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8 04:38:10
导语:在杭州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为了方便读者在研究同一学术论点的时候指引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是论文作者对文献作者尊敬的表现,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随时查看更多优秀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会展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参考借鉴。
会展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研究会.2012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R].
[2]郑仕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会展发展展望[J].企业家天地,2010.
[3]王悦.网上世博催生商业新模式——虚拟会展[J].企业管理,2010.
[4]于静娜.国内虚拟会展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
[5]马勇.2013年中国会展发展新趋势[N].中国贸易报,2013.
会展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雷.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科学,2010(6):84-92.
[2]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9(1):104-108,112.
[3]王玉霞.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4]郝庆智.会展教学模拟系统在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10(10):72-73.
[5]唐颖.展会现场管理系统在会展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3.1:191-193.
[6]罗秋菊,陶伟.会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3).
[7]罗秋菊,保继刚.参展商参展目的、绩效评估及其相关关系研究——以东莞展览会为例[J].旅游科学,2007(05).
[8]罗秋菊,保继刚.展览会主题定位与终端客户效益感知——以东莞两个典型展览会定性分析为例[J].旅游科学,2006(05).
[9]韦铁.面向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高级会展管理研究型人才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
会展论文参考文献:
[1]高树印.从古豫商精神看新豫商文化[J].协商论坛,2007,(08):1719.
[2]韩天旭.陈九天“掘金”会展业[N].河南商报,20061206(A12).
[3]张学敏.当代豫商创业行为四大特征[J].躬耕(天下豫商),2008,(08):1419.
[4]郭冬辉.传统豫商对中原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02):1012.
一.国内研究概况
目前,我们可搜集到的中国研究者与茶爱好者完成的图书与著作有3000余种(包括茶具类)。通过“读秀”搜索引擎,以“茶”为标题关键字,可得到1832种图书(截至2011年3月22日),说明多于一半的图书被一些学术引擎纳入其中,促进了传播与利用,但也有少数仍处于沉默状态。总体而言,这些图书可分为以下类别:综合茶文化类(如《茶海之梦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张顺高、梁凤铭著,2007)、茶的种植加工类(如《种茶和制茶》,刘佩娥等编,1983)、茶贸易类(如《官营茶马贸易研究》,王晓燕著,2004)、经营管理类(如《茶业经营管理》,姜爱芹编著,2005)、茶道茶艺类(如《非常茶非常道》,林清玄著,2008)、茶具类(如《图说茶具》,唐译主编,2009)、养生保健类(如《中国茶与养生保健》,朱永兴、张友炯、黄永生编著,2008)、工具书辞典类(如《中国茶典》,中国茶典编委会编,1995)、小说散文类(如《国茶恩仇记》,赵宗琳著,2007)、人物介绍类(如《回甘人生:世界茶王李瑞河传奇》,蔡慧菁著,2003)、茶馆文化类(如《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刘清荣著,2007)、茶马古道类(如《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木霁弘著,2003)、古代典籍介绍、翻译与选读类(如《中国茶文化典籍选读》,陈文华主编,2008)、生活哲学类(如《一杯茶的生活哲学》,池宗宪著,2005)等等几大类。
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开展的研究涉及到了美学、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贸易学、生物化学、文化学等诸多方面。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朱海燕著,2009)、《茶叶生物化学》(宛晓春主编,2003)、《茶业经济学》(杨江帆主编,2010)、《茶业管理学》(杨江帆主编,2010)、《茶叶市场营销学》(姜含春主编,2010)、《茶叶经济管理学》(陈椽著,1992)、《唐宋茶业经济》(孙洪升著,2001)、《茶文化学》(徐晓村主编,2009)、《茶文化学》(刘勤晋主编,2001)、《茶叶经济管理学》(杨江帆、管曦编著,2004),等等。
社会学与茶、茶文化相关联的著作并不多,主要有《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王家扬主编,1992)、《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林满红著,1997)、《杭州茶馆:城市休闲方式的社会学分析》(徐明宏著,2007)、《茶与宋代社会生活》(沈冬梅著,2007)等。
《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是一部研究论文集,收录了1992年5月在湖南常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40篇,内容涉及茶文化的内涵发展、社会功能、饮茶习俗与茶艺、茶道等诸多方面,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特色并不明显,主要集中于对个别性的茶与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分析。
《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是一本从茶、糖、樟脑业研究台湾社会和经济变迁的作品。1860-1863年,台湾在及其附属条约下,正式对外开放淡水、基隆等地,1895年,台湾被日本人统治。在此期间,茶、糖、樟脑是台湾的三大出口品。该书分析了1860-1895年间三者的出口市场、生产及产销组织,探讨了三项产业对晚清台湾社会及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特色。
《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对茶与宋代政治、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中外交往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宋代茶艺做了系统梳理与历史比较,对宋代贡茶和赐茶的政治意蕴、茶与宋代社会生活、茶与佛教、茶与中外文化交流、宋人茶观念、宋代茶书、茶与宋代诗词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和剖析。全书更注重社会史的研究,并在其中穿插社会功能分析。
《杭州茶馆:城市休闲方式的社会学分析》以杭州茶馆作为切入点,从社会学的视角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茶馆”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在杭州市的存在状态,考察了茶馆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类社会角色及发挥的社会功能,同时分析了茶馆休闲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杭州茶馆休闲的未来,社会学研究特色明显。关于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论文情况,我们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了搜索。以“茶”为“主题”字,可得到115400多条记录(截至2011年2月28日),其中包括了硕博论文与报纸文章。但以“茶社会学”为“主题”、“题目”、“内容”进行检索,均未得到有效的文章。可见,茶与社会学并没有在学术论文中被直接联系在一起,至少在论文题目中反映了这一情况。但这也并不能说明我国研究者没有开展社会学视角的茶产业或茶文化研究,相关的论文主要涉及:茶的社会功能研究(成青,1995;徐永城,1997)、茶文化的社会特征研究(邹明华,1994;沈海宝,2006)、茶与社会机体关系(卢祺义,1994)、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朱云松、江平,2007;邹跃光、余玉荣,2006)等。总体而言,中国的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茶产业的发展与茶实体的应用、茶文化的传统视野(茶艺、茶道、茶疗等等),这与茶产业、茶文化实践情况相匹配,为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现实基础,是中国茶产业在世界茶产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我们讨论的研究中(著作与论文),社会学视野已经有了明显体现,多以文化分析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未形成系统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茶产业与茶文化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视野与包容力。尤其在中国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中,茶与茶文化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责。因而,从社会学与茶产业、茶文化的交叉视角开展深入的研究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二.国外研究概况
在茶、茶文化和与茶相关的研究领域中,除了中国的研究者外,英、美、日、韩、印等国的研究者开展的研究也相对较多,研究成果丰富;同时,这些国家都具有较为深厚的饮茶文化与习俗,饮茶的历史也较为久远;另外,考虑到英语在学术研究中应用的广泛性,一部好的研究作品势必会有英文版本。所以,我们在进行外国文献的梳理时,更多的是注重英文作品。在梳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日本、韩国、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研究者的著作均有英文版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我们选择的可行性。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梳理是相对的,是对茶学及以其他学科视角开展的对茶与茶文化的研究的一种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发现国外对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总体情况,尤其是茶研究与社会学的关系。我们首先对国外与茶、茶文化有关的图书、著作进行大致分类,并列出一些主要代表作品,进而再对这些研究中与社会学有关的著作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科普类。主要介绍一些茶的种类,茶饮(餐)知识与方法,不同国家的茶文化,茶具、茶道、茶俗等等,如《Tea》(LydiaGautier,Jean-FrancoisMallet,2006)、《AlltheteainChina》(KitBoeyChow,IoneKramer,1990)、《TeaandEtiquette》(DorotheaJohnson,JamesNorwoodPratt,2002)、《TeaforAllSeasons》(ShellyRichardson,BruceRichardson,1996)、《TheTeaCompanion》(JanePettigrew,2004)、《Japaneseteaculture:art,history,andpractice》(MorganPitelka,2003)、《TeaandCeremony》(DianaSaltoon,2008)、《TeaCuisine:ANewApproachtoFlavoringContemporaryandTraditionalDishes》(JoannaPruess,JohnHarney,2006)、《CulinaryTea:MoreThan150RecipesSteepedinTraditionfromAroundtheWorld》(CynthiaGold,LiseStern,2010)、《Theteaceremony》(SenōTanaka,SendōTanaka,2000)、《Chadō:thewayoftea:aJapaneseteamastersalmanac》(SanmiSasaki,ShaunMcCabe,SatokoIwasaki,2001)、《TeaTimeEntertaining:ACollectionofTeaThemes&Recipes》(DoloresSnyder,2004)、《AnintroductiontoJapanesetearitual》(JenniferLeaAnderson,1991)、《TheUltimateTeaDiet》(MarkUkra,SharynKol-berg,2007)、《ThebookofKoreantea:aguidetothehistory,cultureandphilosophyofKoreanteaandtheteacere-mony》(Yang-SeokYoo,2007)、《TheSpiritofTea》(SenSoshitsu,SōshitsuSen,2002),等等。
第二,专业性较强的对茶的发展史及茶文化影响的形成和扩散过程的研究类。如《Tea:thedrinkthatchangedtheworld》(LauraC.Martin,2007)、《Atimefortea:women,labor,andpost/colonialpoliticsonanIndi-anplantation》(PiyaChatterjee,2001)、《Tea:cultivationtoconsumption》(KenC.Willson,MichaelN.Clifford,1992)、《PassionforTea:ItsHistory,ItsFuture,ItsHealthBenefits》(BeverlyRorem,2008)、《Theempireoftea:theremarkablehistoryoftheplantthattookovertheworld》(AlanMacfarlane,IrisMacfarlane,2004)、《ForalltheteainChina:howEnglandstoletheworldsfavoritedrinkandchangedhistory》(SarahRose,2009),等等。
第三,以茶为名、主题或线索的文学作品和纪实作品类。如诗集《Tea》(DouglasA.Powell,1998)、《TeaPartyToday:PoemstoSipandSavor》(EileenSpinelli,KarenDugan,2006),小说《Tea》(StaceyDErasmo,2001)、《Thetea-planter》(FEPenny,1906),纪实作品《Threecupsoftea:onemansmissiontopromotepeace———oneschoolatatime》(GregMortenson,DavidOliverRelin,2006)、《TheMeaningofTea:ATeaInspiredJourney》(ScottChamberlinHoyt,PhilCousineau,2009),包括了历史、宣传、文学作品介绍的《Anecessaryluxury:teainVictorianEngland》(JulieE.Fromer,2008)、《DrinktheTea:AMystery》(ThomasKaufman,2010),等等。
第四,从不同视角对茶的诸多功能进行专门研究与介绍的著作类。如关于茶的医药功能研究的有《Tea:bioactivityandtherapeuticpotential》(Yong-suZhen,2002)、《Greentea:healthbenefitsandapplications》(YukihikoHara,EbooksCorporation,2001)、《Protectiveeffectsofteaonhumanhealth》(NarenderKumarJain,MaqsoodSid-diqi,J.H.Weisburger,2006),关于茶与人生修养和人生智慧的《MeditationswithTea:PathstoInnerPeace》(DianaRosen,2006),关于茶与宗教的《TeaTimewithJesus》(LauraSanders,2008),等等。
第五,以茶为线索的政治、经济史的研究类。如《Tea:Addiction,Exploitation,andEmpire》(RoyMoxham,2004)、《TheBostonTeaParty》(MattDoeden,2005),等等。
第六,以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类。主要有:《Asocialhistoryoftea》(JanePettigrew,2001)、《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KhemrajSharma,2003)、《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KhemrajSharma,2005)、《Socio-economicandpoliticalproblemsofteagardenworkers:astudyofAs-sam》(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SarthakSengupta,2009),等等。
《Asocialhistoryoftea》对17世纪到21世纪(2001年)茶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社会视角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对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以及与这些角色、功能相对应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如茶舞蹈、茶的社会礼仪等等。该书主要谈了英国和美国的许多城市的茶社会历史,还涉及到了日本、印度、德国、意大利,对中国的城市涉及不多。该书对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一部较为综合的从社会学视角来考查茶的功能的著作;但显然,其主要集中于对社会历史中这些功能发挥的考查,没有系统化地运用社会学的视域来分析茶的社会性。
《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重点讲述了印度、锡金的喜玛拉雅山脉地区的茶农的生存状况:该书认为,那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一旦受雇于种植园,便成为工薪阶层,但从社会角度而言,他们是一种异质的结构。即使有着不同方言的两个部族间难以达成有效互动,但尼泊尔社会的异质性有助于维持这种种植园系统的封闭状态。该研究基于2000-2001年对TemiTeaEstateofSikkimHimalayas进行的调查。他首先进行了家庭统计(householdcensus),共设计了15个问题;然后,他又针对茶农(工人)开展了社会文化方面(socio-cul-turalaspects)的调查,共设计了60个问题。通过这些数据收集来深入考察这些茶农各方面的生存状况。这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茶产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尚欠缺交叉学科的特色与高度。
《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主要是以社会学的视角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迁移人口与当地人口在印度茶产业内的融合与整合问题开展的研究。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介绍、背景与范围、工人的经济生活、工人的社会生活、外来文化群体关系(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作者首先收集了相关数据,包括对家庭情况的调查和个人情况的调查。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在背景与范围部分,分别讨论了劳动力的固有限制、ArunachalPradesh地区劳动力的演化、劳动力结构、工人的年龄结构、ArunachalPradesh地区劳工的迁移、工人的出生地情况、工人与出生地的关联、工人的教育、人口统计情况等等方面。作者进而以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工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印度茶产业内人口融合与整合的研究。如同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一样(《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本书也是采用社会学的方法与视角以茶产业中的某一构成(人口)为研究对象。这带动了印度学术界以社会学的视域对茶农研究的热潮,如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的研究以及SarthakSengupta(2009)的研究。我们以SarthakSengupta的研究为例再简要介绍一下。
《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是一本以人类社会学视角对印度东北地区茶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该书共收入了22篇针对茶农的学术文章,研究内容涉及茶农们各方面的生存状况,如生活状况、社区、身份认同、女性工人、居住及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状况、教育设施、童工的雇佣、发展问题、茶农的人口统计、健康卫生等等,茶农们的生存状况与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相互的反衬状态。该书以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茶农开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印度茶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该书是研究论文的集合,必要的系统性尚不具备,没有形成交叉学科成果。
以上图书与著作只是从不同时段、不同方面做的简要介绍,是对茶进行研究的各类图书的冰山一角。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发现,在2008年出版的关于茶的各类图书达350余种,2009年全年出版的图书达300余种,2010年达340余种。可见,英语世界对茶的关注近来一直处于较活跃状态。但同时,我们很清晰地发现,这些图书与研究多集中于科普类,真正从学术的视角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类。以印度研究者为主开展的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了茶园、产茶区的人口问题。从交叉学科的视角或系统全面地研究茶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学特征的著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论文关键词:场地特征,风景园林,西湖风景区,湖滨和北山路景区,规划设计
场地特征,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规划、设计的“原点”,其对规划、设计的后续工作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回望历史,园林规划与设计优秀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尊重场地基址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深刻地体现了自然环境、历史风貌、社会文化等场地特征。近20年来,中国风景园林建设虽然飞速发展,但是在景观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如“千城一面”、“众景一面”等忽视场地特征所带来的现象。
1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1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作为人类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所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使之达到和谐完美的状态。
1.2场地特征的概念
场地,大至风景区和城市,小至区级公园、广场绿地,都有它的特征或者个性,是一块场地与其他场地的区别。场地特征包括场地的自然特征和场地的人文特征。园林景观把握好了自然特征就在土地上有了归属,把握好了人文特征就在使用者心中得到了认同。
风景园林师所涉足的场地,往往具有或强或弱的自然特征。其作为设计师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和设计题材,同时也决定了设计师应采取的处理态度。设计师应从理解自然演变规律等特征出发,顺应自然规律采取处理方式。
2场地特征的分类与内涵
2.1场地的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包括(天)气候、(地)地形地貌两方面,它是因场地所处位置不同,受不同的自然力量作用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影响甚至制约在该场地上的景观设计。把握好了这种特征,景观作品就会与这块场地和谐相处,场地自然力也为景观提供维护,景观给场地增添色彩。
2.1.1天——气候:
气候对植物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种类的植物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任何优秀的园林景观都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乡土树种的使用可以使景观保持长久,可以保证景观作品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
2.1.2地——自然地形地貌:
各地地形地貌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呈现不同的景致和格局。这种景致和格局是该场地的一个重要特征,景观设计时必须把握好这种特征。如果忽视这种特征,人造景观会与所在场地格格不入,甚至破坏场地的原有景观。
2.2场地的社会特征
2.2.1建筑环境
不同的建筑形式、周边环境以及城市机理,会产生不同的景观空间体验。把握好了建筑环境,才能创造出协调、统一的园林景观。
2.2.2人文特征
人文特征的把握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作用犹为突出。人类在大地上生活留下的印记以及从事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就是人文特征。挖掘场地历史文化并提炼出场地的人文特征是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握表达了人文特征,景观才能保持所在场地的历史延续性,创作才更有依据。
3结合场地特征的设计理念
随着近几年设计领域的体制改革,场地设计这一课题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越来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指导性的设计理念对景观规划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3.1遵从周边环境
遵从场地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就要解决好车流、物流、人流、道路走向、空间组合等。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的景观。
3.2传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源于一定地域生活的经验所形成的地方传统、风俗礼仪、建筑风格、园林样式等,能唤起人们对场地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趋同化导致了部分景观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应该充分利用场地内历史遗留的痕迹,在规划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来建造富有场所精神的地域性景观。
3.3选择地方材料
材料作为园林的表皮,可分为植物材料和硬质材料两类。设计师在重视植物景观视觉效果的基础上,更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群落类型。在硬质材料的使用上,应尽量考虑地方材料。在园林中展现地方材料的特性,使园林融合于周围环境之中,有利于地域特色的创造。
4结合场地特征的景观规划设计在杭州滨水街区的体现
滨水区往往是城市最早的建成区,遗存的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滨水区经过较长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和建设积淀,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也是城市人文资源的集中地。并且,西湖是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的杰作,是杭州整个城市景观基质中的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因此面临西湖的街区必定在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设计上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湖滨景区和北山路做详细分析。
4.1湖滨景区特色营造
湖滨街区处于西湖风景区与杭州主城区之间的过渡地带,有着强烈的“城景交融”的空间特征。
4.2.1湖滨景区历史沿革
湖滨路全长1315m,原为杭州西湖的西城墙。1916年拆除钱塘门和西城墙,建成碎石路面的湖滨路,从此市区与西湖连成一片。1929年改成沥青路面。后,湖滨路的西侧沿西湖一带陆续辟建一至六公园。湖滨路东侧一带建起了西湖饭店和环湖旅馆等。
近年,在西湖保护工程中把湖滨路的沥青路改为为花岗岩条石路面,在沿湖水下建西湖隧道。同时,在绿地上还建了古城墙标志,路东侧的建筑物焕然一新,南段仍保留了民国初年建筑的“骑楼”风格,风采依旧。这一带今统称湖滨景区。
4.2.2湖滨景区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分析
4.2.2.1延续整个街区的自然肌理
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中,吴山、宝石山—南—北嵌入市区,使南北约4km的临湖地带形成了“一面城”,也就是城市舞台的“台口”,而湖滨街区正好位于城市舞台的中心位置。
湖滨景区延续西湖的脉络,以原有的滨水空间为核心,使街区和滨水自然渗透为一体化区域。40m宽的湖滨综合休闲绿地,充分考虑了原有树木的保存,精心保留了高大的悬铃木,衬托着街区的建筑,将西湖水面和湖滨街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步行、休闲为主的多样化街区;并且与南山路、西山路、北山路的悬铃木一起,形成了镶嵌在西湖边的一圈绿色项链。
4.2.2.2湖滨景区人文特征的传承
绿地、水面、骑楼、连廊、广场、庭院及各样的商业街构成了建筑与景观的过渡空间,形成了湖滨街区的休闲特色,并成为西湖景区与主城区的有机过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湖滨商业街是重建的,但是在重建的基础上又是继承了原有街区的格局。沿湖滨路的建筑体量处理成一条连续的骑楼,保留了原有的空间特征,各具特色。湖滨路改造中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在尊重历史上赋予它新的气质,使之更符合现代的功能。这就是“似曾相识”在延续文脉上的表达。
4.2.2.3现代材料与传统材料的交融
湖滨街区周边的建筑,在保留原有的青砖等传统建筑材料的同时,运用现代材料产生对比映衬。玻璃材料与青砖材质的强烈碰撞,减弱了青砖体量的压抑感。纹理清透的木质材料和清澈通透的空白玻璃,与青砖墙面相互映衬,使建筑更加亲切、动人。
街区内保留了传统里弄、庭院、天井等空间类型,结合传统与现代,承载了原有街区的文脉和肌理,使得建筑群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这样就形成了空间的流动和渗透,形成了湖滨向城市内部的过渡。
4.3北山路景区营造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湖北线,东起保俶路,西至华北饭店、栖霞
岭,北起栖霞岭、葛岭、宝石山南麓。
4.3.1北山路历史沿革
北山街历史街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以秀美山水为依托,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近代建筑为特色,成为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地域环境。北山区有自秦以来的各个朝代历史印记。明清时期的北山街山峦叠翠,楼阁错落,翼角飞萃,俨然一幅绝佳的山水画卷,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清末民国初年,西湖边出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1912年杭城拆除城墙,城市功能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功能。随着北山街拓宽,城市公交的开通,大量私家别墅以及现代功能的旅馆、餐饮设施在这里兴建,中西合璧的近现代文化不断渗透,呈现出文化的多元化。
4.3.2北山路结合场地特征的规划分析
4.3.2.1场所精神的自然体现
北山路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宝石流霞这一著名景观就位于此。北山路沿湖一侧没有建筑,利用其通透的滨水岸线,使其与人行道结合成一体。在原有的滨水岸线做成亲水平台的形式,很好地拉近了街区与湖面的距离,营造了湖面和街区统一的宁静氛围。
植物配置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植物选择上,优先考虑本土树种(如樟树、桂花、小叶黄杨、海桐、杜英、柳树等),并开发利用本地的新型园林观赏植物种类,这样既强调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又为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3.2.2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
只有生活的延续,才有文脉的延续。北山路上不再适合居住的中式木结构寺庙庵堂,融入新的文化,成为旅游景区的一部分。比如恢复原貌的玛瑙寺,已成为葛岭景区的亭台楼阁。
原有的依山而建的中国古建筑和欧式古典建筑的保留,使这里的历史环境呈现出宗教文化、名人居住文化等多元特色。让游客不仅能感受到自然景观的优美,更可以勾起对历史的回忆。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空间和场所进行重新诠释,使之获得了鲜明的场所特征。
4.3.2.4街区风貌的延伸
通向山的私密性巷弄,通过层层台阶通往宝石山上的各处景点,曲折而自然,在两旁植物的绿荫下更显示了一种幽雅、宁静的氛围。这些巷弄把游览的人流引向山上,保持了沿湖的宁静氛围,同时也加强了湖与山的联系。
北山路街区,保留了大量采用中西融合风格的历史建筑,成为联系传统建筑与欧式建筑的纽带,不仅保持了街区整体景观的和谐,并且素雅、平和,与周围的山水和谐统一,成为西湖风景区独特的景观。
5结语
突出场地自然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既是风景园林行业综合性和独特性的体现,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对场地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湖滨和北山路规划设计提炼了场地已有的景观特征,依托自然条件,以人文元素为主体进行空间塑造;同时深度挖掘西湖周边以及杭州当地的文化景观,营造了一个展现杭州地域景观特色的自然山水型风景。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3-4.
2 吴威.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3 杨云峰,朱建宁.营造具有场地特征的城市公园[J].中国园林,2009,25(12):76-79.
4 张伶伶,孟浩.场地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林菁,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6 刘卫星.城市园林景观中场地设计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60-64.
7 熊瑶,杨云峰.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4(5):171-176.
8 朱建宁.以自然为师的现代植物景观设计[N].中国花卉报,2005-08-11.
9 张川.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10 许一洁.“生态”与“野趣”的回归[M].华中建筑,2007,25(8):105-107.
11 廖婧琳,段红梅.地域文化与自然风景区的旅游开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18-21.
12 王业社.场地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华中建筑,2008,26(3):124-128.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旅游的研究基础,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就当前体育赛事文化的创建与城市旅游品牌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体育赛事文化的创建对城市旅游品牌有着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研究为体育赛事文化的创建对城市旅游品牌的提升提供实践指导。同时,结合已举办体育赛事在当地旅游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寻求如何更好地将体育赛事与承办地旅游结合起来,以期为实现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双赢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体育赛事 文化城市 旅游品牌 体育产业 旅游产业 战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
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越来越频繁,而且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事实证明,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国际性的体育运动会,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竞技体育本身,是推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城市对外加强交流,对内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城市展示自身形象、扩大影响力的难得契机[1]。但是,在体育赛事为举办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正面效应的同时,历年大型赛事的举办也在实践上给举办地城市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如场馆赛后闲置、危机事件、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等。而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系统工程。城市旅游品牌对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体现独特的城市旅游形象,深化城市文化内涵[2]。
二、体育赛事文化创建对城市旅游品牌提升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赛事文化的创建能打造举办城市旅游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
但凡是体育赛事就能吸引各界媒体的关注,在比赛期间这些媒体不仅会对赛事进行长时间、高密度、深层次的报道,还会对举办地的过去、现在、将来和人文风景等进行报道[3]。杭州的旅游宣传口号是“天堂城市,爱情之都”,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充满爱的城市,2011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更是把这份“爱”诠释的更加的具体、有爱和全面。如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中,来自辽宁的残疾人运动员代表道出了很多运动员的心声,他说:“杭州很美,这里的人也很有爱心,闻着桂花香,看看西湖,住在这座城市很享受。”全国第八届残运会在浙江的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主会场杭州以及分会场绍兴、长兴、淳安等地市。因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使更多人知道了宁波北仑;因汽车拉力赛使更多人知道了龙游这些个地市。这些赛事文化的创建都为举办地打开了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前往旅游,同时也使举办地的旅游业得到更好地可持续性发展。
(二)体育赛事的举办以及赛事文化的创建,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旅游环境的改善
一项体育赛事在批准同意申办之前,申办城市的环境首先要过关,这就促使举办城市加大环境的治理力度。如为了办好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比赛,浙江历时四年时间进行筹备,接待宾馆共改造各类无障碍客房712间。同时,浙江还加强了对机场、车站、景点、商场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如自行车比赛场地长兴体育训练基地借着此次运动会的东风,总投资预计超过5个亿,现如今是浙江省射击、自行车等运动项目的大本营。飞镖、盲人柔道比赛场馆嘉兴市残疾人奥林匹克中心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50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工作服务人员进行训练和比赛。这些都为当地的旅游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体育赛事的举办,能促使独特城市旅游文化的形成[4],带动城市旅游业其他方面的发展
淳安千岛湖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以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品牌优势和地域优势,吸引了众多省队纷纷进驻集训,培养出了孟关良、杨文军等奥运冠军。“杭州千岛湖全国皮划艇马拉松邀请赛不仅能为秀水节增光添彩,同时也为推动千岛湖旅游向观光与运动、休闲、度假转型,打造‘休闲之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秀水节组委会的有关负责人如是说。体育赛事还能带动城市旅游业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服务、体育旅游产品、交通、餐饮等与之有联系的产业快速发展,对举办城市的经济、文化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能大大增加举办地的经济收入,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改善旅游环境[5]。
(四)通过体育赛事文化的创建,能提高人口素养与塑造城市品牌,有利于旅游软环境的改善
如在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举办地浙江省,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不仅仅是政府和志愿者们,整个杭州也飘荡着浓浓的爱残、助残味道。正如时任八届残运会组委会主席、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说:“每个爱心善行的举动,都将使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感受到爱的博大和力量,感受到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又会感染更多的支持者投身于残疾人事业,让每个施助者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升华道德情操。”赛会期间,为了让运动员们能够随时入驻宾馆,志愿者们通宵达旦的守候;为了能够让运动员们顺利上车,志愿者们将双手抱着运动员们将他们安全的送上车。“我尽我所能的为他们提供一些方便,也希望通过我们志愿者的行为,让社会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来自浙江高校的志愿者小李说。大家都明白,举办城市市民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因此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能更好的对公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这将是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提高赛事举办地旅游业的软件水平的良好契机。
三、体育赛事文化创建对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体育赛事文化创建对城市品牌创建在经济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赛事举行期间,由于游客的骤增,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大量游客的涌入极有可能引起当地物价的上涨。再是大型赛事后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场馆赛后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赛后运营成为国际性难题。这些亏损将影响到举办城市的后续发展,进而波及到旅游业,不利于旅游业的后续发展[6]。
(二)体育赛事举办对城市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需要修建大量的体育场馆等,对自然环境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地表面的丧失而破坏生态环境。再次,大型赛事期间消费需求的骤然增加对举办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诸如垃圾管理、污水处理等,都会给举办城市的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7]。三是比赛期间大量观看赛事的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夜总会等娱乐设施增多,观看比赛时的呐喊声和高音喇叭声等都会增加举办地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程度。
四、体育赛事文化创建对促进城市旅游品牌提升的对策及建议。
大型体育赛事为展示城市文化魅力提供了独特的舞台。我国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又迎来2014年南京青奥会,更为期待的是就在今年9月份杭州成功申办到2022年亚运会。如何用尽量低的成本办出一届高质量的亚运会,如何让亚运会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将是杭州和亚奥理事会共同面对的挑战。如何利用这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赛事来加快城市改造,促进城市转型,从而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是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赛事举办前要根据当地的资源设计赛事或专项旅游线路,强化对目的地的感知。如杭州国际马拉松比赛路线主要是沿着风景如画的西湖、茶园和钱塘江风景区举行,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马拉松赛路线之一。2010年除了传统的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外,还设有短程马拉松,小马拉松以及家庭跑(和情侣跑)。项目的设置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赛事,提高了参与者的赛事体验。
(二)各个城市举办体育赛事要与自己的城市定位,不能脱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建立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如杭州承办2022年亚运会,现有的或正在兴建的场馆设施已经基本具备条件,这样就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新建场馆的开支。因此只有合理选择与城市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体育赛事,才能发挥体育赛事的正向作用[8]。
(三)体育赛事品牌塑造要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特色。如杭州市的知名度通过杭州国际马拉松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2022年亚运会的举办将借助杭州在旅游、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巨大潜能,亚运会的影响力也将得以扩大。对于杭州和亚奥理事会而言,亚运会无疑是一次“双赢”的契机。因此杭州要借助亚运会举办的契机推出一系列相关的赛事,以期实现体育旅游的持续开发,提升杭州的软实力,更好的塑造城市品牌。
(四)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做好人才培养,同时还应及时“瘦身”。如将在杭州举办的2022年亚运会就要适当“瘦身”,要吸取奥运会的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28个大项,2012年伦敦奥运会减至26个大项)。虽然大型赛事对举办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各层面的经济效益、对旅游、交通运输、商贸等产业的推动是无形的,这些“隐形”的进账或许可以保证赛事稳赚不赔,但庞大的办赛资金也已经让很多亚洲国家对举办亚运会“望而却步”,因此紧跟奥运会步伐及时完成比赛项目和预算资金的“瘦身”必将是亚运会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
北京因奥运而驰名中外,广州因亚运而蜚声全亚洲,愿杭州将因2022亚运会而拥有更多“西湖蓝”和更美好的城市环境。大型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如何利用体育赛事让城市加速发展,塑造良好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战略命题。
参考文献:
[1] 刘瑜.体育赛事文化经营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0.5.
[2] 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 于贵和.浅议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地区品牌打造的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 陈飞飞.体育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l).
[5] 翟廉芬.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社会效益的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6] 赵先卿,杨继星,马翠娥.国际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8).
论文摘要:在信息经济时代,旅游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资源、信息的竞争,并且还是“注意力”的竞争,而旅游广告无疑将是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传播旅游信息是旅游广告最基本的功能。本文浅谈旅游广告传播形式和策划对象,进一步了解旅游广告。
广告(advertising)从汉语字面上理解即“广而告知”的意思。其英文词源于拉丁文adventure,有“大喊大叫”、“注意”、“诱导”之意。
旅游广告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目的是形象化与广告氛围的文化性相结合,侧重于商品的形象、企业形象的整体塑造,为了有效地塑造形象,广告作品中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公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时间都成为旅游广告策划常用的素材。
旅游广告作为促销手段的广告,是指由明确的广告主以付费的形式,通过媒体作公开宣传,达到影响消费者行为,促进销售相关产品目的的非人员促销方式。
一、旅游广告的传播媒介
1.杂志广告。
杂志广告在设计、制作、印刷和商,非常讲究艺术性和专业性,有较强的表现力,是全船旅游企业形象和旅游产品形象的媒介,如《中国旅游》、《民间文化旅游》、《黄山旅游杂志》、《时尚旅游》等,杂志广告通过广告创意将产品图片与版面设计、广告文案结合起来,形象的再现旅游产品的概貌。
2.网络广告。
网络是21世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网络广告具有传播模式即时互动、双向沟通、覆盖面广,受众率高,“一对一”交流,如湘西凤凰网就在网络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景点介绍、旅游知识等一系列栏目,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的、直接的信息,有效的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和习惯,实现了广告的个性化和碎片化。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等相关设施和政策的完善,网络广告将成为旅游广告的最佳媒介。
3.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氛围,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的时间形成情节性的片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更容易被人记住,是旅游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从视觉上生动的展现了旅游地形和旅游概念,如“登泰山,保平安”、“人间天堂,山东烟台”、“梦西子,中国杭州”等旅游地形象广告。
4.报纸广告。
报纸广告的读者群稳定,主要受众人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更新快,传播速度快,更容易获得受众人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广告信息容量大,广告费用较低,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的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存性。
5.其它传播媒介。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形式旅游广告宣传媒介外,还有传单、手册、户外广告、旅游地图,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以及旅游企业的其他隐形广告等,但有些传播媒介并未得到开发和利用。如旅游地图就是沟通旅游者和旅游地的平面信息媒介,虽然目前旅游企业、旅游单位对旅游地图,这种传播形式重视不足,对其价值仍然未得到开发,但是旅游地图作为一种直接沟通媒介,具有美学、科学的价值,恰当的运用旅游地图旅游广告,将为旅游企业的形象需安装的旅游产品推广提供良好的空间。
二、旅游广告策划对象
1.旅游地形象。
形象广告以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最好。中国从未在美国电视上做过宣传中国的旅游广告,如果将中国秀美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美国电视上做广告,这将在美国游客心中产生“先发效应”。做广告就要选择像cnn那样的有限电视网,该电视网在全美乃至全球覆盖面甚广,全美180。万家庭收看cnn电视节目,一旦做中国旅游的宣传广告,就会使美国人的到一个信号“中国旅游的设施和条件具备了,开始欢迎美国人去休闲旅游”。此外,还可以到上海、北京等中国对外窗口城市和一些举办重大国际比赛(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城市做多种形式的城市旅游形象广告。
杭州是一个旅游地形象广告做的比较成功的案例。杭州的秀丽风景、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使其城市形象广告做到了五“化”:广告形式多样化;一切可能的形式都应该尝试,并尽可能的采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广告内容。广告的途径多元化;巧妙的广告方式能使旅游印象深刻,有利于塑造杭州城市形象。广告风格的地方化,广告要力争白哦先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特征,强化“休闲”的主题,避免平庸。广告内容人性化,任何广告切记政治化、口号化,应着力体现对旅游的亲切友好。广告语言国际化,要为各国游客提供温馨而又方便的旅游环境。其他各城市也可以借鉴杭州五“化”,为自己城市的旅游地做形象广告,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有很大的帮助。
2.企业形象。
旅游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部门、多种服务的活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与众多提供各种服务产品的旅游企业分不开,正是因为旅游的综合性,往往会发生由个别旅游企业形象而给旅游地形象带来正或者负的光环效应。
要成为国际化的休闲旅游城市,必然要在旅客停留度假的一段时间里为他们的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引进全球顶级的宾馆饭店、餐饮娱乐、商业购物等旅游相关企业,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品味和档次,体现现代开放和休闲的风格,并借此提高知名度。
3.旅游商品。
关键词:单向交通;核心区;过境交通;交通组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杭州市核心区概况
杭州市核心区范围南起西湖大道、河坊街,北至换乘北路,西至环城西路、南山路,东至环城东路。区域内存在三大商圈(武林、湖滨、吴山),为旧时南宋皇城所在地,面积9.4平方公里。核心区内路网为较规则的方格网,支小路纵横,现阶段核心区内路网全面饱和,动静态交通均欠缺,处在方式转换时期。随着核心区内地铁建设的开展以及城市发展需求扩张,核心区内道路通行矛盾将进一步激化。
2、交通组织基本原则
鉴于核心区内支小路数量众多的现实情况,应按照下述原则进行组织:
(1)按照逐级集散交通的原则,与城市主次干道做好对接,使支小路与主干道、次干路匹配、衔接。
(2)完善、优化区域内部的支小路单行系统。尽可能让单行线配套成对,以更有利于发挥其效果;力求单行系统为顺时针,以减少交通冲突点;应尽可能保留现状单行系统,避免给居民带来不便;
3.区域交通流特征分析
杭州主城区核心区北起体育场路,南至河坊街,区域范围内涵盖了三大商圈,区域道路功能主要为周边公建及辐射范围内的居民区服务为主。但由于西湖风景区存在,造成杭州主城区第三象限缺失的路网格局。因此该区域承担着过境交通、到发交通、旅游交通等多种特征的交通流。
过境通:弥补西湖象限“缺失”的关键过境区域,从涌金转盘到西湖隧道的“内循环”体系尤为重要。
到发通:沿路两侧地块客观需求。根据用地开发强度,自北向南呈强―中―弱态势
旅游交通:该区域主要道路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的范围内,是重要旅游通道,周边还设置路外停车场,不仅分担着城市交通的压力而且兼具旅游交通的功能。
叠加效应(上述三重交通叠加影响)
更重要的是该区域承担着过境交通、到发交通、旅游交通、人车混杂等多重特征的交通流叠加影响。表现出交通问题复杂,矛盾纠结、需多方兼顾的特征。
4.杭州市核心区单行线方案简析
4.1现状单行线设置
核心区内现状已设置了50余条单向道路,以武林。湖滨商圈内部分布最为集中。虽然单向道路数量较多,但是整体设置较为凌乱,各个区域间沟通能力薄弱,缺乏系统组织,因此实施效果不明显。
4.2 核心区单行线优化方案
(1)总体策略
“南北干线单行,东西支路单行;过境交通大循环,到发交通小循环;提高区域公交分担,实现公交优先发展;倡导核心区低碳生活,控制小汽车过度使用”
(2)组织原则
按照逐级集散交通的原则,与城市主次干道做好对接,使支小路与主干道、次干路匹配、衔接。完善、优化区域内部的支小路单行系统。尽可能让单行线配套成对,以更有利于发挥其效果;力求单行系统为顺时针,以减少交通冲突点;应尽可能保留现状单行系统,避免给居民带来不便;优化支小路路边停车系统。
(3)具体实施方案
延安路沿线:延安路综合整治后,延安路按双向通行,4车道或6车道,设置中央隔离栏。延安路与体育场路、凤起路、庆春路、平海路西湖大道等横向干道相交时,交叉口按全方向组织。延安路与百井坊巷、孩儿巷等支小路相交时,支小路以延安路为界分段组织,按右进或右出通行。
武林商圈:该商圈内有杭州大厦购物中心,银泰百货等重要商业,考虑到与延安路的整体通行配合,建议对周边支小路做出调整,戒坛寺巷在戒坛寺巷以东调整为由西向东单向通行,天元巷调整为由北向南单向通行
湖滨商圈:湖滨商圈作为杭州市最重要的三大商圈之一,一直承担着杭州核心商业中心的功能,随着杭州城市的进一步开发,湖滨地区的休闲商业功能不断加强,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游憩商业区)模式出现端倪。为配合区内发展,建议对区内延安路、浣纱路沿线支小路做出相应调整,以配合核心区内整体道路通行。
吴山商圈:吴山商圈依山傍水,兼具历史文化特色。商圈内有众多知名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特色餐饮店;咖啡吧、酒吧、茶吧等休闲娱乐业以及画廊、古玩字画店、旅游纪念品和老字号等业态也比较适合吴山商圈的商业氛围。结合商圈自身特点,建议对圈内红门局路、荷花池头等“老底子”道路进行重新调整,赋予老道路全新的时代交通功能
4.结语
由于杭州市核心区的交通问题复杂而敏感,市民对单行线的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实施单向交通应采取“ 提前公示、前期试验、重点突破、分期实施、逐步推进”的思路,并根据实施后的交通运行状况进行优化调整。核心区单行线的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周边道路网络的承受能力,避免因单向交通而加剧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参考文献
1 、赵永臣.单向交通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作用.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6月第6期
2、王元生 段海林 董全喜.北京商务中心区交通组织设计探讨.《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 幸福感 社会支持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6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65-01
随经济的发展,人类已步入全球老龄化时代。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期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与较强的心理幸福感。因此,关心社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势在必行。
幸福感[1]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自我身体状况、心理社会功能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主观心理体验,是由动机、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社会支持[2]是来自于家庭成员、亲友、同事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一般或特定的支持,它可以减轻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使其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李博等对291名离退休老人及家属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其社会支持度可提高老年人幸福度,对于改善老年人抑郁倾向尤为重要。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从杭州市某社区随机抽取60岁以上的老人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4份,回收率为86%。调查的有效被试平均年龄为64.65±8.13岁,其中男性162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有97人,初中文化水平的有135人,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112人。
1.2 工具。选取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测量社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该问卷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个方面,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健康关注、生命活力、自我价值、人格成长、友好关系和利他行为9个维度考察幸福感的全貌与各个要素。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在0.67~0.91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66~0.88之间,问卷的信效度良好。
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量社区老人的社会支持程度。该量表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包含12个条目,采用1~7七级记分法,从极不同意到极同意七个级别。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同时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分维度及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5~0.91之间,重测信度在在0.72~0.85之间。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反之,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低。
1.3 程序及数据处理。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为避免漏答或误答,由主试念出问卷条目,确定对方理解后回答,然后进行填写,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收回。全部数据由SPSS16.0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特点。此次调查本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平均得分为6.23,标准差2.17,得分范围在1~9分。幸福选项人数最多(62人,20.93%),接下来是很幸福、有些幸福、居于中间和非常幸福,比例在10~15%之间,非常痛苦选项人数最少(18人,4.65%)。由此看出社区的老年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更多,负性的消极心理品质更少。进一步分析幸福感的九个维度(表1),反映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正性情感得分都接近5分,而负性情感得分只有2.47。
以性别、文化程度为自变量,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F(1,338)=2.23,P>0.05),而文化程度的主效应显著(F(2,338)=4.13,P
2.2 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因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因文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为了解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对文化程度进行控制后对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做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下表2。
注:表中所有系数的P值都小于0.01。
从表2可看出控制了文化程度之后,幸福感各个维度及总分和社会支持各个维度都出现了极其显著的相关,幸福感的其他维度及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及总分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处在中上水平,并且随文化水平的增加,其幸福感总分有所上升。
在控制了文化程度之后,幸福感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与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都表现出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负性情感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其他维度及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Kahn和Antonucci认为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个体只有在得到各种社会支持时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遇到烦恼时不懂得利用社会支持的个体,会产生较多的负性情感;得到支持多的人参予团体活动的经验更多,体验到的快乐感自然更多,并且在活动中通过实力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个人潜能的体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非公有资本 公有资本 文化产业 市场管制
一、从立法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立法上,立法市场管控严格
众所周知,文化产品多赋予了意识形态属性,是不同于其他物质产品的。那么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这个特征,国家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领域管控是比较严格的,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就是油然而生,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渠道相对窄化,从立法上,国家便将门槛设置在准入行列,这样是不利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也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的。
(二)放开相关市场,放松国家管制
我们必须清楚的有一个强有力的认知,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全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可以分为私人消费品和公共消费品两大领域。就文化领域来说,这一划分标准还涉及到文化产品的“公共性”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齐永峰①认为,文化产品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私人文化产品,即文化意义的“公共性”较低,且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文化产品,其生产和提供应由市场调节,可广泛向非公有资本开放;二是纯公共文化产品,是文化意义的“公共性”特别高,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或社会稳定,或与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这类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致“市场失灵”而无法提供,只能由政府进行干预和政府提供;三是准公共文化产品,是指其文化意义的“公共性”较高,但与国家文化和文化信息安不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可以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
众所周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管制一直都是比较严格的,主要是担心意识形态的问题突出。高度管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意思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文化产业的产品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不同,具有商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属性。②适当的放开市场,减少管制,并不一定会危及国家意思形态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世界上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私营经济,而且私营经济的“发达”程度也都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应当放宽条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事业单位,增强市场活力。③例如,放开经营主体的设立和产品的生产,而对产品的内容进行严格管制,规定不能出现的内容,对产品的销售进行监管,有行政主管机关对违反规定的经营主体进行处罚,这种模式可以比较好地兼顾适当开放市场,减少管制,从而并不会危及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④除此之外,应当进一步提高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立法层次,加大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法律保障力度。⑤
二、从执法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执法上,法律落实监督不够
我国有关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的确不少,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真正用到实处的却是少之又少。一项制度即便是在理论上非常完美,假如没有监督机制执行机制使其得以真正的运行和使用,那么这项制度就形同虚设了。一项法律的落实不是制定出来就完成了,真正的完成是在为当事人问题的解决,是真真切切的落实到社会生活当中去。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的法律法规是切实的没有落实到位,监管的严重缺失,未起到法律在制定之前和制定当时应有的预想。
(二)执法落实到位,实施积极监管
执法落实的不到位造成了非公有资本准入道路受阻,如果政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不仅仅非公有资本准入成了难题,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艰巨的任务,而当前的任务是认真执法落实到位,实施积极的监督约束。法律的执行与落实需要双方的积极配合,一方面非公有文化投资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证明以及相关材料、准入资料,另一方面作为有着利害关系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主体而言,需要以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主体、市场从业人员身份投资文化产业领域,真正从法律法规政策角度来落实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平等的看待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不可偏废其一。坚持相信非公有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相信非公有资本对文化产业所带来灿烂辉煌的积极影响。
从执法的角度来看,受到利益集团的阻碍,在法律法规上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首当其冲就针对利益集团而解决问题所在。重点就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和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改革两个方面,这涉及到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能定位和权力分割,尽快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⑥例如,杭州市组建成立市文化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与市文改领导小组合署办公,统一管理配置意识形态领域市属文化国有资产,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统一,⑦杭州地区的尝试,可作为其他地区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责权明晰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借鉴。各地区必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等目标不断的改进自身发展,政府通过管理部门改革和利益部门整顿,希望在法律法规执行方面不再对非公有资本准入有所歧视,正视非公有资本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三、从政策扶持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资金政策上,国家扶持消极
国家财政资金和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既有不足之处又有断断续续的状态,从而使得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陷入迷茫僵局,这样会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投资风险较大,运营过程是相当长的,这样也会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倘若有了国家和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非公有资本会更有信心。
(二)引导资金投入,国家政策帮扶
为解决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国家应实施财政扶持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大规模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国家财政的扶持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建立文化产业基金,加强对非公有经济的财政支持。例如,韩国政府设立的“文化产业基金”是值得借鉴的,“文化产业基金”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得到资金贷款,缓解资金压力。这样可以帮助非公有的资本在文化产业行业中生存和发展,使文化产业融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文化产业良性的发展。印度的经验也一样的说明私营文化产业需要扶助,自从1991年印度政府批准出售公营企业,鼓励外资进来,私营部门的研发和创新越来越活跃了。⑧通过借鉴国外一些优秀成果,有助于我国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当然前提是认清我国国情,因地制宜的来学习和融入。
为了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政策针对性还不够强,有些内容不够明确,政策与法规之间又不协调。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对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税金减免等方面的帮扶,尽量减少非公有资本投资的政策风险,消除国内外私人企业不必要的顾虑。例如,对投资文化产业的非公有资本给予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是税务机关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其他经济政策,把一部分应收的税款事先通过法律和有关规定无偿地让予纳税人,使其实际缴纳的税款低于正常税收政策、制度规定的应纳税款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缓税,所谓的缓税实质就是政府在一定期间内予以纳税人无息贷款以促进纳税人经营、投资等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以合法和法律不禁止的手段延缓税款的缴纳,或经营前期少缴,以后逐渐递增缴纳税款以间接筹资、降低资金成本,这更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即政府将财政上的一部分利益以间接的形式让渡给纳税人。政府并没有减少财政收入,更体现了公平性。
四、结语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道曙光,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将会带动文化产业活跃于市场, 从而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 是需要靠各个因素的努力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和胜利的果实。政府应该放开相关市场和放松国家管制,施法执法真正的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的监督和管理,国家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有计划的进行中,文化产业将蓬勃发展起来。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亮.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2] 郭全中.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问题与对策[J].探索经纬,2013,(8).
[3] 杨吉华.过剩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取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3,(7).
[4] 徐文燕.基于文化产业特殊视角的文化产业政策取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3,(8).
[5] 陈慧.从选秀节目看中国媒介产业文化现状[J].编辑学刊,2013,(2).
注解:
①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的起草者之一。
① 邹爱华:《文化产业发展需适当放开市场》,《人民网》2012年3月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
② 秦珍子:《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放松领域与加强监督规制建设》,《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5期第37页。
③ 邹爱华:《文化产业发展需适当放开市场》,《人民网》2012年3月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
④ 田宝会,田光:《促进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21卷第7期第75页。
⑤ 李宏源:《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主要障碍分析》,《经济前沿》2008年第11期第49页。
⑥ 杭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杭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回眸》,杭州出版社2007年版。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超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极大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不断加大,消费的观念也从传统的单一向现代的多样化、快捷化转变,人们不但要求生鲜农产品新鲜、卫生、营养,而且还要求品种多样,不管是在产品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鲜农产品特有的易腐易损性,限制了物流时间的上限和物流半径,加之生鲜农产品物流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等因素,制约着生鲜农产品流通,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产品更高要求,这些都制约着生鲜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这不仅浪费资源,还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收入。如果能理性的分析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各种因素,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规律并预测物流模式的演进方向,将对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背景介绍
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中国江南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发展也十分迅猛,物流销售模式也多种多样,如批发农贸市场、超市、网上交易、第三方物流等,但是目前杭州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仍以传统方式为主。
2.杭州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随着超市发展,进入超市的生鲜农产品数量种类不断增加,这必然导致整个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的深刻变革。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连锁超市企业除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
目前杭州有的大型超市超过30家,小型连锁超市更是随处可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主要是有生鲜配送中心配送、供货商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三种。其中以生鲜配送中心配送为主,供货商和第三方物流为辅,且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并不完善,一般都只是起到了“送”,其他业务开展的并不多。
杭州超市主要有世纪联华、联华、欧尚、好又多、物美、乐购和麦德龙。他们分布在杭州各个城区,有大型分店和小型连锁店,其中世纪联华和联华的小型连锁店最多。超市生鲜农产品的主要物流过程如上图。
3.杭州超市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
杭州市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日常必需的生鲜农产品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而超市作为现代生活消费的重要场所,超市的生鲜农产品及其物流效率也备受关注,所以本次调研将对杭州市内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信息进行调研。调研的方式为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有生鲜区的大型超市,共发放问卷96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6份。杭州大型超市主要包括世纪联华、联华、欧尚、好又多、物美、乐购和麦德龙等。问卷回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对比分析等。以下是数据分析图表。
3.1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的优势
从图表显示可以看出影响超市生鲜品销售的因素,其中产品价格占57.3%,显示为最影响销售的因素,其次是产品质量,在后来是销售环境和服务质量。每个人的消费倾向有所不同,影响消费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是从图中还是能的出大致趋向——消费者都想购买到经济又健康的生鲜农产品,这是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屡屡爆出的问题食品,使得人们在购买生鲜农产品时对质量越来越看重。
3.2超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2.1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虽然物流体系日渐完善,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超市在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占总量的44.1%,其次是20.7%的产品到货时间不准确。这些问题存在一定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因素可能是超市对产品的源头,过程,销售等质量检测和信息化管理没有到位,而客观因素可能是一些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
3.2.2影响物流效率的原因
表3 现阶段影响物流效率的原因
影响物流效率的原因很多,而且是各方面的。从表中可以看出个因素的比重都相差无几,这也就说明了,这些原因都很重要,对物流的过程影响都很大,虽然不可能全部改善,但企业要从长期的角度去看,根据自己的主要的问题去改善物流,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赢得更多的商机。
3.2.3解决方案
超市物流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解决的办法也是不同的。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超市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正常运行的基础,是整个物流过程的基础。其他的健全物流管理体系、加强物流技术、物流人才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他们都是发展高效物流的保障,是现阶段超市完善物流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4.总结
杭州经济发达,超市行业也是迅速的崛起发展,但从调查中得知超市生鲜物流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超市有时为降低物流成本,而不顾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效率,而物流效率影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生鲜产品的新鲜质量。生鲜农产品的数量种类在超市商品中的比重虽有所增长,但超市主要销售的还是其他日用品、零食、酒水等。顾客在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在很大的程度是因为“随便”,并不是特地为买生鲜产品而来的。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好坏会虽然会影响销售,但是影响的程度不会太大,而超市提高物流效率,其结果可能是未知的。
从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长期利益来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是必须的,超市作为现代消费场所必将期待农贸市场,所以提高生鲜农产品的综合实力,平衡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缓解解决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是超市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魏国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09,(2):21-22.
[2]王玉霞.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8,(11):15-16.
[3]黄祖辉,刘东英.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