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研课题综述

时间:2023-07-30 10:18:02

导语:在科研课题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研课题综述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87-02

课题跟踪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能更好地融入学校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之中,加速了信息资源的传递与交流,增强了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竞争实力,成为一种深受师生欢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通过与教学科研人员密切联系,根据教学、科研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主动参与到教学科研中去,变辅助服务为综合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科研课题所需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拓宽了图书馆服务范围,深化了图书馆服务层次,提高了图书馆服务品质,增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加快了科学交流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最新文献信息。高校图书馆开展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从文献信息服务和保障的角度,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效、全面的文献检索、查新

作为科研人员,离不开文献检索,但是由于惯性,总是习惯于常用的途径、方式和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查询,所以常常使用的文献源和某种检索方式将会首选,不是因为它最好,而是因为它最早和习惯于这种方式,不愿意尝试用另外一种方式,哪怕它更科学。例如,习惯查找纸本资源文献的人很少会主动尝试数据库的检索,如果他经常到某个图书馆查找资料,那么他查找资料时就会首先使用这个图书馆。再如,研究人员在跟踪最新的研究成果时,首先想到的是使用最常用、最便捷的方式。先上网浏览,然后看本单位订购的期刊、报纸;先看本单位的资料室有没有需要查阅的资料,如果没有再到学校图书馆进行查阅;如果学校图书馆没有或网上数据库也没有的话,他会到较远的图书馆或研究情报所进行查阅或网上付费进行文献传递。研究人员对路径和方法的依赖倾向是他们已经熟悉并按照已有的方式进行活动,而不是按照科学的方式,这种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针对研究人员的这些行为特点,如何将更便捷的服务方式,如何将更有力、服务能力更强大的检索工具、搜索引擎推送到研究人员面前可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对科研人员来说,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也提供了多渠道创新点的挖掘。使用功能更为强大的路径和方法,可以访问高质量、全面、多学科的核心期刊信息;可以随时了解所在领域里最新出版的文献情况,发现同行或权威谁在引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了解他人利用自己的观点,反过来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更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构建一个重要发明或者重大发现的客观历史框架。通过这些路径与方法可以揭示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信息,既可以越查越旧、越查越新,也可以越查越深入。

(二)深入课题,实行跟踪对口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重点科研项目、高层科研管理等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参与科研最具实效的工作。咨询人员不仅要担当起信息导航员的责任,负责某一学科领域网上资源的联机检索,而且应进一步承担起该学科的部分研究工作,如根据科研用户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通讯手段提出的问题,利用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工具,通过文献信息查阅、整理、分析、筛选等方法,进行课题的调研论证和课题技术查询工作。图书馆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对口服务。要努力做到“三对口”,即查找文献的内容范围对口、文献的起讫年限对口、文献类型和文种对口。开展对口信息服务,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快捷方便的网络检索手段,为有关教师提供各种形式、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料,减轻科研人员在资料收集、查询上的劳动强度,使信息服务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力助手,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为学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图书馆人的贡献。

二、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具体途径

(一)科研课题论证、选题过程中的跟踪服务

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课题论证,也就是选题阶段。课题论证实际上就是对所拟选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探讨论证申请本项目的依据;论证其有无理论意义、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确定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说明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制订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分析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等一系列前期调研过程。

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课题立项不但要有充足的理论根据,还必须以新颖翔实的文献材料做依托;课题立项查新不仅要查新和咨询,学科馆员还要有科研意识,有目的地扩大检索范围,提供详细的背景材料,把该研究课题过去的、现有的、别人的科技成果信息资料汇集起来,经过综合分析,精心整理加工,分门别类,提供给课题研究人员,使他们能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切题适用的最新科研动态、科技水平,科技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及市场动态等,从而确定所拟项目要达到的技术水平、市场目标、成本目标和质量目标,进而完成课题的论证工作。

(二)科研课题研究中的跟踪服务

科研课题选定后依然离不开大量信息支持。一方面,课题研究是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阶段,遇到的具体问题、难点需要信息咨询以借鉴他人经验;另一方面,课题研究作为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事物,即使立题后也需要持续补充新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最新动态以完善课题,保证课题的创新性。此外,立题时即使有了较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及研究方向,但课题的设计方案还只能是个大体框架,在研究过程中只有通过信息的不断获取来弥补其不足。

在课题研究阶段,学科馆员可以通过课题跟踪服务,围绕科研进展情况提供实验方案、数据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使研究者及时获得攻克难关的资料,密切注意课题的阶段性研究趋向,尽力体现课题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所占有的资料的深度和广度,使研究者及时获得攻克难关的资料,让他们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精辟的理论推导时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引据充分。同时,学科馆员必须用辩证的观点、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不断捕捉情报资料的新意,在量变中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向,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促使课题研究人员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合,并尽快获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为下一阶段的继续研究寻找最佳方案。

(三)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鉴定过程中的跟踪服务

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成果应用或推广的起点,它是整个课题研究活动中的关键工作。在成果鉴定前,学科馆员要把课题的全部科技文件材料收集齐全,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归档的文件材料的质量。这对课题鉴定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题完成后准备进行成果鉴定时,要按照课题研究充实完善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收集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反映互相对比的情报资料,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情报信息。切实防止零碎的反映非本质属性的情报资料搅乱我们的视线,以致出现课题研究人员在驾驭资料及去伪存精方面的欠缺。这样,促成课题研究人员及早发现课题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促成课题研究人员围绕自己的创见加以发挥,加强结语部分作者观点的深刻总结,以求得课题最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都有新的突破。同时,还需要搜集信息资料对已完成的课题进行自我评价,并请信息咨询鉴定部门对该课题进行成果查新,同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最后形成一个有关该课题的总体的综合评价。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的实践

(一)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的合作

我校图书馆认识到教师们在馆藏建设方面的价值,不但在资源采购方面征询教师意见,而且在剔旧方面也首先考虑教师们的选择,让教师参与文献采购和剔旧工作,并将其作为一条优化馆藏、节约经费的途径。另外,图书馆也致力于利用专家知识建立特色馆藏。

(二)科研方面的合作

我校图书馆员们参与到教师的研究工作中,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向教师们推荐软件和信息源。本人就曾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国家级星火项目《大豆精细高纯磷脂系列产品研究与产业化》的科研课题跟踪服务,即按上述方法为项目提供课题跟踪服务――从该课题论证、选题开始,到课题研究及课题研究成果鉴定,提供全方位的课题跟踪服务。该项目于2002年实现了产业化,并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合作关系的维护

我校图书馆将与教师合作作为一项基础业务加以维护,并总结了多种保证合作长期性的方法。如一些图书馆要求联系馆员必须积极地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尤其是各教学单位会议,特别是要求他们深入地参与到新生教育过程中,利用每一个机会告诉教师们图书馆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同时,一些高校也在各专业中发展咨询教授,依赖其专业技术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服务。另外,一些图书馆按照营销思路建立了一些维护制度和专项服务,如定期向教师介绍新信息源,帮助教师们建立网页、指导他们进行电子资源共享,并加强对教师满意度信息的反馈。

(四)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课题跟踪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一名大学的讲师或教授除讲授、研究某一学科的知识,可以对图书馆学一窍不通,也可以对其它专业甚至其它学科不闻不问;但是一名高校图书馆的馆员,除了学习、研究图书馆科学以外,还必须学习研究其它专业的科学知识。不管是已有的学科还是新兴的学科,凡是师生学习、研究的学科领域,图书馆员都应该进行研究。图书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在每一学术领域发表的论文、论著,都是图书馆工作的需要,都有利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因此,图书馆员的学术成果,不管涉及哪一个学科,只要确实达到一定的水平,都应该予以承认。

参考文献:

[1] 晁蓉,龙敏.从高校科技创新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J].现代情报,2007,(7).

[2] 杨琳.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工作暨服务科研工作的双重性[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10).

[3] 罗岚.高校图书馆参与教学科研开展专业化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6,(8).

第2篇

[关键词] 教师提问 研究综述

在课堂教学上,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它的研究可以追述到2000多年前孔子的“启发式”提问和苏格拉底“产婆式”提问,他们用提问成功地引导学生学习,至今为人称颂。近几年教学问题聚焦在真实的课堂,关注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①。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课堂互动最经常使用的形式之一,因此受到许多研究者关注。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有关教师提问的研究做一些总结与分析,希望对教师有些帮助。

一、教师提问的理论研究

( 一) 提问的功能与作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提问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具代表性的有: 1967年心理学家帕特等调查190个小学教师后总结提问的5种作用。1973年,特纳列出了提问的12种功能。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Ls. 斯塔尔则认为课堂提问有19种功能。威伦(William Wilen )、爱仕拉尔(MargaretIshler )、凯茨沃特(Richard Kindsvater) 等学者归纳出提问的5种作用。瑞格查询了36名教师提供的材料中,归纳出提问的12种作用。国内学者姚安娣指出: 提问作用有7种作用。宋振韶等人指出提问有10种作用。以上诸人的结论均具有相当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从中可以看出提问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

对教师来说,提问可以引导教学,突出学习的重点;检查教学,检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已经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技能的程度,检查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倾向,揭示学生的心理过程;补救教学,帮助教师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改变教学的内容、方式、进度等;诊断教学,诊断妨碍学生学习的特殊困难;管理教学,管理学生学习及教室秩序,形成合适的学习环境;评价教学,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

对学生来说,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评价、纠正和加强当前的学习观点;使学生关注教学进程的变化,促进理解知识技能,促进记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互动之中,如: 表达意见、讨论等,加强师生的交流;促进思考。

( 二) 教师提问的技术与艺术

国内学者对提问的技术与艺术关注较多,如李如密、刘显国、金传宝、姚安娣、张东红、张丽等人,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提问的技术与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5 大方面: 在设计问题上,要根据教学需要,在重要处设置关键问题;要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要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清楚的、详细而精确的表述问题;组成简明合理的问题结构;问题难度与坡度要合理;要善于提探究性问题。在发问上,要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时发问;发问对象要面向全体,区别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要均等,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问题难度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发问方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在候答方面,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与回答时间。在理答方面,教师要注意倾听,对学生表示尊重;学生不能回答知识性问题的时候,教师宜直接给予答案;处理低层次单一答案的问题,教师宜对个别学生的答案直接评论;处理高层次的问题宜延迟评论,学生发表意见之后,再归纳答案;处理高层次的问题要容多纳异;给学生答问以积极强化;紧随学生回答继续发问。在反馈方面,要给予有效的教师反馈。

二、教师提问的实证研究

( 一) 提问的数量分析

在对提问的数量研究的时候,提问研究中最简单的,就是对课堂提问的总数与各类型的提问进行统计,因此也就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在提问的总数上,最早是在1912 年心理学家史蒂文斯的研究指出: 教师们大约每天提问395 个问题,每分钟约问2~4 个问题,教师的发问时间占80%的教学时间②。之后,提问的数量研究成了一个热点,国内外的很多资料均表明教师提问偏多,尤其是在国内,教师几乎完全霸占了课堂。如: 上海静安区调查发现在小学、初中,不论语文,还是数学学科,每堂课的教师提问次数平均都在30 次以上( 除了九年级的一堂语文课外) 。初中的课堂提问数较小学来得少。大量的问题固然能带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但问题数量过多,以一堂课45 分钟计算,平均每12 分钟就有一个问题,有些课在短短45 分钟内竟问了四五十个问题,最多的一堂课问了98 个问题。申继亮的调查也发现,12 节语文阅读课上,平均每节课提问34 次,其中最多一次竟达50 次,占用课时23分钟,最少也达21 次之多。

( 二) 提问的分类方法

对提问的研究必须要有明确的问题分类方法,因此提问的分类是众多研究者的热点。

最简单的是将问题分为: 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也有研究者称其为“敛聚性”的问题和“发散性”的问题③。

第二种影响很大的分类法是根据问题认知层次来划分: 最有名的是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还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二维分类法,将记忆性、理解性提问归为低层次提问,将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提问归为高层次提问④。

第三种较为有名的分类法是根据吉尔福特三元智能结构提出的,他将提问分为: 认知、记忆、扩散性思考,聚敛性思考、评价5 类。之后,桑达士据此将问题分为: 记忆性、转换性、解释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7 类。葛、亚二氏也据此将问题分为: 认知—记忆性、聚敛性、扩散性、评价性4 类。

至于其他的分类则有很多,有将提问分为两类的,如: Keith A.Acheson 和Meredith Damien Call等。有将提问分为三类的,如David Hopkins、摩根、萨克斯通和弗雷泽等人、陈瑶、程晓樵、沈贵鹏。有将提问分为4 类的,如拉赫和阿什纳等人、阿斯纳。有将提问分为5 类的,如布罗菲— —古德、美国查尔斯·C·狄诺凡、张玉成、张孔义。有将提问分为6 类的,如张晓奇。甚至有人分为7类,如格斯雅克。

对课堂提问类型的调查发现教师提问偏向低层次。国外早年斯蒂文思研究时发现,教师提的问题绝大多数只需要学生直接回忆课文出现的信息,后来其他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提的问题中,大约60%是要求学生记忆文章信息,20%要求学生进行思维,20%属于推进教学过程发展⑤。全莉娟研究高中的课堂教学后发现,有90%属于封闭性问题,而只有大约10%的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利用布鲁姆的认知分类观察后发现: 第一第二水平总起来占全部认知性问题的80%,而其中要求学生回忆事实的问题则占到80%中的80%与之相对比的是第五! 第六类问题微乎其微。上海静安区的调查报告发现:从问题的类型看,事实记忆理解类问题占80%左右。申继亮发现就课堂提问的类型来看,93.63%的教师提问仅考查了低水平的认知活动,如回忆事实、简单的判断对错等等。属于理解性的问题占95%以上。

( 三) 教师的候答方式

对教师候答的研究集中在教师的等候时间上。

等候时间分为两种: 第一等候时间( 在刚开始问一个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考虑回答时间) 、第二等候时间( 在一个学生的回答之后直到教师或其他学生肯定或否定其答案,然后教师再继续下去,这之间的间隔) ⑥。

研究发现: 不少教师在提问前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实际上,候答对学生与教师都相当重要。心理学家们经过对比试验,给提问过程增加等待时间3 秒或更多些,得出的结论是,稍长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有很大的效果。如学生会对问题给出更长、更多的回答。此外,研究表明,候答时间超过3 秒,对教师行为、态度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提问策略更富于变化,教师减少了提问数量而提高了提问质量、丰富了提问类型,教师向部分学生提出了需要复杂信息处理及高层次思维的问题。

( 四) 教师的反应方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需要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与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简单的教师反应分直接反馈、间接反馈两类。另外,许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此进行分类: 如胡森提出6 类,赖特和纳特托儿分为7 类,扎霍里克、米勒、休斯分为14 类,布罗菲和古德分为8 类,弗兰德斯分为3 类,张玉成分为4 类,程晓樵分为2 类,沈贵鹏分为3 类。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斯腾伯格把教师回应儿童提问的水平划分为7 个级别,对指导教师回答学生提问有很大的借鉴价值。第一级: 回绝问题。第二级: 重复问题。第三级: 承认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第四级: 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而解决问题。教师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可以分两种情形: 一是教师自己去寻找,二是鼓励学生去寻找。第五级: 提供问题的可能的解。第六级:鼓励学生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第七级: 鼓励学生验证可能的答案⑦。

对教师的反应调查研究发现: 教师的反馈反应往往是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的。就数量而言,据统计,表扬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6%,接受学生意见所占据的时间最大值为8%,而批评占据的最大值为6%⑧。上海静安区调查报告表明: 目前对待学生回答的反应,停留在重复、重述、更正层次,缺乏追问、延伸以及层次的扩展,启发性提问太少。相对于问题数量,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是语言上,还是表情上给予学生的评价反应则显得太少。仅有的一些反应主要是鼓励和判断,如“很好”、“对”、“错”,语言相当简单。在学生不会回答问题的情况下,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鼓励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对其失望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除此之外,对教师提问的研究还包括: 座位安排与提问关系、教师反应与学生关系、教师提问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另外,国内许多研究者基于社会学的角度,从课堂的师生互动的角度对教师的提问行为进行研究,以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沈贵鹏等人为代表,他们将教师提问纳入师生互动领域进行观察,研究提问的性别特点,学生职务地位与提问的关系,提问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提问的关系等方面,也得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结论。

三、研究反思

就课堂提问的功能与作用而言,各自结论均具有相当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课堂提问不只是在于“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的简单的问答行为,而是一种具有丰富意义的复杂的教学行为。提问与学生、与教师、与课堂情境等紧密相连。任何一个提问,包括在课堂所提出的问题都只是在那个问题发生的具体情境中才能对其作出教育学和数学上的分析。脱离具体课堂情境是目前大多数课堂提问研究的共同不足。“提问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所表达的词,它们的有效性也依赖于声音效果,词的强调和选择以及问题提出的情境。问题可以用许多方式被提出,每一种方式决定了你的学生是否接受该问题以及如何接受该问题。”⑨

国内在数学课堂提问研究(包括一般性的提问研究) 多把注意力放在提问的技巧研究上,似乎有了好的提问技巧就会产生好的提问。提问与其他问题一样,要有技巧,但“技巧”并不是“包治”提问“百病”的“良方”。如果把所有的课堂行为做思考,它们都具有两面性,即“艺术性”和“科学性”。课堂提问研究应走出“技巧” 的误区,走向科学+艺术之路。

在提问的分类方法方面,基本上没有脱离布鲁姆等几人的经典模式,虽然,对其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我们的分析具有“事后性”,是“马后炮”,无助于当时教学行为的矫正。换另外一节课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昨日的故事”是不会在今天重演的。因为每天每时的教学都具有不可重复性。

从研究方法来看,有两种研究方法: 一种是基于问答检核表的方法的量的方法。也就是用一定的观察量表,围绕: 提问多少次,哪种类型的问题提问多少次,教师的候答时间、方式,教师的反应如何等方面。不可否认,这些方面的研究能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出课堂提问的意义。但是,很难将课堂提问的历史存在的意义和与其他教学行为相比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深层次意义揭示出来。第二种质的方法。有研究者将教师的课堂提问用逐字记录法记录下来后,从提问内容、方式、对待学生反应等方面揭示提问的特点。也有研究者运用深度访谈、田野式追踪等方法,对教师个人或群体对提问的观念,如提问的目的与作用、对学生提问的认识、提问的策略技巧等方面进行质性研究,也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对揭示提问深层方面的原因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质的研究方法的兴起,运用质的研究方法研究提问的人开始增多。但比较起量的研究来说,数量上还偏少。另外在质量上,由于有些研究者对质的研究方法掌握不够,导致结论的可信度不如量的研究可靠。

总体来说,近年来,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已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前的课堂提问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更多的研究者,包括把提问作为一种教育教学艺术的研究者,都是在理论上进行思考,现在则出现了在实践的层面上对课堂提问作实证研究,尤其是结合学科教学,如数学教学的提问在实证基础上的研究近来有了较多的成果。第二,在理论研究上,理论思考的视角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以前对课堂提问研究的视角仅仅放在一个平面的角度研究,主要聚焦于师生之间的“问”和“答”上,而现在则把课堂提问研究的视角放在“主体性”这样一个哲学的高度上以一个立体的角度研究,主要聚焦于师生间的“对话”上,凸显了教学活动的“主体间性”。

注释

①顾泠沅、鲍建生、王洁著. 聚焦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②金传宝.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 . 外国教育研究,1998 (2) .

③明轩. 提问: 一个仍需深入研究的领域[J] .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 (4) .

④ [美] I·W安德森,l·a 索斯尼克主编,谭晓玉、袁文辉等译.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40 年回顾[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⑤全莉娟等. 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 (10) .

⑥ [美] 加里·D. 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有效教学方法( 第四版) [M] .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⑦ [美] Robert J. Sternberg Louise Spear- Swerling著.赵海燕译. 思维教学[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⑧ [瑞] 胡森主编.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七卷、第八卷[M] . 贵州: 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第3篇

    掌握好显斜与隐斜视检查的标准招飞标准显斜不合格,在眼球运动状态的各种眼位检查中,首先要做眼位定性的检查,即确定为正视、隐斜或显斜的检查方法[3]。检查的方法是利用隐斜融和肌能的特点,采用角膜映光法、遮盖与不遮盖、遮盖去遮盖的方法,在自然光线下,嘱受检者正面注视33cm处手电筒灯光或6m外目标,交替遮盖双眼和反复遮盖单眼,观察两眼是否转动变化及角膜光点位置,做出是否有显斜和偏斜度数的判定。

    当眼球有较大程度的偏斜或眼球运动明显时,用此方法可做明确诊断。疑有小度数外斜时,可加用注视6m远点遮盖试验观察眼位。在排除了斜视及确定为正视或隐斜之后,需采用交替遮盖及隐斜计的检查来确定隐斜的性质,最终用隐斜计测出受检者的隐斜度数。隐斜计的检查是隐斜性质和隐斜量的测定方法,并非隐斜与显斜的鉴别检查方法。隐斜计检查的结果为客观的,全凭被检者调度。在检查中,根据隐斜融和机能的特点,应结合遮盖法,在目镜前做短暂、间断的挥手(以2~3s为宜),不断打破受检者的融和,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晶状体的判定青年性晶体混浊多为先天性。Berline[4]认为晶体内点状混浊是生理性的。其特点是:对视力无影响,视力均在“C”字视力表1.0以上,在散瞳后绝大多数非裂隙灯下不能发现[5]。混浊所发生的部位绝大多数局限在皮质层及成人核的某一区域内。即使在正中皮质混浊,因其有一定透明度,形态为点状、薄片状,无融合倾向,故对中心视力毫无影响。因此在掌握瞳孔区晶体的混浊应适当放宽标准。

    眼底改变的评定黄斑区一些黄色斑不要一概当作病变处理,即使是陈旧改变,因其改变对飞行活动无明显影响,且再发趋向不大,建议对招飞体检标准适当放宽。视网膜陈旧硬性渗出的医学鉴定,长期以来既有标准规定,又争论较大,笔者认为,对视网膜陈旧硬性渗出的鉴定原则应以其病变的部位及大小作为主要判定标准,眼底后极部的病变,对视功能影响较大,应从严掌握;对其他部位的病变,需结合全身情况和病变本身性质而定,对病变较局限,又无发展趋势,范围虽超过标准,予以适当保留。波及血管时及视网膜有增殖者,无论病变部位、大小,均应从严掌握。

    在裂隙灯下检查,可见角膜中央圆形区域的上皮下有轻微混浊及铁锈色混浊,检影镜可发现在角膜中央见到一暗区,电脑验光K值<40。LASIK、LASEK经裂隙灯仔细检查近角膜缘处发现不连贯的细微弧形线状的上皮下混浊,同时角膜中央有一明显的小光亮点,检影镜发现角膜中央暗区是近视性角膜屈光矫治术后的共同表现,阳性率在PRK、LASIK和Ortho-K后均较高[4,5]。这种现象的出现为角膜屈光矫治术后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电脑验光K值均<40。OK镜:人工检影发现异常的角膜影像,角膜上有暗淡规整的、向心性圆环状影,检影呈逆动,环状影中间可见小而圆的暗红色移动性视网膜影,追问病史,得以判断。总之,目前招飞医学选拔中,眼科的淘汰率占第一位。在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要求体检医师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过硬,准确使用眼科各项仪器的检查方法。统一认识、统一方法、统一判定,以确保眼科的检查质量及受检者具有完善的视功能,适应飞行安全的需要。

第4篇

关键词: 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体验质量

1旅游动机的研究

1.1旅游动机的分类研究

德国学者格理克斯曼最先对旅游动机进行分类,分析了旅游行为的原因,把旅游动机分成了心理的动机、精神的动机、身体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等四个类别。日本学者田中喜一进一步的细分,他认为心理动机包括思乡心、交游心和信仰心;精神动机包括知识的需要、见闻的需要和欢乐的需要;身体的动机包括治疗的需要、休养的需要和运动的需要;经济的动机包括购物目的和商务目的。在国内也有很大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如邱扶东(1996)也通过问卷把26项旅游动机分为了六种类型即:身心健康动机、怀旧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求美动机和从众动机。张卫红(1999)按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的放松动机,刺激动机,关系动机,发展动机,实现动机,并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旅游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娄世娣 (2002)从经济收入、闲暇时间、生活环境个人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认为旅游动机可分为扩展和更新生活的、寻求广义人类之爱的、逃避现实的、好奇探索的旅游动机。李耀珍(2007)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到秦皇岛游客的动机进行了归类的实证研究,分别描述了每个层面的旅游动机情况。

1.2旅游动机的应用研究

对旅游动机的应用研究,国外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旅游动机对旅游一些相关方面的影响和关联。Samuel(2003)在研究中证实了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收入组的旅游动机存在显著差异验证了以前相关的研究结论,说明旅游动机随人口统计特征的变化而变化。Heung(2001)对日本休闲旅游者的动机因素与人口统计特征、旅游特征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性别影响寻求利益动机,年龄影响考察动机,收入和职业对各个动机领域没有明显影响。Ryan(1998)根据旅游动机量表对旅游者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11种类型的旅游者,并说明了不同类型旅游者对目的地属性偏好存在差异。

国内有很多的学者对旅游动机分别从不同的立场进行了应用性的研究。杨雁(2002)通过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活动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从而探索如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激发旅游动机,从而产生旅游行为。

2.体验质量研究

2.1国外研究现状

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所支付的费用和所达到的实际收益的体验。西方的一些研究表明,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并进而加强了顾客忠诚。布莱克维尔等(Blackwell Szeinbach Barnsesetal 1999)提出了价值忠诚度模型,认为感知价值由感知利得、感知利失和个人偏好组成,并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感知价值对顾客再次购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麦克道格尔等 (Mcdougall Gordon levesqueetal,2000)研究发现顾客感知价值与服务质量共同决定了顾客满意度,并进而对顾客忠诚构成影响。

顾客感知理论分别在服务业运用较为广泛,而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理论在改进服务质量、体验质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建立了不同的模型,出现了美国派、挪威派等学派。前者如Pearce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历程阶梯",该理论强调旅游体验的习得性,旅游者的需要从低到高沿着"放松、关系、自尊、发展、实现"这五个层次向上攀升。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如提出了"畅爽(flow)"的概念,它类似于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 Oliver(1980)等人从服务营销的角度提出,顾客满意与否是由期望和感知绩效之间的差距决定的。Parasuraman则设计了服务质量 (ServQual)模型为体验质量测量的操作化提供了途径。挪威学者 Joar Vitterso等 (2000)对如何衡量体验质量做出了改进。他们认为泛泛的满意度测量并不能敏感地反映出主观体验的多种差别,于是提出了"畅爽单体(flow-simplex)"这一替代方法,它能够提供有关体验的差异化的信息,"畅爽单体"对于不同景点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很敏感。它比自我评价的满意度测量能够显示出旅游者对于某个景点更为差异化和有益的判断描述。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区域创新体系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一个国家的强弱已经越来越依赖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高低。9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借鉴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成果和实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远大目标,为此提出了配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以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日益在我们国家开始建设起来。

2001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为了指导和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明确指出了“十五”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2006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又发出《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其中指出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进一步指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相关措施。自从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部、教育部首批认定22所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就一直蒸蒸日上的开展着,至2008年已发展六批共69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依托全国数百所研究型大学。

大学科技园的出现是从上世纪5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即现在的硅谷)开始的,历史不是很久。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我国的大学科技园起步就更晚了,并且普遍存在以下问题:(l)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还不明确,如何结合地方产业建设有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推动区域创新与行业技术发展,并充分利用高校己有资源环境仍需研究;(2)国家大学科技园现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仍需完善,目前的大学科技园有政府主导型、企业组织型、高校管理型各种方式的管理模式,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充分发挥科技园在创新成果转化、高新企业的孵化、创新人才的引进的优势;(3)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的不足,大学科技园依托于没有主要营业收入的大学,必需依靠政府资金、金融部门融资、社会融资渠道等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并制定相关政策仍是问题;(4)大学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与构建创新服务体系的问题,为了实现建园目标,一套与之协调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与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在工商注册、法律咨询、财务服务、产权交易、人才引进与高新企业创业咨询等服务项目上要一应俱全;(5)大学科技园创新绩效的测度问题,建立绩效指标体系来评价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效率是前提,绩效的测度有很多种方式如:数据包络方法(DEA)、灰色系统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等,选择一种高效的测度方法至关重要。

1.2.1国外研究综述

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的载体,自从世界第一个大学科技园―斯坦福大学研究园(现在的硅谷)于1951年诞生以来,就被学者们广泛关注。围绕着大学科技园和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层出不穷。其中代表性的有以下这些理论。

(l)产业集群理论。20年代50世纪左右,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工厂和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域进行集中生产、采购和经营的现象,这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并逐渐研究形成了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相当成功的全球性产业正朝着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并存在着集群地域上的企业、政府、教育机构之间互动现象。2000年,伍得活德指出集群现象不仅在发达国家有,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存在。

(2)增长极理论。法国学者佩鲁(Perlloux)首次提出增长极理论,指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会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自身成长迅速、并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此种增长极具有极化与扩散两种效应。其中极化效应是指极点能够吸引区外的资源,并迅速增强经济实力;扩散效应是指极点通过资源外流,向外输出创新成果与创新动力,因而促进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随着园区增长极的集聚,极化效应将向扩散效应转变 。

徐小钦,陶星洁,王永宁(2004)把层次分析法和动态聚类法结合起来对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评价,他们共利用了31个指标对我国的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评价分析[30l。董秋玲,都英,常玉(2006)利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我国西部13家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为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了帮助。文中采用了创新主体能力、研发孵化能力、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商业化能力四个一级指标。肖健华(2005)通过人工智能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聚类方法的相结合,对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获得较好的效果。他把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描述方法,推广应用到样本数据的聚类中,形成一种新的聚类方法,并应用到国家级科技园区的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压[EB/OL]. most.省略.

2李文石,赵树宽.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J].商场现代化,2008(8):203.

3陈颐.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4.

4洪广欣.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67一68.

第6篇

关键词:大型汽车运输船,大型立体总段,有限元,应力,柔性结构,变形量,吊码

中图分类号:U6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6-0042-02

近年,汽车运输船的订单时有生效,但造价今非昔比,针对结构复杂,建造工作量巨大的汽车运输船,缩建周期,降低建造成本成为船厂必须解决的问题。

大型汽车运输船车库区片体分段数量多达300多片,传统建造采用坞内井式建造法,即将车库外板片体总段吊装后,逐层吊装甲板片体总段,这种建造方法坞内焊接工作量巨大,船坞周期长。且由于在封闭甲板空间进行大量的焊接,导致施工环境极差,对产品质量和工人健康产生很大影响。若将车库区总组为立体环形总段,能够避免在船坞内焊接各层甲板与舷侧外板,且总段两端是开敞的,能够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和焊接质量。但由于大型汽车运输船车辆甲板板厚只有6-7mm,并且只有1-2排支柱支撑,总段起吊时,结构应力和变形很容易超标,产生车库层高不足,支柱对接精度不良及合拢口线型不光顺等问题。这是本文主要论述和要解决的问题。

1 总体分析

1.1 结构特点分析

本文研究的某大型汽车运输船的车库区结构为柔性结构设计(甲板强横梁和舷侧强肋骨错位安装),双纵桁,双支柱,车辆甲板的厚度为7mm。研究总段(下称总段)有四层甲板,长宽高尺寸为:45.25×36.45×9.9米,柔性结构设计和较大的跨距是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

1.2 总段重量

该典型立体车库总段由6个车库舷侧分段,24个甲板片体分段合拢而成,经生产设计后提取的典型立体车库结构重量771吨,舾装件重量87吨,吊排及索具160吨,合计1018吨。本船建造船坞和总组场地配有两台600吨龙门吊车,两车联吊最大起重1020吨。起重重量没有超出吊车最大起重能力。

1.3 吊车布置参数要求

根据吊车技术规格书要求,上小车间距为15.14米,两台吊车联合起重的最小间距为23米。起重总段长度不小于38.13米,本总段长度45.25米,长度满足两车联吊要求。

2 吊装方案

2.1 吊装方案一

该型汽车运输船左右舷各设置了一道纵桁,间距支柱设置在该纵桁上,主结构连续性好,临时支撑少。因此优先选择将吊点布置在这两道纵桁上。上小车每个吊排下布置4只吊码,下小车布置8只吊码,左右舷6750纵桁各16只吊,共32只吊马,每只吊码受力约26.8吨,吊码选择40吨级A型吊码。

总段吊装时的结构响应主要由它本身的重量引起,因此完整的分析应包含吊装前、后结构响应和吊装中结构响应,但吊装中的结构应力破坏力最强,因此本文选择吊装作过程中来研究总段吊装状态的结构响应。

考虑吊装时冲击载荷及横风和不平衡吊装影响,在计算吊装时的惯性载荷,在型深方向取aZ=1.1g=10.78kgm/s2,其余方向为0。相应的垂向载荷为9438kN,其余方向载荷为0;

有限元模型吊点设置与实际吊装中吊点布置相符合,边界条件设定在吊点处,约束每个吊点的X,Y平动和所有转动5等个自由度,吊点处允许垂向位移。

方案一计算后的应力如图1所示,由于所有吊点都布置在6750v桁处,且上下连接只有少量几根支柱,最大应力发生支柱与纵桁相连处,其应最高为249MPa。接近AH36材质的规范许用值,容易损坏结构。

总段变形云图如图2所示,根据变形云图可知,总段最大变形量达153mm,各层甲板的形变量由顶层向底层逐层递减,顶层甲板的变形最大。甲板面设置吊耳处的形变率较大均超过3/1000。在吊装过程中会破坏内部结构和预装管子,且吊装后结构容易发生不可回弹的变形。

因此,方案一由于应力、变形量过大,无法满足建造要求。

经分析,方案一产生较大应力和变形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如下:

(1)吊点将总段横向切分为三段,间距分别为11.48米,13.49米和11.48米,吊点跨距大。且吊点布置在一条线上,过于集中。

(2)由于舷侧外板与各层甲板为柔性连接结构,没有形成抗挠强结构框架,且舷侧重心距吊点离有11.48米,致使舷侧下垂变形量过大。

(3)若要减小方案一变形量,需要在车辆甲板和舷侧外板之间做大量的斜支撑,每层甲板间增加垂直支撑,工作量大且施工难度大。

2.2 吊装方案二

针对方案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第二套吊点布置方案。方案二将吊点分散开布置。部分吊点尽量接近外板,尽量减小因柔性连接点产生的变形量。方案由于外侧一列吊点下方无支撑且吊点与舷侧无刚性连接,因此需要在吊点位置处增加垂直临时支撑。方案二吊成布置见图3。

修改有限元模型中的吊点,将临时支撑在有限元模型中建好模型。其它计算条件与方案一相同。计算结果的最大应力仍然在纵桁与支柱交点处,但由于吊点分散布置后,应力大幅下降至171Mpa,应力值已处于安全范围内。

从方案二的变形云图来看(见图4),最大变形量仍处于舷侧外板处,但最大变形值已下降至24.9mm,不会发生永久性变形,完全满足总段合拢的精度要求。

对比两套吊点布置方案,方案二具有应力小,变形量小的优点,符合施工要求,因此确定选择方案二为最终起重方案。

3 结论

通过有限元直接计算方法,能直观得到总段结构应力和变形量,将未知风险降至最低,并通过分析结果优化总段吊点布置,将结构应力和变形控制在规范和施工基准允许范围内,实现了柔性结构汽车运输船大型车库立体总段吊装。每个总段能减少坞内合拢缝长度约450米,全船共有四个立体车库总段,每船能减少坞内合拢缝长度约1800米。为缩短船坞周期创造了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于冠英, 杨晨. 基于AnsysWorkbench筒体吊装工具有限元分析[J]. 有色设备, 2015(1):7-10.

[2]刘文华, 陆红干, 李斌. 散货船船首总段整体吊装强度有限元分析[J]. 船舶设计通讯, 2009(1):25-28.

[3]李永正, 王珂, 郭玮. 大型油船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强度有限元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 12(36):10011-10016.

第7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综述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120-08

1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1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研究

虞重千、刘志民等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中指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属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融入我国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中后,我国竞技体育才有出路,才能持续发展。该文还指出,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的“金字塔”塔基过宽,塔身过大,“金字塔”塔型比例失调,高投入、低产出造成的后备人才缺乏和教练员群体“近亲繁殖”遗传等,是阻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李飞、李菊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战略构想》一文中认为:运动项目结构与布局不平衡、体育科研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合理、管理队伍效能不高、经费短缺和人才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制约因素,作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卢元镇教授在《从体育的“协调发展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文中提出:支持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根支柱:一是科教兴体;二是后备人才培养;三是体制创新与改革,该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1.2 我国竞技体育单一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薛春林、解卫国在《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提出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明确田径运动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调整项目结构;创新举国体制,加强田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田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改革赛制,加强法制,坚决打击违纪行为,普及与提高并举;加大田径硬件建设;逐步把田径项目推向市场。

刘明辉、黄海涛、张卫东在《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针对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1.3 关于各个省、市、自治区贲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奥运战略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总体战略、最高战略,包括了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各个层次,并形成一个相互统一的体系。在奥运战略的影响下,我国一些省,市、自治区开始对本地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刘玲在《2010年广西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章中提出了广西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四优战略”,即项目设置一优势战略;人才培养一优才战略;资源配置一优化战略;科教兴体一优先战略这四个战略。

何步文等《对甘肃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认为2l世纪甘肃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贯彻举国体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加强对外交流,走出去,引进来-实现人才互补;(3)充分利用亚高原地理优势和民族体育资源,发展耐力和特色项目(中长跑、自行车、柔道、摔跤、武术);(4)多元发展学校体育,形成竞技体育人才金字塔发展趋势;(5)借鉴和探索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之路。

2 关于我国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研究

2.1 对我国奥运会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研究情况

谢亚龙、王汝英的著作《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中从外在表现与内在动因两方面着手分析,总结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有乒乓球、女排、体操、跳水、跳高、举重以及若干项目上进入世界前列的游泳。著者还对各个优势竞技项目的发展规律与制胜规律进行了探讨,使之上升为科学理论,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997年辛沂在《浅析我国奥运会重点项目的布局》一文中提出了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竞技体育的实际状况,按照集中全国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首先抓好奥运会项H中我国优势项目和经过努力在短时间内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的论点,并对我国奥运会重点项目布局产生的效益、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发展和完善进行了探讨。

白海波、郭权在《我国与奥运强国优势竞技项目比较及其发展对策研究》对我国与各奥运强国优势竞技项目的特点、项群归属、成绩稳定性、优势程度、可持续发展空间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布局主要集中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和隔网对抗性项群。笔者还提出为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在如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1)巩固与保持现有优势项目是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加大力度发展潜优势项目和提高男子竞技水平是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2 关于各个省、市、自治区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研究情况

刘锡梅在其硕士论文《论竞技体育战略抉择一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探骊》中对湖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布局与战略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1)“精品项目”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项目,即优势项目,如湖南省的体操、羽毛球、举重、跳水等项目;(2)湖南省的经济状况和内陆省份的地域是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制约因素,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3)“女、小、轻、巧、水”运动项目的合理布局是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的核心内容,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实施是“精品工程”战略实现的保证,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是“精品工程”实施的保障。

湖北省体工队的彭道海在《关于湖北省重点体育项目设置和确定重点项目的思考》中根据“项群理论”结合湖北省参加历届全国运动会优势项目的分析,提出了本省重点项目的设置和确立重点项目的设想:一是综合性大赛中创造好的成绩不在于项目多少,关键在于有优势项目,有拳头产品;二是该省适合于首先发展技能类表现难美性及隔网对抗性的项目和体能类耐力性中长距离项目,其次是技能类准确性及双人格斗对抗性项目和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目。三是在重点项目中要紧紧抓住体操、赛艇、跳水、皮划艇、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拳头产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增加和保证,扩大编制,实现一、二、三线一体化管理,在全省业训布局上建立起项目对口,层层衔接,实力雄厚的人才梯队。

2.3 关于福建省竞技体育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竞技体育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能应对激烈的竞争与巨大的挑战,福建省重视和加强了本省竞技体育的研究。

体育科研所周晓东研究员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试论福建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及其强化》中通过统计福建省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的1974年一1986年四届亚运会获奖项目及奖牌数等外在表现,总结认为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排球、体操、水上项目为福建省优势项目。笔者还以强化优势项目为目的,提出了几点设想和建议。

第8篇

关键词:黄土 蜗牛壳体化石 古气候 综述

一、引言

蜗牛作为陆生软体动物,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差,较为敏感。其保存完好的石灰质外壳记录了大量的古地质、古气候等自然信息。蜗牛是黄土中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化石保存在不同时代的黄土地层中,是研究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被认为是黄土古环境变化研究的“指示性动物”[1]。因此本文沿时间序列总结近十几年来黄土中蜗牛壳体种属组合与古气候相关的研究新进展,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意见建议。

二、研究背景

关于黄土中蜗牛种属组合与古气候的研究,由上个世纪80年代研究洛川黄土剖面兴起,陈德牛等初步将中、晚更新世以来的蜗牛化石组合划分为反映较温湿生物气候环境的间齿螺组合和反映干冷生物气候环境的华蜗牛组合。刘东生在其专著《黄土与环境》中建立了第四纪以来较完整的蜗牛化石种属组合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黄土中蜗牛壳体化石的研究步入了新阶段,从传统的描述性分析到开展半定量、定量研究,相关研究也表明蜗牛对气候环境变化具有很好的响应性,是研究气候变化良好的替代性指标,对定量重建古气候要素值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温度、湿度等[2]。

三、研究现状

(一)长尺度古气候研究

吴乃琴等(1995)选用对应分析法,对陕西省阳郭镇晚冰期黄土地层中的蜗牛化石进行研究,划分了代表不同温湿环境的3个蜗牛化石组合带,得出了该时期渭南地区的气候变化过程。通过洛川黄土剖面S1以上地层118个样品的蜗牛化石研究,吴乃琴等(1996)得出110ka以来,洛川古气候长周期变化的总趋势为冷干、暖湿交替演变。吴乃琴等(2000)对洛川黄土剖面25万年以来的陆生蜗牛化石种属组合的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对控制陆地生态演变有显著的40ka变化周期。伍斌等深入探讨了西峰黄土剖面S5古土壤层的蜗牛化石组合,发现西峰地区在S5形成时气候环境经历了几次显著的波动。陈晓云等(2008)研究了黄土高原西峰和洛川黄土剖面末次冰期较高分辨率的蜗牛化石组合,发现黄土高原在59~29kaB.P.期间气候变化过程为较温和湿润―冷干―温凉―冷干。Li and Wu (2010 )对黄土高原西部一个中新世蜗牛化石记录进行了研究,发现暖湿种蜗牛个数的峰值与中一低纬度平均太阳辐射梯度最大值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北纬35°太阳辐射最大值,喜暖种和喜湿种个体总数的谱分析结果也支撑上述推断。

(二)短尺度古气候研究

吴乃琴等对陕西省洛川、长武和渭南3个黄土剖面蜗牛化石的进行采样,以分析影响气候不稳定性的因素,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晚期时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与东北太平洋Tanner孔有孔虫含量及GRIP2冰芯δ18O记录有较好的对照性。吴乃琴等对渭南黄土剖面末次盛冰期地层较高分辨率的蜗牛化石记录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气候变化的尺度为百年到千年,温度变化要显著先于湿度或降水的变化1 000~2 000a,气候过程为变冷―冷湿―冷干―温干―温湿。分析显示造成这一气候特征是由于东亚冬、夏季风共同作用的影响。

四、结论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蜗牛壳体化石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它不仅记录了第四纪与新近纪东亚季风长尺度的演变历史,同时也揭示了短尺度末次冰期、末次盛冰期气候变化演化过程与温度、湿度的组合关系。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首先,对黄土中蜗牛化石壳体的研究集中在渭南、洛川、长武、西峰四个剖面,局限在黄土高原中部地区,而其他区域黄土的研究极其缺乏,对蜗牛化石壳体化石的研究应拓展到其他不同区域;其次,在生态学方面,我国对现代蜗牛的研究尚处于薄弱阶段,这是利用蜗牛生物定量研究过去的气候环境参数的重要环节,需要长期大量调查、观察和饲养实验;再次,同样的蜗牛化石组合在不同地区代表着不同的气候环境意义,因此在解析古环境时要注意区域的差异性;综上所述,黄土中蜗牛ぬ寤石的古气候研究还存在着发展空间,需要国内外学者共同努力,弥补该领域研究不足,丰富古气候信息提取问题,进一步提高利用蜗牛壳体化石解析古气候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刘东生.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1985.

[2]吴乃琴, 李丰江. 陆生蜗牛化石与中国黄土古环境研究[C]//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 2009:831-840.

[3]裴云鹏, 吴乃琴. 甘肃西峰红粘土地层中蜗牛化石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周期[J]. 第四o研究, 2005, 25(5):663-663.

[4]吴乃琴, 吕厚远, 陈德牛,等. 陕西渭南晚冰期时的环境与气候──蜗牛化石的证据[J]. 第四纪研究, 1995(2):139-149.

[5]Li F, Wu N. Pliocene land snail record from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implica-

tions for impacts of the summer insolation gradient between middle and low latitudes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J]. Global & Planetary Change, 2010, 72(1):73-78.

第9篇

2012年12月17日至19日,由南京师范大学重点研究机构——学前教育研究所会同南京市教科所田野课程项目研究所、《早期教育》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幼儿同课程建设与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交流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进展,为全国各地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园所搭建与专家学者及姐妹园所进行广泛交流课程建设经验、深入研讨课程建设问題的平台。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邀请了六位知名专家作了六场专題报告。香港教育学院蓝美容教授以“香港如何开展设计活动(方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为題,通过案例录像等形式,与大家分享了香港幼稚园开展方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同家督学成尚荣研究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命題“课程即幼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以“高宽课程模式与‘办好学前教育’”为題,全面详细地介绍了高宽课程的理念、目标、实施过程及评价方式等,并通过与我国幼儿同课程一般结构相比较,突出了高宽课程模式的特色。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作了題为“活动区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报告,她认为幼儿在活动区的活动是通过游戏进行的自主学习,并结合案例精准到位地分析了游戏与发展的关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效应、材料投放与幼儿行为的关系等问題。台湾政治大学简楚瑛教授对台湾幼儿园校本课程建设进行了省思,她追踪溯源地阐述了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和理念,结合校本课程在美国、澳洲、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幼儿园校本课程建设遇到的诸多挑战。这启示我们,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会涉及幼儿园甚至幼儿教育系统的文化特征与权力结构的整体变革。最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虞永平教授作了“教育质量,在过程中……”的报告,他从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文件出发,阐述了他对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他认为,幼儿教育质量在幼儿实际的操作、交往及表达等行为之中,在不断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谈话能力、作品分析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及评价能力等专业能力的过程之中。

除了六场精彩的专題报告外,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与会专家和代表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学前课程研究实践基地之一——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进行了现场观摩和区域活动研讨。太平巷幼儿园汪丽同长以“走进幼儿心灵的田野——田野课程发展”为題,向大家全面介绍了田野课程的内涵及发展,并重点介绍了田野课程近年来在区域活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太平巷幼儿园两位教师邱梅蓉和陆晓民分别就“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和支持”两个专題详细介绍了她们的研究成果。之后与会专家和代表到太平巷幼儿园各班级观摩了区域活动现场。观摩活动结束后,与会代表就各自对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困惑,与专家及太平巷幼儿园的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研讨。

此外,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16家园所代表将各自园所进行课程建设的成果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浙江师大王春燕、山东师大丁海东、山东省教研室方明、华东师大钱雨、江苏省教科院张晖及南京师范大学刘晶波、邱学青、张俊、原晋霞等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各园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和优秀经验,帮助各园提升了课程建设的理念,并精准分析了各园课程建设仍存在的主要问題,为各园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本次研讨会,各与会代表在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学前教育各项政策精神、提升幼儿同教育质量的行动中将更加明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