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02:04
导语:在学习教育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总体思路
气象移动学习系统的主要对象是气象部门基层在岗职工,内容包括业务(包括气象类基础知识、预报预测、气候、大气探测、防雷减灾、人工影响天气、卫星遥感、农业气象等)、服务、管理、人才、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学习者可利用手持式移动设备随时开展学习从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改变完全依赖固定场所上网学习的习惯。由于涉及专业较多,学习者年龄跨度较大,因此系统应针对性强,层次分明,考虑不同专业的需求以及不同年龄群体的学习习惯等,界面应多元化,符合在岗职工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学习资源要适合不同群体的需求。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方面应考虑:实用性学习资料的选择应该与气象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天气预报、气象装备、大气探测、公共气象服务、为农气象服务、信息网络、防雷减灾和人工影响天气、机关管理等分类。学习内容的形式采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片断和动画任意形式或组合。
适应性、兴趣性由于移动设备屏幕大小比例不统一,移动学习内容要自适应地显示在不同大小的屏幕上,内容清晰、直观、兴趣性强。增加游戏化投资,学习者通过参与虚拟学习游戏,享受培训带来的乐趣,让学习者在“玩”中学到知识,提升学习者的兴趣。片断性、微型化由于移动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和场所不固定,学习者经常处于复杂的学习环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进行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因此学习资源的设计要短、小、精,按照专业知识点设计成片段式、微型化,一般微视频播放时长在10分钟之内,便于网络传输。操作简单、灵活由于移动学习可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学习,为了方便在职人员在工作中碰到实际问题使用移动设备学习查询相关方面的知识,在交互设计方面尽量减少文字输入,按键设计简单统一,界面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访问,以便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系统可有三种应用模式。
基于短信的移动学习学习者通过手机等学习终端,将短消息发送到互联网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分析后将结果返回从而完成一个学习过程。此方式适合通信数据少,简单文字性的教学活动,它具有方便、简单及经济等特点。基于连接浏览(B/S)的移动学习学习者利用学习终端经过电信的网关通过WAP协议访问教学服务器,完成浏览、查询和实时交互,它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类似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基于无限局域网络的移动学习从3G技术不同标准之间的争论和产品进展来看,短期内在全球或全国要实现移动学习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的连接、浏览与交互可能还无法实现,但无限局域网络(WLAN)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了,在局部范围内(如一个校园、一栋办公楼、一片学习区或一个教室)实现移动学习已完全可以满足随时、随地学习。
2.系统体系结构
移动学习系统架构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提法,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内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主要是从网络、平台、资源、活动、文化等方面着手;而国外学者基于移动学习系统开发三个主要领域:移动的可用性、无线技术、数字化学习系统。通过对比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系统架构的组成及分析研究,结合多年的网络开发实践,提出气象移动学习系统结构。系统分为3层:表示层位于系统最外层,是学习资源呈现、学习者进行交互操作的界面。气象职工通过各类移动设备上网浏览、查询实现与业务逻辑层的交互。逻辑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处理表示层的应用请求,对其进行业务处理的逻辑判断,并完成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将处理结果返回给表示层。数据层提供底层一些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逻辑,实现物理数据存储和组织、数据库管理、数据备份及数据维护。提供移动学习的气象类学习资源和信息资源。
3.系统功能框架
根据气象部门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的需求,结合陕西省气象职工培训的总体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设计了气象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框架。系统包括10个功能模块。课程学习课程学习是移动学习平台的主要功能,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一定要适合移动设备屏幕小、内容片断化,操作简单等特点。它可提供的功能有:学习资源的在线浏览、学习资源的本地运行、学习资源的下载。教师和管理员能够实现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上传、修改、删除及访问权限设置等。学习管理气象职工可根据岗位的不同在线选择学习课程、查阅教学通知、考试成绩、作业提交情况等;培训教师可开设课程、查阅职工选课情况、修改申请课程信息、发送教学信息、管理职工成绩等;管理员负责各类课程的申请审批、职工选课情况、成绩备份、重要信息等。专项培训该模块负责在岗职工的专项培训学习。如预报员培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雷电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基层县气象局长、机关公务员培训等。
由管理员负责培训通知、教学要求、培训教材、微型课件(包括电子教案、音视频课件、电子书)、作业练习、考核试卷;气象职工按要求使用移动终端登录选择课程学习、参加考试;教师负责阅卷、成绩。在线测试教师(或管理员)可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学习状况及教学要求,在线考试题目。因手机屏幕小,学习者时间零散,又是在移动中学习,故在线测试题主要以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题为主。可实现试题、学员网上答题提交试卷、统计显示成绩表格(或分布图形)。交流互动主要包括论坛交流、视频实时交流、答疑交流等。论坛交流可实现职工与职工、职工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类似于网上的BBS;视频实时交流是利用流媒体的音视频直播和点播功能实现职工与教师的互动;移动自动答疑功能通过答疑库实现自动回复问题,实现了实时性和智能化。学习游戏把游戏应用于在岗职工培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让学习者体会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玩”中随时随地享受游戏化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收益。
根据移动设备的功能与特点,开发智力、模拟及操作练习类游戏(如人影高炮火箭的模拟操作、气象科普类游戏)。信息收集反馈为了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要及时收集气象职工的反馈信息,可设计问卷调查表,学员在线填写提交;设立建议箱,收集学员的建议及意见,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了解基层职工的培训需求,从而指导培训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方案。教学评估为了了解培训效果,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分评估法和著名的“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等评估方法进行教学的评价。用户管理系统有三类用户:气象职工、教师及管理员。该模块负责对三类用户的权限设置和管理、完成用户的注册及管理用户的信息资料等。系统帮助可在线介绍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给基层职工学习使用提供帮助。
二、结语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足作为成人学习者的教师的学习需求为核心。这就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作为成人群体的教师特点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按照成人学习的特点,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师资培训工作,按照成人学习特点提高教育质量。[1]
一、研究符合成人学习理论的教师继续教育特点
成人一般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成人所具有的经验是成人参与学习活动的依托,是作为成人的教师参加培训的基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就要和教师既有的经验和实际需求相结合。培训者应创造条件使教师将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实践中。培训过程中注意运用学习者的经验来解释新的概念,将成人的经验融合在培训活动之中,更多地使用能够汲取成人经验的方法。例如,通过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练习、技能实习等方法,帮助培训者利用自己的经验深化学习,并将新的知识融入经验和实际工作之中。
成人学习最好的动机就是兴趣和个人利益。内在的激励如自尊需求、成就需求是成人学习的重要的驱动力,这种动机会因为主动参与而获得发展,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目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就要激发教师学习和内在的动机,使它们在培训活动中获得某种可以期待的积极结果,才能唤起他们的动机。而且成人学习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学习目的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所以教师在培训中应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切入点,重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困惑或问题,引导他们解决这些困惑或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成人学习者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够对他们的学习给以组织、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以权威或领导的姿态出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就要尊重教师学习者的独立性,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教师倾向于通过平等的互动交往进行学习,为他们参与交流、合作学习创设有利的条件。因而要求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关心教师、了解教师、承认每位教师的价值优势,允许教师充分发表意见,从而使教师在一个富于人性化的环境中学习。
作为成人学习者,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就要求培训者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适应不同的教师参与者的特点,要从多个角度切入同一主题,应多采用促进他们参与、思考的方法,培训者应配合使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员的潜能,给学习者机会进行思考,因为成人的记忆减退,但思维能力在增强,因此要强化他们的观念,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来参与课程内容,利用思维能力强的个体优势,进行分析和讲解,实行多样化培训方式。
成人学习有自主性和目的性,只有与自己亲身利益有关的行为他们才愿意参与,才愿意发挥主动性,才有可能达成预期效果。教师培训也要从教师切实利益出发,建立合理的符合教师利益的培训保障服务体系。教师培训应制定培训成绩与评聘职务、绩效工资挂钩的办法。形成培训过程的成绩考核体系,为教师在平时培训的表现进行得分标准的制定,确定教师培训成绩在职务评聘中的适当的优先权,教师培训业绩合格或优良的教师要适当给予绩效工资的补贴或培训补贴,教师进行职务评聘时也要与培训成绩全面挂钩,为教师利益着想的教师培训才会有更有效。
成人学习有自身的心理优势,也有劣势,如在认知方面,他们的感知能力下降,机械识记、遗忘速度增快等,但他们的意义识记能力较强,通过学习和培训使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数字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等并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应遵循成人的生理、心理规律,以成人学习理论为指导,优化成人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训者根据成人的实际具体情况来应用。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成人心理优势,弱化成人心理劣势,在教师培训中遵循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教师培训更能适合教师的学习口味。
二、探索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成人学习的特点被很多学者研究应用在教师继续教育领域。研究者依据美国学者诺尔茨指出成人的学习具有个人的经验性、学习意愿和社会责任相连、自我指导型和应用性学习的特点和自己实际的教师培训实际操作经验,归纳出以情境性学习为特征的案例教学模式、以行动性学习为特征的问题教学模式、以合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对话教学模式、以研究性学习为特征的任务教学模式、以反思性学习为特征的批判教学模式。[2]有的研究者利用成人学习特点创造自我导向学习模式、问题学习模式、情境化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参与式培训模式、案例培训模式、微格教学培训模式等教师继续教育模式。[3]还有学者认为作为成人的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各取所需,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优化培训模式,因而提出了实施点菜式培训模式等等,由此可见,作为成人的教师同样具有自我性、经验性、实用性、即用性、共享性、情感性。所以我们要选用成人可用的合作、参与、讨论、体验等具体手段,同时进行不断的变换。大连教育学院根据教师职业特殊性和成人培训独特性,依据大连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状态,建构本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即“研训一体”。
“研训一体”即原来的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研究在思路上、机构上、工作上的整合,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机制。[4]同时在“研训一体”意义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者为“研训教师”。通过“研训一体”培训模式,使以教师为主体的“研”和“训”进行整合,形成融合的共同体,即“研”中有“训”,“训”中有“研”,形成“研训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培训化”为内容的“研训一体”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研训问题化”指研训教师在教研和培训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通过深入课堂,或通过学院网络的“及时应答平台”探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问题进行教研和培训。
“问题课题化”指研训教师在有了大量的问题后,通过归纳法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思考,并选取大连教师共有的、急于解决的、能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并站在理论的高度进行深层探究,从而形成研训课题。
“课题课程化”就是当从实践中来的问题经过系列研究有所提升形成课题并回到实践中得到证明的研究成果,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后就可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
“课程培训化”指研训教师以课程形成为广大教师进行培训,一线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培训内容,体现了继续教育培训是以成人经验和需要为依据,为教师专业发展而服务的培训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一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
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子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比如说,我们的出生、我们的高度胖瘦、我们的性别、我们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先天的,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是“乐观就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毕淑敏说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我发现幸福就来自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比较积极乐观,而乐观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觉得自己是有能力一步一步地朝着那个既定方向去迈进,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有顿挫,有失败,有遭人误解,你虽然不能保证你一生将会有怎样的困窘出现,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
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在合理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有意义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体验幸福感受。既要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也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快乐,如是,便离幸福很近。只是,这其中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坚持自己的初衷与梦想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苦,留下更多的汗水与泪水。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二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积极心理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针对中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比较适合这一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
人们经常讲现在独生子女多了,逐步会在孩子中形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些孩子不关心班级集体,自私自利。所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习惯、学会与人相处,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针对积极心理教育的特点,我上了一节《同学间的互助》的心理活动课。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朦着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谈谈感受,孩子说:“很害怕,怕撞到课桌上”。第二次,再请这位孩子朦着眼睛,然后请一位同学带着他走,再让他谈谈感受,孩子说“比起第一次不那么害怕了,因为同学搀着我的手,不会撞到东西”。为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理体验更加深刻,积极心理教育可以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作为主要手段。我在实践中反复做几次同一种游戏,让更多的孩子来体验,这两次走路的不同感觉。
最后同学得出同一种结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即使有困难也能比较快的克服,还可以少走弯路。这也就是团队协作的魅力,也是我心理课要达到的目的。
这一堂课既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又让学生懂得了帮助、关心他人的美德。可以说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经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对待生活,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三
1、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生活中合理应用才能显示它们应有的力量。知识本身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和自尊水平等,可见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充分的理解它,能够合理的解读它,同时对知识应用所涉及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两者相结合就为我们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主动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至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把所学内容的实质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表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感觉可以应用的地方写下来,进行重点的挖掘和探索,让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和充分。第二阶段是制定知识的应用方案,安排练习时间,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构想,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解读是否合理,对解读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思考纠正,重新修改应用方案进行验证,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只有完成了这两步才算达到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
3、我们应该学会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安排进行积极心理休息,积极心理休息和拖延的区别在于,积极心理休息是有规律的,受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小段时间回顾总结经验,或者调解心情,缓解疲劳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段工作或学习中。而拖延是顺从自己内心的分心冲动而失去控制,占用了本该用来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4、安静的力量:
4.1我们通常都是在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的时候才被动的进行反省,在这种反省中,我们很可能进入一种叫做自我倾注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了自己的内部,反复回忆分析引发消极情绪情境的一些细节,使这种消极情绪被加强而不是消弱,容易沉陷在这种消极感受和导致消极感受的想法中。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主动的反省,在自己心情平静的时候进行反省,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观现实上,针对面对问题进行反省,这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减少错误归因,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
4.2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人生经验的获取是在你尝试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应该保留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分析思考的时候,这些一般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的时候,有时候急着做事反而不如做完一件事后稍事休息,让心情平静下来认真的反思一下效果好,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养成经历、享受安静和反省的行为模式。安静为我们进行内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因为这种反省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我们在脑海中重放素材时,我们更容易保留和记住之前的经历,积累对人生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基于项目的学习 教学模式 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Applied Research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al Program Design and DevelopmentWU Qingqing, CHEN Tao(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 Project-based Learning, a kind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l is usually used to guide and organiz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needs analysis,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and combined with modern concept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al Progra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majo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Key words Project-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project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和组织学生真实地参与项目的需求评估、项目设计、开发和管理的全过程。1972年,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
1 基于项目的学习在教育培训项目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
教育培训项目设计与开发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中基于教学系统设计核心课程开设的后续提高性课程,旨在训练和提高学生对教学系统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及运用系统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教学、培训等工作问题的能力。
1.1 项目组队及选题
根据教学设计项目团队中的角色、责任分工,将4~5人分为一组,分别担任项目经理,教学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及美工人员。在项目执行中,各团队成员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在完成分配工作的同时,与其他成员保持沟通,了解各自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相互讨论,及时协商解决。
项目的选题,可以大学生兼职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现问题,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使项目成果具实际操作性。如:关于中小学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快餐店员工培训、志愿者培训的问题等。
1.2 确定项目目标
确定项目目标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而确定目标的关键在于对学习、生活、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有效分析。如前所述,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虽然引进并安装了多媒体操作平台,但很多老师不会使用,更别说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
1.3 编制项目方案
从项目目标的确定到方案的编制,项目设计者要谨记“教会原则”而不是“教了原则”。所谓“教了”,其行为主体是教师,注重教的内容;而“教会”,其行为主体是学生,注重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而教学的根本是关注学生在教学后应具备的能力,而不是教师讲了什么知识。
1.4 阶段性成果展示
从项目确定、项目设计与实施、项目完成到测试评价共四个阶段。每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求各项目团队展示各自项目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汇报不仅能有效帮助各团队反思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并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准备,为各团队提供了展示团队精神的平台,也为每个人提供了锻炼讲演能力的机会。通过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各环节,同学们亲历了项目工作的全过程,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潜能,体会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因为较好的同伴关系会促进学生使用深层学习方式。①②
1.5 评价
项目评价一般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项目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出勤、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小组讨论情况、阶段性成果完成及汇报情况等既是形成性评价的要素,也是总结性评价的依据。评价的主体除了科任教师,还有学生。如此,既能保证评价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也督促了教师及同学不断反思并积极改善学习、工作效率。好的评价方式既可以使学生提高受教育的自觉性,又可以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③
2 基于项目的学习运用的注意事项
2.1 更新观念,关注交流
平等地交流、良好的沟通能更有效地增进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完成。基于项目的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行动起来:主动思考,自己解题,因为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④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项目讨论交流中,倾听学生们的各种想法和争论焦点,鼓励学生自己找到最合适的解题方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当冲到第一线,而应当在第二线甚至第三线,让学生冲到第一线去实践、去学习、去探索,并从中获得进步。⑤否则就失去了利用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一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意义。
2.2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指以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学模式为主,根据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的特点结合其它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既能发挥各教学模式的作用,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基于项目的学习使学生不得不一改传统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积极思考、创新。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目标的实现,还强调情感领域的协调发展,因为教育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的人。学生认真的讨论、自信的讲演、解开疑惑后的快乐,对教师既是鼓励,也是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
注释
① 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
② Marton, F., & 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 – Outcome and process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1).
③ 蒋梅.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法学实践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2(2).
关键词:培训学校 核心竞争力 培育与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 .198
目前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学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核心竞争力是致胜的决定性因素。
1 教育培训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教育培训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提供学校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多个方面要素的有机组合。教育培训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难以模仿的独创性
核心竞争力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主要体现在不容易被他人轻易模仿或占有。这种特性主要体现在学校的课程研发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及师资建设的能力等。正是一些独到的具有超前意识的理念等使其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
1.2 学校资产的专有性
一所培训学校的资产专有性越强,它的可替代性就越低,进而自身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就会愈发长久和稳定。学校的资产可具体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其中有形资产主要指物质资产方面,如培训学校的场所建筑、教学设施等。无形资本主要由市场资本、人力资本组成。市场资本主要是指学校与其市场及消费者的关系,包括学校的口碑,消费者的选择倾向等。人力资本主要指学校所聘用的人员的工作能力,尤其是指授课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
1.3 较高的价值性
培训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可以使学校以低廉的经济成本创造出比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更多的教育价值和经济利益。培训学校一旦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利用这种竞争利器去更加容易也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目前的教育需求,培训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学校的经营及管理者能够集中利用更少的时间及经济成本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产生比竞争者更大的效益,具有较高的价值性。
2 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高
通过对培训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我们知道,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并不是一经形成就会永远受益无需培育和提高,培训学校的经营管理者应采取动态的措施去增强竞争实力。
2.1 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
教育培训学校为其消费者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产品即各类课程,选择接受教育培训的消费者有着各自的教育需求,但共同点即希望通过一定的课堂学习培训来获得某种技能。因此,想要培养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课堂上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培训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
2.2 注重品牌效应,创建知名教育品牌
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品牌的消费品。品牌是一所培训学校的课程产品质量、学校文化、经营理念等要素级别的概括。因此,培训学校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内外因两方面同时下手,在内生力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竞争优势,科学的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外在形象的建设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营销策略,做好广告及形象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口碑以逐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3 加强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企业或是学校,想要运营良好就必须有制度做保障。首先,要根据本学校的规模和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校全方面实际发展的规章制度,如用人制度,要针对人员的聘任、试用及正式聘用后的定期培训、奖惩以及解聘等流程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如果得不到有力的执行以及执行过程中不能够进行有效地监督,都将失去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学校在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后要进行贯彻执行,做到职责全的高度统一。
通过对培训学校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分析以及培养途径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但适合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便会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地位的巩固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各等级的教育培训学校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敢于创新和实践,形成适合自身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和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乐霞.A民办培训学校核心竞争力构成与提升研究【D】.云南大学,2012.
【2】陈朝萌,陈宝华.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简析【J】.成人教育,2006,(8):70-71.
许多教师都想通过学习来获得发展,由于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不同,有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学习,有发展之心而无发展之实;而有的教师却通过某种途径发展得很好,究其原因是这样的教师不仅有发展的动力,也具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持久力。
如何让教师产生持续的发展动力呢?这就需要分析教师的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推动学习行为并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学习动力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教师是想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有的教师是为生存而教,有的教师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追求,这些个性心理特征从不同程度上成为个体学习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人的成长发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动力:生存动力、目标动力、竞争动力和组织激励及社会压力等,这些动力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无论哪种动力,只要能够促使教师产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动力就应该提倡,因为这些动力能促使教师产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使教师获得学习与发展的力量。有了发展的内驱力,就需要教师在学习时要做到: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树立学习信念,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学习目的性
教师要想学习有成效,最好是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有了职业发展规划,学习才有目标,发展才会有成效。在职业发展规划的框架下制定近期与远期目标,尤其是根据近期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更加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有效学习。每个人的工作方式、业余时间等都不同,在分析自己个性特点、优势与不足的情况下把握学习的重点,哪些是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哪些是自己的优势?如何弥补不足?又如何发扬优势?这样就能明确自己最需要学习什么,就能真正把握学习的实质。
制定学习计划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学习目的和发展目标以及将来要达到的专业程度:目标要适宜,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自惭形秽;对自己的学习动力、原有的经验水平、需要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透彻的分析,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2.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将学习、工作、生活及休闲娱乐的时间及内容安排妥当,争取在最佳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3.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学习及提高计划,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作适当调整,但不宜频繁更改,更不能有计划而无实际行动。
三、精选学习内容,提高学习针对性
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经验的获得、思想的改造、品德和态度的形成与行为的改变。也就是说,学习过程是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共同参与、共同活动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也不仅是以获得知识为唯一目标,即使是为了获得知识,也应获得那些先进的、实用的、有价值的知识。要使学习有效,教师就不能毫无目标地胡乱学习一通,而是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其具体做法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选定学习内容,可根据学习时间段确定学习任务。教师的工作是有明确时间规律的,在学习时也可制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如本学期重点学习什么内容,还可以根据研究的课题或遇到的问题确定学习任务;如最近要参与一项教学观摩活动,可针对如何有效的听课、评课进行相关的学习,这种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习就避免了W习过程中的“浮光掠影”“学后没有效果”的现象,能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反复咀嚼,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
四、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学习个性化
符合个性的学习方式意味着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选择那些对自身来说最佳的、适用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教师喜欢读书学习,而有的教师喜欢听专家讲座学习,也有的教师喜欢与同伴的交流学习;读书学习时有的教师喜欢将自己认同或能产生碰撞的观点及时记录下来,而有的教师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无论哪种学习方式、方法,只要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并利用这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都是值得提倡的。但以下三种学习方式方法是最有利于教师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精通掌握并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1.在实践中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为教师学习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学习不能脱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获得。教师要获得真正的学习就必须自己亲自去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积累,总结出对解决工作生活问题管用的知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是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
2.在自我反思中学习。反思有利于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增强教育教学能力,生成教育教学智慧。青年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在自我反思中成长,将反思融入教育教学生活,教之前“三思而后教”,教之中“闻过则改”,教之后“扪心自问”,也就是将自我反思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3.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学习,也是最有效的学习。问题解决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也是学习的目的。
五、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多元化
教师学习是否有效、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关键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够习得的,它需要教师每天坚持,并持之以恒。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自身的内驱力,也是教师自觉自愿学习的根本动力。
1.养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学习动力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并热爱学习,只有这样才具有学习的行动,获得学习的成功。学习是教师教好书的“看家本领”,要想当好教师就必须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永不满足的精神。
2.养成利用多元渠道学习的习惯。教师要想学习好就要利用好学习的渠道,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教师可利用的渠道也比以往更多,除了读书学习、各种培训学习以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影视学习等,只要想学习教师就可利用信息网络做到随时学习。
3.养成抓住多种机会学习的习惯。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就应该抓住,如,校内同事的公开课、外出听专家讲座或观摩学习等,每次学习都将使我们的心灵富有、智慧充盈,还能激活我们的生命力。
4.养成“读、思、写、做”的工作习惯。读书是一种学习方式,思考是将实践进行梳理,写是将思考与实践记录下来,做就是实践、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形成这样的工作方式与习惯,教师的学习会更有实效,专业发展也更快,笔者对此深有感触。
六、参加多种活动,拓宽途径多样化
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教育培训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从校本培训到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各W科培训都非常多,教师如果有培训的主动愿望的话,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关键是要怀着提高与发展的心态,抱着虚心的态度去学习,任何活动都可以学习到有用的东西。学习可以带来以下好处:(1)引发思考。在活动中,培训者阐述的观点,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引导我们思考,弄清一些道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理性的思考有助于我们避免盲目的教育教学实践;(2)帮助提高。教师只要认真学习,总会有所提高。因为一句精彩绝妙的话语,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新颖独特的观点,都会使我们受益匪浅;(3)增长见识。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不仅可以转换工作方式,为紧张的工作适当解锁,也可以与有共同志趣的人一起交流探讨工作与生活中的事情,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利于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无论什么形式的培训活动,只要有机会参加,教师都要尽可能参加,因为不同的培训能获得不同的学习内容,途径多样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专家学习、同行学习,更应该到实践中学、到工作中学,更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但任何方式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带着问题学习。教师听专家讲座,要把自己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培训者所讲的内容联系起来,加以思考或讨论,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增强主动性。教师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都要变被动为主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培训的意图,或转变观念、提高理念,或解决实际问题。
3.用好学习资源。教师参加活动要利用好宝贵的学习资源,如与同行交流中可获得同行所采用的网络学习资料、教辅用具,专家讲座的讲座稿等都可以收集过来以备后用。
关键词:非学历教育 培训 税收征管
一、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现状分析
目前,教育培训机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学校等非企业组织和各类企业组织。另外,还存在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大量未登记注册的无照、无证培训机构和为数众多的私人家教机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第一,非学历教育实施教育或培训的时间周期短,办学机动灵活;第二,教育培训对象不受限制,培训内容依据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而定;第三,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极不稳定;第四,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面对的客户大多为非企业客户。由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一次性学校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构建“人生一次性和阶段性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多次性和连续性的非学历教育、培训、休闲教育相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对于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符合学习者的意愿和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提升工作、生活质量,人们自觉地利用各种业余时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且越发达地区,父母对子女课外教育的投入力度也越大。
根据政府、财政及教育部门的规定,学校主要提供学历教育,其收费项目和标准较为明确,其他各类单位及个人则提供除学历教育以外的诸多培训,其收费项目和标准基本按照市场同行业规则制定,存在一定自由度和伸缩性,如短期培训根据每期招收学员的多少以及教师知名度在价格上有较大差别,如村官、公务员面试培训班的收费则根据学员的笔试成绩收费,同时还会根据学员是否参加笔试培训分别收费,也有包考试过关和不包考试过关的区别收费,标准悬殊较大。
二、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中存在的涉税问题
(一)会计基础薄弱,涉税原始资料欠缺
部分非学历教育机构没有专职财务人员,有些为股东的亲属或聘请的兼职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未按照《会计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凭证和登记账簿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中个人独资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财务管理尤为混乱,账册不齐的现象较多;原始凭证管理较为混乱,会计基础资料不全。
(二)未按规定取得和使用发票,发票管理混乱
许多非学历教育机构使用自行在市场购买的收款收据,或是自制电脑打印票据作为收入确认的原始凭证;成本费用列支的凭证也十分地不规范,如房租费用列支无正规发票,支付临时聘用人员的讲课费也未取得劳务发票等;少数单位一套人马开办多个单位,多个单位之间存在借用发票情况。
(三)营业税方面的问题
在日常申报中将应税营业收入混淆为免税收入,从而少缴营业税;不开具或不全额开具发票,将未开具发票的收入计入往来款项,仅将开票金额确认收入,申报缴纳税款;未将价外费用合并应税收入申报缴纳营业税;适用营业税税目错误,有些将教育劳务收入按“服务业”税目交税,从而造成多缴税款;现金收入不入账,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而那些未经批准开办的家教班,根本没有纳税意念。
(四)个人所得税未全员、全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问题
目前,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构成包括:承办方或出资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管理人员。专职教师主要来源是退休教师和社会招聘,相对固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适用工资薪金税目所得;兼职教师主要来源是各学校的在职教师,流动性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适用劳务报酬税目所得。普遍存在对外聘的兼职教师支付劳务报酬未按照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对兼职教师分月支付的劳务报酬低于3500元,认为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工薪项目,而未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到主管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多处取得收入的教师自行合并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意识淡薄,年底未按照规定进行汇算清缴;将一处收入“化整为零”或是通过关联企业多头列支、或是虚列人数,从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财产性支出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投资人以个人名义购买住房、购车等,未确认为个人收入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五)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问题
非学历教育机构在日常核算中将部分收入少计、漏计的情况,如:未将培训收入确认收入、未将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等确认为所得税应税收入;将不得税前扣除项目进行扣除且未做纳税调整,非学历教育机构的财务人员不能正确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将固定资产支出作为费用在“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中列支,将不得税前扣除项目进行扣除且未做纳税调整;对于计税工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应按规定标准扣除的项目,对于超标准部分未在年终汇算清缴中进行纳税调整;部分非学历教育机构存在白条入账问题;部分非学历教育机构接受捐赠的所得税处理不合要求;部分非学历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存在先分收入后缴企业所得税行为。
(六)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有些非学历教育机构都是挂靠某学校,培训机构所用房产大多数是租用机关、学校的房屋,由于机关、学校属于房产税免税单位,按政策无租使用免税单位房产应由使用人按房产原值缴纳,部分纳税人与房主是挂钩关系,不交租金,也没有按政策缴纳房产税。
三、加强非学历教育培训税收征管的对策
(一)有的放矢地做好税法宣传
要采取上门讲解,发放宣传材料,报刊连载、电视公告等多种形式作好税法宣传工作。针对当前教育部门和各类民办学校在税收政策理解上的偏差,重点要放在税收政策同教育部门有关规定偏差的解释上,要明确纳税义务,强调惩罚措施,彻底打消那种“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就是不纳税的错误思想,提高纳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共管合力
地税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寻求支持。同时,加强同教育、民政、物价、工商、国税等部门的联系,通过一定渠道建立联系例会制度,定期互通信息。通过同教育、人社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民办教育机构的有关资产、人员组成、收入分配等情况;通过同物价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收费变化情况,做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针对各类临时性办班、办学流动性大、隐蔽性强、教育部门也难以控管的实际情况,抽调人员,会同教育部门作好对各类临时性办班、办学的专项检查治理,实现双赢局面。税务部门也要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向其他部门通报税收收入信息,尤其是对民办教育的税收优惠信息,改变过去那种为征税才联系的态度,本着共同扶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做好联系工作。
(三)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分类管理
重点做好规模大、影响大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尤其是已在教育部门登记或备案学校的税收征管工作,严格按照税收政策规定做好日常税收管理各项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对临时办班的教育培训机构,要分析其变化趋势,根据其特点在暑、寒假期间重点进行清理,加大检查力度并登记备案,加强税收征管。对未经批准私自办班的要与有关部门联合,促其规范。
(四)准确把握政策规定,做好征管工作
税收管理员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结合民办教育相关知识,准确把握政策,做好对各级民办学校的税收征管工作。对非学历教育,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规定,征收营业税;对民办教育取得收入,未纳入财政专户进行管理的,应按照规定,分别征收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对确属纯自然人出资兴办的,要按照独资、合伙企业有关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对符合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民办学校,要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并做好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管理工作,将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纳入到正常的税收管理中来。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把握政策,讲究方式方法,避免人为地引起征纳矛盾。
(五)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偷逃税行为
1 党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说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党校在进行相应的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党校的教育不能顺利的进行,因此这就需要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从根本的角度上实现我国党校的汉语言教学。
1.1 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在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现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党校的主要目的是对相应的党员干部进行合理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是在我国党校对党员干部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还会局限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也就是说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是在进行大部分的讲述,而学生也只是记笔记。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党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只在一个表面上,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思考,思路与进行讲述的教师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要点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良好的表达。而且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进行沟通都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尤其对党员干部来说进行合理的语言交流对自身的素质来说起到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作用。这就在一定的角度上要求我国的党员干部能够对汉语言文学有一个高度的重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对现在社会上进行的党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改革方向。
1.2 缺乏规范的考核方法
党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现在社会上的汉语言文学的考核制度。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党校对汉语言文学的相应考核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在概念化的方向,这种情况就使得在进行考核之前,党员干部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关,这就使得党员干部对汉语言文学的内涵没有清楚的掌握,而且这样的考核制度也不能从根本的角度上体现党员干部的自身实力。这样做法与我国现行的教育手段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这种缺乏规范的考核还会使得党员干部不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提高。
1.3 领导干部不重视
很多党校的相应领导由于自身的观念还处在过去的发展水平生,这就使得对党校的教育更注重中心的工作。这种做法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在党校接受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党员干部不能受到合理有效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进一步导致党员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有少部分领导干部人为的削弱了党校汉语言文学培训的课程设置,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党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使得一些领导干部的文学能力得不到提高,影响工作的开展。
1.4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的人才更倾向于能力型,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更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能力,党校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党员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目前党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对一些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教学方法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导致党员领导干部在课堂上无法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差强人意。
2 解决措施
2.1 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
在党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培训时,摒弃“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式的传统培训方式,而是要求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加强跟学员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应用向参观学习、社会调研、讲座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培训方式,集中党员领导干部的注意力,使党员领导干部对党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培训感兴趣。另外,还要鼓励学员多涉猎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培训效率,使学员能够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学素养。
2.2 培训观念要创新,体现实效性
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汉语言文学培训时,要求培训教师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接触新的理念,从而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及时更新汉语言的知识、观念;培训教师要加强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跟实践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党员领导干部通过汉语言的培训,加强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能够以更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工作中,促进党员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在党校教育培训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观念,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使党员领导干部能够通过培训强化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论文摘要:非学历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历教育的有益补充,决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培训市场立足与发展的关键就是师资问题。在培训机构中,绝大部分的师资都来自于外聘教师,外聘教师是构成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师资的主体。在当下我国的培训机构中,对于外聘教师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培训机构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和障碍,加强和改善外聘教师的管理对于促进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论文关键词:非学历教育;外聘教师;管理
随着我国非学历教育的不断发展,非学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学历教育的概念与学历教育相对,是指除学历教育(指系统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外的所有形式的教育。非学历教育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师资力量关乎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非学历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师资竞争,离开优秀的外聘教师,非学历机构将很难立足和生存。外聘教师在非学历教育机构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发挥着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机构专职教师的有益补充,这部分教师通常教学经验较丰富,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他们的加入可以使培训机构的师资结构更加合理。由于办学体制、办学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教学很难完全依靠专职教师,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外聘教师的有效管理是实现非学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外聘教师的显著特点
1.流动性
流动性,或者称之为不稳定性,是外聘教师区别于专职教师的最显著的特点。外聘教师与非学历教育机构之间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只存在临时的和短期合同关系,甚至存在一名教师可能是若干个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外聘教师的情况,而对于非学历教育机构来说,通常也没有较为完善的教师聘任制度和流程,经常出现临时需要、临时招聘的情况,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外聘教师的流动性加强,很难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2.经济性
由于外聘教师属于非在编教师,很多外聘教师并没有与培训机构签订正式合同,只是凭口头协议进行工作,学校按照实际的教学时间支付报酬,薪水低于固定教师;另外,外聘教师基本不能平等地享受相关的福利待遇。因此,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会出于经济因素考虑,进行教师外聘,目的是利用其经济性,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
3.边缘性
外聘教师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只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不必过多关注学校和学生发展,很少参加受聘学校的教育科研等活动,使其不能完全融入到所受聘学校的活动和文化中,在待遇、情感方面缺乏相应的主人翁意识和认同感,成为“没有组织的人”,处于教学和管理的边缘地位;而对于受聘学校来说,相当多的学校把外聘老师当成一种招牌,或者说是一种赚钱和宣传的工具,是一种短期的需要,而没有真正意识到外聘教师对受聘学校长远发展的作用,这种思维导致了受聘学校对待外聘教师的态度的波动性比较大,把外聘教师当作“外人”来看待,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支持,这种把受聘教师边缘化的做法不利于学校本身的发展。
4.抗压性
外聘教师通常在自己本身的学校也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一些教师还要承担部分的管理任务,任务已经相当繁重,而他们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到其他非学历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工作量大。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在非学历教育机构代课由于竞争激烈和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其压力往往比在本校上课大的多。
二、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中外聘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外聘教师的聘任程序不规范
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教师聘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缺乏一套科学的教师选聘机制,对于外聘教师的引进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通常非学历教育机构教师的招聘往往最看重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要有相当强的号召力,对招生宣传有利,这与其盈利的目的和初衷有直接关系;其次才是有较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经验,而操作流程往往就是通过试讲来完成,这种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往往是表面化的内容,因为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甚至是教学质量往往是连续性的,是要通过时间和学生的反馈来表现的,现在很少有机构会采用连续性的招聘措施,往往都是一次性的,因此在招聘的源头就出现了漏洞。
2.外聘教师的福利待遇低
目前,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外聘教师的相关权利和地位难以得到保障,教师队伍人心不稳。非学历教育机构采取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把外聘教师当雇员。为节约办学成本,投资者回避教师的福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教师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因个体身体不能适应教学工作,休病假还要扣工资、在寒暑假工资骤减等等,这些苛刻的条件令教师心寒。因此,即使由于就业压力而进入辅导机构任教的老师也是“骑驴找马”,普遍存在人心浮动、队伍不稳的现象。教师队伍不稳定,多数民办教师以聘任和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较少,师资队伍极不稳定。这必然会影响到外聘教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对外聘教师缺乏约束式管理
非学历教育机构大都是以外聘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的师资构成,因此存在外聘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现象,很多外聘教师只是把培训机构看作是赚钱的场所和工具,根本没有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其中。目前,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对于外聘教师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都缺乏良好的监督和评价机制,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外聘教师在他们自己的学校都有授课任务,因此当两者冲突的时候,教师往往都选择以本校的利益为重,这样可能会导致非学历教育机构课程安排的随意性,破坏教学秩序的稳定性,使学生不能迅速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
4.外聘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很多非学历教育机构由于规模问题,只从经济角度考虑,以节约成本为目的,对于教师的选拔并不是很严格。可以发现一些外聘教师的组成是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主,一方面,有些外聘教师甚至没有取得相关的教学资质,并没有接受正规的授课培训,其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对于课程的设计缺乏整体性,教学过程缺乏热情和创造性,将教学过程简单化,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非学历培训机构没有摆正外聘教师的位置,对于外聘教师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学校认为外聘教师只是临时性的,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因此不将其纳入到师资培训计划中,一旦外聘教师的专业素养达不到要求时,便可进行处罚和解聘,这更不利于外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不利于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 转贴于 5.外聘教师缺乏自我归属感
非学历教育机构在对外聘教师的管理上,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不能很好地将外聘教师与专职教师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从而挫伤了外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聘用性质,使得外聘教师没有充足的机会和学校的专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参加除规定教学任务之外的其他活动,得不到充分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关心,始终抱着一种打工者的心态。这导致外聘教师对于受聘学校缺乏主人翁意识和自我归属感,没有教学创新的热情,甚至对于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只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教”,课堂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没有真正把自己当成主人翁,这些都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中外聘教师管理的对策分析
1.完善外聘教师聘任程序
聘任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外聘教师的质量,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外聘教师聘任程序势在必行。首先要做到严把教师准入关:从源头上把握和提高受聘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体现在受聘教师一定要具有相应的教师从业资格证书,同时还要具备教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其次,要扩大教师招聘的途径,应该采取名校名师与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相结合、相搭配的教师招聘策略。很多非学历教育机构为了招揽生源,招聘一些名师作为招牌,而名师在非学历机构的授课时间往往都是很有限的,很难成为某一家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常任教师,因此应该以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作为专职和外聘教师的主体,而把名师作为有益的补充,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最后,应该以必要的合同作为双方的约束。很多非学历教育机构把外聘教师看作临时工,而部分外聘教师也对其工作的机构缺乏必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有临时工的感觉,因此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建议双方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合作,既能在合作权益上不受侵害,也能保障双方的利益,起到一种稳定器的作用。
2.加强外聘教师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外聘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是稳定教学秩序和促进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从而提高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并且提升在同类学校中的竞争力。有些非学历培训机构认为外聘教师只是临时性,不与其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使得外聘教师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学校应该与外聘教师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依法为其缴纳基本养老、医疗及失业保险等费用,减轻外聘教师的后顾之忧,保障其合法权益,从而建立起和谐的聘用关系。非学历培训机构要制定与专职教师管理办法不同的管理制度,实行对外聘教师管理的制度化,通过公开招聘、试讲等形式对应聘人员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考核,最终择优录用。对于外聘教师的聘请、使用、考核以及外聘教师教学效果的督察检测等过程都应有一套详细完整的制度并且严格按制度执行,而且制度应该是过程性的,而不是一次性和终结性的。针对外聘教师建立起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考核机制,对外聘教师给予更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外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使其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动力。
3.加强对外聘教师的培养
外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树立“用人需育人”的观念,将外聘教师的培训纳入到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之中。首先,在外聘教师上岗之前,应结合施教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使外聘教师对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其次,应创造机会,提供适当的培训补贴,积极鼓励外聘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外聘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再次,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应加强对外聘教师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培训,为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非学历培训机构应从长远利益考虑,加强对外聘教师的培训,这不仅仅有利于外聘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同时对于提高非学历培训机构的整体师资水平意义重大。
4.建立外聘教师相应的激励机制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力,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从高到低依次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从人的需要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心理与行为的一般规律,指出了调动积极性的方向,主张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达到激励目的。③在非学历教育机构中,外聘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工作环境需求、知识储备需求以及民主权益需求,因此,非学历教育机构应该正确地运用奖惩机制,对于外聘教师应该定期考核,赏罚分明,实行多劳多得,调动外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
物质激励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实行薪酬激励、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外聘教师的生活质量是对外聘教师进行激励的最基本、最有效手段。非学历教育机构应该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体系,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多劳多得。除去统一课酬外,对于能力强,教学质量高的外聘教师给予额外奖励,以激发其敬业精神;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外聘教师,可以采取批评教育、扣发工资的方式激发其教学积极性。然而物质激励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要使外聘教师保持长期的积极性,精神激励必不可少。非学历教育机构应该和外聘教师签订正式合同,以稳定外聘教师的心理;营造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对于外聘教师和专职教师一视同仁,创造机会让外聘教师能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其充分融入到受聘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形成归属感;要善于听取和采纳外聘教师的合理化意见,并给予赞赏性的评价,增强外聘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专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好地融入到专职教师的主流文化之中。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在对外聘教师进行激励时,要遵循适度原则,虽然激励强度越大,对于外聘教师的激励效果越佳,但是受有限性的制约,激励效果不可能无限制递增,因此,运用激励时应该把握好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