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程管理问题

时间:2023-07-27 16:15:12

导语:在工程管理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管理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 工程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highway projects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and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highway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several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problems.

Key words: highway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公路的迅猛发展,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公路工程的质量关乎着国家财产和人们生命安全。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国家公路网结构的日趋完善,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建立起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 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势,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新型公路养护模式尤其显得重要。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向市场化目标迈进, 在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分析探讨公路养护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使公路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在大规模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即将来临之际研究公路的养护管理,目的在于:(1)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地位;(2)为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服务;(3) 完善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指标体系;(4)推动养护市场化进程。从而使公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

公路养护管理是我国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路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关系到公路的总体服务水平。 传统的,一般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高等级公路事业发展初期,对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 也无法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为实现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 我们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高等级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 统一主要是指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 统一规划、 统一调度。

(2)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高等级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 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3)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只有人员精干、 技术全面、 训练有素、机械配套、 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等级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4)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 “好路率” 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 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PMS)、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 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 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由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 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1)按照 《公路法》 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高等级公路特许经营立法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 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 经营权力。 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 中央政府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对新建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方案。

三、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公路作为基础交通设施之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 使得公路管理水平已远远不能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的质量,使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现代化、 企业化方向发展,将计算机技术、 地理信息以及先进管理技术应用于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中, 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和管理公路建设项目中所涉及的大量数据信息也就成为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软件发展的必然要求。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 科学、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 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 及时、 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 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 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 雷达技术、 RS 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 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3)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 SMA 路面技术、 土工合成材料、 乳化沥青、 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 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 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养护机械化是实现高等级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高等级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这要求养护机械要具有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 作业能力大、 速度快、 污染小的特点。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失时机的抢抓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发展的机遇, 立足养护机械的国产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 配套率。 随着我国高级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早期建成的高级公路相继进入中修和大修期,有相当一

部分已建高级公路出现了早期破损问题。 如何经济、 快速、高效、高质量进行养护维修工作, 确保高级公路使用寿命期内的完好使用性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 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 “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 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第2篇

关键词:土木建设工程;工程管理质量;安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层、小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一幢幢矗立在城市中央。一座座高楼大厦的耸立,离不开施工,离不开良好的项目工程的管理。其中,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就是在土木工程施工阶段,对各种施工生产活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组织,使施工过程变得规范化、合理化,避免因施工不当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并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一)施工进度

有效控制好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有利于工程建设项目时间的总体安排以及建设工程程序的内容,保证施工进度按照科学的规划进行,有利于规范一系列的土木工程施工、检查、调查等活动。目前,我国很多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普遍存在着总包和分包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很难对施工进度有统一要求,往往各个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相差很多。建筑工程往往都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就有着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规划与计算。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分包项目的分包比较简单,在合同中对施工进度的规定都比较模糊,而即使做出了明确的合同规定,很多规模较小的分包公司也没有延误赔偿的概念。导致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小的分包项目不能按时完工,使得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不能按照预定时间完成,影响工程的交付使用,增加了土建工程的施工成本,降低土建工程的投资效益。

(二)技术控制问题

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工作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施工技术往往决定了设计者意图的实现,竣工效果的检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是否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土建施工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虽然现在的土建工程施工对施工技术有着详细的技术规范要求,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能按照技术指标准确施工的情况,很难保证稳定的施工技术指标。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想完成众多施工技术指标,必须要对技术控制加强管理。目前在很多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众多复杂的技术,导致控制体系存在一些漏洞。虽然工程施工监理部门会对重要施工技术问题加强监督,但很容易忽视对现场、气候、资源等问题的考虑,影响施工技术控制工作。

二、土木工程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管理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也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进度是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可以按照合同要求,如期交付使用。控制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重点,就是在施工前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进度计划。在进度计划中,要包括所有的施工项目,同时要把所有项目的施工进度都明确注明。然后还要与所有的分包单位签订详细的施工进度合同,约定好施工的进度和工期,如果延误工期,分包单位必须进行经济赔偿。此外,工程施工的进度问题,在招投标时期就要给出明确规定,以便在工程开始施工时就能有着清晰的施工进度控制要求。在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也应用到施工中进行管理工作。虽然对于施工进度控制工作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但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各种施工信息的处理效率,可以提高进度信息的透明度,促进施工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和进度信息的交流。

(二)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多项的施工技术,而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工管理又十分单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技术控制系统,要借助现代计算机处理系统,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能、资源状况、现场条件等制约因素进行预测、识别、分析和调整,最终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设计目标。借助计算机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求解其内力和位移,比较分析实测值和预测值,如果两者间存在较大的误差,及时进行调整,一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同时还要采取测试和现场分析的手段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现场技术控制是全方位的技术控制体系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施工阶段要建立现场监督机制,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控制。

第3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

1.公路工程管理的相关概述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公路工程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需要做好公路工程的管理工作。公路工程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施工设计图纸以及编制施工预算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配置各项施工资源,对各项机械进行组合,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监督管理工程质量,做好一般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和防洪排水工作,并且对施工进度和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做好公路工程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使公路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做好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有利于控制施工成本,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来降低总成本,同时也能够控制施工进度,使工程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工。由此可见,公路工程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2.当前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公路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项目投资巨大,施工工期也比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单位及个人非常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项目的亏损,因此公路工程项目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成本,成本管理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关乎着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发展。虽然公路工程施工企业都知道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现如今我国的公路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去解决。现如今我国公路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缺乏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二、大多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机制与现有的工程施工管理不协调;三、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太合理;四、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只顾工程施工进度,一切以工程进度为中心,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规划。

2.2公路工程管理中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施工的前提是人,人是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主体,但我国的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却不注重人事管理,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人事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人事管理比较单一,用人模式缺乏应有的创新性,大多都是采用因人设岗的用人模式,并没有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来针对性的用人;二、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员考核制度也不太完善,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系统,不能很好的监督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这就很容易使得员工在进行采购、财务支付、职位晋升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利益。

3.解决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制度管理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施工管理制度是保障公路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先决条件,公路工程的施工也离不开健全的、科学的、有效的制度的约束,而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是影响企业整体经济利润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在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中,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制定出符合工程项目需求的成本管理措施,合理控制不符合成本需要的支出,根据不同的状况,做好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保证效率的提高。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完工后,一定要做好债务方面的审计工作,不管是对分包方工程款的支付,还是对甲方回款情况的核算,都要严格按照成本管理制度来审计,确保工程项目完工后的债务没有纰漏,切实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要完善以整个项目成本为基础的考核管理制度,完善各项丁作的考核监督工作,做到赏罚分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工程快速平稳的进行。

3.2加强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人员管理

人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得以进行的行为主体,一旦人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就是出现问题,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人员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好坏,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人员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工程施工人员深刻的意识到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培养工程施工人员主人翁的意识,让每一个工程施工人员都能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不但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为企业节约陈本,节约资源,切实保障工程的质量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贾娟.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0):168-169.

[2]王迎宾.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6,(19):265-266.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管理 养护

一、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重要意义

水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我国是水利大国,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其不仅肩负着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改善水环境和水利经济实现的物质基础的重要使命,还是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运、水力发电等功能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利用与开发,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水利设施,因此我国的水利建设任重道远。自建国以来,我国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利现代化的要求日益显著,水利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依托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有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设施、现代化的监控调度手段、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具有现代化素质的管理队伍,但是,按照国家水利现代化的要求,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2002年,我国颁发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这是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之后,一些列的文件相继下发,我国的水管体制改革轰轰烈烈的展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是水管体制改革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该项工作的完成好坏关系着改革的兴衰成败。水管体制改革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列的不足需要注意和改进。

二、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我国传统的管理程序和管理规范师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强化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合理配置资源、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市场竞争机制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处于基层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却在很大程度上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习惯于依赖上级的行政命令,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自身经济效益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2、水利工程管理及维护运行机制亟需完善

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普遍建成于上世纪中叶,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其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渠道防渗不配套等一系列问题都凸现出来,目前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垮塌水毁严重,不仅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而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比如水库垮坝、渠道垮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顺所造成的。然而,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中的问题涉及面广、内容多、情况复杂,不是朝夕就可以解决的,因此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水利工程管理及维护运行机制亟需完善。

3、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经费不足

毋庸置疑,水管单位在防洪、排涝管理,水利工程养护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都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国家对这种公益性支出不予补偿,这些支出的补偿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水商品的价格一直不到位,导致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经费十分短缺;另一方面,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每年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又形成水管单位人员增多、机构臃肿、素质低下,根本无法实行财力和人力的优化配置,这些问题导致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三、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解决措施1、提高队伍人员素质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

当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队伍中人员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差,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急需提高队伍人员素质建设。首先应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加强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的学习培训, 不断提高管理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养护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奖罚机制,激发管理养护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竞聘上岗,建立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最后,应建立岗位、业绩津贴制度,激励各类人员争取任务、多做贡献,依据其工作责任大小和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建立以岗位、工作业绩为主的津贴制度,真正实现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

2、应改变传统观念的方式,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

应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管养分离就是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即管理单位是管理单位,养护单位是养护单位。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市场经济为指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为确保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上级单位应为养护单位配备完善工程管理养护的设施设备,合理选择、充实管理养护设备,配备运输机械,交通通讯工具等设备,国家尽快制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标准,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努力创造条件,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以此来确保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和工程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大力开展多种经营,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水管单位在搞好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同时,应依托自身优势,展开多种经营,比如种植、养殖、旅游、餐饮、施工、技术服务等生产性经营性活动,增加经济效益,不仅解决了经费不足问题,还可以壮大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

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不是水管单位自身的责任,水政、工程管理单位应通力协作,把《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落实到工程管理养护工作中去, 在政府、广大群众和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的共同女立下,确保水管工作的顺利展开和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殿武 张彦良.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年 第10期

第5篇

一、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内容

(一)水库工程的养护水库在水利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库不仅可以调节水流的大小,还能够将洪水储存起来。而水库养护的工作包括对水坝顶护坡和一些有关设施的养护。在平时水利工程的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排查各项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工作顺利运行。对于闸门和一些有关机电设备的检查和护理,要注重对机电自动化设备和发电机的养护和监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水库工程的正常运行。

(二)水闸工程的养护水闸在水利工程中主要起到了防洪排水的作用,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水闸的发展比较电子化,因此其中包含了很多复杂的电子设备,经常会发生故障问题,对于保养的工作也非常的困难,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养护中需要极其重视对水闸的养护。确保检测的的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对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维修水平,增强工作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1]。

(三)堤防工程的养护提防工程可以说是水利工程安全的保障和基础,提防工程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堤防工程的养护工作也就变得非常重要,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导必须加强对提防工程的重视。提防工程的主要养护是养护堤顶和堤坝等相关设施。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的排查出堤坝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堤坝的各个部位都有坚实的抵抗能力。

二、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工作人员意识浅薄,素质不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很多的问题。在人力方面,很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这就在工作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状况。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招进一些没有经过培训和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进行施工,这在工作中,导致很多的养护工作不能达到标准,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容易出现问题。

(二)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水利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如今很多的工程,只注重缩短工期,没有对工程进行实际的考察和了解,而且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容易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给水利工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使水利工程在养护的过程当中不能够达到要求。

(三)管理和养护缺点多,涉及范围大水利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管理和养护存在很多的缺点,并且涉及到的问题范围都很广,而且内容比较复杂,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的工作分配不够明确,没有落实责任个人制,在工程的管理工作和企业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具体的实际中体制不够灵活,并且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很低,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相关工作没有专业人才,不利于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的进行。

(四)管护资金不足我国当前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存在的缺点首先体现在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且国家对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资金提供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不能从根本解决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从而影响管理养护工作的开展。

三、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和部门之间的配合在水利工程养护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每个部门之间都应该积极的配合,只有加强水利工程工作过程中各部门彼此之间的了解,不断的增强沟通,才能深入的了解到彼此的工作内容,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融合,并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此提高工作的效率,只有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才能够建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有利于水利工程事业稳步发展。

(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水利工程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实际控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水利工程顺利稳定的开展,并且使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对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进行控制,进一步促使水利工程能够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三)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应该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使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如鱼得水的地步。促使水利工程事业可以顺利的进行。在实行操作的过程中,保证每一项工作都符合规定,同时还应该针对工作人员制作一些奖惩制度,对于在工程中表现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水利工程养护的效率,推动水利工程顺利开展。

(四)加强创新水利工程养护的管理体制为了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加强水利工程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但是在生活实际中,企业还应该结合目前的水利市场发展形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应该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去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养护管理体制。

(五)增加管护经费水利工程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对资金的投入,从而提升养护效率。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慈善机构捐款、企业捐款等形式集资为水利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全阶段养护提供有力支持,引进专业的养护设备和先进技术,提高整体养护水平。

第6篇

1.1一些水利工程存在年久失修、工程质量差等问题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现代化进程发展迅猛,并取得一系列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仍存在大量老旧及不合格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多数修建年底较早,由于受当时技术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加之常年的运行和维护不足,因此多数工程质量较差、工程标准低、工程和管理设施不完善、老化失修,造成大量水资源损失等问题。同时,由于人为破坏的因素,使得水利设施遭到人为的破坏,某些水库淹没区长期以来用电不缴纳电费,无限制的敞开用电,水利水电资产量流失,致使由于资金问题工程维修、工程运转等运行困难。

1.2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

在我国实行水利工程改革之后,虽然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采取新的方法,以水管部门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为分类依据将水管部门分为纯公益性管理单位、准公益性管理单位和企业三类。同时对各种形式的水管部门进行分类管理,但由于又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多的水管部门不能适应新的改革和变化,仍以计划体制时期的思想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不能对新的体制有清晰的认识,于是大多是水管部门的员工忽视自身的职责并缺乏管理意识,同时由于水利管理部分自身内部的管理缺陷。这些问题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导致水管部门员工的管理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他们在对具体的水利工程没有详细了解下盲目的开始工作。即使水利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有一定的理解,更多的只是保守简单的推动建设项目的实施,没有更多的研究水利整体情况和应当采取的有力方案,不利于工程效果的实现。这些既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又阻碍了水利经济的发展。

1.3缺乏市场机制控制企业成本

虽然我国进行水管部门的分类和划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政策,但由于水利工程的投资大多数来自国家的投资和财政拨款,因此企业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同时在盈利方面,大部分水管部门不能按照我国制定的水价成本加成计价法的定价机制,具体实施时水费的定价一般为成本的40%左右,水价收费太低,这样导致水管单位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加之水资源的特殊性,如若不能在建造成本和水价方面做好市场化,这样的最终结果是使我国大部分水管部门均处于亏损。

1.4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并且缺乏有效管理

由于对水利工程进行错误的估计及自身认识不足,因此造成较多水利工程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这样不仅使新水利工程开工进程缓慢,同时也延误了需要修复的老旧水利工程,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即使建设新的水利工程,但其目的和初衷大多数为水管部门的业绩或形象工程,在兴建之后缺乏足够的管理,致使这些工程得不到充分管理和利用。

1.5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

在建设水利工程将其关注点倾向于水利工程建设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视和建设,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如在一些地区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是蓄水,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水利工程的渠系配套的建设,造成渠道淤积,致使水利工程的效用得不到足够发挥。

1.6对安全管理的问题不够重视

虽然我国制度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来制约工程建设安全问题,但仍然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究其原因是管理人员不能对工程的管理贯彻实行,同时没有很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不能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的审核及设备的维修率底,不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的培训,都给水利工程的管理埋下了安全的隐患。

2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2.1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未来了做好水利工程管理,首要的是从水利管理部门做起。一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其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从而在工作时得到学习和提高。二是,要加强水管各部门的协调沟通能力,明确各方责任。在水管部门中经常存在各方主体责任不明确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改善,如将责任好目标具体化分给各个部门等。三是,建立专门的进度追踪制度。为了做好水利工程的实施监控,需要建立完善的进度追踪制度,实施监控工程的进度和出现的问题,并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2.2运用市场化手段运作水利工程

建设水利工程,以及对于已建成水利工程的维护都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为了维护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水利供水需要向用户收取一定的水费。水费的收取标准遵循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工业与农业用水进行区别对待。本着方便百姓用水的目的,水利工程对日常用户用水仅收取成本费用;对商业用水,在收取成本费用基础上收取合理的利润。

2.3加强水利工程资金投入

就目前水利工程的现状来说,我国水利工程多数处于亏损中。这种亏损,造成水利方面的融资相当困难。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具有特殊性,因此政府需要给与一定的财政支持才能使水利工程得以继续发展。政府可以出台发放贷款的政策促进水利建设的融资,进行宣传,鼓励大型工商企业对于水利建设给与相应资金,调动全部力量,合理开发水利资源。大量资金的融入给水利工程定期养护提供条件,利于水利工程的有序运作。

2.4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

我国虽然在水利管理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加快了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但水管部门传统守旧思想和思潮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因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延续原来的“等靠拖”现象。为了做好水利的各项工作,需要加强员工的思想认识,让员工摆脱以往的陈旧思想,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

2.5加强工程的安全管理

为了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具体如下:一是,改变项目管理者的思想,使其将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并制定严格的责任的制度,对出现的安全问题要切实追究具体管理者。二是,要加强对具体施工者的安全责任教育,由于农民缺乏相关安全知识,因此需要积极推广安全意识,发送安全手册,做好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建筑业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快速发展起来,施工方对工程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合格的建筑工程质量必须满足项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但是,有的施工方出于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成本的需求,对工程质量、建筑安全等工程管理项目把关不严,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使项目建筑质量不能够达到要求。

1?现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方现场工程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工程管理的需求

现代建筑施工对现场工程管理提出了很到的要求,但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对此并未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未建立于现场工程管理相符合的工程管理科学体系。特别是现场工程管理中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功能等要素,与现场工程管理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施工方常常忽视对程序文件、岗位职责、工作手册、作业指导文件等于工程管理密切相关的步骤和措施的健全。此外,在现场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仍比较落后,很多还在采用传统办法,导致工程管理的水平比较低,管理的效率也长期滞后,管理效果不是很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施工方的现场工程管理缺乏规范性、标准型和科学性。

1.2?现场工程管理中的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对项目施工中的设计、勘察、监理、施工、招投标等,国家相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施工企业的项目施工全过程予以规范。但是,对于施工中的详细细则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制定。比如,在项目施工期的招投标市场,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不合理的招投标现象还是比较多的。一些企业为了获取项目施工权,在招投标时故意以极低的价格进行竞标,虽然最后获得了项目,但是由于竞标价格比较低,造成施工方无利可图,甚至存在亏损的可能性。因此,很多企业在施工中,故意弄虚作假,以牺牲项目建筑质量为代价,获取利益,这对现场施工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1]。

2?提高现场工程管理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为了改善现场工程管理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过程,以提高现场工程管理的效果。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应考虑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和项目施工阶段等时期的安全管理;项目施工的安全控制应考虑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控制、对工程设备的安全控制和对施工环境的安全控制等方面。

2.1?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1)项目设计阶段

在项目设计阶段,施工方要主动和项目设计单位一起,对项目施工现场和附近的水电汽暖等情况进行勘察并签订合同,项目设计单位要为施工方提供全面的施工现场的水文和地质资料,同时,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项目进行设计,并保证项目的建筑安全标准符合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不受到威胁。

(2)施工准备阶段

项目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招投标前,应该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建筑工程师,参与招投标文件的制定,并在文件中,对项目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提出明确的规范。并且,和项目的施工方和监督部门签订相应的合同文本,对项目施工的具体时间予以制定。此外,项目方还应主动向当地安全监督部门上交项目的安全方案,对项目建设中的安全责任、风险评估、安全体系、安全生产措施等进行详细的确定[2]。

(3)项目施工阶段

项目监理部门在对项目进行监理时,要对施工方的安全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期、质量、投资等要素进行同步的监管监督。施工方在进行项目施工时,根据环境、气候的变化,对安全防范预案和措施进行实时的更新。此外,施工方的安全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必须经过相应安全部门的专业培训,在经考核达标后,才能上岗进行工作。

2.2?项目施工的安全控制

(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控制

如果现场工程管理比较混乱,项目施工时,施工人员就极易发生工伤事故。施工人员如果不注意遵守正确的安全施工步骤,就会使自己陷于危险的状态中,人员伤害事故就会非常容易的发生。因此,是现场工程管理时,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控制,对施工环境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控和检查。

(2)对工程设备的安全控制

项目施工现场存在很多的工程设备,这些设备多数都是大型的机械装备,并且,多数都是由电力驱动。并且,随着项目施工进度的不断推进,现场的设备将会越来越多。施工人员才操作这些设备时,极易会因自身技能的欠缺和安全的忽视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施工现场工程设备的安全控制,防止因设备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施工方应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对可能出现危害的故障做到随查随处理,使设备随时保持在良好的工况条件下。

(3)对施工环境的安全控制

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在项目施工时,施工方应随时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干净和有序,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立文明施工的制度,使施工人员随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序的施工环境,还能有效减少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为现场工程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3?结语

项目现场工程管理对保证施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施工方现场工程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工程管理的需求和现场工程管理中的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针对存在的问题,从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两个方面,对如何提高现场工程管理的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管理体制;管理模式

公路以及交通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关乎城市建设质量,而且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环节,交通工程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如何规避和解决当前交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交通工程以及公路建设的质量成为行业的一个热点课题。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做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分析,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1我国交通工程管理的现状

1.1工程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缺陷是交通工程管理问题频发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当前我国的交通工程管理体制主要采用的是事业型的管理体制。这种模式的管理体制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律约束力,在对交通工程管理上自然没有有效的约束,既不能有效预防问题的发生,也不能对已经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1]。此外,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也导致了在具体的管理细节上出现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这都直接影响了交通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转,交通工程质量也没有得到有力的保障。

1.2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是进行交通工程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着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许多交通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并不能达到管理的要求,有的甚至是施工单位从社会上直接找来的临时工,并且在进行工程管理之前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规范的指导示范,导致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无法解决的现象;还有的管理人员因为自身素质较低,常常推卸责任,不能全心全意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现象等等。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交通工程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3工程质量监管

交通工程管理的核心环节就是对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管。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和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严格执行“三检”标准,对于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另外,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许多企业常常简化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在一些关键材料的选择上也没有严格依据行业标准进行选用,在工程监管不到位的前提下,为交通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由此引发重大安全事故[2]。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管,确保交通工程质量势在必行。

2应对交通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2.1采用先进的交通工程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是进行科学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采用决策职能与管理职能相分离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基于组织变论以及系统论的原理构建一种职能分离、职能明确的管理模式,能够将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予以细化和明确,而且能够通过发挥社会监理的作用确保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转。在这一模式下应该注重发挥行业专家的积极作用,把专家纳入到管理中来,确保管理问题完全合理解决,也能够实现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起到良好的控制。

2.2建立健全定期巡查落实制度

协调和组织好当地的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定期的巡查制度,特别是对列入生命防护工程治理的路段进行重点排查,对于在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和形成相应的书面报告以备后用。切实落实“两公布一提示”的要求,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事故多发的路段进行及时的公布提示,依据实际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和分流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于正在施工或者正在治理的路段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相关的准备工作,对可能出现拥堵的路段进行合理的疏导和管控,对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和依法严格处置[3]。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巡查落实制度,以确保交通工程顺利进行。

2.3优化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

管理人员在交通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优化管理人员的配置,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十分必要。首先施工单位应该依据工程实际选择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在选择时要严格依据行业规定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务必避免非专业人士参与到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其次,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通过专业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强化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他们能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进行科学的解决;并且要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争取能够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4]。最后,应该建立符合实际的奖励措施,选择合理的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人为性故障,有效提高交通工程建设质量。

2.4健全和规范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思路,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建立健全对交通工程的监理制度,既要严格按照和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实施工程管理,也要做到对工程管理中各个细节的准确掌握。可以实施监理机构完全负责制,将工程管理完全委托给专业的监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借助专业监理机构的专业水平,在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能够使交通工程建设得到较高质量的保障。另外,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责任落实制度,在实施监管的背景下,还要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规制度进行管理责任的落实。应该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及早建立和形成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落实制度。

2.5提升管理、养护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理念的更新,在交通工程管理中应用现代技术实施管理成为可能。首先应该是对交通建设施工的管理实现现代化,应用先进的设计软件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进行科学的现场施工。由于交通工程建设的特殊性,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精确十分重要,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手段进行工程施工能够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其次是对公路养护管理实现现代化。可以应用云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对公路养护的全方位管理,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测设备对公路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而且能够节省人力成本。另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养护技术,加大养护投入,尽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和最大限度地确保交通工程的质量。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交通工程管理中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既是行业的发展要求,也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

3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公路交通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交通工程管理是交通工程顺利进行的坚实保障,从管理制度、管理队伍以及质量监督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提高,能够切实解决当前公路交通工程中存在的缺陷。因此,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交通工程管理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史重阳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公路工程材料供应处

参考文献:

[1]张俊伟.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2):177,180.

[2]卢雷.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22):177,179.

第9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1我国工程管理的模式

(1)业主自主管理模式。即业主成立建设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对设计单位,招标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等进行管理和协调。(2)DBB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其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3)CM模式即建设-管理模式,采取分阶段发包,由业主、CM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单位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定期与承包商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和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化。(4)DBM模式即设计-建造模式。在项目原则确定后,业主选定唯一的实体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建造承包商不但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负责,而且可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等。(5)BOT模式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靠私人资本的一种融资、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6)PMC模式即项目承包模式,就是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7)EPC模式即设计-采购-建造模式,在我国又称之为“工程总承包”模式。(8)Partnering模式即合伙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建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工程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2工程管理模式特点简述

(1)工程管理的模式众多。可以依据工程的规模,性质及风险管理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每个模式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DBB模式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缺点是工程项目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2)参与者众多。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造价咨询单位等。是一个多元化的集中体,涉及各方的利益。工程管理就是在多元的关系中找到最佳平衡点的过程。

(3)工程管理的模式划分主要是依据工程建设的顺序来划分,依据工程设计—招标—建造—移交的过程划分不同的管理阶段。

3我国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行工程管理模式众多,但总结起来可归为三类:一是业主自主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业主参与度高,能及时有效掌控整个工程形态,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但是业主内部管理的成本较高,且内部协调很重要。二是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的业主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获得较高专业的服务,但是项目管理公司的优劣对于工程的影响很大。三是BOT的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投资公司解决业主资金问题,但是工程受第三方制约较大,风险较高。在我国不管采用哪种工程管理模式,都出现的一些我们不能忽视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不管是业主自主管理,委托项目管理公司管理还是引入第三方投资公司,都无疑面临如何对这些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问题。我国目前的工程管理模式注重方式的提出,却忽视了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列如BOT项目管理如果遭遇资金不足,投资公司破产等问题时,该如何应对?委托的项目管理公司弄虚作假,不负责时,又该如何监管?监管体系的缺乏导致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工程的成本上升,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整个项目停滞瘫痪的现象。如何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防范这些情况的发生是目前工程管理上面临的难题。

3.2缺乏多角度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

现行的工程管理模式众多,但是大部分还是从工程建设的程序划分。从建设程序入手管理是一种直接而且有效的管理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唯一。换个角度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比如,可以从资金流量的角度分析投入产出。影响资金流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哪些阶段可以采取措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也可以从合同管理的角度入手,工程管理实则是一系列合同的联系组合。如何将这些合同进行有效的集合管理也是一种工程管理的思维。但是目前的工程管理缺乏多样化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比较单一且固定化。不利于工程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3.3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

信息化管理是当代社会能简化操作,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我国信息化管理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CAD,算量软件,计价软件的应用确实提高了看图,计量计价的准确度和速度。但只是针对特定的工程用途,不能满足工程管理需要。信息化的管理是一种全面数字化,可操作化的管理,工程中各个阶段的数据都能随时进行调用和分析。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实现真正的数据化,科学化管理。

3.4精细化的管理意识和方法欠缺

工程项目管理是整体的项目管理,由一个个小的基础累积起来的。过分去强调大的方面,却容易忽视一些小的细节管理。例如很多施工单位在现场都有安全管理条例,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对施工工人进行安全培训,讲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排除安全隐患。注重不能仅仅是流于形式,而是应该真正把细节管理落到实处。

4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4.1建立工程质量信用体系

诚信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同样的,立足诚信,质量至上也应是每个工程人坚守的法则。我们应当鼓励和发展真诚信赖,品质至上的企业。给每个工程企业建立起质量信用档案,鼓励真真正正做出优质工程的企业良性健康的发展。淘汰那些偷工减料,品质低劣的企业。只有当一个企业认识到做低劣质的产品会给自己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打击时,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良性健康的发展。

4.2创新思维管理模式

人类的发展在于不断的创新。机会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创新需要我们发散思维。用不同的科学眼光去看待工程管理。管理的模式不是一层不变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世界。也能给我们的管理带来新的生机。

4.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工程数据库

建立起工程项目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最优组合,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让工程管理化为数据库的管理,既能减少繁琐重复的人力劳动,又能提高工程管理的品质和效率。同时数据库的建立也为更高效率的工程管理提供基础,提高竞争力水平。

4.4建立起精细.安全.品质为中心的工程管理模式

工程管理的模式应当从适应化的阶段逐渐上升为品质化的阶段。应当渗入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合同、环保等。精细化的管理会带来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会更加适应现代化的管理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5结语

监督体系的缺乏让建筑行业的品质化道路停滞不前,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是我国建筑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是实现化繁为简,提高效率。精细,安全,品质的工程管理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冲,李敏然,高杰东.浅议国际国内工程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48-49.

[2]张顺强.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管理模式探索[J].当代经理人,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