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09
导语:在外贸进出口情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
1。培育骨干企业,孵化新的实绩企业。加大对进出口贸易额有潜力超过千万美元企业的培育力度,孵化实绩企业,在开拓市场、企业融资、贸易便利等方面给予支持;调整进出口结构,鼓励企业进口先进的机电设备和资源性产品。对企业进出口增量在省财政给予奖励的基础上,每美元再奖励0。01元;孵化新增1个外贸企业,对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给予2000元奖励。
2。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对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给予1个展位及1名参展人员费用(天数为会展期间和必要的撤换展时间)20%的补贴。
3。大力支持产业转移企业在本地出口。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向型企业,促进外向型产业转移企业在本地实现出口。积极引导供货企业自营出口,发展配套企业,努力扩大我市进出口企业主体。
4。大力培育进出口主导产业。以外贸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产品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骨干企业为基础,发挥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立现代中药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汽车电子加工业、鞋帽服装加工产业出口产业基地。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5。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扩大承保额度,提高覆盖率,按企业实际缴纳保费给予20%的补贴。积极推动进出口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6。加大对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市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开展培训辅导,搭建展会平台,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7。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外贸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资金、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资金、进口贴息、进出口企业孵化、进出口企业融资担保、品牌培育、出口基地建设等专项扶持。
8。加大对中小进出口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市县(区)担保公司要积极为中小进出口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进出口企业的信贷工作力度,创新金融产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在境外、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三、实现贸易便利化,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9。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策宣传,清理进出口环节不合理的限制措施及收费,缩短出证时间,降低进出易成本。商务部门要加大对外贸企业指导和服务;进出口协会、外贸中介机构要开展咨询帮扶,提供个性化服务;海关部门要努力完善电子口岸,加强与口岸海关协作,推进转关业务提速增效;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推行分类管理、绿色通道和直通放行制度,加快出口货物的检放速度;国税部门要加快出口退税审批进度,确保出口退税及时足额到位;外汇管理部门要提高进出口收汇核销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外汇金融服务。
10。实行包保责任制。各部门要贴近企业、深入基层,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完善外贸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对口联系服务机制,对进出口企业实行包保责任制;要建立外贸预报制度,完善调度制度,及时了解全市进出口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增强外贸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11。成立市外向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问题。
表一:2009年1月份**市属各县(市)出口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市区
**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新昌县
合计
出口值
27980
50207
27328
14060
8113
7479
135168
增长率%
-4.39
-13.81
-3.05
-9.67
-19.74
-17.15
-10.13
2009年1月份我市的外贸进出口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外贸进出口总体出现大幅下滑。
表二:2009年1月份**市进出口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进出口值
其中:出口值
进口值
金额
162298
135168
27130
增长额
-39785
-15234
-24551
增长率%
-19.69
-10.13
-47.51
二、2009年1月份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共166个,其中我市从56个国家(地区)进口货物,而我市的商品则出口至165个国家(地区)。
表三:2009年1月份**市对各大洲进出口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出口值
增长率%
进口值
增长率%
亚洲
49660
-16.42
20320
-51.67
欧洲
34278
-9.89
3758
-1.02
北美洲
20110
3.68
243
-93.70
非洲
16654
8.94
144
-21.14
拉丁美洲
12646
-22.72
2204
27.72
大洋洲
1820
-4.26
460
630.51
2009年1月份全市对美国、日本、阿联酋、韩国、意大利等五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了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166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总额的29.69%。五大出口贸易国(地区)分别为美国、阿联酋、意大利、印度、德国,出口值占全市出口贸易额的31.07%。
表四:2009年1月份**市五大贸易伙伴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美国
日本
阿联酋
韩国
意大利
进出口值
18720
7670
7508
7268
7026
占全市比例%
11.53
4.73
4.63
4.48
4.33
表五:2009年1月份**市五大出口贸易国(地区)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美国
阿联酋
意大利
印度
德国
出口值
18483
7499
6102
5052
4854
增长率%
5.06
-13.97
-9.79
-34.74
-8.38
三、一般贸易进出口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进出口大幅下降。
2009年1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40416万美元,减少14.02%,占外贸总额的86.52%;加工贸易额为18806万美元,减少50.44%(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026万美元,减少21.47%;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7780万美元,减少51.48%),占外贸总额的11.59%。
表六:2009年1月份**市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贸易方式
出口值
增长率%
进口值
增长率%
一般贸易
122825
-3.48
17591
-51.2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844
-8.37
182
-52.77
进料加工贸易
11499
-48.28
6281
-56.41
三资企业投资设备物品
—
2909
262.36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
154
—
其他
—
13
-21.61
四、私营企业继续成为全市第一大外贸主体,三资企业次之,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进出口位居其后。
表七:2009年1月份**市各类企业进出口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企业类型
进出口值
增长率%
占比%
其中出口
增长率%
占比%
其中进口
增长率%
占比%
国有
3472
-8.46
2.14
1811
-10.07
1.34
1661
-6.64
6.12
三资
64774
-26.04
39.91
47090
-21.51
34.84
17684
-35.89
65.18
集体
12950
-13.60
7.98
8651
-26.15
6.40
4299
31.32
15.85
私营
80640
-15.33
49.69
77154
1.25
57.08
3486
-81.69
12.85
个体工商户
461
-4.12
0.28
461
-3.82
0.34
-87.93
0.00%
五、出口产品以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为主,进口商品则以纺丝原料为主。
表八:2009年1月份**市主要进出口商品情况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出口商品
出口值
占比%
进口商品
进口值
占比%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62586
46.30
对苯二甲酸
7043
25.96
服装及衣着附件
29657
21.94
机电产品
3781
13.94
机电产品
22083
16.34
乙二醇
3503
12.91
高新技术产品
4401
3.26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3408
12.56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2717
2.01
橡胶塑料加工机械零件
1970
7.26
六、2009年1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00万美元的企业有121家,其中出口值超过200万美元的企业有97家,进口值超200万美元的企业有22家。
表九:2009年1月份**市出口额排名前10位企业清单单位:万美元
企业名称
出口值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3322934285)
2125
浙江健力企业有限公司(3322964237)
2035
浙江天乐数码电器有限公司(3306936420)
1481
浙江贝力生科技有限公司(3306931937)
1344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3306957126)
912
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3306967130)
891
浙江阳光照明有限公司(3306935303)
883
浙江丰球进出口有限公司(3322954186)
802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3306937285)
760
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3306937148)
689
这10家单位的出口贸易额占全市出口贸易总额的8.82%。
表十:2009年1月份**市进口额排名前10位企业清单单位:万美元
企业名称
进口值
浙江远东新聚酯有限公司(3306953706)
3823
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3306948220)
2625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3322934285)
1949
**亿丰花式丝线有限公司(3306933571)
1723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3306931691)
1648
**滨海石化有限公司(3306938328)
1152
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有限公司(3306911173)
1104
浙江赐富化纤有限公司(3306933231)
1041
浙江金鑫化纤有限公司(3306938351)
929
浙江美邦纺织有限公司(3322934443)
为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扩大对外贸易总量,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推进城市转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外贸转方式调结构为工作重点,以产业区域聚集、产业链延伸拓展为基础,大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坚持“四抓一突破”的外贸工作方针,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提高外贸运行质量与水平,全面提升我市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市经济外向度,推动“幸福新”建设。
(二)发展目标(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以上;出口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地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0%以上;出口品牌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品牌数量显著增加,国家级国际知名品牌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突破,省级国际知名品牌达到10个以上;对外贸易促进体系更加完善,外贸发展环境更加优良。
二、实施外贸“四大工程”,促进出口突破发展
(一)抓出口基地建设工程,促进出口产业聚集化、集群化发展。
加快外贸出口基地培育,建设一批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巩固现有出口产业基础,以各类出口基地为核心,依托产业聚集区、开发区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基地集中,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建设完善基地内研发设计、试验检测、展示培训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结合产业上下游情况,为实施外贸产业招商和链条式招商“筑好巢,铺好路”。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纺织服装、机床机械、煤化工、农副产品、锂电新能源、新型建材、水处理产品、玩具出口产品基地,基地产品出口额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二)抓品牌建设工程,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到“十二五”末,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国际知名品牌。
1.加快境外商标注册,做好国际认证工作。推进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工作。尚未注册境外商标的出口企业要加快注册步伐,已有注册商标的企业要扩大注册国别、增加注册类别。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引导企业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更多企业获得国际市场质量许可和认证。建立品牌信息数据库系统,掌握出口企业境内外商标注册情况,提供商标注册、使用、防范等多种信息服务。
2.加快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企业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优先推荐品牌企业申报各级出口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技术研发项目。
3.建立品牌推广体系,扩大品牌产品出口。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加大对国际知名品牌的宣传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国内外媒体投放宣传广告,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加强品牌展示和推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支持重点企业在主要展会上设立品牌展位。引导品牌企业深度开发国际市场,促进品牌产品销售。
(三)抓市场开拓工程,优化出口市场结构。
1.深度开拓出口市场。充分发挥各类出口基地的整体优势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带动作用,巩固并深度挖掘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盟、非洲、南美、俄罗斯、印度和中东新兴市场。到“十二五”末,全市贸易额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在2011年基础上增加到5个以上,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
2.搭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平台。继续开展“百展市场开拓年”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展览交易平台作用,推动更多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跨国并购等多种途径在境外设立国际贸易网络,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加快推进外贸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工作,鼓励企业开展网上进出口贸易。
(四)抓大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精心培植大型骨干进出口企业,切实做到“扶优支强”。在资金、服务、贸易便利化等各方面向骨干企业倾斜。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培植3至5家年进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形成出口产业集群。拓展外贸领域,千方百计吸引大的国内外大型外贸流通企业、跨国公司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销售中心来投资,以大外贸企业迅速拉动我市进出口总量的扩大。加大外向型大项目招商力度,积极吸引外向型大型制造业企业落户。
三、鼓励和支持政策
(一)市级外经贸发展资金的使用重点向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倾斜,优先扶持出口基地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知名品牌培育、贸易领域的拓展以及外贸人才培训等。
(二)对出口基地和重点企业,优先赋予重要商品进出口配额和经营资质,优先使用国家和省、市对外贸易促进资金,优先安排“广交会”、“华交会”等重点展会展位,优先支持开展网上国际贸易。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和加工贸易等产品的出口,给予企业出口信用担保、出口退税、出口结汇、口岸通关和信息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对流通型外贸企业,进出口数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在出口信用担保、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按新增出口数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三)市政府对超额完成年度外贸进出口任务的区(市)和拉动我市进出口总量作用巨大的生产型、流通型企业给予奖励。
上述各类财政扶持和奖励政策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四、优化外贸公共服务
(一)加强外贸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研究协调解决涉及全市外贸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外贸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突出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实行分类指导,搞好跟踪服务。
(二)全面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开展信贸、检贸、税贸、关贸、银贸“五个对接”活动,强化部门合作,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提高检验检疫效率,简化外汇核销手续,在投保、报检、通关、退税、融资等方面为外经贸企业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关键词:对外贸易;外贸结构;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073-03
一、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河北省进出口规模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此后河北外贸开始驶上快车道。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有所下降,2010年河北外贸止跌回升,全年完成进出口4193亿美元,增长415%,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出口分别增长389%和439%, 进口、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同期7个和13个百分点,在全国十强中居首位。
(二)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目前,河北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近几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出口市场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传统市场份额扩大,新兴市场的潜力挖掘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河北省的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且一般贸易总额和所占比重均呈不断上升趋势, 2010年一般贸易额3519亿美元,所占比重为839%,高出全国水平30多个百分点。相对于全国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各半壁江山的情况,河北加工贸易发展相对落后。2010年加工贸易额588亿美元,所占比重仅为14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进出口主体以非国有企业为主
近年来,非国有企业逐渐成为河北省外贸的主力,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连续位居各类企业的首位,2009年私营企业以891亿美元进出口规模替代国有企业位居第二。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75亿美元和12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17%和324%,成为拉动河北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现象与国有企业个数少有一定关系,事实上,国有企业平均进出口规模远远高于外商企业及私营企业。
二、河北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
一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并决定外贸的效益。[1]尽管河北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但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十分突出,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如2009年,河北省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的5835%和8342%。这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由外资的进入而带动了贸易额的大幅上升,自主品牌产品较少,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很多都由外商掌握。因此,河北在国际分工中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阶段,位于产业链低端,影响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低价竞争、效益增长慢
目前,河北省的外贸发展依然主要依靠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高,常常以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 靠低价取胜。[1]这种单纯依靠低成本、低利润的价格竞争,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外贸数量的高速增长, 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导致企业贸易利润低下,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并形成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导致出口速度与效益不协调,甚至出现收入贸易条件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二是低价竞争很容易招致国外反倾销等多种贸易摩擦,不利于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三是以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出口模式,往往扭曲了出口产品的价格,使得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如果这种以出口数量为主的粗放增长模式继续下去,出口增长越多,资源消耗就越多,环境压力就越大。对外贸易发展速度与效益增长不协调,出口商品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河北外贸发展的主要桎梏。[2]
(三) 各地市外贸发展不平衡,贸易规模相差悬殊
河北省贸易发展不平衡,各地市进出口总额的差距非常大。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和廊坊是支撑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隆起带,也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军,这五个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值约占总进出口的四分之三;邯郸、邢台、沧州和衡水作为经济重点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进出口贸易总值约占总进出口的四分之一;张家口、承德进出口规模偏小。
(四)贸易结构失衡,服务贸易发展慢
河北省贸易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出口商品结构依然不够合理。尽管近年来河北省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升级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但出口商品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比重低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3]即使是比重最高的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也仅仅为16%。其次,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尽管近年来河北省进口持续增长,但每年进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都小于50%。最后,服务贸易发展相对缓慢。相对于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河北省服务贸易发展仍相对滞后,总体规模偏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非协调发展,不利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三、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可
2005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外贸进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贸易顺差屡创新高。海关总署近日公布,2005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82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6865.4亿美元,增长29.7%;进口5957.3亿美元,增长17.1%。广东、江苏、上海仍稳居对外贸易前3位。11月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单月最大贸易值,达1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消息称,截至2005年11月底,全国办理出口退(免)税已达3017亿元人民币,未发生“新欠”退税。全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4万亿美元,贸易顺差900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额达7500亿美元左右,增长26%左右;进口6600亿美元左右,增长18%左右。
1.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增速大幅回落。“高出低进”成为2005年外贸运行的主要特征。从发展趋势来看,进口增长速度开始反弹,而出口增长速度逐步放缓。
贸易顺差屡创新高。由于外贸“高出低进”,2005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屡创历史最高纪录,前9个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8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4亿美元,超过2004年全年顺差(320亿美元)1倍多,比贸易顺差额最高的1998年(全年贸易顺差434.75亿美元)高出50%。
2.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减弱,2005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1-9月加工贸易进出口4893.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出口2939.19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7.4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0%,比去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进口195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5.6个百分点,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5.4%,比上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1-9月加工贸易实现顺差98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6.5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为44.5%,继续发挥着贸易平衡的稳定器的作用。
3.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出口商品中,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保持平稳增长,机电产品继续占主导地位。
2005年前11个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371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其中进口1770.5亿美元,增长21.3%;出口1946.4亿美元,增长32.5%。累计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比重实现新突破。前11个月,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首次突破28%的水平,达到28.4%,这是继2004年底达到27.9%之后实现的一个新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相比较呈现“一低二平三超四快”的发展趋势:一季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低于外贸出口增速,二季度两者基本持平,三季度超过外贸出口增速,四季度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出口拉动作用逐步增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迅速扩大。从2004年10月至今,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已经连续14个月实现月度贸易顺差,并且呈现顺差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
前11个月重要产品出口保持量增价涨。我国集成电路、手机及其零件、计算机及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1083.6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55.7%,增长33.7%;其中计算机及其部件累计出口683.1亿美元,增长28.5%,计算机及其部件出口平均单价增长10%;手机及其零件累计出口275.4亿美元,增长50.3%;集成电路出口125.1亿美元,增长30.4%,出口平均单价与去年基本持平。
4.进口商品减少。
一是多数产品进口需求明显不足。前8个月初级产品进口增长25.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7.8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6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进口仅增长10.8%,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仅增长19.6%,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伴随国际产业转移导致我国产品的进口替代能力逐步增强,导致部分产品进口出现缓和。如,我国汽车及汽车零件进口并没有随着进口许可证的取消和关税的下降出现激增,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数量下降23.9%,而上年同期为增长6.3%;汽车零件金额下降23.8%,而上年同期为增长32.5%,我国汽车制造业产业链的初步形成正是汽车及汽车零件进口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是进口成本抬升影响部分产品进口。在内需强劲时,进口成本的因素往往表现得不突出,而在国内需求有所减弱以后,已经抬高起来的成本就会对进口增长起到明显的压抑作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外贸进出口造成压力。
5.与主要贸易伙伴情况。
海关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1―11月,与我国双边贸易总值超过千亿美元的贸易伙伴已增至6个。欧盟继续保持与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额1967.7亿美元,增长23.6%。
此外,1―11月份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1204.5亿美元,增长20.6%;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1172.4亿美元,增长23.5%,与韩国贸易总值首次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14.5亿美元。
前10个月,对美、欧、香港分别出口414.9亿美元、388.5亿美元和386.6亿美元,分别增长32.5%、37.4%和36.6%,预计全年对上述国家(地区)出口均将超过500亿美元。
美国、香港、欧盟为我国最大顺差来源地,1-9月来自上述三地的顺差分别达811亿美元、764亿美元和4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4亿美元、148亿美元和262亿美元,同比上升48.2%、23.9%和115.3%。台湾、韩国、东盟、日本为我前四大逆差来源地。其中,1-9月大陆对台湾进出口逆差达到4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4亿美元;对韩国进出口逆差3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6亿美元;对东盟进出口逆差1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0.2亿美元;对日本进出口逆差1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逆差67.7亿美元,降幅达43.6%。
6.民营及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国有企业增长乏力。
海关统计,1-11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471亿美元,增长25.4%。国有企业进出口3329.3亿美元,增长11.9%。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增长强劲。
? 1-9月,民营企业进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2%,高于进出口整体增幅18.3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15.9%,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进出口顺差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9%,占顺差总值的76%。1-9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8%,高于进出口整体增幅1.1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57.6%,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进出口顺差31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87倍。
而1-9月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12.7%,低于进出口整体增幅11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26.5%,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4.9%,比去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0.9%,比去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进出口逆差19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9.8亿美元。国有企业是三类企业中唯一逆差的企业类型,而民营企业已成为保持贸易平衡的中坚力量。
7. 进出口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2005年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的通知》,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将中央和地方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比例由75:25调整为92.5:7.5;并将出口退税退库办法改由中央统一退库,地方负担部分年终专项上解。同时要求各地制订省以下出口退税分担办法,但不得将出口退税分担到乡镇和企业;不得采取限制外购产品出口等干预外贸正常发展的措施。这一规定合理确定了地方分担出口退税的比例,解决了地区间负担不均衡的问题及个别地方财政出口退税资金不及时到位的问题,促进了外贸出口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保证了出口退税新机制的平稳运行。
出口企业新发生退税的及时退付,缓解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了企业扩大出口的信心,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2005年,国家还适时调整有关出口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按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部分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我国拥有较多知识产权的IT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或暂停了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充分发挥了税收的调节作用,贯彻落实了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政策。
8. “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各项业务发展势头良好。1-11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6.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新签合同额2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新签合同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6%;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2万人, 比上年同期增加1万余人;11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6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9万人。我国“走出去”业务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市场多元化继续取得成效,亚洲独占鳌头,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市场。
二是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走出去”格局逐渐形成。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民营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
三是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2005年1-11月境外并购类投资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4.7%,主要集中在电讯、汽车、资源开发等领域。境外加工贸易类投资占总额的42%,主要集中在轻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其他类投资占4.2%。
四是大型和特大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北京华联到新加坡兼并重组,成为第一家走出去的商业企业。
五是“走出去”对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关系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二、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成因分析
(一)出口方面
1.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由于年初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贸易摩擦风险的存在,今年外贸企业加快出口、提前出口的现象十分突出;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产能扩张强化了出口动力;国际市场需求保持较高水平及入世效应的积极作用促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2.出口退税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调动了各地区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2005年以来,针对地方分担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财政负担相对较重的问题,国家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出口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进口方面
1. 宏观调控以后国内投资需求放缓,是进口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到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投资需求放缓,一些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原材料、机械设备等进口大幅回落。前三季度,钢材进口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93万吨;一般贸易项下的机械设备进口下降了4.4%。此外,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产品、合成纤维等产品进口下降;
2.由于上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企业减缓了进口节奏。导致外贸企业减少进口、推迟进口。
3.国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而导致进口成本的上升远远超过进口关税的降幅,国内企业削减进口。
4.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的持续下降很大程度上与日趋明显的进口替代趋势有关,随着国内投资逐步形成生产能力,加工贸易由“大进大出”转为“小进大出”,原材料、中间投入品进口不与出口同步增长。
三、2006年外贸进出口形势的初步判断
1.2006年世界经济展望。
2006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不会有较大改变,增长速度与今年持平或略有降低。国际贸易规模继续扩大,增速将减慢。同时,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也在增加,主要是(1)石油价格高位波动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2)在全球贸易不平衡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压力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势头正在强化;(3)在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加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可能收缩的危险加大,如果同时导致利率提高与房地产市场降温,世界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
2.2006年中国外贸形势。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6万亿美元,增长15%左右,增幅比2005年将有明显放缓,同时对外贸易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与2005年相比可能有所偏紧。
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内外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但制约因素有所增加,进出口贸易将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将从快速增长期转为平稳增长期,2006经济增长有望保持8%以上的增速,继续为外贸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经过多年的投资与发展以及外资的大量进入,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受国内需求降温影响,近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使国内市场供给过剩,迫使企业扩大出口。随着经济结构过热的逐步缓解,能源、基础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短缺的格局,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进口需求增长提供动力。加入世贸组织积极效应将在2006年继续有所显现,民营企业进出口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继续提高。
综合国内外各方面因素初步判断,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内外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但制约因素有所增加,进出口贸易将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
3.外贸政策变化
(1)出口退税变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从2006年1月1日起取消煤焦油、生皮、生毛皮、蓝湿皮、湿革、干革的出口退税政策,并下调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知说,将列入《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预先知情同意的鹿特丹公约》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的哥尔摩公约》中的25种农药,分散染料,汞,钨、锌、锡、锑及其制品,金属镁及其初级产品,硫酸二钠,石蜡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为5%。财政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上述产品的清单及相关信息。
(2)进口关税变化。
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获悉,经国务院批准,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将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进一步降低100多个税目的进口关税,涉及植物油、化工原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
由于此前中国已经履行了绝大部分降税义务,因此,2006年税率下降的幅度和税目数均明显减少,对关税总水平影响不大。2006年的关税总水平仍为9.9%。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9.0%。
2006年中国将继续对小麦、玉米等7种农产品和磷酸二铵等3种化肥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3种农产品的关税配额,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行滑准税;对冻鸡、啤酒、胶卷、摄像机等55种商品继续实行从量税、复合税,并根据进口平均价格的变化适当调整了部分从量税税率;对200多项进口商品实行暂定税率。
2006年,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国将对原产于东盟十国的商品实行比最惠国税率更加优惠的协定税率,其中所有“早期收获”商品的税率都将降为零。根据《亚太贸易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安排和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国将对原产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商品实行协定税率。中国还将对原产于柬埔寨、缅甸、老挝、孟加拉国、苏丹等3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商品实行特惠税率。
2006年大陆将继续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菠萝、番荔枝、木瓜等15种新鲜水果实行进口零关税。在出口关税方面,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将停止征收纺织品的出口关税,并对60多项出口商品实行暂定税率。此外,中国明年还将对部分税目进行调整,调整后税目总数将由2005年的7550个增加到7605个。
四、2006年有一些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利因素值得注意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达到89亿美元,预计2006年这一态势不会有根本改变。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截至2005年8月底,除242纺织品特别限制外,共有13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44起,涉案金额高达15.4亿美元。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涉案金额增长22.5%。进一步的数据则表明,美国今年对我国6种产品发起337项调查,涉案金额约11亿美元。国外还陆续出台一系列技术法规和检疫标准,其实施后的负面影响难以准确量化。2006年的贸易摩擦还可能更严重。下一个可能出现贸易摩擦的领域是产能增加比较大的领域,如钢铁产业明年就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2.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成为影响2006年进出口的重要因素。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势必影响企业的出口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能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应密切观测。
3.利用外资下降将影响外贸稳定发展。
我国利用外资实际使用金额出现下降,2005年1-9月全国合同外资金额增长21.8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3.8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2.11%,而上年同期为增长21.01%。从国内外环境及合同外资金额的增长水平来看,2006年利用外资难以出现明显提高。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下降,可能影响2006年进出口增长。
4.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威胁进出口贸易平衡
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曾经高达70美元。预计2005年国际油价平均为每桶55-60美元左右,同比上涨35%-45%。有关专家测算,2005年中国将进口原油约1.3亿吨,约合10亿桶原油,预计每桶油价将上涨15美元左右,全年外汇支出就需多付150亿美元,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IMF预计石油价格将长期高位震荡,未来5年不会明显下跌。2006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造成对石油的需求继续旺盛,会使石油价格维持高位,对我国进出口及贸易平衡将继续产生影响。
5.巨额贸易顺差加剧了我国与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200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将达到1000亿左右。巨额贸易顺差带动外汇储备额的超常规增长进一步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美国、香港、欧盟为我国最大顺差来源地,1-9月来自上述三地的顺差分别达811亿美元、764亿美元和4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4亿美元、148亿美元和262亿美元,同比上升48.2%、23.9%和115.3%。台湾、韩国、东盟、日本为我前四大逆差来源地。其中,1-9月大陆对台湾进出口逆差达到4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4亿美元;对韩国进出口逆差3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6亿美元;对东盟进出口逆差1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0.2亿美元;对日本进出口逆差11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逆差67.7亿美元,降幅达43.6%。中国与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着力应对的。
6.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
当前世界经济的潜在风险主要集中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全球经济失衡、房地产泡沫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方面。
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主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不多,企业出口效益较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话语权,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之一些企业实行低价竞争,以量取胜,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与国外市场设限增多,对外贸易环境形势较为严峻;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继续升温。纺织品贸易一体化是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应该享受的权利,但是一些国家仍然试图对中国纺织品实施新的进口限制措施。美国频频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名对中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国会和一些行业协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纺织品等问题横加指责。欧盟也可能对中国产品发起新的反倾销调查。
关键词: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1河南省对外贸易的现状
1.1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河南省对外贸易处在平稳较快的发展过程当中,除2009年因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短暂下滑之外,其他历年对外贸易都呈现增长态势。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进出口占比处在不断的波动当中,但是整体上仍然趋于稳定,大致为“六比四”。河南省在对外贸易中历年都处于出超状态,以2014年为例,出超额843.26亿元。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给河南省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十分明显,但是长期的高额入超也会招致贸易伙伴的不满,给河南省未来的对外贸易埋下一定的隐患。而且,这种现象在我国各主要外贸省份都存在,致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高额出超水平,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以及其他抑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1.2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
自2005年以来,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持续减慢,2009年一度出现负增长,2010年出现短暂回升之后,2012年增速继续下滑,2013年以后河南省对外贸易基本饱和,2014年和2013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和2011年的增速出现短暂回升的重要原因是2009年的负增长使得当年对外贸易额陷入低谷所致。如果去掉这一低谷,就平均增速来看,2010年的增速仍低于2008年之前的水平。整体看来,河南省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状况,与近年来世界经济整体放缓的背景密切相关。河南省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是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国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它们中许多国家并没有很快地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复苏过来,压低进口以求更快的复苏经济,使河南省出口额增速放缓。同样,我国也大力拓展内需,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做大做强,在许多政策上向国内民族企业倾斜,降低进口额度,增强民族产品的竞争能力,使河南省进口额增长趋于停滞。
1.3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分析
河南省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工业集中加工区,其对外贸易出口一直以来都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外贸易出口中,工业制成品占比不断提升,初级产品占比不断下滑,而且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几乎占据了河南省整个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2011年以来,初级产品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不足1%。由此可见,河南省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几乎垄断了整个出口市场,且所占的比例仍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河南省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从而使河南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多,而初级产品出口相对减少。河南省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处在波动上升的状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的不断增长,使河南省对外贸易出口的商品结构有了明显改善,科技的价值不断获得提升。河南省出口贸易结构出现如此变化,体现出其出口商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市场的提升,中国制造正在被中国创造潜移默化的改变。
1.4对外贸易进口结构分析
河南省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不断下降,与之对应的是,初级产品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表示河南省进口贸易仍旧以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也表示河南省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例不断下降,而相应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则增加。在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当中,机电产品的比重处在波动之中,与2005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机电产品在全部进口工业制成品中比例下降了7.6%。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在所有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比重却不断上升,2014年达到5.9%,比2005年高4.6%,增速十分明显。
2河南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1外贸企业的组成及比例不利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积极鼓励非公成分参与到公有制企业的改组中来,在对外贸易领域,河南省积极贯彻国家政策,推行对外贸易多元化,在河南省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公有制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但是,私营外贸企业增长过快,占有比例虽大,但外贸总额却不多,毕竟民营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弱。虽然民营企业中三全和天方企业得到一定的成就,但普遍的民营企业并不是很成功。单从这一点来说,河南省对外贸易对我国实际的贡献力远远低于预期。故而,民营企业需要大力发展自身实力,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早日成为河南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对作为台资外企的富士康而言,其外贸金额将近河南省外贸总金额的十分之七,其在外贸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客户群居多,适应于经济发展潮流。但是河南省的外资企业过少,导致整体外贸水平低弱。这些企业占有的比例严重阻碍了该省的外贸水平。
2.2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较低
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合作对象国分布在全球各地,这与当前全球化的大趋势是分不开的,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河南省进出口市场仍存在着相对集中的弱势,主要集中于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以2012年为例,当年河南省进出口贸易额有56%在亚洲、18%在欧洲、16%在北美,三者的总和高达90%;也就是说,河南省与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国的贸易额仅占全省对外贸易额的10%左右。从国别来看,河南省对外贸易额分布集中程度也可见一斑,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港澳台地区、日本和东盟,分别占16%、14%、14%、14%、11%,总和将近七成。如此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市场,使河南省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更高,上述区域一旦发生经济不稳定现象或者政府主观的限制进出口贸易的情况,就会给河南省对外贸易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严重损害河南省对外贸易活动。另外,对外贸易市场过分集中,就会导致外贸摩擦频繁出现,从而增强了对外贸易的不稳定性。2.3外贸进出口商品和贸易结构不合理从对河南省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中可知,河南省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但其中的科技含量很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高。另外,河南省对外贸易主要是加工贸易,但加工贸易并不发达,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处在全球生产链的最低端,是国际分工体系的下游部分,资本和技术的含量不足,科技含量低直接导致河南省在贸易中获利远远低于处在国际分工体系上游的国家和地区。如果河南省进出口商品和贸易结构长期保持如此状态,对河南省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3加快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
3.1积极培育民营外贸企业
当前,河南省对外贸易企业的比例不协调,这种局面的存在虽然可以给河南省对外贸易带来平稳的发展,但是就长期来看,隐藏着较大的危机。如果私营外贸企业不求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其竞争力越来越低下,甚至倒闭。如果外资企业因经营不当而或迁离,那么对于河南省对外贸易的打击是不言自明的。所以要想保证河南对外贸易长久健康发展,就必须积极培育和指引民营外贸企业。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其一,改变河南省对外资贸易依赖的程度,避免因外资企业出现运营问题时,河南省对外贸易坍塌面积过大的危险;其二,积极培育民营外贸企业,有利于引导我国民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把国家战略真正的落实到企业层面上来,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大大提升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三,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积极培育民营外贸企业,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3.2加快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当前,河南省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这种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的现象给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桎梏。由于河南省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状态,这就使欧美和日本不断加强对华贸易壁垒,反倾销措施也更加严厉,这就给河南省扩大出口带来很大不便。另外,在产品竞争力上也存在很大问题。与欧美和日本相比,河南省对外贸易中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尚不足以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展开大规模竞争;而对于东南亚国家,虽然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上低于我国,但是由于其土地和人力资源成本较低,使其产品的总成本较低从而拥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亦给河南省出口产品带来竞争压力。因此,河南省政府和各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应当主动的拓展进出口市场,推动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3.3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目前,河南省仍旧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由于河南省拥有天然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得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欧美国家,从而具备较强的价格优势。但是,它们价格低廉,并不能在长时间内有效推动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因此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和升级,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科技兴贸”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努力提升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含量,政府要对具有自主知识品牌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民族企业不断深化创新力度。第二,深化贸易体制改革,推动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进程。河南省应不断降低外贸企业的门槛,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外贸行列,提升民族企业资本在河南省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以期将来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第三,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力度。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新兴军团,目前虽然实力有限,但将来必定是影响外贸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必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在这一点上,河南省必须积极贯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确保国外的高新技术产品大量进入我国,以提升我国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然后推向国际市场,以增强河南省外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王菲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艳荣.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9).
[2]牟光宇.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08).
[3]陈亮,舒兵,季晓芳.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01).
[4]刘尧飞.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06).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答案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允许进口货物表述正确的是:____。
A、犀牛角
B、车床废车屑
C、城市垃圾
D、旧服装
2、下列对出口到美国、欧盟的部分纺织品的贸易方式不实施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管理表述正确的是:____。
A、一般贸易
B、进料加工(对口与非对口合同)
C、来料加工
D、暂时出口
3、下列对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的期限表述正确的是:____。
A、自临时反倾销措施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1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2个月
B、自临时反倾销措施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2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2个月
C、自临时反倾销措施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5个月
D、自临时反倾销措施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9个月
4、下列对“非一批一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最多可以使用的次数表述正确的是:____。
A、2次
B、6次
C、10次
D、12次
5、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许可证》在有效期内跨年度使用时间表述正确的是:____。
A、次年1月底
B、次年2月底
C、次年3月底
D、次年4月底
6、下列对“非一批一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动进口许可证》有效期及在有效期内最多可以使用次数表述正确的是:____。
A、半年、3次
B、半年、6次
C、1年、6次
D、1年、12次
7、下列对进口属于《自动许可管理目录》的商品时,需向海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动进口许可证》表述正确的是:____。
A、来料加工的料件(原油、成品油除外)
B、5000元人民币以内的货样广告品
C、暂时进口货物
D、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旧投资设备
8、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证》有效期及在有效期内最多可以使用次数表述正确的是:____。
A、半年、6次
B、半年、1次
C、1年、6次
D、1年、1次
9、下列不属于实施出口管理的黄金及其制品范围的是:____。
A、黄金首饰
B、黄金镶钻石戒指
C、黄金铸币
D、镀金烟缸
10、音像制成品进口业务经营单位国家管理部门是:____。
A、商务部
B、广电总局
C、文化部
D、海关总署
11、下列不属于《国家环保总局化学品进口环境管理登记证》管理范围的货品是:____。
A、食品保鲜剂 B、化学试剂
C、氯气
D、氨水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准许证》的签发机关是:____。
A、商务部
B、口岸药检所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授权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下列对国家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政治或军事
B、保护发展本国经济
C、增加出口
D、限制进口
2、下列对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基本架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____。
A、海关制度、关税制度
B、贸易救济制度
C、对外贸易经营者资格管理制度
D、进出口许可制度。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
3、下列对对外贸易管制的法律渊源表述正确的是:____。
A、相关法律
B、相关行政法规
C、有关部门规章
D、我国签订生效的有关各类国际条约
4、下列对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表述正确的是:____。
A、禁止进出口的货物、技术
B、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技术
C、自由进出口的技术
D、自由进出口货物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
5、下列属于具体禁止出口货品的是:____。
A、发菜
B、麻黄草
C、劳改产品
D、四氯化碳
6、下列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制度包括范围表述正确的是:____。
A、进出口经营权管理制度
B、进出口经营范围管理制度
C、进出口企业性质管理制度
D、进出口企业投资额度管理制度
7、下列属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对象所包括范围的是:____。
A、出入境货物
B、出入境物品
C、出入境人员
D、出入境运输设备
8、下列属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组成内容的是:____。
A、海关监管制度
B、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
C、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D、国境卫生监督制度
9、下列对我国商品检验所包括的类型表述正确的是:____。
A、法定检验
B、合同检验
C、公正鉴定
D、委托检验
10、下列对国境卫生监督制度所实施的对象表述正确的是:____。
A、出入境的交通工具
B、出入境货物
C、口岸辖区的公共场所
D、口岸辖区的生活设施
11、下列对实施强制性检疫的对象表述正确的是:____。
A、进出境人员
B、进出境邮包
C、进出境行李
D、进出境运输设备
12、下列对进口企业向外汇管理局指定银行办理外汇核销手续凭证表述正确的是:____。
A、《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
B、盖有海关验讫章的《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
C、相关发票、合同
D、盖有海关验讫章的报关单(进口付汇核销专用联)
13、下列对进出口许可证发证机关范围表述正确的是:____。
A、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
B、商务部各特派员办事处
C、各省市商务局
D、商务部授权的各省(直辖市)级商务局
14、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许可证》的法律意义表述正确的
是:____
A、是我国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B、是用来证明对外贸易经营者经营列入进出口许可证目录商品合法进出的证明文件
C、是对外贸易经营者凭以报关的文件
D、是海关凭以验放该类货物的重要依据
15、下列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需要事先申领《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的贸易(海关监管)方式表述正确的是:____。
A、暂时进口
B、一般贸易
C、来料加工
D、保税储存
三,判断题(对下列各题正确与否进行判断。认为正确答“对”,认为错误答“错”)
1、对外贸易管制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和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国家管制。
2、对外贸易管制的重点一般放在对出口的管制上。
3、列入国家公布禁止进口商品目录的商品,及其他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或停止进口的商品,任何企业不得进口。
4、我国对国家规定有数量限制的进口货物,实行许可证管理。
5、属于关税配额内进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内税率缴纳关税。
6、我国对限制进出口货物的管理,包括许可证件管理和关税配额管理。
7、属关税配额内的货物进境时,经营者凭《关税配额证明》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8、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技术,经营者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口许可证》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9、海关对原油、成品油、化肥、钢材进口溢短装数量在货物总量正负5%以内予以免证验放。
10、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法律体系,不包括各类地方性法规。
11、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报复性关税。
12、贸易保障措施最终实施的形式表现为加征关税或实行关税配额。
13、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经营人凭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和《入境货物通关单》向海关审报。
习题答案(三十八)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2、 [答案]D
3、 [答案]B
4、 [答案]D
5、 [答案]C
6、 [答案]D
7、 [答案]B
8、 [答案]B
9、 [答案]C
10、 [答案]B
11、 [答案]B
12、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D
2、 [答案]A、B、C
3、 [答案]A、B、C、D
4、 [答案]A、B、C、D
5、 [答案]A、B、C、D
6、 [答案]A、B、C
7、 [答案]A、B、C、D
8、 [答案]A、B、C
9、 [答案]A、B、C、D
10、 [答案]A、B、C
11、 [答案]A、B、C
12、 [答案]B、C、D
13、 [答案]A、C、D
14、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 [答案]对
2、 [答案]对
3、 [答案]对
4、 [答案]对
关键词:产业集聚;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1-0005-0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结合本省实际,以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作为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形成了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并使该省经济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截至2006年,江苏省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3个,数量居全国之首;拥有省级开发区71个;建成13个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总数的22.4%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002年的21 476个上升为2006年的36 319个,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由2002年的13 534.81亿元上升到41 015.28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93年的92.45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3 495.62亿美元,增长37.82倍,年均增长率为27.4%②。
本文以中国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并极具外向型特色的江苏省为样本,对江苏省1993-2006年电子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一、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状况的静态分析
(一)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状况分析
1. 区位熵。区位熵又称地区专业化指数,是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它能够测度一个地区的生产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借此可以评价一个地区的专业化水平。区位熵的函数表达式(梁琦,2004)为:
2. 电子产业集聚状况分析。2002-2006年,江苏省电子产业区位熵平均值分别是:1.004、1.293、1.442、1.504和1.477,电子产业区位熵连续5年保持在1以上。这充分说明:一是江苏省电子产业发展稳健且已具规模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二是区位熵大于1,表明江苏省电子产业存在产业集聚现象,且集聚现象突出。1993-2006年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情况如图1所示。
3. 江苏省电子产业产值在全国同行业中的比重变动情况。一方面,江苏省电子产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15.03%上升至2006年的19.32%(见图2),说明江苏省电子产业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另一方面,江苏省电子产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中的比重变动与江苏省产业集聚变动趋势相同,这也表明,江苏省电子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产业集聚。
(二)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由于行业进出口额的不可得性,故在全省进出口总额的基础上,将各行业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权数,两者之积作为各行业进出口总额。
1. 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该省电子产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5 672.89万美元,2006年增加到4 382 338.64万美元,共增长112.85倍,年均增长率为40.15%。其中,出口贸易额由1993年的17 947.67万美元增加到2 475 432万美元,共增长137.92倍,年均增长率为42.18%。1993-2006年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如图3所示。
2. 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额在全国同行业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情况。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额占全国的比重由1993年的5.57%上升至2006年的23.83%,这进一步表明,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发展迅猛且有效带动了全国电子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1993-2006年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额占全国的比重见图4。
通过对上述的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状况和对外贸易状况的静态分析中可以看出,1993-2006年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状况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同一期间,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额也不断增长。这表明产业集聚的增强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产业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集聚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状况的动态分析
(一)计量方法及模型
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由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谬回归,一般需要检验经济序列平稳性。平稳性检验可以归结为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常用的方法是ADF检验法。
2. 协整检验。对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相互之间稳定性检验,可以用协整来反映。协整检验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对回归残差的平稳性检验,代表方法是EG两步法;另一种是对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如Johansen协整检验。(d,d)阶协整表明,虽然两个变量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如果它们是(d,d)阶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3. 误差修正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建立采用DHSY模型,该模型的作用在于不依赖某些解释变量,但依赖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长期关系的偏离以及对这些解释变量的调整上。
修正误差模型有两种表现形式,以ADL(1,1)模型为例,表现形式分别为:
(3)式的修正误差模型是由(2)式移项整理后得到,上述两种表现形式的修正误差模型是等价。本文按照(3)式建立ECM模型。
(二)实证分析
1. 数据说明
(1)产业集聚指标。以产业集聚指数作为产业集聚指标,具体公式如下③:
clij=Rij×qij(4)
其中,clij为j地区i产业的集聚指数,Rij为j地区i产业的区位熵,qij为j地区i产业的企业数量。
根据式(4),可以计算出江苏省的电子产业集聚指数(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1993-2006年江苏省电子产业存在明显的集聚倾向。
(2)对外贸易指标。以各行业进出口总额作为对外贸易指标。1993-2006年,江苏省电子产业对外贸易指标如表2所示。
2. 实证结果
(1)平稳性检验。利用Eview3.1软件,首先对两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水平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但二阶差分序列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都是二阶单整变量,满足协整关系检验的前提条件,因而可以进一步对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2)协整关系检验。本文利用Johansen最大似然法检验对回归系数进行整体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江苏省通信电子产业的产业集聚指数与进出口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上述产业中的进出口额与产业集聚指数这两个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是因为它们是(2,2)阶协整的,所以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如果变量在某时期受到干扰后,偏离其长期均衡点,则均衡机制将会在下一期进行调整,以使其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3)协整回归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回归系数进行整体检验;另一种是对回归残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已对回归系数进行了整体检验,现对回归残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采用的方法是EG两步检验法和DHSY模型。
第一,协整回归模型的估计。由于两变量序列litei、litcl均为二阶单整,具有相同的整形阶数,故可以考虑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又因ilitei~I(1),ilitcl~I(1)⑤,故协整回归归模型为:
(7.490) (2.146)
括号内为t统计量。对残差序列?着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检验法,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在表5中,序列残差的t值为-3.044903,其绝对值大于ADF分布表中显示水平为1%的临界值-2.8270的绝对值,这说明估计残差序列e是稳定序列,表明序列litei和litcl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且两者之间呈同向变动。
第二,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电子产业误差修正模型为:
iilitei=0.006452+0.384659iilitcl-1.049888ecm(-1)(6)
(0.122661) (2.132851) (-2.912468)
R2=0.58,F=6.23,DW=1.82
其中,ecm(-1)=ilitei(-1)-0.394ilitcl(-1)-0.349⑥,为上述协整分析中得到的残差?着。各项分析表明,模型基本通过检验(常数项不显著,可省略)。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波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部分是长期均衡,差分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根据模型的参数估计量,短期产业集聚指数的变化会引起进出口总额同方向发生变化,如果产业集聚指数波动变化1%,将引起进出口总额波动变化0.384659%,ecm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ecm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短期波动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其估计值-1.049888表明对进出口总额水平变动的调整幅度较大。
3. 计量结果分析
一是协整关系分析表明,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状况与该省电子产业进出口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各变量通过长期均衡关系相互影响;二是协整回归方程说明,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与电子产业进出口额之间具有共同的增长趋势,产业集聚对进出口额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且促进效应明显;三是通过对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短期内电子产业集聚指数的变化会引起电子产业进出口额同方向的变化,电子产业集聚指数的增长会带动电子产业进出口额的增长。虽然电子产业集聚指数与电子产业进出口额的长期均衡水平发生偏离,但是它们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
三、结论
1. 产业集聚可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产业集聚不仅可以使一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有利的分工地位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还可以通过产业地理集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提高生产率,扩大出口,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最终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电子行业中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产业集聚可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 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创新效应等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增强区域的整体福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因此,产业集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网站jssb.省略/tjfx/tjfxzl/1200803200114.htm。
②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江苏省统计局网站《江苏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何飞:《FDI与广东省产业集聚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④(1)litcl、litei分别表示电子产业集聚指数的对数和进出口额的对数;iilitcl、iilitei分别表示电子产业集聚指数对数的二阶差分和进出口额对数的二阶差分。(2)*、**、***分别表示10%、5%和1%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值是显著的,无标值说明检验值不显著,其余表格均遵循此规则。
⑤ilitei,ilitcl分别为电子业进出口额对数的一阶差分和产业集聚指数对数的一阶差分。
⑥由式(5)所得。
参考文献:
[1]杨宝良.我国三次产业地理集聚的区位分析[J].探求,2003,(3).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陈柳钦.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4]朱钟棣,杨宝良.试论国际分工的多重均衡与产业地理集聚[J].世界经济研究,2003,(10).
The Effects of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Foreign Trade
Yang Huanjin1, Zhou Yan2
(1.Headmaster Office,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2.Business School,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方式;相关分析
从1980年开始,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从全方位、深层次及多领域实施对外开放,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尤以进出口贸易效果显著。国内外学者对进出口贸易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最后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不改变其他因素的影响情况下,密集型技术产品的贸易顺差能够对GDP的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意义。但之前的研究通常都只针对单方面的进口或出口进行研究,验证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故本研究通过阐述进出口双方面的影响确定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的深入和扩大,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不惜通过一些卑鄙手段遏制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我国的出口额实现了从百亿美元到万亿美元的长足进步,平均年增长率更是高达15.5%;随着出口额的增长,我国的进口额也实现了百亿美元到万亿美元的增长,其中年增长率略低于出口年增长率,约为14.7%。在这期间,我国的GDP增长也十分显著,从千亿元人民币增长到十万亿元人民币的程度,年增长率与出口额增长率相当,同为15.5%。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迎来了第二次飞速增长,千禧年之后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量的年增长率更是突飞猛进,高达19.3%。通过以上数据研究能够发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通GDP增长呈正向相关,表现出互相促进和互相影响的关系。外贸依存度是指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通过该指标能够衡量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发现,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在逐年提高,据统计显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5%到千禧年提高到了33.3%,在2010年更是提高到了50.6%,通过以上数据都能看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在促进经济的增长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贸易结构最初以中初级产品为主,通过这样一个出口商品结构能够看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赚去商品的附加值较低。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及工业技术的发展,现在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经大幅提升,有能力有实力赚去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同时我国的竞争能力也在逐渐提高。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0%,而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权重已经降低到不足5%,这使得我国现在具有极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到了2004年,我国的进口工业制成品比重开始下降,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进口依赖已经降低了。
二、实证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1.数据处理。本研究选取我国改革开放后30年的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数据,所选取的数据均出自《中国统计年鉴》。
2.基于时间序列的验证。首先进行平稳性验证,之后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基本思路为:若两个以上的同阶时间向量均显示较为不平稳,但它们的一种或多种线性组合却显示着及其平稳的特性,则证明这两个时间向量具有协整关系。检验两个向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一般通过EG阶段方法和JJ法,而对于多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则选用JJ法具有一定的运算优势。通过该方法进行计算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估计,根据其特征最大值系统计量能够进行判断,以确定其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在计算过程中若出现计量数值超过临界值,则原有假设,若未出现此情况则认为该假设成立。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计算与EG法比较具有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找到多个向量间的协整关系。在其具有5%的临界值的情况下,协整方程的假设进行逐次检验,因统计计量超过了临界值,故该假设,认为此三个变量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
在此之后通过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以上论点,以上的协整检验已经证明我国的GDP与进出口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但其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为了提高该论据的效果,必须对此检验设定一个准确的自由度,通过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与进口的关系存在1%的因果关系,这证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由进口进行推动的,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则对进口不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对出口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是由出口推动的,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对我国的产品出口不具有推动作用。但对于进口与出口关系的分析则显示,我国进口是出口增长的原因,而出口对于进口没有推动作用。故通过以上数据证实,我国的进出口都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推动我国产品的进出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运行轨迹进行分析,计算出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贡献率等指标;另外通过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具有以下结论:首先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是单整序列;其次通过协整检验证明我国虽然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之间具有较平稳的关系,但其内部存在稳定机制,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出口正向相关;从因果检验的数据显示能够看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存在单向相关,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口也存在单向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关嘉麟.转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