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02:05
导语:在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V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316-01
前言: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无论在建设速度或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该工程本身体现出施工时间长、投入成本高等特征,而且涉及内容较广,若完全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其影响分析,将难以使工程获取实际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如何做好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是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概述
关于影响生态环境的评价,根据以往学者研究主要将其界定在以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外力作用下生态系统表现出的动态变化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区域环境可承受的生态负荷。通过对生态影响的评价分析以制定相应的预防生态破坏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相关策略,以保证经济效益获取的同时生态环境效益也因此得以提高。从生态影响评估的理论基础看,其主要生态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控制等。其中生态学理论主要作为现行解决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口问题、资源浪费等理论指导;经济学理论集中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中需考虑的相应标准;可持续发展理论则体现在经济、环境、人口以及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系统控制论要求将区域各方面发展作为统一整体,确保整体中个基本要素都可得到有效控制[1]。
二、评价体系构建的注意事项
(一) 评价内容与评价特征的明确
水利工程建设本身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如因水库蓄水出出现的灾害,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其实质作为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体现出生态环境问题。评价体系构建中首先需对评价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水利项目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在生态环境方面,影响内容主要体现在如自然景观破坏、物种资源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而社会环境方面集中表现为产业布局、增值情况等受水利项目的影响。另外在评价特征方面,由于水利项目自身具有涉及范围广以及建设工期长等特征,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也包含许多方面,因此在评价中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宏观性特征,主要指尽管工程建设中并非任何项目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评价影响过程中确需将所有影响内容考虑其中,保证评价分析更具全面性;不确定性特征,因水利工程建设多采取梯级或逐层建设的方式,初期规划时期往往可确定的内容主要为项目规模与性质,而其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数量或污染源种类无法预知,使评价体现出不确定性特征;评价方式多样化特征,由于评价水利项目对生态影响的同时还需将经济、社会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很难通过定量化形式对评价指标进行明确,所以评价过程中应用定量分析得到同时还应采取定性分析的方式。
(二) 明确评价的主要任务与作用
关于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任务主要表现在四方面问题,即:第一,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维护。如物种多样性的维护、生物构成是否协调以及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与生物生存需求。第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现行大多面临灭绝消亡的物种为例,要求进行引种或保护区构建以使物种多样化得以维持,同时应注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第三,注重特殊性对象的保护。其殊性对象主要体现在生境、脆弱他带、敏感生态目标以及生态安全区等方面,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第四,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水利项目建设中多会产生如水土流失或自然灾害等问题,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以及应对策略。综合来看,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工程合理布局、发展目标实现以及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重要内容,需结合水利项目实际特征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2]。
三、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思路
(一) 指标构建的步骤
指标构建本身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除要求做好拟定工作外,还应注重进行评议筛选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具体构步骤主要体现在:首先分析主体生态系统。其中主体生态系统主要为可将区域生态环境充分体现的系统,通过分析可得出当前环境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其次,分解目标。根据以往学者研究总结目标分解中需引入模糊层次的方式,使系统各项因素得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总目标进行确定,有利于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再次,确定主导因素。评价环节的重点在于确定生态系统主导因子,可通过对因子影响力以及不同因子间存在的关系完成确定过程,目前许多研究人员评价水利项目影响过程中也逐步引入SPSS软件以使选取的因子符合评价体系构建需求。最后,进行指标体系的确立。体系构建在拟定工作结束后,要求结合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完善与筛选,使体系更具科学性。
(二)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在完成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为有效分析水利项目的影响,还需做好相应权重确定与数据整理等工作,并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的方式。以我国某地区水电工程为例,其在库容方面保持271亿m?,年平均径流量在510亿m?作用,建设的目的主要为使通航条件得以改善且减轻洪灾的发生。该工程本身涉及面积较大,建设中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建设前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评价模型的应用,考虑的主要为水文泥沙子系统相关指标权重,并计算隶属度向量包括环境底质与水质、生物、景观、气候以及人类健康等影响期望值。最后引入模糊评价方式对隶属度进行分析,得出该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为一般影响,相关人员可结合评价结果采用相应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3]。
结论:生态影响评价是减少水利项目建设破坏环境的重要途径。实际评价过程中要求正视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内涵,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中实证分析可判断该指标体系能够准确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促进水利项目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贾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1 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
(一)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主体的道德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技术不断地拓大其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程度,也有一定数量的生态环境技术企业、设备和产品。然而很多企业在生产中无视环保,依然没有在源头上杜绝污染的道德观念,走的依然是“先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因此也必然无视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即使企业有应用生态环境技术的条件,也只是用它来装点门面或临时应付政府的要求,在生产中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无视生态环境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会导致一些企业在对外出口产品时经常碰到“绿色壁垒”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诸多经济上的损失,也不利于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企业“绿色”的道德形象。
政府在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但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引导、鼓励支持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的道德积极性,对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持消极态度。其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单纯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只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也不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缺乏对促进生态环境技术发展所必要的制度支持和舆论宣传的充足考虑。其二,政府对生态环境技术、设备和产品的采购常常能够快速促进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政府采购必须有利于环保的政策导向,例如丹麦就要求政府必须把环保列入与价格和质量同等地位来考虑是否采购商品,但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道德理念上并没考虑采购的环境标准,忽略了对生态环境技术或产品必要的采购。其三,一些地方政府缺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积极性,也使其对企业的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生产行为熟视无睹,出现了在行政管理上的盲区,严重阻碍了企业对应用生态环境技术的重视程度。
消费者或市场对生态环境技术或产品的需求是推动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诉求和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绿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对于生态环境技术产品的认可度和需求还不是很明显和充足。对于我国很多消费者来说,很多人还没有树立起绿色消费的道德理念,只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不愿意使用生态环境技术产品,而宁愿消费相关的替代产品。而市场上也存在对生态环境技术的侵权等不道德现象。因此,我国生态环境技术产品推广和应用的道德氛围和市场条件还存在着诸多不成熟和不确定性。
(三)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道德积极性问题
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是在其自身的不断创新中实现的。由于生态环境技术创新包含着一种生态价值的规范要求,因此其创新难度和复杂度也相对较高。生态环境技术在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因此我国还须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企业理应在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发挥主体核心作用,但很多企业对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道德积极性,一些企业家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这种创新的道德积极性也势必致使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质量总体上不高,相关技术或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且比较容易被复制或模仿。
政府在态环境技术创新中扮演的角色是引导、鼓励、协调和控制,但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因此也缺乏促进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道德积极性。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投资费用,一般情况下政府在此方面的资金支持是必要的,但我国却在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上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即使有相关资金投入到这方面去,也存在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很多资金支持较为侧重于市场化项目,而不太注重基础性的科研。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上看,政府所支持的生态环境技术创新都比较侧重于基础性科研项目这方面。
大学或其他相关的科研机构是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有些科研人员在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中存在浮躁、学术造假等不良道德问题,导致有些生态环境技术产品只停留在样品或展品而已,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不能有效地加以推广应用。一些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社会机构在创新上的支持力量也不可低估,如在美国一些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协助政府对生态环境技术创新进行某种程度的道德鼓励和协调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在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并没有起到可以发挥的道德作用。
(四)生态价值观的道德教育问题
人们的道德水平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常常不相一致,在生态环境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生态道德明显滞后于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在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我国生态价值观的道德教育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生态价值观的旨在重新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人是自然之子也是自然之友,尊重和爱护自然等同于尊重和爱护人类自身,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倡导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理应建立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繁荣和保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的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也设有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教育的课程,但有些还是流于形式和肤浅,比较缺乏深层次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的道德教育和哲学熏陶,在生态素质的培养上依然存在着不足,无法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念植入人心。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价值观道德教育会阻碍生态环境技术的推广应用、影响绿色消费理念在社会氛围的形成,妨碍公众发挥在环保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缺乏对政府环境管理和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督意识,更谈不上公众对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有所帮助。正如有论者指出的:“缺乏对学生绿色文化的熏陶,缺少环境科学教育。……致使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系统的环境保护知识,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难以自觉地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2 问题的原因分析
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面广且互相交织,其原因不仅仅存在于道德的范畴之内,也存在于文化、经济、技术等各个范畴之内。
(一)固守传统技术观
宏观价值理念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阶段我国很多人还没有从传统技术观转变过来。传统技术观将自然对象化为征服和掠夺的客体,片面追求在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利益,技术的应用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其特征,忽视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在这种传统技术观的裹挟下,人类对待大自然的理性势必是“工具理性”,因此也必然阻碍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或仅仅把生态环境技术当作一种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去服从人类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观念上依然以为有了先进的生态环境技术又重新掌握了战胜大自然的又一“法宝”,认为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之后会有先进的生态环境技术为其买单。这会在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产生严重的道德悖论:即本来生态环境技术是着力于维护生态这个伦理维度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但如果这类技术纵用来服从传统技术观,则导致生态环境技术的异化,继续破坏生态环境。这样一来,生态环境技术即使再怎么先进也无法挽救这一错误道德观念的恶果。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向我们提出警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技术的制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所碰到的道德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为解决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我国作为现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受到了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但经济与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技术作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要为解决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也要发展技术自身。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还受到传统技术的制约,这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技术发展受到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表现。
传统技术的应用模式是单向线性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经济模式,而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模式是非线性的“资源――产品――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因此,对生态环境技术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决定了生态环境技术是一种技术性强、复杂程度高、难度大的技术形态。但我国在发展中很多中小企业长期使用传统技术和设备,再加之我国落后产能过剩,致使先进的生态环境技术很难与多数中小企业的低技术水平相匹配,当很多中小企业出现技术瓶颈时,却出现过度依赖传统技术而难以更新技术的困境。
(三)目前生态环境技术在生产力方面的局限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在每一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也不是无限膨胀的,生态环境技术亦然。由于在生态环境技术在发展中以生态价值为诉求的核心,其顾及的不单只是经济效益,还会综合社会效益,因此生态环境技术的生产力某种程度上的局限性。正如有论者辩证地看到:“生态技术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平衡,在很多时候会使生产能力大打折扣。”
就在生态环境技术在生产能力上的局限性这一点上,我国很多生产者和地方政府并不愿意发展生态环境技术,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这也是产生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道德问题的重要原因。但是,经济增长并不等同经济发展,传统的GDP核算方式并没有扣除经济发展中破坏环境的成本,也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情况。虽然目前生态环境技术在生产力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局限性,但其对于经济社会真正的发展却着实有着长远的考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积极应用或研发生态环境技术,使自身的产品绿色化。因此,关于生态环境技术的知识和在不断积累和应用过程中,如果对其没有正确的认知,放大其生产力方面的局限性,也势必会出现不良的道德问题。
(四)生态环境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不利因素
生态环境技术研发与应用所存在的不利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具体来讲,其一,生态环境技术不同于其他技术,具有研发成本高、投资周期长、市场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一般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再加之融资困难,较难自主承担起生态环境技术的研发,因此如果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而单纯交由市场机制作用或企业自身投资发展,那么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创新的道德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有所不足,使其创新举步维艰,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二,很多生态环境技术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很容易产生经济学上所讲的“搭便车”的现象,公共产品能够让人们非竞争地、排他性地进行使用,所以很多人只注重对生态环境技术公共产品的利用,希望靠别人来发展生态环境技术。其三,因为一般来讲生态环境技术产品的消费使用成本相对较高,消费者往往优先选择非生态的替代产品,从而也削弱了生产者对生态环境技术产品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很多生产者即使有应用或研发相关技术的条件,但也对生态环境技术产品不报以信心,害怕综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会使得其失去竞争力,损害其经济利益。
3 对策
(一)健全道德的支撑
1、树立生态技术观
当今即使有些国家的生态环境技术还处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也迫切要求全人类从传统的技术观的泥淖中摆脱出来,以生态技术观取而代之。生态技术观的哲学意蕴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技术要朝着生态化方面进行发展完善,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统一。要解决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人们应该重新严肃审视对待大自然的哲学态度,进行技术观念的范式转变。
2、培养生态价值观
树立生态价值观,意味着要有生态道德的基本底线和良知。生产者和相关政府机构要有高屋建瓴的生态文明道德视角作支撑,要更加深入了解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的长远社会效益,在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之间作出合理的取舍,顾全大局,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多行不义之事,这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产者和政府机构需要有更强的生态道德决心和责任感。建议政府把践行生态文明的道德主动性和积极性纳入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指标,促使这种生态道德的力量也成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之一。
3、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里。政府应该大力倡导绿色文化,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投入力度,相关的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以系统化知识的形式纳入到我国教育的大框架里。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相关学者应该积极投入到生态技术观和生态价值观的研究之中,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深刻论证树立生态技术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而保证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全面性和前沿性。而其他社会机构、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理念的普及中来,如中国新闻界柴静女士的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就给相关社会各界做了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二)健全和落实相关的制度安排
要克服和规避我国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中的道德问题,不能仅仅单靠道德的建设,目前,我国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和落实相关的制度安排,为生态环境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制度保障。
1、完善环保法律制度。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填补环保法律的空缺,加强环保法规条例的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关于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充分地体现在环保法律的具体条框中。同时完善环保执法体系,相关执法机构对生产单位的环境行为要进行严格监督,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追究环境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的责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相关的环保制度落到实处,促进生态环境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健康发展。
2、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对于有效应用或积极创新生态环境技术的企业提供减税、补贴、信贷优惠或担保等金融政策。此为正激励。另一方面,对一些有损于生态效益的企业征收环境资源税或环境补偿税;对于有关生态环境技术成果的侵权行为进行有力打击,健全生态环境技术的市场竞争。此为负激励。通过有效的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资源和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提高企业应用生态环境技术的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
3、在科技法制中植入生态化理念。
在科技立法中应该更加突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优先地位,对于科技的安全问题在立法中要有科学的论证和预警程序,从而规避和控制科技进步有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同时完善促进生态环境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加快生态环境技术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向现实生产力不断转化。
关键词:大坝 建设环境 梯级规化 环境评价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为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中,在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与合理配置、防洪、满足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要求,仍然需要建设大坝。但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空前的关注,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认真地考证、研究、推迟,甚至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中止或放弃新的水电开发方案。
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日益受到关注,“怒江水电开发规划”、“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岷江杨柳湖水利枢纽工程论证”等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受到社会的热切关注是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需要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大坝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实现水利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如何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未来大坝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可以预见,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将成为未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限制性因素。
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引入,对促进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起到巨大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为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从法律角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价工作主要基于影响预测评价,由于生态环境影响效应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国对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基于概念性的评价,较少考虑工程实施后运行期内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退化,以及相应的恢复措施等,对生物及其生境的影响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
随着科技与认识水平的提高,建设项目环评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其不足也日渐显露出来。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对流域规划环境评价提出要求,而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基本上属于空白,只在一些流域或区域进行了概念性的工作,尚无完整的评价理论、技术、方法与标准体系。
开展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既有政府管理部分的要求,也有流域开发利用的客观需求。近年来由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区域环评、规划环评、战略环评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开展大坝环境影响回顾评价研究,总结已建工程建设及其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程度范围,及工程建设中采取的生态效应舒缓措施的有效性,对于系统认识大坝建设淹没、阻隔、径流变化对生境、生物多样性、水质、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认识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真实”影响,提出针对性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非常重要,对于未来设计建设生态友好型的绿色大坝,提供系统的基础数据。
通过对大坝环境影响回顾评价研究:
(1)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大坝在多年运行后,在生态环境方面带来的利与弊;
(2)为改善环境及大坝的管理、运行等提出建议和措施,减少不利影响;
(3)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在未来会发生巨大 变化,对诸如大坝之类的工程建设,其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从中总结以往的经验和 教训,树立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思路;
(4)将获得的科学成果转化成文化意识形态的文章及书籍,在大众宣传媒体上作好宣传,使公众对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需要对生态环境因素作全流域综合考虑与评价。在经过大坝环境影响回顾评价研究,总结已建工程建设及其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程度范围,及工程建设中采取的生态效应舒缓措施的有效性的基础之上,以某典型流域开发规划为例,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关键影响因素等开展系统研究,最终得出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水利水电工程环保标准体系。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阶段的环节,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双赢。这是开展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大坝建设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
在实事求是的调查基础之上,对我国大坝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开展回顾性评价,从规划、建设、运行等层次分析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两个层次来开展研究工作
(1)开展中国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影响系统调查;
(2)通过案例分析开展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敏感问题 的分析;
1、建立中国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影响案例库 在系统收资的情况下,选择代表性的大坝,综合考虑大坝规模、开发目的、运行方式、河流生态环境特征等因素,分析不同参数组合对河流的生态功能与结构的影响。建立大坝环境影响案例库。
2、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评价 选择典型案例,系统分析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目前关心的热点科学问题,从规划、工程建设层次重点分析回顾流域水电站梯级开发规划、水库(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以及已采取的生态减免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主要研究方向:
(1)流域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在对典型流域梯级水电站运行与生态环境影响回顾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典型流域大坝建设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探索流域开发对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对流域开发规划的生态环境合理性进行回顾及分析。
(2)水文调节变化对生境的影响回顾评价 水文形势的改变对于生境的影响是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针对单一电站(水库),通过对比大坝建设前后长系列水文资料的对比,概括重要的生态水文学指标的变化,结合指示性生物的种群变化,分析生境变化对于生物生长史、种群与数量的变化的影响。或者通过系列遥感数据对比,分析生境的变化 。
(3) 河流湖库化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河流湖库化是大坝建设的最直接影响,特别是建在流域下游的水库,湖库富营养化是水库的主要环境问题,总结水文周期变化、污染源等与水质及富营养化的关系,为水库的运行管理、水源地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大坝建设的社会影响回顾评价研究 包括投资型移民安置赔偿方法的研究、遗留问题解决方法、替代方案的研究、移民新村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理论方法研究。对社会、文化、历史、文物、民族的深层次影响的回顾评价。 三、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梯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不同于单一工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空间尺度上,评价时空范围的准确划定是关于评价能否真实反映其影响的基础,对流域开发规划一般认为以流域的界限为评价的空间范围,如果考虑到对一些洄游性鱼类的影响,河口也应包括在范围内。范围较单一工程广阔的多。
(2)在时间尺度上,梯级开发评价应在流域规划阶段,并贯穿流域规划的整个阶段。 由于我国江河的早期开发,大多没有考虑环境影响,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对一些已进行了一定程度开发的流域,不能仅局限于对规划期内的影响,还要考虑到过去、现在、将来的影响。流域内众多的开发项目,后期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在先期开发项目对环境影响基础上的迭加(包括加和作用和协同作用)。
(3)在评价内容上,与流域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与流域的整体环境目标相一致,强化电站间以及流域中其他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协同作用和加和作用,重点评价这些项目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累积效应及累积影响。
(4)在评价方法上,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评价的重要基础,但传统是重点评价工程项目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累积效应的评价考虑的很少,而累积效应的评价是流域环境评价的最为显著的特点,流域梯级开发也不例外。
(5)在评价的目标上,流域的开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流域开发的重要目标。最终目标是:使累积影响最小化、综合影响最小化。(曲面极值的求解问题)
累积影响最小化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累积度最低——累积度反映了流域开发环境效应或影响在时空尺度上的累积程度,累积度越低,流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的损害越小。
累积区最小——累积区的大小反映了流域开发环境效应或影响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累积区愈小,流域开发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就愈小。
累积频率最低——累积频率反映了流域开发环境效应或影响在时间上的分布范围;累积频率越低,流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就越小。
总之,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树立流域水量、水质、水能统一管理的概念,树立流域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综合考虑开发活动间的相互影响,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
流域梯极开发对环境的影响,除具有已知的共性外,还有如下特征:
(1) 影响的群体性
综合开发有利于发挥梯级群体的优势。以防洪为例,由于流域洪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各梯级水库容积与淹没损失等差异,进行梯级群水库统一防洪调度,能达到有效拦蓄洪水、调度灵活、效益好、损失少的效果。一般梯级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大于单项工程的影响之和,还是小于单个工程影响之和,应视具体情况研究而定。这就是梯级水库对环境影响的群体效应。梯级开发在航运、发电、灌溉等功能方面,对生态环境有利影响的群体效应与防洪工程的群体效应也是一致的。
如:奚落渡巨型水电站(12000MW)为例,经该电站调节所引起的不稳定流,日变幅达4500个流量,相当于金沙江多年平均流量,使下游河段航运及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在金沙江流域规划时,布置了一个反调节水库———向家坝电站(6000MW),基本消除了奚落渡水电站不稳定流下泄对下游河段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发挥梯级水库对生态环境有利影响的群体效益,是在系统学指导下,以统一调度、宏观控制来实现的;而减缓梯级水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则多是在梯级工程的布置上,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的。
(2)影响的系统性
河流梯级开发为流域建立了一个工程群—社会—经济—自然的人类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组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的集群。在这个集群中,人和工程对环境的作用与干扰大大加强了,它对环境的影响性质、因素、后果都是系统的。在这个人类复合生态系统里,若工程群规划得当,实施得力,就能与自然相协调、相融合;反之,这个系统将是不稳定的,甚至工程群对这个系统主体的人,不是带来利益,而是造成灾难。
(3) 影响的累积性
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累积性。有些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不仅受一个工程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梯极其它工程的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叠加、累积性质。
如:红水河梯级开发对水温的影响,就是一例。
红水河共分10级开发,从上游到下游为:天生桥一级、龙滩、岩滩、大藤峡等。抬高水位在100m以上的有天生桥一级和龙滩,库容最大、水库最深的为龙滩电站。
天生桥一级库区河段,多年平均水温为19.8℃。龙滩水库河段,多年平均水温为21℃。天生桥一级和龙滩梯级,水库水温都具有稳定分层特性。天生桥一级水库下泄水流使龙滩水库入库年平均水温降低3.9℃,降低最大达6.3℃。龙滩水库不仅受本身建库的影响,且还受天生桥下泄水流水温的影响。而岩滩水库则同时将受龙滩和天生桥水库下泄低温水的累积影响。
(4) 影响的波及性
流域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一般比单一工程对环境影响所涉及的范围大,它所影响的区域,除固定的影响区、常年影响区外,还随工程的施工与运行所涉及的范围而不同。如:红水河梯级开发,不仅对红水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对红水河上游、下游以及有利益关系的跨流域、跨地区产生影响,如对贵州、广东等省的社会经济影响较大,对珠江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冲击也较大。
(5) 影响的潜在性
单个梯级对环境的影响虽也有潜在性,但易于区别与防范,而梯级开发对环境潜在的影响则要复杂得多。
在流域已建几个工程情况下,如诱发地震、塌岸、滑波,潜在着三者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也存在着几个梯级同时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对水库水质如泥沙的富集作用,使有毒、有害物质沉积于水库,这些物质可能是潜在的二次污染源,要预测它对水生生物及人体的危害,及其发生区域、时段、条件,以及梯级间的相关影响、叠加作用、链锁反应都是十分复杂的。
景观资源也具有潜在性,只有在开发利用后,这种潜在效益才显示出来。
四、梯级开局对流域环境的影响及对流域资源构成的影响
河流的不同梯级开发方式,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别是控制性水库的布置、开发时序,对流域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高坝大库兴建在上游、中游或下游则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
高坝大库修建在上游 ,对流域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该梯级本身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以及水文、泥沙情势、水质水温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红水河梯级开发正好是龙头水库在上游,这种布局对流域环境影响最明显的是防洪和泥沙,提高梯级电站的综合出力。
龙滩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占红水河流域面积的71.3% 。可将西江下游现有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40年一遇。龙滩水库对下游洪水的削峰作用,提高了下游各梯级的防洪标准,减少了库区淹没损失。
珠江流域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8千多万吨。天生桥一级、龙滩水库兴建后,每年将有4千多万吨泥沙淤积在水库内,这将大大提高以下各梯级水库的使用寿命。
上游河道坡降大,河谷狭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因此在上游修建高坝大库,淹没损失所造成的经济影响一般较中下游为小。
☉ 高坝大库修建在中游,中游是上游与下游的过渡地段,随着工程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其对流域的控制程度不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过渡的特性,即一方面具有高坝大库建在上游的特性,另一方面又有高坝大库建在下游的特征。
以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为例。设计蓄水位170m。由于它处于中游地区,能找到腹地形成大库容,可为下游防洪地区和灌溉用水地区调节径流,拦蓄洪水。但在1958年兴建丹江口水库时,由于移民一时难以安置,故工程初期蓄水位157m,减少20多万移民。 汉江流域现已修建了石泉、安康、丹江口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从现有汉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可知,中游地区兴建高坝大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全流域的。它既承接上游石泉、安康等梯级水沙情势、水化学特性、水生物变化对它的影响,又对库区周围及下游地区的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高坝大库修建在下游,流域下游一般是流域经济发达的地区。河道坡降小、水面宽,交通方便,工、农业较发达,城镇多、人口密集、污染程度大是流域下游河段的共同特性。在这个河段修建高坝大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是:对流域水沙情势控制强,特别是对洪水的控制作用及有效性都很高;库区淹没损失大;移民问题大、对河口地区的影响大;对流域水生生物和社会经济具有全域的影响等。
例: 五强溪水电站位于湖南沅水下游,它的兴建对下游沅水末端及洞庭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在56年编制的《沅水流域规划报告》中,该电站正常蓄水位160m,要淹没耕地近3.6万hm2,迁移人口38.1万人。72年,对沅水中下游河段规划进行复核,研究了降低五强溪正常蓄水位的方案。从78年起,对正常蓄水进行了反复论证,到 86年才确定正常蓄水位108m。1986年开工,至1997年,搬迁人口总计120407人. 五强溪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淹没所引起的移民及环境问题,它并非是一个在经济上、技术上最优的方案,而是折衷和相互妥协的产物。
当前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影响的反思也是类似问题。
☉ 闽江水口水电站、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都建于流域下游。水口电站对闽江河口地区的影响,小浪底拦河、拦沙对下游河势稳定的作用及对河口地区的影响,水库严重富营养化的倾向等,都具有下游河段兴建高坝大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典型特性。
梯级开发对流域资源构成的影响
1、资源构成的变化特点
河流梯级的开发与水资源的利用,实质上是通过工程措施把资源从一种生产领域转移到另一种生产领域的过程。河流水资源的开发,防洪、灌溉,可提供廉价电力、改善航运、发展水产养殖、供给生活用水等,对流域的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随着大坝的兴建,水库的形成,土地、生物、矿产资源均可能减少。这种资源构成的变化,有些是不可逆的,有的将转化为另一种资源,如土地资源的淹没,可能转化为水面资源和景观资源。
☉ 如: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流域梯级开发应把土地资源的损失减到最小。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有关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梯级形成后的水面资源和景观资源,要把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流域规划评价的目标之一。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同时为劳力资源的利用与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机遇。
2、生态系统的冲突与平衡
☉ 一条河流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是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流域梯级开发则破坏了这个系统的平衡。随着大坝的兴建,从陆生生态变成水生生态,而这种变化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变化是急剧的。
☉ 水库蓄水后,水位抬高、水面扩大引起坍塌、滑坡,库岸在经历一段再造过程后,才能达到新的平衡;梯极的兴建,打乱了原有河流的输沙平衡,河流的冲淤都需经历一个过程才能恢复原来的输沙平衡。
☉ 总之,梯级开发将破坏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的变化是急剧的,新的生态系统可能引起物种资源生境范围的缩小,资源配置的调节及新的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河流原有生态环境的状况、工程规模、社会的干扰及人为控制程度。 当代水工程建设的实践证明,维持与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并使之良性循环,是河流规划应遵循的准则,水资源开发利用只有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才是可取的。因而,水资源开发应把环境可承受程度作为临界尺度。
3、社会结构的解体与重构
☉ 流域的梯级开发,密切地关系着流域内各地区、各部门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实际利益与生活环境质量。不同的梯级开发方式对流域不同地区各用水部门的满足程度、资源损失、淹没地区的影响、受益地区的范围及数量都是不同的;而效益与损失的复杂性,常常被局部服从整体所掩盖。在资源水利的理念下,水资源也是有价值的,各地区、部门对水资源的利用又是以转化或牺牲其它资源为代价的。
☉ 因此,流域规划评价要正确处理上游和下游、近期和远景、蓄与泄、水量与水质、本流域与临近流域的关系,并协调不同部门用水要求;流域的规划,梯级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经济、社会问题。流域规划的过程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并考虑地区利益以及环境质量进行综合选择,这种选择应当体现民主和公平的原则,特别要考虑受到不利影响地区群众的利益。
☉ 流域的梯级开发为满足全流域工农业用水提供了可能。由于河流天然来水量的随机性及时空分布的不均性,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往往要以淹没一定的土地来换取蓄存水量的容积。而河流梯级开发对流域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首先是由于淹没及移民所引起的,移民要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存的家园,他们在心理、生活、经济等方面都将付出代价,对他们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的。
☉ 水库淹没使原有社会结构解体,特别是大型工程的兴建将导致原有行政区划、村落结构的解体,而梯级电站建设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是随着梯级工程的兴建而变化的。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取决于梯级规划方案的优劣以及第一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若梯级开发方案全面规划了水库淹没后的社会重构有关问题,若在第一期工程实施中,移民和当地政府及群众获得了实际利益,就有利于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建立,反之,将导致区域社会经济的不安定与不稳定。
因此,梯级开发对经济系统的影响较单项工程的影响更加复杂和深远。转贴于 五、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研究
☉ 遵守流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流域环境的自然条件和相互作用性、多目标性、动态性特征,进行水资源开发的环境成本分析和评价。用动态的发展模式分析经济和环境因素,以环境系统规划与综合管理为主要指标,逐步建立起一套定性,定量因素相结合的评价理论方法,改进和创造适应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发展模式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1、水利水电规划环评中环境热点问题调查与分析
研究目的是为水利水电规划环评确定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水利水电规划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以流域为例,包括流域开发利用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等。这些规划包括的内容都不同,对流域环境的影响的程度范围也不同,而且这些规划间又存在必然的联系,调查分析不同规划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便于不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的放矢,也为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对水利水电规划分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 全流域水质、水量、水能统一管理条件下,水利水电专项规划重点环境问题调查分析。
2、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流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水既有资源属性、又有环境属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必须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而目前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都没有系统的研究。同时,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是科学制定水利水电规划的前提。
其涵盖范围包括: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内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3、流域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总体的累积效应与累积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
☉ 在回顾评价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典型流域大坝建设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总体的累积影响;探索流域开发对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
☉ 流域的开发不仅包括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同时还包括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等,这些开发尽管都在一定的规划基础上开展的,但从单一规划的角度看,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但不同的开发活动的迭加,往往会产生加和效应或协同作用,会产生“崩裂性影响”。累积影响评价是流域开发规划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我国流域现已开发流域的规划环评,建立系统的评价方法技术非常迫切。
4、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 通过国内外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的调研,根据“环评法”要求,建立项目开始、执行、跟踪等一系列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能够体现水利水电规划特点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信息的采集。
☉ 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国内外比对研究。
☉ 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六、生态友好的绿色大坝建设与运行的生态准则研究
1. 水文要素变化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机制研究 在宏观上对比长时间和大空间跨度的水文要素变化和生物资源的消长规律,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文情势变化及泥沙冲淤变化的程度和方式及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微观上则根据不同生物对水力学条件的趋避特点,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形成的水力学环境(流速、流态、坝下径流调节等)对重要生物资源的影响,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作用与重要生物资源的生态水文学机制。
2、对重要生物资源不利影响的主要补偿途径研究 针对主要受影响的生物种类和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关键因素,重点开展:
☉ 重点生物资源生境再造技术(人工栖息地)
☉ 基于生态水力学的径流调节补偿技术(如人造洪峰、下泄水温调节工程与径流调节技术)
☉ 岸坡生态水工学技术开发
☉ 水工建筑物的过鱼设施技术(鱼道、鱼梯、鱼闸等),鱼道水力学、诱鱼、导鱼技术等。
3、生态友好的绿色大坝建设生态准则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确立大坝建设与水库(电站)运行的基本生态准则,包括最小下泄生态流量确定的理论与方法、建立适应河流生态恢复的生态水文调度,以及基于生态水文与工程调度相结合的新型水库调度准则等。
1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亟待加强,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但是,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1缺乏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虽然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已经被人们所熟悉,但是日常生活中,由于利益驱使导致的环境保护观念缺失的问题还十分严重。现阶段,社会竞争激烈,巨大的财政压力使资金全部投入到了收益回报大的产业中,面对投入多见效慢的环境保护问题,决策者们长城不愿意提供资金帮助,民众在关系到自身利益时也对环境保护问题视而不见,企业也为了自身的发展,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1.2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科学的规划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国家尚未制定科学性的规划,在具体工作中,职能保障某一项问题的解决,难以从根本上纠正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环境依然处于恶化的状态。例如,虽然现阶段国家已经下大力度狠抓工业污染,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带上的遏制,但是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农村的忽然问题都呈现出日趋严重的状态,没有系统上的科学性的治理方案,很难从根本上起到作用。
1.3缺乏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管理
现阶段很多对生态环境有着危害的项目还在进行着,对于生态资源的额掠夺没有得到及时的智力,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由于资金的缺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植树造林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都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1.4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科学技术支持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可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层次,对于资源的开采,以及能源的利用等方面都需要技术上的加强。
2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对策
2.1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由于人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必然联系,所以,必须进行全民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方面的教育,借以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只依靠国家和政府来对抗环境问题是不过的,还需要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对环保宣传加大力度,积极培养全民性的生态环保意识,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学校以及生态企业。不仅要使全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教育,逐渐的使环保知识得到普及,教会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约束力,借以树立正确科学的生产观、发展观、价值观,使全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管理和建设中来。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赞美和宣传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批评并曝光产生严重的污染设施和单位,借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人人保护环境状态的形成。继续推进普及教育试点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保,增加普通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将环保的法律法规,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对环境的污染行为,全社会都要坚决抵制。坚持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农业,工业,建筑,交通,政府机关,服务机构图,科研院所,学校,社区以及家庭等社会组织,建立的各方面执行,各个领域全覆盖的执行情况。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环境保护体系;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生产和消费方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积极选择低消耗,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力求经济控制控制在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积极促进人和自然共同发展。
2.2生态环境保护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方面想要加强,必须从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入手,建立完善的管理介质使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能够有章可循,逐步的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坚持开发者负责保护,污染者负责治理的基本原则,努力把环境保护问题落实到具体的部门,避免出现推诿责任,无人负责的状况。必须建立和完善全面的系统监管体系,做到国家对地方,地方对企业,企业对自身以及自身对生产的层层监管负责制度,国家要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督促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时刻紧抓不能放松,积极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能。做到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的监管问题,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改善污染,防治污染。企业要对自身经营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承担责任。
2.3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在政策和资金上,政府都应该投入较大的帮助来扶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运用政策推动手段,实行经济上与生态环境上的协调统一发展。另外,从投资力度上也需要加强,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财政投资的重要部分,对污染方面加强治理,对生态保护项目的监管和投资支出都需要增加投入。此外,政府还要积极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投资上来,股利民间投资,扩宽投资渠道,积极鼓励各类经济体制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工作,积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融资体系的建立。
2.4促进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经济利益的极大驱使,导致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盈利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再起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劈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并不对立,二者可以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加强必须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原则,使其共同发展。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各个指标的考核,弱化经济指标,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取得巨大的环境保护成就,积极实现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共同进展,消耗最少的资源来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努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借以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2.5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提高科技水平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节约能源,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大力度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努力创新生态科技,将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将环保技术的以及生态节能的研究方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环节资源上的压力。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技建设,积极促进环保科研项目的研究,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环境保护管理者的素质,加强队伍的建设,积极实施培训。
2.6生态环境保护要具备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随着社会的变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能符合现代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需求。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改革,使其可以与现代环境和社会的发展想协调。于此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与惩罚力度,严重惩处产生环境破坏的行为,加强工业监管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使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法可依。首先,我们必须着眼于污染减排任务,对重点行业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集中的整治。污染防治应以钢铁,电力,建材等12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作为执法和监督的重点,加强监督检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每年选择一两个环境污染重点行业来进行集中性整治,借以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打击,减少污染物的产生。(1)为了巩固整治目标的有效性,开展专项行动环保监督检查。由于环境法规措施落实的突出环境问题案件的侦查专项行动中,对全国113个环保保护的重点城市其饮用水源地,已关停企业实施(生产线)停电,停水,设备拆除等措施,开展整改不到位,不达标的一律停产进行整治。推进污染减排目标,开展了城市污水的处理厂以及垃圾填埋场等一些重点行业的专项检查。借以严肃的查处建设成为污水不处理就直接排污的行为,以及超标排污、污泥直排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污水处理厂;彻底的调查已经完成,垃圾填埋场,防渗措施,渗滤液排放等各个环节。(2)设置项目“防火墙”。环保部门对于不符合建设的法律规定的项目,设立了“防火墙”。涉及不能进行审批和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的项目,另外还涉及两高一资的产能过剩项目决不能批准,更不能越线。对于水体污染控制,环保部门需进行源头控制,不符合规划的要求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质量要求的,以及不符合企业总量的控制要求的,必须停止建造。环境保护部将很快出台考核办法,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所以,作为环境保护的执法部门绝不应该放松管制。
3结语
关键词:企业;环境;协调发展
一、当前我国企业在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二者之间的困境
企业长期立足于市场的关键便是坚持选择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但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总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企业往往会陷入选择两难的境地。因此,处理好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间的关系,是当前所有企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两者间存在的关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某些企业高瞻远瞩,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选择紧跟国建环保政策的步伐,转变过往“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路线,“边污染,边治理”,努力降低企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如此不光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极为有利。
其二,这类企业虽然也以“先发展、后治理”作为其发展的宗旨,在发展企业经济时也会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但因其还不够长远的发展战略,导致“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大有存在,如此一来极大的破坏了企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造成了企业所需资源的浪费,而且在后期的环境治理过程中,也将耗费更多的财力物力,这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这类企业的发展模式是“边发展、边污染”。他们以经济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严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种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企业是现今生态环境保护中最难解决的,其对环境的破坏力也是最为严重的。
综上所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是现今企业发展所遇的重大困境,这就使得企业在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权衡好二者间的利弊关系,为长远发展做打算。
二、目前我国企业与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滞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目前,多数企业在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并不到位,经济效益被排在第一要位,生产中仍以粗放型为主要发展方式,许多工业企业在发展中产生的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就被直接排放进了生态环境中,某些企业逐渐从城市转移到郊区或农村,由于农村无法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监督,导致河流、田野和空气都受到极大的污染。同时,因为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的生产设备配置较高,多数企业不愿投资太多,使得企业成为了污染严重的源头。
另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一直都是企业应遵循的准则,企业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二者间的关系。该理念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科学合理的对资源和环境利用进行规划,既要充分利用可得资源呢,又要力求避免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但迄今为止,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是获取经济利益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不足。
2.“三废”处理技术滞后导致污染得不到控制
就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来看,工业“三废”被喻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拦路虎,严重阻碍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企业作为推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宗旨,不断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三废”处理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促进企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间的协调发展。然而,很多企业在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这方面仍然存在着应付的心理。因为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的造价成本过高,相关的培训费用也较昂贵,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投资,因此,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其在生态环境保护这块仅仅只是应付检查和喊空口号而已,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根本没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3.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生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当前在生态环境面临着污染不断加剧、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系统逐渐退化的恶劣形势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便应运而生,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方式也被着重提出。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产业结构的强大发展,以及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多数企业还保持着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短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使得企业的产业结构显得极为不合理,严重的阻碍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所以,优化配置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产业结构,建设文明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现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促进我国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1.企业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其主要对象是传统经济发展中过度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现象,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具体做法为科学合理的对生态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建立起不同产业群体间资源共享、废物再利用的生态产业链,使生态资源能够循环利用,企业达到绿色工业和清洁生产共同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而且,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以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对总体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2.企业加大环保资金投资力度,更新环保技术设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也不例外。面对严重的工业“三废”问题,企业应该加大投入,严格把控技术关卡,并且规范有关奖惩制度,通过定期的检查、监督,大力推动企业的环保发展。同时,针对那些对定期检查采取应付心理的企业,应采取不定期的明察暗访的方式,并对该类企业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查处。企业还应不断的更新和升级其工业环保技术设备,利用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来发展工业,依靠科技的力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并将某些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这不仅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且还能减轻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使得企业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两者得到了完美有效的融合。
3.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
首先,确立在源头上防止损害生态环境行为发生的制度。其具体表现为:强化企业的危机意识,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有害行为扼杀于摇篮之中;采取“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综合手段,在事情发生前就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如此一来,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就会出现成本低效率高的特征。
其次,确立企业在发展和开发过程中一直处于有效监管下的制度。这种制度侧重于事中控制,在规范制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和政府的职责,通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有效治理和控制,提高制度化管理的效能。例如,将划定生态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制度综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可以约束地方和企业的有利制度。
最后,确立针对后果严重的要求严格惩处和赔偿的制度。该制度旨在对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之后,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和地方领导等进行的事后治理和控制,对一切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行为都应作出严厉惩罚和责任追究,各个地方政府也应严格强化自身的职责,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身工作的重心来看待。
参考文献:
[1]胡振亚,白瑞,胡晓华.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技术支撑[J].科技与经济,2012(03).
[2]范丽红,李芸达,程呈.财政分权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5(06).
[3]刘子豪.青岛市加工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4.
[4]江若琰.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5]李云雁.企业应对环境管制的战略与技术创新行为[D].浙江工商大学,2010.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保技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69-03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诺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据世界旅游权威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存在的打着生态旅游旗号,实际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行为现象与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加以深入研究,运用一系列创新型实用型生态环保技术,构建一个适用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保技术体系,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类型
(一)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原来储存数量丰富的自然资源越来越被广泛地开发利用,从而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而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通过反省,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世界各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并把它视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约8619处自然保护区,其中列为国家级的有124个。在这些保护区中有不少都开展了生态旅游业,并已投入生态旅游运营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如在哥斯达黎加,生态旅游的收入已占整个旅游业的95%。中国目前也有约82%的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生态旅游业。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和世界的自然保护区都在逐步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区域。
(二)生态环境问题类型
从目前调查分析的资料显示,很大一部分自然保护区由于缺乏系统妥善的开发规划、管理机制和必要的环保措施,致使不少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不强调生态系统保护的传统旅游方式,对生态旅游区的破坏更是严重。类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期环境影响
(1)基础设施建设需进行填挖方,将破坏原有植被,造成植物总量减少。旅游区建筑物布局不合理,服务基础设施位置的不合理,会破坏周围植被和其他生物的生长环境。
(2)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尘埃吸附在周边林木的叶面上,减弱林木光和作用的进行,进而影响林木的生长。
(3)给排水管网、供电通讯设施的布设,会造成空间景观视觉上的影响。
2、运营期环境影响
(1)大量游客进入旅游区,造成游览空间上的拥挤,易引起生态环境的超载。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丢弃的旅游垃圾和固体废物,由于降解程度不一或不当处理,易造成土壤污染和视觉污染。
(2)管理机构、接待设施、旅游厕所等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将导致水体污染。
(3)过往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餐饮业的油烟以及废气物的不当焚烧,易造成大气污染。
3、自然灾害影响
由于人的不断介入,对生态旅游区的干扰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应运用生态环保技术来提高我们的生态恢复能力和保护能力,这些消极影响大多能通过有力得当的保护措施得到控制。如果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减去恢复力小于零,则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因此,要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以尽可能消除消极影响。
二、生态环保技术体系理论支撑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积极控制人口增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是我国的既定发展战略,在进行旅游开发和规划的过程中,秉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念是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理论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和系统外部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中的各部分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维持了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内任何一组分其状态只要发生变化,就会通过这种交换作用影响到其他组分,进而波及整个系统,这种变化如果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调节能力的范围,将造成生态系统平衡的失衡,甚至造成整个系统功能的丧失。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保技术的开发,有效利用已有的环保技术,否则,超过生态保护区的承受能力,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应该是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二者本质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而能够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然而,这些年来发生的不少事件,却说明了这种互利互惠只是一种理论,自然生态系统是我们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物质载体,载体一旦遭到破坏,谈何生态旅游。
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时遵循生态理论和可持续理论的理念,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生态环保技术体系来协调环境与资源利用开发的关系,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也将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三、生态旅游区生态环保技术体系的应用
(一)生态环保技术概述
生态技术是符合生态性要求的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应用性技术,环保技术指专门的环保设备生产技术和其他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技术。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环保技术都可以不加考虑的应用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中
去。自然保护区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对环保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技术和环保技术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达到生态环保技术的要求。
(二)目前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特点
1、专用技术相对缺乏
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基本等同环保技术,生态旅游区环保专用技术不高。
2、技术分布的分散性
由于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各个地方,导致了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各自为阵,使得国家对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的发展投入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监督协调,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大。
3、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性薄弱
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由来已久,这种差距在环境污染治理设备方面也是很突出的。在转化、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环保技术和设备方面,无法满足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也缺乏解决日益扩大的旅游环境问题的综合实力。而环保技术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应用更是显得不足,由于环保技术本身的不完善性导致即使有些技术被用于旅游环境的保护,其效果也甚微。
(三)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体系
纵观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国内外环保技术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旅游区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旅游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三是以生态为核心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生态保护技术为核心的可持续保护。
现代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出现已展现未来生态技术体系的雏形,一个完整、成熟、广义的生态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可持续资源的生态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的开发技术。
2、生产过程生态化的技术:防止和消除内污染的技术。
3、还原生产技术:将生产废物做无害化和再资源化处理的技术。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狭义的生态技术系统。
4、生态化的产品。如目前兴起的对生态和人体无害的所谓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
(四)“源头削减”式新型环保理念
长时间以来,环保技术的发展侧重于末端处理。即在污染物质形成之后才进行处理,其缺点是投资大,经济效益低,有相当的风险性等。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一种以“源头削减”为主的“清洁生产”工业技术。其主要内容是清洁的能源如各种节能技术;清洁的生产过程如减少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噪声等危险因素;清洁的产品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危害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等。这些理念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技术开发中来,我们在注重末端处理的同时也要进行污染“源头削减”。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环保意识等思想道德素质等软件建设,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法律制度、硬件设施建设,用法律手段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以严惩,积极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四、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由于工业建设等因素而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需要维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又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为了化解这一矛盾,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的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生态型城市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一、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生态型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元素,使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符合环保的要求。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和运作与生态环境实现平衡发展,在保证了现代城市的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又保证了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生态型城市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一方面,生态型城市在设计规划和建设中融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不管是建设还是日常运行,都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型城市既满足了城市对现代化的要求,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生态型城市下的人居环境奖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健康和便捷,生活水平将得到提升。总而言之,生态型城市的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池州市一直以来都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著称,拥有九华山、杏花村等国家著名景点,又滨临长江,生态环境的优势相当明显。近年来,池州市发展迅速,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池州市也开始重视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从池州市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建设生态型城市非常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前文提到池州市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异常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池州市正处在发展和建设的黄金时期,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跻身安徽省经济排名前列的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仅仅依靠当前的发展模式还不足以维持一个最佳的状态,急需长远性的战略方针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保证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池州市城市建设的根本趋势。
笔者相信,对于池州市这样一个生态资源极其丰富的城市来说,只要在建设中遵循以下原则,建成生态型城市的愿望便不再遥远。一是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的服务主体是人,因此要以保障居民生活的软硬件条件为基本依托。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池州市当地特点,合理地将生态因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寻求一个最适合的规划方案。三是长期性原则,建设生态型城市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规划设计方案要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
三、有关完善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若干建议
3.1、注重与城市规划内容的结合
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或者我们可以说,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解生态城市规划这一概念,绝不是将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让二者有机结合。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主要是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为规划目标。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在这一前提下,从各方面融入生态环保的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使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大幅提升。
比如,城市规划中必然会遇到土地的使用问题,城市规划的内容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这块土地,以创造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而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还要考虑到土地的生态容量,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限定,以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除此之外,还需考虑绿色植物的覆盖、水源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等。如何来确定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就涉及生态城市规划在内容方面标准的问题。
3.2、完善规划指标体系
实际上,之所以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保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规范化、系统化,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一个可靠且有效的指导。前文提到,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一定程度上讲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异。所以,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宏观上讲,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不仅加入了生态环保的元素,而且各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因此,要想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拥有一套专门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符合当地特点的指标体系。
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建设适合本地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池州市曾在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该文件提出在城市规划中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市政公用设施、绿地、隔离带等方面向生态城市过渡的理念。但是,该文件只是提出了这一理念,并未对具体的规划指标进行系统编制。所以,笔者建议各城市要加快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并且在制定时要注意贯彻因地制宜地原则,这样制定出的指标才更具指导和参考意义。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速度将放缓而求稳,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作为人们居住的场所,更加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小城市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居住环境的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吴斐琼.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 城市规划,2008,04:60-70.
[2]吴斐琼. 实现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D].同济大学,2007.
关键词:生态补偿;征地生态补偿;生态资本
一、征地生态补偿的范畴界定
1.特定视角的生态补偿
从视角来看,征地生态补偿是从土地被征用的特定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征地的生态补偿具有生态补偿的一般共性,也具有其特定视角下的特殊性。
其共性表现在:作为生态补偿的一种,这种补偿仍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进行的补偿,并通过征收一定的费用或补偿性的措施对生态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进行补偿来实现。
其特殊性则表现在:一般的生态补偿,受到损害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一定的生态区域或一些群体,具有不确定性。而在征地的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土地权利方在转让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其生态利益也直接受到了侵害,在征地生态补偿中,生态补偿的主体则应包括土地征用方、土地所有方以及相关的区域,在这种生态补偿中,主体明确了出来,使得生态补偿更具可操作性。
2.特定类型土地的生态补偿
一般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产生了破坏减损以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进行的补偿,而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最高所有者是国家,也就是说,只有国家享有受补偿的权利,国家以税收等形式获取补偿,再用到环境治理中去。
在征地生态补偿中,被征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地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土地所有者在享有土地的经营收益的同时,也享有土地经营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土地被征用后,土地所者的生态效益受到了直接损害,应该得到补偿。因此,相对于一般意义的生态补偿,征地生态补偿是基于土地所有权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生态补偿,其受补偿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国家主体,更直接的涉及到了土地所有者这一主体。
3.特定矛盾下的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的提出,就矛盾来说,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资源的耗费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生态补偿的功能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自然资源的耗费进行抑制,以期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盈,促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征地生态补偿的提出,更多的征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征用,在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的背景下,虽然土地是一个逐步征用的过程,但从长期来看,是一个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必然会导致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反差。因此,征地生态补偿更具体的出的矛盾则是我国城市化与征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化中生态保护的欠缺与征地地区的生态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特定的矛盾是征地生态补偿的重要特征。
二、征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启发
1.土地利用的外部效应比对与补偿的欠缺
征地生态补偿中,土地的利用由土地的普通生产向土地的其它开发利用转变。这种利用方式的转变,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存在着差别。
土地在普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在土地上进行的种植、造林等生产,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对水土保持、空气等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土地上的普通生产行为是一种有益的无偿行为,对生态环境是有益的,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是一种正外部性。
土地在被征用后,用于房产的开发及一些企业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必然会起来一定的破坏作用,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是一种负外部性。根据外部性的基本理论,外部性的存在对经济活动是有害的,不利于资源的配置和合理使用,也就是说,正外部性应该得到补偿,负外部性应该承担外部不经济后果,以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土地在征用前后,是一个正外部性向负外部性转变的过程中,因此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方因其正外部效应则应得到补偿,而土地开发方因其负外部效应则应承担其外部成本。长期以来,国家通过税收等手段对那些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负外部效应的企业等进行管理,然而,对于那些在生产中对生态环境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土地所有者则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相应补偿,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片面性和消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态保护的难度。
2.公共产品理论与政府的干预功能
生态环境是公众的生态利益的实际体现,生态环境在经济活动中是一种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一种产品,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生态效益,由全体民众所享有和使用,另一方面其受到损害后,得不到积极的补救,因此生态环境具备了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两大特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可将其归为一种公共产品。
征地的生态补偿与一般性的生态补偿一样,被征土地所附带的生态产品也同样具备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两大特征。公共产品理论的出现就是为了国家干预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国家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其行政干预的职能,避免政府在生态保护中的“无为”,而在征地过程中,被征地一方往往是农民群体,在经济活动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有效保障自身的生态利益,这就要求国家在此过程中加以行政干预,切实保障被征地方的生态利益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3.生态资本理论与总体补偿方针
生态资本即生态环境的资本化。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既体现在其本身的物质产出,又体现在虚化的服务价值,为公众提供生态效益。生态资本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具有一般资本的一般属性,表现为它在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中的运行要遵循市场规律的支配;同时,生态资本又因为其本身的生态属性,又要遵循相应的生态规律。
生态资本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的特征。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强烈的结构特性,即生态资本内部结构的平衡是决定其盈利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最大的物质产出和生态效益的保障。另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长期性的特性。即只要对生态资本合理的运用,依照适度的原则,生态资本可以凭借自身的自主性,不断的升值,而达到长期盈利的目的。再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地域性的特性。即地域性决定了其盈利的局限性,这是生态资本的弱点,由于生态资本不具备一般资本可以转移的特点,使得生态资本在盈利上存在着局限性。
生态资本的三大特征决定了生态补偿的方式应该在保障生态资本的最大盈利的基础上实施。即生态补偿的总体补偿方针应该是在保障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平衡的原则上进行区域化的生态补偿,这个补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通过保障生态环境的整体结构平衡,充分发挥生态资本的自主性,兼顾生态资本的区域局限性,以期达到生态资本的最大收益。
根据以上几个经济理论,对于我国征地生态补偿制度,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以外部效应理论来对生态补偿的内涵加以界定,确定征地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各个主体;以公共产品理论确定政府在机制中的职能作用,强化政府的经济干预手段;以生态资本理论中生态资本的特性确定国家的对生态环境的统筹规划以及各种生态结构的调整措施,使生态资本的效益最大化,并采用多种的补偿安置措施对生态利益受损的群体加以补偿。
综上所述,征地生态补偿是在生态补偿基础上,在征地这一特殊视角下的生态补偿的理论扩展。人类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要求。在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量的征地行为,以及依附于土地的生态效益的补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征在生态补偿制度,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主要有水生物影响与陆生物影响两个方面。其中,水生物影响主要是因为河道水体状态改变,引起水生物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库区内的鱼类组成发生改变。例如,水利工程建设后,水流速度变缓、泥沙沉积、饵料增多,促使喜欢静水状态水生物进行栖息繁衍。同时,会阻断洄游性鱼类的回游,影响其繁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某些水生物的生活条件,出现部分水生物数量骤减。陆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河道水流变化导致河岸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森林、草场退化,导致陆生物的生存环境消失,迫使陆地生物进行迁徙。这种迁徙既在动物身上有所表现,也在人类身上有所表现。
2水利工程建设下的环境保护措施
2.1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要想实现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先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此为指导来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实现予以支持。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相关单位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规模以及其对周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评价,预测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及其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支持。
2.2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制定出良好的生态水利工程机制后,施工企业就可以开始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行为能够符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计划目标,施工企业必须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予以落实,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做到“两手共抓、实现双赢”。首先,施工企业要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理念,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得以建设的同时,为植物生长、动物栖息以及鱼鸟繁衍提供良好环境。其次,在工程建设时,要尽量选择生态效果好的方案,并选用环保节能材料,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再次,要坚持以生态环境美作为水利工程景观改善基础要求,实现对与周围生态环境相符的水利工程美化建设。最后,要建立起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监测评价体系,实现对水利工程环境跟踪评价,实现对水利工程周围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
2.3积极开展生态补偿措施
从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来看,即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再好,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后,必须要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补救。从水利工程周边主体的生物类别角度分析,生态补偿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2.3.1水生物补偿水生生物补偿主要可以从5个方面入手:对影响农业生产、鱼类繁殖的下泄低温水,要进行分层取水和水温恢复措施;根据生产、生活、生态需求,考虑生态、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对最低生态流量予以确定,建设泄水建筑物;对鱼类繁殖条件不足的情况,可进行人工增殖与放流,并进行跟踪检测;根据鱼类资源特点建设鱼闸、鱼道升鱼机等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渔政管理,明确规划禁渔区和禁渔期。2.3.2陆生物补偿陆路生物补偿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破坏植被区进行植被恢复与绿化建设;加强对珍贵树木的保护,做好名木古树的移栽、引种繁栽,并进登记造册挂牌保护;为珍惜动物构建良好生态区域,对于需迁徙动物,要预留迁徙通道,并加大对其管理保护措施;根据河道水利工程周边实际生态环境,制定水土保持制度,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实现对周边水土状态的保护。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