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10
导语:在辩论的教学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初中物理;工作原理;电流;教学
1.激发兴趣
很多中学生都认为物理科目枯燥无味,但无论学习哪一门知识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首先,学习物理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就自然而然少不了实验的过程,滑动变阻器也是如此,需要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让学生了解其结构与工作原理等,特别是讲授实验的原理时,教师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其探索兴趣。
2.夯实基础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滑动变阻器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只有明确这些概念才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其具体的工作原理。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可以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来改变自身的电阻,从而起到灵活控制电路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分析中并不完全属于一个定值电阻,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变值电阻。在遇到关于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的考题时,很多学生遇到这类问题往往感觉不知从何下手,但是究其根本,这些考题都是围绕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与构造来提问的,考察的就是学生对于滑动变阻器原理的了解和连接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滑动变阻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2)要求学生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以及符号和示意图;
(3)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
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教学方式就是向学生展示滑动变阻器,试图用直观的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种效果往往收效不高,学生并不会因此产生学习兴趣。所以通过教学改革后,本文认为应该采用实物教学加动手实践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例如,在物理教学课堂上准备好一个滑动变阻器,以及电源、电线、铅笔芯、灯泡、夹子等实验元件。首先让学生能够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始形态,以及最简单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铜线绑在铅笔芯的一端,另一端可以在铅笔芯上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在电压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利用改变电阻能够改变电流,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学生能够发现铅笔芯连入电路越长,灯泡的亮度则越暗,铅笔芯连入越短,灯泡的亮度则越亮。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立刻讲解实验的原理和“奥妙”,让学生先自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后总结出:灯泡的亮度与铅笔芯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与电阻也成反比的P系,铅笔芯连入电路越长,电阻也就越大,灯泡就会变暗,反之则越亮。
通过左右移动变阻器触头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一直是多年来物理考试的难点,所以为了打好滑动变阻器这一重点的基础,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这一实验的具体过程,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直接的懂得其中的原理。其难点在于,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分别是哪两根,并且确定电流经过的线圈是哪一部分的,只有清楚了解整个电路的结构和电流的走向,才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正确答案。
另一方面,对于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作用,很多学生也总是找不到方向,满头雾水。对此,需要教师通过实验过程来向学生展示出具体的电阻变化,在准备好电源、点灯、电流表等实验元件后,先将电源关闭,然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到不同的位置,再打开电源,从而发现改变了点灯的亮度和电流的大小。通过反复实验,学生就能够从实验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的限流与分压的作用。
3.实际应用
在学生对滑动变阻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还要经常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滑动变阻器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滑动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知识,能够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滑动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有油量表、自动测高仪、电路调节等。电路调节器一般用于电风扇转速,电车变速和台灯亮度调节等。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正确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例如,在指导学生通过滑动变阻器来制作模拟调光灯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灯泡在不同的亮度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和电流,并且指导学生如何对模拟调光灯进行实测和评估,是否节能?高效?安全性如何?学生通过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后,不仅激发了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举一反三,而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动手去做,既可以科学的消除学生对滑动变阻器认识上的误区,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朝松.巧破滑动变阻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年04期
[2]徐新梅.对一节二轮专题复习课的分析与思考――以变阻器为载体,问题为主线[J].物理教学,2015年10期
[3]占亚保.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2种接法的探讨[J]. 高中数理化,2015年21期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制造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岗位需求。”根据实践教学经验,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推动创新能力训练。
一、具体的教学方法
1、类比引导,举一反三,深化理解
对于刚刚接触数控编程的中职学生来说,学生头脑中没有任何概念,加上他们对感性知识的缺乏,因此在介绍数控编程时,可将其与学生熟知的事物做类比。并通过举一反三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把指令的各种应用形式“刻”在学生脑里,解决以往学生编程时出现“不会用指令”、“指令格式错误”、“编程规则错误”等现象,增强其信心,打下良好的编程基础,为技能操作做理论准备。
2、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变被动为主动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并运用数控模拟仿真软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自己所写下的每一个程序段在整个程序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编程,通过现象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和接受能力,引导其思考。同时,通过反复的模拟校验,学生自主完成模拟仿真作品,会产生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式教学,拓展编程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充分地拓展思路,避免编程时思路窄、思维不灵活、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等缺点。可将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并用,并通过反例,让学生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学会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可以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对典型“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总结并积累经验。
4、讲练结合,奠定操作技能基础
讲练结合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示范性操作,学生从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本课程中,学生在首次接触数控车床时,教师要采用面板操作,程序的输入及调试,对刀及加工等边讲边练的手把手的教学法。每一个练习内容也要根据学、练、做结合的总体教学思路,学习一个零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各方面的知识综合,通过仿真模拟练习、技能训练来强化所学知识。最后,要通过实际制作零件来应用和验证所学知识。
5、任务驱动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编程与操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操作技能。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完成任务的各种信息。而教师负责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实训安全指导,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使理论与个人经验相结合,构建工作过程知识;完成任务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各组的方案及加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适合企业生产的、经济可行的最优方案,为适应企业做准备。
二、注重实践,推动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学校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条件。具体方法总结了以下几点:
1、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增添设计性实习内容
针对不同素质生源,让学生在实训环节中,从指导教师给定的设计方案中选择难度系数相当的零件,编写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并加工制作零件。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最后从零件的实用性、工艺性、经济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设计独特的工艺品,就必须将课堂中学过的机械制图知识、计算机绘图知识、结合起来用于零件设计,将实习中学过的工艺知识用于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还要应用生产管理知识考虑设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设计、编程、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实践能力训练,从而树立起较完整的工程意识,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用最先进的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新产品开发周期短,产品的外观越来越趋向于流线曲面,数控加工已经越来越离不开CAM软件的支持。尤其是制造行业中的零件三维设计、数控编程,只要先绘出零件三维曲面模型或实体模型,设置好工艺参数,CAM软件就可以自动生成数控程序。学生对于CAD/CAM技术一般都会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热情,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根据已有的图纸或自行设计出一些典型零件的三维模型,使他们将所学的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总之,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运用更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法,充分发挥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 新课程 政治 课堂 教学 方法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教学方法都很重要。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不适应当前教育的模式,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适合时代要求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方式,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那么,如何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一、以人为本,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求教育者以育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使师生得到共同成长与发展,以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自主性发展的目标”。
二、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信息交流达到最优化,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感官,确保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方法
1、何谓“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而政治教学方法则是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而在政治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它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而高中政治这门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和时代性的要求下,它的内涵性已经延伸,从目前的高考形势和课程要求都表明,它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延伸和培养,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基本理论的前提下,用不断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这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在个人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因此,当前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不再局限于仅仅教会学生知识和理论,而更加应该侧重于教会学生一中崭新而又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学会解决问题。这点如何启动学生的兴趣而钻研下去,对于任何一个高中政治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毕竟,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与别的学科比特殊性很大,它枯燥,它的内容既显得容易但是实质上却是抽象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探索显得有为的迫切。
2、教学方法的举例
1)、演讲法。
何谓演讲法?演讲法确切来说是一种通过教师主要采取讲述而向学生传达知识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它应该来说是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当中被采取得最多最传统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仅在于政治这门学科,应该来说,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这种方式。有人认为演讲法太过平淡,而且也难提供学生回应的机会。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绝对的最好或不好,认识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可以激发他们对学科的兴趣。运用探究教学法时,应注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基本步骤:
(1)创设问题的情境
(2)选择与确定问题
(3)讨论与提出假设
(4)实践与寻求结果
(5)验证与得出结论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当中,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这过程当中,通过他们的思考和讨论,对问题下结论,可以高度提高他们的参与课堂的情绪和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同时在这过程当中可以达到高中政治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应该说是高中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所在。
3)、小组讨论法。
这种方法是将学生三至八位分成一个小组,一同讨论课程中的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见与独到的见解,然后作出对该问题的研讨结论,再和其它的同学分享。小组研讨可以提供每位成员较多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于那些害羞与不敢在众多人面前讲话的学生而言,小组研讨会让他们较有自信和发言的胆量。比如可以将高中哲学教学中的基本原理结合时事设置成有争议性的问题,让他们去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和兴趣,也可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让他们充分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正确的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去解决他们认为深奥的问题,从中并获取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则是他们继续学习下去的强大动力。
4)、辩论法。
我国法学教学改革探讨了很多年,但是,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脱离讲授式的课堂模式。尤其,大陆法系的教学更重视理论培养,倾向培养学生理论批判思维和科研能力。课堂中,主要讲述各家各派的观点、理论研究的方法等等。理论学习显得枯燥无味,比较适合坐的下来、愿意理论思考的学生,而我们当代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理论研究不是很感兴趣。“如果一个学生无法接受却又必须记住教授的演讲内容来应付考试,他是在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下,痛苦地磨练记忆力”。
当代的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从他们发展来看,更多要去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所以,真正探索一套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非常重要。
2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的分析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老师提出一个案例和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事实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组织案例教学,选择教学案例是关键“实践证明,案例的选择、确定和分析是案例教学法正确运用的前提。在运用案例时,一定要避免那种“故事会式”的做法。”关于选择的案例要具备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可讨论性。
(1)真实性,案例是学生分析问题的前提,如果这个案例是虚拟的,或者不可能发生,会降低学生的兴趣。(2)新颖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兴趣的有效手段。(3)最重要的是案例的可讨论性。选择案例要难易适中,既要照顾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要考虑是否存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留有学生思考、探求的空间。
案例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普遍适用于国内外各大法学院系的教学,“因为案例教学的特殊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案例教学,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因为案例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分析能力。
2.2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学生对教师事先拟定的题目,进行自由发言或有准备的发言。这里的讨论不是对案例的讨论,而是对理论问题的讨论。讨论教学,不强调对抗性和区别性,可以支持他人观点,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讨论教学的优势在于,使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讨论可以相互启发,从多个视角看待问题,比如,拾得遗失物能否请求报酬,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
2.3主题发言法
由教师指定一个主题,由几个学生做主题发言,然后由其他学生作评论的教学方法。指定的主题,主要是基本概念和理论。概念讲授既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比较困难的教学内容。民法法系或潘德克吞法学就是由概念架构起来的理论体系,民法概念既多又难理解。
主题发言的优势在于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如果他能够把一个理论或概念,清晰地讲述给他人,能够提出问题或者能够回答别人的问题,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最高的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教师也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着眼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题发言教学法,不足在于参与的人数少,学生发言水平有高有低,有时不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
2.4辩论教学法
辩论式教学法,把学生分为法官、控方、辩方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几组,根据不同的角色,模拟司法审判活动,使学生主动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情景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知识。
角色型的辩论,适用于一些有争议的法学理论,如遗失物的拾得人能否请求报酬;赠与合同是实践合同还是诺成合同等。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课堂上的学术理论“辩论”不同于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式的辩论,主要是带着问题,以批判的态度对所阅读、查找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辩论式教学法,优势在于对抗性对话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从自己角色角度思考问题,“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质问、辩论会出现,形成热烈的气氛,刺激学生对一些问题刨根问底,产生极大的兴趣”。但辩论式教学,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容易倾注在辩题和辩论本身,旁观的学生也关注“热闹”程度,而忽视专业思考。
3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的适用
民法学教育,难处在于法学理论、规则建立在专业概念之上。所以,老师和学生难以交流和沟通,因为没有“语言”不同。即使我们找一些案例、真实的案件和媒体焦点事件,如“大学生落水事件”中打捞渔船的责任,运用法学理论分析问题时,会使用不作为的概念作为工具,主要分析不作为义务的来源。学生对不作为义务不熟悉,就无法开展讨论和分析。
因此,对民法教学内容分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民法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概念、法学原理、法律规定的适用三个主要方面。结合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分析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
3.1法律概念的教学
法律概念是民法教学的重要内容,民法概念既多又复杂,重要的的概念就有上百个,而且很多概念很抽象,如有限责任、行为能力、责任能力、对抗要件、无因性等,讲授很辛苦,又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如果让学生先思考,自己查找资料分析概念,老师再起到引导作用,尤其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效果还是不错的。
3.2法学理论的教学
法学理论存在多层次的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制度法理等。对一些制度法理,如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由学生讨论,为什么路买货物风险由买方承担,便于理解这项法律规定的立法理由和法律适用;再如,离婚后的配偶能否作为保险合同的受益人,由学生辩论,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立场。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政治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因其良好的指导性与科学性受到我国各级教学单位的重视,被广泛应用在各学科的教学改革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而言,因其内容较乏味、枯燥与抽象,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扭转这一局面,新课改的提出为高中政治教师教学提供创新思维,同时结合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高效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构建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体系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重视备课环节,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任何课程教学来说,备课是必需的基础环节之一。备课的对象主要为教材与学生。其中备教材主要工作为深入钻研教材,从而精准地把握课本知识点、知识结构、重点及难点等。在新课改下,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而言,其高效化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对“背学生”的创新上。教师在备课中要意识到为学生服务的重要性。以此为出发点,全面掌握高中学习对于政治科目的学习需求、情感及态度等,从而在备课环节制定出切合高中学生需求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此外,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基于此开展有目的性的授课。
2.注重应用导入式教学
高中政治课本内容较深奥、过于理论化,如果不能掌握良好的教学方式,极易造成课堂教学乏味、枯燥,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状况。为了提高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课堂配合度,促进政治理论知识的吸收,需要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当前,引入式教学方式已经普遍适用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且取得明显成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构建引入式教学体系。
2.1新课程的直观导入法。
将新课程直观导入式通过提问、复习途径实现。大量的教学时间证明,针对偏理论性课程,直观导入法对于高效课堂的实现较有效。首先,教师将上一环节的课堂知识点、重点及难点与即将开始的新课程内容有效融合起来,设置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带有探索意识地听课,这种导入式教学能够发挥温故知新的作用。下面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介绍直观导入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课程《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一文中,教师首先对上一节课(政府权力的行使途径)的内容进行总结,继而引申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思想。如果合理运用,有益于人民大众,反之则滋生各种政治腐败问题,危害百姓。以此为基点导入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必须政府加以监督。
2.2创设情境式导入教学法。
针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而言,可以应用以下途径创设情境式导入教学体系:漫画图片情景、学生活动演示、多媒体应用、话题情境。在实践教学中,上述四种方法可独立应用,也可有效融合应用。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高中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领悟政治知识,有助于其理解力与记忆力的强化。在高中政治教师正式课文之前,先根据课文的主题与内容精心安排一定的语言或者场景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其深入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高中政治课程《消费及其类型》一文,可以通过学生演示一段故事导入课本教学。故事的内容可以围绕现实生活中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消费行为、消费能力区别等设定。通过故事演示,学生思考影响消费的因素,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激发其探索欲望。
3.推行小组辩论式教学
当前,高中学生对于高中政治课程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学习吃力、难于记忆与辨识等。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将小组辩论式教学方法应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即对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互相就课本内容进行辩论。具体来说,学生在开展小组辩论前,需要先进行共同辩论。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催生通过其他途径搜集相关理论知识作为辩论依据的意识,以此获得辩论比赛的优势地位。在具体辩论环节,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辩论态度,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创新型观点与思想。此外,在整个辩论环节,教师应当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与协助,避免一些错误政治思想的形成。同时,教师还应当监督小组辩论中的纪律问题,防止学生出现吵闹等现象。在完成小组辩论后,教师要对辩论的过程、学生的表现、辩论内容进行全面、正确的点评,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相关政治知识。通过小组辩论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课本有效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是促进高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政治素养养成的必要途径。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白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6:146.
本文作者:谢剑辉工作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为事故发生时的一幕所震惊、恐怖、愤怒……然后直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名法官,如何依照法律做出一个公正的判决;如果你是一个平民,又如何用内心的正义、良知来认识这个案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讨论。选好切入点进行良好的导课,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
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下是笔者在课堂讲授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一)辩论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1],以辩论赛的方式授课是个性张扬的大学生喜爱的一种授课方式,特别是对大一新生而言。一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辩论赛,十分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合理安排辩题。在《绪论》一章中以“大学生成才是以德为主还是以才为主”为辩题;在第三章第三节安排“竞争优于合作还是合作优于竞争”的辩题;在第四章中则展开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辩论。值得注意的是,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缺乏把握主线的能力,容易偏离主题,影响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而对于授课而言,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在辩论赛结束之后的总结发言。以笔者的授课实践来看,教师对辩手的发言进行记录,对他们的方法技巧、思想内容等作出点评。据调查发现,每个学期参与辩论的选手,在整个学期都会对思品课保持很大的兴趣。(二)案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相应的分析原理,并借助这一原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关键是选择好恰当的案例,目前的案例教学往往是针对一个案件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但如果一个案例的设计过于繁杂,就会花费不少时间,更不用说与同学进行深入的讨论了。结合高职院校思品课内容丰富、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中的“更替法”效果极佳,也就是说对一个简单案例进行推演,再通过改变不同要素从而衍生出一个新案例来达到阐明教学内容的目的。如对“正当防卫”概念进行阐述时,笔者先从正面案例简单阐述正当防卫的内容:甲侵害乙,乙进行反击将甲制服,即正当防卫。然后问大家:如果甲并不欲对乙进行侵害,乙误以为甲想侵害自己,先行打击甲,并给甲造成伤害,何论?再问:若乙主动挑衅,使甲对乙进行侵害,而后乙再将甲杀死,又何论?还可问,乙在受甲侵害一年后对甲进行报复,又当何论?如此,则正当防卫———假想防卫———挑拨防卫———事后防卫,对正当防卫和相关概念的分析阐述便在数个案例的对比讲述中顺利完成。环环相扣,自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三)情景剧在教学中的运用在第五章关于“社会主义公德”的讲述中,笔者播放了一些情景剧,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具体场合,在该场合中尽可能多地展现关于公德的元素。其优点在于:(1)既是对感性事物的认识又使人们容易接受理性事物,这正是在课堂中引入情景剧的理论依据;(2)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3)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4)教师在其中扮演客串角色,达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5)教师对情景剧的点评、升华。以小组的形式来表演情景剧,可以将情景场合设为公园、火车站、餐厅、马路……由学生商定角色,进行演出,并随机抽选没有参与的同学进行点评。实践证明,该方法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以上方法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否则很难在课堂上完成即兴的教学活动,容易造成冷场等现象,不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要调动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积极性,从课堂上的“要我学”到课外的“我要学”,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授课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
德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唯知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容易受到压制,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唯有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方法;评价准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99-01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学生读书识字,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要将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充分了解孰可为孰不可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德育和智育都得到很好地培养。然而,我国的初中语文教育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地重视学生的成绩,有的学校甚至用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这种教学认识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它可能会误导学生的追求,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或者家长的肯定,一味地追求分数,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得到高分不择手段,做出一些违规违纪的事情(如作弊等)。为了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笔者就教学方法,教学认识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给为我国的初中语文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 教学方法上的建议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讲台下死记硬背,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样就很难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没有兴趣的学习,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异常的枯燥,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和学习的效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采取更加多样的,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形式。这里笔者总结了自己教学时效果比较好的两种教学形式。
1、试教法
所谓的语文试教法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当教师给其他学生授课,当然这种试教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来说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选择题材的时候要尽量挑选难度较小、理论性不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一个小场景或者是课后的一道练习题。试教法的优势如下:
(1)通过角色转换,使得学生由“被教”转变为“教人”,这种改进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
(2)试教法能够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无形中促进了师生间的联系,而且在试教的过程中,教师同样享有“学生”的身份,这样平等的关系更贴近学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赖和认可。
(3)试教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在试教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如何整理材料、如何备课,并且还要学习如何以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组织教学,通过对学生各方面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授课实践使他们能够更早的进入教师的角色,克服胆怯的心理,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从而体会到教师的苦与乐。
2、多维教学法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法是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从多角度、系统的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判断的能力。开展多维教学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鼓励性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鼓励性教学的方式积极的、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当的鼓励性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周围世界探索的欲望,然后通过对学生创新见解的肯定有助于活跃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辩论性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通常是对所讲内容的某个要点提出质疑,然后让学生们展开小组性的讨论,最后让各组的组长将讨论结果汇报给教师。但是,这种课堂探讨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更糟糕的还会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下降,针对此现象提出了改进的教学模式,即辩论性教学。在实施辩论性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课堂小型辩论赛,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下给学生分组,将辩论的正反观点下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材料,然后在课堂辩论赛上,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然而,由于辩论的正反方人数是有限的,这样就不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都会参与进来,因此,可以让其他未参赛的学生做亲友团,当参赛选手辩论时遇到了困难,可以转向亲友团寻求帮助。通过以上的方式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不但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更能够增强学生间的团结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 评价标准的转变
摘要:小学语文是中学义务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语文教育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还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社会学。小学语文是一个启蒙教育阶段,它所培养的情感对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情感上的教育。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等由无数“情”而构成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此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是学习语文的手段,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所以,情感培养成为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把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培养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还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培养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情感培养;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43-01
一、继承并吸收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是一个启蒙教育阶段,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而我国对语文教育有很多教学方法,是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方法,比如有阅读法、有讲授法、有对话法、有实践法等;而阅读法中又分为朗读、默读和背诵等三N;讲授法中包含讲述、讲评、讲演、讲解、讲读、讲练、复述和说书法等;对话法中也包含有问答、讨论、辩论和谈话等方式;而实践法中的观察、访谈、游戏、实习、见习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方法,比如语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教学法、欣赏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等等一些语文教学方法。
我国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繁多,但是之前的这些教学方法是生硬、呆板的,学生在接受方面也是被动式的学习、灌输式的学习,因此这些方法是很难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情感的。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语文情感,让学到的东西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起到促进和导向作用。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他们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他的传授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理想、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等。因此教师要想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首先要从自身出发,要多了解教材、理解作者意图、锤炼学生、多诵读、多领会、多想象、多感悟,争取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继承并吸收语文教学方法的优良传统,把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培养有效结合,争取让学生获益,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把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培养有效结合
上面我已列举了很多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用这些方法还难以全面培养学生,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努力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把情感教育定为语文教育的目标,把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情感定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把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培养的有效结合起来。
1.阅读法
首先,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而情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阅读教学的灵魂,因此情感因素在语文阅读中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由于阅读法中有朗读、默读和背诵等三种。我们着重讨论朗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注重情境再现,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天鹅的故事》、《装满昆虫的衣袋》、《长城》和《颐和园》等文章,教师在朗读《天鹅的故事》和《装满昆虫的衣袋》时就要带上感彩,遇上惊险的字段要表现出害怕与惊恐,遇上美丽场景的字段时要表现出喜悦之情;在朗读《长城》和《颐和园》时遇上雄伟壮阔的景观要表现出惊叹和赞赏之情;这样在教学中,把阅读和情感有效结合,不仅让学生得到情感的培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授法
讲授法有讲述、讲评、讲演、讲解、讲读、讲练、复述和说书法等等,我着重谈谈讲演、讲述和说书法。讲述其实和阅读法中的朗读差不多,只是比朗读低了一个层次,没有朗读中的夸张的感情表达,只是声音有起有伏般讲述而已。而讲演是一种集讲和演为一体,讲的同时附上动作的表演,使整体的讲授过程没有那么枯燥、乏味,让整体看起来生动有趣,同时也带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愉快时哈哈大笑,在危险时露出紧张的表情,让他们在教学中就能体验一次奇妙之旅,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开心时笑,在伤心时哭,从容地面对生活与生命。说书法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是涵盖科学文化与理论评价的一种方式。它不像讲演那么有趣,但是你要认真跟上说书人的脚步也会得到一次情感的体验,比如在说经典桥段《穆桂英挂帅》时你会体验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女子气概。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和情感的结合,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很好的培养。
3.对话法
对话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其中包含问答、讨论、辩论和谈话等,我着重谈谈辩论,辩论是场类似于竞赛的过程,只不过它是语言的竞争,有时辩论参赛选手在台上争个面红耳赤,而台下又会握手言欢。这就是辩论的奇妙之处,它会让你的情感得到迅速提升。
4.实践法
实践法中包含了观察、访谈、游戏、旅游、实习和见习等,教师可以把实践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细心、认真、沉着、冷静;在访谈中学会运用语言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会随机应变;在旅游中学会欣赏;在实习和见习中得到知识。
三、总结
小学语文是一个启蒙教育阶段,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要继承并吸收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良传统和有益经验,从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采用阅读、讲授、对话、实践等教学方式和情感培养有效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及语文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情感培养定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闫雪玲.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61.
关键词:新课改 政治 教学方法
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就如何建房购新课改下的政治的教学方法浅谈如下几种:
一、演讲法。
何谓演讲法?演讲法确切来说是一种通过教师主要采取讲述而向学生传达知识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它应该来说是在政治教学过程当中被采取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仅在于政治这门学科,应该来说,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这种方式。有人认为演讲法太过平淡,而且也难提供学生回应的机会。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绝对的最好或不好,认识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演讲法的优势在于:
(1)可以节省教学的时间,在政治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时教学任务繁重在一节课当中,这个时候,“单向式”的演讲法就可以节省时间,能够顺利完成当节教学任务;
(2)可以说明一些原则,可以叙述一些事实,解决政治教学当中某些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概念。通过演讲法,教师可以将政治学科当中难以理解的问题结合时事和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清楚,插入有趣的例子和时事,这样就可以将时效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明白,这门学科对他们而言具有相当的实用性,而又不显得课堂空荡荡。
政治教师在使用演讲法之时,应当配合其它一些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方法来使用,譬如:讨论式、问题式、游戏式等等,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通过语言的渲染力提高学生上课的情绪,这样既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弥补了演讲法本身的缺陷。教学的重点并不完全在于将一大堆的知识或材料倾倒给学生。学生积极、热切地参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多有运用手及脑的机会是有益处的。
二、辩论法。
辩论是一种强烈地针对问题的正面与反面作讨论。辩论是促进学生们更加熟悉该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们对辩论问题的知识愈丰富就愈能发挥他们的思想。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参合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挥棒,可以解决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枯燥无味”的观念,拓宽对知识的理解。正所谓,内容是一定的,但是形式是多样的,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但是在辩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不免出现言语偏颇、观点尖锐的现象,所以教师应于辩论结束后对正反两个辩论组分别做客观的评估,并提醒学生们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去检讨整个辩论的过程,且避免个人的情绪化表现,从而纠正偏颇的思想倾向,这种方式可以更加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发现学生真实的内在想法和观点,进一步接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
四、复习测验法。
测验通常可用口头与书写两种方式来进行。使用测验法主要是用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和教材的了解程度。因此,测验即是一种考核的作法,通过这种考核达到复习之前所学知识和当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目的。对于政治这门学科来说,在学生先入为主的观念里就是有“难背难记”这种印象,所以在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那么在政治课堂上如何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在课余的时间减轻学生的负担便是一个极为值得探索的问题。那么复习测验试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在政治课堂当中,抽出一定的时间通过提问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本回答问题,方式可以很灵活,可以单独提问,也可以集体提问,通过这些方式,强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尽量让学生在课堂消化当节课所学知识,减轻他们的负担。但是要注意这种教学方法不要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尽量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不然容易造成物极必反的后果。
五、小组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