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3-07-30 10:17:56

导语:在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

第1篇

【关 键 词】 精细化管理;学校;管理

一、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理解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在逐步探索之中。长期以来,我们大部分学校还在经历着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校本管理、人本管理和科学管理的交融出新,其中不乏以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居多。但从管理的效果来看,经验管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诸多新问题,仅靠制度约束或单纯的目标达成难以从根本上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纯粹的人本管理在任务的落实上往往不尽人意,事与愿违的现象不时出现。因此,现代学校的管理必须催生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这个方式就是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前几种管理方式的融合,其要义就是“精细化”管理。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没有生命力的工厂产品,我们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有某一环节没有到位,没有精细,就可能出现“人”的混乱,从而发生重大的损失。教师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人心涣散、工作效率低下、互相推诿、消极被动;教学管理不到位,教育质量将会明显下滑;财务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资金浪费、疑问丛丛、矛盾丛生;学生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学生学习秩序混乱、品德素养缺失;财产管理不到位,公共财物必将受损严重;卫生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校园环境脏乱差;安全管理不到位,则有可能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以至伤亡现象发生;从学生生活、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到每个教室每扇门窗、每一砖每一瓦,无时无刻,无不要求我们学校管理必须精细化。为此,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一)建立发展目标,渗透精细化管理理念,执行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精细化的前提是制定一套可操作执行的规章制度,在各项规章制度建成以后,要认真严格执行和落实。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要自觉遵守并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如果学校行政领导班子不能起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不遵守规章制度,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认真执行和落实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将成为一纸空文,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一种空谈。同时,校长必须授权于各中层管理人员乃至每位教职员工,激发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位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每一名成员都成为管理的一分子,使全体教职工各负其责,形成一套《各岗位职工分工》指导制度,让每位教职员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实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宿舍谁负责”等的岗位责任制,使学校与教职工融为一个整体,让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都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行规范化可操作性的管理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的最佳效率。

(二)积累发展经验,参与精细化管理制定,传承和融入各项常规活动

每一所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都会在发展中进行一些摸索与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办学理念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德育和教育资源整合、校园文化和办学环境、办学质量和校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被全体师生默认的常规管理方式和标准。如各校依据校情、学校传统,全体教职员工参与讨论,制定的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测等传统检查方式;教职工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教研组工作、兴趣小组、总务处工作、校务公开、安全工作等例会时间制定;各种校外实践活动、家校联系、教师培训、基本功训练、青蓝结对等常规活动……这样的一系列活动的方式和标准也正是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精细化管理的一个良性因素,学校的管理如果能够运用好这一个因素,必将会极大地推动全体师生共同自觉或不自觉地去遵守、去管理、去实践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让每位教职工能从方方面面的常规活动中,做到时时有规可依,事事有章可循,自觉地融入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格局中来。

(三)总结发展问题,深入精细化管理调研

管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研究,从问题抓起,哪里有问题,就研究到哪里,就解决到哪里,集思广益,聚合智慧,讨论研究,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把握问题有精度,解决问题有效度,执行决策有力度,细致精到的调研,这样就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有制度无执行,有管理无秩序的局面。使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管理体系,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这样的工作也有着一种内在规律的活动,它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个性的师生,因此,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同时,管理者更应主张每位教师个人特点的发挥,要注重教师个性的张扬,为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打下基础。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不能为了精细化而精细化,在关注精细化目标实现的时候,要注重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关注广大师生的自身发展,要处理好调动师生积极性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系。如果因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而打击了教师的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那这样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失败的。

总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学校的管理要不断探索精细化管理,让精细化成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科学引导,以此营造出人文的校风、踏实的教风、朴素的学风,以此塑造师生美好的人生,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放心、教师安心、社会满意的学校。

【参考文献】

[1] 郭胜. 精细化管理有效策略[J]. 宁夏教育,2014(2).

第2篇

关键词: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什么是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教学常规,是指学校为维护、保证教学过程正常运行、顺利实施所制订的规章制度。“精细”即精密细致的意思。“精”可以理解为学校在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分解工作等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细”可解读为关注每一个小环节,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实现无隙化、全覆盖。如何实现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我以为要做好组织管理、计划制订、教学过程、评价考核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管理要健全

组织管理是搞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合理设置教学管理团队,并采取有效措施高效运行,需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健全管理组织机构,这样才能为学校实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学校建立健全由校长负责,分管校长主持日常管理工作,教导处(教科室)实施,年级组、教研组落实的分级管理体制。坚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责,以保证各项要求和任务的落实。

二、计划制订要周密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要符合上级教研主管部门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要求,要明确目标任务,要制订有效的方法措施。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教师要结合实际制订好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应对所涉及的工作有观点、有措施、有活动、有评价、有反馈,并附行事历,切忌空谈。为了保证计划得到有效的落实,学校要在期中和期末对计划的执行进行评估,查漏补缺,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三、教学过程要精细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等环节。1.备课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恰当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媒体、渐进的教学流程,以保证学生有效、高效地学习,这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教案,督促教师先备课后上课。2.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求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技巧得当,教学组织科学,教学语言流畅,教态文明自然等,教学效率有效或高效。3.布置批改作业作业是学生加深理解、消化知识、巩固新知的重要措施。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再次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时,作业内容既要有广泛性,也要有典型性,形式既要多样化,也要有个性化。注重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倡导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布置作业。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采用多种形式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作业批改后要有记录、有分析、有对策、有讲评、有矫正。4.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完善和延伸,是实施差别教学的重要渠道。辅导要制订计划,明确任务,抓实过程,落实举措,做好记录,确保效果。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辅导内容及深度、辅导形式及方法等方面区别对待,辅导学优生可适当扩充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辅导中等生应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应用,辅导后进生则重在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指导学习方法。辅导形式要灵活多样,要讲究效益,避免疲劳战。

四、评价考核要科学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等进行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具有诊断、调整、导向、反馈、反思、发展、激励等功能。学校要建立系统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明确要求,规范管理。教学评价制度体系包括:备课管理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作业管理制度、辅导管理制度、复习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教学成效考核制度等。教学评价考核要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坚持单项与综合、平时与集中、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过程与终结、评价与指导相结合。以评价考核为契机,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效益。总之,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坚持“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以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柳美花.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4).

[2]冯敏霞.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益[J].教育科研论坛,2007(7).

第3篇

《中庸》中的名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含义深刻,既有达到宽广博大宏观领域的内涵,又有深入精细详尽微观环节的期望。学校管理如果不求“致广大”,就会纠缠于琐碎的“尽精微”;如果不能“尽精微”,则会使“致广大”就成为一句空话。作为小学校长,必须在微观上抓好细节,在宏观上抓好文化,把精细化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建立完善制度

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科学、严格、务实、可行的原则,必须根植于学校的管理现状,使之适应学校的发展趋势。精细化管理必须避免“人治”,而要用良好的制度使学校达到长治久安;精细化管理要在职责、规范、奖惩方面制定全面的制度体系,形成严格的正向激励、负面约束机制;精细化管理要做好对教师的评估和考核,建立“自评、互评和他评”的评价模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并将评价结果与晋级、分配挂钩,营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竞争氛围。学校健全制度,细化条款,量化跟踪,使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实现从“粗放型”到“精益型”的管理提升。

制定具体规范

学校对每个职能部门制定出明确且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使全校教职工严格按规范办事,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便于把事情做细做精。学校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加强反馈,及时改进,形成常规,使各项工作都按程序化的规范要求去做,大幅度地减少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避免出现梗阻或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管理合乎规范、师生遵守规范、做事依据规范的良好环境。

明确各项职责

学校按照“职、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层级领导、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学校将管理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做到人人尽职、事事到位。学校在责任安排上,注重管理流程的设计,明确各个岗位的独立职责,充分发挥相互间的协同合作,防止各自为战、自行其是。学校根据发展目标,制定精细化的总体执行规划,将精细化管理的碎片融为一个整体。

抓好操作执行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之后,必须在执行操作层面贯彻“精、准、细、严”的要求。“精”即做精、求优,“准”即准确、准时,“细”是做细、周密,“严”即严格控制、执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精化管理必须认真执行新课程计划,落实课程设置、课时规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学校特色。精细化管理要将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贯彻到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教学环节上,要组织教师学习交流,形成现代的教学理念。精细化管理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细致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固化行为习惯

精细化管理重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良好的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践“知行合一”。首先,校领导班子严于律己。校长率先垂范,高瞻远瞩,克服困难,勇于实践;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律先做到,带动全体教职员工踏实工作,有所作为。第二,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学校引领教师建立发展的共同愿景,创造读书、好学、上进的氛围,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引导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推动教师的成长进步。第三,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从基础着眼,点滴着手,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风、班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提升管理层次

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的评估和管理。学校要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以人为本,以爱育爱”的校园文化。学校管理要聚焦“五个转向”:从强调物本管理转向注重人本管理,从强调常规管理转向注重创新管理,从强调有形管理转向注重无形管理,从部门优化管理转向注重整体优化管理,从强调刚性管理转向注重柔性管理。精细化管理要克服管理的简单化、机械化,有意识地增加管理行为的文化含量,淡化管理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凸显管理的人性化,形成学校管理的自动调控机制。

第4篇

论文摘要:部分“基本合格”学校就是管理不精细所致。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的科学高效管理,与人性化是辨证统一的,是必要的。要理解运用“热炉定律”,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创设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文化环境。要建立精细化的目标体系,细化管理单元。 

 

两年来参加县“学校规范管理” [注]检查,考察了二十多所学校,发现部分“基本合格”学校就是粗放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所致。本人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已有时日,多年的小学校长工作较成功经验之一即“精打细算”。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引进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原则、方法可以解决许多由于管理不细致带来的问题。 

 

一、明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 

 

“精细”即精密细致之意。精益求精古已有之,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现代意义上“精细化管理”来源于大企业,它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海尔集团引进这一思想提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它既是管理理念,又是管理方法和过程。 

学校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发端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否适合学校?与人性化是否矛盾?我认为,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辨证统一的。精细化在实施之初,更多的是一种规范与引导,因为“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而后久而久之约束之下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这时管理的成本降低,管理的效益提高,此时精细管理的人性化日益彰显。 

精细化管理引入学校是近几年的事,关注细节、追求精致、重视过程是它的特点。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的学校“琐事”,细心、严谨、精致地做好。 “精”,要求学校在目标确定、计划制定、工作分解等突出重点,把握住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细”,要求学校的管理覆盖每一小环节,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树立“校园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教育敏锐性。 

 

二、创设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让大家认识到大而化之的粗放型管理是学校的大忌,认识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有人调查,发现平均每节课的显性与隐性浪费至少6分钟,即每天7节课而实际效益是6节。有责任心的,延时补课。从管理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是以牺牲师生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管理,必然导致家长和学生不满意。“学校规范管理”检查中发现,有些学校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正是这种不注意细节的毛病使许多有潜质的教师不能成为一流名师,使许多有潜质的学生和理想失之交臂。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 

其次要理解运用“热炉定律”。“热炉定律”形象地阐明了惩处的四个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可预见炉子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时肯定会被灼伤的确定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的惩处即时性原则,即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的公平性原则。学校要经常进行规章制度教育,建立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的机制,管理者要不偏不倚同时也被管理。 

第三要学习各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纵观“优良学校”,无不在细节上下功夫。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借鉴成功经验,减少管理盲区。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实践,青岛大名路小学的“胡同学校做出了大文章”,都值得我们思考玩味。上海一些学校“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灭火器的摆放、书柜的标签、档案的整理、每一块玻璃的擦拭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小事体现精细,值得借鉴。 

我们只有把精细化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才能够树立起“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品牌意识,创设精细化管理的学校文化环境。 

 

三、优化学校管理的每一环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要根据总目标设定阶段目标明确小目标,建立精细化的目标体系。要对目标的制定进行论证,确保总目标的指导性和子目标的可操作性,并将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细到每个教育教学环节。 

规范是精细管理的基础,是目标达成的保证。教职工要明确工作职责和规范,学校要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制订简明、实用、可行的,基于认同接纳的、基于诚信的和基于培养习惯的工作规则。这种规矩要从师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工作体验中来,并要致力于规矩的人文性。 

对执行的跟踪管理是在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的需要,是避免理解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偏差的需要。跟踪执行管理要根据制度规定的类别特征、重要程度、独立完成性质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划分跟踪信息的层级,对制度执行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要把握各部门及个人目标达成的趋势,及时调整措施。 

还要建立精细的业绩考核体系。考核制度是所有制度执行的保障,不但要重视考核工作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考核工作的过程,还要建立目标达成的问责制。只有将考核激励与精细化接轨,才能使精细化落到实处。 

 

四、细化管理单元 

 

“会议,精细化管理的影子”,各个环节要安排到位。人员可分解为材料组、接待组、场地组、联络组、业务组,大门迎宾、录像播放、广播操展示、教学展示课要落实到每个人,要细致到临时用的塑料凳子何时何人摆放和收拾。只有这样,活动下来才会给人完美的感觉。这里就有个细化管理单元的问题,它涉及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 

后勤服务精细要做到卫生无死角,维修无漏洞,工作无事故。利用一切可用的,卖掉一切“没用的”,用品少积存。精细化的后勤服务还要构建一个快速反应体系,对出现的较复杂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也要遵循精细的原则,如插座、路牙等的安全性,桌椅比例、教室采光等的舒适性,标语选择的语句优美和教育性,建筑物与绿化的布局设计的愉悦性等,都要考虑周全。 

教学管理精细化主要是教学常规的精细化,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教科研等的精细管理。精细化还可以进入对教师素质提升的管理。如精细化专注某一教师的课堂提问,对课堂提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从而使上课教师得到提高,听课教师得到启发。 

在德育方面,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要强调“细”,细致地从坐立行走、课堂纪律、学习常规、礼仪常规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班级管理也要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建立班级精细化管理体系。要细化班级管理制度,细化班委会职责,强化监督检查机制,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班级精细化管理环境。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境界,一种策略,是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新课改学生发展多维目标实现的要求,是学校规范管理的必然要求。长期的行为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成为品质。这种品质最终将决定个人、学校和事业的命运。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位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顾明远 孟繁华.教学过程最优化.国际教育新理念.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7第2版 

程勉中.办公自动化及其校园网应用系统.学校办公室管理基础.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12第1版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第1版 

第5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实施 精细化 管理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4-01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近年来,我国诸多企业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和正在推广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者,面对职业教育目前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生源紧张、学生素质较差、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压力大、办学经费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

1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首先,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管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和锻炼管理队伍本身的过程。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学习和理解精细化管理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学习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此过程就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还要参与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细则和办法,这对管理人员来讲,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后,管理人员本身也将受到相关制度的约束,又因本身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起表率作用,所以自己的行为应更加规范,责任感应更强,这也促使自身素质的提高。

再者,精细化管理也有助于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教师作为学校员工中的主体,既是教学者,又是管理者。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受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的约束,这必将使教师责任心更加增强、更加钻研业务、更加努力的开展教学改革、更加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这样,教师的业务素质自然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管理。教师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去管理、教育学生,这又使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使教师养成“精细”的工作习惯。同时,教师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会更加注重为人师表,更加注重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

2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首先,教师是学生管理队伍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必将影响学生管理的效果。如前所述,精细化管理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将使学生管理水平获得显著提升,继而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其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学生管理的制度更精细、更规范、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这将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3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教师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促进了教学责任心的增强。这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得到进一步好转。这也将使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其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得校内实训设施的管理更加规范,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也有助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另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将使得对学生学习的各项考核更加严格和科学。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4 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学校声誉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如前所述,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必将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使学校声誉获得全面提升。

第6篇

精细化初中德育有效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对于初中的德育工作来说就更是尤为重要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培养学生品行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教师们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必要性,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和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几方面来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是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化,再将简单的事情变得规范化,规范的事情变得程序化,最后把已经规范的事情变得标准。精细化管理一般是用于企业的管理,它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常规模式的管理方法,而是把常规模式变得更深层次,以“规范、缜密、深入、个性”为特征。对于初中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最有效的教育模式来获得最大化的教育回报,达到一个师生都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将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融入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初中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做到规范化,同时也要深入探究,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个性。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模式,能够抓住精细化管理的精髓的企业发展的都非常好。同样教师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德育教学工作中来,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初中的学生这个群体决定了教师一定要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在工作中。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都不完全成熟,在社会上还处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容易受到伤害。德育精细化管理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对自己的同学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比如学生们的性格、行为习惯、爱好等方面。所以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初中德育工作中已经势在必行。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都不成熟。在思想上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处于成熟性和幼稚性相互矛盾的状态,在行为上他们追求一些刺激性的行为,在学习上是他们有了自主性。但是当这些初中生在真正面临问题的时候,他们又会变得没有办法。针对学生的问题,传统管理者们就会制定出一系列的、同一标准的规则来管理学生,但是这样管理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们是单独的个体,他们是不同的,把学生们的创造性扼杀了。

在目前的德育工作中,学校为了减少风险,就把学生们的德育活动大量的减少,把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到了班主任的身上。这种德育工作过于单一,没有认清德育工作的目标,只是把学生们培养成听话的学生,同时这种德育工作的效率过于低下,没有起到有效的重要。

三、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德育工作是一个全面性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家长和学生的,这些工作都是十分需要细节性的,因此把精细化管理放在其中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效率。要做到渗透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要以学校为基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同时负责,任课教师不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要改正这种观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承担了培养学生德育的责任,为学生未来的美好生活做铺垫,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学校也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责任,要把德育工作融入课堂中,让教师明白教书要教授知识,更要教品德。其次,要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就要制定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讲究地是细,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教师要明确细则,认真负责地去执行,不要把这些制度束之高阁,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实行全面发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多训练,作好记录以便随时跟进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同时要明确学校是以人为本的,在进行德育管理中,要注重人性化,但也不能过度,要人性化和权威化并行。最后,实施德育的精细化管理,不是学校的事情也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的事情。学校要多开展和德育有关的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也要开展家长学校培训,向家长们介绍德育的重要性,积极调动家长们的热情,把学校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结合。

四、结语

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德育教育要运用精细化管理,把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让同学们在德育培养的关键期,树立起正确的德育意识,为今后的道路打下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由于城镇化发展迅速,教育均衡严重失调,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教育管理落后已凸显出来。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不乏粗制滥造、散漫无序的现象。从管理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这是不讲成本、不讲效率的表现,久而久之,就会进入低效劳动的恶性循环,是以牺牲师生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管理。

二、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质量的提高在于管理,管理的实效在于精细。在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中,力求从规模到规范,从规范到精细,在“精”字上下工夫,在“细”字上做文章,让精细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1.抓要求

每件事要求得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这里的“要求”特指计划、方案、安排、规定等要有方向性、预见性,做事无计划或计划不实在、不落实都会导致工作的失败。所以,抓好计划的“健全、实用、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要求活动目的明确,让老师知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完成,不要让老师云里雾里,没有方向。

2.抓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建立,不但能使工作有据可依,而且可以有的放矢,便于把事情做细做精。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要依据校情,发动全员讨论,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成绩评定等,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

3.抓考核

农村小学要做到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就跟到哪里,这样才能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形成。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学校在建立教师评价体系过程中,要注重质量占主导,过程有体现,遵循结果与过程并重,过程先于结果的原则,教学质量考核奖评不仅涉及教学成绩,而且涉及教学过程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将一学年多次检查记载的上课迟到、值班早退、作业批阅、教案检查评价等次都体现在年终考核评价之中,与教学常规挂钩,与年度考核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奖惩并重,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学校要在工作中鼓励教师往专业化成长道路发展,做课堂教学能手,做教育科研的精英,逐步将农村学校教师打造成学习型、研究型、有效型的优秀队伍。

1.以人为本,激发潜能,加强教学人员的精细管理

(1)加强校本培训。建立校本培训的机制,形成省―市―县―校立体式教师培训网络,不断提升校内培训空间。(2)强化岗位责任。让所有教职工进一步明确岗位及岗位职责,同时对岗位实行科学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上岗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引领发展,培养习惯,强化对学生实施精细管理

(1)增强主体意识。教师要引领农村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主管理。(2)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改变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教师要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做到可操作可检查。

3.扎实落实,赢在执行,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

第8篇

在技工学校中推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技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带来严谨的工作作风、极高的工作效率、明确的责任划分。在学校的管理中,教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又是衡量一所学校总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教务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整个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实现高水平的教务管理,大多数技工院校都通过自己开发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教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网络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对实际业务的需求了解不完整,而系统使用人员对系统开发的知识、方式方法也不清楚,导致开发人员与使用人员之间无法将业务需求完全反映出来,管理的数据信息显得比较粗放,所建立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一、粗放式管理的弊端

教学计划管理过于简单,教学计划以专业划分,各个班级所采用的教学计划没有进行一一对应,由于班级名称、学制、技能等级的不同的原因,在教学编排中难免出现错漏。

教师信息管理不完善,对教师的任课情况没有系统进行管理,对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也无记录,在进行课程编排时无法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只能靠教务员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去编排,往往出现某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一定是该专业的,而该专业的老师可能没有安排本专业的课程。

教材管理不细致,一般来说对于各个班级使用的教材、教师,教材的出版社、订购数量等信息都会有记录,但对于学生领用教材的信息则无记录。

教学资源管理信息欠缺或不完整,课室信息、课室编排、多媒体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特征与方法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精”是指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指准确、准时。“细”是指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是指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2.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3.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三、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的教务信息系统设计策略

教务信息系统作为教务管理中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教务管理进行决策分析的依据,如果信息记录不够细致完整,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务管理的效果。针对以上常见的问题,通过对目前所使用的教务信息系统的分析,结合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特征和方法,笔者认为,在教务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中应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管理元素(实体)属性趋于最小化策略

任何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就像是一个机体,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又是由细胞组成。在精细化管理中,“细”就是细致,体现在管理的对象、管理的内容上,要求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致,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系统设计中,就必须使管理的元素趋于最小化,或者说管理的对象达到最小组成单位。

例如在“教学计划”的管理模块中,教学计划管理的对象可以是“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也可以是“班级的教学计划”,而每个专业都由不同班级组成,因此,根据管理元素最小化策略,在“教学计划”的管理模块中,管理的对象就应该是“班级的教学计划”。

2.管理元素之间的关联性策略

精细化管理中的“细”不仅体现在“细致”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全面”或“完整”。那么,对于教务信息系统中,要做到信息数据的全面和完整,在设计阶段尤其是需求分析阶段就要考虑到这一点。

在一个信息系统中,每一个模块都会和其他模块或多或少地产生关联,因此,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中,要做到精细化管理的第二个原则是:必须考虑任何一个与之相关联的元素。在需求设计阶段,对于每个管理对象,都必须围绕它找出任何一个与之相关联或有联系的管理对象,例如要对“课程”进行管理,围绕“课程”这一管理对象相关的元素可能会有:专业、班级、教师、学生、学期、系、校区、课时、实训室等等,将这些相关的元素罗列出来反复推敲,将最终确定的元素作为“课程”实体的属性,同时把这些确定的元素建立相应的实体。

3.数据冗余策略

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小数据的存储空间并加快查询速度,在数据库表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数据冗余。但为了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供精确的数据搜索、数据汇总和统计,提供决策依据,在数据库表的设计中,必须采取适当提高数据冗余度的策略。

例如在教师任课管理中,需统计各学期教师的任课情况,也可能统计某班级的教师任课情况,甚至也可能统计某个时间段某教师的任课记录,那么在“教师任课”实体中,必须要有“学期”属性、“班级”属性,而“班级”实体中也必须有教师属性。

4.信息系统使用的绩效管理机制

任何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都应该是准确、及时和有效的,否则会对管理和决策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信息系统中必须确保数据及时进行更新。一般情况下,当信息发生变化时,系统使用人员应主动更新数据,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数据并不能及时更新,因此,在建立信息系统时,还要同时考虑建立信息系统使用的绩效管理机制。

一是设置定时(如每周)提醒功能,提醒系统使用人员定期更新数据;二是定义特定的数据表记录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有定期进行数据的更新操作,作为该工作人员是否有完成工作的依据,其主管领导根据该记录表对该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以此来促进教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

实现。

四、应用案例

下面就前文所提到的教学计划粗放式管理的问题,结合以上所提到的管理元素(实体)属性趋于最小化策略进行简单的叙述。

在信息系统数据库表的设计中,“班级”实体除了设置诸如“入学年份”、“所属专业”属性以外,还要添加“教学计划”属性,如下图所示。

由于技工院校招生贴近市场,专业设置较为灵活,招收专业名称调整较多,而且每年招生的班级数也不一样,因此不建议以专业作为管理的最小单元,而是要触及到组成这个专业的各个年级的各个班。

目前的技工学校的不少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它的教学计划管理的最小单元是专业,那么在日常的教学编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漏或出现班级的教学计划对应错误,很容易造成教学安排的混乱局面。其问题的症结就在数据库表的设计时不是按照最小化的原则进行的,造成了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够。

同样道理,在教材管理中,它的管理对象或管理的元素可以是专业、班级或个人。那么在这些元素中,最小的元素是“学生”个体。所以,按照此原则,在精细化的教材管理中的管理对象就是“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到每个班每个学生领用教材的情况或缴交教材费的情况,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中的“细”。

五、结语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现代化的管理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学校教务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务信息系统中对数据、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的精细化程度,决定了教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因此,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需求分析,才能使教务信息系统更符合精细化的要求,才能为学校教务管理的精细化打下坚实的

基础。

参考文献:

[1] 温德诚.政府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5.

第9篇

[关键词]中学;精细化管理;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32-02[作者简介]曾莠(1972―),男,福建龙海人,本科,福建省厦门市乐安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

中学学习阶段是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其形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用一种负责的态度对中学生进行精心的教育管理,帮助当代中学生实现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不同学校的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不仅需要重视教学科研,更要重视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水平,而且有利于学校进行细节管理,进而实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因此,本文将介绍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实践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一、中学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内涵

精细化管理理念萌芽于西方发达国家,如石油、汽车和电器等现代制造行业中,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和控制企业生产、销售流程。由于精细化管理,具有的特殊魅力,后来被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并将其引向深入的先进管理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中学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中学日常管理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断升华学校常规管理理念,进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学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的科学理念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所有环节中的一种有效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理念。[2]中学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对实施细则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化规范,以保证有序地实施日常科学管理。学校管理虽然和企业管理不尽相同,但二者仍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建立在科学理念上的中学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学校管理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

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永恒主题,国家和社会对我国基层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多元化的期待。再加上,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学校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客观规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科学理念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进而使得学校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3]

(二)开展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

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任何一个集体或者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行都需要一个好的制度,尤其是离不开科学制度管理下的行为规范。应该说,如果学校日常管理水平要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于制度的创新。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存在着科层结构特征,学校内部体系存在不同的分工和管理部门,教师之间也存在着不一样的性格和学科背景,而且学生之间的教育需求也不尽相同。[4]因此,伴随着学校分工日益细化导致需要越来越高的专业化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发展要求。

三、中学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

调整和创新学校的管理理念是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先导与基础。在中学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作为学校办学主体的广大师生应该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全体人员共同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在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广大师生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并将其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中。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法时必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统一起来,在学生的每一个教育阶段都必须进行合理的精细化管理,细化每一个教学管理目标,从而在落实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执行能力。

(二)必须制定并执行精细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校管理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产生的弊端,进而使学校政令畅通。为此,学校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必须制定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进而克服粗放式管理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依法治校,以制度提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终推动学校的现代化进程。因为有效执行是避免精细化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的关键,学校管理者在制定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后,必须抓好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和实行工作,从而确保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必须努力探索精细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科学精细管理方法。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查找出当前影响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的过时的、错误的做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的新型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对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传统管理方法进行大胆摒弃,对现有管理方法行调整和创新,从而用先进、科学的精细管理方法来保证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艰巨、精细的系统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防止出现懈怠情绪而导致半途而废。我们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这一科学、规范且有效的管理理念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从而最终形成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提升学校品质,追求学校卓越。

参考文献:

[1]朱智刚.对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2]赵欣.学校精细化管理解读及其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