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50:45
导语:在关于传统的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诵经典《弟子规》 做守信好少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这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文《弟子规》一直被我们全市的中小学生诵在口里,记在心间。在一遍遍诵读中我们潜移默化地知礼仪、懂道理、亲师友、孝父母、爱读书、讲诚信……《弟子规》就像阳光温暖着我们因被爱得太多而日渐冷漠的心灵;《弟子规》就像灯塔指引着我们被电视、网络迷惑了的宝贵的理想;《弟子规》就像甘泉滋润着我们小树一样飞快成长的身心。我们在每一段,每一句中汲取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就是我感受最深的一方面------诵经典《弟子规》做守信好少年。
《弟子规》“信”这一章前两句就是“凡出言信为先”,提到守信古人的故事中就有许多让我们深受启发的。其中《曾子杀猪》的故事最为典型。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曾子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后世传颂。
关键词:建筑文化;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作为人类劳动的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的文化价值,即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品质与精神,是建筑为社会创造的总的生活模式和生活情境的人文写照。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是文化的载体,建筑的文化意味即建筑的内涵包括二方面的属性:(1)物质文化方面的属性即具有提供人们享用的空间环境,同时也具有为实现这种目的而必须提供的经济技术手段;(2)精神文化方面的属性即在空间环境创造中所渗透的来自哲学、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生活理想,以及来自民族意识、民俗风情方面的审关心态;(3)艺术文化方面的属性即努力贯彻艺术审美方面的意念,及其拓展人文艺术的表现内容。
2.传统建筑的特点
和西方相比,中国历史上没有大的文化交替。作为文化之一的建筑自然也没有大的突变其间一些外来影响和外来式样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也溶为新的中国式样。建筑的变化在时间上表现为渐进式和加入式,而在空间上却呈现出丰富多彩。过去几千年是这样,现在尽管文化交流多、交通便达,但也不会是取代式和突变式。正是在以我为主、有所借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使建筑艺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使每个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鲜明的历史文化个性。倍受世界游人之青睐比如苏州的园林艺术、杭州的西湖风光、西安的古城风貌、曲阜的中国文化思想代表。北京以威严的宫殿、雄伟的城墙、巨大的陵墓为特征。非古代京都所在地的拉萨寺庙成群、宗教盛行、历史上的教权形成今人特有的色彩,别的地方无可取代。上海,是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通商口岸,具有小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等等。
3.传统建筑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人类社会全球化由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为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和背景下,全球化的正负双重效应日渐突显,中国传统文化处境尴尬,中国的建筑文化在融入世界潮流的同时,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全球化的冲击,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当前,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历史断裂和临阵失语现象是颇令人忧虑的。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可能避免跨国经济活动。外来建筑文化尤其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使建筑界和国人担忧。在这个历史关头,如何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已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建筑师在如何正确继承传统的问题上实际面临两大难题:第一,如何发掘、提炼并完整叙述传统建筑文化中那些具有现代价值的“看不见的东西”,或者说准确捕捉、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第二,在此基础上如何将那此“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法加以表现,或者说应当用怎样的方法将传统建筑的精华转化为足以支持与指导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文化资源。如果这两大难题解决不好,中国建筑界谈正确继承与创新传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4.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必要性
l)传统的建筑哲理值得借鉴;
2)象征主义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特色;
3)民居建筑中有许多地方特色可供借鉴;
4)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供现代建筑借鉴和采用;
5)传统的园林艺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与建筑艺术的融合,将放出异彩。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它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它又要吸收外来的文化以壮大自己。这种矛盾运动,在文化学上称之为“认同”与“适应”。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这么发展的,今后也不会违反这个矛盾法则。从建筑文化来说,就是要继承传统、而向现代化。
5.正确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方法
如何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问题不能仅仅通过建筑技术手段的改进、表达技巧的提高等建筑实践活动而得到解决,这其中不可避免牵涉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文方面的因素,故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继承与创新传统,才能在欧风美雨的沐浴中创造华夏新风。
在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态度上,同样适用“抽象继承”原则。德国著名史学家W・沃林格说过,所谓“抽象”,就是艺术中所要表现的对象要“异于其原型”因而,正确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从是对前人的形式、风格和原形的简单模仿、拼贴与借用,这样就把“民族性”、“传统性”简单化、庸俗化了,而从认知与体悟其内在的精神信仰、审美意境和对空间的特殊认知,应从哲学的视野中深刻把握传统建筑文化具有超越性的内涵,也即抽去了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与形式之后保持下来的某种精神特质,而这此精神特质有可能恰是现代建筑最缺乏的因素。对此,许多建筑大师早有精辟的见解。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Correa)认为,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实质在于找到创造出各种建筑形式的神圣信仰,“否则,在寻根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浅薄的形式转换的危险之中。”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则认为:“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东西,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比如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人的想法,这是一个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不把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式来加以表现,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从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我希望表现中国思想的建筑能够越来越多。”
对此,吴良镛先生也曾做过深刻的阐述,他说:“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第一,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蕴以新意,以启发当前的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既求神似,也并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例如吴良镛教授对北京菊儿胡同旧区改造工程的设计就体现了“抽象继承”理念,既保留了北京古城传统的院落体系,又成功地处理了居住的私密性与邻里关系,创造了现代新四合院这一崭新的城市空间艺术与建筑理念,其继承与创新的处理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6.传统建筑文化的创新
中国的传统建筑几千年以来一以贯之,虽然博大精深,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不免失之迂缓。虽也有一些发展,但都只限于很小的变化,没有质的飞越。相对于中国,西方建筑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使人们的审美观有了改变。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令人目不暇接。时至今日,许多人的怀旧情绪依然顽固,一有机会便会借弘扬文化来排斥新的观点和主张,这实际上是对我们发展的阻力。可以说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历史,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起很大的影响。但一定要正确理解传统,认识传统,千万不要被传统束缚手脚。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前进,更谈不上发展了。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形势不仅使国内各种建筑思潮和建筑技术层层出新,而且使我们与世界的文化技术相互交流,这一方面引起我们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建筑文化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从一种旧的思维到一种新的思维,无疑会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也可能会有迂回和曲折,但总的方向必然是朝着更开发、更包容、更富现代意识的方向前进。
其实,中国建筑师应当具有世界公民意识和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所有建筑与文化的精华,而不必刻意地去固守什么东西,只要依据当时当地当事的条件和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机动灵活,充分利用当代最新科技,设计和建造出合乎人们舒适性要求和生态学要求的新建筑,敞开胸怀以做到: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所谓“盛世无忌”,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开辟出建筑事业的新天地。这不仅是未来的目标,也是分析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
7.结语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典籍经史浩如烟海。创新与继承虽然是矛盾的双方,但它们也是辩证的统一,同时,还有一个质、量、度的规定性问题。建筑师担负着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重任,所以要求建筑师们也变得更为理智与冷静,在各自的建筑实践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气质的表达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罗荩.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外建筑2004.02
[2]秦华.建筑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建筑评论2000.9
生命的繁衍及人们对长寿的渴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国是宗法社会,社会关系多靠血缘纽带来维系。子嗣问题关系宗族命运,所以,历来受到人们及大的关注。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父母及家族的命脉,这是人生的重大罪恶。而子孙的繁衍昌盛,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有了生命的诞生,人们随之又希望能健康成长,获得长寿。围绕着人的出生,成长与长寿,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由此产生出了太多的思想信仰与巫术。用镜祈求子孙繁衍,祈求寿命长久,就是人们为了实现此理想而做出的努力。
人们以祈求子孙繁衍,这在镜的早期纹饰铭文中就有相关的表露。从铭文的产生来看,有专家认为:“铜镜上有文字,目前最早的例子是1979年陕西凤翔南指挥西村46号墓出土的一面铜镜,上有一字似为‘车’字简化,时代是西周中期。在传世品中,还看到过有秦国文字的东周铜镜。但是,镜铭的流行还是始于西汉,正式镜铭的这一起点,当不早于文帝后期。”而现在通行的观点认为铭文出现于战国末,西汉初期镜铭也只是作为点缀,武帝后才渐成为镜背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汉代――我国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产生了一类极为流行的,被后人冠以“长宜子孙”之称的铜镜,其铭文反映的正是祈求子孙蕃昌的内容。《广西出土古代铜镜选介》中就有一面长宜子孙镜:“主题纹饰为四个成熟的石榴,自纽座向外伸出。石榴之间夹以篆体铭文‘长宜子孙’。”而石榴自古以来就是多子的象征。
此后的铜镜中,与子嗣相关的内容显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可以说,在镜铭中对求子心愿的表露已成为历代铜镜的惯例,这种做法直至明清仍很盛行。如清代有喜生贵子镜,“主区饰儿童,宝瓶,金钱和花朵等。镜钮处饰吉祥语‘喜生贵子’四字”。其中,强调的主题就是子孙的繁衍。
总的来看,镜中对祈求子嗣愿望的表露呈现出发展的趋势。至清代甚至产生了一面镜中有三十二个童子的样式,人们称之为“清代百子图镜,”镜背饰三十二个形态不同的天真稚童,其中,有五子夺盔,意为“五子夺魁”,有三重三元,莲生贵子,榴形百子等,寓意都与子孙昌盛有关。在清代还有明显体现祈求意义的送子图形镜:“纽上方和两侧饰有人物,两人作送子交接状,一人手指送子者:下方饰宝瓶。”这些镜中对童子的强调,夸张,渲染,无疑是人们祈求子嗣繁衍思想的集中体现。
镜与婚嫁
婚礼中对镜的运用,已成为古人的生活习惯,因此,人们似乎多对之视而不见,文献中的记载也极为有限,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为数不多的记载中看出中国传统婚礼中对镜的重视。唐代杜佑《通典》之“后汉纳采礼物”中有阳燧,宋代郑樵《通志》“纳徵聘礼三十物”中也说后汉聘礼三十物中有阳燧,而在古人的认识中,鉴,燧完全是同属的。人们并未注意到二者在形制上的区别,认为阳燧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炼于午日午时火盛之时。
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对镜的运用,表现在婚礼的各个方面。首先是以镜为聘礼。其次是夫妇其结镜钮,以表同心。第三是共拜宝镜,尊其为神圣。第四是新娘佩带或手捧宝镜。第五是以镜照新娘。第六是以镜遍照喜轿或挂于喜轿之上。
人们不仅在婚礼过程中强调用镜,即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示婚恋关系时也常用到镜。从古至今,人们都广泛的以镜为恋爱婚姻的信物,以此表达双方真挚的情感。以镜为情感信物的最早最确切的记载,当见于汉代镜铭中。汉镜中有一种小型平边镜,镜体厚实,铜质泛黑,铭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此铭表明西汉初年社会中已起始用镜子作男女间爱情的表记,并相互赠送作为纪念。
除了汉代镜铭所记之外,文献中对此的记载较早见于汉代的《神异经》,其中有一则故事说:“昔有夫妻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镜化为鹊,飞至夫前,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这表明镜与婚恋中早已有了密切的关系。此后分镜或破镜就指夫妇分离,镜重圆则指夫妻团圆。对此,我们的考古发现也能说明问题。在《陕西安寨县王家湾发现汉墓》中出土有王莽时期的钱币和汉中期的陶器及一件昭明铜镜,“铜镜出土时分为两半,一半放置于男主人头边,一半放置于女主人头边”。可见汉代不仅有夫妻以镜为信物,分离时分镜的做法,还有合葬分镜的习俗。这表明夫妇二人生生死死以镜为信,永不分离。
统观婚恋与镜的关系,我们认为,镜之光明能照明一切,洞察一切,能见证婚恋关系双方的心迹,是信用的象征,故而人们多以镜为信。而且由于镜能无所不照,定然也能照见一切妖邪,镇压邪恶,成为人们安全吉祥的保障,于是人们才在婚礼这一重要时刻佩镜照镜,用镜驱赶一切妖魅,求得吉祥。这虽从表面上看来是两个方面,但都是对镜之光明照鉴功能的扩大延伸,都是顺势巫术的体现。即便是分离,团聚时以镜为信物,这也是顺势巫术的表现,即希望分开的镜能够凭借其神力而重圆。
镜与道教
道教是我国本土文化中孕育而生的成熟宗教。其创始时代旧说不一,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太平道和三国蜀地的五斗米教是最早的道教。道教是以老庄等道家学说为思想基础,以神仙之说为中心,糅合各种古代民间思想信仰,崇拜方术(道,易,阴阳,五行,巫祝,天文,占星等)形成的宗教。其产生的源头是巫术,在道教对巫术的大量吸收中,在民间有雄厚信仰基础的镜,得到了普遍的欢迎,被其充分引入来为自己服务。
镜同样是以巫术中功利形态之“用”涉入道教的。如用镜书符招仙,役使鬼神,祁情求雨,禳灾去祸等。因为道教最为注重的是修道成仙,长生不老,多强调天道,法器的神异性,所以镜的神异性在道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道士进山往往佩镜,道教法器之一既是铜镜,道教科仪中也少不了铜镜。在道家传说中,镜甚至成为上天玉帝之宝物。
在我国的各种宗教中,道教素以其完备的法术著称。在其施行的各项斋醮仪式中,镜是一件必不可少的法器。这一特殊的镜,在法术开始前坛场的布置准备中,在施法的各项过程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科仪中的法镜,多作为斋醮之坛的布置作用。而且与坛场安置铜镜有关,还有一套极为详尽的科仪,要念诵一系列规范的咒语。如其“点灯立镜咒”曰:“明灯照出千年鬼,古镜照出万年精,太阳正照,阴鬼当衰,神光耀目,光露太微,我今所照,从恶皆摧,七气成斗,三气成台,五星洞照,万劫咸灰。符到速捉,符到速追,急急如北帝律令敕。”与此同时,道士以左手煞文安镜,右手放纸捻点灯。仅仅是安置铜镜这一项,就有这么多复杂程序,足见道教科仪之发达。
其次,在实施法术的各项过程中,镜都是必不可少的法器。关于其作为法器能够对付妖邪的作用,东晋葛洪早已有较明确的阐述。其《抱朴子-内篇-登涉》中说想要成仙,必须寻仙学仙,而这一切要入山才可得到,然而山中是充满凶险的,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入山,为了入山的顺利安全,镜成为了道士入山寻仙必备的器具之一,用之可以防妖镇邪。道教信徒们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对镜镇压妖邪的功用大加发挥。为了增其神力,取信于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繁杂的仪式规范。如为了对付妖魔鬼怪,先要建狱建台,以助其捉妖。《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五载有“建五狱法”,其天狱法式就是要用“大明照子”一面,上面朱书山精野怪符一道,著在盆心,点长明灯一碗,浮于水面上,盆上再横法剑一口。另外的木,金,土,火,四狱则只用照子放灰上,灯一盏虚架照上。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一、精彩课程。
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
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
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
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不仅提升了我们教师的文化素养,同时,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文化学习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管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还是家庭生活、与人相处等方面“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性。
今后,我将把这种平和的心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努力践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个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又一个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不热闹,反而有点凄凉。革命先烈们,你们牺牲了多少啊!
这几天,我看了电影《两个小八路》,他们很勇敢,在无数战争硝烟的洗礼中,留下了那感人的故事。他们在布满了硝烟的战场上为八路军们通风报信;在充满危险的鬼子的军营,不,是凶残的豺狼的老巢前获得敌情,传递给战士们;在火焰蔓延和子弹飞过的战场上奋不顾身……他们为了革命,和鬼子、当汉奸的二鬼子拼搏着。的胜利凝聚了多少他们的血汗!这两个小八路年龄只有十几岁!
枪中发出的子弹,是战士们发出的呼喊;手雷中冒出的巨火,是战士们对日军的憎恨;大炮中冒出的巨烟,是战士们内心为革命而奋斗的志向长城。一个个烈士们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赢在了革命战场上,他们用血抹亮了自己闪耀的名字,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美好的生活,用高声的呼喊换来了解放后和平美丽的祖国……烈士们,你们在说什么?啊!我听见了!你们在说:“为了革命,为了下一代,冲啊!”你们走了,但留下了无数后人的思念,留下了血染红的五星红旗!“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烈士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做一个文明少年,抛开不该想的东西,尊重先烈们。
经常听到有同学说不文明词语,还改编先烈们的故事,这怎么行呢?做一个好少年,好学生,佩戴好红领巾,干干净净、开开心心迎接每一天。
同学们,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极主动地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该是多么和谐惬意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到我们的骨髓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文艺评论;文化传统;对话;价值转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基座,这个精神基座大致是由集体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哲学理念等方面构成,但我们更为强调的是从哲学、艺术层面来谈论文化传统。如今,尽管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但是我们的哲学精神、审美精神依然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文化传统的承传和积淀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一种稳固的集体认同的精神力量。正因为文化传统的稳固与强大,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面临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问题。五四以来,“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一直是知识界争议不休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牵涉到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冲击以及人们对古典文化传统的不断反思和质疑,以往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原道”“宗经”“征圣”的文化传统不断地被瓦解。即便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一直都没有抛弃文化传统。五四与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排斥对立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批判性继承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中,我们总会看到两种相互对峙的力量——保守与变革,这两者既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又具有双面性。从保守角度看,保守者往往相信文化传统背后的稳定性与超越性,他们相信文化传统一定存在着不因时间而改变与褪色的价值,因此会有意识地去坚持并维护文化传统的价值,可是一旦文化传统的保守力量走到极端,则容易转变成一种不顾时代与现实变化而盲目固守的狭隘态度,从而阻碍文化的革新。从变革的角度看,永远会有一批人走在时代前沿,去发现文化传统自身的弊病,并自觉地努力推动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再造,但是变革一旦走向激进和极端,就容易导致全面否定文化传统,从而滑向文化虚无主义。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万变不离其宗”“原道”“宗经”等对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固守,但同时也有“道通为一”“惟变所适”“相反相成”等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把握。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它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序列之中,我们既要看到文化传统的传承性,又要看到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异性。
我们应该立足于此来思考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关系。文化传统要完成现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离不开当代文艺评论的批评实践。一方面,从文化脉络来说,强调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的接轨与融合,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之根的体认与再造,也是当代社会弘扬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精神和思想资源,应该以其继承性与超越性,成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来源,进而对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建构产生积极影响。而这,必须建立在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之中。换言之,文化传统必须具有现代视野,与此同时,从事当代文艺评论者,又必须具有充分的文化传统意识。文化传统与当代文艺评论之间的对话,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丰富的、具体的、鲜活的话语实践过程。首先,在文化立场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必须建立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整体性的文化视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注重文化传统的持久性与包容性。在回归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挖掘文化传统的永恒价值。毋庸讳言,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文化传统在世界格局的流动变化中一度受到强大的冲击和消解,如今,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民间社会几乎不约而同地重新呼唤民族的、本土的文化传统的回归。那么,在文化传统的进一步更新与重建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警惕,对于文化传统的回归不应该排斥西方文化,我们应该更多注重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当代文化精神的觉醒,应该以承认人类精神的多样性为前提,文化传统的复兴必须在世界视野中来获得比较和呈现。其二是注重文化生态的多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勃兴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社会景观,同时,大众文化的大受欢迎也一度使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话语权受到了挑战和挤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内掀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既表现出知识分子对文化传统的消解的担忧,但也因为其表现出来的精英主义的批评立场,加深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对立。不过,在当时显得新潮时尚的大众文化,比如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渴望》,如今看来其实更多表现的却是对传统的亲情伦理和世俗生活的回归与守护。大众文化并不完全是对文化传统的背离和抛弃,反而与文化传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今,在客观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多元文化生态下,如何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在文化的交融互动中重新探讨如何回归文化传统,弘扬文化传统应成为当代文艺评论者思考的问题。其次,在学理方法层面,当代文艺评论与文化传统的对话应自觉发掘古代文论的理论资源。文艺理论是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艺评论应该有意识地对传统文艺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批评实践。当然,如果从广泛层面而言,文艺理论传统既包括中国古代文论,也包括近现代以来通过一系列译介进入国内,进而参与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的西方文论传统。特别是近三十年来,西方众多前沿的、先进的学术思潮被大量引进和译介。但正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我们已经看到,对于西方文论的迷恋和推崇,很容易将之拔高到一个非历史的高度,从而不顾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套用西方文论来解释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正因此,如何在借鉴西方文论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思考本土文艺理论话语的生产和建构,已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方向。当代文艺理论的本土话语建构,必定离不开中国古代文论的参与。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做好小学教育工作能够为今后的深入教育打下重要的基础。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经过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成效,但是在传统文化传承这方面的教育依然缺少重视。
1.1德、智发展的失衡: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家,这个国家一直都崇尚道德的修养,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没有中华民族如此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从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到当今的德智体美劳,德育在璀璨的中华文明始终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应试教育的推行致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将工作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德育的教育。因此在新课改推行以后,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然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十分深远,使得当今的小学教育依然没有扭转孩子道德缺失这个局面。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知识和真善美的追求。
1.2合作意识薄弱:合作意识是个体在群体中生存的重要因素,是个体能够与周围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虽然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竞争并不能否认合作,反而应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合作来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据调查显示,当今的小学生普遍存在合作意识薄弱、团队精神萎缩的问题。绝大多数小学生心中认为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是竞争关系,就是要比其他同学考的分数高。很多小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自我中心意识较为强烈,一切都要以自己为主,在与父母沟通中,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只会一味的将责任推卸给父母,听不进去规劝。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让、孝顺的优良美德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有一定的缺失。
1.3爱心淡化:爱心是人类情感中最为纯真善良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有序运行最为强大的约束力。宽容和爱心在人类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够在关键时刻拯救心灵、矫正人生之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当今的小学生中,爱心和宽容发生了重大的缺失,许多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平时生活中通常都以自我为中心。小学阶段是学生自立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爱心宽容,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宽容他人、坚强的面对挫折和委屈,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格。
2加强小学管理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是从文化修养中提炼出来的精粹,并不是明文的规定,而是人类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社会规则。道德教育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小学生的成长是成人和成才的统一,不但要成才更要成人,因此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应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教育的最初目标就是人文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人文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思想的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对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教人向善的重要典故,“富贵不能、贫贱不能屈”的个人情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建议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教育小学生十分有意义的人文教材。因此,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将这些中华民族的闪光点不断的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教育的熏陶,帮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成人。
2.2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深化传统教育:小学生正是个人意识形成的阶段,在此期间,传统教育的深化需要切实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历程,将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引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以此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不忘结合现代文明,使学生在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的综合性人才。
2.3加强社会实践: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已经编入了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许多小学生都能够熟练背诵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章,然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足,不能够将这些传统文化经典篇章中所讲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要将理念和实践相结合。例如为了弘扬孝道,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并将这些感受写进日记本中,以帮助学生培养孝敬父母、谦让他人的传统思想。
3结论
【关键词】文化传统;中国;德国;职业教育观念;比较
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与看法。①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②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文化传统会植根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使人们的思维结构与逻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甚至封闭,这种稳定与封闭性影响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与选择,人们在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进行选择时必然也受到该国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考虑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教育观念,必须考虑其所依据的文化传统,反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德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造成了两国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受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两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劳动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所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在我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据着封建社会统治地位,而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农家和墨家却受到人们的轻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就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与读书相连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读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位胜于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唯有通过读书、做官,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进一步将这条道路固定下来。《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讲到了许多为学、为人、为政的道理,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受到儒家的轻视。比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每天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学到“道”,而不是通过劳动去获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迟去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却被孔子认为是“小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2.“学而优则仕”教育目标对人才观的影响。受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的人才培养路线,可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会分工有高低贵贱的不同,而体力劳动的人,要受到脑力劳动的人的统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方面具备一技之长的人。这种片面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以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
3.重伦理轻技艺的学习内容。儒家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而忽视劳动和生产技术的培养。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学内容,虽然对科目有些调整和充实,但仍然是以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主,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劳动。所以他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埋首故纸堆”的学习内容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批判。这种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以实践和劳动为主的职业教育相悖,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
4.“克己复礼”对个性自由的压制。儒家所提倡的“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礼数: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观念,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内心的本能欲望。这种对自由的压制,不利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学生固定在“读书—做官”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读书是正道,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技艺的学习则是“雕虫小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不得不遵循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二、德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同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德国的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和务实的人才观上。多元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德国的教育观念,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德国宗教文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德国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宗教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任何职业不论是教师、工匠还是农民,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义务,就是表达对上帝的服从和尊重。在这种“天职观”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工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且在工作中他们能够享受到乐趣,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2.实用主义造就务实的人才观。实用主义是德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行为主义,即注重实践活动与行为效益。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1708年C•泽姆勒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德国人民务实的人才观,使他们并不盲目追求学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德国文化传统历来就重视技艺的学习。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技艺学习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罗马时代。从西罗马时代到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是著名的动乱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骑士则在这个主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骑士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的不断进行,扩大了人们对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各种手工作坊应用而生。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以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的称号册封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会”,由行会来负责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师傅称号册封。而行会组织本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以及他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敬业乐业、技术秘密的保护鼓励了人们对技术的传授和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4.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国文化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组成。人文性反对宗教主义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的价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观念上就是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同中国“整齐划一”的教育相比,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他认为“世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会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③人文性对个人兴趣和自由的强调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受到排挤,相反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反思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职业教育却成为德国振兴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却长期受到人们轻视。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要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国的经验模式。此外,教育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
1.走出长久以来文化传统观的误区,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高考失败者的选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优厚的高级技工无人问津。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紧缺资源,而当前“技工荒”的现象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
2.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劳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父母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并组织一些与动手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引进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第三,对于已经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利用在职业院校短短几年的学习时光,掌握自己未来就业的各种技能。
3.职业院校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要能够坚定培养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转型;其次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吸收国外职业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关怀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因此,转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
4.国家应该做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首先,对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其次,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教育,并表彰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第三,多举办技能类的比赛,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动脑、勤动手、热爱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余婉娜,饶异伦.文化传统下的中美职业教育观念比较[J].中等职业教育,2006.2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戴娇娇,于辉.儒家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负面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0,10.
[4]顾明远,黎忠义.世界教育大系德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5]施德军.论马丁路德对德国人的工作观和职业观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2005,5.
[6]张英杰,徐涵.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J].职教论坛,2007,8.
一、前言
中国传统体育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对体育养生就有著作《黄帝内经》问世,同时,道家多有休闲养身之法,道家及道教养生之道涉及中医、气功、按摩等多方面的内容。东汉时期更有华佗的“五禽戏”健身运动。在南北朝时期,达摩到达中土,创立禅宗佛教,其中少林武术便是禅和武的统一,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禅武合一”。其中的“禅”体现的就是传统少林武术的文化思想。到了清朝,太极拳的出现,更是将传统的道家文化思想与武术完美的结合。因为道家文化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文化,道家文化从其一开始就蕴涵着传统体育思想,对我国传统体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道家文化构成中国传统体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1]。特别到了当代,2006年6月,少林武术和太极拳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更说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思想是以少林武术的禅宗文化和太极拳的道家文化为代表。
在研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前,应该对传统二字有所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传”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统”是指事物彼此之间连续的关系显然,“传统”不是指过去发生过、曾经有过的活动,更不包括已经死亡、消失了的,世代相传并延续至今应该是其重要特点。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5]。中国传统体育是我国所特有的体育项目,其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文中前言所提,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道家的思想文化,二是禅宗的佛教文化。
二、体育哲学对中国传统体育思想涵盖反思
第一,从哲学方面进行反思,哲学二字本来就属于舶来品,从欧洲兴起,直到近代传入日本,再由日本引入中国,中国由于受近代闭关锁国的影响,其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落后于西方世界乃至日本,而现代又由马列主义哲学思想作为党的思想方针路线引导建立政权。导致我国对哲学二字含义的理解,是不是将其功能无限扩大化了,毕竟,在哲学知识文化思想讨论的方面,哲学二字的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其它方面的意义。而且西方现代的哲学涵义,用于解释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些领域内,二者不是共通的。这就好比,运用希腊的神话典故去解释涵盖中国的五行八卦一样。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相互的关系
设计是一种审美活动,设计的任务是要实现设计者的意图,设计者的意图就是要表现美.创造美。所以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得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审美情趣。它融合了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并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作品经常被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迹。传统文化影响现代设计,现代设计传承并表现传统文化,设计是一个载体,体现着文化的发展。设计的审美标准会随着时代和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却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这块土壤,更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到处可见。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
什么叫传统文化?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者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有本民族特色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文化中的中国风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早已经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淘汰;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那的确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中国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就说: “科学的规律是进步的规律,艺术是越来越繁荣、越丰富,艺术不用进步的说话。”而今在眼花缭乱的作品背后是设计元素的 匮乏、传统文化的缺失。因此设计不仅仅需要我们对事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要在 设计中得以体现,并且要有创造性思维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不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东方艺术,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有不同,都有其个性的一面,但是,它们又都同属于世界艺术园地中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和而不同”的现状和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现代设计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视传统,发展今天并创造未来。
那么该如何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呢?
在中国,虽然没有西方工业革命的经历,但是,中国人却早已积极主动地把现代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引进中国,并且一直想以此——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振兴中华民族,圆百年近代史上中国人的强国之梦。这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结合的标志性参照物,就是20世纪20—30年代的南京中山陵;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90年代的北京世纪坛;以及兴起于80年代,至今还方兴未艾,可圈可点的全国性“城市开发热”。
西方文化与艺术,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进入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反映在艺术上,是激烈的,其激烈程度,并不亚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造山运动。事实上,两种文化的碰撞,早在帝国主义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时,就已经开始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甚或直接采取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似乎都无大碍,也并不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但是,对于艺术——现代设计的另一层面文化,就不那么简单了。在艺术与设计界,我们常常听到有关两种文化与艺术碰撞引发的争论。这种争论,也常常影响到艺术与设计的实践。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中西文化碰撞下的现代设计,藉此找寻出一条中西文化与艺术融合影响下的、现代设计的正确之路。如果我们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很多元素可以为设计带来灵感。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例如水墨画、剪纸艺术、中国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良好运用。
面对全球设计化的浪潮,思想的贫瘠和信念的流失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劲敌。在这片具有悠久灿烂文化史的土壤中,我们作为未来的设计师,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设计思想冲击的同时,要学会中西结合,以中为主,形成民族个性,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将得以不断传承,使我们设计在“国际化”中大放异彩。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不要墨守成规,有的设计师背着沉重传统文化包袱,对新的东西作了否定,这是不利于设计发展的。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了解,不仅只限于形式、造型,更重要的是对古代文化艺术中传统的美学思想、民族文化气质和哲学内涵的理解与继承。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民族情、国际观、时代感的发展理念仍然是中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我们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甚至达到了农业文明所能及的巅峰,但是也正是这些令我们陶醉不已的伟大遗产,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民族文化艺术的前进。因为我们的肤浅和无知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盲目陶醉的后果只能导致一种文化的衰落。
总言之,我们的设计理念应是“继承传统、取精弃粕,与时俱进、个性鲜明”。如何在设计中融入传统艺术是促进现代设计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设计在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文化特色,从而更好的在对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促进现代平面设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1997.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