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07
导语:在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卡工程助跑中国信息化
历经20年的艰辛与辉煌,今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化。可以说,金卡工程的实施在带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全民信息化的意识,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信息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金卡工程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智能卡应用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信息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度。目前我国智能IC卡发卡总量已达到90亿张。特别是随着电信智能卡、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非接触IC卡)、劳动社会保障卡,各种公用事业收费卡和智能交通卡、医疗卫生卡等行业性IC卡应用及城市“一卡通”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IC卡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与相互融合,这种功能上的相互融合又反过来促使了智能卡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各行业及各级政府部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实施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方便百姓生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小卡片蕴藏大市场
在金卡工程的积极推动下,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3650亿,RFID市场规模达到了236.6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1.7%。中国RFID产业链各环节如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封装设备、读写机具、软件及中间件、系统集成服务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中国RFID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三。
2012年底我国社会保障卡的持卡人数达到了3.4亿张,各类市民卡、交通卡、银行卡等智能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迅速的普及,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同时许多城市正在加快推进一卡多用和一卡通用。金卡工程始终引领我国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并卓有成效。正如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所说:“20年过去了,金卡‘城市一卡通’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金卡所拉动的市场达到百亿。”随着物联网的兴起,给结合了RFID等技术实现移动支付的“金卡”带来了新的机遇。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市场规模21.13亿。可以预见,金卡之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金卡应用为物联网奠基
娄勤俭在讲话中指出,信息产业部2007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实施国家的重大科技专项,鼓励国内的企业积极参与到科技专项中,并鼓励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提高研发和产业化的能力,推动在自主创新体系上产生更多的新成果。
我国加入WTO后,IT产业并没有像外界所以为的那样受到市场的冲击。2006年,IT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理性、务实的态度逐步成为市场发展的主导理念。
奏响创新主旋律
“通过对中国IT市场的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解读和对IT企业微观市场的剖析,我们发现创新已经成为IT产业的主旋律。” 赛迪顾问执行总裁李峻说。
完善法人结构和机制的创新,开拓蓝海市场的创新……当前的IT产业创新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传统技术创新的范畴。随着每一种创新模式应用到实践中去,我们看到一部精彩的业界传奇正在书写。
李峻指出,从整个IT市场的规模来看,2006年我国的IT市场仍旧保持一定的“软化”趋势,软件市场规模增幅达到17.8%,IT服务市场则加速了增长势头,增幅达26.3%。在行业信息化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带动下,预计五年之后我国软件和服务将会占整个IT市场规模的49.8%,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同时,数码消费产品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26亿元。其中MP4、存储卡和机顶盒成为市场规模增长的主力。MP3已经褪下了以往的光环,将逐渐被MP4所取代,未来我国数码产品市场上,MP4将以超过MP3三倍的速度增长。与3G、3C融合的产品消费不断增长,广电与电信业务的融合将持续下去,数字多媒体广播市场也在增长。赛迪顾问认为,编解码标准等数码标准之争,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数码市场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更多的融合也将在数码消费领域生根发芽。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刚表示,2007~2009年,随着用户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和个性化,协助、共赢将成为未来几年内IT行业的整体准则。渠道应用商、基础产品服务商、基础硬件网络设备服务商等将共同推动市场的繁荣。从行业和市场规模的增长率看,制造、电信等行业和政府部门依然是IT业发展的主要市场,银行、教育、交通等行业紧随其后。
IT代表着变革和转变,IT业的创新在带给众多企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具体表现为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创新的目的越来越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IT业也是创新的力量和源泉。IT产业的年增长值占全国GDP总额6%,其通过融合和渗透所带动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了IT产业本身,推动了诸如汽车、数字电子、数字电视市场等众多新兴市场的发展。
品牌兼并大浪淘沙
计算机产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余年,到现在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一些重要的细分产业增长速度已经减缓,赛迪顾问认为这昭示其生命周期开始步入成熟阶段。相应地,行业发展趋势也由激烈竞争趋于集中。随着并购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在IT业界被提及,IT行业品牌兼并大潮正在酝酿中,未来将不可避免。
行业的大浪淘沙,会进一步压缩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缺乏实力、不具备较强局部竞争力的小厂商将会被洗牌出局,同时也会有一批具有差异化实力或资源的中小品牌脱颖而出,在大厂商难以全面覆盖的细分领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未来我国IT业中小品牌的发展将转向专业化、行业化。
放眼未来,中国计算机市场将在结构升级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Vista的上市和多核应用程序的成熟,将在一、两年后带动硬件设备的升级和应用的扩展,个人用户的前进步伐将快于企业用户;3G建设大幕在2007年正式拉开,将有效地激发网络服务和相关开发市场的需求释放,辅以HSDPA、Wimax等B3G技术的应用,将带动移动应用相关消费的快速增长;电子政务、数字奥运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计算机设备、软件和IT服务市场的发展;在集群性用户中,计算机技术在商业、汽车、医疗、广播电视、娱乐、金融等行业的渗透,将衍生出包括RFID、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娱乐电子、数字内容、公共事务、金融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巨大的细分产业群。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运营总监卢朝霞认为,应该提倡开放式创新,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发展速度、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长远的竞争力。“开放式创新强调的是共享,这个共享是把自身拥有的资源和别人共享,以及全球化资源共享。开放式创新实际上也是产业文化的创新,是构建覆盖范围更广的虚拟企业,与其他人、其他公司一起来分享成功。”卢朝霞说。
“软化”趋势继续增强
2006年,中国软件市场保持了快速、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销售额达665亿元,同比增长17.8%。社会信息化建设的继续深入,区域电子政务投资的加大,以及软件正版化推广力度的加强,都是软件市场增长的动力。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我国的软件市场还将保持15.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11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
在应用软件市场占据最大份额的是管理软件,2006年其市场规模达到71亿元。随着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崛起,在未来五年内,管理软件市场还将保持17%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随着中国制造业与国际管理接轨,软件企业自身发展实现突破的需要也将为中国管理软件企业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
在平台软件方面,随着其应用不断成熟,正由电子政务为主流的应用向电信、金融、能源等行业渗透。同时,平台软件在这些行业中的应用也正逐渐由边缘应用向核心应用发展。
2006年,中国IT服务市场整体规模已经达到1430亿元,同比增长26.3%,呈现出强有力的增长态势。
专业服务中,业务流程外包、IT系统外包服务市场成为2006年增长速度最快的细分市场,分别达到38.6%和28.7%。软件外包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我国已经出现了首个万名员工以上的软件企业。虽然这些企业和TCS、Infosys等国际软件外包巨头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在未来,随着软件业国际化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模式的探索,我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达到万人规模的软件企业,软件企业的服务模式也将逐步由外包向平台开发、应用开发等产业链上游升级。
网络服务突飞猛进
在其他细分市场方面,计算机系统产品的增长逐渐放缓,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服务增长迅速,据预测其在未来五年内市场规模累计将超过9600亿元,成为IT市场中的第二大细分市场。
2006年,芯片厂商的竞争贯穿全年。这不仅给产业结构带来变化,还对未来计算机厂商的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IT厂商要多关注一些细分的市场,包括家用市场、网吧以及中小企业IT应用,这些将是未来拉动计算机市场增长的动力。
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延续了多年的话题。赛迪顾问预计,未来五年内,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还将提升8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X86服务器以及台式PC将成为未来计算机市场的重要驱动力量。
毫无疑问,网络已经成为ICT产品融合的基础架构。2006年,企业网络、数据通信、无线局域网等市场规模达到416亿元,同比增长9.8%。在网络建设未来的轨迹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IT技术作为下一代网络核心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并将帮助固网和移动网络实现融合。
展望2007年,随着3G大幕拉开,电信运营商的转型也将赋予网络设备行业更多的机会。未来五年内,基于宽带的各种应用需求将大幅度增长,IP通信和无线网络将是最大的增长点。
2006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发展新特点
一、金字工程拉动力趋缓,和谐社会项目崭露头角
经过数年的持续建设,十二金工程中的多数已日益成熟。信息化需求逐步转向硬件维护升级和增值服务,采购增长放缓,个别领域甚至出现减退,对中国计算机市场的拉动作用已经不如过去几年,其直接表现为金融、电信等行业采购所占比重的不同幅度下降。
与此同时,紧急医疗系统、数字环保工程、公共安全与事务、城市监控、社区医疗、社会主义新农村、地震地质灾害等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工程,对于政府部门采购需求的推动力得到彰显,显现出蓬勃的活力。
二、消费市场娱乐化,网络作用力上升
2006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不同层面上掀起了娱乐化浪潮。这既体现为产品营销方式的娱乐化,也体现为使用体验的娱乐化。同时,网络社区对大众用户购买决策的作用迅速飙升,在消费用户中的可信度和可参照性大幅度超越媒体广告和传统IT导购网站。
三、中小企业成利润源泉,用户需求二元化
2006年,中小企业依旧是中国信息化应用市场中的明星,其信息化投资在IT总体投资中的比重继续攀升。中小企业板块日益成为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过程中的亮点。在用户端,中小企业用户的需求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大量分散的中小企业用户在寻求基于个性化基础上的集约化,可以称之为“菜单式”;二是基于行业特性的集约化,可以称之为“专业式”。
四、行业竞争加剧,洗牌不可避免
赛迪顾问预测,2007~2011年,受上述因素的拉动,中国计算机市场将实现15.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实现持续有力的增长,2011年市场销售额将达11586.8亿元。其中硬件设备的发展相对平缓,软件与IT服务将实现较快的增长,尤其IT服务发展迅猛。至2011年,硬件在计算机中的比重将下降至50.2%,直逼半数大关,软件的份额将达到11.9%,IT服务的份额达到37.9%。
2007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发展趋势
一、融合性产品与服务开辟新领域
业界期盼许久的ICT产业大融合,将在技术进步和应用普及的推动下日渐清晰,为计算机产业创造出更多市场机会。
在硬件方面,融合性智能终端值得期待,以IPTV、流媒体为代表的业务将对存储、服务器的需求增长做出显著贡献,MESH的推广将进一步激发笔记本电脑、智能PDA等移动计算产品的需求释放。在软件方面,多产业的融合,会为以中间件为代表的软件和服务开拓出广阔的市场新空间。以3G、MESH为基点,以IP为基准,以中间件为交互界面,软件不再只是计算机的软件,而是走向ICT的软件、M2M的软件、无处不在的软件,在手机钱包、移动商务等诸多领域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竞争重心由中心城市向地方扩散
以台式机为首的成熟硬件产品向4~6级市场寻找发展空间已经成为现实。众多的消费类产品在3级以下城市市场的表现将决定各路豪杰的市场地位。对于行业级产品,华东、华南、华北的新兴边缘城市的贡献将日益显现。对于软件和服务,非中心城市的市场是它们的蓝海。
三、软件网络化、服务化
网络的快速发展,将对软件产业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一方面是生产的网络化,除了早已有之的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开放,全球程序员借助网络自发开发和完善,微软等软件巨头也在利用网络进行开发和测试并进行协作,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小软件公司加入这一行列。另一方面,则是销售的网络化,摒弃光盘,在线付费下载将成为潮流。
工业经济不容乐观的发展形势,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出中国工业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在工业转型升级很艰难的情况下,信息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事实上,信息技术对工业领域的作用像小火炖肉一样,属于慢慢渗透、慢慢包围、慢慢扩散。从两化融合角度来看,其对工业转型升级作用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现在为止最明显的是智能工业的发展,如3D打印。当然,两化融合还推动一些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生产业信息化加速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是首要提到的一点。目前,社会各界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国家、地方、运营商都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力不足
无疑,今年上半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含糊。其一,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表现在两方面:宽带网速低,大部分用户速率维持在2M左右。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整个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比如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位置服务等新的应用不断涌现,这些都对中国宽带网速和进一步普及提出很高的要求。
其二,顶层设计缺乏,导致智慧城市重复投资。许多地方在规划和实施智慧城市过程中,仅关注信息技术和单个信息化项目建设,不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和实现路径、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把握不够,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信息孤岛,造成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电子政务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建立,部门间业务协同难以实现。
其三,目前中国两化融合总体处于市场机制自发推进状态,不少企业对两化融合认识不够,行动不积极。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条件制约。党十七大、十都提出要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但是在贯彻落实上还需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
未来前景看好
2013年,云计算已经逐渐被IT企业与用户接受,云计算大规模落地的时机已经日渐成熟。未来,越来越多的数据将会蕴含在统计当中,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移动等特性都将被整合进一种或几种应用与服务中。云计算在搜索引擎、数字内容、电子政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等应用领域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咨询机构高德纳公司的研究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18.5%,达到131亿美元。据估算,2013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据赛迪顾问预测,201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1174.12亿元,2011年~201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5% 。
随着2013年上半年我国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的启动,物联网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需求将迅速膨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产业的发展,预计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4896亿元,未来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30%以上。
在终端日趋普及、功能日趋强大、应用日趋丰富的形势下,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正从娱乐主导型向消费和电子商务型转变。用户使用除了娱乐沟通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支付、购物订票、位置商业服务等移动消费与电子商务活动也在日趋增多,并进一步向大众化、普及化发展。下半年,将会有更多具有移动电子商务特点的应用走向市场;社交、评论、购物网站将紧密结合,逐渐演化成“社交+本地+移动”的模式;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免费即时通讯工具将发展迅速,跨平台的软件开发和搜索引擎将会有更多的商业机会;移动网络游戏将会继续稳定增长,跨平台、跨终端发展将是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方向。
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购物体验逐渐提升,网民的移动购物习惯开始形成,移动购物的交易规模随之迅速增大。移动电子商务最初以移动支付应用为主,手机银行卡、商易通、手机订票、手机缴款和“手机乘公交”等移动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效越来越明显,移动商务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都跃跃欲试,开始参与到电子商务应用中,覆盖了从购物等个人消费领域到行业应用各个领域,在公共交通、公共事业缴费、消费购物、一卡通、电子票务、旅游、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开展的多项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应用,为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重视国家战略
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无疑是解决两化融合问题的核心举措。应制定差别化财政、税收、投融资政策,调动企业参与两化融合的积极性;加大政府对信息化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两化融合引导资金额度,广泛开展试点示范,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公共技术平台、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等重大专项;加快完善两化融合统计评估体系,完善数据处理手段。
当前,社会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共识,下一步的举措就是如何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下半年国家宽带战略有可能出台,光纤宽带网络建设会进一步加快,对自主知识产权TD网络建设会加大支持力度。值得一提的是,未来还将强化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边远地区和山区的信息通信网络覆盖率。
在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很多项目出现盲目的现象,加强顶层设计将是各地方的重中之重。未来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地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指导,将地方电子政务机制纳入顶层设计范畴。同时,政府部门要出台规范智慧城市建设的行政法规和制度规范,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符合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
市场规模持续下滑
2010年,喷墨打印机仍然是打印机市场的主导产品,但随着多功能一体机的迅速发展,其市场销售继续大幅下滑,用途也正在向行业专有应用方向发展;在能源、卫生、政府等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激光打印机的市场状况与2009年相比略有好转,但同样受多功能一体机产品的冲击,增长压力加大;受金融、电信、媒体、邮政等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增加的影响,针式打印机市场2010年共销售170多万台,增幅达40.6%,成为2010年中国打印机市场的“明星”产品。
从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看,金融、电信、媒体、交通、政府等传统行业,受2009年购买需求释放的影响,2010年购买需求的增长有所放缓,对打印机的采购量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清洁能源和改善医疗卫生环境等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下,能源、卫生等行业对打印机的购买需求明显增长,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也明显提高;受行业逐渐回暖的影响,制造业对打印机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由于日常打印量较少,且对打印速度和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购买的产品主要是中低端产品。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是新机遇
赛迪顾问预计,未来三年打印机市场规模仍将继续下降,年均下降幅度将在4%左右。到2013年,打印机的市场规模将降至505.53万台。中国打印机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用户对喷墨和激光打印产品的需求还将向多功能一体机产品转移,因此喷墨打印机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下降;激光打印机市场的增长压力也将不断增加,但由于激光打印机的用户主要是企业级用户,且用户对打印机的品质和速度要求较高,因此未来激光打印机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在最近两年更新换代大量增加的情况下,针式打印机未来三年的市场增长潜力也将有所减弱。
全球制造业变革下的中国制造
当今世界,互联网、物联网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为了在新格局中拔得头筹,世界各国不得不大刀阔斧实施变革。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在技术、产业等方面谋求领先地位,抢占制造业高地。例如,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欧盟提出“欧洲2020年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50年战略”,日本提出“机器人新战略”,韩国提出《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和《服务机器人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抢占中低端制造产业。例如,印度提出“国家制造业计划”。
事实上,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双向挤压。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跞分析称,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大多处于工业2.0和3.0之间,很不平衡。再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相交织,中国也将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制造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然而,高端技术引进难度加大,直接投资引入难度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逐渐降低。此外,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中国制造业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这一切,正催生着制造业的变革。
“中国制造2025”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并正在积极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以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的并行战略――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以工业机器人为突破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工业机器人迎来大发展
究竟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2025”、“工业4.0”的关系是什么?有人这样比喻,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变革是实现“工业4.0”的必要条件,互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模式中的应用是实现“工业4.0”的充分条件,而工业机器人是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一环。因此,实现“工业4.0”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工业机器人。
谈到工业机器人在“工业4.0”中的地位,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品圣认为,实现“工业4.0”的第一步,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速度,而工业机器人是实现生产制造自动化的关键工具;第二步,工业机器人需要一个标准的通信接口,使机器人的所有运行状态和工艺情况及时送入管理层;第三步,工业机器人需要建立CPS关系,以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
在智能制造中,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中将代替人或者与人协作承担很多工作,包括加工机床的上下料、零部件的加工、与视觉控制相结合的零部件组装、自动测试机打印、包装与运输等。
实际上,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已经迎来大发展。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4.5万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升级诉求日趋强烈,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20%~25%的增长速度。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早在2013年中国便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中国增势最为迅猛,达到55%,年销量为5.65万台左右。
对此,abb集团高级副总裁倪思德说:“过去50年,中国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四分之三,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工业机器人可以补偿中国劳动力的不足,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时代正在到来。”
“工业机器人将会塑造中国未来的智能化工厂,为了更贴近中国合作伙伴的需求,库卡除德国之外在中国设立了唯一机器人制造工厂。”库卡机器人首席销售官MartinKuhnhen表达了对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信心。
柯马全球机器人事业部首席运营官马蒂亚斯?维柯兰德指出,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工业机器人的进步。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向更智能、更柔性化、更简单,能够安全地在更少结构化的环境下与人协作的方向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和研发不仅用于“高大上”的汽车、装备等行业,也将延伸到传统制造业,包括电子、家电行业等。他强调:“接下来,我们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帮助客户利用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无论物理还是信息网络系统,并通过更加精简的方式使客户更有竞争力。因此,柯马将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兴起
机器人家族中的另一个成员――服务机器人也发展迅速。据IFR(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2.7亿美元,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为400万台,较2012年增长28%,达到17亿美元。预计2014年~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89亿美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10亿美元。在销量方面,2014~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3160万台/套。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为13.5万台/套,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为3150万台/套。
从全球来看,服务机器人是新兴产业,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处于前列的国家,欧洲以法国为代表,亚洲以日韩为代表。以日本为例,安川电机技术开发部机器人辅助人类事业推进部部长藤原介绍说,近年来,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中需要护理的人数逐步增加,护理原因主要为脑血管障碍、认知障碍症、关节疾病等,与这些疾病相对应的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的需求也正在逐年扩大。不仅仅是日本,到2025年,多数欧美国家将进入超老龄社会,老龄化率超过21%;一部分新兴国家也将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率超过14%。总之,到2025年,老龄化将成为全球共同的社会问题,而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也将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学术界、产业界、地方政府和广大媒体对于物联网的期望和关注热度一浪高过一浪,物联网俨然已经成为整个ICT领域最耀眼的明星。然而,迄今为止,市场上似乎并没有真正发生什么巨变,三大运营商来自物联网的业务收入扣除视频监控业务后仅剩约3亿元,离人们的巨大期望值相差十万八千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物联网的内涵、特征、市场、定位、策略和面临的挑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做一次认真的梳理,这将有助于物联网下一步更加理性和务实地发展。
物联网非“网”
物联网泛指“物物相联之网”,是利用二维码标签、射频识别标签(RFID)、各类传感器/敏感器件等技术和设备,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支持智能的信息化应用,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最终形成全社会统一的智能基础设施。需要指出的是,按照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对于泛在网(含物联网)的定义,泛在网(物联网)是指人和/或设备接入服务和通信的能力,即物联网不是网,或者说不是一个物理上独立存在的完整网络,而是一种架构在现有或下一代公网或专网基础上的联网应用和通信能力,强调的是应用层面上的智能应用。
在网络范畴方面,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从现有网络向泛在边缘的拓展,即“公网/专网+传感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物联网主要涉及与电信网的通信接口、业务应用处理控制平台等, 并不涉及独立建网或大网改造问题。当然,为了适配某些高价值物联网应用,有可能需要对于网络本身进行一些优化和适配,仅此而已。
物联网与ITU-T正在定义规范的泛在网又是什么关系?从通信对象看,物联网强调物与物、物与人的通信;而泛在网还进一步包括了人与人的通信,内涵更加广泛。从另一个角度看,物联网实质上是泛在网要融合协同的一种网络工作模式,是泛在网络及信息化在行业应用角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也可以看做是泛在网的一类具体表现形态。
物物相连的希望之光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大融合理念,突破了将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分开的传统思维,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在实践上,我们也期望它能够解决交通、电力和医疗等行业上的一些难题。以交通为例,全球每两秒就有一个人因交通事故受伤或致残,每5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车祸,美国每年因交通拥塞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80亿美元。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现实物理基础设施和虚拟信息基础设施的结合才有可能,而物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这种希望之光。
从通信的角度看,当今世界现有的通信行为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H2H)。目前全球已经有60多亿通信用户,即60多亿通信连接,离全球总人口数已经相差不远,发展空间有限。而物联网涉及的通信对象不仅是人,更多的是“物”,仅仅就目前涉及的物联网行业应用而言,就至少有交通、教育、医疗、物流、能源、环保、制造、安全等行业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通信。目前的个人电子设备有电子书阅读器、音乐播放器、DVD播放器、游戏机、数码相机、家用电器等多种类型,如果这些所谓的“物”都纳入到物联网的通信应用范畴,其可能涉及的潜在通信连接数可达数百亿,远高于现有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连接数,这就为通信领域的扩展和企业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考虑到物联网的潜在巨大通信连接数量和极具吸引力的融合理念,因而有人将物联网称之为继万维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变革的第三阶段,还有人将之称为大型机、PC机之后,互联网计算模式变革的第四阶段。
简言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黎明,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产业革命为大家开启了巨大的想像空间,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都对其未来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战略上的巨大市场潜力要真正转化为现实的、有分量的市场收入,还需要经过几十年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才有可能,绝不能有不切实际、急功近利的幻想和冲动。
三大特征 四大挑战
从大的方面来看,物联网行业有三个最重要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国家和政府驱动, 而非直接的市场驱动。面对世界经济的低迷,从国家的经济发展引擎、信息化、节能环保等战略出发考虑,很多国家都给予物联网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
第二个特征,是物联网产业链复杂而分散,不存在单一责任主体。物联网产业链上主要是薄利小众市场,专业性强、专业门槛高、集中度低、规模性差。
第三个特征,是标准化严重滞后。物联网不存在统一的标准体系,涉及行业多,涉及国内外标准组织多,涉及标准也多,仅RFID器件就有30个国际组织出具了250个标准,专业性、专有性太强,公众性和公用性较弱,标准化程度低,必要性弱。
物联网尽管拥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但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也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技术挑战。目前缺乏在统一框架内融合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的理论、技术架构和标准体系。其次,我国也不掌握核心芯片和传感器技术。另外,传感器成本居高不下,80%以上靠进口芯片,可靠性差、安全性和隐私权值得担忧。最后,整体技术落后,例如落后的RFID单信道体制在某些应用领域需要升级换代。
第二方面是标准挑战。目前物联网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和顶层技术架构设计,物联网标准涉及大量国际标准化组织,很难协调。
第三方面是市场挑战。当前物联网发展整体上处于萌芽阶段,产业链复杂而分散,主要是薄利小众市场,集中度低、不稳定、不成规模,造成成本居高不下。行业信息化程度低、门槛和壁垒高、高端难介入、低端收入微薄。再有,物联网商业模式复杂,运营商擅长一对一的服务关系,即一个用户、一个终端、一个账单,而物联网的本质是多点连接,且涉及终端范围广,数量巨大。
第四方面是社会挑战。说到底,物联网能否大发展,完全取决于它未来能否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进个人安全和生活质量,而不是给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个人隐私带来负面影响乃至危害。
物联网的未来
鉴于以上十分复杂的因素,要预测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是十分困难的,但大体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
从时间维度看,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取向和支持力度,技术的进展,产业链的形成、协同和壮大。否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自生自灭的随机过程。
从空间维度看,物联网的渗透广度和深度,取决于能否为社会和个人生活带来文明的进步和有价值的变化,能否妥善解决社会和公众对于安全和私有性的关切。否则,只能受限于少数专业化行业市场应用,例如政务监管、交通、教育、电力、医疗、制造、环境、安全等,不大可能成为人们所期望的无所不包的巨大公共市场。
专家简介:韦乐平,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委员会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传送网、接入网、承载网、NGN/NGI和网络发展战略等。
物联网不是“网”,或者说不是一个物理上独立存在的完整网络,而是一种联网应用和通信能力,强调的是应用层面上的智能应用。
所谓“下一个万亿级服务市场”纯粹是一个“天上的馅饼”,可望而不可及,起码在可以想像得到的下一个10年,物联网绝不可能成为与传统电信业相匹敌的服务市场。
2010年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收入刨除视频监控业务后仅剩3亿元,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
背景
物联网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
市场空间是决定物联网战略地位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引发当前物联网热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我们来详细辨析一下,物联网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
首先引证几家咨询公司的预测数据:Alexander Resources预测,2010年全球物联网中的M2M市场规模为2700亿美元;法国IDATE的预测数据则是2200亿欧元。一个最“雷人”的、也是业界最常引用的重要数据,来自美国ITG公司在10年前组织的一场Forrester公司与哈佛大学Berkman中心研讨会的会议材料。该材料预测,全球2010年的物联网花费将接近3万亿美元,超过全球电信业的市场规模,从而提出可能出现继传统电信业之后下一个万亿级服务市场的预测。该报告甚至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是电信市场规模的30倍,从而可能达到60万亿美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显然,这样一个极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当前面临全球经济低迷形势的各国政府无疑是一剂难得的强心剂,具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并因而催发了各国政府的巨大想像空间,纷纷出台与物联网相关的扶植政策。然而,且不说面对当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多变世界的发展,怎么能轻易以一个10年前的预测作为今天决策的依据?即便就其对2010年的所谓近3万亿美元花费的预测而言,也比其他咨询公司的预测数据至少高10倍,比2010年实际发生的1000亿美元的物联网市场空间更大了30倍!这样的预测误差,不仅大得完全不靠谱,而且简直近乎儿戏般的荒唐。
即便在这有限的1000亿美元物联网市场空间里,绝大部分花费也来自传感器或传感网市场,真正属于全球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市场规模仅数十亿美元而已,还不到整体的1%,绝对谈不上一个巨大的服务市场,更谈不上万亿级的市场空间。以中国为例:2010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传感网和RFID上的服务收入约3亿元,是其整体业务收入的0.03%,即便算上中国电信“全球眼”等视频监视系统的业务收入,也只有30多亿元,只比其业务收入的0.3%多一点儿。如果进一步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结果可能更不乐观。
8月8日,IBM在青岛举办了主题为“旋风新架构•智赢天地蓝”的2009年系统与科技部及渠道事业部合作伙伴大会,并向业界展示了自身对未来几年IT市场发展的乐观看法和发展战略。
抓住危机后的机遇
全球金融危机极大地冲击了IT市场,2009年中国整体IT市场规模几乎没有增长。不过未来几年内政府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投资计划、8500亿元医疗信息化投资计划和6大区域经济建设的政策扶持都将逐步显露效果,而中国50%的绿色数据中心的重建也会产生巨大的商机,从而带动2010年到2013年IT投资的快速增长。
IDC的研究数据显示,未来4年中国IT市场的增长率分别为9.7%、15.9%、13%和13.1%,IT市场规模仍将高速成长。
“面对即将恢复并进入高速增长的中国IT市场,只有未雨绸缪,提前进行战略部署,才能掌握先机。”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表示。
据钱大群介绍,2009年,IBM系统与科技部及渠道事业部将以海量业务和区域市场作为突破点,以应对未来几年的高成长。
据介绍,为了帮助合作伙伴实现海量业务的突破,IBM推出了渠道策略的“四大举措”,包括金额加倍的渠道奖励计划、优化海量产品核心商、严格海量产品价格管理体系,以及为广大商提供更多的软硬件产品组合方案。
优化资源调整架构
为实现向海量产品业务倾斜、向区域市场倾斜,IBM自身也必然要做出调整,才能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管理体系。
为此,2009年7月IBM让大中华区副总裁何国伟同时执掌IBM系统与科技部和渠道事业部,以调动两个部门的力量更好地支持合作伙伴的发展。IBM的系统科技部是负责硬件产品的部门,占IBM中国营业收入的55%~60%。
显而易见,整合系统与科技部和渠道事业部的资源对于IBM支持区域市场发展可谓至关重要。资源整合之后,IBM系统与科技部及渠道事业部在2009年下半年的市场经费将超过3000万美元,而投入到区域市场的活动经费将占到整体市场经费的60%。
而在2013年,来自卫生的“十二五规划”显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改革将会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公立医院改革在更多医院展开,公共卫生服务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加大力度,多元化办医快速发展,医疗信息化在推动医疗资源共享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逐渐加大,区域卫生和公共卫生平台将会保持稳定的增长,大型医院的信息系统持续升级,新兴IT技术扩大应用范围。《中国信息化》认为,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市场仍将保持较高位的发展的速度,这种增长未来将主要来源于医院、公共卫生和医药三个领域;而从技术上来看,移动技术及平板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仍将是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热点。
医药:
1、药品监管平台化。2012年,食品和药品监督信息系统在北京、上海等一些省份和城市开始建立起来,从2013年开始,将会有更多城市建设食品和药品安全跟踪和监督系统。一方面,监管平台从国家到省再到市,目前三级药品监控平台的网络体系已经具备规模;另一方面,药品监管平台的集成化程度将更高,其中网络远程监督,对接管理各零售企业药品进销存、GSP业务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等将成为重点。
2、医药分离,将进一步推动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医药分离后,涉及到1300多亿元药品销售市场的重新划分,而在实体药店之外,药业电商化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突破方式。同时,医药电子商务牌照的发放,则有效规范了这一市场。然而在2012年,国内主流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盈利情况普遍不太乐观,这意味着2013年整个细分行业将进一步洗牌。
3、药品供应链管理将成建设重点。尽管目前我国医药信息化建设仍缺乏相对具体的顶层设计,而且在改变药品供应链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风险保障措施,但是将供应链信息集成,实现对终端医院运营效率的优化,以及对上游厂商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等增值服务,已经成为今后药品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4、偏向数字营销营销。2013年,各大药厂将不只关注药品的生产,而更多开始建立社交网站账号、开发自己的移动App,因为这能够让他们更多的接触到消费者群体并能更好的展示他们产品所能带来的成效。举例来说,辉瑞已经推出了一款专门为服用他们的产品立普妥(Lipitor,一种降压药)的消费者服务的移动App。诺华则投资了一家刚刚获得FDA认证的药物芯片公司Proteus Digital Health。
公共卫生:
1、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加速。HIS、CIS等系统应用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2,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仍是重点。云计算、移动应用、社交网络媒体等新兴技术在区域卫生信息服务业务中的技术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其中,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开始支持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例如上海。并且平台与城市的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集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省份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开始建设区域卫生平台,而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则仍然需要等到有比较多的财政预算后才能启动。
3、居民健康卡。2012年3月1日,卫生部在全国四省市同时首发了居民健康卡。健康卡承载四项功能:个人身份的识别;个人基础的健康的信息,血型、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可以实现跨机构和地区的全国就诊(目前卡片还不具备这个功能);支撑新农合的及时结算,以及金融扩展功能。2013年健康卡工程将在全国范围内做进一步推广,这意味着,与居民身份证一样,未来这将是涉及全国13亿人口的重要工程。同时,居民健康卡也开启了公民个人自我健康管理的新时代。
医院:
1、围绕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型三甲医院在2012年推出了移动应用试点项目,主要应用在护士和医生查房工作中,预计在2013年越来越多的医院将开始部署移动应用,已经部署试点项目的医院将会改善移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扩大试点的业务。
Chilmark研究公司预测,2014年全球医疗企业移动APP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为移动医疗指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潜能。从医疗咨询类的APP开始,到已经蠢蠢欲动的物联网医疗健康管理,移动医疗颇能振奋消费者的内心。
将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健康医疗问题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和平台重塑,这本身便是一个极为吸引人的概念,更是一个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使得更多玩家可以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
国内方面,在第一波医疗触网浪潮中,医疗健康网站不过是简单的将信息展示和广告搬上互联网,难以对饱受诟病的医疗健康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冲击,但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势必将改变现有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据估算,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在2015年亦将达5000亿美元。这应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而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和工具,将有效改变人们传统的监测、看病、保健的医疗方式,并逐步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在这个新兴产业链中,移动运营服务商和医疗设备制造商这两个环节,互联网企业较难涉足;但基于庞大用户基数和互联网基因,在信息平台和医疗App应用开发上,互联网企业存在机会。不过,互联网公司能在这里面扮演多大的角色,还是个问题。毕竟由于中国医疗体制和市场成熟度等原因,这块蛋糕并不好入口。
前景广阔 现状迷离
目前,新浪、搜狐等几大门户网站都开通了健康医疗频道,39健康网等传统的医疗信息网站也不断在谋求新发展。好大夫在线早在2007年就已经有风投进入,而丁香园、睿医等公司也已拿到了风险投资的钱。资本市场的“示好”更激励了这个市场,近两年来更诞生了春雨掌上医生等一批直接在医疗APP领域开拓的创业公司。
走得更深的还包括腾讯。今年7月,腾讯与好大夫在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医药信息交互平台为切入点进入移动医疗市场。据悉,双方已在“在线问诊”、“预约加号”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上线两个月来,通过腾讯医疗网上转诊平台成功就诊的患者已超过22万人次。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协会今年2月的报告显示,5年内,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115亿美元收入,而信息平台提供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将分别获得24亿美元、66亿美元和26亿美元收入。
从简单的诊疗信息和健康咨询为主,到构建具有一定专业性、交互性的医药信息平台,是互联网企业对医疗健康领域重塑的第一步。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如何整合专业的医疗内容知识并在终端上进行良好地展现是难点,这需要长期致力于医疗信息行业得以积淀。国内比较知名的平台级网站丁香园、好大夫在线吸引了大量的医生和患者用户。而传统互联网企业与专业医疗网站合作,将能实际地切入到用户群中,借此进入医疗市场。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医药信息平台能提供门诊信息、医患交流平台,是移动医疗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而全球范围内,病例数字化、共享化得趋势不断加强,智能终端的普及有望加速这一进程。
但我们无法回避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国在远程医疗设备上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家庭血糖仪、血压计、脉动血氧计和峰值流量计等联合装置还处在艰难的推广期,远落后于国外。而且更没有可行的信息化策略,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医疗机构或企业。此外医疗健康领域,向来是一个对信息安全高度敏感的产业,医疗健康类网站与整个商业互联网进程相比至少落后三五年。医疗机构IT化的程度也不容乐观。
但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正是革命的契机。
移动APP成突破 恐受羁政策绊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普及,形成了一个突破点。
IDC研究公司调查显示,已经有9%的美国成年人使用移动医疗程序跟踪或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Health It Now网数据显示,2011年,App Store中医疗类App销售量同比上升了250%;预计到2015年时,全球会有超过5亿人手机中装有至少一款医疗类App。
鉴于医疗App产业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内相关企业也加紧布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正在开发医疗App的公司已经有500—600家,从业者上万。当然,这些人群中有些是从医疗软件开发转型而来。
不过,目前对于可远程指导的医疗App而言,文字、医学图像、语音、电话咨询这几项仍是患者远程咨询所能用到的描述病情的主要手段。从目前医疗服务类的App本身的界定上,它们对传统医疗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取代,而是一种促进和补充。
从涉及到的业务范畴看,目前国内一些较为知名的医疗健康类APP定位都比较明确,且背后都有庞大的积累和资源支撑:
丁香园主要是医疗健康行业从业者的社区,汇集了许多专业医师和众多从业人员,其推出的APP也延续了这一特色,以医生交流平台为主;
快速问医生则以庞大的医生资源为基础,主打移动健康和医疗的咨询业务,以浅层的轻度问诊为主,涉及病症咨询、用药指导、养生健康等方面,其用户数量在5个月内突破350万,日均提问3万余次,相比PC端的艰难增长可谓顺风顺水。
好大夫在线则收录全国3225家正规医院、300549位大夫,并已建成互联网首个实时更新的门诊信息问询系统。其主打的医疗APP也以此为依托,着重打造在线医疗服务预约和交流功能。
综合来看,这些相对成功的移动APP并未突破藩篱,为物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系统提供更为直接和专业的诊疗数据服务。虽然目前已经有医疗App的支持下已经可以量血糖和血压等,并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医疗,但误诊的可能性也极大。因此,中国需要相关配套的监管机制来净化医疗App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