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7:56
导语:在信息化医疗市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根据IDC的数据,2011年我国医疗行业IT花费是146.3亿元,同比增长28.9%。而2016年我国医疗行业IT花费市场规模将达339.9亿元。
实际上,将IT应用植入到还在不断完善的医疗体系中,以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系统的合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等,早已成为了许多国家在建设医疗保健体系投入的重要一环。
加拿大政府从2001年开始投入了16亿加币建立电子健康系统,而美国在医疗信息化的支出方面已经占到GDP的17%,奥巴马甚至定下了在2014年美国每个市民都拥有电子病历的目标。通过实施医疗信息化,美国的医院工作效率也被提升了20%以上。
在中国,医疗信息化是医疗改革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2012年8月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卫生部也将推出611亿元预算的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医卫行业的IT投资规模约为190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同比增长25.5%。
面对如此诱人的机会,在IT巨头IBM、戴尔、SAP、微软、华为等公司先后进入医疗信息化领域之后,中国的小企业也不示弱。
“在我国做医疗信息化的小企业非常多,有的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相对小。如果大公司要做这些市场是要亏损的。”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北京总部总经理郭海涛对《英才》记者表示。
其实,国内较大的医疗信息化厂商东软集团,其市场份额也不超过5%,整个行业极度分散。在投资人看来,中国的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特点恰如春秋战国一样,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如果能够快速成长起来,“钱”途不可限量,而这也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
“现在,一些做医疗信息化的企业在长大之后,其服务的领域正好是那些IT巨头想要进行合作或并购的,”维梧生技创投管理合伙人赵晋对《英才》记者表示“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同样是个机会”。
从事医疗信息化的无线技术与远程医疗等业务的深圳新元素,相继获得了如江苏高投、海纳亚洲创投基金、鼎辉等多家机构的投资;而从事与医疗信息化相关的影像设备领域的中科美伦、德润特数字也分别获得了深创投与赛富基金等的投资。
“我们也投资过类似的企业”赵晋表示维梧生技创投当前正试图把医疗服务与IT搭建起来,“先做医疗健康服务,再把IT引入进去”。
而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则看重远程医疗及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等细分领域的企业,他们投资了这一领域里的主导企业——云南山灞。
“远程监控、设备的远程记录,包括医疗信息化在手机等方面的应用,在未来都还是有大量投资机会的,因为毕竟中国的专家资源还是稀少的。”郭海涛说。
医疗信息化行业火了,究竟是看的热闹还是赚的热闹?
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区域化健康数据平台及临床医疗信息化系统的研发、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多年来始终专注于健康数据平台及临床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开发,并具备提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健康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的能力,是国内知名的医疗应用软件生产商。安博维品牌及其系列产品已经通过软件行业的双软认证,并于2009年9月24日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
一“精”一“专”“必杀技”闯“江湖”
2011年电子病历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最热的焦点。电子病历得到了从政府到医院院长、从业务科室到IT部门的普遍关注。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在国家政策层面高度关注,不少医院也将部署电子病历落到实处。甚至一些传统的HIS厂商也开始提供电子病历解决方案。在谈到2012年的发展时,卿建国自信的说:“近两年,我们在传统电子病历方面继续扩大战果,市场占有量继续增大。产品线也继续丰富,在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等方面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医电子病历方面,和传统的西医电子病历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们在这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功部署实施并应用,在中医科研方面有大的突破。安博维2011年经营额约400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0%,2012年估计将增长60%。与此同时,从市场的发展上看,2012年也肯定会比2011年发展更快,行业规模也将更大。在电子病历方面,大型医院在电子病历应用的深度、广度、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整合性,以及满足不同临床科室专业化需求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会更注重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规范和政策导向,注重标准和规范的应用,以适应未来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趋势。二甲医院的电子病历实施和应用在今年大量展开,迎来一个大潮,展望2012年仍会是电子病历年,全国电子病历市场总产值大概将达到2个亿的水平。”
安博维成立至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有了成功的产品和案例,但卿建国仍然强调:我们始终是一家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发展的IT企业。他说:“从业务构成上讲,公司在电子病历、区域医疗、数字化医院、中医临床科研业务这几方面的产值比例大概是4:2:2:2。虽然我们在医疗的很多领域取得了不同成果,是医疗信息化的综合服务提供商,但电子病历仍是我们的重要的拳头产品之一,我们作为电子病历的专业厂商,过去是,现在是,在将来公司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电子病历一直是我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强手如林的电子病历市场,安博维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卿建国说:“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精’和‘专’这两点上下足了功夫。”
安博维在成立初期就提出了建立“结构化”的电子病历,在全行业都注重“结构化”的今天,安博维已经开始深入研究“结构化”的真谛。卿建国说:“结构化电子病历是安博维提出的‘精’的最大体现。目前,我们的电子病历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正在做临床术语采集这样一个工作。电子病历再发展3年~5年之后会向知识库的方向发展,只有完成了临床术语的录入工作才能发展到知识库的层次,才能满足医院未来对电子病历的要求。”
在“专”方面,卿建国非常重视特点科室的特殊需求,进而研发出更加适合临床需要和科研需要相结合的高质量电子病历系统。卿建国对此介绍说:“我们服务了很多大型三甲医院,这些医院除了整体医疗水平很高以外,都有自己在全国医疗系统中排名前列的科室。这些科室的科主任又是全国范围内的学科带头人,因此他们对电子病历的要求会更高,尤其是在临床术语和科研价值方面,以及前后台对应关联程度的要求都格外严格。公司在满足这些科主任的需求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骨科、肿瘤、产科等专业科室的电子病历系统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专业科室的电子病历系统需要大量与其专业相关的专用术语,这对于安博维产品的专业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精”一“专”,两大“必杀技”成就了安博维在电子病历市场的成功,但是卿建国也对电子病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担忧:“电子病历建设之初,曾被很多人误以为是病历的电子化,所以信息化建设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其实电子病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进化过程,分为多个阶段,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仍处在病历电子化阶段。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电子病历产品结构化深度不够,未能做到全结构化,只能实现系统内的调阅、查询,在对数据统计、数据共享和科研分析、主题分析等方面难以提供支持。尤其居民健康档案和区域信息化建设方面对电子病历要求更高时会难以适应。国家刚出台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为电子病历信息化发展指出方向和提供依据。在国家层面,政府自上而下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但有些标准未必适合全部用户的所有情景,一些标准在一定层面上看实用价值有待提高。”
“江湖”风云起,吾当立潮头
卿建国作为公司总裁在北京安博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公司致力于医疗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本着“诚、信、精、新”的企业理念,多年来一直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软件开发、网络构建、系统集成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卿建国在总结这一年的市场发展态势时说:“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在2011年总体来说是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整个产业行业规模扩大,政府全面参与。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明确把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作为‘四梁八柱’之一,这些政策上的支持和落实在2011年对医疗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效果逐步体现并放大。”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在2011年展开。很多地方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由政府牵头联合医疗机构、服务提供商进行了很多不同模式的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卿建国说:“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当时就开始了公司在这方面业务的布局,并且投入了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系统的开发。可以说安博维的发展是公司有能力牢牢把握市场发展动向带来的。”
卿建国饶有兴致的介绍了安博维在区域信息化建设上的经典案例。拉萨市区的东部有一个县名叫“达孜县”,这是一个平均海拔3700米、以农业为主的县城。自医改深化以来,达孜县不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农牧区医疗卫生工作改革起到了带头作用。由于地理原因,达孜县在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药品器械管理、基层工作督导、统计数据收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反馈不及时、数据不准确和应急反应不迅速的难题,政府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取得的效果不成比例。为突破工作瓶颈,当地县领导逐步认识到要改变落后、原始的工作方式,必须通过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多方调研,在自治区卫生厅的支持帮助下,达孜县与北京安博维科技有限发展公司初步达成协议,合作实施全县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项目第一期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各基层单位在试用后普遍反映建立的“达孜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门户应用系统”充分结合地区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全面涵盖远程医疗系统、居民健康档案、药品管理系统、妇幼保健系统、计划免疫系统、农牧民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的数字化建设和应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的统一规划和各种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全部实现了共享共用,极大地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方面为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支撑。如移动医疗检查车使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在基层医院就能共享区域医疗中心的大型医疗检查,使群众得病不需要出远门。此外,通过远程预约挂号,能降低群众为等看病在大城市的食宿费用等。另一方面各系统统计数据即时生成,极大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各基本医疗保障系统与本系统的对接大大降低医保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本。达孜县区域卫生系统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以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全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县乡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即时结报等区域协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纳入到全区医疗和新农合系统运营平台。切实解决当前医疗资源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并存的现状,迅速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群众医疗负担,保障和推动达孜县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谈到区域医疗未来的发展前景,卿建国说:“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建设模式会更多种,居民健康档案是实现区域医疗的基础,也是实现医疗改革目标的关键途径,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的省级平台建设会向纵深发展。”
卿建国告诉记者,成功抓住市场机遇而取得成功的案例在安博维还有很多。随着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都在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相关资源,安博维的客户有80%以上都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但近两年也出现了一些发展较好的二级甲等医院的身影,为安博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卿建国说:“各地、各医疗机构都希望在力度如此之大的医改大潮中借力而上,特别是近两年,县级市或地级市医院也就是二级甲等医院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成为了新的发展点。山东省蓬莱市的一家医院是安博维的客户,他们投资了500万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无线查房、台车、PDA等信息化系统已经用到了临床当中。公司今后会更加关注这一部分的市场,整合出符合这一级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信息化系统。”
在谈及市场的风云变化时,卿建国也对市场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如:区域信息化建设如何才能更好落地,区域信息中心的作用和价值等。卿建国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更加明确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操作办法,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能够充分惠及广大老百姓。”
现在他又是IT界平平常常的老板“一枚”――他就是天健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姜跃滨。他自称老姜,性格爽朗,对朋友坦诚,年过50,仍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景。他沉浮于医疗IT行业20余年,对这个圈子有很多话要说。
天健与姜跃滨的成功转型
从记者到教师,从文学到理工,从作家到商人,姜跃滨的事业转变就像其人生转变一样――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993,姜跃滨接管了朋友创立的天健公司(以下简称天健),并当上了企业的法人,这一当就是18年。
谈及发展历程,姜跃滨介绍说,与目前活跃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许多解决方案公司相比不同,天健不是从IT行业进入医疗行业的,而是从医疗行业创业,转而进入医疗IT行业。从天健创立之初,一直生产并销售医疗设备;1997年底天健涉入PACS行业,是中国最早从事PACS的企业之一;2002年底,天健将公司的其他业务全部放弃,将全部精力都聚焦在医疗信息事业上,正式走上了医疗IT之路。
姜跃滨说:“我做事情强调的是专心、踏实,所以我们把公司其他业务全部放弃了,专心从事医疗IT研发,没有其他原因。”将原有业务全部放弃,这是何等的魄力!可他却双手一摊,肩膀一耸,以开玩笑的语气道出原委,仿佛当时做这个决定像吃饭一样平常,根本无需过多考虑,反而我的惊讶让他很不理解。
在天健发展的这18年中,从器械到IT,从最初的PACS领域发展到HIS领域,天健的全部业务都是围绕医疗信息事业所展开。“可以说,天健从最初的40名员工发展到今天的700多名员工,十几年的医疗行业浸染,使天健人对医疗卫生领域有着近乎本能的感知和情感上的高度认同,这也是坚定我们在医疗IT行业深扎的信心来源。”姜跃滨说。
最近两年医疗IT市场异常热闹,天健的产值基本也以每年40%的速度向上增长着。但与国际厂商的大手笔不同,姜跃滨所带领的天健并没有国际企业的浓墨重彩,他做事总强调平淡、理性。也许是由于多年文化积累的浸染,即使是在公司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的时候,他看问题仍会往本质里看,总能看到行业中的种种问题与不足,并时刻告诫行业人员要静下心来,踏实做事。“我时常告诉我们的管理团队,在公司快速成长的同时,心境要沉下来,要挑战压力,要超越过去,要提升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这一点对天健这样的创业型企业更为重要。”
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热闹而无序”
谈及当下医疗信息化行业,姜跃滨说这是“麦田守望者”所期盼的春天,因为几年前医疗信息企业还被人们形容成“麦田守望者”,规模不大,产值也不高,在孤寂而冷清的行业环境中默默坚持。但近两年,政府将改善民生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医疗卫生行业首先竖起了旗帜鲜明的改革大旗,之后的新医改方案又将卫生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及国家为医疗信息建设投入的大量资金,刺激了行业中众多从业者敏感的嗅觉,原本沉寂多年的医疗信息化行业便突然间“热闹”起来。
1. 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如今,正处于新医改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一方面国家财政的大量投入给一些地区的医改带来光明,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地区存在资金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很多基层地区的政府管理者来说,这股热潮来得太快,太突然。很多如“区域医疗”、“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等新概念还来不及消化理解,大多地方尚未做好组织、规划、人才等准备。
“很多人都在抱怨国家对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太少,其实这是没弄明白信息化在医改中的地位和位置。”姜跃滨说,“信息化手段在各个行业的支撑角度并不一样,金融就是靠信息化来支撑的,但医疗不是,医疗还有药品、器械、医生等等因素,是一个知识经验型产业。所以说,国家投入的比重在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更应尽量做到投入的有序化、重点化,让资金得到更规范的使用,避免浪费。”
2. 企业快速发展,竞争无序
政府对医疗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以及财政投入,势必使区域医疗和医院信息化建设成为行业的热点,霎时间让医疗IT企业有寒冬已过,春风扑面的感觉。现在的医疗IT行业可谓商机无限,一方面行业内原有的上市公司快速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招兵买马,大规模圈地扩张。另一方面,一些本来与医疗无关联的有实力的公司也将医疗IT作为其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并购方式高调进入医疗IT市场。无论是软件厂商还是硬件厂商都对中国医疗IT市场跃跃欲试,开始以各种商业战略和商业概念来分取诱人的蛋糕,着实“热闹”。
“纵观这两年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热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热闹’中却含着一定的‘无序’,这就是我对这两年国内医疗IT领域现状的评价。‘热闹而无序’势必影响到很多因素,比如说用户、员工。”姜跃滨说。
3. “繁华”背后的“落寞”
对于行业用户,尤其是医院来讲,其本质是治病救人,信息化只是其实现医疗质量控制、提高服务水平的工具,满足应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最好的系统和解决方案。而当前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名词纷纷出现,面对厂商催生的这些新增长点,不管是医院院长还是CIO来说,对信息化产品的性能都不可能做到透彻了解,难免会混淆视听,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
另外,行业的喧嚣也过多地影响到行业从业人员的心态。近两年,由于有些企业决策者对未来收益期望太高,为实现这些目标而盲目过度挖人,造成行业内人心浮躁,人员无序流动。而原本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从默默无闻的边缘职业转变为炙手可热的“香馍馍”,于是对自身的价值重新定位,一些有些许经验和能力的从业人员一年换个企业,行走匆匆,逐利特征十分明显。
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不过,现在的‘无序’只是暂时的现象。是行业高速发展所必然伴生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行业繁荣的表现之一。”道出问题后,姜跃滨淡淡地表现出他的理解和远瞻,“随着国家在医疗信息行业中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陆续制定和客户需求的清晰和认识的成熟,以及行业内有实力的成熟公司陆续开展务实的工作,行业的竞争将会不断规范,医疗信息化行业必将走入健康发展的道路。”
1. 市场细分化发展
谈到未来的市场发展,姜跃滨分析说,未来的市场必然会走上细分发展之路。他认为国内医疗IT市场分为两大领域:医院信息化领域和区域医疗或云公共卫生信息化领域。
“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随着人们关注点的转变,从事医院信息化的企业似乎比从事区域医疗信息化的企业落伍了;从事HIS的企业似乎也较之从事临床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的企业落伍了。尤其是面对当下很多的新概念,原有厂商如果不去迎合这些新想法、新观念,似乎就变得过时而落伍了。”姜跃滨说,“其实这种观点是缺乏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如果人们不加思考地去渲染、追随,将之视为行业的现实,恐怕会将一些医疗IT厂商引入歧途,对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其实对于现在的医疗IT产品来说,不管是面对哪个领域,都没有进入产业的成熟期,离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产品的提升发展空间依旧很大。所以,若想立足医疗信息化行业,必须在自己的领域中将产品做深、做精才有发展空间。
2. 医疗IT厂商应踏实发展
这一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虽然医疗信息化行业是建立在IT技术之上的,但不等于医疗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要以技术为主导,满足客户的业务和管理需求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
姜跃滨断言:“医疗IT厂商一定要深知手段和目标之关系,仅仅靠‘炫技术、炫概念’而寻求发展的企业,最终不落到满足客户需求这一根本目的上来,无论今天多么活跃,最终要付出高昂成本和代价。”
面对未来的行业发展,姜跃滨是这样评价的:“未来医疗信息市场很大,但未必如你想象的那么大;商业机会很多,但未必如厂商预期的那么多。”为此,每家企业的决策者都应当理性下来、现实下来,认识到行业内自我竞争的空间。发现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将企业定位在合适的细分市场,提供有实际应用价值产品和及时有效的服务。
EMR应用评级标准
是“及时、智慧”的一步
11月6日,卫生部颁布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至此,以一年为期限的电子病历试点医院成效评测拉开帷幕。
自2010年以来,电子病历市场虽然相当热闹,但从上到下都没有给予电子病历一个权威的、清晰的定义。开发厂商和客户对电子病历的内涵和外延都有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可执行的办法出台,如果电子病历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是各行其是的话,最终区域共享的目标肯定实现不了。所以我认为《评价方法及标准》的颁布是非常及时和智慧的。”姜跃滨道出他对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颁布的观点。
这次标准规范的出台,不仅对医院,对企业来说也非常有意义。因为标准从功能应用出发,避开了对电子病历本身的纯理论的学术争论,虽然是“试行”版,但层次分明、内容清晰、指标量化,具有很强操作性,研发厂商和医院均能够在此引导下向着一个方向开展各自的工作,让医院应用做牵引,势必引导行业向着统一的方向前进。
天健未来的发展规划
面对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竞争环境,天健似乎已经做好了面向挑战的发展规划。在2011年,天健在产品、市场、人才等多方面开展了许多有序的改善性、细化性工作,为2012年持续发力做好了准备。
“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环境很复杂,要科学地、预见性得做出天健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天健已经步入企业的成长期,如果没有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做指导,企业发展的风险系数会很大。”姜跃滨坦言。
对于天健来说,其发展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强调均衡性,业务模式的各要素之间不能出现短板;二是特别注重客户的应用价值。所以在制定公司在中长期规划时,首先对行业现实和可能发展有清醒认识;对产业内竞争者和竞争程度的理性分析;最后,要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定位。
基于这些分析判断,未来天健还将在医疗信息事业上专注地发展,在医院信息化领域继续保持和扩大领先地位,并在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区域医疗领域的业务。同时,继续保证技术服务能力(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服务满意)和市场占有率、销售额之间的平衡,在夯实前者基础上去追求市场占有率。
小结
面对行业内涌入了不少实力企业的事实,包括天健在内的很多国内企业都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不过正如姜跃滨所说:天健自从创立以来就是一个有愿景和梦想的企业,这些年来,包括姜跃滨在内的天健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努力将之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可能发展的路上会有崎岖,但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只要静下心来踏实做事,梦想终会成为现实。
采访后记
采访中,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姜跃滨的理性、平淡与随和,他形容我们的聊天是“满纸荒唐言,没有辛酸泪”,因为这是一个蓬勃向上的行业,每个人都是这个热潮的受益者。虽然也曾有一些事不理解,但更多的是淡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云在青天水在瓶,我自空明无人忧”的淡然。
姜跃滨说,天健人主张在确定了道路和目标之后,以“持续”的精神一路向前,并最终取得“结果”。所以“持续和结果”是天健的文化特质。
“勿卖弄、少折腾。”是姜跃滨常对公司各级管理者讲的话。
“信息技术让医院实现了有效的资源整合,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胸心外科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日前在院长大会上接受中国数字医疗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改革必须借助信息化力量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正面临医疗卫生改革,这场改革是要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去做发达国家现在还没有做好的事情,所以目标与资源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石院长在主题演讲中分析说。如何在这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医改目标?石院长表示,“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寻找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作模式,来解决资源不足问题,这就需要借助网络和信息化。”
医院管理中,信息化最难
“对医院管理者来说,依我个人的体会,在各种各样医院要管理的各种事务当中,信息化是最难的。”石院长说。“因为你要做好信息化,绝对不是做让信息化技术人员满意的信息化,也不是做医院院长和各个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满意的信息化,甚至不是做让医生护士喜欢的、好用的、满意的信息化,而是这三者的综合。”当然,综合的结果是让患者最终满意和受益。
石院长说,信息化对于负责医院信息化的人员要求很高,他要帮助制定医院未来的战略,一个总体的信息发展框架。这些框架绝对不是基点式的、口号式的描述,而是要将医院发展放到一个全国或区域范围内考量,放在一个符合医学技术发展、医院运营模式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去考量,这非常难。也正因为如此,寻找一位出色的医院CIO非常难。
医疗信息化要满足国家医改政策的整体目标。新医改政策中,已经将医疗信息化纳入四梁八柱的基本框架中,这将迎来一个新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国家对于医疗的投入加大,特别是补贴需方之后,就医人数将会增加。这就要求医院有更多的床位,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同时信息化要能跟上。
“随着形势的发展,应该说医院建设正在兴起,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又进入了一个。”石应康说。“所以在这个时候来考量医院的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面临的比较迫切的问题。”
石院长强调,中国医疗卫生改革是一个政府主导的过程,根本上要走公益化之路。但要结合“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并不是“市场化”,市场化是以趋利为原则的,不是以公益为出发点的。而市场机制是为了增加医护人员积极性,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成本意识,建立基于医院法人、财务总监制的高效管理体制。“政府主导,才会对信息化工作有大的推动,”他说。
区域信息化平台非常重要
石应康列举了香港医疗信息化的例子。90年代末,香港所有公立医院进行了信息化部署,耗资60亿港币。此后又花费120亿港币进行了第二次信息化工作。当整体效果一般,主要结症在这些信息化都是各个医院单打独斗的,医院之间是分离的,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医疗信息化,必须考虑整合,石应康认为。“每一家医院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除了考虑本身医院围墙里面的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以外,还要考虑未来您在一个区域、您在一个地区扮演什么角色。尤其是各个地区或者是各个区域的大医院,更要考虑你怎么在政府主导新的医疗卫生改革当中,去引领这个地区和这个区域的医院发展。”
石院长认为,过去的一些地区的一些领头医院也做了很多所谓的医院集团联盟、托管,甚至是资产的实质性的整合。但那是“旧时代”的模式。什么是旧时代,就是工业化时代。而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要求用全新的视角考虑医院的资源整合和医院的经营问题。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投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没有止境的过程,所以做好规划,找准方向非常重要,”石应康说。他认为信息化建设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建设数字化医院,二是如何与区域平台对接。也就是一个点、一个面的问题。
要建立“协同医疗”的信息化模式
在医院内部,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数字化医院,就是要建立起来高效的协同工作的生产方式。“信息化的目标一定要帮助你提高质量和效益。信息化要起到协同科室、协同部门工作的作用。另外,医院的信息要能够得到很好的采集,能够提炼出许多有助于管理、有助于决策的高价值信息。这些知识能够提炼出来,还要让围墙外的兄弟们共享。”石应康院长描述说。
信息化可以改变生产模式,石院长认为,未来病房的工作模式也会改变,需要采取医生带领护士组织的虚拟小组的方式来工作。信息化让医院进行虚拟团队管理、动态团队管理成为可能。这可以大幅度提升医院运营效率,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成本。
“现在欧洲很多国家心脏的简单手术已经可以在日间完成,24小时出院,出院了以后只不过要求病人三天不准离开医院所在的城市,”石院长举例说。快速康复、快速麻醉等新技术的应用,加上知识和技能的快速传播所带来的医疗服务的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新的医疗工作方式要求医院管理者改变思维方式。现在,一旦提出建设大医院,就要说建设多少张病床。但新技术可以让医院不需要那么多床位,同样可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石院长认为,不少手术是可以通过日间服务来解决,病人不需要住院的。例如,白内障手术。“国外眼科是没有住院部的,但国内就有,”他说。
全球化诊疗成为可能
如何将医院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内发展,是所有医院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石应康认为,这个大环境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省、国家,甚至是全球范围。
从医疗本身角度上说,“永远没有上帝之手,永远没有老大。都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所以这种协同医疗的服务在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石院长表示。
他举例说,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通过信息化技术,他们可以做到和国外专家会诊。
石院长说,跨医院会诊的信息技术,有一种初级的技术--视频会议的方式来进行,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但将来的远程会诊系统将更加科学合理,一定是和医院CIS系统进行配套的系统来完成。
据悉,华西医院已经和12个省市的252家医院建立了这种基于视频会议方式的会诊系统。汶川地震后,不少社会捐助被用到了医院建设上,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升了四川医疗信息化的水平。四川计划在两年内,在51个县要建286个远程医疗服务网点,其中144个是中心乡镇卫生院,目前已经完成了252家。
四川医疗区域平台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做更多的事。比如如何提升战略决策水平,提升区域卫生安全系数,利用共享数据提高医疗研发水平等。
医疗信息化系统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成都华西医院在信息化战略方面一直走在前沿。目前,该医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统,还与门户网站进行了对接。
“放射、手术、麻醉、病理、检验等各项过程都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加上电子签名技术的使用、电子病历的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费用,仅纸张消耗一年就可以节约286万元,”石应康说。
信息技术还可以改变医疗专家的工作方式,提高专家的研究生命力。“我可以设想,五年十年以后,我们的门诊医生中的知名专家教授都改变了他的工作方法,现在的门诊花80%的时间去收集证据,只花了20%的时间真正来做决策。但因为有了信息化,收集证据的时间会大幅缩短,决策时间会延长,”石院长说。
石院长说,面向对象的架构(SOA)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梳理流程,创建面向未来的服务架构。
信息化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这也是一个医院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你的信息化程度高了,你的变电房就不够了,另外还要考虑它产热,你还要考虑空间降温的问题,”石院长说。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还要考虑到绿色和节能问题,多采用低能耗的信息设备。
“国外的公司大概软件的费用占整个项目的70%,硬件的费用占30%,国内的厂家倒过来,软件占30%,硬件费用占70%,你看看 你们硬件花多少钱,外面都是寻得到价的,如果你的软件用国产的,超出硬件30%,多半被敲竹杠了。”石院长说。他不仅是医疗专家,同时也是一个IT成本控制的专家。
石院长认为,云计算和虚拟化是两个最重要的信息技术。而医院甚至可以采取机房租赁、软件租赁等创新方式来运营,降低固定资产投入。
“云计算模式的优势,第一个可以降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一次性的投入。这个有很多无需,只需。就可以知道一次性建设可以减少。第二可以降低 医疗信息化系统运维成本。昨天已经在说了,一个不是很大的医院,已经请了十几个维修工程师在管系统,为什么?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不断的写程序,打补丁。如 果我们都用一样的系统,信息系统远程诊断等等服务都可以做得更加专业,使用的人可以更少。所以都是多个机构能够共享。所以你的运维成本就可以降低。”他说。
医院要走出围墙,除去和别的医院合作外,还要和IT厂商合作,和银行合作,和电信公司合作,只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才能真正走出围墙。
“在四川,建设银行有587个全省网点,在县市级以上,中国邮政储蓄有3300多个网点,70%的乡镇有邮政储蓄。如果信息平台做好了,可以在这些网点挂我们的号,也可以把整个挂号的预约、取号放在医院去,方便了老百姓,也改善了我们的流程。”石应康说。
石院长介绍,华西医院所有的未来发展战略都和信息化相关,这不仅包括建设一个城乡一体的协同医疗体系,还包括革新医院内部生产方式服务方式,以及采用信息化模式进行现代医疗教学、培养人才,加快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以最快速度把知识产权的医疗产品推向市场。在石院长心中,面向未来的数字医院蓝图已然画就。
大佬云集 风投青睐
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板块的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三年,最近为几款新产品举办“西湖论健”峰会,邀请了美国工程院院士Jim K.Omura,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软银中国资本董事总经理冯正明等跨IT科技、医疗、资本市场的多位大佬出席。
美国工程院院士、贝尔奖获得者Jim K.Omura在会上表示,在美国,有75%的医疗支出用于慢性病,且随人口老龄化而增长,相信中国、日本等国家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美国政府为此推行改革,2013年,奥巴马政府推出医疗提价法案,从医疗服务系统的收费转为政府支付,从而提升经济;在经济衰退期,美国推出经济与临床健康推进法、无纸化办公,电子病历已经广泛使用。
“尽管美国的互联网技术全球领先,但美国仍然没有达到数据互动,尤其在不同的医疗机构间”,Jim K.Omura继续说道,因此美国现在正在自上而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标准用于共享,如扩展交互性信息库等,来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但是医疗与其他行业不同,数据共享非常难,数据的可操作性缺乏标准,尤其是一些细节标准,象电信那样具有统一的接入标准,不过现在是(建医疗信息化的各类标准)非常好的时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俞梦孙先生从中医角度阐述“怎样才能解决智慧城市中的民众健康与医疗问题”,他认为,物联网应用于医学是21世纪IT技术的出路。健康物联网涉及全社会的家家户户,因此,它是亿万级的新型产业,健康医学模式和健康物联网,既适合慢病人群,使其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康复,也适合亚健康人群,使其增强身心适应功能,还适用于具有特殊健康和能力要求的人群。
健培科技CEO程国华在媒体见面会上介绍说,在中国,“智慧医疗”表面上看,做得风风火火,实则进展缓慢,尤其是IT技术的发展,如传感器、芯片、医学影像算法等在医疗行业应用进展缓慢,“医学人工智能”在全世界实践了约60年,一直没有一个成功的临床案列。
由此可见,智慧医疗不仅在硬件设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空间,软件以及后端的医疗服务产业也是一个大市场。
软银中国资本董事总经理冯正明系杭州人,他在峰会上表示,软银资本15年前投资了阿里巴巴,4年前投资了淘宝,2年前投资了迪安诊断等,在这之前软银资本以投向科技潜在性为主,关注前沿科技技术,“15年前很少有人会在家网购,但如今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大,因此软银现在非常关注软件对医疗健康保障的应用,软银资本愿意为人类健康投一些小钱”。此话让主持人带着台下听众一起遐想,“这‘小钱’后面到底挂多少个零呢。”
当然,对于智慧医疗也有不同的看法者,善长技术开发的前因特尔首席工程师、ISCA2013主席Avi Mendelson则认为信息化、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如何利用和管理是个新问题,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需要保护个人隐私;远程诊断、互联网医疗、智能设备加上少数专家,可以更大范围提供治疗,但缺点是,用远程机器和设备,虽然方便,但缺少人文关怀和情感安慰,有时候,人类的情感在医疗中也很重要。
智慧医疗 下一片蓝海
尽管智慧医疗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滞后于信息发展的现象,各个数据库相对独立,形成信息孤岛,医疗体系信息化系统纷繁杂乱,但不能否认,这里潜在着未来的巨大市场。
卫生部原副部长张立平说:“现在中国有1000多家有IT技术的医疗企业”,分别提供不同的医疗信息化产品。现至少有100多种不同的信息化系统在全国各大医院运转,显而易见地是,各系统之间缺乏标准化接口等。
智慧医疗如同一块甜美的蛋糕,谁都想上去咬一口,杭州一家网络公司推出网络挂号服务系统,居然赚得盆满钵满,短短几年内,估值超百亿元,并数次被资本风投相中,数次获得融资,被业内人士称为“搭上互联网的黄牛”;而如何布局智慧医疗,占据未来市场,各大供应商那可是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在峰会上表示,几年前,IBM已经向医疗健康行业转型,已不仅仅是一家IT公司了。
目前,IBM已经将医学影像分析技术与Watson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整合,Watson的认知计算能力在医学造影方面完全可以辨别患者应该接受X射线、CT还是核磁共振检查,加上医学影像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为医生提供大量辅助医疗数据,极大地帮助医生进行定位病症、分析病情和指导手术,沃森系统已经在著名的安德森肿瘤中心坐诊了,被业界称之为“沃森医生”。
此外,IBM还提供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包含《数字化医院总览》、《区域公共卫生整体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基于沃森系统《IBM GMAS 非结构化信息归档解决方案》,从总体规划到区域布局,占据了智慧医疗的制高点。
中国的医疗企业大多实力较弱,往往选择从单点或局部突破,在原有体系中选择关键点突破,进行升级改造或创新,如在“西湖论健”峰会上,健培科技了四款新产品:激光数码医用胶片、全院自助(JP-Print)胶片打印系统、Healthview驻地云、中医影像智能诊断系统。
据程国华介绍,医院产生的医疗数据有80%-90%为医学影像数据,但是利用率极低。由于国内医疗数据尚未实现互连互通,非结构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分析处理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健培的激光数码医用胶片做的是医学影像后处理市场,处理的是前期采集到的数据。现在,国外是数码化的影像输出,而国内还是要依靠胶片来输出,原因是国内大医院基本采用显示器诊断,但是中国的医院间没有联网,而病人需要通过胶片来转院、复诊、对比,所以胶片还有市场需求,国内一年约产生12亿张胶片。
如今,健培的数码胶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具备完全替代进口胶片的能力,相较而言,因采用数码科技,不仅便于医学影像数据挂网,数据信息间形成互联互通之外,还更环保,有效避免进口银盐胶片造成的医疗污染问题。程国华说,“之前中国95%的胶片市场被进口胶片垄断,每年约有300亿元的市场拱手相让,现在有300多家的医院在使用我们的产品,今年计划进入更多主流的三甲医院。”
而健培的中医影像智能诊断系统,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健培医学影像数字化显示技术,将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变化数字化影像显示,为亚健康检测、疼痛和动静脉血管功能监测、急慢性炎症以及肿瘤的疗效等提供了量化评估依据。这突破了以往中医望闻问切无法跟现代医学结合的诊治方式,以数码影像解释传统中医原理,等待他们将是另一片全新的市场。
被称为“驻地云”的智能硬件,安置在医院的机房内,能将影像数据的运算速度提升几十倍,并节省三分之二的数据储存空间,在提升运算速度后,即提升智能识别能力,从而达到诊断的要求,这也是健培科技的下一步目标,要早日实现“电脑医生”在中国落地。
在峰会上,健培科技的《智慧医学影像科技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在2013年达到302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490亿美元。中国作为世界第四大医疗设备市场,占整个市场的12%。
数码胶片、医学影像还只是智慧医疗体系的冰山一角,据业内人士预测,全球每年需投入智慧医疗的硬件约500亿美元,软件约25亿美元,并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
【关键词】基层医药市场 信息化 探索
【中图分类号】R4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97-02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同时,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已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明确提出要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推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针对药品经营行为不规范、购销渠道不清、票据管理混乱等问题,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过票经营、买卖税票、行贿受贿、生产经营假劣药品、虚假药品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以达到规范药品生产经营行为,维护药品市场秩序的目的。
县区一级行政区域作为国家行政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单元和载体,其所代表的基层药品市场情况是我国药品市场现状的最直接反映,探索对县一级基层药品市场信息化监管,是进一步深化和强化医药市场监管,构建现代医药卫生体系、实现现代医药体制改革有序、高效的有力举措。
此次笔者根据在东源县医药系统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该县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情况,从构建基层药品市场信息化监管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尝试探索实现基层药品信息化监管的方法。
一 东源县医药市场的现状
1、东源县的基本概况:东源县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前身河源县、河源市郊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是广东省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县,全县区域面积407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60%,下辖21个乡镇,总人口56万。2012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是广东省16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2、东源县医药市场的基本数据:东源县现有药品生产企业3家,批发企业3家(由于历史原因,其中2家位于该县上一级地级市市区,1家位于乡镇,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乡镇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117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4家,中心卫生院4家,乡镇卫生院17家,村级卫生站所377家,个体诊所8家,县级计生服务机构1家,乡镇计生服务机构21家。
全县根据乡镇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情况,以中心镇为核心共分为5个片区,分别为:县城片区(仙塘镇、义合镇、新港镇、锡场镇、半江镇、新回龙镇)、灯塔片区(灯塔镇、骆湖镇、顺天镇、双江镇、涧头镇)、船塘片区(船塘镇、上莞镇、漳溪畲族自治乡)、蓝口片区(蓝口镇、黄田镇、柳城镇、曾田镇、叶潭镇)、黄村片区(黄村镇、康禾镇),涉药机构分布如下表:〖FL)〗
表 涉药机构分布情况
3、东源县医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特点:东源县由于成立时间晚,县城选址距离市区仅7公里,县城基本上无常住人口,处于有县无城的现状,且其地理位置处于广东珠三角地区北上与梅州、江西地区南下的交通干线,造成了该县医药市场复杂的局面。
一是渠道复杂:
辖区批发企业的药品来源:主要为省内大型区域性药品批发公司和药品生产厂家;
药品零售企业药品来源:辖区内的药品批发业务基本上被周边地级市药品批发企业所垄断,根据该县药品监管部门历年的监管情况反馈,外地药品批发企业市场份额接近90%,本地药品批发企业仅仅依靠配送部分乡村卫生站所生存。同时,外地药品批发企业为争夺市场,以低价竞争的恶性手段反复争夺,造成同一家药品零售企业出现购进渠道多、变化快的特点,平均每家药品零售企业的供货批发企业有7-8家,更多的有出现十几家,但很大一部分只发生过一至两次业务关系,更出现有同一品种药品从多家批发公司购进的现象,药品购进乱象环生。
乡镇和县级医疗机构药品来源:乡镇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由中标基药配送企业进行供应,渠道明晰;县级医疗机构实行阳光采购,由中标企业企业进行配送;
疾控机构疫苗及计生服务机构计生药品来源:疫苗由上一级疾控部门配给,计生用品由上一级计生部门按照需求配给,来源单一。但其配给数据未能纳入国家和省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监管有待加强。
二是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主动收集药品信息和提升素质的能力欠缺:
根据每年一度的该药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统计,目前,该药品从业人员为620人,其中药品生产经营企业193人(厂家45人,药品批发企业24人,药品零售企业124人),医疗机构436县级医疗机构17人,镇级医疗机构21人,村级卫生站所377计生服务所21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具有大专药学及相关专业以上的药品从业人员仅有41人,占21.2%;医疗机构中具有大专药学及相关专业以上的药品从业人员仅有52人,占11.9%。
除镇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负责收集、上传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药品从业人员外,能主动学习和定期收集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药品质量抽检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及药品质量公告和药品法律法规的从业人员几乎没有,对药品信息的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每年一次的药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巨大的知识断层。
三是监管难度大:
药品批发源头主要为外地企业,由于受行政执法区域限制,无法对外地企业进行调查取证,使得对药品购进渠道监管难以进行把控。
涉药单位基数大且主要分布在乡镇、村一级,呈现面广、线长、点散的特点,监管半径大,根据该县药品监管部门统计,平均每次行政执法的路程超过200公里,在路上的时间接近3个小时,造成执法时间长、反应慢、效率低的局面。
二 选择东源县为试点进行探索的理由
1、东源县的医药市场现状具有普遍性:该县医药市场购销渠道的复杂、药品从业人员素质的欠缺及监管难度大的现状在全省县区一级,特别是在我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县区中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代表性,选择这样的县区基层医药市场进行信息化监管试点,是破解基层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的难点所在,也是完善从国家到省到市到县医药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尝试。
2、具有示范性:该县为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有限,建立健全基层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系统将给当地经财政收入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如果该县可以在现有财政基层上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基层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系统,将给全省其他县区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他的县区经济实力更强,完全可以在此基层上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将为构建全省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具有可行性: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经要求所有的药品必须实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工作,并在2015年实现全品种上传。同时,国家、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实现对疫苗、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的全电子监管,并已经完成对药品生产厂家、药品批发企业的数据上传。县区一级基层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系统完全可以在国家、省电子监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并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与国家、省电子监管平台的对接,实现从国家到县、从生产到流通使用全过程的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系统。
根据江西省农村药品经营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的调查数据,在对该省30个示范县进行信息化网络建设中,江西省财政和各县财政共下拨784.82万元的建设经费,平均每个县的经费在27万左右[2],在经费保障上应该可以承受。同时,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准入门槛已经很低,构建该系统的费用可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而且还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进一步降低实施的费用,减轻财政负担,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三 对基层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的构思
结合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码工作的实施和国家、省电子监管平台数据上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利用现代化电子和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基层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与国家、省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无缝对接,构建上下联动、互联互传、实时在线、全方位覆盖的基层医药市场信息化电子监管平台。
(一)基层药品市场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的主要出发点:一是要管住销售渠道,即要管住企业、管住销售人员,杜绝无资质的药品销售企业和销售人员进入辖区,避免发生非法购销行为;二是要管住货,即管住所有的药品,要实现药品从进入辖区开始到销售和使用终端的储存、销售、使用情况,真正做到来源清楚、去向明确;三是要依托平台实现信息化监管,形成在线动态监管、针对性监管、药品预警和召回全过程控制的监管体制,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节省执法成本,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有力保障。
信息化监管平台示意图
(二)关于平台的设置
1、构建一个覆盖全县的基层药品市场信息化监管系统:在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设立药品安全监管中心,实时动态对全县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情况进行在线监测。
2、在全县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使用单位设置监控终端,监控终端包括管理软件、扫描设备、电子监控设备、信息读取设备等,监控终端通过网络连接到县药品安全监管中心,在药品的生产、入库、销售、使用的所有环节实时上传相关数据。
3、具体操作:
(1)生产企业:对药品生产全过程通过监控设备实行实时监控,药品检验数据在线传输,药品入库、出库流向在线上报。
(2)批发企业:外地批发企业在进入我辖区发生业务关系之前必须先到县药品安全监管中心进行销售人员和企业资质备案,并领取电子监管密匙。在发生业务时,药品批发企业的药品出库记录必须实时上传到县药品电子监管中心系统,同时,销售人员到达现场给销售对象现场配送药品时,必须通过电子密匙进行验证和实时上传该对象购进药品的数据。
(3)药品零售企业:购进药品时需要求药品批发企业销售人员在销售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并上传购进药品数据,同时,对所有购进药品进行扫描验收上架,确保上架药品数据与批发公司上传数据一致,扫描数据实时上传。
在销售药品时,对非处方药要实时上传药品数据,对处方药,销售过程中要通过身份证识别仪器采集购药人员的身份信息,并与药品数据同时上传。
(4)药品使用单位:设置有药库的药品使用单位,在药品的入库和出库时必须实时上传药品信息;
无药药库的药品使用单位,在药品进入药房时,对所有购进药品进行扫描验收上架,确保上架药品数据与批发公司上传数据一致,扫描数据实时上传。
在进行药品配制和使用时,需实时上传配制的药品信息和使用人信息;对特殊药品建立报警和动态监视制度,严格审查药品信息和处方,并将数据上传。
(5)疫苗及计生用品储存使用单位的监管:疫苗和计生用品由疾控部门和计生部门统一调配,县一级疾控部门和计生部门在从上一级疾控和计生部门调配疫苗和计生用品时,需把相关数据上传到监管平台,由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登记备案后发函与有关部门核实,并对储存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使用过程中,需实时上传相关疫苗和计生用品信息,并把使用对象信息一并上传。
探索构建基层医药市场信息化监管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药品在从生产到流通到销售使用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可追溯性,破解医药市场乱象,真正实现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2009年4月6日,新医改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根据该方案,2009年至2011年,中国将斥资人民币8500亿元推动医疗体系改革。“新医改”大蛋糕引发中外医疗器械和医疗软件厂商摩拳擦掌。新医改将为医疗行业带来什么机遇?中外各医疗器械厂商的竞争优势何在?
医疗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快速发展,所有制类型以私营企业、外商企业为主。2003~2007年间,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速为27.08%,利润年平均增速为33.73%,除2005年行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低于收入增速外,其余年份的利润增速均快于行业收入增速。2007年,中国共有298家私营医疗器械企业、240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国有企业仅36家、集体企业25家。
经济危机下,有“永远的朝阳产业”之称的医疗行业备受关注。居民财富的增长和对健康重视的提升,为医疗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需求。在金融危机的恶劣背景下,与电力、钢铁、建材等业绩下滑的行业不同,医疗行业有望成为避开市场低迷的阵地。
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将再次催生医疗市场的扩容。2009年4月6日,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新医改将重点进行五项改革,分别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未来三年内,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建设,2009年将完成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虽然8500亿元的具体分配尚不明确,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医疗器械和医疗软件行业将受惠新医改。IDC预测,到2010年,中国医疗IT硬件、软件与服务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20多亿元人民币,东软COO预计,新医改带动的医疗设备投入将达到160亿元,医疗信息化投入至少100亿元。
中外医疗厂商竞争态势分析
跨国巨头主要占据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凭借技术优势,跨国公司占据了中国近70%的医疗器械市场,且均是高端市场。省市级医院除了一些常规消耗性产品外,主要的医疗器械均是外资产品;县区级医院,有2/3的医疗器械采用外资产品;只有乡镇、街道医院才多用国产品牌。以放射诊疗设备为例,CT多使用GE的设备,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主要由西门子提供,血管造影设备则大多使用飞利浦的产品。中国本土大多数医疗器械企业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迈瑞公司、威尔科技、万东医疗和新华医疗是本土医疗器械的领军企业,在几年前就开始为迎接农村市场的崛起做准备,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知名度。
随着国家对农村基本医疗建设的重视,跨国企业也开始向农村医疗市场渗透。从2007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添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迅速扩容,吸引了跨国公司做出战略性调整,参与该领域的竞争。例如,2007年4月,西门子发起了为期5年的农村医疗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2007年10月,锐珂医疗向宁夏农村基层医院提供价值1000万元的数字化远程影像解决方案,协助当地开展“农村医疗信息化试点项目”。200B年10月,西门子与卫生部合作在陕西洛川建起了“西门子新农村医疗示范中心”,借此在中国农村推广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设备解决方案和医疗服务模式”。
新医改方案公布后,中外医疗器械和软件厂商纷纷出手,旨在抓住未来市场机会。IBM在新医改方案公布两日后,就推出了“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以求争得新医改带来的区域医疗、电子健康档案等软件需求。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第61届医博会上,中外企业纷纷推出更具针对性的新产品,强化本土市场策略。多家国内外医疗器械商都推出了针对“新医改”的数字医疗设备全面解决方案,并了其相应的新产品。
中外厂商各有优势,有望共同分享新医改大蛋糕。外资厂商占据技术优势,全球医疗行业经验也更为丰富。作为全球医疗软件系统的领先供应商,IBM已为美国多个州提供了电子病历系统和区域性医疗解决方案,IBM“智慧医疗系列解决方案”中的医疗协同平台便引进了美国的先进方案,并根据中国医疗的需求进行了本地化。基层医疗机构更倾向于配备基本医疗器械,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机会。专家调研结果指出,基层配备高端设备造成资源浪费,装配设备应从当地实际出发,而在中低端设备上,国内厂商的技术水平与外资相差无几,渠道方面优势更明显。政府在进行医疗器械采购时,将更倾向于国产厂商,这对国产厂商也是一大利好。
结论和展望
中国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将吸引更多厂商加入竞争,中外厂商的争夺也将呈胶着态势。发达国家医疗设备器械产业和制药业的产值比为1:1.9,而中国这一比率仅为1:5。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将不断淘汰老旧残次医疗器械。据统计,占据中国医疗机构总数8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中,有约15%的设备是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中国医疗市场的发展潜力将吸引更多厂商加入到该领域的竞争行列,第61届医博会共吸引了来自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家企业参展,创近年来新高。中外企业各具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竞争态势必将激烈。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成为了迄今为止最先进也最基本的生产力,随之“智能信息化”一词开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普及而又根深蒂固。
纸张通信、马车旅途、手工生产等生活方式已慢慢被互联网、汽车产业、智能加工厂取而代之。我们不得不惊叹,各行业的发展速度之惊人,随处呈现着日新月异的新面貌。那么,缩小我们的视野范围,聚焦目光,走进医疗行业一探究竟。走进一康智,探析其精髓,共享成就。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在业界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并谋划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跟随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兴起与日趋的完善,医院智能网络的建设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例如以前那些沉重的纸质病例资料正在慢慢走向存储方便、查找快捷的数字化病例库。医院既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形势发展,医疗智能信息化,医院管理数字化,工作高效化,服务人性化等一系列的高要求都成为了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须模式及基准要求,而“一康智”品牌优势及文化理念恰恰顺应了现今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
深圳市一康智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智能医疗器械的新型现代化企业,近年来,公司研发人员一直进行着对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需求探知及整行业发展趋势的缜密调研,众所周知的是,床头终端产品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手段之一,但专业研发智能床头产品的公司却有所考量,所以将智能床头产品(多功能数字化设备带) 作为主打产品成为“一康智”坚定不移的目标,就此为公司向数字医院及其智能终端领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俗话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令人刮目相看,而拥有专利的产品才能引人注目。换言之,拥有更多更精湛的专利技术,就更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一康智正是利用目前在国内越来越受重视的方式限制了竞争对手,保护了产品及其间接抑制预期市场可发负面影响。
公司自主研发的最具代表性产品(智能床头)不仅荣获外观、实用新型、发明、软件著作权多项专利,而且在传统设备带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数字化信息功能,是行业的最新独家“颠覆”之作,此产品更可说是智能化产品,信息化系统乃至整体规划方案的结晶之笔。例如医患沟通软件;多功能便民服务;可触摸、高清液晶显示屏;视频对讲、实时监控;LED智能床头灯;适合各种标准的医用气体出口;支持移动医疗、远程会诊等;模块化设计、多套餐方案可选;音频、USB、串口等扩展接口。诸如同时拥有所列举优势的产品定是同类产品的佼佼者。而为了更好适应医院数字化建设,产品也分为大众化产品,儿科产品,妇科产品及其VIP病房产品等分类产品。继而研发更高性能的优质产品也成为一康智恒久的职责。
公司成立至今,自主研发的多样产品也受到用户的信赖及称赞,走在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及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等几十家医院的病房内都能看到或感受到一康智智能床头产品为病患带来的便捷及轻松。在顺应潮流的前提下,公司产品市场销售占有率也在随着医院用户的增多及其使用方对产品自身价值的肯定稳健增长。
医院运用经济手段,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指导、组织、计划与实施,开展经济核算和经济分析,合理使用财力、物力、人力,尽可能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得最大的医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医院经济管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社区、农村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环节比较薄弱,区域和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医院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药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秩序不规范,医患矛盾较为突出。要达到医院和谐发展的目的,必须要有综合科学性管理意识,现代化医院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现代化医院建设,保障医院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强化及完善医院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
医院现代经济管理理念提出了医院现代经济发展,医院决策层的能力、理念、素质和视野决定了医院经济的走向和发展。现代医院经济管理处在变革不定中,是伴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关于选择的哲学,医院如何把握经济规律,顺应体制趋势,医院的领导核心层要有变革创新力,具有前瞻性思维、适应性思维和超前的经济管理理念,有效地对医院现代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全面革新管理,找准市场定位,发挥特有优势,这样才能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领导市场潮流等。在实施医院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人本理念、法制理念、风险理念、成本效益理念、服务理念、市场理念等,对各项经济工作进行决策,实现对医院经济管理的调节、导向和控制,实现整体最优化,最终实现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目标。
二、重视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管理
患者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基本要求是有效、安全、及时的医疗。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没有优质的服务和质量保障,也难以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全体医院人员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和规章制度。制定出合理的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诊疗技术规范、入院标准等,在日常管理中明确规范这些标准,并作为医院现代经济管理的依据,来实现“医疗低成本、医院合理投入、医院合理收益、病人低消费”的新思路。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就医过程中的服务要求及细节更加人性化和复杂,医院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医院经济管理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部分是医院财务管理,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一项业务性、法规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本质是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合理处理相应的财务关系,有效安排医院的资金运动,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中财务管理起着导向、启动、控制的作用,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财务管理的功能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体现:为经营活动的资金、保证医院服务活动和医院筹集资金需要;降低医疗经营成本和服务成本,增收节支,合理组织收入;医院的经营决策的参考,预测医院的经营和财务活动;通过对经营活动和医疗活动的分析和检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找出差距,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四、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经济管理
随着日益显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它几乎应用、渗透于整个经济社会。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项目甚多,较繁杂,因此提高现代医院管理实用性和科学性,需要运用信息化建设辅助管理。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实用、快捷、方便的平台,从而提升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对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医院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推进信息化建设。
五、积极开拓医疗市场和领域
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医院才能发展与盈利,这就需要医院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完善和改进整体的医疗设备,改善就诊条件,进行科技创新;其次,积极开拓医疗领域和市场,提高医院自我调节的能力。在服务领域里,医院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服务空间,以满足社会各层次的服务、保健、医疗需求。
六、抓好医院人力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