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01:39
导语:在统计学的发展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1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2统计教育的改革
2.1统计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关键词]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伊拉斯莫计划”
欧洲大陆作为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一直备受世人关注,而近20年一提到欧洲的高等教育,伴随在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就是“伊拉斯莫计划”,即“欧洲大学生流动计划”,而提到“伊拉斯莫计划”(ERASMUS)就不能不提“欧洲学分转换系统”(the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简称ECTS)。最初它是欧盟在实施“伊拉斯莫计划”中开发出的一个最具特色的对学生海外学习予以承认的有效工具,对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大学生交流计划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1999年《波洛尼亚宣言》的发表,这个系统再一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
学分制1872年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之后逐步推广完善。但学分国际间的流通则起源于“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它不仅打破了校与校之间的藩篱,更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其运行景象可谓盛况空前。欧洲学分转换,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在巴黎召开的“关于进人别国大学学习时文凭等值的欧洲大会”,当时参与国家有32个。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依照派出国家大学颁发的证书,接受(东道)国家大学可以根据合约吸纳学生入学的原则。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隶属于欧洲委员会,创立于1988~1995年间,开始主要是在5个科目中开展合作:商业管理、化学、历史、机械工程和医药,后被纳入高等教育“伊拉斯莫”计划。它通过采取灵活的学分制度来确保学分的可转让性和累积性,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创立一种简化的、易读的、可比较的学位系统。该项目于1987年正式启动,到2002年9月参与此项目的学生超过了100万人,参与国从1987年的欧盟11国扩展到现在的30多个欧洲国家。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把学生带到欧洲,把欧洲带给学生”是这一系统的主要精神。“系统”通过更新“信息包裹”,记录学生出国学习前后的成绩、课程、学位申请、学校管理程序、教学日历、评估模式等相关事宜,使学生在国外进一步学习很容易。学校负责为学生准备和交换记录副本,复印件由学生保管,在原学校和东道学校之间进行交换。学习结束后,学生可选择留下来继续攻读学位或再转校,由校方决定证书获取和转换注册的条件。
为了确保“系统”的推广,1997年在里斯本召开的“关于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承认大会”规定:“除非接受国家发现差别太大,否则即使存在差异也应予以承认。”本着确保“系统”有效运作和质量保证,1997年9月~1998年1月间,委员会开办了48个讲习班。1998年初,一个网络式的“服务专线”开通。条款规定,系统内学校须接受专家的视察,以确保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协调性。
1999年来自欧洲30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波洛尼亚宣言》提到“建立一种学分系统——比如说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作为促进最广泛的学生流动的适当的手段,学分可以在高等教育机构或非高等教育机构获得”。虽然这一表述在文字上不够详细,但它第一次触及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具有的流动功能和积累功能的双重身份,这是建立欧洲学分转换和积累系统的第一步。之后,在《布拉格宣言》中,各国教育部长们对这一系统作了进一步解释:“为了使学习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采取不仅提供转换功能而且提供积累功能的学分系统——比如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或其他与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兼容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2001年召开的欧洲议会会议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在提到欧盟的高等教育时指出:“大学确信以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为基础的一个学分积累和转移系统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并认识到在其他处获得的学分是否被接受关涉大学的基本权利。”显而易见,要建立一个全欧洲的学分转移和积累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必须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审视这一系统。
2003年9月,两年一度的欧洲部长峰会在柏林召开,会后了《柏林公报》(Berlin Commu-nique),提出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正日益成为各国学分系统的共同基础,在促进学生流动和推行国际教学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长们希望进一步努力,使得ECTS在欧洲高等教育区不仅成为一个转换系统,而是成为一个长期使用的系统。
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运行原则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有着复杂的运行机制,这一系统主要由3个文件组成:信息包裹、学习协议和成绩档案。(1)信息包裹提供的是对本机构的地理位置、住宿情况、注册所必需的程序、校历、课程的内容、要求、评估模式、时间单位、课程类型、教学方法,以及分配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学分和提供课程的院系的描述。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每年必须对其进行更新,而且为了保证其流通性,必须同时用欧盟另外一国的语言完成。(2)学习协议则是学生在进行海外学习之前,与有关机构双方签订的,上面标明了将要在海外学习的课程。(3)成绩档案用于出示学生海外学习之前和之后的学习成果。成绩档案主要记录学生出国学习前后课程的学习情况,通常它是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学分及评估等级进行表述的当地有不同的学分及评估标准时可以同时使用。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规定,大学生只有修完了教育大纲所规定的学习工作量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才能获得ECTS学分。一个全日制大学生一年的学习量可换算为60个学分。大学生的学习量根据中等水平学生掌握相应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学习量不是指单纯的上课时间,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可以用来表示教育大纲的所有要素(模块、听课、实验、实践、自习、考查、考试、论文等),可表明在学年教育大纲总量中各个要素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中,通常而言,就工作量来说,一学季(三个月)为20个学分,这样一来,一学年就是60学分。学生通过考试或评估后获得学分,标志着该课程的结业。除此之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还利用等级标准定义考试或评估结果,共划分为7个等级,由于等级的“绩点”由各学校自行决定,所以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并不能代替学生成绩在各学校内的等级。一般获得学士学位需要120个学分。
总的来说,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注重在不触及各国教育系统“民族性”的前提下,加强彼此之间的可比性和融合度,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际流动性;同时,该系统注重对整个学习过程所有要素的考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欧洲学分转换体系就像是欧洲流通的货币一样,它使各国高等教育机构能对 转贴于 本国或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工作量进行评估,可以很好地促进各国学生的流动性。经过20多年的发展,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已经在欧洲建立起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对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明显。
三、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问题与困境
作为一个跨国的学分转换体系,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繁荣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正是这些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1.对“高校自治”传统的挑战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自开始即是由政府发起并积极推行的一种政策,具有明显的“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特征,其推行要求各高校承认其他高校的学分。各国政府以协议的形式将本国高校纳入系统,这在高校看来是对其“高校自治”权的侵犯,这对富有自治传统的欧洲高校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他们不愿让欧盟的官僚机构来干预他们的自主办学。因此,各国高校对于这一系统的推行一直都持观望甚至批判的态度,对自身任务敷衍塞责。总之,各高校的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由于欧洲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未能涉及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支助问题,为了实施《波罗格那宣言》,一系列会议、研讨会、教学管理试验等将消耗高校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欧盟及各国政府相应的配套投入未能跟上,以至有75%的高校领导呼吁欧盟或本国政府给予他们以财政上的支持。正因为如此,柏林会议没有责成各高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达到规定的目标。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政府间签署的协议对于具有悠久的“高校自治”传统的欧洲大学来说,其约束力是非常有限的,能否更好地调动高校实施欧洲学分转换计划的积极性,使之成为计划的忠实推行者,将是决定着这一计划在未来能否更好地开展的关键。
2.“欧洲学分”本身的问题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倡导建立一种美日为“学术欧元”的“欧洲学分”,即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统一货币”。它的推广使用,一是为了方便不同专业学习成绩之间的互算,二是为了增加专业要求的透明度以及缩短学制。但欧洲学分一体化仅仅是教育部部长们的美好愿望。它的实施远远要比真正的欧元设计与使用更艰巨,因为欧洲各国高校本来就没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家统一货币——学分。在欧洲大陆,各国语言有别,教育体制不一,教育发展水平也相差甚大,这些都是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推行的重大障碍。就学分制本身而言,一个欧洲大陆,不但国与国之间壁垒森严,就是一国内的各高校之间,一个高校之内各专业之间,其学分体系皆缺乏可比性。在这样一种体系下要在欧洲大陆建立起一种可自由兑换的统一学分,可谓任重而道远。
3.学生资助问题上的困难
出国留学所需要的额外开支被列为影响流动的首要障碍(有61%的非流动学生和41%的流动学生选择了该项),在那些由“依拉斯玛斯”(ERASMUS)计划资助出国留学的学生身上,这一问题更加明显。“依拉斯玛斯”学生流动资助已经从1991年的每月190欧元下降为2001年的每月146欧元。在许多国家,流动学生平均接受的“依拉斯玛斯”资助甚至更少。由于各国经济制度和福利制度的不同,北欧大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充分获得国家的资助,而在南欧,大学生更多依赖家庭的资助。一个欧洲统一的大学生资助制度不但对各国财政是个负担,还会加大贫富国学生之间的差距。它一方面造成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将那些没有额外收入来源的学生排除在外。虽然在“伊拉斯莫”计划内,所有国家已达成共识,流动学生不需要缴纳学费,但在其他许多国家,情况就不同了,高额的学费使学生的流动变得更加困难。要实现全欧洲大学生自由流动,显得为时过早。
四、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学分互换得到各国普遍认同和重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已经赢得了普遍的关注和广泛的重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都日益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交流,学分互换作为教育交流的一个工具,正在逐渐深入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随着欧洲高等教育结构趋向一致,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将趋向统一,统一的欧洲学分目标也将变得越来越现实。实践证明,封闭和低质的教育无法适应教育一体化的趋势,只有主动去适应它,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分互认在国家高等教育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学分互换作为国际教育交流的工具逐渐完善并为我所用,这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对于世界范围内校际学分相互承认,国家内的学分转换相对容易。因此,我们可以从学分互认互换理论问题的探讨入手,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好学分转换过程中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同时总结和借鉴他国经验,努力调动各参与学校的积极性,逐步推行国际高校学分互换。
2.学分互换在探索中前进,尚未形成定式
学分互换理念提出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已经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但尚未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且各国国情、各校校情不同,要形成一种固定统一的学分互换模式几乎不可能。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各高校间交流合作的加深,探索一个能为不同高校,甚至是不同国家所接受的等价分数转换系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目标。当然区域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不平衡是学分互换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不能消除这种障碍,就难以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分互换系统。对于这一问题,世界各国仍处于继续探索之中,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还需要有更为深入的探讨。
3.高校学分互换的推行需要有强有力的机制推动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和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各项统计工作始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统计部门应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工作始终,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创新统计工作思路。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是统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工作法宝。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老体制的加速交替,统计工作中原有的方法制度、指标体系、调查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不能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统计实践要发展,统计事业要前进,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扩展新视野,在实践中做出新探索,着力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积极破解统计改革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不断加强对经济社会科学知识、统计理论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努力提高推进统计改革创新的本领。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冲破传统的统计思维定势,创新统计观念、统计组织、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时代进步的要求相一致,使统计部门服务发展、服务人民的本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统计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大胆实践,积极务实地推进统计改革。近年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时代负于统计部门的新要求,进一步理顺统计工作关系,完善统计监督机制,改革统计调查制度,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的评估、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统计的效能和公信力。从而为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经济体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三、拓展统计服务领域,改进统计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统计部门作为经济信息主体部门,统计数据、信息资料的真与假、虚与实,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安康,统计监测、信息的快与慢、多与少,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统计产品是公共产品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要在本职工作中更加紧密地结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更多地思考如何为社会公众提供科学、系统、准确的统计公共产品,充分发挥统计资源的社会效益。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咨询服务电话等多种渠道和提供统计资料,加强对统计数据的诠释,使统计成果惠及全社会。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与普通市民密切相关的专项调查,在调查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树立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良好的形象,真正做到服务于基层群众,服务于普通市民。
四、加强各项统计建设,努力提高统计能力。首先,必须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干部队伍的学习、培训以及统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和修炼,强化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出假数的自觉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诚实守信的统计干部队伍。同时还要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切实改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稳定基层队伍。其次,要着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完善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基础设施,建立全国统一的统计业务工作平台,健全国家统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统计工作从方案设计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管理、等全过程的网络化、信息化。再次,要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加大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统计诚信教育、统计普法宣传,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搞准每一个数据,做好每一张报表,审查好每一个数据,坚决惩处统计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统计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树立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确保统计数据可靠、可信、可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制;博雅教育
收稿日期:2007―05―15
作者简介:王雅芳(1983―),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教育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史研究。
近年,我国许多大学的前两年的教育开始实行通识教育也就是非专业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为专业教育打下了广泛的理论基础,也为以后在工作中能更好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在美国和欧洲大学早就有通识教育,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其通识教育也是首屈一指。考察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通识教育在一所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地位和作用,也可以从通识教育这一侧面窥探到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名列前茅的原因。①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当教育还处于自在状态时,是不存在教育思想的。通识教育在哈佛大学也是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萌芽到理念再到实在的发展过程,本文将其发展分为七个不同的时期。
一、邓斯特:通识教育的萌芽
1637年,邓斯特创立了两年制的博雅教育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是完全学习英国牛津和剑桥的传统课程框架。1642年,邓斯特创立了哈佛的正式课程,他把“欧洲教育发展的三种倾向归结在一起即中世纪的七艺,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对希腊和拉丁古典作品的兴趣,以及体现宗教改革思想的宗教教育”。④这使得哈佛早期课程较客观的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知识体系体现了17、18世纪的通识教育精神。
二、艾略特:通识教育理念浮现
受美国自由民主之风影响的艾略特将自由主义的人文哲学和放任自流的经济思想带入校园,给学生最大限度的信任和自由。同时,受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影响,他给哈佛的课程体系带来了科学研究和专业分科的导向。他认为,即使对现有学科的学习也不应局限在原来的范围内,例如,语言学的学习不能再抱着以希腊语和拉丁语为主的传统,而且要研究和学习东方语言,德语、法语尤其要全面研究和学习母语――英语。只开设必修课是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庸才;而选修课则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不同兴趣,把学生的动机从外加的转变为内发的,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质量。在艾略特的领导和推动下,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选修制。自由选修制的实施,满足了学生对各种课程的要求,为其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用一种新的方式将博雅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机地结合到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之中。这种模式为后来二十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塑造了一个雏形。然而,由于自由选修制对学生的课程选择没有任何要求,很多不具有自制能力的学生选课时往往根据授课时间是否方便和是否容易取得学分而选课。此外,为了适应学生的需求,有的教师开设的课程学术价值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劳威尔:通识教育理念形成
劳威尔则致力于在哈佛重建博雅教育,他认为本科生教育是大学的基础,于是开始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取消了艾略特的自由选修制度,建立了主修和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在整个16门课程中,必须有6门集中主修某一学科或领域,4门则须在文学、自然科学、历史数学四个分类必修之中选修一门;另外6门可以选修。据此,学生在学校期间既掌握了博学的知识,又掌握了某种专长,解决了博与专的矛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他还引进了英国的导师制,每个本科生都有一位教师或高年级的研究生做导师,定期和他们讨论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展。他将德国的自由选修制和英国的导师制结合起来,从而在民主自由和指导控制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然而,学生所选的课程之间往往没有整体性,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互相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另外,选修课程散布在有关的各个系里,而系里的专业教师对于教授非专业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经验,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往往不能恰当地适应这类学生的需求。
四、赫钦斯:通识教育实践之始
“名著课程”可视为学术界内外重视通识教育的开端。在赫钦斯之前很多人都提及过“通识教育”这个词,但是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尽管艾略特和劳威尔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渗入了通识教育的理念,但他们并没有强调通识教育,或者说并没有深刻地挖掘通识教育的意义。赫钦斯在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础上将通识教育理论化、体系化,并推出了与这套理论相适应的名著课程体系,这在当时的美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名著课程”中的名著,范围非常广,一些举世闻名的学者如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人的代表作,甚至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也都包括在内,这些正体现了赫钦斯要求学生要有渊博学识的主张。但是由于“名著课程”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它在美国其他高校并没有得到推广。
五、科南特:通识教育计划的出现
1943年,第23任校长科南特组成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目标”。1945年,该委员会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书,即《红书》。该书反映了哈佛大学实施通识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构想,揭开了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序幕。1949年3月,哈佛大学正式付诸实施《红书》所提出的通识教育计划。按照该教育计划,课程设置主要按学科进行分类,每位学生除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外,还需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包括三门,分别是“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以及从物理学或生物学中选择一门课程。此外,再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中各选修一门全年课程。经过五年的尝试,1949年,哈佛大学正式推行通识教育计划。它吸取了以前的课程制度的优点,并加以综合,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集中与分配为指导的自由选修制度。该教育计划在美国各高校掀起了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浪潮,也为哈佛大学闻名于世的核心课程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六、博克:通识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
博克于上任伊始就把哈佛本科学院作为改革的重点,而本科课程设置模式则是改革的焦点。1973年,博克任命罗素夫斯基为文理学院院长,并责成他调查本科生课程设置情况提出课程改革计划。罗素夫斯基组织了7个工作小组,其中包括一个研究共同基础课程的小组,该小组于1976年提出了一项改革方案,主张在本科生教育的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外,建立一套共同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系。罗素夫斯基认为:“从广义上讲,‘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接受知识,使他们了解在一定的重要领域里,存在着什么样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是如何被应用的,并对他们自身有什么意义。”并认为,“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如何将共同的价值观念传输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博克所倡导的核心课程时期,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核心课程型”课程设置模式也已成为将这两者比较完满结合的典范。
七、陆登斯:通识教育新发展
1991年,陆登斯担任哈佛大学的校长。他上任之后,致力于把哈佛大学11所相互独立的学院变成较为统一的大学,以推动通识教育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哈佛大学修正了战后提出的培养“全人”的目标,倡导为下个世纪培养“新人”。为此,哈佛大学认为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应包含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课程,还是一种态度,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终生的追求。这标志着通识教育涵义的传统科目如哲学、历史等,其价值更受人瞩目。在通识教育目标中,更加重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想像力的培养。
八、启示
“通识教育”作为被高等教育讨论最广泛的一个概念,虽然被学者们重视的历史并不久远,但它的生命力却极强,它已经从一种教育理念发展成为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设置模式,而且它的发展轨迹并没有到此结束。
我国现在也正在研究通识教育,努力建构全人教育的课程,然而我们不能盲目的学习外国,而是要建立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通识教育教学内容,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大学通识教育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使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赋予“通识”色彩,都赋予其教育上的意义,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另外也要改革考试方法,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使通识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凯.通识教育与哈佛大学的发展〔J〕.科技导报.2002.11.41.
〔2〕刘庆昌.重新理解教育思想史―兼论教育思维范畴的教育思想史学方法论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2.
关键词:海洋文学 创作视角 作品体裁 关注主题 逆向转换
中、英两国海洋文学堪称东西方海洋文学的代表。但是受地理环境、哲学观念、时代变迁等方面的影响,中、英海洋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
一、中英传统海洋文学的创作差异
(一)中英两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海洋文学的创作视角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内陆面积辽阔,土地丰饶。人们只要忠实于自己的土地勤于耕作,就能得到几乎所有生活所需的物品,人们很难有兴趣把目光转向东南未知的辽阔海洋。即使在沿海省份,由于肥沃的耕地很好地满足了生活需求,而海上劳作的收获却难以得到保障,因而海洋对这些地区的先民来说,其重要程度也远远无法与陆地相比。海洋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人们心中更多是在平静安稳的陆地生活中满足猎奇心理的目标,而非生存需求的目标。从先秦的《山海经》,到明代的《镜花缘》《三言二拍》,再到清代的《海外奇闻录》,海洋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始终是一个蕴藏奇珍异宝却又危险重重、随时可为人们带来灭顶之灾的奇幻异域。尽管拥有着世界领先的航海技术,有过横渡大洋的创举,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却始终以一种遥望、想象的方式来描绘海洋。
英国则不同。虽然其畜牧业较为发达,但英伦三岛的出产远远满足不了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人们必须通过海运来与外界互通商贸或通过开拓疆土来获得更广泛的生活资料。因而,英国的海洋文学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积极投入的姿态来反映生活的。海洋世界在他们看来是另一个可以满足生存需要的、蕴含无数宝藏的所在。因而在英国的早中期海洋文学作品中对于海上生活的描述多是围绕主人公战胜恶劣环境、夺得金银财宝展开。从鲁滨孙到辛格顿船长,再到吉姆・霍金斯,这些海洋小说中的英雄们无一不把从海外N取横财当做一种荣耀。而这财富的取得是正义还是非正义,似乎不被人们所思考和关注。
(二)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学传统影响了海洋文学作品的体裁及表达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自《诗经》时代起就奠定了以抒情文学为正统的文学传统。尽管后世曾有过戏剧、小说等叙事性文学成就远超诗词等抒情性文学成就的时代,然而抒情文学始终被正统文人们视为正宗,叙事性文学即使风靡一时也仍被鄙视为下里巴人。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海洋文学作品也以抒情类为主。尽管中国古代海洋文学自《山海经》时代的叙事型作品中就已经形成了大部分的典型叙事模式,却始终未出现过英国海洋文学中那种厚重、壮阔的叙事作品。翻开中国海洋文学的篇章,诸如观海、望海、咏海之类的优秀诗篇不胜枚举,而航海故事、海外游记之类的叙事性作品却寥寥无几。
英国海洋文学则是继承了《荷马史诗》以来的叙事传统。即使是早期一些富有抒彩的海洋文学作品,也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而中期、后期的海洋文学作品,如《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金银岛》《吉姆爷》《黑暗之心》等,更堪称叙事性文学的典范。
正因如此,许多惯于以西方叙事学理论来进行评判的文学批评家们对于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海洋文学成就持轻视甚至否定的态度。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及表达方式与文学成就的高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以西方文学为标杆来衡量东方文学作品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中国古代及近代都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海洋文学成就斐然。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自近代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据了中心话语权,这些优秀的抒情性海洋文学作品没有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而强烈的关注。
(三)中英两国不同的哲学传统使得两国传统海洋文学的主题迥然有别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解释,所谓“天”就是大自然,而“人”则是指整个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结成友谊。受此影响,中国的海洋文学作家们习惯将海洋视为自我观照的参照物,其作品具有明显的山水文化特征,海洋成为他们寄寓胸襟抱负的对象。曹操的《观沧海》即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例。此外,中国的儒家哲学非常重视“以和为贵”。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叙事性海洋文学作品中,除《张生煮海》等极少数作品反映人与大海的较量之外,其他作品都围绕陆上人与海上人的友好交往展开,如《太平御览》中鲛人以满盘珍珠回报寄居处的主人,《柳毅传》中龙女以身相许报答解救之恩等。英国的哲学传统则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注重人际竞争,其海洋作品大多体现出征服自然、战胜敌手的主题特征。如,鲁滨孙的顽强生存代表了他对恶劣自然环境的胜利,而吉姆与海盗们斗智斗勇终于寻获宝藏则充分体现了对个人才智的肯定。
二、中英现当代海洋文学的发展趋向
(一)海洋文学的主题出现东西方传统逆向转换现象
受西方现代哲学影响,中英现当代海洋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东西逆向转换”趋势。自近代以来,西方先进技术已经为西方在世界各个领域都赢得了霸权地位,取得了绝对的话语权,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这一现状。“西风东渐”对于中国的各个领域来说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英国海洋文学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海洋文学影响,中国的海洋文学开启了中国海洋文学的叙事时代,确立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人与自然的搏斗代替了传统海洋文学中人与大海的和谐相处。然而这些作品由于自身艺术成就及时代需求等方面的原因都没有产生较大范围的影响。
自上世纪末起,包括康拉德等英国海洋作家们在内的欧美海洋文学作家们就开始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而当代生态学意识的普及更加深了作家们的这种反思。他们逐渐认识到万物生存的统一化,也认识到并非只有人类能作用于大自然,大自然也同样能作用于人类;人们应合理地利用大自然,敬重自然中的生命形式。因而,英国海洋文学中不仅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大量抒情类作品,且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其叙事性作品中也开始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由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向专注发掘人类精神
关键词 移动阅读 传统蒙学数据库 构建模式 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所谓“移动阅读”服务,其实就是指人们运用自己手中的数码移动设备,如手机、MP4、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在生活、娱乐等过程中随时随地获取阅读信息资源的一种服务业务。正是由于当前我国国内移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拥有并使用移动信息设备的用户群已经在我国人口中占到了相当的比重,因此,也使得移动阅读服务在我国传统蒙学数据库的开展成为可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注定将是互联网的时代。现在,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传统蒙学数据库的电子资源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传统蒙学数据库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1 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模式分析
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不仅关系到传统蒙学数据库的发展前景,而且与电子书出版业、移动阅读设备生产业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读者随时随地获取移动阅读资源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读者对于阅读的需求。在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中,开展模式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1.1 WAP在线使用模式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服务是“无线应用协议”的意思,它是一种提供给移动客户端(如移动电话、PDA、平板电脑等)Internet应用服务和高级电话服务的一种全球性开放式协议标准。利用我们手中的移动终端,通过WAP服务便可以与互联网取得连接,从而获取互联网资源、访问Internet网站等。通过WAP服务,移动终端用户便可随时随地利用自己的移动终端,访问传统蒙学数据库的主页,通过自己的注册账号进行实时登陆,用户根据自己账户的功能权限,依据传统蒙学数据库系统的要求进行操作,从而获取传统蒙学数据库内的电子阅读资源。传统蒙学数据库读者用户通过Internet应用访问传统蒙学数据库系统时,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访问途径。
1.2 移动E-mail的原文传送模式
移动E-mail也称作Push E-mail,是一种将互联网个人邮箱系统的邮件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的业务形式,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来接收、阅读、回复、转发、撰写E-mail文件。移动E-mail的主要特点在于其业务的主动性,移动E-mail服务器会将用户在互联网邮箱中收到的电子邮件主动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移动E-mail推送电子邮件的推送有很多种,比如移动E-mail可以通过SMS Push(即短信服务推送)、WAP Push(无线网络推送)等形式及时通知用户对电子邮件进行查收。
在传统蒙学数据库移动阅读服务中,由于一些数据资源受到知识产权的限制,不能直接进行浏览或不允许全文下载。读者若想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阅读,就只能通过原文传递的方式来进行查看。比如万方外文文献、传统蒙学数据库之间的文献索取等,都是通过互联网E-mail的方式进行的。
移动E-mail的原文传送模式的开展,需要传统蒙学数据库和数据库公司建立自己的Push E-mail。传统蒙学数据库和数据库公司将Push E-mail作为原文传送的轻量级E-mail服务器,通过其对于内部网络的邮件和数据库进行管理。
2 移动阅读服务在传统蒙学数据库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2.1 创建专业的手机传统蒙学数据库
目前,国内的传统蒙学数据库主页主要是针对于电脑使用的,虽然手机也可以对其进行访问,但一方面,有些传统蒙学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在手机上可能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针对电脑建立的网站无法完全与手机访问相匹配。如果传统蒙学数据库和数据库公司可以建立手机专版的WAP网站或在原有的互联网主页中添加手机登陆专区,使读者可以直接用手机上网访问传统蒙学数据库主页,浏览和下载自己需要的资源。再有,由于传统蒙学数据库中的文献材料一般都采用pdf、caj等格式,很多手机可能并不兼容这种格式的文本材料,因此,传统蒙学数据库和数据库公司需要考虑手机用户的现实条件,对于手机登陆的用户可以将自身手机无法查阅的文件格式在线转换成自己手机可以支持的文件格式。
2.2 传统蒙学数据库之间加强合作
传统蒙学数据库在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时,其利益关系包括了文章作者、电子资源供应商、网络通信运营商和移动终端生产商等众多的利益关联方,因此,传统蒙学数据库作为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方,要想最大限度的缩小成本、提高收益,增强同类传统蒙学数据库之间的合作,从而加强自身实力将是传统蒙学数据库的必然选择。首先,对于传统蒙学数据库从电子资源供应方或数据库公司购买电子资源时,如果各传统蒙学数据库之间能够形成统一的合作机制,传统蒙学数据库就可以以一个更高的姿态来与卖方洽谈电子资源的购买价格,而不会受制于人。其次,传统蒙学数据库之间的合作将使传统蒙学数据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传统蒙学数据库将在整条移动阅读产业链中占有更高的地位,传统蒙学数据库也将获得更多的权益。这样,便有力于传统蒙学数据库自己主导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方向,而不至于被一些供应商、运营商所挟制。
3 结语
传统蒙学偏重于伦理道德教育,但也不乏充满统治意味的伦理及道德的说教。建立传统蒙学数据库,能够帮助人们有选择性的进行阅读。传统蒙学数据库的移动阅读服务开展时间并不长,不过从整体角度来看,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态势还是非常乐观的。近几年来,我国的通信业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在此带动之下的传统蒙学数据库移动阅读业务也必然将蓬勃发展。由此,我们相信,未来传统蒙学数据库所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将会更多的运用更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进一步开发与选择更多更好的开展模式,不断地提高、完善移动阅读服务的质量,以求不断满足用户对于移动阅读服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曾远彬,宋朋.移动阅读服务的模式构建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1,12:62-65.
[2] 王炳照.传统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J].寻根,2007,02:4-7.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主课,因此数学教学在发展和培育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究竟怎样来发展和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呢?我明显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与儿童智力活动的规律以及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教材若能完善地反映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并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符合儿童智力活动规律地去组织教学,就不仅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儿童的抽象思维也会获得巨大的发展。
发展和培育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各学科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而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是学习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离开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就不能顺利地掌握文化知识。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既不是先天不变的,也不是自然发展的。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教师的辅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发展起来的。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怎样的?怎样才能符合儿童智力活动的规律呢?小学儿童的思维总特点,就是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这个过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学习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从具体事物的实际数量上升到抽象的数的概念,进行运算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具体过渡。这可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儿童虽然入学前在他的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事物,但他们注意的往往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特点,什么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它的实用意义等等。而对事物的数量方面是容易被忽视的,头脑里的数量观念也是极其淡薄的。那么,如何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才能使儿童很好地形成和掌握书中的概念呢?这就必须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与教学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如:当每个数的概念出现,总是在一定数量的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的基础上用抽象概念概括出来。但从以往的教学经历来看,我们虽然在直观的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讲授数的概念,教学时间用得也不少,但儿童在掌握数的概念时,总是离不开掰手指头。在加减运算中也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把11写作101,又如:刚学过加法后再学减法时,儿童总是把减法当加法来运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向我们说明:我们的教学仅仅服从人的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服从儿童智力活动过程的具体规律。
对10的认识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中的十进位制的理解,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因此要不惜时间的讲深讲透,使儿童真正理解,彻底弄懂,牢固掌握。
对10的认识与对10以内其他各数的认识相比,就有些不同了。这里有个区分个位和十位的问题。如果区分的好,对以后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乃至多位数都会有很大的好处。怎样才能使儿童更好的认识10呢?怎样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十进制?
在讲进位加法时,我们同样利用火柴和数码进行。比如讲9+2=11,讲明9根火柴和2根火柴各自都不成捆,因为都不够10。但从2根里拿出1根放在9根里,便凑成10根,可以捆成一捆,然后把这一捆放在十位的格里。由于个位数的2根,已拿走1根,还剩1根,所以9根加2根,就成了1捆余1根,用数字来表示就是11。虽然"逢10进1"的进位加法与"退1当10"的退位减法,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是更为抽象的,是难以理解的,但当我们用直观事物与数码把个位和十位以及它们之间的10进位制的抽象关系形象化、具体化之后,儿童就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
关键词:英国大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主要是指借用高等教育中“General Education”(普通教育)的基本概念,对高等教育中的专业知识或相对专业知识之外的教育的通称,其根本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即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实现具有高度发展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英国大学作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对其具体实践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有着重要影响。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
古希腊自由教育是现代化大学通识教育的来源,将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为一体的通识教育,表现出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对时展的适应性。虽然,到目前为止针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但有关其基本内涵的认知却是一致的,即狭义范围所指的专门通识教育与广义范围所指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观。专业教育则是指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领域业务所需知识与技能提供准备的高等教育形式[1]。
我国多数大学教育惯于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开进行,认为两者是相互对立、互不干扰的。但综合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不难发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尽管性质不同,但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或者割裂存在的,而是具有深刻的联系。从某种层面去理解,专业教育就是实现通识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识教育则是构成专业教育的必要部分。所以,大学教育必须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整合发展,不但要培育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深化与拓展用以支撑大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知识教育。既要让大学生掌握获取知识与生存的技能,又要让大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2]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观念,能够有效打破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割裂状态,建立健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解决目前我国通识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最大程度发挥通识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取得质的飞跃。
二、英国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形式
(一)联合专业设置
设置“Joint Courses”(联合专业)是英国大学的重要特色,联合专业的设置主要包括双科专业、主辅修专业以及三科专业这三种形式,比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共设有49个专业,其中联合专业共占25个(三科专业有4个、双科专业有21个),单科专业有24个,通常情况下双科专业采用3―4年的学制模式,并授予相对应的学士学位。英国大学设置的双科专业通常包括古典文学与现代语言、英语与现代语言、现代史与经济学、古代史与现代史、物理学与哲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等等,且构成双科专业的学科之间并没有主次之分,每个学科的课程时间比重也比较均衡。另外,为避免大学生修习不相关课程过多,英国大学还专门设置了主辅专业,以此确保大学生知识的融通。例如,苏塞克斯大学的管理学,通常会与其他学科搭配进行,以此构建主辅修专业,且辅修专业的课程比重会达到25%。通过设置联合专业,英国大学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综合的、宽广的知识基础,打破了专业与学科之间的距离,建构了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迁移技能培养
英国大学并没有对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盲目模仿,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将通识教育理念与精神融入到了专业教育之中,并采用迁移与融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通识教育思想进行传播。其中,迁移技能培养是英国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视的环节,迁移主要是指已经获取的知识、情感与动作技能等对新学习的深刻影响。最具特色的当属剑桥大学对大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剑桥大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一般会通过可迁移技能培养对通识教育精神进行渗透,即把课堂教学、项目研究、课后学习以及课余活动中所获得的相关技能,应用到其他情景之中。剑桥大学最为注重的两种迁移技能:一是在本科院校中最为关注的发展技能,即智力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组织技能与交流技能等;二是不能广泛应用但却极其重要的技能,即研究技能、计算机技能、数据技能与外语技能等。这两大类可迁移技能,只有通过灵活的迁移,才更有可能实现通识教育内涵的有效渗透与体现[3]。
(三)学科群设置
英国大学为避免高等教育过早出现专业化现象,便在教学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此强化大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比如,苏塞克斯大学没有像城市大学那样设置学部,也没有像牛津大学那样设置系,而是别具一格的设置了“the schools of studies structure”(学科群),即一种新型的跨学科机构,其中每一学科群都由密切相关的课程所组成。[5]到目前为止,苏塞克斯大学设置有亚非研究、英美研究、文化和社区研究、生物科学、数学与物理科学、社会学、化学与分子科学等9个学科群。
三、英国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经验对我国的重要启示
(一)构建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相融合的跨学科课程模式
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形式多种多样,但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模式却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比如,包括城市大学、古典大学以及新大学在内的所有英国大学,其专业设置都极其宽广,并开设有大量的“Joint Courses”(联合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模式,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综合课程的相关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核心课程内容,对大学生的视野开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能提升大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从某种程度去讲,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核心课程,英国大学通常按照自身的通识教育思想,将核心课程组织为一组或者多组,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或者限定性选修课程。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国高等院校加以学习与借鉴,以此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深化其专业素养与能力,以及应用多领域知识为专业知识服务的技能。
(二)科学安排通识教育c专业教育的课时时间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专业教育课时过多,这与英国大学高度重视教学辅导和学生自主时间相结合的课时安排相比,我国高校的教学辅导课时占用时间过长,可供大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太少。这种现象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难以得到切实的贯彻与落实,对拓展我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实力等具有消极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安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时比例,适当增加通识教育课时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比重,是鼓励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提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大力促进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就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然而,目前我国多数高等院校所采用的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比较落后,依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高等教育调整时期所沿用下来的传统结构形式。这种以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为主的课程设置结构,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分支的个体性轻不同学科的综合性、重专业知识轻人文学科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突破传统课程设置结构的束缚,逐步增加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的通识教育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结构的均衡性、整体性以及综合性。同时,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要注重对专业设置范围的拓展,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知识面,紧跟时展要求对专业分类进行适当减少,拓宽专业的基础范围,增加专业的涵盖面,及时设置新兴学科,努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4]。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一个共识,即高等教育主要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教育。这种思想认知主是以学科和专业的视角为出发点,如果按照此观念对高等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则我国的高等教育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通识教育。这种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体制有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是从横向视角去分析,整体知识处于割裂的状态,缺乏广范围的宽度,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统一的世界观与知识观;另一方面是从纵向视角去分析,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过分强调,导致高等教育缺乏应有的深度,不利于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构成以及对正义的追求。所以,英国大学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为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苏雁.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J].学园(教育科研),2010(24)
[2]杨春梅 .英国大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的实践及其启示 [J].教育探索 ,2011(02)
关键词:统计学;医院运营策略;医院发展
医院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只有保持医院的良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医院在做好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运营策略的制定。
一、统计学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统计学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科学,医院的管理、发展中都离不开统计学。在医院的综合管理中,统计学是其重要的依据。尽管表面上医院的主要工作是跟病人打交道,但其实医院的很多工作都需要运用到统计学,其覆盖范围涉及到各个科室和病区。例如,医院领导在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有关政策时,必须要有数据作为支撑,医院的统计数据便是其支撑的基础。还可以通过统计学来检测医院的管理效果。管理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到。一般来说,如果医院管理的好,技术水平高,就医者的满意度也会越高,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次和手术量也会不断增长,病人好转和治愈率也会提高,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统计数据看出来的;相反的,如果医院的管理水平存在很多的问题,那么就医者的满意度也会较低,则可以从中看出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统计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如把病床的周转次数、出入医院患者的例数、诊断合格率、治愈率、病死率等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督促医院的医务人员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个人的服务水平。医院领导可以通过医院的综合统计,了解目前医院的发展状况,及时掌握医院内的医疗需求,从而更好对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做一个更加具体的规划,针对一些存在的较为明显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不断提医疗服务质量。
二、医院运营策略对医院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析
医院运营策略的制定,需要仅仅围绕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水平来展开。目前的医疗准入机制越来越宽松,医疗行业不再局限于公立医院,越来越多的私立医院出现在大众面前。有效地应用目前的统计学,从统计学数据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策略,从而不断提升体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1.面向市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更新和完善,对于医院的发展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医院的发展壮大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如果一味地故步自封,医院的发展估计也是停滞不前,从而被其他新起的医院所超越。现在的医院类型越来越多,医院之间也有一定的竞争。通过医院的统计数据,了解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完善,逐步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从根本上做到公平竞争。医院的市场化发展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就医人民,医院从以前的在收费窗口挂号逐渐开展预约挂号,变成现如今的网上预约挂号,预约方式不断升级;患者缴费从以前的单一窗口缴费变成现如今的自助机缴费,方便快捷;与此同时,医院内部增添了很多的导诊护士,给很多患者及家属更多的解答疑问的机会,护士小姐都会耐心帮其解答。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导向,医院最终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在市场化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加快医院自身的发展步伐,对于医院自身来讲也是一种进步。
2.节约成本
医院在运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整体成本的预估,将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也是促进医院发展的一大手段。首先,针对医院的药物和其他物资,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采购,并且采购的过程要严格按照手续进行办理。除了医院规定的那些物品之外,其他物品也应该尽可能减少库存,减少流动资产,便于医院成本的控制。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配置,需要实际考量医院的情况,再确定需要采购的物品种类。此外,医院的人员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医院需要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定岗定编,同工同酬,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医院内部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后,加强医院的支出管理。通过对公立医院财务档案的整理,发现医院的支出费用种类较多,因而需要对具体的支出种类进行规范。明确可以支出的事项,对于一些严令禁止的支出事项需要提前标明出来。医院的成本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收益。强化对成本的管理,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医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对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防控。
3.实施人才计划
医务人员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员工中有资深员工也有很多的实习医生。说到底,医院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很多的就医者来看病,通常会慕名而来。如果一个人的医术够精明,久而久之,可以为医院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医院员工自身素质的考验,尽可能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医院的建设发展中,带领更的优秀团队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选拔优秀的人才也是为医院做储备,在后续的发展中可以展现出这些储备力量的作用。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医院资历老的医生可以组建自己的医疗队伍,带领这些年轻的医生一起开展医疗服务、技术创新,在改革的发展中促进医院的发展。人才计划不仅可以帮助医院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且可以巩固医院自身的人才储备,从而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强化医院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