051―04
我国当前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大量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农业的生产结构上。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已不同于原苏联那种短缺经济,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农民还不富裕,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发达国家的情况有明显区别的是,虽然影响这种变化的基本力量应当是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的数量特别庞大并缺乏组织,计划经济还存在着某种“惯性”,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
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实践的回顾与评价
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是等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生产项目上的比例调整、优化组合和重新配置,是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对生产经营项目和内容的重新选择和安排,它可以在不增加资源及要素投入总量的条件下而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三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尽管每次调整的目标和效果不同,但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之所以能够发生和发展,是因为都有着本质相同、规律相似的内外动力机制,即一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只不过不同阶段的动因拉动效用不同而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既有可喜的成绩,也有值得注意的教训。
1.农业结构调整的成绩
(1)种植业结构大范围调整,品种质量不断改善。各地主动调减市场竞争能力差的粮食品种,扩大优质粮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在重视粮食增产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西部地区则强调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2)出现一批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形成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性农业发展格局,使重点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规模效益显现。(3)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不断加大。各地在调整农业结构时,非常重视应用和推广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高产优质新品种,如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和建设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等。(4)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的内容也日益广泛,主要集中在畜牧、水产、蔬菜等产业上,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地域逐步拓宽。
2.农业结构调整的不足
(1)片面强调“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加快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应强调“效益优先”原则,通过调整,使农业逐渐发展成能赚钱的产业,而部分地区单纯认为特色就是调整的最终目标。(2)盲目提倡“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在全球市场趋向一体化,国内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个别地区依然提倡“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的作法,这是一种短视行为。(3)行政过度干预和强迫命令。一些地方为了紧跟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快出“政绩”,出现了低水平的“滥调”、数字上的“空调”和对农民要求上的“强调”。(4)对培育中介服务重视不够。从产中领域看,传统的地域急剧削弱,而新兴的专业兴起缓慢;从产前领域看,生产资料服务尚可,而种苗服务及信息服务明显滞后;从产后领域看,几乎整个流通环节服务都相对滞后。在买方市场扩大、农产品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条件下,仓储、运输、销售环节服务滞后,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障碍之一。(5)农业结构调整趋同。由于信息滞后,部分地区结构调整的趋同性倾向比较突出。多数农民不知道怎么调,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看什么价格高就种什么,致使一些农产品出现积压和卖难的现象。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机制
1.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梅勒(1966)根据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现实,把农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以技术停滞、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传统投入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阶段;以技术的稳定发展和运用、资本使用量较少为特征的低资本技术农业阶段;以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运用、资本集约使用为特征的高资本技术农业阶段。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韦茨(1971)根据美国农业发展的经历,把农业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维持生存农业阶段;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的混合农业阶段;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商品农业阶段;以自动化生产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高级阶段。此外,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1988)根据日本经济发展的实践,也把农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政策在该阶段居于主要地位;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通过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这个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是这一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2.我国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业结构调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初期的几次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这次调整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不仅要考虑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的全局,是要进行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可以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复合型的目标,目标不但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而且还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
远发展”和“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是适应国民收入增长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高收入弹性产品对低收入弹性产品的替代。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资源从边际生产率低的传统行业、传统产品的生产向边际生产率高的新型行业、新型产品生产的转移,这一转移无疑可以改善农业资源进而改善全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加速农业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根据收入效应原理,农业结构调整收入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调整后由价格提高和市场需求量增加而形成的新产品边际收益提高的幅度,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收入效应越高,相反则小;同时,与调整后新产品生产占用的农业资源份额的大小也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生产占用农业资源份额越大,收入效应越高,反之则相反。农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预示着农业自身的增长潜力。在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无法实现较大幅度向外转移的条件下,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可以一定程度上扩大农业部门的就业机会。
3.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机制
发展农业产业化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今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背景。
(1)产业化经营可以提高产业整合程度和规模效益,增加农民的获利机会。农业结构调整应当超出初级生产范围,拓展纵向和横向与其他经济活动的联系,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不同生产和经营者之间建立新型的伙伴和联盟关系,把企业界与农民群体联系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改变了以往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分割现象,有利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说,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粮食部门的劳动力向畜牧业转移,进而向食品工业转移,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逐步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2)产业化经营可以降低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和风险。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供给结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基本准则。然而,广大分散的农户由于自身条件所限以及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在调整供给结构时面临着许多风险。这种情况下,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合同,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民按照企业要求专事生产,企业利用其优势去开拓市场,可以有效地规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直接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风险。
(3)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有利于质量标准的控制。在产业化经营中,企业一般都从种子、技术、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为农民提供服务,并适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而且企业一般都制订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要求农民严格执行,如一些加工企业对农民施用农药的种类、剂量、次数和时间都有严格规定,这样统一批量的标准化生产,就容易达到质量标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扩大出口。
(4)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加快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产业化经营中,一个大的企业通常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使当地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不少地方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重点产品和产业,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如山东的蔬菜、新疆的棉花、海南的冬季瓜菜、黑龙江的绿色食品、陕西的苹果、山西的小杂粮等,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而这些成效的取得与产业化经营密切相关。
(5)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科技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升级。原因在于,一方面龙头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有强烈的需求,它通过多种形式与科研、教学单位结成产学研共同体,提高了科技开发水平与科技成果转化率;另一方面凭借龙头企业的实力和与农民的联系,可以很快地把科技成果直接应用到生产实际,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考虑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就要把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着眼于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着眼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考虑。
1.搞好规划引导,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认真研究当地资源特点、区位优势,正确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找准切入点,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当前要抓紧组织力量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优质专用农产品规划、主要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农产品市场规划等。城市郊区尤其要注意从城市化进程中重新审视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将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联系起来,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田园农庄,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设施农业和适应城市绿化要求的花卉园艺产业基地。边远山区要充分利用气候、植物、土壤等的多样性,紧紧围绕特色做文章,进一步挖掘传统优势产品的潜力,顺应、预测、创造市场需求,规模发展耐贮藏、耐运输的特色产品,通过发展农村经纪人、合作社、信息市场、有形市场等中间组织和订单农业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流通能力,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2.加强系统培训,优化农村就业结构,拓宽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空间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就要加大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增强农民对结构调整的认识。当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必要对农民加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知识的学习培训,围绕当地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培训,引导、鼓励农民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积极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应对人世的挑战。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有赖于优化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有赖于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就要求农业结构调整要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通过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建设中心镇、中心村,加快农村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人口的梯度转移,从而增加务农农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产品成本的降低创造条件。
3.合理配置、优化、集聚资源,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更直接、更有效地带给农民,是推动结构调整
的重要措施。特别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培育相应的紧密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的合作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带动农民共闯市场。要不论成份论带动,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快特色绿色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质量安全水平。按“产业化促标准化”的思路,大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指导农户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要优化农业投入机制,解决资金相对贫乏问题。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主体。
4.探索组织模式,规范运行机制,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应加强组织管理,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台州市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值得借鉴。具体做法是,第一层次是引导龙头企业、购销大户和农产品流通经纪人联合种养大户与农民组建“公司+合作组织+基地”或“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专业合作社;第二层次是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家禽、生猪、奶业、西兰花、柑桔等产业、行业协会;第三层次是在各行业协会的基础上组建农业总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农业生产加工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理顺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体制。最好确定一家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打破因多头管理而管理不力的局面,以协调各专业服务主管部门的关系。三是规范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组织内部章程没有或不健全的组织,要尽快健全和完善组织章程;对已建立系统的组织章程的专业组织,管理部门要督促其严格照章办事,处理好服务和盈利的关系,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
5.改革农技推广体制,优化农业科技结构,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支撑,农民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离不开科技人员的技术服务。重点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各地要加大农技队伍的改革力度。围绕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快改革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主动紧缩传统专业,发展充实新兴专业,建立与产业区域相适应的市场型、专业性的科技服务体系。二是转变农技推广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制定更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技人员直接创办、领办基地,以技术入股参与到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中去。同时要积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组建各类民营农业科研开发机构,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要创新农业科技结构,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科研工作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适应主导产业发展和品牌农产品的培育,进行技术攻关。四是要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强同农业科技院校的联系与合作,抓好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为顺利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优质种子种苗保障。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至今仍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全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也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一)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等。
(二)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以色列,1991年农产品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6%。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三)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四)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二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新晨
(四)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体制性约束,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长期过度索取;对农民、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过多等。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1.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实,家庭经营制度是天然适应农业特点的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凡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因此,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向家庭经营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城镇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市场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提供完善的社会化经济技术服务。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状况,是我国农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因此,必须在坚持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关键词] 休闲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双层经营体制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农产品供给由短缺变为过剩,经济增长的模式开始由单纯注重数量的粗放经营模式向质量与效益并重的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三是党和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展开了新的篇章;四是强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统筹城乡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一、 休闲农业的内涵
1.休闲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风光、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与经营,结合乡村文化和农家生活,满足人们旅游、娱乐、休养身心的需要,增进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农业生产的了解的一种现代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休闲农业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新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化。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有:(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2)以农业生态资源为条件;(3)以农业高新科技为手段;(4)以邻近都市为依托;(5)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的。
2.休闲农业的类型与功能
按照所利用的资源划分,休闲农业的类型可分为:(1)农产品直接利用型:利用当地栽培的草莓、樱桃、枇杷、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或蔬菜规划为观光休闲农园。(2)畜产品利用型:以饲养家禽家畜及开发新品种的可爱动物如“迷你小猪”等为主。(3)林产品利用型:利用森林公园、野营农业园等开展采蘑菇、露营等趣味活动。(4)水产利用型:以水上活动为主,如垂钓、赛龙舟、潜海体验等。(5)农作过程利用型:让市民亲身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如插秧割稻等,这类活动可能对“老三届”知青、银发老人等有特别的吸引力。(6)文化资源利用型:以传统乡村文化为主,如民间艺术展览馆、民俗文化馆等。(7)农村资源利用型:提供农村民宅给游客住宿,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农村生活。
休闲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经济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生态环保功能:为了吸引游客,休闲农业区主动改善环境,维护自然生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做好资源保护工作。(3)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的接触、交流与互动,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品质。休闲农业使久居都市的人们有机会认识农业,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田园生活,提供独具特色的休闲场所,解除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压力,达到休养身心的效果,尤其对老龄化社会中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提供了怀旧和回归自然,延年益寿的场所。此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可以使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产业文化等得以传承。在日本,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有正义感的健康人格,很多市民把子女送到农村就读中小学,或者在寒暑假把子女送到农村亲戚家寄宿,并让他们参与农场生产活动。
二、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发展休闲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可用于休闲的时间也比过去大大增加:不仅有平时的双休日,还有春节、“五一”、“十一”等“三大”黄金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生活大大丰富的基础上,必然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反璞归真,回归大自然,聆听天籁之音,领略乡村风情成为新的时尚,旅游消费也逐步从传统的景观旅游发展到以休闲农业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上来。尤其是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在休闲农业园区内,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山珍野味,瓜果蔬菜,还能进行花卉观赏、鲜果采摘、狩猎、垂钓、烧烤等活动,使各种农产品就地消费,既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2.发展休闲农业顺应世界农业的新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从内心里崇尚简朴生活,休闲需求也迅速扩大。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业与农业的交叉产业――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一方面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开辟出新的旅游领域。由于休闲农业具有经济、社会、教育、环境、文化传承和康乐保健等多种功能,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年来,休闲农业在我国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三、 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1.正确引导,促进发展
市场需求是休闲农业产生的源泉,也是休闲农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所在。应当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重点示范,切忌不顾实际情况,一窝蜂地盲目上马。必须制定合理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建立休闲农业的土地使用、设施及建设的许可批准制,对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指标进行检查。
2.借鉴经验,巧妙设计
加强对国际休闲农业发展先进经验的研究,努力做到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注意休闲农业中单项适用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提升其科技含量:如农田管理、节水滴灌、环境监测、农业装备信息化等实用技术,以及精细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等。在通盘规划中注意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常年观光经营的矛盾,搭配不同时令的品种,在游人集中的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注意休闲农业建设规模和区域布局,避免市场范围过于狭窄,客源不足,造成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形。
3.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维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沼气等,不能破坏和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结合农村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既要尊重当地文化
习俗,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又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为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休闲农业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业,必须利用其特有的乡土文化、风土民情和乡村生活方式去发展,因而要求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要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要有历史人文资源的积淀。例如,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由于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游人的青睐。还有重庆垫江有悠久的牡丹栽培历史,现已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之一。因此要注意提炼休闲农业的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乡土文化内涵。
【关键词】 综合发展;休闲;创意;农业园规划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摒弃传统的粗放型模式,转向现代集约型模式。与此同时,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与以往的观光旅游不同,游客更加强调旅游流程的闲适和心灵的体验,越来越青睐这种以休闲为主的深度旅游模式1。
在此背景下,以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为主的生态农业园建设层出不穷,尤其是针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居民对生活休闲要求较高的长三角区域,新型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如火如荼。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通过相应的规划策略,实现农业园区的良性发展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2.休闲农业园发展概况
2.1 农业园区发展历程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园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纵观国内外的农业园发展历程,其与农业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农业园区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传统单一型农业园发展阶段、现代技术型农业园阶段、生态观光型农业园阶段和休闲创意型农业园阶段,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梯度转移2。
休闲创意型农业园指提升一般生态观光型农业园的休闲模式,融合体验新奇、刺激、时尚等现代休闲娱乐元素,休闲创意型农业园将是未来农业园发展的主导趋势。
2.2 休闲农业园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休闲农业园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园区规划建设也存在普遍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休闲农业园缺乏规划的技术规范和理论指导,景观规划现状堪忧,规划单位和设计成果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第二,休闲农业园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较差3;第三,休闲农业园呈现千园一面的发展现状,园区缺乏特色与创意,园区发展存在同质竞争的问题,园区健康发展受到威胁。
3. “best”综合规划理念的提出
针对当前休闲农业园建设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从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及景观规划等层面入手,提出“best”综合规划理念。“b”为“beautiful”首字母,意指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及周边村庄现有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营造适宜休闲体验的美丽乡村环境;“e”为“ecological”首字母,意指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创造一种返璞归真、绿色健康的生态环保农业园;“s”为“stylish”首字母,意指融入特色化的创意时尚元素,紧密结合都市消费人群需求,引领休闲农业新一轮升级;“t”为“technical”首字母,意指引进国内外前沿的高新农业科学技术,结合创新农产品培育,成为新科技农业的首要实验区域之一。基于上述四项理念融会贯通即为“best”综合规划理念。
4.基于“best”综合规划理念的休闲创意农业园区规划实践
4.1 项目概况
德清县龙胜村休闲创意农业园位于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北部,隶属于德清县经济开发区,总用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
4.1.1 优越区位共享客源市场
(图1)基地距离中心城区较近,依托中心城区及德清经济开发区的技术、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为其高效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契机。此外,基地南与下渚湖风景区相望,西与莫干山运动休闲度假区相邻,东与江南水乡休闲旅游度假区相近,可与周边区域共享休闲度假客源市场。
4.1.2 良好生态奠定发展基石
基地处于下渚湖湿地生态系统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为农业园区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基地内部景观资源优势突出,地形高低起伏,且水库星罗棋布,整体形成“山、田、河、库”交错相融的独特景观。
4.2 整合资源,三产联动,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融入生态环保理念,突出田园特色,构建美丽休闲乡村旅游产业
①融合区域旅游大背景,以德清县及其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将基地内的休闲旅游发展置于整个区域的大环境中;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本次休闲旅游发展将与其周边的旅游发展类型相区别,重点突出乡村田园的休闲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③重点面向人群选择,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将重点面向以杭州、上海为主的德清周边都市人群,为其提供一个在城市喧嚣之外回归田园、重温大地记忆的一个特色化休闲场所。
重点发展以下项目:以农业休闲观光为主题的大地艺术景观、异形温室等;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户外瑜伽、生态养老等项目;以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房车露营地、田园酒吧等;以农事体验为主题的农业认养区及教育农场等;以创新创意为主题的乌托邦青年社区及自助手工艺会所等(图2)。
同时,完善乡村休闲旅游配套设施,重点发展以生态环保和东西文化融合的理念进行打造的特色洋家乐郊野餐饮模式;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微缩化”和“艺术化”的生态餐厅模式;采用院落的建筑形式发展休闲农庄餐饮模式。与餐饮配套类似,住宿配套同样体现与乡村、田园融为一体的特色,形式上可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分级设置,主要可包括商务度假酒店、乡村民宿、家庭旅馆、背包客青年旅社等。
4.3 动静结合,点轴互动,突出空间结构最优化
将基地内的山地林地作为生态保育对象,与内部生态开发区域适度分割,保护与开发合理共存,形成动静结合态势。同时,为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在道路交通组织上将以一条环形园区主道路为依托,其余交通采用多元化的非机动车形式组织,并设置几处集中交通转换点。根据规划园区综合性的功能发展定位,确立统筹全区的核心中枢设置,以引导全区有序高效的运行。最终形成“一心四区多组团,两轴交汇串珠连”的空间结构。
一心:为整个生态农业园区服务的综合服务区,包括信息咨询、交通服务、住宿、购物等功能。同时巧妙融合生产与休闲的功能布局设置,使其相互融合,结合园区主要道路和发展轴线分割形成四大功能片区:分别为环抱整个园区的生态保育区、位于园区入口的门户田园风情展示区、位于综合服务中心两侧的创意休闲农业体验区和高新生态农业试验区。多组团:即四个片区内细分的多个功能组团。
两轴:一为纵向的贯穿整个园区南北的景观轴线,串联田园自然风光和各类特色农业景观;二为沿主要园区对外道路洛武公路的交通轴线,并同时与园区周边功能区块形成便捷联系(图3)。
5.结语
社会经济的普遍提升与空闲时间的日趋增多构成了休闲经济的物质基础,休闲经济的发展促使休闲旅游、深度旅游等模式越来越受大众推崇。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创新元素的培育以及休闲文化的融入,注重生态保护对于农业园区的重要意义、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构筑合理的空间组织模式、构建系统的园区产业链条,促使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需求。
本次休闲创意农业园规划立足于当下社会经济背景,在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借鉴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园区的实践经验,分别从空间布局、功能构成、产业结构、景观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我国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炜,柳思维. 深度旅游模式下的旅游开发新方略——以湘西州为例[J].商业研究,2008,(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