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15:14
导语:在精神文明建设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形成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合力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家庭美德建设被提出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家庭美德建设,把家庭美德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指导,从提高全民认识、责任人、考核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家庭美德建设与“以德治国”的方略结合起来,成为群众看得见、做得到的大事、实事。市领导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家庭美德建设表彰研讨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家庭美德建设,优化社会细胞,并带头争做公民道德的宣传者、实践者。家庭美德建设活动开创了由妇联的独家经营逐步变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积极实践、大力创新,丰富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
各级妇女组织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膊,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出发,不断充实工作内容,深化活动主题,创新工作载体,使家庭美德建设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会、征文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坚定妇女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道德、信念,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城乡文化阵地;设立##市“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十佳母亲”、“十佳父亲”、“尊老敬老好儿女”等的评选,弘扬家庭美德新风;充分利用大众读书点、妇女之家等活动阵地,组织家庭成员学习卫生保健、科技致富、科学教子、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在社会上创造读书爱书、争做学习型家庭的浓厚氛围;在妇女群众中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强化环保意识,组织妇女植花种草,清理“三大堆”,治理“白色污染”,倡导“绿色生活”,为家庭创造优美洁净的生活空间;举办“展示您的家庭风采”、家庭文化产品展示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家庭、特色家庭的骨干带头作用,带动特色楼群(村)、文明楼群(村)的发展壮大。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感的家庭美德建设活动,提升了家庭成员的素质,为优化社会细胞,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围绕中心、努力探索,提高了家庭美德建设的档次
各级妇女组织把家庭美德建设放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把开展家庭美德建设活动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了“社会妈妈”、“援助革命老妈妈”、“知音之桥”等“爱心系列行动”,创出了妇女工作的品牌,提高了家庭美德建设的水平和档次。各级妇女组织发动妇女群众以“一对一”、“集体型”、“松散型”三种方式,资助孤贫儿童,使他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关怀,目前全市70000多人参与其中,资助孤贫儿童710多名。各级妇女组织还从生产、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助那些曾在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做出过贡献的老妈妈,使她们幸福地安度晚年。各级妇女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发动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到活动中来,救助贫困弱小,在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中形成了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良好风气。
二、家庭美德建设工作面临的问题
我市家庭美德建设尚存在不平衡性和相对滞后的方面,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有的家庭成员不讲诚信,公德意识较差;有的家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滋长。
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妇联组织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深入基层调研和现场指导不够,研究氛围不浓,理论积累不够;二是地区间、行业间家庭美德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
三、对家庭美德建设的思考版权所有
在调研工作中,各级妇联及有关方面对我市进一步深化家庭美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领导。家庭美德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虽然创建领导小组基本健全,但机构运转的功效不明显。仅靠妇联唱独角戏,势单力薄。要进一步争取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和各方面的支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发挥优势,齐抓共管。在活动经费、人员配备和政策上予以适应倾斜,在资源上实行共享,使我市创建活动每年都有新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措施
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高等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协调好这三大基本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何把高等学校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高校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一、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1. 增强科技创新力,服务物质文明建设。高等学校在为地方提供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办学质量的体现,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高等学校要勇于承担起历史责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物质文明建设。一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基础。高素质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破解地方经济发展“瓶颈”制约。二是科技服务。科技服务是核心。地方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科技的更新和进步。只有创新和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才能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三是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通道。高等学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四是物质资源服务。物质资源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高等学校的科研基地、科技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就能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2. 发展民主政治,服务政治文明建设。高等学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阵地,起到为党和政府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研究咨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加强政治文明研究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思想宣传的窗口、政治文明研究的基地,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
3. 提升文化竞争力,服务精神文明建设。高等学校是一个地区文化的中心,处于社会先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高等学校要努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辐射,为推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一是提升文化渗透力。高等学校要自觉承担起弘扬先进文化的任务,坚持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坚持民族传统与现代创新精神相结合,不断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是提升文化的辐射力。高等学校的文化传播不能封闭在象牙塔内,而应走出象牙塔,向外辐射。高等学校可以而且必须在文化资源发掘、整理与研究、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与开发等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既是高等学校的优势所在,也是高等学校的时代责任。
二、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1. 以观念转变为突破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高等学校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加快地方建设目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要在服务范围、服务领域、服务形式、服务层次、服务对象等方面通盘策划,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地方建设发展大潮中去。
2. 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突出质量和特色兴校,夯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质量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一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二要实施“质量工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人才。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从重视规模发展转变到重视质量提高上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经济发展为支点,考虑社会的多元需求,充分依托政府的宏观规划与产业结构,坚持“立足地方、注重实用、着手现在、着眼未来”的原则,采取“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式,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实施开放办学,培养国际性、开放型的高素质人才。要进一步树立面向国际开放办学、面向区内外开放办学、面向校内外开放办学的理念,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和项目,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学生双向流动的联合战略、专业课程设置国际化战略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素质,提高学生的国际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四要瞄准国际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凝练办学特色。要根据国际和经济开发区对人才、科技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人才资源状况,在实践中把特色培育与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和专业整合、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在学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三、以产学研为载体,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等学校要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实际出发,把产学研结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紧密结合,使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完善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的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与政府合作平台、高等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平台、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平台等多种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的技术难题攻关,共建产学研联合体。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通过开展科技公关、项目联姻、成果孵化等形式,组建以学科团队为核心的高水平合作团队,联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服务模式。三是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寻求政府支持、引入互动机制、拓宽服务领域等途径,建立高校、政府、社会三者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保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四、结束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发展优势,这种机会和优势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在高等学校,因此,高校要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将高等学校的发展主动地融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在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中,切实提高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新的更大的发展,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 秦磊,高等教育必须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03:110-113
[2] 张剑伟,努力提升地方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社会主义,2007,1:117-119
[3] 杨建明,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02:43-45
引言
我国社会上的主流认知对于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许多人普遍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就是机械地将图书从书架上取走、放回。但是随着时代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图书馆的服务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如何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取得发展,就成了目前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重点关注问题。
一、信息化时代对于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可以说,信息化时代对于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是彻底的。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使得图书馆的检索、管理等模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大幅度地减少了图书馆馆员工作时间的同时,还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使得许多读者的阅读感受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同时,近几年来十分流行的信息共享技术使得许多图书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当代图书馆服务应该具有的基本技能、素质综述
1.1对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处理
有学者形容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说法是没错的。因此,对于图书馆的馆员以及相关的从业者来说,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甄别,就成了相关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说,首先要认识到信息是一个图书馆得以发展的根本;其次,应该掌握对信息进行甄别的基本能力;最后,要利用广泛的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综合化的处理以及总结,最终达到服务于读者的目的。
1.2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
对自身的行为约束可以说是每一个行业都需要遵守的“行规”。对于图书馆的馆员来说,一方面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许多人在有意或是无意之间将书籍带回家参阅,更严重的是,许多从业者在将图书馆的资源带回家之后就以各种借口霸占不归还,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自身的诚信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对公共资源进行非法侵占,很有可能触犯了相关的法律。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不仅是道德上的需要,更是法律上的要求。
1.3提高专业能力以及服务意识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看似简单容易,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管理学基本知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速成”的。因此,作为一名从业者,就要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不断地磨砺以及改进。具体来说,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研习,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切合市场的发展需求。
另外,服务意识也是相关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作为服务性较强的一门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对服务意识进行高度重视,将其变成高悬于其头顶时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督促其不断地对自身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技能进行改进、革新。
二、新时代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具体建议
1.提高服务人员的平均学历
从我国许多地区的数据反馈来看,我国的图书馆相关从业者以及馆员的平均学历都不是很高,拥有本科以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在其中的占比甚至达不到一成。因此,要想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提高图书馆服务人员的平均学历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提高了学历,才能将整体的服务质量提高上来。具体来说,一方面敦促现有的学历较低的服务人员进行本科自考的相关考试;另一方面,当面向社会进行招聘时,提高招聘中对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最大程度地避免服务质量因学历而下降。
2.对馆员进行新兴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以及使用
信息化在我国图书馆的服务中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潮流,因此,作为从业者,我们应该顺应这股潮流,提高对新兴技术的使用。从这一角度来说,笔者有如下的几点建议:一方面图书馆的管理方加强对新兴技术的引入以及普及,使得这些技术融入到馆员的日常操作之中,这对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的创新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从馆员的自身来说,多学习新兴技术对其本身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举两得。
3.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地学习
我国早有先贤认为“学无止境”,这四个字放到如今的“知识爆炸”的年代来看,是十分正确的。作为服务性较强、与市民接触较多的行业,图书馆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应该不断地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进行学习,始终在学习上保持一个谦虚的心态。只有这样,才不会落后于市民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地大浪淘沙中成为真正发光发亮的“金子”。
4.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笔者认为,图书馆的服务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一般来说,在服务的过程中,其所涉及的层面相当广泛,既有科、教、文、卫的相关知识,也有现代管理学、心理学的相关体现。因此,作为相关的从业人员,一定要对自身的知识进行综合的管理以及运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作用,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促进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48-01
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特点分析
(一)政治性强且影响大
广播电视的受众不受诸如年龄、性别、民族及文化程度的限制,只要做到能听、能看,便能够从广播电视中获得相关信息,因此受众极为广泛;而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肩负着党和国家喉舌的重任,国家的重要信息均是通过广播电视途径向全国传达,因此,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极高的威望。
(二)实时运作且不可挽回
在实际的播出过程中,节目的现场与播出同步,且画面不可逆转,尤其在引人关注的大型直播节目,期间丝毫的差错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环节多、设备多且环境复杂
广播电视正常工作的步骤包含播出、传输及入户等多个环节,且所需要的设备种类多,操作人员队伍庞大,而任何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操作失误,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此外,广播电视信号需经过电缆、光缆及多种形式的无线电波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路经城市、田野,甚至穿越高山、江河,且要长期承受天气因素的考验,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着信号传输的不确定性。
(四)广播电视时刻处在对敌斗争的前沿
虽然我们目前生活的世界是和平的,但各种分裂及敌对势力并不安分,他们会不休止的运用技术手段来干扰安全播出,广播电视所特有的政治属性使其成为各类分裂和敌对势力攻击的重点。
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大环境之下,在众多宣传与教育途径中,广播电视所占比例最大,作用也较为明显,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分析,广播电视是国家及各级政府开展宣传工作的喉舌,更是是实现社会稳定与信息的重要舆论工具。
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措施分析
(一)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建立、健全责任机制,领导积极带头,自上而下实施分工协作,且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重点场所等重要环节的管理,以崇高的责任感努力提高播出效果,务必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二)加强播出部门与节目编排部门的协调工作
播出的节目质量其好坏取决于采、摄、编与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而安全播出是各部门工作成果的最终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播出部门在热情地为节目编排部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又要一丝不苟的按章办事,与其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注重团队协作,因为节目编排不当、播出带呈递混乱等都会直接影响播出,并极有可能造成安全播出事故。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协调与联系制度,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疑问在第一时间与相关责任人联系,尽可能的减小损失。
(三)加强科学管理,完善技术安排
1、针对性的完善相关技术资料,特别是各播出信号流程图以及每台设备的详细接线图,这样,在播出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应对;2、对设备建立详细的使用维护记录。故障发生后都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总结,积累经验,以提高技术人员对常见故障的快速处理能力,关键是提高预防能力;3、利用新技术规范管理,以确保安全播出,如可增加播控技术监测设备。事实证明,增加播控监测设备更有利于直观、快速地查找故障,这样节省排查时间,可有效的完成对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提高安全播出的能力。
(四)坚持对播出设备的定期检修
实际播出时,设备的运行是否良好对减少播出事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定期对播出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与安全播出的重要措施,以此应制定科学可行的定期的设备检修制度,并坚持执行,并对监看、监听的设备的参数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异样表现,要敏锐、及时、彻底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五)故障处理要及时且准确
当出现播出故障时,要沉着冷静,切不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要依靠所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去积极挽回局面,而这就需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且加大演习力度,只有这样,当故障发生时,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的原因,科学、合理的处理故障,确保安全播出。
(六)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队伍
1、加强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对工作人员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此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努力提高工作人员大局意识与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为实现安全播出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业务知识与技能学习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所使用的播出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熟练的业务水平,将很难应对新形势下的安全播出工作,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使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作为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做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工作中,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有序播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会彬.浅议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J\].科技论坛,2009.
摘 要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女性逐渐意识到自己有追求幸福和美的权利。且在探索“幸福”与“美”的内涵过程中发现,休闲体育运动能为她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因此,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女性参加休闲体育的条件、特征和价值进行分析,发现休闲体育运动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本文旨在为促进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女性 休闲体育 特征 价值
一、休闲体育的定义
心理学理论提出,休闲体育是一种注重心理放松、减轻精神压力为主要目的的身体活动形式。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休闲体育振兴协会”对其做出了如下阐述:休闲体育,并不是特指体育运动项目,而是不管任何运动项目,只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体育运动,从而达到身心愉快、欢乐鼓舞、消除疲劳等休闲体育目的时,都可以称之为休闲体育。”许海群认为,“休闲体育运动”是指个人在闲暇时间内,根据自我体育意识、兴趣,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促进自我完善为目的的一种身体锻炼活动。因此,休闲体育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动性等特点,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女性休闲体育的条件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我国女性的地位得到提高并逐渐从单一的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为女性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而且,从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数据统计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48元(4357美元),排世界第94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1年,全球GDP为69.66万亿美元,我国GDP为7.298万亿美元,我国GDP占全球的比重约为10.48%,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国际经验测算,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包括体育)消费需求将占总消费支出的23%。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女性的休闲体育消费打下了物资基础。另外我国自
1997年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后,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长,又为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加之1999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后,如今国人一年的法定休息日达到115天。这些都为女性参加休闲体育运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三、女性休闲体育的特征
(一)女性参加休闲体育动机特征
一般来说年龄、职业和地区不同的女性她们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动机是有差异的。刘素敏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调查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20-30岁女性参加休闲体育运动是为了娱乐和交往的需要;而30-45岁女性有41%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体型、健美、情绪调节的需要;到了60岁,多数的女性参加休闲体育的动机事为了健康和人际交往。并且对于大多职业女性谈及到休闲体育的动机是为满足健康和健美的需要,家庭主妇则以人际交往和消磨时间为主要动机。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女性是以健身、健美、扩大社交范围为首要目的,西部偏远城市女性体育则以娱乐、健康、交往为主要动机。
(二)女性选择休闲体育项目特征
简单、易学、花费少且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往往很受女性的欢迎。女性不仅可以参加个体可独立进行的休闲项目如散步、跑步、有氧健身操等传统项目,团体性体育项目如羽毛球、瑜伽、乒乓球等也深受女性喜爱。而且在选择休闲体育项目上因为存在“性别文化”的差异,所以女性在选择休闲运动项目上与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四、休闲体育促进女性身心健康
(一)休闲体育有益女性的身体健康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因而由于运动不足而产生的各种现代“文明病”却逐渐威胁着人类健康,休闲体育能促进人类亚健康状态的恢复。对于女性而言,运用各项休闲体育如:健身操、羽毛球、瑜伽等运动能让她们有充沛的精神和健康的身体。长期坚持还能减脂塑形,延缓衰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进而良好刺激机体相关系统和器官,改善神经系统,使大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休闲体育活动是女性实现健康美的生活需求,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休闲体育有益女性的心理健康
随着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所面临的压力也越大。而休闲体育能够帮助女性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和改变情绪。女性在参加体育过程中:一方面不仅使自己的情绪得以丰富,而且能提高自己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充分了解他人的情绪,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的良好人际关系。另一面也增加了人与人直接接触的机会,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另外,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女工下岗,生活压力常使她们经常处于不良情绪化的状态中。而相对生活化的休闲体育运动,能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运动中能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豁达与友爱,陶冶着良好的情操和稳定的心情,从而缓解了快节奏生活给女性带来的心理压力,增进其心理的健康。
五、女性休闲体育对社会的价值
(一)女性休闲体育促进社会发展
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不只是让女性重视休闲运动本身,还有让女性明白她们有权在休闲领域享受“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运动的发展使女性相对于以前把全部闲暇时间放在家庭里而言,却分出了闲暇时间用于追求独立的自由活动。并且她们能从休闲体育中获得自信、自尊,然后将焕发出来的激情投入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女性休闲体育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女性休闲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 人们在活动中必须确立明确而细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如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作风、比赛规则。这些规范对人们的体育行为具有强制性,但由于这些规范是在运动中出现人们是乐于接受的。同时,在休闲运动中女性会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和激情,与男性建立了“友谊、竞争、共谋”的“手足关系”这种完美统一,使男性和女性在两性并存的世界中和谐共处构成和谐社会。而经常从事休闲运动,可以有效的加强女性的文明意识与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六、小结
本文从休闲体育定义入手,阐释了休闲体育是根据自我体育意识、兴趣,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促进自我完善为目的的一种身体锻炼活动。通过对女性参加休闲体育的动机、项目选择和消费水平及闲暇时间的特征的调查,发现女性参加休闲体育的可实行情况。经研究表明女性休闲运动不管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对女性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倡导女性休闲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 钱利安.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6-98.
[2] 许海群.运动休闲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2).
[3] 张鑫,杜熙茹.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研究现状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1):5-9.
[4] 徐晖.试述休闲体育对城市女性休闲生活的特殊作用与构建措施[J].安徽体育科技.2005.
[5] 许宗祥.休闲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2-141.
[6] 刘素敏.浅谈女性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动机[J].体育师友.2008(2):78.
[7] 张蕾,漆昌柱.浅析运动休闲的身心效益[J].健康研究.2012(2):70-72.
[8] 胡永欣.休闲体育与职业女性身心健康之探讨[J].体育世界.2012(4):85.
[9] 孙卉.浅谈休闲体育与女性健康[J].安徽体育科技.2008:533.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围绕申硕,搬迁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为创建和谐校园,为我系各专业的协调,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申硕,搬迁新校区,迎评整改为契机,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著作水平为突破口,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稳步,扎实,全面地推进我系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辱观.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同心同德,创一流工作,争优秀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 借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整改阶段的东风,进一步强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重点坚持教学督导检查和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继续举行观摩教学,教学竞赛或教学培训,相互取长补短,使全系教师的授课水平普遍提高;改进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从而准确掌握本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进一步规范任课教师报表,教学日历,教学周历,教师日志,实验课运行记录等教学文件以及毕业论文选题申请表等毕业论文档案材料;着重改进教案书写,实验报告批改,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薄弱环节.
3.更好地发挥教研室职能,完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 强化"教研室主任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研室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基础"的意识.从有利于学科建设出发,适当调整教研室设置,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合理定岗定编,实行用人机制的改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巩固和发展教学基地 开辟市卫生局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的实习基地.对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要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尝试采取"双向流动"的方式提高实习带教和理论授课的水平,即基地教师讲授部分理论课,院部教师参与实习带教;做好基地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培训提高工作;探讨与基地联合开展科研工作.
5.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开展pbl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积极探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逐步更新实验课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继续完成已经立项的教改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年内结题2~4项,并申报教学成果;做好新的教改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
6.抓住新校区建设和搬迁的机遇,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 建设资料室,增加实验室功能,增加大型设备和常规仪器,并且要通过教学,毕业实习,科研等全面提高设备使用率.
9.做好xx级预本,xx级管本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 重点抓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规范化和质量.对毕业专题实践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毕业专题实践的具体工作任务及经费要下移到教研室,系里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组织答辩;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的补偿机制和优秀论文的评选;将毕业论文质量与教师的报酬挂钩,鼓励教师在提高质量上花力气,下功夫,综述,设计,开题报告,原始记录,论文,参考文献齐备. [nextpage]
(三)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的水平为突破口,推进科技工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 社会判断
许多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合理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理想形式。然而新农村的概念在不断更新,郭杰忠(2006)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次出现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当时农村发展的重要探索。2005年7月他在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1]这也表明了新农村是一个有利于农村发展且与时俱进的新事物。
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政府居于主导地位,由政府来根据各自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建设的基本模式和路径。叶敬忠(2006)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失声了[2]。于是,便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从农民视角出发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认可与重视。
所以,本文从社会心理的社会判断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讨论,增进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角色地位的认识和理论警觉性。
一、文献回顾
(一)从新农村概念谈起
一些学者从一个更贴近新农村实践的角度为新农村做定义。郭杰忠在2005年7月撰文中写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3]另外韩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4]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还应当考虑到生态环境这一个维度,应当是五位一体的综合概念。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国内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作为“新事物”的新农村,虽然其定义难以统一,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的共同点,那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新农村社会判断相关研究
金圣华指出,社会认知和态度都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社会认知的价值影响着社会态度的形成,而态度中的内隐成分又决定着行为的发生。他说,我们首先要了解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其次要关注农民的价值理念与演变;再次要关注农民的态度形成与演变;最后,关注农民的社会认知归因模式及存在的社会认知偏差。[5]
张庆林,赵玉芳,戴冰,张惠对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判断做了问卷调查,在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个人收入问题、环境问题、农业与农民问题、民族交往与冲突问题、进城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上对西部民众做了调查,取得了一些成果。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与推论。[6]它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隐的过程,但是还是有外在表现。本文就是对农民在对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上,讨论其社会判断的特点。
二、农民对新农村社会判断的特征及相关建议
(一)至高无上的经济理性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 个字,而生产发展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也是符合马克思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
图1是叶敬忠书中的数据,表面上看确实体现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判断的经济理性的一面。说明在他们的社会判断过程中,经济是其最集中关注的议题。可以说,如果经济没有得到发展,难以让他们承认这是新农村。
在这种不谋而合的默契下,秉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理念,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应当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而结合各地实际,在提高以上五个方面的短板的基础上有效带动经济发展是值得尝试和探索的。
(二)两种自相矛盾性与新农村建设的阻力
首先是农村居民社会判断性质上的自相矛盾。如今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最明显的方式就是修建集中居住式的房屋,农民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修建这种楼房。[7]这一点不容忽视,应该重视媒体对农民社会判断的作用,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对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认知。当前自媒体发展迅速,关注农村居民的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判断显得更加必要。这需要学者们投入一定精力来完成。
其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新事物本身的矛盾性。新农村建筑的室内布局,外观样式大多是政府部门决定,农民自己只能在住第几层楼和室内装修上保有自由。搬进去以后,有的居民开始担心喂养牲畜家禽等变得不太合适的问题。节日期间是否可以燃放鞭炮等在城市社区里的规则在新农村社区是照抄照搬,还是放任不管?所以又产生了一种在选择上自相矛盾的社会判断:新农村的新房新环境是好的,但是新农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限制――是不好的。
新农村本身的二重性与农村居民社会判断性质的两面织在一起就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更多的阻力。一项新的新农村建设举措会给农村居民带来新的社会判断,这些判断给后面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带来新的考虑因素。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农村居民社会判断的性质,对其合理的判断应当予以人文关怀,再在这个基础上让新农村建设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起来。
(三)群体水平上的短期理性与新农村的长期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农村居民对新农村的判断更多的是从家庭生活的短期理性出发。随着农村的建设不断发展,工具关系与情感关系混合的混合型互动也占据主流。经济理性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但这种理性出发点是家庭,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农村、农业、农民,具有整体上的前瞻性。
短期理性的后果就是社会整合程度降低,负向互动增加,总体社会资本流失。于是许多学者也关注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在叶敬忠的调查中发现,受访的480位农民中仅有26人表示最关注乡风文明,仅占样本总量5.6%。但是接着,他又发现农民在文化需求中表现出急需法制教育。一方面表现出对乡风文明的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又急切需要法律这种正式规则的保护。可以断定,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个非正式规范的真空期。这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关议题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此有许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看法,但在本文分析的角度上,对传统农村的“礼治”应当予以重视。在那样的伦理体系下的社会结构中,保存着深厚的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子,是农村居民群体水平上做出的大致选择。其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后续影响很大。要结合好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农村居民的短期理性,一方面要主动保护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规划出符合短期理性下农村居民社会判断的新农村愿景,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三、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表达了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必须重视农民的主体性。农村,农业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存在,而农民则是“三农”诸多问题的核心。农民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判断中:在关乎生存发展的层面的上与政府的思路一致,体现出极大的经济理性;新农村作为新事物本身具有矛盾性,农村居民的社会判断也有优劣之分,两种矛盾性相互交织实为新农村建设一大阻力;在关乎文化与社会、精神文明等发展问题上,呈现出群体水平的短期理性。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经济发展作为根本保障和前提,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大目标,需要克服新农村作为新事物的矛盾。而新农村作为公共产品又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符合人们的合理判断。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合理的社会判断,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当前农村的缺点,逐步迈入小康的新农村。这还要求长期的新农村项目与规划与重视家庭发展的短期理性相调适。这样才可以有序地,平稳地逐步迈入新农村的新天地中,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17-224.
[2] 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导言)[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
[1] 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17-224.
[4] 韩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J].宏观经济研究,2006(3):13-16.
[5] 金圣华.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研究[J]. 人民论坛,2012(11).
[关键词]民族文化;区域经济;恩施州;旅游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078
民族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目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鄂西南地区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同时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巴楚文化、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通过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的构建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得以进一步开发,其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再次迎来新的挑战。
1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现状综述
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淳朴深厚,民族文化旅游民众参与度高,极具传播价值。从2003年开始,恩施州政府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作为战略目标,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州”的口号,并相继颁布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5年)和《关于加快民族文化大州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长期聚居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其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当地文化增添了特色,彰显其魅力。起源于恩施州利川的《龙船调》享誉世界;恩施州巴东县的神农溪里的“拉纤”被称作三峡的“活化石”;距今400多年历史的“女儿会”,成为每年恩施民俗文化旅游的重头戏;恩施州从1999年开始举办“清江国际闯滩节”,吸引著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好者。恩施州的土家男子歌舞《土家魂》、土家风情歌舞诗剧《嗯嘎・女儿会》、群舞《摆手的幺妹等我》、大型土家民族风情歌舞《比兹卡》等节目获得全国性比赛大奖,恩施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原生态歌舞及恩施民俗、民风等民间文化都成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恩施州拥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各具特色,能够将整个恩施州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鲜活生动地呈现出来,很好地展现出了恩施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色。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唐崖土司城址、彭家寨、摆手堂以及董家河等是恩施州著名的景观,是旅游者的必经之所。
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工艺、民间文学、医药以及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鄂西南地区的文化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近年来恩施州民族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使其不被时代所遗忘,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2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灵魂,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后,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旅游与文化是相互包容发展的。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产业的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旅游业现已发展成为了兼具产业和事业的性质。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高度融合了地区文化与区域经济,大众旅游、假日游越来越受欢迎,使得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的出游率作为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之一,也有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将文化旅游和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联系起来,发展“红色旅游”,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另外,民族村落、民族习俗、服饰饮食、节庆活动都是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将其利用在旅游产业当中,开发民族文创产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外展示其民族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其竞争力,这就需要策划者、规划者、开发者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
3民族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民族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把握好核心价值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利用民族文化来实现产业创新,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创造更高的利益价值。
恩施州地处鄂西南地区,在历史和人文的发展进程中,其受到地理位置闭塞的限制,其对于文化的接纳性、兼容性不高。其经济发展长期以自给自足为主,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同时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地域间的经济贸易交流较少,具有强烈小农经济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恩施州以及鄂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随着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间经济的融合,缩小了地域间的差异性,获得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区域经济的稳定性自然得以提升,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4民族文化旅游业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第一,观念创新。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来说,必须要走出传统观念的藩篱,以寻求新的突破,紧随时展的脚步,提高市场和竞争意识,了解旅游资源的特色,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发展道路和方向。在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下,利用经济、法律以及行政的手段,实现对市场的有效调控,开拓旅游市场,开发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而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
第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相关部分需要给予该地区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应用于路、电、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并进一步改善卫生条件和环境设施,以保障旅游景点的功能,这是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关于地区旅游规划和发展前景,需要与当地居民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其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提高其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理解和认识,以获得其支持与配合。
第三,突出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恩施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主要依托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利用其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人文建设,增加旅游区的文化底蕴,使自然旅游资源更具魅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通过旅游产品展示出来,增加其旅游资源的自身特色,进而实现产品多元化。在体现特色的同时,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迅猛,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的重要的资源,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为了提升恩施州旅游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开发文化资源。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恩施州有着绚丽的民族文化,与发达省份相比,这是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以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方面做大做强,逐渐形成稳定的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仍需要开拓其优势路径,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缩小差距。以文化产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依托于科学合理且可执行的政策,加强宣传,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获得其支持,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中,进而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垂洪,肖文艳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研究――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侗寨乡村旅游为例[J].中国市场,2016(33)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工作在农村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本科人员占6.42%,大专人员占24.66%,中专以下的占到了68.92%;在职称上高级职称的只有1.69%,初级职称以下(含初级)的占了80.74%,而在农村卫生所所以医生均无职称。在农村医生的学历不高,职称不高现象十分严重,这也会严重阻碍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要求。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我省农村医生的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学历层次偏低,职称机构极其不合理,业务水平滞后,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接受新事物较慢,还存在着严重老龄化的问题,为广大农村人民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要定位准确,面向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人才,破解农村医疗事业的人才瓶颈在《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中就已经提出,到2010年30%以上乡村医生要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教育,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到了现在已经我省的乡村医生依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医学高职高专必须主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为农村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2]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本科、研究生教育不相同,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研究型人才,特别是研究生的教育更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而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培养的则是实用的技能人才。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农村卫生事业的实用型人才。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定要准确定位,建立培养理论加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实践教学,大力开展医学生的技能竞赛为了更好的去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临床医生,学校就必须理论实践并重,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要把临床实践教学时时刻刻贯穿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增加实验实训课程,针对新农村建设中急需的医疗技术开展实训课和开展好临床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思维能力;多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加强特色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社会能力。
(三)加强校园人文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教育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服务越是面对基层,对医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求越强。但是,我国的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偏少,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面对基层处理问题的社会能力,应当适时增加人文课程,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基石,是内在素质的培养手段,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的方法。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要组织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奉献社会为荣。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还有扎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农村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开展好就业指导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让学生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让他们近早了解农村,了解农村的需要,让他们体会到他们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结合新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医疗卫生人才。
三、政府要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高等专科学校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医疗卫生人才和引导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党和政府要制定一定的指导意见,鼓励学校面向基层,鼓励学生到基层农村工作。政府可以利用掌握的社会资源,制定引导政策,开展定向培养适合新农村的医疗卫生人才。省级卫生主管单位可以制定面向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定向招考政策,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补偿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学费等等。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的引导作用,鼓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向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卫生人才,可以制定面向基层的专项招生计划,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