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02:02
导语:在企业经营管理审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电力企业 绩效目标 闭环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71-02
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给电力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客观上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统一各级、各专业电力员工的工作目标和价值导向,不断改进和提升现有各项工作,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电力企业绩效管控工作概述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绩效管理工具,能够充分增强电力员工的风险意识、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激发各级员工的工作潜能,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在于:突破传统绩效考核工作局限于人资职能专业内部、事后评价的不足,从公司系统全局的视角,围绕着公司核心的业务链条与业务资源,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做好绩效的全过程管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绩效管理工作真正成为提升公司各项业务有序协同开展、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有效抓手,助力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具体管控思路见附图1)。
二、对于当前市县两级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现状的基本认识
多年以来,市县两级电力企业员工吃苦奉献、善打硬仗,有力地保证了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的执行到位、操作到位,取得了辉煌的经营业绩。但是从各单位绩效目标的执行情况看,整体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与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相比,在如下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评价指标数量过多、过分关注指标管控结果,而忽视了管理基础的提升。目前国网公司对于基层单位的指标考核主要存在“同业对标”、“关键绩效”、“资产全寿命指标”以及“运营监测指标”等多套不同侧重点的指标考核体系,累计各类指标512项,由于不同的指标体系往往突出对核心业务和重点工作的评价与考核,造成各级领导都有忽视基础基层管理的倾向。表现在对各项生产经营的基础性、决定性业务流程关注不多,对提升班组、一线员工履职能力关心不够,长此以往势必加剧企业安全经营风险。尤为不可取的是,少数部门和单位人为调节生产经营指标,追求业绩的“面子”,长此以往势必丢掉企业和个人的“里子”。
二是绩效考核体系设计还不够精准、科学。指标责任、管理压力在市县两级之间、部门与员工之间的传递还不到位,员工的积分制绩效考核与考勤、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之间关联程度有待提升。
三是涉及跨专业、跨部门协同类指标管控效果较差。主要体现为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内指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指标管控水平“三极分化”严重的情况,指标的背后反映出我们当前管理的系统性和全局性不强,发展的着力点和脉络不清晰,存在不少管理的短板(主要是跨专业、参与人员多、协同工作量大的指标,如:线损率、电能质量类指标)长期得不到解决,还有寄希望于沟通、突击的念头。
四是公司绩效沟通与改进提升机制不够科学顺畅。部门之间名义上互为客户,实行“全业务链双向协同作业”,实际上部门间协同多浮于表面,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工作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闭环推进机制呈弱化态势,部门对难点工作“拖、躲、推”的现象较为突出,工作敷衍应付的心态有所显现。
三、实行绩效闭环管控,提升电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工作的闭环管控工作,其实质就是基于业绩和能力导向完善现有的绩效目标事前评价方案,通过构建“第三方”绩效协同管控平台、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绩效沟通评价机制等方式、做好绩效目标执行环节的事中纠偏,强化绩效目标执行成效的事后评价和跟踪改进,实现公司各项绩效管理目标同各项具体业务工作成效的PDCA有效闭环。
(一)以业绩和能力绩效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
一是在不断总结历年绩效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地区条件,人员组成,工作总量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相应的绩效调整系数,动态优化公司的绩效评价标准。以期充分发挥绩效方案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公司内部优质资源向艰苦地区、缺员地区以及艰苦专业倾斜,实现公司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
二是强化指标协同。对基层电力企业涉及的“同业对标”、“关键绩效”以及“运营监测类”指标体系涉及的相关业务指标按照具体业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聚类整理,通过指标层层向下分解和横向关联,及时定位影响因素,预判未来发展趋势,提前防范执行进度或偏差风险,提升经营效率效益,发挥事前引导、事中纠偏、事后评价的作用。
(二)依托“第三方”平台,提升经营指标跨专业协同管控能力
围绕公司在关键绩效、同业对标指标和重点工作管控中出现的短板和异动指标,建立指标管控部门与专业职能部门之间的跨专业协同机制。指标管控部门应立足于企业内部“第三方”的业务视角,综合应用指标分解下钻、关联分析、趋势预测等方法,开展异动指标数据的溯源分析,服务公司领导和专业部门科学决策。针对指标异动分析成果,建立异动问题分级、分类管控机制,根据严重程度等级,采用各层级协调督办会形式开展横向沟通,纵向协调,推动异动问题闭环处理,确保管理改进成效。通过加强指标管控,各项核心指标全面提升,对公司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三)完善绩效沟通机制,实现各项公司业务的良性开展
一是畅通线下绩效沟通的平台和渠道。通过每月对绩效排名落后的员工和指标管控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找出差距和原因。员工提出绩效申诉时,绩效申诉小组及时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化解员工的思想矛盾,使其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工作。对有困难的员工,根据其情况,适当合理安排工作,帮助他们合理地拿到绩效分值。
二是基于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发展战略,以绩效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以业绩考核指标为主线,依托本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相关信息系统的接口建设,将省公司本部与各基层单位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各专业信息系统(ERP、财务管控、PMS、营销系统等)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链结起来,实现绩效管理信息的横向交互纵向贯通,在保证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同时,为公司各项工作实施PDCA(计划、执行、评价、提升)闭环管理提供全过程监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各级管理者围绕工作目标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工具。
(四)优化结果应用机制,提升绩效目标过程管控的效益和效果
一是通过进一步明确具体绩效考核的实施细则,将考核对象细化到每一位员工,实行公司经营层给业务职能部门打分考核,业务部门给各班组打分,班组给每一位员工打分的机制,将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表现与工作考核细则相比较,将难以量化的工作结果与设定的工作标准相比较,打分结果最后出来后,全体人员签字认可。
二是根据绩效考评工作实际,将公司各业务单位虚拟分类,通过工资总额分配、员工绩效工资分配等相关的绩效评价方案,每月按照绩效总额、基数、每个人的岗级、得分综合计算,确定员工的绩效数,使绩效考评及薪酬兑现更加清晰、合理,结果应用更为科学规范。
综上所述,企业绩效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让全员参与、在于各项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闭环管理。本研究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线上线下一体化绩效沟通管控平台为依托,实现了公司绩效的全过程管控,为公司绩效管理技能的提升指明了方向,使得绩效管理真正成为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进步、发展和成功的平台,有效实现了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金焱.如何构建全面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J].人力资源,2014(12)
[2] 高军娟,封蔚钢.浅谈电力企业绩效管理[J].经营者,2015(03)
[3] 柳全伟.电力公司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经营者,2015(04)
【关键词】 审计 管理 分析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udit.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中,管理审计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笔者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1.为什么要开展管理审计
1.1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早期,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查错纠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会计资料,主要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具有服务的职能,可以说是一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职能。其监督的目的是维护企业整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企业活动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实现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是必由之路。
1.2开展管理审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承担的经营风险日益增加,要求内部审计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并对经营决策进行审查,以降低企业的风险程序;企业面临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对生产经营技术方面的问题加以评价,深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此,内部审计不但要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的管理当局报告有关查错纠弊和资产保护信息,还要针对企业在管理和控制上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2.向管理审计延伸的内容
2.1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管理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评审主要是检查其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符合性测试,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相应调整审计方案,实施具体的实质性测试。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地、有效地、经常地开展物资采购内控审计,随时地了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动态和信息,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物资采购经营管理方式方法,通过开展物资采购内控审计,抓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点,找出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做贡献。
2.2经济效益审计。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末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组织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与评价,并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既要运用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还要结合某些非财务指标,如:管理控制、企业资产、劳动力资源和发展战略等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企业内部审计应围绕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企业内部审计应围绕经济效益作“文章”,把审计工作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对所发展的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要分析原因,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改进的建议及具体的措施,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开源节流、降低成本费用、挖掘内部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寓审计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切实做到“一审、二帮、三促进”。
2.3管理过程审计。它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审查被审计单位在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策划阶段切入,如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生产科技发展计划、招标标底的编制过程,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等等。搜集掌握各项经营活动的目的、目标和评价各种业绩的标准。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后,从管理的高度而不是从具体业务处理的低层次提出改进管理过程的建议和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因管理缺陷而导致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3.如何实现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
3.1更新审计观念,明确审计目标。向管理审计延伸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要树立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的意识,要深入到经营中去,在适度的参与中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积极行使审计职能,做到领导的参谋助手。内部审计机构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这一方针,选择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重要环节或薄弱环节进行审计。管理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管理审计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管理发展相一致,要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审计后要切实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管理真正有所提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1932年,英国管理协会、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和生产工程师协会会员罗斯在其《管理审计》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管理审计”一词,其内容主要是对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判。此后其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扩展,20世纪70年代,随着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管理审计已成为独立的崭新的审计领域,是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业绩和管理工作等全方面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目前,管理审计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审计方式,诸如管理导向审计、管理经营业绩审计、3E审计(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5E审计“(3E”增加Equity,Environment)、货币价值审计、综合管理审计等都是管理审计的某种形式或某个侧面。管理审计自引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重视,然而,由于起步较晚,缺少现成的经验,方法体系及审计机构等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管理审计缺乏系统规划和方法体系、缺少全方位的审计领域、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技术手段落后、缺乏相关人才等。[1]
笔者主要从管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着手,探寻企业管理审计的新思路。管理审计是一种内向型的审计,属于企业的内部审计,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计划及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管理各职能的发挥程度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提出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从系统整体的高度充分挖掘企业生产力诸要素的潜在能力,优化整体结构,改进企业管理。管理审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改造管理为先导向,有别于传统财务审计的审计类型,它在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方面发挥其独特而有效的作用。
二、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管理审计在内容上不以财务资料为基础,而是主要审查企业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
(一)审查企业战略
1.审查企业有无战略。[2]审查企业是否制定出了明确的战略方案。企业的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愿景、使命,是企业存在于经济社会中的责任,是企业为什么而存在的宣言。所以战略是企业价值的宏观表现。
2.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行业性质相适应。在确定企业已制定出明确战略方案的基础上,审计人员需要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行业性质相适应。企业所处的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而企业应明白自己所处的产品和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样才能制定相适应的竞争策略、财务策略。如处在分散行业中的企业常采用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横向合并等战略来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处于成熟行业中的企业常采用缩减产品系列、降低成本、提高现有顾客的购买量等战略来保持原有的竞争地位或采用创新、发展国际化经营等战略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3.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相适应。在确定企业战略与行业性质相适应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还要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相适应。如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企业如何生存,是采取低成本战略、多元化战略、还是一体化战略。4.审查企业战略方案能否有效贯彻执行。可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查各职能部门是否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制定出各职能部门的战略方案,审查各职能部门的战略方案是否详细说明了本部门所确定的经营活动范围和目标,以保证总体战略的具体实施;二是审查是否存在资源分配与工作计划不衔接的风险;三是审查企业管理人员实施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否适当;四是审查企业为解决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确定的纠正措施和权变计划是否适当。
(二)审查企业组织结构
1.对纵向分工结构的审查。对纵向分工结构的审查,重点在于确定企业的管理层次是否过多,对此,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一是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是否恰当;二是中层管理人员人数是否过多;三是信息能否在组织中及时有效传递;四是管理人员的协调与激励行为是否受到过多地限制。
2.对横向分工结构的审查。常见的企业横向分工结构有:直线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结构,事业部结构,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结构。审计人员应侧重于横向分工结构的类型选择是否正确、控制幅度是否过大、相关的成本是否过高等方面进行审计,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三)审查企业计划
1.企业是否设计出了适合本企业的计划系统。这一审计内容包括:对各类计划是否确定了适当的计划制定者、计划范围和计划形式,计划是否与资源配置相协调,计划是否与业绩评价相协调等。
2.计划是否与企业目标相符合。是否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
3.计划是否对影响计划完成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有所估计,并确定了相应的应变措施。
4.计划是否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的正确分析和对未来合理预测的基础之上。
5.计划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即:完成计划所取得的收益是否大于执行计划所需要的成本。
6.各部门之间的计划是否协调,企业计划正式下达之前是否征求了计划执行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意见。
7.每一项具体计划是否有计量其业绩的标准和方法,能否为评价和考核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在企业计划设计的基础上来评价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如企业计划是否得到了执行、执行效果如何,针对执行结果企业是如何评价和完善的。
(四)审查企业管理人员状况
1.企业管理人员结构是否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是否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协调性。主要审查企业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岗位配置是否适当,其工作配合的协调性。
3.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情况。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途径是否充分,职工培训的效果。
(五)审查内部控制制度
1.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健全性)。审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物控制各环节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3]。如销售环节,销售发票的开据是否在顾客订购单、仓库出库单、商品发出及顾客确认的基础上,只有具备这样严谨的内部控制活动,才能避免企业内部管理的漏洞。
2.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符合性)。审查各项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了贯彻执行,是否适当。可以采用穿行测试的方法检查企业各内部控制点,如商店销售牙膏,可以观察、询问收银员是否在收银时检查牙膏盒内装着该品牌的牙膏。
3.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发挥了控制作用(功能性)。通过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符合性的审查,评价企业和经营管理秩序是否衔接和规范,是否严密、有效。
(六)审查企业激励机制审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的贯彻执行情况,探讨完善和推进企业实施现代企业激励管理方法的途径。
1.企业民主管理情况、管理意识。检查企业个重大会议纪要,以确定企业的重大决策都体现了民主,同时也证明了管理者的民主意识。也可以询问企业适当的人员关于企业民主的执行情况。
2.企业职工收入分配制度。职工奖惩的公正、合理、公允性,检查职工的工资单、罚款单,并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同时考虑职工的可接受性。
3.经济责任续效考评政策。企业对所属企业制定的经济责任绩效考评政策是否适当,执行的效果。
4.激励机制的效果。企业运用激励机制措施对激发和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产生的效果。如是否与企业的销售业绩相挂钩,建立合理的绩效制度。在管理审计中,内部审计人员要检查、评价企业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存在的和潜在的薄弱环节;审查单位的人事政策、人员素质以及培训的情况,进而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建议,以促进管理素质和水平的提高。[4]通过上述主要做法和审计内容,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能够满足对企业经营管理评价的需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管理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管理审计是一项系统化、规范的工作,但它有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首先要转变观念,不以“查错防弊”为工作目标,而应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再者要明确管理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这个有别于传统的审计监督;最后要有明确的审计方向,管理审计不以财务报表审计为基础,而是以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计划及内部控制等方面为方向。
(一)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企业的各种行业管理文件、内部管理文件、规章制度、账务账表等,了解生产经营的范围、特点和效益,了解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行业基本情况。审计方法上可以以文字表述的方式对准备阶段的信息进行综合,使内部审计师对被审计对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调查阶段
深入企业各部门、各环节、询问、观察、了解管理情况,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核实、分析,以确定管理审计的范围、重点,编制审计方案。审计方法上具体可以采用审计调查表的方式,对要调查了解的问题分列出来,并就调查问答作出综合分析,对于调查问卷无法获取的资料,可以通过其他的管理审计方法来获得。[5]
(三)实施阶级
有步骤地进行审计查证,收集证据,分析鉴定证据。审计证据要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可以直接从财务资料上获取的,即财务信息,一种是来源于管理类的信息,这两类信息应当相互补充、验证、综合,从而评估管理行为的适当性,可以采用的重要审计方法有。1.金额法,以货币量来表述企业管理缺陷和问题。2.系统分析法,在文化水平构成系统的各因素如人、财、物、设备、目标等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求得系统最优化的组合和运行方案。3.分析评审法,从全面观点出发,对收集的各种管理数据和信息的合理性、相关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企业管理状况,以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管理审计;产生;职能;认识
管理审计是现代西方审计实务中迅速成长并飞速发展崛起的一门审计学科,它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及增强管理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财务审计的重大发展,但又区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业务,显示出了内部审计强大的生命力。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其主要在西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目前国内对于管理审计的认识还限于把其作为一种审计类别,还缺乏全面和系统甚至权威的描述,在此,笔者仅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管理审计是顺应科学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
早期的内部审计主要目标是查错防弊,保护所有者资产的安全。由于审计的范围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因此尽管当时内部审计也十分重要,但毕竟其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日益科学化,企业内部大都加强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错弊事项大大减少,因而企业管理当局逐渐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加强经营管理方面。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日趋扩大,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管理当局对基层的经营业务越来越难于进行有效的驾驭和控制,这促使内部审计突破其职能上限于查错防弊和突破于范围上限于财务会计领域的传统模式,逐渐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机制,参与到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从而不断发展产生了管理审计。
二、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管理审计,具有很多有利条件
首先,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人员更熟悉本单位生产、经营等情况,因而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提出建议;其次,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比较,内部审计人员不从事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因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有利于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客观地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较容易被被审计单位采纳和接受。再次,内部审计的范围广泛,发现问题有权直接向最高管理当局报告,作为专职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开展管理审计,其整体上的知识结构能满足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
三、管理审计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在企业中主要发挥建设性的职能
传统的内部审计往往被比喻成“警察”,其职能重在寻找企业管理中的错误和处理问题的事后诸葛。而管理审计已变成了“管理当局的左膀右臂”,其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其职能主要是为改善经营活动提供指南,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出建议和评价,化解各种风险。
管理审计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促使各经营管理要素的更好配合,以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审计的重点在于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而且,现阶段也拓展到“环保性”和“公平性”审计方面。其关注的事项不仅仅包含经营环节中存在的各种低效、浪费、舞弊等重大问题,还包含研究有效的纠正措施和管理方案,同时也包含最佳地利用资源、完善内部沟通与交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等。
四、开展管理审计尤其要注重开展风险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的中心任务是审查管理信息,其审查的内容和重点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管理审计尤其要注重开展风险管理审计。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由于环境的多变和竞争的激烈,企业风险日益增大,可以说是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企业已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与将要面对的经营风险存在一定的偏离,此时内审人员若将审计重点偏向于已制定的固有的控制系统,以此来评价控制程序,这种审计方式对企业发展而言并不重要,也是一种审计浪费。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合理的对风险进行预测,对风险的可能性时时关注,在分析、确定风险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审计策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通过这种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来达到控制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小的目标。
按照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描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公正并能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行为,以使企业提高其运作能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它通过采取一套系统、严谨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最终帮助企业达到预定的目标。我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也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因此,对于风险的监控应该成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通过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当局的工作;应该积极对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使他们了解到企业存在哪些风险,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风险的发生;对于尚未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提醒管理当局注意到这个情况,并提出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要尽量做到:1.要能够找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判断这种风险的重要性来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和办法。2.提醒管理当局确定企业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从而指导企业发展规划或战略计划的制定。3.要持续的监督管理层采取措施来实施控制风险的活动,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管理层接受的水平内。4.定期向企业决策层以及管理层出具企业的风险情况报告,促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内部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不可缺少,提高自身的审计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管理审计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着重于改进、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效益,侧重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本文从建筑企业开展管理审计的目的谈起,对建筑企业开展管理审计的实施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审计;实施
一、 建筑企业管理审计的目的
随着企业的规模和业务量的不断扩展,内部控制和经营风险防范的需求在日益增强。传统的财务审计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管理审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它是以财务审计为基础,着重于改进、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侧重于建设性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预防和降低经营、管理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及目标的实现。
二、 建筑企业管理审计的内容
建筑企业管理审计的内容比较繁杂,除了一般审计通常需要考核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了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合规性及有效性等内容。
(一)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合规、合理及协调性。核实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管理和工作程序是否健全完善。
(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一层级的规章制度。是否与职能部门各自职责相协调,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科学可靠,便于操作。
(三)确定的经营目标、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整体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度及有效性。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及程序文件是否对经营管理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评价其使用效益和运行效果。至少应包括:(1)经营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质保体系的建立;各项计划的制订;程序文件的执行;(2)责任控制制度,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分工明确,职责分明;(3)会计控制制度;(4)营运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等。
(五)财务预警风险控制,对于经营活动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是否进行了识别和评估,是否提出了规避、控制、转移风险等措施,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三、 建筑企业管理审计的实施
建筑企业管理审计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只有按严谨科学的程序步骤进行,才能很好地保证审计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一) 审计准备阶段
1. 审计立项。由审计主管部门编制年度管理审计工作计划,确立年度的工作重点及具体审计项目。在审计立项时,确定的被审计单位应该是正式经营运行一年以上或者与上次审计时间间隔在一年以上。另外,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作为临时审计项目进行管理审计:(1)发生了重大经济事项;(2)相同领域内连续出现不符合项或存在明显隐患;(3)职工反响比较大的项目。
2. 审前准备阶段。审计主管部门根据年度审计计划,提前15天开展相关的准备工作:(1)成立审计组,明确审计组长,从审计人才库中抽调审计人员;(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3. 审计通知。审前准备完成后,审计组编制审计通知书,并在正式实施审计前五个工作日发出,以便被审计单位做好相应的审计准备工作。审计通知书应至少包括:审计项目名称、接受审计方名称、审计范围和内容、审计时间、审计目的、需提供的资料、审计组长及审计组成员名单等。
4. 审计方案的编制。由审计组长组织审计组成员编制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应至少包括: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组成员的组成和分工、审计起止时间和进度等。
5. 预审计。在正式开展审计前,审计组组长应组织审计组成员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评价所需资料的充分性,是否具备继续审计的条件等。必要时,可结合预审计的结果调整审计方案。如果发现审计项目暂不具备继续审计的条件,可延迟或取消本次审计安排。
(二) 实地审计阶段
1.审计首次会议。实地审计开始前,审计组长应当按以下顺序主持召开现场首次会议:①由审计组长介绍审计组成员、审计时间、审计目的、审计内容、审计要求等与审计有关的问题。②被审计单位介绍有关情况,包括组织机构、工程进展情况、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等与本次审计范围有关的情况;③双方沟通明确业务对口部门、联络人员、必要的办公场所等事宜。
2.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组根据审计方案,围绕审计目标,运用审核、观察、监盘、计算和分析程序等方法,分专业获取相关的审计原始证据。如有必要,获取的审计证据,应由证据提供方签字或盖章。审计组应对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印证审计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可靠程度。审计组还应将获取的审计证据名称、来源、时间等内容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3.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至少应包括:接受审计方的名称、审计期间、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发现问题以及需披露的事项和改进建议。审计工作底稿应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地反映审计方案的编制及实施情况。审计组长负责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
4.审计末次会议。实地审计完成后,审计组长及时汇总审计组成员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情况,主持召开审计末次会议,将初步审计情况及发现问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澄清可能存在的误解,如被审计单位和人员对审计结果有异议时,审计组应及时进行核实和答复。
(三) 审计报告编制阶段
在完成实地审计后,审计组应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及时编制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要以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调查证据为依据,做到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对被审计单位在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建议,以促进组织实现目标。
审计征求意见书。在审计报告正式发出前,应先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书面形式反馈意见。审计组应对被审计单位反馈的意见进行核实,必要时,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审计报告完成征求意见后,由审计组组长组织编制正式报告,由审计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后。
(四) 审计整改跟踪阶段
审计组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价,开具审计纠正措施报告,发至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审计措施报告后,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审计组组长负责组织审计组成员对被审计单位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其是否合理、及时。跟踪验证时,审计组可以并有权通过电话或邮件落实、现场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等方法,检查审计纠正措施的执行效果。如果发现审计纠正实施的结果不佳时,可视情况再次进行现场审计,重新进行评估计分析,并出具后续审计报告。如果一致认为纠正措施满足改进要求时,本次审计活动结束。审计跟踪验证可以视情况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在下一次对该项目进行审计时一并实施。
管理审计是内审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建筑企业应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和管理要点,关注企业经营结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积极探索管理审计思路,切实开展管理审计,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审计工作机制,披露存在风险的事项,提出有效地改进建议,化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充分发挥管理审计查错纠偏、促进增值的作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更为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娜,张泽. 管理审计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化,2013(4)
摘 要 本文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作为研究对象,对程序结构的基本构建,及其在实施过程当中,各阶段工作的操作要点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 程序 构建 实施
对于我国而言,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践行经验还比较薄弱,发展时间也相对较短。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协会所的包括基本准则在内的相关审计行为标准共计29部,特别是在2005年,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文件当中,由于首次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因而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一个长足性的发展。纵观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受到全球经济发展低迷性因素的影响。在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其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更加激烈。在此环境背景下,为了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就需要对风险要素进行全面性的干预管理,将内部审计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构建并逐步完善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使其更好地为风险控制所服务。本文即主要针对以上相关问题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构建分析
结合我国现阶段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方面的研究进展来看,现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性的程序实施标准与框架结构。因此,在有关此项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过程当中,需要以国外的成功经验作为蓝本,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操作流程。笔者认为: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当中,其操作程序应当涵盖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以及后续审计阶段这四个方面。现针对程序构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作详细分析说明:
首先,从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准备阶段的角度上来说,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于,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加以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确定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目标,并对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潜在的风险要素进行识别与评估。通过此种方式将对企业经营目标达成有不良影响的风险要素确定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重点,并通过对风险要素风险指标大小进行量化性评估的方式,研究内部审计相关措施开展的优先顺序。同时,还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编制具有针对性的项目审计计划与年度审计安排,借助于此,确保内部审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与分配。
其次,从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阶段的角度上来说,在审计准备阶段已对风险要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之上,需要对被审计工作单位相关风险要素是否具有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制度保障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加以测试与评价,同时还需要研究以上项目所对应的剩余风险,并以剩余风险为对象,制定可靠的风险应对措施与方法、策略。
再次,从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报告阶段的角度上来说,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对相关程序措施的落实,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结果,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通过量化指标数据的方式,对审计行为的结果加以评估。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内部审计工作建议,以此为依据实现对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改善。
最后,从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续阶段的角度上来说,在发出审计报告之后,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针对相关的审计结果及审计建议展开跟踪检测,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对审计建议予以采纳,并落实了相关的审计要点等问题。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实施分析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施与开展过程当中,包括财务报表、采购系统、销售系统、信息系统在内的相关要素均是内部审计的关注对象所在。特别是对于集团性、规模型企业而言,由于其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的涉猎范围比较广泛,还需要充分结合其所处行业领域以及项目的差异性特征,划分与之相对应的内部审计风险项目,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建立在行业差异性基础之上,体现其针对性特征。
在可供选择审计项目确定之后,需要对各个项目所对应的风险因素加以衡量。结合审计实务操作经验来看,我们无法通过对风险值评估工作经验的累积,构建一套理论意义上的指标工作体系。但,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制定涵盖各类风险要素的集成汇总表,选择当中的部分事项作为企业的风险要素并加以评估。具体而言,企业所涵盖的风险因素包括以下多个方面:(1)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胜任能力;(2)企业资产规模;(3)企业资产流动性;(4)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竞争条件;(5)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复杂性特征;(6)企业面向供应商及顾客的影响;(7)企业管理层会计预测准确性;(8)审计日期及审计结果;(9)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工作水平。
结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对于企业而言,审计项目开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风险要素十分的多。因此,在风险评估过程当中,无法直接通过审计项目对风险控制措施加以实施,而应当采取对各类风险要素加以量化的方式,研究风险评估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对于企业所实施的项目而言,在将其视作总风险的背景下,则经济业务特征、经营管理水平、内部经营环境、外部经营环境,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就属于总风险下属的子风险,而子风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相关的具体风险要素。
在明确企业经营管理项目风险评价指标的相关要素基础之上,需要对各类要素进行量化处理。实际工作当中,应用较多的量化方法为:将风险程度按照其严重性划分为A、B、C、D、E共五个级别,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分数分别为1、2、3、4、5。对于单个风险要素而言,其所取得的风险分数越高,则意味着风险严重程度越大。通常意义上可以将以往年度审计发现问题、专家意见、以及数据指标作为对风险要素评分所采取的数据支持。
进而,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当中,还需要将对风险评估矩阵的应用最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对风险评估矩阵的应用,能够确定企业在当年度经营管理过程当中,需要予以优先审计的工作项目。在此基础之上,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参照项目总风险的大小水平,确定各个审计项目的实施先后顺序,并按照其优先顺序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最终,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通常意义上来说,需要将风险要素评估水平较大的项目,为其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持。
最后,内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当中,需要以企业所确定的本年度经营管理期间,风险导向下所却确定的内部审计要点的优先次序,由内部审计工作部门编制年度经审计工作计划文件,将企业项目执行过程中潜在的各类风险要素以文字说明与计划表配合的方式加以呈现。
三、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完善与扩大的背景之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其所处的整个竞争环境呈现出了极为显著的激烈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在这样一种发展环境作用下,企业应当如何对既有的风险体系加以健全与完善,提高自身对风险的管理工作水平,将风险要素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此问题无疑备受企业各方管理人员的关注与重视。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在构建与实施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刘爱玲.关于通过规范审计程序进而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探索.价值工程.2010.29(21):8-8.
[2]郭莲.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诱发因素及其防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1):22-23.
[3]张瑞.简论内部管理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其措施.价值工程.2011.30(2):128-129.
关键词: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审计 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17-02
一、引言
国资委2006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极大地推动了风险管理工作在国内企业特别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应用。风险管理属于新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在不断深化、方法在不断丰富,风险管理已成为组织治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部审计机构承担了风险管理职责,开展基础体系建设、业务风险管理等系列工作,以风险和内控为角度开展审计,发挥出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价职能。为了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众多优秀企业已逐步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这一类型审计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亮点和趋势。
二、风险管理审计的基本概念、价值
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正在从传统的财务账项审计向到现代管理审计转变,内部审计将更加贴近企业的各项管理,更加融入管理的过程之中。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是管理审计中新的审计类型。它是内审部门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承担风险管理职责的部门所制定的应对程序、对策方案以及机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咨询,以改进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增进企业价值的一种审计类型。
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主要包括:范围的科学合理性;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识别与评估的科学合理性;措施、方法与程序的合理性;风险应对的合理性等。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风险管理审计的范围由内控审计扩展到所有风险管理技术审计,它更加注重确认和测试风险管理部门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可以使组织利益相关者了解组织风险现状,保障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最大化,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风险应对方案效率、效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实现风险管理与组织整体经营战略的优化结合。
三、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从风险管理审计的内涵可以看出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任务包括: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提出改进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为企业管理层、审计委员会的提供有用信息。
1.评价风险管理机制。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是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因此,首先应审计、确定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包括但不限于组织体系、内控体系、报告体系和考核体系。(1)审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健全性。开展风险管理,做好组织和人员保障是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应根据自身实际特点,在统一领导、广泛参与下,搭建职责明确、有效运行的风险管理结构框架,包括风险管理责任人、专业和非专业管理人员、外部服务机构在内的组织体系。(2)审计风险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业应当结合实际建立风险管理的程序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3)审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的健全性。内控体系在风险管理中占重要部分,属于核心内容。没有与组织管理实际相适应的、完整的内控体系,风险管理有效性无从谈起。审计人员需要审查被审计单位内控体系构建情况,可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标准,考察对于各个要素的控制。(4)审查报告体系的存在性及运行有效性。考察日常报告体系及运行、突发风险报告体系及运行、预警报告体系及运行。(5)审查考核体系的执行性、有效性。考察考核体系覆盖程度及结果应用情况,评价考核体系是否能够有效推动风险管理工作。
2.审计评价风险识别的过程。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注意分析企业风险识别是否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识别组织内外部所面临的各项风险。通常来看,应结合风险管理各项环境和内控要素,如就组织目标、经营情况、管理薄弱环节或问题等进行访谈、查阅资料、记录、历史案例,应了解风险识别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材料并评价其充分性,必要时还应进行分析性复核,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与内部控制中所面临的缺陷进行分析、确认。(1)审计识别原则的合理性。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及进行应对的关键性第一步。只有采取合适的原则才能更充分地识别出各种风险因素。
(2)审计识别的充分性、全面性与否。风险管理审计需要评价相关风险资料是否涵盖了对组织各层次目标产生影响的所有内部、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来源于组织治理机构效能、管理的局限,业务控制失效、产品或服务销售策略、经营活动和业务特点、资产性质及其管理局限、人员知识结构、专业经验等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来源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行业变化、竞争环境等方面。(3)审计识别方法的适当性。审计人员应对各种风险做系统地分析与归类,形成企业风险框架,并结合管理实际特点,对企业风险识别方法的适当性进行审查,评价该方法能否适当地识别出对各层目标有针对性的风险。
3.审计评价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是应用各种工具方法,定性或定量地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审计人员应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特别是要关注“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对企业目标产生的影响程度”两个要素确定的方法、记录、过程,并分析其合理性。(1)风险识别所反映的特征分析。不同企业所具有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评价,因不同的风险所应采取的评估方法不尽相同,审计人员应首先对企业风险识别结果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解,如哪些是内部原因所产生的,哪些是外部原因所产生的,哪些是与战略、核心业务、支撑性业务相关的风险,哪些是与企业价值链关系密切的风险。
审计人员在对风险评估方法审计时,应考虑风险特征来评价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如已识别风险可用定量方法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审计人员需要判断描述风险事件影响的“数量”是否恰当;如无法定量表示,审计人员应判断管理层所定的“性质”是否合适合理。(2)历史资料的可信赖程度。企业(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17页)管理层多数依据历史已发生的案例、风险事件为参照标准、参考对象进行风险评估,审计人员应考虑历史资料的充分性、可靠性,充分论证案例发生环境、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条件等是否能够恰当地借鉴到当期的风险评估中。(3)判断企业开展风险评估的能力。开展风险评估的水平高低与企业管理层对风险评估方法的理解、运用有密切关系。审计人员应对企业管理层运用定量定性方法的能力、对所依靠的数量模型、信息技术、个人经历经验进行了解,考虑评估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运用是否恰当。(4)对成本、效益进行权衡。管理层在运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开展风险评估时应考虑评估方法成本、效益性。审计人员需要对管理层选用方法的成本效益性予以考量。
4.审计评价风险应对措施。审计人员在评价企业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有效性时,应考虑以下方面:(1)剩余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一般企业对固有风险具有相应的管控措施,风险应对措施应主要针对剩余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应评价在采取应对措施后剩余风险能否在组织可接受范围内。如果已将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可以确认风险应对措施有效。(2)是否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每个企业风险应对措施会有所不同,这是基于企业管理实际状况而定。如果不适合自身特点,就不是恰当的应对措施。审计人员应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对所采取措施的适当性做出评价。
四、风险管理审计程序和方法
1.在计划阶段,识别经营风险,制定风险管理审计计划。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识别经营风险。如了解企业性质、管理机制、业务内容、经营范围、组织结构、人员组成等,建立对企业框架性的认识;通过查阅企业文件、规章制度,了解各项管理要求;访谈各级领导、骨干员工等主要人员,全面了解风险管理现状;现场查阅各种经营生产过程原始记录,审计审核、批准等管理控制程序。初步确定风险管理薄弱环节,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2.在实施阶段,审查、评价风险管理状况。在实施阶段,围绕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审查和评价风险管理状况,包括风险管理机制、风险识别过程、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措施的审查和评价四个方面。
3.在审计报告阶段,出具风险管理审计报告,开展后续审计。按照审计过程中发现情况,依据《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出具风险管理审查和评价报告、或者出具详尽的专项审计报告,将风险管理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间以及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报告给适当的管理层。
由于多数企业风险管理职能由内审部门承担,因此审计人员的审查评价结果可作为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为保证、监督风险管理审计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内审人员可以通过后续审计来复查管理层是否就报告中的建议采取合适的行动,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如果未采取行动,需要明确相应责任和原因。
4.审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在风险管理审计不同任务阶段,可采用的审计方法有所不同。如,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可通过流程图法和文字表述法、问卷调查法(编制风险管理问卷调查表)、关键路线法确定风险管理审计开展的重点;在审查评价风险识别时,可采用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生产流程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资产负债分析、排列图、因果分析、因素分解、经济活动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鱼刺图、专家调查列举法等;在衡量风险管理措施时可使用专家调查法、风险报酬法、风险当量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在后续审计阶段,可以通过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现场观察等进行审计。
五、结语
风险管理审计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常规性审计类型,甚至尚未开展。当然,风险管理审计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如组织结构及制度不健全,管理层对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评价标准,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人员业务结构和经验等条件无法满足风险管理审计需要。
随着组织内外环境变化日益加快,风险管理工作逐渐提升到重要层面是一个重要趋势。作为风险管理的再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的广泛开展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工作,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管理评价标准,明确审计部门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作用,提高审计人员胜任力,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将风险管理审计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高东坡.内部审计如何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商场现代化,2007(9)
[2] 靳建堂.风险管理审计初探.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2005
[3] 李晓光.浅议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经济师,2011(5)
[4] 钱光明,陈德艳.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商业会计,2011(33)
[5] 万文钢.对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审计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内部审计,2010(9)
[6] 汪振纲.风险管理审计理论述评.风险与内控,2010(2)
[7] 夏丹宁.推进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中国内部审计,2004(12)
[8] 谢浩,尹珍丽.风险管理审计常用方法解析.时代经贸,2010(10)
[9] 朱奇云.关于风险管理审计在我国运用的思考.中国市场,2008(48)
关键词:财务收支;管理;审计
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主要方法
第一,转变观念,合理定位。目前,在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中,有些人对管理审计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管理审计是服务,财务收支审计是监督,担心管理审计会削弱审计监督的职能。事实上,管理审计是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管理审计都兼有监督与服务的职能,监督与服务可以统一于一种审计形式之中。管理审计从财务审计入手,在搞好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先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再披露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和方法,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因此,审计人员要引入先进的审计理念,树立管理审计的思想。
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单位也应转变观念,不能认为审计就是查问题的,不能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审计客体必须认识到:审计行为真正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与管理者、被审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应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共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之,审计的主、客体应努力进行观念自我更新,建立审计监督与审计对象、业务部门的伙伴关系,使审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避免孤军作战,使审计工作难以开展。
第二,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通过审计机构设置和审计的客观性来体现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在整个组织或单位中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直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或授权。只有这样,审计业务才会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有利于审计的客观性。审计部门应独立于管理部门、经营部门之外,审计部门只有独立于被审计活动,才能做到审计结论的客观、真实、公正。
第三,内部审计要立足“内向服务”。管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工作重点,立足于企业内向服务,对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务于管理层;要发挥独立的监督、评价职能,正确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坚持独立审计与积极参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审贴近经营、熟知管理的优势。审计人员要扩大视野,将审计视点和分析问题的着眼点从具体经济业务转移到管理过程上来,运用各种分析性审计程序,将传统的直观反映审计发现转变为分析评价内部控制,揭示经营管理、内控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审计服务质量。
第四,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及效益审计时,应按照内部控制评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功能性测试和遵循性测试,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二、完善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第一,建立完善的审计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财务收支审计简单易行且审计结果直观,成果易见。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侧重点有所不同,不仅花费力气大,且直接成果相对不大,但间接成果即审计建议被采纳带来的效益却可能非常大。由于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成效考核指标偏重于审计结果,使得审计人员人为地将管理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混淆起来,一方面讲管理审计很重要,另一方面又讲企业经营不规范,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先搞好财务收支审计,再向管理审计延伸,使管理审计停留在口头上。针对这种情况,须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做文章,在对审计人员考核时,应加大对管理审计的倾斜,引导审计人员在这方面下功夫,为搞好管理审计提供保障。
第二,审计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审计业务涉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是专业性很强且依赖于审计人员审慎性、创造性的劳动。管理审计与财务等管理部门开展的经济活动分析,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间接经济监督评价,其本身不具有管理职能,不是直接的管理活动,不能替代管理部门的工作,后者是管理部门结合各自的业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两者的目的和程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进行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在掌握财务、统计、审计知识的同时,还需掌握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决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据此提出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抓住重点,改进方法。首先要选好审计项目,结合本单位特点有针对性选择内部控制审计、经济合同审计及营销审计等类型审计项目。一般情况下按照调查、测试和评价的方法,可以查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及原因,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也可以采用对比法、系统分析法,对市场营销、经营目标、组织、方法、程序、业务流程及营销效果等进行综合检查,寻找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审计建议。
总之,将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应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审计工作的目标应放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其定位应放在“管理、效益”四个字上。
参考文献:
1、孙爱文,尹质荣.财务收支审计的“四个着力点”[J].审计与理财,2008(10).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部门是施工企业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预警器,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助推器。目前我国施工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加强其内部审计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作为一项管理活动,负责监督组织中最核心的控制要素,找出施工项目财务上的问题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约束施工项目不规范的经营和财务行为。
一、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项目过程审计、管理审计等已成为项目管理创新动力的重要途径,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以审促管”的审计定位,通过审计手段主动掌握施工项目的动态成本,评议施工过程的已存和潜在风险,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审计报告形式向项目管理层和公司管理层直接沟通,及时提供项目关键决策的参考依据,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而服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独立和专职的经济监督活动,具有地位超脱的优势。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工程施工的经营管理,在人事关系和经济利益上完全独立于施工项目。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不承担审计业务以外的工作,不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在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发挥审计经济监督的作用。
(2)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是一种综合、全面的经济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对施工项目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并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施工事前、事中审计监督上,形成一种防御机制。通过其内审人员对施工项目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促进施工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公司规范、约束企业经营者经营和财务行为的有力举措。施工项目的经营和财务由项目负责人管理,公司一般不直接插手,形成事实上的监管缺位。如果不加强内部审计,势必造成施工项目的财务收支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
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从管理意识方面看
管理意识偏差,弱化了内部审计地位。施工企业大多存在着重揽轻管的弊端,事后核算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审计意识不到位,极大限制了审计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审计部门往往被视为聋子的耳朵——摆设,一旦遇到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动,首先是被精简、整编的对象。
(2)从审计氛围方面看
审计氛围失调。目前,审计工作仍未走出财务审计的阴影,以查错究弊、事后监督为主,即使提些建议,也处于次要地位,且大多失去时效,欠缺实际指导意义。如此的审计方式,给人一种寻找罪犯的感觉,一方面,审计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查错究弊,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消极配合,积极防御,搞得双方关系较僵。强烈的对立氛围实不利于审计的开展。
(3)从审计手段方面看
审计手段落后,审计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日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经济理念形成强大冲击,产生了深远的革命性影响。人性化电子信息平台和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单就会计电算化而言,已远远走在了审计工作前面。审计技术不解决,内部审计开展将很难收到实效。
(4)从审计人员方面看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一是审计部门不太受重视,且往往费力不讨好,企业优秀的管理人员不愿从事此项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审计部门成了闲置人员暂挂的地方,成了“养老院”。二是大多审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专业单一,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而且相当部分审计人员根本不懂工程。如此的审计人员构成怎能适应审计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效能?
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对策
(1)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是有效开展审计的前提
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把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作为大事来抓,要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建立完善施工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积极营造一个“尊重内部审计、支持内部审计、自觉接受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认真履行审计职责,有效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企业领导是否高度重视审计部门、审计工作,将直接决定着审计效果。审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也必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高级管理层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审计部门只有练好内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真正的积极作用,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2)迅速转变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内部审计理念
内部审计方向应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内部审计重点应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建设性管理审计为主;审计领域不应仅仅局限于财务、停留于财务数据表面,而应深入到施工企业的方方面面。事实已证明:工程项目亏损与投资决策失误、工程合同签订不严密、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用人决策不当与项目管理失控关系极大,这些都应纳入管理审计的范畴;内部审计功能要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注重分析、预测和评估,不能做事后诸葛亮;内部审计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强调如何解决问题,提出规范指导性意见,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改进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与技术,追求审计成效
随着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及时、准确的评价,因此新的形势要求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要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相结合。事前预测重点是对施工合同的签订、评审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审计;事中控制是指对项目的施工管理特别是各职能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审计,并对项目阶段性效益进行认定;事后审计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经济考核与评价。采取“三结合”的审计方法,能及时发现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多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施工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全面审计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实施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一是在审计过程中,要坚持点面结合。对管理不规范,存在问题多的工程项目部门要重点审计,尽量查明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配之必要的行政、经济制裁;对资金活动量小,管理比较规范的工程项目部门进行日常审计监管;对资金活动量大的工程项目部门要不定期的随时审计,以点带面推动全面监督,规范各工程项目部门的经营行为。二是实施内部互查制度。在业务人员自查的基础上,实施内部互查,即以交叉方式,由其他业务部门或审计委员会的复核人员对审计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三是推行“主审负责制”,建立审计工作问责制度。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建立层层把关的质量控制机制,按照过错原因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及领导的连带责任。在审计中,对于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重大问题错漏,重大线索遗失和重大违纪、违法事项不披露,或者未按规定履行审计工作职责,要认真追究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责任,以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这样,审计监督工作会得以健康发展。
(4)增强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是开展内部审计成败的关键
随着我国施工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经济监督向经济评价、管理、服务转变;其内部审计内容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投资审计、绩效审计等转变;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目的由查错防弊向“创造价值”转变;审计方法、手段由单一、原始向科学、现代化转变。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两个职能:一是“卫士”;二是“谋士”。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所以应保持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行为准则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自身来说,当前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同时严格恪守职业道德,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应提高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积极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推动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是根本。一是迅速改变审计队伍现状,从单纯的财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多元化人才组织结构发展。施工企业审计人员必须懂工程,必须了解掌握本单位经营管理状况,只有这样,审计措施才会得当,审计建议才会有的放矢,审计作用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二是通过培训、实践加快提升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使其掌握与施工企业审计相适应的现代审计手段、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平台,切实实现审计电算化。三是借鉴注册会计师制度经验,企业内部可以采取考试和考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内部审计师认证,大力推进内部审计师职业化进程。
四、结论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以监督的方式服务,以服务的心态监督,监督到位才能实现服务到位,其只有在不断公司治理结构中不断找到合适位置,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发挥作用,得到企业和领导认可,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找到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不断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意义的建议,才可能使内部审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美林,童才亮.浅议疏浚施工项目过程审计的操作[J].交通财会,2010.
[2]石贵泉,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