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7:01:02
导语:在公共事业管理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明确把握专业内涵
现代大学的专业与学科发展承担着完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责任。经研究,学科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从某一科学中选择出基本事实、基本概念与原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重新组织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而专业则是为社会培养专门性人才的专门学科。专业与学科都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专业的发展依赖于学科,而学科的繁荣又离不开专业的发展。将学科研究中的新方法与新理论融入专业课程中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科水平,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将许多不同要素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它不仅需要大学理念与制度的整合,还需要将自身的教育资源与外界社会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标建立及学科界定存在着分歧,很多理论也只是片面的。作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及理解教育部所界定的学科概念与目标建立的内涵:第一,从学科依托方面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着显著的跨学科特征,除了公共管理学这一主干学科外,还依赖着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及管理学等学科;第二,从专业性质来看,它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专业学科;第三,从服务对象及范围来看,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是其服务对象。
公共管理学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此过程中其不断逐渐吸收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经验,有机地将它们融入到自身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有效的成果,对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区域地方性大学只有明确把握专业内涵,对专业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使自身的专业蓬勃发展,并为社会提供大批的建设性人才[1]。
2 明确培养目标,找准专业定位
教育部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确立了五个专业方向,并希望培养这些方面的人才。而这对一些专门院校如医学院、师范学院等相比较于综合性大学有着明显的优势。如今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行政学、政治学等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使学生毕业后难以对自身作出准确的判断与职业价值选择。
而这便需要社会找准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明确其研究及就业方向。因此区域地方性大学应结合现实需要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地方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积极开拓除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外的新层面。综合性大学便可以从专业方向的层次性、行业性考虑专业的设置,同时利用原有的优势发展地方的经济,增强科研力量。
3 构建区域性科学课程体系
完善的教育体制与内容是实现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的的基础,因此建立一个专业课程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在此,我们对如何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展开了讨论与研究。首先,围绕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建立一个具有多种功能模块课程是有必要的,按整体优化的方向发展,总体安排各模块课程的比例,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可以借鉴国内外改革发展公共事业管理的经验,处理好各种课程之间的量的比例,适当加大跨学科课程或综合课程等所占的比例。最后,合理分配各种课程模块的学时,如限选课程可占总学时的5%左右,实践课程可占总课程的15%左右,专业课群模块可占15%左右,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可占20%左右,则公共基础课程占到35%左右[2]。
4 完善实践教学体制
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学需加强对实践的重视,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此可以构建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知识认知及综合管理素质与能力提升这三个子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建立,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另外还需建立专业实习、课程与专业综合见习、毕业论文、学科专业认知、创新研究性学习、职业规划和课外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3]。学生可以在进行专业实习之后,将自己在此过程中的独特见解以及新的想法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利于教学品质与学生思维创造力的提升。
5 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区域地方性大学对专业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及当地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那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如何走下去是关键所在。在如今的社会中,培养科学型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占少数,而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性大学占主体地位。由此看来,地方性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的需求,积极转变观念,挖掘自身的优势,朝着区域化方向发展,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化道路。只有这样,地方性大学才能在各大高校中脱颖而出,也能更进一步为区域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与服务。
6 结语
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在构建公共事业人才管理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专业内涵有明确的把握,找准专业定位,同时应树立其所要培养的目标。此外,地方性大学还需构建区域性科学课程体系并完善实践教学体制,以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立足于以上几个方面,才能建立并且完善应用型公共事业人才管理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陈金梅.论地方性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传承,2010(21).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01-01
自1999年我国高校首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招生至今,高校开设此专业的数量已达上百,但由于发展较晚,依然属于较年轻化专业,大部分学校对此专业的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以分析与反思,只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以明确定位,才有助于专业的发展。
所谓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 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成一种教育实体 这个实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其任务是对高深的专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教与学 由此,高等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 而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 专业建设则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也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而优质的专业建设是的前提是对专业准确定位。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和认知的不足
公管专业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现和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还很陌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内部,常有人把它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等相混淆,认为它是培养新型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的学科,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是不足的。高校为公共领域量身培养的管理人才得不到认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公管专业的存在,就院校公管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得不打破专业界线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建议
1.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由1999年至2004年的课程调整,同时通过清华、北大等名牌高等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培训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高校对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的人才的培养,以及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都起着主力作用。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MAP教育中虽然有非政府高层人才,但政府公务员比例占了80%。因而就目前情形不难看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是政府,但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而就目前国内专业教育体系情形分析可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因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对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2.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本地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建设人才。因此,专业在定位时应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城市发展产业规划城市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城市人才需求状况及城市现有人才培养措施与规划等做扎实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在调查与研究中一方面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与有关的城市部门、单位一起探讨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模式及其就业问题,在定位先期即确定学生的出路问题,因而促进专业的稳定常态与健康发展。应将培养出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作为与时代社会发展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结合就业的专业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 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 ,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和制定者。因此简单说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就业换界面狭窄的情形,可将培养非政府的创造型与服务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而由于企业中也存在非专业对口就业情形,就需要结合企业业务内容,可定位培养目标位:具备西安的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发展
1.突出专业特色。灵活把握培养方向非常重要,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办出特色,向哪个方向输送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立足之本。例如,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 业(师范类) ,可将教育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教育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农科类高校依托农业学科优势,主要培养面向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有其发展空间,也符合当前我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民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依托民族学和社会学学科优势,培养面向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这也有利于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设 置现阶段。
2.优化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加以优化,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课 为核心,各门专业管理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解决专业课程设置的杂乱局面。
3.拓宽就业口径、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两类实验课程的教学。一方面,针对该专业的许多核心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行政学等进行单科性课程实验。另一方面,必须开展综合性的专业实验,即通过创立仿真模拟实验系统,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验实训环境。同时高校科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面。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实践能力 培养 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39-0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应该是一个向社会不断提供适用人才的机构,其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的高级人才。而“人才”概念的核心是素质与能力,这种素质与能力的其中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的“有用性”,能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人才的基本效用。所以,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活动,即通过教学使学生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教学尤其是文科类的教学活动,仍然体现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轻学的特点,把老师放在主导地位,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认为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要重现老师讲授的内容,以适应有标准答案的书面考试形式。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常常相脱节,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缺乏探索和创造的动机。这样造成的结果,使学生往往只能在与上课相似的情景下(如书面考试时)回想起一些概念和理论,而不能真正理解这些理论的含义,不能自主探索新的理论,更不能在具体的事务中将这些理论用于解决无标准答案的新问题。
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外,也必须具备实际的管理能力。
实际上,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涉及面非常广泛,导致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目标不明确,开设的课程常常尽可能涵盖众多领域。这样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似乎什么知识都拥有,什么行业都能就业,但实际上由于教学缺乏系统和层次,学生的实际技能、能力不强,实际工作质量不高。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对专业学习前景感到困惑,社会对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高。
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是增强本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关键。目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主要采取书面考试的考核方式,并且为了体现成绩的客观性,常常附有标准答案作为评分标准。学生能在考试时回忆起教师曾经教授的内容,并用接近标准答案的语句表达出来,便可以获得高分,并不能激励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实际技能。
这反映在学生在经过课堂讲授后普遍能理解讲授内容,能对曾经讲授的内容作答,但很少学生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独立思考,并拥有自己的观点。大多数学生只要能听懂教师讲授的课堂内容,便认为上课的目的已达到,能根据课堂内容引发其他疑问并在课后与同学、教师交流的情况非常少,原因之一就是这些知识在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学生上课时的思考活动是比较浅层次的,大多数学生的思维都跟着教师走,很少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疑问;当接受提问时,所回答的内容也大多是教师曾经讲授的内容,只有少数学生能形成自己新的观点,即除了记忆课堂讲授内容外,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观点的创新,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弄清楚实践能力究竟包括哪些方面,达到什么目标才符合实践的要求。
二 实践能力培养的两个方向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等人提出在教育中的认知目标,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知识,即知识的识记和辨认,即学生能以非常接近学习时的形式,回想起一些观念或现象;(2)理解,即领会或领悟;(3)应用,指在特定和具体的情景中使用抽象概念,把概念和原理运用于无特定解决方案的新情景中;(4)分析,即把信息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5)综合,指对各种信息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进行加工,把它们改组成一个新的、更富有表现力的、更清晰合理的整体;(6)评价,这是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
实践能力,指的是学生能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特定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在上述(1)和(2)的基础上,达到(3)、(4)、(5)和(6)的目标。实践能力是理论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实践能力不能脱离理论学习,但理论学习本身并不能自动形成实践能力。从可以在脑中重现理论概念到可以动手解决无特定解决办法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个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在面对无特定解决办法或程序的问题时,能够探究并形成自己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可以遵循前人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可以产生自己的独创性方法。不管采取何种解决思路,都必须是一个择优的结果。即学生能判断具体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何处;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搜寻解决办法,将前人的办法和自己的办法进行对比评估,最终得出自己认为最优的结果。
在目前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性的环节占大多数。在讲授时,主要是进行知识的介绍,即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单向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思考上的惰性,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扩展知识。但任何知识的传授都要面临随时间推移而过时的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知识更是如此,它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与现实状况紧密联系。几年后,公共事业管理的问题可能已与以前大不相同,新状况、新问题涌现,无法完全在课堂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实践能力的第二个方向,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能在解题思路的指导下,开展事务性工作,在实际中将问题解决。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不意味着有能力动手去解决问题,最终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依靠大量事务性工作的开展。大多数的事务性工作都是程序性工作,繁琐且工作量大,很多人认为不需要专门锻炼这种能力。事实上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否则再好的思路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这种实际操作的能力并非人人天生具备,尤其是高校文科类的教育缺乏相当数量的实验课程,动手能力仍然需要通过训练逐渐获得经验并有所创新。
这两个方向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解题思维的形成是关键,因为其优劣决定了问题的解决质量。缺乏解决思路的指导,事务性的操作只能是盲目的操作,那么资源的浪费就不可避免。而事务性的操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任何想法都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实践中检验原先的思路,通过不同阶段的程序工作完成任务。忽视事务性的工作,思维得不到发展,主观和客观之间得不到统一,只能纸上谈兵,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三 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提出解题方案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包括两部分能力的培养。
第一,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学生能对老师所授内容产生怀疑,甚至敢于挑战权威的观点。其目的是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主动质疑并习惯质疑呢?一般来说,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性地促使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在“教”的方面,不仅要通过强制性的手段使学生思考问题,而且要能让学生从质疑中得到乐趣,得到一种正面的激励,使学生产生质疑的兴趣,这样的思考才是积极的、主动的,并能延续的。这要求老师在授课时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鼓励学生的质疑,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利于学生不断质疑。
如果学生一开始不习惯对老师所授内容进行质疑,可以从同学间的互相质疑开始。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增加同学间互相讨论的环节,老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也可以提出具有争议性的观点,重点是提高讨论内容的有效性,通过互相辩论,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不断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构建新知识、新观点的能力。学生学会如何质疑现有的知识时,下一步是培养学生构建新观点、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和构建知识的能力,可以通过定向的探究学习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没有特定方向的探究学习活动进行。
定向的探究学习活动是具有特定探究问题的学习,要求教师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在某一适合探究性学习的章节讲授中设计探究性学习的环节,即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特定问题进行没有特定答案的探索。教师首先设定某个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引发兴趣,如在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一节的授课中,为了说明如何评估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提出“如何评价校内穿梭巴的使用效率”的议题。由于这个议题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会有许多感性认识,表达感受的欲望会转化为讨论的兴趣。教师指导学生将感性认识提炼为理性的结论,将混乱、分散的感受用量化的指标进行说明。在完成如何用量化的指标体系去评估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任务后,教师可以就此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和“怎么办”,与课程中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内容结合起来。如果探究性学习在学习新知识初期进行,有助于学生构建新知识体系;如果在学习完新知识之后展开,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有所创新。
没有特定方向的探究学习活动是教师并不指定特定问题,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确定研究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选择的议题未必与课堂讲授内容密切相关,这种探究学习活动主要在课堂外进行。没有特定方向的探究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课堂上的探究学习受学时和研究议题的影响,要通过课堂外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作为重要补充。公共事业是我国要大力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育、文化事业、公共住房、环境保护等都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切,要将没有特定方向的探究学习活动固定下来并形成议题探究的专业文化,形成专业特色,使学生在持续不断的探究氛围中更好地锻炼探究能力。
增加教师与学生课外的接触、密切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课外的探究性活动进行。高等教育强调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发生改变,大多数学生与老师的接触仅限于课堂上。现代的通讯技术可以改善这种困境,通过构建网络论坛这样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课外的探究活动创造条件。相对网络论坛这种自由度较高的交流,学院还可以建立定期的非正式研讨会或交流会作为强制性稍强的交流机制。教师应当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充当指导者和主要参与者的角色。作为大学生,一般在开始时不知如何选择研究的议题,教师可以在课外交流时先提出目前本专业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总结并提出问题。教师也要指导学生根据议题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尽可能自己寻求答案,进行系统的自学探究。对学生探究所得的一些优秀成果应予以奖励。可以通过内部刊物刊登学生探究成果的方式树立榜样作用。
四 事务性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还要具备事务性操作能力。事务性的操作使学生思考所得转变为现实,也促使学生不断继续思考、探究。操作能力包括两方面:(1)能遵循既定程序进行操作,这样的操作主要解决常规性问题;(2)能解决意外事件,无既定程序可遵循而必须进行创新。事务性的操作能力不能只靠坐在书斋里想来锻炼,必须通过实际的事务操作来获得。
学生获得事务性操作的能力,可以从间接的渠道获得事务操作的知识,也可以从亲身的事务操作中获得。作为一般的大学生,从事实际事务操作的机会远比工作中的人要少,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仅要讲授理论知识,也要介绍事务性操作的经验。这样的渠道有参观、讲座等,适当地寻找实地观察的机会,以及邀请具备实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来讲授实际操作的问题,都可以增加学生对事务操作的认识。
但更重要的渠道,是学生通过真实的操作来获得直接的经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都是学生的学习环节,通过实习性的工作锻炼实际操作能力,除了教学计划必须的实习环节外,还应建立广泛的机会平台,使学生有机会获得非强制性的实践机会。学校和学院应鼓励学生进行不列入学分计划的实践活动。除了教学计划规定实习的时间外,尤其是寒暑假里,可以实行非强制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学校和学院将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列入官方名义的活动中,给学生发放实践活动必需的文件资料,如介绍信、下乡的科技信息等,鼓励学生自愿参加、自主寻找实践机会。对于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学校和学院给予其他形式的肯定,如鉴定和评价等,有利于学生就业所需。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事务性操作能力指的是在决策方案的指导下解决实际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到社会进行实践和实习时,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从事管理的锻炼,学校和学院应就学生的管理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项目性的科技竞赛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渠道。目前,学生能接触的项目竞赛数量较少,而且由于竞争的存在,只有少数的项目能获得经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可以设立一些常规性的、竞赛意味较弱的项目。这些科技项目的开展目的并非评优,而是普及性的,应尽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科技项目活动的举办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不论哪种形式都应体现项目活动的普及性和经常性原则,有助于形成专业的科技创新氛围。由于这样的科技项目活动价值在于通过实际的操作增强学生的管理能力,所以项目主题宜小不宜大。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有许多适合本科生研究水平的主题,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入手,如校园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都属于公共事业管理中教育管理的微观层次管理。其项目的设计、开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刊物定期刊登这些项目的成果,以资鼓励。为解决经费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的科技项目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程树铭.关于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关键词】医学概论;教学;公共事业管理
《医学概论》是我校针对统计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围绕各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强调整体、注重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出发,选取医学院校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现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介绍。
1 课程概述
《医学概论》是在对医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基础上,介绍并解释各医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主要知识点的医学相关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把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融为一体,并进行精简优化。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及药理学等在内的众多基础医学学科和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要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医学知识,按物质代谢与体温、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和免疫、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几个章节进行讲授,使学生在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医学伦理学》及《流行病学》等其他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授课学时共20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144学时,实验学时为60学时。授课内容共12章节,除第一章绪论以外,其他章节都有相应的实验课跟随,如学习机体的细胞与组织部分可以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透明软骨、骨骼肌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等的形态,使学生对于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再比如再讲述消化系统时让学生从白菜中提取维生素C,并进行定量测定,使学生了解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通过课堂的讲授及实验实践操作,在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及其机制、病理变化及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在能力方面,通过掌握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分析与卫生事业管理有关的医学资料;在素质方面,通过对《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思维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以后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医学院校、医院、防疫机构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基础。
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首先,在学生专业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皆有,其中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物理和化学相关知识的储备较少,基础比较差,在学习医学相关知识时较理科生而言更容易出现理解困难,从而可能出现厌学情绪;在知识方面,虽然学生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及日常的科学普及,对医学相关知识已经形成了基本概念,但对于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和机制及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尚不清楚,还需要通过医学概论课程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在情感方面,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外界新鲜事物较感兴趣,求知欲比较强,希望能学习到关于自身的一些知识,而且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后续要学习的课程很多都与医学知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以后未必一定会从事和医学相关的工作,医学概论这门课程和自己以后的工作关系并不太大,所以学习态度比较消极,课堂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使来上课也基本是在看手机,学习效果很差。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无法引起学生尤其是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灵活运用了CBL-TBL教学,即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两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按照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讨论及归纳总结,并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讲解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沟通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讲授本课程教材内容的同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基础和临床医学书籍作为参考教材,对医学概论当前所用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方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向同学们推荐我校教务系统网站中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其中既包括《医学概论》课程的相关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视频,也有其他医学院校的医学相关课程资料,另外还有松鼠会、生物谷等医学相关网络资源,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在进行课程成绩考核时,期末考试卷面注重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验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的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上述CBL-TBL教学中根据每组学生案例讲解汇报的表现及随堂抽查答疑情况进行现场评分,教师评分和各小组互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小组全部学生的平时成绩也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60-03
社会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被寄予了很高期望的课程在教学中不断遭遇学生积极性难以持续、学习效果不佳的挑战,如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始终是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需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设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以新图式整合旧图式,从而建立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图式就要被重新组合与构建,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将得到发展。前一个过程被称为“同化”,后一个过程被称为“顺应”。“同化”是认知发展的量变阶段,“顺应”则是认知发展的质变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同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说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成长。当然学生的学习必须要以预先设定好的学习“情境”为基础,通过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协作”、“会话”,最终才能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就是学生的建构能力,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发展建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建构主义与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
社会调查课程的核心价值需要在行动中去体验、去建构。离开了学生的实际行动、亲身体验与感受,教学只能沦为形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流程,即便是教师在每次课堂讲授时都能够精心设计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1]如下:
从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状况来看,传统教学流程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什么、怎么教由教师来确定。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所以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激发。第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部分课程实训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只能在课后做。这部分课后进行的实训处于无人引导和管理的状态,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学生对社会调查知识或方法的认知体验不完整。这个教学流程帮助学生们完成从已有经验到调查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却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过程(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课堂上的实践并不充分)。而对于社会调查课程来说,实践检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学生认知建构的状态和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然而受到已有教学系统中教学时间、空间、资源等的限制,我们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
社会调查课程“以行动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特点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认知模式有相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强调体验和建构。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重新设计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正是课程改革取得突破的希望所在。建构主义在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曾经遭遇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旧有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并应用的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教育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已经发展为一股强有力的浪潮推动着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教学理念,而且强调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智能化,形成了具有教育技术学意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这对指导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信息技术在社会调查课程中的应用将会为课程发展形成新的支持,开辟新的方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已经不是在已有的教学技术系统内能够解决的,而是必须跳出原有的系统,进行系统流程重新组合与建构才能够解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的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将是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
该教学流程的最大优势是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课程框架内进行认知建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依据情境设计开展实际的社会调查行动,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由于它是以实践为先导,理论为终结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情志被激发并贯彻,所以理论的内化过程是很积极而迅速的,比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要高很多。但是,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图突破原来的教学思维,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教师们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状态的激发和引导上,支持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学生则要摆脱原有的学习习惯,转变依赖心理,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因此该教学流程能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和理解,并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配合,将是其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学流程实施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即创设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实际状态。当然,要构建这样的学习情境必须要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支撑,最直接的方法是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调查实验室。实验室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也要有虚拟化的实践平台供学生演练,学生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和力量能够完成情境任务。
四、新流程实施效果及改革方向
本课题组于2012年下半学期开始实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实施对象是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实施地点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该实验室有81台电脑,可实现网络连接,电脑上安装有基本的教学软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参照班级,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实验班级,行政管理专业采取传统的教学流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新的教学流程在实验室上课。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学生个人学习评价、小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课程参与积极性来看,最初两个班级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都很高,随着课程的推进,行政管理班的学习积极性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课堂理论学习占用时间较多,课后实践缺乏管理和引导。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则比较稳定,由于每次课堂都充满了挑战和刺激,学生们必须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才能和智慧才能完成有限时间内的课堂任务,当然,学生们也反映课堂学习比较累。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班学生的理论学习更为系统、完整,但实践效果不理想;而公共事业管理班的理论学习则比较零散,但实践效果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大部分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并能保持对调查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而一小部分学生则不太能够认同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不高。行政管理班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感到不太满意的占多数,他们认为自己的课程体验不深入。从小组合作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合作情况更好,学生参与度更高,这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有很大关系。行政管理班的合作情况不太理想,由于大部分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留在课后完成,学生们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放松,参与度明显不高。
新教学流程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推进。首先,新教学流程实施中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学生们对新教学流程的接纳和认可。与新教学流程理念相一致的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所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继续努力的方向。其次,新流程对教师的新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建构意义的课程情境,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的课堂调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娴熟掌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再次,新流程要求进行小班级上课,人数最好控制在40人以内。而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大班授课,这给课堂管理、教学组织、活动安排带来很多困扰,学生们的课程体验也受到一定影响。最后,软件配备还不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实验室配置都是最基础的配置,它只能满足一般的课程教学体验,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教学效果需要在软件配置方面继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
[2]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健康管理培养模式需求一、健康管理概念及人才需求
综合国内外关于健康管理的几种代表性定义,结合我国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我们在此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1.战略需要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中把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的情况,称为“老龄化社会”。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进程逐步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老龄化社会必然造成社会总劳动力下降,人口死亡比例增高、医保资金缺口加大等社会问题。从健康状况来说,老年人病种多,病程长,病度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高,生命质量下降,疾病负担加重。参照国外健康管理的成功经验,实施健康管理,能有效地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健康指导,帮助其提高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大会上发言指出:慢性病给民众的健康威胁日益加重,不仅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更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担。目前中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病占到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但社会对慢性病的危害程度和蔓延的态度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慢性病的原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参照国外健康管理的成功经验,健康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减缓慢性疾病的发展速度,美国实施健康管理计划后,1978至1983年五年间,胆固醇水平下降2%,血压水平下降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6%。美国健康管理20多年研究显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个90%和10%的关系,即90%的个人或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费用比原来提升了90%。可见,健康管理能有效地节约卫生费用,缓解个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压力。
2.市场需要
可以用一组对比数据说明: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7个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而中国13亿多人口,目前才只有一千多位健康管理师,五千余人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早在2007年,健康管理就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劳动部、卫生部公告中明确把健康管理师作为卫生特有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当时全国预计人才缺口400万人,市场需求是巨大的。国家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上班族进行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健康管理人才远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培养模式
1.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由于健康管理是门新兴学科,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有权威的健康管理概念。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健康管理工作也处于探索阶段,相对理论体系研究滞后于健康管理工作实践和应用,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急需建立。然而,社会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却在迅速增长。健康管理师队伍良莠不齐。大多数人没听说过健康管理,“有病才上医院,没病不重预防”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浙江林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健康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2010年,我校也成功申报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专业,2011年9月正式全国招生,我校依托医学院校师资和医学专业的背景,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更加符合健康管理人才的职业要求。
2.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
在我国,健康管理师是2005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四批正式的11个新职业之一。2007年4月,《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始施行。7月,国家第一次举行健康管理师资格认证考试(试点)。
根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要求,健康管理人才大多需要有医学背景,且要求最低学历是中专;如果不是学医的,则要求大学专科以上毕业,连续从事健康管理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且应该掌握: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临床医学概论、全科医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中医养生学等。此外,他们还掌握:营养与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概念,并了解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因为对健康管理师来说,他们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均属专业信息,他会妥善保存,涉及到病患隐私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健康管理专业高校培养模式
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应严格参照《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他们的实际工作需要,开设相关健康管理课程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把健康管理师工作归纳为八个主要方面:(1)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2)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3)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4)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5)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维护;(6)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推广;(7)进行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8)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下面以我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专业申报及建设情况进行探讨。
(1)专业概况
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健康管理应属于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方向,应区别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最终确定专业名称为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标准学制为四年制高中起点普通高等教育。
(2)培养目标
参照《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及未来的职业工作内容,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具备现代健康理念与健康管理特长,掌握健康服务技能,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体检机构、保险机构、商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咨询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养生保健中心、食品及保健产品生产销售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营销的健康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
(3)高校人才培养知识与技能并重
作为健康管理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须紧扣《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掌握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熟悉信息化时代健康管理的评估方法、管理体系和运作规律;掌握健康管理必备的理论和实践要点;掌握必备的健康管理技能,在毕业时达到健康管理师执证能力,胜任健康管理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课程设置和课外实践都应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服务。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2)掌握健康管理、社会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3)熟悉我国关于健康管理专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国内外养生保健与健康促进前沿理论、发展趋势及实践的现状;(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服务管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技能;(2)掌握传统保健方面的理论和健康服务技能;(3)掌握旅游医学基本理论与服务技能;(4)掌握一定的食品营养、安全知识与饮食健康与心理健康服务技能;(5)掌握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6)具有运用健康管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7)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达到国家或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8)熟悉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通过学校规定的学位英语分数线,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
(4)注重人才专业特色培养
强调在医学基础上,心理学、旅游医学以及热带医学和养生保健知识和能力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培养应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建立初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来获取健康管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应有涵盖管理学、心理学、医学。专业课程:管理学基础、基础医学综合、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统计学、健康经济学、中医学、健康管理学、健康心理学、健康教育学、健康保险学等共12门。在教学实践环节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实习时间:第八学期安排12周。其中学生实习分为二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1~8周在健康产业相关单位,第二阶段:9~12周在卫生事业行政单位。
健康管理是我国健康产业的新生行业,自2001年国内成立第一家公司健康管理公司起,到现在健康管理相关机构6000多家,发展势头迅猛,是个极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白书忠曾指出:“解决13亿人民的健康,不能单靠‘药片和手术刀’,而应主要依靠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和健康产业及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可见,健康管理将成为人们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途径。因此,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紧迫和必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在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可以预见,健康管理师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最有“钱途”的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30.
[2]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结果.
[3]陈晓峰.健康管理在中国―健康管理的历时、现状和挑战[J].中华医护杂志,2007,(4).
[4]马丽斌,马爱霞.对发展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探讨[J].上海医药,2007,(1).
关键词 医院管理学;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160-02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of Hospital Management//ZHUANG Lihui
Abstract Hospital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 of hospital management. The paper discusse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of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base
医院管理学属于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该课程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医院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如医院管理中的一些理论和管理新方法等。医院管理学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学习时需要对于医院组织管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疗管理、质量管理、后勤管理、感染管理等医院工作的流程和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和熟悉,进一步掌握重点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性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根据医院管理学实践教学的特点,尝试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学生现场见习、社会实践、论文写作等实践教学方法。本文重点介绍实践教学的模式。
1 医院管理学课程设计
医院管理学课程在潍坊医学院所依托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和政策性很强,专业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机构(包括医院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等部门)工作的复合型、实用性高级管理人才。医院管理学就是在医院管理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医院环境条件,实施相应的具体管理决策和措施,目的是取得最优的管理效果。这种富有创造性的管理组织活动,体现医院管理学教学的艺术性。这就决定了医院管理学是一门源于实践且高于实践的理论丰富的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根据专业的定位,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医院管理学课程体系。在医院管理学教学中,对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是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是课程设计,在教学内容上新加了医患关系、医院绩效管理、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医院学科建设等与医改相关的章节;教学方法中新加了实验教学、案例式教学、现场考察、论文写作等。
2 医院管理学课堂实践教学模块
医院管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主要介绍医院管理中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规律,让学生学会医院管理理论,同时了解医院管理实践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并充实到课堂中和教材中,如增加了医患关系、医院管理政策环境、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医院循证管理等内容。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强调将“医院管理实践搬上课堂的理念”,授课教师都将强化视频案例教学和经典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授课的基本方法,具体操作按以下环节进行。
首先,授课教师集体编写医院管理案例集或教材,集体讨论视频案例和经典案例的选择与制作,选取实践和理论意义强的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其次,本教研室教师自己录制医院管理视频案例,有的让学生自己表演,分角色,使学生充分了解和体验案例中的实际情况。由于分工完成案例制作,学生的专业知识不仅得到巩固,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课堂适时控制视频的放映时间。案例教学法的模式是:找出问题
(以现实案例为依据)分析原因讨论(课堂)提出解决方法解决问题推广[1]。
医院管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其中的“教”主要是启发诱导,而不是理论讲授。对于案例让学时展开讨论时,要启发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案例提供的情景现场和卫生管理者的角色,即学生要置身于案例所描述的问题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设身处地为医院出主意、想办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案例时事先没有定好的标准答案,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是案例教学的精华。所以,教师在案例的讨论中要注重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不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作为医院管理的案例解决办法更是灵活多样。教师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总结与点评讨论的结果,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画龙点睛。学生针对已讨论的案例,写出案例分析报告上交。
3 医院管理学实验教学模块
实验课教学是医院管理学课堂教学实践改革不可缺少的一步,潍坊医学院医院管理学的实验课比例由原来的3.6%提高到10.3%,除原来实验软件中有的医院信息管理软件,又增加医院医疗管理软件、医院后勤管理软件、医院绩效管理软件等内容。学校投入2000万元用于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其中建立了管理学院管理实验平台,里面包括医院管理学实验,通过优化整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共享。同时,医院管理学实验课程的改革还要理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等方面的关系,要使医院管理实验课程内容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在上实验课时要体现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强调综合知识运用,发展学生个性化解决问题的原则。
4 医院管理课外实践教学模块
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开辟第二课堂。
1)根据教学改革成立教学改革实验班,把整个实验班分成三个医院管理学兴趣小组,同时实施导师制。平时鼓励学生参加授课教师的教学研究及与课程有关的课题,进行对于课题项目的讨论、到医院现场调查资料的获取、数据资料的输入等,学生部分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应用。
2)当地的人民医院、学校的附属医院都是开辟第二课堂的地方,由教师领队,让学生到医院去进行见习。医院的管理人员是见习教师,对于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医院文化、后勤管理等章节内容,学生边参观,见习教师边讲解,学生的理论知识变成感性认识,反过来对于理论知识又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3)寒暑假期间布置医院管理现场调查任务,让学生带任务回家乡进行调研。还将医院管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材中去。
5 医院管理实习教学模块
在实习教学模块中,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实习基地,如稳固的、管理水平高的医院等卫生部门。目前,潍坊医学院有校级挂牌实习基地200余个部门,其中医院占了绝大多数,有150余家。在建设实习基地时,坚持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建设、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建设了一批各大医院、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省卫生厅等事业单位组成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要求做到指导学生得力,与学校教育创新改革相结合、就业指导水平高等标准。学校与实习基地要建立互利双赢、长期合作、深度互动的实践教学关系,要充公利用学校专家智力、图书馆、实验室、人才培训等优势资源为实习基地单位开展各种培训服务。这样,学校与实习基地对等互利,形成学校与社会互相交融且互相提高的关系。
6 小结
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现在医学院校传统的灌注式教学让学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实际工作的需求[2]。所以,教师应该采取交互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不同的侧重。如在医疗安全管理学习过程中,假如仅向学生讲述医疗安全的概念,学生的理解也就只停留在问题表面;如果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出这个概念,再启发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的听课效果就会好很多。所以医院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应该的,是适应医改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再有从事医院管理学教学的教师教育背景大都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等,大多数出身于设置比较单一的医学院校,医院管理实践经验和知识比较缺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医院管理实际工作,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学内容和实际案例贫乏。虽然发达的网络带给教师很多资源,但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医院管理学的教学质量。所以,医院管理学的教师可通过亲身去医院实践、收集案例、学习相关知识等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上拓展医院管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避难场所规划;任务驱动;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69-03
一、引言
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是防灾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涉及专业概念、规范与学科范畴繁杂,但属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课程。目前,采用的传统“理论+案例”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实操课时不足,灌输式理论讲解与模仿式实训环节,不能培养学生主观、独立思考的习惯,使知识体系被动强化接受,知识点易混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过度依赖教师讲授,既要顾及合适授课内容与深度,又需兼顾设计生动案例,而实训更要设计详细实验步骤,教学效果亦不佳。[1]
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本文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与授课特点,探讨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拟设项目导向,利用“任务驱动”结合案例分析教学,使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探索与小组协作,于“任务”实现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及细则。
二、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是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三年级主修专业课程之一,先期支撑课程为应急管理概论、灾害学原理、3S技术、管理运筹学,后期为防灾规划、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与应用及项目管理等必修课奠定基础。故本课程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检验已学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本课程理论基础防灾设施选址优化,主要依托区域灾害背景与构筑物和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对区域避难率做出估计并得出避难需求;同时,本着安全、适用、平灾结合、方便避难等原则确定合理备选点,于此基础上进行系统选址、优化,进而为区域避难场所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故该课程为实际调研基础上,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分析实践的典型课程,教学内容可分理论讲解和项目实践两部分。前者可包括:避难场所系统灾害背景调查、层次分析、网络分析、选址优化、配套设施与规范、效率评价等。后者则由灾害背景与脆弱性评价、避难需求提取、设施备选地确定、路网构建、效率评价、单体设计等环节组成。综上,本课程授课既需明确基本理论与方法重要性,更要重视项目任务主导下实践与协作能力培养。
目前,受“理论+案例”教学模式影响,课堂教学以灌输式为主,实训仅按教师设计详细试验方案简单模仿,形式性较强。一旦面对综合、规范的际避难场所规划项目,学生掌握知识系统性不强,项目实施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有学者对此进行有益尝试,或于理论教学中精心设计案例辅助讲解以增强学生对感性认知;或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积累项目经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或科研课题。虽可取得一定成效,但项目激励仅能保证少数学生受到系统培训,而忽略了大部分同学积极性,[2]案例分析法则仍突出教师主导地位,不符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3]本文所采纳基于构建主义的“任务驱动”法,可立足于学生独立探索、团队协作,并能保证良好理论应用与实践效果。[4]
三、任务驱动法在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中流程设计
(一)学情调研与教学内容
任务驱动法作为教师主导下基于任务的“以生为本”教学模式,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赋予了新涵意。该模式强调学生以自主探索方式独立或协作解决问题,就需要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学生状况,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确定学生能力范围内解决的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本课程针对本专业三年级学生于第六学期开设,学生已修完大部分支撑课程,且具备应用3S、管理运筹学知识解决选址优化决策与信息提取能力;另作为课程体系中首门综合应用型课程,学生积极性较高。
本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参考陈志芬主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规划模型与应用》[6]编写。紧扣大纲并结合学生知识储备与培养目标,将实践教学设计共六章实验项目,即灾害背景调查、构筑物与生命线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与选址模型、避难场所选址与优化、系统效率与建设进度评价,单体规划与配套设施。并以表格(见表1,以第四章为例)形式分析知识点层次,并标识重、难点。
(二)任务设计与实施
作为本模式下教学工作主线,任务的科学合理设计,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于任务探索中解决实际问题,并加强知识与技能掌握与理解。故本课程任务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任务完成需要支撑学科范围内知识、方法,难度亦不宜过大,除保证专业知识针对性,还可保障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可行性。
(2)实用性:任务设计最终需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准绳,既要保证其本质为防灾减灾设施选址优化,不脱离教学内容与目标,体现知识点系统整合;又需尽量选择学生切身感受的社会问题作案例情境,确保完成任务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兴趣与信心。
(3)可控性:于教师布置任务并初步分析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如道路网络构建、优化模型编程等,需教师适当介入,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文献或思路;同时,为方便课程考核,需确定能体现学生工作量与能力的可度量指标,以确保对学习热情的激励,又能使学生在任务评价阶段自己总结出问题,进而深化重要知识点。
1.任务设计。本着我校高水平防灾教育的理念,及系统掌握现代应急管理、信息科学、灾害学基本知识,具备突发事件处置与辅助决策、灾害风险管理、防灾规划组织等能力的本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为:能在不同选址背景下,掌握避难场所系统选址、优化总体步骤与方法,分析各单体相对效率,明确避难场所位置、规模、责任区域等相关信息。
为实现各章知识点相互衔接,本课程采用美国沃顿“整合式教学模式”,确定以避难场所选址、优化为主线,系统组织各子任务,包括避难过程与场所层次性分析、选址模型构建、避难需求量提取、避难场所备选地提取、网络分析、优化选址等,在每个分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思索、揣摩,从而不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2.创设情景,引入任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强,需创建较为真实而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可结合如场地资源紧缺、路网安全保障等级低、老龄化导致避难弱者增多等热点问题。如此可使后期任务设计,更加贴近现实,亦能使学生在预定案例分析中回顾重要知识点,进而以学生好奇心为抓手,适时提出分任务。本次前提情景为:都市周边卫星城镇人口迅速增长,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并未与城镇化同步,公共空间因人口扩容而急剧减少,且城镇人口单日内有大量迁移,避难需求分布不均衡;而道路及生命线系统保障等级并未达标情况下,进行避难场所系统选址与优化。假设情境贴合实际,且能体现出案例分析要点,实践性强,这就要求任务须注意知识环节衔接与整体性,才能使方案可行。
3.分析任务,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完成任务过程中,面对问题求助时,教师不应急于直接给出答案,集小组进行讨论,明确总目标及问题所在分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数据,怎样获取数据,有哪些方法可解决目前问题,现任务进度问题或瓶颈如何,提示之前案例分析中有关要点有哪些,现主流参考文献或方法的获取途径如何等。过程中,适当启发与建议是教师辅助学生分析任务,解决问题的核心,既避免学生做无用功,又保障课程进度。如任务五(路网构建与信息提取)中,事先展示已建网络数据集与相应功能,然后让学生利用现有SHP数据构建研究区路网,进而可实现可哪些功能,而责任区划分应使用何功能,O_D矩阵怎样提取。经各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构建道路网络,进而完成距离信息提取,教师仅对关键步骤与关键思路进行辅助引导,使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任铡
(三)评价任务完成情况
分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应就作品讨论交流,对不完善地方修改;确定无疑问后,可以多媒体形式进行组间汇报、交流,并由各组互相点评。最后阶段是教师对学生作品以及学生实训整体状态与表现进行整体打分。主要内容可从:学生是否能够按预定目标完成任务,合理性、科学性如何,是否体现重点、难点理解;完成任务过程中,文献查阅、资料吸收、软件使用及组内相互协作能力如何;是否利用了最新索引方法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完成过程中存在何种问题需注意或改正,指出各组的可取与不足,最后通过班级投票与评分确定优秀作品,以树立学生信心并保障整体积极性。最后,教师应重点指出完成任务所涉及知识点与方法,对重点、难点强化讲解,以加深对整体环境的掌握和理解。实施结果证实,本教学模式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亦对教师教学技能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有较大促进。
四、结语
《避难场所规划与管理》是一门基于管理运筹学的理论、实践并重的专业性、综合性学科,尤其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恰当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情景设计,通过设计相应任务体系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除可较系统地掌握与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与软件操作能力,又能较全面提升学生的文献检索、思辨乃至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其教师引导作用又对教师整体知识面与知识量提出新要求,应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与方法,保障较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现代风险社会对公共安全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2]吴金星,王晓,王保东,等.教师科研项目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J].大学教育,2014,(1):97-100.
1.重视技术人才,忽略管理人才。
在医院,一线的医务工作是整个医院的核心和主力,也是医院谋求自身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和培养优秀的本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了很多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效益、知名度等直接挂钩,所以医院的领导层就会忽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和潜在效益,也就忽视了对管理人才进行有计划的引进和培养。
2.管理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思维。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医疗改革的深入,给各医院的未来建设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并未对医院管理层的管理观念和思维模式进行改革。很多管理模式仍旧落后,如“经济效益是医院生存的命脉”,“医院的工作就是给病人看病”等等。这种唯效益为核心的管理方式,使得医院的管理人才不可能得到培养,医院的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
3.管理结构重业务,轻专业。
因为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较晚,而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却是长期存在的。对专业人才的缺失,使得医院的管理干部选聘范围局限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业务型的干部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医学领域甚至保持着重要的学术地位。这些专家和学者也有一部分人成为了各医院的院长或重要行政管理岗位的负责人,对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开拓医院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又要抓业务,又要抓管理,使得大多数业务型的管理干部顾此失彼,无法安心工作。
4.管理模式多样,薪酬待遇偏低。
目前,医院对管理人才的管理模式也无法实现标准和业绩量化的统一管理。因为管理人才队伍的构成往往来源复杂,对待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还是依靠职务和职称,对待行政管理人员的业绩则采用折中或者取中间值的办法,对待个别从工勤等岗位聘用到管理岗位的人员来说,就更无法实现统一标准来管理。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虽在管理岗位上工作,但迫于学历水平、职称晋升等因素,只能忽略对管理能力的培养,转而继续加强业务能力的进修。此外,因历史原因,有些医院的基层管理岗位由工勤人员负责,缺乏有效的岗位培训和科学管理,虽从事着行政管理工作,但学历水平、应变能力、工作态度与所在岗位要求相差甚远。
二、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问题分析
1.管理机制过于滞后。
对医院高层管理干部的选聘、培养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由上级组织部门负责部署,而上级组织部门并非是对医院进行管理的主管部门,管理权限和责任无法实现统一。作为具体的医院管理人员只有行政职务,却没有专属管理系列的职称评聘制度,工资调整和奖金分配等都较专业技术人员略低,使得整个的管理人才队伍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稳定发展。
2.医院对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认识不足。
医院对管理人才的概念认定方面存在着误区,总是将培养管理人才与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和加强一线医务人员管理混为一谈。实际上,医院管理人才在医院的日常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国家政策和卫生方针的执行者,还是医院发展的领路人。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都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和稀缺资源。管理岗位交由专业技术人员来负责,又缺乏同步培养和后期培训,造成了医院卫生事业管理水平无法提高,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的被动局面。
三、加强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针对医院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也成为了改革的对象。根据新医改要求,医院只有加强和改进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才能够保证新医改的顺利实施。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和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医改需要的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具体建议如下:
1.转变传统观念,创新人才管理。
科学的价值观和观念导向是培养优秀管理人才的土壤。作为医院的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有效地完善和促进对人才的管理,千方百计从政策制定方面下手,从优化管理方案下工夫,为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努力提高管理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稳定管理人才的工作思想,加强岗前培训和在岗学习等,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管理人才队伍对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坚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共同培养的原则,坚持不断优化管理人才队伍人员结构的做法;坚持科学管理人才能够推进新医疗改革的思想。
2.改革管理人员薪酬分配制度
重视医院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就应该改革和完善医院的薪酬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关系着整体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稳定。要认真考察各管理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对其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以工作量和业绩成果为基础,建立起既兼顾公平又体现效率优先的分配方案。还要对本单位的薪酬分配情况进行梳理和改革,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将考核的侧重点从科室效益向同样重要的关键管理岗位和优秀管理人才倾斜,打破传统、落后的分配模式。
3.加强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