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

时间:2023-07-24 16:32:48

导语:在传统文化保护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

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60-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概念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本文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国际上的,另外一种是我国的。2003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而我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意义

不论对于哪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异常珍贵的,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人民代代相传、生活劳作中所凝结成的文化,其本身具有非常珍贵的文化信息资源。对于当下的旅游形势来说,保护和适当地开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增加地区的关注度,增加旅游者数量,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从国际层面上看,保护和开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

二、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据不完全统计,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达169个,种类众多,其中以相声、民间故事、说唱艺术、舞龙技艺、皮影戏、满族剪纸、老边饺子等最为著名。

三、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一)继承断流

文化遗产继承断流的问题一直存在,沈阳市也不例外,除了一些具有如老边饺子等的实体店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其他没有具体场所可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如吹糖人,也仅仅在路边很偶然的情况下才能见到,何谈会有很多艺术爱好者学习此技术。

(二)宣传力度不强

以上文中的吹糖人为例,本人在沈阳生活多年,也仅与其有两面之缘,再如民间故事、说唱艺术、舞龙技艺、满族剪纸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是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人们几乎不会了解到其所展示的文化内涵,甚至是所在地。经调查走访发现,就算是沈阳市内当地居民也有一大部分对本地非物质文化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

(三)保护措施不足

造成文化遗产的继承断流的原因,一种是政府对其所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不够,或者保护力度不强、措施不够具体。虽然沈阳自2005年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后,有些许成效,但是其保护措施依然没有顾及到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沈阳市内依然有很多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没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社会参与度不高

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只是以外行人的立场观看或者消费某种或者某几种,几乎不会亲身参与到该类型文化的创作过程中去。对于这一点,相关部门也在加以改善,比如说举办剪纸活动比赛,但是在大众追星、综艺节目泛滥的情况下,这种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距离的措施效果也并没有突出的作用。

四、建议

针对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的问题,本文给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鼓励媒体,或者媒体自发通过多种宣传途径,让公众了解、认识到最后熟悉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了解过程中,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其内在趣味性,以便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关注度。

(二)提高文化自觉

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到全民自觉参与保护活动的高度来,让大家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作为一种公民责任,自觉履行。

(三)开发与保护并存

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让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其中,并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的丰富性、趣味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四)建立社会参与保护的激励机制

与政府协调多方合作,建立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以一定现金激励和奖项颁发来刺激人民对非物质文化的热爱和关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破坏。(五)以文化旅游线路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旅游路线或者旅游产品之中,使游客在游玩的途中便可以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趣味性,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宗教文物;保护;特殊性;文化遗产

我国悠久的宗教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宗教文物和名胜古迹,一些古老的庙宇、道观、古清真寺、教堂等,作为宗教场所其中必然少不了大量的宗教文物,这些物质遗产都散发着历史、文化的魅力。但随着年代越来越久远,一些宗教的保护成为非常紧迫的问题。 中国是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国的各个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宗教文物,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众多的宗教文物和各具特色的宗教习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亟需加以妥善保护和抢救。

一、宗教文物的主要特点和价值

(一)宗教文物的主要特点

宗教文物与其它类型文物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宗教文物历史悠久。宗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的文化现象,据考古学家门证实,世界上最早的宗教起源至今约有2―4万年,在这数万年的历史进程之中,大量的宗教文物得以流传至今,为人们探索过去的时光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同时,宗教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世界上,凡是有现代人类生存和活动过的地方,多少都会遗留一些宗教的痕迹。

2. 宗教文物内涵丰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必将会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日常作息等。世界上的三大宗教――道教、基督教、佛教,都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内涵丰富,其教义更是博大精深。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宗教不仅仅是一个人精神寄托的载体,信仰世界的中心,更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和纽带。

3. 宗教文物艺术价值高。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的最高阶段是与宗教紧密联系的。”通过对艺术与宗教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早在艺术与宗教的发展之初,两者就已经呈现出紧密相连的关系。原始形态的宗教就是一种典型的“膜拜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以简朴、简约的表现形式体现着其对宗教的强烈崇拜和向往。

(二)宗教文物的价值

1. 宗教文物能强化人类的道德教化。宗教在历史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现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教义,这些教义大体上都是要求信众扬善惩恶、慈悲济世等。宗教文物无论对于信众还是普通民众来说都具备有一定的启发和约束意义,对培育良好的道德风气以及提升社会道德水平都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2. 宗教文物能够传承文化。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宗教中的思想、观念已经渗入到了人类文化的血液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者相互影响,释道二教文物流传既多又精,对传承、保护中国古代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针对我国宗教文物特殊性的保护措施

(一)增强做好宗教文物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或收藏有文物的宗教活动场所,不仅要满足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和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要对文物进行保养、修缮、使用和处置,确保安全管理,责任重大。为此,各级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督促宗教界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工作者提高保护意识,完善保护制度,强化管理措施,确保文物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二)建立和完善宗教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档案

各地要对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或收藏有文物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调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同时,要对宗教文物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照相关规定,逐项逐环节查摆漏洞,找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要特别加强对珍贵文物和古建筑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的排查,检验保护措施,拆除私搭乱建,清理易燃易爆,整改用火、用电、用香等方面的安全威胁,提出增加和改善古建筑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的意见和措施,确保排查工作不走过场,扎实进行。

(三)确保宗教文物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各地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督促指导并严格建立保护制度,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害和及时修缮等工作。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和要求,搞好文物日常保养,及时维护和修缮;要完善各种安保措施,防止文物损毁和被盗;要切实加强消防工作,认真落实消防措施,确保消防安全;要认真落实用火、用电、燃香以及建筑安全等相关规定,制定管理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做到定岗、定人、定责任,确保宗教文物保护和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结语

宗教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之前,应当对宗教文物的特殊性和价值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仅要看到宗教文物材质、艺术形象等表面的价值,还应当看到宗教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以及与其它文物相比的特殊之处,并对这两种价值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才能合理地保护宗教文物。

参考文献

[1] 曾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障碍及其解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2] 王云霞.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J].理论月刊,2010 (11).

第3篇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第4篇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文化动态保护 文化主体保护

世界上存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及其内涵。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晶,并贯穿社会发展和演化始终。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以及得天独厚的旅游传统,古人就有“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说。因此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一跃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给文化保护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文化保护与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保护是动态的保护,而非静态的维护

文化是一个旅游区域的名片,是当地旅游资源的生命,是旅游地区存在的隐形支柱。但文化并不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它需要保护者与时俱进对之进行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发展。而我国的文化保护现阶段大都停留在静态的维护之上。以红楼文化的窗口――北京大观园为例,即可观照我国在文化保护上的缺陷与落后。大观园是蜚声中外的女儿国,但游览者在此却感受不到鲜活的文化,红楼文化在此就如园内的布偶、塑像一般死气沉沉,鲜有生命力。客观的说大观园“硬件维护”-环境设施还是好的,但它配套的“文化软件”却远远地落后于时代。不能满足现今时代人们对文化高档次的需求。在各个“女儿的闺房”不仅缺少大屏幕的电视展示《红楼梦》电视剧中生动的场景。还缺少各种设备先进的展厅来专项展示红楼文化中服装、首饰、家居、书法、诗词、、品茗、美食等文化内容,更遑论给游览者提供充满情趣的文化体验与互动了。试想游览者在文化圣地得到的不是对文化的深入了解与体验,而只是观礼与“走”景,文化的魅力何在?博大精深的文化又怎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关注,弘扬与传承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长此以往,旅游区域的魅力何在?对比国外的“迪斯尼文化”的成功(它只是一个娱乐品牌,2005年在世界100强品牌中排名却高居第7位)。我们的文化虽博大精深,但我们缺少高科技的与时俱进的文化保护设施和先进理念。旅游区域应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不断的引入能够令人深入文化情境之中高科技的设施,给游览者提供难忘的文化体验。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此外旅游区域还应引入高档次的文化品牌经营以代替廉价的小商品售货点,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从旅游开发建设的角度看,还要依据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多视角去发掘各种资源的文化内涵,构建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如此才能使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弘扬文化、保护文化,达到动态保护文化的目的。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注重文化主体保护是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道路的关键

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对文化客体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如纳西古城、周庄的民居、开平的碉楼等文化景观的开发修缮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旅游大潮也直接造成对当地文化主体的冲击。这集中体现在对当地民生状态的改变上。由于来自文化强势地区的旅游者对相对处于文化弱势地区的接待地居民会起一种示范效应,使当地文化产生蜕变,如摩梭文化已经出现了汉化现象,许多摩梭人不穿民族服装,不讲民族语言,饮食、节日甚至风俗习惯都有很大改变,母系制的婚姻家庭也不似从前那么稳定。再如丽江纳西族文化举世闻名,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当地旅游的开发,古城繁荣了,当地固有的传统文化却被逐渐冲淡、汉化甚至被扭曲变形。尤其是古城街巷大大小小的店铺或客栈,被外地生意人租赁经营毫无纳西民族特色的外来商品,古城居民祥和恬静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冲击,大量原住居民不愿在古城内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主体的转移和失落,丽江古城就会逐渐失掉文化优势。无形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使我国许多世界文化遗产都将名不副实,旅游经济也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保护文化主体势在必行,这不能仅需要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商品经济意识,逐步增强他们适应市场和保护自己文化的能力,更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有明确地保护文化主体意识,制定保护措施并将保护措施制度化,法律化。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严控无度的文化开发。另一方面理解旅游对民生的负面影响,合理与当地居民进行利益分享。这方面国外积累了很多的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如西班牙一些古城有文化遗产的地方,政府出资改善民居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所有民居当地政府已经免费给所有民居装了电缆电视,以保证建筑外部的完整。 相比之下我国南部民居,因为保护需要政府强令不许使用空调,致使原住居民大量迁出。居民得不到合理的利益分享却需忍受旅游带来的滋扰与不便,无疑对文化主体的保护是极端不利的。

总之,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弄清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

1城市更新的概念

城市更新实际上就是对城市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城市恢复活力,推动社会进步。随着对城市发展认识的深入,城市更新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涉及各种文化环境、空间环境、生态环境等非物质环境的改造和延续。

2佛山市的城市更新

2.1更新策略

(1)旧城区更新策略:推进重点地区更新改造,推动旧城复兴;完善设配套设施,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2)旧工业区更新策略:鼓励旧工业区升级更新;推进产业空间的整合与集聚,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引导工业用地合理置换。(3)城中村更新策略:着重抓好位于重点地区的城中村的更新提升,完善城市空间整体结构;加快土地整合,完善城中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中村管理水平。

2.2更新内容

(1)佛山中心城区主要以旧厂房更新改造为主,旧城区更新改造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含商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改善了中心城区面貌和公共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2)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包括一类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耕地等。通过对城市内部工业的“优二进三”增加居住和服务面积,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农田的复耕和公共空间的复绿。(3)城中村更新改造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通过对城中村改造提升中心城区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开敞空间。

3佛山市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物质遗产现状

佛山作为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保存了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①物质文化遗产。佛山老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②非物质遗产。佛山剪纸、木版年画以及粤剧、粤菜、中成药、武术、南狮以及秋色巡游、行通济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佛山外来流动人口的逐渐增多,受到新的消费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挤压。一些优秀的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保护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民间资源有待进一步清晰明了、保护传承人的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等问题,需引起政府和民间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专门措施进行保护。

3.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建筑不断侵蚀了佛山老城,破坏了古城的均质肌理。特别是历史街区内插建的多层住宅,尺度较大,分布零散,影响了佛山老城的整体风貌。(2)佛山名镇、名村、街区、地段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区内多数建筑质量较差,其中大部分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因年久失修、木结构老化,保存状况令人担忧,一些空置的民居破损严重,甚至出现部分屋顶坍塌的现象。(3)佛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普遍缺少修缮,整体保存状况差强人意,多数文物处于消极保护状态。部分文物建筑现已空置,在无人进行日常维护的情况下,建筑日渐破败。部分文物建筑尚有居民使用,但由于保护意识缺乏,导致建筑使用不当而造成破坏。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4.1历史城区保护措施

(1)调整土地使用功能,降低居住用地比例,增加中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外迁现状工业,合理引导老城人口疏解,改善居民生活环境。(2)控制快速交通的发生量,增加慢行交通设施、公交线路及站点,引导公交出行,严格控制道路拓宽,保护传统街巷肌理。(3)加强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及建筑外立面的控制,保护历史城区总体建筑风貌的协调。

4.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1)保护整体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严格管控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2)保护建筑本体,在不破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积极增加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3)可适度发展无污染的传统产业、创意产业及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

4.3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环境进行保护。(2)文物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应保持传统街巷的尺度,控制区域内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与风貌,保护整体历史风貌。(3)结合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和环境整治,适当增加绿、广场等开敞空间。(4)保护有价值近代工业遗存,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划定和保护历史建筑,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

4.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和空间载体,保护社会基础和文化生态的完整性。(2)应以不伤害历史价值和原真性为前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遵循有序、有理和有节的原则。(3)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传承和应用的空间,与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共同纳入展示体系和旅游开发,促进其繁荣和发展。

5结束语

在城市更新中,不仅要保存人类珍贵的历史记忆,还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以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还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更新协调与统一,以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房予 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五里街保护原则框架规划

1项目背景

五里街位于永春县城西面三公里,清同治元年兴建丰岑头,是继官田市衰落以后而兴起的集市,时称丰岑头市。民国初以其据永春县城5华里而改称五里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带货物集散地,繁华盛况曾为全县第一,也是闽南著名的集镇之一。虽近年来由于其交通区位的改变,商贸已远不如前,但悠久的历史为当地留下丰富的传统文化。

现阶段政府正进行五里街街区的保护整治规划,本文就五里街街区的保护规划,提出一些见解。

2街区风貌概况

2.1 传统文化

2.1.1商贸街市:传统五里街为“丁”字形,全长1140米,宽9米,两侧为骑楼式二三层商铺,店家鳞次接比,买卖南北货物,有百年老店六家;过去船行至许港,货物由十三阶挑至街上,如今早已不再通航的许港是当时繁荣商贸的见证。

2.1.2著名侨乡:有文字记载的,永春人从五代便开始其旅居海外发展的历史,是福建重要的侨乡之一,侨民主要以马来西亚为主。五里街上也有许多华侨以及外出经商而不归的当地人,在东南亚的华商中流传着“无永不开市”的说法。

2.1.3文风武艺:当地历来重视教育,现永春一中、崇贤小学、养贤小学、儒林小学都是百年学校,是近代教育文化的体现;当地的永春白鹤拳、南拳等也是远近文明,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地方。

2.1.4传统手工艺:五里街与周边地区留存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如纸织画、漆篮、永春木雕、蒲式蔑香等。

2.1.5传统风味小吃:当地有很多风味食品,如金橘糖、吉红糕、板仙糕、白曲、麻枣、扁食、白鸭汤、山美林、咯摊等。

2.1.6民俗节庆:当地有鼓乐队、南音、弄狮、舞龙、木偶、肖影等文艺活动,还保留着除夕烧火盆,逢日祭祀等民间习俗。

2.2 人文资源

大部分遗迹点分布于五里街沿街及新亭路沿线(见图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新亭路的翁公祠,保存较完整。五里街北端有一正在申报的文物保护单位;较早的传统木构院落分布较为分散;公共空间遗址主要包括十三阶、埠头和公共宗教活动地;有传统麻籽等地方小吃还能在该地段内找到,有些人家和店铺还保留有传统工艺和招牌;当地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几处宗教活动点,香火旺盛。

3保护原则

3.1 原真性图1

首先应保护好原有的、真实的历史遗存。对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应建立在对本地建筑文化严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真实的独特魅力。

3.2 整体性

在对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应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尽量全面地保护历史环境。

3.3 多样性

对不同价值的遗产应分类、分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特色内涵,体现所遗留的街区生活的多样性。

3.4 可持续性

充分考虑保护与发展的可能性和持续性,积极进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挖掘和发展,满足新的城市功能转变的要求。

4保护框架

4.1 保护山、水、街的空间格局

自祖先在此栖居繁衍以来,顺应自然环境的特点,选择最优的街道房屋布局,利用水路的交通便利条件来促进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繁荣一时的五里街,虽然现在其商贸集散的功能已经衰落,但是保留下来的当地人居环境还是有许多后人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一山、水、街的空间格局主要包括:

4.1.1山

铜鼓山位于基地的东侧,是基地视界的绿色背景。

4.1.2水

霞棱溪在西边环抱基地从北向南流过,许港接纳了从铜鼓山上流下的雨水在基地中部静静流淌,这两条水体见证和成就了五里街曾经的辉煌和衰老。

4.1.3街

五里街仅存的一段传统的街道,有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在未来的街区更新过程中,要着力保留山、水、街的空间格局,无论是道路的新建或新的城市功能的加入,都不能破坏这一传统的人居环境的大结构。

4.2 历史建筑的保留

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五里街沿街和新婷路两侧,还有单独的几幢则散落在基地各处。历史建筑和街巷是当地历史见证,是重要的传统风貌组成部分。

4.3 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并重

在保护山、水、街的空间格局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复兴,其中包括对永春白鹤拳的弘扬、当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侨乡的人脉背景,民间的祭祀、节庆和其他风俗,传统手工艺、小吃等。规划在空间上要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预留出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空间,如传统食品、手工艺品的商店,咏春拳的纪念馆或活动场所,社区的公共活动场地等。

5保护规划

5.1 街区建筑保护与整治措施

保护与更新模式本着保护街区风貌和传统空间格局的要求,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建筑的类别评价及其质量、风貌、层数、结构等的综合调查评估,对五里街历史地段内的建筑物提出分级保护和分类整治的方式措施:

5.1.1修缮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对建筑残缺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对建筑整体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拆除建筑院落中的搭建或违章新建部分,恢复其历史格局。原则是“只修不建,修旧如故”。其中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具体办法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办法。

5.1.2维修改善

针对保留历史建筑以及部分风貌、质量良好的一般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对其进行不改变建筑立面、建筑高度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的修理维护,建筑内部允许改变。建筑维修改善的重点是恢复其传统建筑与院落的布局,在细部做法上采用当地的典型做法、样式材质等,可以在对当地建筑的特色提炼下,对无法恢复原样部分做一定的创意性设计,最好沿用其历史上的使用性质。

5.1.3保留

针对保留风貌建筑以及部分质量较好,与传统风貌没有冲突的其他建筑的保护更新措施。在保留现状建筑的基础上,保持对其进行日常修护。

5.1.4整修改造

针对与历史风貌有较小冲突的其他建筑的整治措施。当建筑体量不过于突兀,对街区的风貌影响不大,可以通过降低层数、立面整治等措施使其与古城风貌相协调时,对该建筑采用整修改造的措施。建筑整修改造时应当保持其高度、体量、建筑风格、材质等与传统建筑相协调;在装饰上不得过于繁复,应当谦和自然,反映衬托历史建筑。

5.1.5拆除

针对应当拆除建筑以及风貌极差、质量极差的不协调建筑和障碍建筑。当建筑体量过于突兀,对街区的风貌影响极大,无法通过降低层数、立面整治等措施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时,拆除该建筑。在特殊地段进行新的建设活动或开辟绿化及开敞空间时,根据特定地段整体规划可拆除风貌建筑。

对文物建筑、保护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不协调建筑、障碍建筑等相对应的保护和整治措施见表1。

表1建筑保护与整治策略

建筑保护与整治方式

修缮(m2) 维修改善(m2) 保留(m2) 整修改造(m2) 拆除(m2)

建筑类别评价 文物

保护建筑 840

历史建筑 35749

风貌建筑 14448

不协调建筑 4265

障碍建筑 148051

5.2 历史建筑整治方式

5.2.1山墙

对于有硬山的墙面应注意恢复传统工艺和材质的选用。色彩要符合历史的真实感。对于绝大多数悬山的墙面应注意屋檐与山墙交接处的处理。

5.2.2屋面

铺设的材质选用当地的小青瓦,形制要与地方传统风格及颜色相协调。

5.2.3墙面

绝大多数采取的是镶板式构造。木板条一般采用竖向的平行排布,使用传统工艺做法保持原木的本色及自然纹理。外部用桐油漆加以保护。

5.2.4窗体

保护传统特色的窗体构造方式,使用原木,风格要与建筑本身的风格相协调。

5.2.5栏板

保持现有特色的栏板形式,一般存在木制和石灰线角两种形式。使用传统工艺做法保持原木的本色及自然纹理,外部用桐油漆加以保护。

5.2.6骑楼砖柱

沿用传统砖柱的砌筑方式、尺寸,清水墙红灰色调为主,白色水泥砂浆嵌缝。二层木梁。保持原有独具特色的连续砖砌拱券结构,注意柱础、腰线位置及柱顶与屋架木梁的传统搭接方式。

5.2.7门板

基本采用传统沿街商贸建筑的拼板式构造方式,注意局部采用对木雕漏空门扇的做法与建筑使用功能的协调,造型和细部以当地出现的形式为参照。

5.3 保护与开发利用

5.3.1审慎而恰当的控制方式

五里街历史街区的复兴包含着不可避免的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即街区的更新和保护。前者力求适应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而后者则试图限制这种变化,以保持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传统风貌。街区的任何更新活动不但将改变历史,同时这种改变也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因此规划是一种以审慎而恰当的方式来管理其变化的过程,为了现在及未来的需要而对历史街区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利用和开发,胜过对历史一种僵化的尊重。关键问题是允许改变的程度和规模以及与街区历史特征相关的控制方法。

5.3.2场所精神的延续及发展

场所精神的延续及其发展是规划最基本的出发点。它依赖于历史空间特征的延续、视觉景观的连续性以及整个街区的肌理这些物质空间。主要建造于民国时期的五里街沿街建筑风貌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美学价值,应当予以保持。

5.3.3居住功能的引入与发展

以住宅建设为先导的城镇居住功能的引入与发展对于提升街区功能,复兴历史街区活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居住功能特别有助于创造一个“活动的中心”,同时先期的住宅建设对于五里街项目的经济控制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3.4文化商业地标的引入与发展

传统商贸文化作为五里街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应成为复兴的核心。在提升旧区活力与品质、为地区发展赢得经济来源等方面,其重要性一方面表现在对现有城市遗产结合文化产业及相关商贸产业的发展和利用,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引入新的文化商业地标。其目标是为本地人和旅游者提供参观景点,同时提供办公、住宅、宾馆、餐饮、零售和休闲娱乐等设施,这些项目被视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价值、繁荣消费、推动就业增长、提升地区形象、吸引投资等多重作用。相关产业的振兴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重塑地方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作为五里街文化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见证和载休。

5.3.5传统地域特色空间的营造

根据功能性质的不同,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包括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间”及豁然开朗的院落空间,增强趣味性,引导人们对文化的感受。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感受各种文化或在广场小憩。同时提供双重功能,达到资源共享、有效互补,并发展兼容性的功能满足弹性的空间需要。

6结语

五里街区历史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应重点做好前期工作调研,把握好正确规划理念,抓住规划切入点,并有一套保护规划举措,以确保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历史记号得以保留。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地域文化与旧城改造[J].规划师, 2006, (12).

第7篇

一、高度重视,部署得力

我局对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十分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组建了工作机构,明确了职责,细化了分工,各县也积极做好相关策划、组织协调和筹备工作,制定了活动方案,对辖区内的“文化遗产日”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在活动中各县把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头工作,从人力、财力、物力、精力上加大投入,创造条件,确保文化遗产日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全州各县在很短的时间内结合本地实际,拿出了各自富有特色、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为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圆满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乡镇领导对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也非常重视,积极给予配合,确保了“文化遗产日”的顺利开展。

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结合“文化遗产日”主题,我局十分注重在策划、创意上下功夫,站在发展的新高度,按照“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切合实际,效果明显”的要求,围绕主题,加强立意和策划,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了融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多种形式的系列宣传活动,增强文化遗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在活动期间我们着力开展文化遗产政策法规知识的宣传,广泛发放宣传资料,向社会公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省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政策性文件和文化遗产知识。文化部门在城镇街道放置了20多块有关文化遗产和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名录和省级保护名录单位的展板,内容涉及我州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各级文物保护点,有文字介绍,有图片展示,有音像资料,并安排了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同时在全县主要街道、文物景点设置、悬挂了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展板、标语和横幅60多条,发放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知识问答》等宣传单10000多份,工作人员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有关知识进行现场讲解并答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演)30多场和文化遗产知识讲座10多场、吸引了大量群众的观看和参与。为增强宣传效果,福贡县还组织民间艺人到宣传现场展示传统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民众争相观看。为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宣传教育,贡山县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授课,对青少年进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教育,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文化遗产日”期间全州共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整个活动进展顺利,安全有序,成效显著,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影响广泛,效果良好

第8篇

关键词:传承场;变迁;惯习约束

一切文化的传承都是在一定的场中进行的。一切文化都有它自己的传承场,这是每种文化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也不例外。什么是民族文化传承场呢?首先还得从场说起。按字面的意思,场是指平坦的空地,或者是许多人因事聚集的地方。当场进入文化领域后,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就不那么简单了,文化领域的场主要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场而存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回答什么是民族文化传承场,或者说给它下一个定义:传承场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中介实体,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延续的空间、平台和通道。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更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大多产生在偏僻、边远、与外界交流较少、经济发展缓慢的农村地区。综观当下民族文化在乡村的发展,经过市场的展示,到舞台的表演,贵州民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场域变化中,而场域的不同必然会形成各种文化事项的差异,比如方言差异、民俗差异、价值取向差异等,这是一种共通的社会现象。

1、农村

农村,针对城市来说,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较分散的地方。贵州农村,就是贵州各少数民族居住的民族地区,一般远离城市中心,交通极为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较为封闭,生活基础条件较差,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生产、生活的同质性,一方面制约了贵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无形中又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延续构建了一种保护壁垒。由于居住封闭,无法与社会的主流文化进行平等交流,保证了各民族文化不致发生变迁;由于其生产方式是结构单一的农业经济,稳定而单一的农业结构为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无形中构建了一种保护“壁垒”,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态环境。

2、市场

贵州集市属于乡村定期市场,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固定的地点定期举办的市场。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尽管自然地理阻隔,但仍然不能割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民族群众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村地区开始定期摆摊设点,将自己拥有的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并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在集市上,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都能得到展示。

3、舞台

舞台起初是指村庄里的表演场地,规模较小,具有无偿性和不固定性。后来逐渐发展为固定的,添加各种效果并带有报酬性的较大规模的演出场域。舞台不仅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一个空间,同时也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既包括民间传统礼俗中的民俗活动场地,也包括为各种欢庆活动而举行的现代演出舞台。随着时展,过去那些义务展演的文化表演活动几乎看不到了,即使是婚丧嫁娶,人们也会按照不同地区的规则收取一定的费用。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无污染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正在被大力挖掘和发展,因此,具有很大的利润,其演出场域也因这种利润而增加了更多的商业空间。结果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扭曲: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和内涵逐渐通俗化、流行化,表演队伍逐渐壮大,表演形式也发生变化,民族传统文化在各种场所中都有出现。各种新时代的元素都融进了民族传统文化中,使民族文化呈现出一种可以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所使用的开放状态,于是,民族文化开始走出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单一舞台,走向能为承办方带来更多利润的多彩表演空间。

从农村到市场,到舞台,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发生着历史改变,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场域的变更,为贵州民族文化的区域化差异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场域的转移,既打造了贵州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平台,也见证了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惯习约束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与惯习是一种本体契合的关系:特定的场域产生特定的惯习;特定的惯习创造特定的场域。惯习约束在最初阶段,可能是一种被动的制度管辖,经过长期制度下的规范行为进而生发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导致一种传统力量约束着行为。约束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力量有三种:礼俗制度、市场制度、政治制度。

1、礼俗制度

礼俗制度是指民间的各种风俗仪式习惯,虽然没有形成书面的或成文的规章制度,但却以“传统”的力量约束着人们的一举一动。贵州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所得到的,在这一过程中,赋予了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礼俗制度、经验方法等。一定程度上讲,这些风俗习惯、礼俗制度既是传统文化,也是一种隐性的规范制度,在不知不觉中规范人们按照各民族特有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从而为贵州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保护壁垒。

2、市场制度

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益或利益加以控制的场。市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供求关系,即你有需求,我有供应。

这里引用市场制度,用来说明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明显的掺杂有“商品”气息,成为你有需求,我有供应的市场行为。

旅游市场和庆典舞台在市场制度的影响下,一方面冲破了民族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另一方面也带来民族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表演化和观赏化,使民族传统娱乐文化活动由村村寨寨举行,逐渐向集中地点举行,由人人熟悉并随心所欲参与转向由部分人或爱好者掌握并有组织表演。同时,在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驱使下,许多节日文化的内涵、服饰与建筑等的功能与意义遭到削减或是发生变异。

3、政治制度

第9篇

为了切实解决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遇到的新情况和存在的新问题,为此,旗人民政府将在全旗范围内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系统工程(以下简称“保护工程”)。

一、实施“保护工程”的必要性

1.实施“保护工程”是传承中华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民族民间文化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其民族性与大众性特点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血脉相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给先进文化带来了强劲的生命基因,增强了吸引力和感召力。

2.实施“保护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振奋民族精神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国文化的战略措施。

二、“保护工程”的总体目标、方针和原则

1.总体目标

通过“保护工程”建设,到年,使旗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在全旗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努力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氛围,基本实现民族民间文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

2.保护方针

“保护工程”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处理好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确保旗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抢救和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

3.实施原则

“保护工程”的实施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期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责任,形成合理。

三、保护对象和方式

(一)“保护工程”的对象主要是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口述文学和语言文学,传统戏曲、曲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剪纸岁日节令、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竞技、蒙药制作技艺、木制手工艺、皮匠手工艺及使用,传统种植、服饰服装、驯马技术、打猎方式、银匠制作技术、毡子制作技术、条子编制技术、具有考古意义的遗址等,与上述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材料。

(二)基本保护方式

1.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

2.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3.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对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和浓厚价值的文化苏木乡镇,进行动态的持续性保护。

4.通过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宣传、弘扬和振兴。

四、主要实施内容

(一)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年度计划。

(二)建立健全阿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的有具历史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系统的抢救和保护。

(四)建立传承人的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采取资助扶持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等手段,鼓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五)依据有关条件建立生态保护区,命名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苏木乡镇。

(六)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推动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七)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

(八)建立健全“保护工程”组织,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九)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协会,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民间文化、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精通的人员和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者。

五、实施步骤

(一)实施时间

“保护工程”的实施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年至年),普查阶段。在全旗范围内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制定“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并进行抢救;第二阶段(年至年),全面开展和重点保护阶段。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第三阶段(年至年),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逐步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机制,对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完善。

(二)第一期阶段目标

1.普查:制定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方案,由文体广电局统一组织在全旗范围内调查摸底、确认、记录工作,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目录清单。

2.制定规划:制定“保护工程”阶段性计划和长远规划,再据此制定“保护工程”实施细则。

3.建立名录:研究制定有关标准规范与申报办法,促进各苏木乡镇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为申报赤峰市、自治区及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作好准备。

4.建立传承机制:命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苏木乡镇,撰写调查报告并落实工作。

5.宣传展示:举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成果展览、艺术展览和艺术品展览,积极对“保护工程”进行广泛宣,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

6.建立数据库:成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协会”,旗文化馆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档案资料数据库,同时,根据现有条件编辑出版“民歌演唱集”。

六、组织机构(附后)

七、保护措施

(一)加强宣传。要加强对“保护工程”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制定细则。各苏木乡镇要结合本地区的实施情况,依据旗政府出台的保护方案,制定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