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现代医药与临床

时间:2023-07-24 16:33:07

导语:在现代医药与临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代医药与临床

第1篇

1.1转化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转化医学提倡以患者个体为中心,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走向成熟,需要多专业的交流与协作。在国外转化医学起步较早。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在NIH的推动下,2011年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8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2005年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欧盟实施的第7个框架研究计划,将预算中的60亿欧元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同时世界著名医学类核心期刊都为转化医学开辟了专栏,相继组建了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和TranslationalResearch等国际性专业杂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日趋高涨。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2008年上海复旦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了“湘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恶性肿瘤;2011年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等。

2010年陈竺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药物作用靶点为PML-RARa。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该类型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砷剂成功治疗APL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典范之一。

1.2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中心思想是以解决临床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是转化医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分子靶向治疗;②寻找适当生物分子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③药物二期临床实验。此外,还有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组药理学与个体化医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1.2.1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因此,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来进行诊治。着眼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对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进行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2生物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运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如DNA、miRNA、蛋白质及多肽、炎性因子及其通路等,有利于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应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1.2.3药物临床实验及研发美国曾有报告称,研制一种新药,从选题到临床应用,平均要用14年的时间。近40年来,美国在恶性肿瘤的研究方面投入2000多亿美元,收获了156万篇研究论文,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改变。转化医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海量数据,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有效地降低在临床二期实验中药物靶点验证性研究的失败率,提高了基础研究的转化率和速度,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个体化治疗研究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道路。

2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中医学先进的理念与落后的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限制了中医理论的广泛传播及其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然而转化医学的出现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医药学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历程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不谋而合。

2.1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运行模式相同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学产生、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中抽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是中医药发展的经典模式。基于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出现严重脱节而产生的转化医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可以指导基础研究方向。虽然传统中医学不进行实验室研究,但其“临床-理论-临床”这个螺旋上升的模式与转化医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

2.2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理念统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存在着方法论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以系统论为导向,基础医学则以简化论为基础。转化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健康除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关外,还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决定了转化医学必然是一种复杂性研究系统。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应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定量分析生物系统若干组成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通过反复计算和/或数学建模及试验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医学是借助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科学,其蕴含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等思想,与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相统一。

2.3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所倡导的治疗方式相同现代疾病谱逐渐向慢性病方向转变,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且机制复杂,以往的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奏效。转化医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患者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学治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其本质就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了现代个体化医学的特征。

3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特点

3.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如果中医药的研究忽视中医学的特色,一味地追求细胞乃至分子层面的机制,或盲目地模仿化学药物研发模式,必然导致临床与科研的脱节,最后中医临床只能依据古代经典,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因此,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2以患者个体为中心中医学的整体观既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密切相关,并建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体系,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医学研究模式。

3.3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促进的连续过程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有“实验室-临床-实验室-临床”不断循环的运作特色。中医学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基础与临床之间不断地循环转化,才能促进中医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4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施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如何开展,如何顺应世界医学发展潮流,是当前中医药界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中医药语言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药转化医学实施的关键。

4.1建立中医学转化研究机构有条件的研究型或教研型中医药大学、研究型医院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采用加盟或联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临床和基础及药物研发为主体,结合中医古籍研究的跨学科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心,并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以平台管理方式进行统一部署和联合攻关,构建起一条高效率的转化链。此外,也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或对外招聘的方式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室。此外,生物医学信息学为解决转化医学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学,其研究者应该成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4.2加强转化医学推广教育和转化型人才培养长久以来,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提拔和奖励主要依据研究者的论文,而不是其带来了多大的临床效果。而临床医生则缺少时间去阅读相关文献,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也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相对欠缺,对世界医学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对既懂中医又具有现代西医科学实验技能,并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中医药大学与开设的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4.3加大扶持力度与政策引导长期以来,高昂的经费支出是造成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十分缓慢的核心问题,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过程成本高,前期的巨大投入使许多企业和医疗机构失去投资的动力。其次,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利益协调,很容易在关键环节产生脱节现象。因此,政府除了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引导大型企业赞助中医药转化研究外,还应制定有效的体制、规定,将各学科、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研究团队。

4.4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展开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医药转化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和加快中医药向更深层次水平迈进。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开展应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①重视中医经典的指导作用:2006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中医的创新。②推动经典复方的方剂组学研究:方剂组学以中医方剂作为研究内容,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然后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明确其作用靶点、研究其调控机制。③协作进行病证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陈可冀院士认为,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④注重结合中医临床:进行中医药转化研究时,必须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色,针对证候的分类、治则治法、方药选用、证候转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应用各种组学技术,筛选出不同层面的与证候发生发展、辨证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并给予其在脏腑及四诊信息中的定位。

5结语

第2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崇尚自然的理念及现代科技的应用,中医药得到快速发展,中医药特色临床药学必然成为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分析中药临床药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为规范中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学;难点;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崇尚自然资源,使得中医药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广泛应用,中医药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临床医生对临床辨证不严谨,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滥用,中药不良反应频繁的发生,使传统的祖国医学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传统医学如何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中药治疗起到关键作用,在临床上合理使用中药成为了目前中药药学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医院药学人员的整体水平偏低,中药临床药师相对于西药临床药师而言起步更加滞后,发展相对更加缓慢,同时由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临床医生与药师之间观念与想法的不同等一些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存在,使中药临床药师在中药临床药学实际工作中存在更多的问题与困难。

1工作的难点

1.1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与诊治模式的不同传统医学是一种以“古人经验总结”为基础的实践医学理论体系,它侧重于从人体整体功能性变化的角度去研究和认识疾病,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基本的疾病诊治模式是辨证治疗。现代医学是一种以“探究结构、联系功能、结构和功能统一”为基础的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以现代科技工具检查与检验结果作为客观指标,其基本的疾病诊治模式是辨病治疗,缺乏整体观念及个体化诊治[1]。由于两种医学理论基础的不同,现代医学理论体系暂时还无法对传统医学体系中一些特有辨证的理论或证候进行解释或阐述,势必导致在临床用药方面有所不同。传统医学理论虽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但在实际临床应用时还是存在较大的分歧。

1.2国家法规政策层面的缺失我国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均没有明确关于医院临床药学相关规定与临床药师的职责,造成了临床药学在法律层面的空缺。即使2012年最新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有提到临床药学的职责,但由于内容过于空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实际操作性。只有在相关检查中提到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临床药师,但在医院管理活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中,对于临床药师的具体工作没有规定。目前,临床药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家卫计委成立了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形成了临床药师的专科化与资格证书准入制度,使临床药学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不管是国家、部委还是行业都没有提到中药临床药学,这必然会严重影响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

1.3中药特色技术的失承祖国传统医学中中医与中药是不可分割的,都是在同一理论体系下应用的,而中药炮制是中药最有特色的技术之一,是任何医学理论体系所没有的。早在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就已体现出中药炮制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东汉“方书之祖”——《伤寒论》所载113方中,通过脚注说明炮制方法的药物共有315品次,约占所用药物的58.8%[2]。中药必须经过严格而合理的炮制才能用于组方配伍,以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灵活用药的特色和优势,而配伍环境是影响多功效中药在方剂中选择性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3]。然而随着工业的现代化,人们对于高效益的追求,使祖国传统医学中中药特色技术得不到传承,影响了中药的内在品质,体现不出中医辨证论治、灵活用药的特色与优势,影响了临床疗效,“方对药不对”的现象会越来越多。

1.4方剂的理法方药与现代药理之间的差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四物汤为补血调血基础方,临床组方配伍时可根据具体病情选用不同的炮制品或炮制方法,如血虚兼有血热,配伍时宜选用生地黄,取其清热滋阴凉血之功;血虚无热者宜用炮制品熟地黄,彰其滋阴补血之效;产后血虚腹痛者方中白芍不宜生用,因生白芍酸寒之性易损伤脾阳,配伍时以酒炙炮制为佳,可去生白芍中寒之弊;如患者症见血虚兼有血瘀,方中川芎、当归也应酒炙后配伍应用,可增强其活血化瘀之功用。四物汤在祖国传统医学中是一首简单方剂,效果也十分的明显,但若用现代药理学根本就无法进行全面的阐述。

2措施

2.1建立教学机构、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师专科化培养机制中药临床药学要从源头抓起,从教学机构着手,在比较强的中医药大学设立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同时学习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建立两种医学的沟通桥梁,与医疗机构结合建立传帮带制度,培养专科化的中药临床药师。专科化设置能使临床药师快速融入角色、找到定位、建立信心[4]。同时专科化也会使中药临床药学发展得更加迅速,能快速地参与临床,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2.2完善国家立法与行业评判标准药学专家要呼吁国家尽快对临床药师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体现其社会地位,提升其工作价值,明确其工作职责。医药行业在国家未立法之前应先建立行业的评判标准,强调中药临床药师在行业中的作用,明确其在临床中的职责与权力,如在今后的医院管理或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中明确要求设立中药临床药师制度,明确临床医嘱要有中药临床药师签发的建议或意见,让中药临床药师真正地参与临床,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使祖国传统医学得到发扬光大,真正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3掌握中药特色技术,注重临方炮制中药临床药师除了掌握中医药理论外,还得掌握中药特色技术,并对传统特色技术加以传承。因中药只有经过加工炮制,才能适用于临床,才能用于组方配伍,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灵活用药的特色和优势。如四物汤治血虚无热者宜用炮制品熟地黄,治产后血虚腹痛者白芍宜酒炙炮制为佳。中药炮制是中药材在配方或制剂前的各种必要的加工处理,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医方剂的临床疗效。中药临床药师只有注重中药特色技术,注重临方炮制,才能方对药对,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及个性化治疗的优势。

2.4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解方剂的理法方药中医要发展与传承,中药也要发展与传承,而且还要适应时代潮流发展,必然离不开现代科技的运用。中药临床药师只有在深刻理解方剂中的理法方药,深刻体现其深层的含义,才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理解与解释。如吴鞠通创立的银翘散是治疗温病的常用方剂,但银翘散也用于治疗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皮肤病等,可同时采用现代技术对银翘散治疗机理、药物组成、银翘散制剂改进剂型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分析[5]。中药临床药师理解了银翘散的理法方药,也就能理解借助现代科技对银翘散的研究,扩大其在临床病症中的应用。

2.5跟随名医名家,学习其对中医药的理解与经验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名医名家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无法用价值来估量。名医名家对中医药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与理解,加上他们的临床经验,非常值得中药临床药师学习。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必须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临床经验更是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来总结的。中药临床药师若是跟着他们参与临床,经过他们的身传言授,学习他们对中医药的理解与经验,会得到很快的提升,对中医药理论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3结语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中药资源的开发,中药类药品品种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疾病的复杂化,药物之间联合应用问题也越来越多。药物的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频繁发生,使得合理用药成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的一个永恒课题,要求临床药师参与和指导合理用药,确保药物安全、有效、方便、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符合现代医疗发展的需要。过去重视合理用药只是强调安全、有效、方便,不重视经济性,同时由于中药类制剂本身的一些特性如适应于一类的辨证,再加上临床医生对适应证把控不严,无形之中增加了医疗费用,不利于医院,也不利于患者,当前医改着重强调合理用药的经济性,所以药师参与临床的合理用药必将是大势所趋。西药临床药学现在比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药临床药学才刚刚起步,这就要求中药临床药师不断学习提高,强化协作意识,共同进取,逐步提高业务素质。相信中药临床药师通过努力,厚积而薄发,可以在临床药学中占一席之地,在我国医疗改革中,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让百姓受益,同时让我们的祖国传统医学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申维玺.论中医“证”的现代医学属性和概念[J].中医杂志,2001,42(5):307-309

[2]霍浩.浅议中药处方脚注的内涵及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03,23(6):61-62

[3]于彩娜,范颖.方剂中中药选择性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439-440

[4]张健,陆晓彤,卜书红,等.论新形势下临床药师专科化建设与队伍管理[J].药品评价,2010,7(20):5-8

第3篇

关键词:现代医药商品学 学科体系 课程结构

现代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及其实现规律与变化规律,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医药商品,反馈医药商品信息以提高医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保健体系和医药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门科学。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内涵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内涵很丰富,但概括起来就是研究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如何体现与提高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

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

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医药商品属性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医药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作用的特殊医药商品。现行流通中的医药商品包括医药企业经营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等医药商品。

医药商品从生产经营者的角度,不具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只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即交换价值;从药品消费者的角度,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即可以满足人们的防病、治病和保健的需要。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药品的适应性,由医药商品实体的物质特性所决定,具有能够满足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具体需要的效用。二是医药市场适销性,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被医药市场所接受,以及被社会和他人所承认的程度。

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正确理解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关系到医药商品学学科体系和药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关于医药商品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研究是我国医药商品学界几十年来的热点问题。为了阐明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首先必需分析一般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医药商品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人对医药商品的评价与对其他事物的评价一样,其实质就是把医药商品放在社会需要中去衡量。这种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占有关系。医药商品市场上的需要表现为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以货币作为保证的需要。价值在哲学上的含义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对于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来说,就是医药商品客体对人和社会的意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主体对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评价。

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于物的属性。医药商品首先是物,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来源于物的使用价值,物的属性构成了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是由医药商品有用后形成的,医药商品的属性可以分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医药商品作为有用途的物体,在形成使用价值的属性中,起直接和主导作用的是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主要包括医药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等。医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由医药商品自然属性派生的,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多方面的内容。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于物的属性,但不等于说物的属性就是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物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指物的本身及其属性。而是物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过程和结果。物品的全部属性必然要区分为价值部分和非价值部分,只有与人和社会需要一致的方面才对使用价值做出贡献。

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医药商品首先是物,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物。医药商品已不是一般的劳动产品,而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满足社会而生产的社会使用价值。作为社会的使用价值不仅应具有物质有用性,而且还必须具有社会有用性,即为社会所需要的属性。实践证明;不顾社会总体在质和量方面不断变化的需要而盲目生产的产品,尽管其物质有用性存在,但缺少社会有用性,如因为医药商品的过度包装等问题,医药商品不能完成交换,医药商品使用价值也不可能实现,以致造成巨大的社会积压和浪费,无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

医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种二重性是不可分开的两个方面。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具有的物质性和社会性,这二者的统一也正是医药商品二重性的反映。从医药商品功能和人的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来看,对于医药商品消费者来说,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更多地体现了物质性。它是人需要的“物化”产物。医药商品是根据人的需要和药品本质可能性创造出来的。对于医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性,医药商品事关国计民安和社会的稳定;医药商品的功能要得到人和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深化和提高。

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是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主客观的统一。医药商品需经过研究、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医药商品研究和生产是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阶段,这时的“医药商品”一般叫做产品。医药商品与人的需要之间未发生价值关系。只能说医药商品具有了潜在的使用价值。医药商品流通是医药商品使用价值转移阶段。医药商品消费是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实现阶段。医药商品在交换时完成了产品到医药商品的转化,医药商品在交换和使用中完成了它的实际效用,使医药商品具有了实在的使用价值。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有其形成、转移、实现和消亡的运动历程,它的运动规律正是医药商品学所要研究的。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着人的健康观念、医药科学的进步、医药商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原有的需要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人们对医药商品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与医药商品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

因此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是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主客观的统一。

研究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必须重点研究药物特征和合理用药

现将药物特征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概括如下。合理用药是复杂的系统行为,由医学、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及医生、药师和用药者个人的综合素质所决定,其详细内容将另行论述。下方仅就相对于合理用药的不合理用药的特征作简明叙述。目的是为了解药物特征和不合理用药不但不可能体现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会产生对人和社会的伤害。必须尽可能的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只有在掌握医药商品特征和合理用药的前提下,才可能体现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

医药商品的特性 迄今,人类还不能达到研制出完全无害、有益的医药商品。医药商品的特征是:具有药理作用与副作用的两面性;具有作用和功效的隐蔽性;医药商品市场需求的动态性;医药商品使用的针对性;医药商品质量的惟一性。

不合理使用医药商品的危害 造成药源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其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居第四位致死亡率。

不合理使用医药商品可概括为:Abuse药物滥用;Misuse误用;Overuse用药过量;Underuse用药不足。

不合理使用医药商品的具体表现 第一,有病未得到治疗。病人患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与症状,但因各种原因,包括得不到需要的医药商品。第二,用药不当。病人存在用药适应症,因误诊及误购而没有得到对症治疗的医药商品,对病人的用药禁忌失察、联合用药的配伍失当等。第三,药量不足或过量。由于病症、个体差异、心理状态与环境等因素,在具体的药物治疗中,必须科学的决定用药剂量与疗程,不足与过量均属不合理用药。第四,无适应症用药。病人不存在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与不适而安慰、保险性的使用医药商品。第五,不必要的使用昂贵药品。例如单纯提高医疗单位的经济收入而使用昂贵药品或大处方。第六,用药时间、间隔、途径不当。应遵循具体医药商品说明书中关于该药物的给药时间与间隔及给药途径合理用药。第七,重复给药。由于医药商品知识的缺泛,对医药商品方的不了解而重复使用某一药物成分。例如感冒药合并用药时,常有患者重复接受对乙基酚的现象发生。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内容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内容,目前在我国尚未统一和形成共识。笔者根据教学的体会与实践,认为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与课程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目的任务决定了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目的任务 现代医药商品学是由商品学、经济学、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近年来世界上各国对于医药商品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加深。笔者认为只有受过医药商品学专门教育的经济专家,才能成为医药企业家。在医药商品流通范围内的工作人员,要经常与医药商品打交道,必需学习医药商品学,在商业企业中担任销售、计划、统计工作的人员与管理者,也需要学习医药商品学,运用医药商品学有关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具体任务是:

指导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通过医药商品资源和医药市场的调查研究与市场预测,医药商品的需求研究等手段,为有关部门实施医药商品的结构调整、医药商品的科学分类,医药商品的销售与进出口贸易管理,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医药商品的环境管理等制定医药商品标准和政策法规、医药商品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医药企业提供医药商品的质量要求与建议,指导医药商品质量的改进和新药的开发,提供医药企业的经营素质,保障医药市场的适销对路和建康发展。

评价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通过医药检验与品种鉴定手段,保证医药商品的质量符合法定的和惟一的药典和药品标准,保护药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防止医药商品的不合理流通与使用。通过确定适宜的药品包装、运输、贮存保管与养护的条件与方法,防止医药商品的质量发生不良变化而造成企业和消费者的损失。

促进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通过医药商品学关于结合具体各类医药商品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知识介绍,大力普及医药商品使用知识,使消费者医药商品流通人员了解和提高医药商品知识,学会对症合理用药和合理的选购医药商品,掌握科学、合理的药品消费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与提高。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应当涵盖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由其自然属性决定的其他属性。因此现代医药商品学的学科体系是研究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即医药商品的质量;医药商品的理化性状;医药商品的作用功效及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的基础。研究医药商品自然属性决定的有关要素,即医药商品的标准;医药商品的分类;医药商品的包装;医药商品的运输、贮存与养护;医药商品检验等。

现代医药商品学的课程内容

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一般而言,可以用医药商品质量来表现医药商品的有用程度,反映医药商品满足人们和社会用药需求的程度,医药商品质量是医药商品使用价值及使用价值大小的集中反映。因此,医药商品质量是医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医药商品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

研究医药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医药商品发展史、学科性质与发展方向。如研究医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有用性、效能等基本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医药商品科学的规律性、医药商品流通领域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如何运用临床药学、临床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观点全面评价医药商品的质量、经济效益比、医药商品的使用价值等问题;全面的研究医药商品的发展史、通过对医药商品学的研究,考察医药商品在每一阶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所产生的作用;探索医药学在医药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如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医药商品学应有的作用与地位。

研究与医药商品质量和提高医药商品使用价值方面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医药商品的成方向分、组成与理化性质;医药商品的检验;医药商品的作用功效与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第4篇

    由于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的差异,两者的转化医学各具特点。对于中医药来说,医药合于一体,而且中医学有自己的疾病观和治疗观。因此,转化中医药学的内涵阐述既要全面又要突出特点。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色,转化中医药学应以此为前提,在临床中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辨证论治出发,疾病与证候并重,针对辨病和辨证分类,在立法处方、药物配伍、证候传变、疾病预后、药效和疗效评价、药物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广泛查阅医学典籍,名家医案,深度发掘包括我国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文献资源,从中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技术和药物或获得解决临床问题的思路;并借鉴和利用现代科技提供的手段,多学科交叉研究,发挥各自优势,应用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药理学等技术以及严格的统计学分析,在不同的研究层面对与证候发生、发展、传变、预后,疗效评价、药物作用靶点和质量控制等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进行筛选;同时,赋予相应的具有中医特征内涵的脏腑和四诊合参信息,进而指导临床应用研究,体现中医药学“临床—医学典籍—临床”的转化路径[7]。

    2转化中医药学的研究分支

    转化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血肉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知识,其核心是转化,其目标是适合临床需要的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技术、方案或药物。中医药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离开这些,转化中医药学学科将会是空中楼阁。研究分支可分为中医和中药两大板块,在此两大板块下,可考虑细分为若干学科研究专业,现提出下列几点设想以供讨论。

    2.1转化中医学

    中医理论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与其研究技术的落后是一个突出的矛盾。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表述的研究成果往往由于中医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尚不完善或不统一,可重复性差,在国际上难以交流,阻碍中医理论的传播,并使一些研究成果得不到国际医学界的承认。转化中医学,其目的是借助转化医学兴起的机遇,引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概念,充分发挥以临床为基础的中医特色,以循证医学证实中医学临床经验积累和临床疗效,将中医学从经验医学上升到实证医学[5],再转入基础研究,然后从基础到临床应用。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转化中医学的两种模式:第一是从临床经验到基础研究再到临床应用;第二是从医学典籍到基础研究再到临床应用。由于应用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使转化中医学易于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同时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从经验或典籍记载向实证发展并寻获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病种和扩大其应用领域。

    2.2转化中药学

    2010年9月2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成立。这是第一个中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药转化医学进行了讨论和诠释[8]。结合中药药性理论和配伍应用,采取现代研究技术手段,在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等方面已具备了成立转化中药学研究方向的条件。中药的优势之一是以君臣佐使配伍复方实现个体化治疗,顺应了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转化中药学的研究内容或范畴是什么呢?有学者已对此问题做过研究,认为中药转化研究中,用相关基因解释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而用一组化学成分描述复方的物质基础[9]。也有研究分析指出,中药转化研究以组分配伍研究为内容,开发现代中药研制的新模式[10]。另有学者认为,转化中药学着重对中药组分间不同配比与药理效应的关系进行研究[11]。近来,有报道提出“方剂组学(Formulomics)”的概念,作为中医药复方转化研究新思路和内容[12]。因此,对于转化中药学的研究内容,应有中药理论的鲜明特色。中药理论讲究平衡机体(纠正偏性),系统调节;复方是主次分明(君臣佐使)的化学成分组合群;药物作用模式是多点-多点(系统-系统)。因此,转化中药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体现中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临床有效复方的甄选和评价;复方的配伍关系,复方的药物质量控制,药效学和药动学以及安全性评价;化学成分组合群与人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学可以考虑采用:病证结合中医证候量化指标并结合现代医学病理生化指标和影像学表观特征,参考系统生物学评价体系;以整体表达、整体筛选模式,根据方证对应关系筛选复方(特别是对于中医优势病种)。

    3构建转化中医药学学科面对的困难

    王永炎院士指出:“中药转化医学就是从基础到临床、到民众、到全球,……中药的现代诠释是一种创新。”张伯礼院士也提出:“中药是转化医学的杰出代表,……中药研究应突破传统思路。”[8]可以说转化中医药学学科既古老也年轻,说其古老,是因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有着转化医学的身影;说其年轻,是因为作为一门学科,仍处于襁褓之中,但作为一门创新学科,将会丰富我国中医药教育创新知识体系的建设内容。构建转化中医药学学科需要面对困难,主要是能作为学科依托的转化中医药研究中心(平台)少。除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医老年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和上述提到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外,鲜见其他的转化中医药研究机构,因此会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另外,在目前大部分的中医院校中,将转化中医药研究的理念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尚欠缺,缺乏对转化中医药研究的敏感性,缺乏对加快转化中医药研究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第5篇

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助推器,也将是中医临床研究发展的新动力,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筹建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目前全国共有16家,从事14个重点病种的研究,这一重要举措为中医临床的转化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要将转化医学与胃癌中医临床研究紧密融合,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颁布《中医临床研究发展纲要(试行)》指出:“中医临床研究应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采用中医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通过多学科的合作,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病的能力。”西医临床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是因为实时追踪生物科学前沿动态,紧密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充分运用最新技术发展自己。很多学科如物理学、计算机科学都是独立的学科,但西医能很好地借鉴其成果并运用到自己的临床研究中。中医临床研究也应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交叉融合多学科,以期取得突破发展、高速发展。中医治疗肿瘤有一些使用年代久远、临床疗效确切的药物和方法,如能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突破旧的思维模式,积极、充分、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明确中药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中医临床可望在转化研究中取得较大成果,为中医现代化开辟新路径。以研究胃癌为例,我们的研究显示,以健脾为主的中药复方能抑制胃癌MDR1-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逆转胃癌化疗的多药耐药,从而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9]。胃癌的微卫星DNA不稳定(MSI)和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0],我们正开展的胃癌术年胃镜检查)病理组织的MSI,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MSI的变化情况,从而探索中医治疗抗胃癌复发转移的机制。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开展中药的合理配伍抗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总之,自觉地参照应用转化医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把胃癌的临床研究纳入转化医学研究的框架,有望取得更多的方法论启发、借鉴,以及严格的研究规范。

开展循证的胃癌中医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转化研究的重要环节。国际一流的医院都强调诊疗规范的制定,而临床诊疗规范制定的根据在于临床研究结果所提供的证据。通常的转化研究是从实验室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室的连续过程,临床研究是转化研究的出口。如发现肿瘤细胞的特异抗原,然后开发针对特异抗原的药物,最终研发成功靶向治疗药物,基本上遵循了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传统中医药的转化研究,可以是从实验室到病床,也可以是从病床到实验室。多数是采取首先从临床到基础的路径,原因在于中医临床是确有疗效的。中医药几千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实践医学,然而在循证医学时代,要求医生提供给患者的治疗措施具备循证医学的证据,从而迫使中医药向实证医学发展。如何开展循证的临床试验,制定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取得高级别的研究成果,是中医临床研究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临床转化研究需要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迄今为止,外科手术仍被认为是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但根治术后60%的患者会出现肿瘤的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1]。西医只是定期随访检查,等到肿瘤复发转移后再行治疗。有鉴于此,我们开展了国家级课题“健脾养胃法为主的个体化治疗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干预的临床研究”,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通过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为中医药疗效评价奠定基础,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有资料表明,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短,生活质量低下,中位生存期仅为6~10个月[12]。针对这一难题,我们开展了另一项国家级课题“中医药对晚期胃癌的干预方案及推广应用”。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评价中医药对晚期胃癌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作用,并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方案,再进行社区推广与运用。这种从循证的中医临床研究到临床方案制定再到社区运用是对转化医学的典型诠释。由此可见,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临床研究是转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循证的临床研究过程中,还会发现一些新的课题,需要把这些课题回归基础研究,然后再回到临床研究中,不断地实践“BtoB”,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阐明机理、提高临床疗效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是把胃癌中医临床研究主动纳入转化医学框架中的精髓所在。建立共享的数据库文献信息库中医古籍记载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与临床经验。建立古籍文献库是临床研究的基础工程之一。如我们通过临床医学研究人员、古文献研究人员与数据库设计人员共同协作,建立胃癌古籍库,为临床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转化医学研究的起点之一。此外,名老中医经验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需要及时总结,甚至抢救性发掘,同样成为转化医学研究的起点之一。患者资料库临床转化研究必须以庞大的患者群为依托,为方便采集患者的研究资料,基于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构建临床科研数据共享系统。通过“一种输入,两种输出”的模式,结合胃癌中医临床研究的需求,方便地挖掘和分析临床研究内容,为构建患者资料库奠定了基础。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胃癌临床科研数据共享系统,并已投入临床使用。标本库包括胃癌中医药治疗前后的病理组织标本,治疗前后的血液及其他体液标本,同时结合患者长期、准确的随访资料,对临床转化研究的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转化医学是系统工程,与中医临床研究的结合还需要体制、资金、人才及政策导向等全方位的整合。可以预期的是,转化医学的深入运用,必将有效地推动中医临床研究的进程,加快中医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作者:祁明浩 刘沈林 单位:江苏省中医院

第6篇

    复合型临床中药学人才,不仅指知识复合,还要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现代医学的特点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在以中医药基础学科知识为主体的前提下,还要学习中药现代学科体系中边缘性学科的知识,培养临床观察研究能力,药学实验研究能力,药物管理及协调应用能力,文献理论研究。文献理论研究能力是基础,临床观察研究能力和药学实验研究能力是核心,药物管理及协调应用能力是支撑和保证。

    临床中药学人员要具备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种积极上进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对药学工作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品质。新的临床中药学在传承了传统中医药学“以人为中心”的用药思想,还要求中药师在整体用药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心康复,而且要积极、主动、科学、深层次地探讨临床中药学的应用问题。

    2积极开展药事服务内容

    临床中药学人员除参与临床医师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外,还要收集药品信息,掌握常用中药配伍中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中药治疗疑难杂病方面的方剂,进行科学实验性评估,学习国内国际方面的药事管理法规,关注新药的上市和老药的更新,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用药的情况,同时将临床用药观察的结果反馈回来进行整理和研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品信息服务是临床药师重要职责。

    3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

    国家对中药饮片的临床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地方药材种类繁多各省级炮制规范又有所不同。全国一品多产,一物多名现象普遍。如南沙参和北沙参,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南北差异使临床疗效也有所不同。伪品冒充正品应用于临床使得药物滥用,这均要求中药学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鉴别。

    随着国际社会逐渐认可中药指纹图谱的质检模式,指纹图谱已广泛用于中成药标准的制定。确定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分析方法,完善药材的质量标准,建立成分一药效-毒性指纹图谱数据库,作为中药材质量标准和方剂成分研究的依据。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各类疾病谱的变化使得中药饮片在临床的标准急需完善和丰富。规范饮片的临床标准是临床中医药学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

    4临床中药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拓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临床中药师应不断地将中药拓展在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如:食品卫生,营养保健,生物医药等。在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下开展创新意识。2012年6月5日《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2015年中医药医疗资源和服务等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5590亿元人民币,这将推动中医药的服务渠道,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幕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何使高等中医教育传承优秀的中医药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是中医教育学界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时现行中医药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中医药的基础是继承,但是创新才能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中医院校也应担负起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医药学生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统计学、系统论等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学,以便于能够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同时要避免一律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第8篇

西药中药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来研究现在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的理论、 特性和功效内容,从而不仅能为西医使用,也能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

一、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划分 中医药和西医药,在十八世纪以前, 是难于区分的,都可称作民间医药或民族医药。十八世纪以后,西方各国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化学工业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相继形成了现代的西医药学。西医药学,它是由于传入我国以后,相对于原来的中医药学而言的。西药,就是相对于我国的传统药物—中药而言的。 这种按起源或地域来源划分中药和西药,在西药刚刚传人我国的初期,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随着我国药物科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我国不仅能制造和生产外国人最先制造和生产的药物,同时也研制和生产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这 些药物再按地域来源划分,称之为西药,显然是不合适了从中药本身来看,随着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发展,也在起着一定的变化和发展。那么,到底何为中药,何为西药呢? 有的将人工合成的药物称作西药,而树皮草根等天然药物称作中药(或中草药),这种划分,并不确切,因为也有些中药是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雄黄 (硫化砷AsS)氧化后所得的三氧化二砷(As2O3),冰片即是人工合成的龙脑;有的将现代剂型如片剂、针剂等称作西药,传统的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种区分,也不合适,因为西药也有散剂和类似汤剂的合剂等,同时现在有些中药也制成了针剂、片剂等现代剂型;有的将成分结构清楚的药物称作西药,成分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西药的某些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大黄扮等,其成分结构也不完全清楚,而中药也有好多是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龙脑),? 砂(氯化铵)等。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西药。据此,即使一些常用中药,若只考虑其西医药理论体系下的性能和功效,并按西药来使用,则亦应称之为西药。同理,若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指导,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它们的 中医药理论体系木语所表示的中药特性、功效及使用规律,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那么,就成了中药。

二、西药中药化的内容 总的来讲,就是使西药学具备中药学的内容,即具备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所表示的药物特性、功效和使用规律,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使用。具体内容有: 1.西药本身的中药特性:中药本身有其特有的药性。尽管对中药药性的范畴,各家看法不一,但比较公认的应包括性味(即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和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按脏腑归经及经络归 经)和升降沉浮。这些内容是中医药学体系对中药本身性能的特殊表示方法,是中药本身所含化合物的功效规律表示,从而成为中医根据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整体辩证论治观点选用药物的基本依据。而上述特性,到目前为止,是西药所不具备的内容。那么西药,尤其是单体化合物的西药,是否同样具备如上特性,应当作为西药中药化研究、总结、归纳的内容。 2.西药功用和主治的中药表示:中药的功用是针对机体的证而言的,如解表药(单味药)和解表剂(复方),是针对机体的表邪证而起治疗作用,即具解除表邪的功用。机体在大证下又分小证,如同是热证,则有胃热证、肺热证等,而针对小证又有相应功用的中药。至于主治,则是指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中药治疗效能,如知母可治肺咳骨蒸,黄柏可治阴虚亢热。中药的主治是在功用统帅下而表示的治疗作用的具体化,例如黄连,功用为清心火、燥脾湿、凉血、止泻、厚肠等, 主治热病泻痢、心烦、胸痞呕吐、消渴、 痈肿疗毒、目疾目赤等。这些用中医药学术语所表示的药物功用和主治,目前西药尚不具备,应当研究。 3.西药配伍使用规律的中药化研究:药物的配伍使用规律,不论在中药学还是在西药学,都是比较重视的。但在不同体系,各自规律又是不同的。中药在配伍使用时,最突出的是中药学精华之一的复方使用。中医在使用药物 时,按中医药学理论,根据机体状况,进行辩证论治,依辩理、立法、组方、选药 (即理、法、方、药)的程序,层层深入,步步具体化。在组方选药时,又按君、 臣、佐、使的要求来处理,主次分明, 方中药物由其内在的规律性构成一个整体,使处方的整体性与机体的整体性相对应,从而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 西药以复方使用时,其方的整体性往往不如中药复方的整体性那么突出和严谨,通常是按每个西药的独立功效,针对机体的不同病症而应用相应药物,那么,西药在配合使用时,是否也有一定的类似中药的复方组成规律是?这也西药中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配伍使用规律,还有另一种内容,即某些药物配合使用时使疗效或毒性有所变化,如中药的七情合和(单行、相 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十八反、十九畏, 同时还有配伍禁忌。西药虽无七情合和、 十八反十九畏之说,但在配伍使用中的关 系已包括了这方面的内容,如从生物活性考虑,有的药物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或减 低毒副作用,称作具有协同作用,有的药物配合使用能减低药效或增强毒付作用, 称作具有拮抗作用。有时从物理和化学变化来考虑,如有的药物配合使用,增加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有的则产生沉淀,不利吸收;有的配合使用,使稳定性增强,有的则使化合物破坏等。西药在这方面的配合使用规律,比中药研究的深入,亦较准确,因此,在西药中药化时, 可保留这方面的内容。 4.西药制剂的中药化问题:西药制剂,更确切他讲,应称之为现代制剂。现代制剂的中药化,并不是要把现代制剂再改成中药的传统制剂,而是说,涉及到制剂的有关问题,再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 中药剂型选择,是根据药物性能和临床使用要求而定的。如“元(丸)者,缓 也”,“汤者,荡也”,就是说,急性病 或者是为使药物尽快发挥作用而选用汤剂,慢性病或者为使药物作用缓合、持久而选用丸剂。这只能说大体如此,如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并非“荡也”;三物 备急丸等,也并非“缓也”。 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中药传统剂型相对于西药剂型或者说现代剂型为少,适用范围也相对较窄,而近展起来的很多药物剂型,更能适合不同药物性能和临床使用要求,如注射剂,它往往起效更诀,又便于昏迷状态病人使用。这些现代的药物剂型,已逐渐应用于中药制剂。这些称之为西药制剂的现代制剂在中药中的应用,也带来了好多新问题的出现。例如中药的苦寒药,中医认为苦寒伤脾胃,能引起纳差(食欲减退)、完谷不化(消化不良)或便溏。这在古代仅能制成口服制剂,似可理解,但如果将苦寒药制成注射剂,采取非胃肠道给药,是否还伤脾胃,就是值得研究的了。 5.其它:(1)西药的颜色、质地、 性状等表观特性是否也具中药的特性和功效?按中医药学理论,中药的颜色也表现相应的中药特性和功效,如白入肺、属 辛、能燥。也有质地坚硬为重镇之剂的说法等。这些很可能并非完全如此,有些亦可能为中药学的糟粕部分,但有的表观特性还是应给予一定的考察,如物理性状的挥发性等;(2)毒性。西药往往因有坚实的实验生物学基础,其毒住可以半数致死量、中毒剂量和具体毒副作用等表示,这比中药的大毒、小毒等表示,是具体而精 确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保留;(3)剂量。中药使用时,所用剂量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机体状况一证、配伍药的不同等, 从而剂量变化较大,如附子一般用3~9 克,但也有用几十克的,甘草剂量有用 0.3~45克的,相差150倍。西药剂量往往从考虑浓度,即有效浓度出发,而对机 体状况及药物配伍制约考虑不够(近年已 开始重视),所以,也应从中医药理论对西药剂量进行研究。

三、西药中药化的基础 和基本研究方法 西药中药化应包括实践基础和理论基 础,从而解决西药能不能中药化的问题。 回答是肯定的,西药能够中药化。 不论西药还是中药,它们都是由化合物分子组成,决定着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而从这些组成分子的情况来看,不论西药和中药,都有单体化合物和混合物:都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都有成分结构清楚和不清楚的,这就是西药和中药的物质同一性。既然中药具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示的特性和功效,那么,西药也应具备。西药和中药的作用对象都是人,用来防治人的疾病,这是西药中药化的生物活性基础,亦可称疗效一致性的基础。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可经过现代科学水平的研究,能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术语来表示其性能和功效,可治疗西医药学术语表达的疾病。同样能用来防治人类疾病的西药,亦应可以用中医药学术语表示其中药特性和功效,从而按中医药理论使用。 由于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西药在临床使用中,在有些情况 下,按照中医辩证论治中一定的辩证分型疾病才有较好的疗效,或者说表现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例如考的松,人们已从临床注意到,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对肾阴虚患者效果不理想,这说明它具有补肾阳的功效。再如阿托品,患者服后表现颜面红赤、热感、口干等,这正是中医药学热性方面的中药特性。这说明,有的西药在广泛临床基础上,已开始暴露某些中药的特性和功效。 西医学习中医,是西药中药化研究的人才基础。这些年来,很多西医学习掌握了中医药和西医药两套理论体系,并有临床经验,尤其对西医药更熟习,因此,这部分医药工作者若进行西药中药化研究, 那是较方便的。从中医讲,在现代的西药中药化研究中,互相协作,共同研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西药中药化的研究方法,要围绕其临床疗效来进行。但科学发展到今天,不论中药和西药都积累了大量资料,因此可选用多种研究方法。 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从根本上讲,是由其临床作用归纳出来的作为西药,一 般都已经过较充分的药理学和临床学研究,积累了关于功能、主治、适应症;毒副作用、禁忌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因此, 将这些结果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归纳,赋与相应的中药特性和功效,是可能的。这在很多中医药文献中均可见到。就拿中药的重要特性——“性味”来看,就是不断在前人临床效用基础上而总结归纳,最后确定的。如(本草衍义)云: “秦艽,《本经》谓之苦平,而《别汞》 加以辛及微温,以其主治风寒湿痹,必有温通性质也。然其味本苦,其功用亦治风热,而能通利二便,已非温药本色。后人且以治胃热黄疸烦渴等证,其非温性,更是彰明较著。”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将西药按中药理论体系,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指标,进行深入细致的临床研究,认真观察和总结,从而确证并归纳相应西药的中药特 性、功效和使用规律。此种研究,可根据具体药物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 ①对目前已被注意到暴露了某些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先进行临床确证研究,同时有计划地研究、归纳其它方面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使其全面中药化;②对从文献研究可归纳出相应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 药,通过临床确证归纳结果的可靠性,并进一步使其完整:③对如上所指以外的西药要有计划地开始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它们的中药特性和功效,为进一步总结归纳提供资料;④在具备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较多的基础上,再研究配伍使用规律等其它中药化内容,以达西药的充分中药化。 为了使这一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好先重点选择性地进行研究。如可先对已开始暴露中药特性和功效的西药和作为西药使用的中药有效化合物等进行研究;创立符合中医药理论、能反映中药特性和功效的实验生物学模型和指标,进行西药中药化研究。 总之,西药中药化,是一件新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亦有助于中西药学的丰富和发展。西药中药化是有光明前途的。

第9篇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现代化或科学化研究,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而大多数的研究显示,不是中药没有药理作用,就是使中药的毒性大大增加。如中药抗病原体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太大,大都可以被判为“无效之药”。再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与比利时的马兜铃酸事件等,有学者认为,其出现绝非偶然,而是由于废医存药、中药西用、对病而不辨证的必然结果[1-5]。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然而,不仅新药合成的研发费用是愈趋昂贵,筛选过程日显艰难,而且其“寿命”(药用价值的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现代新药的安全评价标准愈来愈严格,审批的程序愈来愈复杂。而新药进入临床后的疗效与安全问题却似乎愈来愈常见。

1.2西药中药化

西药中药化是由岳凤仙等人首先提出并倡导实施的,而实际上,中药学在历史上就有吸收外来药物的先例,如乳香、没药、砒石、机制冰片等。他们认为西药中药化不仅可行,而且也很需要。因为无论西药还是中药都是由化合物分子组成,且作用对象都相同,故二者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这是其一。其二,西药中药化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中药新品种,对于发展和完善中医药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其三,西药中药化能够促进人们对西医药学理论进行反思和再认识,有利于促进西医药学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当前现代西药的临床毒副反应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日趋严重,西医药学尚未见到有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辨证施治对现代西药的“增效减毒”作用[6]。然而,由于抗生素类西药不仅只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病毒无作用,而且就是同一种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的敏感性亦各不相同,以及其他类西药的许多微观调节作用等,都不是仅用“热性”、“寒性”等中医药学宏观术语所能表达清楚的,若要强行“中药化”,势必要造成许多已经清楚的微观认识和用药再度“模糊化”。这不仅是认识的问题,还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的好坏。因此,自“西药中药化”的主张提出后,就不断地有人对它提出异议。

1.3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复杂性科学

2.1中医药“非线性”与“动态发展”特点

生物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不仅对外界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的反应特点,而且其还具有“进化”与“学习”功能。即随着生物机体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由于其所处的功能状态的不同,生物机体有时对一个小的作用可以做出巨大的反应,而有时却对一个较大的刺激又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耐受性。中医药学是一种“状态医药学”,其辨证施治的实质就是对机体各种病理状态及其发生、发展与防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其不同于西医药学主要针对特定病因病理的疾病防治[7-9]。如在西医药学的疾病防治中,其药物的作用与毒性在任何时候似乎都是一样的,其大多数药物的用量也都是一成不变地根据患者的体重来确定的;而中医药辨证施治中的药味及其用量在针对不同证候的处方中都不相同,而且还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当代名医李可用附子分为5个等级,轻者阳虚,附子用小剂10克;稍重阳衰,附子用平剂15克~30克;重者隐性心衰、格阳、戴阳证,附子用平30克;甚者亡阳、心衰重症,附子用中剂45克~90克;危者垂死心衰,附子用大剂100克~200克。同时,凡超过30克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克,即可有效监制附子毒性。附子剂用于慢性心衰者,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煎煮时间1个半小时左右,日分2次~3次服;危急濒死心衰病人,使用大剂破格救心汤时,则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灌,等等[10]。有专家认为[1-5]:小柴胡汤事件的出现绝非偶然,系日本废医存药、中药西用、对病而不辨证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较多,均有坚实的临床用药基础,国外报道的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导致肾毒性病例的,多是按照植物药长时间超量服用的,一般服用都在1年以上,有的长达3年,配方用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50倍,更有甚者,临床上生半夏大剂量用到60克~135克,附子600克,山茱萸120克,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紫草、赤芍各200克~300克,黄连120克,黄芪250克,细辛45克等等,分别是《药典》剂量的10倍~30倍,其中不乏毒性较强的药物,而其应用却是功效卓著而无毒副反应[11-15]。

2.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从而使其所认识的经验与规律具有了复杂科学的“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特点。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16]。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7]。分别按含关木通4g•kg-1•d-1的量连续给大鼠灌胃12周,龙胆泻肝汤与导赤散煎液均能显著地减轻关木通的肾毒性作用,其病理改变显著减轻(P<0.05)[18]。再如同样是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0.3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11]。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3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生物机体的复杂性及其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使其功能状态不同,才使其具有了生物钟现象、药物的耐受与过敏反应及其不同个体的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不一致性,以及中药针灸广泛存在的双向调节作用等特点;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