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08
导语:在科研单位合理化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疆农业科学院组织人事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摘要】入院教育培训是提高新进人员素质,加快新进人员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新岗位、新环境要求的现实需要,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阐述我院在新进人员入院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并在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进一步完善该项工作。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新进人员培训;实践思考
农业科研单位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集公益性与社会性并存的双重特性于一体,而各研究所、各课题组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入院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使新进人员尽快实现有局外人向新形势下的农业科研人快速转变,使他们迅速地适应和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当中,不断加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科研单位人才储备打好坚实的基础,促进农业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进人员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院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2013年,我院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新招录高等院校毕业生61人。从学历结构看,大专学历6人,本科学历21人,研究所学历34人。研究生中硕士研究生32人,博士研究所2人。从民族结构看,汉族53人,维吾尔族6人,回族2人。从岗位看,专业技术岗57人,工勤岗4人。
2 入院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2.1 入院教育培训的形式
入院教育培训是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处组织实施,并选派专人负责管理。采取封闭式集中培训,军事化管理,培训时间为40天左右。
2.2 入院教育培训的内容
根据农业科研单位自身的特殊性,结合实际,设置了以下培训内容:一是由院领导介绍新疆农科院的发展史;二是由组织人事处负责人介绍规章制度,组织构架,岗位任职要求等;三是由各研究所领导、各学科带头人介绍研究所的发展情况及各学科取得的科研成果;四是通过拓展训练、观看励志影片、参观博物馆等形式,进行价值理念、角色转化、团队协作和沟通等方面的培训;五是军事训练,以培养新进人员的集体观念、组织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协同合作的能力;六是进行劳动实践,体验农业科研生活。
2.3 入院教育培训管理形式
采取自主管理,根据新进人员不同的部门、性别、学历、族别进行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日常培训、劳动实践、生活起居等。通过自主管理,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同时也加强各组员间的交流与联系。
2.4 入院教育培训的效果反馈
培训结束后,新进人员首先进行互相交流,向大家谈自己的培训体会和感受;其次是举办了“新进人员入院教育培训汇报会”,邀请院领导、所领导参加。汇报会以组为单位,通过ppt形式进行汇报,意在让培训组织者、授课教师、单位领导就自己对本次培训的认识、心得体会以及还需改进的地方进行交流。
3 入院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3.1 培训体系不健全
农业科研单位一般没有独立的培训部门,培训工作只是指定组织部门临时负责,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组织保障、资金保障等,在每年新进人员进行入院教育培训时,只是临时安排一个部门负责,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上都是临时商定,因人而异,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入院教育培训体系。
3.2 培训中缺乏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培训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部分新进人员会出现旷课、不遵守劳动纪律、作息时间等现象,他们认为已经被单位正式录用,培训只是走过场,缺乏对培训的正确认识,难以保证培训质量。
3.3 培训效果反馈不完善
当参加完每一项培训后,新进人员都希望能从培训管理者那里获得评价,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贵的建议。由于培训体系不健全,常常会忽视培训评价阶段,对新进人员的培训情况缺乏有效的跟踪管理,不能及时对培训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培训是否有效也无从得知,新进人员不知道自己受训的结果也就不能主动做出任何行之有效的改变,对培训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 进一步加强新进人员入院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4.1 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
一是成立培训领导小组,设立培训机构,选派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工作;二是制定完善的《新进人员入院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三是设立专项经费,为培训工作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在人力、物力、财力、制度等方面有了保障,入院教育培训工作会朝着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4.2 建立培训奖惩制度
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可将日常表现作为受训人员转正定级的一项考核指标,对在培训中表现较差的人员要向单位领导通报,并酌情给予延迟转正定级,同时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以充分调动新进人员的培训积极性。
4.3 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反馈及评估体系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特点;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 A
1 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特点
1.1 多面性
我们认为技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不应是单纯技术观点或单纯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即为产品使用者着想;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的要求;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 3 个效益服务;从现实出发考虑长远需要,从技术上解决经营方面的一些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还要解决从土建、水、暖、强电、弱电、燃气、环境、装饰到品种繁多的建材产品和设备等多项技术工种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设计、施工、预结算多方面的技术内容,甚至是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技术联系及沟通。
1.2 综合性和组装性
面对一项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同于设计、施工单位各有其阶段性工作内容。设计和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技术管理工作,但都是从他们各自业务范围内进行,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继之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施工、销售到竣工交用、物业管理及售后服务。它要衔接、协调各阶段、各工种之间的关系。从时间上看,它像一个纵向的链条串联各阶段,自始至终。从空间角度看,每个阶段又要面对众多工种、众多学科,要向一个魔方一样将各技术工种、各种建材设备从平面到立面从时间到空间有机的组织落实到一个工程上。房地产开发又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据笔者统计,完成一项稍大些的工程要涉及 100~200 个单位包括省、市政府各部门至居委会、交通队、从消防、民防到房管部门、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管理、从众多建材厂家到设备供应商等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是要把几十乃至上百个与技术有关的单位的精神产品到物质产品巧妙的组织起来综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工程。
2 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
(1)参与编制新开发区和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编制详细的项目综合开发进度计划,包括项目开工前的准备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报建报批阶段,施工阶段,配合推广及销售等多个阶段的进度计划安排。
(3)根据经营要求编制各阶段的建筑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包括工程的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指标、面积标准、装修标准、设备标准等。
(4)组织编制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案、详细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环境设计、二次装饰设计等。并组织企业内部的经营、规划设计、工程、预算、营销等各部门对各阶段成果进行研究、审查、修改。
(5)组织各种分包项目的招标及合同签订,组织各种建材、设备的技术考察、选型选购、技术谈判。
(6)参与编制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组织设计。
(7)组织协调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与双方经常联系及时掌握情况、研究问题。
(8)参加工程监理单位组织的各种工程会议,解决工程中各种技术问题。必要时参与处理工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9)组织国土、规划、消防、民防等各项目报审报批工作,参加工程建设各阶段各工种的验收工作。
(10)组织工程的技术档案、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11)配合工程的分项预算、结算、配合销售前期工作及营销管理工作。
(12)编制和实施企业内部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措施。
(13)企业内部的科技成果、合理化建议的审定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
(14)科技情报工作,国内外建筑工程的科技信息收集管理和交流工作。
(15)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专题技术研究、总结工作。
3 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管理的工作方法
(1)编制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结合开发企业特点制订各种规章制度,使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责任分明、目标明确、赏罚公平,有了规章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决策的随意性。还要编制完善技术管理责任制,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各工种的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各阶段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工程图纸审核程序及成果审批制度,工程技术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等,其中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是设计事前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设计和图纸质量的重要手段。
(2)依靠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等社会力量为我服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多工种多学科的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应当具备多工种多学科的基本知识,没必要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况且建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改革,使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我们不可能都及时熟悉。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时,可以利用社会力量为我服务。可短期或长期聘请有关专家来企业工作,也可向专家或有关科研单位专题咨询。笔者就曾多次邀请很多专家专门咨询、座谈各种轻质隔墙板、保温材料等的性能、优劣,为企业选材决策提供依据。
(3)在企业内部建立技术委员会:一个企业内部,除设有总工程师外,还应当设立一个技术智囊团,这样可以集中企业内的技术力量、集思广义,发挥集体智慧,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开会研究处理重大技术问题。笔者所在企业就设有一个审图机构,其成员是各分公司、各项目部有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负责从房地产开发角度审定企业内部工程的设计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4)利用市场竞争规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材、设备等方面进行招标竞标等,择优选择以保证技术及材料供应商的高质量。在房地产开发工作中组织设计竞赛、公开招标,我国已被广泛采用,效果明显。
(5)广泛的、经常的搜集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情报和信息:搞技术管理不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建筑工程的技术发展状况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我们的建筑技术、建材设备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建材产品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做为开发建设专业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随时了解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才能使工作得心应手。为此,可与有关技术情报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固定关系,经常参加各种展览会、学术报告会。还可与一些技术实力强的大企业建立技术情报交换关系。另外,有目的的组织本企业技术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6)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技术管理:建立规划、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专业的各种技术资料数据库,储存各种建材设备的信息,将技术资料及材料设备信息电子化、数据化、信息化,开发并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专业技术问题的研究。
4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技术管理与经营的关系:市场经济要求我们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工程技术问题时既要注意经济性又要有经营的头脑。要在城市规划允许的原则下提高容积率、增加出房率还要考虑市场需要。为了适应经营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应多做方案比较。在经济条件受限制时,设计施工要因本求末、确保安全和基本功能。市场变化多,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设计施工过程中要从技术上解决未预见而出现的市场新问题,为此,修改设计甚至局部修改在施工程应属正常现象。总之,工程技术管理要与经营部门紧密结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修正,最终建成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适销对路产品。
(2)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与使用风险我国改革开放后,建材及设备发展迅速,种种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还有名目繁多的进口货和合资产品。广告宣传目不暇接,加上一些不正当的推销手段,使我们在选择使用某种新产品、新技术时必须慎重对待。有的新产品据介绍,优点很多,
立足企业 加强管理 多方指导
开展“五小”活动,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活动的广泛性和时效性,积极组织领导,建立一套从上到下层层负责的管理制度,确立目标,明确责任,多方引导,坚持扶持,全面动员,才能使企业全体职工人人参与,满腔热情地投身于“五小”活动中去。
建立机构,落实责任,发挥促进作用。企业要设立“五小”活动领导小组,以生产经营为龙头,以基层管理人员为骨干,定期组织,统一规划,坚持目标管理。一是落实“五小”活动责任制。每年年初在制订企业目标任务计划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确立“五小”活动内容和目标,与车间部门订出责任书,确定课题组,分解活动,指标到人。二是实行管理人员分级负责制。企业要设立专人分管“五小”活动的落实,基层各级管理组织要积极组织协调督促活动的开展,及时反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本人的绩效挂钩。三是开展讲评制。对“五小”活动要一月一小结,组织讲评,做到有奖有罚。要通过严抓,“短期行为”,使“五小”之花遍及企业各个角落。
加大宣传,开展教育,发挥鼓动作用。企业要注意利用各种宣传载体,营造深厚的舆论氛围,在大张旗鼓地通过厂报、广播、电视、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开展“五小”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的同时,积极对“五小”活动中的先进典型集中组织人员写稿照相,进行重点宣传,典型引路,在“讲(讲精神)、选(选先进)、树(树典型)、学(学标兵)”上下功夫,使获得成果的有功人员橱窗里有影、广播上有声、厂报上有名,进而带动企业全体职工积极参与,走进“五小”活动中来。
统一考核,奖优罚劣,发挥推动作用。为了使“五小”活动扎实有效,在管理中要坚持细化考核办法,逐项逐级检查,做到“三查”:一查活动有无安排;二查活动培训情况;三查活动效果如何,并坚持“公示制”,将活动按车间部门提醒,促其赶上;坚持“奖罚制”,奖优罚劣,与车间部门管理工作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挂钩。另外在基层要设立职工“五小”责任台和竞赛台,在班组确立重点工艺攻关组,在重要机台落实培训导师,从而在企业上下形成培训经常化,管理规范化,活动多样化。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力求实效
“五小”活动的关键是要有成效,具体要解决问题,通过努力,使广大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动脑筋,想方设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效益,作出贡献,这就要求各级组织必须从“小”中抓起,突出活动的特点,调动起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奋发努力,寻找目标,取得成果。
坚持技术练兵,多开“小灶”,注重“参与效应”。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设备、不同工种,组织集中培训,重点突破,在互结对子、互帮互教中,对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班组和岗位,组织技术骨干轮番辅导指点,对部分技术差的职工落实专人帮教,以此拓宽活动阵地。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各种劳动竞赛,把“五小”活动融入竞赛中。基层组织要依据本部门岗位设置和技术难点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坚持收集岗位技术资料,组织人员抓关键难题攻关。企业要定期检查,针对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精兵强将攻关,从而形成车间培训“小课堂”,班组技改“小核心”,机台练兵“小阵地”的新局面,带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促进“五小”活动顺利进行。
积极创造条件,多架“扶梯”,注重“综合效应”。面对职工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国有企业各基层组织在不断加强技术培训和练兵的同时,注意与企业有关职能部门联系,组织职工分期分批进行技术观摩和技术比武,请技术骨干现场讲解指导,并通过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兄弟厂联系,请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来企业讲课。对重要岗位的职工采用集体送出去学习和个别优秀职工重点送到大专院校学习的办法强化训练,以此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奋进,使企业综合技术力量得到迅速提高,进而促进“五小”活动的全面开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落实倾斜政策,多送温暖,注重“激励效应”。囯有企业在开展“五小”活动中,要注意关心支持职工的奉献精神,对职工有关技术方面的设想、建议,要组织专人帮助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能出成果的、活动有成效的要及时上报给以重视,并千方百计从设备技术上提供帮助,使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倾斜政策:一是每年对取得“五小”成果的项目进行评比并张榜公布,给予物质奖励。二是将有功人员树为先进模范典型,积极加强宣传。三是对取得显著成果的有功人员优先晋级、提拔和安排外出学习观摩、疗养、选购企业住房,以此激励,凝聚人心,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为“五小”活动的深入开展铺平道路。
立足创新 总结经验 不断进取
在“五小”活动中,国有企业要紧密结合企业技术设备的主要问题和生产经营工作现状,组织职工大胆实践,积极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为企业技术发行服务,为产品畅销市场尽心尽力,促使“五小”活动取得成效。
迎接挑战,在设备上创新。国有企业多数是老企业,技术更新慢,设备维修多,技术装备远远不适应竞争的市场需要。尤其是一些配件需求量大,有些重要配件不但奇缺,而且还很昂贵,每年购买添置配件对企业是一笔很大的费用。面对困难,国有企业要依据企业实际,积极组织,统一指挥,动员全体职工开展攻关活动,对技术设备进行分解改造,采用“蚕食法”,逐车间逐机台进行分解改造,通过小改小革和大的技改,拓展“五小”成果,为企业增加和节约改造资金。
关键词: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5987-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2.064
Thinking on Budget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ograms
WANG Gui-chun1a,CHEN Wei1b,GAO Yu-qing2
(1a.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Information; 1b.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2. Xiangyang Va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gyang 441021,Hubei,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during enforc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ogram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necessity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for strengthening program budget management was proposed, and some operational and referential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programs;budget management;budget planning;budget enforcement;performance management
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是项目围绕预算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编制,以及对预算进行审核,审核后的预算调整,预算制定完成后的执行、分析和评价等[1]。实行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安排资源,降低项目风险,为完成科研项目的目标创造条件。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可分为3个环节,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项目经费管理贯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规范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如今,国家对项目预算管理愈来愈规范,随意编制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准确会对以后的科研活动经费开支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项目审计时也会存在预算不准确、超预算、超范围开支等财务风险。编制好项目预算、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建立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不但可以确保科研活动的各项经费开支需求,而且对科研活动的开展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 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于2003年首次提出财政体制改革要“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这对规范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农业科研兼具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三种管理类型的特点,其项目预算管理仍存在诸如预算经费执行进度缓慢、预算支出与实际支出结构不符、预算执行过程缺乏全面监控等问题。
1.1 预算经费执行进度缓慢
一方面国家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机构财政结余资金有增无减,造成国家投入的大量财政资金沉淀,不能及时发挥效益,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某作物研究所为例,2010年财政资金预算执行进度为75%,未达到湖北财政平均预算执行进度。财政项目预算资金执行进度低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财政预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科研项目无法按预算进度执行。2011年全所科研专项收入为2 427万元,年初部门预算项目财政资金仅为421万元,财政通过预算追加形式下达的资金高达562万元,占全年项目财政拨款金额的57%。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农业部资源观测站经费等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机构的专项投入,年初未列入项目承担单位部门预算,而是以预算变动或者追加预算的形式下达,财政指标先通过国库支付网拨付到湖北省财政厅,再由财政厅拨付到预算执行单位,财政指标挂网时间一般为第三季度的7-8月,使得年末专项资金大量结余,预算执行效率大打折扣。主观因素:有些单位的项目具体执行人在观念上轻视了项目执行、项目效率的重要性,并在规范意识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2]。有些单位各部门主动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片面地认为这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不严,随意增加或者改变资金用途,这在基建项目和科研项目中比较普遍,从而导致项目无法按预算执行,造成财政资金浪费或闲置。
1.2 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不相符
编制的预算不能真实反映科研项目的实施成本,很多科研人员对项目所需的资金并没有做出合理的预估,导致项目在任务完成后,资金有大量结余,或项目后期阶段的资金短缺,违规挤占其他项目经费。通常情况下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与科研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设备费、材料费、燃油动力费等科目是清晰可的;但与此同时,为保障科研项目顺利进行,还有一部分间接费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项目承担单位提供了仪器设备及房屋,消耗了水电、公用耕地等资源,以及对流动工作人员的补助支出等科目,很多项目负责人都没有纳入预算支出。所以,当实际费用发生时,有的项目负责人将费用列支到其他项目开支,有的项目负责人将费用列支到本项目的其他科目开支,还有的项目负责人开支根本不受预算约束,为了完成目标不计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项目负责人反映,由于农业科研的特殊性,科研经费预算中使用的科目与科研支出采用的会计核算科目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科研项目预算明细科目与会计核算明细科目无法完全地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预算的编制和经费的使用。
1.3 预算执行缺乏全面监控
目前,农业科技研究方面的资金一般都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渠道。纵向项目科研经费是指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及湖北省级行业机构向科研团队提供的资金以及一些相关的设备,还有自己所在科研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经费。横向项目科研经费是指农业科研单位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之间进行科研合作、科研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科研经费。对于纵向科研经费,国家主管部门、湖北省级主管部门根据资助的类别,分别制定了各自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预算编制审批、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且项目实施单位必须通过项目验收和项目审计这一关。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相对而言则比较粗放,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支出的合理性难以界定,这就造成了纵向、横向项目科研经费之间的相互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导致项目的管理者不能及时掌握项目的进程,更加无法获取科研资金的收入跟支出的方向[3]。
2 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制度原因
2.1.1 管理制度“滞后” 预算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研项目管理中执行的各种经费管理办法,大部分都是几年前针对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制定的,办法过于笼统,相关制度协调性不够,在执行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妥善解决,科研工作易被延误。由于各种农作物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有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且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农业科研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其他领域相比偏高。所以,在对农业科技的研究方面,要重新考虑对实验场所、方法、规模等的控制,需要在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选取最有利于研究的方案,尤其在资金预算的方面要考虑到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改进。但项目预算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申报调整的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再由上级主管部门向省级财政部门申报,省级财政部门经过讨论研究才能批复,这期间所需要的时间之长、流程之复杂,远远超出农业科研所能承受的范围。
2.1.2 科研管理职能划分缺乏沟通交流 一般来说,科研经费只要被确定或者资金已经到位之后,就不能随意地改变使用的方向。但就目前的很多项目来说,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很多科技管理人员都没有对经费做合理的规划,甚至有些闭门造车,不与财务部门沟通,随意支配经费,最终导致出现经费使用与预算不符的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相关的科研部门就要与财务部门协调好,将自己的预算和详细的收支所需全部交由财务部门进行统筹。这样可以避免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或者完成之后产生矛盾,影响最终的汇总。
2.1.3 经费预算编制与项目管理之间脱节 计划的支出不合理,项目的款项没有明确到位,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或没有详细的调查预测等导致预算的构成相当的混乱。
一般来说,项目审批部门对于科研机构申请的项目是否有配套资金没有硬性规定,因此申请资格的队伍是否可以获得支持,跟它本身有无配套资金联系不大,经常会出现各种资金混在一起使用的状况,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会给科研院所或团队留下污点,失去专家的信任,对未来的发展不利。
2.2 人为因素
2.2.1 科研人员因素 从农业科研项目的申报到项目的执行,再到项目的验收,科研人员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项目预算的编制阶段,大多数的科研人员都没有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且对这部分的知识接触较少,因此如果仅仅由他们编制科研经费的预算,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不能够有效地将科研跟财务联系在一起。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严谨的理论知识作为保障,对经费的划分不合理,或者不愿意在Y金匮乏的状况下寻求多方面的合作与帮助,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经费不足、账目混乱的情况,极大地影响科研项目的执行[4]。
在进行预算统计时,需要说明各种费用的用途以及测算理由。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科研人员几乎不能在计划的文字阐释方面给出详细的报告,并且投入的精力较少,有很多的科研人员觉得模糊的依据可以获得更多资金,这种侥幸心理是有极大危害的,在评定一个项目的时候,专家对预算的统计往往非常重视,不重视预算编制的后果会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产出和效益的评定,同时也可能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2.2.2 财务人员因素 目前,农业科研项目预算内容和要求不断细化,对项目预算编制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仅靠科研人员编制高质量的项目预算越来越难,现有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跟不上项目预算执行的要求。因此,财务人员要主动地将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延伸到申报的项目之中,这会对之后的项目执行有较大的帮助。但现在科研单位普遍存在财务管理队伍力量不足现象,在限制了财务人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科研项目的执行、发展。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为例,2011-2013年,每年执行的专项在10项以上,加上其他的项目经费,每年的项目经费达2 000多万元,科研团队近十个,而财务人员只有3人,要统管全所事业费及专项经费的核算及管理,因此财务人员较少地参与每个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实质性工作。他们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掌握资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相反地,科研人员关注的是怎样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完成科研项目,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对预算编制的关注点不完全一致,所以前期的编制过程需要两者之间进行协调。
3 提高湖北省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完善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制度
目前,湖北省农业科研单位执行的预算管理制度大多数形成于20世纪初期,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是2002年的,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标准是符合当时管理需求的。而近几年来,科学研究事业突飞猛进,科研经费数量也已大幅上升,但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仍然执行多年之前的标准,已经严重脱离实际,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研事业要求。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和新的支出项目时,科研预算管理制度也应该随之发展,预算执行也应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提高水平,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需要随之不断完善。
另外,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监管等方面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①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关注项目的预期支出,实行全口径预算,应将财政拨款收入、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使预算能全面反映所属单位预算内外收支状况[5],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管力度;②细化预算编制流程,强调预算编制的审议和批准。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应由项目负责人牵头,汇集科研、财务、科技管理人员,分析往年类似科研项目执行情况,按照国家政策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共同完成项目预算编制;③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项目支出定额标准。提高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尽量将预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类,将支出限制在一定条件之下,将监督和管理控制在具体条例之上;④针对某些特殊情形,如自然灾害、疫情等,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可由科研人员申请资金垫付,以确保项目研究能正常进行。与其他行业科研活动有所不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季节性强、周期长、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就目前农业科研项目出现的进度与资金严重脱节的难题,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得到解决。由于目前项目立项审批工作流程较长,最好尽早申请科研项目的资金申报材料,以防止出现难以预料的状况而影响到科研活动的开展。同时,根据科研经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多变性和规律性进行分析,根据以往经验提前预测和规划,为项目预算和支出留出充分的变通空间,使得农业科研工作能够顺利完成[6]。
3.2 注重项目预算的执行和管理
在农业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批准的预算和相关规定,安排项目的具体事项。①根据项目需要熟悉掌握职能分布,提高人的工作能力,有选择性地筛选一些有能力的工作人员掌握项目的进程,安排具体事宜,同时对科研人员进行专门的指导,确保每一个参与人员都了解项目的实施状况,明白自己的工作要求和预期效果,从宏观上认清项目的实质。预算资金的管理主要表现在项目资金的流动和应用上,可分为资金核查和专款专用两种,制定明晰的规章制度对项目之间的资金相互挤占进行区分,避免互相干预。②在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的多重审计模式下,重视项目执行中期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项目开支不能超过项目的前期预算,需要遵循前期的预算内容,不能够超出或者产生预算列表中不存在的项目。③增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根据具体安排,向有关人员询问,保证农业科研项目进展得更加顺利,财务状况透明、公开。④完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记录的账目支出对今后的项目审核和参考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表现出农业科研项目进展的大致过程和总体的质量水平。因而,需要在项目开展之前重点关注基础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财务数据,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真实、全面,并主动向审计部门提供财务数据。
要求对财政预算资金安排项目的执行过程实施追踪问效,将各类目标细化,在年中进行项目跟进,项目结束后对实现的成果进行最终的审核和评价工作。项目执行的好坏与项目预算的组织管理密切相关,如果组织管理得当,预算执行就能事半功倍,若组织管理混乱,预算执行效果会打折扣,所以它在项目管理中起着关乎全局的作用[7]。做好项目预算的实施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划分部门工作职责,设立专项项目小组。业务部门的职责是执行并监督项目进展状况,在项目实施之前提出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辅助编制项目预算;安排项目实施步骤和具体工作内容,主持项目验收等。财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预算和资金监管,搭建和管理项目库,提出项目申报建议;根据相关资金管理准则办理项目资金申请和核算,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等。预算项目执行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由各部门分工协作,分别实施管理。
3.3 提高项目预算的资金管理水平
①掌握科研项目预算的使用状况。全面规划资金使用状况,制定具体的资金流动和支出的计划,切实贯彻下去并严格执行,保证资金的使用价值,动态管理资金流动,涉及部分执行度不够、进度缓慢的农业科研项目,分析影响因素,适时调整。②运用专门的软件管理预算经费。对每个农业科研项目经费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从项目申报到立项、项目执行,再到项目结题,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软件随时查看经费使用状况,了解经费去向,有利于项目各个阶段的目标实现[8]。③改革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监管机制,严格控制资金流动。在编制项目预算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结余资金,应考虑如何提高结余资金的利用率,细化结余资金的使用条款,控制结余资金的使用领域、投入方向、基本条件以及具体程序,实现结余资金的有效性、真实性和规范性[9]。制定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监管的激励模式,在不影响调研项目实施的质量下,通过将结余资金部分奖励给课题小组的负责人和工作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整个项目快速有效地完成[10]。同时,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树立节约意识,杜绝出现浪费资金的状况。当预算资金与实际支出存在矛盾时,应该将结余资金全部投入课题组,鼓励科研人员在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的同时控制资金的支出,最大化地发挥项目资金的作用。
3.4 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预算管理理念
科研人员的自身素质对科研项目的执行有着重要影响。农业科研人员需树立全局观念,要认识到预算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科研人员应具有科学规划的意识和财务管理观念,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和学习基本的财务知识,便于与财务人员共同编制预算。科研人员应主动向财务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提供科研项目的实施计划,征求他们的对项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还应该强化资金规划和管理的意识,按照具体规章执行资金报销流程。报销不仅需要项目负责人签字,还需要项目依托单位财务负责人签字,规范报销手续,加强内部控制。项目负责人应该时刻提醒自己,项目实施时需要把握自由性和限制性的关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充分利用项目实施的自主性,严格控制经费支出和记录。
财务人员除了要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也需要了解科研项目的内容,主动参与到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中,财务人员与项目负责人、科技管理人员应共同参加项目预算编制,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执行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既符合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又符合研究工作实际。
3.5 实行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制度
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是为了评估项目经费使用的有效性,绩效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对预算目标实现效果的评价,也是科研单位获得下一年度预算的主要参考依据。预算绩效评价是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预算的编制时期与未来活动的预计开支等有着密切关系,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算的实施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实际与计划工作之间的差距,宏观掌控项目的进展,这样才能使得效率提升并达到理想效果,从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整个项目的进展状况和预算使用状况;项目验收过程一般为对预算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可将结论作为下一轮决策的基础[11]。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将预算绩效评价与中国预算管理改革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执行力度,更利于项目完成目标。突出政支出效率,对科研项目管理的思路和方式进行重新设计,改变传统的强调过程管理、辅之以绩效考评的方式,转变为以绩效目标考核和验收为重点,辅之以过程管理的模式,将更为科学和人性化。②在农业科研项目中实施预算管理,对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科研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务理论知识,与财务人员合作,能在编制预算时以项目绩效为依据,把资金使用和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联系起来;其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让财务人员能清楚地掌握项目的执行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③对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来应对可能存在的突发状况。例如对各类支出不再对照预算的固化管理,应根据业务实际需要和科研项目周期,在可控范围内授权项目负责人自主调控。
参考文献:
[1] 李智敏.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财会研究,2009(2):24-25.
[2] 张海鹏,康 建.加快农业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进度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2(3):6-7.
[3] 杨娅莉.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院(所)的应用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
[4] 江凤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检验检疫,2004(4):36-37.
[5] 段 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8):76-77.
[6] 王巧燕.加强农业科研项目资金预算管理的几点做法[J].商业会计,2010(11):65.
[7] 罗 红.加强科学研究单位课题经费的管理和监督[J].中国外资,2011(14):65-66.
[8] 孙宇韬.浅议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会计,2011(12):22-23.
[9] 蒋 薇.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1(4):18-19.
关键词:协同创新,材料工程,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H191
2011年,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对于材料工程类学生来说,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强调"2011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协同创新体制来完善和强化对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1]。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针对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更具体的表达就是加强校企合作,这种合作包含科研、就业等多方面。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材料加工协同创新中心,是河南省唯一的以材料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协同创新中心,其协同单位包括: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河南能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这些企业均为矿产、冶金、材料加工领域的国内知名企业,代表了所处领域的国内先进水平。协同创新不应单单只有科研上的联合,在其他领域也要有所体现。针对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现状,应当考虑在协同创新的机制下来进行新教学实践。
1.延伸课堂教学
加强教学环节与科研环节的关联性,鼓励高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工作,或者依托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申请课题,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开展研究,这样既能增加教师对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认识,也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介绍,同时也能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政府科研主管部门加强调研,强化立项引导,起好桥梁纽带作用。
目前有些本科教材更新速度过慢,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在开设的课程之外,可以邀请企业工厂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参与教材论证、撰写,帮助同学们了解实际生产中的技术发展,为今后在企业的工作增加感性认识。这样使学生能对实际生产技术的革新产生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认同。
2.强化实践教学
在实践生产环节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实施差异化的实践教学,本科毕业之后的道路无非升学、就业两类。据此,将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分门别类,有志于继续充实研究,尤其基础研究的学生可以安排在协同单位中的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共同研发,了解不同科研单位的科研组织模式,为其将来的深造之路打好基础;对于准备就业的同学,我们可以根据其就业兴趣相互结合,安排不同的实习单位、不同的实习岗位,比如一些同学准备从事有色金属加工,我们可以安排其进入协同单位中的中铝河南分公司从事有色金属加工;对于准备从事装备制造的同学,我们可以安排其进入郑州机械研究所实习。这样将学生兴趣、职业规划与实践内容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热情。
与之配套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教育、薪酬计算、学分认可等一系列的机制、制度创新。通过协同创新的各单位签订协议,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改革是企业、研究院所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储备未来的技术骨干;高校承担一定的企业研发任务,增强社会贡献度和服务能力。实现协同创新体的可持续发展[2].
3.建立校企合作的科研导向机制
笔者认为,毕业设计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度增加毕业设计的时间,实行毕业设计校企联合指导、考核,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样既改善了学院专业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而无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现象,也解决了毕业设计课题缺少实践平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指导教师深入企业,也提高了教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避免了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空对空"的情况。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3]。
学生提前介入企业生产,使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接轨。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3]。
4.探索协同创新的教育改革机制
"2011计划"是按"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点,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拔尖人才,同时也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建设[4]。从对学生的教育改革上来讲,本质就是推动校企联合,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素质。
1)学生为主导的课程机制。高校开设课程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余地,可以赋予学生对课程的评判机会,让学生可以挑选任课教师,挑选课程内容。课程结束之后,应落实学生的评教机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这样的做法使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单一方向的传授关系,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关系。2)校企协同的课程机制。学生通过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在长时间的接触中与技术人员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中能直面生产第一线存在的问题,能促使他们将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协同体内部企业,可以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提出合理化建议。3)企业和高校教师之间研究协同。现今高校教师的科研目光主要聚焦在世界科研热点上,出现了一些跟风现象,同质化的研究较多。应鼓励高校教师将一部分科研重心放到与企业的合作中来,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还能使教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有明确了解,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益处。真正一流的高校要解决当地或者国家迫切需要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图1.协同创新的教育改革机制图
5、总结
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企业、行业已经走到了大学教育前面。大学的教学体系也必须随之更新,以顺应时展的新要求。在协同创新的体制之下,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2] 王树国。乘势聚力协同创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房地产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房地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既是房地产这一商品的组织生产者,又是经营者,其项目质量则是企业的生命,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打开房地产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提高房地产建筑项目的质量,意义十分重要。
1 技术管理的概念
房地产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企业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活动和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从前期策划与规划、熟悉与会审图纸、编审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洽商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而“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则是指运用于技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企业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情报、技术标准与规程及技术责任制等一系列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技术因素。
项目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需要诸多专业的合作和多项工程技术的综合应用,而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技术管理所强调的是对整个技术工作的管理,而并非“技术”本身,它来源于技术而又高于纯技术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对房地产企业起着指导工程建设的意义,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2 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特点
2.1 多面性
技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不应是单纯技术观点或单纯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即为产品使用者着想;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的要求;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3个效益服务;从现实出发考虑长远需要,从技术上解决经营方面的一些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还要解决从土建、水、暖、强电、弱电、燃气、环境、装饰到品种繁多的建材产品和设备等多项技术工种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设计、施工、预结算多方面的技术内容,甚至是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技术联系及沟通。
2.2 综合性和组装性
面对一项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同于设计、施工单位各有其阶段性工作内容。设计和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技术管理工作,但都是从他们各自业务范围内进行,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继之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施工、销售到竣工交用、物业管理及售后服务。它要衔接、协调各阶段、各工种之间的关系。从时间上看,它像一个纵向的链条串联各阶段,自始至终。从空间角度看,每个阶段又要面对众多工种、众多学科,要像一个魔方一样将各技术工种、各种建材设备从平面到立面从时间到空间有机的组织落实到一个工程上。房地产开发又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据笔者统计,完成一项稍大些的工程要涉及100-200个单位包括省、市政府各部门至居委会、交通队、从消防、民防到房管部门、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管理、从众多建材厂家到设备供应商等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是要把几十乃至上百个与技术有关的单位的精神产品到物质产品巧妙的组织起来综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工程。
3 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
3.1 项目概念熟悉阶段
根据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对选定项目进行初步和详细可行性研究并制订项目商业计划书。请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与论证,提出项目建议书。通过公司决策层批准进入下一阶段。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与公司决策层充分沟通并请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与论证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3.2 项目规划认定阶段
主要是确定项目总负责人、确定项目经理、确定项目组主要成员、确认项目的有效性,提出项目概要报告。通过公司决策层批准进入下一阶段。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确定项目经理并与项目组主要成员充分沟通,使双方思想基本达成一致,然后对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论证。
3.3 项目实施开发阶段
主要是建立项目组织,制订项目计划,通过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招标、招标采购、监理招标、物业招标等展开项目营销;通过规划、环保、城管、消防、人防、水、电、气等部门审查;合同管理(质量、费用、进度、安全等控制);项目销售(严格培训、统一说法、不留后遗症、展示开发商的文化等)。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明确分工、制订计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进场时间、按现代项目管理的技术严格控制质量、成本及进度、项目的销售等。
3.4 项目结束验收阶段
主要有项目验收,办理备案证明。物业公司对项目进行接管验收、配合物业公司交房、项目清算、资产清理、文档总结、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总结,为其它项目做准备、解散项目组。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办理备案证、配合物业公司交房、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估总结,为其它项目做准备。
4 房地产开发企业技术管理的工作方法
4.1 编制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根据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结合开发企业特点制订各种规章制度,使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责任分明、目标明确、赏罚公平,有了规章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决策的随意性。还要编制完善技术管理责任制,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各工种的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各阶段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工程图纸审核程序及成果审批制度,工程技术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等,其中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是设计事前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设计和图纸质量的重要手段。
4.2 依靠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等社会力量
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房地产的开发和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借助来自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管理,从而更好的为技术管理工作服务。尤其是在房地产的技术管理上,通常会面临不同学科、不同工种的技术问题,而相关的技术人员并不是样样都是非常的精通,所以必须在遇到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问题时,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管理。针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就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或者是一些科研单位来进行共同的分析和探讨,以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在这个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专家咨询等,进而可以实现多方面的资料搜集,掌握有关知识,取得发言权,然后与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这对于房地产的开发和管理是尤为重要的,而且这一技术管理措施是科学的、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4.3 在企业内部建立技术委员会
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团队,进而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实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房地产开发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立起相应的技术管理团队,例如技术委员会、总工办等。在企业的内部,除了要有一个总的负责人,总工程师之外,还要有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储备,以便更好的集合技术人员的智慧解决不同的技术难题。在这个团队当中,其成员必须是各分公司、各项目部有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负责从房地产开发角度审定企业内部工程的设计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4.4 在规划、设计、施工、建材、设备等方面进行招标竞标
利用市场竞争规律,择优选择以保证技术及材料供应商的高质量。在房地产开发工作中组织设计竞赛、公开招标,我国已被广泛采用,效果明显。施工招标是国家规定,这是技术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5 广泛的搜集技术情报和信息
搞技术管理不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建筑工程的技术发展状况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我们的建筑技术、建材设备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建材产品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作为开发建设专业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随时了解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才能使工作得心应手。为此,可与有关技术情报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固定关系,经常参加各种展览会、学术报告会。还可与一些技术实力强的大企业建立技术情报交换关系。另外,有目的的组织本企业技术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4.6 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技术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房地产的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技术管理。在这方面,从规划到具体的施工,我们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管理,进而实现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全面提升技术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5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5.1 技术管理与经营的关系
市场经济要求我们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工程技术问题时既要注意经济性又要有经营的头脑。要在城市规划允许的原则下提高容积率、增加出房率还要考虑市场需要。为了适应经营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应多做方案比较。在经济条件受限制时,设计施工要因本求末、确保安全和基本功能。市场变化多,设计方案要尽可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设计施工过程中要从技术上解决未预见而出现的市场新问题,为此,修改设计甚至局部修改在施工程应属正常现象。总之,工程技术管理要与经营部门紧密结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修正,最终建成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适销对路产品。
5.2 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与使用风险
我国改革开放后,建材及设备发展迅速,种种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还有名目繁多的进口货和合资产品。广告宣传目不暇接,加上一些不正当的推销手段,使我们在选择使用某种新产品、新技术时必须慎重对待。有的新产品据介绍,优点很多,但未经足够的实践考验,有的进口产品在国外已使用成熟,但在我国则属刚刚起步,有的推销部门言过其实,有时负责推广的部门也缺乏实践经验造成误导。因此,作为投资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特别慎重对待,遇此问题必须多做调查研究,必要时向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咨询或直接访问用户,做到心中有数,如有条件,可提早在局部使用或做样板,实际观察、测试效果。正式采用时,需与供货厂家及提供新技术的单位签订担保风险合同,制订技术标准违约条款。总之,要采取积极又慎重的态度。
5.3 技术管理与工程进度
一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出现施工技术或建材出现质量问题,监理公司提出停工或返工要求,而甲方怕耽误工期出面干预,使得监理公司处于尴尬境地。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工程出问题开发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应采取积极态度,支持设计、施工单位采取技术措施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使工程进度基本不受影响,实现原定合同工期基本不变。如涉及工程安全问题应确保安全。平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力争早发现、早解决。在当前我国工程监理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房地产开发的技术管理工作要积极主动配合,尽量避免出现被动局面以至影响工程进度。
6 结束语
总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是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以人为本”的住宅设计都离不开工程技术管理,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实现,从而会影响市场占有率,制约企业的发展。为此,要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素质及技术水平,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竞争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014-02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质及其意义
“创新”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其英文为Innovation,表示“某种新事物的引入或某种新思想、方法或装置的引入”。从广义上讲,凡是在前人或他人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能够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事物,或者对前人、他人的成果创造性的应用,都可以称为“创新”。创新是人类以获取新成果为目标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把“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引入经济领域,并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的是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企业发展要靠“内生力”,而不能只靠资本、劳动力等“外在”的投入。认为这种“内生力”是“革命性”的突变,能创造出新的更多的“特殊”价值,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单是经济增长。这种“内生力”是个“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生产要素的全新组合”。把这种从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过程,能发挥资源的创造能力,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这种“新组合”,熊彼特称之为“创新”。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他还进一步提出“创新”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5种情形:(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后来人们将他这段话归纳为5个“创新”,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创新的主体主要有企业、政府和个人。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的前途在于创新”。创新之所以关系到企业的生命和企业的前途,首先,是因为创新是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的根本要求。1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唤起了人们“驱利”的本能,通过价格、供求、激励、信用等机制,企业之间相互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一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驱使企业产生一种求新、求变的压力和动力。企业只有不断增强创新的能力,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像比尔·盖茨说的那样:“不创新,即灭亡”。其次,从政治角度看,企业要创新还因为中国的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需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出“最好、最优、最高的产品质量”,“有利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发明和专利”。否则“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只能是一句空话。再次,企业必须创新还因为这是应对国际、国内严峻经济形势带来挑战必然选择。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无论是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还在发酵,美联储继续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加剧。据专家预测,全球经济需求紧缩、增长低迷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稳固,扩大有效需求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运输成本也明显增加,企业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受到双重挤压。面对严峻形势,企业的唯一出路是对经营现状永不满足和孜孜不倦的开展创新活动。最后,企业进行创新还是由目前中国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决定的。过去的30年,中国已发展为“世界工厂”,建立了庞大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中国的工业企业主要是制造业,目前仍未摆脱低端制造、低成本竞争和低附加值出口的“三低”状况。据有关资料介绍,全球制造业生产链可分为4种类型:一是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二是稍高科技含量的低端制造;三是低端制造而多样化产品;四是高端制造。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虽然总量已是全球第一,但是产品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而且我们为此付出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还很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抵御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升,必须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由“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从“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迈进。
二、企业创新的重点内容及其目的
企业创新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有着多方面内容。按照熊彼特的说法“有五种情形”。但是,工业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满足社会需要为人们提品的单位,因此,其创新的重点理应是工业产品,应该在产品技术创新上下工夫。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工业产品有3个层面:首先是产品的核心层,它决定产品“是什么”,即产品的基本功能,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表现为产品的关键部件或环节。其次是产品的外表层,即产品的附加功能,表现为产品的形状、光泽、包装以及产品的品牌、商标等。最后是产品延伸层,即产品的销售服务功能,比如组织配送,送货上门,产品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产品严重缺陷的“召回”制度等。通过上述3个层面创新,使产品有知名度、上档次,成为名牌,获得标准制作权。如何实现产品创新?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在模仿基础上创新,即在解剖别国他人产品样机后,按照其先进的设计工艺制造原理,“照葫芦画瓢”进行模仿,在此基础上改进本国企业产品,使质量提高,成本降低,迅速占领市场,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但是这种产品创新,只能是追赶别国已有的产品技术,很难有更新和“革命性”突破,不能超越别国的先进水平。二是在引进基础上创新。即在引进别国他人的先进技术装备等硬件或专利、商标、技术诀窍等软件,使之“本土化”,适应本国原材料供应及人们消费习惯,使产品性能有较明显突破或较大幅度地提高档次,并且可以打入国际市场,有一定竞争力。但是这种技术不可能是最先进的。在当今国际竞争中,真正高超的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到的,因此也难以摆脱跟在别国他人后面的被动落后状态。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这是企业最理想的技术创新。即在企业创新之前,确定创新的重点内容和目标,“以我为主”。拥有创新成果蕴含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对无形资产的应用支配权,也就是“我能做主”。企业自主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己单枪匹马,不去依靠别国别人的创新,它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来创新等3种基本形式。在符合利益、效能最大化的前提下,创新过程中技术的来源、创新力量的组织以及创新采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三、企业创新的组织与策划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石油和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节油节电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石油和电力是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石油和电力供应紧张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还要看到,尽管近几年节油节电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能源消费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据统计,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平均水平低15%-20%,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0%,低效电机及相关设备、低效照明产品仍在大量使用,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不足5%,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照明以及家庭用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浪费现象。特别是今年以来,一些地区石油、电力供应持续紧张,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石油、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做好节油节电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石油、电力供需紧张矛盾的重要措施,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节油节电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节油节电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节约宝贵的能源资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节油节电的主要措施
当前要突出重点,抓住汽车、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等应用面广、潜力大、见效快的关键设备和产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高效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用油用电效率。其他领域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重点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节油节电工作。
(一)汽车节油措施。一是严格执行车辆淘汰制度。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淘汰老旧汽车。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有条件的省会城市老旧公交客车报废期要在额定标准基础上提前2-3年。加快高油耗客、货车退出道路营运市场进度,力争到2013年年底前实现全部营运车辆达到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二是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降低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进一步扩大不同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差距。把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三是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适时提高并严格执行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抓紧出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尽快制订营运客、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并实施强制性汽车燃料消耗量申报、公告、标识制度。汽车生产商和进口商要按照统一的检测方法,测定并申报汽车燃料消耗量,新生产和进口汽车销售时必须在显著位置粘贴燃料消耗量标识。有关部门要定期公告汽车燃料消耗量指标。四是加强运输节能管理。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提高运输集约化水平,加强车辆用油定额考核。对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的运力。抓紧研究完善挂车牌照管理、交通规费征收和保险制度,鼓励发展甩挂运输。积极推广使用公路自动收费系统(ETC)。五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科学设置公交优先车道(路)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加强公共交通、区域内交通及对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补贴力度,降低公共交通出行费用,吸引、鼓励更多群众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加强出租车调度,完善预约制度,降低空载率。
(二)锅炉(窑炉)节油措施。所有火电厂(包括新建电厂)燃煤锅炉都要采用等离子无油、小油枪等微油点火技术和低负荷稳燃技术,降低油耗。继续把关停燃油机组作为关停小火电的重点,减少燃油发电。在电网调度中,燃油机组不得作为基础负荷机组,只能作为系统备用调峰负荷机组。工业窑炉要逐步停用燃料油,以洁净煤、天然气、煤制气等替代燃料油,大力采用窑炉保温、富氧燃烧、余热回收等新技术、新工艺,降低燃油消耗。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资金要加大对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电机系统节电措施。一是加快淘汰低效电机及拖动设备。制订低效落后电机及拖动设备淘汰目录和淘汰计划,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加快淘汰进度。二是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及相关设备。企业购置使用高效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压电动机、交直流永磁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产品,符合《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其投资额按税法规定享受抵免所得税优惠。对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的项目,依据有关规定按取得的节能量予以奖励。三是加强电机系统节电管理。制定高效节能电机产品标准,加快完善电机及拖动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和运行标准。加快建立电机检测机构,把能效指标作为电机及相关设备出厂检测的重要内容。推广电机系统变频调速、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合理匹配电机系统,消除“大马拉小车”现象。
(四)空调节电措施。一是加快推广高效节能空调。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空调能效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禁止生产和销售。严格实施空调能效标识制度,扩大实施能效标识的空调产品范围。实行鼓励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空调的财税政策,提高高效节能空调的市场份额。鼓励发展非电空调。二是强化空调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新建公共建筑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应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空调系统建成后应进行能效测评。建立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优化空调运行模式。三是加强现有空调系统的改造和维护。积极采用变频、变风量、流量可调系统、太阳能采暖制冷、地源热泵、余热源热泵、高效冷却塔和高效换热器等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空调运行效率。鼓励并扶持专业节能服务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中央空调系统实施节能改造。加强对中央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每年夏季或冬季空调使用前,应按规定及时进行清洗和维护。
(五)照明节电措施。一是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制定实施淘汰低效照明产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计划。2008年年底前,东、中部地区和有条件的西部地区大中城市行政机关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2009年年底前,东、中部地区和有条件的西部地区大中城市道路照明、公共场所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加大利用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力度,2008年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5000万支以上,在确保“十一五”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效照明产品规模。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高效光源、灯具等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研究采取税收政策抑制白炽灯等低效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二是减少城市照明用电。科学制定城市照明规划,合理划分城市照明等级,确保以道路照明为主的功能照明,严格控制装饰性景观照明。功能照明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照明设计标准及照明能耗密度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三是加强照明节电管理。优化照明系统运行,改进电路布设和控制方式。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公共区域照明逐步安装自动控制开关。
(六)办公节电措施。一是扩大办公产品能效标识和节能认证实施范围。2008年年底前将计算机显示器、复印机等办公产品纳入能效标识实施范围,2009年年底前将计算机、打印机等产品纳入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引导用户购买节能型产品。二是强化办公节电管理。各级行政机关要制订节约用电制度和节电改造计划,明确节能监督员,监督节电制度和改造计划的落实。办公用电设备要设置成节能模式,长时间不使用的要及时关闭,减少待机能耗。
三、强化管理和监督
(一)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尽快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将节能评估审查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
(二)加强重点用油用电单位管理。各地区节能主管部门要加强年耗油1000吨以上、年用电500万千瓦时以上重点用油用电单位的管理。重点用油用电单位必须按要求配备相应的计量测试装置,监控用能情况,严格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组织开展对主要耗油耗电设备和工艺系统的检测,2009年年底前要完成所有重点用电单位电平衡测试,并实施用电实时在线监测,对高耗能单位要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石油、发电企业和输配企业要努力降低石油、电力自用率,减少石油、电力损耗。
(三)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切实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停止不符合产业政策、违规建设和淘汰类企业的用电。各地区和电网企业要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电力错峰、避峰和有序用电方案。用电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和设备检修,具备条件的要采用蓄冷、蓄热方式,积极参与用电高峰时段避峰。加强无功管理,变压器总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上的高电压等级用电企业的功率因数要达到0.95以上,其他用电企业的功率因数要达到0.9以上。鼓励利用余压余热发电。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要严格按照以煤以水定电、以电定用、有序用电、节约用电的原则,制定与发电出力相匹配的用电调控指标。
(四)落实促进节油节电的价格政策。对电解铝、铁合金、钢铁、电石、烧碱、水泥、黄磷、锌冶炼等高耗能行业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高耗能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提高实施标准。进一步完善峰谷电价,合理调整峰谷价差、时段和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尖峰电价。研究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式电价。积极稳妥推进石油价格改革。
(五)加快节油节电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在国家各类科技专项计划中,把节油节电重大技术研发作为重点,大力开发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术以及高效节电技术。加强节油节电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积极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节油节电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六)强化监督管理。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节油节电管理,组织开展对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油高耗电产品、空调温度设定、城市景观照明等专项检查,依法查处各种浪费行为。加大能效标识市场监督执法力度,打击虚假标识,规范标识行为。质检部门要加大对终端用能节能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定期开展检查,对产品能效不达标的企业要依法处罚,对能效严重超标产品要责令企业收回。
(七)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以节油节电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知识,解读节能政策,推介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宣传节能先进典型。将节油节电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和实践培训体系,在广大企业开展节油节电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开展节油节电进家庭、进社区活动,编印节油节电手册、指南等,向公众介绍、传授节油节电的方法和窍门。
关键词:路桥项目风险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75-0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公路里程不断增加,路桥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很多的房建公司和铁路建筑公司也纷纷加入到公路建筑市场中来,虽然市场很大,但也使公路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良莠不齐,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之路桥建筑市场还不够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还未完全做到法制化、规范化,暗箱操作等不正当的竞争现象依然存在,致使工程建设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压低投标单位价、提高质量标准、缩短施工期限或减少一些必须费用项目等为代价,取得工程的施工资格,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
1路桥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涵义、目标
公路与桥梁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主要体现是工程成本费用的控制、及施工中的安全控制,任何一项工程成本费用才是最主要的控制内容,对工程施工一切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有组织、有计划的全方位进行预测、控制,同时也要进行分析、考核及核算。工程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组织所有企业员工,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连续改善企业各方位的管理体系,控制工程中可能发现的系列风险,挖掘各方面的潜力达到降低成本费用,强化企业管理,以最低的投标单价在投标活动中签订中标合同,为施工企业获取较大的利润。
公路与桥梁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主要目标是成本费用得到最大的控制。管理的目的是施工企业获得利润的最大化,首先必须满足合同中的工期要求,质量合格或优良。企业施工管理就是要处理好质量保证、成本控制、工期安排的三者关系,在目标明确时,尽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控制。按照科学性进行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及对比,体现做到每个目标的最优化,实现风险管理的最大控制。我们的最终目的要使整体施工提高到优质标准,不仅让用户满意也让社会满意,企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也为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路与桥梁施工企业在确保工期质量的目标下,特别要强化企业的成本费用目标控制,体现并挖掘施工企业潜在的能力,力争降低工程施工中投入的成本,减少不必要浪费,就能提升施工企业的良好信誉和竞争力。每个项目要对投标、施工及信息跟踪等全过程所发生的人力及物力费用的支出,都要进行合理监督、适时指导、必要限制,对已经发生的偏差要及时调整,控制到目标范围之内。实现成本控制,以确保利润目标的最终实现[1]。
1.1 实现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潜力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发展施工企业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各行业的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尤为重要,也能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多利润。技术创新主要内容包括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并开发适应施工生产所需要的新标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及新设备,把已经研发的见效快有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广泛用到施工生产上,充分采用合理化建议,提高技术改造速度,保证施工企业科学技术的转化,降低工程目标成本,力争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针对工程施工市场目前所需的科技工程项目,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目前生产技术状况,要用最有限的资金不断开发新项目并得到应用。同时更要召集、引进、和内部培养企业的科技人才,同时要和对应的大专院校及所属的科研单位加强联系,并做好协作与配合工作,这样才更有助于我们企业的发展。
1.2 管理以人为本,知识强企
目前任何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是人才的竞争,因为我们面临的是知识产业时代。施工企业内部员工主要由那些具有较高的有专业技术知识与有一定经验老员工所组成;并拥有大量比较新型的能适用的技术设备;所用的工具有较高的知识与技术含量;施工生产与施工管理的内容和环节主要体现知识与技术构成;目前企业的无形资产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当代的人才不再是体力劳动,能充分利用工具及设备就能完全胜任工作。所谓的人才是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施工中的人才一方面是自身培养,再就是选择对口专业的从外引进,这都是无形成本,人力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所制定的一个首要内容,要认真对待,敢于高新聘请,同时也能为工程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人才也同样需要技术去更新,需要不断去学习,只有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法。
1.3 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任何施工企业一定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才能更好的为企业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尤其是在企业投标中为企业做好参谋,并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样企业在投标中才能得到良好的运行。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必须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程序,力争做好企业控制的各项基础工作。应着重抓好下面几点工作:一是技术人员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施工定额及各项管理制度,不断研究施工预算的准确性;二是施工中要进行全面整理、准确无误并及时的做好计量工作、检查和验收工作;三是习惯建立一套完整、真实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原始检查记录;四是技术人员也要根据中标单价,编制好中标后可行的施工预算,同时也要编制出整体的及各部分的目标成本,时刻考核目标成本升降情况;五是按照科学手段编制合理的用工、材料、机械使用、工具利用等各项消耗定额;六是考察当地市场供求规律情况与内部管理相联系、相衔接的情况,做出内部结算单价;七是不断改善和健全企业内部核算制度、确定成本责任制度、制定考核办法等方面的管理;八是按市场情况建立和完善价格体系,如果有承包情况下,应与成本相关的政策法规等相适应的企业行为作为机制主要以降低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合理制定成本控制支出,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做好严密基础工作,才能为成本费用的降低提供良好的有效条件[2]。
1.4 强化内部管理,获取最大利润
成本费用管理实际就是体现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管理到位,成本费用也就能降低。任何一个施工企业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公路与桥梁专业的施工企业更应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成本费用控制。从基层到上层统一落实。让所有职工都积极参与,这样成本控制才能降下来。认真做好成本费用预测方法、计划内容、控制手段、核算步骤、分析原因、考核办法等各方面工作。建立健全成本费用控制手段及责任制度,并将其所定的目标往下分解到各责任人。然后再按照工程成本费用的几大特点,从预测到分析层层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并严格进行考核,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只有这样才能将成本费用控制手段,贯穿于企业的全过程,才能更加全面地、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成本费用,这样一定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利润。
2路桥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和桥梁专业虽然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也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是,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总的来说,其管理水平与现实发展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迫切完善和提高。几年来,公路桥梁工程质量事故出现很多,施工工期不能按计划时间完成。施工利润也不能按着成本费用的要求的标准去做,普遍不高。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很多起重大桥梁工程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也给公路和桥梁施工项目管理者鸣起了警钟。所有的事故都与项目管理者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者不按照标准程序施工造成的。目前,施工现场管理体制极其混乱、施工流程存在很大的浪费、项目采购管理者不能按照质量要求去购买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比较严重。材料质量不过关,路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现象较为突出[3]。导致公路和桥梁项目风险存在的因素很多,路桥施工企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大体固定性、产品内容较多,多数在露天作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从而使得成本费用的控制变得很困难,具体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施工流程存在较多浪费
我们知道任何企业施工流程是指施工中的各个过程,无论是路面还是桥梁,都是多组连续活动。价值流一般是指企业正常生产从开始到结束的多组连续活动,这些活动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可能是外部的顾客,也可能是价值流内部的最终使用者。如果流程中的某个活动没有为外部或内部顾客创造价值,则被视为浪费。而在目前的路桥施工中,施工流程存在着较多的这种浪费现象。
2.2 项目采购管理落后
目前,路桥施工中,在项目的采购上落后现象较普遍,它牵制了该项目利润的提高,成本消费没有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采购的原材料质劣价高的现象经常发生。这是产生“豆腐渣工程”的直接原因。
2.3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路桥现场是施工企业中人员比较密集、材料进出、传递信息的主要汇集地,也是该项工程产品最终形成的现场,因此搞好施工现场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几年以来,在吸取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我国路桥项目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进步和提高。但是,施工现场管理凌乱的现象显得更为严重,离我们创建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还差很远。
2.4 成本管理体制中的责权利不明确
权力责任对等原理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是组织理论的最为重要的基本原理,任何一个企业中管理人员的责权制必须对等,有职必须有权,赏罚要明确,才能真正的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这样也能调动管理中的主观积极性,合理的利益分配能让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如果缺少利益或利益不能兑现,人们就不可能有积极性参与任何成本管理。目前有很多路桥施工企业没有将成本管理的责任进行落实和分解,责权制混乱,当出现责任问题时,都不知出在哪一个环节。
2.5 投标决策偏离成本重心,造成潜亏
目前路桥施工企业竞争激烈,工程量的大小直接决定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国家政策不断采取银根紧缩之时,显得企业工程量无法满足要求,同时建筑市场会出现不正常的竞争,胡乱杀价,也会出现业主招标不按规范要求,不考虑工程细节就会选择最低价中标。个别工程企业中标后,就会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很难达到质量标准。个别施工企业为了占有较多市场,将价格降到成本费用以下中标,并出台许多内部奖励政策,甚至奖励中标参与者。于是,就会出现编标人员不考虑成本费用,编辑标书时经常漏项缺项,造成工程预算不准确,更多考虑中标率,可获得丰厚的奖励[4]。
2.6 现金保证金,企业承担巨额财务费用
由于目前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施工企业中市场的法律法规还不算完善,有待建立健全,路桥施工建筑市场也不十分规范。为回避法律责任,有的建设单位(法律规定不允许施工单位垫资),招标书中明确投标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缴纳货币资金并存入建设单位指定的某个银行账号上,实际上是要求施工单位垫付资金。各路桥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占有市场,施工企业货币资金量不是很足,只能求银行贷款。目前银行贷款利率还很高,而中标的项目毛利率小于利息率。如一个项目中标价1亿元,通常按标价的10%缴纳各种保证金,总计高达1000万元。
2.7 不能处理好工程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不能达到质量标准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算其内。质量成本严格意义可分内部成本,指没有达到质量标准所造成的费用,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同时也存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方面。质量保证一定会引起成本的变化,质量与成本不能因此就把它对立起来,因为质量和成本之间应该是辩证统一关系。长期以来,路桥施工企业不能将它们充分认识,只是特别强调工程质量,失去了对工程成本关心程度,工程质量虽然因此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也增加了为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施工利润不是理想,由于企业在施工中缺少资金,工程领导只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工程质量,对此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有可能会有所提高,由于质量上不去,一定会因为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而增加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不该付出的成本支出,同时对企业信誉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8 不能较准确地测算生产资料消耗
目前市场价格的趋势,材料使用率很高,同时大幅度提价,工程成本增大了,有的严重亏损,让人无计可施。我们知道,路桥施工企业的材料比重占据70%以上,中标价也同样增大,又因项目周期长,材料涨价的价差将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亏损。如2005年至2007年油料、钢材等主要材料价格提升幅度可达40%~60%,并且物价上涨风险都由施工企业承担,违反国际招投标惯例(物价上涨指数5%以内由施工单位承担,超过部分由建设单位承担),路桥施工企业会遭受较大损失,无可奈何。
2.9 合同管理失控,“入不敷出”
(1)每当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时,都将工程进度的因素影响予以忽视,且条款中也没有重视填写。
所有路桥施工企业不考虑别的因素,中标就可以,尤其对地理位置、施工环境、及当地治安情况考察不充分,一定会影响工程进度,成本也会增加。合同中部分条款尤其是《工程量清单》的单价又没有包括工程风险,出现风险,建设单位又不能索赔。正常的变更又因责任推脱而无法执行,已结算的工程款又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入不敷出现象。
(2)和劳动力签署的合同、材料供应合同及设备租赁合同等条款不是很清楚,合同结算又不规范,让人有机可乘,支付货款手续欠缺,划出的款项自己没有计划,会出现严重超付现象。
3路桥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3.1 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
(1)节约原则。
节约就是指该项目在施工中,人力、物力及财力的节省,它是成本控制的基础。节约不单纯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更要创造积极可行的条件,要按着成本控制原则进行事前监督、过程监控,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要及时给予纠正,技术人员要合理考察和优化施工方案,要按着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手段来达到节约目的。
(2)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有两个内涵,就是全员控制及全过程控制。
①项目全员控制。
成本控制包括项目组织中的任何部门:如施工班组及每个员工,成本控制应该将所有部门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时要将利益情况对下面的职工交代好,这样即可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共同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理念,切不可以将成本控制手段仅仅交与计划与财会负责就片面了。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都应该是全员性的。
②项目全过程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也是项目成本完成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整个过程到竣工移交,同时包括保修期结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跟随施工项目的每一阶段,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一定要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然后要按照具体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科学施工,利用现有的资源情况,尽量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在工程检查验收及移交阶段,及时要按着合同详细要求,追加价款并办理工程项目结算,使工程成本有始有终处于有效控制之内。
(3)目标控制原则。
目标控制和管理是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方法。它可以将计划的任务按着目标方向和措施等开展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必须切实可行,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责任要全面细致,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一定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并对该项目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奖惩严明,做到奖勤罚懒。
(4)动态控制原则。
风险管理与控制都运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必须掌握和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所有人工、材料及机械设备共同投入到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实际值与目标值相对比,检查偏离情况,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出现偏差要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更改,实施成本控制过程应遵循“例外”管理措施,所谓“例外”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那些很少出现的问题,有些关键性的问题对成本目标的实现影响较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属于“例外”的情况通常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重要性:一般是从造价上来看有重要意义的不同,才称为“例外”,成本差额的确定,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这种差异占原标准的百分率。差异分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成本支出如果低于标准也是一件好事,它可能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给下面的分项工程或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另一种是造成质量不过关,除可能出现返工和增添保修费用外,也影响企业信誉。
②一贯性:有些成本差异虽然不能超过规定的百分率或最低款项,但一直在控制线的上下左右徘徊,也应视为“例外”。说明原来的成本预测有可能不太准确,要及时按着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整。
③控制能力:有些是工程管理人员无法控制的某些成本项目,即使发生较大的差异,也应视为“例外”,如拆迁、征地、临时租赁费用的涨价等等。
④特殊性:对项目施工全过程都有重要影响的成本项目,虽然差异没有达到很重要程度,也应该引起成本管理人员的密切关注。如机械维修费的单纯强调节约,或少用人工等在短期内虽可再降低成本,一定影响项目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2 分析风险,预测风险,划清亏损责任
实现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必须寻找有效途径,能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很多种,综合起来可以从投标开始、进行风险预测,并在组织上、技术上、经济上及合同管理上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
(1)不仅仔细阅读招标文件,而且要实地详细考察此项工程,研究好对策。
①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要有深入认识,如结构情况,地质情况等。
②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细致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
③对项目组织内部也要细致分析,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资源配备情况、工程队伍素质等方面。
④对该项目所在地的交通情况、能源情况、电力情况的分析。
⑤对气候情况包括阴雨、冷热的分析。
(2)要同业主协商,以银行保函代替货币资金保函,不搞低标投标。
投标时尽量满足招标书中的要求缴纳货币资金投标保证金(否则取消投标资格),中标的价格测算的利润率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尽量同业主协商,预付款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不再缴纳货币资金,以银行保函替代。
3.3 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降低生产资料上涨
路桥施工企业主要材料有如下三大类:钢材、水泥、油料。在期货市场买入一份标准合约的同时卖出一份标准合约,价格都以投标时的预算价格为准,数量以单项工程耗用量为准,合同期限以计划工程进度的时间段为准。期货价格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供给和需求的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世界上很多生产经营者虽未涉足期货交易,也没有和期货市场发生直接关系,但他们都在利用期货交易所发现的价格和所传播的市场信息来制定各自的生产经营决策,以期货价为依据来确定的。
任何需要购进原材料及某种商品的企业又可能因价格上升而蒙受损失。产品能否以预期的价格出售、原材料能否以较低的价格购进是经常困扰生产经营者的主要问题。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为生产经营者回避、转移或者分散价格风险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手段,这也是期货交易不断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套期保值应大致遵循交易方向相反原则、商品种类相同原则、商品数量相等原则、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在做套期保值交易时,必须遵循这四大操作原则,否则,所做的交易就可能起不到套期保值交易应有的效果,达不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
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期货合约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很方便地进行对冲这一特点,通过在期货市场上持有一个与现货市场交易部位相反但数量相同的合约,从而在一个市场出现亏损时,另一个市场就会出现盈利。这样就在两个市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补偿、互相冲抵的机制。套期保值有四个基本特征:(1)交易方向相反;(2)商品种类相同;(3)商品数量相等;(4)月份相同或相近。
3.4 加强施工项目的控制和管理
(1)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责任、权力和利益相结合进行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该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而建立。
任何一个企业的施工项目经理部都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经济实体。路桥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是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管理,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工地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作业班组。项目经理是企业单位聘用的负责该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领导,这就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认真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后,更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有利益驱动,才会有一个新的格局。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多干少干一个样。这样层层落实,都认真负责,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责权利到位,所有事都有人管,所有责任都有人担,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这样就使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也便于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性和主观积极性,这样大家就能主动为企业成本管理共同献计献策。
3.5 工程项目内部加强工、料、机的控制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很大,大体都在10%左右。也应该严格控制人工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一些工序的消耗量,从而达到成本核算目的。
(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0%~70%。它直接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对材料用量的控制:任何企业首先必须坚持按定额使用量配置材料消耗,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共同改进施工技术,力争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材料同样进行性能分析,力求在监理同意并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情况下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
②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材料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项目经理应该组织有关人员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对那些要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比较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好资金的来源及时间价值,尽量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数量,在工程进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③机械费的控制:在满足工程进度情况下,尽理降低施工中机械台班使用量,按照合理施工组织安排,进行所有机械调配,力争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更要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等各项费用的开支,机械使用应该都有上岗证件,同时要避免机械设备的闲置;强化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合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尽量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管理和控制工程成本费用。
3.6 加强工程计划管理,减少损失
企业单位项目中标后,应按照合同及工期要求马上进行施工方案编制工作,施工进度的网络图或横道图要求详细,再编制如年度、季度、月度、旬计划。材料进场使用按周期进行编制计划,也要编制设备进退场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计划,人员进退场计划,并由项目经理监督其执行情况。
3.7 加强合同管理,增源节流
(1)强化与业主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招标书、投标书、询标答复等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是任何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签订开始,一直到保修完成日结束,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掌握和认真学习合同管理。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进展效果。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具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成本管理了,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对成本管理应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实践上全面展开,力争把这些工作做好。
(2)加强同各单位搞好关系,做好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等合同的管理工作,尽量节约成本费用开支。
1)合同的签订管理。
①项目经理在使用合同金额时,必须掌握是否在企业制度规定的授权范围之内。
②合同条款是否完善、是否有利于企业;是否条理明晰、措辞严谨。
③项目相关部门是否存有合同原本文件。
④合同的签订是否有项目部相关部门会签。
⑤已签订合同的单位是否按企业要求交纳了保证金。
2)加强合同的结算管理。
①结算的单价数量是否按合同执行,对于劳务协作合同结算的单价数量与企业同业主签订的合同清单上的单价数量以及计量支付报表上的清单单价数量是否有出入。
②结算程序是否符合企业相关规定,原始单据是否完善,是否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签字。
③对于分包工程是否定期结算(实际结算和暂估结算)。
3)加强款项支付管理。
①支付方式是否符合财务制度相关规定。
②是否按合同规定方式支付。
③支付金额是否按合同要求比率付款。
④是否已扣保证金。
⑤中期支付时垫付相关费用是否扣回。
⑥是否有超付款现象。
⑦最终结算是否签订确认书。
⑧支付的合同主体、方式、开户行、委托人等发生变动,是否有对方的声明或委托书。
⑨收款单位必须开具加盖财务专用章的有效票据,要求财务专用章、签订合同的单位、收款单位三者名称一致。
⑩办理收款业务的个人是否留有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3.8 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目前,在国内已开发出不少用于财务管理的软件,而且还有专门用于成本控制及管理的软件,这样不仅可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辅助管理人员进行设计、决策管理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的作用,可提高计划的准确性、控制的及时性,提高传输效率和资源共享利用率。
4应用实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第八合同段,全长7.5km。路基宽24.5m,路基长5.55km;中桥75m/1座、大桥2023m/1座;钢筋砼盖板涵10道。合同净价16388.7681万元。
主要工程量统计如下。
(1)路基挖方:77.7万m3;填方:55万m3。
(2)钢筋:7979t;钢绞线:720t。
(3)砼:26万m3(包括19.5万m3片石砼)。
(4)浆砌片石:5万m3。
(5)路面级配碎石垫层:40600m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78593m2。
4.2 项目成本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
本项目路基土石方工程为自营,其它项目采取劳务分包的方式。
结合以往自营项目成本管理的经验,本项目成立路基施工队,按内部承包经营管理的模式。这样,能够控制作业队总成本,项目经营情况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目标成本的测算采用单价法及总成本法,在不同的阶段跟踪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测算,及时预计、调整测算水平,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
建立成本控制与管理制度、各种物资统计台帐、现场各种机械使台帐以及消耗台帐。
(2)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1)该项目部根据各施工队伍劳务承包单价、材料市场价格、砼配合比(按定额配合比计算),按照单价法测算各施工项目成本,以及在单价测算中未进入单价成本的结构物挖基、机械折旧、大修、人工工资、工资附加、各项管理费、财务费用、以及其它必须支出的各项费用,对整个项目进行了综合成本分析。经过初步分析结果为:上缴利润率-2.94%,为负数,就意味着亏损。
2)当然,这个成本预测的基数上限相对比较宽松,但成本预测结果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工程项目利润的实际,也客观反映出工程项目经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经营不好,就有真正亏损的危险,因此,施工实施过程中良好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
①砂石骨料价差影响。
投标时细砂为50元/m3,中粗砂l35元/m3,碎石为28元/m3,而实际施工市场价格细砂为75元/m3,中粗砂l55元/m3,碎石为61元/m3,根据本段工程量计算,骨料若全部外购,仅骨料价差亏损达1000万元。
②砼配合比影响成本
实际配合比中C15、C20片石砼配合比比定额配合比高,仅配合比价差亏损达368万元。
③项目部管理人员偏多(已进场130人),管理费用较高,需精减人员,降低管理费。
④履约保证金交纳数额较大,公司计取财务费用较高。
面对项目存在的经营风险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项目部上下群策群力,认真进行技术研讨,达成一致共识:必须进行施工组织方案优化,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变更策略以及采取行之有效的经营成本控制手段,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工效、增加项目净收益、防范项目经营风险的根本办法和途径。
4.3 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针对成本预测结果和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通过熟悉施工设计图进行图纸会审,认真研究、分析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初步制定:采取优化砼配合比、建立砂石厂等措施有效控制并可降低成本,经过初步测算通过以上措施降低成本后能够达到的预期利润率为5.26%。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砂石加工系统,采用购买毛料加工砂石,能够降低成本493.068万元,详细如下。
①购买毛料加工砂石单价组成。
②因前期(6个月)尚未建立砂石厂,根据实际施工进度,考虑2万方砼材料全部外购,则剩余18万方C30以下(含C30)砼,按机制砂∶细砂7∶3,优化砼配合比设计(实际为外购砼材料10%,自采90%),可降低成本493.068万元。
(2)C20、C25、C30砼目前实际配合比比定额配合比单价约低,可降低成本25.5189万元。
(3)C15、C20片石砼可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达到定额水平,减少成本支出368.1705万元。
(4)缺项台帐(原合同清单中没有的项目及无单价的项目)部分工程量(业主尚未批复),预计增加利润:1500万元×15%=225万元。
(5)调整管理人员,降低管理费开支。
①单价测算中项目部人员平均数量偏大,降低测算中平均人员数量20人,则减少成本为124.384万元,计算如下:
职工工资:20人×1600×26=83.2万元
工资附加费:83.2万×49.5%=41.184万元
小计:124.384万元。
②压缩管理费开支,预计减少成本支出60万元。
③通过努力争取提早返还履约保证金剩余部分金额等措施,预计可降低财务费用40万元。
以上几项合计可减少成本:
493.068+25.5l89+368.1705+225+124.384+60+40=1336.141万元。
则成本降低率为1336.141/16388.7681=8.2%。
因此,通过采取降低成本措施后,初步预计能够达到的利润率为-2.94%+8.2%= 5.26%。
根据以上具体实例分析可以看出,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低施工成本,最大限度的实现经营管理效益。
5结语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路桥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实践中,应先对工程项目开展事前经营成本预测,施工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具体建议如下。
(1)要经营好一个项目,应当从进场初期开始就积极开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优化方案和设计变更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工程本身,为项目增加效益、降低经营风险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和办法。
(2)应认真加强项目事前经营成本分析,及时分析项目存在的经营风险,做到心中有数。进而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千方百计挖掘项目潜在的利润增长点,才能保证项目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争取效益最大化。
(3)应在项目施工实施过程中,及时开展阶段性项目经营活动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机遇、新的利润点,及时调整应变措施,进而找到生产经营中避免成本增加以及提高项目效益的有效途径,确保项目履约、争取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彭尚银,王继才.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徐蓉.工程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