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血压治疗方法

时间:2023-07-24 16:32:49

导语:在高血压治疗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血压治疗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治疗方法;中西药结合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引起心脑肾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可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危险性较大。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它为深入研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开辟了道路。我们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对高血压病的分型,概括为十型。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西药降压方法,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

1.1.1 肝火亢盛 症见头痛、目赤,急躁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咽干,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佐以平肝息风。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通草、泽泻、车前子、生地、白芍、丹参、当归、牛膝、、柴胡。

1.1.2 肝阳上亢 症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少而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治予清肝泻火,息风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牛膝、黄芩、栀子、益母草、茯苓、泽泻、车前子、白芍、生薏仁、丹参。

1.1.3 风痰上扰(痰湿壅盛) 症见头痛头晕,头重昏蒙,胸闷恶心,食欲减退,尿少,二便尚可,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法夏、陈皮、茯苓、白术、天麻、车前子、牛膝、白豆蔻、泽泻、白芍。

1.1.4 痰瘀互结 症见头痛头晕,形体肥胖,四肢困重,神疲倦怠,食欲尚可,大便稀溏,舌体肥大,舌质淡,舌边有瘀点,或苔薄白而腻,脉弦细。治法: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方药:丹参饮合二陈汤。丹参、砂仁、檀香、法夏、茯苓、白术、陈皮、甘草、白芍、桃仁、红花、牛膝。

1.1.5 气阴两虚 症见头痛头晕,气短声低,午后潮热,面色苍白,颧红,自汗或盗汗,神疲倦怠,食欲不振,舌质嫩红,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生党参、五味子、麦冬、丹参、白芍、珍珠母、茯苓、生地、生黄芪、炙甘草。

1.1.6 气虚血瘀 症见头痛,失眠多梦,心悸,精神不振,面唇紫黯,纳呆,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治予益气活血,通窍活络,方用补阳还五汤。赤芍、地龙、生黄芪、桃仁、益母草、川芎、当归、丹参、牛膝、茯苓、珍珠母。

1.1.7 阴虚阳亢 症见平素头痛头晕,腰痛耳鸣,口苦咽干,五心烦热,少寐多梦或突然一侧手足沉重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语蹇,舌质红绛或黯黑,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数。治法:潜阳息风。方药:镇肝息风汤。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钩藤、、白芍、玄参、炮龟板、牛膝、石菖蒲、地龙、川楝子。

1.1.8 肝肾亏虚 症见头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眼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尿少,舌红苔薄,脉弦细。治予益肾填精,方用杞菊地黄丸合水陆二仙丸。熟地、淮山、丹皮、茯苓、山萸肉、泽泻、杞子、茨实、金樱子、牛膝、白芍。

1.1.9 肾阳亏虚 症见头晕四肢乏力,神疲倦怠,形寒肢冷,腰膝冷痛,腹胀纳呆,小便短少,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腻或薄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健脾。方药;真武汤。熟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益母草、丹参、牛膝、大枣。

1.1.10 阴阳两虚 症见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腿软无力,心悸气短,肢冷麻木,腹胀腹泻,阳萎,舌质淡红,无苔或少苔,脉结代。治法:育阴潜阳。方药: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党参、生地、桂枝、麦冬、珍珠母、女贞子、白芍、丹参、茯苓。

1.2 临床资料 两组共80例,均为本院及合作单位医院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1岁,平均(45.41±13.20)岁,病程1.5~17年,平均(4.32±1.53)年。对照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5~66岁,平均(44.72±11.73)岁,病程1~20年,平均(4.51±1.3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的有关标准拟定:凡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均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同时根据我国1973年修定的高血压病临床分期标准,高血压病当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之一者;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均发现左心室肥大;眼底检查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蛋白尿或血浆肌酐轻度增高。

1.4 排除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心、肝、肾、脑、内分泌等其它脏器系统严重病变者。

1.5 综合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生活干预性治疗(低盐、低脂饮食、运动、减肥等)同时给予络活喜10mg和或洛丁新10mg,每日1次。治疗组: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肝阳上亢、风痰上扰(痰湿壅盛)、痰瘀互结、气阴两虚、肝肾亏虚、气虚血瘀、阴虚阳亢、肾阳亏虚、阴阳两虚十型,分别以清肝泻火之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息风潜阳之天麻钩藤饮;燥湿化痰,健脾和胃之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之丹参饮及二陈汤;益气养阴之生脉散;益肾填精之杞菊地黄汤;益气活血、通窍活络之补阳还五汤;潜阳熄风之镇肝熄风汤;温肾健脾之真武汤;育阴潜阳之炙甘草汤等方治疗。每日1剂,分二次口服。并加服西药络活喜或洛新丁10mg,每日1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

1.6 统计学处理 数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治疗后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或者未降至正常值,但较治疗前下降收缩压(SBP)>30mmHg和(或)舒张压(DBP)>20mmHg;有效: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级或以上(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2.2 治疗效果:两组经过4周的治疗,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其中治疗组显效34例,占85%,有效6例,占15%,对照组显效30例,占75%,有效10例,占25%,两组均未发现无效病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抗高血压治疗。我国高血压病患者超过1.2亿,由它引起心脑血管意外死亡率占我国疾病死亡率之首。因此,高血压病的早期防治及如何提高疗效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乎肝火亢盛,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虚血瘀、风痰上扰、痰瘀互结、气阴两虚、阴虚阳亢、肾阳亏虚、阴阳两虚等[2],但临床上高血压病往往病情错综复杂,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于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结合多年来临床经验,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是人体脏腑气机失调,肝肾失养所致。人过半百,脏腑渐衰,气机失常,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因肝阳上亢,或瘀血,或痰浊阻滞,使脑窍受损或清阳不升;或因肝肾亏虚,或腑气不通,而致头晕眼花,腰膝酸软之症。故治疗以调理气机,升清降浊,调养肝肾为本病的治疗大法。本病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虚血瘀、风痰上扰、痰瘀互结、气阴两虚、阴虚阳亢、肾阳亏虚、阴阳两虚等,分别采用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补阳还五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丹参饮合二陈汤;生脉散;镇肝熄风汤;杞菊地黄汤;真武汤;炙甘草汤等方治疗。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发病的机制十分复杂,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血压,更主要的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3]。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治疗组结果临床症状,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本研究显示,临床上高血压病的发病证型以肝阳上亢型为主,其次是肝肾亏虚、气虚血瘀、风痰上扰。其它证型较少见。临证时要重视患者的情志变化,综合考虑,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2] 林雪,于云华。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病理生理的关系[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72―673。

[3] 刘国仗。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些问题[J]。中华内科杂志,1997,36(9):579―580。

第2篇

【关键词】 软通道;硬通道;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安全性

作者单位:272400 山东省嘉祥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临床致死致残率高[12];有报道显示[3],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人群死亡原因中居于第二位。临床保守治疗疗效不佳,且后遗症较严重;故目前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及时解除颅内占位,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出现[45]。临床常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大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开颅术及微创血肿清除术等。笔者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及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到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心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6],同时排除合并肝肾严重疾病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A、B、C组,每组各6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C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采用专用血肿粉碎针穿刺进入血肿部位,首先抽吸液化状态血肿,之后注入氯化钠溶液反复多次抽出残留血肿,最后注入液化液留置3~4 h,放开引流管导出液化液。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同时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缺损评分以及生活能力分级评定。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版[7]拟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尚可及较差4级;治疗优良例数为优秀例数及良好例数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 A、B、C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为283%,367%,517%;C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A、B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A、B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三组患者生活能力分级比较 C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分级明显优于A、B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A、B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

组别 例数 优秀 良好 尚可 较差 治疗优良率(%)

A组 60 5 12 23 20 283

B组 60 9 13 20 18 367

C组 60 15 16 21 8 517

注:P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A组 60 378±52 230±39

B组 60 381±55 152±55

C组 60 383±60 117±34

注:P

表3 三组患者生活能力分级比较

组别 例数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A组 60 6 11 13 15 15

B组 60 10 16 12 14 8

C组 60 17 25 11 6 1

注:P

表4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A组 60 34±12 1135±147 304±69

第3篇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者。若仅SBP≥140 mm Hg,而DBP

SBP增高为主,脉压差增大老年高血压发病率很高,达60%~70%,多为ISH。随年龄的增长,血管内膜增厚,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内胶原纤维增加而弹力纤维逐渐减少,使血管弹性明显降低,心脏射血时主动脉膨胀受限,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近年来研究认为,动脉反射波是老年收缩期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主动脉瓣膜退行性改变导致的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老年人舒张压不高、反而偏低的重要病理基础,因而老年人的脉压差往往较年轻人增大。

血压波动大,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主要是收缩压易波动,表现为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24小时昼夜节律变化中晨峰现象明显,容易发生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血管硬化,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因此,血压应在安静和仰卧位时测量。认识这种血压的波动,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合并症多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患高血压病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合并症,如易发生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老年人清晨血压增高常与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一致,如脑卒中发生率约升高60%,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突发率达70%~80%,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也远远高于年轻人。

恶性高血压罕见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较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其靶器官损伤和并发症也常见,并且症状多不典型,甚至无症状。如心肌缺血和腔隙性脑梗死等,常在体检时才被发现。

肾上腺皮质增生多见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腺瘤的发生率较年轻人增高约3倍,长期慢性肾脏缺血是其诱因。当临床上出现难以纠正的低钾血症时,应注意肾上腺皮质增生的可能。

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

循证医学证实,24小时内血压波动越大,则重要器官受损害的几率就越高,程度也越重。所以,平稳降压,使血压缓慢降低,并且全天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至关重要。选择持续24小时平稳降血压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对增加高血压控制率,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标值与年轻患者相同,即应控制

2007年公布的WASID循证研究显示,即使存在颅内动脉狭窄,血压较高患者仍然有较高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和狭窄血管区域卒中的危险。研究结果不支持将这些患者的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的观点,但对于超高龄、收缩压显著高的患者,降压治疗尤应缓慢、平稳。

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

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都非常强调非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包括:①生活方式的改变,参加力所能及的有氧代谢运动,如每天坚持散步1~2小时,或参加其他轻、中度的体育活动,改变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纠正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③饮食习惯的改变,如戒烟、少量饮酒、限盐(盐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循证医学资料证实,对于高血压1、2、3级患者,不论心血管危险分层处于低危、中危、高危或极高危(分层方法见表1),在采取非药物治疗的同时,都应积极给予药物治疗。而血压正常或正常高值的高危或极高危患者也应考虑药物治疗。大量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无论是收缩期或舒张期高血压,还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治疗对老年患者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有益的。

药物治疗的原则主张小剂量单药治疗,如无效采取联合药物治疗,一般不主张超常规药物加量;在血压控制达标的同时,应兼顾靶器官保护和对并发症的治疗;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及2007年公布的新版《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都明确指出,在选择高血压药物时,应该优先选择1次/日给药,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药物。判断降压药物是否能够持续24小时,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50%。如果药物的谷峰比值不能达到此要求,则每天应给药≥2次。而谷峰比值越接近100%,其药物的不良反应越少,血压控制越平稳且持久。

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降压,尤其是体质较弱的患者。夜间血压不应太低,避免因过度降压而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宜随意停药,应按照个体情况,选择和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长期以来,对于>80岁老年人降压治疗效果尚存争议。最近研究资料显示,>8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从降压治疗中获益,与对照组比较,减少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结论是>8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从降压治疗中获益。

降压药物的选择除α受体阻滞剂外的主要几大类降压药物,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

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特别适用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病人。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心绞痛也应考虑选择钙离子拮抗剂。选用长效的钙离子拮抗剂更为适宜。

利尿药有助于缓解水、钠潴留,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高血压伴水钠潴留的病人可以作为首选药。但长期大量服用此类药物可造成多种代谢紊乱,应用时须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注意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的变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因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无性直立性低血压及反射性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很适合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注意监测电解质变化。

第4篇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目标值内,避免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为了维持血压稳定正常,高血压患者一般应当终身服用降压药。但高血压是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引起人体代谢紊乱、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的疾病,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当前各种降压药物,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肾上腺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都不能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不少患者往往只满足于服药把血压降下来,不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中脂质沉积逐渐增多增厚,脉压差增大,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最终发展为心脑血管病。同时,降压药中有多种阻断周围交感神经及中枢的药物,具有不容忽视的副作用,服用后减退,甚至发生阳痿,影响家庭幸福。

历史上人类曾发现和创造了许多物理疗法,来弥补药物的缺憾。喝小分子水的自然物理疗法。是近十多年来才发现和创造的,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完善和反馈信息,证实可有效改善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低)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等。我有幸发明了卓康牌小分子团离子水瓶,经过三家省级医院给病人应用,临床观察效果好,注册为准字号医疗器械,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权。医院检验报告显示,患者饮用小分子水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好胆固醇”,有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说明喝小分子水对高血压和心脑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是有科学依据的。

8年来,该品已有上万多用户,取得了较好的保健效果。很多五六十岁至七八十岁的人来信反映,饮用2-4个月或更长时间,可使多年的高血压得到稳定的控制,逐步减少了服药剂量,甚至不再服药,症状消除:血压长期保持120-130/70-80毫米汞柱,脉压差为35-45毫米汞柱的理想值。表明主动脉、大动脉的粥样硬化已消除,血管恢复了弹性。更为可喜的是,有些多年冠心病的患者反映病情已稳定或痊愈,高血脂、高黏血症和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症得到改善或消除。

采用喝小分子水的自然物理疗法无毒无副作用。患者在开始饮用小分子水时,仍然需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每天饮水量按中国和美国的医学保健专家建议,为1.5-2升,为一般健康人的饮水量,同时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用两三个月后,如果血压得到稳定的控制,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试行逐步减服降压药:如果减服降压药后仍能使血压保持稳定,再经过两三个月,就可以进一步减少降压药的服用量,直至完全停药,依靠饮用小分子水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持疗效。不能期望喝小分子水在短期内迅速见效,应当把它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和维持治疗手段。极少数人(约1‰)饮用二三个月未见显著的降脂降压,经了解。是因为这些人膳食不当,长期食量较大,摄入热量过多所致。这些用户不知食物过多是这些病的病源,每天仍然吃过多主食、肉食,淀粉在体内转化为糖,再由糖转化为脂肪;每天动脉内新增的脂质沉积,比因为喝小分子水改善体内生化作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而抓走的沉积更多,病就难以见效或好得慢。因而,用户在坚持饮用小分子水的同时,应以“先饥而食”来调整食量,做到合理膳食,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习惯,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这样的治疗方案,对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低)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治愈率很高。况且饮用小分子水后,因降血脂降血黏度,改善了微循环,修复了衰弱器官,因而同时还治愈了许多人的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胃炎、肠炎、胆囊炎、胰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湿疹皮炎和糖尿病等,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喝小分子水不失为一种治本的好的自然物理疗法。

(咨询电话:0771-3937093)

第5篇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传统大骨瓣开颅术;ADL分级;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1.1+2;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1-39-03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t Method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U Yunlong

TCM Hospital of Xianju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Xianju 317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treatment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hich is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on how a reasonable choice of surgical approach and timing of surgery for further reference. Methods There were 6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as the object of observation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0 in our hospital, 3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3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8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clinical data,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com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①The ADL classification after two treatment conditions;②Two different times after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changes; ③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④Postoperative hematoma rate and mortality rates. Results ①With the control group to observe the groupⅠ-Ⅲ level of good recovery rate was 83.3% (30/36),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2.5%(20/32)(P<0.05). ②After treatment, 2 weeks and 4 week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P<0.05). ③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both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④Rate of postoperative hematoma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but the observation of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with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each wi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linicians need to choose the right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Key words]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Traditional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ADL classification; Complications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及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少或者降低脑疝的发生,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促进受压脑组织的尽快恢复[1]。目前临床上外科手术方式比较多,包括小骨窗开颅术、传统大骨瓣开颅术、锥孔或钻孔血肿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各种手术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2]。本研究选择小骨窗开颅术、传统大骨瓣开颅术两种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如何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对象为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标准[3]: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高于90mmHg。其中男34例,女34例,年龄58~89岁,平均(59.7±7.2)岁。有高血压病史共53例。GCS 3~5分9例,6~8分40例,>8分19例。血肿量:15~105mL。全部入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均无明显的心肺肾和血液系统疾病;68例患者根据入选治疗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小骨窗开颅)和对照组32例(大骨瓣开颅)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高血压病史、格拉斯昏迷评分(GCS)及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详见表1。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6例,根据CT定位,选择距血肿最近的头皮部位6cm纵行直切口,以铣刀铣出直径约4cm的骨窗,穿刺找到血肿后进入血肿腔,直视下清除大部分血肿,创腔内均留置引流管。对照组接受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 清除术,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

1.3 ADL分级标准[2]

Ⅰ级:独立活动无需帮助指导;Ⅱ级:能活动但需要指导;Ⅲ级:需要具体指导帮助才能完成活动;Ⅳ级:无活动能力,需他人搬动或操持代劳;V级:植物生存状态。其中 Ⅰ~Ⅲ级为恢复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处理均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应用t检验,不同时点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之间处理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注:术后两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他(如脑功能衰竭)并发症,其中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他等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外科手术方式比较多,包括小骨窗开颅术、传统大骨瓣开颅术、锥孔或钻孔血肿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4-7]。

大骨瓣开颅术主要适用于有脑疝者和血肿部位深者,优点是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减压充分,且术中也可电凝止血,同时术前出现脑疝者可便于行去骨瓣外减压。但其缺点是手术创伤大、操作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神经功能损伤较重,预后欠佳。且手术对脑组织过度牵拉易造成术后严重的水肿反应,影响术后恢复,且手术病死率也较高[8-10]。本研究显示,对照组血肿清除率达95%~100%,血肿清除彻底,但对照组术后ADL的Ⅰ~Ⅲ级恢复良好率仅62.5%,明显低于观察组(83.3%),差异有显著性。且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不如观察组,且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21.88%,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诸多优点,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适用于病情平稳、意识障碍轻、血肿距皮层较近、仅有脑疝早期表现的患者,其优点是清除血肿操作简单、快速降低颅内压、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一般无需行颅骨修补,特别是颞肌下的小骨窗,避免了大骨瓣开颅术后脑膨出、脑软化、甚至脑穿通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11]。本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但临床医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根据各种手术适应证及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治疗,才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 神经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148.

[2] 曲春城,赵浩,庄强,等.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疗效比较[J]. 山东医药,2007,47(30):15-16.

[3] 傅小君,许信龙,陈再丰,等. 不同外科手段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2008,13(6):523-524.

[4] 李其杰,李斌,钟晖东. 12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体会[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4):461-463.

[5] 孟启勇.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 现代医院,2009,9(3):62-63.

[6] 王平. 高血压脑出血125例手术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3):67-68.

[7] 杨光却,端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术式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270-1271.

[8] 麦晓,欧海荣,覃木秀,等.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学,2010,16(3):317-319.

[9] 虞炳庆,黄红伟,吴丽娟,等.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临床医学工程,2009,6(11):44-45.

[10] 庄炳兴,黄柳军,陈广双,等.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19-20.

第6篇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硫酸镁; 硝苯地平片; 治疗方法; 效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医学名称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它是孕妇怀孕期间的常见病。自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流行病检测报告显示。大约有8.5%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发生在孕妇怀孕20周以后,集中表现症状为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严重是甚至出现昏迷、抽搐、婴儿和母体一起死亡。据有关新闻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可能和孕妇怀孕期间心钠素的敏感程度减弱、胎盘分泌心钠素数量的多少、肌酐以及血尿素氮含量的多少有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多以扩容、降压、解痉、利尿为主。笔者对本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接收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别使用静脉注射硫酸镁和配合静脉注射硫酸镁的口服硝苯地平片的治疗方法治疗,都获得一些成效,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接收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年龄25~35岁,平均27岁。(1)病史:对接受治疗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在怀孕前,及怀孕前20周是否水肿、高血压、抽搐、蛋白尿等病症。以前有没有得过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2)临床表征: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在怀孕期间经常出现的症状有水肿、高血压、眼花、头痛、胸闷、呕吐、恶心等自发症状以及昏迷、抽搐病症。(3)辅助检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血液进行检查,看看血液是否出现浓缩现象,是否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检查肝肾功能是否出现异常,检查眼底是否出现视网膜小幅度痉挛等病症。初产妇55例,经产妇13例,周期32~40周。子痫初期患有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蛋白尿≥300 mg/24 h或(+);BP≥130/80 mm Hg;

伴有小腹上部不适和头痛等症状)32例,孕妇患有重度妊娠症(尿蛋白≥2.0 g/24 h或(+ +);BP≥170/120 mm Hg;血小板112μmol/L;微血管病溶血LDH升高;持续头痛;血清ASTALT升高;出现视网膜障碍;小腹上部持续出现不适感)36例。随机分成硫酸镁组和硫酸镁+硝苯地平组,每组34例。

1.2 治疗方法 硫酸镁组,每天肌内中注射20~30 mg硫酸镁,第一次注射剂量为25%的硫酸镁20 ml(负荷剂量)溶于10%的葡萄糖20 ml使用静脉注射器缓慢推入,然后用25%的硫酸镁60 ml溶于5%的葡萄糖500 ml,使用静脉滴入注射法,点滴速度为1~2 g/h,随时孕妇的血压状况,必要时加注25%的硫酸镁20 ml和2%的利多卡因2 ml一起注射在臀部肌内注射,1~2次/d。硫酸镁+硝苯地平组,在硫酸镁组基础上配合使用硝苯地平片,每次10 mg,3次/d,口服。

1.3 疗效标准 显效:血压降低;收缩压≤130~145 mm Hg,舒张压≤80~100 mm Hg,收缩压与舒张压呈明显下降趋势,直到正常,尿蛋白减少(+ +),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孕妇安全的维持怀孕状态38周,直到终止怀孕;有效:血压有所下降,

1.4 终止孕妇怀孕时机 患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对婴儿和母体的生命有严重危害,患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处理进行药物治疗外,在必要时抓住时机终止怀孕也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要手段之一。有关数据显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在怀孕33~36周时,可根据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表现程度重新考虑分娩时间,对怀孕33周前的孕妇,可以使用皮质激素,使胎儿心肺加快成熟速度,对于怀孕小于28周的孕妇,可根据治疗效果和病情程度,必要时进行引产,防止孕妇在生产时出现死亡现象。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对这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硫酸镁组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硫酸镁+硝苯地平组显效10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性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按照孕妇表现的症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体的影响最大。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体的主要要影响有,使孕妇出现全身动脉痉挛,患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其血液的黏稠度会使孕妇心脏、肺部、大脑、肝脏等器官出现供养、供血不足,和胎盘出现功能障碍、灌流不足等现象。数据显示本院接收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48例发生综合并发症,这说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使患者怀孕初期患有子痫、胎盘不正常脱落。导致感染产后出血等症状,如果不进行及时救治可能会威胁到胎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

3.2 硫酸镁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硫酸镁起的主要作用是对神经、血管、肌肉相连处释放的乙酸胆碱进行抑制,使平滑肌、骨骼肌得到放松,从而使血管得到有效舒张。有效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全身动脉抽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孕妇的大脑、心脏、子宫、肾等主要器官的供血得到改善,达到预防、制止抽出的目标。并且,硫酸镁可以抑制中枢神经、使血管扩张,使体液循环得到改善,进一步对大脑、心脏、肝肾的器官的衰竭起到抑制作用。分量充足的硫酸镁可以使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血压暂时降低,使外部循环阻力下降,心脏输血量提高,大脑缺氧问题得到改善,脑部水肿减弱,大脑内压力减小,从而抑制孕妇全身动脉抽搐现象的发生。据有关资料报道,硫酸镁可以使胎儿缺氧问题得到改善,对胎儿有保护作用,使婴儿出现的缺氧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使用静脉注射硫酸镁的治疗小组,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压综合症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并没有发现对婴儿造成不良反应。

3.3 硝苯地平片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硝苯地平片是一种钙拮抗剂,其治疗原理是,通过对心肌细胞膜有选择性的抑制钙通道,阻止心肌细胞过度兴奋-收缩偶联,使心肌细胞受到保护。通过对支气管、血管和子宫平滑肌兴奋的抑制-收缩偶联,使全身血管得到舒张。可以有效松弛子宫平滑肌,有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微循环作用。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硝苯地平片舒张平滑肌血管的原理也许和妨碍细胞内钙的释放、阻断钙内流、阻止血管膜上的肾上腺素α-受体、激活K+、Na+、ATP酶、阻碍硫酸镁二酯酶的活性等原因有关。配合使用硫酸镁口服硝苯地平片治疗小组,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压综合症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并没有使孕妇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使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片都可以治疗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配合使用硫酸镁的硝苯地平片治疗法,可以有效解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身血管动脉痉挛的问题,有助于使血管获得扩张,并有协同降压的效果。实验证明,配合使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片治疗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只使用硫酸镁进行静脉注射的治疗效果。因此,配合使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片治疗法可以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翠华,朱薛艳.中药对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4(2):413-415.

[2] 张凯,章文华,傅军,等.ATP生物荧光技术在卵巢癌体外药敏检测中的应用[J].癌症进展,2003,1(9):198-201.

[3] 满洪柱,谢荣美,彭丽静,等.正常妊娠与妊高征孕妇血清ET-1、β-hCG及HPL含量的变化[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5,14(2):157-159.

[4] 苏锋,杨惠泉,陈红,等.硫酸镁辅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13):132-135.

[5] 李友生,公延霞.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0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31(19):67-69.

[6] 樊揪顺,梁晋芳,焦靖杰.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1(6):275-278.

[7] 欧兰芝.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0):176-179.

[8] 谢蓬.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及管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19-121.

[9] 葛银娟,邵秀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7(12):85-88.

第7篇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缬沙坦 心房颤动 左房扩大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脏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1],原发性高血压可同时有左心房扩大和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Af)。高血压不但是房颤发生及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房颤的临床作用、探讨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降压治疗是否可以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寻找房颤的防治措施及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0月1日—2006年10月1日在我院心内科门诊、特诊科、心内科病房,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门诊以及深圳市北大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所选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以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的缬沙坦80~160 mg/d或上海辉瑞制药公司生产的氨氯地平5~10 mg/d作为基础用药的患者方可入选,入选患者允许加用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年龄和性别不限,未达到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以及伴有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紊乱、预激综合征和存在其他原因可引起房颤的患者,也除外之前已有房颤或房扑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调查的指标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水平、服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选用其他降压药控制血压的患者均不参与调查)、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采用美国惠普公司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5 MHz。以标准方法检测左心房前后径,>35 mm为左心房扩大)。

根据患者服用缬沙坦或氨氯地平治疗后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是否有房颤出现的客观证据,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和非房颤组(非Af组)每组80 例,对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等变量进行匹配,配对比例为1∶1。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治疗前后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Af组和非Af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水平比较见表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见表2。两组用药情况见表3。表1 Af组与非Af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水平比较表2 Af组与非Af组左心房内径及扩大情况比较扩大(例)Af组8036.7~47.55228非Af组8032.7~44.53644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Af组与非Af组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情况比较 例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本组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扩大与房颤发生有关,其原因是高血压导致心肌解剖及电生理的改变[2],高血压患者心房肌小动脉狭窄或闭塞,部分心肌发生缺血变性及纤维化,形成许多无应激功能的心肌小岛,为阵发性房颤提供了心房电活动不一致的病理基础。在解剖改变前,心房电活动改变就已经产生,表现为心房传导时间延长、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的不均一缩短,心房肌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及持续中起重要作用。ARB在人群中降低Af的发生及复发主要与ARB改善心房电活动及心房肌结构重塑机制有关[3]。ARB还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逆转左心室肥厚,对心血管有长期保护作用[4,5]。

回顾性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扩大与房颤发生有关,防止和延缓左心房扩大对房颤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缬沙坦可以延缓左心房扩大,进而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1:1 285.

[2]孙艺红,胡大一.高血压与心房颤动[J].中国医药导刊,2007,33(4):264266.

[3]戚文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心房颤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1):1 0421 043.

第8篇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22.15+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168-02

脑出血属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在非创伤性脑出血中,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多见[1-2],其大多由于高血压伴发脑动脉瘤,血压突然升高时引起动脉破裂出血所致。本院于2008年7月~2009年12月对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血肿清除术清除颅脑内血肿,并与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30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09年12月本院共收治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及CT检查结果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CT定位血肿清除术组32例(定位组)及常规开颅手术组30例(开颅组)。定位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4~66岁,平均为54岁。有高血压病史者共27例,其余在发病前未经正规检查血压。意识状态采用GCS评分5~8分者21例,9~12分者11例。CT见脑叶出血9例,基底节出血17例,小脑出血6例;形成脑疝者17例,破入脑室者9例。血肿量为30~60 ml,平均50 ml。开颅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为54.2岁。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25例。GCS评分5~8分者20例,9~12分者10例。脑叶出血8例,基底节出血16例,小脑出血6例;形成脑疝者16例,破入脑室者8例。血肿量为30~80 ml,平均51 ml。定位组与开颅组患者在GCS评分、血肿量、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行常规开颅手术的患者采用骨瓣或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术后常规行脑室引流或硬膜下引流。CT定位血肿清除术组患者则应用MD-2000A脑定位手术系统进行手术。患者局麻下进行CT扫描定位靶点,测量其XYZ坐标值。注意避开脑部功能区,在皮层血管分布较少的部位经颅骨钻孔切开硬膜。定位仪调整坐标后置入硅胶管,以注射器负压抽吸血肿内血液、血凝块,且用肝素及0.9%NaCl溶液冲洗至血肿液颜色较淡。缝合头皮,固定引流管。引流管拔管时间由血肿排空情况定,通常引流时间为3~5 d。比较两组术后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随访6个月比较死亡率及生活质量[3]。

1.3 判定标准

术前及术后15 d对所有患者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最高为45分,最低为0分。0~15分视为轻型缺损;16~30分视为中型缺损;31~45分视为重型缺损。生活质量根据Rankin分级进行评定[4]:无症状为0级;有临床症状但对患者活动无影响则为1级;存在轻度残疾且不能从事脑出血前活动,但生活还能自理,无需照顾者为2级;中度残疾且需他人照顾,但可自行行走者为3级;中重度残疾且需要他人照顾,无人照顾时不能自行行走者为4级;严重残疾且需要他人长期照顾,生活根本不能自理者为5级。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经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且以P

2 结果

2.1 两组死亡率比较

CT定位组32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1.9%。死亡时间为术后3~21 d。合并脑疝的17例患者中死亡5例;小脑出血6例患者中死亡1例;再次出血者4例,死亡1例。常规开颅组30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7%。死亡时间为术后3~16 d。合并脑疝的16例患者中死亡5例;小脑出血6例患者中死亡1例;再次出血者5例,死亡2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两组评分比较,CT定位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P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CT定位组较常规开颅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

3 讨论

通常对于GCS 5~12分的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常规开颅术、CT定位血肿清除术等。由于脑CT立体定向精准,且对脑组织损伤小,局麻下即可开展手术,故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较多[5-6]。其通常适用于意识障碍较轻,且神经功能缺损障碍明显者;血肿量超过20 ml者等。本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相近(P>0.05),但术后15 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CT定位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P

因而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对于血肿量30 ml以上且脑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采用CT定位血肿清除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少,且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峻岭,潘速跃.脑出血的手术和超早期止血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1):22-26.

[2]陈国军.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5,2(23):79-80.

[3]麦晓,欧海荣,覃木秀,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3):317-319.

[4]赵继宗.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72.

[5]赵晶,杨丛林,白云杰,等.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以及临床应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1):47-48.

第9篇

【关键词】 复方尼群洛尔片;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67

在我国,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1]。临床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患者的血压予以控制,并提高临床的降压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关键[2]。而对轻中度高血压给予有效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患者日后血压的平稳情况[3]。笔者所在医院使用复方尼群洛尔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8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诊断标准(1999)。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房颤、心衰、脑卒中、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其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42~58岁,平均(49.27±5.37)岁。病程1~14年,平均(7.02±2.91)年。轻度高血压19例,中度高血压25例。实验组患者44例,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41~62岁,平均(49.66±5.71)岁。病程1~13年,平均(7.32±2.85)年。轻度高血压20例,中度高血压2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和依那普利治疗。药物剂量为:氢氯噻嗪1次/d,12.5 mg/次;依那普利1次/d,10 mg/次。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尼群洛尔片,2次/d。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健康宣教,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并嘱患者戒烟酒。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要求测量时定、定检查者、定血压计,并在患者休息15 min后测量,取3次测量平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其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收缩压,实验组1个月时为(137.11±8.11) mm Hg,对照组为(142.22±12.42) mm Hg,t=6.77;2个月时为(132.35±8.24) mm Hg,对照组为(134.75±10.66) mm Hg,t=6.14。舒张压:实验组1个月时为(69.64±8.63) mm Hg,对照组为(65.27±9.77) mm Hg,t=7.64;2个月时,实验组为(68.24±5.75) mm Hg,对照组为(62.76±6.24) mm Hg,t=7.75。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复方尼群洛尔片是一种低剂量的复方制剂,其能够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和患者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能够起到较好的降低患者血压的作用。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固定剂量的片剂,每片含有尼群地平5 mg和阿替洛尔10 mg。其中钙拮抗剂能够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β阻滞剂能够抑制交感活性,起到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4]。

笔者所在医院以复方尼群洛尔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黄高忠,汤晔华,顾兴建,等.复方尼群洛尔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5):391-394.

[2] 黄高忠,吴宗贵,朱鼎良,等.复方尼群洛尔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剂量配比[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2):95-99.

[3] 张瑾, 陈绍行,陈绍行,等.探讨健康志愿者多次口服复方尼群地平片的耐受性[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8,17(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