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10
导语:在古典建筑工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字:建筑;供配电体系;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电网电压的等级
新我国建立曾经,我国的电力工业开展的对比缓慢,往往是由具体工程的状况来决议输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电压等级多,极差偏小,并且其间还有一些非标准的电压等级。甚至在新我国建立前期,还存在着重复多样的中压电压等级。而现在,经济水平不断进步。为习惯国民经济开展和电气制作工业的水平,由国家颁布拟定的电力网电压等级主要有0.22 kV、0.38 kV、3 kV、10 kV、220 kV、330 kV等10级。其间1 kV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1 kV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还有三种多见的消防电源,分别是双电源高压单母线不分段供电、双电源高压单母线分段供电、三电源高压单母线分段供电。
二、电力负荷及供电需要
1.一级负荷
中止供电会形成人员伤亡、形成严峻的政治经济影响、给公共场所带来紊乱的电力负荷称为一级负荷,关于国家重要的交通纽带、通讯纽带、举行各种严峻国务活动的会场、大型的会议中间、集合许多世界活动的场所的一级负荷称为格外重要负荷。一级负荷有必要致使高度重视,一级负荷应当由两个电源供电,一个运用一个备用。这样就算一个电源发作毛病,另一个电源还能够持续供电。一级负荷中的格外重要负荷关乎国家的稳定和开展,所以除了一用一备两个电源之外,还有必要设置一个应急电源,以备不时之需。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体系,必定要确保对格外重要负荷的供电。
2.二级负荷
中止供电将形成很大经济丢失或形成公共场所次序紊乱的电力负荷归于二级负荷,如省级的办公楼、高层住宅区等的负荷,二级负荷也要选用两个电源供电。当运用中的电源发作毛病时,启用备用电源。在负荷较小的地区,供电条件相对艰难,二级负荷能够由一路6kV及以上的专用架空线进行供电。
3.三级负荷
不归于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的电力负荷,称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没什么需要,国内通常为一路电源供电。但在也许的状况下,进步供电的可靠性也是好的。
三、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特点
1.可靠性
当前,国内许多建筑都选用两路独立的电源来供电。它们互为备用,以10 kV电压进线,设备用火油发电机。有时获得两路独立电源会有必定的艰难,这时能够选用一路专用线进行供电。假如有条件的话,也能够就近获得一处低压电源作为备用。
2.高压深化负荷中间
许多多见的建筑供电体系为了节约许多的电线、电缆,降低工程造价,都选用高压深化负荷中间、变压器进楼的方式。变电所的方位是根据契合分配的不一样状况而断定的,通常将变电所设置在楼的底层和顶层。在我国,较多状况设置在地下室或许底层。
3.电器设备能防止火灾
无论什么建筑,都得确保建筑里面人的安全。所以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必定要能防止火灾,防止形成严峻丢失。通常不选用油浸式变压器,而是选用具有防潮、防火、噪音小等特色的干式变压器和环氧树脂浇注式变压器,断路器通常会选用真空断路器或气体绝缘断路器。高压开关柜选用手式的,手式构造的高压开关柜体积小、维修便利又敏捷。当前,深受建筑喜欢的组合式变电所正在蓬勃开展、不断强大起来,它构造紧凑、设备工期短。
4.多混合式低压配电系统
建筑归于新世纪的现代化建筑,所以它的特色也是多样化的。高层修建供配电规划还有一个重要有些即是低压配电体系,低压配电体系的构造通常选用放射式、树干式或许混合式。混合式多为楼层配电所运用,并且他们都选用插接式绝缘母线槽沿竖井垂直敷设。水平干线通常选用的是全塑电缆与竖井母线衔接,每个分层配电箱前段都设备了总的保护设备,以进步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配电干线的资料能够挑选铝排、铜排、铜芯电缆、装配式母线等,这些都是国内对比多见的。
四、当前存在的配电疑问以及解决方案
1.消防设备疑问
(1)配电疑问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现在有些消防控制室,其均负荷线路插座,而不用那种专用的消防电源供电。一旦呈现运用不妥,便会呈现火灾,直接消防用电设备电源的停电状况。最终,消防的设备便形同虚设,火灾带来的丢失也许会十分严峻。
(2)解决方案
为了防止堵截电源时消防设备也会跟着停电,削减火灾时不必要的丢失,工作电源、应急电源有其存在的特殊性,有必要确保其独立操作性。
2.消防水泵
(1)有些消防水泵,其结尾进行电源互投状况下,从配电室引出一条主线。在结尾并联互备设备,没有选用各设备从消防配电室放射的供电方式。假如主线发作毛病,互备设备会悉数失掉电源,就无法到达预期的作用了。
(2)解决方案。确保消防用电的配电规划工作,要做到合理规范。进行设备的过程中,采纳合理的供电办法,例如用电量大的消防用电设备,选中放射式。并合理规划电路的独立性,关于主、备用设备控制在独立状况。
3.消防联动设备疑问
(1)消防联动设备质量不足以契合运用需要,一旦发作火灾,就直接影响备用电源变成应急电源可塑性,供电就会因此而中止。比及消防人员来的时分再切换电源就为时已晚,会形成更严峻的丢失。
(2)解决方案。消防体系各设备的配电共用的电源主动切换设备应当运用高质量的,并且在最结尾的配电箱设置两路主动切换设备。手动切换设备应当设备在设备房配电箱内,以减少丢失。
五、应当注意的事项
(1)供配电系统的中心设备即是变压器,但是在运送和保留的过程中也许被损坏和受潮。所以在设备变压器之前,必定要进行严厉查看。还需要做电器功能测验,决不能马虎了事。假如发现有不合格的当地,必定不能投入运用。要先进行处理,待合格后才干运用。所以在挑选变压器时,关于常常处于备用状况的设备能够不作核算负荷的一有些。这样能够削减工程建造的出资以及变压器的损耗,对节约电能有着活跃的含义。一同,变压器室应坚持通风良好。
(2)关于一些常用的插接式母线,必定要坚持它们的枯燥,万万不行让它们沾上水或砂浆等。一旦受潮运用时会容易发作风险,并且很难让它们康复绝缘。在穿插工作时应当格外注意这一点,不能粗心,要防止发生不必要的遗漏。
(3)关于各种预埋管路,必定要严厉防止水和混凝土混进去。一旦将它们混在一同,就很难整理洁净,然后致使无法穿线。有时难以清除就要将钢筋全都刨出来,不只费时吃力,还会损坏土建的构造。
(4)确保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设备的可靠性。接地设备的外漏有些无折损,确保其衔接的可靠性。查看用户运用大功率用电器的一些状况,并辅导其合理运用,严厉禁止超负荷用电。
(5)对长时间停用后又康复运用的主设备及其道路要提早查看其绝缘性,用钳流表查看负荷分配的平衡。电气控制箱的电路中各部衔接点不能过热,要常常进行查看,一同也要防止接触器的电磁吸合铁芯或线圈过热。
(6)确保公共场所的楼梯通道和安全通道等用来疏散人员的地址的事故照明灯能正常运用。
结束语
希望供配电技能越来越成熟,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性。这样才干愈加保障公民的安全以及对生活的寻求,国家也能不断进步、不断开展,持续走上昌盛之路。
参考文献
[1]戴绍基.建筑供配电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电动机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故障分析
电动机的安装调试是建筑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环节,比如,风机、水泵、电梯等设备的核心动力部件都是电动机,电动机调试包括电动机起动、运行、故障检查等工作内容,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后,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起动调试和系统试运行调试,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靠性,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与设备出厂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对设备安装质量作出正确的评价。
1 在电动机起动前,应对电动机及控制系统进行认真检查
在电动机起动前,应对电动机及控制系统进行认真检查,重点应检查下列项目:(1)检查电动机铭牌所示电压,频率与所接电源电压、频率是否相符,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接法是否与铭牌所示相同。(2)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各相绕组之间及每相绕组与机壳(地)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前应拆除电动机出线端子上的所有外部接线。(3)检查保护电器的整定值是否合适,动、静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检查电气控制装置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电器及线路安装连接是否正确牢固。(4)检查电气控制系统的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二次回路接线检查可以在未接电动机情况下先模拟动作一次,确认各环节动作无误。(5)检查电动机外壳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是否可靠,接地线的截面是否符合要求,连接是否牢固。(6)检查电动机的通风和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电动机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缺油,定子与转子的间隙是否合理,间隙处是否清洁和有无杂物。(7)检查电动机内部有无杂物,用手扳动电动机转子和所传动机械的转轴,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检查传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传动带松紧是否适度,联轴器连接是否完好。(8)检查机组周围有无妨碍运行的杂物,电动机和所传动机械的基础是否牢固。
2在电动机试运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及时分析处理异常情况
在电动机试运行过程中,重点检查处理以下内容:(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电动机所带动的设备是否正常,电动机与设备之间的传动是否正常。(3)检查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或有杂音,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与要求的旋转方向是否相符。(4)检查电动机运行时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冒烟和焦味。(5)检查电动机外壳有无过热现象,轴承温度是否符合制造厂的规定。(6)记录起动电压、起动电流、起动时间。(7)检查电动机外壳是否有漏电和接地不良等情况。
3 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分类和原因
电动机的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类。机械故障如轴承、铁心、风叶、机座、转轴等故障,一般可以通过观察去发现;电气故障主要是定子绕组、电刷等导电部分出现的故障,要正确判断故障,首先认真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检查与测量,找出故障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排除。
若对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电动机发生故障的故障内因主要有:绕组损坏,如绕组对外壳和绕组之间的绝缘击穿,匝间或绕组间短路,绕组各部分之间以及换向器之间的接线发生差错,焊接不良,绕组断线等;机械部分损坏,如轴承和轴颈磨损,转轴弯曲或断裂,支架和端盖出现裂缝;旋转部分不平衡或联轴器中心线不一致,铁芯损坏等。(2)电动机发生故障的故障外因主要有: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电压不稳定;电动机过载;起动和控制设备出现缺陷,输出不正确;馈电导线断线;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有粉尘、潮气及对电机有害的蒸气和其它腐蚀性气体。
4电动机机械故障的检查分析
对电动机的机械故障,重点检查处理这些项目:(1)听电动机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发出的声音应该是平稳、轻快、平均、有节奏的。电动机在试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电动机端盖、轴承压盖等是否松动,接地装置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噪声和异味是电动机运转异常、随即出现严重故障的前兆,必须随时发现开查明原因而排除。(2)检查电动机的温度及电动机的轴承、定子、外壳等部位的温度有无异常变化,尤其对无电压、电流指示及没有过载保护的电动机,对温升的监视更为重要。电动机轴承是否过热,缺油,若发现轴承附近的温升过高,就应立即停机检查。轴承的滚动体、滚道表面有无裂纹、划伤或损缺,轴承间隙是否过大晃动,内环在轴上有无转动等。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现象,都必须更新轴承后方可再行作业。注意电动机在运行中是否发出焦臭味,如有,说明电动机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3)保持电动机的清洁,特别是接线端和绕组表面的清洁。不允许水滴、油污及杂物落到电动机上,更不能让杂物和水滴进入电动机内部。要定期检修电动机,清洁内部,更换油等。电动机在运行中,进风口周围不允许有尘土、水渍和其他杂物,以防止吸入电机内部,形成短路介质,损坏导线绝缘层,造成匣间短路,电流增大,温度升高而烧毁电动机。所以,要保证电动机有足够的绝缘电阻,以及良好的通风冷却环境,才能使电动机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 (4)电动机在运行中,要注意检查传动装置运转是否灵活、可靠;连轴器的同心度是否标准;齿轮传动的灵活性等,若发现有滞卡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运行。
5电动机电气故障的检查分析
对于电动机的电气故障,重点检查处理这些项目:(1)检查电动机三相电流是否平衡,其三相电流任何一相电流与其他两相电流平均值之差不允许超过10%,这样才能保证电动机安全运行。如果超过则表明电动机有故障,必须查明原因及时排除。(2)要定期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特别是电动机受潮时,如发现绝缘电阻过低,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3)保持电动机在额定电流下工作,电动机过载运行,主要原因是由于拖动的负荷过大,电压过低,或被带动的机械卡滞等造成的。若过载时间过长,电流急剧增大,温度也随之上升,在高温下电动机的绝缘会老化失效甚至烧毁。
电动机起动时,断路器发生跳闸现象,常见的原因有:(1)电动机起动时立即跳闸,首先检查是否发生了短路故障;如果没有短路,但断路器仍然发生瞬动跳闸,此时应检查断路器选择的脱扣电流值是否合理。(2)降压起动时,在未切至全电压时即跳闸,这种情况往往是电动机端电压不足造成的,此时监测电压数据情况就可以判断故障原因。造成端电压过低的原因,一是变电所至配电室供电线路过长,二是降压电抗值偏大,致使电动机端电压过低,起动失败。(3)降压起动时,降压过程是成功的,在投切至全电压运行时跳闸,在电动机从降压阶段至全电压工作的切换过程中,有一供电间隙,此时因电动机内有乘磁,它的电磁场的情况与停机是不同的,有自己的极性方向。当合至电网时由于相位不一致,有时会造成大的冲击,其电流甚至会超过全电压起动的情况,出现意料不到的断路器过流动作,接触器失压跳闸。(4)短延时跳闸 :电动机起动过程中,跳闸时间不足1s的为短延时跳闸。带有接地保护的断路器,其漏电动作整定值偏小,因电动机的馈赠电线路在敷设中绝缘受伤,漏电流值偏大,有时会导致接地保护动作。
6 结论
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电动机的安装调试是建筑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环节,比如,风机、水泵、电梯等设备的核心动力部件都是电动机,电动机调试包括电动机启动前检查、起动、运行、故障检查分析等工作内容,随着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电动机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也更加复杂,我们应当针对具体问题加以分析,制定正确的安装调试方案,才能确保系统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文化;文化价值;中西建筑
建筑装饰涵盖着民族的、文化的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建筑装饰是指敷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的装饰层,它起着保护建筑构件,美化建筑工程,增加使用功能,改善使用环境的基本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建筑装饰的浓厚兴趣,使得建筑装饰独树一帜,不断地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殊性。随着大量新颖别致、高标准建筑工程的出现,人们越发重视研究建筑装饰工艺,努力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施工技术,使建筑装饰更加美观和富有个性。因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建筑装饰管理,使建筑装饰符合其相关标准的规定,按照业主和设计的要求,使质量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是一个越来越受行内外人士关注的问题。
1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特征分析
1.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儒道相辅、情理相依。儒家中的“中和”理性体现的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而道家的“自然”却体现着一种审美、一种艺术的境界。历经千秋万载,儒道思想规范传承不衰,虽偶有变故,但也只是微波轻澜。儒道思想一方面限制了大众审美,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独特的风格特征。
儒家经典的《礼记》中的“中和”解释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它不是静态孤立的个体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畅然生机。追求各种不同事物的协调和整合,在对立两极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中点。传统建筑装饰作为人文色彩的一个方面,以其象征性、直观性更为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1.2 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特征。
希腊艺术在西方人类史上形成第一个顶峰。它自成一格,独具特色,给人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而丰富的遗产。希腊艺术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艺术的繁荣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民族特点和自然条件。其中“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 [3](P96)。确实,希腊神话和艺术之间密不可分。奴隶社会的希腊,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理解的限制,认为神的力量主宰一切,宗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艺术受到宗教的控制。希腊神话通过“人神同源”,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和生活的梦想,在神话中巧妙地把人的现实生活融汇进去,希腊神话中的神事实上也是理想化的人。因此,希腊艺术的中心是人。
2 中西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
传统建筑装饰是建筑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特征和精神内涵。不同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历史背景, 导致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风格迥异,这体现在空间表现、造型手法等方面。
2.1 在空间表现上。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这种心智领悟与内心感受,因此,空间秩序需以意境为前提。建筑空间组合清晰地体现了游观的方式,含蓄空间层次,移步换景,如同中国的手卷画逐渐展开,表现整体环境的意境之美。意境是中国建筑艺术至妙,要达到统一的意境必须做到“物我相融”。“寓景于情”,为观者在游览时提供视觉内容,从而达到骋怀的目的。西方建筑一直是将立体感的塑造作为空间表现的基本目标。他们运用形式规律创造的古希腊及罗马建筑柱式,或壮美、或挺拔,表现了人类蓬勃向上的审美理想。空间组织以主体建筑统帅全局,贯穿整体建筑环境的轴线的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明确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显得雄伟壮观。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空间序列表现建筑的恢弘与气魄,给人以生机盎然的崇高美。
2.2 在造型手法上。
中国建筑装饰在造型上具有很强的写意性。不刻意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并有意突出、夸张或变形,使形象更为鲜明,注重其整体环境中的协调关系。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态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极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激情和感染力。在造型手法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由于木结构自身特点,表现出来的亲和性很强。屋脊上的构件加工成各种小兽,增加了建筑的情趣。房屋木结构的梁、枋出头,也加工成了蚂蚱头、头等各式动植物或几何形体。
西方以写实逼真为理想,重在塑造形体,体积和量感成为装饰的主旨。哲学家和美学家根据当时盛行的雕刻艺术的伟大实践,提出的“模仿自然”说作为艺术的纲要。希腊帕提农神庙,通过精巧的装饰配置把建筑的比例烘托得更加优雅。装饰主要由檐板雕刻、山花墙雕塑和柱式构成。装饰造型配合建筑的立体感,成为西方一贯的造型手法。以至后来的哥特建筑和巴洛克建筑装饰,虽然在形制上与希腊古典建筑差别很大,但其写实的目标及表现立体的方法是一致的。如个性鲜明的哥特建筑透视门,层叠的尖券骨架装饰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增强了建筑的雕塑感,使建筑的立体效果得以强化;巴洛克建筑装饰,绚烂多彩的壁画表现着虚与实的造型效果。圆雕和浮雕相互融合,多位于建筑的转折结构之上,表现出迷幻多变的造型气氛。写实表现体积的观念,成为西方古典建筑装饰的重要原则。
3 结束语
在当今建筑装饰艺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装饰凸显时代的特征,融入时代精神是现实的选择。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理念相匹配,是建筑装饰创新的重要内容。当然这种融合不是单向文化的移植,而是双向或多向的文化互动过程,应在交互中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国建筑装饰可以艺术再造、中西并存、中外合璧,使其走向更加宽广的艺术领域,但建筑装饰艺术的时代精神是衡量文化水平高下的准绳。
参考文献
摘要古希腊的柱式建筑向来是建筑史上的丰碑,尤其是当前“欧式”建筑风靡国内外的时代,更是以其宏伟典雅的风格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本文将探讨古希腊柱式建筑的美学风格以及相应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柱式风格古希腊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古希腊,是享誉世界的闻名古国。建筑,是镶嵌在古希腊灿烂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建筑就以规模宏大、雕刻精致、造型优美而举世闻名。重建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卫城,体现了那一时期最辉煌的艺术成就。
雅典卫城建造在一座石灰岩的小山上,四面都是绝壁,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小山的地形,以及小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建筑布局,整个卫城由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等组成。当时艺术也因此而得到全面发展。建筑、雕塑和绘画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人们誉为古典美的楷模。这个时期的建筑洋溢着端庄、典雅、和谐、理性的美感,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中,还流传着关于亚洲西部泰坦众神、东方巨灵和巨人的各种说法。阿卡亚人被后来的多利亚人征服后,迈锡尼文明便随之衰落和灭亡,但爱琴海地区和希腊半岛,仍然遗存了许多米诺斯文化和迈锡尼文化的城堡、狮子门、圆顶墓等宏伟建筑。在随之而来的大征服的时代,由于战乱不断和文明的毁灭,随着时间的消逝,一波续一波的后来民族完全不知道这些巨石建筑的来由。
古希腊文化和艺术单纯特性中,蕴含着崇高和伟大的美学品格与艺术精神。生活的单纯和艺术生产的非自觉性,成就了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单纯的品格。战争带来对健美身体的崇尚,神人合一的宗教观念给单纯自然的天性创造出自由发展的天地,达观的生死观念尚未浸染复杂的功利性。可以看到这些方面都对古希腊的建筑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打败了波斯的侵略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使希腊建筑结出了最完美的成果。恩格斯曾赞美:“希腊的建筑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着白昼。”帕提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著名的建筑,它代表了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因此又有“神庙中的神庙”之称。帕提农神庙建于古希腊经济繁荣、文化昌明的鼎盛时期――公元前447―438年,是古希腊人为纪念在希波战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而献给雅典城邦的保护神――帕拉斯雅典娜的,愿意为“处女宫”。
帕拉斯雅典娜,希腊语为“刚强的雅典女子”。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雅典娜是众神之王宙斯、智慧女神墨提斯的女儿。因此,雅典娜集力量与智慧于一身,凶猛无比,睿智超群,是战神、智慧神、冶炼神、手工艺神,是奥林匹斯圣山最著名的12个神祗之一。
帕提农是一个长方形的庙宇,形体单纯。中央由墙垣围成的核心分隔成东西两部分,东部比较深,是圣堂,西部比较浅。在这个核心的四周有一圈围廊。根据希腊本土的传统,帕提农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式刚健雄壮而高贵,比例和各部分的处理最为成熟和完美。
希腊是采用石结构很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这些建筑中既有壮硕端重的多立克柱式,也有优美典雅的爱奥尼柱式和精美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古希腊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和谐、完美、崇高。建筑本身也体现了设计师所考虑到的功能的划分,具备了祭祀、储存等功能。并且也体现了建筑的艺术性融入了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体现了作为欧洲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该有的风貌,并对欧洲建筑风格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的设计风格、美学风格、装饰风格和布局风格都与古希腊人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息息相关。希腊的建筑经历了“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四个阶段。通过这四个时期,希腊的建筑艺术日趋成熟。古罗马的建筑就大量地学习希腊的形式,从平面到立面,从山花到柱式,处处可以看出希腊建筑的影子。
比如古罗马柱则是用石头说话的世界艺术珍品,并将古希腊柱式发展5种:陶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式及塔司干式。从结构上看,这些柱子的长细比均控制在10以下,中国柱式的收分是从柱的2 /3开始,而西方柱式一般是从1 /3开始。总之,柱式的艺术造型与结构技术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这其实是整个罗马(文化)向希腊学习的一种“建筑表述”。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中生活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从古典柱式的造型与构造入手,了解柱式的美学特征和形态规则,就其形式与结构要求、材料性能、工艺条件等方面予以思考,就可能全面的了解其具体的结构。
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西方古典建筑曾作为世界建筑的主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方建筑艺术发展的一种传承,古希腊建筑中的3种柱式构成了希腊建筑的精髓,并将其造型艺术拟人化。柱式艺术是西方古典建筑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世界的感性显现。建筑及其空间作为一种艺术对象,其深层语义也就是人的理念的表述,这也是建筑文化的实质。我们在这里着重说的是西方古代建筑及其空间的文化性语义。西方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述,也许,古希腊文化称得上是西方传统文化的“祖师”了。
如果结合哲学意义和建筑美学理论来讨论建筑学的文化价值的话,比如建筑美学理论及作用、形式与建筑功能、形式与象征性、公共性与“个人意志”、文化与传统等方面做出理解,笔者以为:一座典雅、高贵和气派的建筑,应像晨钟暮鼓那样,它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在提醒该城市的广大居民,教他们明白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这才是建筑的精神功能,而建筑的复杂性也就表现在这里。
因此,运用复杂性科学和复杂适应性系统的核心思想,以学科交叉的观点、整体性的观点和适应性的观点才能真正达到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复杂性科学和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各种特性和相关理论,以及复杂性科学对实践的各种意义和启示,进而指出建筑学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属于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范畴,因而必须抛开就建筑论建筑的简单化方法,转变思维范式,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看待建筑中的复杂问题。
而古典建筑的美学风格以及现代运用就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强调建筑美学的重要性,运用满意原则,关注使用者的参与,并创造性地将整体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相结合,以综合平衡的原则使建筑能够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古希腊的建筑风格里,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中人文主义的光辉。至少在自由人中间,希腊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和智能。
“人是第一重要的,其它一切都是劳动的果实。”柱式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它渗透着尊重人、赞美人的古典精神。主持雅典卫城建设的大雕刻家费地说:“再没有比人体更完美的东西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希腊人同时把人的形体赋予了柱式的柱子。正是这样的人形赋予,柱式才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对西方古典建筑中柱式艺术装饰的形式,也展示了不同时期柱式的审美情趣和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积淀。希腊诸神中许多神祗与东方文化有着复杂的关系,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阿耳忒弥斯和阿芙罗狄忒,希腊人为这两位东方女神建造了壮丽的神庙,其中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女神神殿跻身于古代七大奇迹。
阿耳忒弥斯女神在中文《圣经》版本里被译成“亚底米”,在古代罗马人们叫她狄安娜。作为丰收和繁殖女神。关于她身上的果实状物体,有种种说法,人们猜测它们是石榴、乳房、枣子、鸡蛋等,也有人把它与公牛崇拜联系起来。但不论是什么,它们无疑都象征着乳汁、多子和旺盛的生殖力。她的别名之一叫做俄耳提亚,意为“挺立”,与树的形状有关,意味着植物的属性,她的神像主要是笔直挺立的姿态。
从审美的角度,对建筑美创作的评价机制的性质、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认为建筑创作是特殊的商品生产,建筑美创作的评价是一个审美过程,结合审美主体提出了“审美域”,把建筑美的创作评价看作一个动态系统,结合创作主体提出了“评价域”,最终结合建筑方案的评选,提出了建筑美创作的评价曲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决策作用。建筑美既要具有美的一般属性,又要有建筑自身的特点。
建筑的美是丰富的,它给审美者带来的美感是非常特殊的。中西方传统建筑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史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纵观中西方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建筑与装饰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建筑艺术是建筑文化的体现,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全球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文化交流正在加速。随之而来,在建筑设计领域也掀起了欧陆风,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也盛行起来,西方传统建筑装饰上的柱式、山花、涡卷、铁花栏杆、花坛、线脚等等随处可见。
另外,从公共空间的视角,对古希腊的神庙、剧场、运动场等公共建筑及其空间进行历史的解读,可以看到它们所传载的公共活动――无论是宗教崇拜活动还是社会与文化活动――都是城邦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因而体现出城邦政治的开放性与民主性。而且,公共空间的主导性与私人空间的次要性,也体现了城邦政治中民主高于自由这一不同于现代西方自由民主制的重要特征。
一般意义上,透视构图存在于任何成功的建筑群体中。但中国古代建筑的透视构图却远远超出这种或较简单的、或随机的透视构图,它是一种自觉追求的、系统复杂而十分成熟的群体透视构图体系。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挖掘、研究,并加以继承和发扬。
建筑是实用的对象,也是艺术对象,与人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创造,建筑设计是空间设计及其表现。建筑空间以有造成无,所用在于有之无。建筑的单体存在纳入建筑群,即产生了形象组群问题,其恰切性在于构成群体的适宜性。单体空间和群体空间对人造成的自由存在条件,即是建筑美的实现。这有待于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概括地讲西方美学史上对建筑美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强调建筑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所表现的伦理价值。
欧洲古典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式风格,是人类灿烂文明的象征。随着历史的进程,古典建筑演变出各种各样的建筑形态,深入研究它们的形态特征、变化规律和构成法则将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历史,清醒认识当今错综复杂的建筑局面,为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建筑美感的获得就来自于被主体感性接受,主体的功利诉求以功能感性化和直觉化为形式,功利心理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建筑审美的结论。对美学中形式与意义关系的探索,并对建筑意义的思考,并对“建筑意义的来源”、“建筑意义的表达”等方面做了阐述,从而希望树立一种重视意义表达和深度追求的建筑观。而且刚柔性是建筑内部空间和装饰作用于视觉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希腊罗马神庙内部空间和装饰中的刚柔性,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地利用,通过空间和装饰或强化或改变建筑内部的刚柔性,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求。
单从建筑学角度讲,希腊神庙建筑也许没有埃及、罗马和西方中世纪的同类结构成熟,但是,通过希腊人的酒神信仰,透过现象获得理解希腊建筑文化的内涵。政治家狄・斯帝尼说:“雅典仍然有永恒的财富,一方面是对开拓伟业的纪念,另一方面是往日那些美丽的建筑物,山门、帕提农、柱廊和船坞。”古希腊留给世界的最具体而最直接的建筑遗产,无疑是具有永恒生命的柱式风格,它是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浩然:《论古希腊柱式风格的结构性组成》,《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 高飞宇:《古希腊建筑特色略谈》,《湖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作者简介:
陈志坚,男,1986―,浙江嘉兴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棂纹样大致可分作平棂及菱花两种;最简单的平棂当推直棂或版棂(如图1),破子棂(如图2);其次是斜或正方格眼;再复杂一点的是什锦窗,又称步步紧(如图3)。每当棂子太空之处常加花头如工字卧蚕花草方胜等(如图4)。以上数种棂纹全平直不弯。拐弯的称拐子纹,最常见式样是灯笼框;此外尚有冰裂纹,正卍字,斜卍字,亞字,盘长,井口字,回字等。又有圆框内作平棂或平棂内作方圆光者。又有将棂子作成各种写生花者,如故宫钟粹宫横披上的竹纹棂子[2]。以上所述纹样只是中国几千年来众多窗棂纹样中的代表,那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纹样更是多不胜举。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棂纹样在当代中国风建筑中的应用
自1929年由当时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的中山陵建成时,这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大型建筑组群就采用了传统的建筑样式。文化是历史的映射和沉淀;文化传统是现代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推动民族车轮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和沉淀下来的精华。采用传统的建筑样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为了树立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一直以来许多建筑师都在尝试中国风的建筑形式,建筑师通常将传统符号进行加工,采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棂纹样更是这传统符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2年落成的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尽管香山饭店建成后贝聿铭先生认为因其破坏了香山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因此从未再次造访。但是这座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交融的新古典主义作品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师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向。这座建筑除采用白墙灰瓦外还大量采用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窗,并直接采用了如斜方格眼、冰纹等窗棂样式。尤其在立面处理上采用类似什锦窗的窗棂纹样作为墙面装饰,而在大厅的玻璃屋顶的钢架处理上则采用直棂纹样。作为贝聿铭先生在大陆的另外一件作品,同时也是其封山之作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他为其家乡设计的一件精品。苏州博物馆新馆除了和香山饭店一样采用白墙灰瓦和大量采用方形、圆形、菱形、正六边形窗外,在其立面和屋顶处理上同样采用了窗棂纹样最为常见的方形与菱形的组合(如图5),而在大厅的玻璃屋顶的钢架处理上则是采用直棂纹样与菱形相结合的样式。在广受赞誉的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上,在一些细节处同样能够看到传统窗棂纹样的影子(如图6)。由台湾著名建筑师李祖原设计的上海世博会台湾馆,在其一侧立面上开的三个小窗(如图7),则是采用冰纹纹样,窗户虽小,线条虽简单,但却很具传统意味。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棂纹样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发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棂纹样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当代的建筑设计需要历史积淀作为背景,使这些传统的元素来反映当代的民族文化精神[4](p20)。窗棂纹样的美学意义在于阐明了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值得当代建筑师从中引用和学习。
【关键词】建筑设计;分形学;具体运用
一、分形学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从建筑物的细部构造分形方法出发,使用非线性设计方法,可以细化城市建筑全体中的轴线尺度设计,实现尺度比例的和谐。分型几何其实一直存在与自然界中,比如:数学领域中著名的瑞典数学家Helge von Koch在1904年发表的一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Sur une courbe continue sans tangente, obtenue par une construction》,论文中提出了KOCH曲线,给出一条简单的直线线段,将这条长度较短的线段正中间的二分之一部分,替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这样可以组成一个具有显著分形对称特征的新图形。并且,在这个新图形中,将图形中的每一个直线的线段的三分之一部分继续用等边三角形的两条短边进行替换,这样,又会得到一个简单的新对称性图形,如此反复进行替换和重组的操作,就形成了KOCH曲线。
这条曲线的构成主要是利用了图形中的分形学的基本原理。其中,分形几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具有自相似性质的无限精细结构,通过将事物中的自然形态看做是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无限次数的嵌套层次的逻辑思维深层构造,实现几何图形的分形特点。并且,这种图形还不会因为直线线段有限长度的尺度问题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相似性。在西方的古典建筑中,存在着大量KOCH曲线分形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经典案列。使用KOCH曲线可以实现建筑物的多样性对称,减轻人体的视觉欣赏疲劳,提升建筑物的古典美和艺术气息。
图示:西方koch分形线设计
二、分形学在建筑的表皮设计运用
建筑设计分形学在建筑方面的运用十分广泛。从建筑物的表皮设计的应用方面来看,我国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中的游泳比赛奥林匹克场馆非常具有代表性。北京游泳比赛中的主题馆水立方以其简约大方的风格和朴实的分形学设计特色形象为广大的中外游客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中,水立方的设计理念源于著名的建筑设计师Wearie Phelan提出的“无限等体积肥皂泡阵列几何图形学”的问题解答。
首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先产生一个与建筑物相比更大的Wearie Phelan泡沫组序结构阵。然后,将这个生成阵列以其中的某一个矢量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最后,将这个生成阵所组成的建筑物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中的泡沫结构垂直剪切下去。这样可以实现水立方场馆建设的每个面的整体垂直,之后剩下的部门作为建筑的屋面以及墙体的主要构成。这样,基本的奥林匹克游泳馆主题比赛场所“水立方”就完成了。其中,以泡沫填充物作为主要构成结构的建筑风格按照三个正交的坐标轴规律进行重复构建,从而形成了游泳场馆的主要比赛建筑模型。建筑分形的理念在水立方的墙体建筑以及屋面的设计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水立方的墙体设计中,使用大胆的矩阵图形转换的造型,体现了水滴与大自然的美感。
图示:奥运场馆水立方
三、分形学在建筑的“体”的设计与运用
在建筑的三维分形设计的过程中,建筑三维分形通常被称为是“体”分形。在进行房屋建设“体”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时,要严格按照数学中的分形学原理来展开,根据科学施工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实施。“体”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是一个单独的分部工程,它和基础与地基等分部工程一样,需要单独组织验收。在分形的建筑设计活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人员根据建筑图纸,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到房屋施工建筑中的经济效益,避免施工的满目性,在建筑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房屋本身的协调性,切忌为了可以实现“体”分形的建筑设计而忽视了对于建筑物的“节能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必须要减少对房屋建筑的本身结构展开框架性的破坏,不要去安装一些并不适合施工建筑“体”分形设计图纸的设备,只要既会导致“体”分形的设计成型效果大打折扣,又会导致由于过度装修而浪费了不必要的资金。
建筑空间和建筑实体是机和形体的组合与叠加,运用对称轴线设计手法进行建筑设计,就是通过将建筑物和城市空间进行连续堆成排列,使得各自的对称性彼此吻合,才能够体现出建筑物设计科学中的现实美感。
四、分形学在建筑设计中的细节考量和展望
建筑设计师在运用“分形学”设计理念时,要对建筑物的 整体结构设计开展综合性的考量,尤其是建筑物的基本外形设计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几何学中,图形转换翻转、旋转、对折、平移和镶嵌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方法上,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还应该对建筑物内部的照明设备进行科学设计,应该采取高效能的节能灯具,为建筑物内部提供稳定的照明光源。在一般室内场所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取发电功率比较小的荧光灯,或者是发光效率较高的高压钠灯,以及稳定性能好的LED节能灯。在室外和建筑物的楼梯通道的照明活动中,可以使用金属元素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通过能量集中,提高照明使用的效率。这样可以通过一些拟态的操作,使得运用了“分形学”几何设计思维的建筑物分形效果更佳明显,人体眼球可以再充足光线的可视环境下实现欣赏的目的,使得建筑物外观发生一些随着周围景观灯变化的操作,使得建筑分形的建筑活动“事半功倍”。
结束语
建筑分形学在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很多方面都有具体的应用,比如在表皮的分型设计方面、通过对建筑物的幕墙碎片化设计,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不规则”美感。在建筑物的墙体分形方面,使用破碎和组合原理,可以实现建筑群体的整体对称性,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1] 凌贻清.探索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4,(2):102-103.
[2] 刘贤才.试析分形学在住宅建筑设计的应用和创新[J].房地产导刊,2014,(14):80-80.
[3] 郭蕾.关于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130-130.
关键词:建筑创作 结构形态
中图分类号:Tu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7-0028-06
Abstract: The aesthetics of a building is its rational expression. Creating the real internal space and outer form with rational structure, which is our holy duty to 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hav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became two different subjects. Up to now, the real perfect building should have realized concord and unifi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n history and nowadays is briefly analyzed, the essenti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structural morphological design method are emphasized, and the living directio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s illustrate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creation, structural morphology
前言
建筑与结构本来是一体的,不分彼此。从以巢穴为居的原始祖先,到构筑屋宇的古代先人,都没有那种专司建筑的形式或功能,而把实现它的技术思考留给他人去做的职业。古罗马的维特鲁威也好,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也好,他们都是集艺术家与工匠、建筑师与工程师于一身的全才。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从功能、形式、环境到服务对象等各方面都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综合性大为增强。同时,结构的服务对象更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建筑,专业分工成为客观的需要,而近代工业革命则是导致建筑与结构明确分工的直接原因。
自从百余年前建筑与结构两大专业分工开始,二者在各自领域内都产生了极大的飞跃,从理论到实践,都充分说明了这一分工的优越性。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举目四望,有那么多的建筑,外在形式与其结构实质相去甚远,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在合作中的不协调时有发生。与之对比的是,也有一些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令人瞩目。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表里如一、真实合理的建筑出现,这就是本文的写作初衷。
传统的回顾
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石为基本材料,其中石材又以坚硬、耐久和易于获取而广为使用,加之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自近代以来逐渐占据了世界建筑的主导地位,石材建筑自然地被看作了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则成为东亚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
在传统大跨建筑中,拱的形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拱结构的内力分布状态以压力为主,恰好能够充分发挥砖石砌体只能受压而不能受拉的材料性能,而且可以实现很大跨度。古罗马建筑技术的最大成就,就是发展和完善了拱的结构体系。随着古罗马建筑成为古典建筑的典范,拱也自然成为古典建筑的代表形式。由此发展而成的相关结构形式更多,如尖拱、帆拱、洋葱顶等。
历史的发展
19世纪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和法国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设计的巴黎世博会铁塔开辟了近现代建筑的先河。这些作品中,少了些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柱式和线脚,多了些建筑功能与结构要求的一致性,在形态比例上又不失传统建筑的美感。它的产生,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赖于当时成熟的铸铁工艺。随后,钢铁工业的繁荣和波特兰水泥的发明为建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出现,是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它把抗拉与抗压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而且经济、耐久、易于施工,以此确立了它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20世纪后,结构对建筑发展的促进更是有目共睹。钢结构使摩天大楼成为现实,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一度成为大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奈尔维(P.L.Nervi)在推进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和谐统一方面所做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熟练运用可塑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把力与美有机地统一在了建筑实体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建筑形象。如迦蒂羊毛厂厂房和罗马小体育宫,其内部混凝土网格既是结构的必然,又给建筑带来了美的表现。与他同一时代的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在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创造建筑美方面都同样值得称道。北欧建筑师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的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做了大幅度的形态变化,以适应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采光天窗配以反射曲面,在突出结构形态表现的同时,也不忘建筑细部的处理。在阿尔托的作品中,处处能感受到对人的关怀。他在建筑形式上的上佳表现并未削弱他对结构形态的正确理解,他不愧为一位技术全面的建筑大师。美国建筑师小沙里宁(Eero Saarinen)在建筑表现与结构形态的结合方面堪称典范。他设计的位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内外形态的有机变化,赋予了建筑以强烈的雕塑感。同时,其结构空间关系清楚,细部表达准确,不失合理性。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中,他以两侧向外倾斜的混凝土柱支撑单曲悬索屋面。外伸的柱子与内收的悬索在承力趋势上达到了平衡,形态符合人的心理感受,具有美观舒展的视觉效果。该建筑在细部处理方面同样别具匠心。
不过,混凝土毕竟较为厚重,加之制模工艺复杂,从20世纪后期开始,在大跨建筑中更多的是被钢网架、悬索等结构形式所取代。
美国工程师富勒(B.Fuller)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球形网壳的形态构成,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在大跨建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德国建筑师奥托(Frei Otto)曾致力于悬挂结构的研究,他在对双曲面张拉索网的形态和受力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多个张拉索结构建筑,最著名的是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西德馆和1972年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现实的选择
高技术是现代建筑创作手法中极具生命力的表现手段。透过建筑形式的表象,我们能够看出,其本质特征仍在于以结构形态构筑建筑的美。从近几十年的建筑实践来看,许多知名的国际建筑大师,即使其创作观念和设计风格有诸多差异,都无不把结构技术的表现作为创作手段的首选。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为建筑师的表现拓展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建筑形态的创作注重结构形态的合理性。大到建筑体系的构成,小到构件和节点的处理,都考虑到结构受力的需要。如伦敦滑铁卢火车站是由一系列平面三铰拱结构经纵向联系而成的。由于设计者有意打破了对称形式,使得两跨跨度相差悬殊,从而导致了长跨以受弯为主,短跨则以压弯为主。结构采用索桁架形式,对于长跨,将索布置于屋架下弦;对于短跨,则将索布置在受拉的外侧,与内力分布形态完全一致。各榀结构的跨度和走向随路轨的交叉和蜿蜒而逐渐变化,部分屋面覆以玻璃。由于从整体结构到细部构造都做了细致的考虑,结构形象简洁明快,使整个建筑极富表现力。又如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Renzo Piano),除了整体造型的独特之外,结构构件和节点的设计也十分讲究。大厅内的支撑斜杆制成梭形,既有利于压杆稳定,又体现了单向受力形态。梭形支撑斜杆的端部表面做出几个凹陷,形态上刻意强调了截面的减小,铰支座的表达也准确无误。
其次,索、膜等柔性抗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减轻了结构自重,增加了建筑跨度,也使得建筑显得更加轻盈。索桁架是以索来代替桁架的受拉杆件。如法国查尔斯・戴高乐机场扩建工程鲁瓦西二号航空港(建筑设计:Paul Andreu),候机厅屋面结构采用的是平面索桁架体系,纵向中轴线布置倒三角形截面桁架构成纵向联系。张拉索的运用,一改常见的桁架、网架下弦杆件所带来的粗重感。更为巧妙的是屋面与两端支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并且完全采用了索――拱机制,将放射状索的径向张力转化为环向的支撑压力,以视觉上的悬念感,突出了建筑中的技术成就表现。膜结构的使用也是渐趋广泛,独特的材质极具视觉吸引力。不论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街头建筑小品,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张拉索与膜组成的索膜体系使得建筑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度。位于伦敦格林尼治半岛的千年穹顶(建筑设计:Richard Rogers)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空间结构。该穹顶直径达320m,周长超过1km。12根格构式梭形钢桅杆高达100m,通过斜拉索与辐向、环向索组成稳定的张拉球形结构,上覆双层膜,以利隔音、隔热。净跨度最大的建筑当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佐治亚体育馆,跨度达到了空前的235m×186m。
此外,传统材料的运用也有新的特色。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的表现力有时是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如德国的维特拉工厂消防站(建筑设计:Z.Hadid),其入口雨棚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支撑于一组钢管之上。独特的形态特征与材料的质感使人过目不忘。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建筑设计:Calatrava)的候车大厅与月台分别采用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的新颖别致、材料的组合对比,以及构件截面的合理变化都为建筑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最后,新型结构的不断涌现赋予了建筑新的内涵。最显著的要数开闭结构,它使得建筑的屋面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和人们的需要而开启和闭合,非常适合体育、休闲建筑。从改善建筑的内部环境和更加亲近自然来讲,它无疑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的更高要求。日本对开闭结构格外热衷,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屋面,主要用于风雨操场和室内游泳场。规模较大的如宫崎海洋世界。
未来的挑战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建筑师看好中国的发展。他们有着崭新的观念、成熟的技术、良好的机制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讲,除了对自己的历史、地域和文化比较了解之外,我们所具有的优势并不多。用何种手段来发挥和展示我们的优势,使我们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建筑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面对国外新颖的结构、精美的技术、独特的造型,我们国内有些人也想拿来一试。一时间,在各种设计竞赛和方案投标中,都充斥着技术表现的内容,在校学生同样趋之若鹜,纷纷效仿。这中间,大多是把结构当成一种装饰语言来使用,忽视甚至根本不了解结构的工作机理,时常弄得张冠李戴,贻笑大方。这种“符号化”的创作方法贻害无穷。此外,抄袭之风日盛,有的甚至渗透到了重要的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建筑形象似曾相识,结构选型全盘照搬,看了令人痛心。
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归问题的本质,踏踏实实地把建筑与技术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建筑与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此来创造新形象。结构形态的创新是实现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的关键所在,而结构形态的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探索、研究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也需要我们在建筑创作的实践中进行不懈地追求。对于运用结构形态设计方法进行建筑创作,笔者近年来结合教学和工程实际,也做了一些尝试。
结构形态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实现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的和谐一致。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的方案设计中(建筑设计:魏敦山,姚亚雄,徐璐),我们把三个馆组合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综合体。从建筑造型来看,一个完整而又富于变化的屋面是设计的关键。这里,屋面的高低起伏与三馆内部空间的需要完全吻合,平面的裁切更符合功能分布的要求与总体环境的意向。在结构形态方面,将平面的张弦梁交叉组合为全新的空间结构体系,既实现了内部空间的简洁,又真实地表达了外部形象,从而达到了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目的。尽管该方案最终未能被采纳,但通过我们的亲身体验,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我们今后的创作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旧建筑的改造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成熟,许多老建筑通过应用新的结构技术,既维持了原有的风貌,又在新旧对比中达到焕然一新的效果。上海宝钢医院的改扩建项目(建筑设计:魏敦山,姚亚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原有建筑围合的内院改建为有顶的中庭。为了不给原有建筑增加荷载,我们设计了新型的树状结构作为中庭的结构主体。德国著名建筑师奥托曾对树状结构研究多年,目前,国外已有多项大型公共建筑运用了这一结构形式,非常成功。我们借鉴了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对树状结构进行了简化和再创作。淡绿色的结构与通透的玻璃屋顶相结合,在多变的天光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生命之树”的立意与新颖别致的结构形态融为一体,既实现了设计初衷,也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
建筑之美贵在真实。以真实的结构塑造真实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这是我们建筑创作的神圣职责。当我们把历史、文化、环境、功能、技术等等诸多因素融入建筑创作的时候,我们也应果断地摒弃那些虚假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使我们的作品和我们的设计思想真正达到完美的境界。
最后,非常感谢北京工业大学的张毅刚教授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李金芳高工。他们的热情支持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参考文献:
[1]P.L.奈尔维著,黄运升译,周卜颐校,建筑的艺术与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北京
[2]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上海
光Ⅳ型电子出版系统 Fisher, Landmarks, TWA Terminal,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P95~109, 1992(5)
[4]Passenger Terminal, Stuttgart Airport, Architectural Design, p64~67, 1993(7~8)
[5]Gare TGV de Lyon-Satolas, Techniques & Architecture(419), p66~70, 1995(5)
[6]姚亚雄,建筑创作与结构形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12月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收稿日期:2002年5月
古罗马万神庙
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桁架及支撑
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
富勒和他的球形网壳
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
德国维特拉工厂消防站
宫崎海洋世界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上海宝钢医院树状支撑详图
典型哥特教堂
罗马小体育宫内部
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伦敦滑铁卢火车站
3.伊斯兰拱券
4.巴黎埃菲尔铁塔
5.迦蒂羊毛厂厂房内部
戴高乐机场二号航空港候机厅内部
戴高乐机场二号航空港屋面结构支撑
伦敦千年穹顶
佐治亚穹顶
关键词:建筑;空间;构成元素;设计;应用
一、前言
建筑的优美不是光靠外表所能表现出来的,它是通过建筑空间的多种构成元素相结合而体现出来的。在建筑的设计中,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依赖、彼此交融的,从而给建筑营造一种立体的感觉,当人们身处其中时,能够使人们的多个感官得到共鸣。要想对建筑空间有更多的了解,就必须对建筑空间各个构成要素的属性及其关系了解得一清二楚。
二、空间与结构的组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建筑空间是由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人们围隔空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就前一种要求而言,就是要符合功能的规定性,具体的讲所围隔的空间必须具有确定的量、确定的形和确定的质;就后一种要求而言,则是要使这种围隔符合于美的法则―具有统一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形式或艺术表现力。只有把适用空间、视觉空间和结构空间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功能、美、结构三者的有机结合。
在建筑工程内部空间设计中,其主要依据就是该建筑的行使功能以及该建筑的行使目的。因此在展开实施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时,应当首先考虑该建筑建设的目的及其日后的功能,从而确定该建筑工程的空间形状。如教学场所、娱乐场所、竞技场所等,都是根据该建筑属性的不同来进行设计建造的。另外我国建筑工程内部空间形状也受建筑本体形状的影响,往往为了保持建筑工程实体的整体性、统一性以及艺术性,其外在形态与其内部空间形状都是相辅相成的。其设计按照建筑的特点,墙、顶棚、地面等实体部分通过空间外壳的形式出现,建筑的形体形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建筑的空间形状,也就是说建筑有什么样的外部形体形状,往往内部就会存在与之形状相对应的空间。但在办公楼、商场、图书馆等建筑中,许多房间由于功能特点对于空间形状并无严格的要求,这时在空间形状的选择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三、空间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点状
在几何学中将点的概念定义为:一个空间中的点用于描述给定空间中一种特别的对象,在空间中有类似于体积,面积,长度,或其他高维类似物。大家都知道,没有点就成不了线,没有线就成不了面,没有面就成不了体。所有的物体,无论其有多大,也不管有多小,都是从点开始积累起来的。因此,在几何当中,点不仅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要空间中有一个点存在,它就会使得周围的空间不断的向着点的中心聚集,这就是点所具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如山西的平遥古城,有一个市楼建筑在堡寨的中心,之所以将这个市楼建筑在堡寨的中心,而不建在其他的地方,就是依据了点所具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一原理。将市楼建筑在堡寨的中心,对内不仅能镇压群众,对外还能抵御敌人的入侵,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成为民众的心理依靠。当空间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时,那么这点与点之间就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如果是两个点就会产生一条线,如果是三个点就会有一个面产生。
2.线状
在几何学中,线是由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当线达到一定的宽度时,就能产生面,而当线达到一定的粗度时,就会出现体。由此可见,线与点、面和体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当窗户的建设按横向或纵向设计时,排列成一组的窗户就会形成一个“行”,这就能给居住的人们带来直线型的光带,从而给人们带来平和、安定的感觉。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中中标的“梦露大厦”设计由不同的曲线型切面旋转叠合而成,自由而灵活、柔软而浪漫,体现了由曲线到曲面的升华;当建筑以流线型的线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会给人们带来一种速度的动感,从而使所修建的建筑富有更加复杂的性格特点。
3、面状
“面的形成可以是点的密集,也可以由线的移动而构成面的形状。”所以面也可以根据线的种类以及线与线的数理关系分成几何形面、有机形面和不规则面。几何形―由直线、曲线组成,具有明确的数理关系(方形、圆形、三角形),这是最简单的一种面。水立方从外观上看就是四个面的组合,在四个面上又加入光影效果,最终形成了水立方的主体建筑。苏州博物馆,贝聿铭把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浓缩并抽象成若干几何图形的拼接,既具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有机形―虽不具有明确的数理关系,但具有朴素的视觉特征,使人产生秩序感。坐落于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街角的米拉公寓,凹凸不平的墙面,高低错落的屋脊,如蛇似海的造型无不彰显设计师高迪极具浪漫情怀的艺术创新精神。不规则形―徒手形,是指有意识故意造出的人为形态,不规则形在计划下完成。例如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三组巨大的白色壳体建筑彼此依靠又呈现着不同的尺度空间,在承载各种复杂功能的基础上展现了设计师富于动感的创作灵感。
4、形体
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集可见、可触、可感于一身,有实在载体并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几何体通常有正方体、长方体、球体、锥体等简单形体,它们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例如:埃及金字塔,锥形外观单纯而直接,给人以铺天盖地的敬仰与崇拜之感。拓扑几何形追求形体上的前卫、复杂、动感和活力。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正是一朵奇葩,为了摆脱“国际式”建筑呆板乏味的形式,也为了吸引更多艺术爱好者以达到振兴当地旅游产业的目的,它以优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让死气沉沉的城市从此开始热情地舞蹈。
5、质感
建筑空间的创造在技术上就是结构、材料等物理方面的结合,结构实现了形体,材料丰富了质感。粗犷的石材、朴素的砖块、明亮的玻璃、坚硬的钢铁……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建筑材料,使建筑产生更多特有的机理效果。西方古典建筑以石材展现了沉重、粗犷的表情,中国传统建筑砖木结构和装饰表达了浪漫、轻盈的表情,现代建筑采用玻璃和钢筋混凝土产生了具有现代感的多样风采。比较Infinity Chapel和朗香教堂,我们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不同的质感要和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相结合,设计出融洽的建筑。
6、光影
光影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空间表现手法,在建筑设计中,设计的效果是人们通过视觉来体验的,视觉效果也是建筑设计所能够呈现出来的直接效果。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空间造型,将光影效果运用其中,可以形成强烈的光效感应。将光影效果合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让人在视觉上和外在感知上有强烈的感应,能够在灵魂上产生一定的感召力,将内心深处的情绪唤醒。所以说成功的光影效果的运用,可以为建筑设计增添很多光彩,发掘无限潜能。光影效果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二者是互相协调互相映衬的,建筑的空间是光影产生效果的载体,而建筑又通过光影效果而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光影的合理利用,会使建筑在不同季节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充分的展现出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指的是自然光,其和其他的光照效果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视觉效果上也会产生独特的作用。建筑通过光照效果,才能呈现出内部的空间感,并让人们深刻的感受到内部的布局、结构以及材料等带来的视觉魅力。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空间元素的应用给了建筑不同的表现形式,增加建筑的主题和灵魂。不同元素的灵活运用给人们的审美带来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非线性;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新时期,城市商业建筑外观设计的具体手法主要包括:历史的活化,即提炼古典建筑造型及细部并加以运用;个性的创造,即尽量标新立异从而吸引顾客;高技倾向,即以结构形式、设备、材料等为内容的新手法;受波普艺术的影响而风行的卡通设计手法和卡通艺术形式被引入商业建筑设计中;从传统美学偏离出来而表现出“残破”、“怪诞”、“无序”的倾向,并对传统美学观念和等级制度进行彻底颠覆。受当今以传媒和电子技术为核心的视觉文化的影响,当代商业建筑形象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视觉媒介化特征。在这种影响下,当代商业建筑形象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大众化、流行化、透明化、影像化和体验性的新特征及新方向。
现代社会对建筑物的功能、安全、质量方面比之前要求更为严格的同时,也对其建筑的经济美观和是否实用方面也提出了个性化规定。因此,现代建筑行业为了满足市场大众多元化、高技术化、经济化以及高质量安全化,就必须在建设项目中广泛运用优化设计技术,这样不仅能够为施工企业、承包商以及居住使用者节省大笔成本,还能够提升企业建筑施工的可执行性、质量程度和安全使用程度。因此,现代建筑企业对于优化技术的应用就具备了高度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城市建筑发展较为迅速,一些基础工程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激活了经济的发展,促进土木建设业的进步。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降低建筑企业的效益,由此要从建筑设计本身出发,找出设计中的安全隐患,由此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可以为后期的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参数化建筑设计概述
非线性参数化建筑设计就是将建筑设计看做一个复杂系统,把各种因素当做参数(变量),并建立起各种需要的条件规则,进而建立参数化模型,通过改变参数的值,获得多种设计解决方案。
非线性参数化建筑设计元素不再固化在圆柱、方块、球体等,它有更大的灵活性,参数化模型的建筑元素形态不满足线性叠加原理的性质,建筑设计通过建筑师设定的参数,通过电脑脚本语言,形成具有内在数学逻辑关系的形体,由于设计师设定的各个参数与规则之间是一个动态稳定结构,因而建筑也会呈现出一种超越经典欧几里得几何体系的非线性体量。非线性参数化设计是目前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颠覆性手法,从早期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辛辛那提阿罗诺夫中心,到中国国家体育场主体建筑“鸟巢”,广州歌剧院,银河SOHO,非线性参数化建筑设计,带来了一场新的建筑运动,并将影响深远。从以下案例中可以看到Frank O. Gehry Massimiliano Fucsas,UNstudio,Benoy,等当代重要建筑师(建筑所)运用
参数化模型进行商业建筑设计的实例。
二、方案设计方法
1. 建立第一版模型。先确立设计概念,绘制出关键的辅助线和确立模型用的主要线条,利用辅助线和主要的结构线条生成模型,根据反复调整,反复推敲,确立初步模型体块。
2. 根据第一版模型绘制出各层平面图。当体块模型满足初步判断效果的前提下,按照功能要求排布出相应的平面图。如有模型不能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出现时,调整模型以满足平面功能。
3.根据平面重新推敲模型。根据绘制好的平面,重新调整模型,确保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到美观。反复调整平面与模型,直到达到最终满意的效果。
三、施工图设计过程
传统建筑设计过程:建筑专业绘制好平、立、剖面图结构、设备、电气专业幕墙、精装修等深化设计建筑、结构、设备、电气专业。非线性建筑设计过程:全专业同时进行。
根据结构专业计算结果,将梁、板、柱按实际尺寸搭建三维模型。体会真实空间关系及细节构造。
复杂空间,通过三维模型检查梁、板、柱交接是否正常,结构构件尺寸是否符合建筑空间要求。通过三维模型构件比例关系,控制特殊构件的尺寸。
设备、电气专业通过模型检查管线高度是否合理;沿外墙设置的设备,空间是否满足安装要求。精装修设计通过三维模型清楚了解空间形态,精确设计。
体型控制:由外至内设计期间幕墙厂家提前配合,通过构造节点做法,确定主体结构与幕墙之间安装空间尺寸。大跨幕墙体系需钢结构专业进行龙骨尺寸计算。整个体型控制室由外向内控制,使外立面个转角处幕墙分格缝能精准对缝,保证外立面效果。通过模型各个角度的剖切,取得准确平、立面二维数据。
四、设计成果
传统建筑设计成果: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设计说明、详图大样等。非线性建筑设计成果: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设计说明、详图大样、立面展开图、特殊部位轴测图、三维模型。
1、平面图表达方式的不同:
传统建筑的平面图为距楼地面1200mm 高处的水平剖切的俯视图,目的在于体现门窗洞口的位置及尺寸。非线性建筑因护结构非垂直地面,不同高度处的外轮廓均不同。故平面图选择楼板标高处剖切图。目的是反映实际的楼板结构的外轮廓形状及位置。因外门窗洞口错落复杂,门窗洞口位置及尺寸不在平面图中表达,通过立面展开图表示。此表达方式的目的在于准确的指导施工。
2、立面展开图:
立面图仅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投影,不足以表达幕墙分格、门窗洞口的真实尺寸。以绘制正立面展开图的方式表达以上信息。在立面图中标注各个转角点的标高,以三维方式确定转角点的位置。在立面图中将每一个转角点进行编号。作为立面展开图的识别标识。以立面图中转角点编号为标识,分别绘制各个方向立面展开详图。在此详图中明确幕墙分格尺寸、龙骨布置方式及定位、外门窗洞口编号、尺寸及定位。
3、轴测图:
特殊部位二维详图无法表示清楚时,可在三维模型中截取节点轴测图作为施工辅助参考图,更直观表达空间关系。
4、三维模型作为施工图成果:
设计过程中作为辅助工具的三维模型可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所以,该三维模型可作为最后成果,提供给施工单位,作为施工参考。同时可提供给幕墙厂家作为深化设计条件。幕墙厂家在施工图过程中便可进行深化设计,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及时反馈将优化调整意见。以进一步完善施工图成果。
5、三维模型的其他作用:
1)面积计算:非线性建筑由于形体非常规体型,可能会出现斜墙面下面的空间面积无法在平面上直观反馈出来。所以需要在模型中提取净高2.2m,1.2m 所在高度的轮廓线。计算相对应平面的面积。
节能计算:在斯维尔节能计算软件中搭建出模型的大致体块模型。在犀牛软件中利用搭好的精细模型,算出体形系数,窗墙比,以及门窗尺寸及个数等等,反馈的节能计算表中。根据犀牛软件中计算出的数据,完善节能计算软件中的模型,进行节能计算。
五、软件应用
目前,传统建筑设计主要应用软件:AutoCAD(天正)常用三维模型软件主要有:Sketchup 犀牛软件(Rhino)3Dmax 等非线性建筑设计软件:Auto CAD(天正)+Sketchup 或犀牛软件(Rhino)未来:BIM设计软件的将大面积推广。BIM软件可建立精准的三维模型,且可赋予准确的数据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由一个软件代替现有二维、三维两个软件。据了解,如极为复杂的非线性形体,BIM软件的三维功能也无法支持,将仍需要专业的三维软件作为辅助。所以,此二维+ 三维的工程设计方法,无论是在目前以CAD二维设计软件为主导设计软件的条件下,还是在以BIM为主导设计软件将来,都将是非线性建筑设计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设计方法。我相信,继设计丢掉图板进入电脑设计时代之后,非线性建筑的二维+三维的空间设计方法势必会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