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

时间:2023-07-25 16:50:32

导语:在茶文化的时代精神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茶文化的时代精神

第1篇

茶文化结构中,品茶悟禅即是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活动过程;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表述,如果要详细地说明,博大精深的禅茶文化是很难以言语、文字完满地表述出来的。所以,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法语,被认为是茶文化史上非常具有深意的公案。

坐禅需要静虑专注,心一诚敬,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发”等等药性、药效,正好有助于摄心入定;所以,坐禅离不开茶,茶与禅结合,是极其自然而必然的事。

过去丛林的僧侣,多半居住于山林中,很容易种茶,也认为种茶、采茶、喝茶皆是修行、参禅。在禅堂里,每天早上有早茶,下午有午茶,到了过年过节,则以普茶招待寺里大众,茶与寺院僧侣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如何在茶中悟禅?应该将禅茶方法、精神始终贯穿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

茶人若能以天地为茶器,以众生为茶品,以慈悲为八功德水,以茶侣为布施,以持戒为茶规,以忍辱为茶候,以精进为三昧真火,以禅定为茶法,以般若为茶心,那么禅茶当下可成。这个时候茶就是禅,禅就是茶,佛法映于茶汤,茶汤显示佛法,看佛陀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就能了然于心。

传说达摩在少林寺面壁9年期间,揭下眼皮扔在地上长出茶树,有很深层的意义,寓意了“禅茶”不离生活;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禅茶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

禅宗形成之后,为了帮助禅修而饮茶,后来相沿成习,潜移默化,成为佛教丛林的宗门规式。《百丈清规》规定丛林禅茶及其做法次第,由于坐禅易致昏沉,所以“皆许其饮茶”,百丈禅师有“吃茶、珍重、歇”三诀;唐皎然饮茶诗有“三饮便得道”的说法;刘贞亮饮茶有“十德”;《五灯会元》记载有所谓饭后三碗茶的和尚家风,以茶敬客,更是寺院的常规,茶在唐代已经是僧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古禅、茶不分家,茶文化在明清之后开始衰落,茶的兴衰期恰好与禅宗的发展不谋而合;茶与佛家如来禅、秘密禅、祖师禅三种禅定都结下不解之缘,赋予了禅茶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使世俗间的饮茶活动逐步升华为佛门的茶道。弘扬佛法与弘扬茶道,两者可说相辅相成。喝茶者从中参透禅法,参禅者从喝茶中体悟佛法,使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

茶不仅有助修的作用,也是最好的养生方术,更是悟禅之机、显道表法的器具;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而茶是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的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禅茶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于端正世道人心具有极为深远的作用。

禅茶文化由禅而兴起,继由禅而成熟,终因禅而成就。“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在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它的脉络是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贯之。

茶本来就是和平的饮料,茶文化是很好的社会和谐的营养剂和调和剂。喝茶可以调和人们身体的精、气、神,用现代潜能开发的术语说来,喝茶可以平衡身、心、灵的健康发展,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分泌及循环系统比较正常,可以怡情、冶性、安神。

又说茶可以清心也,所以常喝茶的人比较心平气和,比较能理性地处理事情。因此,又有人说,常喝茶的人比较不会得忧郁症和躁郁症。如此看来,喝茶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有好处,能起到肉体和精神的平衡健康作用。这些说法和概念,是千百年来人类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一部分也是经过现代科学实证验证的结果。饮茶有好处是现代社会很普遍的共识,所谓:“茶能解口渴,禅令心中乐;不忘做茶苦,时时禅中坐。”

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教学;运用机制;研究策略;文化融合

结合当前汉语言教学活动的整体特点看,我们在利用茶文化元素开展该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充分发挥茶文化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理念,同时也要应用茶文化的价值,完善实践应用体系,构建生动、内涵化的课堂,从而实现该教学活动的真正创新。

1文化诠释与价值利用: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在当前传统文化复苏的今天,在全新教学理念应用下,整个茶文化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呈现。尽管茶文化的表达方式,出现了多种革新,但是茶文化中所具体诠释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变化。茶文化的价值底蕴,始终存在。茶文化中所诠释的丰富文化内涵,不仅是当前茶文化,实现最大价值呈现的重点,同时,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元素,也是茶文化的价值诠释。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更是该文化机制的重要诠释,通过对茶文化的价值理念,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我们看到时代性与内涵性,正是推动该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基于时展的茶文化理念,才会阐释更大价值。基于内涵的文化理念是茶叶产业成熟发展的重要呈现。当前,茶文化应用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文化展示,而是注重实用性与文化内涵的价值整合。随着当前茶文化发展机制不断成熟,如今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和极具价值内涵的文化机制,因此,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正是基于大众的广泛认同与传播之后,所形成的内涵理解。尤其是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诸多素材,都是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内容,特别是茶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素材,更多是基于大众理解和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内容。所以,更能被学生所理解和认可,这就大大优化了教学活动的鲜活性内涵。

2课堂死板、实践缺失: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不足认知

汉语言文学课程,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教育,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几节课程就能全部呈现。所以,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形成基于学生兴趣,全面广泛参与的教学机制,就极为必要。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发挥老师的主导“教学”价值,同时更要充分注重发挥和诠释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尤其是倡导学生自身通过不断探索与自我学习,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茶文化元素在整个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理想效果。汉语言文学教学已经进入发展与改革的新时期,在该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影响该教学效果的问题。只有对其中问题进行合理解析,才能真正实现该教学的创新。实际上,由于缺乏对学生主导性的合理理解,大大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参考与理解。比如,对学生的兴趣了解不够,对学生的价值发挥不足等等。同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未能合理融入文化因素和时代精神,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理念。当前大众对汉语言教学活动的价值认同不足,从而使得该专业教学中,存在诸多困难。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合理的应用机制和实践体系,进而使得学生自身的实践应用水平,明显弱于其他专业。就汉语言教学的本质特点看,关键在于该教学活动中,需要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文学教学活动中。老师通过合理使用教学素材,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中所包含的人文属性和价值内涵,并且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广大学生,从而使得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在当前该专业教学中,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合理改造与有效借鉴,从而使得汉语言教学实现良好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说,其突出特点在于该教育中,需要学生对文学作品有着极强的感知与理解水平。当然,也需要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所学文学知识,提供重要的实践机制。

3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创新诉求

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当前正在面临转型发展的时代任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机制,在该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学者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素材,通过清晰设置教学内容与体系,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机制的全新的构建。有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以标签化的方式来看待文化的价值,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来说,文化素材的影响力极为深厚,除了内涵上的深远历史外,与文化元素的天然关联,也成就了该教学活动的实施价值。所以,选择合适的文化内容与文学素材,至关重要。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作为我国高校教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在该专业教学发展中,其中所诠释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除了公共教学外,相关专业也开设了专业化的课程知识。通过对学生实现系统化的汉语知识与文化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具体文学素养。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说,其中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所以,想要真正有效的做好该专业教学,就必须侧重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文化素材的有效完善。结合当前时代特征而言,诸多学校都将我国传统文化,作为该专业中教学活动的课程知识,这对该专业教学活动提出了本质意义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文化素材内容,就发展成为该专业教学活动实施的前提与基础。

4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中茶文化元素的具体运用策略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发挥老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同时更加充分注重发挥和诠释文化素材的启迪意义和人文精神,尤其是倡导学生通过具体探索与文化学习,从而实现该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比如,通过使用茶文化素材来构建汉语言教学活动时,可以发挥茶文化的内涵性与引导力,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的有效探索。在汉语言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选择的内容素材,还是我们需要使用的教学技巧,更多是老师来完成的教学活动。所以,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要站在汉语言教学的实际诉求,选择极具文化内涵的教学元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汉语言教学的价值和积极性。我国文化内涵深厚,合适的文化素材对于当前我们更好应用茶文化和发挥茶文化的价值,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对茶文化的价值理解,实现了成熟认知。特别是对于当前我国茶文化的具体传承与发展来说,合理诠释茶文化的内涵,能够弥补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文化素材不足、生活属性不够这一问题。因此,立足文化的价值多样性,从茶文化的价值底蕴出发,构建科学、完善的茶文化应用机制极为重要。事实上,就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本质特点看,只有立足该专业教学活动实际,丰富教学理念,创新该专业教学机制,选择合适的文化素材和教学资源,才能真正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质性创新。客观的看,通过发挥茶文化元素的价值内涵,积极开展汉语言教学,将在大大丰富教学素材的前提下,展示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该专业教学的最佳效果。茶文化是我国文化机制中,极具大众属性,且被大众所所熟知和认可的文化机制。合理认知和发挥茶文化的价值内涵,将能实现对该文化资源的合理应用。因此,在该专业教学活动中,将其融入到该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素材,同时有效激发学生自身参与学习的价值兴趣。树立自主学习的价值理念,从而真正引发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当然,利用汉语言文学课堂向学生诠释茶文化的价值思维,也将实现该教学活动的最佳应用。

第3篇

1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的必然性及唐代茶器的艺术价值

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而走向了统一,发展到唐朝,其国力强盛,国泰民安。在这种新的时代面貌下,“万象更新”,文学艺术百花齐放,此一时期的美学风格可以用“磅礴大气”来概括。在一个社会中,无论是哪个时期,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支撑永远是艺术成功的保障,因此,在此阶段的艺术的任何领域,如陶塑、陶瓷、诗歌、书法、绘画等空前繁荣,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但都是在共同的审美文化之下的,都体现出一种“磅礴大气”、“恢宏壮阔”的时代精神。

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大促进了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各种不同风格、具有不同特色的窑系,其中尤以南方的青瓷和北方的白瓷最为著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形成了“南青北白”的辉煌场面。唐朝是中国陶瓷工艺全面发展的时期,黑瓷,尤其是北方黑瓷也取得很大成就。从唐墓出土瓷器情况看,黑瓷器物的种类、数量和艺术性方面不比青瓷和白瓷差,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唐墓黑瓷出土不少。在晚唐代,“不贵金玉而贵铜瓷”,铜和彩瓷茶器逐渐代替金银茶器。在唐代宏伟壮阔的时代精神和整个社会呈现出的丰富浓烈的社会风采下,彩瓷茶器也迎合了唐代热烈的气氛而出现,在造型上也是唐代一贯的气势和风格:浑圆饱满、轮廓线条柔和,只是在釉色上运用了彩绘装饰技术,并装饰以丰富的图案,浑朴中透出明丽的格调,显示出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格调。这些茶器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有些品种自古一直沿用至今。

2唐代茶器的文化与审美

(1)青瓷茶器。唐代知名的青瓷窑厂有很多,南方各省区几乎都有重要的生产基地,尤以浙江慈溪县上林湖为代表。越州窑青瓷在唐代代表着当时青瓷烧造的最高水平。越窑的茶器种类繁多,有茶碗、茶托、茶釜、茶碾轮等,瓯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小茶碗。越窑的茶碗造型也极为丰富,有荷花形、葵花形、海棠形等各种花形口样式,这些花口器受西亚金银器的影响很大,从造型到纹饰都体现出中外文化的交融发展。越窑青瓷的釉色晶莹滋润、类冰似玉,为不少文人墨客赋诗称赞,是中国古代君子品德如玉的美学思想在茶器中的体现。徐的“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和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都是对越窑瓷器的赞美之句,足见当时越窑青瓷茶碗釉色之美。由此可见,越窑的茶器无论从造型还是釉色的物质体现上,抑或是其类冰似玉的君子品质的精神升华,都说明了越窑青瓷茶器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在陶瓷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2)白瓷茶器。白瓷在北方出现的比较多,以河北内丘县邢窑为代表。白居易称“白瓷瓯甚洁。”释皎然诗曰:“素瓷雪白漂沫香”。陆羽《茶经》也认为,邢高峰。粉青釉釉层凝厚,釉面透明光泽,外观柔和淡物模印制,产量高,质量精,广受时人喜爱。造型窑盏“类银”、“类雪”。这些文献记载充分体现出了邢窑白瓷的独特之美,体薄釉润、釉色淡雅,如白银般闪亮,如白雪般纯净。段安节《乐府杂录》记乐师郭道原曾“率以越瓯、邢瓯十二,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这段文字足以说明邢窑的瓷质和越窑瓷质一样具有美妙的音色。可见,邢窑白瓷在品质上并不逊色于越窑。陆羽所认为的邢窑不如越窑的说法是从品茶角度来说,由于“邢窑瓷白而茶色红”,而唐人认为“青则益茶”,所以当时唐人审美观决定了陆羽的“邢不如越”的观点,这是当时社会文化审美倾向的一个反映。晚唐时,茶盏的式样越来越多,有荷叶形、海棠式和葵瓣口形等,其足部已由玉璧形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其饮刻花盏,形制为广口,斜腹壁,腹较浅,小圈足,内壁足改为圈足了。

(3)黑瓷茶器。唐代黑瓷的特点是胎体较厚,坚固耐用。造型粗犷雄放,在敦实中突出其阳刚之美。造型线条简练,而器物整体也很少装饰。黑釉凝厚,釉光温润含蓄,庄重典雅,体现大唐时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青瓷、白瓷、彩瓷、三彩釉陶相比从另一个侧表现唐代陶瓷的艺术美。唐代生产黑瓷的窑址有河北的内丘和临城官。即著名的邢窑。邢窑黑瓷水平最高,有用自瓷的胎体施黑釉做出的黑瓷造型特点,胎体质地虽然没有邢窑白瓷白,也没有那么细,但相当致密,尤其造型的端庄,线条结构的硬挺方面。黑釉的凝厚深沉、莹润等方面独具特色。有的器物外面施黑釉、里面施白釉,很实用,艺术效果上里外壁都一样,可以说相得益彰。黑色本来是一种不招人喜欢的颜色,经过制瓷匠师的加工之后,烧出了丰富多样的装饰。黑瓷逐渐被大众所接纳,体现出来高度发达的唐代社会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在不断的借鉴和模仿中,逐渐将富于变化的优美色泽变成适合中国人审美观赏的新形制。

(4)彩瓷茶器。黄釉茶器在唐代各类瓷器中,虽然不如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闻名遐迩,但在唐代陶瓷发展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唐代的黄釉瓷器以余家沟窑瓷器为代表,生产的器皿多为茶器,有碗、盏、杯、钵等,黄釉茶器流行施用化妆土,故胎体同黑瓷一样比较厚重,但表层是透明的玻璃质釉,釉色以黄为主,还有蜡黄、鳝鱼黄黄,黄绿等。釉色的改变,并不是原料的改变,而是烧成的气氛改变,由之前青釉瓷的还原气氛改变成氧化气氛,这也印证了时代风格的发展与生产工艺的进步。

(孔定中 作品)

第4篇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 审美意识 时代特征 设计风格

一、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一)审美意识的定义

审美意识的实质是一种带有社会性意识特征的感知能力。在不同的综合因素影响下,产生不同的审美性心理特征,同时审美意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程而变化。平面艺术是一种具有极强应用性的艺术形式,拥有表现度极强的审美特征。平面设计是将实用性和审美特征完美结合。例如把生活用品设计成各种萌宠的形状;把灯具设计成不用样式的花朵形状;插花的花瓶被设计的反而比真实的花朵更美丽。这些平面设计都体现了人们生活中对美的追求。这也是人们的自由意识和精神上的满足。创造艺术作品时应结合时展需求,把握时代审美特征,将实用性和审美特征相结合,突出不同时代不同的审美特征。

(二)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审美意识的时代性是与时代文化气息紧密相连的一种时代精神。熟知中国历史都知道,汉以纤细轻盈为美,而到了唐代又以丰盈为美,转而到了现代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明朝衣服的布料有着鲜明的阶级规定,官员着针织丝绸,商贾富有却不能穿丝绸,平民不限制却因贫困只能穿棉麻,而当今棉麻衣料则是绿色环保,休闲时代气息的体现。原来只有乞者才衣着破洞褴褛,到了现代破洞牛仔裤是经久不衰的流行,这种残缺美流行于当下,凸显了现代人对个性化的追求。每个时代艺术作品的设计在微观方面体现的是设计者的审美特征,在宏观方面体现的是这个时代的整体审美文化内涵。不同的时代由于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追求的不同,所产生的审美需求也是多种多样。

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以这个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为依托。平面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与一个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所以平面设计在表达实用性的同时,也会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例如,从1905年中国电影产生后,随着电影产业和报刊业的兴盛,很长一段时间的宣传画都以电影时尚女郎为主题。建国初期,在工业复兴时代,宣传画册又以政治色彩为主题,纺织女工、钢铁工人跃然于作品上,祖国繁荣建设的蓬勃气象,以鲜明的暖色调表达出来。到了现代,更多企业更新了自己的标志图案,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满足企业在新时代的发展策略。

二、平面艺术设计构成要素的时代特征

(一)文字的时代特征

文字是人文明的象征。各个时期关于文字运用都体现了该时代的特征。图形文字的成熟运用在于商周青铜时代,是当时生产生活的具体反映。设计师将这种经过历史沉淀,充满原始情调的远古图像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形成独特的艺术字体,体现中国历史的悠远韵味。在建国初期,文字在设计上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鲜明的政治色彩。鲜艳的暖色系选色,字体加大,字体工整都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改革开放后,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电脑字体”将技术运用于个性化的设计中,最大程度的展现字体的个性化。通过技术手段,将文字进行夸张的变形,不仅达到了装饰作用,也突出了其意识形态的表达,让用户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到了现代,涂鸦式设计更多的表达了当代的审美需求。在文字变形的基础上,涂鸦式设计进一步加强了文字在个性化方面的突出,充分的表现了现代思想中对个性化、自由化的追求。很多网站采用涂鸦式设计,表达其自由的思想和个性化的理念。涂鸦式设计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更加突出地表达了当今时代的审美意识。

(二)图形的时代特征

图形的定义很广泛,可以是符号、图案、一幅画等等。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对比于不同文字之间的沟通障碍更为形象,也更容易让人们产生美感的共识。在当今时代,图形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设计作品的表达。图形的设计中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可以感受到该时代的精神表达。例如我国传统的龙凤图案,大多出现在婚嫁用品中,这会使得人们产生对于中国久远的婚嫁文化的想象,让人联想到中国婚礼独有的隆重和美感。再如我国传统的青花图案,常用于茶具和酒具中,这会使人产生对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酒文化的想象,将强烈的文化气息通过这样的形式美充分地表达出来。设计者的情感通过图形艺术更为深刻的表达出来,让人们感受到更为浓烈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开拓性的将平面设计的内涵表达出来。现代,将电脑技术运用于图形设计中,将个性化的涵义蕴藏于更为丰富的构图中,开拓用户的想象空间。因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图形更具有时代的审美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21世纪的设计主要有两大理念:一是个性化理念,个性化设计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在人与物之间达到和谐状态的同时,集中表达了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在很多平面设计领域中充分体现了个性化特点,例如交通信号灯的盲人提示,社交软件中的语音信息,电梯中的盲文按键等。二是环保理念,2006年6月1日,我国颁布《限塑令》,取消无偿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从政府到个人,越来越注重环保问题,很多包装开始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质而不在使用塑料了。奥斯卡金像奖的礼品袋选用具有“伦敦袋后”称号的Anya Hindmarch设计的一副作品――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这款环保产品受到很多大牌明星的青睐,广受瞩目,这个事件也加强了环保理念的推广。

四、结语

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主要基于当下时代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二者之间密不可分,人们可以从一个平面设计的作品中感受到该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所以平面设计要充分理解时代的审美意识,领悟时代精神,将这些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同时努力地凸显个性化的特征,来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

第5篇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中华文化经历了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奠定了精神支柱,有了自己的文化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统文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传统文化观后感1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的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只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

传统文化观后感2中国传统文化我传承——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茶被古人当做饮品,每年清明节新茶初上时,古人还要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名流雅士、街坊邻居争相围观,就像如今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古人爱喝茶,茶的品种也很多,有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当然,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是西湖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可算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杭州有许多茶楼,大家可以随处品到各色茶,还可以欣赏到典雅的茶艺表演。

作为杭州人,我也初学了龙井茶的茶艺。龙井茶的冲泡一般使用透明的玻璃杯,先用热水冲烫茶杯,讲究的是一尘不染,至清至洁。再往杯中放入上好的龙井茶,倒入少许80度左右的热水,讲究的是润茶。最后是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泡茶叶,一方面是利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经过三次高低冲泻,使杯中茶叶上下翻滚,茶的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这个三点头还如同行鞠躬礼,蕴含着对宾客的敬意。一杯好茶冲泡完成的同时,还学到了谦恭的道理。

除了龙井茶的茶艺,我还欣赏过用长嘴铜壶背身冲泡茶叶的茶艺表演等等,更激发了我学不同茶叶冲泡方法的兴趣。中国的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将它好好地传承。

传统文化观后感3历史文化的天空曾是那么湛蓝。在这片天空中,有我们的伟人,有我们的成就,有我们的节日。可现在,这片天空是否依旧湛蓝?这里的星光是否依旧灿烂?——题记

曾几何时,外来文化的侵袭,让无数中国人为之疯狂。我们记住了英文,忘却了汉语;我们记住了圣诞、情人,忘却了春节、七夕,我们崇拜韩星,冷落了自己的祖宗!

我们的天空由蓝变成了五颜六色,涂抺的却是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李时珍成了韩国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要被韩国人推翻;端午节被申请为韩国的文化遗产;孔子变成了高丽人;儒家经典被搬到韩国去,就连我们的母语——汉语也成为了韩国人的发明。

我们的天空由群星两璀璨变成了寒星料峭,忽视这些的也是我们自己。

面对这些,我不由得想问一问:中国文化将何去何从?难道我们连自己祖先对我们的遗赠都保管不好,看守不住吗?难道我们真的要等到改名换姓的那天吗?不!我们不能,更不该。五千年的天空不能毁于我们的手中,我们本应骄傲地把我们的天空创造地更辉煌,我们本应大声地对外国人的质疑说不,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同胞们,醒一醒吧!不要让强盗抢走我们家中的东西后再后悔,我们应该时刻警惕他们的到来和破坏。这片天空需要我们共同看守,我们应因拥有这样的天空而自豪。

渴望拥有自己的天空,这里,湛蓝依旧,灿烂依旧。

传统文化观后感4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许多优良的传统。说起中华传统,我不禁想起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20--年的春节我们是在太公太婆家过的。我们一到太公太婆家,大家就开始为年夜饭开始忙碌了。大人们有的洗菜,有的择菜,有的杀鸡宰鸭,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小孩子呢就围在一起剪窗花和写春联。我剪的是鸡,代表金鸡报晓,鸡年大吉。我的两个表弟也剪完了,分别剪的是小兔和小猴。我们把剪好的窗花贴在了窗户上,美丽极了!

剪完窗花接下来就是写春联了。我拿着毛笔,沾了一下墨汁就开始写。很快我的第一幅作品就出炉了。右联:猴王归猴山,左联:金鸡迎春来。横批:鸡年大吉。大人们一读我写的春联连声叫好。于是,我的春联就被贴在了大门上,这样一来,就更加显得喜气洋洋了。

到了晚饭的时间,我爸爸妈妈做的饭菜色香味俱全,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吃完晚饭,我们就开始看春晚,精彩的节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深夜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下楼放鞭炮。鞭炮“砰砰”响着,我想肯定把“年兽”给吓跑了吧!哦,对了,同学们,我知道春节放鞭炮的传说,瑶瑶给大家分享一下呀?

传说有只叫“年”的怪兽,经常出没在村落中吓人伤人。后来无意中人们发现燃起的火把和人们的呼啸声可以吓跑“年兽”于是便发明了鞭炮。人们在“年”再次袭击的时候就点燃鞭炮。所以从那以后春节放鞭炮就成了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正式我国人民热热闹闹过春节的真实写照。

传统文化观后感5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已经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比如说:相声、民族舞蹈、剪纸等等。那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剪纸艺术吧!

剪纸是一种既古老又好玩的东西,剪纸所刻的人物或动物都活灵活现。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八仙过海吧。

你看,八仙过海的情景是不是很有意思。何仙姑站在一片大大的荷叶上面,之所以这样他才叫何仙姑吧。还是八仙之中唯一一位女性呢。看上去特别年轻,应该是八仙里面最年轻的一个吧。她穿着漂亮的衣服,肩上还披着一条既美丽又好看的丝带随风飘动,好像比天仙还要美丽呢。乌黑的秀发还盘起来了,头上还别着有花朵的美丽发簪呢,真是一位貌美如花的仙女啊!

再看蓝采和,他坐在一个大大的铺满五彩斑斓的鲜花的花篮里,好像在为人们洒下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鲜花。有粉红的山茶花、金黄的桂花、玫红的腊梅、血红的玫瑰……真是香气迷人、芬芳扑鼻啊!你看这花篮里面的花是不是特别好看、特别香呢?他看起来比何仙姑还要年轻,其实何仙姑比蓝采和年轻。还扎着两个丸子头,穿着比较单调的衣服,你们一定以为他是小仙童,其实他已经不是小仙童了,他可是名符其实的大神仙了。你看蓝采和是不是特别像小仙童呢?

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产业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51-02

现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前提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我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决策。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十六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铸就了整个中华大地的兴旺与发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谓巨细纷繁、源远流长。有静态的,如浩如烟海的儒、释、道、法、医等诸多古文经典;有动态的,如音乐、戏剧、武术、杂技等。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扎根于丰腴富饶的华夏大地,吸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中无比丰富的养分,融宗教、哲学、医学、格律、乐理、绘画、美学、建筑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产,在人类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几千年的传统中华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与文化密不可分,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种宗教都有自己不同的节日。中国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也有许多自己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也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还有民族图腾――龙。中国龙作为一种全民族自古以来所尊崇的文化符号,其文化意蕴是丰富而深邃的。龙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一个典型代表。龙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飞舞双动,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性意象。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无论哲学、医学、文学、武学、农学、商学、社会学、伦理学,还是各种艺术,都包含着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心灵的升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未知世界的求解。

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极其宝贵资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因此,深入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创建更加优秀的现代文化,从而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彰显出本民族的独特性,对于我国在新世纪新时代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义尤为巨大。

二、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爱情、和谐和美满幸福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渴求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在各地广泛展开,人们的文化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传统文化无论是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还是在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都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显得越来越不适应。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显得尤为急迫。

党的十七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指出,“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尽管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强,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最后一桶金”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继续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迫不及待。

三、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机制探讨

社会主义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和谐的文化理念;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积极鼓励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的产业化项目开发,同时努力防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借发展文化产业之机死灰复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包括:

第一,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宣传部门要认真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开展文化创建等活动。各部门团体要经常鼓励和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体现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文艺精品,并把它们推向基层群众。在各种文化创建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文化主题,充分地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历史传统。

第二,要积极努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新的结合点,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化的质量。在继承和光大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而是要积极影响市场,并引导市场建立起向传统文化靠拢的价值取向。要尽力提高传统文化本身的自然吸引力,即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使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维权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应该在整个文化产业化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要坚持文化产业化的方向,继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首先,必须打破原有的僵化滞后的管理体制,使经营性文化企业逐步与市场挂钩。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有文化企业进行大整顿大整合,努力消除管理体制中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解决文化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等问题。其次,要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改革。我国文化资源比较分散,造成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资金不足、科技含量低、市场运做能力差、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现象。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集团化公司的改造进程。集团公司是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继承;发展;创新

关于设计中如何融入传统元素这一类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以及针对这一点所进行的观念引导性教育和采取的相关辅措施,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前辈们在此方面所作的努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我很欣喜学生们认真地提出这个问题,至少说明他们正在思考或者说已经开始尝试。既然是再一次针对现代与传统的问题作讨论,我们不妨从更多的角度去展开,不以表面性的问题解决为目的,而是去找一些规律,也许规律的背后有更多的答案。

首先,不用怀疑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可取性。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地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技术发展高峰,设计活动以科学技术的高峰为契机产生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经历了古拙而神秘的彩陶和文字的发生阶段;经历了威武奢华的青铜时代;创造并发展了漆文化和茶文化;奉献了经典的雕塑、建筑和家具;享有丝国、瓷国之美誉。这些成就与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生产生活条件密不可分。时过境迁,在生活方式和生存的空间环境上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于是对传统的怀疑态度也随之越来越明确。但是传统之河并没有被这种情绪所控制,因为传统的源头是人类本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始终按照人类创造活动的轨迹奔流不息。因此我们认为:人的需要、地域条件,以及对条件的利用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们创造设计中的原动力,从古至今依靠这共同的纽带去连接。

传统风格的应用与发展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继承与批评,这是由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消费理念决定的。这些习惯与理念的形成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渗透的设计意识及经验互为因果。经验的发展,设计条件的创造体现了人类设计进步的客观实在性,这种进步和变化的本身就是对传统最好的融入和继承。

其次,人类在各个领域中的创新活动,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一种服务与合作,在这种服务与合作中间,设计的发展变化最为明显,许多设计产品的民族性越来越模糊成为一种反映趋势,这是现阶段生产和生活节奏的现状以及设计技术共享的趋势造成的。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克服认识的模糊性和取向的偏差性。很多人认为:古代器物上的装饰花纹是传统;古代器物造型是传统;雕梁画柱、工巧精深是传统。这些似乎都不足以概括,今天的成就就是明天的传统,由此可见,传统本身是一种复合体,更是一种文化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涉及到人的心理、思想和审美的变化和发展,表现出清晰的脉络和轨迹,只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才能接近真实,把握规律,才能完成选择和继承。另外关于传统的两种偏执态度,即论古而崇古;学洋而崇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财富,但不能为了炫耀而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放眼世界知己所短并不是全盘西化;当然折中之法更不是解决方法。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使东方和西方的文化艺术产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因此在评定文化现象的过程中,不能以一种简单的、固定的、绝对的标准去度量和比较对象的高低、优劣、是非,而应该认识到不同文化传统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和消化改造能力。

转贴于

我们知道:由最初的吃、穿、用的需求顺序到穿、吃、用的需求行为,又到用、穿、吃的需求愿望,表明了人们生活环境中重视角度和价值取向的易位。从吃、穿、用的需求层次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设计活动更多的关注是强调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愉悦感,而且精神上的享受是最高的追求。那么应该既包含了反映时代精神的简捷、明快、多功能效应的设计,又包含了紧张、快节奏、高科技时代下人们心理休闲、放松、回归的设计。因此注重人们心理需求的多样性,例如:求奇异、求创新、求功利、求变化、求认同、求补偿等等,成为设计活动的指导思想。

各国的民族风格在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一定的磨合,但是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局限性决定了艺术从来都具有互补性,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众多信息源中,传统只是其中极具互补性的一个分支。与其说现代设计中的如何融入传统文化,不如去看看在世界范围的设计领域中哪些方面需要互补。

我们会发现:高档消费品、信息产品、日常医用药品、旅游产品、对外贸易产品等很多很多的领域中,都需要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合理体现,在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中,民族性的认识和挖掘、汲取和运用往往成为设计创新的起点,从而有利于设计成果更好地达到“创造不同”的目的。

围绕商品的形、色、技、艺几个方面去选择设计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切合点,形——适应生活节奏的舒适、便捷、流畅、安全;质——生活高品质、高情调的隐喻;色——符合色彩心理、色彩环境的民族传统的全面感知、提炼和应用;技——现代技术与特色生产工艺的结合;艺——对历史渊源的艺术性表达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文化;音乐;艺术创作;文化产业;《乡愁》;创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Culture is the Root, Music is the Soul, and Product is the Way:

On Cultural Creativity taking Homesickness as the Example

CHAO Dai-jian

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产业中融入文化便可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由此可见,产业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根。音乐艺术可以很好地将文化艺术融入到产业中,并能形成一个产业链,这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产品经营之道。近年来,特别是海峡两岸的创意产业及产业链的探索与研究,是当代文化人以及文化实践者尤为注重的题材。笔者从文化、音乐艺术以及创意产业三者结合的角度,通过对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诗《乡愁》前后历时八年的创作与探索思考,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与同仁们探讨与商榷。

一、文化是根

“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和“化”的并连使用始见于《周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整词,“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文化”就是“以文教化”,陶冶性情、教养品德,使人们能遵从文明礼仪。今天,文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引申意义。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文化的概念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定义域里,文化的范畴是不同的。因此,文化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大文化与小文化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上的文化侧重于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荣格说,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可以觉醒。对一个民族而言,向内看,就是走向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就是国家的、民族的生命延续的力量源泉,是国家和民族砥砺进取、不断发展的根基。余光中先生曾说过:“乡愁无涯,文化有根。”海峡两岸的根就是瓜瓞绵绵的中华传统文化,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是“同根、同祖、同文化”的。毋庸置疑,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交融的一条重要渠道,更是那抹不去、斩不断的根。文化也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通俗层面上,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对人们日常思想、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软实力。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文化与各行各业都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包容,互为你我,彼此难分。如,旅游叫旅游文化、餐饮叫餐饮文化,洗澡叫水文化、喝酒叫酒文化、喝茶叫茶文化。特别是吃,有人曾经说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文化,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等等等等。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一个简单的事物都可以借文化之名被演绎得很复杂。这既说明了文化的复杂性,也说明了文化已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广泛适用性,使得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根本。

二、音乐是魂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被视为陶冶性情、教养品德,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人们心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以文教化”的重要工具。《礼记•乐记》有云:“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中国古代音乐属于五声音阶体系,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被称为“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在简谱中就是1、2、3、5、6。这五声音阶比较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映衬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谐精神。在西方,音乐也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一种有益于抚慰心境、熏陶人们的精神与气质的艺术语言。福楼拜曾说过:“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贝多芬也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美国大片《火星人玩转地球》中就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即,战争和政治都制止不了火星人对地球的破坏,而一首摇滚音乐却将火星人置于死地。纵横捭阖中外音乐文化,不难发现,音乐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作用,它不仅能愉悦感官、穿透心灵,更能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使人们的精神得以升华。台湾的星云大师给我的赠语是:“文化建设世界,音乐创造人生。”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音乐是高雅生活的佐料,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音乐却能够触动人类的灵魂,消弭隔膜和仇恨。在后者眼中,音乐是没有国家、宗教、民族界限的,音乐可以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几个简单的音符诠释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比如一首《大风歌》导致的四面楚歌,瓦解了楚人战场上的心理防线,解决了楚汉相争的问题,可见音乐是魂。音乐也是一个社会、一个时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够产生属于那个时代的、并能为人们传诵的经典音乐作品。大凡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又在继承传统音乐优质基因的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这些浸着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的音乐经典以其独有的节奏与旋律铭刻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篇章,成为时代的记忆。

音乐与诗歌是同源而异形的。我国先秦两汉时期,诗歌是不分家的,所谓歌即是诗、诗便是歌。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不歌而诵谓之赋”。那些可以歌唱可以配乐的诗是“歌诗”,而那些不歌而诵的有韵律的文字,便不再称为诗,而名为赋了。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音乐以其两大基本要素――节奏和旋律来彰显其独特的品格和价值,抒感、冲击心灵。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音乐有着比语言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语汇。在今天,音乐使诗歌得以延伸和扩展。

三、文化产业是道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发展形态和文化现象,肇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著名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最先表达了关于文化工业的思想。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则源自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此后,不同国家和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分类和内容的规定不尽相同。英国是最早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创意产业的国家,提出个人的知识和智慧、灵感、技艺是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并于1998年成立了政府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2001年发表了著名的《文化与创新:未来10年的规划》绿皮书。在我国,20世纪八十年代还仅仅只提出了文化市场概念。我国的文化市场最初从娱乐市场起步,其后发展为市场,如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电影市场、文物市场等。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动漫与网络业的出现,文化产业逐渐兴起。进入21世纪,我国加大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先后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利其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的一系列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毋庸讳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仅面临全球化的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激烈竞争。因此,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路径。那么何谓“道”?老子发现的道,包含本原、规律、品格等等的含义。《辞源》对道则有多种解释:道路,方法、技艺,规律、事理,思想、学说等等。我以为,其中的道路、技艺、规律、品格和思想的含义与我所说的“文化产业是道”的“道”有关。文化产业是道,这个“道”,首先指的是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播的独特途径;其次是指文化产业的品格内涵和经营理念。我的这一认识来自于“乡愁”。“乡愁”从一首诗,发展到一首歌,再到围绕它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的产业活动,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途径,而且体现了从一个作品到一系列文化产品的发展规律,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次成功探索。在某种意义上,日本人的文化产业理念就是遵循这一理念,将一个很简单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再形成立体的交叉的产业现象,比如插花的花道,写毛笔字的书道,摔跤的柔道,喝茶的茶道等等,均由原来的文人文化活动,演变为大众文化活动,发展成今天的休闲娱乐产业。此外,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播要有明确的精神追求,即品格、方法与思想。文化品格的追求因人而异,如中和圆融,如天人合一,如和谐率真,如刚正不阿……。这种追求层次有高有低,雅俗共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行不悖。而这种追求的终极是带着高度美感的人格,是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文化产业的实践使人们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成就的。而文化产业的经营方法与思路更要追求道义与诚信,缺乏诚信、不讲道义必将导致文化资源的浪费甚至是民族文化的沦丧。所以文化产业必定以塑造人格、坚守道义、守护社会良知为己任,它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品格、道义与良知为代价。

四、《乡愁》文化现象的思考与

相关文化产品研发的探索

余光中先生创作的诗歌《乡愁》自1971年问世以来,已成为海内外华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诗篇,曾于国内外的各种场合被不同人士吟诵过。总理曾在美国的访谈节目“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深情朗诵全诗;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也曾在春节晚会上朗诵《乡愁》;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在2002年一次庆祝申奥成功的大型集会上,亲耳聆听余光中先生现场朗诵《乡愁》。当余先生朗诵“我在外头”时,台下万人和着余老的声音齐声和诵“母亲在里头”,那场景让人不禁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人类对故乡、对亲人、对友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乡愁》在打动亿万华人的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我决心为《乡愁》插上音乐的翅膀。为了让《乡愁》音乐作品更具有民族特色,我采用了纯粹的民族五声调式,从字韵中提取旋律,从语速中提炼节奏,采取几乎是一字一音口语式的手法进行创作。在经历了四年多的不懈创作之后,2006年底《乡愁》歌曲终于诞生了。余光中老先生对这首《乡愁》歌曲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他在亲笔信中写道:“歌声乐韵,悠扬动听,诠释得颇为尽情。”同时,对配器提出修正的建议。2007年6月,我与余老在南京鸡鸣寺端午诗会上首次相会,余老对修改后的《乡愁》歌曲给予了更高的期待,他说“这首歌更加浓缩、紧凑、加倍的精彩,一定会赢得比诗歌更多的听众。”2008年春,由《乡愁》这首歌曲衍生成多种音乐形式的专场音乐会“情中国――《乡愁》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国保利大剧院举行,将一首歌的主旋律研发成五部器乐曲《乡愁交响乐序曲》、《乡愁二胡协奏曲》、《乡愁萨克斯与乐队》、《乡愁钢琴协奏曲》、《乡愁六重奏》,音乐会的定位是明星同唱一首歌、名家同奏一支曲、大家同诵一首诗。这场音乐会被北京观众称赞为“名副其实的同一首歌,真正的心连心音乐会。”2008年10月,余先生八十岁生日,江苏书画界十几位著名书画家用书画演绎了《乡愁》:张尔滨、徐善、萧和、张伟按《乡愁》意境,创作春、夏、秋、冬四幅山水画作品;言恭达、李啸、晁岱卫、孙晓云分别用真、草、隶、行四种字体,书写了一段《乡愁》;尹石、徐纯源、顾杨和高建胜以花鸟画为题材,创作了梅、兰、竹、菊君子图。而今,江苏还在积极策划《乡愁》系列邮品、邮册的设计、策划;以《乡愁》为题材的影、视剧编撰与谋划;《乡愁》系列音像制品的设计与包装;同时还作为大中小学教材而普及推广等等。此外,《乡愁》诗歌和音乐作品也在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还作出了一些贡献。可以说,这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的文化产业进行探索的范例。归纳而言,《乡愁》作品有着五个方面价值。第一是社会价值。一曲民歌《刘三姐》成就了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一曲《太湖美》吸引多少游人流连于无锡的太湖之滨,一个音乐作品可以产生出非凡的社会价值。而时唱响了《东方之珠》、时《七子之歌》为我们所铭记,音乐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染力。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乡愁》歌曲配合诗作,以小见大,以简驭繁,词曲丝丝入扣,相得益彰,以优美的旋律在海内外华人的精神家园中绵延流传。第二是文化价值。《乡愁》诗篇早已进入了中小学的教科书中,浸润到博大而深邃的中华文化中,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所熟知,也令世界华人为之深深感动,更令那一缕乡愁在中华儿女心中化身为那一湾浅浅的海峡。第三是艺术价值。音乐是一种易于穿透人们心灵的艺术形态。《乡愁》诗篇问世许久都一直停留在文字和朗诵层面,虽然海内外许多位音乐家先后为其谱曲,但没有一首得到余光中先生的认可和授权,也没有一首得以流传。《乡愁》歌曲的诞生填补了这一空白,用音乐的语言为《乡愁》诗歌插上了飞得更高更远的艺术翅膀。

第9篇

[关键词] 中文课程;人文教育;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1-0076-05

在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中文学科内容的教育,已在许多大学里形成课程体系和规模,中文课程的设置和开设在大学人文教育中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管理者认识到了中文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一些理工类大学里的中文课程教育存在着质和量参差不齐、认识不到位、投入少等问题,有的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但只是单纯开设几门课,管理者们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重视中文课程的作用,学生选修几门孤零零的课后,没有后续课程、提高课程,没有系统地将中文纳入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中。这就导致大学生们在文理分科、专业划分的影响下,很少接触阅读欣赏、写作等中文相关课程,没有系统中文课程的设置、缺乏专业教师的引领,学生接触社会科学类知识少,不会写或犯怵写文章,专业论文也写不好,造成很多问题。久不接触中文学习及应用,势必会出现读写能力的退化、对阅读与写作不感兴趣,会造成语言表达的障碍。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如果很少受到来自蕴含丰富情感与思想、对社会人生认识深刻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学生容易沉浸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对社会、他人的冷暖很少关心、理解,会造成人情冷漠,自私利己,情商的缺乏会导致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同情能力欠缺。

学生客观的不足和主观的需求,提醒教育者要正确认识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把教育目的落到实处,科学地对待中文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发挥中文课程的作用。

如何使中文教育不流于形式,使中文教育内化为素质教育成果,使中文教育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是我们应该探讨的。

一、中文课程教育概述

当今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培养具备全面素质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的建设者,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的熏陶实现对受教育者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目的,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一种内在的品格。人文教育往往通过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辨明是非对错,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大学对社会一般价值的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高校师生所展现出来的人文素质对社会的影响来体现。对人文学科的重视不仅仅是高校内部学科发展中的平衡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社会公民素质如何提高的问题。

大学里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发挥中文类课程(大学语文、传统文化、古典诗词艺术欣赏、现代文学欣赏、外国文学欣赏、应用写作等)的独特优势,对培养全面、优质人才是必须的。中文课程包括了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等知识。 “它的课程性质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必需的情感、意志和思维,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导、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正直为人。……其教学内容立足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启迪智慧、活跃思维、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美丽的人格和个性”[1]。

鉴于一些学生中存在着使用母语能力退化、素质能力片面、文化荒芜精神空虚的现象,开设中文课程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人文精神之用,可以丰富、美化、淬炼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审美趣味,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评价狄更斯、沙克莱等作家时曾说:“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2]恩格斯认为,人们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3]。不论学习哪个专业的青年学生,都应当读些文史书籍,这对提高思想境界和专业程度大有帮助。

(一)中文课程教育自身不可代替的内涵、特性对学生产生强大作用和影响

首先,中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分类、概括、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扩大生活体验,换位思考,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各种能力。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蕴含人间百态,它不是支离破碎、简单罗列,而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选择、提炼、加工的艺术品,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认识、思考、价值取向和判定,这期间蕴含的分析、归纳、总结等逻辑过程,学生在解读、还原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思维训练,学生学习作者看待世界的角度、方法、思想、艺术匠心,提高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阅读”是阅读人类文明史上各个阶段的文学成就代表作品,文学是社会、时代、历史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文明发展是一个有机体。“各种文体的阅读”训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精读分析”,在教师带领下对文本展开分析,反复涵咏,举一反三,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感悟和体验、相互共鸣来获得真善美的认知,通过篇章教学将理想与现实、历史和现代、理论和实践的碰撞展现给学生,弘扬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体验到审美感受。“精读与泛读结合”,创造条件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作品的“人文演绎”,是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学生自己创编剧本、粉墨登场表演、组成团队分派角色,一系列的过程从搜集材料理解文本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集体团队意识、表演能力各方面都是对学生的有效训练。专业论文的写作更是离不开中文课程的基础写作训练,中文课程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上列举中文授课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只是一部分,但对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却大有裨益。

其次,文学反映生活的独特性。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原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广田认为:“今天的文学已不再只是一草一木或一人一事的描绘点染,而是极度发挥了艺术创造的想象,创造形象,铸造典型,用了这些活生生的形象或典型谱成人类活动的大谐曲,当我们读到了,或看到了,就如同生活在其中一般,不但如闻如见,而且像亲身经历一样,所以既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又可以发扬我们的情志。这种教育力量是强韧的,因为它是一种‘不言之教’,它不是用教条或格言来教训,而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是一种耳提面命之教,而是一种深入于灵魂或意识之中的感发。”[4]原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徐葆耕谈到文学对自己的影响:“我在文学中找到了我自己,在自己的阅读对象中获得了自我肯定,也认识了人的复杂和深邃。从文学里获得的这种认识,是在其他的学科中不可能获得的。文学不仅是一个审美的、消遣的对象,从根本上说,也是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做人,那么,在怎样做人的前头还有一个什么是人的问题。只有懂得了什么是人,懂得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猥琐、快乐与感伤、希望与绝望,才能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内在心灵的和谐。”[5]

再次,文学的功能多种多样,对人全方面施以塑造和影响。文学具有表现功能。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文学作品中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王侯将相、平民百姓……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各个国家、各个时代无所不包,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文学表现情感与伦理的纠缠、欲望与道德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关注着人性的无限丰富性与现实性。文学内容涵盖人的心理、人性善恶美丑、伦理道德、社会规范、风俗民情、个人与群体、人与环境自然等种种情形。过去、现在、未来,现实的、想象的创作手法将真实与虚幻、宇宙万物都容纳其中。

文学具有教育功能。中文课程带领学生畅游思想的渊薮,领略精神的盛宴,瞻仰人格的闪光。文学是教育人的,它不枯燥,形象生动,文辞优美,移情动人,寓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教育于文化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陶冶一个人的身心,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中文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史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增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而且使学生得到意志、胸怀、境界、眼光等品性的教育。文学主要是指对人精神的教育、人格教育。它塑造着人的心灵,在表现人生、社会、自然中对人进行教育,学生浸其中,深受感染,逐步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气质、品行、节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留给读者的印象远胜过说教和灌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说:“热爱祖国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时候受的教育:中国的历史地理,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多么值得自豪。”[6]

中文课程有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7]其中的“兴”和“怨”都有审美体验的成分在内。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作品创作的意境包含了各种美的形式和表现。学生在阅读赏析中了解各种审美方法,涵咏其间,培养了美感,懂得欣赏美、创造美。

文学的创新功能。文学的创新体现在很多方面:思想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等。文学内容和样式都是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文学关注着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总是在尝试探索表现时代特色、新思想、新变化、新风貌,新的表现方式、技巧。文学紧跟时代变化而发展,文学是常新的。学生可以在文学的天地里遨游、自由创造,表现对社会诸方面的认知、解释、参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文学记载着人类发展的历程,记录文明发展的轨迹,传承文化、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智慧的载体、文化的宝库,散发着永恒的魅力。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学生应掌握广泛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在科学研究中发扬实事求是、学术独立自由、求真务实、踏实奋进、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让科学研究为人类造福。

(二)中文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引领、指导作用

中文课程和其他学科门类课程一道共同构建了人文教育体系。中文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有很多交叉重合的方面。比如在欣赏作品时,文学和艺术一样,都要大胆想象、展开联想;联系时代背景、生平事迹、风格流派对作品解读;在意境上品味、涵咏、生发;把握主旨,注重虚实相生、抽象和具体结合、体味象外之象。文学的手法可以为其他课程所借鉴,指导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文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它既包罗万象,又与其他课程触类旁通。例如,文学为艺术提供丰富的知识府库,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指导解读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欣赏等艺术课程,建筑、雕塑就是凝固的诗。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很好的诗画结合的例子;对音乐的欣赏、把握,如《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琵琶行》等文学作品很好地诠释了音乐的魅力;古筝《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也都是来源于文学作品,用音乐的形式诠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音乐是有声的文学,文学是无声的绘画、音乐、雕塑。

三、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文课程不仅在治学方法上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且它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与人文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一致的,中文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塑造就是人文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和实质。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落实。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论述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8]现在的大学,主要把大学教育的性质定位在知识教育上,即格物致知,然而却忘记了大学教育的最重要作用:正心、修身,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径就是弘扬人文精神。现在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把人文精神教育仅仅理解成政治教育,在人文学科中没有充分重视其中的爱与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没有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道德生活的向往……

文学是导引精神的灯火,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文学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精神高尚的人。文学传承着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就是在汲取文化养料,陶冶情操、塑造心灵,把自己塑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文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对当代文化的开拓和创新是紧密结合的,中文课程就是要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翼,让学生远离蒙昧、封闭、偏见,用科学、开放、发展的眼光来探索世界、走向未来。文学就是要挖掘我们的民族精神、塑造我们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是有精神、品格、境界的,文学让我们认识这些道理,懂得自新、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文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文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和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科学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史哲不分家,文学是社会的百科全书,以文学为内容的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学科、课程共同构建了人文教育的体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充分的营养和保障。理工科学生文理兼修,学科互补,有利于打通学术壁垒,优势互补,发挥出潜能和创造力。

文学历久弥新,在无数志士仁人的真知灼见和实践检验中,传递着文明,影响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综上所述,中文课程不仅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更对学生起到塑造心灵,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用;中文课程在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逻辑思维训练等方面的优势,潜移默化,深刻影响、塑造着人的精神世界。重视建设中文课程,大学生会从开设的课程中汲取营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自觉培养全面的素质,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承担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四、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举措

重视中文课程的建设,将中文课程建设与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兴趣结合起来,根据培养计划,配备师资,精心设计课程,大胆改革和实践,切实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

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可以根据不同大学人文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有所侧重,设置核心课程,将其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围绕精品核心课程,创建中文课群,有一定的铺开面,较系统地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如将“传统中国”、“大学语文”建为精品课程,围绕“传统中国”精品课,开设“古典诗词艺术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茶文化”、“《孟子》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民间文学研究”等课程;围绕“大学语文”精品课,开设“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现代文学欣赏”、“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化入门”、“红楼梦研究”等课程。课群建设要体现关联性、延续性,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针对学生喜爱博大精深的国学、传统文化,渴望汲取智慧、思想精华,可以开设国学系列课程:老子、孟子、庄子、论语……;针对学生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开设经典名著欣赏系列课程:红楼梦、人间喜剧、神曲、堂吉诃德、史记……

开设文理交叉课程,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文学的思维方式之一形象思维对科学研究大有裨益,科学家钱学森在《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中说: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学生可以结合专业选择中文课程,辅助专业学习,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走出一片新天地。体现文理交叉融合的课程,如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可以开设“美学及艺术”、旅游专业开设“中国历史文化与导游”、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所有专业都应开设“写作”课。

体现阶梯式递进的系列课程,如较低学年学期,可以开设生动形象的各体文学欣赏,如“诗词欣赏”、“电影欣赏”、“名著欣赏”;之后了解整个文学史的背景和阶段特点,如“上古文学史”、“文艺复兴”、“20世纪文学发展历程”、“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高级课程如“汉字文化”、“传统文化”、“宗教对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化”、“孙子兵法”、“周易的魅力”。学生写作能力缺乏,可以开设“演讲与口才”、“新闻文体的写作”、“应用文写作”。

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可以发挥中文课程在学校社团建设中的影响。创办一些与文学相关的社团,如茶缘社、文学社、戏剧社、学通社、诗歌朗诵社、人文知识社、红楼梦社、写作社团、诗词曲赋社团等等。学生在社团建设中把课堂知识落实到实践中来,应用、创新发展课堂知识,学生编剧本、搞创作、调查采访、参观体验、参加竞赛、到社会上实习,开阔视野,认识自我、他人、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实践,敢于走创新之路。社团建设需要中文教师指导、参与,师生一起探索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社团文化发扬光大,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培养上使中文课程产生效力,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笑平.大学中文类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p1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p6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p41.

[4]李广田.论文学教育[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82.

[5]徐葆耕.走出“半人时代”[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381.

[6]李恒德.事业与人生[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15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