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时间:2023-07-28 17:02:01

导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统计 失真 对策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随着统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我国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统计工作的中心话题。关于统计数据质量,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统计数据质量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适用性和简便性五个方面。当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数据失真(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数据适用性不强。本文重点讨论数据失真的问题。我国统计数据总体上是可信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是毋庸置疑,当前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确实存在。统计数据的失真,影响了政府统计的社会公信力,也影响了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准确掌控。那么,统计数据失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

一是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二是统计制度落后;三是统计执法不力具体表现为: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四是过多的行政干预;五是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六是统计调查方法、手段落后是统计数据失真的技术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统计起报单位有了变更,被调查对象合作程度降低,这些都使原有的统计调查基础发生了动摇。而新型的统计调查管理模式还未真正全面运用,现行的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格局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很难搜集到准确的统计数据。此外,目前我国统计技术手段十分落后,手工汇总仍然是广大基层统计人员处理统计数据的主要手段,不可避免出现技术性误差等等,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二、应对统计数据失真的对策

1. 狠抓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首要环节,一个没有职业道德或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是不可能搞好本职工作的。就统计工作而言,把中国统计职业道德贯穿于每一个统计工作者脑海里,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借用一切有利时机,通过定期培训,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等形式和措施,提高统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其责任心,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搞好统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定期组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统计工作需要,各级统计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下延两级、培训业务骨干,并建立相应机制,如培训考核制(每年至少两次)、缺席单位补课制等,利用制度的形式将培训工作规定下来,贯穿到底。通过业务培训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及时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破解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去完成各项统计工作。

3. 加强统计普法教育

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统计人员的力量来做好统计工作力量十分有限。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还有待于全体公民的共同应对。因此,我们要想千方设百计采取多样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统计普法教育。通过设立专栏、张贴标语、发放传单,广播电视宣传,统计知识法规竟赛等形式,使统计法律法规及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思想上强化人们对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质量的认识,促使其在实际行动中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只要人人从我做起,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指日可待。

4. 实行统计部门垂直管理

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决定了统计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水分,受不得一点干扰。。实行统计部门垂直管理是现实工作的需要,也是国际通用的统计管理模式,将统计部门人财物上划统一管理,工作由上级统计部门管理,既可以从体制上阻断人为干扰因素,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统计部门独立报告权。

5. 加大打击力度

统计部门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摄不法分子。对统计工作中出现拒报、瞒报、篡改统计数据等违法事件,相关责任人不管是企业业主、统计工作人员还是行政领导,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从严、从快处理,行政、法律、经济三管齐下,让违法者得不偿失,望之胆寒。

6. 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各方协调,加强统计数据管理

应在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建立协调统一的机制,在指标设置、统计口径等方面统一管理,以取得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双方都能得到满足的统计资料,以减轻基层企业的压力。此外,要加强业务、统计、会计三大核算之间的协调,特别是加强会统核算协调显得更为重要。

建立和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其个体可以包括: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责任制;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数据质量的调查制度;建立数据质量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的正确与否与整个统计调查活动息息相关,虚假不实的统计数据,大者危害国家,小者贻害百姓。还要建立主要数据审核评估制度。

7.重视“人力开发”,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统计、懂统计,并运用统计法规真正承担起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责任。上级主管部门在考察干部工作实绩时应全面客观,要经常深入群众中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不要习惯地沉溺于一些统计数据,从而消除干部们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不良动机。

要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牢固树立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在统计工作中,做到“不惟上、不惟财、只惟实”,并敢于抵制和大胆揭发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其次要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专业知识和经济理论、会计、计算机、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所有统计人员必须通过严格考核,获得专业技术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统计人员更应该明白,他们是统计数据的生产者,他们的素质决定着统计数据的质量。

8.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应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将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推算为补充的新型统计调查管理模式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表明,过去实行的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格局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其获取的数据费时费钱又费力,而且由于参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相反,利用精干的专业队伍等进行的抽样调查方式,既快捷又省事,数据的质量也可大大提高。

增加统计的人、财、物力的投入。没有无投入的产出,增加投入人为先。应加快培养统计人才的速度,不断更新统计新知识,可以引进人才,也可以送出去培养,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财力、物力投入也是统计信息质量提高的必备条件,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放,配备相应的设备,如中高档计算机,开发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以减少技术性误差。

总之,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统计数据失真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它的存在与我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以及多方面原因密切相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迫在眉睫,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增强全民统计意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计调查管理体系,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2007年10月30日,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共同主办的“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成立大会暨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全国妇联国际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领导和专家,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可持续发展项目、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的项目官员,小城镇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农家女》杂志社、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CAD)网站、中国扶贫基金会、妇女环境与健康行动小组、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等机构的负责人,约三十多家机构、近五十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宣布“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的成立,其次就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展开主题讨论。

“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是由中加农业项目发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构建的社会网络。网络的宗旨是为促进农村发展中性别平等与发展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交流和服务的平台,促进农业领域内的性别意识主流化和性别平等。网络有两个层面的目标:(1)政策影响。也就是把性别视角纳入农业和农村决策系统;提高决策者的性别敏感度;开发出适合三农的性别监测和评估指标;倡导性别统计和性别预算;促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社区影响。使社区受益于网络的运转,比如在村规民约中体现出性别的视角,使农村妇女真正受益。其次就是帮助、扶持更多的草根组织。网络成员包括高层决策者、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官员、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各个领域。网络将开展培训、编发简报、互访、项目合作和进行政策倡导等方面的活动。与会者对网络的成立均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和积极的支持,同时对网络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与会者还从行动研究及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展开了主题发言和讨论。从行动研究层面,与会者认为,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融入社会性别视角,促进妇女和男子平等地参与决策,减少在获得和支配资源以及从发展成果中受益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具体的行动有:编制和落实性别平等手册、开展社会性别敏感基线调查、社会性别平等培训、妇女领导力培训以及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专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重点阐述了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和期盼。调查显示,“缺资金”是农村妇女生产中的最大困难,其次是缺技术和致富门路(项目)。“盖房子”和“支付子女的教育费”是农村妇女家庭最大的支出;“家里人生病”是农村妇女最担心的事;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例低是影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是影响农村妇女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总之,关注农村妇女的需求、关注她们的话语权,确保农村妇女和男子一样参与项目并从中受益是行动研究中实施和发展社会性别平等策略的关键。从实证研究层面,与会者认为,结合中国的转型过程,性别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于权利视角、社会视角和经济视角。包含参与决策权利、土地权益、财产权益、家庭、组织、福利、分工、收入、就业、贫困等各个方面。从性别研究的社会视角来看,有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女性的社会资本对婚姻暴力的抑制作用总体上看比较有限,但是对预防婚姻暴力仍起到一种象征性的作用。在就业和分工领域,有学者通过了解妇女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的变化,以及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探讨中国的农业是否已经女性化。利用:2000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以及“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他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限内中国农业总体上看女性化的情况并不明显,但是在中年人群(36-45岁)中农业女性化情况已经呈现,同时在畜牧业部门女性化情况也很明显。

此外,与会者还对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出路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有学者在分析农村地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时发现,性别依然是制约农村女性获得更好教育机会和未来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也有学者通过对25位大龄流动儿童(已经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追踪调查,发现教育和技能的缺失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限制因素。因此与会者呼吁,要关注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同时要特别关注农村女童的教育机会,以推进性别的公正和社会的和谐。(于乐荣李小云王伊欢)

第3篇

关键词:教界人士; 信教群众; 积极因素

一、我县宗教基本现状及特点

通渭是一个多宗教的县份,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道教五个传统宗教,且历史悠久。但无论哪一种宗教,都因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时慢时快,时断时续。近年来,宗教界人士在结构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全县共有信教群众163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34%。从信仰的教别上看,信仰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人数较少,佛教、基督教的信教群众较多。近年来,宗教活动中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如宗教团体、教职人员和场所负责人的队伍建设还较薄弱,全县佛教教职人员仅有3人,基督教教职人员虽然调查中为6人,但实际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施教能力十分有限。他们大都是通过师傅口传心授学习教义的,这样代代相传,难免会出现与本派教义偏离的现象。宗教后备人才滞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中青年教职人员少,新老交替后继乏人,整体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信众都报着神佛保佑的心理,见佛叩头,见庙烧香,对宗教的认识模糊,只讲信仰,不管派别,处于低级迷信状态。他们很难从中辨别真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宗教活动出现一些新特点。一是信教群众总体上呈现平稳增长。如通渭县2010年,信仰基督教的只有260人,现在421人;信仰佛教的从81人发展到现在的496人。信仰佛教的发展最快,基督教次之,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发展较慢,分别从124人、143人发展到144人和252人,其增长速度与这一信仰群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近。二是信教群众在分布上不平衡,由区域性逐渐呈扩散状态。三是信教群众结构稳中有变。通过调查掌握,全县信教群众中存在“四多”特点,老人、妇女、文盲半文盲、病残人多,其中中老年人占69%,妇女占67%,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2%以上,身体有慢性疾病或残疾的大约占31%以上。四是信教群众与历史和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8个信教群众较为集中的乡镇分析中我们发现,某种宗教传入的历史越悠久,这里的信教群众就越多。

二、对宗教界人士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认识和体会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宗教工作理论政策的最新发展。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宗教问题。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新修改的也写入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内容。同时,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对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

三、宗教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

1、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总书记指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键是要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贯彻好、落实好。

(1)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从我县信教群众结构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因此,应采取通俗易懂的教育方法,向信众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宗教的基本常识,增强信众识别和抵御的能力,减少其信教的盲目性。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完善行政执法工作。要定期排查宗教领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对以往整治的非法宗教活动点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认真做好抵御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工作。

(3)规范宗教场所建设,加强后备人才培养。要重点加强宗教场所的制度建设,辅以目标管理考核测评,在宗教场所实行财务公开和审计制度,保证日常管理的有序规范。

2、引导宗教界继续努力挖掘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通渭服务。

(1)在教育人、引导人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开展各种培训,组织教职人员、信徒学习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宗教教义,宣传、贯彻党的自由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引导他们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2)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和谐本是宗教的理想,宗教大都主张仁爱、慈善、和平,中国各宗教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理念和传统。如佛教倡导和谐、和平的思想,其核心理念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等,对缓解当今世界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圣经》的中心信息就是“和好”,包括“神与人和好”、“人与人和好”。要进一步发掘各宗教关于和谐的理念,使各宗教更加自觉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3)在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挑战,要引导宗教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以各种方式反对和抵制,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

发展经济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责任。我县信教群众虽然在总人口中比例不大,但绝对人数不少,因此他们在参与经济建设中大有可为。通过培养一批热爱祖国、政治上立场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能带领和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同党和政府真诚合作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是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确定了20多名培养教育对象,采取举办学习班、定期联系、走访慰问,邀请参加有关会议和社会活动,政治上及时安排等方法,逐步造就了一批合格的教职人员队伍,促进了宗教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确保宗教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人士的手中。

4、发挥宗教中正面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消除宗教中负面的、消极的不和谐因素。

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通过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自由政策,促使广大信教群众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慈善捐助,扶贫济困、教育事业、医疗救助等,为基层的经济建设多做贡献。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发扬宗教界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传统,引导他们抱着慈善的情怀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弘扬宗教这一优良传统。2010年,县佛教协会名誉会长释理航法师,捐资和引资68万元为其母校捐赠课本读物、学习用品、电脑、校服和兴建教学楼等,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定西市政协常委法闻,牵线搭桥,联系慈善机构捐资100多万元,修了3所学校,并捐资捐物救助贫困学生100余名,藏传佛教弟子、广州云峰酒业顾问王云峰捐资40多万元修建了常河中学。近十年中,在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总会及宗教界人士的引荐和协助下,美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界人士捐资300多万元,用于我县贫困地区和缺水地区建学校、打水窖。

第4篇

[论文内容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提纲挈领,切中实质,对于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中国是世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明确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随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

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与我党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回答了“为谁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同时,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良好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全面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方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针对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各级领导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照顾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1)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建立有利于克服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2)统筹区域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建立区域之间资源合配置机制和互动机制,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加快后进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趋利避害,既发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又防止由于对世界经济的过度依赖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有机统一,从本地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均衡和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本科院校;教育基本规律;主动服务;“桥头堡”

作者简介:郎耀秀(1961-),男,山西代县人,河池学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广西宜州546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1A0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05-02

20世纪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并在其后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大量涌现出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还在构建中,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正在实践中探索。运用教育基本规律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规律的认识,可以提高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一、“主动服务”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重要表征

潘懋元教授认为,在诸多的教育规律中有两条规律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基本规律,简称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这两条规律的内在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要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通过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起作用。[1]

这一理论一经面世就受到高教界与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理论进行了解析。有学者认为,大学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反映了现代大学对社会需求作出的积极回应。“主动适应”是现代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或者说是教育的外部规律。[2]笔者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及其前身长期在地方办学,已经深深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水乳相容的特点。“主动服务”较之于“主动适应”更能反映地方院校与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的关系规律,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一个重要表征。

1.“主动服务”既体现教育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也是地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

20年前,潘懋元教授运用教育外部规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区域化)是必然趋势,高教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直接产物,“主动服务”地方应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2.“主动服务”是高等教育对社会“制约”的一种反作用

教育在主动服务中体现子系统对大系统的“服从”或“适应”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社会文化的主动引领、先导作用以及对社会的批判功能,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和尊严。

3.地方高等教育于“主动服务”中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地方(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生,社会需求是其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及社会服务的导向。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也增强了服务地方的能力,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为社会提供服务。周而复始,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就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4]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主动服务社会中面临的困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在处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内部关系中面临双重困境。

1.社会“急需”高等院校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面临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对大学的作用和功能,全社会有了共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需要大学的参与和作为,尤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在帮助解决当地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经济建设的难点问题以及短缺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有地缘优势也有人脉关系。社会期待本土的高校提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亟待”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自身实力

总体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薄弱,教学和科研条件简陋,“亟待”改善;学科专业面窄,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学科专业较少,为地方提供的专业人才有限,“亟待”拓宽;科研水平较低,应用技术开发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亟待”提高。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遇到的难题。

总之,社会“急需”与学校“亟待”都是客观现实,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否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中既可能出现在外部关系构建中主体地位的缺失,也可能形成学校内部关系处理失当,办学在低水平上徘徊的窘境。这两种假设都违背教育的基本关系规律,其结果只有一个:学校被社会边缘化,甚至成为社会的弃儿。“急需”与“亟待”构成的矛盾既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压力,更是改革和发展的动力。破解这对矛盾离不开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指导。

三、科学把握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办学实力

社会对高等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热切期盼和学校“亟待”提高办学实力的矛盾是新建院校长期存在的“内涵”与“外延”发展道路之争在不同视角下的显现。在传统的观念里,学校只有先练好内功,增强办学实力,才能为地方服务。这从时间梯次上来看似乎比较合理,但缺乏逻辑关系上的支撑,也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不相符合。

1.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不是具有某种线性关系的确定性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机械决定论式的思维方式,即强调因果的时序性。[5]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外部规律既不是线性关系又共同作用于教育过程,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6]也就是说,“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在逻辑关系上不是线性关系,可以兼容并存、互促互进。从发展的时间角度看没有时序性,不存在先后问题。不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发展的侧重点有所变化则是合理的。

2.我国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高校学科专业加速发展的现实是在以齐头并进的形式同步前进的,这就大大压缩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时间提前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在校生总量、毛入学率增长迅速,且主要集中在1998年后的十几年间。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并行或略微后行的状况,对现代化建设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提升的空间仍然非常大。我国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在强化自身办学实力、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由此可见,那种“只有先增强实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以及“先练好内功再服务社会”的认识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而且也脱离我国的现实。把握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内涵,科学协调内外部关系,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也是价值选择。

诚然,服务社会与增强办学实力虽无因果关系,但有层次之分。办学水平不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差、层次就低;办学实力增强了,服务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就大。学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和服务社会是一个互动过程,主动服务社会的过程就是提高办学实力的过程;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处理好学校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主动服务社会。

四、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

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的河池学院几乎浓缩了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7]也面临着与大多数新升本院校同样的困难。为实现主动服务社会与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良性互动,学院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当“桥头堡”的思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在“练内功”与“主动服务社会”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所谓“桥头堡”思想就是指学院要主动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做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桥头堡”在服务社会中凝练办学特色、锤炼学科队伍、提高办学实力。这一思想的提出基于对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现状之科学分析,是“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理论的具体化和内化。

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研等几个方面。

1.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上。围绕这一目标,学院确定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方(或区域)特色资源与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核心,以短线学科专业为外延,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发展的学科专业群的专业设置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一批适应桂西北及广西经济新发展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专业设置向有色金属、化工、特色食品、桑蚕、制药等地方优势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倾斜。在教学实践上,通过与地方的合作,丰富和发展产学研模式。承担“国培项目”、“中英西部合作项目”等,在师范生中开展“双向培训、顶岗支教”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情境中真刀真枪锻炼,起到其他教育教学实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河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与训练基地,构建“学、研、训”合作平台,学校与地方政府联手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以及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参赛等方面合作,集教学、研究和训练于一体,探索出体育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2.降低重心,做地方的“智力库”和“技术研发中心”

在科研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河池学院明确提出:

(1)改变过去那种重视理论研究、轻视技术开发和推广的观念,着力解决地方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地方的“智力库”和“技术研发中心”。

(2)充当地方人才交流和技术引进、消化的中转站。对那些靠自身科技实力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则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对自身不能攻克或暂时没能力攻克的难题,则发挥学校信息灵通、与国内外同行有良好业务交流渠道的优势,帮助引进适用技术加以解决,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本土化,在引进消化吸收中再创新,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和攻关能力。这种定位符合现阶段河池学院的科研发展现状,能够在满足地方需求的同时尽快提升自身科技实力。

桑蚕学科的发展具有代表性。随着“东桑西移”的不断推进,“桑蚕业”成为学院办学所在地河池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学院于2005年在既无专业依靠又无人才支撑的情况下开始了对桑蚕的科学研究。借助广西蚕业总站以及国内许多大学和研究院所专家来河池现场指导桑蚕种养的机会,学院选派相关专业的教师逐渐介入,跟踪学习。学院引进高级专门人才、储备人才,积极构建桑蚕类学科专业;主动与地方科技部门、农业部门联系,掌握产业发展的动态,了解专业信息,进而联合申报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技术难题,学院便聘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与帮助,在实践中培养了人才,也培育了人脉。这为其后的专业设立、研究所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桑蚕研究所从成立之初就把桑蚕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作为其主要职责之一。研究所把实验室建在农家科技大院,帮助种桑养蚕的农户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这种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使学院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桑蚕学科培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特色学科,对地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河池学院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的教育实践是对“主动服务”社会的行动解读,是科学处理高等教育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3]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上海高教研究,1997,(2).

[2][6]郭石明,陈杰.主动适应:高等教育规律的解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4]马连湘.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第6篇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志强调:“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才能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九点六,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二〇〇五年已经达到二万多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不能全面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要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真正体现了发展的硬道理。

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引言:循环经济视角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转变的前提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视角。循环经济的发展主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能够发展绿色化、环保程度较高的经济方式。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思考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将国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一、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不足

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是存在一些发展上的滞后的。循环经济模式提倡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开展更高效的、更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纵观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主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经济发展的高速性,而完全忽略了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仅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性,是不能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的。

2.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从循环经济模式的角度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在经济发展中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资源能源的较大浪费。宏观经济政策所起的主要是统筹经济整体发展趋势,促进整体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则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中,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与能源,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质量。

3.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调控手段还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种国家调控经济发展态势的手段工具,对经济整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循环经济视角考虑当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展经济政策中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手段也较少。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手段。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1.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立足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循环经济模式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思考与追求,旨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宏观经济政策则主要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做出一个调节与掌控作用。二者相互结合,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理念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结合现代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

2.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来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还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了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质量。循环经济模式考虑的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这符合经济增长向着内在化要求转变的发展趋势。能够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实现经济速度与质量的有效统一。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宏观经济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

3.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同步。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还能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仅仅追求经济发展上的速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极大破坏。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下,更注重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的保护,资源能源的节约。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步进行,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三、如何促进宏观经济政策更好制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的,保证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才能实现政策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终目标。在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质量的背景下,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高效性,就要立足于循环经济模式。将循环经济模式的环保发展理念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工作相结合,才能立足于现代经济社会的真实现状,提高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性。而且循环经济政策的发展理念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有效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四、总结

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对宏观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做出一个正确的评析与探讨,对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的。通过以上对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发展中的不足以及针对缺陷需要进行的改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评析[D].内蒙古大学,2013.

[2]肖光进.循环经济视角下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供给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崔雪竹.可持续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代谢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张太富.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中国人口城市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第8篇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党在思想理论上有新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有新转变、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国民素质有新提高。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强化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面向世界、把握未来的重大战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我国要参与全球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顺应时展潮流,从战略高度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果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能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实现新的跨越。因此,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更加自觉、更加广泛地推动和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我国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很好,但也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应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由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由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量依靠进口,在国际竞争中面临日益苛刻的技术壁垒,并带来日益严峻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军事安全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国家战略出发,对转让技术持谨慎态度,尤其对那些关系国家安全或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核心技术,更是实行重重限制乃至封锁。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只有努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党在思想理论上有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发展,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经济增长方式有新转变。能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仍按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发展,资源、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实力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经济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

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完善这一体制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开拓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保障。

国民素质有新提高。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基础性、长远性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应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应重视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

积极探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途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

强化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使创新意识深深植根于全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中,深深植根于全体人民的内心里。应积极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妨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弊端;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亿万人民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智慧,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真正使创新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加强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服务地方;启示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也必然成为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借鉴和研究。目前,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很少、经验总结的也不多。因此,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高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必将成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拓展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独立学院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独立学院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在原来民办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较短,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社会服务意识淡薄。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或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在投资教育之前都是企业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是很深刻。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投资较大,急于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注不够。

2. 组织协调不力。

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所难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服务社会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上有口号无行动;有些独立学院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但组织散乱,单兵作战多,集体攻关少。

3. 专业设置不科学。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紧随市场,本身无可厚非。但存在“一窝蜂”的现象,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4. 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非老即少,中年教师甚少,老教师基本都是原高校的退休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科研积极性也不高;年轻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更缺乏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能力;中年教师有一定科研能力,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梯队建设。这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相当滞后,除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严重影响独立学院社会服务的发挥。

1. 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

独立学院要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要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育部在公立院校,特别是在重点院校给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的自主权。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要求与母体学校相一致,否则,学生毕业时的学位授予就成问题。这导致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在母体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妨碍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地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

2.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的认识不清,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兴起当作地方的民办企业看待,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科研水平、专业设置等问题要么无权管理,要么怠于过问。二是地方政府利用独立学院智力支持的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利用独立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和思想来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考虑不多。三是地方政府缺乏充当“红娘”的意识。地方政府往往怠于“插手”独立学院的发展,缺乏充当独立学院与地方企业沟通与结合的“红娘”的意识。

3. 企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地方的企业。由于地方企业与独立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地方企业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多持怀疑态度。在有需求时,往往舍近求远,寻找重点院校、公立院校提供服务。

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始建于2000年9月,属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

立学院。学院校园占地540亩,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目前设有8系3部, 21个本科专业。

(一)举办者高度重视。

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历来重视学院服务增城经济社会发展。马云珍是增城民营企业家、民办教育家,2004年,被中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在办学之初提出了“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省、放眼全中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松田学院被批准为独立学院之后聘请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宁波大学校长张钧澄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之后聘请的历任院长都十分重视科研与社会联动工作的发展。

(二)学院领导大力扶持。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历任院领导均具有多年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深谙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清醒的认识。在服务地方的问题上,精心组织,大力扶持,为学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遗余力。

1.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全面负责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松田学院在2006年专门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作为学院的处级单位,负责学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全面工作,下辖独立学院研究所,专门立项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制定一系列支持教师和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一是资金支持,凡获得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均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二是教师进行科研联动工作均折抵一定工作量;三是积极支持校级、院级科研立项;四是积极打造科研团队。

3.大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院为进修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报销学费,设立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如学院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情况,成立了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社会体育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结合增城打造广州物流基地的现实,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三)加强师资建设。

在学院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教师队伍建设渐趋合理、科研积极性高涨、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团队基本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取得成效。

1.培养合格人才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根本。松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凝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扬长避短,力创特色;远近结合,立足长远;加强内涵,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努力实现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松田。每年学院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5%,高质量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

2.主动出击,在“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7年增城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学院上报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关于服务增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院向增城市政府推荐专家学者参政议政,与增城市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体育局、邮政局等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还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送服务上门。

3.成立科研院所,加强科研研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院先后成立了岭南营销管理研究所、独立学院研究所、松田艺术研究所、汽车与摩托车市场营销研究所和珠江经济研究所,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

  4.全院共同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系部根据专业特色,设立了特色社会服务项目,增强了师生的服务意识。如法政系师生为社会提供司法援助、法律咨询服务;管理系师生为增城市邮政局提供策划、宣传服务;艺术系师生为豪进摩托车进行衍生产品进行设计服务;外语系师生为“广交会”提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启示

(一)举办者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键。

独立学院一般都适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往往取决于董事会,甚至是董事长个人。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实施专家治校的思想直接推动了松田学院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苦练“内功”是提升独立学院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的基点。

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教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才获得社会认可的。

(三)主动出击是目前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唯一出路。

独立学院相对“年轻”,服务地方的能力有限,“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要有一股闯的劲头。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主动联系政府、企业,以点带面、由弱到强,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儿。

四、关于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形式的思考

尽管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方院校、重点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因此,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借鉴著名大学和国外的高校服务社会的形式就相当必要。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上,独立学院还存在形式单一,内涵有限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著名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经验、模式都值得独立学院学习和借鉴。如有的学校加强了图书馆、物业、后勤、实验室等一系列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的开发,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可以做,应该做,也能做好的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挖掘这些方面的服务功能。

(二)广修栈道,打通“关节”。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障碍是中间环节受阻。这要求独立学院要多渠道地联系社会。学院可充分利用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把学院服务的能力介绍给社会,弥补教师与社会打交道能力不足的缺陷。如可把学生动员起来,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子女,让这些学生充当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红娘”,必将大大缩小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节约学院开展服务的成本。

(三)广结善缘,请佛诵经。

在服务社会方面,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经验有限。广结善缘,就是要求独立学院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支持。请佛诵经,就是要聘请政府、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政府、企业对学院的了解、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中间开花,服务“零距离”。

中间开花,就是在企业集中区域建立服务公司,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资讯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总之,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只要增强意识、苦练内功、坚定方向,独立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一定可以厚积薄发、大有作为。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0y8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吕祖善.高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

[2]李源潮.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