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时间:2023-07-28 17:01:57

导语: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第1篇

序言

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促使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资金和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中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每种风险都有可能导致企业走向灭亡。如果企业不能卓有成效的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的话,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然而,在企业遭遇风险之前,财务状况会逐渐恶化产生企业的财务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财务危机加剧到企业无以承受的极限时,全面危机将会随之爆发。

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企业外部条件会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企业内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也会促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为此就必需选择恰当的财务指标,建立合理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认识

(一)企业财务危机含义及表现形式

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

财务危机从总体上说是支付能力不足或者支付能力丧失,但具体地看,却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净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时,就是所谓的“资不抵债”,表明企业已经事实上破产。

2、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企业主营业务量持续负增长,市场销售黯淡,盈利能力差,存在数额巨大的未弥补亏损。

3、从现金流量角度看,企业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并常常伴有资金流量萎缩的情况,一些必要的约束性支出被压缩或拖欠,且这种现金流量的非正常情况处于长期的持续状态,其应履行的偿债义务受到阻碍。

4、由于经常拖欠应付款项,企业信用丧失,难以从供应商、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等相应融资渠道筹集必需的补充资金,用来维持日常支出或基本的偿债需求,使企业资金来源日益枯竭,从而步人恶性循环,导致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危机而不得不宣告破产。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征

从财务危机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指的是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财务危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客观积累性。财务危机的客观积累性表现为期间概念,它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个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而非会计报表某一时点上某一项目的失误,即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综合。

2、突发性。财务危机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但更多因素是爆发性的、意外性的,有的甚至是急转直下的。

3、多样性。由于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经营过程、财务行为方式多样化的影响,这些活动环节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4、灾难性。财务危机虽然包括多种情况,但不管是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还是企业破产,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1、企业经营风险的存在

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对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化、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管理的质量。

2、企业丧失筹资能力

企业债务的一种重要清偿方式是以新筹资金还债。新筹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一个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或者无筹资能力),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此时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就为必然,所以,企业筹资能力丧失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首要原因。

3、企业现金流量不佳

合理的现金流量,是维持企业在一个适当的资本和财务结构下经营及运作的需要,也是维持企业在较强的流动性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时一个盈利不错的企业也会走向破产。一个企业现金流量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企业盈利质量、现金流量结构和支付能力等方面。

4、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5、企业负债结构和企业资产占用期限搭配(即筹资政策)不合理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解析

企业财务危机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发展将造成致命的打击,企业财务危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其形成过程有规律可寻,因此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含义

财务预警体系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根据企业建立的组织体系,采用各种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方法,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企业在构建企业外务危机预警体系时,首要的问题是财务指标的选取,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和运行规律,及时对企业财务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发出警报并迅速做好防范和控制措施。一般说来,财务指标的设计和预警体系的构造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即预警指标必须与企业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风险判断做到真实可靠。

2、全面性原则。即预警指标体系应该全面、系统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设计的指标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做到预警指标不重复、不遗漏。

3、动态性原则。即必须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修正、补充指标体系的内容,确保预警的时效性。

4、可行性原则。即在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发生危机之前,能够及时发出警报。预警的信号要明确,判断要简单,不应把指标设计得于复杂,缺乏实用性。此外,还必须保证所花费的成本低于其所能带来的效益。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程序

企业财务预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逻辑分析过程,即应用因果分析法,从结果出发寻找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再分析原因又是如何影响结果—警情及影响程度大小。财务预警遵循的逻辑过程即预警系统研究所遵循的思路依次是:

1、确定警情。确定警情是预警的前提,可以通过预警系统中所选择的若干重要预警指标的预测景气信号来反映。

2、寻找警源。确定警源是预警过程的起点。警源是导致警情发生的根源。一般说来,警源有两类:一是可控性较弱的警源,主要是客观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等外生警源;另一类是可控性较强的警源,主要指一些内在因素的作用

3、分析警兆。分析警兆是预警的关键环节。预警不能只停留在对警源的分析上,而应该作进一步的分析,即根据警兆分析来预报警情的程度。警兆根据可否直接表现为外部现象特征指标,分为景气警兆和动向警兆。

4、预报警度。预报警度是预警的目的。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通过监测预警系统中景气信号,可确定下一个景气信号,从而确定下一个阶段的警度,即实际警情的严重程度。

5、处理警情。即当警情出现后采取什么措施去处理,企业财务危机的警情处理十分重要,一个可操作的警情处理方法和路径能够较好的防范企业危机,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也要依据警情的大小和重要性分别对待,重要的警情必须报告高层管理人员。

(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功能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监测作用。财务危机预警活动的第一要务,是确立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以及对企业运行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经济活动与领域为监测对象。

2、识别与诊断作用。通过监测信息的分析,可确立企业经济活动中己发生的危机现象或将要发生的危机活动趋势。

3、预防和控制作用。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预防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记录,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回复到正常的运转轨道上。

4、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的价值就是以其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其目的是要促使企业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避免企业财务失败的出现。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建构

不可否认企业财务危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尤其必要。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二)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一般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第2篇

关键词 企业 财务 危机 预警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5;F272.3 文献标识码:A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其目的是要促使企业千方百计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避免企业财务失败的出现。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监测作用、识别与诊断作用、预防和控制作用和提升企业价值等四个方面。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财务危机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财务风险加剧,出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信用危机,直至最终破产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有了经济预警的概念,承认经济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企业预警理论主要包括危机管理理论、策略震撼理论、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以及企业诊断理论。这就为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全过程,不断成熟的财务管理学理论则成为其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是对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日益发展完善的信息传递理论和统计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的危机管理不仅是对危机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而且是对风险的处理,那么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则为其提供了依据。证监部门于2001年11月《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表明中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是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重要途径,增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引导证券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2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原因

2.1企业资本和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

(1)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通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

(2)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风险成因,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2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资金回收策略不当,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1)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乏周密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决策者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等方面原因导致决策失误,致使资金无法收回,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的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

(3)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3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1)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2)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3)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内部管理因素之一站大全。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而如果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就会进一步暴露企业管理体制的欠缺和导致管理者的失误,成为酿成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源。

2.4宏观经济、税收法律规范、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影响

(1)宏观经济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风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产生重大的影响。

(2)任何企业都有法定的纳税义务。税负是企业的一项费用,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 理财有重要影响。企业无不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少税务负担,税负的减少,只能靠精心安排和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但是如果税收法律发生变化会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出现不确定性,从而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

(3)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的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3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思路

财务危机有潜伏、发作、恶化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对策,这一系列的对策就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1)财务危机的潜伏时期,上市公司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之中,公司的市场状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关联企业的供货和资金偿付能力、竞争对手的价格政策变动、金融市场的波动、利率和外汇市场的变化、银行信用和利率政策的改变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资金调度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及时准确地识别财务危机,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组织对企业内外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有效传递,为预警分析机制提供信息数据基础,这就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2)财务危机的发作时期,在证监部门的财务监督下,上市公司为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就必须对收集的内外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能够明显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特征的指标体系,不仅要有财务指标,而且要引入非财务指标,如行业、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然后用收集的数据和选定的指标,通过现代建模方法(如主成分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警分析模型,以准确判断财务危机是否已经产生,将此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便于其迅速采取对策。指标分析和模型分析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机制。

(3)财务危机的恶化时期,财务危机已经存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或有效化解,上市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为了化解危机,公司管理层就要立即启动财务危机处理小组,迅速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由于财务危机有突发性,要求公司管理层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管理者,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管理也不例外,要有一个专门组织为预警管理服务。构建了以财务危机发展阶段为基础的预警-报警-排警的财务危机预警过程机理,还需要有实施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制,它包含了组织体系和组织过程。组织体系就是构建一个专门为危机预警管理服务的组织;组织过程则是在危机预警系统实施中的预警-报警-排警逻辑过程。

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专门组织为保证,依次执行预警-报警-排警三项活动,与前面的研究相比,克服了将组织机制、信息处理机制、预警分析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并列的不足,使预警系统结构更为合理,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4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4.1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1)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负债的额度和期限必须保持合理的结构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健经营,否则,可能加大企业的还债负担,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很多上市公司因财务费用负担过重,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财务危机。对于债权人,投资者来讲,关注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至关重要。从现金流角度去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更加客观、科学、合理、可靠。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③财务弹性分析指标

(2)获现能力分析指标。通常用经营现金净流入与投资资本的比值来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获现能力指标弥补了根据损益表分析公司获利能力指标的不足,具有鲜明的客观性。主要包含以下指标:①销售现金比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②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即: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③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

(3)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指标。现金流量结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内部结构三个部分。其中,经营活动流入量/经营活动流出量这一比率最为重要。该比率反映了企业靠自身经营活动所获现金满足其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和获利能力的强弱。长期来看,若其比值大于“1”,说明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能基本得到维持;该指标比值若长期小于“1”,表明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维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靠出售资产或向外融资才能维持,企业将面临破产危险。

4.2设立财务危机预警的预警值

这里要确定预警指标标准值和预警临界值。根据分类的预警指标,确定指标的满意值、不允许值、上下限值。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预警指标的标准值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考虑到企业发展阶段的影响,需要根据中小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预警指标标准值加以修订。

4.3确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权重

介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采用德尔菲法来确定预警指标的权重比较好。德尔菲法基本思想就是首先由主持人选定若干名专家,这些专家彼此间是不能沟通的,主持人只是反复征询专家的意见并进行统计,然后主持人通过征询―统计―再征询―再统计,反复多次直到集中系数满足要求为止。实施步骤就是:(1)编制专家咨询表;(2)分轮咨询;(3)计算各位专家对同一指标权重的均值和方差。离散系数越小,说明专家们的意见比较统一。

4.4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同样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出发,预警方法应该以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准。从以上预警值的确定可以看出,这里选择的是功效系数评分法。功效系数评分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标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数,通过功效系数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据以对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记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所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都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及不允许值的上下限值。然后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的单项功效系数,在根据各指标值的重要性,运用特尔菲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值得到平均数,即为该公司的综合功效系数。当综合功效系数小于等于预警临界点时,就表明企业出现了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 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1).

[2] 昌广勇.刍议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经济论丛,2011(1).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资企业 预警指标体系

在金融危机下,具有先天经济和地理优势的我国外资企业的发展以及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开始显现。如果不能卓有成效地规避与防范财务风险因素的话,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境地。为了保障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并确立融资、投资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强化财务安全保障机制,并对自身的财务风险加以适时监控。

一、当前影响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根据我国外资企业的特点,本文认为外资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技术创新、筹资活动、企业扩张这三个活动。

1、技术创新因素

众所周知,当前很多外资企业把资金大部分用于对内的科研开发支出,包括技术研发、技术购买费用和技术改造投入经费。根据外资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外资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终结,这时市场萎缩,销量明显下降,然而企业没有及时进行技术的更新,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风险。就外资企业而言,其发展首先在于技术的创新,否则就会使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其主导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一致,最后会很快使企业进入衰退期。同样,外资企业由于自有资金的缺乏及外部筹资的困难,导致可支配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内部投资,对外投资的数额和比例相对较低。所以在进行技术创新投资时,要考虑两方面因素:技术投资比例和投资效率。当然,对于外资企业来讲,技术的不断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企业由于缺乏前瞻性和资金分配比例的不合理,在一些企业内部也出现了已研制出的科研成果,由于无力购买生产设备,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

2、筹资活动因素

筹资风险是指无法到期抽还本金和偿付资本成本的可能性,是资本价值经营所有财务风险的启动点。充足的资金来源,良好的资金运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虽然我国很多外资企业有大量总部资金的投入,但是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新成立外资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连续性资金投入,然而此时总部自身一般难以形成后继发展所需的资金,即使从严规划也难于保障其发展所需资金。因此,企业向外融资势在必行。外资企业一方面由于经营时间短、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等原因,大都无法获得银行信用贷款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外资企业主要依赖研发人员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来获取利润,相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其用于生产经营有形资产规模相对较少、金额相对较低,资产总体流动高,可用于抵押、质押方式贷款的资产规模较少,总之,我国外资企业存在规模小、有形资产少,治理结构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无法满足各类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对于融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从而也无法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质押贷款。同时任何企业在筹资时都希望资金及时到位,到位过早会加大财务成本,到位过迟,势必影响资金正常运作。但由于不同筹集渠道、不同筹集方式的难度、条件限制等因素,总会使企业处于资金不适时到位,从而影响企业财务成果的风险之中。如北京某外资基因公司,他拥有较强的研发力量,正常经营情况下,但却在绝好商机到来之时,其预计筹措的100万元左右的资金未能到位,导致公司的资金链断裂。最后失去了商机,也失去了其快速增长发展的机会。

3、扩张财务风险

企业扩张旨在扩大规模,增加生产量和销售量,提高盈利水平,加快发展速度。然而,实施扩张却隐藏着极大的风险,特别是伴随着高速扩张过程的资金大量需求,企业的扩张性财务风险也由此形成并迅速扩大。主要表现在:企业财务结构严重畸形,负债比例过高,一旦经营失误,就可能发生较大亏损,资不抵债,甚至破产;或者即便财务结构合理,但资产流动性较差,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偿还到期的债务,从而引发破产的风险。如巨人、飞龙、三株、“太阳神”等外资企业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佐证。

二、外资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1、定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财务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能直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及可能对企业生产运行产生的影响。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表征企业治理结构的指标,主要有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内部控制的完善与执行;第二类是表征经营管理能力的指标,包括核心管理层的团队能力、战略调整的能力;第三类是表征企业核心业务环境的指标,包括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变动、顾客满意度的变化、所处行业前景。其具体指标见图1。

2、定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1)创新能力指标。技术创新是外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可使产品品种的单一,某一技术领先的主导产品的外资企业能以其高效的创新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跃迁。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其一,创新技术的投入。技术创新投资比例的大小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比例过大,影响其资金流。高技术外资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技开发。但由于我国高技术外资企业资金有限且融资困难,若既D的投入占用过多资金,或企业内部于研发项目资金安排不当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就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的资金营运。因此,高技术外资企业必须合理安排研发资金的数量和期限结构,但比例过小,会直接影响其企业的创新成果,从而影响企业的成长性。其主要指标包括: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技术人员比重。其二,创新效率。高技术外资企业又具有成长迅速的特点,其成长往往以倍速增长,其高成长性又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高技术外资企业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将企业利润和成长性动态地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衡量企业增长能力的常见指标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而高技术外资企业成长性的财务指标还包括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率和新产品贡献率。

(2)盈利能力指标。常见的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润率以及成本利润率。这些指标为一般性的财务指标,其计算方法此处不再赘述。而外资企业在初创期或成长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但企业产品开发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初期利润往往很少甚至表现为亏损。其主要指标为经营现金盈利率,该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的现金盈利能力,由于外资企业的资金需求实效性强,而且具有持续性。故要关注经营现金盈利率,该比率越高,则其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

(3)资产周转能力指标。资产周转能力是指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的高低,存货和应收账款都是企业的现金从进入生产领域到产出现金中必经的过程,也是企业现金再造能力的体现。本文同时选择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作为考察指标。对高技术外资企业而言,还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指标:无形资产的周转率、经营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

(4)偿债能力指标。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衡量偿债能力大小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高技术外资企业技术含量高,企业资产有相当大部分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小。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无形资产迅速贬值,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破产风险增加。同时,外资企业研制开发的技术及产品相对应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其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过程也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无法获得预期的高回报,企业就将面临无法还贷的巨大风险。因此,以下两个指标是不能忽视。其一,债务与有形净值比率。这一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高技术外资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破产风险的大小。无形资产负债率越低,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低;反之,则风险越大。因此,企业必须根据所掌握技术的特点及其市场潜力,将这一指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其二,经营净现金流量比率。企业借人的短期债务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那么,偿还流动负债的现金也应是通过经营活动来取得。企业固然可以通过出售投资、长期资产以筹措现金来进行,但最安全而规范的办法,仍然是利用企业的经营活动取得现金净流量,况且,企业能否借到现金、借到多少现金,也要看它有没有一定的偿债能力。经营净现金比率越大,证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防范财务风险

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指标;预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37-02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业的改革的进一步复杂,在经济领域高度复杂性的情况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企业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会与日俱增。利用财务预警指标建立,实现对财务、经营等方面的跟踪控制,财务危机信号及时被发现,并且能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及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企业财务预警内涵

1.财务危机预警功能

财务危机预警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具有矫正功能,有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能在预测危机以外,还可以根据长期记录寻找危机产生原因;并且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制定推行解决措施,弥补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上的漏洞。其次,预警功能,在大量的信息分析基础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才能实现危机拦截;并找到财务危机发生的根源,针对企业的财务危机根源,及时地应对措施,避免财务危机扩大化。最后,免疫功能,即预警指标体系本身也具有免疫职能,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对某一企业长期观测,在完善财务危机预警构建的同时,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财务危机再现。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

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要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第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有警示性。通过连续跟踪预测,在财务预警体系中,观测指标接近安全警戒线的情况,可以提前预测财务危机,促使管理者采取补救、化解财务危机。第二,独立性。独立性是指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不受任何权利操纵,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实现独立性。第三,灵敏性。各指标之间密切相关,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外因素变化。要及时观察指标灵敏度,从提供预警信息控制整个数据的变化。第四,参照性。财务危机系统能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指标。从而构建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实现的预警监测。第五,超前性。如果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完善,财务危机发生前的时间段内,甚至几年内就已经预测出发生,体现了预测的超前性,使得预测更有实际意义。

二、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注意的问题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是一个复杂工程。是否切合企业实际情况,决定着运行效果的成败,所以,在建立中采用流程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现场观察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多种方法进行综合使用。其中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如下页图1所示):

财务预警指标需要从各个角度分析,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预警建立的基础是财务部门核算财务实际数据,这些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程度,直接决定着财务预警指标在发挥作用方面的功效,因为企业经济资源,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但是,财务报表对经济资源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受到这个原因的影响,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统计完财务指标之后,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综合其他各种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第二,财务预警指标参考值确定。企业在会计政策的运用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要保持。在实际业务发生中,不少实际处理的数据的人员存在很多的职业判断,导致了不同的会计人员在同一会计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财务决策。

第三,除了采用量化财务数据分析,还要考虑非量化指标影响。在对企业进行状况评估时候,运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比率,要全面考虑企业历史经营情况,综合企业财务现状,运用报告数据资料,实现对企业全面系统评估。

三、中小企业构建有效预警模型的建议

1.充分了解财务预警模型构建的原理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目的是在企业未出现财务问题的时候,未雨绸缪。在预警模型构建原理上,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拥有实用的功能,并且对危机可以预测为前提。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方面,财务预警系统能够达到多种目的。满足管理潜在风险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时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同时,成本与收益是这其中一个对等原则。在不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财务预警模型,应依据经营中财务报表来制定。分析预测财务数据趋势,实现企业管理层,根据指标警示实施风险控制。其次,预警系统全面性的要求。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不仅仅是财务指标有提前效用,还要求模型指标有全面性,这就要求它从整体角度考虑,对整个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建立。财务预警构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采取对策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状态,所以这个体系的建立,必须使用控制论原理。总的来说,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复合控制。预警管理要应用前馈控制,同时进行和复合控制。另外,在内部的筹资、投资方面,财务预警管理,要求从企业整体出发,观察项指标波动进行总体上的分析,多方面考虑,从整体上采取促使进行预防。

2.建立预警模型需考虑的财务指标,以适应自身预警要求

良好的防范财务风险水平,可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在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用和退出方面。具体的财务风险指标系统首先有负债结构财务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务杠杆,体现财务稳健度。其次是资金运用效率,这个指标能反映出企业盈利情况,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果,以及资产管理水平。再次是盈利财务指标,它综合了多方面业务情况,反映出整个会计期间,财务的投资回报程度。最后是财务的偿债能力指标。它能够反映企业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3.预警模型的优化要求要高效

当前,企业财务预警的建立主要是由统计回归的数学预测方法对财务风险实现预测,虽然统计回归预测模型在外国的发展已经大量展开,但是它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这种方法不仅提高模型准确性,在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方面,效果也相对的明显。从横向和纵向比较角度,不同情形下的预警可以实现估算成本计算,为财务预警模型实施提供指引的具体参照;从样本的选择的角度,企业建模可以考虑财务数据处理方式在样本配比角度选择不同比例,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结语

综合来讲,我们需要在建立一个财务预警的的指标基础上,实现预警模型的建立。财务预警中财务预警模型是重要关键环节。所以,建立这个体系第一步是进行财务预警指标的设立。指标的设立要适合企业自身财务的发展,实现监测的高效性,避免新的企业财务隐患出现,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且运用这个系统,对企业其他问题的处理进行一个指导,与财务工作相联系,通过财务预警系统进行综合梳理,实现与财务指标的结合,在现金流和非数据化指标的的影响下,实现预警模型最大功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彭艳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研究,2014,(6):108-110.

[2] 廖哲爱.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探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75-102.

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 财务危机

一、观点

第一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这一观点强调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风险控制功能,风险控制虽然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其功能远不止这一项,因而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这一观点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侧重提出了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预警方法。但指标分析只是财务预警分析方法中的一种,而分析方法也只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应包括组织机制的建立及其它分析方法,因此此种观点也有其局限性。第三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这个观点比较全面地涵盖了财务预警系统。

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作用: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提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有限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报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便制定有效措施对症下药,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避免类似财务危机再次发生。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有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的原因、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从而既提供未来类似的前车之鉴,又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毕竟只要企业吸取教训,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失败依旧是成功之母。

(2)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信息收集功能。财务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它通过搜集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据此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搜集也是一个贯穿于财务预警始终的活动。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预报功能。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诊断功能。诊断是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队企业经营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症结所在。治疗功能。财务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症结后,能帮助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限措施,更正企业经营中的偏差或过失,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企业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上。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平息波动和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还可以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

三、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第6篇

Abstract: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isthenecessitytothedevelopmentofcapitalmarketinChina.Thispaperanalyzesthepossibilityof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ofthelistedcompaniesfromthreeaspects,theory,economicsandtechnology,andworksoutthenewthoughtandbasicframeworkof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soastopreventandresolvethefinancialcrisisofthelistedcompanies.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KeyWord:Listedcompany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

随着经济一体化,经营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作为企业改革先锋的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一旦财务危机无法化解,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以失败告终。为了有效化解财务危机,亟待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是企业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正是为化解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笔者在分析预警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专门组织根据财务管理学、风险管理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预警分析机制,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简单的说,它是企业专门组织预警-报警-排警的有机管理过程体系。

2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是我国企业管理与控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所构建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理论和经济技术特点上的,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警兆的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从而建立一套发现警兆-确认警情-排警对策(预警-报警-排警)的逻辑机理,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一种危机预警管理新模式,在预防和化解危机,提高企业危机预警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从实践上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借助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公司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造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从而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的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扭转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的势头,以避免沦为“ST”“PT”的行列。另外公司越早获得危机信号,越可以减少其在会计、审计、律师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同时,有利于证监部门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

3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可行性

3.1理论依据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有了经济预警的概念,承认经济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企业预警理论主要包括危机管理理论、策略震撼理论、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以及企业诊断理论。这就为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全过程,不断成熟的财务管理学理论则成为其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是对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日益发展完善的信息传递理论和统计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的危机管理不仅是对危机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而且是对风险的处理,那么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则为其提供了依据。另外,证监部门于2001年11月《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是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重要途径,增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引导证券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3.2经济基础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在危机前建立的,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力雄厚,完全可以满足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所有资金需求。同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建立起来以后,为公司解决财务危机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和控制对策,使上市公司不至于破产,更甚是能及时发现风险,保证了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弥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全部支出,实现风险收益,即危机管理支出小于危机管理所带来的收益。

3.3技术支撑

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相对容易搜集,财务数据趋于规范财务预警系统以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为依据,在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和进行预警分析时,要运用大量的财务资料。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进入市场,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科学,财务披露制度较为健全。同时,又处于公开的市场监管之下,各种操作行为较为规范。同时,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抑制会计造假者的造假动机,提高财务数据质量,从而更加有利于财务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行。

4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新思路

财务危机有潜伏、发作、恶化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对策,这一系列的对策就构成了本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财务危机的潜伏时期,上市公司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之中,公司的市场状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关联企业的供货和资金偿付能力、竞争对手的价格政策变动、金融市场的波动、利率和外汇市场的变化、银行信用和利率政策的改变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资金调度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及时准确的识别财务危机,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组织对企业内外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有效传递,为预警分析机制提供信息数据基础,这就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财务危机的发作时期,在证监部门的财务监督下,上市公司为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就必须对收集的内外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能够明显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特征的指标体系,不仅要有财务指标,而且要引入非财务指标,如行业、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然后用收集的数据和选定的指标,通过现代建模方法(如主成分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警分析模型,以准确判断财务危机是否已经产生,将此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便于其迅速采取对策。指标分析和模型分析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机制。

财务危机的恶化时期,财务危机已经存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或有效化解,上市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为了化解危机,公司管理层就要立即启动财务危机处理小组,迅速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由于财务危机有突发性,要求公司管理层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管理者,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管理也不例外,要有一个专门组织为预警管理服务。构建了以财务危机发展阶段为基础的预警-报警-排警的财务危机预警过程机理,还需要有实施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制,它包含了组织体系和组织过程。组织体系就是构建一个专门为危机预警管理服务的组织;组织过程则是在危机预警系统实施中的预警-报警-排警逻辑过程。

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专门组织为保证,依次执行预警-报警-排警三项活动,与前面的研究相比,克服了将组织机制、信息处理机制、预警分析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并列的不足,使预警系统结构更为合理,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EIAltman.CorporateFinancialDistressandBankruptcy[M].NewYork:Wiley,2000.

[2]StephenARoss.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第7篇

Abstract: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isthenecessitytothedevelopmentofcapitalmarketinChina.Thispaperanalyzesthepossibilityof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ofthelistedcompaniesfromthreeaspects,theory,economicsandtechnology,andworksoutthenewthoughtandbasicframeworkof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soastopreventandresolvethefinancialcrisisofthelistedcompanies.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KeyWord:Listedcompany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

随着经济一体化,经营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作为企业改革先锋的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一旦财务危机无法化解,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以失败告终。为了有效化解财务危机,亟待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是企业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正是为化解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笔者在分析预警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专门组织根据财务管理学、风险管理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预警分析机制,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简单的说,它是企业专门组织预警-报警-排警的有机管理过程体系。

2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是我国企业管理与控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所构建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理论和经济技术特点上的,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警兆的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从而建立一套发现警兆-确认警情-排警对策(预警-报警-排警)的逻辑机理,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一种危机预警管理新模式,在预防和化解危机,提高企业危机预警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从实践上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借助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公司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造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从而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的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扭转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的势头,以避免沦为“ST”“PT”的行列。另外公司越早获得危机信号,越可以减少其在会计、审计、律师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同时,有利于证监部门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

3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可行性

3.1理论依据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有了经济预警的概念,承认经济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企业预警理论主要包括危机管理理论、策略震撼理论、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以及企业诊断理论。这就为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全过程,不断成熟的财务管理学理论则成为其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是对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日益发展完善的信息传递理论和统计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的危机管理不仅是对危机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而且是对风险的处理,那么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则为其提供了依据。另外,证监部门于2001年11月《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是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重要途径,增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引导证券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3.2经济基础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在危机前建立的,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力雄厚,完全可以满足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所有资金需求。同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建立起来以后,为公司解决财务危机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和控制对策,使上市公司不至于破产,更甚是能及时发现风险,保证了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弥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全部支出,实现风险收益,即危机管理支出小于危机管理所带来的收益。

3.3技术支撑

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相对容易搜集,财务数据趋于规范财务预警系统以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为依据,在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和进行预警分析时,要运用大量的财务资料。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进入市场,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科学,财务披露制度较为健全。同时,又处于公开的市场监管之下,各种操作行为较为规范。同时,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抑制会计造假者的造假动机,提高财务数据质量,从而更加有利于财务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行。

4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新思路

财务危机有潜伏、发作、恶化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对策,这一系列的对策就构成了本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财务危机的潜伏时期,上市公司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之中,公司的市场状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关联企业的供货和资金偿付能力、竞争对手的价格政策变动、金融市场的波动、利率和外汇市场的变化、银行信用和利率政策的改变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资金调度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及时准确的识别财务危机,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组织对企业内外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有效传递,为预警分析机制提供信息数据基础,这就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财务危机的发作时期,在证监部门的财务监督下,上市公司为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就必须对收集的内外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能够明显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特征的指标体系,不仅要有财务指标,而且要引入非财务指标,如行业、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然后用收集的数据和选定的指标,通过现代建模方法(如主成分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警分析模型,以准确判断财务危机是否已经产生,将此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便于其迅速采取对策。指标分析和模型分析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机制。

财务危机的恶化时期,财务危机已经存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或有效化解,上市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为了化解危机,公司管理层就要立即启动财务危机处理小组,迅速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由于财务危机有突发性,要求公司管理层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管理者,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管理也不例外,要有一个专门组织为预警管理服务。构建了以财务危机发展阶段为基础的预警-报警-排警的财务危机预警过程机理,还需要有实施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制,它包含了组织体系和组织过程。组织体系就是构建一个专门为危机预警管理服务的组织;组织过程则是在危机预警系统实施中的预警-报警-排警逻辑过程。

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专门组织为保证,依次执行预警-报警-排警三项活动,与前面的研究相比,克服了将组织机制、信息处理机制、预警分析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并列的不足,使预警系统结构更为合理,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EIAltman.CorporateFinancialDistressandBankruptcy[M].NewYork:Wiley,2000.

[2]StephenARoss.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钢贸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用

钢贸业是沟通钢铁工业与下游消费客户之间的中转站,是钢铁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近几年来,受整个行业持续低迷的影响,钢铁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非常大。面对钢贸业的严峻形势和行业分散的现状,为应对资金风险问题,在各地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相同区域内的一些中小钢贸企业,以股份制为主要载体,通过战略重组、资源整合,抱团组建了一批主业规模突出、市场影响力大的钢贸集团公司,从而不但提升了与上游钢厂之间的定价话语权,而且有利于围绕主业向两端延伸服务,全面参与钢厂或下游消费客户的供应链管理,与上下游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或战略联盟,在合作赚钱的同时合理分享利益。但是受钢贸业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作为资金密集型的钢贸企业集团,仍然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甚至面临财务危机,因此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危机预警。本文就钢贸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预警问题谈些看法。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性

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极端表现,它指企业陷入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财务困境。当然这种“无法偿还”是指长期的连续的不能偿还,而不是暂时性的不能偿还。财务危机具有积累性、突发性、成因多样性和后果灾难性等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可能会因各种内外原因而面临这种危机。

毋庸置疑,任何企业的财务危机从萌生到恶化,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渐进累积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导致危机的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资金运动的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值上。这样,通过观察这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值的变化就可以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因此,财务危机预警,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监测预报的分析诊断过程。这样的一个分析诊断系统叫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财务预测、分析、诊断工具,一个有效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及时预知财务危机的先兆,提醒企业经营者早做准备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或采取对策控制财务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具有收集信息、跟踪监测、预测预报的功能。同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还可以通过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发现企业内部财务营运体系中隐藏的问题,找出病根并对症下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中的缺陷,并作为前车之鉴以免重犯类似错误,从而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免疫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财务隐患,因此具有诊察判断、治疗恢复、健身保健的功能。所以,建立健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益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钢贸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构成

财务危机预警的基本程序包括寻找财务警源,建立预警模型,分析财务警兆,监测并预报警度,拟定排警对策。由于财务预警的目的就是在警情爆发前,分析警兆、控制警源、拟定排警对策,所以通过建立基本预警模型来评价预报警度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预报警度有两种方法:一是定性分析法,二是定量分析法。由于定性分析法的结果主要出于经验判断,无法将预测结果加以量化预报。因此,定量分析法中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置和评价预警模型的建立就显得更加重要。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的指标必须具有三个特征:高度的敏感性、先兆性而非状态性、危机诱源性。笔者认为,针对钢贸企业集团的特点,从财务危机的诱发源出发,从高度敏感性和先兆性角度,应选择和设置下列监测指标体系,进行财务危机预警。

(一)钢贸业务资产周转率

钢贸业务资产周转率=钢贸业务年销售收入净额/钢贸业务平均资产占用额。

钢贸业务是钢贸企业集团的核心主导业务,钢贸业务资产周转率这一指标属于资金运营能力指标,反映钢贸企业集团在核心主导业务方面的资金周转速度和资产利用效率,从长远看,它是集团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基础。该指标之所以应作为整个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首要指标并在预警模型中赋予最大权重,其原因在于它对外部目标市场来说,关系到整个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如果该集团的此项指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值相比,较长时间地处于低于的水平的话,表明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已处于丧失竞争能力的劣势地位,最终必将陷入严重危机。从谋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角度,该指标最好应高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这是市场竞争对企业集团的客观强制;对集团内部来说,该指标的高低反映了集团投资结构的合理程度和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观察该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为集团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决策参考和合理引导,关乎集团的长期盈利能力。

(二)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息税前营业利润/平均经营性资产

该项指标从息税前营业利润的角度揭示了各种与钢贸企业集团核心能力相关的投资活动对价值增值的影响程度和贡献能力,是一项反映集团盈利能力的指标。通过该项指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若该项指标偏低,则意味着该企业集团的营业盈利能力不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会导致一系列危机的产生,如财务资源枯竭、丧失投资者等。在债权人看来,企业集团的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如果超过了负债利息率,那么其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偿付安全便有了较大的保障。在企业集团内部,该指标之所以被认为是预警财务危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是因为它为企业集团的价值最大化目标和股东的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各类可能影响这种目标的风险因素与该指标的变动走势息息相关。

(三)营业利润现金比率

营业利润现金比率=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

该比率是从钢贸企业集团营业活动的结果或目标上对其营业收益的现金保障水平进行评价的,是体现集团盈利能力质量的指标。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集团实现的营业利润的有效性越大,整个经营管理和财务活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反之,则意味着集团经营理财的结果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在当前钢贸行业处于严峻形势的条件下,盈利的质量比其数量更加重要,如果账面收益不能转化为足够的现金流入量,如大量应收账款长期不能收回甚至发生坏账损失,而增值税、所得税又必须按时上交,造成集团无力弥补或追加再生产所需资金,只得举借新债,导致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大,势必给企业集团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倘若集团长期处于现金短缺状态,必将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严重危机甚至破产。因此,将该指标纳入钢贸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总负债

钢贸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财务危机的直接来源就是负债超过了企业能承受的限度,导致不能偿付,因此该指标在钢贸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指标不仅反映债权人的债权保障程度、集团长期偿债能力和面临的财务风险,同时反映了集团对财务杠杆的利用(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和资金结构的合理程度,还可以体现集团经营管理层的理财能力和进取心。另外,该指标还与集团资金成本、盈利能力密切相关。钢贸企业集团根据自己的行业特征和实际情况确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如果发生较长期的恶化又无法解困,财务危机必将随之而至。

(五)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债务利息

对钢贸企业集团来说,利用负债能否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所获得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能否补偿负债利率。如果息税前利润低于应支付的利息,集团连偿付到期债务利息都做不到,更别提获利了。所以已获利息倍数指标不仅反映集团获利能力的大小,同时又是衡量集团偿付债务能力的标准。这个指标如果倍数太小,说明财务风险很大,如果倍数小于1,财务危机就更迫在眉睫。

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在钢贸企业集团的应用

根据不同情况,目前常用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多变量模式,二是单变量模式。

(一)多变量模式

这是一种通过运用多变量思路建立多元线型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称为Z值)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方法。这种“Z计分模式”最初由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用于计量公司破产的可能性。

阿尔曼的“Z计分模式”的判别函数为: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Z:判别函数值。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

X5:销售收入净额÷资产总额

因此,该模式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资金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测公司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一般地,Z值越低公司财务状况越危险。阿尔曼还提出了判断公司破产的临界值:如果公司的Z值大于2.675,则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极小;若Z值小于1.81,则公司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若Z值介于1.81至2.675之间,则处于“灰色地带”,即公司财务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钢贸企业集团可以根据阿尔曼“Z计分模式”的原理,根据自身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运用本文第二部分所提出的五项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并分别赋予五项指标以一定的系数,加权汇总得出总判别分,进行财务危机预警。

(二)单变量模式

这是一种运用单变量模式思路通过单项比率(如“企业安全率”)走势的恶化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方法。按照单变量模式,钢贸企业集团长期稳定的状况应该表现为集团有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一般情况下,出现财务危机的企业集团都有较少的现金而有较多的应收账款,或者表现为极不稳定的财务状况。用“企业安全率”进行危机预警评价时,由于企业安全率由两个因素交集而成:一是经营安全率,一般可用安全边际率表示,代表集团的经营能力。二是资金安全率,代表集团的财务状况。因此,在具体的预警分析中,可将资金安全率和安全边际率结合起来,以判断企业集团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是否良好。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金额

资产变现金额是指集团立即处置其所有资产后可以变成现金的总数。计算时要以合并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一一加以估算加总而得。

安全边际率=(现有或预计的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现有或预计的销售额=安全边际额/现有或预计的销售额

当这两个指标都大于零时,说明该企业集团不管是在经营还是财务方面都较好,集团可采取适当扩张策略;资金安全率为正、安全边际率为负时,表明该集团财务状况尚好,但市场销售能力不足,此时应加强营销力度,增强创造利润的能力;当安全边际率为正、资金安全率为负时,表明该集团财务状况已露出险兆,经营者应将改善财务结构作为首要任务,提高自有资金比例,重视现金流量,积极开源节流,此时对市场销售应采取适度成长策略,并要求营销部门提高对客户的信用标准,防止坏账损失,加强账款回收力度;当两个指标均小于0时,表示该集团已陷入经营理财不善的境地,随时都有爆发财务危机和关门的可能,经营者应下定决心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重整。

随着钢贸行业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得越来越激烈,钢贸企业集团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性,理性地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及时准确地对财务危机的险情进行监测、预报,及时发现财务方面的危机信号并采取得力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集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勇.浅谈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危机管理[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8).

[2] 潘颖,樊晶玉,耿红英.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系统构建初探[J].商业经济,2008(10).

[3] 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燕洁.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比较与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1(5).

第9篇

一、网络经济背景下导致财务危机的新成因

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中因产品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发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不足产生的危机。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及自然环境变化等带来的影响。快速发展迅速的网络信息技术造成了企业生存的环境的困难性,使企业财务危机的内外成因更多样化。(一)经济全球化早在二十世纪初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就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近些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尽管各国也在不断加大对本国产业的保护,但是贸易壁垒的作用仍然呈现出了减弱的趋势,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资源、信息数据以及高新技术等都实现了共享与流动,而且对这些要素也实行了比较合理的配置。从这个方面来看,各国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讲,经济一体化又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以及金融安全问题等,这些风险都与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二)日渐协作密切的供应链关系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等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竞争内容,各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往往会选择与同处一条供应链的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以此来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统一管理。这种方式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不仅仅提高了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还有效地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不可避免的是供应链本身也会对企业造成风险,主要包括:①供应链自身发展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非常明显;②风险会在供应链中发生传递效应;③同处一条供应链的企业也存在竞争关系。(三)企业的电子化模式企业在网络环境下的经营管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就是电子商务,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企业对广大客户一对一的服务,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企业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引入了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网络财务,以此来弥补网络经济背景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不足。为了使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电子商务以及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可以双重高效地运行,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一定要建立一套成熟地网络化信息财务管理系统。否则,企业在市场的多元化竞争下势必处于劣势,会落后于其它企业,最终陷入财务危机。(四)网络安全风险网络经济时代的出现与发展都是以数字化技术与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互联网是电子商务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但是这一工具在加快了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危机。网络经济中存在计算机病毒与强能力黑客的入侵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危机。除此此外,电子商务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也存在安全性,而电子支付系统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都有可能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危机。

二、基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构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分析研究,是基于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各指标进行分析监测的基础之上,所以,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就一定将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建立于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当中。基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就一定要在传统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遴选更有利于预判危机的指标,并且充分结合能代表网络环境中出现的财务危机新成因的指标,构建一个适合网络环境的财务危机预警新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为企业危机做出准确的预判,采取对应管理措施,为企业繁荣发展保驾护航。(一)传统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之前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是传统型的,一般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种是财务的指标,一般包括六大类,都分别将企业中的偿债、营运以及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表示出来;另一类为非财务指标,通常包括三大类,即:①背景性指标。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服务项目以及总体规划等内容,有时也会包括企业的信誉、营销策略以及竞争力等;②前瞻性指标。包括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规划以及财务的基本状况等;③社会责任性指标。通常特指企业对所在区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维护的信息。(二)网络经济背景下财务危机预警新体系的构建1.无形资产指标。网络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是第一竞争力,主宰着企业收益的高低。无形资产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以员工和组织的技能和知识为基础,由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用户资本三部分组成。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企业员工身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含素质、诀窍、创新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职业评价等。结构性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等,主要有财务关系、企业自身文化、产品标志、专利权以及信息系统等。用户资本是指市场营销渠道、用户忠诚度、企业信誉、品牌等无形资本。2.供应链指标。供应链指标是反映企业和供应链关系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主要包含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情况、企业对供应链的依存度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与企业相关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经营情况等。3.经济增加值指标。在传统的预警指标中税后利润通常是最重要的一个,但是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实现了资产证券化,因此会计核算中的税后利润不能表示出企业实际盈利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计算税后利润时未将权益资本成本包括在内。对此,考虑将息前税后利润扣除权益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即经济增加值为新的预警指标。经济增加值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更加直观的反应出企业最终能否实现盈利,同时还可以反应出各个股东所拥有的投资财富。当经济增加指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时,就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在逐渐增加。4.安全指标。安全指标也包括多个方面,如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国家配套的的法律体系、网络安全技术等。在分析安全指标之前,要先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数据指标进行修正。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一种普遍现象,网络数据也因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而存在虚假,所以借助互联网搜集的数据要加以修正以发挥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作用。其次,为指标无量纲化。财务预警指标不仅仅要包括企业财务指标,还包括非财务指标。不同指标其单位不同、量纲不同、数量级也不同。即使是同一指标,不同单位的标准参考数值也差别较大。故,在将指标组成预警体系时必须无量纲化,以提高预警系统在不同企业中的适用性。最后,则是对上述财务预警指标作T检验,掌握预警指标的显著性,最终获得最优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财务危机爆发的积累过程越来越短,企业就一定要建立起一个高速、有效地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一旦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了财务危机,就会给企业管理当局发出警示,使其主动调动企业中的各种资源,制定针对于这种危机所采取的预控措施,进而有效地避免企业财务管理中危机的发生或减轻由于财务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此外,由于网络环境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层出不穷,所以企业必须及时分析造成财务危机的新因素,将这些新的因素的重要指标找出来,加强改进危机预警系统,才是企业安全生存的王道。

作者:吴秋红 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