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01:55
导语:在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字: 地表水;水环境;变化趋势
聊城市水资源非常丰富,马颊河、徒骇河、漳卫河等众多河流在市内纵横交错,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将从聊城经过,形成了我国北方少有的、独特的水系。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面总面积5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徒骇河、引黄灌渠等30多条大小河流穿城而过,并且水系相通,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
一、聊城地表水水质分析
1.评价方法的确定
因为综合污染指数法在空间上可对水体的污染程度用定量指标分级,在时间上可刻划水环境污染的总趋势。综合污染指数法采用选取的评价参数的实测浓度值与该指标的比值反映水体中污染物的超标倍数,用各项比值的加权统计值对水体分级,改善了单项指标评价不够全面的缺陷。所以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
2.评价标准的选择
本文以我国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值为评价依据。
3.确定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的选取要符合全面性,反映污染的原则,结合聊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实际状况。故选用排放量大、毒性大的COD、BOD5、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总磷、硝酸盐氮和氰化物等8个项目。
4.确定评价对象的选择
由于聊城市拥有众多河流,有些河流没有监测数据且这些河流对全市的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选择聊城市的主要河流:马颊河、徒骇河和漳卫河为评价河流。
5.聊城市1993~2008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总磷、硝酸盐氮、氰化物等。为了明确的污染因子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的大小,历年污染因子的平均污染指数见图1,
根据历年污染因子的平均污染指数按大小排序为: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总磷、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各污染因子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氨氮,其次是挥发酚。BOD5、COD、硫化物和总磷对地表水环境也有较大影响,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对地表水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1993~2008年的监测数据,依河流为单元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各河流的年际变化趋势。
由图2可看出,各评价河流的污染程度1993-2000年污染程度有所波动,但变化趋势不大;2000-2002污染程度加重;2002-2004年污染程度减轻;2004-2008年污染程度有所波动,总体看减轻。总体上看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1.污染指数趋势分析
如表1所示,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指标中氨氮、COD、BOD5、硫化物和总磷呈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挥发酚有所波动,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变化趋势不明显。详细数据见表1。
2.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
如表2所示,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指数,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马颊河和漳卫河2001-2004年污染程度最重,徒骇河1995-1996年污染程度较重。详细数据见表2。
根据上述对地表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地表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和总磷。
表1 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指数表
表2 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指数表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聊城市地表水环境已有所改善,但污染程度依然较重,主要是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和总磷等污染指标引起。从中可得出,工业点污染源的防治仍然是重中之重,农业的面污染源的防治也不能忽视。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继续抓紧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使城市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督促工业污染大户自建污水处理设备,使其达标排放。对不能达标排放,近期无力进行生产工艺改进、无治理价值的污染企业,必须采用关停措施。对城市和企业实行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依据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保护规划制定的区域水体的质量标准,确定各入河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积极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于超过允许排污量的应限制其向河流等水体排放。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充分利用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适当提高水的价格,鼓励企业或农业灌溉利用符合各自用水要求的废水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源。从经济角度使有关部门积极添置污水处理设备,参与治理水污染这一系统工程。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因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方俊华,刘海舰,翟俊. 重庆渝北御临河流域水体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6:59-62.
[2]陈志凯. 持续干旱与华北水危机[J]. 海河水利,2002.(1):6-9.
[3]王西琴,刘昌明,杨志峰.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I)———理论[J ] . 环境科学学报,2001 ,21 (5) :543 —547.
[4]李如忠,洪天求,金菊良. 河流水质模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43-46.
[5]张玉清.河流功能区水污染物客量总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2-9.
[6]杨玉峰,傅国伟.区域差异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29—133.
[7]钱骏,肖 杰,蒋厦,薛基瑜,赵磊. 长宁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4-56.
[8]吴希龙,禹敦臣.大汶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3):23—24.
关于苏北地区加强危险废物管理的对策探讨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
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调查及保护问题
牛栏江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淮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利用探讨
草海湖泊湿地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铜、锌污染河流与植物污染的研究
河道护岸生态化建设进展
曲靖市各流域工业纳污及污染调查分析
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Fenton法预处理医药生产废水
湿法脱硫系统(无GGH)不设置烟气旁路方案探讨
采用SBR工艺处理钢圈加工生产废水
膜生物反应器在屠宰废水中的应用
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方法应用的探讨
公众参与在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中的应用与思考
浅谈啤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程分析
工业聚集区规划环评中废水量估算问题的探讨
煤矿开采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治理研究
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类的GC/MS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方法的改进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尿锰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环氧氯丙烷的改进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度法测定油含量的研究
日常监测中pH监测方法探讨
纳氏试剂两种配制方法对氨氮测定的影响比较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镍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中应用探讨
水华微囊藻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水环境中类固醇类内分泌干扰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磷化氢的研究进展
氯氰菊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镅等锕系元素与镧系元素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滇池流域地理特征对滇池水污染的影响研究
瘦西湖水质时空特征及综合控制对策措施研究
保山中心城市饮用水源开发——大小海坝水库基础情况调查
澜沧江流域环境状况及“十一五”水环境保护展望
严重污染事故后河流的生态恢复——以沱江为例
湿地净化湖水实例分析
蚌埠城市水生态环境预警研究
滇池流域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浅析
西安市雨水质量分析及利用对策
鸟类与风电机相撞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云南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研究
西畴县耕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途径探讨
气浮-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煤化工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研究与实践
酱油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阳宗海流域环境背景状况
SPSS与Excel在表征水环境背景特征值中的联合应用
国内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发展现状研究
空气负离子属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平顶山某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监测与防治
怎样有效验收CEMS烟气连续在线监测系统
环境空气无线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用
1.1冰封期水体自净能力差,水污染严重
水体自净能力受河流水温、流量、流速等水文特征影响显著。东北地区地处北方严寒地带,冰封期水温基于处于0℃,微生物降解作用相应减少;水面形成的冰层及积雪阻碍了部分污染物的挥发扩散,影响光照条件,使通过光合作用改善水体中溶解氧条件以及有机污染物受紫外线光解等作用均减弱;同时由于冰封期土壤水冻结、降水转化为积雪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河流径流量少,废水入河后,水体自净能力差,污染严重。
1.2冰封期点源污染为主,城市周边河段污染严重
11月份东北地区进入冬季冰封期后,降水转化为积雪、河流冰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地表径流几乎消失,流域基本无面源污染进入,污染主要以点源为主。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部分重工业和石油化工企业造成的有机污染的严重;同时,受冰封期温度影响,低温环境下绝大部分的中温微生物已不能代谢外源物质,微生物降解有机毒物的功能下降,导致污水处理厂效率低下,影响了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稳定性。哈尔滨、吉林、长春等沿江的大城市排污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的COD及氨氮入河排放总量大,约为全流域的58%~68%,造成城市周边河段污染严重。
1.3突发性水环境污染风险大
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一般事前难以预测,不确定性高,风险大、范围广,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一五”时期工业布局不合理,松花江流域大城市除大庆外,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几乎均沿江建设,部分废水直接入河,污染事件发生后,污染事故响应时间短,突发性水环境污染风险大,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双笨车间爆炸事故,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松花江严重污染,危及跨界水环境安全。另外,东北严寒地区一般11月份进入冰封期,4月份解冻,冰封期长达6个月,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处于水环境污染高风险期。所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加大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力度,防范污染损害事件的发生。
2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执法问题
2.1季节性污染规制机制缺失
东北地区冰封期长达半年之久,季节性规制成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水污染控制的主要环节。东北地区冰封期水体污染主要来自沿江大城市重工业点源排放,而冰封期水体地表径流小、自净能力差等因素决定了这一时段河流水环境容量小、水环境承载力较低,所以,从受纳水体的水环境特征考虑,冰封期点源污染入河量控制应严于非冰封期。但是,现阶段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全国一般情况进行界定,存在季节性规制机制缺失的问题。
2.2冰封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尚未界定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是从全年视角针对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进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定,并未考虑严寒地区冬季冰封期的季节性污染物排放限值。非冰封期由于水温、流量和流速等水文条件,河流自净能力相对较强,而东北严寒地区冬季和其他季节的水体自净能力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差别较大,水环境承载力较小,点源排污负荷相对较高,河流水环境风险大。
2.3冰封期水环境执法设备不足、执法频率低
东北严寒冰封期长、气温低,部分地区零下20℃~30℃,环境执法人员外出执法存在较大的困境,一方面表现在河流冰封期冰层、积雪较厚,采样监测存在困境,尤其是偏远地区;另一方面,室外温度低,对环境执法车辆、装备要求较高,同时严寒的天气对执法人员有较大考验,执法频率较低,环境监管效率不高,尤其是在自动监控体系尚未完善的地区,企业超标排放行为猖獗。
3严寒地区冰封期水环境监管对策建议
东北地区冰封期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需要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限制污染入河量等制度方面建设入手,降低严寒冬季水环境风险。
3.1完善严寒地区水污染防治法治体系、建立区域季节性污染规制长效机制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下,既要考虑区域差异、还应考虑季节差别,从全流域视角东北三省同步制定针对冰封期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重点针对沿江城市重工业点源水污染排放行为规制,完善严寒地区水污染防治体系和制度建设。规范冰封期环境行政管理的奖励和惩罚法律规范,依法促进严寒期执法人员的执法效率和频率,建立寒冷地区流域污染的有效治理的长效机制,以保障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性乃至整个流域的健康发展。
3.2制定严寒地区地方环境标准、突出季节性标准限制界定
2015年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中对地方环境标准制定权限和内容进行了修订,省级人民政府不仅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于东北严寒地区冰封期水体自净能力差,从而导致水环境承载力较低,所以地方环境标准制定时不仅考虑地域特色,还应考季节性因素,从地方受纳水体的承载能力视角,区分冰封期与非冰封期,制定地方水环境质量标准和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规定严寒地区冬季冰封期执行特殊环境标准,为该时段环境执法提供标准依据。
3.3推广低温污水处理技术、控制冰封期污染入河量
严寒地区有近6个月的冰封期,低温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水污染治理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但,受技术水平和资金因素等制约,东北严寒地区相关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国家和东北三省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开展适合流域特殊地域气候特征的水污染防控技术研发与推广,通过投加载体或者耐冷菌种等方式提高生化工艺处理效果和各种新型反应器处理工艺,增强前置预处理作用、控制停留时间和曝气强度等运行条件等措施,实现冬季严寒时期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低温高效稳定运行,控制污染物入河量。
3.4提高冰封期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严寒地区政府间协调机制
关键词:中国;水污染防治;流域管理;战略对策
1 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战略存在的问题
1.1 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制度不完善
流域作为整体水文循环单位,同时也是人类活动起源,汇入到整个河流干道中,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以及水生态系统。流域同时也是完整的管理单位,集中了人类多种活动形式,体现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矛盾。尤其是水环境治理问题,涉及到多种污染体,因此,加强水流域污染治理这一问题亟待解决。美国早期就明确了水污染治理这一概念,尤其注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体现,在把握水流域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及水生态社会子系统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还要对水生态系统发展制定整体规划,加强水生态系统建设保护,制定水流域综合治理计划,这些保护有利于解决部门内部冲突,矛盾问题,有利于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效率。采取这一水污染治理措施注重保护水污染治理完整性,重点解决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严格控制水污染温度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标物质组成结构等,还有土壤物质组成,针对区域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充分发挥好专家以及研究学者力量,为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提供支持。
1.2 缺乏对水环境特征区域差异的研究
各个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存在很大差异,对各区域造成的水污染程度不同,因此,解决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要对流域进行划分加强管理,美国针对这一问题,早期就制定了水生态区域划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环境管理效率。对于水生态系统流域监测站点选择上、针对水生态系统污染问题制定恢复标准,有利于为流域水环境治理制定TMDL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地域水环境特征不同,目前,我国并未建立完整的水流域治理机制,无法准确判断水流域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尤其是水环境治理难度大,保护措施有效性不强。
2 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控制原则
2.1 污染物质的分类控制原则
面对我国流域水污染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并对污染物特性以及其他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划分,做好分类,优化污染质结构,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分解,制定污染物治理化学指标,按照污染物特性,将其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啊不能污染物,一种是特殊污染物;按照水污染物自身性质将其划分为淡水、海水、人体健康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因子特性,将其划分为两种形式,保守、非保守物质,在以上总结过程中,针对污染物特性提出具体控制要求。
2.2 污染控制的分区原则
我国流域面积广阔,各地区水环境差异明显,因此,要根据各个地区水流域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发展战略,保护水文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水体功能差异划分为几种形式,也是建立水污染控制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保护水体发展环境,加大水污染物控制制度。其中,水资源分区将水文循单元作为重要依据,将其划分为几种形式,主要为了呈现水文完整度,尤其要把握污染物转化规律,有利于加强水质管理,划分水生态区则是按照流域生态特征,包括土壤植被等多个要素,主要是为了对水体进行分类,这一方法是为了判断水体生态性质以及水体生态基本标准,有利于为水体生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了解我国水环境管理能力差异,把握好流域尺度、平衡人类发展需求的主要区域管理方式。流域水环境功能包括三个等级,矛盾区、一般功能区、最高层次区,划分为多个功能管理区主要为了提高流域水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功能过程中,需要制定冲突协调机制处理区域冲突,协调各个区域水质矛盾冲突问题。
3 结束语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污染的复杂问题,就必须实施流域污染控制策略,在流域尺度上开展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重点在于转变传统的污染控制理念,根据流域地理、水文气象、生态一致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开展全国水环境生态分区方案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水生态系统类型特征与水环境特征,提出不同分区的污染控制要求,从而为污染控制目标的分解提供支持,以水环境生态分区为基础进行污染负荷的计算和管理。
参考文献
长江流域地处我国中南部。干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十一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km。支流伸展到甘肃、贵州、陕西、河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八省区。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流域内湖泊众多,总面积2.2万,占流域面积的1.2%。
长江水量巨大,多年平均径流量9560亿m3,地下水资源2463亿m3,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35%,人均水量2460m3。
尽管长江水量大,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单位面积年径流量鄱阳湖洞庭湖水系最大,金沙江、汉江水系及长江三角洲平原最小。水资源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75%,最大最小月平均流量可相差12-20倍。
长江水资源总量约1万亿m3,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本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担负着通过南水北调缓解北方缺水问题的重任。然而,随着上海浦东开发与三峡工程的兴建,流域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水文条件、资源与环境特征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种种水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洪涝灾害,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及咸水入侵等。因此,客观评价流域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几个主要水环境问题
1、水污染问题
长江流域的天然水质良好,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良好水源,也是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的理想生境。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流域水污染,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的水污染,已成为长江水环境的严重问题。据1996年度长江干流和26条支流及三个湖泊出口共82个代表河段,总河长1017km的全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28.4%,Ⅲ类水占54.4%,Ⅳ和Ⅴ类水占17.2%;丰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39.6%,Ⅲ类水占47.2%,Ⅳ和Ⅴ类水占13.1%。主要超标污染物为耗氧、氨氮和挥发酚等。与1991年流域水质比较,枯水期Ⅲ类水体由20.7%增至54.4%,Ⅳ和Ⅴ类水体由11.0%增加到17.2%,有明显的恶化趋势。
长江下游的河网地区水污染防治措施滞后,骨干河道污染河长占73%,江苏垸内受污染河道为85%,上海达90%,而江南运河已被全程污染,并通过200余条平交河流向两侧扩散。多数城市水源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嘉兴、常熟等城市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源地。区内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并已上升为与洪涝灾害同样严重的突出问题。
长江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生存环境,危及人民的生活与健康
水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多种致病细菌、病毒及寄生虫通过污染的水体传播,使一些地区已设计控制的传染病又有抬头趋势,甚至造成局部流行。
水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目前城市江段选择一个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地日益困难,普遍呈现质量性缺水危机。据初步统计,长江干流共有取水口近500个,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若都改从江心取水,需比原投资增加数十亿元。
(2)经济损失巨大
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频繁,仅1996年不完全统计,干流重大污染事故就达100余起。1997年10月8日,装载460余吨国家一级危险品-工业纯苯的“赣抚油0005号”油轮在长江云阳段触礁,货舱受损,大量纯苯涌入长江,奉节县城被迫全面停止从长江取水,有人从梅溪河运水进城,水价高达每挑4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3)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
水环境恶化改变了生物原有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到重大影响,许多动、植物数量大大减省,一些珍稀品种面临灭绝。
长江天然资产量逐年下降,水质污染是减产原因之一。如南京以下江段盛产的鲥鱼、刀鱼与七十年代相比已减少80%以上。干流四大家鱼产卵场和渔场规模缩小,一些严重污染的江段甚至鱼虾绝迹。
(4)水体功能失去原有资源价值
水污染影响了水的功能用途,使水的景观,娱乐功能减弱。许多天然浴场消失,一些风景区也因水污染大为逊色。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还影响到水的渔业和农业用途。
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1)无节制地排放废污水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摘要:河流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人居环境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河流水污染的现状,随后对河流水环境生态的治理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为保护河流水环境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河流;水环境;治理措施
作者:许亚宁(辽宁省昌图县环保局112599)
引言
我国的水环境生态不容乐观,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指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气候为半湿润型。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比较缺乏,其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9%;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如此,该地区的水污染也较为严重,根据国家环境监察数据显示,海河、辽河、松花江等水环境较差,水质不容乐观。
1我国河流水环境生态现状
我国的河流水环境可以概括为水匮乏和水污染并存。以我国的北方水环境为例,干流的水质通常优于支流,干流上游的水质优于下游的水质,经过城市时的水污染现象更加严重;经济发达地区的水环境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恶劣。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挥发酚和有机物,其次为积淀物中的重金属。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利用率比较低,再加上北方地区的地表水流量比较低,因此,该地区的水质自净能力较弱。由于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许多地区用水主要依靠河流用水,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加剧了水环境的破坏和河流的污染。
2我国河流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河流水环境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干旱、洪涝灾害和水污染。这三个问题中,问题最大的就是水污染。由于政府水利部门对水资源的利用缺乏长期的综合考虑和开发,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短缺。为了应对河流的水环境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
2.1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体系
河流是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国家层面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对河流水资源的保护出发,加大治理力度。目前,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水资源保护措施,比如水法、水土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律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国水环境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我们仍然有不少企业枉顾国家法律,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做出破坏水环境生态的行为,比如偷排污水,导致许多河流污染严重,河流的下游居民无法正常用水。环境保护部门和水利部门应该联合执法,加大对中小企业不法排污的整顿和清理,及时淘汰落后的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定期进行复查,防止死灰复燃,一经发生,应当坚决取缔,对河流有重污染企业的新建、改建的相关项目进行严格审批,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在审批、评价、验收等环节要把好关。
2.2加大宣传,提高污水征收费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娃娃抓起,在全社会树立起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保护水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深入研究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和要求,确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应该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的河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确定发展方面和区域重点,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河流旁边的重污染企业,要果断关停或者整顿,直至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为了更加有效地减少污水对河流的污染,根据条件加快建设河流城市污水处理厂。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对城市的废水和排不管网进行同步建设,适当提高征收污水处理费,减轻财政负担。
2.3提倡科技治理,提高科研开发和攻关能力
依托现代先进科技,加快减排技术推广和开发,启动一批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推进减排技术的研发,依靠合理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来获取河流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和高水平,加速环保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提高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产品标准化,大力开发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2.4排入河道的污染物要全面实施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就是以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控制区域排污总量,使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往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是浓度控制,只要废污水浓度达标就可以排放,不管排放总量,这样其实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水污染增长趋势。总量控制的实施可以弥补浓度控制所带来的不足,首先总量控制可以有效防止污染源稀释排放,从总体上将水体中的污染物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并且通过对水环境容量的分配,可以避免区域因新污染源而对水体造成污染。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河流水资源规划体系。
3结束语
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我们不能让河流成为排污场、垃圾场,有效地治理河流水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建立长效的河流保护和治理机制,彻底改善水环境质量,营造出美好的生态家园。
参考文献:
[1]匡亮,高华民.浅析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2]王婧.浅谈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
[3]陆平.浅谈潮河河流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5(11).
【关键词】地表水;水环境;监测进展;问题探讨
在所有的水资源中,地表水和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类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基本上都是对地表水的利用。地表水的水环境监测是一个流域或者是一个行政区域内整体水资源的管理方面所必不可少的项目,是保证水环境符合标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是通过对地表水中的相关污染物以及相关的污染因素进行定期的监测,从而可以了解地表水环境受到污染的原因以及受到污染的途径,并对污染物产生的相关原因和污染途径来进行一系列相关评价,综合鉴别以及评估相关的水污染问题,这些都可以为防治污染、为水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目前,地表水环境出现不断恶化、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因此,我国也在逐步地开展水质的自动监测工作,以应对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的现状,以期更好地改善地表水的水质。
1 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及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
1.1 我国地表水的整体污染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地表水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废水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主要是参数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挥发酚等等。重金属污染重点出现在西南、长江等局部区域。地表水水质的地域分布特点大致为河流上游河段水质优于下游,城市及其下游河段水质普遍较差,南方河流水质整体优于北方,东部发达地区的水质差于中西部地区。总之,我国地表水的整体污染状况是非常令人堪忧的,迫切需要引起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1.2 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
近年来,我国全面进入了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先进产业设备生产技术的普及全面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这也为我国水环境实体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重大影响,并导致了地表水环境恶化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对我国地表水环境开展监测工作是整治和预防地表水环境发生恶化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者不断地努力创新,在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上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地表水环境的常规监测也逐渐完善,水质自动化监测也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通过常态化地进行监测水中的污染物,找出污染源以及污染的种类、方式,并通过监测数据对水污染进行评估,为水污染的整治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以350余个主要的水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的,3000多个各类不同的水质监测的站点为基础的,并已经覆盖了全国的江河湖库及各大流域的水质监测的非常有效的网络体系。目前环保系统设有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测站,绝大多数环境监测站都能正常开展地表水的例行监测及相关监测工作任务。以上这些监测基站及其科学有效的网络体系对于高效开展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水环境的监测站点的数量及质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和提高,但是为了保证这么多的水环境监测的网点的数据可以真正的做到客观、科学与公正,我国是从1980年起才开始逐渐的从一些国家引进这样的地表水环境的监测系统,可以看出,从那个时候起,我国也开始注重水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研发了。直到近期,我国公开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系统,通过对水体污染数值中的具体pH值、溶解氧、氨氮含量、COD、TOC等数值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与预测,来加强对于地表水的水质自动监测水平和管理力度,对进一步有效解决跨界水污染纠纷处理、省界水质目标综合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预警监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关键性作用。综上所述,我国仍需不断创新与探索,积极摸索更为先进的自动监测地表水水质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强我国地表水的水质。
2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监测数据达不到“五性”要求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广泛涉及到人员、仪器、方法、标准、操作过程等诸多方面的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任何环节和方面的不统一、不规范,都会影响到监测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发展现状,必须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站面临的重点任务。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科学性。大家都知道,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是监测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进行水环境问题分析的必要前提,也是各级环境监测站及相关有资质监测单位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基本保障,因此,这就要求各相关单位必须非常注重地表水监测过程中的检测质量要求。目前,各环境监测站都非常重视地表水环境的监测质量,但由于一些监测单位对于监测工作人员的技术不关心,没有意识到工作技术的重要性,未对相关工作人员安排专业培训和教育,致使部分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技术很差,使得监测数据结果可信度不高、监测数据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监测数据不能真实的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导致制定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另外,全球环境污染水平不断提高,一般来说环境监测标准也应该随之而提高,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根本就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发展要求,以致于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各部门的环境监测行业技术标准在监测技术路线、布点、监测方案、时间频次、设备选取要求、评价指标与测定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缺乏可比性。对水环境实施监测,有助于预防水质污染,对制定预防污染方案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制定水质监测标准。近年来,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水资源保护工作也有大的进展。不过,在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现状以及监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防治水污染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地表水的水质。
2.2 监测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
环境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复杂系统,需要国土、建设、水利、环保等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团结协作。但是,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不统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缺乏彼此之间的联合与协作,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部分监测领域有关部门争先恐后的介入,实际是为了谋取一定的部门利益,使得一些部门的监测任务和工作出现交叉与重叠,而某一些监测领域还没有实施开展、存在空白区域。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也是环境监察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数据反映了环境质量状况,是环境污染预测的基础。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预防、治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都离不开监测数据的保证。因此搞好环境监测,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非常重要。监测站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和实际监测能力,把危害人类健康以及可能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纳入例行监测,要不断的扩大环境监测领域。根据详尽的环境监测数据来评估和预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目前,国际上对于水资源管理的共同做法是以相关的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较为有效地管理。而我国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也逐渐的从原来的点源或者区域性的监测转变到了现在的整个流域的监测管理了。很多地方的地表水资源的管理者往往过分注重自己区域内的利益,从而忽视了整个流域的总体利益,所谓流域管理的理念还没有完全的普及,也没有被所有的管理者所接受。所以,如何能够尽快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域控制,也必然是今后我国水环境监测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2.3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较差
地表水水质的监测主要的水质参数是无机污染物、各种重金属离子、微生物及营养物等,一般情况下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我们比较熟练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先进的仪器分析或者是生物的方法来测定它们的浓度。但是,多年来,大部分环境监测机构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获取代表性数据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上,表现出重数据获取,缺少对数据的详细分析以及运用,重监测数据保管、轻监测信息挖掘,经费和人员现场以及应急监测设备方面投入大,但是室内分析科室仪器设备简陋。地表水报告往往会出现其中的一些参数只是可以水质的性质起到描述作用,但是却并不能来全面的反映流域的水质问题的发展状况。简单的环境监测报告对于实际水资源保护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会延误进行水环境保护的最佳时间。
综合分析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从事综合分析的人员的业务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还比较差。目前绝大多数县级站对这些数据只能作些简单的评价,而对精通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准确解释污染产生原因、对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做出正确预测的综合分析人员则相当匮乏,这将直接导致我国在监测地表水水质过程中进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水平较差。
2.4 监测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有待于加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工作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同时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量也在不断加重。但是,目前环境监测的整体能力仍然不足,技术储备、监测手段、人才能力等方面差距较大;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应用监测成果还不够充分,监测的有效应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环境监测综合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监测信息,实现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以监测数据检验环保工作成效的目标。致使监测过程较为缓慢,信息处理能力较差等问题的出现,这一切都让监测工作变得困难。
目前,为了加强环境监测报告的管理,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资料管理制度化,确保环境监测信息的高效传递,各部门都建立了本部门较为规范的数据上报规定。同时,现在我国大部分监测人员只重视监测过程和结果,并未对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和总结。多数人员在获得数据结果后未对其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记录监测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基本是对相应数据进行总体分析,分析过后并未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使监测工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综上所述,对地表水环境监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欠缺不利于改善地表水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2.5监测参数不够齐全
监测参数不齐全,一些行业排放标准的不够完善,对行业特征污染因子的监测不够,污染源监测仍然以常规因子为主,基本不涉及特征因子。国内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等涵盖面仍不够广,更新也不够及时,实验室所分析的目标化合物与市场使用的产品发生脱节现象,需要及时了解实际情况进行补充。目前我们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来源、负荷、危害及影响情况了解不很清楚,监测技术尚不配套和完整,监测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较差、缺乏相应的监测经验。
3 地表水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3.1重视地表水环境监测,对监测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
对地表水环境监测都是以采集水体样本的形式进行的,采集到水体样本后才能进行水体污染分析。在采集的水体样本中,物质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如果只对这样的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会有很大误差。这种条件下就要除去样品中存在的干扰,必要时应浓缩样品,提高对样本水体分析的准确性。一般来说,环境中的水样来源不同,组成成分不同,在进行样本处理的时候也要根据其特点采用最佳的处理方式及最合适的方法。
除了抽取地表水环境样品监测有害物质外,还要对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各种成分进行监测,为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使结果更符合标准,应对需要监测的样品实行干预,把阻碍检测结果的障碍物消除殆尽,并把相关样品融入水环境检测区域内,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利于工作人员对结果进行分析。但在消除阻碍监测结果的干扰因素时,要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处理方法不当,有可能会影响监测结果。
3.2 采取有效简易的检测装置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宽广、山河湖海较多,各个区域出现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现象较多,发生饮水事故的地区一般发生在乡镇地区较多,而且大部分工业用地就在乡镇附近,从而导致水污染不断上升,由于因污染产生的事故不断增多,因此,要求采用有效简单的现场检测仪器。这其中,车载型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测量金属成分的便利装置,监测内容包含有:微量元素、常量数据等,通过运用这类监测仪器可快速、有效的对地表水环境进行监测,并确保水环境质量。尤其是对于被污染的土壤中的底质、废物等固体的样品,可以在不经过消解的情况下进行直接的测量。另外,像MS、GC-PID等仪器都是测量有机污染物的比较好的仪器,但是这些仪器在我国还没有普遍的使用,在今后的水质监测中,要逐渐的普及这样的现场检测设备,这样可以便于我们的研究人员快速的作出分析和判断,有助于减少监测时间。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有利于工作者迅速制定方案,也必定会使我们的水质监测工作有所提高。
3.3 优化监测站网络,完善水体质量评价标准和水环境监测方法
虽然国控的水环境监测站点已经经过了两次的优化,从宏观上可以反映我国的整体水环境质量状况。还应该针对区域划分水质控制断面及饮用水源地监测。在环保与水利两种监测系统中,有时候会出现对同一水域出现重复监测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层必须结合两个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对监测站网进行更加优化的配置,既不能漏测,也不能浪费,尽量的做到以流域管理为中心的监测网络全覆盖,进而根据特定的监测布设具有代表性的断面,来反映水质的真实情况。
3.4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
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在进行水质监测时有必要采取在线监测方式开展工作,运用计算机软件输送已经获得的监测数据,并把其输送到各个监测部门中。采用这一方法有利于提升监测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率,有助于消除各个区域工业用水污染问题。相应的,我们应该勇于借鉴国外水质监测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的监测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先进的设备仪器,提高监测人员的操作水平,这要求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工作人员的努力,其主要是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和探索符合我国监测标准的设备仪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达不到“五性”要求,不合理数据时常出现等,为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通过总结研究水环境监测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问题应尽快解决,寻找相应的措施解决污染问题,确保监测质量;进一步明确国家、省、市三级监测机构的职能定位。地市级站的职能定位为具体承担辖区内的各项监测任务。在重点流域、重点海域及主要生态功能区应建设一批国家或省直属的站点;对于环境监测而言,技术人才资源更是事业健康发展之根。随着监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标准愈加严格,数据全面提速,环境监测对于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面分析监测结果以及监测数据,结合以往所得的数据结果,制定合理监测方案措施,并对地表水环境监测标准进行修改,有利于提高水质监测质量,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曦.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分析[J].北方环境,2013,(06).
[2]李健,胡笑妍.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分析[J].科技资讯,2013,(16).
[3]裴洪全,张庆征.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及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5).
[4]张培,谢寅凯.浅谈地表水环境监测相关的进展及问题[J].化工管理,2014,(09).
[5].地表水环境监测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29).
[6]阿合力江・奴尔禾加.新疆内陆河流乌伦古河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08).
[7]杨贵军.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环境探讨[J].地球, 2014,(03).
[8]郭二刚.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4,(10).
[9]陈琨, 杨民, 王之明. 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05).
[10]唐婧,赵正彬. 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讨[J]. 新农村(黑龙江), 2010,(10).
[11]高娟.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6,(01).
[12]李贵宝,周怀东,郭翔云,等.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05,(03).
[13]齐珊珊.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探讨[J].科技风,2012,(06).
关键词:水质评价;PSO-PEE模型;沱河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2402
1引言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也正成为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水质评价是科学管理水域的重要举措,能够为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现实依据。水质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等。但这些评价方法往往忽视了系统指标直接的相互影响,在权重确定时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水质评价的准确度难以有效保障。
沱河,古称┧,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刘堤,流经夏邑县和永城市,穿过安徽省宿州市、濉溪县,至泗县樊集入沱湖归淮河。沱河在安徽境内全长112 km,水深1.5~2.0 m。近年来,由于小黄河补给水主要依靠河流沿途乡镇未经处理的部分生活污水,加上桥区境内尚未整治的小黄河河段水流不畅,原来受污染的底泥淤积及流域周边畜禽养殖废水排放等因素,导致了沱河污染日趋严重。沱河是淮河左岸的一条重要支流,是沿岸群众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因此,做好水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沱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对于做好沱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最可靠的现实依据。目前社会公众要求获取涉及自身安全有关信息的意识愈来愈强,这就需要水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公正、权威的信息[1]。
2PSO-PEE模型评述
PSO是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粒子群算法)的简称,该算法又叫鸟群算法,是根据鸟群的觅食行为特征所得出的一种新的迭代群智能优化技术。该算法具有参数调整便捷、编码方式易被人们所了解以及收敛速度快等诸多优势。粒子群算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的优化管理等领域。投影寻踪评价(Projection pursuit evaluation,简称PPE)是一种新兴的能够有效处理高维以及复杂非线性数据的技术方法[2]。投影寻踪法能够把高维数据按照最佳的投影方向投影到一维子空间,这样就实现了一维空间分析高维数据的结构特点。
PSO-PPE模型正是基于这种粒子群优化与投影寻踪相结合,构建具体的水质评价模型,该模型评价水环境质量共分为4个步骤,分别是:首先要对拟评价的水环境质量指标作归一化处理。设指标值样本集为{x*(x.j)i=1,2…,n;j=1,2…,p}。其中x*(x.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n、p分别表示该水质样本中的总个数和评价指标的总数目。其次是构造投影指标函数。PPE模型把P维数据{x(x.j)j=1,2,…,p}综合为a={a(1),a(2),a(3),…,a(p)}为投影方向的一维投影值z;再次是进行粒子群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得出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即当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样本集给定时,投影指标函数只是随投影方向a的变化而变化,于是需要通过求解投影指标函数最大化来估计最佳投影方向,即最大化目标函数。最后是计算指标的评价值。把第三步求得最佳投影方向a*代入到第二步指标函数,可以得到待评价样本的最佳投影值z*(i),即为待评价样本的评价值。
PSO-PPE模型就是结合了粒子群算法与投影寻踪模型,然后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的方法计算出最佳的投影方向,从而实现对沱河流域水质现状的评价。
3沱河水质评价
3.1数据来源
为了增加分析的准确性,笔者把数据的统计时期精准到周,以沱河淮北小王桥位监测点2015年1~12月,环保部数据中心公布的《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数据为依据,选择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4个参数:pH值、溶解氧(DO)、高猛酸盐指数分析仪(CODMn)、氨氮(NH3-N)等数值变化。其中溶解氧数值越大表示越优;pH值数值越中表示越优,其他两项指标数值则是越小表示越优(表1)。
3.3PSO-PPE模型应用
为有效解决样本和标准指标数据之间量纲的影响,在评价该河流水质时首先对沱河水质样本和水质评价标准进行处理,即选择日常的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对象,然后根据PSO-PPE模型建模的4个步骤,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投影寻踪建模中的最佳投影方向,相关参数设置如下:水质指标共4个,粒子群算法的优化维数D=4.初始群体的数目、迭代次数、加速因子等需要通过反复测试与优选,确定:群体的规模N=200,迭代次数k=100,加速常速c1=c2=1.124,惯性权重w=0.72,得出相应的目标函数为0.473,样本的一维投影值为[1.653 1.713 1.36 1.561];评价标准的一维投影值为[2.35 1.61 1.95 0]
3.4评价结果分析
将样本的一维投影值与标准的一维投影值进行比较,即可得沱河淮北小王桥断面2015年1~12月的水质等级,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沱河流域2015年的水质等级起伏较大,其中Ⅲ为3、4、5、8月份,Ⅳ类水质分别为1、2、9、10、11、12月份,6月和7月为Ⅴ类水质。从监测到超标物质来看,该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指标为高猛酸盐指数和溶解氧超标,水体中的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污染较为严重,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从污染源来看,导致沱河水质污染的因素主要有:水资源短缺,随着沱河流域沿岸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水矛盾加剧了水污染;水治理技术滞后,城市污水管网设施陈旧,周边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等因素,加剧了水体中污染[3]。
针对沱河污染现状,一是要转变水污染防治策略,坚持统筹协调,综合治理,严格河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并把排污治理纳入到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加大考核监督问责力度,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鼓励周边群众自觉加入到保护沱河治理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
王斌,李坤,张迪.浅议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20(1):59~60.
[2]付强.投影寻踪模型及其在水文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35(4):80~85.
[3]黄淑玲,张勇.宿州市沱河段水质污染防治对策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6):100~102.
[4]王波,李伟,尹无畅.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环境污染特征及治理[J].绿色科技,2016(4).
[5]陈清莉,肖艳平。江律饮用水环境质量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5(7).
[6]郭勇,童艳君.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在线监测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2(8).
关 键 词 盐化工;特征污染物;水质演变;污染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099-01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qualityin ZhangFu River
CAO Jinyong,WANG Jinglong
盐化工产业与针纺织、电子、医药等工业门类相比较,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且财税贡献突出。盐化工产业是苏北某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3个千亿元产业之一,该市岩盐储量达1 300亿t,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盐化工产业近几年迅速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盐化工生产基地。伴随盐化工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盐化工产业的污染物排放相对单一,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原本较轻,但随着盐化工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企业的环境守法意识不强,盐化工行业的特征污染物硫酸盐和氯化物排放量上升较快,一度造成附近的河流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周边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城市饮用水源的安全[1]。下面对张福河近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针对沿河污染物排放状况初步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
1 河流及沿河生产企业分布概况
张福河南起洪泽湖口,北至陶家闸,全长27km,流域面积107km2,具有航运、排涝、灌溉等功能。属于河网密布的平原型河流,水位受河道水闸人工控制,常年流向为从南向北,通过陶家闸进入二河,附近10km范围内有两个饮用水源取水口。沿河分布9家盐化工企业,共有元明粉年生产能力220万t,硝盐年生产能力100万t,这些企业的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灌采卤矿井,但仍有部分含有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冷却水和生活废水排入张福河,对水质一度造成影响。
2 张福河水质分析
为准确掌握张福河的水质变化情况,在渔种场、西顺河大桥和陈集大桥等3个断面开展监测,项目为氯化物、硫酸盐。张福河执行Ⅲ类水质标准,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对氯化物和硫酸盐指标未明确限值,考虑到张福河与作为市区饮用水源的二河有较强的水力交换关系,现采用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进行评价,即氯化物和硫酸盐都执行250mg/L的标准[2]。
2.1 水质现状
从图1可以看出,张福河2011年1月沿河水质氯化物和硫酸盐指标控制在150mg/L以下,低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250mg/L的限值,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要求。
2.2 近两年水质演变趋势
上图显示,张福河3个断面的氯化物、硫酸盐指标近两年起伏大,总体下降明显, 两项指标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间大都较高,普遍高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250mg/L的限值,部分时间段高于1 000mg/L,最高点出现在陈集大桥断面2009年9月份,说明河流水质受到污染。2010年10月至今,两项指标得到大幅度削减,基本控制在250mg/L以下,下降幅度达到70%以上,这说明该市政府去9月开展的沿岸企业环境整治行动取得了成效张福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3 存在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
张福河水质状况变化起伏较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大,水质就好转,反之,水质就下降,说明一段时期政府管理不到位,企业有非法排污行为,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污染防治力度。
一是加强河流水质监管力度。鉴于张福河与饮用水源水质有密切关系,建议市政府将河流提升到饮用水源的管理高度,制定水质异常应急预案,加强监管频次和力度;
二是开展了沿河环境整治行动,根除沿河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严格落实“环评三同时”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清污分流制,严禁生产性废水外排;加强企业生活废水排放口的监管工作,发现外排废水水质数据异常立即进行分析排查原因,落实整改措施;推进厂区的雨水及生活废水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取缔河道上所有排放口;
三是委托有关单位开展区域盐化工产业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工作,对区域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科学可行的综合整治规划提交政府部门实施。
参考文献
[1]孙瑞林,罗军,靳宏民,李志红,张劲松,等.盐化工废水对农田污染评价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3(1):23-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