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33:07
导语:在艺术品投资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艺术品证券的特性分析
我国证券法明确规定的证券为股票、债券以及其衍生证券,这些证券都是资本证券。艺术品证券和前述证券相比,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一)标的物价值特点不同一方面,代表公司资产的传统证券比较容易进行价值评估,资产评估体系也有相对详细确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文化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则更为困难。艺术品有着“难以复制”、“没有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真伪优劣的判定主要依靠人的肉眼的特性”[7],因而价值评估的难度远远高于传统证券。另一方面,艺术品价值虽然具有无形性,但其载体却十分脆弱,容易发生毁损和灭失。且一般说来,与公司资产相比,单个艺术品的市值总额仍属偏小,少数市场主体便可以操纵全部股份。(二)投资收益来源不同从制度设计而言,传统证券的投资收益来源于所投资事业产生的盈利,投资者无需交易也能够获取收益,如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来源于企业盈利,资产证券化交易当中证券的收益来源于资产的现金流。但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收益溯源主要是艺术品的自然增值。艺术品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不稳定且数量少,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品份额在虚拟交易之时还需要投入保养和保险费用,这更加使得艺术品的“现金流”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是艺术品难以成为投资品的核心之所在。应当承认,投资收益的特性直接决定了艺术品投资的投机性较强。艺术品的增值虽然存在,只不过这种增值需要通过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反映,由于反映机制的不完善,艺术品价值的自然增值与人为炒作被模糊化了。(三)投资收益的控制模式不同从另一个角度看艺术品份额和传统证券的投资收益,二者在发行后,收益的控制模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股票发行人在发行之后仍占据并管理公司资产;而艺术品证券一旦发行成功,发行人所得到的资金便脱离公众视线,成为发行人独占的财产,这部分财产与艺术品证券增值没有直接关系。这意味着艺术品证券的收益与发行人是分离的。艺术品收益既不受投资者的主控,也不受发行人控制,而是受到艺术品经营机构以及艺术品增值等经济、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四)投资收益增长周期不同企业盈利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取得,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以季度作为评估时段,这使得股票、债券的价值评估周期较短,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艺术品证券的投资周期却较长。学者认为,“艺术品既不适合长期投资(50年以上)、也不适合短期投资(1年以下),而比较适合进行中期投资。具体的投资周期则因具体情况而异,以10年为基点把握。”[5]138-139因为艺术品证券交易是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其收益周期只能参照传统艺术市场的投资周期,可见,艺术品增值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艺术品证券交易的风险分析
通过对艺术品证券的特性分析,可归纳出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风险主要存在三方面①。(一)价值确立风险艺术品特殊的价值规律使得艺术品价值评估本身就比较困难,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又缺乏对艺术品评估的共识,三重评判标准(学术标准、艺术标准、市场标准)相互交叉,拍卖市场又赝品充斥、拍卖价格与交易价格不统一等情况加重了艺术品评价的困难。更进一步的是,评估机构和专家的信用亦深受质疑②。现行的艺术品证券化中的评估机构大都是与交易所关系密切,而且估价的高低与其自身收益直接相关,诸多不正常因素使得艺术品的估价有虚高的成分。这些因素造成了艺术品的发行价格有可能偏离艺术品的实际价值,使艺术品证券化存有前提隐患:即任何权利的交换都必须以权利被识别和确认为前提,但艺术品证券化操作不慎就会使得艺术品如同传统证券市场的空壳公司,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在实体上,艺术品是体积虽小但价值较大的物,与大宗固定资产相比,在保管过程当中极易发生价值贬损或者意外灭失,而这是传统证券基本不会面临的风险。(二)交易泡沫风险艺术品证券和传统证券投资收益来源的不同决定了短期炒作对于艺术品证券的价格影响程度不同。证券化交易带来的流通性增强很可能会使艺术品价格飙升,越是频繁交易,艺术品价格就可能被炒得更高。然而艺术品的投资周期较长,证券市场急剧上升的价格会远远偏离艺术品本身价值,这其中的差价很大一部分是纯粹由交易带来的泡沫,当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高价买入的投资者就会被套牢,艺术品证券市场就面临崩盘。事实上,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所说,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股市和楼市的异常资金流动的监管,艺术品市场成为“游资”套利的一个新的重要渠道。艺术品收益增长周期与传统证券的不同也印证了短期交易增强了投机性。当前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多采“T+0”的交易模式,投资者可以当天买进当天卖出,交易泡沫很容易膨胀。相对于传统证券,艺术品证券市值总额较小,比较容易被少数人操纵。此外,艺术品易受到经济状况、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大量资本的涌入和撤出都有可能,从而导致市场暴涨或暴跌的情形。(三)文交所的信用风险文交所是艺术品证券交易的平台。相比传统证券,艺术品持有人通过转让艺术品证券获得资金后便与交易市场分离,其没有证券法上的信息持续公开义务,无需公开募集资金的用途和去向,较之传统的交易所,文交所在交易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然而现实当中,文交所却存在规制空白。第一,文交所的注册资本没有明确要求,如天津文交所的股东就是自然人和法人的组合,实缴资本并不高,其责任能力也就有限。第二,文交所往往承担着审核上市、管理交易、委托遴选商和艺术品保管机构等多重职能,但其义务承担状况却不明确,例如有文交所在交易环节上缺乏制度设置,如发行商的遴选没有明确规则。这和传统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精神相悖。文交所的权力过大,市场公信力受质疑,易滋生寻租现象。第三,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各地文交所设立和监管较为混乱,文交所基本是自律运行,交易规则的频繁改动是监管缺位的一个体现。
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的“过云楼”藏书,无疑是今年国内拍卖行普遍关注的焦点。今年5月24日,北京匡时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精品展暨“过云楼”藏书全国巡展,首次来到成都展出,并把展出的地点选在了发展至今已有92年历史的文化老字号拍卖行——“诗婢家”。
据悉,创立于1920年的“诗婢家”,名字来源于《世说新语》中东汉大儒郑玄家婢女皆精通诗书之典故。该店是一家以经营文房四宝、金石印章、碑版法帖、精裱古今书画而驰名的百年老店,为推广古籍善本、书画艺术品做出了应有贡献。而传承、推广“诗婢家”百年文化的掌舵人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期《投资客》“典藏大家”走近“诗婢家”,走近其幕后掌舵人,走近喜好近现代书画艺术品的诗婢家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柏优。
醉心书画研究。最爱马晋的《双骏图》
“中国近现代书画的魅力在于其巧妙地把具象和抽象结合在了一起,用独特的形式,把具体、形象、生动、鲜活的生命以及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历史进行回放。”研究中国近现代书画(以下简称“书画”)艺术品已7年有余的柏优,在众多艺术品类中,对书画艺术品情有独钟。在他看来,优秀的书画艺术品,不仅贴近生活,富有生趣。而且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幅画都包含着故事,都有生动的内涵,能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惊叹。对于优秀的书画艺术品,他更愿意这样去形容对它的感受:每一件优秀的作品背后,都蕴藏着超常的意境和韵味,你可以集中自己的思想,去体会其中的深邃内涵,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想象,去丰富作品的外延。
“许多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家的作品堪称精妙。”除了对书画艺术品蕴含的意义有独到见解外,在研究之余,柏优也会做一些书画艺术品的收藏,尤其不会错过收藏优秀的书画艺术品。“我平时最喜欢收藏的还是‘渡海三杰’和马晋先生的作品。”据他介绍,“渡海三杰”是指的张大干、黄君璧、溥儒三位书画艺术大师,三位大师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中影响力巨大的艺术奇人。而之所以收藏马晋的作品,则是出于对其《双骏图》(240CM*172CM)的钟爱。据了解,马晋尤其擅长绘画“马”、“牛”、“花鸟”,完善了自成一家的工笔写实风格。他的工笔写实作品,富含体感和质感,工而不拘,细而不碎,干净漂亮,雅俗共赏,惟妙惟肖。其中,《双骏图》因为栩栩如生、富于质感、尺幅巨大,而被称为马晋众多佳作中的绝品,还被著录在《荣宝斋画谱》、《中国近现代画马名家》等知名画谱中。同时,该作品也是诗婢家美术馆的镇馆作品之一。目前诗婢家还从马晋先生之子马龙手中收藏了他的另一幅巨制——《仿仇英江南春卷》。
以兴趣爱好为前提,合理投资收藏
“收藏书画艺术品,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盲目跟风。”谈到自己多年的收藏经验,柏优如数家珍:首先,收藏流通性好的名家书画(所谓流通性好,主要是指收藏家的作品哪天要出手,市场立马可以变现)。如海派的吴昌硕、黄宾虹、陆俨少、潘天寿、唐云等画家的作品,又如新浙派的方增先、童中焘、吴山明、曾宓等画家的作品;其次,收藏专题性书画作品,有系统地分门别类。如,专收女画家的作品,也可以专收当代文人雅士的对联等。因为,只有当你的收藏形成一定规模后,藏品才更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第三,收藏书画名家的精品,如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吴弗之、任伯年等大师的精品;最后,收藏符合自己地域特色的书画,比如在南方,就最好收藏海派浙派等的书画。“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看重作品中体现的艺术家的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收藏被时代、市场以及个人认可的作品。”
如今对于老百姓来说,投资是必需的也是无奈的,因为投资有可能致富,而不投资则极有可能滑向贫困。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市场是最大的政治,市场决定资本的分配。需求就是定价权,需求决定了价值,艺术品亦如是。
这是个追求价值的时代
“价值投资”已经是当下经济生活中最时尚的话题了。我们身边的许多人买房子已不仅仅是解决个人容身居住的问题,它还是对一项资产的有效投资;许多人买股票,也不是想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生产,而是通过博取股价涨跌的差价获取投资收益;许多人投资艺术品,也不完全满足审美消费的需求,他把艺术品也看成是投资标的物,通过对艺术品的交易获得相关利润。可以看到,投资者往往不是看重标的物本身的实用功能,而是看中了其中的投资价值。
这是个资本“爱上”艺术品的时代
今天,艺术品具有交易功能,具备了金融属性。它向人们沉积已久的传统观念挑战:艺术品不仅仅被用来欣赏,它还是财富的一部分,是投资的标的物,是可以交易的金融资产。
但是,资本和艺术的“结合”也会产生风险。
泡沫风险。以往买卖艺术品,主要是满足个人收藏的爱好,同时也是富人们消费剩余购买力的渠道。购买艺术品既不会引发通胀,也不会减少货币在市场的流通,从而触发社会矛盾。
今天,我们对金钱产生了强烈的增值欲望。投资就是为资本增值。艺术品最主要的增值方式就是“可流动性增值”。艺术品在时间上、地域上和持有人当中反复交易。表现为某件艺术品在短时间内、在不同地域的市场上不断被换手。甚至有人说,市场中许多艺术品总是在途而不能在库。有频繁的交易却没人肯收藏,就像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在玩着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眼见着风险越来越大,让人担心泡沫破灭的那一天。
这就是艺术品无限的增值空间与有限的价格承受力之间的矛盾,我们称之为“泡沫风险”。
信用风险。房地产、证券的价值背后有政府的信用作抵押。所以一有波动,政府就要出面干预,比如抑制房价、打压股市等。
艺术品就不同了。政府不对艺术品的价值担保,这是艺术品投资区别于房地产和证券的最大特征,被称之为“第三投资”。
“第三投资”是无信用担保的投资,始终存在信用风险。有人常以此诟病艺术品交易,那是不了解艺术品交易原本就不需要信用担保的特性。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信息不对称”是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某件艺术品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它到底是真是假?是优是劣?值还是不值?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掌握的信息有很大的不同。少数人可能拥有最隐秘、最真实的信息,大多数人只能得到公开信息。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公开的信息就是过时的信息,以及包含着大量的误导信息。而“有心人”或称别有用心的人靠着驱动信息的更加不对称,从中牟利。因为这个市场极其特殊,它对假象是最包容、最隐忍,甚至最偏爱。
——刘太乃
今年春拍已经收官,上拍数量和成交额明显缩水,低潮已是不争的事实,偶有出彩的拍品,也难掩整体颓势,人气、媒体报道、评论争议也明显不如往昔,与前两年相比似乎过于冷清了。
不过作为今年各大拍卖行力推的写实油画板块一如既往地稳健,虽然没有令人惊艳的结果,但是成绩单还是不负众望,杨飞云、王沂东、陈逸飞等一批写实派大将都有高价作品成交,相对比较稳定。
尤其是在北京保利春拍上,杨飞云《静物前的姑娘》以3450万成交,王沂东的《盛装的维吾尔族姑娘》以1495万元成交,据传被收入山东藏家杜双华囊中。中国嘉德春拍,王沂东早期作品《回娘家》以782万元成交,陈衍宁《西窗声动》以586.5万元成交,杨飞云《赞美之声》以460万元成交。艺融拍卖中,陈逸飞《聚焦》以690万元成交,徐芒耀《雕塑工作室系列之二——开模》以609.5万元成交,打破了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成交纪录,郭润文代表作品《梦归故里》以575万元成交,朝戈巨幅画作《东方》以506万元成交。北京匡时春拍中,陈逸飞《音乐家系列:吹竖笛的女子》成交价为747.5万元。
今年写实油画的稳健与各拍卖行把这个板块作为重点推出脱不了关系,升温、回归、扎实、稳健在拍卖前就成了市场行情预测的关键词,并在结束后得到证实,不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和期望。除了写实语言本身的亲和力和生命力,画面唯美、欣赏门槛低、伪作少也是众人热衷追捧的重要因素,翰海拍卖油画部的柴宁认为,“一线艺术家的作品产量少,市场流通的数量也少,加之有比较固定的收藏群体,必然导致这一板块的稳定” 。
目前中国本土藏家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收藏体系,话语权慢慢回归,写实油画有稳定的收藏群体。然而,新藏家尤其是年轻一代藏家的进入却引起部分人的质疑:这是否引起审美诉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收藏方向的颓变?
是艺术还是简单的复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钟涵提到写实油画创作存在的问题:“以技术精到遮蔽精神性的苍白。以风格上的表面模仿代替个性的创造。一招鲜的老面孔之反复出现透露出安于停滞的态度。用矫揉造作的描写怀恋陈旧的富态闺惰生活。”时至今日,这样的问题依然没有改观,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钟涵认为是部分画家在商业利益驱动下迎合受众口味,尤其是有购买力而文化贫弱之辈的口味,“油画有作为装饰和身份摆谱的用处,又好像有某种‘高贵’价值,于是庸俗趣味在此滋生。社会上缺乏有效的人文机制的力量予以制约,虽然私下议论痛感其害,却在公开场合心照不宣,难以听到有效的质疑声音”。
随着财富阶层的日渐精英化,买家审美品位的提高定然会从根源上消减庸俗化,但是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人文机制的规约却并不好构建,目前的批评仍然是被利益绑架的,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文化品格不利于批评的规范化。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品位的培养,不盲目跟风,不轻信褒贬。
目前,对于写实油画的创作方法也存在一些争议,画家直接画照片,或者通过扫描设备协助创作,有些人认为这样会削减作品的绘画性和收藏价值,唐炬就是其中之一:“照相、扫描制作出来的所谓作品不会入我眼。”而有些持相反看法,比如台湾收藏家刘太乃认为画照片和扫描只是艺术家创作的一种技法,并不会消减作品的绘画性,关键是看作品的情感部分,能否动之以情。
2009年,燕娅娅因涉嫌抄袭摄影作品被告上法庭;去年曾梵志的《雪豹》被指抄袭摄影作品而惹争议,人们在围观的时候也在思考摄影与绘画的区别、挪用与抄袭的界限问题,然而在艺术史上的挪用使得这一行为变得合理。退一步想,创作的素材和描绘的对象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画照片与写生有什么本质区别吗?结果都是经过艺术家再创作的主观产物罢了,是不是优秀的作品还是要看画家创作的激情和作品蕴含的精神性。
选择投资还是投机?
艺术品收藏是种长期的投资,收藏乐趣和投资收益并不矛盾,真正的藏家追求的是艺术品带来的怡情,渔利只是附属,刘太乃一语中的:“这是艺术,谈钱俗了。”
而投资者无非就是渔利先于怡情,但不会完全忽视艺术价值。虽然在艺术市场这口大锅里抢饭吃,投资者带来的资本拉动了市场需求,耳濡目染之下市场也会把投资者培养成收藏家,但无奈其中夹带着不少投机分子,给艺术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在投机者眼里,只考虑升值问题,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作为选择艺术品的标准,大有“这是投资,谈艺术傻了”之态。
楼市“拐了”、股市“熊了”,艺术品市场悠着点!
近两三年,中国的房价直线上升,特别2007年,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一年中翻番。然而,2008年以来,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下,过热的房地产行业终于出现了房价打折、成交量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的态势。我国最大房地产之一的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今年在出席北京的一个新闻会时表示,“我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了”。楼市的“拐点”出现了。
2006-2007年,中国股市演绎了一波气势恢宏的牛市行情。但是,在市场的影响、大小非解禁、再融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下,股指很快就飞流直下,从6124点跌破到3100点以下。半年的时间,中国A股跌幅近50%,远远超过了次贷危机中心的美国。中国股市“熊”了。
中国艺术品市场
中国艺术品市场,从2003年起一直步入上升通道,其火爆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股市、楼市。以拍卖市场为例,2003年的成交额为25亿,2004年57亿、2005年155亿、2006年163亿、2007年超过200多亿。2007年的200多亿元拍卖成交总额中,有168件拍品单件成交价突破1000万元。
中国楼市、股市、艺术品市场的牛市行情,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一部分富裕起来了,而且相当有钱。艺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的中产阶级。据有关报道,中国已有规模达3500万人的中产阶层和高收入人群,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有7000多万。
200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
这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楼市、股市、艺术品市场被人们视为投资市场的三驾马车。如今,楼市与股市的辉煌已经不再,艺术品市场尚能一枝独秀否?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尽管楼市、股市时涨时跌,但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甚至,每一波牛市行情中获利的资金,撤退后都会有一部分流入艺术品市场之中。而就投资市场的风险而言,大家公认艺术品市场要比股市、楼市的风险小得多。
据最新公布的一个调查数据显示,在通胀、股市下跌的背景下,中国人的消费意愿受到了直接影响……2008年艺术品市场还是悠着点好。
上半年依然值得期待
200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迎来了第二次。中国艺术品市场有“三年一小涨,五年一大涨”之说,从2003年起到2008年应该是此一周期的末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第二个很有可能持续到2008年奥运会前后。奥运会是中国人百年的期盼,是中国人的节日,也是世界人民的节日,中国举办奥运会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中国艺术品市场肯定会乘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再火上一把。
对中国当代艺术多保持一份谨慎
近几年,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为全世界收藏界所瞩目,其价格是一涨再涨,几千万的高价频频出现。据统计,2007年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有20多幅,其中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曾梵志的作品屡破千万元大关;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14幅草图》在香港佳士得2007秋季拍卖会上更是以7424.75万港元,再创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天价。
Artprice网站2007年全球100位当代艺术家排行榜上(按照作品的成交量来计算),中国当代艺术家占据了36席,其中,张晓刚已经超越了美国最红的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占据了第二的位置。
这几年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如此火爆,很大的原因在于大量国际资本的渗入,最早介入中国当代艺术收藏领域的是西方的一些收藏家;国际市场这几年的“中国热”,也使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收藏家、画廊、艺术投资基金以及公共收藏机构如美术馆、博物馆介入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投资领域。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我国理论界历来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褒贬不一。
不可否认,西方最初开始接受中国的现代艺术时,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动机和社会取向,他们之所以推崇中国的前卫艺术,热衷的往往是那些带有政治色彩和符号的东西。中国当代艺术明显表现出市场化的特点。不管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画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新时期艺术家创作水平,但它毕竟提高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并占有了一定的国际市场,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艺术品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定会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产生极大的影响。
发轫于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正延伸到欧洲大陆,已有侵入到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征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品投资与股票、房地产投资一样,很难想象深深影响股票和房地产的次贷危机不会伤及艺术品市场。
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程度最高,受到的冲击应该是最直接的。一些迹象表明,国际一些大的收藏机构和个人已开始抛售中国当代艺术品。尽管中国当代艺术近期可能还会继续火爆亢奋,但是,其调整的步伐也许为时不远了。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许多作品最初并不为国人所看好,许多中国当代艺术顶尖艺术家的一流作品当时是很廉价地落在了国际收藏家的手中。艺术市场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的高价大多是在海外创造的,继而强力地拉动了国内当代艺术品价格。许多作品在短短几年内上涨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已经透支了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成长空间。这种动辄几百万甚至是几千万的价位已使得国内的一些收藏家们难以接受,人们担心这种疯狂的炒作的高价位会使中国的当代艺术品收藏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中国人的审美价值才是中国艺术的根基,即使当代艺术作品时下很受宠,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的国人对许多当代艺术并不能欣赏,也未必真正喜欢,有明显的跟风炒作的成分。
西方收藏家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品,时下当代艺术价格炒高后若再由中国人买单,最大的赢家当然是那些人。
总之,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尺度掌握在西方的收藏家,同时他们也掌握着市场的话语权。
对投资当代艺术的投资者也不能一概而论,投资那些代表画家的代表作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只有那些能够载入史册的代表作才具有保值增值的可能。
中国古书画依然值得期待
中国书画历史悠久,为人们喜闻乐见,具有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中国书画也为世人所看好。
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具有深刻的认识。中国书画一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打拍品。在艺术品市场,中国古书画精品受到买家的格外青睐,古书画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决 定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中国人对古代书画的热情从来就没有减少过,相反逐年在增加。从2007年中国古代书画的成交纪录来看,精品继续受到追捧。中国嘉德2007秋拍中明代仇英的《赤壁图》以近7952万元成交,创下中国古代书画的近年来的成交价格纪录;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明代董其昌的《书画小册》以4600多万元高价成交。
《赤壁图》天价表明,古书画名家精品的收藏投资价值正日益凸显,有实力有眼光的藏家面对难得一见的古代名家真迹,敢于千金一掷。市场并不畏惧高价,市场缺少的是古书画精品。
中国古书画行情在2007年的回暖是一种理性的升温,是一种真正的价值回归。
虽然目前的艺术市场很大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现当代艺术板块,但有相当一部分的收藏家具有古代书画情结,再加上古代精品流传下来的非常少,一旦有文物级的藏品面世,引发追捧是很自然的事情。尽管,赝品问题一直困扰着艺术市场,那些流传有序的古代精品已历过被反复鉴别与确认的过程,日益显现出应有的价值。我们相信,创出天价的仇英的《赤壁图》只是一个开始,可以预见,2008年的古书画拍卖会沿续去年‘精品高价’的特点,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稳步走强。
影像和雕塑作品值得关注
影像和雕塑作品有可能成为市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影像和雕塑作品在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价位相对较低,没有经过市场炒作,因而这类板块未来上涨的空间较大,投资价值凸现。
影像和雕塑对收藏者来说,还存在认知上的问题,那就是作品的重复性,而非是惟一性。
影像是否能最终被市场所接受,现在仍然不十分明朗,原因是目前中国当代影像市场的游戏规则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版数的控管上需要严格的规范,不然不足给收藏者以信心。
中国近现代雕塑市场的趋势看好,不少收藏家和鉴赏家都看好它的市场前景,一些爱好者和投资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对它进行系统性的收藏。总之,现在国内雕塑市场刚起步,未来具有巨大的增值空间。
应该说,尽管拍品创了天价,但画家本人却并没因此一夜暴富发横财。当被问到破纪录的感受时,张晓刚表示:“他们是不是疯掉了,我的画卖100美元的时候,心里很踏实,卖到100万美元反而感觉很虚幻。好像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或者变成另外一个符号。我不喜欢讨论拍卖,这其实是二手市场,与我们画家都没有关系了,《天安门》231.2万美元不是我卖的,那画早就不属于我了,上世纪90年代给海外藏家时不过5000美金。”同样,《三峡新移民》在拍出2200万元的当代艺术品天价后,刘小东本人也一点没感到兴奋,甚至有些郁闷和困惑。他认为:“中国当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爆得有点畸形,当初《三峡新移民》被画廊收购后被一位印尼藏家买去,我以为他会永久收藏这幅画,没想到这么快就委托保利高价抛出,再度流向市场,自己的画绝对不值1000万元。”据画家的一位朋友透露,刘小东第一次出手价格尚不及100万元,难怪看到自己的画被画商们倒来倒去狠捞了一笔,画家心里并没有多少激动和高兴的滋味,大喊与自己无关。
熟悉当代艺术收藏的人都知道,刘小东所指的印尼藏家就是先在印尼后居新加坡的“好藏之美术馆”主人郭瑞腾,这位收藏家多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国艺术品的买卖,2005年11月7日,吴冠中的《鹦鹉天堂》(3025万元)也曾是他的大手笔。近年致力于内地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不少国内有实力的中青年油画家的作品被其买断,低价买进“原始股”是他的一贯手法,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两年内为其带来了10倍以上的巨额暴利,不愧是眼光独特,一买一卖获利高达上千万元。在内地油画行情一片低迷时,内地的藏家究竟在干什么呢?不少人在追捧已经热得发烫的国画,真正有眼光有魄力做当代艺术投资功课的先行者又有几许?可谓凤毛麟角。我们有的只是像俏江南这样在当代油画大幅飙升后高位去接烫手山芋的跟风者,当代艺术的钱让谁赚去了?答案不言自明。
虽然如今当代艺术品拍卖行情一热再热,但在几年前却无人问津,被藏家们视为丑小鸭和灰姑娘。记得2001年看中国嘉德秋拍时,刘小东的《走神儿》估价区区4-5万元之低,却仍然摆脱不了流拍的命运,2006年在荣宝春拍还是这幅画,却拍出88万元。王沂东的《有这么一个小院》2002年18万元也是无人理睬,三年后在嘉德竟拍出192.5万元。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有真正的收藏家吗?他们原来在干吗?可以说,中国当代油画在具备高投资价值的最佳时期,被国内藏家们无情地忽略了,遗忘了。在行情突然飙升后,不少人却大脑失控茫然追风,昔日的“原始股”已徒然变成“高价股”,许多成交价格早已高得离奇,最终将买家高位套牢,真正投资收藏的大好时机已然错过,有些早期先行的囤积者如今大幅拉抬价格,只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出货而已。2200万元的《三峡新移民》日后究竟有多少投资价值,在画商们狂赚一笔后日后还有多大升值空间,实在令人怀疑。
长期以来,由于油画在内地一直被边缘化,没有形成收藏传统,远不及西方和中国港台地区开展的火热,真正介入当代艺术的国内藏家少之又少,大买家屈指可数,所以一些画家的经典作品被海外藏家低位席卷一空,实属再正常不过。仅仅在两年前,某些国内的知名画家还处于一年被海外画廊80万元买断的境地,可见,国内藏家并没有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土壤,即便行情一片大好的今天,被国内画廊和机构买断的画家也为数不多。正因为当代艺术的多数稀有“原始股”被海外画廊买家画商所垄断,行情由他们操纵掌控,市场自然是由他们说了算。看一看当今市场红透半边天的这几个“市场明星”,有几个是国内画廊和藏家签约“包养”的?他们的行情之所以一涨再涨,毫不夸张地说,同背后的海外画商买家大有关系。没有他们的市场运作,想凭空拉抬冲至千万元大关,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之事。
国内当代艺术的钱被海外赚走,内中原因众多,资金实力欠缺,投资意识淡薄,机制没有形成,艺术品投资咨询业的空白,都影响到当代艺术在内地的发展。首先,在资金实力上国内藏家远无法同海外藏家相比抗衡。国内画廊目前大多资金实力较弱,多数画廊只能独家名气一般的青年画家,几十万元、近百万元一张的名头画家,能买断的恐怕真没有几家,这类级别画家的画大多被海外收购囤积了去,在经过有效的市场运作后一部分再高价“回流”国内。到国内最大的“观音堂”画廊一条街转一圈便不难发现,在国内呼风唤雨的名家都不在这里落脚,在这里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有的只是名气不大的三流画家,在油画拍卖中经常现身的前50位画家显然对这里是不屑一顾的。笔者认识的一些在国内油画市场名气不小的画家,他们称:“近年的画大部分让国外买走了,内地藏家收藏的不多。也恰恰因为多是海外画廊收购,画价才有保障一路慢慢上涨,真要是国内收藏为主,互相杀价兜售,行情价格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如今新办一家专业画廊,几百万元的资金都算是少的,硬件、场地、装修就需要一大笔费用,像模像样的画家又需要一大笔投入,在开办初期往往是很难盈利的,能做到收支平衡就很不易了。所以,在国内能坚持下来的高水平画廊数量不多,画廊的存活率较低,许多画廊开一段时间就倒掉了。国内画廊业始终发展不起来,优秀画家的资源就只能任由海外画廊占有。就目前笔者所观,国内相当多知名油画家都没有在国内签约,多数为松散型的“合作”关系,主要是画廊实力原因所致。此外,画家机制本身在国内尚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问题都没有解决,画家与画廊利益纠纷大,信用遵守难以执行,所以许多画家宁愿松散合作,或干脆自己卖画。更重要的是,在选择什么的画家更符合国际市场上,海外、中国港台的藏家和专业画廊无疑更具有犀利准确的眼光。尽管我们可以斥之为“迎合西方审美需要”,但杨飞云等写实画风在海外不受推崇,恰恰说明海内外喜好审美的明显差距。
当代艺术的钱被海外赚走基本已成铁的事实,我们可以把“画家们高喊画价与自己无关”,看作是对国内当代艺术品收藏现状的另一种嘲讽。在张晓刚、刘小东们画价很低的时候,内地藏家画廊当时又做了些什么呢?是不是有几个类似“俏江南”那样出手阔绰的机构慷慨收购了呢?我们为什么不愿意低价大肆购入物美价廉的画作,反而甘愿追高跟风一掷千金呢?这种收藏究竟有多少投资的成分呢?人们有必要反思一番。低买高卖是任何市场投资的法则,“舍低就高”不是明智之举,对艺术品收藏与投资更是犯了兵家大忌。
现在的艺术品投资人大都不愿说自己是投资,而更愿自称“艺术收藏家”或“艺术品爱好者”。但不管投资还是收藏,如何卡位投资艺术品,释放其潜在的升值空间获利是吸引他们将资本投入到艺术文化领域的基本动力。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中国内地继续保持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和证券市场持续火热,这把火也烧红了艺术品投资领域。投资人的卡位意识如何决定了其投资风险和成败。
厚积才能薄“卡”
“艺术品投资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投资某一个艺术品需要对它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它的渊源,深厚的积累是卡位出击的必要准备,厚积才能薄发。”
上海大璞文化公司老总张茂永谈到自己投资卡位的心得时首先强调这一点,“要好好去读几本书,多听听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我家里关于绘画的书籍没有一万也有好几千本,许多专家还有我的朋友给我提供大量的资讯”。张茂永在看准并且决定投资某一幅作品或者艺术家之前,总是做足了功课。1996年,他在瀚海拍卖行以304万元的价格买进傅抱石画作《茅山雄姿》,在此之前,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又找了专家论证,听取圈内好友的意见,最终他认为近代中国画山水画的,以傅抱石功底最为深厚,其画意境深远。这幅画在2004年以1900万元的价格卖出,回报接近1600万元。“当时我看了许多关于傅抱石的书籍,这些都对我正确地选择投资对象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拍板前我还必须衡量一下,我手头究竟握有多少资金。”
由于艺术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牛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一旦购入,很少会贬值,属于比较安全的投资。当然,投资艺术品也并不意味着毫无风险。艺术品投资不同于其他的投资,很多人易犯的毛病在于以为自己在其他行业投资成功了,在艺术品投资方面就一定成功。艺术品种类繁多,专业性极强,对艺术品投资者而言,主要在于对艺术品的了解程度和鉴别能力。
“现在有一些投资者比较盲目,觉得是画家的画就是原始股,其实是大错特错。”张茂永投资中国古画多年,对中国古代绘画投资方面已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他告诉记者关注中国古画就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宋元画,因为那是中国古画的顶峰期,这段时期的作品比较有投资价值。最近,张茂永开始将眼光放到油画上,他的油画都是在5月春拍以后买的,并且开始筹备一个名曰“视觉遭遇”的画展。面对自己认识比较浅薄的油画,他觉得首要的功课就是学习,练习基本功,“在油画方面我还是一个学生。”
卡位对象:“二三线”
“目前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话语大权仍然是由外国人保持。例如中国一线画家的作品基本都存国外藏家手里,其拍卖价格也相当不菲。”张茂永觉得国内顶尖的艺术家的作品离普通的投资人来说还是比较遥远,“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国外艺术品投资人和海外收藏家大都是拥有几十年投机收藏经验的老盘计,集中在一起,财大气粗;而中国人比较散,一股都是单打独斗。”
所以对于仍然掌握在国内藏家手里的二三线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就成了投资者应该关注的卡位对象。在这些投资者或经纪人看来,一些有观念、有创意的中青年画家,他们看得见,买得着,价钱还不太贵,升值潜力比较大,非常适合投资。
“与初我买进韦嘉的画10万元左右,今年春季就能卖到30万了,5年后估值就有六七十万,没问题!”张茂永非常相信他看中的年轻画家的作品的升值前景。
张茂永的朋友,创办国内最早一家按照画家制经营的专业性画廊――“世纪翰墨”的林松,更是由于对青年艺术家的发掘与推广,而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他们首先的夏俊娜、季大纯、闫博等,现在已经是非常有影响的青年艺术家了。“大师都是从年轻一步步走过来的,要看到年轻艺术家的潜力,只要他真诚去奋斗,我们去投资卡位,我相信会得到良好的同报。”
美术学院出身的背景,让林松有了自成的人脉和发现年轻艺术家的便利之道。拥有良好的艺术语言,受过良好的教育的“美院系”的年轻艺术家是他卡位投资的主要对象。1996年年底签约曾在学校里获得金奖的夏俊娜,认为她有才气,有艺术家的独特的语言。以5000元一幅画签下3年,3年之后每幅画的价格就达到十几万,现在已经有六七十万了。
“一旦看到好的艺术家,就会和他签约,把他大部分的产品买下来,负责作品的包装、宣传、推广和展览等所有事务性和销售的工作。”学艺术的专业眼光,也帮助林松更好、更准地卡位中青年画家,他签约的70年代中青年画家大都获得了成功。
善于发掘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似乎也成为投资者们的共识。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老板郑林对《新周刊》记者说,在最近一次艺术群体展中,他们推出参展的有16个艺术家,但是所有的海报和请帖,都用16人里面资质最浅的蒋志作品做封面。“尽管他的资历最浅,但他的作品很有感觉,很有创意。我们愿意为他进行包装和推广。”
但“低价捡漏”也并非稳赚,不是所有便宜的作品、年轻画家的作品都是具有投资价值的。投资人最终看重的还是年轻艺术家有没有良好的技巧,有没有自己的艺术语言,能够被外界认可,更重要的还是年轻艺术家有没有在艺术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的恒心。“不适宜投资太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因为他们看不清方向性,不知道能否坚持下去。就算卡到位,也不知道卡到这个位子是否有价值。”郑林认为目前已经在业内有一定专业认可和知名度的年轻艺术家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他们只会在艺术这条路上走下去,变化的可能性不犬,“特别是新进的投资者,资金不是非常充裕的话,应该把眼光放在一些比较有成就的年轻艺术家身上,他们的作品往往价位不足特别高。比如赵能志有比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度了,但是他的每一幅作品在三四万左右,况且他也不会去从事绘画之外的事情了。”
寻找落差,积极卡位
“投资者应该关注那些尚未完全体现其商业价值,但是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学术定位的作品。这样才能正确地卡位,买到未来的方向标。”在郑林看来,这些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很高,只是作品还较少拿出来拍卖,商业价值还未完全开发出来。他们的艺术成就和目前的商业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空间,这就是郑林觉得可以卡位投资的关键所在。
在一个平台上寻找一种落差也是一种策略。郑林认识同一平台的一些艺术家,几年前在欧洲、东南亚一起做展览的,现在他们2米的画也就五六万美金,但是其中的两位,拍卖价最高的已经超过1000万港币了。“实际上那些艺术家的作品不应该这么便宜啦,五六万美金能买到,在未来是有很好的升值空间的,尽量在同一个级别的艺术家之间作横向比较,在一个平台上寻找可以卡位的落差空间。”
艺术品收藏玩赏投资两相宜
记者和陈海波的话题首先从当今中国的收藏热谈起。陈海波说,盛世兴收藏,这是古今中外一个普遍现象。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收藏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人数众多。据中国收藏家协会去年统计,中国内地涉足收藏的人数已高达9000万,形成了一支收藏大军。二是艺术品市场火爆,价格迭创新高,不少精品已进入亿元时代。他以最近保利拍卖的北宋黄庭坚的书法名卷《砥柱铭》为例,其实在拍卖前,圈内对这件作品就比较关注,当时专家评估的成交价格应在2亿元左右,可是这件作品在拍卖会上从8000万元起拍,一路飙升到4.368亿元成交,令许多人惊叹不已。
谈到当前中国收藏热的原因,陈海波认为,除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民间财富大量积累、社会安定和谐等外因外,还需从内因即艺术品本身的功能去分析。他认为,艺术品有两大功能:一是玩赏价值。艺术品能陶冶性情,增长见识,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品位;二是投资价值。艺术品收藏是世界公认的与房地产、金融产品并列的三大投资板块之一。美国去年公布的一份投资报告指出,近十年来,全球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4.7%,金融产品投资年均增长15%,艺术品投资年均增长26%,而且,艺术品随着时间推移会稳步升值,风险大大低于房地产和股票等金融产品投资。
陈海波十分看好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前景,他告诉记者,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包括艺术品在内的文化产业占GDP一般在25%左右,而中国只有2%多一点,两者的差距说明中国在这方面与国际的距离,显示其拥有更为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还引用了苏富比亚洲CEO程寿康最近说的一句话,“现在全世界都可以感受到中国的影响力,按照中国的经济力量,今天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太便宜了。”
收藏热中的冷思考
谈到中国艺术品市场鱼目混珠等乱象时,陈海波从三方面为藏家指点迷津。
一是不要迷信专家。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似乎门门精通,讲起来头头是道。其实,专家只是在某一领域学有专攻。陈海波以自己为例,尽管他是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上海工作站主任,但作为陶艺方面的专家,看某一时段的陶瓷作品可以,要他鉴定书画、古玉等就勉为其难了。所以,他告诫藏家,请教专家一定要有的放矢。现在社会上伪专家很多,在艺术品鉴定方面,不可能有面面俱到什么都懂的专家。
二是不要轻信电视收藏类节目。随着中国收藏热的兴起,各地电视台收藏、鉴定类节目大行其道。陈海波最近接触到一些收藏爱好者,发现许多人对这类节目很感兴趣,有的甚至照电视上说的来指导自己的收藏行为。他认为,这是有问题的。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类电视节目大都只是娱乐性节目,对艺术品收藏知识很少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有的甚至是误导。
三是不要轻信收藏类书籍。现在市面上关于艺术品收藏类图书很多,虽然读书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但问题是现在这方面的书,不少是抄东抄西拼凑而成,有的书上的图片和文字说明风马牛不相及,有的书甚至把赝品作为珍品,还一本正经地大谈鉴定经验。
陈海波说,艺术品鉴定是一项十分严肃、复杂、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他以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为例,这个委员会拥有近200位专家,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著名机构的资深专家,其专业领域覆盖了书画、陶瓷、雕塑、古玩、杂件等各个门类。委员会的鉴定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一件艺术品的鉴定须3个专家共同确认,如果必要还需动用现代科技进行检测。因此,委员会的鉴定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法律上的认定性。如甲打碎乙一件瓷器,乙说值10万元,甲只愿赔2000元,如果闹到法庭打官司,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评估的价值,将直接成为法院采信的依据。
艺术品收藏不能厚古薄今
陈海波告诉记者,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上海工作站除了对艺术品进行鉴定评估这一主要工作外,还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如今年上半年与商会网共同举办了“民营资本对接艺术品投资论坛”,同几大银行合作举办艺术品投资收藏讲座等,下半年还将参与9月份“上海艺术博览会”和11月份的“上海理财博览会”。此外,他们今年还将举办大型公益鉴宝活动,请国家顶尖的专家为上海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提供咨询服务。
在上海工作站内,也经常举办一些艺术品的品鉴会。最近,这里正在举行陶艺家朱文的陶瓷精品展。走进展厅,几十件瓷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稍事浏览,记者的目光很快被放在展厅中央的一只瘦长形花瓶吸引。这件名为“荷”的黄釉瓷作品,底釉柠黄淡雅,色釉荷花优雅写意。细细观之,荷花花瓣透白清澈,枝茎荷叶交错重叠,而花蕾则隐约显露浅浅的粉紫色,几种色彩于朦胧中相互映衬,更显雅致含蓄。陈海波对这件作品赞不绝口,说它是当代陶瓷艺术中难得的精品。他告诉记者,陶瓷艺术其实是土与火的艺术,这件作品的成功,火的艺术起了关键作用,烧制时整窑几十件陶艺仅这件作品硕果仅存。对此,作者朱文自己说,像“荷”这样的作品,我一生中或许能烧出几件,或许就这么一件。这也是当代陶瓷艺术最特别、最珍贵的地方。釉料以及烧制的时间、温度、位置的不同,使作品的成功与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在陈海波眼里,像“荷”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天人合一的佳作。陈海波还告诉记者,许多专家、艺术家看了这件作品都赞赏有加,中国当代陶艺泰斗周国桢教授更称“荷”整体把握难能可贵,色彩效果百里挑一,值得深品、细品。
采访中,陈海波指出,当今中国艺术品收藏存在着厚古薄今的现象,这是很片面的,也是与国际潮流相背离的。他举例说,今年年初,瑞士艺术家贾科梅蒂一件艺术雕塑,就拍出了1.043亿美元的高价,相当于7亿人民币。而我们国内当代最好的陶艺作品价格,却只有100多万元人民币。他觉得这里既有认知上的差距,更有价值上的提升空间。陈海波告诉记者, “荷”已被上海一位企业家以高价收藏,他认为这位企业家很有眼光,相信若干年后,收藏者会有意外的惊喜。陈海波希望记者转告爱好艺术品收藏的读者:不要忽视当代艺术品的收藏,这里同样有稀世珍宝。
2007 年5月30 日,香港佳士得在维多利亚港旁的会展中心推出“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的专场拍卖。将近3亿港元的成交额和80% 以上的成交率,在整个香港佳士得春拍中相当抢眼。429 件拍品中有353 件拍出,总成交额高达294,919,000 港元。而由于收藏习惯和文化差异,国际高档珠宝首饰的收藏与投资,恰是中国内地爱好者和藏家颇有兴趣但尚不太了解的。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人一富裕,就会爱上珠宝。大多数中国人一般购买珠宝仅仅是为了佩戴。相形之下,珠宝投资更关注其保值增值,要求珠宝具有完美无暇以及珍罕的特点。投资者不仅要掌握辨别珠宝品质的一般常识与技巧,更要在珠宝投资理念上向国际上靠拢。
高档珠宝不仅仅是作为首饰的装饰美化的功能而存在,它同时也是一种贵重财产,一种可以进行投资运作,使货币保值增值的理财品种与实现财富盈利的手段。在国外,高档珠宝首饰作为一种投资与理财的方式已经普遍存在。高档珠宝是全球通行、几乎没有贸易壁垒的硬通货,国外的富有个人、大公司、大银行的投行部门、基金的投资组合中都有高档黄金、钻石、珠宝,是国际上公认主流投资理财方式之一。
它的投资理财优势具体体现在:
首先,珠宝首饰受货币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绝大多数产品价值跟随着国际市场变动,可以放心地进行个人资产的储藏和增值。
其次,珠宝首饰投资基本不受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得当,几乎不会贬值,永远有最低限度的资金可以收回。在已知投资品种中,珠宝首饰是风险最小、非常稳定而又收获很高的品种之一。
再次,珠宝首饰精品的原产地资源的稀少性决定了需求永远存在,供给日益缩小,后入市者只能从原投资者中获得转让的筹码,这就保证了高端珠宝的价格是整体向上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