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时间:2023-07-28 17:01:46

导语:在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第1篇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其中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中的活态文化。它凝聚了我国56个民族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和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因此,回望传统的村落,回味传统的生活;回望自己的民族,回味传统的文化;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对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古代占支配地位的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耕文化。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在农事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活经验、传统农耕信仰、农业习俗等丰厚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农业历史文化,是我国悠久农业历史发展的见证,体现了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广泛存在于社会土壤中,包括物质性遗产和非物质性遗产两大部分。我国过去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多偏重于文献层面的学术研究和物质层面的农业文物标本的征集,而对传统农业文化,如民间的农业习俗、生活情趣、价值取向等方面则重视不够。只有把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结合起来,把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把握我国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精髓,才能全方位地进行有效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的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项目,就是要保护整个农耕系统。我国已有4个系统被列入保护试点,分别是浙田县的“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贵州从江县的“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红河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江西万年县的“稻作文化系统”。这些有着千百年历史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内涵。如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梯田可以做到几千级,而做梯田的时候,也把他们的风俗融入梯田文化。梯田文化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哈尼族活态文化。

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表现在思想观念、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生产工具上,也表现在乡村宗教礼仪、风俗习惯、民间文艺及饮食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农耕信仰和神话传说 农耕信仰沿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先民希望通过祭祀天地而获得消灾降福和佑护。

农事歌谣、农谚、农民艺术作品 最早的歌谣是咏唱生产劳动的,主要是狩猎、采集和农耕。农谚是从歌谣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类似于现在的技术指导手册。农民艺术作品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类民间艺术及其他艺术门类中相关题材的作品。

农副产品加工技艺 醋、酒、酱菜、松花蛋、咸鸭蛋、火腿、香肠、臭豆腐、腊肉、蜜饯、果脯、板鸭、茶叶、蔗糖等农副产品传统加工技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结晶。

手工技艺 许多传统技艺,诸如宣纸、织锦、青瓷、紫砂、花丝、景泰蓝、雕漆、泥塑、剪纸、刺绣、烟花爆竹、水轮、水碓等,仍在当今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传统农耕种植技术经验 传统农耕种植技术经验不仅包括多熟种植、精耕细作、积肥施肥等农业技术,而且还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工艺及使用方法。

传统饲养技术经验 我国先民在畜牧和兽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饲养技术经验中的精华,如相马术、术、杂交术、填鸭术等至今仍熠熠闪光。

生产和商贸习俗 千百年来,我国形成了很多祈求农耕丰收,传习种植经验的生产习俗,几乎存在于农耕生产的每个阶段。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农业生产习俗显现明显的地域文化差异。

农业节令 二十四节气源自农耕文明,是传统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华夏民族认识、把握、运用自然规律于生产和生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发展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节气文化。

传统生态农业系统和景观 传统生态农业系统和景观有“农牧结合”“农桑结合”“基塘生产”等生态农业模式,特别是梯田种植、桑基鱼塘、坎儿井、淤地坝和稻-鱼-鸭、猪-沼-果等传统模式,不仅具有悠久历史,而且在结构上有新的类型,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传统名特优农副产品原产地域保护 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创造和培育了丰富的名特优农副产品,许多名特优农副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传统名特优产品进行原产地域保护,可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

第2篇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的鲜明特征。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不断竞争,促使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受到了文化发生多元变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深刻认识文化多元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努力建设一个健康的、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价值与观念的传递与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历史长河中,文化不断传承、分化、碰撞和融合,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类似,也具有多元化特征。特别是21世纪以来,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呈现井喷态势。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排斥、融合,文化有如生态系统随着社会发展而进化。多元文化对于社会的冲击是剧烈的,而对于社会中的个体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传统文化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逐步形成的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所以,当前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人文主义的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的惟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性与智慧,而不只是追求单纯的知识。它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德性培养,注重气节和操守,提倡发奋、立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气慨与宽广胸怀,把个人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统一起来,把道德教育同身体力行紧密结合起来,并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看作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条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关系为核心的文化。譬如《尚书》中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里有“夫民,神之主也”的说法,就是说上天也要顺从人民的视听,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尤其是作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其中“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

二、儒家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巾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中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其中那些具有超越时空和等级偏见并与时进化的道德智慧,不仅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凝聚与发展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智慧之源。同时,儒家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日本、新家坡、韩国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儒家文化系统中的某些成分显然过时而应当扬弃,但其相当大的一部分具有永久性价值。在社会急剧变化、思想观念纷纭复杂的今天,尤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给人们以儒家文化精华的熏陶十分有益于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计算机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计算机不仅仅是人类解决问题的极好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在不断向人们传递着各种文化信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普及,它将越来越明显地影响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小觑。重视与研究计算机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计算机文化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而形成与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其自身领域的范围,计算机文化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高科技性。计算机技术是跨学科、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具有高智力水平又具有与生产密切联系的产业特征和科技群体,它除了具有尖端性外,更具功能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性,所以,计算机文化是一种高科技文化。第二是发展迅猛。计算机每年更换一代,运算能力以数量级速度增加、现在,可以模拟人脑功能的第六代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始研制,软件也以加速度发展,并且包罗万象。

四、应对多元文化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是倡导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先进的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核心是民族独有的精神、情感、规范,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呈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营造倡导主流文化的环境,让广大高校师生主动接受和汲取主流文化的精华,引导他们抵制和批判其他不良文化,增强文化“免疫力”。同时要融入师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抵御西方消极文化的侵蚀,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

二是培育先进大学文化。先进大学文化对于抵制不良文化,培育师生价值观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育先进大学文化,有助于坚定师生理想信念,满足师生精神需要,缓解在作中的压力。新时期,师生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理想信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大学文化也应与时俱进,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师生所思所想,坚持以人为本,大胆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把献身边防事业的崇高理想寓于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及时摒弃过时的、老套的文化活动,以满足高校师生旺盛的热情和活跃的思想。

三是反对保守和放任,坚持一元和多元的统一。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要反对保守和放任两种倾向,既不搞文化专制主义,以单一的文化主导师生的日常生活,忽视其他文化的优点;也不搞文化放任主义,对于师生所接触到的文化理念不闻不问,任其传播。要坚持一元和多元的统一。坚持一元的价值导向,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也要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优秀的文化思想,高校不再是封闭的“小社会”,要本着“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不同的积极文化,寻找多元文化和谐发展之路。要帮助师生掌握比较、选择、反思和批判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主动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第3篇

乡村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梁漱溟认为,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乡村建设理论》,2006)。乡村传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存在的许多合理的传统文化因素,对乡村生产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罗建河、韩迎春,2007)。乡村传统文化氛围对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在我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节庆、禁忌、游艺、歌舞以及民间口头文学等都能通过榜样、言教和舆论等方式对人进行品德教育,另外,对祖先的崇拜等仪式也会对人的人伦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乡村人口迅速向城镇转移,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也使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乡村传统文化呈现碎片化趋势,乡村文化的主体性逐渐消失,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与文化重构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当我国乡村同时面对传统文化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将难以实现。因此,延缓乡村的解体,倡导眷恋乡土、重视亲情、恪守乡规民约、勤俭质朴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实现社会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于当下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利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需要重新认识与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2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

我国对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区分不同层面的保护,至少应在非物质层面与物质层面开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的总和,是乡村社会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总汇,影响和支配着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乡村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非物质形态的(比如,乡规民约、民间故事与传说、乡村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乡土农事活动等),而乡村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物质形态的(比如,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土服饰等)。在非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又分为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思想层面包括:乡村生活的独特价值、乡规民约、宗族组织与文化、孝文化、民歌与民谣、民间故事与传说等;行为层面包括:农耕方式、乡土农事活动、民间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传统节庆活动等。在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包括:乡村自然风貌、乡村传统聚落、乡村历史建筑、不同地域的传统乡村服饰和民族服饰等。

3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思路

3.1寻求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协调

从经济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关系复杂。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出于满足生存之需,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济价值逐渐展示出来,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之间维系一种互促关系就成为可能。从生态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挖掘这些智慧有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在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之下,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促关系,能实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保护与传承、在保护与传承中促进发展。

3.2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

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吸收国内不同地域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科学规律、利益平衡杠杆、有效发展路径和政府承担的角色以及干预的手段等,归纳总结出保护与传承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具体可以通过选择典型乡村开展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模式,以促进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3.3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机制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在探寻保护与传承的新型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多重目标构建多重机制,并进一步确立政策支持体系和具体政府建议。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破碎化和主体性逐渐消失的现状,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认同的重建机制;针对城市文化等外来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要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机制;以维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为目标,要构建以乡村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针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会逐渐被周边村镇效仿并分享经济利益的现实,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地域共享机制;针对政府在引导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构建政府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4提出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建议

第4篇

一、确定教学内容

教材和教学内容有别。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底本,实际的教学热堇丛从谑ι对课程内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处理。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对教材要有大胆取舍。

一是重视教材中的名篇经典。名篇经典传承普遍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怀,最具语文性和文学价值。亲近经典是提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这些经典包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不局限于中国古代经典。名篇经典不仅有利于继承优秀文化、开启智慧、优化人格、洗涤心灵、内化道德,同时可有效促进国际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和交流奠定基础。

二是合理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蓝本和依据,它引导着教学大方向。由于国际生的留学需求,国际班语文教学对教材的处理与整合幅度往往较大。目前国内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已拥有丰富的体裁和内容,且都与课标契合,因此,教师可以在由不同版本共同组成的资源库中进行取舍,以充实教材,以最贴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求与认识水平的方式构筑充实的学习平台。而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洞察时代语文的需求,吃透现行教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资源的合理取舍。

二、继承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人力量之基、智慧之源。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与频繁,中华文化正与西方文化发生剧烈碰撞。而国际生对传统文化具有传承与传播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国际班语文教学更应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国际生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是所有学生共有的生存面貌,基础教育领域的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让优秀文化陶冶学生,促使其“健康美好情感和进取有为人生态度”的形成;使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既有文化,也会做人,既有用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国际视野,也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国际情怀。

一是阅读国学经典,增强人文素养。对经典的了解、体会和创造性迁移,在塑造气质、丰富心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积极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如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都是良好契机。活动前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搜集、调查和了解,阅读相关典籍资料,然后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也可走出校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并撰写或交流收获与心得。

三是搭建传统文化平台,培养人文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开展传统文化讲座,也可以开辟空间引领学生躬身践行,开展与古代服饰、礼仪、书法、国画等有关的活动,这些都是培养人文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是寓传统文化于课堂,融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于一体。在国际生的教学中,语文是一门更便于渗透传统文化的学科,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胆革新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既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又培养各项语文能力。

三、重视语文活动

国际班的课堂十分注重动手动口的实践能力,注重探究合作和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多形散神聚的活动,有更多师生互动。国际班的语文课堂往往较普通班更开放、灵活,是中西风格转变的中间地带,是连接中西课堂的最佳通道。通过设计合理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其他领域运用语文,重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参与,通过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自我发展,这也正是语文课标的要求。因此,要重视语文活动。

一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语文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系统的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依据。国际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之为纲,按图索骥。

二是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1]。因此,教学活动的精心策划应是一种创新性的需要教师投入智慧的脑力劳动。要使语文活动与课堂教学主题一致,切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并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师要转变包办角色,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语文课堂。精心策划如何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语文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储备人才。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考虑如何在预设时间内,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和手段,提高活动效果。

三是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可以设计围绕某一命题开展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的语文活动;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并体验中华文明;可以根据教材篇目编写课本剧上演并开展评论活动;可以组织学生鉴赏与课文有关的影视剧;可以成立文学社团,创办刊物,开展文学讲座、写作、阅读、参观交流等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校园新闻通讯,在校报、校园广播台或电视台展示;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演讲、朗诵、读书会、诗会、知识竞赛、国学讲座、辩论、汉字听写、成语大赛、诗词大会、情景表演、即兴创作等。以丰富而灵活的第二课堂调动国际生对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享受参与的过程和发现的快乐,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转型的有益尝试。

综上所述,以灵活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和语文活动的实践,语文教学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应用和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与国际视野,这些不仅是国际生,也应是当代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

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渗透 传统文化 途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不少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成为了汉民族语言中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找准突破——以唐诗宋词激趣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万口传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脉。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唐诗宋词的学习,让诗歌陪伴学生成长,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学生在大量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且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和佳句。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学、乐学。为此可通过不定期开展如“赛诗会”、“小诗人”等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学生学习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还要教会学生对词诗的赏识,提升其阅读的品位,还可教会学生对诗词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在整理诗词的过程中,为运用诗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激励成长——以成语故事明志

成语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它的出现常常和一个个充满故事性的精彩情节相生相连,极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而且每个成语故事后面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语文教师除了要充分挖掘课本内的成语之外,更要拓展学生课外成语的学习,要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本义、今义及运用范围,做到真正地掌握。比如在学习到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成语时,就可对学生进行勤奋学习的教育。在学习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成语时,就可借机鼓励学生去读四大名著,这样因势利导,激发求知的教育对学生才会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对成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觉去应用积累,要学会在平时的阅读中,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还要积极开展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成语,积累语言。要让学生在学习优秀成语故事时受到故事主人的启发,学习故事中主人的优秀品质。

三、提升修养——以经典诵读润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劝大家多读书的忠告。现代教育家陶行之也说过:“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和怎样看书,取决于他们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

生活在儒学文明传统下的中国人多读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有关立身之本的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忠”、“孝”、“礼”、“俭”等内容,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世代相传。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古代经典的诵读,以此作为学生储备知识,让他们在这些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不但能够把古代文化中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传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热爱了,才会去传承。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孩子挖掘一些文化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潜移默化中养成醇厚的道德人格,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实质。

四、拓展视野——以民俗文化强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们不但传承在各类的文化书籍中,更与民间文化相伴相息。像春节时张贴的春联,日常生活中的顺口溜、歇后语、俗语等都各有特点,都是我们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挖掘语文教学和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比如可让学生在春节时搜集春联,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自然地感受语言、记忆语言、积累语言,让他们知道传统文化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认真学好,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五、了解家乡——以地域文化固本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方不一样,人情风俗、饮食习惯、地域文化就存在一定差异。语文知识的积累从认识生活开始,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从认识和了解家乡开始。所以,学习和了解家乡的地域文化对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就得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家乡,认识家乡一些特有的地域文化。就拿重庆来说,得引导学生了解巴渝文化、火锅文化等。拿黔江区来说,得让孩子知道土家族、苗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些民族传统的东西,只有从小引导孩子去认识和了解,才会得以发扬光大。

第6篇

该书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揭示了中医与易学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以及易学对历代中医理论家与实践者们所给予的智慧启迪。在人类发展史上,巫医是结伴而行的。《周易》作为卜筮之书,它能够对中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于历代医家对易学的自觉认同,在于他们对易学思维方式的把握。正是易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医学理论与实践,都带上了易学智慧的烙印。自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开始,《周易》的思维方式和范畴系统对医学便表现出了的极为明显影响。

在分析主要医学典籍文本的基础上,萧汉明教授认为易学对传统医学的滋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与汉易的“卦气说”、“九宫图式”等内容,为传统医学提供了系统的、有机的思维方法,使传统医学对人的考察,能够着眼于放在整个自然的大系统中,对影响人的内外因素作整体的分析。二是《周易》的“取象比类”方法,即是将人体与自然现象相比附,医家视人体与天地同构,以及人体局部信息对整体的反映等,就是对“取象比类”方法的运用。易学对自然界的阴阳对称平衡、五行生克等现象的把握,为医家对人体的平衡、生克、变化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历代有成就的医家,诸如张仲景、王叔和、王冰、刘元素、朱震亨、楼英、李时珍、张介宾、吴有性、唐宗海等等,他们在医学上的成就,无不与他们自觉地对易学思维方式的运用、对易学智慧的吸收有关。三是《周易》与医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周易》中的原则、方法,对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介宾就明确地提出,医易之间是相通的,两者都是关乎阴阳之事,“《易》之与医,宁有二哉!”这种自觉的医易会通,正是传统医学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在总论易学对中医的指导意义之后,从中医原典出发,以专题的形式,具体地阐述了易学与中医的典型相关课题,将易学对中医的影响令人信服地展现出来。作者深入地发掘了《周易》对中医认识人体的影响,认为在中医的病源机理理论中,历代医家都明显地借鉴了《周易》的各种解释世界模型;医家在建构各种传染病的周期理论时,则受到了易学中“卦气说”的影响;在中医的辨证诊断学中,历代医家根据望闻问切所获取的病变资料,不断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辨证理论,都自觉地运用了《周易》中的“穷神知化”的认识方法,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达到了解病源、病史、病变的症候,进而预知和把握阻止疾病的方法。

第7篇

(一)和合:国际关系准则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差异是存在的,通过互补互济,达到统一、和谐。“和合”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融和精神,台湾学者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最能调和,使冲突的各方兼收并蓄,并存共处。《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倡的旨在达到太平和合境界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它用和平方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人文社会的发展、提高。“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中国传统思想植根于中华和合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的性格使然,和合文化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也表现于此。各国间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为现世提供了价值评判标准和指导思想,即在包容的基础之上追求自由、平等,它必将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业,解决冲突、化解矛盾、实现稳定,塑造国际间祥和、包容的和合氛围。

(二)内圣外王:国家形象塑造的至高标准

从国家层面说,中国的政治传播是一个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而进行的持续的、渐进的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梦,本质上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战略,它所提倡的个人梦、国家梦、世界梦由内而外、层层递进,国家形象的塑造尤其讲求以内养外,由此符合中国传统的“内圣外王”的哲学意涵。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即“内圣外王之道”,但它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儒家学说,代表了儒家的核心精神。内圣外王是德性文化的体现,内圣是体,外王为用,内圣是外王的依据,具体来说,内圣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它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自觉,而外王是德性的外显。外王之道中蕴含深刻的内圣依据,两者从未被割裂。《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内圣讲求修身养德,外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修己治人的体系。“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仁”是内圣最高境界的体现,“圣”是“仁”的提升,则外王就是“成仁”、施行“仁政”,这样说来,内圣外王即仁德“内化”与“外推”的融合。圣王则天,德性本原于天,又复归于天,下落至人间则为德,内圣外王是“天人合德”的价值取向。如何抵达“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仁”的行为标准,求之扮己而不苛求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仁”存在于人的善性之中,善的积累可成就“圣”。“内圣外王”的中国传统智慧为当今时代的国家和组织形象塑造提供了一个至高标准,所谓“内圣外王”的国家,即实践“仁”的国家,它必将秉持人道、地道、天道,致力于人与人、人与天、人与地的和谐,对内以德治国、秉持仁爱,对外推行仁德的价值观。《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是基础,达人是归宿,在寻求自我修养的基础上由己及人,用内修去感化他人,使自己的言行作为价值标准起到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对于国家来说,于内凝聚民心、提升文化精神素质,于外彰显社会良好风气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士气。在公平与正义的政治框架下,建立新时代的道德标准,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和灵魂气质,开拓强国民福的景象,塑造一个拥有至高信誉的现代化大国形象。

二、彰显圆润通达的东方智慧

圆润通达的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老子的哲学系统均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道既是形而上的实存者,又是一种规律。老子形而上的“道”,下落到经验界时,对人生及政治产生了重大意义,它为个体在政治社会秩序中如何获得理想状态提供了一套价值标准和原则性方法,作为东方智慧的“道”,呈现出“虚静”“、柔弱”的特征。

(一)“致虚守静”的政治准则

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老子》十六章)。在他看来,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在纷扰的世事和复杂的环境中,做到“致虚守静”难能可贵,它具体表现为不成见、不自满、不急躁、不烦忧。“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五章),“虚”是空的状态,但它的作用却是不穷屈的,万物会随着运动而涌现出来、释放能量。老子常用“谷”形容“虚”,若用到人生方向则有“深藏”的意义,如“深藏若虚”、“虚怀若谷”。“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二十四章),老子看重“虚”,认为自满会产生很多弊病,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静”与“虚”相伴而生,“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的状态。“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十六章),“道”具有循环往复的规律,万事万物最终都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本根则呈现出“虚静”的状态,对于人来说,人的清静状态即“无欲”状态,只有摒弃内心贪欲、过多的忧扰以及巧诈之欲才可修得,对于国家而言亦是如此。老子的“静”并非裹足不前,而是包涵“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哲理韵味的政治准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三十七章)。人们对“道”有所体认,继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道”所体现的必然之理,就转化为政治行为的当然之则。依道而行,修养内在的德性品格必将秉持“虚”、“静”原则。个人价值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可以从中国传统的道家智慧得到指导和借鉴。

(二)“柔弱不争”的政治态度

老子认为,事物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为它的反面,即古语“物极必反”,事物达到强的顶峰、盛的极致时,也就是向下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基于此,老子主张“处下”、“不争”,具体表现为不逞强、不自以为是。“柔弱不争”的价值观对现世人的为人处事以及国际关系都具有启发意义。“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柔弱但却无穷,不强制、不干涉,顺应自然。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政治方面,则是“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七十六章)从事物的外在表现来说,“坚强”的事物因其显露突出,在外力逼近的时候大多首当其冲,对于人而言,锋芒毕露的人更易招忌甚至陷害。“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二章),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却能水滴石穿、攻克最坚强的东西。老子所说的“柔弱”并非软弱无力,其中包含无比坚韧的性格,“柔弱”的生命价值:于柔静处下的人生背面,自有一刚大自主的人格。老子的“不争”观念,是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的争端而提出的,“不争”并不是提倡自我放弃,相反它敦促人去“为”,顺应自然的情状去努力,“不争”是指不与他人争功夺名、不将人类的成果占为己有,老子的“为而不争”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利万物而不争,人生态度应如此,国际社会亦然。为着私自利益而争嚷不休甚至大动干戈、抢占人类成果的占有行动却屡见不鲜,“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有”,是老子“不争”思想的延伸,对国际社会的有序发展同样适用。

三、实施以防御为主的和平战略

中国传统思想,哲学与兵法互相渗透。中国的政治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沉淀与提炼,从本质上说,它是和平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应对多变、复杂的国际环境层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孙子兵法》已是战略理论的纯熟之作,它所揭示的一些战略哲学和生存哲学,其传播价值在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兵家的战略原则是国家政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动的战略原则

若把《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归纳,可以形成以主动即“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略原则体系。“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古代兵法讲求先、后,“致人而不致于人”表现的是谁主动与谁被动、谁能调动谁,主动的一方“致人”,被动的一方则“致于人”。主动与被动,除力量对比之外,还有心理的较量,一方的信念或价值主张若及早确立,人的思想就不会被轻易驾驭则行动不被他人所牵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古时战场虚实难测、瞬息万变,当今的国际形势也是同样。想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全在“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性战略原则。中国军事战略侧重防御,缘于中国政府推崇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倡导自由平等,是中华民族积极地、主动地为世界带来和平的呼声,它不仅不会造成大国威胁,还会促进世界和平。“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可意为避实就虚,战略防御不仅落实在实处,软实力也要打造好。国家政治传播也是塑造软实力的一种表现,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的,可谓“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政治传播中的民族特征是团结民众的无形力量,维护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是从根本上避免民族分裂、抵御外族入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中国政治智慧传播的意义所在。

(二)慎战:实现富国民福的和平原则

“慎战”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战略原则,在战略层面上,它主张从更高的理性和更深的道义内涵去认识和应用兵法,起到安国安民的目的。“慎战”的智慧是中国政治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以富国民福为宗旨,将强国战略用于和平目的,旨在将竞争导入理性约束范围之内。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场上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军事的背后是政治,战争的残酷使交战双方都要谨慎对待。《孙子兵法》讲求先礼后兵,在战争中追求最和平的方式,暴力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的手段。《论语•子罕》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阐述的是同样的道理,纵有千军万马可以消灭对方,但对方的坚定信念和意志难以磨灭,它将化作人最后的心里屏障,难以逾越。战争带来的是生命的践踏、人性的泯灭,绝不是意志的征服。中华民族注重仁爱和平精神,反对以力服人,讲求兼爱、非攻,所以中国传统重视战略防御,认为防御比进攻更强有力。当今时代,战争的残酷性与破坏性较之古代更为严重,“慎战”是世界各国必须坚守的和平原则。中国是“国家”与“个人”的结合,“国”和“家”是命运共同体。从整体和个体的关系来看,只有推动世界和平,才能实现和平发展、与各国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望,每一个个体才有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中华民族的复兴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又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目标: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的政治智慧集民族意识、民族情怀、民族信念于一身,是一种最为朴素、浓烈的民族情感,“自信、忧患”的民族特征,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生存价值。中国的政治智慧传播,是中华民族求和平、促发展的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彰显,价值观一经被认可和认同,必将内化为人的自身信念,并随人的社会化行为扩散开来,以赢得和平、发展、共赢的目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全胜而取”和“不战而胜”,孙子讲求全胜,以最小消耗,换最大胜利。孙子尚谋,把谋摆在首位。“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中也提及到战争的不同境界,“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上兵伐谋”又称“攻心为上”,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理想状态。战争的特点是以力服人,它是力量、智慧和意志的综合较量,去其力不够,破其谋也不够,关键是要屈其志,归根结底是要瓦解对方的抵抗意志。国家政治智慧传播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本民族的价值观,消弭隔阂、促进融合。中国的政治智慧,是立足于世界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基础之上,是寄寓着国富和民福的强国理念,中国的政治传播旨在使世界各族同胞认识到世界和平、自由发展的美好愿景,使“求和平、促发展”的坚定信念与意志深入人心,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的发生,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四、结语

第8篇

《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然而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子传播传统文化,这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存在着一系列的误区:

一、学生的认识误区

(一)过于关注西方洋文化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但不能准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一些学生字都写得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对中国的历史更是不了解。

(二)认为传统文化就是现代传媒中的“品读”“新解”“戏说”等

现代中学生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增大,以及一些学生心态的浮躁,使越来越多的不愿读经典原著,而更多的是接触网络和电视,了解和掌握的东西很多是变了味的。如很多学生只听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的《论语》,易中天教授讲的《三国演义》而不去看原著;对历史的理解则来源于电视剧的内容。

(三)不能客观地看中国传统文化

有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全是糟粕,没有任

何可取的地方,几百年来中国落后应归罪于儒学;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传统文化全是精华,钻到故纸堆中不愿抬头,认为繁体字比简化字好,文言文比白话文好。不能做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二、教师的认识误区

(一)学习传统文化时,只注重考试的内容,而忽略其人文意义

在学习课文时只是就高考知识要点做足够的讲解,以文解文,进行枯燥无味的、空洞的、使人厌烦、使人昏昏入睡的授课;以“一切为了考试”作为授课的目的;而不去把握课文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内涵。其实我们的课本教材更多的选文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精品。散文如《岳阳楼记》《三峡》辞赋《过秦论》《腾王阁序》《赤壁赋》小说《黛玉进贾府》《怒沉百宝箱》戏剧《西厢记》《窦娥冤》等等,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与解读,挖掘其审美因素、创设审美情境、启迪审美想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从而树立起他们崇尚民族文化的信念。

(二)缺少学习和强化传统文化的活动

传统文化的学是要有一定的载体,学生学习练习书法、背诗诵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等活动形式,就能把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好地融入各种活动之中,来填补其人文精神世界的空白。但现在很多学校因为升学压力而压缩开展活动的时间。

(三)长期把文言文的教育目的定位于工具性、实用性上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文言文比例也在不断扩大。但目前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太乐观,解读过于注重对字词句的识记,忽视文本的文化意义,对文章的理解相当浅显。所以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品尝到其中的文学韵味和文化魅力。

第9篇

一、 文化的精神构成

一般而言,一种健康的、充满多元开放创新活力的文化,必有其完整的精神内容。与任何一种健康的、充满多元开放创新活力的文化来说,其精神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六种:即艺术(神话)精神、自然精神、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精神、伦理精神和哲学精神。此六种精神,构成了精神文化。

从根本上将,精神文化的构成,决定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构成,精神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向度,生成出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精神向度。因而,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向标。人对人与自身命运关系的探索,所产生的神话和艺术,蕴涵了艺术精神;人对自身的来龙去脉的探索所产生的宗教,则蕴涵着宗教精神;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探索,生成出各种科学,其所蕴含的则是科学精神;人对自身的关注与看待,产生人文关怀精神;而人对人伦关系的审视所生成出来的伦理学和哲学,则蕴涵了伦理精神和哲学精神。

在诸多的文化精神构成中,科学精神构成人类文化中最强劲的创新张力,构成了文化内在精神要素的主要内容。可以说,科学精神是人类创新精神的最充分的展开方式和最佳的提升途径。

二、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引领城市文化复兴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是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转型提升的新支点和新动力。

通过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加快实现城市的文化复兴,这是鲜有论述和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城市文化复兴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内容:

一是传承历史文化。全球化正在发挥着强势文化“推土机”的功能,从而使多元的文化世界面临被“推平”的危机。“千城一面”、“风格雷同”的城镇正在发展中国家泛滥成灾。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风貌特色作为人文景观的物化形式,是地方建筑风格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是民众凝聚力的载体。是后人汲取传统智慧的营养基,而且也日益成为当地世世代代增值的“绿色财富”,在不增加资源、能源消费的条件下,促进了当地百姓的富裕和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交流。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汹涌而至的今天,珍惜、保护和弘扬这些属于全人类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的历史使命。

二是倡导生态文化。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占全世界土地面积2%的城市消耗着75%的世界自然资源,产生着世界75%的废弃物。正因为如此,城市化极可能是一双刃剑,既可以是未来光明前景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凶兆。未来会怎样将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

仅仅几十年时间,因为盲目追随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之道”,使众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能源浪费、资源枯竭、物种消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困境。无数早已成为遗址的古代城市和文明都在以史实对人类的未来作出了注解。在日趋一体化的、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如果我们面临文明的衰落,那将是共同的。

三是弘扬创新文化。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更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精神。城市是被创新、改革的对象,也是焕发人类创造力的温床。人类很大部分的知识和科技创新都来自城市化所致的规模、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等效应。

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问题需要创新。只要坚持弘扬创新文化、更新观念,城市有可能不仅不是问题,而且还可能为解决当前一系列难题的途径。

全球化意味着将对财富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机遇取决于其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进入网络“节点”的城市将会获得新的财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如不注意创新文化的培育,将因边缘化而失去原有的地位。

三、“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文化复兴的推动作用

“智慧城市”中包括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和软件等各类“智慧产业”,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日趋明显的集聚、集群创业现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尤其应当重视这一规律。

南京的“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人文领域的建设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其一,南京生态环境建设;其二, 南京文化产业建设;其三,南京文化设施建设;其四,南京特色空间建设;第五,南京体育活动的开展;第六,南京的科技创新。本文以“文化构成的内在精神要素”理论,诠释南京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城市文化的复兴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1. “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智慧生态”是以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城市节能环保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节能减排、促进低碳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和实现。在“智慧生态”建设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等可持续能源将得到广泛采用,雨水自动收集、垃圾分类处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将被普遍应用。“智慧南京”、“绿色南京”必须有“智慧生态”的支撑,南京的城市文化也必须通过“智慧生态”的建设过程得以复兴和发展。南京的“智慧生态”需要依托网络、物联和信息技术,建立生态服务平台:一是由政府、企业、社区及市民共同参与的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服务平台;二是城市生态功能监控平台;三是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监测与数字化平台;四是生态产业与低碳经济规划、咨询服务平台;五是市民身、心、德、智、趣的生态修养、休闲服务平台;六是城市水、土、气、景观自然生态修复平台;七是工业产品安全监控与认证平台;八是城市生态风险监管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平台。

“智慧生态”中的生态不能简单理解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也不能视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一种不断完善的通向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种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生存环境的战略举措。“智慧生态”工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完善生态规划,整合生态资源,培育生态产业,升华生态品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结合南京综合环境整治的实际,将“雨水污水分流改造”工程作为南京“智慧生态”工程的引导项目。从2010年起,南京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投资183亿元,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建立较为健全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效解决污水入河问题,以消除河道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最终在中心城区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奠定智慧南京的生态基础。

当“我们终结了自然的大气,于是便终结了自然的气候,尔后又改变了森林的边界???。”这就是人类向自然开战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紧张生存关系。在这种紧张生存关系中,生态的平衡被打破了,生命得以存在的根基被破坏了。文化的“自然精神”理论可以看出,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互生的,因此必须尊重自然。南京的发展首先须确立自然精神,南京“智慧生态”建设的各项措施和资金的高投入,无一不是对“自然精神”的最好诠释。

2. “智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力部分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因为只有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才能带动这个国家的经济朝着创新、现代、不可复制的方向提升,也才能使一个国家从资源能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苦恼中解脱出来。

文化产业是“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文化战略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南京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园建设迅速兴起,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按照南京《文化产业发展倍增计划(2009―2011年)》,到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GDP比重6%。

为完成这一目标,南京提出“星火战略”,重点打造包括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园区、中华戏曲文化博览园等在内的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产业产生集聚效应。

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品位。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南京城市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为南京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动力。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综合的联动效应。因为城市文化产业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必然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经济,不是一种成果,不是一种结果,也不是一种评价,而是一种活动。经济这种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活动,它首先并且最终是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文化的创造活动。经济文化,不是经济+文化,而是指经济本身就是文化,就是在创造一种文化???。经济文化构成要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系统。在这个动态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经济文化精神。任何经济活动,其参与者的内在文化精神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精神体系,包括自由市场的精神;利益互生的精神;社会契约的精神和过程公正的精神。可见,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无污染的产业,其发展驱动力来源于文化动力。“智慧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能为城市的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更重要地是,它的发展将有助于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南京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源自文化,也反作用于文化,有助于南京的城市文化复兴。

3.“智慧城市”的科技创新

2009年南京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全国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南京将通过创新科技管理统筹协调、企业技术开发、技术转移、科技投入、科技人才激励、科技评价等六大机制,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南京承担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对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尽快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在应对挑战中开创新局面,在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在为全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探路的同时,也为南京发挥自身的人才与科教优势,将单一优势转化为全面优势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科学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是“智慧城市”科技创新的内在文化动力。南京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一切都必须依靠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将 “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和前进。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其核心意义就在于“创新”二字。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在于制度与机制上的创新,具体地说包括人才体制、投融资体制、政府投资体制、信用担保体制、教育体制、评价体制、保障体制等等制度与体制的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的创新动力,将直接作用于南京城市科学文化的复兴。

4.“智慧城市”的文化交流

2007年在“欧元之父”蒙代尔的提议下,南京这座古城与国际象棋结缘!当最顶尖的国象大赛踏足六朝古都南京的那一刻起,一段国际象棋的文化之旅就已经在这里被开启。2010年南京的险胜又决定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 2014 年在南京举办,这是提升南京城市品质的重要而难得的发展契机。城市品质之“质”主要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品质之“品”则主要指城市建设文化品位和市民素质。对于南京来说,办好青奥会,既是实现对国际社会承诺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城市智慧化、国际化水平的重大机遇。

“文化交流史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文化不分大小,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智慧城市”引领的文化复兴,必须具备全球视域,在一个全境视域融合的平台上与各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进行平等的、立体的、多元化的交流,并在着这种交流碰撞中,提升精神的创造力。以国际体育赛事为媒介的南京城市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于南京城市的文化复兴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5.“智慧城市”文化设施与特色空间建设

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城市特色文化空间营造的基础。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文化保护,90年代的旧城改造和21世纪以来的都市文化休闲空间打造,通过对历史地段的恢复和改善,对文化要素集聚地带的保护和再开发,对特定地段的重新开发,南京市已经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

通过重现、整合和扩充历史遗迹和文化要素,展示和激活历史文化空间。如以夫子庙历史街区为基础的十里秦淮风光带的恢复整治;以明城墙为基础,东水关、中华门、石头城等一系列历史文化空间的串联整合。

通过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再开发,打造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如,南京市政府对长江路进行的整体改造。将保护、发掘历史文化遗迹和修复、兴建文化设施相结合,包括对“总统府”建筑群、梅园新村、国立美术馆与国民大会堂等重要历史遗迹和优秀建筑的修缮、保护和复建,以及南京图书馆新馆、文化艺术中心、云锦博物馆等重大的城市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突出长江路的文化风貌和文化功能。

文化构成的精神要素中的“人文精神”,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真、善、美”,强调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最高精神境界。南京的文化设施和特色空间的营造,就是一种还原历史,返璞归真的具体行动。

6. “智慧城市”宗教文化的复兴

2010年,随着佛教至圣宝物“佛顶真骨”在南京大报恩寺德盛世重光,南京已启动大报恩寺的原址重建工程。该寺的重建工程引来了全中国、乃至全球佛教界人士和各领域向善人士的支持。重建后的大报恩寺,将以大报恩寺、琉璃塔为中心,以秦淮河、长干里为纽带,再造历代文人笔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等具有浓郁江南生活气息、文化氛围、历史积淀的“新长干里”。

文化的“宗教精神”理论告诉我们,宗教作为一种初始的、大众化的文化,具有内向、忠诚、规则和自律的警示作用。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一部分的文化就是古代的宗教文化。可以说,南京历史上的南朝时期就是一个佛教文化时期。金陵大报恩寺的重建,开启了“智慧南京”的建设中宗教文化的复兴之路。使南京成为未来佛教文化的中心、成为世界佛教徒朝圣的一个圣地。南京的城市名片上,自此印上“佛教圣地”的神圣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