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50:41
导语:在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生本理念 历史教学
一、创建情境,突出探究,激发认知动力
历史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内化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科学设计的情境是学生历史多感官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生本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的日益深入,借助其强大的现实价值,为历史教学情境的搭建塑造更为直观、生动、形象的观念指导,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生活体验与认知兴趣。
借助生本理念创建历史情境,就要具体实施中,要结合学生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以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刻板性、单线性问题,转而朝着可视化、形象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把握的一个宏观原则是:以生本理念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借助听、说、读、写等多种手段,运用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了解历史、体验历史、感知历史,借助情境教学设计的系统化,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归纳总结,综合在一起,更加系统化。
课堂教学在传递基本知识的同时,借助情境教学来实现学生能力的转化,促进其能力发展。当然,通过生本理念完成情境教学设计还应该在具体结构与形式等方面科学考虑,需要体现的是技术在历史情境搭建中的现实价值,需要学生能理解与接收,不能将其简单地当作教师运用生本理念进行“炫技”。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在客观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最大限度,以及最佳的情境教学完成顺序。科学性也体现在情境教学要贴近生活、深入现实,让学生能从自身环境体验到。因为无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区生活,不论是天上地下还是海洋陆地都是青少年十分熟悉与向往的东西。面对这样情境性强的情境教学,学生只有乐于参与的心态,而没有思想负担。且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林肯是位性格温和、宽厚、仁慈、谦逊的人,可是为什么他当选为总统成为一场残酷战争的导火线?这场战争悲剧能否避免?为什么林肯赢得了战争,自己却被刺身亡? 教师设置的这个有着鲜明对比的这个情境,深深地抓住了学生,让学生开始动脑筋,自觉地去课本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活动的展开中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与修正,丰富与完善自己的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所以问题的开放性对教学目标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深化思考,引领差异发展
在学生运用生本理念开展历史课堂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历史素质存在较大差别,综合把握历史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包容大部分学生的思考,通过面的扩展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区分多感官教学的层次与难易度。一般的,可以在运用生本理念开展课堂学习的时候考虑按照基础、发展、创造的逐级上升层次,对于基础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参与,借助生本理念所呈现出概括性、形象化历史思维图式、问题线索、内容结构,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寻找知识,努力完成。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一对一沟通,或者用QQ群建立讨论组来进行沟通互动。此外,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成果到Q-ZONE等空间之中,让自己的同学进行跟帖留言,对于历史问题展开沟通互动,帮助全体同学进行互助提高。
三、突出激趣,优化引导,推进共同进步
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良好的情绪状态既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运用生本理念开展历史课堂学习计能否产生实效,对于学生立体全面的感知历史,了解历史的内在魅力,进而提升对于历史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动有效的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与教学经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超越一名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另外,伴随着历史教学的日益发散性与灵活性,教师应发挥生本理念图形结合的优势,融抽象于形象,化刻板于生活,重视学生的感性思维术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途径进行自我调整、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与质疑,能发表个人思考的意见或见解,而这也就从更为广阔的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创新评价,强化激励,增进参与动力
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就必须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评价中主要关注:第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了学生历史课学习的全过程,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学生历史课活动的全过程。第二,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情况。第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教学中,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第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学生是否有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状态:学生是否能达成既定的目标。通过这种评价的导向,促使学生关注自身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令其从内心真正喜爱历史、感受历史的真与美,引导更深入地参与课堂学习中。
1.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那音乐是什么呢?我国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是一种美的结晶,优秀的作品是伟大时代的脉搏和优美心灵的流露。音乐是一种精神力量,音乐的起伏、强弱、快慢,必然会引起人的生理刺激和心理反映。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一致强调音乐在管理国家组织社会生活、形成社会需求的道德精神、抒发内心情感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音乐同样肩负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一方面通过欣赏音乐的过程,提高人的审美意识,锻炼人的记忆力,洞察力理解力,启发和培养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音乐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通过人们的情感,改善和调节周围的人际关系,起到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快乐。
柯达伊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生活因有了它变得更精彩,音乐与人类同在。
2.学好音乐的关键在于基本音乐能力的提高
音乐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它包括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在音乐的综合能力中还有另外两项非常重要,那就是作为基础能力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最高层次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分辨的能力,分析的能力,记忆的能力,鉴赏的能力。
铃木认为:“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才生下来的孩子依从大自然赋予的,要生存下去的生存机能,在所遇到的环境中适应着那种环境而获得各种各样的能力”。同样,音乐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得来的。也许并不一定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贝多芬或是莫扎特,但是一个从小就喜欢音乐的人,长大必然热爱生活、气质不俗。音乐的教育作用在于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许多人听到不熟悉、自己不喜欢的音乐时,都会一味地摇头说:“不好听,听不懂。” 其实,音乐并不神秘,只是他们不具备音乐欣赏的能力,要想“听懂”音乐,必须有“欣赏音乐的耳朵”。否则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铃木说:“没有天生的音盲,音盲是由于千百次听音盲父母唱摇篮曲造成的。”他还说:“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力训练中得到,而不是天赋或固有的,以后多练习就多出效果,它是人类的适应性在听力训练上的发展”。想要有“欣赏的耳朵”就必须从小培养听觉能力。音乐听觉是在听觉上要求出来的,而且开始愈早,将来的效果就愈好。
3.影响提高基本音乐能力的因素
据调查“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 。在大中城市,人们对音乐艺术十分崇尚,对音乐教育抓得很紧,有的家庭我孩子配备了钢琴、小提琴等但广大农村的音乐教育仍处于落后状态,这样的乐器不曾听说过,形势十分严峻。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同时主要的教育对象在广大农村,农村中小学生占了很大比例,然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质量很差,显然不符合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与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极不相适应。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的进步在近些年速度发展较快: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设施也不断更新和完善,但也不能够做到学生一人一件乐器,有学校的原因,当然这里也有家庭的原因。学生的音乐能力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为他们不能够用乐器表现音乐。影响中小学生基本音乐能力的因素很多,不仅有学校、家庭、社会、还有客观因素,以及学生的自身条件和主观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后盾,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就是音乐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本研究 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是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院校,我们的高职教师要寻求专业的发展首先必须研究所在学校的特点,研究学校的专业设置、就业方向,并主动把教学与之相结合,而不能停留在单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上。高职教师结合所在院校的办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高个人的专业发展。
1通过在职教育、校企合作提升高职教专业知识和素质
1.1在职教育
近年兴起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的在职培训方式。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自从学院定位为高职高专教育后,学院先后组织了多次全员在职培训,让教师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以此来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1.2主动融入企业,提升专业能力
1.2.1到相关企业调研
我们的高职教师绝大部分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从企业中或行业中来的较少,如果我们的高职教师不了解专业的特色、行业的特点,就不可能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不懂专业、按照统一的体例和难度进行教学必定造成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的脱节,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1.2.2到企业中顶岗实践
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实践将教师安排到行业中顶岗学习,以便获得直接的工作经验,使教师的专业得以拓展、提升。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努力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机电系所有教师基本上都有到相关企业学习和顶岗实践的经历,这些教师在工作环境中迅速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术语。目前,学院机电系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结合校本特色改革教育教学,提升科研能力
2.1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院校财经学院的教师团队密切结合本校特色和行业岗位需求,全程参与了教材的编写、课程实施方案的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经济法》、《基础会计》、《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知识》等课程。这些校内开发的教材,不仅被应用于日常教学,还成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教材。
2.2主讲企业培训课程
为学院所依托的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又一有效途径。我们的高职教师为企业员工授课,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继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2.3利用专业优势,参与企业科研
高职教师要结合教学进行校本特色的课题研究,通过立足本校实际搞科研,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我们的教师不仅可以发挥自身所学的专业优势与学院其它系部科研方向相结,还可以通过在探索本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研究领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这样教师就能找到所学专业与学校职业特色相结合的切入点。
3高职教师教学过程中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高职院校领导的支持
为提升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领导要对教师的专业学习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要为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要制定培养计划、培养措施和相应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领导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开发并不断增值的资源,通过对教师发展的规划与管理,能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2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专业,为此,教师应根据所在院校相关专业,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和自身兴趣来选择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并积极在相关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
3.3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教师要主动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学院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完成自我反思。当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自身职业需要的时候,意味着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觉醒,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成长动力,滋生“充电”自觉性,从而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3.4以考促学,丰富职业成长经历
教师还应当积极参加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高水平的能力考试,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理财师、高级电子商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物流师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等。通过这些考试。教师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可以获取应试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
4结语
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职能、素质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重新学习、终身学习正在成为高职教师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立足本职工作,搞好校本研究,把课题建设、科研工作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尽快地形成学习、工作、研究三者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方铮炀,女,副高,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庆原,石令明,左妮红.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探析叨[J].教育与职业,2006(23).
[2] 于波.论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高专外语教师的准备和发展[J].考试周刊,2008(41).
关键词:中学德育突出问题解决策略
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种种口号,组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学德育的整体实际效果,与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比较,可以说是很不相称的,中学德育实效性差已经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
由于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学生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其表现有:(1)德育内容役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长期以来德育内容“上下一般粗”,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中学生目前难以达到的要求硬要他们努力去达到,而对中学生达到这些高要求、高目标的基础,如做人的基本道理,爱父母、爱师长、做文明公民等等,又役有稳定的教育内容,以致脚疼医脚,头痛医头,教育者和学生都难以接受。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助人为乐”的教育,其效果并不佳。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思考过“助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领域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力的方向。如果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达到这一要求也不易,现实中有不少人做不到。如果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义务帮助别人。现实生括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以上道德要求和内容被分成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2)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不一致。中学德育课普遍存在知行脱节,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思想行为不沽边,其结果是德育课成了学生考高中、考大学捞总分的工具和敲门砖。许多中学的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丢掉了很多传统有效的教育形式,而动不动就是什么“知识竞赛”,“讲演比赛”。班级、学校为了拿名次,丢掉某项括动对全班、全校学生的教育,由班级、年级、学校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排练,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一场竞赛、比赛结束,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教育,甚至连该竞赛、比赛的内容为何物还不知道。
2、中学德育基本途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各科教学中,通常又把政治课作为直接德育途径,把其他学科作为间接德育途径,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首先看政治课的状况。中学的德育目标和要求,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和严重脱节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收效甚微。中学的政治课又常常论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甚至应试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并不往重思想道德上的系统训练和理由的阐述,尤其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操的理论,令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
其次看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中学长期忽视这条德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各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并役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学即传授知识”,在许多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常常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拖上一条“光明的尾巴”,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引起负效果,让学生反感。
3、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较大程度地抵消了学校德育影响的效果
中学生在学校一般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德育影响,这种教育好比在他们心灵上抹上一层“玫瑰色”。另一方面,学生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必须会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中学教育工作者经常抱怨:现在的社会环境太差,学校德育工作辛辛苦苦,抵挡不住社会消极面的影响。过去我们的工作是6十1=O”,即学校教育6天,家庭、社会影响1天,就把学校教育给抵消了。现在改为双休日,则是“5十2<O”,社会上,不健康的书摊,“三室一厅”那么多,我们就更不好办了。这些抱怨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软弱无力,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家庭消极影响巨大。在一项问卷调查中,认为社会环境对自己影响不太好的学生高达68.4%,认为当前社会风气好的学生仅有1.3%。当前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市场经济对学校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例如用经济规律代替教育规律,把经济领域中的价值法则与教育过程中人的价值混为一谈,使教育过程掺入“拜金主义”和雇佣思想。(2)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社会和家庭中的“拉关系、走后门”,腐败、赌博、体罚子女、伤害儿童,吸毒等等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在青少年心灵上投下一层阴影。(3)音像书刊、舞厅、电游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对中学生的灵魂产生一定程度的侵袭。
二、解决当前中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的确不少。不过,虽然我们困难重重、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突出问题,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1、系统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
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成长的一代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和生括的环境与以往几代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思想必然呈现新的状况。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进行德育改革,提高实效的重要依据。(1)当代中学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在家庭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动指南;在学校对教师的崇敬感减弱;在集体生括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行为又较弱,与较强的独立意识形成巨大的反差。由于他们生活条件较好,倍受父母疼爱,缺乏艰苦的锻炼,在遇到挫折时,往往又表现出很强的软弱性和依赖性。与前几代学生相比,他们的意志力更为脆弱。(2)求真求是的观念增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是当代中学生另一明显的思想特点。是否合乎实际,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不盲从,更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对学校教育持有分析和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出社会理想淡漠,往重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出现唯我主义和个人奋斗的苗头。(3)当代中学生生括在一种比较宽松的政治生活气氛中;他们的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求新求异,易于接受新观点。但是,他们对社会又缺乏全面了解,易受各种观念左右,思想观念较为混乱,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失去明确的统一导向,出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2、加强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中学加强教学中德育管理的主要措施有:(1)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变德育的自然掺透为自觉实施。育人意识,首先是个教育思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括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能只教书不育人。(2)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占有丰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知识贫乏既谈不上教好书,也谈不上育人。第二,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第三,掌握寓德育于教学中的规律,具有有机渗透德育的能力。(3)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抓好指导和评价。中学管理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备课、听课、评课,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每学科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搞好评价工作,促进学校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青少年 学生 思想道德 教育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1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
1.1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潜伏着思想工作的危机
这几年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是重智轻德。高考指挥棒操纵一切,由于片面要求升学率的错误导向,扭曲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一切为了高分,甚至连思想政治课也不得不为升学“捞分”服务,品德评语为了升学遮遮掩掩,使学生的品德考核流于形式。尤其到了初三毕业班,为了升学考试,一切让路,出现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断裂层,这就必然潜伏着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危机。所以中学德育工作这几年来尽快努力改革,然而由于方向不准,干扰太大,地位不稳,其收效不大。现实教育我们,德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学校只抓智育,不抓德育,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
1.2家庭教育的负面作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不少家长由于工作忙,无暇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有的家长只寄希望于学校老师;有的家长偏重于智力投资,对子女成长期望较高,有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娇宠;家长的思想政治倾向给子女以直接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反映了家长的思想。故有的学生在思想目标的追求上,希望成才立业,然而光有职业理想,缺乏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有的学生在人生价值的认识上,注重自身的存在,脱离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有的学生在行为上,希望受人尊重,不愿循规蹈矩;有的学生在生活方式上,向往现代化美好生活,然而往往脱离国情,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有的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只希望别人理解关心自己,而很少去理解关心别人。凡此种种,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
1.3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大背景的高度来剖析当代中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如何全面认识和分析当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需要站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大背景的高度来做深入的剖析。在现在的中学生的头脑中,对于我国的国情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国情和国史教育,也缺少必要的革命传统和马列主义教育。形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着幼稚的青少年学生,使之产生盲目崇拜。这个深刻而现实的教训是值得我们认真记取的。
2学校德育工作的反思
2.1在教育的内容上忽视了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
这几年来,中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品德教育,而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根本建设,没有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政治观点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主线,甚至一度出现企图以品德教育代替政治教育的倾向。对传统教育否定多,而继承发扬少。@几年来较多的是抓学生纪律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而不是学生的思想和政治倾向。就事论事教育多,而系统理论灌输少,教育工作缺乏有力的理论依据,没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观点上的基本建设。
2.2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存在脱离和偏离的倾向
在教育途径上,知与行相脱节,理论与实际相分离,在教育工作上课堂教学多,社会实践少;重复说教多,行为训练少,这往往造成学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行知脱节,实践能力差。
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了渗透疏导,而又否定了必要的灌输;重视物质奖励,而忽视精神奖励;注意生动活泼而放低教育要求;强调自我完善而放松了互相督促。
3加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3.1加强道德规范的训练,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基础。
《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行为规范》是学校实行品德教育的依据,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教育中,要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与培养现代人的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在孝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学习雷锋等方面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3.2加强基本政治观念的教育
政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灵魂,任何时候都要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教育,要使学生明确必须把坚持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要特别抓好学生的国情教育,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必须上升到社会主义。要树立正确的理论信念,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
3.3从学生不同层次思想基础出发,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
德育工作要改变一刀切,一般化的毛病,就必须坚持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德育的要求和内容上要有坡度、分层次。对于思想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骨干还要在德育上更上一层楼,在思想政治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激励他们更好成长。
3.4发挥德育工作的整体功能,形成多方面的教育合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农村中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的德育体系不完整,德育的氛围不浓,长期存在着一种畸形发展的现象,即“形式主义”和“说教”,其方法和形式十分单一。学生的德育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德育经常用思想政治课来代替。这就使得中学德育只停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一宏观层面上,内容过于原则化和理论化,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没有充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自身实际相结合,忽视了中学生的实际需要,这就使得道德教育过于表面化和形式化。甚至不少农村中学专业师资欠缺,部分教师传统的应试观念难以转变,在学科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造成部分学生“高分缺德”。
2.家庭对农村中学生德育的影响
考大学是以前广大农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实现家庭脱贫致富的捷径,为此他们拼死也要供孩子读书,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然而随着“铁饭碗”一个个被砸破,对于一部分家长来说,此路也似乎成了绝路,又产生了“读书无用”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生松懈自己、不思进取。尤其近年来,农村慢慢富了起来,有的父母只贪图眼前利益,让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外出打工,随便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在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下,许多父母一心想着挣钱,对孩子的学习、思想无暇顾及,更谈不上“家教”了。所以很多孩子耳濡目染,思想品德素质日渐下滑。
3.社会环境对农村中学生德育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大,近几年来,农村社会中原本和谐、友好的道德基础受到威胁,人们的基本思想理念发生变化。社会公德的淡化影响着农村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农村社会在以往相对比较封闭,公德意识依靠社会小环境自我调节,而社会变革带来的首先是小环境的破坏,这造成农村社会公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人们的道德底线时时发生着改变并处在无所适从的状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一些领域和部分人群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现象时有发生,诚信缺失、欺骗欺诈、假冒伪劣等问题比较突出。中学生正处在思想过渡阶段,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有的学校德育也颇有效果,但这种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和浸染,会将这种效果冲淡,甚至荡然无存。
二、农村中学生德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处幽兰之室,养高士之德”,即所谓环境激励、无声熏陶。因此,要真正有效地对农村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关键在于各教育力量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作为中学生德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应该在德育中起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当中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农村中学德育的途径应当多样化,把德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淡化其“受教育者”的角色,使其主动去体验德育,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同时德育应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积极让学生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
(2)家庭也是开展德育的重要基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由于贫困不能入学的学生和认为读书无用的家长,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认识到,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在现实面前,家长们才会转变观念,努力送子女入学,提高科学知识和道德水平。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自由竞争,那些认为读书无用的家长,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也会转变观念,认识到竞争是社会前进的步伐,这样他们就会主动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3)社会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大环境,才能促进个人的身心成长。所以,整个农村社会一定要和谐、民主、文明地发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保持一点自己的“矜持”,慢慢接受现代的元素,给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作为中学生,也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因素对自己的侵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一、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
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奠定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中学的课程和教材,都是按照教育目的精心设计和选编的,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认识价值、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三、要把德育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德育教学;双线管理;块状模式;整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G47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13-0037-04
学校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基本实行教学与德育“双线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学校运行管理中,德育与教学处于分离状态,这种管理模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不利的。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认清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并能进行有效调控,坚持在教学管理中强化和渗透德育。是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在实践中加以理顺。
一、双线管理——德育与教学如何发生分化
德育和教学本是学校教育的整体教学实践,但由于具有功利化的考试制度的存在,导致我国中小学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德育与教学的分离,学校实行“双线管理”。
其实,古代德育原本寓于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德育、教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德育优先,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德性的人,知识教学是德育培养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引发了大量科学知识的诞生,为学科分化提供了充足的知识养料和必要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普及国民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随之发生分化。在学科教学分化后,由于学校教育中各学科的社会功能、地位并不均衡,客观上导致了不同学科课时安排、受重视程度等发生分化,任科教师地位开始失衡。特别是在社会对学校教育期待日渐高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学校教育压力日渐增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学校德育和教学开始发生分化。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成为第一目的。课堂教学能力、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彻底性等成为考核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对比“德育影响”,则“教学成绩”成为更重要的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学校德育则逐渐远离课堂教学,成为德育处、班主任以及“道德课程”科任教师的专职工作。
二、“块状管理模式”——德育与教学整合的重塑
学校德育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学校德育、古代学校德育、现代学校德育。德育与教学关系的演变也经由浑然一体到二者分离的历史过程。当前的学校德育与整体教育、课堂教学乃至社会生活相割裂,仅剩单调、枯燥的客体活动和空洞说教。德育远离课堂教学成为没有手段的目的。课堂教学疏远德育则成为没有目的的手段。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育现实中,要想清晰而又彻底地回归教育的本源。学校德育与课堂教学重归一体便成为现实所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只不过,这种融合不再是对古代德育与教学一体化的简单回归,而是建设性、超越性和历史性的重新融合。
作为一般学科教学的任课教师,应重新树立“德育与教学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南。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不断挖掘教材的德育要素,让德育进入学科:同时,还要让德育熏陶与知识教学并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德育进入课堂,以班主任的心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如班会、家长会、讲座等;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协调好各任课教师有序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的德育熏陶形成最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然,德育与教学一体化的重塑还需要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多重支持,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又有意义的、重大的历史过程。
“块状管理模式”是指将学校德育、教学的“双线管理”转变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在具体实施管理中不再单独设立教学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而是由一名副校长统一管理德育和教学,实行全员纵向德育管理新途径。全员德育倡导的是教书、管理、服务、环境的全方位育人,德育不只是一部分人的专职工作和任务,而是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要求各相关人员都必须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上。全员德育就是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齐抓共管,实行一体化育人,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与其他各育有着同等的地位,德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中其他各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任何偏离的做法,都会削弱德育。
三、“块状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1,校本管理的要求
北京育才学校是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建制的学校。校园面积大,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在三个校区。小学原来相对独立,而中学则由一位教学副校长和一位德育副校长分别主管初、高中的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工作。现如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调整了管理模式,变原有的“双线管理模式”为“块状管理模式”,即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设置了一位主管副校长,全面抓教学、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的改革是希望各学段通过德育、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全员德育,高效能地完成各项工作。
2,全员德育的要求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并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加以贯彻与落实,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创新。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出色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服务态度、以模范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更好地发挥教职员工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运用合适、有效的方法来妥善解决问题;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主动承担教育任务,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全员德育”的理念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努力营造自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氛围。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小学2015000)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强调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学校德育中就强调德育主体必须关注德育客体的认知结构、阅历水平、思维方式发展的层次性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以帮助德育客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地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无层次性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客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
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因此本文试从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对应的德育目标要求来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小学阶段,强调教师是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思想的开化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某种程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一味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形成自主、自觉、自治的道德主体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教师在传授德育内容方面的“权威者”地位,而在师生关系上则应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提出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老师扮演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比较淡薄;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记忆的特点主要是机械记忆;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直率而明确;自我控制力差,随意性大”。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来看待小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合实施德育的灌输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从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出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从这一德育目标设定看,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尚处于浅层次,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是这些目标从字面上仍具有抽象性,因此需要德育主体发挥教育智慧,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形象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把德育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并帮助小学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德育内容的传递上发挥其“权威者”的作用。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德育内容。二、中学阶段,强调教师是德育客体的“指导者”
教师指导说“反对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反对教师的放任主义,而认为教师的合理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那么,这种观点运用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就是强调德育主体应引导中学德育客体有针对的学习相关德育内容,并对德育客体的德育实践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阶段,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角色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中学生心理表现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另外,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有闭锁心理的倾向,在意志上有种“小大人”的特点,反对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建构自己的“道德王国”。所以,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应该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以及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2.从中学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从《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设定看,初中阶段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重科学、遵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等等;高中阶段重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对比小学时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明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社会价值观要求、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社会,中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但是这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会出现冲突。所以,如果生硬的把这些德育目标要求塞给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德育主体应正确分析学生的德育状况,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给予德育客体恰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