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7:46
导语:在发展经济的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12)02—0005-04
一、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其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还应当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条件的发展,任何游离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都是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正如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指出的,“发展既是一种物质现实,又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过程的某些综合,社会取得了美好生活的手段。”因此,发展应当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除物质基础外,还要满足人的政治、文化等需求。“决不能把完成经济增长指标简单地等同于实现了经济发展”。发展不只是一种经济的连续增长,“而是一种以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对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已有许多学者作了有益的探讨。刘世佳(2007)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认识的升华,其内涵上更加显现全面的发展观,也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湘溶(2009)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超越,经济增长只是注重经济总量上考量,而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了数量与品质、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相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的价值观念。张蕴萍(2009)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强调效率提高、结构优化、自然和谐、运行平稳、统筹协调五方面的内容,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建国(2010)认为,在科学发展观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王军(2009)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是长期严重依赖投资导致了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而在产业发展又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而轻视第三产业,同时政府行政开支膨胀等也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上述文献表明,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提出多年,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仍然处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初级阶段。因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科学发展观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思想支持、方向指导和实现路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只有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虽然加快了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步伐,但也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和外向型出口企业的冲出大。尽管我国实施提振经济的一系列政策,但是国内经济发展仍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风险程度非常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调整。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制度重建的调整期,国际市场的需求相对收缩,而相对于生产能力的供给就会偏大,加大出口难度,“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对外贸易顺差偏大、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格局难以持续”,悦而世界各国为了提振经济,必然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促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同样也给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会。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内需,合理调整总需求结构,才能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提升经济的安全系数,提高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资源。我国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份额与我国资源消耗总量在世界的份额不相适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使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合理开发,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
第三,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发挥产业优势。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但是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世界各国也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模式,不断调整各项制度,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我国的经济现状是经济总量大,科技含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甚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难于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只有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紧跟时展的步伐,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改变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有主动权,否则就会失去机会,处于战略的被动地位。
第四,有利于促进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缩小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凸显出来,出现了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的问题,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不仅影响到居民收入的增长,更加重要的是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居民收入偏低还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对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阻碍,影响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必须调整收入分配,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注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使扩大内需获得有力支持,实现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共赢局面。
第五,有利于完善经济发展目标的内涵、提高经济建设质量。经济的总量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富有,还要宜居的自然环境,洁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模式。指出从现在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还不到10年的时间,经济总量目标容易实现,而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相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矛盾依然任重道远。只有解决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才能满足人民的新期待。唯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需要从转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和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改革,整体推进才能化解。
转变发展理念是前提。观念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观念决定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观念、新的发展思路。要深刻认识到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转移到依靠人才和科技进步上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深刻认识到依靠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高风险性,必须要实现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来促进经济发展;要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责任感。要把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认识上升到“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严格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各项要求,合理制定规划,突出重点,“兼顾当前与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才能有效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完善政策是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制度的保证。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完善了制度,才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按照注重公平,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分配秩序,促进居民、企业和国家的分配格局向合理的方向变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逐步增加公共服务的支出,进一步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再分配功能,提高公共财政服务的覆盖率。三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医疗、教育、养老的后顾之忧。四是科学地制定政绩考核制度,打破单一的经济总量的考核办法,将能耗、污染以及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等因素列入考核当中,彰显绿色经济的发展思想。五是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提升对外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外向型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优化进出口结构,努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六是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明晰资源领域的产权关系,提高资源性产品定价的科学性,促进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对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使资源完全成本化,促进节约资源,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按照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和社会事务分开,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中心,整合各类相关资源,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切实履行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公正廉洁的执法环境和公开高效的办事环境。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依法明确规定政府部门的权限与责任,重组政府业务流程,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科技人才是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发明的转让也越来越严格,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并不断催生出许多新的经济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创新型人才也日益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资源,人才战略已凸现出经济价值,我们要创新科教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重点引导和扶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关 键 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基础理论 探究 职称论文
作者简介:刘昆山,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经济师。
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五年来,我国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理论尚未廓清,对诸如“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哪个方向转变”以及“怎么转变”等问题,尚待探究。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对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往往只从经济学的一般认识入手,只从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入手,片面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即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但是,离开对经济时代变化大趋势的根本认识,就会本末倒置,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难免事倍功半。
经济发展方式,或称财富增长方式,是由所处经济时代的特点决定的。一个时代有与其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驱动力是土地和体力劳动者,谁拥有的土地越多,谁拥有的劳动力越多,谁就越有财富。土地是“第一资源”,劳动力是“第一资本”,简单的体力劳动是“第一劳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驱动力是资本和机器。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劳动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形式。工厂越大机器越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高,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工业经济时代,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是“第一资源”,机器设备和货币资本等传统资本是“第一资本”,复杂体力劳动是“第一劳动”。
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相应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成为“第一资源”,知识资本成为“第一资本”,创新劳动成为“第一劳动”。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时代进化,即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化到知识经济时代引发的问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如果仍沿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逐步降低,经济发展的质量就会逐步变坏,经济发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顺应时代潮流就能兴旺,背逆时代潮流必定衰败。物竞天择,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和知识资源,到底谁是“第一资源”;二是机器设备及货币资本等传统资本和知识资本,到底谁是“第一资本”;三是复杂体力劳动和创新劳动,到底谁是“第一劳动”。这些问题不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奏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人为举措,而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应对时代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二、探析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机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向哪个方向转变的问题。
一般理解为,由传统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发展方式转化,要用现代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发展方式。于是,把资本、劳动密集型、政府驱动型、外需拉动型、投资驱动型、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等发展方式归入传统的发展方式,而把技术密集型、市场导向型、内需驱动型、消费驱动型、内涵集约型等发展方式列为现代的发展方式。这种从事物表象上简单分类的做法,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是为了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第一资源”,以知识资本为“第一资本”,以创新劳动为“第一劳动”的基础上。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取向。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当世界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原来的那套财富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对一些经济现象已经无法解释了。当今世界拥有最多财富的人不再是资本大亨,而是像比尔·盖茨那样一批“知识的宠儿”,他们对推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几十年前说过:“我们迄今还不十分清楚,知识是怎样作为经济资源发生作用的。我们只能说,我们需要这种理论,但它完全不同于所有现存的经济理论……”要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向哪个方向转变的难题,必须首先弄清楚知识是怎样推动经济发展的。
1.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任何经济发展方式的确立,都必须从劳动这个理论元点出发。
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
人的体力是有限的。随着劳动资料的发展,出现了代替人力的畜力、风力、水力,后来是蒸汽机的机械力以及电动机的电力。凡是以人的体力以及代替人力的力量从事的劳动,称谓“泛体力劳动”。人的智力的替代力量也正在出现,例如计算机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智力。凡是以人的智力以及代替人智力的力量所从事的劳动,称谓“泛智力劳动”。
两种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随着代替人力力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当社会只有人力、畜力、风力、水力,劳动能创造的价值较小,社会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缓慢。这个时代,就是农业经济时代。当社会出现代替人力的机械力和电力,劳动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社会财富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这个时代,就是工业经济时代。
“泛智力劳动”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劳动。
“泛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比“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得多。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时间的多少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商品价值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价值的大小体现在知识含量的高低上。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劳动时间的差异是有限的,因此,“泛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知识量的差异几乎是无限的,因此,“泛智力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几乎是无限的。无限的价值必定远远大于有限的价值。这种超出一般价值的价值,称谓“增盈价值”。
“泛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是,投入一次劳动,获得一次价值;不投入劳动就不创造价值。“泛智力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投入一次劳动,在获得一次价值之后,还可能获得新的价值。专利是“泛智力劳动”的成果,专利的拥有者在自己使用专利时即创造了价值。当专利拥有者转让专利使用权后,并没有新的劳动投入,却能获得报酬,创造出新的价值。“增盈价值”就是多次价值的积累。
以“泛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业经济,是以数量扩张型和粗放速度型为主体的经济,其增长潜力有限;以“泛智力劳动”为主的知识经济是以质量提高型和高度集约型为主体的新型经济,其增长潜力无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重视和倡导“泛智力劳动”,用“泛智力劳动”逐步替代“泛体力劳动”,同时,在劳动结构中,逐步加大“泛智力劳动”的比例。
2.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资源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泛体力劳动”或称创新劳动依靠的是知识资源。
知识资源是指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可以反复利用的、可以带来财富增长的、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源总称。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知识仓库”,企业员工的“知识仓库”汇集成企业的“知识仓库”;一个群体,大到国家的成员的“知识仓库”汇集成群体或国家的“知识仓库”。
知识资源就是无数个体生命“知识仓库”的集成。
我们说的“知识仓库”并非指贮存图书和资料的图书馆,也不是存放图纸、文件、音像资料的档案馆,而是特指存贮隐形知识的人脑。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图书馆和档案馆是贮存显性知识的场所,贮存不了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必须有效转化为隐性知识,并通过“知识仓库”的加工升华才能成为创新的有用知识,成为创新的坚固基础。因此,图书馆就是图书馆,档案馆就是档案馆,它们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仓库”。对于创新来讲,有用的是人脑中的隐性知识而非图书馆中的显性知识。图书馆再大,贮存的图书再多,在未转化为隐性知识之前,对于创新来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生命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感知和感悟,来源于对事物的各种纷繁复杂现象的认知,对事物特征和变化的认知,以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自我判断和积累。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的认知、技能和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
知识仓库具有极其独特的特点:
(1)容量很大,潜力无穷。只要主观上愿意接受隐性知识,“知识仓库”可以做到“来者不拒”,有多少接受多少。这么大容量的“知识仓库”,可以不上锁,不用保安看守,谁也偷不去,谁也拿不走,一旦“入库”,终生拥有。
(2)管理无序,难以度量。一个人到底储存了多少隐性知识,根本无法度量。人的“知识仓库”无法像实物仓库那样,进库有登记,出库有记载,库存有账薄,存量多少一目了然。人的“知识仓库”库存量可以有个大致的估量。人的“知识仓库”完全处于自然的无控无序的状态。
(3)有增无减,越用越多。“知识仓库”不同于实物仓库。实物仓库的实物一旦使用,库存就会减少,使用的越多,库存减少的就越快。“知识仓库”的隐性知识一经使用,不仅库存不会减少,反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对事物获得了新的、深入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库存将有可能增加。“知识仓库”是越用越多,越用越好用。
(4)多重功能,贵在创新。“知识仓库”对于任何人都是有用的,从事“泛体力劳动”的人也要靠贮存和积累的技能类和经验类隐性知识处理劳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从事“泛智力劳动”的人不仅要用贮存和积累的技能类和经验类隐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贮存和积累的认知类隐性知识,依靠专业性的认知类隐性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加工,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实现创新的目标。“知识仓库”中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就越能敏锐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也就越能开辟出可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新领域来;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通过自由联想获得新办法、新主意、新观念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就越能有效地选择适合于自己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学科或领域;这类知识库存量越大,思路越宽广,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能使创新发现得以深化,使创造性成果得以升华。
自然资源的作用尽人皆知,于是人们在疯狂地掠到自然资源。知识资源的作用由于其隐蔽性、不可知性而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知识经济先知先觉的国家和企业,都在拼命占有、大肆掠夺知识资源。
资料介绍,美国微软公司的总资产达到3100亿美元,全世界雇员人数近91000人,目前在6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尽管如此,微软公司仍然是一家没有高大厂房,没有庞大机器设备,没有大型运输机械的企业。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办公大楼及办公用俱。微软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努力不让最优秀的人才“漏网”。比尔·盖茨曾坦言:“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也许,这就是微软成功的秘诀所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高度重视知识资源,充分发挥知识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由主要依赖具有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转变为主要依赖具有丰富性的知识资源发展经济。
3.知识经济时代的两种资本
时代变了,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理论有些已经过时,不少做法已经失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易,由一种资本,变成了两种资本,即不仅要有传统概念上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等构成的传统资本,而且要有知识资本。办企业没有资本不行,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办企业没有知识资本不行的道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醒意识到的事情。
传统资本和知识资本,两种资本好比是企业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没有传统资本,企业无以存活;没有知识资本,企业活得艰难。企业要想走得好,跑得快,两条腿要一般长,一样健壮。“单腿蹦”不行,“跛脚走路”也不行。
知识资本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来说,是极端重要的。无数鲜活的事例和经典的案例形象地说明,传统资本是企业的“硬件”,知识资本是企业的“软件”。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传统资本对于企业是“催生促高”的资本,知识资本对于企业是“造血壮体”的资本;传统资本是企业“做大”的资本,知识资本是企业“做强”的资本。
知识资本是由知识转化来的,转化的根本条件是“泛智力劳动”,就是创新。没有知识就没有知识资本,没有创新也没有知识资本。这就是说,知识资本的内涵离不开创新的范畴。凡是用于创新的资本,凡是实现创新的资本,都是一种投入。投入的是传统资本,是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但是,这种投入的资本,不同于维持日常生产而投入的资本,也不同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是一种投资回报率相当高的资本,是一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的资本。为了与传统资本向区别,这种用于创新和实现创新的创新资本,冠以知识资本的称谓。知识资本是蕴含在创新成果中的特殊资本;知识资本是能够创造超乎常规价值和利润的资本。知识资本的定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知识资本就是创新资本。
据全球著名的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微软公司2006年的用于研究与开发的R&D投资总额达到65.8亿美元,R&D投资占公司当年全部销售营收的14.9%左右。这些货币资本都有效地转化为微软的知识资本。
任何资源只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存在时才能实现其资源的价值。 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条件是,知识必参与变革现实的实践,通过“泛智力劳动”这种知识性劳动,创造出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存在,同时创造出新的价值时,知识才转化为知识资本。知识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转化为知识资本,或者说,创新是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根本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充分认识知识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逐步提升知识资本的含量,并使之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本”。
4.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机理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的一些认识和经验。雄厚的知识资源不断开发的结果,即通过对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知识的反复思索,对知识的多种联想,对知识的深刻感悟,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物的真实。人们利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在知识资本的推动下,对事物进行改善、改造、改革,创造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产品,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理念,不断实现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泛智力劳动”的过程,其创造的是价值量相对较高的增盈价值,因此,创新的过程就是价值量大幅提升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就是财富快速增长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就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
知识推动经济发展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知识,日益增长的知识凸显了知识资源的作用;知识资源通过知识资本的持续开发,通过“泛智力劳动”不断实现创新目标;创新将创造出超过一般劳动价值的增盈价值,进而推动经济平衡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知识——知识资源——知识资本——“泛智力劳动”——创新成果——增盈价值——经济发展,构成了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链条。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知识资源是基础,创新是核心,知识资本是推动“泛智力劳动”的关键,创造“增盈价值”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将以一种历史性的力量使社会实现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向主要依赖知识资源的转变,从“泛体力劳动”为主,向“泛智力劳动”为主的转变,从传统资本为主导,向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的转变,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结构和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创新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成为配置生产要素的强大力量。谁拥有知识和创新,谁就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事关国家实力的快速崛起,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动员全国上下采取重要举措,同奋共举,务求实效。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企业抓起
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上存在着曲解。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的事情,是宏观调控的事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情,是有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事情。此事似乎与企业无关,或者说企业只是“被动”转变,“等待”转变。这种思潮是十分有害的。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是内生性发展的动因。离开了“细胞”的发展变化,宏观经济难以发展变化,既是有些改变,也是“治标不治本”,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效果。宏观调控式的转变,既是企业调整了产业,例如由传统产业调为知识产业,如果企业仍然按照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结果经济必难有长足发展。实践证明,既是传统产业,如果转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方式,依然会取得骄人的发展。美国沃尔玛公司,从事的是典型的百货零售的传统产业,其夺得世界500强之冠的业绩,诠释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
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转变为主要依赖知识资源;二是把企业主要依靠“泛体力劳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泛智力劳动”;三是把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本”。资料显示,我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75%的企业没有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50%的企业不进行任何创新活动,有专利的企业只有5%,每年申请专利的企业只占1%。这都说明,我国企业仍然处在工业经济时代,沿用的仍然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事情。要充分认识时代的变迁。时代的列车已经驶进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特点,顺应时代的潮流。身子和屁股不能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身首异处”是活不好的。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仓库”的建立,高度重视“泛智力劳动”队伍的培养,高度重视知识资本的考核和运作。国家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将企业建成创新型企业。企业普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变之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日,就是中国经济二次腾飞之时。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
经济理论是对经济现象本质的探析和认知,是对经济现象规律的探求和揭示。经济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个经济时代有反映其时代特征的经济理论。经济理论的焦点,在于揭示社会财富增长的机理,在于确立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转介和移植了大量外国的经济管理理论。我们的企业界同仁敏而好学。从改革开放之日始,先后学习过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看板管理、事业部制、行为科学、创新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直到甚嚣尘上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我们跟“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学习过最基本的管理方法,跟“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学习过现代管理高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曾使我们折服,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让我们如醉如痴……学费交了不少,学习也颇努力,但回过头来想想,收效甚微,甚至是劳民伤财,劳而无功。何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了皮毛,丢了根本,难免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得益于这些“洋”理论,取得了令世人瞠目的业绩。
时代变了,经济管理理论也要做相应改变,要创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经济管理理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表现为宏观经济出现了“两低一高”的新特点,即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增长率。微观经济则出现了以微软公司为典型的一大批知识企业的迅速崛起。所有这一切,都是与传统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所不相符合的,甚至是传统经济管理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的。这引起了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批经济管理理论研究者立即投入深入研究,相继推出一些研究成果,推动了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与经济实践相伴而生的,这样的经济理论为经济发展探路清障,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中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能继续沿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管理理论,我们也不能继续依靠移植外国成熟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一方面,真正有用的“经”,人家不一定给你;另一方面,移植需要过程,等移植成功可能已是“时过境迁”了。另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做法,以及“零敲碎打”的做法都难免会事倍功半,效果很差。
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对某类经济现象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类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并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抽象而形成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已经出现的这类经济现象做出合乎逻辑的、自圆其说的解释;二是指导经济运行,严格按此理论运行的经济应该获得预想的经济效果和效益。用“企业知识资本论”作为理论元点,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创建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不应是“个人行为”,而应是“国家使命”。由国家出面组织,选择国家最高学府(例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牵头,挑选有创新造诣的经济学家集思广益,同心戮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创建中国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尽快结束跟在外国经济管理理论后面爬行的历史,尽快用中国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推动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大道上迅跑。中国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之日,就是中国经济二次腾飞之时。
3.大力普及和开展创新活动
普及和开展创新活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知识经济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第一资源”的最终归宿;创新是“泛智力劳动”的全部内涵;创新是企业“第一资本”的总体流向。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经济时代。
当前,阻碍创新普及和开展的最大障碍,是熊彼特“圈定”的创新定义。“怎样认识创新”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议题。2003年,欧盟提出要重新认识创新概念。2004年,美国国家创新行动计划中反复强调创新的变化特征。他们都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了质疑。
随着创新实践的深入,创新理论也要随之发展。通过对百家企业案例的探析,创新可以这样来定义:“创新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用这些新的认识和把握对事物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实践”。
部门理论是对传统区位理论的一种扩展,所揭示的是在技术变化条件下区域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即区域不同产业部门的转换规律。该理论系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总结出来的,它认为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这种标准阶段次序可以表述为下列几个过程:
(1)在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往往是自给自足型的经济。在这一阶段中,当地居民几乎完全与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没有贸易上的投资,人口是按照维持自给自足经济所必须的资源基础而分布的。
(2)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贸易往来和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在区域中发展起来了。第二阶层的人口开始出现,他们进行着简单的手工业生产,为当地农民服务。由于乡村手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全部是由农业人口提供的,所以手工业分布与基本阶层农业人口分布直接相关。
(3)随着区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区域也开始趋向于从原来粗放的畜牧业转向发展系列农作物产品,如种植水果、生产日用农产品和发展蔬菜农场等。
(4)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农业生产和采掘工业生产效益的下降,区域被迫开始实现工业化。区域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立足于建立在农林产品的基础之上,主要发展食品加工、木材产品加工和纤维纺织业等。工业化的后一个阶段则出现了诸如冶炼业、金属材料加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
(5)在区域经济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实现了为出口服务的第三次产业专业化生产。这时,区域开始输出资本、熟练技术人员和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
据此,在部门理论看来,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两个相辅相承的成长过程。一方面区域经济必须经历由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商品经济转换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运输成本下降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只有运输费用降低才使区际贸易成为可能。此外,要想区际间资源转移获得最大比较利益,还必须建立区际贸易基础。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区域经济必然要相应地完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过渡。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区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甚至在胡佛等看来,由农业、采掘业等初级产业向以制造业为中心的次级产业过渡被认为是维持区域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部门理论由于系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总结出来的,符合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规律。但该理论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正如大多数评论家所指出的,并非什么地区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这样的“标准阶段次序”。
二、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ExportBase)概念最先由城市规划者们所采用,他们用它来预测地方化城市经济的短期变化趋势。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曾建立了一种能定量地对城市经济进行预测的理论模型。在这种模型中,经济被划分为两个部门,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包括所有的城市外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和一个自给性部门(包括所有的城市内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的扩张、并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相应扩张。
输出基础思想后来被著名经济史学家、1993届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用来预测区域经济的长期变化趋势,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输出基础理论。诺思在其1995年所发表的《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一文中,根据把太平洋西北岸作为其实证研究的基地而得出结论:区外对木材、毛皮、面粉、小麦等产品需求的扩大,不仅会影响到那里的绝对收入水平,而且也会影响到诸如辅产业的特征、人口的分布、城市化模式以及收入与就业波动范围等。他进一步指出,对区域输出需求的增加能对区域经济产生乘数效应,这不仅会导致输出产业投资的增长,也会导致对其它经济活动的投资增长。因此,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要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
与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相对应,蒂博特在其于1956年所发表的《输出与区域经济增长》论文中也提出了相类似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thestapleexporttheory)。该理论认为,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开始于该区域发现了一种诸如矿产品等特殊的自然资源,或者因为其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生产某种出口作物,在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为既定的条件下,资本甚至劳动力将输入该区域,于是供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产将发展起来,而地方工业和地区市场是随着出口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按照该理论,特定区域要取得发展,必须以建立外向型的“大宗商品”出口产品基地的方式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宗商品输出理论”可以被看作为输出基础理论的一种变种,也可以将其归之为广义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之列。
三、资源禀赋决定论
无论是部门理论还是输出基础理论,均是从部门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发展过程的,而较早从空间或区位的角度来对区域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可追溯到珀洛夫(H.S.Perloff)与温戈(L.Wingo)所提出的资源禀赋决定论。
珀洛夫与温戈在《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1961年)等论文中,将诺思等人的区域输出基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推广,并把制造业的建立看成是区域经济出现增长的首要条件。在他们看来:企业家总是选择使其生产利润最大化的区位进行投资。为此,他们需要对不同区位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并相应地作出区位投资决策。就特定产业来说,由于不同区位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取得其基本生产投入要素和接近产品市场的机会也将有所不同,相应地其成本与收益变量也就有所不同,从而企业家必然作出有利于某一特定区位而不利于其它区位的区位投资决策。并且一旦投资向某一区位倾注就会产生相应的区域乘数效应,从而加速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过程。
珀洛夫和温戈通过对美国经济从早期农业社会阶段向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社会阶段过渡过程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经济上的日趋成熟,不同的自然资源都在区域发展中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且随着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之不同,这些区域也将出现或大或小的繁荣。一般来说,区域增长主要取决于区域生产国民经济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按竞争利益向区外输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并且这种输出能力增长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将通过乘数效应方式而得到强化。乘数效应大小将依赖于某些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内在”特征而定。在这些内在特征中,尤为重要的有:输出产业的性质、地方产业关联程度、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工资水平、地方收入分配状况等。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的扩张并出现自我强化和自我维持的经济增长时,新的内在因素,如与社会分摊资本及与产业集聚相关的外部经济、内部规模经济等将成为决定乘数效应和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将导致工业“核心地带”的形成。而工业核心地带的出现为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的出现造就了基本条件,正是由于工业核心地带的出现而使得新的区得到连续的发展。即随着所需投入量的扩张以及地区新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发现,经济增长将逐步“渗透”到地区。
珀洛夫等认为,美国东北部“核心地带”的形成,最早即在于该地区拥有钢铁工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这一自然资源禀赋使得该地区在本世纪初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并进一步在后来发展成为美国主要的制造业中心。而美国自1920年以来所出现的不同州之间人均收入差距缩小的整个趋势中,核心地带对地区的“渗透过程”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世纪以来,随着工业资本投资在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等落后“内陆腹地”铺开,或者是从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等落后“内陆腹地”向美国东北部高收入地区的移民,州际间的区域差异已逐步缩小。
珀洛夫等人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将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区域乘数效应等因素联系了起来,其理论思想与蒂博特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和诺思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具有某种类似特征。所不同的是,该理论已经将“核心地带”与“地区”等空间变量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并且所分析的对象已由孤立的区域经济分析转向综合的区域发展分析,因而更接近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
四、经济进步延滞假说
珀洛夫与温戈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已经将“核心”与“”等空间因素引入到对区域发展的分析之中,而美国著名农业发展经济学家、197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T.W.Schultz)对“农业社区”与“经济进步中心”即农村地区与工业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区域经济进步的“延滞假说”(theretardationhypothesis)。舒尔茨最早在其于1950年所发表的《农业部门贫困的反思》一文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正当美国经济处于空前高速增长时,一些“农业社区”的生活标准还总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最初在该文中所给出的答案是,这种相对贫困并不是由土地的自然特征来决定的,而是由农业社区与“经济进步中心”的亲疏性(Proximity)所决定的。他在1951年所发表的《土地经济学构架:长期观点》一文中,又将这种思想具体化为所谓的“延滞假说”,该假说的基本内容包括:(1)经济发展出现于特定的区位基(locationalmatrix)上,经济中一般存在着一个或数个区位基。(2)区位基一般以典型的工业化城市经济结构为其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往往出现在这些区位基的中心;基的中心一般都不会属于农垦区而往往为工业化城市中心,但由于这种城市中心的崛起而使得一些农垦区比另一些农垦区处于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区位上。(3)位于或靠近特定经济发展区位基中心的区域经济组织将运行良好,受惠于中心的农业区的经济组织也将运行良好,只有远离区位基的农业区的经济组织运行状况比较差。
舒尔茨所提出的“延滞假说”后来由尼科尔斯(W.H.Nicholls)和唐(Tang)在南加利福尼亚、佐治亚和田纳西等州进行了检验。其研究结果证实了“延滞假说”所作出的结论。他们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发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达的县,其劳务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效率也高,越靠近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越高,农村收入也更高,这些都是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对农业要素市场所造成的影响的结果。
五、区域创新扩散理论
无论是珀洛夫与温戈的资源禀赋决定论还是舒尔茨的经济进步延滞假说,均已经强调了“核心区”或“经济进步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贝里(B.J.L.Berry)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实证考察了城市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扩散理论。
在贝里看来,城市中心在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的渗透作用,使经济增长通过城市等级而逐渐向下传播;二是增长利益的扩展作用,包括从核心区往腹地区及从大都市中心向城市间区的扩展两个方面。在他看来,增长起源于企业和家庭对创新的采用。区域不平等则是由于创新的收益效应为时间的递减函数,并受扩散的门槛范围所制约。因此,城市中心本身即能起着一种“发展作用”,因为它们能强烈地影响着不同地方创新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而经济变化的影响将按城市等级顺序由高级城市中心逐渐传播到低级城市中心。
贝里认为,创新在大范围内的等级扩散及其横向扩展将带来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收入提高。或者说增长起源于创新通过城市等级顺序的向下渗透以及创新向城市周围腹地的横向扩展。
从贝里的这一理论结论中可以推导出各种政策主张。一般说来,要促进区域成长就应该去加速创新的扩散,从而使创新逐渐渗透到贫困地区及小城镇之中。而且如果城市中心“创新潜力”大小真与其本身规模及接触创新采纳中心之机会相关,那么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应该是去促进地区城市中心的人口增长,并改进它们同最大或最早的创新中心接触可能性。
六、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那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将如何,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研究应该首先应归功于杰弗里·威廉逊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他根据其在50年代对24个国家有关区域差异的国际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在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收入差异将会不断扩大,但是在达到发展过程的某一点后区域差异开始缩小。
由于威廉逊把区域人均收入作为指示器,将权变系数作为度量区域收入差异之工具,通过对24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区域不平等格局的经验考察得出了惊人的结果。即当这些国家按其发展水平进行“排列”时,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不平等格局呈现为倒“U”字型状,其中,如巴西、哥伦比亚、菲律宾与波多黎各等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到达了倒“U”字型的顶端。威廉逊又将横断面分析法扩充到对单个国家区域收入差异变化趋势的分析上来,并从24个国家中的16个国家中取得其所需的一年以下的短期数据。其结果是,这种趋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所假想的格局:人们预料富国各区域之间会逐步趋同。事实上,它们也正在走向这个阶段,而不是趋向于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而穷国正相反,它们以区域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特征。
威廉逊的发现是引起区域发展理论家发生争执的重要源泉。然而,他所得出的结论,即“在发展的初期,区域间以收入差距扩大和‘南北’二元性增强为特征;在国家成长和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则以区域间趋同和‘南北’问题消失为特征”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被区域发展理论家所接受,并把它看成是发展中国家将会出现的或应该通过政策干预使之出现的模式。
七、经济增长空间影响论
以上我们已经分别考察了部门理论、输出基础理论、资源禀赋决定论、经济进步延迟假说等区域发展经验理论,首先对此一系列理论进行总结的是美国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他在其1966年所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通过汇集这样一组研究成果而把它们综合成“经济增长空间影响”的八条命题,这些命题可以依次简单地表达为:(1)区域经济是向外界开放并受制于外部影响的;(2)区域增长是由外生力量所诱导的;(3)输出部门向自给部门的增长传播取决于该区域的社会政治结构、地方收入分配结构及其区域收入开支状况;(4)地方领导是成功地适应外部环境变迁的关键,而领导素质取决于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5)区域经济增长可以部分地看成是企业布局问题;(6)经济增长趋向于在城市区发祥地产生,并通过该发祥地来组织相关的区域经济;(7)劳动力流动将对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施加一种均衡力量,但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形;(8)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着空间经济向逐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命题大部分均可以分别在诺思、珀洛夫、舒尔茨等人的著作中找到理论依据。据认为,这八条命题由于综合了各家之言,因此它为区域规划者提供一种区域发展过程的标准考察方法。
[关键词] 科技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福建
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与核心
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发展经济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顺应世界竞争格局新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新特征而做出的战略抉择。本质上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从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发展方式转变,从外向拉动型向内外联合拉动型发展模式转变,从“物质化”向“人本化”发展方式转变,从倾斜型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从效率优先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方式转变,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向“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这八个方面的转变,从根本上讲,必须“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石和动力,它通过不断调整消费预期、扩大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来引领全社会需求结构转变;通过促进要素新组合、增加替代性要素和促进要素流动来推动要素结构转变;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效率和丰富技术形态来改变产业发展生命周期、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2 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急迫性
2.1 经济发展已迈入新阶段
“十一五”期间,福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全省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656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949.53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从18646元增加到33051元,已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3000美元的社会发展临界线。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理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意味着工业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新起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信号,也标志着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由单纯的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知识创造与应用创新驱动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这就要更多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从而驱动经济的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增长。
2.2 产业结构演化亟待跃升
《2011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0.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167.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32.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12.6∶49.2∶38.2调整到2011年的9.2∶52.7∶38.1。但相比于美国(目前约为1:20:79)和日本(目前约为1:29:70)等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化历程与发展趋势,显示了福建产业结构仍处于经济结构演化的较低层次。福建虽已出台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但确保方案有效落实的关键核心仍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此,加快推广应用一批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实现重点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塑造和产业集群的壮大发展,有效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全
*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编号:2011GXQ4D055)“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编号:2010R0001)“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省上下亟待解决的重大发展问题。
2.3 引领未来急需新增长点
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和产业演变过程中,新旧产业发生替换,进行新陈代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新兴产业行业,就是新经济增长点。然而,回顾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努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是保证新经济增长点迅速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先行,环渤海经济区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这种发展态势,福建必须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要确保经济持续、高效增长势头,谋求后危机时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选择好、培养好、发展好新经济增长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及长远利益。
3 科技创新驱动福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
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和阶段性特征,“十二五”期间,福建科技发展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机遇,把“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密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奋斗目标,体现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惠及民生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把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和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等作为重要战略导向,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支撑和引领福建经济社会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
【关键词】公路经济 发展方式 措施
一、前言
交通业对我国而言是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能够将社会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路运输的特点有:方便快捷、投资少、资金周转快以及操作方式简单等,在交通运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公路线路的总长度是交通运输线路的三分之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着交通业的发展,尤其在内陆地区,公路能够很好地将城市和周边地区联系在一起,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该形势下,转变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是加快其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一)转变意识缺乏,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改变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转变观念落后和转变意识缺乏这两个方面:(1)公路的管理者没有了解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及必要性;(2)管理者没有细致的分析公路经营中产生的问题,观念守旧,一味遵循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愿进行创新,对公路经济和建筑工程的发展形式缺乏深入的了解。
(二)转变措施不完善
在我国公路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忽视了群众的利益;转型过程没有遵循相关步骤进行,导致转型过程混乱。另外,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合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需要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如何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模式。
(三)缺乏转变机制
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转变机制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转型管理机制的缺失;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模式中,无法找到适应我国公路经济转型的机制;没有设立专门监管公路经济发展的机构,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问题。
三、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主要是通过公路带动其建设的,公路是促进城市及周边发展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网点,充分显示了城镇对货物流转和相关的辐射效益,不断强化其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商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各县区因建设公路,加快了其发展步伐,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二)提高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公路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同时还带动了周围园区的开发、建设。许多企业的发展都是以公路来建设基地和园区的,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大部分城镇都是依靠公路带动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各城镇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分析其交通情况,对整个城镇的工业布局进行优化,使产业的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增加产业的科技力量并扩充其发展规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公路经济的发展将城镇与外界的距离缩短了,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城镇商贸的流通,公路沿线的批发市场应运而生;公路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同时还带动了特色旅游的发展,公路网将特色的景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优质的旅游线路,促进了公路沿线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四、加快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增强管理者的转变意识
要使公路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的转变,首先需要增强管理者的转变意识,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不断扩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对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避免产生更多的问题,不仅要加强其转变意识,同时还需要转变其传统的观念,管理者的思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优秀的发展模式,勇于创新,学会借鉴国外优秀的发展模式。
(二)完善经济转变方式
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下措施进行完善,(1)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人们的既得利益受到重视;(2)转型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复杂的现象;(3)协调好管理和建设二者的关系,用宏观的眼光看待公路经济的发展问题。
(三)建立有效的经济转变机制
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要想得到有效的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建立完善的发展管理机制,并严格其实施过程;(2)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模式中找到适合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3)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保证公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有效地转变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公路朝着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转变意识,完善转变措施、加大经济发展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创新意识,促进公路体制的创新,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理念,消除制约公路经济发展体制的障碍,推动公路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红建.公路运输市场经济规制的全新视角[J].物流技术,2009(04).
[2]张袜红.浅谈道路运输经济的现状和发展[J].经济研究,2009(01).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方式 结构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
在很早以前的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样的含义。“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值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1]。当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般指的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完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种片面地在数量上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失调、区域失衡、收入分配不均、工业污染及生态恶化等。于是,人们开始审视过去经济的发展态势,重新定义经济发展的内涵,把增长与发展明确的区分开来。认为增长指的是人均产品在量上面的的增加,一般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人均GNP的增长率来衡量。而发展则包含两层含义,它既包含人均产值的增加,也包含另外一个指标:即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的必要性
(一)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个地区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找出并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才能缩小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在总体上的同步发展。目前,我们西部和东部在经济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均值上都要比西部高。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则相对落后,西部地区在资源、环境上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异,致使很多西部地区的人们跑到沿海地区去打工挣钱。这导致本来就没有人口优势的西部地区陷入更加不利的处境,反过来使东西部经济的差异更加加剧。因此,统筹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才能推动整个国家向前进步。
(二)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013年1月14日起,连续三天的时间里,中国一些城市的空气都陷入了重度污染中,北京甚至变成了“雾都”,浓雾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硕果累累。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酸雨。使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三)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步伐虽然有所加快,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毋庸置疑,传统行业、低效能产业依然占主导的地位,高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则发展比较缓慢。“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但技术含量较少,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在我国的手机制造业中,国产手机所用的屏幕、芯片几乎全部来自国外进口。中国的电子巨头富士康,也只是雇佣国人廉价的劳动力,组装电子产品,而真正的核心技术,依然被国外掌握着。这反映出我国自己主导的产业技术相对较少,所以才导致国产手机大部分沦为大同小异的“山寨”产品。如何把“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成为产品链上游的供应端,才能使我们创造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真正走向现代化。
三、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到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统筹规划,按部就班地开展和实施。
(一)对经济结构重新审视和调整
“民以食为天”,农业方面,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产工具的科技化,优化农产品种子的质量,更新农民的劳作观念。工业方面,更新效率低下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发展高新产业,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使我国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去,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服务业方面,在完善传统服务行业的基础上,拓展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使服务业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现在网上购物的兴起,为物流企业带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物流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使服务业更加人性化,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二)把科教兴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而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则制约着该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现怎样的发展,发展的水平怎么样,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劳动者来实现。为此,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首先,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提高大学的录取率,给更多人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其次,加强职业教育的培训力度。目前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这方面还不够重视,投资力度也需要加强。再次,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重视,使不同地区的人都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人才才能公平,各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平衡。
最后,经济发展在数量上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增长,就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使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2]。”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必须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澳]海因茨·阿恩特. 经济发展思想史[M]. 唐宇华, 吴良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52.
关键词:发展方式; 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24-001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是以物为本的、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在: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过度比拼低成本优势、过度牺牲社会福利。从历史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功不可没。但是今天来看,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代价也越来越大,难以为继。
一、资源结构面临挑战
长期以来,经济的高增长,是以大量的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我们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消耗的3-4倍。2003年,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30%-40%。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46%的钢铁,43%的煤,48%的水泥,仅创造了7.3%的GDP。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9.5%,一次性能源消耗达32.5亿吨标准煤,能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像这样的过度依赖、高消耗、破坏性消耗,导致了资源支持发展的后劲越来越不足。况且我们还是一个能源小国。我国石油总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石不足5%,铝土矿不足2%。人均资源更少,我国耕地草地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仅为1/10,人均天然气为1/25。资源是个小国,人均量更少,增幅又这么快,很难支撑。现在我国资源消耗的对外依存度很高,比如,60%的石油消费量需要进口,2/3铁矿石需要进口。问题是,资源依赖进口,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能不能买的起,由于中国巨大的需求量,几乎现在到了中国买什么,什么就会涨价的地步,这么高的资源价格,我们承受的压力十分巨大;二是能不能买的到,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具恶化和不稳定,越来越多的原材料供应变得相当不稳定。三是能不能运的来。中国从地球的西端运送物资回来,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周边都是美军的基地,因此,一旦美国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封锁马六甲海峡,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伤害。总之,过去那种依靠“资源红利”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将面临挑战。
二、需求结构面临挑战
中国经济在这三十多年里发展很快,但基本上是靠投资驱动。谁投资,当然主要是政府。政府投资,钱从哪里来?无非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向政府倾斜,多积累。那么,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政府留的多,老百姓自然就少了,老百姓没钱自然就不消费了,有人称之为消费梗阻。内需不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一大阻碍,直接导致中国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足。现在,产能过剩成为我们当前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有人说,国内需求不足,咱们出口。对呀,方法不错,事实上,好多年了,我们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外需拉动的。假设如果外需源源不断,那自然是形势一片大好了。但问题是麻烦来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外需的消退使我们雪上加霜。更麻烦的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面对强势的中国制造,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如美国提出了“再平衡”和“再工业化”战略。过去它靠进着,现在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美国过去一直是负债消费,现在开始强调储蓄。五年以前美国是零储蓄率,奥巴马上台以后,储蓄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美国储蓄率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5000亿左右的消费数量。美国、欧盟等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提醒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靠大量的顺差来拉动经济增长了。
三、产业结构面临挑战
中国的产业结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叫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首先,第一产业不稳。中国人靠天吃饭,农业脆弱的问题依然严重。如果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解决农业生产设施的问题,中国人的吃饭困难、粮荒始终是中国挥之不去的阴霾。其次,第二产业不强。我国经济这二三十年确实增长得很快,“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我们是处在世界工厂产业链的低端,更多的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一些规模很大的加工厂,其实只是“生产车间”。产品的上游阶段,如研发、技术、设计等等,这些高附加值环节,往往是“人家说了算”。现在,我们技术进口的依赖程度超过50%,大量的专利技术和设备是进口的。由于产业缺“芯”,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靠国外,所以,大量的产业利润只能拱手让给外方。再次,第三产业发展不足。2010年,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43%,而发达国家处于我们这样的工业化水平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50%以上。美国现在还是超级大国,但是美国整个产值中间,70-80%都是第三产业。
四、城乡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分配结构面临挑战
人民论坛记者:您认为五中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王一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认为这是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灵魂,也是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
人民论坛记者:《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如何理解以上表述?
王一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大大超过同一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可以说,过去30年我国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由人口大国变为经济大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的外部冲击,而且使原有发展方式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这不仅表现在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发展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化解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后再上新台阶创造条件,还要为我国今后协调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比以往更加复杂艰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人民论坛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有舆论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这种深刻变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一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改革不同于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是一种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所谓“渐进改革”,就是改革从小范围开始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到其他地方。所谓“增量改革”,就是在保持“存量”利益格局的情况下,培育新的“增量”,以市场化的“增量”推动“存量”调整。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模式,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更多的探索和试验。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由过去渐进的、先易后难的、局部的增量改革转向战略性突破,改革还将从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拓展,这不仅要求推进全面改革,也要求不同领域的改革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这就更加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人民论坛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王一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就是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表现在供给结构上,就是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战略重点推进需求结构调整,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以加快发展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推进要素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以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
人民论坛记者: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民强民富”的呼声很高,您如何看待民富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王一鸣: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扩大内需重点应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这些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人民论坛记者: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发展30年具有长远意义。请您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选择。
王一鸣:第一,立足于国内需要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我国需求调整的基本方向。
首先,调整两个结构,一个是消费和投资的结构,一个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是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进出口的规模、减少出口。投资大国向消费大国转换,不是简单压缩投资,因为投资里面有40%的消费转换成劳务收入。最重要的是培育新的消费动力,在动态中调整这种比例关系,不能静态地去看待此问题。因此,我们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其次,因为工业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的储蓄率会相应的下降。再次,由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支出加大,政府的储蓄率会下降。
第二,以发展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生产业已经成为价值链增值的主体。产品增值环节主要在技术创新与服务环节,不在制造环节,而我国几乎都是在制造环节。其次,制约我国生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附加值环节被跨国公司控制。我国企业大多是低附加值企业、初级加工业。所以,我国必须促进战略性信息化产业的加快发展,通过展开组织调研,提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何实现荆州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认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以城区为龙头、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努力实施满园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双百”工程和产业集群工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新增50家以上、增加值增幅18%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壮大传统产业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以优势企业为核心,加大投入,大力发展高档纺织品、高档化纤品、产业用特种纺织品、印染后整理和服装,延伸产业链。抓好企业扩规提档升级,通过3-4年的努力,全市纺锭达到200万锭,把我市建成全国纺织生产基地。
机械汽配产业,重点抓好汽车电机、曲轴和凸轮轴、汽车转向器、翻转器、汽车空调、汽车水箱和蒸发器、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器、玻璃升降器、微电机、雨刷、传动机、汽车前后桥、汽车氧传感器、汽车单双层硬软油管总成;精密标准紧固件、石油大型钻机和海洋石油装备、大型电站超大型阀门产业化、大型井矿提升用行星齿轮减速机、LX型立磨行星齿轮减速器和真空挤砖机、造纸机械、数控和普通机床等项目建设,将机械汽配特别是汽车零部件、石油装备发展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抓好米、面、油、饲料、白酒、水产品、麦芽糖、果葡糖浆、饮品、食品等加工制造业,加快果葡糖浆、辉腾生物饮料和添加剂、通威饲料、唐人神饲料、虾青素养殖和生产、监利康达麦芽糖、福娃营养粥、温氏畜禽养殖加工、洪湖碧荷园万吨饮品、井力鱼縻制品、德炎淡水产品精加工及甲壳素、金石珍珠养殖加工、金地肉鸭加工、洪湖浪米业高酸价植物油制取生物柴油工艺与装置等项目建设进程,尽快投产达产,建成全国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化工医药产业,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加大利用外资力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抓好沙隆达离子膜烧碱和吡啶、博尔德苯酐、天冠燃料乙醇、金赛特抗肿瘤新药、津奉药业一类生物制品基因重组蜱抗凝肽(TAP)、九洲通中药饮品、天翼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江汉精细化工硅烷偶联剂、公安新生源氨基酸系列、多瑞药业大容量注射剂、金海药业中药原料药及桑叶提取,监利滨湖药业大输液、一半天大输液和冻干粉剂、仁悦药业外用药膏(剂)、博瑞生物提取和中药材深加工等项目的建设,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染料及中间体、氨基酸、农药化工、医药化工生产研发基地。
轻工建材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调整力度,提高生产集中度,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塑钢型材、新型和绿色环保装饰材料,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加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及落后生产能力。抓好拍马纸业林纸一体化、天翔木浆和生活用纸、吉象木业、森鑫木业、基立稻草环保板材、监利平云高中档卫生用品,以及自洁玻璃、塑料管材、塑钢型材、土工格栅等新材料项目的建设,做大做强我市森工建材产业。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抓好冰箱、冰柜、洗衣机、无氟压缩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1.8G宽带接入系统、井下通信项目、高纯、超纯合成石英玻璃及制品、新型军用雷达、东信磁业吸波材料、洪塑公司背光源、凯乐光缆、荆鹏公司软件等项目建设,提高我市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的规模档次,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二、以“双百”为重点,大力实施成长工程
1、培育一批中小企业。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和法规,为全民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市县两级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开始运作,开展创业辅导和服务。继续抓好纳入全省“三个三工程”的重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排头兵的发展,力争发展速度和效益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通过重点培育和扶持引导,促进一批规模以下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力争每年新增各类中小企业500家左右、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0家以上。
2、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坚持扶优扶强,重点培育100家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骨干企业。
3、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积极谋划一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力争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重点抓好纳入全市“双百工程”的投资额过1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实行动态调整,力争每年建成投产或达产重点工业项目达到90个以上。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努力实施满园工程
1、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市直重点抓好工业新区建设,力争经过4至5年的努力,把荆州工业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县市区要统筹规划工业园建设,搞好产业定位和布局,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发挥聚集效应。
2、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增强产业园吸引力,力争今年各地都有一批企业落户园区。
3、营造环境,优化服务。一是完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信用担保、投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领域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县市区建立完善担保服务机构,补充担保资本金,加大开发行软贷款争取力度,不断增强担保公司实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以市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为依托,开展信用登记、信用征集、信用评价和信用工作,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完善创业辅导体系,开展创业辅导基地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扶持。二是优化经济环境。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和《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等政策法规,依法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治乱减负”工作力度,对工业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努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加强职业培训。认真组织企业家和员工参加经营管理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和熟练技术工人队伍。
四、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方向,加快发展城乡经济
1、实行三区一体,提高中心城区实力。加快荆州区、沙市区和荆州开发区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荆州工业新区、石油四机工业园、拍马工业园、城南纺织工业园、沙市工业新区、关沮工业园、岑河针织工业园等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中心城区经济辐射力,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坚持一主三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坚持“一主三化”(以民营化为主,走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之路)的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不断改善和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引导乡镇工业向县城和专业镇的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一批特色突出、配套完善、具有较强集约能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3、注重六个结合,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一是盘活存量与引进增量相结合;二是发展城区经济与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三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四是增长方式转变与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相结合;五是扩大开放与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六是工业与农业和服务业相结合。
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加快推广节能、节材、节水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热电联产、风力发电增速器、环保节能灯具、水工环保节能设备、3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中密度复合板、垃圾发电等重点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尽快发挥效益。三是加大约束力度。对完不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县市区,按省委、省政府要求,实行“两个停止”、“两个不准”,即停止审批新的工业项目、停止审批新的工业用地;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的一律不准开工、在建项目环评设施不配套的一律不准投产。
2、依法淘汰落后生产力。坚持节约、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取向和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认真开展小火电、小水泥、小造纸专项整治,依法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3、积极培育精品名牌。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开发一批高市场占有率、高产业关联度、高利税、高科技含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力争新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
4、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对接,提高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2-3年的努力,力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4家(新增8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家(新增16家)。
六、以服务工业为宗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1、转变工作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加强协调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努力提高驾驶经济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加强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工业经济队伍,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