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01:56
导语:在制造业发展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12-01
一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陕西制造业竞争力,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促进制造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研究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紧密衔接、互动协同等产业联动方式,探索两业联动运作模式和实现策略,使制造业与物流业形成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特色的产业高度化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地制定政策,指导陕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密切联系、协同发展,对陕西、关天经济区乃至西部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 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关联分析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来对陕西省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关系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系统中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目标值的重要因素,从而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促进和引导系统迅速而有效地发展。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就可以说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关系密切;反之,二者关联程度较低。以下是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步骤:①确定分析的指标;②确定数列的因变量参考数列x0(母序列),和自变量比较数列xi(i=1,2,3…,n)(子序列);③对数据进行变换,采用无量纲化处理;④计算关联系数;⑤计算关联度;一般根据经验,当分辨系数ρ=0.5时,两因素的关联度大于0.6时,就认为两因素的关联性显著。在这里规定,ri为关联度,当0 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与支柱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均值,见表2-1。
由表2-1可以看出,无论是货运量还是货物周转量,都和陕西省支柱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一样,也就是说他们的相关性的顺序是一样的。其中纺织服装工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都超过0.85,属于关联度极强,协调性作用也极强。食品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在0.65-0.85之间,关联度较强,协调作用较强。能源化工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虽然都超过了0.6,在关联显著性范畴,但是关联度为中,协调作用中等。
陕西省产业增加值逐年稳步上升,与物流业的总体关联度呈较高势态。观察关联度排序不难得出,纺织、医药、电子通信设备等的精益生产与物流业的关联效应大于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工业这些大量生产的制造业。说明重工业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的物流需求释放。
陕西是生物资源大省之一,独特的生物资源被誉为“生物基因库”,相关行业人才优势也很明显。
电子及通讯设备、装备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它们为物流业提供了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的支持。电子及通讯设备的发展为物流业的准确性、时效性提供了软件支持,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识别技术(RFID),这些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本身对物流的需求也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能源化工工业每年的产量巨大,增加值对陕西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因为其产业还是以粗放式生产经营为主,其物流基本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没有特别大的改善,物流效率也一直都没有特别大的提高,所以和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还是较低有色冶金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增加值增长迅猛,但是总体来说产业规模较小,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也有限,所以关联度并没有很强。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
一、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在我国,一个制造企业纯生产的时间只占全部生产流程总时间的10%,而各种物流时间占90%;一个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只占10%,而采购与物流成本占90%;一个工业产品生产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1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占利润的90%。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一方面,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自身客户的需求展开,而站在物流业的立场上,制造业就是当前物流业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物流业重要的目标客户,制造业的发展释放了物流需求,是物流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另一方面,物流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现代化的生产必须辅之以现代化的流通,制造业的发达需要物流业给予强大的支持,离开了现代物流业,制造业的货物采购、供应和销售就会不畅,生产就会中断,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因此,制造业与物流业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唇齿相依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有效实施,必然要求制造业与物流业展开企业间的联动合作。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进行探讨研究。
二、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状况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2010年沈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7亿元,比2009年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1.4亿元,比2009年增长19.1%;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87.6亿元,比2009年增长20.1%。2011年第一季度,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5%。其中,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IT业产值分别增长26.4%、27.4%和18.2%。一批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华晨汽车集团、沈阳机床集团、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39.1%、20%、19.6%和1.8%。巨大的产业规模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基于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高度,着力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总体规划》、《沈阳市服务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纲要》、《沈阳市交通运输“十一五”规划》、《沈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以及《沈阳市“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中都明确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并贯穿始终。
目前,沈阳市一部分制造业企业能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双赢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7月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初步认定131家企业入围联动发展示范企业名单,其中沈阳市入围企业三家,为“沈阳北方交通重工有限公司、沈阳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沈阳中深集团”。其中,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成品运输业务外包给沈阳市四通运输有限公司,将采购及运输业务委托给日本伊藤忠公司,伊藤忠公司为其提供“移库销售模式”的贴身物流服务。中外运长航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宝马汽车于2010年10月也开始为期5年的汽车零配件物流合作,通过SAP管理软件进行实时信息传递,完成发动机之外所有国产零配件的供应。沈阳中深集团为米其林、中富集团、东软、松下、福尔波西格林、特变电工、沈阳化工集团、沈阳金杯广振、SEW等多家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提供了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沈阳远大集团与中外运和华力环球进行物流合作,通过项目招投标方式来实现,一般有效期为三个月。典型企业的成功做法,带动了更多的制造企业尝试外包,改变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与共赢。
沈阳制造业物流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沈阳市的制造业和物流业中间的通道并未有效打通,目前还是两个相隔离的行业。要加强两业有效沟通和衔接,促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协同相生,就必须强调和关注两业联动发展的科学的合作模式。
三、沈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创新型合作模式分析
目前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运作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模式、双赢物流模式、物流业务外包模式,这些模式照搬发达国家的较多,自己创新的较少,而且并不完全适合沈阳市的两业联动发展状况。因此,需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携手共创新型物流运作模式,通过重组、改造,提升制造业物流的运作模式,促进两个行业进一步协调发展。下面从沈阳市制造业企业规模划分的角度入手,分析探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模式。
(一)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业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1.物流系统接管模式
物流系统接管模式是指制造企业将其物流系统全部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接管制造业企业的物流系统并雇用原企业的员工。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双方专用的资产和设施,由专用设施为供需双方提供生产或物流等相关方面的服务,进而开展深入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使供需双方真正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专用性资产可以是专用的配送中心、专用的加工企业、专用的运输公司等。共同投资建立专用性的资产是一种消除博弈现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有效方法。沈阳康师傅分公司与沈阳顶通物流公司的合作就属于此种模式。
2.物流托管模式
物流托管又叫物流业务管理外包,是指企业拥有物流设施的产权,将管理职能外包出去,等于将物流设施出租。物流托管模式对于沈阳的物流发展现状,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目前沈阳有很多大中型制造企业仍然遵循产供销一体化、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在企业的固定资产中仍占有很大比重,若将其业务资产完全剥离,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管理,在体制和市场经营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困难,退出障碍比较高,难以实行。然而由于仅仅服务于本企业,客户资源匮乏,制造企业内部的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众多的物流企业由于缺少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而苦苦挣扎。物流托管模式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物流托管可以在短时期内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双赢。
3.物流交易所模式
设立物流交易所的目标就是为物流的集中竞价和有组织的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与规则。沈阳物流供需双方缺乏交流平台,行业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不够,是阻碍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的一个原因。沈阳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能汇聚国内外制造商、采购商、物流供应商和服务商于一体的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物流交易所,促进物流供需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则会有更多的买卖双方能够以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式完成物流外包的交易,物流业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繁盛,制造业也必将更加强大。
4.商贸物流一体化模式
以物流园区为依托,形成前店后库模式,构建商贸一体化物流中心。以租赁方式将店面租赁给入住的制造业企业,供其展销其商品,订单谈判等业务。以几家龙头物流企业为管理者,负责调配服务于入住其中制造企业物流的各项业务――仓储管理、物流输送、流通加工、集合拼装等。
5.融资租赁治理模式
根据物流外包合作的特殊性及具体需要,在传统的融资租赁形式基础上,还需要创新实现形式。
(1)“杠杆租赁”的融资租赁模式
在该模式下,银行把贷款发放给资信情况更好的制造业企业,而制造业企业充当为物流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出租人,一方面,稳固其物流合作关系,激励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另一方面,物流服务需求方对物流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更为了解,且对融资租赁物的监管能力远远大于银行。
(2)“项目租赁”的融资租赁模式
该模式由简单融资租赁的企业融资方式转变为立足于项目收益的项目融资方式,不涉及项目母体,也不需第三方提供担保,出租人和承租人共享该租赁项目的收益。在还租方式上,采用定期不定额还租方式,租金多少源于项目的收益。“项目租赁”的融资租赁模式,因为其还款额直接取决于其承担的物流外包项目,使得物流服务需求方无法提前终止物流合约,可以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还款压力。
(二)小型制造业业企业与物流业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1.协同采购平台模式
协同采购平台是服务于制造业集群中的中小型企业,根据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实时需求信息,通过采购中心平台,把产业集群内企业所需采购的物料和零部件集中进行联合采购、统一运输配送、集中仓储管理。成员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秉承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共担风险、共享受益的合作原则。
2.集成外包模式
诸多的小型制造企业也较适合采用集成外包模式。小型制造企业没有能力成为供应链的核心成员来进行供应链集成,而物流企业恰恰可以做到把若干物流需求相近或相同的小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集成外包。集成外包模式将是沈阳市小型制造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四、结束语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问题对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物流外包,物流企业承接制造业物流的一体化运作,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以及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重点产业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将沈阳打造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区域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物流迅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在合作中选择恰当的联动发展模式,将有利于协调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指导企业物流的健康发展,使沈阳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实现全部联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对于完善沈阳市区域经济建设及国民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对国家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健,刘丹,魏重德.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理论与实践[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文博.辽宁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工作研究,2010(3).
3.吴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共生模式及相关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4.汪标.SCM环境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战略联盟模式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
关键词: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SWOT分析法;产业升级;东莞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48-03
“十一五”以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对东莞市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虎门镇、茶山、大朗、厚街等地区。但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升级转型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创新能力较弱等严峻挑战,如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持续发挥这一支柱产业的优势,现已成为东莞市政府和企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SWOT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所提出,通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因素、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策略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进行SWOT分析,发掘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重要因素,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现状,以便为产业升级提供较明晰的方向和路径支持。
一、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拥有良好的发展背景和地理优势
近代以来,东莞工商业发达,是珠三角商贸重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对外经济往来愈加密切。1979年,港商在大朗镇投办第一家毛织企业,其后,一大批大朗本土民营企业家开始涉足毛织业,如今大朗毛衣年销售量超过8亿件,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虎门镇结合岭南风格和南粤水乡韵味,服装产业发展迅速,获得“中国服装服饰名城”、“中国女装名镇”、“全国首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等荣誉称号。
2.产业集群正外部效应,产业链较完善
东莞服装鞋帽产业初步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产业集群,目前已构建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纺织服装鞋帽咨询等一条龙配套的产业链。如大朗镇拥有3 000多家毛纺织企业,已形成毛衣生产、辅料、机械、洗水、漂染、印花等较完善的产业链;茶山镇目前服装产业形成了包括服装生产企业、服装配料辅料企业以及专业交易市场在内的产业链,现拥有800多家制衣厂,建立了国际布料辅料交易中心。
3.设备和管理技术较先进
结合政策引导,东莞市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力量。东莞市还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经验和运作模式,努力使产品质量与国际质量标准、生产标准接轨。厚街镇作为“鞋业名镇”,近200多家鞋业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开发机构,近10家知名鞋业品牌在镇内设立对外服务的研发中心;虎门镇拥有咨询、培训、设计、策划等服务机构324家;大朗镇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变,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
4.承接外来品牌众多,拥有良好的国内外知名度
东莞纺织服装在生产加工方面现有的规模和实力,吸引了袋鼠、金利来、POLO等1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以及鄂尔多斯、杉杉等20多个国内名牌在大朗镇生产[1];Ck、Tommy等大批国外知名品牌以及361°等国内品牌服装均由茶山服装企业加工生产[2];厚街镇也承接了沃尔玛、都彭等近30个世界名鞋工艺生产,每年举办两届的中国东莞国际鞋、鞋机展吸引了国内外上千家鞋企参展。2011年第三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在此举行并汇聚全球600余名鞋业精英,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劣势分析
1.外贸依存度高,产品附加价值低
在全球纺织服装鞋帽价值链中,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尽管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迅速发展,但加工外贸依存度高,易受国外低迷需求和贸易保护政策影响,且作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空间有限,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获取的利润远远低于设计和营销企业。
2.生产规模整体偏小,私营化程度高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虽然作为东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广东省有关地市相比,规模依然偏小。以2011年为例,东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为77.52亿元,居全省各地市第五位,但相对广州(143.56亿元)、中山(105.51亿元)、佛山(102.55亿元)的生产规模,还有很大差距。且近年来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为主转向以私营工业企业为主,私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但也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的隐忧,因为单个私营企业通常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研发能力薄弱、对境外市场需求动向把握不准。
3.自主品牌力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尽管东莞已有如以纯、龙姿、QQ、迪宝阿治奥等服装鞋帽品牌,但具有很强具有影响力的全国和国际品牌较少。多数企业对品牌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专利和研发技术较滞后,企业缺乏危机感,同时宣传力度较弱。
4.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意识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缺乏人才和技术等核心竞争力,集群内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产品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品档次低,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新技术、功能环保型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二、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分析
(一)机会分析
1.政府对于传统优势产业的政策支持
2008 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0)》对提升改造广东优势传统产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做强纺织服装鞋帽等优势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东莞政府2013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任务。
2.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
广东在2010年开始正式运作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纺织服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东莞纺织鞋帽产业可以借助这一机遇,在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如目前茶山镇正积极进行注册“茶山服装”集体商标,将服装企业从现在的来料加工、贴牌加工的OEM模式转型为自主设计制造的ODM模式,努力把茶山建设成为专业化程度最高、公共运行成本最低、软硬环境最优、行业环保最好的科技型精品服装柔性制造产业基地[2]。
3.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人口众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纺织服装鞋帽产品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目前中国广大农村纺织服装鞋帽消费量依然较低,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内需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东莞服装企业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具有特色的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大宣传,开拓增大其国内市场。
(二)威胁分析
1.人民币升值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出口的纺织服装鞋帽企业而言,它们对汇率因素较为敏感,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使其产品出口压力不断增大。人民币升值,使纺织服装服饰出口竞争力减弱,目前许多国内小型纺织服装服饰企业主要通过压缩成本和减少订单等方式加以应对。
2.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使得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欧美一些国家对纺织品实行满意保护和反倾销,国外需求减少,致使许多中小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开始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同时,国内新一代年轻人从事纺织服装鞋帽工作的意愿不断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往以廉价劳动力赚取价格差的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鞋帽企业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国内纺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3.国内其他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纺织品出口配额逐步取消,同时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迅速,使得包括东莞在内的广东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在改革开放早期形成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削弱。此外,孟加拉、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利用远比中国低廉的劳工和材料成本优势,分食中国纺织发展鞋帽产业的出口“蛋糕”。
4.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是用水、排污比较严重的行业,尤其是使用传统工艺的中小企业,大多能耗高、污染严重,是目前和今后中国治理污染的重点管控对象。这些企业由于资金、工艺等限制,在解决达标排放问题中将面临巨大压力。
三、加快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升级的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东莞市既拥有发展的优势和机会,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和面临许多威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这一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条件,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规避各种短板和市场威胁,促进和带动东莞市整个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已成为东莞市政府部门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打造核心企业
拥有纺纱厂、织布厂、染布厂等的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目前是东莞布料环节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针织布生产商之一,其主要客户为NIKE、ADIDAS、POLO、GAP、BALENO 等国际著名品牌制造商。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可着力打造更多这类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核心结点企业,提高其在全球产业链国际分工的话语权;东莞大朗的中大联盟是全国羊毛衫行业第一个联盟性组织,目前中大羊毛衫品牌联盟已经与实力雄厚的上海百联、武汉中百以及国际知名品牌美国的23KU、DKNY、POLO,日本的Victorinox 等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东莞建立更多以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为代表的联盟企业或核心企业与代工企业的联盟树立了典范。
(二)发挥产业平台集聚效应,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
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的平台建设已趋完善,如虎门科技创新中心下的设计创意孵化园、虎门威远岛服装设计创意园、大朗的东莞创意园和松山湖创意生活城[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平台、设计平台、质量检测平台、信息咨询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展销物流平台和流行趋势平台建设的集聚。要突破行政格局限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促进服装设计和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增强研发和检测能力;完善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高供应链网络的协调能力;依靠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此外,东莞应进一步完善《东莞市企业人才迁户暂行规定》,引进高端设计师以及优秀的营销、管理和策划人才,也可与广东纺织服装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创新性人才。
(三)发展电子商务和大终端模式,优化运营体系
电子商务技术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网络直销的品类组合,另一方面也可使大量分散的企业连成供应链网络,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为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大终端模式是指通过品类组合提高顾客的进店率,通过产品多元化和个性化给顾客以足够的选择和购买理由,实行服装、鞋帽、装饰的组合等一站式购买服务[3],市场上比较成功的例子有H&M、ZARA等。东莞拥有上千家制鞋业、袜业、帽、手套、手袋以及眼镜生产企业等,可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联合运营,实现大终端模式,发挥其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
(四)培育整合自主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
如今市场上同类产品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培育整合自主区域品牌可以通过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以童装为例,拥有著名品牌小猪班纳、铅笔俱乐部、雀太郎、兔仔唛等知名品牌的莞牌童装总体水平在国内颇具名气,可通过品牌整合打造国际名牌童装商品。此外,东莞市还应加强软环境建设,如鼓励有关商会和出口企业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创建现代纺织服装鞋帽专业图书馆、博物馆,积极举办和参与产品交流展销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东莞服装鞋帽产业的文化内涵、规模现状和发展前景,提高产业知名度,开拓国内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中国羊毛衫名镇[EB/OL].东莞—大朗网,http:///about/town.asp?id=1.
[2] 伍雪平.茶山获评“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N].东莞日报,2010-11-23.
[3] 李银满.东莞纺织服装产业整合升级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2):8-13.
The SWOT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 of Dongguan
MA Yu-qi
(School of Statist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rapid economic globalization,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as a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industry,is facing a series of challenges.In this paper,SWOT Analysis is utilized to analyze systematically 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 of Dongguan and then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 coexist.Several suggestions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textile clothing and footwear industry;SWOT Analysis;industrial upgrading;Dongguan
[ 关键词 ] 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业 规模效应
1978年我国实现对外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1991年以前,我国利用外资以间接投资为主,对外借款是吸收外资的主体。1992年我国年度实际使用FDI超过间接投资额,占据了主体地位。到2009年,中国连续1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2008年共吸收外资超过9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9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在900亿元以上。
一、制造业利用外资概况
制造业仍是吸收外资的主要部分。2009年外商投资制造业新设立企业9767家,同比下降15.5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7.71亿美元,同比下降6.26%,分别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1.68%和51.95%。制造业吸收外资主要集中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见表2、3)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的效应分析
中国制造业在充分吸引外资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制造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我国制造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制造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1.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各项经济指标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不断提高。目前制造业各企业中,产值规模居龙头地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其资产规模,产品销售收入也位居榜首。
目前中国利用外资比较集中的行业为汽车产业,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09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2009年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向好。2009年月1-11月,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28054亿元和19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51%。
同时,一批中国制造的产品产量一直在国际上遥遥领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00多种制造业的产品形成了大批量生产能力,产量在国际上占据首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钢铁则是工业的粮食。1990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6600万吨,到2009年已超过56780万吨,几乎占据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2.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例不断上升
从改革开放之初数据显示来看,198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2603亿元,占国内经济总值的34%,占全国工业总值的78%,而到2007年,制造业增加值67030亿元,占国内经济总值的27.18%,占全国工业总值的83.79%。如表4所示,制造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例。
3.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额逐年上升
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中国,有利于中国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同时还扩大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给国内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国内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扩大中国产品的国际销售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中国,建立配套产业群。这些举动无疑都为我国培育规模经济、发展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基础条件。
我国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在1997年时为275.47亿美元,在此后年度里不断增长,到2006年时已达到2224.19亿美元。2006年的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比1997增长了7.0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6.12%。
4.制造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
制造业规模扩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制造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数量逐渐增大,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533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数13.28%。2006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8500万人,占全国从业人数11.13%。如表5所示。
5.制成品增长速度高于初级产品,比率也逐步上升
从近20年的情况看,在世界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年均增长9.8%,而初级产品贸易仅增长2.2%。2007年从大类商品来看,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继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迅速上升,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6%以下,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至94%以上。见表6。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刘 琦 李 茜:中国利用外资30年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9期
一、能源消费
制造业是海南省的主要耗能部门之一,2005年至2012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5-40%。“十一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能耗年均增速为8.1%;“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7.9%;2012年与2005年相比,制造业能耗已翻了将近一番。
目前,海南省能耗较高的9个制造业子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外,其余8个行业均为海南省支柱产业(见表1)。值得说明的是,自2012年开始,海南省的统计数据采用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但为了保持数据序列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本研究将201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处理,仍沿用了2005―2011年统计数据所采用的行业分类。
近年来,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4大高耗能行业产能的扩张,对制造业乃至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生铁和粗钢产能的全面停产,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则又起到了一定的中和作用,空余出约50万吨标准煤的增长空间。
二、行业增加值
从制造业分行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来看,海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由不到16%升至17.3%(见表2)。
“十一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32.1%;“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3.0%;2012年制造业增加值是2005年水平的4.6倍。
由于海南省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因此,个别大项目的上马会导致相应子行业的增加值和能耗都产生跳跃性的增长。例如,“十一五”期间投产的炼油项目,导致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400%以上,行业综合能耗增长300%以上。但放大至整个制造业部门和全省GDP来看,这种跳跃的幅度则有所缓和。
三、万元增加值能耗
“十一五”期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的全面实施,海南省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年均下降率为15.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降幅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然而,由于几个造纸和化工等高耗能项目的上马,“十二五”前两年制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反而有所上升,年均增长3.9%。(见表3)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十一五”末期,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都已降至1tce以下。海南省制造业目前的水平是1.426tce,说明依靠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万元增加值能耗还具备较大的下降潜力。
四、单位产品能耗
经过“十一五”时期大力度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海南省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耗均已远远低于全国2010年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但与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部分产品的单耗可能还具备一定的下降空间。例如天然气合成氨技术,海南省目前的吨氨综合能耗是1.2tce以上,而美国水平已低于1tce,说明海南省还具有一定的技术节能潜力。(见表4)
五、能源结构
由于大部分制造业行业都属于能源消耗 型,使用的能源品种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技术,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可替代性不强,因此,从统计数据来看,整个制造业部门的能源结构变化的规律性不强。2005年至2012年之间,一个相对而言最优的能源结构出现在2008年,煤炭占比低于18%,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合计接近70%。
六、资源禀赋
根据《海南省十二五新型工业发展规划》,海南省具有优势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气候资源。现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其中,列入国家统计一级的有铁、钛、石灰石、石英砂、石油和天然气,且富矿比例大(品位高)、开采条件好。海南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独特的热带林木、果蔬、热带作物和水产品等农产品资源,林木生长快,轮伐期较短。海南优势资源为油气化工、浆纸及纸制品、矿产资源加工、新材料和新能源、制药、食品和热带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该规划也充分考虑了海南省制造业资源来源的区位优势。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的交汇点,位于北部湾经济圈重点发展区域。面向东南亚和南海,地处国际主航道中心位置,是全国承接国际航道咽喉马六甲海峡最近的物流中转区。所辖岛屿和海域毗邻港、澳、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海空交通运输便捷,临北部湾地区聚集海南最重要的港口群(洋浦港、海口港、八所港等),良好的区位和港口条件,可辐射整个华南、华东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发展出口型工业。
七、结论和建议
海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虽然制造业增加值和能耗都有着较快速的增长,但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到18%,远低于国内外许多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水平。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3-0154-0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10LY97);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协同推进机制研究”(批准号:10GL28)
【作者简介】郑四华,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龚志文,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江西景德镇333001)
制造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核心,而先进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在不断吸收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制造模式,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形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实力的重要表现。
工业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工业化进程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战略举措。
然而,自2009年12月12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还未有学者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进行过全面、系统地综合研究。因此,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定位、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优化等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从而有助于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条件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首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明显。鄱阳湖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交界的南岸,为长江中下游五大平原之一,自然条件优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30%,承载了江西省近50%的人口。经济区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试验区等区域经济体,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对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很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其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优势明显,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鄱阳湖区域生态条件良好,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江西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高速公路、铁路和电力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空间,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最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基础较好。2010年鄱阳湖地区人均GDP2.2万元,高出全省18.2%。鄱阳湖经济区区内园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143亿元,创造了江西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化工、纺织和医药的骨干企业大部分集中在鄱阳湖经济区区域,区域内各个中心城市产业各具特色,形成了各自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例如,南昌具有汽车、电子信息、医药、航空工业优势;九江是全省重要的石化、能源、纺织和装备等制造业基地;景德镇具有陶瓷业、汽车与航空制造产业;鹰潭的有色冶金、化工工业优势明显;新余有光伏产业、钢铁产业;丰城是能源生产基地;樟树有国内闻名的中药产业。总之,扎实的工业基础为鄱阳湖经济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鄱阳湖经济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鄱阳湖生态经济的产业层次低,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这种以“高能耗、强排放”为特点的第二产业中比例过高,而低能耗的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产业结构,对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相当不利的。制造业中缺乏有产业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小,层次低,且基本上属于横向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不足,同业竞争严重。
2.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先进制造业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先进性,它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而江西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研发经费、人才、设备等都相对不足,因而,技术创新能力也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仅为110.1亿元;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550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34.3亿元,分别仅占全国的1.28%(全国8610亿元)、0.34%(全国163.3万件)、0.72%(全国4763.6亿元)。在中部地区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企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自主研究和开发环境保护技术的能力明显落后,这是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区域发展的政策性机遇。1999年以来,江西省及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使鄱阳湖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中转作用,带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依据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为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立足江西实际,顺应时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这些难得的政策性机遇,为该区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去工业化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机制保障。在去工业化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机遇和可行的发展思路。同时,去工业化背景下的新劳动分工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机制保障。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本充裕、技术先进;而后发展中地区的江西,其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和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劳动资源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通过引进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将极大地促进区内经济发展。这种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和资源禀赋理论的新国际劳动分工,是引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保障。
(四)威胁分析(Threat)
1.专业人才队伍相对不足。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是要有先进技术支撑,而先进技术的关键是要有相关的技术人才。江西在高端人才和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2009年,江西的知识产权指数在全国排名仅处于第23位。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导致缺乏先进制造业的后备人才、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以及能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带头人和骨干管理队伍。因此,目前发展先进制造业还面临技术、人才不足的制约。
2.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巨大。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不可避免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但是,从实践可知,技术含量低的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是首先淘汰和转移的产业。如果盲目地承接这些落后的产业,就很可能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单一、失衡和低级化,造成高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可持续发展是一大挑战,存在巨大风险。
二、鄱阳湖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路径,必须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在当前具备一定优势的基础上,以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为指导,实现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
(一)发展生态效益型制造业,保护好生态环境
生态工业是环境友好的工业体系,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发展的工业生态系统。在产业战略规划上,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非常重要,新兴产业的发展还能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对后者实施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因此,要加快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制造业升级。战略新兴产业要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同时要结合区内优势,该区必须以现有优势的光电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和航空产业基地产业为基础建设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需要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与其“链结”,吸引和引进现代制造业,同时加强传统工业的改造和升级,进一步提升现代制造业水平,吸引和引进现代制造业。
(二)建立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的发展机制
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的发展机制包括能源和产业政策、金融促进、财政和税收扶持等经济政策、科技和人才政策、绿色消费政策,生态文化政策以及政府主导、居民、企业、中介结构互动的发展机制。政府要加强服务效率和政策创新力度,减少行政干预和规制,改善对企业的监管,为市场化引资提供信息化服务和中介平台。抓好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建设,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优化引资环境。在引进外资和产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产业的环保指标,确保杜绝污染性和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引入。政府必须引导建立先进制造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再利用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和污染处理技术等等。
(三)以信息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
信息化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施传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推进信息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形成综合性的网络贸易体系,例如,对江铜集团、新钢、萍钢、南钢等传统冶炼企业,通过信息化和生态化改造,调整品种、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减少污染、降低单位能耗。
摘要:分析了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对信息要求的特点,设计了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阐述了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精入、处理与愉出,提出了战略成本会计系统运作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制造企业会计系统
一、问题提出
战略成本会计是近20年来成本会计发展的新趋势,是成本会计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产物。随着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要想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制造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向战略管理的转移。实行战略管理,成本是管理的关键.因此,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有其重要现实意义。
二、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
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有别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它是为战略成本决策和管理提供信息的系统,强调按成本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来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其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区别可以用图1、图2结构对比图来体现。通过对图1、图2两个系统结构图的比较不难发现,由于加强了成本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可以提供比传统成本会计系统更加有针对性的成本信息支持。而且,管理人员可以将原本由自己进行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交给成本会计人员来完成,充分发挥成本会计人员收集和处理成本信息的特长,从而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三、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入、处理与输出
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人、处理与输出的过程可以用图3来描述:
(一)信息输人信息输人可以是反映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和企业经营活动情况的各种形式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相比,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人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复杂一些。从内容上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将关于企业的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数据都纳入信息搜集的范围;从形式上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更加直观的非财务信息也是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处理首先,来自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各类原始数据要经过指标体系的筛选和处理后才能成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指标值的计量与计算应由会计人员根据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来完成。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是指那些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来的指标,例如,企业的销售收入。复合指标是那些以基本指标为计算基础,经过二次处理得来的指标,例如,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两类指标的综合程度有所不同,进而对战略成本决策的支持作用也不尽相同。好的战略成本会计指标体系应同时包括“诊断性指标”和“战略性指标”.所谓“诊断性指标”就是指那些能表明企业的运作是否处于控制之中,并能预示某些必须立即予以处理的不正常的事件的指标。“战略性指标”则是指那些能够反映企业战略目标,将决定企业能否获得战略优势的关键因素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的指标。“战略性指标”使成本会计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企业实际的经营活动是否促进了企业战略优势的形成。其次,该系统所计量与控制的指标应具有全面性与适当的超前性。全面性是指尽可能地覆盖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以及所有重要的环境因素的变化。超前性是指企业的指标体系要考虑到管理人员今后的信息需求变化,尽可能地为今后的信息需求作积累。指标体系之所以要具有这两方面的性质,是因为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决策的信息需要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仅凭以往的或目前的信息需求情况来设计指标体系,必然会难以满足新的信息需求。再次,好的指标体系应能满足企业各层次员工的信息需求。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偏好于运用具有较强概括性的财务信息来作决策,而企业基层的工作人员则更需要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非财务信息来评价和监督日常工作的效率。
(三)信息输出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输出主要是以战略决策和管理分析报告的形式出现。分析报告是以特定的形式将经过上述指标体系处理后的信息呈现给管理人员。在编制分析报告时必须明确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谁是信息的使用者2.所提供信息有何用途3.信息的内容是什么4.信息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5,信息所涵盖的时间与空间范围有多大6.信息应间隔多长时间提供给使用者才是最合适的每一个战略分析报告都针对一项决策或某一管理过程的信息需求,因而具有较灵活的报告内容、报告形式和报告期间。为保持信息的相关性,战略成本会计分析报告应按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来编制,其内容只应该包括与特定的战略决策相关的指标。如果是一个生产部门的技术经理需要分析报告,成本会计系统提供给他的报告就不应以对他来说十分抽象的财务数据为主,而应以具有直接操作指导意义的非财务信息为主。每一个分析报告提供的周期,甚至于报告中不同指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可以根据信息使用人的需要来调整.
四、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运作
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运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传统会计系统中,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运算和存储功能来替代烦琐重复的手工计算和记录。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作很多其它的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运作的效率:
1.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可以应用于预测分析。提供预测信息是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一个特点,借助计算机,成本会计人员可以将较为复杂的预测模型程序化,这样对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的预测过程就可以转化成不同变量的计算过程,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生产的发展使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更加快捷。这种结合的紧密性为战略成本会计系统追踪和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3.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有来自各个生产部门的也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利用企业内外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可以提高信息输人的效率。
4;网络和数据库技术还可以使生成和传递各种形式的报告更加迅速,使战略成本会计随时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提供成为可能。
(二)加强与管理人员的交流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管理人员与成本会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环节。传统成本会计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具相关性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之间缺乏交流。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而且降低了成本会计系统的运行效率.首先,缺乏交流使成本会计人员不了解管理人员的真正信息需求。其次,缺乏交流使管理人员不了解成本会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成本会计系统的信息资源。第三,缺乏交流使成本会计人员不了解管理人员对信息的理解能力。
(三)战略成本会计系统要适应企业。战略的动态变化企业制订战略是为了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机遇,完善自我,超越对手,以求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实力总是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通过调整企业的战略来适应和利用这些变化。企业的战略因此而呈现出一种动态变化的趋势。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统,必须具有适应企业战略动态变化的灵活性.企业战略变动主要体现
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所在的行业的演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行为,产业演变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新兴产业、成长产业和衰退产业,相应的企业战略行为表现为建立、保持、领导、收获与退出。其次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力量对比的变化,促使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取向,即追求成本优势或产品的歧异。这两种战略取向可以在产业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内与企业的战略行为相配合.
参考文献:
焦跃华,袁天荣.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会计研究,2001,(2):34一35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结构 建议
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时,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技术要素的投入,虽然甘肃省的工业化程度并没有达到中后期阶段,但我们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重视对服务业的发展,让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相互促进,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化。
一、制造业的概念
所谓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产业,它是围绕制造业生产过程的各种业务,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围绕生产制造和加工装配开展的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下料配送等均属于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范畴。制造服务业不是制造业的简单延伸,而是制造业的纵申发展,其发展趋势是制造服务业的产业化。
二、发展制造服务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甘肃省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推进的阶段,发展制造业有助于增强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是加速推进甘肃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
1.制造业是将技术引入生产过程与产品的良好媒介
制造业将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导入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营运效率、经营规模及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
2.制造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制造业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从外部获取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技术进步与分工的有机结合,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3.制造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制造业在经济格局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制造业占GDP 比重将近40%, 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
4.制造业是自主创新的“助推器”
对于甘肃这样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省份而言, 大力发展研发、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现代市场营销服务、现代金融服务等制造业对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基础工业发展质量等方面意义尤为重大。
5.制造业是节能减排的“生力军”
首先,服务业以科技和人力资本投入为主, 属于“ 无烟产业”;其次,其他产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制造业的有力支持,如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处理等。而甘肃省目前的石油化工产业、黑色金属产业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这就急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来实现节能减排、效促进原有工业发展。
6.制造业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金融、信息、科研等生产功能都非常发达,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甘肃省的工业化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城市经济将逐步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从而强化城市功能,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SWOT分析法的甘肃省制造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1.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的优势
(1)良好的制造业工业基础
甘肃省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更是加大了对制造业的发展,目前甘肃省已初步建立起兰州和天水2个装备制造业基地。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和改造,甘肃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并具有较强的机械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
(2)具有一批发展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
甘肃省目前有着一批很有发展制造服务业实力的工业企业,例如位于兰州的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其在具有大量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合成树脂、化肥等化工产品的基础上,还具有物资采购、仓储、配送和石化产品销售、运输以及消防、治安保卫等综合制造业务,虽然其制造服务业还不是其主要业务,但其在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构成中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并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另外嘉峪关市的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也已涉猎服务业,整体上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3)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发展制造业提供条件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内陆,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西连青海,新疆,北邻内蒙古,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是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省会兰州是全国地理中心,兰新、包兰、陇海、兰青四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达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等城市以及省内敦煌、酒泉、天水、庆阳的20多条航线,通航里程达35700多公里,兰州空港正式开放,由兰州可直达香港,所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交通设施,为生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供了基础条件。
2.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的劣势
尽管很多人意识到了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但也应该,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甘肃省目前还不是一个服务业强省。服务业薄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制造比重小、服务领域被当作非生产性的活动。许多本可以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的服务领域,被当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办。二是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尚不发达,人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对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发展的需求还不足。
(1)服务业准入门槛高、管制多、发展规模小
分析甘肃省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服务行业目前仍存在门槛高、管制多、垄断经营现象严重、对外开放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以及规模小、效率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对服务业许多领域实行高度国有垄断经营,将许多本来应该交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服务部门由国家专营、牢牢控制,这样既阻碍了服务供给者改善服务的积极性,又制约了对消费者对服务的有效消费需求。
(2)思维陈旧,对服务业的认识不到位,各项法律法规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们不自觉地将服务业当作不创造新价值的非产出部门、辅部门,夸大生产决定服务、服务从属生产的作用,过分强调服务业的非经济职能,忽视其产业功能。在这种扭曲的思维模式导引下,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不完善、法规不健全,这就阻碍了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3)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包括制造服务业在内的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甘肃省服务业近年来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十分落后。2005年,甘肃省服务业实现生产总值787.36亿元,仅位列全国第26位,相当于第一位广东省的8.2%。
(4)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甘肃省传统服务业仍占居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附加值、层次和科技含量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业态和服务方式较老。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改革仍较置后,一些领域产业化进程还相当缓慢,所以从结构上也制约了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5)对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服务业的投入不足
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2005年甘肃省新增固定资产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投资仅占全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3.44%。目前这样的固定资产水平不足以支撑新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6)对满足制造业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不足
兰州市人才政策已初见成效,但总体上仍存在引进人才的层次偏低、针对性不够强、人才层次结构单一等问题,特别是在培养和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方面,力度不大。
(7)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程度偏低,导致社会分工不明确,影响制造业的空间集聚
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导致社会分工不充分,缺乏推动生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并且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集聚经济特征,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城市化水平上的差距降低了服务业在本地区聚集的能力。
(8)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制约了制造型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制造业的知识密集性特征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基础和管理创新前提。而整个西部地区较低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将成为影响甘肃制造业扩大发展的制约瓶颈。
3.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面临的机会
甘肃省作为我国的西部省份,一直以来其工业发展都是依赖高能源的消耗,所以在国家大力提倡经济增长方式需转变这一形势下,甘肃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显得尤为重要,甘肃省应率先开始行动,以争取国家在各方面给与的支持,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争取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1)借助甘肃省良好的制造业基础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
借助我省良好制造业基础这一优势,发展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其他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向高端化升级。为甘肃省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甘肃省很多企业有对融资方式、方法以及设备更新方面的需求,这对于发展制造业这是不容错过的机会
甘肃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不畅,上市企业很少,很难吸纳民间资本,更为严重的是流动资金得不到银行贷款,使很好的项目不能实施;甘肃很多企业一直使用以前的技术和设备,无力进行技术改造,存在设备老化、生产率水平低下等问题,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市场需求,大力为制造企业提供如何融资、筹资、技术升级等各种制造。
(3)积极投身国际业务的省内企业有对外贸业务操作服务的广泛需求
目前甘肃省正积极鼓励装备制造业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积极谋求国际合作,这样一来,大量的进出口业务将因此而产生,而很多企业对进出口业务还是陌生的,对专业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所以可以发展专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外贸服务支持的咨询、培训产业。
(4)城市发展阶段化给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
甘肃省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将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在逐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必须建立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客观上要求在加快发展消费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制造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全方位服务。
(5)国际产业和资本正加速向我国的服务业领域流动,这给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也带来新的机遇
所以可以借助这样的大好时机,甘肃省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多吸引国际大型服务企业进入甘肃,更好地促进甘肃省制造服务业的发展。
(6)国家大搞西部开发给与的良好发展契机
国家加大对西部进一步开发的力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借这个机会甘肃省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争取把制造业做起来。
4.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甘肃省发展制造业的发展将面临来自其他城市和区域的挑战,从全国范围看,北京、上海、西安等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工业基础都比甘肃省优越很多,从区域范围看,甘肃省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安的竞争。西安致力于成为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它将依托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研发等制造业,西安与兰州毗邻,并且具有制造业优势。西安将与甘肃省在制造业发展的资源、人才、机构等方面形成一定竞争。
四、甘肃省发展制造服务业的战略规划
其实,甘肃省有较多的二线城市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制造业基础,例如天水、金昌、酒泉和嘉峪关等城市,同时以兰州为核心的学府城为甘肃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着科技力量和人力资源,所以说甘肃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已具有良好的条件和背景,因此甘肃省各地在发展战略上不能仅仅停留在高污染高耗能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而必须通过寻求自身制造业的发展和大力提高第三产业附加值的途径,来实现制造中心更快更强的发展道路。
具体地说,第一,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着力改变部分服务业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过低的状况,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服务业,帮助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促进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
第二,加速培育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行业,把信息服务、会展商务、物流配送、文化教育、社会中介等新兴产业内在地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服务功能多层次、投资结构多样化的新型服务体系;
第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当前,对发展制造业,不少地方和企业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缺乏产业政策的引导,更缺乏配套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支撑,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第四,拓宽渠道,集聚人才。由于大部分制造业是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基础,因此制造业对人才有比较高的要求。为集聚人才,应拓宽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国外人才的优势,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二是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制定分类开发计划,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人才。三是加快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步伐,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服务专业教育,积极组织实施服务人才能力培训工程。四是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健全制造业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管理,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服务业发展培训各类从业人员。
第五,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政府在重点扶持部分地区发展时,应该将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向区域倾斜转向产业倾斜,有目的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系效应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发展地区。
第六,创造并维持产业聚集效应。聚集效应是产业区位调整的主要追求目标,防止区内企业的非聚集化是区位调整成败的关键。为此,政府可以采取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实施区位品牌战略,拓展销售网络,构造技术创新平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企业间的聚集并增强聚集效应。
参考文献:
[1]殷少明:大力发展生产业提升新疆工业竞争力[J].新疆财经,2008.(2)
[2]杨世军:发展生产业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J].经贸论坛,2008(8)
【关键词】生产业 制造业 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系数
广东省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广东省已经形成了功能比较齐备、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服务业体系,其中生产业对服务业的贡献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广东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生产业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重要部分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双向互动关系,这主要表现为服务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物投入,以及制造业部门的功能日趋服务化。为研究广东省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相互关系,本文将尝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广东省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
广东省的制造业基础一直比较雄厚,2010年广东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2万亿元,达2.14万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而且近年来,广东省产业结构高端化、服务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向深化。全省轻重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41.8:58.2转为2010年的39.9:60.1。2010年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上升47.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33.6%,位居全国首位。
建立在制造业基础之上的生产业与企业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连,伴随着工业增加值的增加,生产业增加值也应保持同步上升。近年来,广东省生产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下滑之后有所上升。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滞后于工业。在服务业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业滞后于在工业中占主体地位的发展,但二者的关系极为紧密。2002年,广东省生产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6.27%;而2007年这一比例上升为49.16%。其中,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上升较快,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4.36%和12.06%。而推动技术创新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却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工业的持续发展是极不协调的。
总体上看,广东省较强的制造业实力不仅是其发展生产业的强有力支撑,而且也将为广东省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极大的市场容量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先进制造业的繁荣本身还会扩大与之相关的生产业的投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广东省的生产业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另外,广东省部分制造业企业已开始顺应世界生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将自己的服务业务外包,这些制造业企业将产品的研发、设计等业务外置,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越来越多的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将上述类似的非核心生产环节外包给生产企业,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将得到极大的推进。
二、投入产出分析法及数据来源
投入产出系数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工具。用来分析产业关联的投入产出指标主要指标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力系数、影响力系数等。
(一)产业关联分析指标说明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消耗系数越大,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依赖性越强。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自《2002年广东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广东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按照惯例,我国每逢以2、7结尾的年份国家统计局和各省直辖市统计局会制定全国和各地区的详细投入产出表,以观察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本文采用广东省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作为原始数据的来源。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将投入产出表中合并为以下部门: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分为:采掘业、水电气的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其中又进一步交制造业细分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第三产业划分为:生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其中生产业又分为: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和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六类。并计算出合并后的数据,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
三、广东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经济实证分析
为了反映各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需要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一些投入产出技术系数。其中,最主要的是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一)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根据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大行业(即:农业、采掘业、水电气的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生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可以得出:广东省制造业对生产业的直接消耗较小,2002年为0.0581,2007年为0.0516,即广东省每生产一个制造业产品直接消耗约5%个生产业产品,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30-40%。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广东省的生产业不能很好的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可能因为广东省对生产业重视不够,统计中存在很大的偏差。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虽然保持良好的增长,但其作为知识中间投入的生产业发展跟不上制造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制造业的良胜可持续发展。相比之下,生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2002年为0.1164,而2007年为0.1719,其经济意义为每一单位生产业的产出需投入制造业产品2002年为11.64%个单位,而2007年为17.19%个单位,生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呈上趋势,虽然数据不大,但明显高于制造业对生产业的消耗系数。这反映出广东省制造业作是拉动生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生产业对制造业依赖虽然在不断增强,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仍不够紧密。而且生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需求明显强于制造业对生产业的。
通过计算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可以得到2002年和2007年的细分行业(即:农业、采掘业、水电气的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和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从计算结果来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商务服务贸易业的直接消耗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对该行业的直接消耗仍然最大,这说明目前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商务服务贸易业的依赖仍然最大,商务服务贸易业的发展促进了这两类制造业的发展。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流通业、商务服务贸易业、金融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相对其他生产行业较高,这说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与这三类生产业的关系更为紧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对这三类生产业的依赖更大。金融服务业对三大类型的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且系数均较小,这说明,金融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将越来越小,制造业对金融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也将不断减弱。流通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减小,对其他两类制造业的系数增大,而且流通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消耗系数最大,由2002年的0.1137增为2007年的0.1974,这说明流通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最大,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贸易业、房地产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明显增大,而且这四类生产性服业对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直接消耗系数均比其他两类制造业的系数大。这说明这四类生产服务业对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依赖最大,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这四类服务业的发展。总体来看,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依赖于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其次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且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能更好的带动生产业的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生产业对于制造业的产出依赖性强于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依赖性。这与生产业的行业特征有关,大部分的服务业都需要一定的设备辅助,例如各种办公设备、通讯设施等,因此消耗较多制造业的最终产品。
(二)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从计算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得出的2002年和2007年的大行业完全消耗系数表可以看出,广东省年制造业对生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由2005年的0.2747下降到了2007年0.2805,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基本稳定。数值较小说明制造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消耗了生产业产品较少,原因可能是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未能很好的带动生产业的提升,从而使得生产业不能充分的为制造业做贡献。而生产业对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由2002年的0.5206上升到了2007年的0.8554。说明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有直接需求的同时还有更多间接需求,原因可能是各种设备、通讯器材等引起的消耗。从这里也可更进一步的看出,生产业对制造业完全消耗系数明显高于制造业对生产业的消耗系数,这与由直接消耗系数分析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了广东省生业对制造业的依赖强于制造业对生产业,制造业对生产性服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制造业对生产业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均不足,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依赖性不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且生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不足,但对间接需求较多。
从计算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得出的2002年和2007年的细分行业完全消耗系数表可以得出,三大类制造业对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贸易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呈现一律下降的趋势,而对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则均呈上升趋势;而且三大类制造业对生产业均对商务服务贸易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为所有生产行业中最高的。这与由三大类制造业对生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中得出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说明了制造业对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贸易业的依赖性在不断减弱,而对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依赖性则在不断增强,制造业与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从整体来看,制造业对商务贸易服务业的完全消耗虽然在下降,但是其消耗系数仍然为所有生产性服业中最高的。这说明,目前制造业对商务服务贸易业的直接和间接需求是最大的,对商务服务贸易业依赖性最强,二者的关系最为紧密;而制造业对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依赖性不断增强则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总体上来看,六大类生产业均对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其次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说明,生产性服业对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依赖将越来越大,这两类制造业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力将更为明显。
(三)影响力系数分析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呈上升趋。说明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能力较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且资本和知识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明显。除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外,广东省生产业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其中流通业、商务服务贸易业及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呈上升趋势,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呈下降均势。这说明广东省生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虽然大部分产业在不断进步,但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且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总体上,广东省生产业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拉动能力不足。
(四)感应力系数分析
如表3和表4所示,2002~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的感应力系数均大于1,且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感应力系数呈上升趋。这说明广东省生产业部门总体感应能力居于平均水平之上,面临经济发展带来的较大需求压力,其对其他行业的支撑能力的很强。但是生产业各部门感应力系数明显偏低,且只有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呈上升趋势,其他生产业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广东省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远低于制造业对生产业的支撑能力。其中的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正从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调整,仍然存在大量的以投入工业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行业,从而使得制造业的感应力系数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多数行业企业购买服务的意识不强,加上生产行业的高质量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有限,由此导致对生产的需求较少,从而使得生产各行业的感应力系数偏低。随着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生如和企业购买服务意识的增强,第二产业的感应力系数将逐渐下降,而生产业的感应力系数将进一步上升。
四、现状及实证分析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较弱。广东省制造业对生产业的直接和间接消耗系数均小于生产业对制造业的,表明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依赖性不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小,但完全消耗系数较大,这说明生产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消耗不足,但对间接需求较多。总体上二者的产业关联性不紧密,生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且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
第二,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均较为薄弱。广东省生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总体上在逐渐增强,但是国民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拉动能力不足。生产业各行业感应力系数明显偏低,除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呈上升趋势外,其他生产业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广东省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很弱且支撑作用也在不断减弱。生产业对于制造业的渗透不够,直接影响了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同时也制约了生产业的发展。
第三,制造业对生产业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效果显著。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和支撑能力都很强,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中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庆杨,孙秀秀.刍议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2009,(10):35~36.
[2]喻春娇,郑光凤.湖北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J].经济问题,2010,(11):1859~1864.
[3]张长生,杨振华.基于共生机理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Vol. 41(3):71~74.
[4]唐强荣,徐学军.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关系[J].软科学,2009,Vol. 23(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